儿童斜视有哪几种

儿童斜视有哪几种
儿童斜视有哪几种

儿童斜视有哪几种?

(一)根据斜视程度分三类:

1、隐性斜视这种斜视特点是它有眼位偏斜的倾向,但又有良好的融合功能。所以从外观来看,眼位正常,当遮盖一直眼后,让另只眼注视物体时,被盖眼即出现眼位偏斜,去掉遮盖眼后,偏斜眼又恢复正常。这种隐藏起来的斜视,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占60%-80%,且多为隐性外斜。这种病无不适感,不需治疗。

2、间歇性斜视分为间歇内斜和间歇外斜,这种斜视的特点是有时候斜,有时候不斜。

(1)间歇性内斜:多发生在儿童内斜视早期,当集中精力看物体时,就出现一只眼向内偏斜,不看回复正常。

(2)间歇性外斜:比较多见,一般出现在看远或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外斜,看近物能保持正位。随时间延长,外斜出现时间越来越长,斜视度越来越大,这种斜视持续很长时间,有的到成人时仍存在,并能自己控制正位。

3、显性斜视这种病斜视程度较重,任何时候都斜,怎样用力也不能恢复正位,多数斜眼视力下降,双眼单视功能丧失。

(二)根据斜视注视情况分两类:

1、恒定性斜视斜眼固定在一只眼上,并有视力下降,和偏心注视。占共同性斜视的78%。

2、交替性斜视两眼斜交替性出现,两眼都能交替注视,双眼视力都好。

(三)根据斜视方向分类:

斜视可分为内斜、外斜、上斜或交替性上斜。内斜又分为调节性内斜和非调节性内斜。以及旋转性内、外斜。

(四)根据发病原因分类:

1、共同性斜视病因在眼球运动中枢。眼外肌和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基本正常,表现为眼球虽有位置偏斜,但向各方面运动不受限制,两眼偏斜程度、斜视度不变。

2、麻痹性斜视

(1)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多见于儿童,是由于眼外肌和支配眼外肌运动的神经发育异常,或出生时产伤引起。多为垂直斜视,为了克服由斜视所致的复视,多用歪头的头位来代偿眼位。

(2)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多见成年人,是由炎症、外伤等引起,眼球转动受限,向麻痹肌肉转动时,斜视度加大。斜视度两只眼不等,斜眼注视时斜视度大。

斜视阅读题答案

篇一:斜视阅读题答案 篇二:斜视阅读题答案 篇三:斜视阅读题答案 篇四:斜视阅读题答案 篇五:斜视阅读题答案 毕淑敏 我上了一所自费的医科学校。开学不久,我就厌倦了。但拿了父母的血汗钱来读书,心里总有沉重的负疚感,加上走读路途遥远,每天萎靡不振的。 “今天我们来讲眼睛……”新来的身穿雪白工作服的教授拿出一只茶杯大的牛眼睛,解剖给我们看,郑重地说:“这是我托人一大早从南郊买到的。你们将来做医生,一要有人道之心,二不可纸上谈兵。”随手尽情展示那个血淋淋的球体,好像那是个成熟的红苹果。 下了课,我急急忙忙往家赶。换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丛飘拂的白发。是眼科教授!没想到教授乘车的路线和我一样。只是他家距离公共汽车站很远,要绕过我家住的机关大院。教授离开了讲台,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头。他疲惫地倚着椅子扶手,再没有课堂上的潇洒。我心想他干脆变得更老些,就会有人给他让座了。又恨自己不是膀大腰圆,没法给老师抢个座。终于有一天,我在下车的时候对教授说:“您从我们院子走吧,要近不少路呢。” 教授不认识我,说:“哦,你是我的病人吗?” 我说:“您刚给我们讲过课。” 教授抱歉地笑笑:“学生和病人太多了,记不清了。” “那个院子有人看门。让随便走吗?倒真是节约不少时间呢。”教授看着大门,思忖着说。“卖鸡蛋的、收缝纫机的小贩,都所向无敌。您跟着我走吧。我们院里还有一座绿色的花园。”我拉着教授。 “绿色对眼睛最好了。”教授说着跟我走进大院。 一个织毛衣的老女人在看守着大门。我和教授谈论着花草经过她身边。我突然像被黄蜂蜇了一下——那个老女人乜斜着眼在剜我们。 她的丈夫早就去世了,每天斜着眼睛观察别人,就是她最大的乐趣。 从此,我和教授常常经过花园。 一天,妈妈对我说:“听说你天天跟一个老头子成双成对地出入?” 我说:“他是教授!出了我们大院的后门就是他的家。那是顺路。” 妈妈叹了一口气说:“妈妈相信你,可别人有闲话。”我大叫:“什么别人!不就是那个斜眼的老女人吗!” 不管怎么说,妈妈不让我再与教授同行。怎么对教授讲呢?我只好原原本本和盘托出。“那个老女人,眼斜心不正,简直是个克格勃!”我义愤填膺。 教授注视着我,遗憾地说:“我怎么没有早注意到有这样一双眼睛?”他忧郁地不再说什么。下课以后,我撒腿就跑,竭力避开教授。不巧,车很长时间才来一趟。走到大院门口,教授赶到我面前,说:“我今天还要从这里走。” 知识分子的牛脾气犯了。“您要走就走吧。”我只有加快脚步,与教授分开走。我已看见那个老女人缠着永远没有尽头的黑毛线球,阴险地注视着我们。 “我需要你同我一起走。”教授很恳切很坚决地说。作为学生,我没有理由拒绝。 我同教授走进大院。我感到不是有一双而是有几双眼睛乜斜着我们。斜眼一定是种烈性传染病。 “你明确给我指一指具体是哪个人。”教授很执著地要求。 我吓了一跳,后悔不该把底兜给教授。现在教授要打抱不平。 “算了!算了!您老人家别生气,今后不理她就是了!”我忙着劝阻。

斜视相关文档

儿童时期容易发生斜视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2)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3)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4)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6、6个月以内发生的内斜视多为"先天性内斜视"。国内外小儿眼科学界许多专家认为,对于先天性内斜视,最佳手术年龄在6个月开始,在2岁以前矫正内斜在一定程度,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双眼视和立体视。2岁之前完成眼位矫正,可能形成融合功能;4岁之后,极少形成融合功能。所以大角度内斜,如能交替注视且无调节因素时,应尽早手术。 我们采用斜视客观诊断系统,能够早期测量小至几个月大的斜视儿童的斜视度数,根据全麻手术设计的经验,早期开展了对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经过追

斜视矫正手术的“治标不治本”

一直以来,斜视矫正手术是目前眼科医院治疗斜视的主要方式。某重点眼科医院的资料显示,其每年实施的斜视手术就超过3000多例。然而,一些父母通过搜集专业资料发现,斜视矫正手术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缺陷,例如: “...最近关注了很多婴儿或者儿童因斜视尝试手术治疗,虽然斜视不影响人的视觉,但是影响一个人的美观,很多家长东奔西走的求医,给孩子做手术,其实手术只能改变外观,不能改变双眼同视的问题,治标不治本...”(联接:王玉的科学网博客)。 那么,斜视该不该动手术矫正呢? 现代生理学显示,大脑视觉中枢是支配三对相拮抗的肌肉来控制眼球运动。其中,内、外直肌控制左右移动,上、下直肌控制上下滚动,上、下斜肌控制眼球旋转【如图】。

这种“脑控制眼球运动”的方式意味着,当眼球运动出现异常并形成斜视时,主要原因往往集中在两点, 一、外因,眼肌受损,属于外周系统病变; 二、内因,大脑视觉中枢受损,属于大脑皮层病变。 根据统计,大多数小儿斜视均和内因有关,并表现为VEP(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延迟和振幅降低。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视觉电生理检查来进行明确诊断。 进一步说,对于由大脑皮质病变这一内因引起的斜视,何琪教授的临床治疗原理是,何琪中医按摩技术将斜视性弱视患儿的VEP潜伏期提前、振幅提高,并恢复到正常形态后,斜视患儿的眼位会自动矫正及恢复正常的双眼同视功能,且无需矫正手术【如下图,病例查询】,从而让斜视儿童避免因矫正手术带来的痛苦、过矫、复发及感染的风险。

相反,当眼科医生通过手术方式矫正和大脑视觉中枢受损有关的斜视时,虽然斜视患儿的眼位暂时被矫正,但引发斜视形成的病灶却依然存在。也就是说,病灶的依然存在意味着,暂时被矫正的斜视眼位存在超过30%-50%的高概率复发可能。一旦复发,家长必然再一次面临“孩子眼睛又斜了,还得动手术....”的痛苦选择。 我们看过太多因为斜视手术失败、复发而以泪洗面的父母,有人曾跟我们说,“...我的钱也花了,孩子罪也受了,现在孩子这样,我真的接受不了...”。因此,我们希望斜视患儿的家长一定要了解相关知识,慎重选择斜视矫正手术,因为父母几分钟的一个决定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参考文章:斜视弱视容易引发儿童心理伤害】。否则, 一旦因斜视手术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必将悔之晚矣...

斜视防治指南

斜视诊治指南 斜视是导致儿童视觉发育障碍的常见眼病。斜视除了影响美观外,还会导致弱视及双眼单视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早期治疗斜视可以在矫正眼位、恢复外观的基础上,促进视力发育和双眼视觉功能的建立。为规范斜视的诊断治疗,制定本指南。 一、斜视的基本检查 (一)询问病史 询问斜视发生(发现)的时间及症状,询问母亲妊娠史、是否早产、难产、出生时缺氧史及出生体重。是否存在相关诱因,如发热、外伤等疾病。 询问斜视为恒定性或间歇性,同时观察患儿是否有代偿头位、斜视出现在视近还是视远或远近均有、是单眼恒定性斜视或双眼交替性斜视。 询问既往治疗情况,是否做过弱视治疗,或集合训练等双眼视功能训练,是否配戴过眼镜,是否做过斜视矫正手术。 询问是否有斜视家族史,是否有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高度近视等病史。

(二)视力与屈光检查 1.视力检查 (1)分别查裸眼及矫正的远近视力。远视力检查常用E 字视力表,对年幼儿童也可应用儿童图形视力表。近视力检查多采用J a e g e r近视力表和标准近视力表。 (2)对于眼球震颤患儿,检查时保持双眼同时睁开,雾视一眼(在该眼前多加+5.00D s球镜)以检测对侧眼视力,用此方法可检测出接近实际生活的视力。另外,要查双眼视力,对伴有代偿头位的患儿应检查有头位偏斜时的视力。 2.屈光检查 适当的睫状肌麻痹对于儿童进行准确的屈光检查是必须的。常用的睫状肌麻痹剂有1%的阿托品眼膏或凝胶和1%环戊通滴眼液。对于部分病例(例如屈光状态为远视和内斜视患儿),建议滴用1%硫酸阿托品眼膏或凝胶来获得最大的睫状肌麻痹效果。对于年龄大于12岁且不伴有与调节相关的内斜视或调节功能异常的儿童,可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进行屈光检查。 3.常规外眼、眼前节及眼底检查。 二、斜视的专科检查 专科检查包括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和双眼视觉功能检查两部分。

斜视的引起原因

斜视的引起原因 斜视是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除了不能正常视物以外,对外貌的影响也较大。因此预防斜视就显得非常重要。 斜视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①屈光不正:远视眼的病人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的人以及初期老视眼的病人,因为需要加强调节,就会产生过量辐辏,从而导致内斜视。近视眼的病人,由于不需要或很少需要调节,就会产生辐辏不足,可能导致外斜。 ②感觉障碍:由于先天和后天的某些原因,如角膜混浊,先天白内障,玻璃体混浊,黄斑发育异常,屈光参差过大等,造成视网膜成像不清,视功能低下,双眼无法建立融合反射以保持眼位平衡,从而导致斜视。 ③遗传因素:由于同一家族,在眼的解剖生理上具有相似特征,由于解剖异常导致的斜视可能以多基因遗传方式传给子代。 小儿斜视首先是外观的影响,这也是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动机。解放军254 医院眼科专家提醒更重要的是,斜视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严重者没有良好的立体视力。立体视力是只有人类和高等动物才具有的高级视觉功能,是人们从事精细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没有良好的立体视觉,在学习和就业方面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斜视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但由于它在发病时的类型表现更有不同,因此大家在治疗斜视时应多加注意,切勿盲目治疗。其实最常见的斜视有内外斜视和上下斜视,那么具体情况请看如下文章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斜视有哪些常见的类型: (一)内斜视:一般俗称斗鸡眼。眼位向内偏斜。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斜视。在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解放军254医院眼科专家提醒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左右,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非调节性内斜视则和调节力与屈光状态无关。 (二)外斜视:即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持续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解放军254医院眼科提醒大部份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而在阳光下或疲乏不经心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儿童为了避免外斜眼位引起的复视,在大太阳常会闭一只眼睛。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持续性外斜视,而偶而出现外斜视的情形变成终目持续的外斜视(天津眼科医院)。

有关斜视的常见问与答

有关斜视的常见问与答 1、什么是眼外肌、每一只眼有几条眼外肌、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每一只眼眼球外都有六条肌肉,这六条肌肉协调的收缩和松弛,能够使眼球自如的运动。注视不同距离和各个方向的物体。每只眼都有: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内、外直肌为水平直肌,使眼球水平运动;上、下直肌和上、下斜肌为垂直肌,各有其主要作用和次要作用,这些肌肉收缩和松弛能够使眼球做垂直运动和旋转运动(图1)。 2、双眼是怎样协调运动? 在眼球运动时,双眼的12条眼外肌必须协调一致,才能使两只眼看到一个物象,这叫双眼单视。这种协调是在大脑神经的控制下,按眼球运动定律完成的。 (1)单眼运动定律:一条眼外肌收缩,必定同时伴随另外一条肌肉的松弛,这种同时产生的一条肌肉收缩和另外一条肌肉的松弛程度相同,才能是眼球均匀协调地转动。例如:一只眼向内转时,内直肌收缩的程度和外直肌松弛的程度相同。 (2)偶肌定律:双眼必须同时运动。每只眼所接受的神经冲动的强度和时间是相等的,所以产生相同的效果,神经冲动的强弱和时间由注视眼决定。注视眼是两只眼中起主要作用的那只眼,如同人的左右手分左利和右利。例如:两只眼同时向水平右看时,参与收缩的肌肉是右眼外直肌和左眼内直肌,右眼外直肌收缩行使外转的程度和时间与左眼外直肌收缩行使内转的程度和时间是相等的,这样就保证了双眼运动的角度一致,使要看的右侧的东西成为一个物像。 这两个定律是诊断眼外肌功能的钥匙。 3、什么是正位眼? 指在各种距离上,双眼视轴平行、眼球正位。其中包括轻度隐性斜视者。 4、什么是斜视? 指双眼视轴不能平行,一眼注视时,另一眼可向上下或向左右偏斜。通常称为“斜眼”。斜视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影响双眼立体视的建立或破坏了完善的立体视。 5、斜视是怎样分类的? 临床上斜视分类很多,常见的有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按偏斜的方向分为:(1)内斜视,即先天性内斜视、后天性内斜视(调节性和非调节性内斜视)。(2)外斜视,即先天性外斜视、后天性外斜视(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 麻痹性斜视: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和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6、什么是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的特点是眼球向任何方向注视,斜视的程度都不发生改变。在双眼视觉发育的过程中,大脑高级中枢发生障碍,而出现斜视称为共同性斜视。大多数在儿童期发病。眼外肌的本身以及支配肌肉的神经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没有运动障碍。共同性斜视属于遗传特性眼病,可能是多因子遗传。 7、什么是先天性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是指刚一出生或半岁之内发生的内斜视,又叫婴儿型内斜视。它的临床特征是:①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恒定性内斜。②斜视角大,大部分在40三棱镜度以上。③双眼视力相当,常为交替注视,所以发生弱视的机会少。④常伴有垂直斜视,如双下斜肌亢进。 ⑤预后较差,双眼视功能恢复较差。 8、什么是调节性内斜视?

解读《我国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年)》

斜视为临床常见眼病,可因双眼单视异常或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异常以及机械性限制引起。斜视不仅影响患者外观,造成自卑等心理障碍,而且可造成视力损伤,导致弱视,同时对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形成造成损伤[1]。 斜视种类繁多,分类相对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能涵盖所有类型斜视。斜视的分类因切入点不同、所考量的因素不同而存在不同。1996年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通过了斜视分类方法,其主要思路是依据眼球运动状态将斜视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两大类。该方法简单易懂,与当时国内眼科学著作内容保持一致。但是,临床上许多所谓共同性斜视经仔细检查后,常发现合并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异常等非共同性因素,这不符合共同性斜视的标准。临床工作中单纯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多见。又如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虽为共同性斜视,但复视是其第一症状,而在以往国内的教科书中有关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的鉴别诊断,复视属于麻痹性斜视的特征,忽略了斜视发生时双眼视觉功能发育成熟与否是斜视有无复视的重要因素。因此,简单地将斜视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对于解释复杂多样的斜视颇为不足,容易引起歧义。 还有一些类似的例子。初诊为共同性斜视的患者,经仔细检查后发现有非共同性因素,如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样的患者不宜诊断为共同性斜视,因为共同性斜视是不存在眼球运动异常的。先天性内斜视常合并眼球震颤、下 ·焦点论坛· 解读《我国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年)》 张伟 【摘要】斜视为常见眼病,不仅影响患者外观,造成自卑等心理障碍,而且可造成双眼视力及视觉损伤。斜视的种类繁多,分类复杂,目前国际上尚无满意的分类方法。国内外不同学者和专著对斜视的分类因切入点不同、所考量的因素不同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使初学者及非斜视专业的眼科医师常感到困惑,甚至专业医师在临床工作中也常为之困扰。因此,本文复习了国内外主流并具有重要影响性的斜视专著及眼科学教材中的斜视章节,结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近年来多次组织专家讨论并重新修订的《我国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年)》,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解读修订后的分类及讨论中遇到的学术焦点,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中华眼科杂志,2015,51:406-407) 【关键词】斜视;分类法 Interpretation the consensus of strabismus classification Zhang Wei.Clinical College of Ophthalmolog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Eye Institute,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Ophthalmology and Vision Science,Tianjin Eye Hospital,Tianjin30002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Wei,Email:weizhang02@https://www.360docs.net/doc/874273926.html, 【Abstract】Strabismus is a deviation of the visual axe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and is a very common eye disease.Strabismus is not only a cosmetic disease but more importantly damage to visual acuity, binocular vision and stereopsis.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strabismus forms.It is very difficult to accommodate all the different clinical forms with only one classification.Different author has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because of different concerns.In order to avoid clinical confus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ians,literatures from mainstream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s and new revised classification by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trabismus and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Chin J Ophthalmol,2015,51:406-407) 【Key words】Strabismus;Classification DOI: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5.06.002 作者单位:300020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 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Email:weizhang02@https://www.360docs.net/doc/874273926.html, )

斜视、弱视试题(一)

西宁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医助转正考试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 A1型:(25题) 1.关于眼外肌的数目,正确的是( ) A ,共有4条 B .共有6条 C .共有8条 D .共有5条 E .共有7条 2.上斜肌的主要作用是( )A .上转 B .下转 C .外转 D .内旋 E .外旋3.动眼神经支配( )A .外直肌 B .内直肌 C .内斜肌 D .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 E .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4.先天性内斜视一般发生在生后( )A .1岁以内 B .2岁以内 C .6个月以内 D .1,3岁 E .3岁 5.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特点是( )A .见于轻度远视眼 B .当远视矫正后眼位可正位或内隐斜 C .斜视角大 D .看远与看近斜视角不等 E .治疗以手术为主 6.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表现( )A .多数有甲亢病史 B .CT 示眼外肌梭型肥大 C .视力减退 D .如不伴有甲亢,称为眼型Graves 病 E .常以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 7.下列哪项不符合眶下壁骨折的表现( )A .下斜肌可嵌入骨折处 B .患眼上睑下垂 C .被动牵拉试验阳性D .眼球上转受限 E .下直肌可嵌入骨折处 8.用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缘时,其偏斜度大约是( )A .25° B .15° C .20° D .5° E .以上均不是9.下列哪种眼病不出现代偿头位( ) A .上斜肌麻痹 B .散光眼 C .下直肌麻痹 D .共同性外斜视 E .内直肌麻痹 10.诊断内斜A 征,眼球向上、下各转25°时的斜度差应是( )A .≥10Δ B .≥15Δ C .25° D .15° E .10° 11.下列那条肌肉不受第Ⅲ颅神经支配( )A .上直肌 B .下直肌 C .下斜肌 D .内直肌 E .上斜肌 12.在判断A 、V 型斜视时,需检查眼球向上、下各转多少度时的斜视角(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斜弱视规培试卷3月

斜弱视专科规培出科试卷 选择题:(20*2′) 1、在下列几种弱视中,哪种疗效较差() A.斜视性弱视 B.屈光参差性弱视 C.屈光不正性弱视 D.形觉剥夺性弱视 2、病例一:散瞳结果为:右:+3.00Ds+1.00Dc*90°=1.0,左:+6.00Ds+2.00Dc*85°=0.4,应诊断为() A.屈光不正 B.斜视性弱视 C.屈光不正性弱视 D.屈光参差性弱视 3、对于病例一的患儿,目前应考虑如何治疗() A.因患儿小,暂不配镜 B.配戴屈光矫正眼镜 C.屈光矫正,遮盖右眼,左眼做弱视训练 D.遮盖右眼 4、病例二,男性,8岁,3岁发现斜视,5岁经散瞳验光后配戴远视眼镜并治疗弱视,裸眼:33cm:+40△,5m:+35△,戴镜:33cm:+5△,5m:+0△,应诊断为() A.先天性内斜视 B.非调节性内斜视 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D.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5、病例三,男,7岁,其家长诉患儿视物不清晰,视力:右:0.4,左:0.1,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首先应考虑做哪项检查() A.复查视力 B.VEP检查 C.ERG检查 D.散瞳验光 6、在眼外肌手术中,为避免眼前节缺血,同一眼一次手术肌止端截断直肌不能超过几条() A.1条直肌 B.2条直肌 C.3条直肌 D.1条直肌与2条斜肌 7、对于单眼视力低下,注视功能差者,做何种斜视定量检查() A.交替遮盖试验 B. Krimsky法 C. 交替遮盖联合三棱镜检查 D.复视检查 8、小儿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矫正的最主要目的是: A. 矫正视力 B.为了恢复双眼视功能 C. 改善外观

D.治疗弱视 9、患儿男性,4岁,主诉发现视力低下3年,且未配戴过眼镜,检查发现右眼+3.50=0.8,左眼+7.00=0.2, 眼位映光正位,眼球运动协调,屈光介质清,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偏心注视。首先诊断应为 A.斜视性弱视 B.屈光不正性弱视 C.屈光参差性弱视 D.形觉剥夺性弱视 10、甲状腺亢进患者,引起眼外肌的表现: A.早期引起眼外肌纤维化 B.后期表现为限制性斜视 C.上睑下垂 D.眼内肌麻痹 11、屈光调节性内斜视表现不包括 A.戴镜能改善斜视度 B.高AC/A C.不可手术治疗 D.失代偿可发展为非调节性内斜视 12、麻痹性斜视,复视像检查,左下方复视像分离最大,周边物像是右眼,应考虑是那一条肌肉: A.左上斜肌 B.右下直肌 C.左下直肌 D.右上斜肌 13、一3岁患儿歪头视物,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眼性斜颈与外科因颈部肌肉及骨骼异常所致的斜颈: A.同视机检查 B.屈光检查 C.遮盖单眼 D.骨科检查 14、在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中,最常见的麻痹肌是: A.下斜肌 B.上直肌 C.上斜肌 D.外直肌 15、在诊断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中,有时用Bielschowsky试验,鉴别原发性麻痹肌,试述主要用于鉴别哪两 条肌肉: A.上直肌与另眼上直肌 B. 上斜肌与另眼上直肌 C. 上直肌与另眼下直肌 D.上斜肌与另眼上斜肌 16、一女性儿童,4岁,因“歪头视物”3年来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右眼矫正视力0.8,左眼0.4,屈光度: OD+1.00/-1.00*160,左眼+2.00/-3.00*180,眼位正位,眼球运动无异常,下列说法正确: A.“歪头”与斜视有关 B. “歪头”与屈光不正有关 C.歪头试验可能阳性 D“歪头”为习惯性动作

斜视相关术语的英文缩写规范

为了规范和统一斜视的检查记录和病历书写,使其与国际接轨,以便在斜视病例的分析和临床诊断时更加清晰、明确,更好地促进斜视专业的学术交流,经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全体专家讨论,将国际常用的斜视相关术语的英文缩写及检查记录方法[1-5]总结归纳如下。 一、眼外肌解剖生理 内直肌:MR(medial rectus) 外直肌:LR(lateral rectus) 上直肌:SR(superior rectus) 下直肌:IR(inferior rectus) 上斜肌:SO(superior oblique) 下斜肌:IO(inferior oblique) 双眼单视:BSV(binocular single vision) 正常双眼单视:NBV(normal binocular vision) 二、斜视检查及术式 裸眼:SC(sin corrección,来源于西班牙文) 戴镜:CC(con corrección,来源于西班牙文) 交替遮盖试验:ACT(alternative cover test) 三棱镜交替遮盖试验:PACT(prism and alternative cover test) 右眼注视:REF(right eye fixation) 左眼注视:LEF(left eye fixation) 集合近点:NPC(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 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 Worth四点灯试验:W4D(Worth four dot test) 三棱镜度数:PD(prism diopter) 三棱镜基底向内:BI(base in) 三棱镜基底向外:BO(base out) 三棱镜基底向上:BU(base up) 三棱镜基底向下:BD(base down) 异常头位:AHP(abnormal head position) 被动牵拉试验:FDT(forced duction test) 后徙/后退:Rec(recession) 截除/缩短:Res(resection) 单眼退截术:R?R(recession and resection) 三、同视机检查 主观斜视角:SA(subjective angle) 客观斜视角:OA(objective angle) 异常角:AA(angle of anomaly) 正常视网膜对应:NRC(normal retinal correspondence) 异常视网膜对应:ARC(anomalous retinal correspondence) 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HARC(harmonious anomalous retinal correspondence) 非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UARC(unharmonious anomalous retinal correspondence) 四、儿童视力检查 1.描述语前儿童良好单眼注视力: 稳定的持续性中心注视:CSM(central,steady, and maintained) 固视和追随:FF(fix and follow) 2.儿童视力检查方法: 视动性眼球震颤法:OKN(optokinetic nystagmus) 选择性观看法:PL(preferential looking)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法:PVEP(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五、斜视记录 1.隐斜视: 内隐斜:E(esophoria) 外隐斜:X(exophoria) 右眼上隐斜:RH(right hyperphoria) 左眼上隐斜:LH(left hyperphoria) 2.间歇性斜视: 间歇性内斜视:E(T)(intermittent esotropia) 间歇性外斜视:X(T)(intermittent exotropia) ·标准与规范探讨· 斜视相关术语的英文缩写规范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 DOI: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5.06.005 通信作者:赵堪兴,300020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眼科学与 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 学院,Email:zkx4260@https://www.360docs.net/doc/874273926.html,

(完整word版)斜视

斜视 一、概述 1.斜视的定义斜视是指眼球视轴呈分离状态,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而这种状态是不能被融合功能所控制和克服的,患者没有双眼单视。双眼正常协调运动时保证双眼单视的基本条件之一。临床上将双眼视功能共分三级,包括同时视、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 2.斜视的分类 (1)按偏斜视的发作时间分类:间歇性斜视是隐斜视向显斜转变的过渡阶,恒定性斜视经常存在。 (2)按引起的偏斜的原因分类:共同性斜视眼球运动无障碍,斜视角不随注视方向和注视眼别不同而不同。麻痹性斜视:单根或多根眼外肌完全或部分麻痹引起的眼位偏斜。 二、共同性斜视 斜视是与双眼视觉屈光状态直接有关的临床现象。所以这里主要讲与屈光不正有关的斜视,即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是视中枢在形成双眼视觉反射过程中发生障碍,造成双眼视觉分离,但无神经及肌肉的器质性病变,故眼外肌检查无异常。 共同性斜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视力,矫正眼位偏斜,建立和恢复双眼视功能。由于双眼视觉在出生后1~2岁时已基本形成,5~6岁时逐步改善,所以共同性斜视的治疗必须及早进行。 1.共同性斜视的病因 (1)解剖因素:包括各种眼外肌的异常; (2)调节因素: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失调; (3)神经支配因素:集合与外展之间的关系失衡; (4)融合功能缺陷因素:Worth认为斜视是融合功能不全的后果; (5)双眼反射因素:有人认为双眼单视是一个条件反射,如果在这个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发生感觉或运动方面的病变,就产生斜视; (6)遗传因素:有些学者认为共同性斜视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2.共同性斜视的分类按眼位偏斜与调节的关系分为: (1)调节性斜视:又分为调节性内斜视和调节性外斜视,主要是调节性内斜视,近视引起的调节性外斜视较少见。 (2)非调节性斜视:与调节无关。 3.共同性斜视临床特征 (1)注视眼正位,非注视眼偏向鼻侧或颞侧。 (2)第一、第二斜视角大致相同。 (3)任何方向注视时斜视角相等。 (4)无代偿头位。 (5)无复视。 (6)无眼球运动障碍。 4.共同性斜视的诊断 (1)病史:询问发病时间,是单眼还是交替性斜视,是恒定性还是间歇出现以及有无家族史等。 (2)眼部检查①检查远、近视力;②检查有无屈光不正;③检查眼位和偏斜情况,可用遮盖和角膜光法来确定有无偏斜;④检查眼球运动,有无眼外肌功能异常;⑤双眼视功能

幼儿园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斜视

076 任务10斜视 【任务目标】 1. 通过对幼儿斜视的预防和处理的教学与实训,对幼儿斜视有正确认识,掌握幼儿斜视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 通过老师引导以及学生练习、实践等学习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操作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模拟操作预防与处理幼儿斜视活动,感受亲自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实践操作的兴趣。 【任务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初步认识了解幼儿弱视处理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2.物质材料准备:仿真娃娃等、眼镜等。 3.环境创设:相对安静宽敞的实训室。 4.信息化资源:配套PPT 等。 【任务步骤】 一、课堂导入 幼儿斜视出现后看东西是很难看的,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在交友方面也会受到影响,斜视的根本原因在于日常不注意坐姿、站姿的标准性。如何预防和处理幼儿斜视? 二、教师讲解示范 1.结合配套PPT,教师讲解幼儿预防和处理斜视的基本知识点及操作要领。 2.以仿真娃娃为例,示范基本的预防处理过程,并讲解预防处理的注意事项。 3.布置具体的练习任务。 三、学生模拟演练 学生根据教师实训任务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1.自由分组:学生自由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4人,学生可依次扮演“幼儿教师”角色。 2.操作演练: “幼儿教师”预防和处理“幼儿”斜视状况,其他组员注意观察该组员的步骤、动作准确规范与否。 (1)斜视预防 ①注意观察“幼儿”眼睛变化情况及一举一动,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用眼习惯; ②“幼儿”在发热、出诊、断奶时应加强护理,经常注意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情况; ③注意“幼儿”有无遗传问题,对有斜视家族史的幼儿,2 周岁时,要请眼科医生进行检查;

斜视易复发的根本原因

斜视家长须知,斜视的危害性,不单是“斜眼”损害容貌,更重要的是可破坏双眼单视(即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高级视功能。高明的斜视医生虽可以将斜眼矫正得很好,但都不能保证术后不会复发,而斜视术后复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建立或完善斜视造成的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因此,为了防止术后斜视复发,并建立、完善双眼单视高级视功能,每个斜视术后患儿(如有此功能障碍),都应该尽早开始双眼单视康复训练,利用双眼单视功能来稳定眼位。 同视机虽是传统双眼单视功能训练最好的仪器,但需患儿每天到医院在护士协助下训练,操作复杂,需一幅一幅图片更换效率低,加之训练内容不能个性化定制,售价达数万元而不宜家庭选购,因而影响其疗效及推广。 眼博士双眼单视训练仪(即FOL复合弱视仪)有两大特点 1、拥有同视机所有双眼单视康复训练功能:如进出、搏捉、侧移法训练同时视、脱抑制或 纠正异常对应;辐辏、开散法训练融合力,散点图秒角变化训练立体视 2、另有三大先进性而优于同视机: (1))转盘式训练图片:可整盘更换图片(每盘14图),并可连续移动图片,移动精确度可达1度以下(确保训练高精度,高效率)。 (2语音提示操作,使操作更简易:小孩可独立完成; (3模块式训练方案:提供一般病例训练模块和严重病例个性化定制模块(可在8小时内定制好寄出); (4)价格仅为同视机的1/10,适合家庭使用。 由此可见,眼博士双眼单视康复训练仪,是目前最选进的双眼单视训练仪。 一、双眼单视基础知识. (一)双眼单视定义: 指双眼分别看物体,经大脑融象后形成单一的重叠、融合图象。 (二)双眼单视分级:分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三级。 1、同时视即大脑可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物像重叠成一幅重叠图像的能力。 2、融合视:即大脑可将左右眼看到的相同但有缺陷的物像融合成一个无缺陷的物像的能力; 3、立体视:即大脑可将左右眼看到的相同但有视差的物像融合成一个有前后景深感物像的能力。 (二)形成正常双眼单视的三大条件: 1、视觉:(1)双眼视力0·5~0。7以上,相差3排以下。 (2)视网膜对应:黄斑对应(即他觉与自觉斜角之差〈5度),无黄斑抑制; 2、眼球运动方向协调一致:即注视方向要一致同步,无斜视或斜视角〈5度 3、大脑融象功能正常:融像范围:辐辏:20度以上,分开3度以上; (三)各种斜视引起的双眼单视异常 1、交替性斜视引起双眼单视异常:多表现为融合力不足,即融合范围小,无立体视或立体视锐度低(即视差在200秒角以下辨不出),手术矫正后,少数有同时视障碍,需要重)建同时视或扩大融合范围防复发及眼疲劳等。 2、间歇性外斜视:多有融合力不足及双眼集合力不足。(1)需用双眼单视仪进行融合力及立体视锐度的训练(利用大脑的融像控制力来防止外斜视),(2)需用尖向内的棱镜矫正眼位促进融象。(3)需调焦灵敏仪加强调节性集合(抵消外斜视) 3、恒定性内斜视:大多伴有异常视网膜对应而导致同时视功能障碍(1)尽早在6岁前

斜视常见检查法有哪些

斜视常见检查法有哪些 *导读:眼科查斜视,常会用到两种检查方法:遮盖法和角膜映光法。…… 遮盖法 是检查眼外肌功能是否正常或平衡的一种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一般可以查出具有5度以上的隐斜视或斜视。 检查方法包括有两眼交替遮盖法及单眼遮盖法。一般先作两眼交替遮盖法,如果查出有眼位不正现象,再作单眼遮盖法。 两眼交替遮盖法 让被检者面对光亮处,两眼注视远处(五米外)或近处(33cmm)目标。先观察双眼位置是否平衡,然后用一不透光的遮眼器或手掌反复交替遮断左、右眼的视线。使被检者两眼没有同时注视的机会,观察在轮换遮盖的瞬间,去掉遮盖的眼球有无转动现象。判断 正位者:换遮他眼时,去除遮盖的眼不转动,被遮盖眼也不见眼球偏斜。 斜视者:换遮他眼时,去掉遮盖的眼球立即从偏斜位置向前方注视目标方向转动,而被遮眼则偏斜。 单眼遮盖法 受检查者两眼注视远处(五米处)或近处(33cm)目标,用遮眼器或手于一眼前反复遮盖与除去(另眼始终不加遮盖),观察两眼是否

转动,然后用同法检查另眼。 判断 隐斜视:未遮眼始终固视目标不动,另眼遮盖时偏斜,去遮时又能转至注视目标位置,向内转动者为外隐斜,向外转动者为内隐斜,向下方转动者为上隐斜。 共转性斜视: (1)单眼性斜视:假设右眼为单眼性斜视。遮盖右眼让左眼注视 目标时右眼偏斜,去除右眼遮盖时,两眼均在原位不动。反之遮盖左眼(正位眼),让右眼注视目标时,则左眼偏斜;但当去掉左 眼遮盖时,左眼立即恢复原来注视位置,而右眼则偏向斜视方向,出现两眼均有转动。 (2)交替性斜视:遮盖右眼嘱左眼注视目标,或遮盖左眼嘱右眼 注视目标,当去掉遮盖时,两眼均保持原位不转动。 角膜映光法(Hirschbeng法) 是一个检查显性共转性斜视的粗略方法,比较适用于幼儿及弱视、或不能进行详细检查的患者。 方法:在受检者正前方33cm处置一灯光,嘱注视之。如角膜光 反射点位于两眼瞳孔正正央则为正位眼;如果角膜光反射出现于 一眼瞳孔正中央,而另眼在瞳孔缘,则偏斜约10~15度;在角膜缘上,则偏斜约45度;在角膜中心与角膜缘之间的中点处,则斜视度约为25度。(注:每偏斜1mm约相当于斜视弧7~7.5度)。

斜视眼

斜视眼 说明──斜视俗称脱窗,意思是眼球不在正常位置。有时幼儿虽然没有真的斜视,但看起来眼球位置不正,这是因为他们的鼻梁发育未完全隆起,眼睛内侧的皮肤较多,盖住眼白部份,所以看起来眼球外侧眼白比内侧多,而显得像是眼球偏内侧。这种情形称为假性斜视,通常孩子长大些,鼻梁发育完全,眼睛自然就显得正了。除此之外,近视、远视或散光也可能使父母误以为是斜视,只要矫正其屈光异常的问题,孩子就不会再眯眼或歪头看东西了。 一般人说的「斗鸡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大部分在看不同方向时,偏斜的角度都一样。 有一类内斜视跟调节能力有关,在看近物时眼睛的反射如瞳孔缩小、两眼内聚等反应异於常人,例如眼睛内聚能力太强,使眼球内移太多,形成「斗鸡眼」,这种情形多发生在两岁左右。 另一类和调节能力无关的如先天性内斜视,通常「斗鸡眼」的症状较明显,并发有弱视等问题,必须先治疗弱视,才能考虑开刀矫正斜视。 外斜视通常时有时无,在注意观看时,眼睛不会有外斜视,反之在不经意时才会显出。 治疗──斜视除了不美观外,也常并发屈光异常或弱视,而且不会随著成长而好转,治疗时间如果晚过七岁效果也要打折扣。因此如

果怀疑孩子有斜视,应该尽早找医师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先天性斜视治疗愈早愈好,最晚在两岁以前治疗,才能有较好的结果,但也不易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准。 与调节能力有关的斜视,须先用眼镜矫正,如果「斗鸡眼」产生已有一段时间,即使戴眼镜也无法完全解决,这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外斜视的治疗可能由近视矫正著手,但角度相当明显的,就要藉手术来矫正效果较好。假如医师检查结果,孩子的斜视必须开刀矫正,那最好早点进行,大概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刀,以免被其他孩子嘲笑,伤害他的自尊心。 儿童斜视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小孩的眼睛看起来不对称,我们称之为斜视,斜视不仅使我们的外貌看起来不美,还会使得视觉功能受损,如果不加以重视治疗,还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斜视的知识点。 斜视指的是两眼向前注视时,两只眼位不平行,有一只眼向内斜(内斜视)或向外斜(外斜视)。内斜视时这只眼的眼白部分外侧多,黑眼珠(角膜及其后面的虹膜)偏向鼻部;反之为外斜。在幼儿时期,由于鼻梁尚未发育,加上眼内角与鼻根部皮肤较紧,以致两眼内眼角之间较宽些,使两眼内侧的眼白部分被遮,显得外侧的眼白部分多于内侧,好像两眼内斜。只要待鼻骨发育高些,将两眼间皮肤撑起,就不再显内斜了。但是真正的斜视就不如此,儿童长大,斜视不变。如到入学时再查视力,会发现斜视的眼视力不好,也不能用眼镜矫正,这称之为弱视,也就是经过检查来发现眼有器质性改变,而视力又不能矫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