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中心切削效率

数控加工中心切削效率
数控加工中心切削效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机械产品日趋复杂,社会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数控机床是现代机械制造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设备,它的通用、灵活、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等优点,决定了该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如何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废品率成了众多企业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数控加工中心切削效率”这一课题入手,去分析和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供数控用户参考。

关键词:加工中心;切削效率;高精度

目录

1国内外加工中心切削水平的差异 (3)

2 提高切削效率的途径 (4)

2.1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4)

2.2选择性能好的刀具材料 (4)

2.3加快涂层技术的开发 (5)

2.4选择高精度刀片 (5)

2.5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6)

2.6建立合理的刀具储备 (6)

2.7设计简易的磨刀夹具 (6)

2.8加工方式的选择 (7)

2.9选择合理的加工路线 (7)

2.10工件装夹的选择 (7)

2.11加工中心的辅助设备要配套 (8)

2.12操作人员应掌握的技能与知识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数控加工作为现代制造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航空航天和模具等行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90年代以来,欧、美、日各国竞相开发和应用新一代高速数控机床,加快了机床高速化发展步伐。高速主轴单元中电机主轴转速15000~100000r/min,高速且高加/减速度的进给运动部件的快移速度60~120m/min,切削进给速度高达60m/min,高速加工中心进给速度可达80m/min,空运行速度可达100m/min左右。近10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5μm提高到1~1.5μ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01μm)。而新一代高速数控机床特别是高速加工中心的开发应用与超高速切削紧密相关。

1 国内外加工中心切削水平的差异

目前先进国家的车削和铣削的切削速度已达到5000~8000m/min以上;机床主轴转数在30000r/min(有的高达10万r/min)以上。例如:在铣削平面时,国外的切削速度一般大于1000~2000m/min,而国内只相当于国外的1/12~1/15,即国内干12~15个小时的活相当于国外干1个小时。据调查,许多加工中心的实际切削时间不到工作时间的55%。因此,如何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废品率成了众多企业共同探讨的问题。对国内数控加工中心切削效率部分调查发现,普遍存在如刀具精度低、刀片跳动量大、加工光洁度低、工艺设备不配套等诸多问题。

2 提高切削效率的途径

2.1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 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主轴转速)、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用量的大小对切削力、切削功率、刀具磨损、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均有显著影响。数控加工中选择切削用量时, 就是在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机床性能和刀具切削性能, 使切削效率最高, 加工成本最低。

当前以高速切削为代表的干切削、硬切削等新的切削工艺已经显示出很多的优点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制造技术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实践证明,当切削速度提高10倍,进给速度提高20倍,远远超越传统的切削“禁区”后,切削机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结果是:单位功率的金属切除率提高了30%~40%,切削力降低了30%,刀具的切削寿命提高了70%,大幅度降低了留在工件上的切削热,切削振动几乎消失;切削加工发生了本质性的飞跃。

根据目前机床的情况来看,要充分发挥先进刀具的高速加工能力,需采用高速加工,增大单位时间材料被切除的体积(材料切除率Q)。在选择合理切削用量的同时,尽量选择密齿刀(在刀具每英寸直径上的刀齿数≥3),增加每齿进给量,提高生产率及刀具寿命。有关试验研究表明:当线速度为165m/min,每齿进给为0.04mm时,进给速度为341m/min,刀具寿命为30件。如果将切削速度提高到350 m/min,每齿进给为0.18mm,进给速度则达到2785m/min,是原来加工效率的817%,而刀具寿命增加到了117件。

2.2选择性能好的刀具材料

在数控机床切削加工中,金属切削刀具的作用不亚于瓦特发明的蒸气机。制造刀具的材料必须具有很高的高温硬度和耐磨性,必要的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和化学惰性,良好的工艺性(切削加工、锻造和热处理等),并不易变形。目前国内外性能好的刀具材料主要有:金属陶瓷、硬质合

金涂层刀具、陶瓷刀具、聚晶金刚石(PCD)和立方氮化硼(CBN)刀具等。它们各具特点,适应的工件材料和切削速度范围各不相同。CBN适用于切削高硬度淬硬钢和硬铸铁等,如加工高硬钢件(50~67HRC)和冷硬铸铁时主要选用陶瓷刀具和CBN刀具,其中加工硬度60~65HRC以下的工件可用陶瓷刀具,而65HRC以上的工件则用CBN刀具进行切削;PCD适用于切削不含铁的金属,及合金、塑料和玻璃钢等,加工铝合金件时,主要采用PCD和金刚石膜涂层刀具;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现在只用作锉刀、板牙和丝锥等工具;硬质合金涂层刀具(如涂层TiN、TiC、TiCN、TiAIN等)虽然硬度较高,适于加工的工件范围广,但其抗氧化温度一般不高,所以切削速度的提高也受到限制,一般可在400~500m/min范围内加工钢铁件,而Al2O3涂层的高温硬度高,在高速范围内加工时,其耐磨性较TiC、TiN涂层都好。

此外,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对切削效率的高低和加工质量有很大影响,高速切削时的刀具前角一般比普通切削时小10°,后角大5°~8°。为防止刀尖处的热磨损,主、副切削刃连接处应采用修圆刀尖或倒角刀尖,以增大局部刀尖角,增大刀尖附近切削刃的长度和刀具材料体积,以提高刀具刚性和减少刀具破损率。

2.3加快涂层技术的开发

刀具涂层技术自从问世以来,对刀具性能的改善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涂层刀具已经成为现代刀具的标志,在刀具中所占比例已超过50%。在21世纪初,涂层刀具的比例将进一步增加,有望在技术上突破CBN涂层技术,使CBN的优良性能在更多的刀具和切削加工中得到应用(包括精密复杂刀具和成形刀具),这将全面提高加工黑色金属的切削水平。此外,纳米级超薄超多层和新型涂层材料的开发应用的速度将加快,涂层将成为改善刀具性能的主要途径。

2.4选择高精度刀片

刀片精度低,跳动量太大,面铣刀加工的平面光洁度将降低,甚至出现沟状。高精度数控机床上刀片的跳动量应控制在2~5μm。随着数控

机床的发展,相应出现刀片的表面改性涂层处理(基体为高速钢、WCo类硬质合金、Ti基类金属陶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刀片精度。与此同时,出现了各种新型可转位刀片结构,如用于车削的高效刮光刀片、形状复杂的带前角铣刀刀片、球头立铣刀刀片、防甩飞的高速铣刀刀片等。可转位刀片进入了材料、涂层、槽型综合开发的新阶段,可根据加工材料和加工工序合理组合材料、涂层、槽型的功能,开发出具有最佳加工效果的刀片,以满足高速、高寿命切削加工生产技术的不同要求。

2.5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提高表面质量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的问题,因为凡是参与切削加工的因素,都不同程度上对表面质量产生影响:这些影响通常是通过切削过程的塑性变形、切削力、切削温度、切削运动以及刀具几何形状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可以在保持相同的切削效率(即相同Q值)下,提高切削速度可改善切屑形成过程和增加切削阻尼,抑制颤振,相应地减少每个刀齿的进给量能降低切削表面轨迹形成的残留高度,改善表面粗糙度,从而有利于精密零件和模具的加工。

2.6建立合理的刀具储备

这里的刀具是指高切削效率刀具,而这些刀具的价格较高,相同直径的铣刀,好刀具的价格可能是普通刀具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如果一个企业长期存放一大批好刀具,而这些刀具又可能长时间用不上,则造成资金积压。但如果平常一把刀具也不储备,或储备数量太少,很快就用完了,而新刀具一时又买不到,这样必然会影响数控加工的效率。绝大多数企业的加工中心的刀库均可容纳40把刀具以上,并有60、90、120等不同刀数的刀库可供选择。刀具之间交换时间越来越短,德国STEINEL 公司的BZ-26,日本MAKINO公司的MCC86,美国CINCINNATI公司的MAXIM500型加工中心的换刀时间只需3~4s。

2.7设计简易的磨刀夹具

机夹铣刀盘效率高,使用方便,深受操作者欢迎,但刀片消耗量大,

使用成本高,而且多数情况下刀片的损坏是由于刃口磨损造成的,因此刀片的重磨再利用对工厂来说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硬质合金刀片的硬度高,磨削效率低,采用单片磨削将达不到节约的目的,需设计出高效简单的夹具,实现一次装夹多个刀片。

2.8加工方式的选择

在铣削加工中,根据铣刀的旋转方向和切削进给方向之间的关系,加工方式可分为顺铣与逆铣两种,当铣刀的旋转方向和切削进给方向相同时称之为顺铣;当铣刀旋转方向和切削进给方向相反时称为逆铣。而加工中心的机械传动系统和结构本身就有较高的精度和刚度,相对运动面的摩擦系数小,传动部件的间隙小,运动惯量小,并有适当的阻尼比,因此可以采用顺铣的方式加工,以提高加工效率。此外,根据加工经验,顺铣比逆铣时刀具寿命要提高1倍多,采用不对称的立铣方法,刀具寿命可提高2~3倍。

2.9选择合理的加工路线

数控机床特别是4轴以上加工中心,一般是一次装夹、多方位加工,并且都有刀库,可自动更换刀具,一次加工成形。因此确定正确简洁的加工路线,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效率的基础。编程时确定加工路线的原则主要有:应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应尽量缩短加工路线,减少刀具空程移动时间;应使数值计算简单,程序段数量少,以减少编程工作量。如对于位置精度和尺寸公差要求高的孔加工来说,孔直径小于18~20mm的加工工艺路线为:钻中心孔-钻孔-扩孔-铰孔,而对于孔直径大于18~20mm的加工工艺路线则为钻孔-扩孔-粗镗孔-精镗孔。此外,通过对加工工艺的综合应用,减少工件的安装次数,可有效缩短搬运和装夹时间。例如将五面五轴加工中心与立车复合构成万能加工中心,可实现一次装卡完成零件的大部分(或全部)加工。

2.10工件装夹的选择

数控加工时由于工序集中的原因,在对零件进行定位、夹紧设计以

及夹具的选用和设计等问题上要全面考虑。首先,应尽量采用组合夹具,由于通用夹具的柔性差、定位精度相对较低,当产品批量比较大、加工精度要求高时可以设计专用夹具。其次,在选择工装时应有利于刀具交换和在线测量,避免发生碰撞干涉。

2.11加工中心的辅助设备要配套

在加工中心采用如刀具预调仪,自动测量装置,精密的检测仪等测量装置。采用自动测量装置时,操作员无须对零件的定位保证非常精准,也不需要操作员时刻移动和调节零件以配合加工程序的某些固定坐标系,可以减少装夹时间。借助测量,原来包括装夹时间在内需要2.5小时的一个工序降低到了1.5小时。此外,这些测量装置的应用还可以降低加工误差。

2.12操作人员应掌握的技能与知识

加工中心的加工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切削时间占加工中心工作时间的比例,这个比值越大,加工效率也就越高。同时,现代加工设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实际生产中,由于人员技术水平低,操作不熟练,花在程序调试、加工中换工件等非加工时间上的时间过长,致使加工中心加工效率低下。另外,他们的专业知识太少,对数控加工的原理、数控工艺、数控刀具和切削参数的选择等方面缺乏科学性的指导。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编写适应现代切削加工技术发展的新教材,加强技术人员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技术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结论

综上所述:数控加工中心为了提高切削效率,减少废品。途径很多,既可以从硬件(高速切削机床、刀具等)上入手,又可以从软件(切削用量、加工方式、加工路线、操作人员应掌握的技能与知识)上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机床的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宏海.数控机床刀具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李斌.数控加工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戴曙.金属切削机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廖效果.数字控制机床.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5] 毕承恩.现代数控机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6] 杨宗德.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CNC加工中心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确定

CNC加工中心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 的确定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佚名来源:未知 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CAD/CAM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数控加工中直接利用C AD的设计数据成为可能,特别是微机与数控机床的联接,使得设计、工艺规划及编程的整个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一般不需要输出专门的工艺文件。 现在,许多CAD/CAM软件包都提供自动编程功能,这些软件一般是在编程界面中提示工艺规划的有关问题,比如,刀具选择、加工路径规划、切削用量设定等,编程人员只要设置了有关的参数,就可以自动生成NC程序并传输至数控机床完成加工。因此,数控加工中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是在人机交互状态下完成的,这与普通机床加工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要求编程人员必须掌握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的基本原则,在编程时充分考虑数控加工的特点。本文对数控编程中必须面对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若干原则和建议,并对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数控加工常用刀具的种类及特点 数控加工刀具必须适应数控机床高速、高效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一般应包括通用刀具、通用连接刀柄及少量专用刀柄。刀柄要联接刀具并装在机床动力头上,因此已逐渐标准化和系列化。数控刀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根据刀具结构可分为: 1)整体式; 2)镶嵌式,采用焊接或机夹式连接,机夹式又可分为不转位和可转位两种; 3)特殊型式,如复合式刀具,减震式刀具等。

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 1)高速钢刀具; 2)硬质合金刀具; 3)金刚石刀具; 4)其他材料刀具,如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等 从切削工艺上可分为 : 1)车削刀具,分外圆、内孔、螺纹、切割刀具等多种; 2)钻削刀具,包括钻头、铰刀、丝锥等; 3)镗削刀具; 4)铣削刀具等。 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对刀具耐用、稳定、易调、可换等的要求,近几年机夹式可转位刀具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量上达到整个数控刀具的30%~40%,金属切除量占总数的80%~90%。 数控刀具与普通机床上所用的刀具相比,有许多不同的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刚性好(尤其是粗加工刀具),精度高,抗振及热变形小; 2)互换性好,便于快速换刀; 3)寿命高,切削性能稳定、可靠; 4)刀具的尺寸便于调整,以减少换刀调整时间; 5)刀具应能可靠地断屑或卷屑,以利于切屑的排除; 6)系列化,标准化,以利于编程和刀具管理。 2.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

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试题(含答案)

《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试卷 年级 专业 层次 科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考生必须将“学生姓名”和“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3.考生必须在签到表上签到,否则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1)-(20)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编号填在括号内。 (1)沿刀具前进方向观察,刀具偏在工件轮廓的左边是 指令。 A )G40 B )G41 C )G42 D )G43 (2)工件在两顶尖间装夹时,可限制 自由度。 A )四个 B )五个 C )五个 D )三个 (3)确定数控机床坐标轴时,一般应先确定 。 A )X 轴 B )Y 轴 C )Z 轴 D )A 轴 (4)G90 G28 X10.0 Y20.0 Z30.0;中,X10.0、Y20.0、Z30.0表示 。 A )刀具经过之中间点坐标值 B )刀具移动距离 C )刀具在各轴之移动分量 D )机械坐标值 (5)G02 X20 Y20 R-10 F100;所加工的一般是 。 A )整圆 B )半圆 C )夹角〈=180°的圆弧 D )180°〈夹角〈360°的圆弧 (6)下列G 指令中 是非模态指令。 A )G00 B )G01 C )G03 D )G04 (7)G17、G18、G19指令可用来选择 的平面。 A )曲线插补 B )直线插补 一、选择题:

C)刀具半径补偿 D)刀具长度补偿 (8)数控机床自动选择刀具中任意选择的方法是采用来选刀换刀。 A)刀具编码 B)刀座编码 C)顺序选择原理 D)计算机跟踪记忆 (9)数控机床加工依赖于各种。 A)位置数据 B)模拟量信息 C)准备功能 D)数字化信息 (10)数控机床的核心是。 A)伺服系统 B)数控系统 C)反馈系统 D)传动系统 (11)数控机床的主机(机械部件)包括:床身、主轴箱、刀架、尾座和。 A)进给机构 B)液压系统 C)冷却系统 D)传动系统 (12)工件在小锥体心轴上定位,可限制自由度。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三个 (13)下列数控系统中是数控车床应用的控制系统。 A)FANUC-0T B)FANUC-0I C)FANUC-0M D)SIEMENS 820G (14)数控铣床与普通铣床相比,在结构上差别最大的部件是。 A)主轴箱 B)工作台 C)床身 D)进给传动 (15)加工中心选刀方式中常用的是方式。 A)刀柄编码 B)刀座编码 C)记忆 D)刀尖形状编码 (16)套的加工方法是:孔径较小的套一般采用方法。 A)钻、铰 B)钻、半精镗、精镗 C)钻、扩、铰 D)钻、精镗 (17)刀具磨钝标准通常按照的磨损值制定标准。 A)前面 B)后面 C)前角 D)后角 (18)闭环进给伺服系统与半闭环进给伺服系统主要区别在于。 A)位置控制器 B)检测单元 C)伺服单元 D)控制对象 (19)用端铣刀铣削时,下述何者不是产生异常振动现象的原因? A)刀柄伸出长度过长 B)刀柄伸出长度较短 C)铣刀刀柄刚性不足 D)铣刀刀柄过细 (20)铣刀刀柄的标准锥度是。 A)1/4 B)1/5 C)7/24 D)MT4 二、填空题:

数控加工工艺习题册

第1章数控加工的切削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切削脆性金属材料时,材料的塑性很小,在刀具 前角较小、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 ( D)。 (A)带状切屑(B)挤裂切屑(C)单元切屑(D) 崩碎切屑 2、切削用量是指(D)。 (A)切削速度(B)进给量(C)切削深度(D)三者都是 3、切削用量选择的一般顺序是(A)。 (A)a p-f-v c(B)a p- v c -f(C)v c -f-a p(D)f-a p- v c 4、确定外圆车刀主后刀面的空间位置的角度有(C)。 (A)γo和αo(B)αo和K r′ (C)K r和αo(D)λs和K r′ 5、分析切削层变形规律时,通常把切削刃作用部位的金属划分为(C )变形区。 (A)二个(B)四个(C)三个(D)五个 6、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车刀角度是(D)。 (A)前角(B)后角(C)楔角(D)刃倾角 7、车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粗车时,一般(A), 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v。(A)应首先选择 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B)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 较大的进给量f; (C)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 较小的进给量f; (D)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 较小的进给量f。 8、车削时的切削热大部分由(C )传散出去。 (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 9、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程度为(C ) (A)背吃刀量最大,进给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 (B)进给量最大,背吃刀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 (C)切削速度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D)切削速度最大,背吃刀量次之,进给量最小; 10、粗车细长轴外圆时,刀尖的安装位置应(A ),目的是增加阻尼作用。 (A)比轴中心稍高一些(B)与轴中心线等高 (C)比轴中心略低一些(D)与轴中心线高度无关 11、数控编程时,通常用F指令表示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其大小为(C )。 (A)每转进给量f (B)每齿进给量f z (C)进给速度v f(D)线速度v c 12、刀具几何角度中,影响切屑流向的角度是(B )。 (A)前角;(B)刃倾角;(C)后角;(D)主偏角。 13、切断、车端面时,刀尖的安装位臵应(B ),否则容易打刀。 (A)比轴中心略低一些;(B)与轴中心线等高; (C)比轴中心稍高一些;(D)与轴中心线高度无关。 14、(A)切削过程平稳,切削力波动小。 (A)带状切屑(B)节状切屑(C)粒状切屑(D)崩碎切屑 15、为提高切削刃强度和耐冲击能力,脆性刀具材料通常选用(B )。 (A)正前角;(B)负前角;(C)0°前角;(D)任意前角。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中等切削速度切削塑性金属时最容易产生积屑 瘤。( √) 2、在金属切削过程中,高速加工塑性材料时易产生 积屑瘤,它将对切削过程带来一定的影响。( ×) 3、刀具前角越大,切屑越不易流出、切削力也越大,但刀具的强度越高。(×) 4、主偏角增大,刀具刀尖部分强度与散热条件变差。(√) 5、精加工时首先应该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 6、外圆车刀装得低于工件中心时,车刀的工作前角减小,工作后角增大。(√) 7、进给速度由F指令决定,其单位为m/min。(×) 8、前角增加,切削力减小,因此前角越大越好。(×) 9、背吃刀量是根据工件加工余量进行选择的,因而与机床功率和刚度无关。(×) 10、选择合理的刀具几何角度以及适当的切削用量都 能大大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加工中心的刀具及参数选择

加工中心的刀具及参数选择 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CAD/CAM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数控加工中直接利用CAD的设计数据成为可能,特别是微机与数控机床的联接,使得设计、工艺规划及编程的整个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一般不需要输出专门的工艺文件。现在,许多CAD/CAM软件包都提供自动编程功能,这些软件一般是在编程界面中提示工艺规划的有关问题,比如,刀具选择、加工路径规划、切削用量设定等,编程人员只要设置了有关的参数,就可以自动生成NC程序并传输至数控机床完成加工。因此,数控加工中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是在人机交互状态下完成的,这与普通机床加工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要求编程人员必须掌握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的基本原则,在编程时充分考虑数控加工的特点。本文对数控编程中必须面对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若干原则和建议,并对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数控加工常用刀具的种类及特点 数控加工刀具必须适应数控机床高速、高效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一般应包括通用刀具、通用连接刀柄及少量专用刀柄。刀柄要联接刀具并装在机床动力头上,因此已逐渐标准化和系列化。数控刀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刀具结构可分为: ①整体式; ②镶嵌式,采用焊接或机夹式连接,机夹式又可分为不转位和可转位两种;

③特殊型式,如复合式刀具,减震式刀具等。 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 ①高速钢刀具; ②硬质合金刀具; ③金刚石刀具; ④其他材料刀具,如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等。 从切削工艺上可分为: ①车削刀具,分外圆、内孔、螺纹、切割刀具等多种; ②钻削刀具,包括钻头、铰刀、丝锥等; ③镗削刀具; ④铣削刀具等。 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对刀具耐用、稳定、易调、可换等的要求,近几年机夹式可转位刀具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量上达到整个数控刀具的30%~40%,金属切除量占总数的80%~90%。数控刀具与普通机床上所用的刀具相比,有许多不同的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刚性好(尤其是粗加工刀具),精度高,抗振及热变形小; ⑵互换性好,便于快速换刀; ⑶寿命高,切削性能稳定、可靠; ⑷刀具的尺寸便于调整,以减少换刀调整时间; ⑸刀具应能可靠地断屑或卷屑,以利于切屑的排除; ⑹系列化,标准化,以利于编程和刀具管理。 二、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

数控车削加工基础

项目一数控车削加工基础 1.1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题学习,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及其各轴移动方向对应的坐标轴;理解坐标系的确立原则,并结合加工前的对刀动作掌握机床上几种坐标系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数控车床编程指令的基本格式; 1.2 知识点 本课题主要讲解以下知识点: 1、机床结构及其对应坐标轴; 2、坐标系的确立原则; 3、机床坐标系、编程坐标系、加工坐标系的联系与区别; 4、对刀的方法与原理; 5、数控车床编程格式的确定。 1.3 学习容 1.3.1机床结构及其坐标轴 如图1.1示,操作机床面板,了解各坐标轴位置规定并弄清楚正、负方向等。(可拓展讲解其他类型结构) 附记机床操作安全规程。

图1.1数控车床 1.3.2坐标系的确立原则 1.刀具相对于静止工件而运动的原则 这一原则使编程人员能在不知道是刀具移近工件还是工件移近刀具的情况下,就可依据零件图样,确定机床的加工过程。附记机床操作安全规程。2.标准坐标(机床坐标)系的规定 在数控机床上,机床的动作是由数控装置来控制的,为了确定机床上的成形运动和辅助运动,必须先确定机床上运动的方向和运动的距离,这就需要一个坐标系才能实现,这个坐标系就称为机床坐标系。标准的机床坐标系是一个右手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图1.2中规定了X轴为大拇指指向,Y轴为食指指向,Z轴为中指指向。这个坐标系的各个坐标轴与机床的主要导轨相平行,它与安装在机床上的主要直线导轨找正的工件相关。 3.运动的方向 数控机床的某一部件运动的正方向,是增大工件和刀具之间距离的方向。

图1.2 坐标系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具体机床,依次确定Z、X、Y轴 1.3.3三点联系与区别 1.机床原点 机床原点是指在机床上设置的一个固定的点,即机床坐标系的原点。它在机床装配、调试时就已确定下来了,是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运动的基准参考点。在数控车床上,一般取在卡盘端面与主轴中心线的交点处,如图1.3(a)中O1即为机床原点。

提高数控铣床加工效率的途径

提高数控铣床加工效率的途径 成都航天模具中心(四川成都610100)韦科 在模具行业,提高数控铣床的加工效率 是缩短制模周期,降低成本最重要的环节。一个零件的生产时间可以粗略地分成两部分,即 T=T+T, 式中T—零件生产的总时间 T,一基本时间,切出工件所耗费的 时间 T, -辅助时间,包括装夹、找正、测 量等 由于辅助时间T,在一个复杂零件的加 工过程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缩减的时间很有限,因此把提高生产效率的重点放在缩减基本时间T,上。以下是缩减加工时间T 的具体做法。 (1)提高编程质量。 a.熟悉机床的指令,充分开发机床的内 部功能,寻找高效的编程和加工方法。 b.大力推广计算机编程,加强计算机切 削模拟,提高程序的可靠性,从而减少或取消在数控铣床上调试程序的时间。 0.合理编程,尽量减少走空刀的情况。 ( 2)提高粗加工效率。 a.以前采用的是普通的高速钢刀具,由 收稿日期:1999年1月29日 于刀具材料允许的线速度较低,导致进给率和总体的切削效率低。通过调研,引进了先进高效的粗加工刀具,将线速度从原来25m / s 提高到175m/ s,线速度提高7倍,进给率提高12倍,由于受切削深度和切削宽度的影响,总体切削效率提高了3} 4倍。 b.充分利用数控铣床的主轴负荷。通过 长时间的观察和实验发现,机床主轴负荷只利用了不到3%,利用率偏低,因此在保证设备、工件和刀具安全的前提下,逐渐增大切削用量。经反复实验,现在主轴负荷达到30% , 提高效率20%一40%· 采用可转位、镶嵌式涂层刀片,减少工人 刃磨刀具、换刀和对刀等辅助时间,不仅提高了效率,同时由于一个刀片可多次使用(最多可转8个位置),从而降低了成本。 ( 3)提高精加工的效率。

(数控加工)数控加工的切削用量精编

(数控加工)数控加工的切 削用量

数控加工的切削用量 2009-6-119:42:00来源:作者:余英良,于辉阅读:1418次我要收藏 1切削用量选择 1.1数控加工花键轴的切削用量 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零件分为粗车加工和精车加工。在粗、精车零件装夹方式和刀具选择的基础上,选定零件数控加工的切削参数如下:在数控精车车削加工中,零件轮廓轨迹的加工余量为0.8÷2=0.4mm。主轴转速、背吃刀量等的选择参见表1。 表1数控加工花键轴工序卡及切削用量 1.2数控加工轴承座的切削用量 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零件分为粗车加工和精车加工。在粗、精车零件装夹方式和刀具选择的基础上,选定零件数控加工的切削参数如下:在数控精车车削加工中,零件轮廓轨迹的加工余量为0.8÷2=0.4mm。主轴转速、背吃刀量等的选择参见表2。 表2数控加工轴承座工序卡及切削用量 2相关内容概述

金属切削加工的目的,就是用各种类型的金属切削刀具把J:件毛坯上的多余部分从毛坯上剥离开来,得到图样所要求的零件形状和尺寸。 图1车削加工中切削用量 nextpage2.1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是指机床在切削加工时的状态参数。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背吃刀量。参见图1。 2.1.1切削速度 切削刃上的切削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瞬时速度称为切削速度。切削速度的单位为m/min。切削速度和机床主轴转速之问进行转换的关系为: (1) 2.1.2进给速度 是刀具在单位时间内沿进给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位移量,单位为mm/min。 2.1.3背吃刀量 己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之问的垂直距离。背吃刀量的计算公式为: (2)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数控专业)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四年五月八日

目录 1.概述 (3) 1.1课程性质 (3) 1.2课程设计思路 (3) 2.课程目标 (3)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 4.实施建议 (8) 4.1 教学建议 (8) 4.2 教材编写建议 (9) 4.3考核评价建议 (9) 4.4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0)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授课对象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是一门以数控技术基本理论为基础,并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专业理论课。课程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思想。它的主要授课对象是数控专业二年级的学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技能。 2、参考课时 总课时为210课时,理论教学课140时,实践教学70课时。 3、课程性质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数控入门知识、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编程基础、数控机床切削加工工艺和数控机床电加工工艺。 (二)课程设计思路 1.知识与技能并重,通过实践巩固知识,通过知识的掌握扩展实践方法和技巧。 2.任务驱动,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 3.设置学生思考和实践环节。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加工操作工所需要的技术基础理论;对本专业所需要的数控加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能力;能与数控加工编程和数控机床操作实训课程相配合,掌握数控加工全过程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熟悉数控与数控机床的概念;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了解数控机床各部分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手工编程作为重点,掌握数控编

数控车床基础知识

广州市XXXX技工学校 教案册 (生产实习) 课题数控车床基本知识 教师 时间

课题练习与作业 图样 技术要求: 1、以01为工件编程原点写出各点的绝对坐标值 2、以02为工件编程原点写出各点的绝对坐标值 名称材料45#额定工时

课题学习要求(引言) 本课题的教学目的 掌握数控加工的入门知识、组成及工作原理,及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熟练数控的基本功能。 掌握数控编程通用 G 代码、M 功能、S 功能、T 功能。 一、数控车床加工特点以及加工流程(0.3课日) 1数控的定义: 数控是指用数字来控制,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通称为数控技术。 2、数控机床的特点: 1)、具有高度柔性, 2) 、加工精度高, 3) 、加工质量稳定、可靠。 4) 、生产率高。 5) 、改善劳动条件。 6)、利于生产管理现代化。 3、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一般由输入输出设备、 CNC 装置(或称CNC 单元)、伺服单元、驱动装置(或称执行机 构)、可编程控制器 PLC 及电气控制装置、辅助装置、机床本体及测量装置组成。 下图是数控机床的组成框图,其中除机床本体之外的部分统称为计算机数控 (CNC )系统。 2)、工作步骤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通常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加 工 阶 段 编 程 阶 段

4、数控车床编程的基础知识 数控车床之所以能够自动加工出不同形状、尺寸及高精度的零件,是因为数控车床按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经其数控装置“接收”和“处理”,从而实现对零件的自动加工的控制。 使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编制加工程序。从分析零件图样到获得数控车床所需控制介质(加工程序单或数控带等)的全过程,称为程序编制,其主要内容和一般过程如下图所示: 修改f 丄| | f * | f修改 1)图样分析 根据加工零件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对零件的轮廓形状、有关标注、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毛坯种类、件数、材料及热处理等项目要求进行分析并形成初步的加工方案。 2)辅助准备 根据图样分析确定机床和夹具、机床坐标系、编程坐标系、刀具准备、对刀方法、对刀点位置及测定机械间隙等。 3)制定加工工艺 拟定加工工艺方案、确定加工方法、加工线路与余量的分配、定位夹紧方式并合理选用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 4)数值计算 在编制程序前,还需对加工轨迹的一些未知坐标值进行计算,作为程序输入数据,主要包括:数值换算、尺寸链解算、坐标计算和辅助计算等。对于复杂的加工曲线和曲面还须使用计算机辅助计算。 5)编写加工程序单 根据确定的加工路线、刀具号、刀具形状、切削用量、辅助动作以及数值计算的结果按照数控车床规定使用的功能指令代码及程序段格式,逐段编写加工程序。此外,还应附上必要的加工示意图、刀具示意图、机床调整卡、工序卡等加工条件说明。 6)制作控制介质 加工程序完成以后,还必须将加工程序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以便输入到数控装置中。如穿孔带、磁带及软盘等,还可采用手动方式将程序输入给数控装置。 7)程序校核 加工程序必须经过校验和试切削才能正式使用,通常可以通过数控车床的空运行检查程序格式有无出错或用模拟防真软件来检查刀具加工轨迹的正误,根据加工模拟轮廓的形状,与图纸对照检查。 但是,这些方法尚无法检查出刀具偏置误差和编程计算不准而造成的零件误差大小,及切削用量选用是否合适、刀具断屑效果和工件表面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所以必须采用首件试切的方法来进行实际效果的检查,以便对程序进行修正。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 ()1. 当以很小的刀具前角、很大的进给量和很低的切削速度切削钢等塑性金属时形成的是节状切屑。√ ()2. 粗磨时应选粒度号大的磨粒,精磨时则应选细的磨粒。× ()3. 磨硬材料应选软砂轮,磨软材料应选硬砂轮。√ ()4. 砂轮的组织号越大,磨料所占体积百分比越大。× ()5. 麻花钻起导向作用的是两条螺旋形棱边。√ ()6. 铰孔既能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也能纠正原有孔的位置误差。×()7. 无心外圆磨削(纵磨)时,导轮的轴线与砂轮的轴线应平行。× ()8. 粗车L/D=4~10的细长轴类零件时,因工件刚性差,宜用一夹一顶的安装方法。× ()9. 镗床只能加工通孔,而不能加工盲孔。× ()10. 拉削加工只有一个主运动,生产率很高,适于各种批量的生产。× ()11. 粗基准即是粗加工定位基准。× ()12. 钨钛钻类硬质合金刀具适合加工脆性材料。× ()13. 车削锥面时,刀尖移动的轨迹与工件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工件锥面的两倍。× ()14. 当加工表面、刀具、切削用量中的切削速渡和进给量都不变时,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一个工步。√ ()15. 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前角增大,并使切削轻快省力,所以对精加工有利。×()16. 砂轮的硬度是指磨粒的硬度。× ()17. 钻孔既适用于单件生产,又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18. 由于拉刀一次行程就能把该工序中的待加工表面加工完毕,故其生产率很高。√ ()19. 精车时,刃倾角应取负值。× ()20. 在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进给量。× ()21. 车刀主偏角越大,刀尖散热条件越好。× ()22. 刨刀在切入工件时受到较大的冲击,因此刨刀的前角较小,刀尖圆弧较大。√()23. 精车时,应选较小的背吃刀量、较小的进给量和较低的切削速度。× ()24. 扩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原孔轴线的偏斜。√ ()25. 用中等切削速度切削脆性金属材料容易产生积屑瘤。×

(完整版)数控加工工艺作业1-3答案

第1章数控加工的切削基础 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切削脆性金属材料时,材料的塑性很小,在刀具前角较小、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 C )。 (A)带状切屑(B)挤裂切屑(C)单元切屑(D) 崩碎切屑 2、切削用量是指(D)。 (A)切削速度(B)进给量(C)切削深度(D)三者都是 3、粗加工切削用量选择的一般顺序是( A )。 (A)a p-f-v c(B)a p- v c -f(C)v c -f-a p(D)f-a p- v c 4、确定外圆车刀主后刀面的空间位置的角度有( B )。 (A)g o和a o(B)a o和K r′(C)K r和a o(D)λs和K r′ 5、分析切削层变形规律时,通常把切削刃作用部位的金属划分为( C )变形区。 (A)二个(B)四个(C)三个(D)五个 6、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车刀角度是( D )。 (A)前角(B)后角(C)楔角(D)刃倾角 7、车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粗车时,一般(A ),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 削速度v。 (A)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B)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C)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D)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8、车削时的切削热大部分由( C )传散出去。 (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 9、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程度为( C ) (A)背吃刀量最大,进给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 (B)进给量最大,背吃刀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 (C)切削速度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D)切削速度最大,背吃刀量次之,进给量最小; 10、粗车细长轴外圆时,刀尖的安装位置应(C ),目的是增加阻尼作用。 (A)比轴中心稍高一些(B)与轴中心线等高 (C)比轴中心略低一些(D)与轴中心线高度无关

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试题.docx

年级专业层次科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评阅 ( 统分 ) 人 题分2020 301515 得分 注意事项: 1.满分 100 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考生必须将“学生姓名”和“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 为废卷。 3.考生必须在签到表上签到,否则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得分评阅教师 一、选择题: (1)-(20)题,每小题1分,共 20分。下列各题 A)、B)、 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 编号填在括号内。 ( 1)沿刀具前进方向观察,刀具偏在工件轮廓的左边是指令。 A) G40B) G41 C) G42D) G43 ( 2)工件在两顶尖间装夹时,可限制自由度。 A)四个C)五个B D )五个 )三个 ( 3)确定数控机床坐标轴时,一般应先确定。 A) X轴B) Y 轴 C) Z 轴D) A 轴 ( 4) G90 G28;中,、、表示。 A)刀具经过之中间点坐标值B)刀具移动距离C)刀具在各轴之移动分量D)机械坐标值

( 5) G02 X20 Y20 R-10 F100;所加工的一般是。 A)整圆B)半圆 C)夹角〈 =180°的圆弧D)180°〈夹角〈360°的圆弧 ( 6)下列 G指令中是非模态指令。 A) G00B) G01 C) G03D) G04 ( 7) G17、G18、 G19指令可用来选择的平面。 A)曲线插补B)直线插补 C)刀具半径补偿D)刀具长度补偿 ( 8)数控机床自动选择刀具中任意选择的方法是采用来选刀换刀。 A)刀具编码B)刀座编码 C)顺序选择原理D)计算机跟踪记忆 ( 9)数控机床加工依赖于各种。 A)位置数据B)模拟量信息 C)准备功能D)数字化信息 ( 10)数控机床的核心是。 A)伺服系统B)数控系统 C)反馈系统D)传动系统 ( 11)数控机床的主机(机械部件)包括:床身、主轴箱、刀架、尾座和。 A)进给机构B)液压系统 C)冷却系统D)传动系统 ( 12)工件在小锥体心轴上定位,可限制自由度。 A)四个B)五个 C)六个D)三个 ( 13)下列数控系统中是数控车床应用的控制系统。 A) FANUC-0T B) FANUC-0I C) FANUC-0M D) SIEMENS 820G ( 14)数控铣床与普通铣床相比,在结构上差别最大的部件是。 A)主轴箱B)工作台 C)床身D)进给传动 ( 15)加工中心选刀方式中常用的是方式。 A)刀柄编码B)刀座编码 C)记忆D)刀尖形状编码 ( 16)套的加工方法是:孔径较小的套一般采用方法。

CNC数控基础知识

机床CNC 基础知识 一.CNC 机床与CNC 系统 CNC 的含义是计算机数值控制。 1.CNC 机床 ⑴.金属切削用 孔加工、攻丝、镗削、铣削、车削、切螺纹、切平面、轮廓加工、平面磨削、外圆磨削、内圆磨削等。 ⑵.线电极切割机。 ⑶.冲床、步冲、冲压、金属成型、弯管等机床。 ⑷.产业机器人。 ⑸.注塑机。 ⑹.检测、测量机。 ⑺.木工机械。 ⑻.特殊材料加工机械:如加工石材、玻璃、发射性矿料等。 ⑼.特种加工机械 激光加工机、气体切割机、焊接机、制图机、印刷机等。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IT 技术的发展,目前,这些机床与加工设备都可用数值计算机用数值数据进行控制,称为CNC 控制。 2.CNC 系统 CNC 系统的含义是计算机数值控制系统。 CNC 系统的基本配置 机床的CNC 控制是集成多学科的综合控制技术。一台CNC 系统包括: ⑴.CNC 控制单元(数值控制器部分)。 ⑵.伺服驱动单元和进给伺服电动机。 ⑶.主轴驱动单元和主轴电动机。 ⑷.PMC(PLC)控制器。 ⑸.机床强电柜(包括刀库)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I/O)单元。 ⑹.机床的位置测量与反馈单元(通常包括在伺服驱动单元中)。 ⑺.外部轴(机械)控制单元。如:刀库、交换工作台、上下料机械手等的驱动轴。 ⑻.信息的输入/输出设备。如电脑、磁盘机、存储卡、键盘、专用信息设备等。 ⑼.网络。如以太网、HSSB(高速数据传输口)、RS-232C 口等和加工现场的局域网。CNC 单元(控制器部分)的硬件实际上就是一台专用的微型计算机。是CNC 设备制造厂自己设计生产的专门用于机床的控制的核心。下面的几张图表示出其基本硬件模块;基本的控制功能模块和一台实际的控制器硬件。 二.机床的运动坐标及进给轴

金属工艺学含答案

铸造 一、填空题 1.通常把铸造方法分为____砂型铸造_____ 和_____特种铸造_____ 两类. 2.特种铸造是除_____砂型铸造____ 以外的其他铸造方法的统称, 如_压力铸造__、 ____ ___离心铸造___ ____金属型铸造___ ____熔膜铸造____及连续铸造等。 3.制造砂型和芯用的材料,分别称为____型砂____和_____芯沙_____,统称为造型材料。 4.为保证铸件质量,造型材料应有足够的_____强度______,和一定___耐火性____ 、 ____透气性____、____退让性_____、等性能。 5.用_____芯沙_____和____芯盒_____制造型芯的过程叫造芯。 6.为填充型腔和冒口儿开设于铸型中的系列通道称为浇注系统,通常由 ___浇口杯_____ _____内浇道______ ______横浇道____ ______直浇道_____组成。 7._____落沙_____使用手工或机械使铸件或型砂、砂箱分开的操作。 二、单向选择题 1.下列使铸造特点的是(B ) A成本高 B 适应性广 C 精度高 D 铸件质量高 2.机床的床身一般选( A ) A 铸造 B 锻造 C 焊接 D 冲压 3.造型时上下型的结合面称为( D ) A 内腔 B 型芯 C 芯头 D 分型面 4.型芯是为了获得铸件的( C ) A 外形 B 尺寸 C 内腔 D 表面 5.造型时不能用嘴吹芯砂和( C ) A 型芯 B 工件 C 型砂 D 砂箱 6. 没有分型面的造型是( A ) A 整体模造型 B 分开模造型 C 三箱造型 D 熔模造型 7.冒口的主要作用是排气和( B ) A 熔渣 B 补缩 C 结构需要 D 防沙粒进入 8.浇铸时产生的抬箱跑火现象的原因是(C ) A 浇铸温度高 B 浇铸温度低 C 铸型未压紧 D 为开气孔 9.把熔炼后的铁液用浇包注入铸腔的过程时( D ) A 合箱 B 落砂 C 清理 D 浇铸 10.铸件上有未完全融合的缝隙,接头处边缘圆滑是(B ) A 裂缝 B 冷隔 C 错型 D 砂眼 11.落砂后冒口要( A ) A 清除 B 保留 C 保留但修毛刺 D 喷丸处理 12. 制造模样时尺寸放大是为了( A ) A 留收缩量 B 留加工余量 C 造型需要 D 取模方便 13.型芯外伸部分叫芯头,作用是(D ) A 增强度 B 工件需要 C 形成工件内腔 D 定位和支撑芯子 14.手工造型时有一工具叫秋叶,作用是(C )

数控机床加工的切削用量

单元4 数控机床加工的切削用量 教学目的 1、了解数控机床的运动(主运动、进给运动); 2、了解数控机床加工刀具的角度及其作用; 3、了解数控机床加工中有关切削层的参数及其作用; 4、了解数控机床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及其选用原则。 5、掌握常用不同材料零件在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的切削用量选用; 教学重点 1、数控机床加工刀具的角度及其作用; 2、数控加工中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的切削用量选择; 教学难点 1、刀具的角度及其作用; 2、切削用量选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 一、车削加工与刀具 1. 车削加工原理 在普通车床和一般数控车床上,可以进行工件的外表面、端面、内表面以及内外螺纹的加工。对于车削中心,除上述各种加工外,还可进行铣削、钻削等加工。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和工件之间必须具有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根据切削运动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各种机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参见下表。 各种机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是指机床提供的主要运动。主运动使刀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刀具的前刀面接近工件并对工件进行切削。在车床上,主运动是机床上主轴的回转运动,即

车削加工时工件的旋转运动。 2)进给运动 进给运动是指由机床提供的使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的附加相对运动。进给运动与主运动相配合,可以形成完整的切削加工。在普通车床上,进给运动是机床刀架(溜板)的直线移动。它可以是纵向的移动(与机床主轴轴线平行),也可以是横向的移功(与机床主轴轴线垂直),但只能是一亇方向的移动。在数控车床上,数控车床可以同时实现两亇方向的进给,从而加工出各种具有复杂母线的回转体工件。 在数控车床中,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是由不同的电机来驱动的,分别称为主轴电机和坐标轴伺服电机。它们由机床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自动完成切削加工。 2. 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是指机床在切削加工时的状态参数。不同类型的机床对切削用量参数的表述也略有不同,但其基本的含义都是一致的,如下图所示。 车削加工中切削用量示意图 (1)切削速度(c v ) 切削刃上的切削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瞬时速度称为切削速度。切削速度的单位为(m/min )米/ 分。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中,大多数切削加工的主运动都是机床主轴的运动形成,即都是回转运动。切削速度与机床主轴转速之间进行转换的关系为: 1000dn v c π= ………………… 4-1 式中:c v ——切削速度 (m/min) d ——工件直径 (mm) n ——主轴转速 (r/min) (2) 进给量(f ) 不同种类的机床,进给量的单位是不同的。对于普通车床,进给量为工件(主轴)每转过一转,刀具沿进给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移动量,单位为mm/r ;对于数控车床,由于其控制原理与普通车床不同,进给量还可以用进给速度 f v (单位为 mm/min )来表达,即:刀具在单位时间内沿着进给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位移量。其它类型的机床则根据其结构不同,进给量的单位表达还可以为刀具或工件每转的位移量( mm/r ,使用多齿刀具的机床)。在车削加工时,进给速度f v 是指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进给运动的瞬时速度。它与进给量之间的关系为: f n v f ?= ……………………4-2

数控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数字控制是用数字化信号对设备运行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 化技术,简称数控。 控制坐标运动来完成各种不同的空间曲面的加工,是数控的主要任务。曲线加工时刀具的运动轨迹与理论上的曲线(包括直线)不吻合。 数控机床的工作工程:1、数控编程2、程序输入3、译码4、数据处 理5 3。 , 高4、 数控加工过程中,数控系统要解决控制刀具或工件运动轨迹的问题,在数控机床中,刀具或工件能够移动的最小位移量称为数控机床的脉冲当量或最小分辨率。 计算出轮廓线上中间点位置坐标值的过程称为“插补”。

基准脉冲插补:每个脉冲使各坐标轴仅产生一个脉冲当量,代表了刀具或工件的最小位移;脉冲的数量代表了刀具或工件移动的位移量;脉冲序列的频率代表了刀具或工件运动的速度。仅适用于一些由步进电机驱动的中等精度或中等速度要求的开环数控系统。 数据采样插补:这种插补方法的特点是数控装备产生的不是单个脉冲, R成反比。 δ度F 若令半径误差相等,则内外差分弦的轮廓步长l或角步距是内接弦的√2. 数字积分法又称数字微分分析器法,是利用数字积分的原理,计算刀具沿坐标轴的位移,使刀具沿着所加工的轨迹运动。积分运算→累加和运算DDA直线插补的整个过程要经过n2次累加才能到达直线的终点。n = m2

DDA直线插补的分析可知,判断终点是用累加次数N为条件的,当累加寄存器的位数一旦选定,比如m位,累加次数即为常数m 了,而不 N2 管加工行程长短都需作N次计算。这就造成行程长进给速度加快,行程短进给速度变慢,使之各程序段进给速度不均匀,其结果将影响进给表面质量和效率。为此要进行速度均化处理。 得多; G42 B C 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 根据两段程序轨迹的矢量夹角α和刀具补偿方向的不同,又有伸长型、缩短型和插入型几种转接过渡方式。 区别:1直线插补时,被积函数寄存器的数值为常用Xe和Ye,而圆弧插补时,被积函数寄存器的数值Xi和Yi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必考密卷)

金属工艺学试题 一、填空题:25% 1.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上会形成三个表面,它们是______________ 、______ 、和______ 。2.切削运动主要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__ 两类。 3.切削用量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 和 4 .切削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和清洗作用。 5._________________ 是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 的能力。 6.a—Fe 是___ 立方晶格 7 . 合金在固态下,组元间仍能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均匀相称为_ 8.珠光体是_______ 和 ____ ___ 的机械混 合 物 9 .含碳量处于0.0218%~~~2.11% 的铁碳合金称为____________ 10 .钢的热处理工艺一般由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三个阶段组成。11.分别填出下列铁碳合金组织的符号。 奥氏体________ 铁素体_________ 珠光体 12 . 45钢按用途分类属于 13 . 钢的热处理一般由_______ 、 ______ 、 ____ 三个阶段组 成。 14 .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___________ 性能、 _______ 性能、___________ 性能和 _______ 性能。 15.原子规则排列的物质叫 般固态金属都属于 o 16.固态合金的相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大类。 17.分别填出下列铁碳合金组织的符 号。 奥氏体铁素体 ___________ 渗碳体 ___________ 珠光体 ___________ 18 .钢的热处理一般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个阶段组成。 19.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需要很大过冷度, 其冷却速度应_____________ ,而且必须过冷到 _________________ 温度以下。 20 ._________________ 是材料抵抗变形和断 裂的能力。 21.__________ _______ 是材料产生变形而又 不破坏的性能。 22 .珠光体是_________ 和______ __的机 械混合物 23 .目前常用的硬质合金是 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二、选择题30% 1、在拉伸试验 中, 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 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极限 B 抗拉强度 C 弹性极限 2、洛氏硬度C 标尺所用的压头是() A ?淬硬钢球 B 金刚石圆锥体 C 硬 质合金球 3 、纯铁在700摄氏度时称为() A铁素体 B 奥氏体C珠光体 D 渗碳体 4 ?铁素体为()晶格 A 面心立方 B 体心立方 C 密排 元方 D 复杂的人面体 1

cnc加工中心刀具大全及如何选择【全解】

cnc加工中心刀具大全及如何选择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相关内容,就在深圳机械展刀具展区!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常用的cnc加工中心刀具: 平底刀:也称平刀或端铣刀。周围有主切削刃,底部为副切削刃。可以作为开粗及清角,精加工侧平面及水平面。有D16,D12,D1O,D8,D6,D4,D3,D2 ,D1.5,D1等。D表示切削刀刃直径。一般情况下,开粗时尽量选较大直径的刀,装刀时尽可能短,以保足够的刚度,避免弹刀。在选择小刀时,要结合被加工区域,确定刀锋长及直身部分长,选择现有的合适的刀。 圆鼻刀:也称平底R刀。可用于开粗、平面光刀和曲面外形光刀。一般角半径为R0.8和R5。一般有整体式和镶刀粒式的刀把刀。带刀粒的圆鼻刀也称飞刀,主要用于大面积的开粗,水平面光刀。有D50R5,D30R5, D25R5, D25R0.8, D21R0.8,D17RO.8等。飞刀开粗加工尽量选大刀,加工较深区域时,先装短加工较浅区域,再装长加工较深区域,以提高效率且不过切。 球刀:也称R刀。主要用于曲面中光刀(即半精加工)及光刀(即精加工)。常用的球刀有D16R8, D12R6, D10R5, D8R4, D6R3, D5R2.5(常用于加工流道),D4R2, D3R1.5, D2R1, D1R0.5。一般情况下,要通过测量被加工图形的内圆半径来确定精加工所用的刀具,选大刀光刀,小刀补刀加工。

如何选择cnc加工中心刀具: 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素选用刀具及刀柄。 刀具选择总的原则: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加工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刚性。选取刀具时,要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适应。 1.平面零件周边轮廓的加工,常采用立铣刀。 2.铣削平面时,应选硬质合金刀片铣刀。 3.加工凸台、凹槽时,选高速钢立铣刀。 4.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时,可选取镶硬质合金刀片的玉米铣刀。 5.对一些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外形的加工,采用球头铣刀、环形铣刀、锥形铣刀和盘形铣刀。 6.在进行自由曲面加工时,由于球头刀具的端部切削速度为零,因此,为保加工精度,切削行距一般取得很能密,故球头常用于曲面的精加工。 7.平头刀具在表面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方面都优于球头刀,因此,只要在保证不过切的前提下,无论是曲面的粗加工还是精加工,都应优选择平头刀。 8.在加工中心上,各种刀具分别装在刀库上,按程序规定随时进行选刀和换刀动作。因此必须采用标zhun刀柄以便使钻、镗、扩、铣削等工序用的标zhun 刀具,迅速准确地装到机床主轴或刀库上去。应尽量减少刀具数量;一把刀具装夹后应完成其所能进行的所有加工部位;粗精加工的刀具应分开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规格的刀具;先铣后钻;先进行曲面精加工再进行二维轮廓精加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