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at大型项目使用案例

Mycat大型项目使用案例
Mycat大型项目使用案例

Mycat+percona+keepalived+haproxy

作者:zuoyuezong@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

为什么Mycat难相信很多哥们做mycat不是不全就是这出错那里出错最后崩溃的边缘晃荡几分钟后不了了之,要么公司的mycat是个这里提供一个例子至于mycat的介绍就是: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搜索框中输入mycat

1.下载安装mycat,jav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MyCATApache/Mycat-download/blob/master/1.4-RELEASE/Mycat-server-1.4-RELEASE-20150901112004-linux.tar.gz

jre-8u51-linux-x64.rpm Mycat-server-1. 4-RELEASE-201509

[root@node24 src]#tar -xf Mycat-server-1.4-RELEASE-20150901112004-linux.tar.gz [root@node24 src]#mv mycat/ /usr/local/

[root@node24 src]#useradd mycat

[root@node24 local]#chown mycat:root mycat/ -R

[root@node24 src]#rpm -ivh jre-8u51-linux-x64.rpm

Preparing... ########################################### [100%] 1:jre1.8.0_51 ########################################### [100%] Unpacking JAR files...

rt.jar...

jsse.jar...

charsets.jar...

localedata.jar...

jfxrt.jar...

plugin.jar...

javaws.jar...

Deploy.jar...

[root@node24 src]#java -version

java version "1.8.0_51"

Java(TM) SE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1.8.0_51-b16)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build 25.51-b03, mixed mode)

此处注意java版本不得低于1.6

至此Mycat安装就算完成了

2.mysql环境以及Mycat配置

我的环境如下

10.1.166.22:mysql dn1

10.1.166.23 mysql dn2

10.1.166.24 mysql dn3

10.1.166.25 mysql dn4

10.1.166.26 mysql dn5

配置hosts文件

[root@node22 src]#cat /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 ::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localdomain6 10.1.166.22 node22

10.1.166.22 dn1

10.1.166.23 dn2

10.1.166.24 dn3

10.1.166.25 dn4

10.1.166.26 dn5

传到各个机器

for i in 10.1.166.22 10.1.166.23 10.1.166.24 10.1.166.25 10.1.166.26;do scp /etc/hosts $i:/etc;done 为你的mycat用户设置个密码

[root@node24 src]#passwd mycat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mycat.

New password:

BAD PASSWORD: it is WAY too short

BAD PASSWORD: is too simple

Retype new password: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原始mycat测试配置

[root@node24 conf]#>../logs/wrapper.log

[root@node24 conf]#

[root@node24 conf]#pwd

/usr/local/mycat/conf

[root@node24 conf]#../bin/mycat start

Starting Mycat-server...

报错处理方案

[root@node24 conf]#cat ../logs/wrapper.log

STA TUS | wrapper | 2015/09/18 01:27:36 | --> Wrapper Started as Daemon

STA TUS | wrapper | 2015/09/18 01:27:36 | Launching a JVM...

INFO | jvm 1 | 2015/09/18 01:27:36 |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warning: ignoring option MaxPermSize=64M; support was removed in 8.0 ERROR | wrapper | 2015/09/18 01:27:36 | JVM exited while loading the application.

INFO | jvm 1 | 2015/09/18 01:27:36 | Error: Exception thrown by the agent :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MalformedURLException: Local host name unknown: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UnknownHostException: node24: node24: unknown error

STA TUS | wrapper | 2015/09/18 01:27:41 | Launching a JVM...

INFO | jvm 2 | 2015/09/18 01:27:41 |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warning: ignoring option MaxPermSize=64M; support was removed in 8.0

INFO | jvm 2 | 2015/09/18 01:27:41 | Error: Exception thrown by the agent :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MalformedURLException: Local host name unknown: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UnknownHostException: node24: node24: unknown error

ERROR | wrapper | 2015/09/18 01:27:41 | JVM exited while loading the application.

STA TUS | wrapper | 2015/09/18 01:27:45 | Launching a JVM...

INFO | jvm 3 | 2015/09/18 01:27:45 |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warning: ignoring option MaxPermSize=64M; support was removed in 8.0 ERROR | wrapper | 2015/09/18 01:27:45 | JVM exited while loading the application.

INFO | jvm 3 | 2015/09/18 01:27:45 | Error: Exception thrown by the agent :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MalformedURLException: Local host name unknown: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UnknownHostException: node24: node24: unknown error

STA TUS | wrapper | 2015/09/18 01:27:50 | Launching a JVM...

INFO | jvm 4 | 2015/09/18 01:27:50 |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warning: ignoring option MaxPermSize=64M; support was removed in 8.0

INFO | jvm 4 | 2015/09/18 01:27:50 | Error: Exception thrown by the agent :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MalformedURLException: Local host name unknown: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UnknownHostException: node24: node24: unknown error

ERROR | wrapper | 2015/09/18 01:27:50 | JVM exited while loading the application.

STA TUS | wrapper | 2015/09/18 01:27:54 | Launching a JVM...

INFO | jvm 5 | 2015/09/18 01:27:54 |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warning: ignoring option MaxPermSize=64M; support was removed in 8.0 ERROR | wrapper | 2015/09/18 01:27:54 | JVM exited while loading the application.

INFO | jvm 5 | 2015/09/18 01:27:54 | Error: Exception thrown by the agent :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MalformedURLException: Local host name unknown: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UnknownHostException: node24: node24: unknown error

FATAL | wrapper | 2015/09/18 01:27:54 | There were 5 failed launches in a row, each lasting less than 300 seconds. Giving up.

FATAL | wrapper | 2015/09/18 01:27:54 | There may be a configuration problem: please check the logs.

STA TUS | wrapper | 2015/09/18 01:27:55 | <-- Wrapper Stopped

发现有报错所以要先启动一下原始的连原始的都报错那还配置没有意义

ERROR | wrapper | 2015/09/18 01:27:36 | JVM exited while loading the application.

INFO | jvm 1 | 2015/09/18 01:27:36 | Error: Exception thrown by the agent :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MalformedURLException: Local host name unknown: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UnknownHostException: node24: node24: unknown error

看到了是域名的报错可能是刚刚我修改hosts文件的时候没有写本机名

[root@node24 conf]#cat /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localhost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

::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localdomain6

10.1.166.22 node22

10.1.166.22 dn1

10.1.166.23 dn2

10.1.166.24 dn3

10.1.166.25 dn4

10.1.166.26 dn5

[root@node24 conf]#hostname

node24

[root@node24 conf]#cat /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HOSTNAME=node24

所以需要改变的是

Hosts文件中需要定义node24

改为

[root@node24 conf]#cat /etc/hosts

127.0.0.1 node24 localhost localhost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

::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localdomain6

10.1.166.22 dn1

10.1.166.23 dn2

10.1.166.24 dn3 node24

10.1.166.25 dn4

10.1.166.26 dn5

[root@node24 conf]#../bin/mycat restart

Stopping Mycat-server...

Stopped Mycat-server.

Starting Mycat-server...

[root@node24 conf]#cat ../logs/wrapper.log

STA TUS | wrapper | 2015/09/18 02:17:28 | TERM trapped. Shutting down.

STA TUS | wrapper | 2015/09/18 02:17:29 | <-- Wrapper Stopped

STA TUS | wrapper | 2015/09/18 02:17:30 | --> Wrapper Started as Daemon

STA TUS | wrapper | 2015/09/18 02:17:30 | Launching a JVM...

INFO | jvm 1 | 2015/09/18 02:17:30 |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warning: ignoring option MaxPermSize=64M; support was removed in 8.0 INFO | jvm 1 | 2015/09/18 02:17:31 | Wrapper (Version 3.2.3)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

INFO | jvm 1 | 2015/09/18 02:17:31 | Copyright 1999-2006 Tanuki Softwar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NFO | jvm 1 | 2015/09/18 02:17:31 |

INFO | jvm 1 | 2015/09/18 02:17:31 | log4j 2015-09-18 02:17:31 [./conf/log4j.xml] load completed. INFO | jvm 1 | 2015/09/18 02:17:32 | MyCAT Server startup successfully. see logs in logs/mycat.log

基于案例配置

我有一张线上日志表数据海量

CREATE TABLE `zuolog` (

`id` bigint(15) NOT NULL COMMENT ,

`accountcode` varchar(30) NOT NULL COMMENT ,

`content` varchar(300) DEFAULT NULL,

`note1` varchar(2) DEFAULT NULL,

`note2` varchar(2) DEFAULT NULL,

`isbackmoney` tinyint(1) NOT NULL DEFAULT '1' COMMENT ',

`consumestauts` tinyint(1) NOT NULL DEFAULT '0' COMMENT '0:完成1:预消费(消费状态)'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消费日志';

现在数据以及好几千了所以需要mycat 负载也高所以架构图这里划一下手绘本事不大还望见谅啊

配置文件schema.xml配置

[root@node24 conf]#cat schema.xml

rule="sharding-by-intfile" />

rule="mod-long" />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native"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select user()

password="123456">

password="123456" />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native"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select user()

password="123456">

password="123456" />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native"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select user()

password="123456">

password="123456" />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native"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select user()

password="123456">

password="123456" />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native"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select user()

password="123456">

password="123456" />

select 1 from dual alter session set nls_date_format='yyyy-mm-dd hh24:mi:ss'

select user()

-->

该配置文件是出错容易最多的地方需特别注意

dataNode name 表示节点名称dataHost表示你数据库的名称database表示你路由的数据库的名称

schema name 表示你mycat连接后端的db1 db2 db3 db4 db5在前端显示的库名字叫yungui ,sqlMaxLimit表示显示多少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native"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select user()

password="123456">

password="123456" />

为一个数据库实例的配置

balance="0"

参数balance决定了哪些MySQL服务器参与到读SQL的负

载均衡中,0为不开启读写分离,

1为全部的readHost与standby writeHost参与select语句的负载均衡,比如我们配置了1主3从的MySQL主从环境,并把第一个

从节点MySQL配置为dataHost中的第二个writeHost,以便主节点宕机后,Mycat自动切换到这个writeHost上来执行写操作,

此时balance=1就意味着第一个writeHost不参与读SQL的负载均衡,其他3个都参与;balance=2则表示所有的writeHost不参

与,此时,只有2个readHost参与负载均衡。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你知道,readHost是从属于writeHost的,即意味着它从那个

writeHost获取同步数据,因此,当它所属的writeHost宕机了,则它也不会再参与到读写分离中来,即“不工作了”,这是因为

此时,它的数据已经“不可靠”了。基于这个考虑,目前mycat 1.3和1.4版本中,若想支持MySQL一主一从的标准配置,并且在

主节点宕机的情况下,从节点还能读取数据,则需要在Mycat里配置为两个writeHost并设置banlance=1。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native">

select user()

password="123456">

/>

writeType=1仅仅对于galera for mysql集群这种多主多节点都能写入的集群起效,此时Mycat会随机选择一个

writeHost并写

入数据,对于非galera for mysql集群,请不要配置writeType=1,会导致数据库不一致的严重问题。

Mycat目前支持自动方式、编程指定的两种读写分离方式:

自动方式,即一个查询SQL是自动提交模式,对应于connection.setAutocommit(true) 或者set autocommit=1

编程指定方式,即一个查询SQL语句以/*balance*/注解来确定其是走读节点还是写节点。在1.3版本里,若事务内的的查询语

句增加此注解,则强制其走读节点,而1.4版本里继续强化,可以在非事务内的查询语句前增加此注解,强制走写节点,这个

增强是为了避免主从不同步的情况下要求查询到刚写入的数据而做的增强。

另外1.4开始支持MySQL主从复制状态绑定的读写分离机制,让读更加安全可靠,配置如下:

MyCAT心跳检查语句配置为show slave status ,dataHost 上定义两个新属性:switchType="2" 与slaveThreshold="100",此时意味着开启MySQL主从复制状态绑定的读写分离与切换机制,Mycat心跳机制通过检测show

slave status 中的"Seconds_Behind_Master", "Slave_IO_Running", "Slave_SQL_Running" 三个字段来确定当前主从同步

的状态以及Seconds_Behind_Master主从复制时延,

当Seconds_Behind_Master>slaveThreshold时,读写分离筛选器会过滤掉此Slave机器,防止读到很久之前的旧数据,而当主

节点宕机后,切换逻辑会检查Slave上的Seconds_Behind_Master是否为0,为0时则表示主从同步,可以安全切换,否则不会

切换。

switchType 目前有三种选择:

- -1 表示不自动切换

- 1 默认值,自动切换

- 2 基于MySQL主从同步的状态决定是否切换

下面为参考配置: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案例 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案例 案例1(30分) 1.背景 图1A421033-1是某项目的钢筋混泥土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其中,工作A、B、D是支模工程;C、E、G是钢筋工程;F、H、I是浇筑混泥土工程。箭线之下是持续时间(周),箭线之上是预算费用,并列入了表1A421033中。计划工期12周。工程进行到第9周时,D工作完成了2周,E工作完成了1周,F工作已经完成,H工作尚未开始。 网络计划的工作时间和预算造价表1A421033 工作名称,A,B,C,D,E,F,G,H,I,合计 持续时间(周),3,3,2,3,2,1,2,1,1, 造价(万元),12,10,25,12,22,9,24,8,9,131 2.问题 (1)请绘制本例的实际进度前锋线。 (2)第9周结束时累计完成造价多少?按挣值法计算其进度偏差是多少?(3)如果后续工作按计划进行,试分析上述实际进度情况对计划工期产生了什么影响? (4)重新绘制第9周至完工的时标网络计划。 分析与答案 (1)绘制第9周的实际进度前锋线,根据第9周的进度检查情况,绘制的实际进度前锋线见图1A421033-2,现对绘制情况进行说明如下:(4分) 为绘制实际进度前锋线,首先将图1A421033-1般到了时标表上;确定第9周为检查点;由于D工作只完成了2周,故在该箭线上(共3周)的2/3处(第8

周末)打点;由于E工作(2周)完成了1周,故在1/2处打点;由于F工作已经完成,而H工作尚未开始,故在H工作的起点打点;自上而下把检查点和打点连起来,便形成了图1A421033-2的实际进度前锋线。(6分) (2)根据第9周检查结果和表1A421033中所列数字,计算已完成工程预算造价是:A+B+2/3D+1/2E+C+F=12+10+2/3×12+1/2×22+25+9=75万元(4分) 到第9周应完成的预算造价可从图1A421033-2中分析,应完成A、B、D、E、C、F、H,故:A+B+D+E+C+F+H=12+10+12+22+25+9+8=98万元(3分) 根据挣值法计算公式,进度偏差为:SV=BCWP-BCWS=75-98=-23万元,即进度延误23万元。进度绩效指数为:SPI=BCWP/BCWS=75/98=0.765=76.5%,即完成计划的76.5%。(3分)(3)从图1A421033-2中可以看出,D、E工作均未完成计划。D工作延误一周,这一周是在关键路上,故将使项目工期延长一周。E工作不在关键线路上,它延误了二周,但该工作有一周总时差,故也会导致工期拖延一周。H工作延误一周,但是它有二周总时差,对工期没有影响。D、E工作是平行工作,工期总的拖延时间是一周。(8分) (4)重绘的第9周末至竣工验收的时标网络计划,见图1A421041-3。与计划相比,工期延误了一周,H的总时差由2周减少到1周。(4分) 案例2 1.背景(30分) 某宿舍楼土建工程,建筑面积为15548㎡,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1层,地上14层。业主要求承包单位按工料单价法中的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

案例展示一

案例展示一

案例展示一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黄河的治理”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黄河的治理” 授课教师:黄雷(江苏徐州沛县初级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图片、实验以及音像资料的分析,能够揭示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黄河的环境问题与其治理。 [教学难点] 黄河的环境问题与其治理。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教学法、模拟实验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上河模型两套(电视机包装泡沫做成从河口一下的黄河河道)、黄土一块、草皮一块、烧杯两个、八面小彩旗等 课前互动: 同学们在开课前,先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是否知道?请看大屏幕,看看他们是谁,干什么的? 展示图片:1.周杰伦图片2.姚明图片3.刘翔图片(热情高涨)。 看来大家知道的确是不少。那我请问同学们,知不知道我?实事求实的回答,“不知道”。那我告诉你们,我和祖国”母亲河”是一家,猜猜看我

姓什么?“姓黄”。对,我姓黄,来自江苏徐州,名字叫黄雷。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同学习—“黄河的治理”。 首先,我先画一张地图,如果画的还可以,我 向大家要10秒钟的掌声,如果不好,恳求大家用你们的左手拍拍你们的右手。——画中国地图。 哪一条是黄河(准确的讲北面的那一条是黄河,地图上不要说上、下。)。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黄河,了解黄河,欣赏黄河。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板块:欣赏篇----感黄河 播放课件1:谈感想。 师: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黄河中华民族的母 亲河,她太伟大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都镌 刻在她脸上,写在她心里。同学们激动不激动,自豪不自豪,骄傲不骄傲——“我自豪,我骄傲!” (承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进行第二个板块:概况篇——知黄河

性能测试分析报告案例

***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V1.0 撰稿人:******* 时间:2011-01-06

目录 1.测试系统名称及测试目标参考 (3) 2.测试环境 (3) 3.场景设计 (3) 3.1测试场景 (3) 3.1测试工具 (4) 4.测试结果 (4) 4.1登录 (4) 4.2发送公文 (6) 4.3收文登记 (8)

1.测试系统名称及测试目标参考 被测系统名称:*******系统 系统响应时间判断原则(2-5-10原则)如下: 1)系统业务响应时间小于2秒,用户对系统感觉很好; 2)系统业务响应时间在2-5秒之间,用户对系统感觉一般; 3)系统业务响应时间在5-10秒之间,用户对系统勉强接受; 4)系统业务响应时间超过10秒,用户无法接受系统的响应速度。 2.测试环境 网络环境:公司内部局域网,与服务器的连接速率为100M,与客户端的连接速率为10/100M 硬件配置: 3.场景设计 3.1测试场景 间

间 间 3.1测试工具 ●测试工具:HP LoadRunner9.0 ●网络协议:HTTP/HTTPS协议 4.测试结果 4.1登录 ●运行1小时后实际登录系统用户数,用户登录后不退出,一直属于在线状态,最 终登录的用户达到9984个;

●响应时间 ●系统资源

服务器的系统资源表现良好(CPU使用率为14%,有15%的物理内存值)。磁盘等其他指标都表现正常,在现有服务器的基础上可以满足9984个在线用户。 4.2发送公文 运行时间为50分钟,100秒后300个用户全部加载成功,300个用户开始同时进行发文,50分钟后,成功发文数量如下图所示,成功发文17792个,发文失败37 个;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题完整版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项目经理应该掌握的一项最重要的技能是( C ) A.谈判技能 B.影响技能 C.沟通技能 D.问题解决技能 2、大部分项目成本累计曲线呈下列哪种形状( A ) A.S B. L C. T D. Y 3、以下哪种解压法加剧了风险( C) A.赶工 B.资源平衡 C.快速跟进 D.提前量与滞后量 4、你被任命为项目经理,负责某压抑治疗程序的开发与研究。你正在进行围规划,那么在围规划中所创建的围说明书的目的是(A ) A.围说明书描述了项目的目的和主要的可交付成果 B.围说明书描述了如在项目中实现围变更 C.围说明书描述了项目的制约因素和假设条件 D.围说明书描述了成本和时间估算 5、在哪种组织结构中,项目经理拥有最高水平的职权和权力(A) A.项目型 B.强矩阵型 C.职能型 D.平衡矩阵型 6、绩效工具的工具和法不包括(B) A.挣值分析 B.统计抽样 C.偏差分析 D.绩效审核 7、关键路径任务是指(B) A.悲观、乐观和最可能估算历时相等 B.时差为零 C.活动开始日期相同 D.具有多个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8、你的项目正处于围规划阶段,你已经完成了工作分析结构(WBS),以下哪项述是正确的(D) A.WBS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分解到可以利用发难识别来判断如平衡两项任务的程度 B. WBS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分解到可以轻易识别项目约束和假设的程度 C.WBS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分解到可以记载产品分析的程度 D. WBS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分解到可以轻易计算成本和时间估算并且可以计算质量控制测量的工作包程度 9、项目的“时限性”的含义是指(B) A.项目持续的时间很短 B。项目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C.项目将在未来的一个不确定的时间结束 D。项目可以在任时候取消 10、关于项目收尾阶段,以下的各项述都是正确的,除了(D) A.在项目收尾阶段中,成功的概率是最大的 B. 在项目收尾阶段中,项目经理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C在项目收尾阶段中,项目干系人的影响力是最小的 D. 在项目收尾阶段中,风险是最大的 11、项目章程的作用是(B) A.识别并确认项目发起人 B.识别并确认项目的存在,并且为项目调拨组织资源 C.确认项目团队项目经理和项目发起人的存在 D.描述项目选择的法 12、一下哪些是三重约束(D) A.时间、进度和质量 B.时间、可用性和质量 C.时间、费用和进度 D.时间、费用和质量 13、一下午各项目管理阶段的正确顺序是(D) A.启动、执行、计划、控制和结束 B.启动、控制、计划、执行和结束 C.启动、计划、控制、执行和结束 D.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结束 14、在以下哪个项目管理阶段,风险和项目干系人最能够影响项目的结果(C) A.计划阶段 B.执行阶段 C.启动阶段 D.控制阶段 15、你是一名项目经理,负责新药的开发项目。根据你指定的项目进度初始计划,你们会错过联邦可证的申请日期。通过计划调整,你发想原本计划先后执行的两项活动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这个例子属于(B) A.赶工 B.快速跟进 C.资源平衡 D.调整资源日历 16、作为项目工作容的详细的、最终的估算是下列哪一项(D) A.近似估计 B.初步量级估算 C.预算估算 D.详细估算 17、如果有可能通过其他工作来减小风险,或者如果有其他式能消除风险,就应放弃原先计划,这属于以下哪种风险规避案(B) A.转移、分担风险 B.避免风险 C.接受风险 D.应急 18、评估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以及对项目目标的影响,针对项目规划整体的风险级别,并且就优先考虑的风险制定列表,这一过程描述了下列哪个阶段(C) A.定量风险分析 B.风险识别 C.定性风险分析 D.风险管理计划编制 19、你正在为公司开发一个新,负责检测项目结果,决定其是否符合计划编制程序中的标准,然后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的结果,所以有时候需要返工,那么你正处于哪个程序(B) A.风险监控 B.质量监控 C.整体变更控制 D.围变更控制 20、随着项目生命期的进展,资源的投入(C)

性能测试实战经典案例分享:一个你不知道的压力测试工具

在项目上线之前,都需要做,目的是看下我们的网站能抗住多少的压力,能承担多少并发,如果不做压力测试,一旦出现大访问量时,我们的网站会挂掉。 一、Webbench测试并发 Webbench是下的一个网站压力测试工具,能测试处在相同硬件上,不同服务的性能以及不同硬件上同一个服务的运行状况。webbench的标准测试可以向我们展示服务器的两项内容:每分钟相应请求数和每秒钟传输数据量。webbench最多可以模拟3万个并发连接去测试网站的负载能力。 测试的环境是 Linux Ubuntu 1、安装 1.1 安装ctags apt-get install exuberant-ctags ctags 为webbench的依赖 1.2 下载安装 官网:~cz210... root@corwien:~# wget ~cz210552/distfiles/webbench- root@corwien:~# tar zxvf webbench- root@corwien:~# cd webbench-1.5/ root@corwien:~/webbench-1.5# make root@corwien:~/webbench-1.5# make install root@corwien:~/webbench-1.5# webbench webbench [option]... URL -f|--force Don't wait for reply from . -r|--reload Send reload request - Pragma: no-cache. -t|--time Run benchmark for seconds. Default 30. -p|--proxy Use proxy server for request. -c|--clients Run HTTP clients at once. Default one. -9|--http09 Use HTTP/0.9 style requests. -1|--http10 Use HTTP/1.0 protocol. -2|--http11 Use HTTP/1.1 protocol. --get Use GET request method. --head Use HEAD request method. --options Use OPTIONS request method. --trace Use TRACE request method. -?|-h|--help This information. -V|--version Display program version. 2、测试

性能测试报告范例

测试目的: 考虑到各地区的用户数量和单据量的增加会给服务器造成的压力不可估计,为确保TMS系统顺利在各地区推广上线,决定对TMS系统进行性能测试,重点为监控服务器在并发操作是的资源使用情况和请求响应时间。 测试内容 测试工具 主要测试工具为:LoadRunner11 辅助软件:截图工具、Word

测试结果及分析 5个用户同时生成派车单的测试结果如下: Transaction Summary(事务摘要) 从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该脚本运行47秒,当5个用户同时点击生成派车单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为41.45秒,因为没有设置持续运行时间,所以这里我们取的响应时间为90percent –time,且运行的事物已经全部通过

事务概论图,该图表示本次场景共5个事务(每个用户点击一次生成派车单为1个事务),且5个事务均已pass,绿色表色pass,如出现红色则表示产生error

从上图可以看到服务器的CPU平均值为14.419% ,离最大参考值90%相差甚远;且趋势基本成一直线状,表示服务器响应较为稳定,5个用户操作5个900托运单的单据对服务器并没有产生过大的压力。

“Hits per Second(每秒点击数)”反映了客户端每秒钟向服务器端提交的请求数量,这里服务器每秒响应9,771次请求;如果客户端发出的请求数量越多,与之相对的“Average Throughput (吞吐量)”也应该越大。图中可以看出,两种图形的曲线都正常并且几乎重合,说明服务器能及时的接受客户端的请求,并能够返回结果。 按照上述策略,我们得出的最终测试结果为: 生成派车单: 1个用户,300个托运单点击生成派车单,响应时间7.34秒 5个用户,900个托运单点击生成派车单,响应时间41.45秒 单据匹配: 单用户1000箱,20000个商品,上传匹配时间8秒 五个用户2500箱,40000个商品,同时上传匹配耗时2分25秒 自由派车: 单条线路917个托运单下载,响应时间1分40秒 上述结果是在公司内网,测试环境上进行的测试,可能与实际会有偏差

工程项目管理经典案例分析

背景: 某钢厂改造其烧结车间,由于工期紧,刚确定施工单位的第二天,施工单位还未来得及任命项目经理和组建项目经理部,业主就要求施工单位提供项目管理规划,施工单位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份针对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深度满足管理规划要求,但业主不接受,一定还要求施工单位提供项目管理规划。 问题: ①项目经理未任命和项目经理部还未建立,就正式发表了施工组织设计,其程序是否正确? ②业主一定要求施工单位提供项目管理规划,其要求是否一定正确? ③项目管理规划是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请简述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规划目标及内涵。 ④试说明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控制原则。 答:①程序不正确,公司还未任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还未建立,施工组织设计无人审核和批准,不能发表。 ②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代替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但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深度应能满足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要求;冶金建设工程中,实际上一直使用施工组织设计代替项目管理规划;施工单位可以向业主说明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深度已达到项目管理规划的深度要求,不必再编制项目管理规划。 ③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规划目标及内涵有: a.规划目标包括项目的管理目标、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成本目标、安全目标、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条件分析及其他内容等; b.内涵包括施工部署、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资源供应计划和其他文件等。 ④项目管理规划的控制原则为:实现最优化控制;动态控制;主动控制;全过程控制;全要素控制;建立大控制系统的观念;要对规划的实施明确项目经理部各岗位职责、对执行进行检查分析和改进,进一步进行总结。 2、背景: 华北某厂1260m3级高炉扩容改造工程。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为了实现快速、高效、优质、低耗地完成扩容改建任务,该扩容改造,应采用高炉整体平移新技术。高炉分两段安装:第一段为移送;第二段为悬吊,高炉本体工程拟定在拼装平台上基本完成,尽量缩短停炉后施工工期,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高炉本体平移作业采用滚动摩擦方式液压缸推送。要求“新、旧高炉中心线重合,标高与原设计标高相符,误差控制在5~8m”。高炉本体移送重量约4500t。推移高度约为36m,推移距离约42m。高炉本体在液压缸推动下,分步向炉基平移。

性能测试报告范例 - X项目AB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X项目AB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项目编号:XXXXXX-ACP101项目名称:X项目 编写:XXX编写日期: 审核:XX审核日期: 批准:批准日期:

1.前言 1.1.测试目标 本次性能测试的目的:通过测试获取与主机、后台流程平台交互过程中终端服务器处理性能及资源消耗情况。评估目前处理性能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2.测试方法 压力测试采用自动化测试来实现,使用业界主流的压力测试工具LoadRunner8.1及其方法论完成对被测系统进行测试和结果分析。 压力测试工具LoadRunner通过使用虚拟用户模拟真实用户的操作,发起交易,完成对被测系统的加压,监控并记录被测系统的交易响应能力,各服务器的资源使用情况,获取交易响应时间、吞吐率等各项性能指标,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系统的性能瓶颈,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 压力测试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在被测系统中录制压力测试中使用的交易脚本,形成可以多次重复并发运行的测试脚本,由LoadRunner的控制台调度这些脚本,并发地执行交易,从而模拟真实生产系统的压力,形成对被测系统的加压,并监控和记录被测系统在这样的压力状况下表现出来的各项特征,例如:交易响应时间变化趋势、吞吐率变化趋势和系统资源(CPU)利用率的变化趋势等,获取被测系统在大压力情况下的各项性能指标。 2.1.测试准备 (1)开发测试交易,交易首先进行圈存,然后发任务给流程平台 (2)使用grinder交易执行过程作为测试交易的脚本 (3)使用下列测试数据(帐号)进行维护。测试时随机获取不同行所的账号进行测试。 压力测试账号

(4)准备一台台式机作为调试测试脚本、发起测试的客户端。配置:CPU intel core 2duo cpu(2.93GHz);2GB Memory;os windows xp sp3.IP为10.2.45.92(5)安装被测试交易到被测试的ABS终端服务器上。 2.2.被测试系统的系统配置 系统名称Ip地址os CPU Memory (GB) Network(M)应用程序参数 ABS10.2.39.13AIX5.3 64bit POWER5 2.3*2 41000Java:1.4.2(64 bit)SR9 mem:ms256; mx1536 Log:error Gateway10.2.39.14AIX5.3 64bit POWER5 2.3*2 41000Java:1.4.2(64 bit)SR9 mem:ms256; mx1280 Log:error 2.3.资源监控 本次压力测试监控的资源是操作系统AIX资源。 利用NMON软件对服务器系统的CPU%进行监控、并把这些数据作为为测试结果的一部分进行收集,便于进行事后分析。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案例 案例1 (30分) 1.背景 图1A421033-1是某项目的钢筋混泥土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其中,工作A、B、D是支模工程;C、E、G是钢筋工程;F、H、I是浇筑混泥土工程。箭线之下是持续时间(周),箭线之上是预算费用,并列入了表1A421033中。计划工期12周。工程进行到第9周时,D 工作完成了2周,E工作完成了1周,F工作已经完成,H工作尚未开始。 2.问题 (1)请绘制本例的实际进度前锋线。 (2)第9周结束时累计完成造价多少?按挣值法计算其进度偏差是多少? (3)如果后续工作按计划进行,试分析上述实际进度情况对计划工期产生了什么影响?(4)重新绘制第9周至完工的时标网络计划。 分析与答案 (1)绘制第9周的实际进度前锋线,根据第9周的进度检查情况,绘制的实际进度前锋线见图1A421033-2,现对绘制情况进行说明如下:(4分) 为绘制实际进度前锋线,首先将图1A421033-1般到了时标表上;确定第9周为检查点;由于D工作只完成了2周,故在该箭线上(共3周)的2/3处(第8周末)打点;由于E工作(2周)完成了1周,故在1/2处打点;由于F工作已经完成,而H工作尚未开始,故在H工作的起点打点;自上而下把检查点和打点连起来,便形成了图1A421033-2的实际进度前锋线。(6分) (2)根据第9周检查结果和表1A421033中所列数字,计算已完成工程预算造价是:A+B+2/3D+1/2E+C+F=12+10+2/3×12+1/2×22+25+9=75万元(4分) 到第9周应完成的预算造价可从图1A421033-2中分析,应完成A、B、D、E、C、F、H,故:A+B+D+E+C+F+H=12+10+12+22+25+9+8=98万元(3分) 根据挣值法计算公式,进度偏差为:SV=BCWP-BCWS=75-98=-23万元,即进度延误23万元。进度绩效指数为:SPI=BCWP/BCWS=75/98=0.765=76.5%,即完成计划的76.5%。(3分)

软件测试 测试用例实例(含:功能测试用例、性能测试用例、兼容性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实例 (含:功能测试用例、性能测试用例、兼容性测试用例) 目录 一、功能测试用例................................................................................. - 2 - 二、性能测试......................................................................................... - 9 - 2.1预期性能测试用例.................................................................... - 9 - 2.2 用户并发测试用例................................................................. - 10 - 2.3 大数据量测试用例................................................................. - 10 - 2.4 疲劳强度测试用例................................................................. - 11 - 2.5 负载测试测试用例................................................................. - 11 - 三、兼容性测试................................................................................... - 11 - 用例编号TestCase_LinkWorks_WorkEvaluate 项目名称LinkWorks 模块名称WorkEvaluate模块 项目承担部门研发中心-质量管理部 用例作者 完成日期2005-5-27 本文档使用部门质量管理部 评审负责人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注:本文档由测试组提交,审核由测试组负责人签字,由项目负责人批准。 历史版本: 版本/状态作者参与者起止日期备注 V1.1

测试报告范例

文档级别:X级模板编号:TNET-QR-RD004 模板版本:V1.0 XXXX公司 系统名称V1.0 测试报告(功能+性能)

版本记录 状态:C-创建文档,A-增加内容,M-修改内容,D-删除内容

目录 引言 (4) 1.1编制目的 (4) 1.2词汇表 (4) 1.3背景 (4) 2 测试管理 (4) 2.1测试范围与主要内容 (4) 2.2测试方法 (4) 2.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 (5) 2.4测试准则 (5) 2.5测试接受准则 (5) 2.6 BUG的定义标准 (5) 2.7人员与任务表 (6) 2.8缺陷管理与改错计划 (7) 3 测试概要 (7) 3.1测试执行 (7) 3.2测试用例 (8) 3.2.1 功能性 (8) 3.2.2 易用性 (8) 4 测试结果 (8) 4.1B UG量表格统计 (8) 4.2柱形图统计 (9) 4.3B UG趋势图 (9) 4.4B UG引入阶段 (10) 4.5B UG状态分布 (10) 5 测试结论 (11) 5.1功能性 (11) 5.2易用性 (11) 5.3兼容性 (11) 6 附录. 本计划审批意见 (11)

引言 1.1编制目的 略 1.2词汇表 1.3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依赖,XX系统的实现提供手机端的访问,及各功能在便捷设备上的使用,提供客户更快更优质的服务。 2测试管理 2.1测试范围与主要内容 略 2.2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 1.系统测试 2.兼容性测试 3.性能测试 4.压力测试 5.容错性测试 6.升级测试 7.用户体验测试 8.UI测试 9.易用性测试 10.集成测试

项目案例分析

吉林省自学考试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实践考核报告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冷月佳 考核号: S57 准考证号: 010********* 考核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目录 案例一:微软公司办公商务单位-----WinWord之成败 (1) 问题1:你认为WinWord的开发项目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为什么?并阐述影响项目成功的决定因素有哪 些? (1) 问题2:WinWord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4) 问题3:WinWord开发项目中,采取了怎样的组织形式?项目经理的作用如 何? (6) 案例五:大庆石化公司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风险管理 (9) 问题 1.根据大庆石化公司对LDPE 项目的敏感性分析表看,请回答什么是敏感分析,从敏感性分析表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9) 问题2:结合大庆石化公司LDPE项目回答项目风险应对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具体如何操 作? (9) 问题3:具体分析大庆石化公司LDPE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 (10) 参考文献 (10) 2

案例一微软公司办公商务单位——WinWord之成败 问题1:你认为WinWord的开发项目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为什么?并阐述影响项目成功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答:(1)WinWord项目总的来说是成功的,虽然延期完成,但总是总体上技术性能得以实现。 (2)一个完整的项目,之所以认为是成功的,必须满足项目的三个要素。即时间进度、成本控制、质量要求。只要达到这三个要素的目标就可以认为是成功的。同时所得到的项目能够得到顾客的认可和赏识也是一种成功。项目的成败还受项目组织环境、项目所处的组织环境、客户环境,自然社会环境影响。可控角度看,把前三项放在整个项目周期中进行考察。一个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所以新产品的开发成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部分,持续的推出新的成功产品成为企业之树常青的关键。而微软公司在WinWord的开发项目中能够与时俱进,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和相对的成本控制下达到产品技术和质量的统一,即使在其中还有不足,但满足了市场和顾客的需求,使技术更上一层。例如在IT行业里,产品研发突破了原定的时间、成本要求的情况很普遍,但最终得到技术上的升华和顾客的喜爱。也可以说是一种成功。 首先,通过编码系统,我们可以很容易识别WBS元素的层级关系、分组类别和特性。并且由于近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编码实际上使WBS信息与组织结构信息、成本数据、进度数据、合同信息、产品数据、报告信息等紧密地联系起来。微软公司的Opus项目在历经了五年多的开发艰辛之后,终于在1989年11月30日上市了。尽管产品的最终上市时间与原定计划相距甚远,但word for windows 仍然获得了关键性的好评。这是微软首个在颇有影响的计算机周刊“InfoWorld”的评比中排名高于它的对手WordPerfect的字处理软件,销量超过了微软预期目标。 其次,WinWord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微软这个主体在世界市场的需求下研发的,到80年代,Gates几乎是一个人决定了微软的技术方向。在看过有关施乐研究中心运行的图形用户界面的调查研究后,Gates开始确信这种界面将成为业界的标准。从此,微软开始 3

金蝶BOS性能测试分析分享

金蝶B O S性能测试分析 分享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金蝶BOS性能测试分析流程 目录 1.1. 简介 最近通过版本的4-5月份集成测试与云平台的性能测试两个案例分析,发现性能测试只定位发现问题的工作方式不利于问题的快速处理,进而错过问题的最佳处理时机,给后续的发版带来很高的风险,4-5月份的集成测试只反馈CPU高消耗的现象与WEB的jprofile分析文档,因开发人员过忙与缺少实际环境而把问题一直耽搁着,这个问题本来在6月1号就发现了,结果到了7月5号迫不得已才组织人员协同分析定位问题,问题定位后也快速解决了问题;而云平台的性能测试我一直跟踪并协助定位性能问题,问题定位后,开发迅速修改代码,整个过程发现的几个重大性能问题都得到了快速的解决,通过对比这两个性能测试案例,得出只有快速定位问题才能高效的解决问题,只反馈问题现象,缺乏足够的依据,开发人员很难快速修复问题。

为了在BOS性能测试过程中快速定位问题以及在调优测试中快速找到性能提升点,特意整理在分析性能问题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工具与方法,以便快速解决问题,本文将从用例分析、问题现象、问题分析、问题定位、辅助工具等方面规范性能问题的分析过程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输出文档。 1.2. 参考资料 2.1. 概述 处理任何问题都有一套方法,性能测试分析过程也一样,我们平常测试发现的问题只是问题的表现,我们要透过现象逐步分析到问题的本质,透过本质我们才能快速解决问题,下面我就按经验来整理一下性能问题的分析思路与通用流程。 2.2. 分析思路 我们通过一个倒金字塔模型来整理一个分析思路,由上至下逐步聚焦问题,测试过程中首先是会发现问题,发现性能问题后,我们第一步要确认是否是测试用例设计不当而导致的,如果不是我们就要用后续提到的各种工具与方法出具问题分析结果,根据分析数据推断出可能存在的代码可疑点,然后与开发一起如果修改问题。 2.3. 步骤结果输出 2.4. 分析流程 下图整理一个在性能测试过程中发现性能问题而进行问题定位的分析流程,本流程里不涉及到硬件绝对瓶颈的问题,如磁盘空间不足,另外应用服务器跟数据库服务器的参数都按照产品配置说明进行了正确配置,本流程图只用来指导分析软件本身存在的问题。

性能测试案例分析

1.简要场景描述: 被测项目的数据库服务采用ORACLE 10g,测试功能点选择的是一个新建录入保存业务。当并发20用户时,数据库资源占用正常,处理业务响应时间正常,当并发40用户时,数据库服务器CPU占用率突增到100%,系统几乎不响应。 2.对ORACLE 10g进行监控: 2.1首先打开监控开关: exec dbms_monitor.serv_mod_act_trace_enable (service_name=>''); 在oracle安装目录\product\10.2.0\admin\gsp\udump目录下每个session形成.trc文件。 2.2通过tkprof进行分析: 根据日期选择相应的.trc文件,在命令行下通过tkprof进行分析: tkprof servname_ora_2336.trc utput=servname_ora_2336.txt SORT=(EXEELA, PRSELA, FCHELA) 形成结果文件servname_ora_2336.txt。 2.3查看分析结果文件: 发现存在大量的建临时表语句,耗用了大量的CPU资源,而且花费的时间很长。 create table myHelp4879f036d (Rowp int PRIMARY KEY,OID varchar(1000),Code varchar(1000),Name varchar(1026),ZJM varchar(100),Path varchar(40)) call count cpu elapsed disk query current rows ------- ------ -------- ---------- ---------- ---------- ---------- ---------- Parse 0 0.00 0.00 0 0 0 0 Execute 1 19.06 196.34 24 751455 1552 0 Fetch 0 0.00 0.00 0 0 0 0 ------- ------ -------- ---------- ---------- ---------- ---------- ---------- total 1 19.06 196.34 24 751455 1552 0

Android性能测试报告

性能测试报告 ―――――――――――――――――――― 宜通关研发部 云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 测试目的 (3) 2. 测试地点 (3) 3. 测试环境 (3) 3.1.客户端环境 (3) 3.2.测试工具 (3) 3.3. M ONKEY的特征 (3) 4. 测试过程说明 (4) 4.1.测试案例 (4) 5. 测试结果 (5) 6. 性能测试总结 (6)

1.测试目的 本报告是针对在Android客户端的稳定性,CPU使用率,UI的渲染时间以及发生的未知的错误,发现现有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性能方面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尽可能降低后续工作风险,为运用的稳定运行提供保证。 主要测试目标如下: 1、获得是否无响应问题,崩溃问题,内存泄露问题,异常问题(包含空指针, NullPointerException)。 2、获得APP在不同负载下的资源消耗情况,为硬件配置提供依据。 1.测试地点 公司。 2.测试环境 2.1.客户端环境 本次测试使用的设备清单如下: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操作系统网络内存CPU 测试次数魅族魅蓝3s 5.1 3G 16G 2G 100000 OPPO R7 Plus 5.0 WiFi 32G 3G 10000 2.2.测试工具 测试项目测试工具 性能测试工具monkey 2.3. Monkey的特征 1、测试的对象仅为应用程序包,有一定的局限性。 2、 Monky测试使用的事件流数据流是随机的,不能进行自定义。 3、可对Test的对象,事件数量,类型,频率等进行设置。

3.测试过程说明 3.1.测试案例 下面是一个更为典型的命令行示例,它启动指定的应用程序,并向其发送10000个伪随机事件: monkey -p com.winlu.etg --ignore-crashes -s 100 --throttle 100 -v -v -v 100000 >D:\monkeylog.txt & com.winlu.etg (包名) -ignore-crashes 忽略崩溃,继续测试,若不做此限制,monkey测试出现崩溃时会自动停止测试 --throttle延时1000=1秒 -v -v -v 100000随机点击次数 -s 100为随机数的事件序列定一个值,若出现问题下次可以重复同样的系列进行排错 >D:\monkeylog.txt把monkey日志打出到设备储存,当测试发现出现错误时,就应该重新执行测试,把日志打出观看 & 即使把数据线从电脑上拔开,monkey测试依然会在设备上进行 举例: Android SDK 连接真机设备,Window打开CMD,命令行输入:adb shell,进入shell界面后:

软件测试用例实例(非常详细)汇总

软件测试用例实例(非常详细)汇总

1、兼容性测试 在大多数生产环境中,客户机工作站、网络连接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具体硬件规格会有所不同。客户机工作站可能会安装不同的软件例如,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等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运行许多不同的软件组合,从而占用不同的资源。 测试 目的 配置说明操作系 统 系统 软件 外设应用软件结果 服务器Windo w2000( S) Windo wXp Windo w2000( P) Windo w2003 用例编号TestCase_LinkWorks_W orkEvaluate 项目名称LinkWorks

1.1.

1.2. 疲劳强度测试用例 强度测试也是性能测试是的一种,实施和执行此类测试的目的是找出因资源不足或资源争用而导致的错误。如果内存或磁盘空间不足,测试对象就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在正常条件下并不明显的缺陷。而其他缺陷则可能由于争用共享资源(如数据库锁或网络带宽)而造成的。强度测试还可用于确定测试对象能够处理的最大工作量。测试目的 测试说明 前提条件连续运行8小时,设置添加 10用户并发 测试需求输入/ 动作 输出/响应是否正常运行 功能1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功能1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 一、功能测试用例 此功能测试用例对测试对象的功能测试应侧重于所有可直接追踪到用例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测试需求。这种测试的目标是核实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检索是否正确,以及业务规则的实施是否恰当。主要测试技术方法为用户通过GUI (图形用户界面)与应用程序交互,对交互的输出或接受进行分析,以此来核实需求功能与实现功能是否一致。 用例标识LinkWorks_ WorkEvaluate _02 项目 名称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315094.html, 开发人员模块 名称 WorkEvaluate 用例参考工作考核系统界面设计

碳中和企业经典案例演示教学

碳中和企业经典案例 华美钢铁工业生物燃气项目 深圳市第九届“深圳企业新纪录”揭晓,华美钢铁“生物质能源在钢铁加热系统中的使用”被确认为“深圳企业新纪录”,同时获得“循环经济项目奖”。 审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华美钢铁改良加热炉能源介质,将建厂初期采用的重油燃烧加热技术,改良为现在最先进的生物质燃料加热技术是国内首创,同时开创了钢铁行业应用生物质燃料加热技术的新纪录。这充分体现出华美钢铁在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的决心和努力,也为华美金属材料产业园走生态、环保之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经过相关行业协会的初审、推荐,深圳市企业新纪录审定委员会全体会议审定、公证处公证和媒体公示,诞生了188项“深圳企业新纪录”,评选产生6个“创新项目奖”和“循环经济项目奖”。 该项目由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全程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广州迪森公司投资建设,将原燃烧重油的两段式连续推钢加热炉改烧生物燃气,气化炉选型为循环流化床。2009年初立项,2010年5月正式投产,主要为两段式连续推钢加热炉提供热源用于轧钢,加热温度在1200℃-1300℃之间。 项目所采用的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结构的内循环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技术,曾获广东省专利金奖、国家专利优秀奖,专利技术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广州能源研究所投资入股深圳碳中和生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该气化炉结构包括炉体、旋风分离器和飞灰回流管,炉体的下部构建倾斜壁面,形成一纵截面呈直角梯形的倒圆台形,使靠近旋风分离器的一侧形成一倾斜角a为60°~75°的隔墙,在隔墙上设有排灰通道,位于炉体底部的布风分布板为一非对称的倒锥形结构,在非对称的倒锥形锥顶部位设有排渣口,在布风分布板上设置变开孔率的风孔。该发明采用由外循环和内循环相结合的循环流化床炉型,通过在流化床反应炉底部设置非对称的锥形结构布风分布板和变开孔率设计,强化不均匀布风,加强炉内物料内循环流动,可有效地实现生物质物料的快速气化。 项目技术方案采用高温燃气燃烧系统技术方案,利用生物质燃气代替重油燃料送入两段式连续推钢加热炉燃烧,实现热能利用。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料通过斗式提升机和螺旋给料机从上部送入循环流化床气化炉,气化介质空气通过鼓风机送入气化炉风室,原料在气化炉内沸腾燃烧。在燃气出口处设有旋风分离器,循环流化床流化速度较高,使产出气中含有大量固体颗粒。在经过旋风分离器后,通过料脚,使这些固定颗粒返回流化床,再重新进行气化反应,从而提高碳的转化率。通过空气的合理匹配,尽量将能量转化和保留到可燃气体中,可燃气体在引风机作用下,经旋风分离器净化除尘后送入加热炉燃烧。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系统项目 性能测试报告 ―――――――――――――――――――― XXX部 XXXXXXXX XXXX有限公司

修订控制页

目录 1.测试目的 (4) 2.测试地点 (4) 3.测试环境 (4) 3.1.服务器、客户端环境 (4) 3.2.测试工具 (5) 4.测试规模及限制 (5) 5.测试过程说明 (5) 5.1.测试模型 (5) 5.2.测试案例 (6) 5.3.测试场景 (6) 6.测试结果 (7) 6.1.平均响应时间 (7) 6.2.差错率统计 (9) 6.3.主机系统资源消耗 (10) 7.性能测试总结 (10) 8.大数据量业务测试数据 (11) 8.1.测试参数 (11) 8.2.测试结果 (11)

1.测试目的 本报告是针对XXX系统的功能完整性、高可靠性的集群、系统容量等多方面而进行的。其目的主要是验证系统架构设计决策的正确性,检验架构设计是否有能力承受高并发登录系统进行交易和大数据量的批量处理业务,根据用户提出的业务需求组织利用典型业务来验证XXX系统是否能够适应,发现现有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性能方面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尽可能降低后续工作风险,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证。 主要测试目标如下: 1、获得XXX系统的性能表现,为系统上线提供依据。 2、考查XXX系统的并发性和效率情况,为代码优化提供指导。 3、获得系统性能较优的参数配置,为XXX系统调优提供依据。 4、获得XXX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主机资源消耗情况,为硬件配置提供依据。 2.测试地点 ××。 3.测试环境 3.1.服务器、客户端环境 本次测试的服务器环境为XXX系统的生产主机,客户环境为1台P4 1.6G 的便携式笔记本。 本次测试使用的设备清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