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活动进校园活动总结

孝文化活动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一:孝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魏湾镇中学“孝文化”进校园

活动总结

儒家道:百善孝为先;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原则,曰:“孝,德之本也”。我们历代祖先,在创造中华文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家道、家教、家风、家业,养亲、事亲、尊亲、悦亲等为主要内容的孝道传统,集中展现了仁爱、责任、礼敬、勤劳、奉献等等核心的伦理规范与道德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孝文化已在人们的心目中逐渐淡化,80后尤其是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安闲舒适的环境中,在家受到老人和父母的“宠爱”,在学校受到教师们百般呵护,在社会受到国家和政府的保护。他们很少受挫折,不懂得感恩,自私自利,道德严重缺失。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孝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当今社会正面对各种不讲亲情、不讲道德,只讲金钱与竞争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强未成年人“孝德”乃至中华美德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成为国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工程。

学校是青少年德育的主阵地,如何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

华传统美德,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眼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校举行了一系列开展孝文化进校园活动。

1、大力宣传发动,营造孝文化氛围

为打造孝文化阵地,应大力宣传发动。学校在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孝敬图画的同时,要求各班办一期以孝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制作

一期关于孝文化的手抄报。学校全面宣传孝知识,充分营造孝氛围,提高孝意识,一方面培养学生们的文明礼仪行为意识,另一方面激发孩子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良好思想,在校园里全面掀起了学习实践孝善的热潮。

2、修建孝文化校园,构建靓丽风景线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突出孝文化。利用学校的墙壁、黑板、等地方和场所,展示古今名人的典故、格言、学生的感言等,使学生在校园各个角落都能受到孝文化的熏陶。学校要求广大师生观看后,写出相应的心得体会,并进行评比展览。

3、举行“双十佳”演讲赛,增强孝善意识

为了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孝善意识,学校可适时举办了“孝善演讲赛”。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谈出对“孝”的初

步认识,并把孝贯彻到自己今后的生活中,以孝心对待父母,以善心与同学相处;真正把孝文化落到实处。并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以提高教育效果。

利用各种节日广泛开展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端

午节、教师节、八月节、感恩节等,开展主题班会、歌咏、朗读、演讲、讲故事、绘画、致xx一封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儿等活动(一些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教育效果会更好)。

4、开展孝敬大行动,提高共同参与

学校开展孝敬大行动,倡议广大师生行动起来,人人做一件孝敬的事。学生在校孝敬师长,为老师献上一束花、送上一句祝福;在家孝敬父母,为父母洗一次脚、吻一次脸颊。各班召开“算算经济帐。

感谢父母恩”主题班会;开展“帮父母做一件事、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少花一元钱”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深深地感染着每一名学生,震撼着师生们的心灵,使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孝”文化的理论和内涵,同时深刻领会到今天开展工作感恩教育,重塑孝道理念对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5、收集整理身边孝故事

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常抓不懈(尤其是政治、语文等学科)。另外,大力开发“孝德”校本课程,可利用学生收集古今中外的关于孝德方面的人物和故事,这种收集的过程也是大家受教育的过程。

6、家校结合、共同打造“孝”园文化

开展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家长座谈会、讲座、亲子共读等活动,提高家长的素养。在孝文化建设中,发挥家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很重要。如果家长不能言传身带,就会大大弱化学校的教育,就会起到5+2等于零的作用。

7、评“孝”星活动

在学生中,评出“孝”星,以激励其崇尚孝文化、孝敬父母的光荣之举。

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只有你有了基本的道德修养后,才开始“学文”。试想:一个学生,如果懂得如何孝敬父母、懂得如何尊敬师长,这样的学生,怎么会不优秀呢?还有什么不能教化呢?

总之,自从我校开展“孝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来,学生明白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爱老如爱子,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爱护明天的自己。同时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感受到了人与人的真情,感受到校园活动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篇二:慈孝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1

88888888小学

“慈孝文化进校园”德育活动工作总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出现次数最多词汇,“孝心、孝道“的诠释足以证明子与父母、情

与责任之间的深层含义。就在本次活动中,我校为激发广

大同学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的孝道感悟,加深强同学人文素质教育,将孝道感悟引入教学内容,以孝文化为契机,逐步加深同学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做到以点带面,以面统筹的思想,培养学生“知情、思苦、明礼”的良好素质,立足本校实际,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孝文化建设,深入探索适合本校的活动机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精神,将“孝”引入学习生活工作中来。本次“慈孝文化”建设活动活动内容贴近实际,融入生活,在推动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将学习与之融合,继承了传统精神,形成了我校独特的、综合的活动特色,推动我校“实践育人”项目

的蓬勃发展。现将本次孝文化建设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之前

(一)活动—--传统“孝”道德

本次活动的产生于传统道德的传承,我校在认真总结“慈孝文化”的过程中,把握本校实际,汲取优秀营养,并结合当前学生的弱势之处进行分析,并深入群体中实际了解情况,明确了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据市教育方案拟定了“慈孝文化”建设活动的系统方案。并在我校早晨例会中进行讨论,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为“慈孝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宣传活动实施有效,形成舆论导向

自活动方案拿出之日起,我校就召集各班班主任对“慈

孝文化”建设活动各项事宜进行安排和部署,并要求在主题班会中进行积极宣传,班委干部要做好“慈孝文化”建设的先行兵,配合好我校对活动中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同时利用教学过程中讲授有关孝道的知识,以深化同学们的思想认识。

二、活动具体开展

(一)组织严密,责任落实

本次活动汲取了以往活动的经验,在组织上更加严密,形成了“学校统一安排,年级分工,各班实施”的机制,明确个人责任,细化各项任务的分配,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了活动的评审组和监督组,以保证各项通知上传下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活动内容彰显特色

本次活动是我校经过深入实际,广泛调查所开展起来的。针对我校同学的具体特点和心理因素共设置了三项活动:(1)围绕“孝文化”的征文比赛。(2)“孝文化”主题班会。(3)“回首孝文字”朗读比赛。在各项活动中,我校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积极参与到了各项的活动中来。各班级开展的“孝文化”主题班会直接有效的将我校的思想准确传达给了学生们,并且,在主题班会中,学生们能够很好的了解我国传统“孝”思想道德的精髓与底蕴。另外,在朗读比赛与征文比赛中,除了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我校带

来的活动氛围以及我国传统道德思想带来的冲击之外,还给我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锻炼

自己的平台,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活动效果显著,富有成效

活动开展期间,我校积极收集活动信息,对各项内容进行评定,并召开各项会议作好总结,同时为了继续推进孝文化建设,我校还在例会中拟订相关主题,召开“慈孝文化”交流主题会。在主题会中,学生代表们纷纷上台发言,结合自身体验,把同父母交流的体会、心得进行陈述,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同父母、家庭、师长之间的深情厚谊,亲切的话语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

三、实践中发现问题,问题中探讨新思路

作为本次开展此类围绕“慈孝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各项机制尚不完善。部门间的任务不够明确,协作能力有待加强;探讨孝文化建设的思路不够深入,以致于只注重外在培养;同时各种监督、评审、宣传等方面的工作都需做进一步的改善。

篇三:大于学校孝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及总结

“孝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大于学校

20XX年4月

大于学校“孝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观,它的基本内涵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核心理念是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爱心。新时期的孝德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理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根据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把“八字”教育做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始终贯穿在学校的各项德育、教学等教育活动当中。学校把“孝”文化做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把孝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并深入开展以“孝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懂得如何尊敬长辈体谅父母、关心他人。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爱心,从而以爱心唤醒爱心、换取爱心,传达爱心,使爱得到迁移与升华。

2、形成浓厚的孝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社会,警告出以德立身、以孝兴家、祥和共融的社会风尚。

3、通过孝德实践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4、把开展“孝”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我校开展德育工

作的突破口。

重在让学生养成习惯,要形成机制,坚持长久。

三、活动步骤

(一) 宣传发动(4月10日~5月10日)

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孝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阵地,通过召开专题班会等,全方位地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各班张贴《实施做一个有孝心的人的倡议书》,创设浓厚的教德教育氛围。

(二) 全面实施(5月11日~6月20日)

1、举行孝德格言征集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名人名言、名人孝

德故事,学习学生身边的孝德故事。

2、开展算算亲情帐活动。各班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算算亲

情帐,感知父母恩”的团队活动。一算父母家庭年收入帐;二算进入初中后,自己的学费、书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情况;三算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的教育成本;四算自己生活中存在多少浪费现象。

3、行孝心关爱父母。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

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攀比现象,

不拿手机、MP3、随身听等等高档消费品;体贴父母关心父母,减少或谢绝父母来校探望。

4、一封家书表孝心。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

结合期中考试,向父母汇报近期的学习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由班主任收齐后统一邮寄发给家长。

5、校政教处组织开展“学会感恩孝敬父母”主题教育活动演

讲比赛及征文活动。全员参与,每班择优先取两篇上报政教处,评选出优秀者予以表彰。征文参考题目:《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

6、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1) 在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时送一个温馨的祝福;

2) 以自己的进步送给父母一个惊喜;

3) 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4) 帮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洗衣服。

7、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形成尊重

知识、尊重老师的浓厚氛围,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如写封信、谈谈心,或自做贺卡、提个建议、送句温馨的祝福等,

来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尊重,来报答老师厚重的师爱。在全校开展“尊师敬师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文件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

8、开展“吾爱真理更爱吾师”主题班会,邀请所有任课老师

参加,让学生当面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师生之间互动,制造一种氛围,真正将尊师、爱师落动实处。

9、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召开以“情同手足、共同进步”

为中心的主题班会,倡导第个星期为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

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互谅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化解矛盾与纠纷,共创和谐校园。

10、学唱一首“孝德教育”歌曲。《懂你》、《感恩的心》、《说句

心里话》、《白发亲娘》、《母亲》、《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为了谁》、《丹顶鹤的故事》、《五星红旗》、《春天的故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等。

11、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孝德行为签名活动。

12、编写孝德教育实践校本教材,将孝德教育实践纳入学校德

育体系之中,并根据不同时间的特点安排具体内容。

(三) 总结评优(6月21日~6月27日)

1、总结提炼,深化认识。学生谈自己“学孝”“行孝”的感受

和体会,由学校组织进行演讲比赛,名人名言和实践报告、论文的收集,并装订成册。

2、由学校组织对本资助活动中积极参与与组织,策划和班级

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孝德教育示范班一个,全校表彰3名孝德之星。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严格按照学校“孝文化进校园”

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本年级、本班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孝德教育活动收到积极,良好的社会效果。要严防搞形式

篇四: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20XX-20XX年云浮市第一中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让学生们从小开始学习中国

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深远的意义。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为主题,以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阅读习惯为重点,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对学生进行孝亲、尊师、仁爱、报国

等优良品格的教育。自“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以来,云浮市第一中学全校上下根据制定的活动方案,轰轰烈烈的开展了一系列学习传统文化的准备和做法。

1、为了加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实效性,确保开展的传统文

化进校园活动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工作的落实。

2、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浓厚的校园传统文化经典氛围,我们在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导处统筹安排,由语文科组长组织全校语文老师在各班开展立德育树人的教学。每周1课时进行授课;授课教师撰写教案,并在每节课后要有教学心得。在这节课上,专职科任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讲解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教师认真备课,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积累容量。

3、坚持开展德育常规系列活动。结合传统美德良好品格,根据年级特点,合理安排并扎实开展学校德育系列活动,形成德育培养体系。①20XX年9-10月由团委及艺术科组长组

织各班开展以国学为主题的书法、手抄报比赛。用多样的

活动形式展示了学生的特长,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②20XX年11月由德育处组织全校各班召开一次以孝为主题的班会比赛,这个比赛各班至少有5个以上家长参加,通过家长和子女互动,让孝充分得到体现。班会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③20XX年12月语文科组组织初一级全体学生开展读一篇以国学为主题文章,写一读后感的比赛。撰写内容思想健康,中心明确,行文流畅;把国学知识结合身边所发生的事件展开,反映真情实感。总之,通过抓礼仪、促良好习惯养成等常规活动,培养学生言行举止彬彬有礼良好风气,使优秀传统美德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5、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墙壁挂画等地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气氛。

6、以每周国旗下讲话为平台,团委组织开展主题演讲活动。演讲内容以国学故事为背景,由学生自行撰写稿件,以此启迪学生心灵之慧,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7、开展诵国学,做优秀文化传承人主题的“每日一句”活动,组织学生撰写优秀警句活动。每周各级推选1个优秀作品到学校德育处,由学校进行评比奖励。

8、德育处联系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学生开展观看一次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片。使学生通过鲜明的案例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文化乃立校之本,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把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继续开展下去,让传统文化更好的走进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我们在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契机,以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抓手,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中华美德,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走下去,让中华传统文化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定会在我校蓬勃发展。

篇五:孝道文化进校园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孝亲敬长、弘扬孝道”孝道文化进校园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古语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无论有多么伟大,他总是母亲所生,父母所养的。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知道知恩图报,何况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

最近听一位朋友说:父母养育了我们,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趁现在父母健在时,想方设法多孝敬他们。

这话情真意切,很有道理。现在的大多数老人,子女几乎都不在身边,他们最渴望的是能与亲人团聚。做儿女的不但

要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

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细心安慰,处处孝顺。

孔子曾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还记得20XX年感动中国

人物田世国吗?田世国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爱已经坚如磐石。

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恩情的机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世界上最大的悔恨莫过于此!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有孝心。趁着自己的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尽一份孝心,报一份恩情,不要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在的终身遗憾!

孝道也有呈现物质化的趋势。现在有许多人也很孝敬父母,但是他们的孝道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缺乏精神。孝道观念的合理内核早已植入华夏子孙心中,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留下了众多美谈佳话。因此,我们现代倡导的和谐社会,继承传统孝道,建立新型的孝道观念,是必要的、合理的。在新型的孝道中必须要体现义务性,强调自律性,注重互益性。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对父母长者行孝是子女自己应尽的义务,并时刻铭记在心。通过学习理解孝道的原则和善待父母的意义,使对父母行孝成为自觉自愿的行动。明白子女在未成年阶段,父母尽抚养之责,;而父母年老体衰

之后,成年子女应该以自己尽孝为主,不能片面的要

求父母力所不能及的施慈。

此时我想说的是,感恩和尽孝道是应该是发自我们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我们的父母,

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所以我们是否在父母劳累后递上过一杯暖茶?在他们失落

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是否为他们打扫过一间房?他们

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体会他们的劳累,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

篇六:孝文化体验活动总结

孝文化体验活动总结(一)当前,一些青少年学生在成

长过程中过分依赖家长,缺乏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已是全社会普遍关心,共同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课题,我校积极探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和实践孝文化,帮助他们实现孝亲、励志、修身的发展目标;通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孝道的真切体验和美好追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以孝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培养学生感恩之心,责任之心,爱国之心;孝行至雅,促使学生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营造和谐校园,成效显著。一、传承孝文化,播种行孝之念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百善孝为先?罪莫大于不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让学生重温经典名句,领会其中的孝义;

讲述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等二十

四孝故事,让学生体会古人孝亲之情。介绍当代中国十大慈孝人物:王春来、谢延信、史金凤、曹翠花、萧金定、林萍、鞠爱彬、洪战辉、陈瑞明、毛葆庆的感人事迹,让学生身受感染。通过学习,学生切身体会到孝道不仅是民族相传的精神,还是一种家庭美德,更是一种社会公德。我们现在进行的孝文化教育更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孝亲,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学会感恩;励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修身,学会自理,学会合作,举止文明。它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迫切需要。行孝之念,在学生心灵中潜滋暗长。二、反躬自省孝行,培养行孝之

心在韩国,小学生的胸前都挂着一个牌子,但不是校牌而

是孝行牌?孝敬的孝?行动的行.这个孝行牌的正面有父母的像,背面有孝敬父母的格言与规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对照孝行牌反省自己,一言一行是否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父亲母亲。这是什么?这是孝礼.我们也要求学生把感恩父母的点滴感悟,写进日记,时时翻阅,警戒自己言行,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也算是对父母的孝礼。三、创新孝文化建设,激发

行孝之行开展孝文化教育,是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格的需要。孝文化教育可以弥补过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盲区和缺失,因此学校是孝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我校孝文化教育以孝亲为基本点,以励志为起飞点,以修身为至高点,

多角度,全方位开辟孝文化建

设途径,讲求实效。(一)构建校园文化,实施文化浸润。我校通过校园黑板报、橱窗、墙壁、走廊、广播台等阵地有机开展有关孝文化建设活动,全面传承孝文化。让孝墙说话---无声胜有声。学校在教学楼楼道布置了孝文化长廊。宣传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和中华孝慈故事;诠释学校以孝育人的办学理念;展示学校孝文化建设成果。从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三个层面加以引导。使师生进出校门都沐浴在孝文化之中。(二)构建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特色。以孝亲、励志、修身为宗旨,以古今家乡孝子?感人的孝俗?精深的古代孝文化、弘扬新时代的孝文化、校园文化艺苑为内容,编写《走进孝文化》课本,构建我校孝文化教育地方课程体系,让孝文化走进课堂。

(三)构建活动序列,增强教育效果。实践出真知。以讲孝心、献孝心、做孝星校园行为平台,学校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孝文化教育活动。孝文化体验节活动总结(二)当前,一些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过分依赖家长,缺乏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已是全社会普遍关心,共同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课题,我校积极探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和实践孝文化,帮助他们实现孝亲、励志、修身的发展目标;通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孝道的真切体验和美好追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以孝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培养学生感恩

之心,责任之心,爱国之心;孝行至雅,促使学

生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营造和谐校园,成效显著。一、传承孝文化,播种行孝之念。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百善孝为先?罪莫大于不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让学生重温经典名句,领会其中的孝义;讲述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等二十四孝故事,挖掘我镇元朝吴大中吴氏孝子文化资源,让学生体会古人孝亲之情。介绍当代中国十大慈孝人物:王春来?谢延信?史金凤?曹翠花?萧金定?林萍?鞠爱彬?洪战辉?陈瑞明?毛葆庆的感人

事迹,让学生身受感染。通过学习,学生切身体会到孝道不仅是民族相传的精神,还是一种家庭美德,更是一种社会公德。我们现在进行的孝文化教育更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孝亲,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学会感恩;励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修身,学会自理,学会合作,举止文明。它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迫切需要。行孝之念,在学生心灵中潜滋暗长。二、反躬自省

孝行,培养行孝之心。在韩国,小学生的胸前都挂着一个

牌子,但不是校牌而是孝行牌?孝敬的孝?行动的行.这个孝

行牌的正面有父母的像,背面有孝敬父母的格言与规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对照孝行牌反省自己,一言一行是否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父亲母亲。这是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