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研究

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研究
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研究

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研究

发表时间:2018-03-29T14:30:00.31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作者:罗军

[导读] 这就要求设计者应深入探究,并尝试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

四川新地平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四川乐山市 614000

摘要:一座城市能够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建筑外观,好的建筑外观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当地的人文、文化有更为直观的了解。比如,国内南方的园林建筑、云南的竹楼和陕西窑洞;国外的如蒙古国的蒙古包、日本的木质房屋和欧洲的西式建筑。建筑风格的不同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容易地分辨出该建筑所处的位置,因此建筑设计要充分融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这就要求设计者应深入探究,并尝试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表现途径

1导言

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适当的引用历史建筑文化,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独具特色的建筑可以使人眼前一亮,同时向城市中的人们直观的传达其地域文化与精神风貌。比如,我国云南地区的竹楼、自古以来极具代表陕西文化与历史的窑洞、南方的园林建筑,以及日本的木质房屋、蒙古国的蒙古包、欧洲的西式建筑。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风格,快速的分辨出该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适当的引入当地的风俗与文化特色,以此提高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度,这对于设计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其设计水平的要求极高。

2地域文化的内涵

人类在不同时期内的精神文明都可以由当地的地域文化表现出来。由于地域的差异性,各个地区的地理文化也都千差万别,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正是如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将不同的地理文化及其风格表现在其中。因此每一个地方都应该有不同象征意义的建筑,且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协调和促进,在建筑当中融入地域文化可以使其看起来更加有活力,另外还可以传承并发扬当地的特色文化。比如,圆形屋顶就是欧洲国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另外在城市当中建立的一些教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欧洲人民的信仰;而在美国,其城市的建筑物大都是摩天大楼,这将其先进的经济水平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还从侧面体现了广大群众对于经济以及物质方面的美好追求和愿望。以上不管是哪一种的建筑风格,都很好的将当地的地域文化体现了出来。因此,可以说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必然性

3.1建筑模式过于单调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渐稳定,其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建筑工程的地位日益提高,已成为我国提高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而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建筑设计的相似性和单调性的问题就逐渐暴露了出来,给建筑设计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从当前我国城市建筑的实际状况来看,不少城市的建筑风格已趋向于同质化发展,地域特色没有充分的体现在建筑设计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建筑设计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导致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建筑风格基本相似,没有凸显出地方特色。上述情况充分的表明,当前的建筑行业对地方文化不够重视,建筑就犹如一件复制的产品,其原本的魅力在日益消失,商业味充斥着整个建筑行业。在现代的建筑中,建筑者对当地的文化、特色与建筑环境存在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归属感,来源于环境与建筑,但是却忽视了当地的建筑文化与特色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3.2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作为主要元素,在体现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建筑设计师应将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设计的建筑更具有艺术气息,这需要设计师结合当地的建筑风格,提高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度,使地域文化的效用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适当的引用当地的历史建筑文化,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此外,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文化也是其主要的内容之一,这对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4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途径

4.1注重文化的融合

要想将当地的地域文化在建筑当中很好的体现出来并得到传承,除了在确保建筑物有其特有的风格之外,还必须要和时代的发展潮流相适应。如此就要求建筑设计工作者一定要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并且还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同时还要将其在建筑设计当中表现出来。一个区域的地域文化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和传承,就需要采取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合理的设计建筑,因此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但要学会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设计理念,还要学会融会贯通,将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充分的利用建筑的外观呈现出来,从而使得设计出来的建筑物更加具有传承性和地域代表性。

4.2空间营造

放眼国内,苏州博物馆可以说是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通过空间营造的方式,充分体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该馆的新馆位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旁边是太平天国忠王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拙政园。作为负责新馆建筑设计的贝聿铭先生,认为在该区域设计一个新的博物馆,是自己从业以来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挑战。“中而新,苏而新”是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主要思想,其中苏是代表人文内涵与苏州古城风貌的融合,而新主要是体现在用材方面。如图1,其结构特征与造型元素是新苏州博物馆较为突出的主要特色之一,地域文化表现在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在展厅与中央大厅之间,屋顶框架线主要是由三角形与大小正方形组成,几何形坡顶充分地体现出代表苏州文化色彩的斜坡屋,从外面欣赏几何形的坡顶与周边的建筑,极具风味,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玻璃是该建筑主要采用的一种施工材料,通过应用开放式的钢结构,提高玻璃的欣赏价值,并利用其反射的原理,在屋顶设计一个立体几何形的天窗,这种建筑设计的手法,是中国传统建筑在屋顶采光设计方面的一大突破。从新馆的建筑风格,可以看出当时贝先生在设计新馆时,对街区历史风貌的尊重与对场所因素的充分考虑,正是这一份尊重,使传统城市、古城风貌与新馆建筑之间的关系得到平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