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6

《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6
《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6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4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围绕“儿童文学”这一主题,精选了四篇广为流传的小故事。通过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让我们在阅读中充分感受到了童真、童趣,充分体悟了儿童的情感世界。这易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曹冲称象》一文讲的是古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人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让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最后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妙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本文意在通过朗读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懂得当一个问题从习惯的角度无法解决时,应换一个角度去寻求办法,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玲玲的画》一文讲的是一个叫玲玲的小姑娘的故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她在爸爸的启发下,将一块墨渍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狗,最终使画更好了。本文意在告诉我们遇事不慌张,应该多动脑筋,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培养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封信》一文叙述了一位叫露西的小姑娘给她的爸爸写信的经过。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展现,还运用了儿童化的口语,使文章鲜活而真实。

《妈妈睡了》一文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将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深厚的母子之爱。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做手工”。通过制作一件手工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而叙述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则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三》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几个内容,通过对字音、字形、词句、文章等的学习,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知识与能力

1.会认59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

2.掌握“朝”“重”“结”“发”等多音字,能区分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在造句、写作中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并积累有启发性的句子。

2.抓住精彩的关键的词句进行理解、赏析,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这些手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阅读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美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正确书写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学会累积和运用。

教学难点

1.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阅读课文,进行专项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其感悟美好的情感。

1.结合法。以“读”为主,将识字、写字与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正音”“读中悟境”“读中悟情”“读中积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识字、讨论、质疑、明理,调动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

《曹冲称象》2课时

《玲玲的画》2课时

《一封信》2课时

《妈妈睡了》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三2课时

4 曹冲称象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用“一边……一边……”造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结合图片和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曹冲称象的过程,学习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品质。启发学生思考,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

教学难点

1.结合课本中的图片,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步骤,说说他的方法好在哪儿。

2.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优秀品质。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腿像四根柱,身如一面墙,耳朵像蒲扇,鼻子弯又长。

2.揭示答案:大象(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3.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什么样儿?如果让你称象,你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七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期魏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曹冲称象》。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曹、柱、重、杆、秤、线”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称、议、论、砍、止、量”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员、根”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形近字相对比的方法。

形近字对比示例:

员(队员) 圆(团员)

损(损坏)

根(树根) 跟(跟随)

狠(凶狠) 恨(悔恨)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称”的“禾”作部首时,最后一笔变为点。

“柱”的左部捺变为点,“主”三横分布均匀,末横宜长些。

“杆”的左边捺变为点,右边最后一笔略长,且为悬针竖。

“秤”的笔画较多,注意左右迎让。

“岁”的“山”略扁,下面横撇的撇要长于第四画。

“站”左边的“立”最后一横变成提。

易错提示:

“底”第三笔是撇,不能写成竖提。

“做”的右部是“攵”(反文旁),不能写成“夂”(折文旁)。

“船”的右边是“舟”,但横画不出头。

“然”上部的左边不要写成了“夕”。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禾:称(称一称)——秤(秤杆)——移(移动)

木:柱(柱子)——杆(一杆秤)——树(树木)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写了什么?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1)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曹操带官员们去看象,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官员们和曹冲各自的称象办法。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3)本文写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

2.阅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件什么事?

(1)朗读指导:用平缓的语气来读。

(2)这一自然段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确: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人物、事物。时间:古时候;人物:曹操和他的儿子、官员们;事物:大象。

(3)提问:说说“高兴”的含义。

明确:“高兴”指愉快而兴奋。

(4)思考问题:曹操为什么高兴?他高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原因:因为别人送了曹操一头大象,所以他很高兴。结果:他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5)词语拓展。

①“高兴”的反义词。

②表示“高兴”的成语。

“高兴”的反义词示例:

生气悲伤烦闷悲痛痛苦

表示“高兴”的成语示例:

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眉开眼笑洋洋得意乐不可支喜出望外眉飞色舞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一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并标出了课文的自然段,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和物。那么,他们见到大象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课揭晓答案。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称重石柱船底一杆秤做事岁月站立然后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七岁曹冲称出大象重量的事。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弄清楚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2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

(1)朗读指导:定准高兴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

(2)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大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大象的特点?

明确: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象的身子比作一堵墙,把大象的腿比作四根柱子。

(3)提问思考:官员们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官员们议论这一情景?

明确:“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这为下文写称象埋下了伏笔。

(4)词句拓展。

①由“又高又大”拓展“又×又×”的词语。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关于动物外形特征的句子。

③用“一边……一边……”写一句话。

“又×又×”式词语示例:

又高又瘦又说又笑又快又好又香又甜又大又圆又白又胖

比喻句示例:

奶奶家的小狗全身长满白色的毛,像一团棉花糖;它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大宝

石……

“一边……一边……”句子示例:

青蛙一边唱歌,一边在荷叶上跳。

2.学习第3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

(1)朗读指导:用热烈的语气,读出激烈地议论的语气。

(2)根据曹操称一称大象的想法,官员们提出了怎样的办法?

明确: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3)思考:上面的办法得到其他官员支持了吗?为什么?

明确:没有。其他官员认为:“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4)提问:“直摇头”表示什么意思?曹操为什么“直摇头”?

明确:“直摇头”表示不停地摇头。曹操“直摇头”说明他不赞成官员们提出的称象的办法。

(5)提问:“曹操听了直摇头”与“曹操听了摇头”哪个更好?为什么?

明确:前一句更好。表明曹操不满意的程度更深。

3.学习第4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

(1)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作者写曹冲“才七岁”的原因。

明确:作者写曹冲“才七岁”是为了凸显曹冲年龄虽小,但聪明的特点。

(2)找出表示称象时动作的词语。这些动词有何作用?

明确:赶、看、沿着、画、装、称。这些动词准确、清楚地写出了曹冲称象的办法及步骤。

(3)朗读时思考: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明确: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4)思考:曹冲称象的办法可分为几步?

明确:三步。第一步,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做记号;第二步,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第三

步,称船上石头的重量。

(5)思考: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明确:曹冲采取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科学方法来称象。这样不用浪费时间造大秤,不用破坏生态砍大树,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6)说说其他称象的办法。

拓展示例:

可以用称大牛的方法来代替称石头。只需把牛赶上大船,这样还可以省去人工搬石头的繁琐。或者直接让人上船,这比赶动物上船更加方便。

4.学习第5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

(1)提问:“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与前面“曹操听了直摇头”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曹操对儿子曹冲称象的办法非常满意。

(2)思考:“果然”一词的含义。

明确:“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文中是说称出大象重量这样的一个结果和曹冲预想的一样。

5.通读课文,思考:曹冲为什么能想到称象的办法?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首先,曹冲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他和大家一样,也在思考称象的办法。其次,他善于观察和分析。他听了官员们的办法后,知道不可行,但他也从中受到了启发:称象得用秤,那能用什么来代替秤呢?他想到了船,可以把船当作秤来使用。另外,他善于联想,他想到等量转换。象是很大很重的,直接称象的重量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他就把称象的重量转换成称石头的重量。由此他想出了称象的办法。这说明曹冲是一个聪明、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人。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大象________,身子像________,腿像________。官员们一边________一边________:“这么大的象,________有多重呢?”

明确:又高又大一堵墙四根柱子

看议论到底

(2)思考:文中提到了哪两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一种办法好?为什么?

明确:第一种办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称大象。第二种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第二种办法好。

因为第二种办法很科学,不用砍大树造大秤,也不会伤害到大象,所以说第二种办法好。

2.总结。

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多么巧妙啊!对于一个才七岁的孩子来说,这实在难得。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曹冲一样,多观察,多动脑筋思考,多联想,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4 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杆”等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的做法。

3.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识记、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学准备

装上水的玻璃器皿、小木船、玩具泥象、小卵石、秤或相应的替代物品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曹冲称象》。(板书课题)“象”就是我们在公园、电视中看到的大象。“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是不是想问曹冲是谁,为什么要称象,他是怎样称的,称出来了吗等问题?这些问题,同学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

2.动笔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分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4.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分析字形。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是曹操的儿子,那么曹操是谁?学生自由交流。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

要内容。

(2)读第1句话,回答: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这里的“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3)读第2句话,回答:人家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

(4)教师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象是什么样子的?官员们看到象后有什么反应?(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的重量)

(2)读第1句话,看图回答:从哪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

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具体认识象的高大。

(3)再读课文,从中体会象的高大。

(4)读第2句话,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思考:从官员们议论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象很重,官员们很想知道象有多重)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二、回顾第1、2自然段的内容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的办法?引导学生抓住这段的主要内容。

2.当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时官员们是怎样说的?他们的办法行吗?

(先引导学生把办法概括为“造大秤”,再让学生理解第3句话,了解这个办法不行的原因是因为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起这杆大秤。)

3.读最后一句,说一说“摇头”和“直摇头”有什么不同。(“直摇头”的意思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4.再读一读课文,体会曹操的态度。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曹冲想出了什么样的称象办法?

(1)从“才七岁”体会曹冲的年龄。(年龄太小了)

(2)请学生分步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的步骤。

(3)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用工具演示称象过程。

第一步:把演示用的“船”放在装水的大玻璃缸里,再把“大象”放进“船”里,“船身”下沉,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把“象”拿出,往“船”上装演示用的小石子,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及“下沉”“沿着水面”“船舷”“为止”等词语的意思) 第三步:称一称船上石头。石头的重量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称。

第四步:知道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因为石头和大象使船下沉的深度是一样的。

2.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用曹冲想出的办法称象,结果怎样?

(1)“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说明什么?(对这个办法很满意)

(2)“果然”说明结果和预想的一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3.曹冲是怎样想出称象的办法的?

分小组讨论:

曹冲听了官员们议论造大秤的办法,想到了什么?

(曹冲想:大秤没有人能提得起来,船却能装得下很重很重的东西,可以用船来做秤。用石头代替大象,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可知道象的重量)

4.通过曹冲称象,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两方面学习)

(1)曹冲用心听别人的议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2)曹冲善于观察和学习,知识丰富,知道船在水里下沉的程度与重量有关系。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必须有丰富的知识,肯动脑筋思考问题,才会变得聪明起来。

五、分析识记字形,完成本课作业

1.读生字卡片,分析字形并组词语。

(1)比较“称”和“秤”,它们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

(2)“议论、砍”等字词利用熟字识记。

2.完成课后第二题,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3.把这篇课文内容讲给别人听。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课题: 4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写“称、底、柱、杆”等10个生字。会写“秤杆、到底”等10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的做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还有借助课后题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勤动脑筋。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

1.会写“称、底、柱、杆”等10个生字。会写“秤杆、到底”等10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的做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勤动脑筋。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教学方法:诵读法、朗读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课件、写字磁片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上堂课所学内容。

2.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

3.板书课题:4、《曹冲称象》(学生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1.范读全文。

2.全班齐读课文。

3.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课文讲解

1.讲读课文

①指名朗读一段

(1)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2)板书:官员、曹冲

(3)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②指名朗读二段

(1)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2)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

(3)指名读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4)提问:官员们议论什么?“到底”什么意思?

(5)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

(6)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又……又……到底”

(7)过渡: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称这头大象。

③指名读三段

(1)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说) (2)板书:杆秤称象

(3)提问: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直摇头”什么意思?(做个动作看看)

(4)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

④指名读四段

(1)提问:这段写什么?(曹冲想出称象办法)

(2)做实验演示称象过程

(3)(象上船——船下沉——画线;象下船——船浮起——装石子——船沉到画线处——称石子)

(4)提问: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

(5)默读四段:读、画:用“——”把曹冲说的话画出来。

(6)提问:共有几句话?1句和后4句是什么关系?(1句是总写,后4句是具体叙述) (7)指名逐句朗读

(8)画、批:按称象步骤用…画出有关动词

(9)板书:赶、沉、画、赶、装、沉、称

(10)提问:这些动词可以颠倒顺序吗?为什么?

(11)作者用这些动词准确、具体地写出称象步骤和方法。

(12)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过程。

(13)板书:船称石头石头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⑤指名读五段

(1)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2)提问:结果怎样?“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当时几岁?“才”什么意思?(3)现在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2.观察插图

(1)思考: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与课文哪段内容相符合?(重点观察曹冲的动作、神态)

(2)口述画面内容

(三)朗读全文。

(1)讨论: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2)板书:动脑筋、想办法

(3)提问: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其一,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其二,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生字

2.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字的结构特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书写:

(1)“称”:左边是“禾”,不能写成“木”。

(2)“底”:上面是“广”,不能写成“厂”,最后一画是点。

(3)“秤”:左边是“禾”,不能写成“木”,右边是“平”

(4)“岁”:上面是“山”,下面是“夕”。

(5)“船”:左边“舟”作为部首,第四画是提,不能超出头,右边上面的“几”,没有钩的,右边下面是“口”。

(6)“柱”:左右结构,右边的“主”,中间一画最短。

(7)“杆”:右边是“干”,“干”的第一画短,第二画长。

(8)“做”:右边的“故”,反文旁是超出头的,不能写成折文旁。

(9)“站”:左边是“立”,第五画是提,不能写成横,右边是“占”。

(10)“然”:上面的左边,不能写成“夕”,有两点的,上面的右边是“犬”,不能写成“大”,下面是四点底,第一点的方向和另外那三点方向是不同的,书写时要注意。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5.学生描红。临写。

6.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四、课堂练习

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 )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 )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

(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启发了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希望同学们也像曹冲那样遇事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另外还学习了10个“我会写”的生字,请同学们课后一定要好好复习哦!

六、作业布置

1.写“我会写”的生字,每个一行。

2.完成本课练习册。

3.预习下一课:5《玲玲的画》

七、板书设计

4 曹冲称象

官员杆秤称象称不出伤害象

赶、沉、画、赶、装、沉、称

曹冲动脑筋、想办法

船称石头石头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八、课后反思

《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几处内容进行对比。(1)官员们和曹冲的对比(2)曹操前后态度的对比(3)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的对比。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让学生抓住“直摇头”的“直”字来强调曹操对这些办法是不满意的。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用称象课件演示称象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注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最后”,描述称象的过程,为复述课文作准备。在总结板书时指出曹冲不是神童,他的办法是想出来的。表现在第一,他认真听别人的议论,从中受到启发。第二,他能够创新。由于这节课安排了比较多的重点词语和口头表达训练,所以,在拓展的环节,我做得显然是仓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结合实际,问一问学生: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难题?你是怎样做的?这样学生从课文中悟出的会更多。

《曹冲称象》《小古文》教案

课文4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曹、称”等14个汉字,能正确书写“柱、底”等10个汉字。 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2.“曹”是个姓氏,我们身边有没有姓“曹”的同学或者小伙伴。 3.介绍曹操和曹冲两人物。曹操是魏国的君王,是一个聪明人,他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英雄。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死后被追尊为“武帝”。曹操年少时就机警过人,并通权谋机变,,不规规矩矩地谋生做事。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听准字音,听清句子。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识汉字。 3.轻声读文,根据“议象——称象——称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 三、认识生字 1.范读,同时认准字音。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认读生字。 (1)通过组词区分“称”和“秤” (2)区分“里”和“量”。说说一些东西的重量,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小学语文】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板书

【小学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板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写字。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议论为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 2.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难点: 1.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过程 1.范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讲读课文 ①指名朗读一段 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板书:官员、曹冲 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②指名朗读二段 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复习过程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吝啬的形象。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3、激发同学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二个片段,我们一起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关于严监生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生:监生的意思。严监生家财万贯。 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但是清朝时期的语言和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不太一样,可能比较拗口。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 生:自读课文。 师:哪些同学愿意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把课文读通顺。 生:轮读课文,并纠正字音。 师:通过刚才的自读,轮读,你想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 生:灯里有两茎灯芯,太浪费了。 师:我有没有听错,严监生在临死前居然想的是两茎灯芯。一般人在临死前会想什么? 生:亲人,故友…… 师:是呀,两茎灯心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二、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整体感受,揭示文章的描写手法: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你从严监生的哪些表示中感受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这两茎灯芯,请划出描写严监生的句子。 随机出示: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了,登时就没了气。 2、感受严监生“爱钱甚命”的心态: 师: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预设: 生:严监生病得很严重,我从痰响得一进一出中知道的。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教案示例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教案示例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优质公开课教案示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公平开课教案一 主题名称:爱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诗歌《我的幼儿园》 重点领域:语言;涉及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排比句式。(认知) 2、迁移生活经验,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技能) 3、体会长大的快乐,激发热爱幼儿园的情感。(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园大门照片 2、自制图书相关PPT2个 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特点。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察法讨论法导入)

出示幼儿园大门照片,唤起幼儿园的回忆。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 教师: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为什么? 二、基本部分: (完整欣赏—部分—完整欣赏,结构清晰) 1.完整欣赏,教师配乐朗诵。 教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关于幼儿园的诗歌,和大家分享。 教师:这首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教师:诗歌中的幼儿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重点画页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PPT1)(以教师提问为主,幼儿较被动,可以选择2-3幅让幼儿自己描述) 图1教师:这是哪?你看到了什么? 图2教师:这么多人,他们都是谁?你认识吗? 教师:在幼儿园你还会认识哪些人?这些人为我们都做了什么? 图3教师: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教师:你们在幼儿园都会做些什么事情? 图4教师:这个女孩子在干嘛?猜猜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教师:你们在幼儿园里有开心的事情吗?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分享你的快乐。图5教师:这个女孩子怎么哭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教师:在幼儿园你有掉眼泪的时候吗?什么事情你会掉眼泪? 图6教师:看出什么来了? 图7教师:她在做什么?在想些什么?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2、学会15个生字,会写候、柱、底等9个字。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课前准备: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设计意图: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曹、称、秤、重”等字的读音。(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4、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方法渗透指导,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开放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我选择。) 4、去掉拼音读生字:(1)同桌比赛读(2)男女比赛读(3)全班齐读。 5、开火车认读生字。(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读,落实字音教学,又激发了兴趣,防止了重复和枯燥。) 6、指名读文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双手捧书,眼睛与书本保持一段距离,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设计意图: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符合低年级认知规律。) 三、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应善于在这种交流中捕捉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四、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严监生公开课优秀教案

临死前的严监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角色朗读,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形象; 3、读写结合,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揣摸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请看老师板题:严监生。(生齐读课题,纠正读音“监”应读四声) 监生是人名吗?(请同学们翻开书p133页,出示注释) 2、通过课题下的蓝色方框了解到哪些信息? (了解《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知道严监生很有钱) 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幻灯片: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请生用一个成语概括你现在知道的严监生。(板书:家财万贯) 4、这个家财万贯的人在临死前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揭题。《临死前的严监生》(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严监(jiàn)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g)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范读,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听同学们读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现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的句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教案集--最新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最新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注意:赠送的不是实物光盘,是电子版。通过百度网盘分享,好处在于老师直接把资料保存到她的百度网盘后手机在百度网盘的客户端也可以直接观看。(后附详细的目录) 全国第十届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47DVD新品光盘 《全国第十届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实录(46张碟片视频)(2016年10月10-12日),此次研讨会分3大专场包括律动专场、奏乐专场和律动专场大小中班共80余节课,26次集体教研更有许卓娅教授等专家10余场专题讲座。 第一碟

大班《刘海戏金蟾》 大班《小妖巡山》 小班《快乐的小猴》 小班《非洲小勇士》 集体研讨 第二碟 大班《小豌豆与大青虫》 集体研讨 第三碟 《游戏化音乐活动设计与实施中的问题与修改》 第四碟 大班《机器人一家》 中班《小鱼快跑》 小班《母鸡下蛋》 中班《云朵》 中班《我爱我家》 集体研讨 第五碟 《创意歌唱,快乐无限》 大班《秋天多么美》 集体研讨 第六碟 大班《洗澡》 大班《大圣归来》 小班《牧场小奶牛》 小班《森林历险记》(亲子) 大班《老鼠与猫》 集体研讨 第七碟 《生命力视角下微型戏剧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大班《秘密武器》 第八碟 集体研讨 第九碟 大班《小鱼游》 小班《我要亲亲你》 小班《爱干净的小牙齿》 小班《小熊圆圆脸》 大班《勇敢的鄂伦春》 第十碟 集体研讨 《小图谱,大智慧》 第十一碟 《自主感知愉悦模唱——以麦兜电影《麦记》歌曲为例》

大班《巡山喽——咚咚锵》 大班《香香甩饼》 小班《快乐羊》 中班《熊出没》 第十三碟 集体研讨 《支架幼儿的即兴肢体表达》 第十四碟 大班《火之舞》 集体教研 第十五碟 大班《山歌对唱》 小班《动物歌》 大班《猫和老鼠》 集体教研 第十六碟 《将多感官游戏融入幼儿园歌唱活动》 小班《牙齿亮晶晶》 大班《摩擦》 第十七碟 集体教研 第十八碟 大班《快乐舞会》 中班《小胡蝶飞》 中班《侦探社》 大班《谁偷了我的蛋》 第十九碟 集体教研 《印第安小猎人》 中班《闹钟舞会》 第二十碟 《游戏化韵律教学中的主动探索与自我挑战》集体教研 第二十一碟 大班《我爱你》 小班《小青蛙呱呱呱》 中班《大头大头》 小班《小鸡出壳》 大班《公鸡的鼻子去哪了》 第二十二碟 集体教研 《自主学习新歌--歌唱活动区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优秀教案英语公开课教案

英语公开课教案 大班英语教案 T:Children let’s sing a song ,OK? C:Ok! T:Look!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老师,我们一起跟老师打招呼吧! S:Good morning Miss! T:Follow me cry stop ! Follow me laugh stop ! Follow me eat stop ! Follow me stand up ! Follow me sit down !幼儿跟老师做 T:Children, look ,what’s this ? S:A T:Yes! Very good!Follow me A A ae ae ae S:A A ae ae ae T:Apple S:Apple T: A A ae ae ae ant S: A A ae ae ae ant T: A A ae ae ae cat S: A A ae ae ae cat T: A A ae ae ae hat S: A A ae ae ae hat 教师教幼儿认读单词 T:Oh!What is missing ? S:Apple, T:Yes !Oh!where is the apple?苹果在哪里啊? S:在你手上 T:Yes!Very good!Look!apple is here !OK!Follow me apple. S:apple 以此形式让幼儿巩固单词 T:Who’s eat the apple ? S:Cat T:Apple apple in a cat! S: Apple apple in a cat! T:Where’s the ant! S:在帽子里 T:Very good!Ant ant in a hat S: Ant ant in a hat T:Follow me ! Ant ant in a hat! Apple apple in a cat! S: Ant ant in a hat! Apple apple in a cat! 教师引导幼儿读句子 T:Children do you want to play? S:Yes ! T:OK!Listen to me . When I say touch the cat ,you must touch it!Understand?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教案

课题:4 曹冲称象 【教学要求】 1. 认识“曹、员”等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 个生字, 认读生字组 成的词语。 用“一边……一边……”的 句式。重点是能辨析与运 用同音字,学习用“一 边……一边……”的句式。 “写话”主要是写写自己喜 欢的玩具。重点是抓住玩 具的好玩的特点写。 “展示台”展示了词句积累 的范例。重点是学习制作 积累卡,交流自己积累的 词句。 “日积月累”编排了《小儿 垂钓》一诗。重点是背诵 积累古诗。 “我爱阅读”提供了《王二 小》的故事。重点是阅读 《王二小》,感受二小的机 智勇敢。 字的意思再辨析;二是先弄清 句式的用法,再联系生活利用 句式说话。 “写话”先说后写,用上学过的词 语来形容玩具,还要注意格式 要求。 “展示台”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和背诵,学生自主制作积累卡 进行展示。 “日积月累”借助拼音读古诗,想 象画面,背诵古诗。 “我爱阅读”借助拼音自主阅读, 交流不明白的问题。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 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曹、员”等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 个生字, 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 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质疑课题。 1.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件出 示2)(出示秤称实物画面) ,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 示3)(出示大象画面) 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 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 ,看看 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 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设计意图: 谈话的形式, 从学生熟悉 的话题入手, 引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从 而自然过渡 到下面的学 习。】 【设计意图: 以填空的形 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 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 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 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 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 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课件出示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 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课文讲了( )的故事。

严监生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角色朗读,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形象; 3、读写结合,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揣摸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请看老师板题:严监生。(生齐读课题,纠正读音“监”应读四声) 监生是人名吗(请同学们翻开书p133页,出示注释) 2、通过课题下的蓝色方框了解到哪些信息 (了解《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知道严监生很有钱) 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幻灯片: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请生用一个成语概括你现在知道的严监生。(板书:家财万贯) 4、这个家财万贯的人在临死前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揭题。《临死前的严监生》(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严监(jiàn)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g)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范读,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听同学们读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现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的句子吗(学生说完,画好)下面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我不想生气》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生气。 2.了解生气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学习并尝试较好地调节自己生气的情绪。 活动准备: 运用“我不想生气”绘本的PPT,安静、愉快的音乐各一。 活动过程: (一)小兔生气了 1.观察封面图片:这只兔子看起来心情怎么样? 你从哪里感觉到它很生气? 2.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生气成什么样子了——(1)看图片1-3:你看出来小兔子怎么样了,谁来表演一下小兔子生气时的样子。 (2)我们来听听小兔子是怎么说的。(幼儿边看PPT,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3.小结真的,从别人的表情、动作可以感觉到一个人的心情,看来小兔子真的好生气呢。 4.猜测小兔子会因为什么事情这样生气呢? 5.看看,小兔到底为了什么事情生气呀!(幼儿看PPT,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6.小结被人嘲笑、错怪,有人故易来捣乱,是会很生气呢。 (二)我也会生气 1.你也有这样生气的时候吗?你遇到什么事情会特别生气呢,请你把它记录在小纸片上。 2.告诉大家你会为什么事生气? 3.老师这里有个生气的大火球,让我们把让人生气的这些事装到球里去吧。 (三)我不想生气 1.你感觉人生气了,心里装了个大火球舒服吗?生气对人有些什么影响呢? 2.一直生气可不好,可不能让生气的大火球伤到我们自己,那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不生气呢? 3.看看小兔子有些什么好办法吧:阅读故事图片6~7 (1)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2)呼——吸——,请幼儿学着做安安静静地独自呆着,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去和关心你的人说说你这么生气到底是为什么。 (3)你知道了什么新的方法?让我们随着小兔子一起来试一试:

12《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12《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1、教学内容:长春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板块《曹冲称象》第二课时(阅读分析) 2、教学设计依据:这一板块借助四个小故事,贯穿了一个道理——生活中 经常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冷静思考,积极面对就一定会找到解决困难 和问题的办法。 学习这一板块的课文,要在认识每课要求认的字,会写要求写的字的同时, 读懂课文并明白道理。这一板块为学生们准备了四个智慧小故事。故事虽小, 但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静中见智,读后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学生有可能对曹冲的办法提出疑义,教师要结合 当时的实际情况,向学生说明原因。曹冲称象的办法在古代是最好的方法,而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已有更好的称象方法。 本课的生字比较难,学习时,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会讲《曹冲称象》 的故事,想一想,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现在你还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的 办法? 3、学情分析:《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 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 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 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引 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

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 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3、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 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准备 石子、玩具象、水、天平秤、器皿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曹冲称象》这一课,认识了很多新的生 字,现在生字宝宝想要考考我们,你们有信心顺利过关吗?(有)------出示生字卡片 1.开火车;2。摘果子;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同学们真聪明,认识了这些生字。曹冲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说他聪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大班社会课件教案《我的本领》

社会活动——我的本领 (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活动目标: 1、懂得学习本领需要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成功。(重点目标) 2、能大方自信的说出自己的外貌特点,展示自己的本领,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在学习本领时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每位幼儿的本领,并请幼儿准备才艺展示。 物质准备:视频、音乐、摄像设备等。 活动过程: 一、采用游戏激趣法,引导幼儿说出漫画人物的外形特点及他们的本领。 二、采用交流展示法和赞赏激励法,引导幼儿大方、自信的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展示自己的本领,感受自己很棒,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1)采用小游戏“快乐大搜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 (2)鼓励幼儿自信的说出自己的本领。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本领。 三、采用观察分析法和设疑提问法,通过观看《鹰爸爸和小鹰》的动画视频,引导幼儿懂得学习本领需要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成功,同时也离不开周围人对自己的帮助、支持和鼓励。 1、分三段播放动画视频。 第一段重点提问:小鹰为什么要学飞?它学会飞了吗?为什么? 第二段重点提问:鹰爸爸对小鹰做了什么?为什么要把小鹰推下去? 爸爸把小鹰推下去,发生了什么事? 第三段重点提问:这次小鹰为什么会飞了? 这次小鹰为什么能勇敢的跳下去?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学习本领时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得到过谁的帮助和鼓励。

四、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之情。 1、观看录像,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妈妈在学本领中对自己的期望。 2、鼓励幼儿充满自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并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之情,鼓励幼儿学好本领,树立自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最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三)自学检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优质课教学设计】临死前的严监生_语文_小学(教学实录试讲稿)

【教学设计】_临死前的严监生_语文_小学_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 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并人人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的内容。 3.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的方法。 4.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品读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神态动作的句子,揣摩其心理,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节描写的方法 一、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他的名字叫——严监生。(板书:严监生) 谁来读读。 生:严监生。 师:知道“监生”的意思吗?。 生(读注释):监生是指明清两个朝代的时候,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 师:对,监生是读书人的一种称号,严监生,何许人也。 出示: 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 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自《儒林外史》 师:读。什么感受? 师:严监生的确有钱。一两银子,相当于500 元人民币。所以他的资产我们班所有学生家加起来也 没有他多,我们设想一下,一般情况下,这样腰缠万贯的富翁人在临死前会怎么做? 预设:(我想临死前想着要花很多的钱来办自己的葬礼。他一定忙着分遗产,好让家人过得幸福。他要把钱跟着自己,给自己陪葬。也许他想死,把这笔钱捐出去。) 师: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走进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板书:临死 前的严监生)。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导语:公开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它应具有原生态、研究性和鲜明的个性,公开课以有原则、讲方法的教学评论作引导,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坚实的台阶。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设计思路 纸,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是幼儿所熟悉和喜欢的,但幼儿对纸的认识仅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纸的变法、玩法还不是很深入,扁扁的纸片如何站立起来?纸片变形后会组合成漂亮的模型…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节教育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索、尝试、感知的空间,目的是让幼儿在玩纸的过程中,体会到使纸站立的方法是很多的,以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折、粘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思维敏捷力。 2、让幼儿自主探索使纸站立的方法,激发其对纸探索的欲望。 3、培养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幻灯片、剪刀每人一把、双面胶每组两卷、纸篓五个、展台一个、城堡模型一个、手工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幻灯片出示) 1、师: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 小纸片生来扁扁的,非常孤独它好想像小鸡一样站起来,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2、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小纸片想干什么呀!(站起来) (评析:利用幻灯片中的形象画面,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 二、幼儿讨论 1、师:小朋友想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它站起来? 2、幼儿自由讨论 3、师:小朋友有那么多好办法,下面大家试一下。看谁的办法最多。 三、幼儿自主探索活动 1、幼儿第一次探索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分享探索成果。 2、幼儿第二次探索 (1)再次投放材料--剪刀和胶水 师:今天还请来了两位好朋友给大家帮忙,剪刀和胶水,

曹冲称象教案

4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写字。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议论为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 2.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难点: 1.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过程 1.范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讲读课文 ①指名朗读一段 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板书:官员、曹冲 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②指名朗读二段 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

《刷子李》公开课优秀教案

课题:《23.刷子李》 执教时间:20XX年5月22日上午第三节执教教师:吴才智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刷浆、屁股、师傅、包袱、透亮、清爽、衔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2、领悟并学习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3、了解故事的一波三折和曹小三内心世界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位作家笔下的人物形像:有徐光耀先生笔下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小嘎子);有吴敬梓笔下爱财胜过生命的(严监生);有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今天我们再走进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里面去了解一位奇人:刷子李(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著有《珍珠鸟》、《俗世奇人》……等。 3.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二.读导读,明要求: 1.学生读导读; 2.师生交流,明确学习目标: (1)“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3)找出描写精彩的句子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 1.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学生字新词。 (3)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方面? 2.出示新词,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师生交流:在课文中,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刷子李刷墙的技艺十分高超呢?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规矩,动作,效果 四.细读课文,体会“刷子李”技艺高超: 1.让学生从课文中画出:“刷子李”有哪些规矩?(a、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只要有一个白点,白刷不要钱。b、一天只刷一间屋子。c 、每刷完一面墙,必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2.学生反馈: 3.出示反馈,师生交流: 有这样规矩的粉刷匠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吗?你们见过的粉刷匠是什么样的?(穿着一身白渍的脏的工作服,不会自己给自己提质量要求,时间就是金钱,想办法用最少的时间干最多的活)从这些规矩里,你能看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吗?像这样没有直接写人物的动作同样表现人物特点的,叫作“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 4.接下来,我们再来找一找描写“刷子李”刷墙动作的句子。(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大班数学课件教案《智力闯关》

让数学学习快乐而有意义 (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淄博市临淄区梧台镇成才幼儿园的刘莹莹。今天我执教的课题是大班数学活动主题四、教学活动三——《智力闯关》。 一、设计意图: 本着“活用教材”,我把9以内的加减与集合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套圈、摆圈、站圈等智力闯关,引导幼儿运用9以内的加减去总结发现集合的有关规律,解决闯关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自主地去发现、探索,去学习、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圈里圈外的标记图,学习正确判断物体在圈里圈外的空间位置并计数。 2、会按数卡和标记图,运用9以内的加减,在圈里圈外正确地摆放物体数量,初步学习逆向思维方式。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合作活动的乐趣。 其中,目标的1、2是活动的重点。在两圈相交处正确摆放物体的数量是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流程: 整个活动流程由认识标记图——套圈——摆圈——站圈四部分组成。 1、认识标记图:出示圈里圈外标记图,上面的图表示东西在圆圈里面,下面的图表示东西在圆圈外面。 2、套圈:套圈并用数字计数。引入两圈相交即交集的概念及标记方法。 3、摆圈:按照标记图的要求,自主动手操作。 4、站圈:5名幼儿一组,按照标记图的要求,小组合作,站到相应的圈里。 活动延伸: 1、丰富操作材料层次性,放入区角,鼓励孩子继续探索。

2、正确书写数字9 四、活动特点: 设计活动时,我重点思考一个“活”字。 1、“活”在自主。 认识标记时,引导孩子去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套圈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计数,有的数一数,有的是算一算,摆圈时,按照标记图去摆雪花片,面对红圈摆8个,黄圈摆1个的要求,通过一系列操作和加减算式,发现规律:两圈雪花片的总数与实际数量的差正是两圈相交处雪花片的数量。站圈,孩子们迁移摆圈的经验,协商合作,共同闯关。整个活动,孩子们自主地去发现、探索,去学习、建构数学知识。 2、“活”在运用。 9的加减在这里不是机械的重复“数字的形成、组成,而是用来解决问题。“谁不用数就知道圈外有几个雪花片?”启发孩子用9的减法快速解决问题,摆圈时,教师及时出示算式,“看看这些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孩子从中去发现规律;站圈则运用规律,解决难点——两圈相交处站几人,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如此以来,使数学知识与问题发生联系,激发孩子动脑,使数学真正成为思维的“体操”,让孩子们越学越有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越学越聪明,这才是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期待着孩子们在“活”起来的数学活动中,快乐而有意义地学习数学,享受数学!

4、曹冲称象(部编版公开课教案)

4.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 学写10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 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 学写10个生字。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思导学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不出同学们的观察力真的很细致,课文里有这样一段话描述大象,多媒体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A、指名读句子,学习生字“根”和“柱”; B、从哪里看出大象很大?(墙和柱子,这是比喻和夸张的写法,突出了大象的大)

C、练习说话。 D、指导朗读:谁能通过朗读将大象“大”的特点读出来? 2、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有人送给曹操一头这么大的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可是那时候的科技并不发达,该怎么称象呢?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出示曹操和曹冲的图片)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曹冲称象》。(板书课题)学习“曹”,曹是一个姓氏,你身边有姓曹的朋友吗?(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节 1、自由读课文。 出示读书要求:1、大声读书,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填空。 有人送给曹操一头象,这头象(),身子像(),腿像()。曹操很(),带着儿子和官员一起去看。 3、指名回答。 (三)出示课文一二节 1、指名朗读。 2、学习生字:“员”、“议论”和“重” 3、理解词语“一同”“议论” 4、这么大的象,官员们看了是怎么表现的?指导朗读“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