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之研究.doc

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之研究.doc
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之研究.doc

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之研究

作者:周云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2期

[摘要]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选择、组合、重构,把创新思维训练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它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挖掘学生创造潜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五个环节和三条原则。

[关键词]创新思维训练作文教学整合

[作者简介]周云(1968-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育技能训练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广西桂林 541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初中创新思维与写作”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4-C-66)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092-02

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学生的创新素质从何而来?一个先决的条件是肯定创新思维的价值并使之进入教育关怀,在各科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的研究,下文将从内涵、意义和课堂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来探讨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这个问题。

一、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内涵

“创新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多种思维形式的协调活动,是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是多种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具有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敏锐性、独创性等特征”。①《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整合”的解释为“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除此之外,“整合”还有通过合理的方式把几种不同的事物融为一体的意思。

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选择、组合、协调、重构,把创新思维训练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也就是说,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按照新课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合”的最高理念,将传统作文教学中以作文知识的教学为重点的做法改为以认知范畴的积累为基础,以心理过程的引导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训练为起始点、激发点,通过系统化的创新思维训练,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单一思维与多向思维、正向思维与侧向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等的训练,让学生写思结合,写思互动,既提高作文能力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意义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实现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的有机整合,符合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意义重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在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对青少年进行思维训练和培养具有事半功倍之效,对他们成年后的思维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要“发展思维”“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紧密结合作文教学进行的创新思维训练不仅可促进学生常规性思维的发展,而且可帮助学生改变狭隘落后的思维方式,打破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和恪守常规的落后观念,进而培养起创新思维能力和勇于变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科学品质,以及接受新事物、新理论,并推动新事物、新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精神。

(二)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策略

写作是一项高级的、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学生要写好作文,不仅需要有较深厚的生活阅历、丰富的语言积累、一定的写作知识、正确的思想观点,还需要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思维是写作心理过程中的核心因素,思维与作文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说,作文是披上语言文字外衣的思维,创新作文的写作过程是作者给创新思维选择并披上新鲜的、漂亮的、具有个性色彩的外衣的过程。

创新思维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和情感,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开拓学生的写作视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使他们写出构思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立意深刻的好作文,并给各种智力活动以深刻的影响。

以创新思维最主要的方式发散思维为例来说,在写作过程中,从审题、立意到选材、结构,从一个词的选用到一个句的修饰,几乎无不需要发散思维的参与。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他们开拓思路,扩大视野,拓展写作空间,使他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拘泥于眼前的具体事物,能在更大的范围里、更广阔的背景上发现事物与事物的联系,从而为写出立意新颖、境界开阔的文章打下基础;可以帮助他们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闯出写作的新路子;可以帮助他们充分挖掘各方面的素材为作文所用,把感知过的分散的彼此不相连续的生活片断和知识联结在一起,使作文内容丰富多彩,表达角度多种多样。

小学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总结 学习永无止境,“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使自己成为一条永不停息的长河。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小学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的习作教学存在着许多不足,主题单调乏味,千人一面;内容千篇一律,空洞无物;语言众口一词,老调常谈,如写妈妈,就是深夜冒雨送医院;写同学,就是捡铅笔、扶盲人……学生的习作缺乏童心、童真、童趣。再加上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更多的是注重作文方法技巧的传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也惯于用成人的处世哲学和经验,从原则和理论的高度提出种种苛求,要求超阶段超目标,致使许多孩子面对习作无话可说,许多孩子惧怕甚至讨厌习作。教师为应试而进行的机械模式化训练,让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缺少个性展现、缺少真情流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等要求。反复琢磨,就可明白课标旨在对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充分关注,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在习作素材积累方面的重要性。 针对以上情况,我结合工作室提出的“关注读写,读写

结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这一研修项目,以低中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试验。 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原汁原味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习作中有话说,说真话,发真情,做真人,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积累——寻求源头活水 叶圣陶曾说:“小学生学习写文章是一种综合训练,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常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的时候就成了极关重要的东西。基础结实,构思、动笔、修改总不至于太差;基础薄弱,构思、动笔、修改就没有着落,成绩就很难说了。”这里说的基础,就是平时的积累。小学生今天作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在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平时积累充实,习作就不会感到难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的学生就是缺少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有见闻写不出;有想法大脑空白。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可是,他们常常感觉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积累是习作的基础,是创新的源泉。为了丰富学生的积累,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2021年作文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作文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下面请看作文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作文教学评价一直是耗时费力但成效不大的难题。我们常见的情形是这样的:有的教师,尽职尽责,辛辛苦苦给学生们的作文左批右改,写上大段的评语,再给上分数或等级,学生或心存感动,认真拜读,或只关注成绩,之后,无论是评语、分数、等级,都渐抛脑后,教师的辛劳付之东流。有的教师因时间、精力等原因,对学生的习作只草草圈划一、二,给个成绩应付过去。学生的作文评价,多多少少成了语文教师不得已而为之,学生又从中获益甚少的一桩苦差事。其实,作文教学评价,不单纯是为了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它始终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新起点。在作文评价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与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① 为了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让充满活力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来促进作文教学的实效高效,从

而达到用有效的作文教学评价来拓宽作文教学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写作动机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及思维品质,成为一个个有个性的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想象能力、个性表达及创新精神,使作文充满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提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实施有效评价》的课题。这个课题旨在以探索构建多元有效的作文教学评价体系,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并能在积极主动的自我评价与合作评价的过程中提升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以有效的作文教学评价促使作文教学具有实效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追求的是“常模”,即个体成绩在群体中的位置,以“指标+权重”的定量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的习作情况,考查的是知识与技能,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学习情感态度与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这种评价的结果,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一部分成为成功者,另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成为失败者。从某种程度上讲,传统教育是失败者的教育,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往往成了淘汰学生的筛子,制造失败者的滑铁卢。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小学作文教学评价首先应是对小学作文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有“现代教育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认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但教育目标本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因此,评价是

作文教学研究效果

作文教学研究效果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将为学生进入社会时具备足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作文教学研究效果,欢迎阅读。 1、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我只想说:我们应该“把作文当作文”来研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看到很多老师在介绍经验时,经常把作文训练的目标定在“教学生做人”上。但我们要看到教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多数教师在研究作文教学时没有到意识到二者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内容落实上“教学目标”往往被“教育目标”所取代!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被“思想意识”所取代。可能会有老师问:只研究写作技巧,那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怎么体现呢?我要说,要先有“文”,“道”才能有依附的对象;没有“文”,“道”只能是玄而又玄的空言。同样在作文训练中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忽视作文本身的规律,实际上也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为人文精神的实质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中。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作文作为一种文字的运用,它有自身的规律,你可以在运用这个规律的时候加入育人的内容,但这个规律本身和育人的理念无关。 2、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

我理解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应该是找到尽可能地排除各种因素影响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是人的认知规律。这种规律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而且这种规律不会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掌握。比如说,有两个人,其中一个略懂电脑,另一个是电脑高手,两个人对电脑知识的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两个人打开电脑的过程却是相同的。再比如,一名赛车手和一名普通的司机,两个人开车的速度和技巧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都需要使用点火装置使发动机运转。我想通过对作文教学过程的分析,把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固定在“相同”这一点上。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通过训练掌握了“相同”的技能。 我们的研究成果或者说写作规律是为了谁服务的呢?这个问题涉及到,以什么样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是统一的。也就说规律应从一定水平学生的身上总结,反过来又在同水平的学生身上实施。所以就要看我们如何确立研究对象了!弗洛伊德只采用支持他理论的病例,所以精神分析学说日渐衰微;马斯洛伊正常状态的人为研究对象,所以人本主义被广泛应用。孔子曾把自己的学生分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但现代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只面向那些“中人以上”的“精英”,而应该面向那些“中人以下”的“普通人”。既然我们作文教学研究的是一种人人能掌握

小学高段有效作文课题研究

小学高段有效作文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让我步履维艰的还是作文教学。一说作文课,有许多感慨,一是不知从何下手,指导写作方法太理论化,又枯燥;叫学生自己写呢,又太放手了,有点“放羊”的味道。二是上了作文指导课,效果也不太明显,甚至作文有些模式化。 同样,一说到写作文,许多学生也会退避三舍。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害怕写作,为作文课和日记而烦恼,即使身边有值得写的人和事,往往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要么胡编乱造,要么写成流水帐,很难在文章里流露出真情实感,当然也难以让读者引起共鸣。 深刻反省作文教学的弊端,我认为要想使作文教学获得全局性的突破,应把大力花在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有效上。 二、研究目的 1、如何通过丰富学生的生活,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品质,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2、如何通过改变自身的作文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向创新的作文课堂,再现作文教学的魅力。 3、如何通过系统的阅读训练、口语训练,让学生在日常的语文活动中提高作文能力。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查找、搜集、学习有关本课题理论。 第二阶段:结合日常教学,实施课题研究,注重资料积累。 第三阶段:不断发思。通过观察学生反应,看他们对习作的态度,不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对研究过程做适当调整。 第四阶段:形成结论。 四、研究措施: 1、从培养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2、搭设舞台,提供实践的机会与空间。 3、改进作文教学评价方式。 4、与阅读结合,丰富学生习作素材。 5、鼓励学生写放胆作文。 五、研究内容。 (一)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 1、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背诵,学会观察和积累。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让学生多读经典的书,并摘录不同的角度和种类的优美篇章和经典句段,鼓励学生背诵。背诵可以积累词语和很多表达方法,写作时才能根据需要随意组合,信手拈来,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表达效果。 2、具有一定的观察力是学习作文的基本功,学会观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洞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习作的条理性。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教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在做有序记录。也可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观察、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点之处加深印象,更用利于学生写得具体,写得详实。教学生做有心人,能够把身边的事,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把它当做素材积累下来。

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由此可以看出,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近期,我在百合镇武留小学作了作文态度、作文情感、作文价值观、阅读等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的习作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作出反思,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小学作文教学的对策。 一、存在的现象 1、学生害怕作文,缺乏正确的写作态度,不是“一吐为快”自由而作,而是“奉命被逼” 痛苦而诉。为了了解学生对作文的态度,我选择了三年级60 人、五年级90 人、六年级54 人,全校共204 人做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调查显示,真正喜欢作文的学生只占28%,觉得作文很难的38%,49%的学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学生怕作文的原因便是“觉得作文很难” ,其中有50%的

学生对老师出的作文题目不感兴趣。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作文感到无奈,于是,以假话、空话、套话来搪塞老师就不可避免了。由此导致多数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每次作文便经受一遍痛苦的折磨。因此,把写作文、记日记看作是“一种享受”的学生寥寥无几,这恰是我校作文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 2、教师在教学中疏忽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从而导致了学生作文远离生活,缺乏真情实感。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作文的情感,我在学校选择了四、五年级共104 名学生做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显示,学生缺乏积极的作文情感,而丢失这种“情感” ,责任不全在学生,老师的指导引领、培养兴趣、激发动机至关重要。表中数据说明,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8%的同学的作文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从未得到过表扬的学生占11%,难得得到鼓励的学生竟占61%。尽管学生作文得不到老师夸奖,却仍然最愿意把自己写的作文、日记给老师看,占56%。这说明,学生非常看重老师,期待自己的作文能够荣幸地得到老师的表扬。调查反映学生虽然怕写作文,但是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上传: 徐翠平更新时间:2013-1-11 11:59:47 写作源于生活,是学生生活实践的再体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只有靠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的教学思想为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叶圣陶老先生也早就指出:“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的弊端,加强对学生写好“生活作文”的研究尤为重要。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研究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成为与生活交流,与生命交流的平台,返朴归真,正本清源,让孩子们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够有创意地表达,从而写出自己的个性。 一、课题的提出 1、《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可是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困扰着我们。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弥漫了孩子的笔端。原本应该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变成了令人厌恶、恐惧的难事和苦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改革在呼唤生命的回归。学生习作的灵气应来自于他们纯净之心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感受,来自于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情感。语文教师有责任解放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拓视野,找回写作的乐趣。 2、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一九三四年一月亲手创办了我省苏南地区唯一的一所农村小学——西桥工学团。他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从定义上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国教育界也越来越认识到生活教学的重要性,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的生活实践逐步引入了课程中,生活进入了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生活教育的研究也不断引向深入。 3、作文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源于生活,是学生生活实践的再体现,作为能够形成学生世界观和培养学生主体个性有效手段之一的写作教学,理应体现“生活教学”的思想。虽然生动的、富有启发的讲授在某一写作教学时仍然十分有效的,但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只有靠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针对当今作文教学弊端,加强对学生“生活作文”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4、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有着丰富的社区资源,如何引领学生开拓写作的源头的活水,从整体上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这样的课题急待实施。另外,从我校师资上看,近年来,青年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他们有钻劲、业务好,在我校领导的栽培与扶持下,科研意识增强,能力不断提高,为本课题的实验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学校确定重点对“生活作文”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加快作文教学改革作出自己的努力。 二、课题的界定: 我们对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作如下的界定: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是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纲,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优化作文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在学习作文中提高生活质量。 三、理论依据与实验假设:

写作教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写作教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是搜集的写作教学课题研究,欢迎阅读参考。 写作教学的成与败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好与坏和语文素养的高与低。经过我们对本校和本地区的调查发现,作文教学虽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语文教学中却是最薄弱的环节。往往出现的情况是作文课上老师敷衍塞责,草率了之,学生长叹短嘘,挠头抓耳,并且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无从下笔、语言干枯、思想贫乏、结构混乱的作文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作文教学方式陈旧,大多依然停留于布置题目,批改作文和讲评作文的模式当中,并未以一种更能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依照以上情况,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历史使命下,就要求我们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成效来开展作文教学。 本课题研究的学段和对象是初中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这个课题的理解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键词为“写作教学”,即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写作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二是条件必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自主指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和主动性;合作制师生之间的合作和生生之间的配合;探究是指在教

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创作能力;三是结果,是将前二者紧密结合,也就是能让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开展研究,最终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这便要通过新的学习方式去体现,去验证。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主体的学生,应积极的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这就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共同达到学习的目的,掌握学习的方法。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进而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1、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后,作文水平有明显提高。 2、对研究过程记录、成果统计,得出结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3、收集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优秀作文,并成作文集《焚》。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书一、问题的提出及课题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翻阅我们学生的习作不难发现,无论是从选材上,还是文笔上,作文水平一般,有的还有跑题现象。由此看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通过作文教学研究对学生进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研究。 二、课题界定及其研究目标 (一)课题界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教学生在貌似不变的学习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认识生活的精彩纷呈! 提高学生从生活中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合有利信息,以及分析整改的能力。能充分运用这些信息。 提高写作能力,以写作呈现生活。学生通过对生活的充分认识,做到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并且能够写的精彩。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理论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写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渠道,是走向社会的“介绍信”,写作是更好拥有生活的需要。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和建构主义理论是开展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2、实践意义 通过开展此项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作文教学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作文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使作文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改变学生作文存在“抄、套、编,假、大、空”现象,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 四、研究内容 1、语文学习是与生活分不开的,因此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探索研究如何将作文训练内容向生活延伸。 2、如何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创设宽松环境,激发兴趣。 3、如何在讲评作文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如何在批改作文时实施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品尝习作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4、如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对生活的独特视角和见解,有个性地表达。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说真话,写真话,表真情。 五、课题研究的策略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 扎实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使研究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我们始终把更新教学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1、自主学习,深化理论素养 课题组要求每一位课题成员订阅一份教学杂志,不断充实、更新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其在交流中不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业

作文教学研究报告

作文教学研究报告 导语:作文教学是言语交际的最基本的表达训练,突出作文的交际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所为而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作文教学研究报告,欢迎借鉴! “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这一课题,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人类社会正进入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新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因此,作文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学习的核心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责无旁贷,而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在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与提高写作能力的思维水平,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基于对当今作文教学改革现状的思考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作文教学改革已初

具成效,不少实验学校已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学生习 作已由以往的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转变 为说“真话”“趣话”,“情话”,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再品尝,教师也逐步树立了“为情趣而作文”,“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教学追求做人 的真谛。趁着这股改革的东风,我校提出“生活化作文教 学研究”的课题一定会让广大语文教师更多地吸取人家的 经验,更好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活动,以实现师生语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4、基于我校作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科研基础。我们曾在常州市 绿色作文课题研究中,对作文教学都进行过专题性的实践 与研究,并取得了较喜人的成绩,我们的语文教师也积累 了一定经验,对作文教学的内容、方法指导、评价机制等 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因此,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作文教学 生活化课题具有更大的意义,使以往学校课题研究的成果 得以推广,得到滚动式发展。 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本课 题中的生活主要指学生所有的日常生活积累,教师创设的 各类活动或情景,和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拓展的学生的生活 时空。 作文是通过表情达意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祖国语言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后感

让作文成为心灵的镜子,用镜子照见生活 ——读《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有感 王丽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细细读来,感受颇多。此书不同于其它教育类书籍,书中没有太多的深奥的教育教学理论,阐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手段。 面对作文,学生常常感到无内容可写。虽然现在生活水平高了,电视电脑,书刊报纸,有很多接触信息的机会和方式,但实际上孩子们的生活体验负于表面,生活经历也比较单调。家校两点一线,即便休息日,家长带着孩子外出游览,但由于孩子们还不太会观察,不太会思考,所以并不能把所看的东西,转化为深刻、细腻的精神体验,从而为写作提供生活的源泉。而且孩子们总是习惯漠视身边的人和事情,他们的注意力多半被繁重的作业所压抑着,被新鲜的玩意儿吸引着,很少去观察、思考、体验。面对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和以往的一些僵化的作文教学理论指导丛书不同,是有生命力的,是可以繁衍的。不但较好的解决了作文教学的“动力学”问题,而且使作文教学有了与其相匹配的操作方式,使一线教师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计可施,同时还能够激发老师们的创造意识,求新、求变。 为了解决“作文无米”的问题,管老师教给学生两个“绝招”: 一曰“推想法”:闭上眼睛,从早晨开始往后回忆,或者从此刻向前推移到早晨,一节课一节课地想,一个课间一个课间地想:今天我哭过了吗?今天我笑了吗?今天我后悔了吗?今天做错作业了吗?今天我争论过吗?今天我学到新东西了吗?今天我见到陌生人了吗?今天我遇到老朋友了吗?今天我的同桌有什么故事?今天我看见谁被表扬了吗?今天我看见谁被欺负了吗?今天班上有谁过生日吗?今天又人生病吗?今天我想到什么离奇的事吗?今天我做梦了吗?今天爸爸、妈妈、老师笑了吗?今天妈妈身上有什么让我记住的事?今天街上有引起我注意的事吗?今天我看了什么书吗?今天我的心怦然一动了吗?——凡是能捕捉到的任何一个问号,就是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 二曰“静默法”:闭上眼睛,安静地坐着,只注意呼吸,不管其他。人,一安静,思想就活跃起来,你越是想静下心来,一天的事情就越是蜂拥而至。这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方巷中心小学作文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人类社会正进入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新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因此,作文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学习的核心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责无旁贷,而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在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与提高写作能力的思维水平,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基于对当今作文教学改革现状的思考 中年级学生习作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需要有效的指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的教育则往往过分强调了整齐划一,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指导就面临着这样一个突出问题:指导不当,学生习作可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毫无个性而言。存在这样的问题有它的根源所在。从习作要求来看,低年级学生习作是以看图说话写话为主,内容统一,只要达到句子通顺,条理清楚即可。训练、评价的重点为语句,而中年级的习作向高年级习作要求过渡,以命题习作为主,缺少了以图作为内容这一载体,学生则一时手足无措。为了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教师往往是选择一个主题对全班学生细细指导,结果收上来的习作就变成了“同一主题,同一内容,同一写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中年级的孩子多在八、九岁之间,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善于观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加以描述,但是一般不会加以提炼,需要有效地提醒和指导才能将一件事叙述清楚,并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中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比较欠缺,因而模仿能力也很强,尤其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往往会选择似曾相识的参照物来进行模仿,以减少自己的操作难度,教师的指导或例文的学习就成了学生的“参照系”,无怪乎,学生也就写出了相似的习作。如果我们中年级语文教师因为学生的这两方面特点而不去指导学生习作,那么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也没有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也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的。因此,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则成了当前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作文教学改革已初具成效,不少实验学校已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学生习作已由以往的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转变为说“真话”“趣话”,“情话”,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再品尝,教师也逐步树立了“为情趣而作文”,“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教学追求做人的真谛。趁着这股改革的东风,我校提出“中年级生活作文起步教学研究”的课题一定会让广大语文教师更多地吸取人家的经验,更好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师生语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4、基于我校作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科研基础。我们曾在省级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说写能力的衔接和发展研究》以及省学会“十五”课题《新课程:愉快的教育愉快的作文》的课题研究中,对作文教学都进行过专题性的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了较喜人的成绩,我们的语文教师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对作文教学的内容、方法指导、评价机制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因此,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生活作文起步教学”课题具有更大的意义,使以往学校课题研究的成果得以推广,得到滚动式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第一篇:用活动心理学原理指导小学作文教学改革 一、发展儿童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线 1、语言的交际功能决定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 2、各个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决定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活动心理学认为,在每个年龄阶段,心理的发展由这个阶段的主导活动所决定。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从事读、写、算入门的活动和游戏活动,也从事一定的劳动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发展初步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现自己真情实感的语言能力。作文训练要促进这些语言能力的发展,一是要充实学生主导活动的内容(不要仅限于书斋,要开拓生活场景)。二是要选择最恰当的作文训练形式。写童话体作文最能激励儿童积蓄思想内容,发展概括、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能力。所谓童话体作文,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夸X等手法,塑造假想和象征的形象反映生活的作文训练。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主要从事比较系统的读、写、算学习活动,也从事一定的人际交往、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发展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现自己真情实感的语言能力。从中年级开始,小学生的作文主要写真人真事,表现他们周围的生活。

写实的作文训练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一是要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生活领域的知识。充实他们的常用词汇。这就要求加强作文训练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指导学生认真积累在阅读、自然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中学到的的基本知识和专门名词。二是要进行专门设计的素描训练。三是要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的活动。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除了系统地学习书本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和校外活动,参加少先队和社会实践活动。人际联系成为主导活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发展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能力。为了发展这些能力,一是要教会学生写各类实用性的作文,包括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写书信、书评、读书笔记、讲演稿等应用文,写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二是要有目的地组织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人际交往的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学写各类实用性作文。 二、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智力技能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保证 1、小学低年级要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培养学生重现表象的技能 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的可能性。他们产生意义(思想、意向、情感、需要)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用神话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后感(精选多篇)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我的作教学革命》读后感 《我的作教学革命》!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些吃惊因为这本书就像及时雨降临到了我这片干渴的土地。我捧着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那样的打动我似乎它是专门为我准备的一样。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滋润着我干渴的心田也让我陷入了沉思》...... 面对作学生常常感到作无话可。虽然现在生活水平高了电视电脑书刊报纸似乎有很多接触信息的机会和方式但实际上孩子们的生活体验负于表面生活经历也比较单调。家和学校两点一线即便休息日家长带着孩子外出游览但由于孩子们还不太会观察不太会思考所以并不能把所看的东西转化为深刻、细腻的精神体验从而为写作提供生活的源泉。而且孩子们总是习惯漠视身边的人和事情他们的注意力多半被繁重的作业所压抑着被新鲜的玩意儿吸引着很少去观察、思考、体验。面对作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管老师的“内视”法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让作为成为心灵的镜子用镜子照见生活在镜子里仔细看生活。 管老师的”;绝招”一是“推想法”:闭上眼睛从早晨开始往后回忆或者从此刻推移到早晨一节课一节课的想:今天我哭过了吗?今天我笑过了吗?今天我后悔了吗?今天我做错作业了吗?今天我争论过了吗?今天我学到新的东西了吗?今天我的同桌有

什么故事?......凡是能捕捉到的那一个问号就是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 二是”;静默法”:闭上眼睛安静的坐着只注意呼吸不管其他人。人以安静思想就活跃起来你越是想静下心来一天的事情就越蜂拥而至。这些跳出来的事往往就是心灵深处牵挂的事有想法的事值得记录的事。 这就是“内视”是一个写作学、作教育学的重要概念。管老师这样阐述”;内视”的意义:它依傍的不是眼睛更是心灵;他关注的不只是外在的事物更有丰富的内心。事情有没有意思值不值得会为与记录说到底起决定因素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心灵感受。 这就说到了教育的本质(作的本质):教育从根本上就是对人心灵的开发人的灵魂的培育。就作而言经历的同样的事为什么有的同学滔滔不绝有许多话要说、要写二有的学生却觉得无话可说、可写关键在于能不能、会不会将外在的客观事物转化为内心的主观感受有了内视的习惯就像给生活安装了一面明晃晃的镜子镜子里毫末可见镜子里的自己格外清晰喜怒哀乐都可以回味都可以表现。学会了内视就会觉得写作天地无穷宽旷就会发现生活真的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字不竭的源泉就回去关注自己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把心灵的世界捕捉下来呈现出来就会觉得写作是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相呼唤的作源于生活直达心灵。

快乐作文论文:“快乐作文”教学研究课题

快乐作文论文:“快乐作文”教学研究课题[摘要]本课题组提出“快乐作文教学”这一课题,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怕作文”、“抄作文”、“背作文”的陋习,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良好的作文情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作文课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 [关键词]快乐作文教学方法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教改以来,新课程教材呼唤教师和学生必须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 小学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是广大师生的“老大难” 问题。一方面,由于地域环境局限,学生阅读面狭窄,内心认知世界并不丰富,特别是文字的表达,是目前写作中的一种缺失。写不出,写不好,渐渐退化成不愿写,不写。另一方面,大部分老师的作文教学与指导写作也存在很大的误区,他们强调精心设计好作文题材和框架,如同众多的填空题,等待学生来补白,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制约了创造性,扼杀了个性,学生写作的真实性、积极性、生动性和独特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和摧残。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教师也对作文教

学失去了信心,直接造成了“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的双向尴尬局面。 本课题组提出“快乐作文教学”这一课题,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怕作文”、“抄作文”、“背作文”的陋习,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良好的作文情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作文课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快乐作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通过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使写作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引发对生活的快乐感悟。一是学生心理的需要,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快乐的内心世界,把自己的快乐体验用语言文字倾注于纸上,这就是快乐作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深入生活,在感悟生活中热爱生活,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学生有话可说可写,为其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其乐说乐写。对于小学生来说,快乐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自觉写作的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综观国外作文教学着重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培养,着重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着重于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使写作教学形成全新的格局。在我国,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二稿)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研究》 研究报告 广安实验学校课题组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我们2012年12月结合我校小学生作文起步教学的实际,自主选择研究的校本课题。近一年来,在研究过程中,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取得了预期研究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是,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写出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却是不争的事实。小学三年级是作文起步教学的阶段,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此时能有效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这个问题将会迎刃而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倡作文教学低起点,早起步。本课题是从学校低段作文教学策略入手,以提升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效为目的,挖掘贴近小学生生活、贴近学校、贴近社会实际的作文教学内容,更好地加强起步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探究出适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作文起步教学模式。 二、课题界定 小学:以习作的需要,本课题暂以广安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作文起步:指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

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的习作。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作文起步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是实施作文起步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的方法模式。 三、研究的内容、目标 1、探究小学起步作文教学的方法,研究如何运用小学起步作文的策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2、加强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的研究,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形成良好的师生作文观。 3、研究探索构建作文起步教学应用模式。 四、研究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根据《课标》要求和按照教材编排体系、作文训练的序列,建立词—句—段—篇写作循序渐进内容的体系,强化听写、说写、读写的训练,扎实打好写作基础,形成作文能力,提高学生逐级作文水平,完成作文教学任务。 2、自主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规范地组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进行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同时,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和为他人评价及他人互评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3、实践性原则。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充满生机的,自由开放的,便于师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的一种教学天地。学生在课堂中、生活中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可用“活动教学”进行组织,创设主动观察、主动思考的氛围,诱发学生写作的动机,让学生多读书、多活动、多作文,形成“人本、开放、多维、自由、创新”的新教学理念。

体验性作文教学研究课题成果

体验、互动式作文教学显成效 ——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成果 大 箕 中 学

体验、互动式作文教学显成效 ——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成果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惑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的一大难题,学生无话可写,无“欲”而写,加之目标不大明确,因此是谈“作”色变,望“文”生畏,为了让作文成为学生快乐的事,使教师不再为教作文发愁,我们特确立并研究这个课题。 一、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指导学生从体验入手,不断增强学生习作的兴趣,促进作文各因素的整体提高。并使学生深化对生活认识,促使主体人格的形成,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同步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指导学生体验作文过程,促进作文各因素的整体提高。 设想建立体验和互动性作文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多层面、多渠道构建体验的平台——激活学生的亲身体验,以期待“情动而辞发”——最后用文字来展现体验的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大力倡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亲手去做、亲耳去听、亲眼去看、用心去体验、用情去感受,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学习作文,学会作文。 2、生活性原则。即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大胆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让学生以生活为“课堂”,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从而去改造生活,让“作真文”与“做真人”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3、创造性原则。即教师在继承传统作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课改精神和《语文课程标准》,创新作文教学新策略,引导学生留

心周围一景一物、一人一事,关注生活中的点滴,从中发掘鲜活的写作题材,生成新感受新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 五、研究对象:七、八、九年级的学生 六、研究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 (1)学习作文教学的相关理论,制订研究方案。 (2)对学生作文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难题,明确学生的写作基础及突出困难。 (3)不断修改完善课题方案,使之更科学规范、更具可操作性。 2、组织研究阶段: (1)针对课题方案中提出的操作模式,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整理归纳实践型作文训练系列。 (2)通过实践研究,构建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形成典型案例。 七、课题研究的措施和策略 “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验生活。它是指主体借助经验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外物时所感受到的心灵震颤。体验写作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体验性作文教学是指教师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有感而发,文思泉涌,达到“文道合一”的最高境界。学生对周围生活的世界的深刻体验离不开课内外学习活动的经历及其在经历中的心理体验的过程。那么,如何实施开放式体验性作文教学呢?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体验校园学习生活 中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不仅是其一天活动时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天生活中最丰富的部分。他们对同学、老师、集体的感情,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成功与失败等均有着深刻的体验。校园学习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后感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后感 潘美香 我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系统》,对于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指导方法充满了敬叹。在此之后又有幸聆听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讲座,更是感触颇深,对于管老师指导学生作文过程的详细细节更加期望深刻了解。开学后学校领导为我们购买了管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急切地阅读后对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管老师在文中提出了作文教学的骨构系统、动力系统、助力系统、保障系统、训练系统和理论系统。这六个系统切近当下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全书没有什么理论说教之的枯涩呆板,有的是作文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操作实践感。管老师是一个能把一件普通的事做大、做久、做深入的人,在教学中处处留心,教学中处处都很细,各种制度制定的有条理,落到实处,使他所教的孩子受益匪浅。他的作文教学颠覆了传统偏重于学科知识、教师指导、课堂作文和作业的作文观,创建了“写作——发表——对话”的新作文教学模式,并建立了一整套以《班级作文周报》为中心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我不仅惊叹于管老师这套作文教学模式的完整、周密,而且欣喜于其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实在非常有教学实践借鉴作用。 一、作文是表达的需要 管老师认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的言说,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文章中这一段话意味深刻“语文教学实践中,首要的不是语言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也不是使人成为使用语言工具的熟练工匠,不应充斥着名目繁多的机械的训练或表面热闹的所谓的语文活动,唤醒他们的语言表现欲和对言语表现的热爱,让煤炭驾驭语言,体验言语表现的幸福和言语创造的乐趣。”为此,管老师创办了《评价周报》,从确定出版日期,到录稿规则、排版细节,从三大动力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