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滑动变阻器原理滑动变阻器是电路元件,它可以通过来改变自身的电阻,从而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在电路分析中,滑动变阻器既可以作为一个定值电阻,也可以作为一个变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构成一般包括接线柱、滑片、电阻丝、金属杆和瓷筒等五部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瓷筒上,电阻丝外面涂有绝缘漆。

滑动变阻器是电学中常用器件之一,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一般是熔点高,电阻大的镍铬合金,金属杆一般是电阻小的金属,所以当电阻横截面积一定时,电阻丝越长,电阻越大,电阻丝越短,电阻越小。

滑动变阻器分类可变式电阻器一般称为电位器,从形状上分有圆柱形、长方体形等多种形状;从结构上分有直滑式、旋转式、带开关式、带紧锁装置式、多连式、多圈式、微调式和无接触式等多种形式;从材料上分有碳膜、合成膜、有机导电体、金属玻璃釉和合金电阻丝等多种电阻体材料。碳膜电位器是较常用的一种。电位器在旋转时,其相应的阻值依旋转角度而变化。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在电路连接号之后,在开关闭合之前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节到最大值,这样的话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电路的作用。防止在电路接通时电流过大而烧坏电路。

2、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慰变化的,在电路接通后通过改变滑片的诶之就可以实现地电路中对电流的调节。在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时候要遵循以上一下,重点在下的原则,金属杆和电阻丝都要分别的连接接线柱。

3、改变电压。在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所起到的作用是改变和他串联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的作用。

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滑动变阻器的主要组成结构有滑片、电阻丝、金属

变阻器和本章复习 导学案

《 变阻器》导学教案 课题:《 变阻器》 课型: 授课教师: 主备: 总课时数:第(19)课时 定稿时间: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变阻器改变电阻大小的原理和变阻器的基本构造。 2.在电路中使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 探究一 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小组讨论 1.该实验需要的器材 。 2.该实验的电路图 3.开关闭合前,应将滑片置于 端。 4.开关闭合后,调节滑片的位置,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以下是滑动变阻器的几种接法,填完表格。 达标检测: 1.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能改变,是由于改变了( ) A.电阻线的长度 B.电阻线的横截面积 C.电阻线的材料 D.电阻线的密度 2.如图所示,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阻 变大,应选择的接线柱是( ) A. A ,D B. B ,C C. A ,B D. C ,D 3.一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A ,20Ω”的字样,其中“2A ”表示 ,“20Ω”表示 。 4.若把两只分别标有“200Ω,1.5A ”和“100Ω,1A ”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使用,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 A.1.5A B.2.5A C.0.5A D.1A 5. 如图所示的电阻箱,其变阻范围为 ,此时读数为 。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年级 学科 准印 份 组长签字: 教务处签字: 《 电压 电阻 复习导学案》导学教案 课题:《 电压 电阻 复习导学案》 课型: 授课教师: 主备: 总课时数:第(20)课时 定稿时间: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1.电压是使电路中_______ _的原因,提供电压的装置叫________。 2.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时,应将电压表______联在被测电路两端,要使电压表的“+”接线柱靠近 “-”接线柱靠近 。 3.将学校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接入电路时,应先用 量程试触,若发现电压表示数只变化一点点,再改用电压表的 量程。测电压时,如果发现表的指针向左偏,原因是 。 4.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 5.某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Ω 1.5A ”,其中10Ω表示 , 1.5A 表示 。 6.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当电路闭合后,V 1和V 2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电压表V 1用的量程是________V ,电压表V 2用的量程是________V ,小灯泡L 1上的电压U 1=________V 。 图5 7如图5所示已知电压表的示数为3V ,那么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_ 8.下列关于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导体中有电流,导体才能有电阻 B .电阻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 C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 D .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 9、如图12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铁棒AB 和CD 连接在一起接入电路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B段电阻大,电流小; B .CD段电阻大电流大; C.AB段电阻大,电流与CD段相等; D.CD段电阻大,电流与AB 段相等。 阻变小的为 ( )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当接通开关S 后,电压表的示数表示( ). (2)当断开开关S 后,电压表的示数表示( ). A .1L 两端电压 B .2L 两端电压 C .电源电压 D .1L 和2L 两端电压 12.如图所示,小平做实验时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那么闭合 开关后,会出现的情况为( ) A .灯泡的灯丝烧断 B .电压表一定烧坏 C .电源损坏 D .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且灯泡不亮 13、图14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电路图及有关元件示意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电路图连接对应的实物图。(为便于检查,导线最好不要交叉) 14.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作导线,将各电路元件连成电路,要求: (1)灯L 1和L 2并联,电流表只测量通过灯L 1的电流;(2)开关同时控制灯L 1和L 2;(3 )电压表测L 2的电压;(4 )在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图4 图12 图 14

八年级物理全册 8.1 压力的作用效果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h 8.1 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叫压力,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掌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单位,能利用压强公式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改变压强的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自主学习 1.在物理学中将作用在上的力叫做压力。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和。 3.物理学中,把物体上所受到的叫做压强。 4.压强的计算公式为:,其中p 表示,F 表示,S 表示。 5.压强的国际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三、合作探究学习 (一)、感受压力的效果 请同学们分别作出杯子垂直压在桌面上的力、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的 示意图。 2.活动二: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请同学们拿出一端削尖的铅笔,用两手的食指压住铅笔的两端,体验一下两 手指的感觉;当用力再大点时两手指又有怎样的感觉?

3.活动二 请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 4.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 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同学们参考课本图 8-3,利用已有的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想 一想:在实验中你们需要采用什么方法?每次实验中需保持什么不变?) 由实验探究可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_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强 例题: 一辆质量为 50t 的坦克在水平地面上,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是 1.5m 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 0.05mm 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 20N ,试比较坦 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的大小。 (三)、交流与讨论 1.压力一定等于重力吗?它与重力有没有关系? 2.课本 146 页的“交流与讨论” 栏目。 (四)、课内小结 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压力的方向是: 3.压强的符号 ,计算公式 ,单位 符号 : 四、反馈练习 1.单位换算:5cm 2 = m 2, 4mm 2= m 2, 2dm 2= m 2,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考点】: (1)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2)重点注意选择“下面接线柱”,口诀(移一下变小):离开下变大,靠近下变小。, (3)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 (4)阻值的选择: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偏小,不能使被测电阻的电压调不到要求的电压;滑动变阻器通过的 电流太小,有可能被烧坏.(注意:用定值电阻的最大确定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以便多次测量。 (6)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的故障: ①、电表完好,按电路图连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不亮,○A、○V表均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但灯L仍不亮,○A、○V表仍无示数,其故障是滑动变阻器断路。 ②、电表完好,按电路图连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亮,○V、○A表均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V、○A表 示数发生不变化,但灯L仍亮,其故障是滑动变阻器短路。 ③、电表完好,按电路图连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发光较暗,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A、○V表示数不发生变化,其故障是连接滑动变阻器时,两根导线同接在下面两个接线柱。 ④、电表完好,按电路图连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较亮,○V、○A表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A、○V表 示数不发生变化,其故障是连接滑动变阻器时,两根导线同接在上面两个接线柱。 ⑤、电表完好,按电路图连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发光较亮,其原因: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没有移动最大阻值上。 ⑥、电表完好,按电路图连好最后一根导线后,发现灯L发光较亮,其原因: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和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没有移动最大阻值上。 第一讲: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选择:【考点4】 1.(2013贵阳市)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 3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1A”.实验中,先在a、b两点间接入5Ω的电阻,闭 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 数.接着需要更换a、b间的电阻再进行两次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进行,应选择下列的哪两 个电阻() A.10Ω,和40ΩB.20Ω和30ΩC.10Ω和20ΩD.30Ω和40Ω 2. (2013遵义市)小明在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3V的电源,最 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R,待测电阻R x及如图甲所示的其它器材。 (1)如图甲,实验电路还未连接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相应图中将实验电 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3)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其中一次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对应的示数如 图乙所示,则本次测得的待测电阻R x =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做完以上实验后,小明还用该实验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计划测量当R x两端电压 分别为1V、2V、3V时对应的电流,但发现无论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使R x两端电压达到1V,原 因可能是。 3.(2011·遵义).某课外实验活动小组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L电阻”的实验。被测小灯泡L 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A量程 (“0~0.6A”,“0~3A”)、电压表V量程(“0~3V”,“0~15”)、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滑动变

变阻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熟悉常用的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2.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三、学习过程: 1、激趣引题 活动1 认真听音乐,比较声音的变化,小组讨论:声音大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展示: 活动2 仔细观察(课本19页想想做做)实验,思考问题:(1)灯泡的亮度为什么变化?(2)灯泡变亮时铅笔芯连入长度怎样改变?(3)电路中的电流怎样变化?(4)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怎样改变?(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 2、学习活动 活动1 A、看课本19页第一节结合实物认识变阻器,学习变阻器的原理,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 (2)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3)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B、结合实物小组合作认识变阻器的构造,理解铭牌上数据的物理意义;并学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和电路符号。 小组展示: 活动2 实验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A、提出问题 (1)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西王庄中学“十六字有效课堂”导学案——八年级物理 课题:第四节变阻器主备人:靳老师审核人:学生:总第7课时 【感知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知道变阻器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有效预习】 1、试着自己完成课本19页“想想做做” 2、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那么滑片移动是怎么改变连入电路成电阻的呢? 。 M N 正确接法?

八年级物理下册《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 案苏科版 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力是物体能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通过对多个实验现象进行归纳,认识力的相互作用。 3、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并能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对多个实验的总结,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的作用性。 【课前预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力。2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施力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受力物体。请举三个例子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并分析谁是施力物体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3、预习课本57页第一段,并看图8-34,图8-35,用你身边的器材亲自体验一下,仔细观察现象,同时体会自己的感觉。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也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你打排球或踢足球的过程,当你的手或脚对球用力时,球的运动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习过程】 1、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力?(2)回顾小品《卖拐》片段范伟的脚会自己麻吗?想一想为什么会麻?(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讨论课本P 57、58图8- 32、8- 33、8-34完成填空。例:图8-32手指的形状的改变,这是因为手在对铅笔施加向下的压力的同时,____________对 ____________施加了向_____压力图8-35 小孩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因为女孩对男孩施加向左推力的同时,____________对 ____________施加了向_____推力图8-34磁铁在吸引铁块的同时,_________也吸引了___________由此可见,总结:力的作用是______ __ 3、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1划船时船桨对水向后施力时,为什么船向前行呢?船桨对水有向后的推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船桨有向前的力,带动船向前行驶。 2、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举出至少两个例子,并做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训练】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滑动变阻器的选择(解析版)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一?解答题(共5小题) 1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 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f电M Y 匕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 B (选填序号); A. 变阻器滑片 B. 电压表示数 C. 电流表示数 (2 )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选填序号); A.10Q0.5A B.20 Q1A C.50 Q2A (4 )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电压; (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 是电阻R处有断路. 考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占: 八、、?专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 题: 分 (1)实验研究的是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因此必须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一定,所以眼析:睛应注视电压表的示数,移动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 (2)图中没有连入电路的是电压表,根据图象计算出电压表的示数,确定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在连 接过程中也要注意正负接线柱; (3)首先求出定值电阻两端需要控制的电压,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求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 电压值;然后从图乙中,取几个电流、电阻数值,分别算出对应的滑动变 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这几个阻值都应该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内,据此选择合适的变阻器.

(4)阴影部分为电流和电阻的乘积,应该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5)电流表示数为0,说明电路中有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6V,说明电压表和电源连

八年级物理下册《6.4变阻器》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6.4变阻器》导学案新人教 版 6、4变阻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一、复习提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么影响的? 二、引入课程调一调收音机的音量旋钮,声音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调一调电视机的亮度旋钮,亮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呢?学了今天的课程,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新课教学 (一)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符号出示并介绍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符号。 (二)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三)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1、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思考下面的问题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2、设计实验电路,思考下面的问题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3、按你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泡的高度。 (四)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作限流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应该注意的是:滑动变阻器用作限流器是串联在电路里,在限流时,滑片开始应放在阻值最大位置上,使电路里有最小的电流。(五)简介电阻箱的结构和读数 三、随堂练习如图,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为P和P,若要使灯L变亮一点,灯L变暗一点,则P应向____滑,P应向____滑。 四、板书设计2 变阻器 (一)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符号 (二)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三)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四)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作限流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教学反思:

力及其作用效果导学案

第六章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 课前检测: 1、力是()对()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3、力可以使物体发生(),里可以改变物体的()。 4、力的三要素是()、()、()。 一、自主探究 1.力的概念 探究一:举例:人推车、拖拉机拉拖车、人提物体、手提箱子、手压弹簧。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四种情况有什么共同点? 人推车,()对()施加了力,车受到了力;拖拉机拉犁,()对( )施加了力,犁受到了力;手提箱子,( )对( )施加了力,箱子受到了力;手压弹簧,()对()施加了力,弹簧受到了力。在物理学中把人、车、拖拉机、犁、手、箱子、弹簧等称为物体。把推、拉、提、压等称为作用。 请同学概括力的概念:力是() 我们把像()、()、()、()这些施加力的物体称之为()物体,()、()、()、()这些受到力的物体称之为()物体。 思考:(1)、没有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2)、一个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 (3)、只有施力物体或只有受力物体这样的力存在吗? 总结:①任何力都不能脱离()而单独存在。 ②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它们同时出现和同时存在。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实验探究一:用磁铁吸起铁钉 学生亲自操作:在这个实验中,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了。 结论: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通过以下练习,学会怎么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用手提桶时,桶受到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人通过绳子提取井中的水,桶受到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提出问题:用手拍大腿时,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拍大腿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 分析:手拍击桌子,手是(),桌子是();(填“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拍桌子的同时,受到了桌子给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 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右手是();(填“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也就是说()。 (4)相互作用的力的特点:大小()(填相等或不相等),方向()(填相同或相反),作用在()(填一个或两个)物体上。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干什么?) (1)探究一: 轻轻用力弯刻度尺,刻度尺会由直变();轻轻用力压充气的气球,气球会由圆变();用力拉弹簧,弹簧会(),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结论: 力的作用效果一: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2)探究二: 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力使物体由()变为()。 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力使物体由()变为()。 司机师傅转动方向盘的力,可以导致汽车运动的()发生改变。 我们骑自行车时,当脚用力蹬车时,会使自行车会由()变()。 当道路拥挤时,刹闸的摩擦力,会使自行车会由()变()。 (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从运动到静止,是由快变慢,还是由慢变快;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2.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重、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阻丝、电珠、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木板。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舞台灯光”视频,在展示过程中也不断调节音量。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灯光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展示调光台灯的应用,灯光的亮度同样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思考:调光台灯为什么能够调节灯的亮度?是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呢?(让学生各抒已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新课教学 1.自制调光台灯电路实验 学生根据看到的调光台灯实物,利用手边的器材,连接一个调光台灯的电路。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电阻丝、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 学生动手实验接电路,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 实验成功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实验电路,以及如何操作使得电灯的亮度发生改变, 教师提问:根据你的观察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在你的操作中你改变了什么从而使灯的亮度发生了改变。 答:灯的亮度是随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的,在操作中我改变了电阻而实现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灯的亮度的变化。 教师提问:在操作中是如何改变电阻的? 答:用导线一端固定,导线另一端在电阻丝上滑动改变电阻丝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教师讲述:像这种能够通过改变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值的电学元件叫做滑动变阻器。 提问:结合刚才的实验观察,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教师讲述: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演示幻灯片):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2.认识滑动变阻器 教师提问:在刚才的实验电路中,对于灯的亮度的改变还不够多,是因为电阻线太长了不方便,如果还要进一步改变电阻值的大小比较多,那么滑动变阻器该做成什么形状? 答:将电阻线密绕成螺旋状。 各组分发滑动变阻器,学生仔细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试说出各个构成部件的作用。 提问:根据对实验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猜测滑片顶端所标规格的含义? 答: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最大电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3.滑动变阻器接法的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只能用两个接线柱。实验同样要达到调光的效果。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接法,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在指导、巡视的同时,将某些接法对于改变电流无效的进行全班探讨)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有详细答案及解析)要点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一.解答题(共5小题) 1.(2011?绍兴)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10Ω0.5A B.20Ω1A C.50Ω2A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 2.在完成“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后,小明产生疑问: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发生变化时,它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呢?为此,他找来了下列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一定值电阻,三个规格分别为“5Ω,1A”、“30Ω,1A”和“35Ω,0.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电压为6V). (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小明选择的规格是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2)根据题意,正确完成剩余部分连线,并使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变小. (3)分析表中的数据,写出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随它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4)以其中一组数据为例,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Ω.(结果取整数) (5)小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不转,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的故障是_________.

第4节 变阻器 导学案

1 第4节 变阻器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画出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及用电器两端电压。 【学习重点】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按要求正确连接变阻器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了解轮廓。 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 , 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2、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必须 接入电路,才能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二.课堂导学,主动参与。 活动1.演示课本上的68页16.4—1,引入到滑动变阻器。 活动2. 1.学生观察实际滑动变阻器,认识它的结构。 2.连接滑动变阻器。16.4- 3. 3.实验探究:分别将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和并联,看哪种接法能改变灯泡的亮度 实验的结论是: 联时能改变灯的亮度。 活动3.实验探究以下的问题: (1)分别将这几种接法接入电路,探究出可行的正确接法,填写好下表: 接法 调节滑片时灯泡的亮度是否改变 电路中的电阻是否改变 接法是否有效 M 接C ,N 接D M 接C , N 接A M 接C ,N 接B M 接A ,N 接C M 接A ,N 接D M 接A ,N 接B (2)通过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a.要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 的接入电路。 b.滑动变阻器两个 接线柱之间的电阻相当于一个较大的定值电阻。。 c.滑动变阻器两个 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一根导线。 d.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e.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f.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 活动4.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 活动5.让学生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面标的“200Ω 2A ”的物理意义分别是

力及其作用效果导学案(精)

第六章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别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力的概念 探究一:举例:人推车、拖拉机拉拖车、人提物体、手提箱子、手压弹簧。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四种情况有什么共同点? 人推车,()对()施加了力,车受到了力;拖拉机拉拖车,()对( )施加了力,拖车受到了力;手提箱子,( )对( )施加了力,箱子受到了力;手压弹簧,()对()施加了力,弹簧受到了力。在物理学中把人、车、拖拉机、箱子、弹簧等称为物体。把推、拉、提、压等称为作用。 请同学概括力的概念:力是() 思考:(1)、没有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2)、一个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 (3)、只有施力物体或只有受力物体这样的力存在吗? 总结:①任何力都不能脱离()而单独存在。 ②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它们同时出现和同时存在。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实验探究一:用磁铁吸起铁钉 学生亲自操作:在这个实验中,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了。 结论: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通过以下练习,学会怎么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用手提桶时,桶受到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2)、人通过绳子提取井中的水,桶受到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提出问题:用手拍大腿时,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拍大腿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 分析:手拍击桌子,手是(),桌子是();(填“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拍桌子的同时,受到了桌子给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 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右手是();(填“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也就是说

滑动变阻器及变化电路专题复习

①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 最大电流是2A。 ④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 B.接线要“一上一下”; 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位置。 例1 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当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分析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2变大,由于R1是 定值电阻,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串=R1+R2变大,串联电路的电 流I=U/R串,因U恒定不变,R串变大,所以I变小,电流表示数 就变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1= IR1,因为I变小,而R1不变,所以U1变小,电压表示数 变小。即分析思路流程如下(↑表示增大,↓表示减小): 思考:若要判断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2,能否根据U2=IR2来判断U2的变化?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I和R2都是变化的,而此时的问题切入点应是R2的阻值不变,再根据U2= U-U1,因U 恒定不变,U1减小,则U2增大分析思路流程如下: 例2 如图2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 数如何变化? 解析根据电路特点可以确定R1和R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R2或R1两端的 电压,也就是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A1和A2分别测量的是通过干路、 R1和R2支路的电流。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并联电路的电流、电 压和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虽是增大的,但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引起了 总电阻的变化,但并没引起总电压的变化,所以它只改变滑动变阻器这一支路电流,并不能 改变R1支路电流。分析思路流程如下: 例3 如图3所示电路,当滑片向左滑动时,各电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分析此问题关键是分析电路,R1和R2组成了一个串联电路,但R1滑片 的一端接在电压表上,也就是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不能改变整个 电路的总电阻,所以电路的电流并不改变,电压表测量的是加在滑 动变阻器R1右面部分的电阻与R2两端的电压之和。分析思路流程 如下: 例4 如图4所示电路,当滑片向右滑动时,各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分析此电路是混联电路,R1和R2并联再与R3串联,电流表A1,A2,A3 分别测通过R1、R2和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 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没有变化, 当滑片向右滑时,R3变小,则R总变小,总电流变大,这时的切入 点是R并不变,U并变大,因而 I1和I2变大,又由于U不变,U3变小。 分析思路的流程如下: 例5 如图5所示,当滑片向右滑动时(不包括最右端)。各表示数变 化情况? 分析这是一个混联电路,但滑动变阻器在一支路上,当滑片向右滑 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则并联部分的阻值减小。总阻值 减小,总电流增大,此时切入点是干路上的电阻R3,由于R3 的阻值不变,所以U3变大,U并 变小,流过R1的电流变小,总电流变大,流过R2的电流变大。分析思路的流程如下: 这类问题也可以使电路中的电流、电阻和电压及电功率发生变化,分析此类问题同样应注意哪些是 不变的物理量,然后根据串并联关系,依据不变量推导变量的变化规律。 例8 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R1、R2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1由断开变为闭 合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滑动变阻器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1581166.html, 滑动变阻器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作用 作者:朱刚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03期 摘要: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 流和两端的电压。在初中的电学实验中如果能够巧妙地加入滑动变阻器,能够提高课堂的讲解效率和实验教学的质量。针对滑动变阻器在物理教学实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做一些论述。 关键词:滑动变阻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 滑动变阻器是一个重要的电路元件,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有很多实验需要用到滑动变阻器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熟练了解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了解它在电路中的用处,并且会简单地使用滑动变阻器来连接电路。但是想要真正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需要放在不同的电学实验中进行分析研究。 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涉及滑动变阻器的有以下几个:(1)滑动变阻器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2)用伏安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3)设计实现小灯泡的亮与灭。 一、滑动变阻器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中的作用 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主要有:(1)保护电路。(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下面用实验来讲解一下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连接一个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的电路,电路中串联上电流表,电压表的两端连接在小灯泡的两端,这样做成一个简单的测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的电路,不同之处是串联上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滑动变阻器本身就是一个电阻,只不过是可以变动电阻值的电阻。由公式P=UI,可知,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变量,就可以测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在上面设计的电路中,串联电路的电压是相加的,已知 U=IR,改变电阻就能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总电压不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也就随之改变,从而测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要测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还有一个要求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实际电压,所以在实验中用到滑动变阻器,可以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实际电压,达到提高实验准确度的目的。 二、用伏安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主要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从而找出规律。

初中物理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规格的选择练习题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规格的选择练习题 1.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要求连线不得交叉) (2)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 (3)上述实验中,小强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 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A.50Ω 1.0A B.30Ω 1.0A C.20Ω 1.0A. 2.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4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小哲帮小彬检查时发现连线不对,而且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了,请你把接错的那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导线不允许交叉). (2))电路改正以后,小彬实验时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3V,经检查导线均

完好且接触良好,则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如果他们先用5Ω的电阻做实验,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某一值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A.(4)如果他们用5Ω的电阻做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刚好在上图所示位置,接下来把5Ω换成10Ω电阻后,为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端移动(选填“左”或“右”). (5)再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重复以上步骤.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比. (6)小彬同学换用40Ω的定值电阻接着进行上述实验,请判断他能否顺利完成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6.4变阻器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16.4变阻器 班级:学生: 学习目标: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来改变电流。 学习重点: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学习难点: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 教学方式:演示法、观察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长短粗细相同的铁丝及铜丝各一段、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调光台灯。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是,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2、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才能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二、课堂导学: 1 1、情境导入:让小灯泡的亮度发生改变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改变电源电压。你有什么办法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情况下,逐渐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2、出示目标: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来改变电流。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演示课本上的6.4—1,引入到滑动变阻器。 2、学生观察实际滑动变阻器,认识它的结构。 3、实验探究:分别将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和并联,看哪种接法能改变灯 泡的亮度。 实验的结论是:联时能改变灯的亮度。 4、实验探究以下的问题: (1)分别将这几种接法接入电路,探究出可行的正确接法: (2)通过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a.要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的接入电路。 b.滑动变阻器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相当于一个较大的定值电阻。 c.滑动变阻器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一根导线。 d.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e.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f.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 5、让学生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面标的“200Ω 2A”的物理意义分别是 。 三、展示反馈: 在学生完成课堂导学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展示,同时对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估。 四、学习小结: 1.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从而改变电流的大小。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导学案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议论文阅读复习 学习目标: 1、辨别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2、能够分析这些方法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一、知识回顾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和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3、常见的论证方有、、、、。 4、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 5、议论文的语言的特点是、等。 二、慧眼识珠: 判断语段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1、《善于舍弃》 ⑤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在研究和教学中。他发现自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天才.于是他对自己作出了冷静客观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毅然告别了大学课堂和实验室,回到家里,专门从事写作。阿西莫夫这一聪明的舍弃,成就了他一生创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赢得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的荣誉称号。 指出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 2、古语说:“天下之事,必作于细。”科学研究尤需如此。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德国化学家维勒研究一种铝矿石,漫不经心,自然无缘与钒结识;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 指出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 3、《荣与辱》 ①“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和“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 ②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 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 ④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指出在④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 4、《跨越苦难》 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难是蹲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的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魂在苦难中涅槃,就会显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语段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变阻器》教学设计

《变阻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结构简图,元件符号。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思考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 【教学重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滑动变阻器、示教板、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 【教材教法】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3分钟) 师: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生:材料、长度、横截面、温度。 师:其中,长度如何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 生:其他因素相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二、新课引入(5分钟) 创设情景,采用多媒体实验引入新课。(创设情景,引发思考,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三、变阻器原理的学习(10分钟) 提出问题教师引导: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启发学生猜想:铅笔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 实验探究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的变化 方案目的(改变长度):如图所示,在导线间夹入一段铅笔芯,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获得证据或数据的来源。在观察到现象后及时做出记录,这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揭示科学的神秘面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