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TS16949体系工艺流程综合分析表

精品TS16949体系工艺流程综合分析表

有限公司

工艺流程综合分析表

生产部工作流程

生产部工作流程 1.目的 通过生产过程的管理,确保生产品质、交期、成本、安全的目标实现。 2.流程角色 主导部门:生产部 配合部门:业务部、采购部、工程部、研发部、品管部、仓库 3.流程说明: 对生产全程进行管控,实行有序管理; 管理目标追踪落实。 4.职责定义 4.1生产部 4.1.1跟进收集各部门对各类产品的需求信息,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实施;4.1.2按照产品作业指导书的工艺工序要求,组织调度生产资源落实领料、生产、 入库过程管理; 4.1.3对生产自检的不合格物料跟进退换。 4.2采购部 4.2.1在生产通知发布后,及时制定对应的到料计划并实施,确保生产物料的供 应; 4.3工程部。 4.3.1发行各类产品的标准作业规范(SOP),工艺流程图(PDF)并监督生产落 实执行; 4.3.2协助生产技术支持,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4.4技术部 4.4.1发行各类产品的产品物料清单(BOM)及各类技术图纸、文件; 4.5品管部 4.5.1依据生产自检后的物料退换要求,进行责任方判定以确认不合格物料的处 理决定; 4.5.2对制程中的原物料与半成品加强制程检测,对入库前的制成品执行入库检 测。 4.6仓库 4.6.1根据生产通知单和产品物料清单(BOM)及时出具领料单; 4.6.2依据出货计划单即时按单备料,根据生产部需求履行发料、退料、报废、入库等作业流程。 5.生产作业流程图

6.生产作业流程说明 6.1生产根据业务部的《生产通知单》、研发部的《新产品试产单》或工程部的《小批量试产单》结合业务部的《出货计划单》和采购部的《到料计划单》制订《生产部生产计划单》。 6.2生产部根据《生产部生产计划单》和研发部的技术指导文件(《技术图纸》等)及工程部的工序工艺文件(《标准作业规范SOP》《工艺流程图PDF》等)作成《生产指令单》并下发至各车间(或班组)。 6.3各车间(或班组)物料员根据《生产指令单》、业务部的《生产通知单》、研发部的《产品物料清单BOM》、仓库出具的《领料单》到原材料仓库按单领取各类生产物料,对于特许采够的物料需持有品管部出具的《特采单》方可领料。6.4《生产车间根据生产指令单》和领料情况进行生产资源调度。 6.5各班组按照工程部对各产品的工序工艺要求进行有序上生产,确保生产品质、交期、成本、安全的目标实现。 6.5.1生产过程中各班组或工序段在半成品流转过程中,应使用生产部统一的《现品票》或《标识卡》来对半成品的周转进行跟踪管理; 6.5.2生产过程中各班组或工序段应收集好各种有关制程过程的数据记录,并作成相应报表,如《制程不良品记录表》等; 6.5.3各生产车间统计根据各生产车间当日生产情况作成《生产日报表》; 6.5.4生产过程中品管部制程IPQC应根据各产品对应检验标准来进行制程品质 管控和数据记录,并完成《首检记录表》、《巡检记录表》和《产品终检表》; 6.5.5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物料短缺的,各生产车间遵循生产物料溢领程序 进行生产物料领取; 6.6.6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现有原材料来料不良的,各生产车间遵循退料程序进行物料退仓处理,并按生产物料领料程序进行同等数量正常补料(按常规生产物料领料流程操作); 6.6.7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报废物料,各生产车间遵循生产用物料报废流程进行报废处理,报废物料原则上退回对应仓库,然后遵循生产物料溢领程序进行生产物料领取; 6.6.8生产过程中各班组或工序段的制程不良品原则上由各班组或工序段自主维修,对于实在无法修复的送维修组进行维修; 6.6.9维修组依据工程部提供的各对应产品的《维修作业指导书SOP》进行不良品维修,并做好数据收集,完成《维修记录表》,对于自身技术无法返修的,可向工程部提请技术援助。 6.6.10产品包装完成后,包装组经过认真确认无误后,包装组组长通知物料员 对成品进行入库。 6.7物料员生成《成品入库单》并遵循成品入库流程进行入库。 6.8生产车间统计完成各类数据报表,进行生产工单结案。

生产作业流程规定教学提纲

车间管理要求 一、车间生产任务的公平、合理分配: 1、难易搭配的均分任务原则; 2、工价高低搭配均分原则; 3、特殊紧急任务应急分配原则。 二、车间管理人员合理的奖惩规定,考核以下内容 1、任务安排的合理性;人员积极的调动; 2、任务完成的及时性;产品的质量,工艺水平; 3、文明生产环境的整洁度; 4、实行员工对车间管理者的民主评分作为考核的依据; 5、车间管理人员薪资分成固定和浮动考评两部分; 6、实行自评分,互评分相结合考核制。 三、车间领料和用料管理 1、领料管理 1.1设专人领料(班长代领并负责数量、型号的准确性) 1.2设专用的物料架,分清工程各部上料架并做完整、清晰的

标识; 1.3车间管理人员应及时监控物料的缺件情况并及时向有关部 门反馈,同时做好追踪和记录。 2、用料管理 2.1分工程用料,禁止串用其他工程用料; 2.2随时保持尚未使用之料摆放的整齐; 2.3及时清理用完材料的包装物品。 1、生产计划跟踪流程。 2、特殊、配件辅材请购流程。 3、装配工艺制作流程。 4、一次工艺制作流程。 5、二次工艺制作流程。 6、作业失误材料更换流程。 7、材料损坏、遗失处理流程。 8、产品暂停、恢复流程。 9、产品完工送检流程。 10、产品完工更改流程。 11、受控图纸接收、回收流程。 12、产品完工进仓流程。 13、产品出厂装车流程。 14、、外出安装、改造流程。

15、桥架制作、安装流程。 16、出厂产品返回处理流程。 17、计件工资计算流程。 18、工具、设备请购流程。 19、机台、设备保养流程。 20、工具、设备维修、报废流程。 一、生产计划跟踪流程: 4.1销售部接到客户的意见可下达生产时,交给指定人填写《销售订单》“制造命令书”,注明:客户名称、发单日期、交货日期、交货次数、产品 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制作要求等,由销售部主管确认无误后签字。 4.2成品库管员根据《销售订单》订单数量依成品出入库的数据管理核查成品仓库销售、仓库、生产三方主管确定实际生产周期,结合成品安全库存量,仓库开具 《生产任务单》送给生产部经理核准,然后把第二联给生产调度员。 4.3生产进度评审: 4.3.1生产调度员接到“制造命令书”填写生产任务单“生产进度评审表” 给相关部门主管评审完成任务的日期,评审可按交货期完成的交给 商务部主管确认签字,然后第二联给商务部主管签收。 4.3.2相关部门在“生产进度评审表”评审的日期超过交货期时,由商务部与业务员沟通拖延到评审完工日期确认签字;若不能拖延的情况 下由生产调度员召集有关部门主管到会议室协商解决,相关部门主 管确认可行后签字;在协商达不到目的时,把此工程当作特殊工程 来落实,由生产调度员排出特殊生产计划,经生产主管及确认签 字各部门执行。 4.4生产调度员根据“生产进度评审表”,编制各部门的“生产计划表”,

工艺过程的统计分析一

工艺过程的统计分析 一:概述 在生产实际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很多,这些原始误差往往使综合地交错在一起对加工精度产生综合影响的,且其中不少原始误差的影响往往带有随机性。对于一个受多个随机性质原始误差影响的工艺系统,只有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符合实际的结果。 (一)系统性误差与随机性误差 系统性误差可分为常值系统性误差和变值系统性误差两种。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大小和方向皆不变的误差,称为常值系统性误差。例如,铰刀直径大小的误差,测量仪器的一次对零误差等。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大小和方向遵循某一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变值系统性误差。例如,由于刀具的磨损引起的加工误差,机床和刀具或工件的受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等。显然,常值系统性误差与加工顺序无关,而变值系统性误差则与加工顺序有关。 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有些误差的大小和方向使无规则变化着的,这些误差称为随机误差。例如加工余量不均匀、材料硬度不均匀、夹紧力时大时小等原因引起的 加工误差。 对于常值系统性误差,若能掌握其大小和方向,就可以通过调整消除;对于变值系统性误差,若能掌握其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则可通过自动补偿消除;唯队随机性误差,只能缩小它们的变动范围,而不可能完全消除。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血可知,随机性误差的统计规律可用它的概率分布表示。 (二)机械制造中常见的误差分布规律

偏态 分布 在用试切法车削轴径或孔径时,由于操作者为了尽量避免产生不 可修复的废品,主观地(而不是随机地)使轴颈加工得宁大勿小, 则它们得尺寸误差就呈偏态分布。 机械加工误差 分布规律 (三)正态分布 1.正态分布的数学模型、特征参数和特殊点机械加工 中,工件的尺寸误差是由很多相互独立的随机误差综合作 用的结果,如果其中没有一个随机误差是起决定作用的, 则加工后工件的尺寸将呈正态分布,其密度方程中,有两 个特征参数:一个算术平均值只影响曲线的位置,而不影 响曲线的形状;另一个均方根偏差(标准差)σ 只影响曲 线的形状,而不影响曲线的位置,均方根偏差愈大,曲线 愈平坦,尺寸就愈分散,精度就愈差。因此,均方根偏差 反映了机床加工精度的高低,算术平均值反映了机床调整 位置的不同。 2.标准正态分布 算术平均值为 0,均方根偏差为 1 的正态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 3.工件尺寸再某区间内的概率 生产上感兴趣的往往不是工件为某一尺寸的概率是多大,而是加工工件尺寸落在某一 区间(x1≤x≤x2)内的概率是多大,如右图示。通过分析可知,非标准正态分布概率 密度函数的积分,经标准化变换后,可用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表示,为 了计算的需要,可制作一个标准化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表。通过计算可知, 正态分布的分散范围为 这就是工程上经常用到的“±3σ 原则”,或称“6σ 原 则”。

工艺流程 (解析版)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专题16 工艺流程 【母题来源】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母题题文】硼酸(H 3BO 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Mg 2B 2O 5·H 2O 、SiO 2及少量Fe 2O 3、Al 2O 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95 ℃“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 3+离子,可选用的 化学试剂是_________。 (3)根据H 3BO 3的解离反应:H 3BO 3+H 2O 垐?噲?H ++B(OH)?4,K a =5.81×10?10,可判断H 3BO 3是______ 酸;在“过滤2”前,将溶液pH 调节至3.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在“沉镁”中生成Mg(OH)2·MgCO 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___ 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NH 4HCO 3+NH 3 (NH 4)2CO 3 (2)SiO 2、Fe 2O 3、Al 2O 3 KSCN (3)一元弱 转化为H 3BO 3,促进析出 (4)2Mg 2++323CO -+2H 2O Mg(OH)2·MgCO 3↓+23HCO - (或2Mg 2++223CO -+H 2O Mg(OH)2·MgCO 3↓+CO 2↑) 溶浸 高温焙烧

生产部工作流程教学文稿

第一部分生产管理规定 生产管理概述 1、生产计划系统 2、生产过程管理 3、生产设备管理 4、生产统计和成本控制 5、生产人员管理 6、生产质量和安全管理 生产计划系统 ?生产计划包含1、年、月、周、日、班生产计划2、设备零配件库存、采购、使用计划、3全年人员需求培训计划、4、设备维修计划、5、设备更新改造计划、6、产品质量持续改进计划等。 设备更新改造计划 1.每年根据公司总体的经营计划做出相应的设备改造更新计划。 2.生产部组织技术人员提出方案,包含技术可行性,经济实用性。 3.报总经理审批。 4.执行方案。 设备维修计划 1.统计上一年的设备故障率,找出关键设备。 2.根据上一年的设备使用情况,提出当年的设备维修总计划,一般在上一年的11月份作出。 3.根据年度设备维修总计划,作出分月度的分计划。

4.执行月计划,并标明完成情况。 零配件库存采购计划 1.统计上一年度的零配件的领用情况,对常规的配件做适当的库存。 2.零配件采购根据当年的使用情况,确定采购的厂家,型号,价格。争取每种类的配件有三家以上的供应商。 3.生产部经理根据公司全年的生产计划和设备运行情况作出全年的零配件 采购计划,报总经理审核批准。 4.每月零配件采购计划由分管设备的经理提出经生产部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采购 5.零配件采购人员根据零配件价值的大小和重要程度,由生产部经理安排相关人员采购。 6.生产常用零配件定点采购,争取有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货比三家,质量第一,努力降低采购成本。 员工需求计划 1.生产部经理根据公司全年的经营计划作出生产部全年的人员需求计划。 2.对于需要招聘的人员向公司行政部提出申请,说明招聘条件。由行政部安排招聘。 3.对于需要招聘的技术人员,生产部经理提前3个月提出申请。 员工培训计划 1.生产部每年须安排两次以上的人员培训计划。 2.人员培训计划包括岗位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 3.培训方式为实际操作和理论讲授相结合。

生产部生产作业流程修订稿

生产部生产作业流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佛山市大品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生产部生产作业流程 文件名称:生产部生产作业流程 文件编号:DP/COP082011-2017 制订日期:2017年8月20日 版本版次:17第一版 总共页数:2页 1.目的 通过生产过程的管理,确保生产品质、交期、成本、安全的目标实现。 2.流程角色 主导部门:生产部 配合部门:业务部、采购部、工程部、技术部、品管部、仓库部 3.流程说明 对生产全程进行管控,实行有序管理;管理目标追踪落实。 4.职责定义 生产部 跟进收集各部门对各类产品的需求信息,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实施; 按照产品作业指导书的工艺工序要求,组织调度生产资源落实领料、生产、入库过程管理; 对生产自检的不合格物料跟进退换。 业务部 依据已签订的供货合同,转化为生产通知单(销售订单)并及时有效下发; 依据业务员提报产品交期需求,整理发布出货计划单; 采购部 在生产通知发布后,根据采购计划及时制定对应的到料计划并实施,确保生产物料的供应;

工程部 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安装人员调度,实时跟进安装进度,确保按期交单; 收集工地反馈意见,及时处理现场安装管理; 负责欠料,补料,维护等补料计划,及时提交跟进。 技术部 发行各类产品的产品物料清单(BOM)及各类技术图纸、文件; 发行各类产品的标准作业规范(SOP),工艺流程图(PDF)并监督生产落实执行; 协助生产技术支持,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品管部 依据生产自检后的物料退换要求,进行责任方判定以确认不合格物料的处理决定; 对制程中的原物料与半成品加强制程检测,对入库出库前的原料及制成品执行检测。仓库部 根据生产通知单和产品物料清单(BOM)及时反馈库存不足; 依据出货单即时按单备料,根据生产部需求履行发料、退料、报废、入库等作业流程。 5.生产作业流程图

产品外协加工操作规范及流程

一.目的: 保证本公司外协生产的成品及半成品加工质量,并确保本公司产品质量及企业信誉。同时为指导、规范公司外协加工行为,使外协生产有序、顺利进行,确保外协加工厂的生产过程能够满足本公司对成品质量的要求,特制订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滔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半成品外协加工生产全过程控制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外协厂供应商资格审核、技术资料准备、首件确认、生产制程控制、包装出货要求、异常处理、制程优化、质量考核等基本要求。建滔科技外发生产的执行部门必须遵照执行。 三.基本流程: 1.外协加工厂审查 1.1PMC根据订单和公司内部产能评估,确认外发生产的需求,向供应链提出申请,确认、引进外发协作生产厂家。 1.2供应链牵头,品质部、生产部、业务部参与对协作厂家的实地审查,确认其质量保证体系及设备、现场、人员对产能、品质的保证能力。 1.3参与部门的相关人员填写《外协生产厂家考察表》,审核合格通过后交PMC 备案执行外发。 1.4供应链负责与协作厂家签订《外协生产质量及交期保证协议书》及相关服务价格等业务往来合同。 2.外协生产准备事宜 2.1PMC按BOM备齐外发产品的全部物料。同时沟通辅料是否由我公司提供,如果协作厂家自备,辅料的品质是否符合要求:如是否为无铅工艺、是否客户指定的辅料品牌等。 2.2技术资料的准备和提供。技术中心负责提供生产技术文件及BOM,工程部提供作业指导书,一并交付PMC提交外协加工厂。 2.3工装、治具及特殊设备及仪器的准备。工程部与外协加工厂沟通,负责准备缺少工装、夹具及设备等,并通过PMC交付给外协加工厂。

2.4首件确认以及制程监控人员的派遣。由PMC协调,品质部派一名IPQC人员、工程部派一名PIE工程师到外协加工厂家跟线监控、指导。外协厂家生产正常可以自主保证质量生产时,以上人员可以撤回。 2.5PMC对于所有的物料、辅料、工装、设备等物资,都要列清单办理交接手续,备案。外协加工结束负责清理、收回以上物资。 3、外协厂家的制程工艺监管(工程部PIE完成): 3.1原则上必须按我公司的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执行,工程外派的PIE负责落实工艺流程及对其现场培训、指导。 3.2不相同的工艺制程,其品质保证能力必须高于我公司的要求。对于品质保证能力低于我公司要求的或会造成品质隐患的工艺或方法,禁止操作。 3.3对回流焊、波峰焊等关键工序,要核实其工艺参数,确认其工艺水平是否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3.4对LED的使用必须重点指导。同一件产品上必须使用相同厂家的同一个包装内(同灯盘)的LED,换料时选用包装上的电压、波长或色度坐标、亮度等参数指标完全相同的物料(相同BIN),防止LED色差问题。 3.5检查生产线的静电防护措施,工装、设备、人员的接地是否规范、可靠。 3.6产品直通率需达到98%以上(不能不低于建滔公司内部实际水平)。 4、外协厂生产制程的品质监管(品质部IPQC完成): 4.1确认生产线是无铅工艺。 4.2做好产品的首件确认,并签字封样。 4.3考察其生产制程的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到位、能力是否达标。 4.4外协厂按要求记录制程的品质数据供我方稽查。 4.5品质部主导对外协厂商每月定期进行一次评审,不合格或者考核超标直接淘汰。 4.6外协厂发生物料异常、资料异常或无法确认的事情及时反馈我司品质部处理。 5、外协产品的包装、运输、交货过程管控 5.1PIE对外协厂的产品包装方式及要求提出明确要求。有裸露器件的产品,特别是裸露的LED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方可运输。 5.2检查包装物的静电防护特性。 5.3有明确标识的生产信息:型号、数量、物料代码及状态等信息。

某制造公司各部门业务流程图汇总

××××××××制造有限公司 流程图 2013年11月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业务总流程图 (4) 1、企管部业务流程图 1.1、员工招聘流程 (5) 1.2、员工离职流程图 (6) 1.3、员工转岗流程图 (6) 1.4、工资核算发放流程图 (7) 1.5、文件管理流程图 (8) 1.6、员工社保办理流程图 (8) 1.7、员工请假流程图 (9) 1.8、员工年休假流程图 (9) 1.9、办公用品申领流程图 (9) 1.10、食堂结算流程图 (10) 1.11、试用期转正(定岗)流程图 (10) 2、生产计划部业务流程图 2.1、生产流程....................................... .11 2.2、材料申购流程 .. (12) 2.3、材料采购流程 (13) 2.4、材料领用流程 (14) 3、设备部业务流程图 3.1、设备检修流程图................................. .15 3.2、设备采购流程图.. (16)

3.3、设备报废流程图 (17) 3.4、备品备件流程图 (18) 3.5设备工具管理流程图 (19) 4、储运部业务流程图 4.1、主材、辅料入库流程图 (20) 4.2、原材料出库流程图 (20) 4.3、成品入库流程图 (21) 4.4、成品发货流程图 (22) 4.5、备品、备件及消耗品入库流程图 (23) 4.6、备品、备件及消耗品出库流程图 (23) 4.7、工具领用管理程序 (24) 4.8、垃圾清理流程图 (24) 4.9、废料清理流程图 (25) 5、防腐保温事业部生产作业流程图 (26) 6、质检部工作流程图 (27)

生产作业管理办法

生产作业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1)规范的生产管理工作中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使之制度化。 2)促进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以及其他生产经营之目标达成。 1.2.适用范围 适用与生产管理有关的工作事项及涉及的部门。 1.3.权责单位 1)总经理室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生产作业管理原则 2.1.生产部门组织 依《生产部门组织办法》,本公司所属之生产部门包含下列部门: 1)生管部 2)采购部

3)资材部队 4)制造部 5)开发部 6)生技部 7)品管部 2.2.生产管理作业事项 1)生产计划的制订、修改; 2)制造命令的发出、修改; 3)生产过程各项报告的呈报; 4)品质维持、改善、预防; 5)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管理; 6)其他有关生产管理的事项。 2.3.生产计划 2.3.1.计划种类 1)年度计划

订出次年度各月份各产品系列生产、销售、库存之预定数量,于每年12月10日前完成。 2)季度生产计划 订出次季各月份产品系列生产、销售、库存预定数量。 A)业务部 每年3月、6月、9月、12月15日前,完成下季度之销售计划制订工作。 B)生管部 每年3月、6月、9月、12月20日前,完成下季度之生产计划制订工作。 3)月生产计划 订出次月份各产品系列的生产预定数量与进度。 A)业务部 每月18日前,决定次月份各产品系列的销售计划。 B)生管部 每月22日前,完成次月份生产计划的确认工作。 C)制造部 每月25日前完成次月份生产计划的确认工作。

4)周生产计划 订出下周各产品别、客户别的生产预定数量、进度。 A)生产部 每周周五前,完成下周各产品别、客户别的生产计划(含数量、进度)。 B)制造部 每周周六前,完成下周生产计划的确认工作。 2.3.2.计划确认流程 1)生产计划由生管部制订。 2)制造部对生产计划进行确认,并提出修订意见。 3)必要时,由生管部主持召开周(或月)生产计划协调会,各相关生产部门 负责人参加,对生产计划进行充分的讨论、修改。 4)生管部综合各部门意见后对生产计划进行修订。 5)由生产副总经理批准正式生产计划。 2.3.3.计划变更 1)变更时机 A)变更时机

生产车间工作流程

生产部生产作业流程 文件名称:生产车间生产管理规范文件编号:XXXX 制订日期:20XX年X月XX日 版本版次:A/1 制定:XXX 核准:XXXX 总共页数:6页

生产部生产作业流程 1.目的 通过生产过程的管理,确保生产品质、交期、成本、安全的目标实现。 2.流程角色 主导部门:生产部 配合部门:业务部、采购部、工程部、研发部、品管部、仓库 3.流程说明: 对生产全程进行管控,实行有序管理; 管理目标追踪落实。 4.职责定义 4.1生产部 4.1.1跟进收集各部门对各类产品的需求信息,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实施; 4.1.2按照产品作业指导书的工艺工序要求,组织调度生产资源落实领料、生 产、入库过程管理; 4.1.3对生产自检的不合格物料跟进退换。 4.2业务部 4.2.1依据已签订的供货合同,转化为生产通知单并及时有效下发; 4.2.2依据业务员提报产品交期需求,整理发布出货计划单; 4.3采购部 4.3.1在生产通知发布后,及时制定对应的到料计划并实施,确保生产物料的 供应; 4.4工程部。 生产部生产作业流程

4.4.1发行各类产品的标准作业规范(SOP),工艺流程图(PDF)并监督生产落 实执行; 4.4.2协助生产技术支持,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4.5研发部 4.5.1发行各类产品的产品物料清单(BOM)及各类技术图纸、文件; 4.6品管部 4.6.1依据生产自检后的物料退换要求,进行责任方判定以确认不合格物料的 处理决定; 4.6.2对制程中的原物料与半成品加强制程检测,对入库前的制成品执行入库 检测。 4.7仓库 4.7.1根据生产通知单和产品物料清单(BOM)及时出具领料单; 4.7.2依据出货计划单即时按单备料,根据生产部需求履行发料、退料、报废、 入库等作业流程。 5.生产作业流程图

生产部生产作业流程

生产部生产作业流程 1. 计划主管下单:填写面料成份、辅料清单; 2. 品质部审核工艺,填写洗涤方式、商品条码; 3. 生产总监:审批辅料清单,复查制造工艺,做排单计划;(品 质部提供特别注意的事项、工艺,以书面形式) 4. 生产厂长排单;同时找外协加工厂报价(工期),确认价格, 签合同交总经办审批,在督察部备案;凭合同出料(出库单交保安主管)做产前板,交公司各部门审批;领料外发加工;; 5. 裁床主管安排裁货; 6. 印花部外发印、绣花; 7. 印花片回厂,裁床验片;领料外发加工; 8. 下货到车间; 9. 车间领料生产大货;开产前会,生产大货 10. 品质部QC抽检合格下货;品质部QA抽检合格送货。 11. 下货到尾部; 12. 外发洗水; 13. 尾部安排生产; 14. 百分百复查,判定等组(填单入库)。 外发产品作业流程图

1. 生产总监找外协厂报价; 2. 品质部、生产部对外协厂进行评估; 3. 确定单价、签合同交总经办审批; 4. 面料仓领料或裁床领裁片;辅料仓领辅料; 5. 做产前板,跟单QC按制单要求批板; 6. 生产总监审核 7. 品质部审批; 8. 品质部QA、跟单QC召开产前会议; 9. 生产大货; 10. 跟单QC按合同要求跟进产品质量、货期; 11. 跟单QC对大货成品全检合格后通知品质部验货; 12. 品质部QA抽检合格开成品合格检验报告; 13. 外加工厂送货,开送货单,注明细码数、样衣制单、纸样一起 回厂; 14. 尾部主管查看报告点数收货; 裁床生产流程图

2. 裁床主管根据排单表排单; 3. 唛架员度量布封,排唛架; 4. 唛架员自检,主管审核; 5. 裁床组长算料,开领料单逐级审核; 6. 生产总监批准后以仓库领料; 7. 组长核对面料数量,面料号签字出库(问:产前板、生产板、 样衣?) 8. 裁床主管召开产前会议; 9. 拖布员核对面料、松布、复唛架、对数量; 10. 电剪员再次复唛架,复数量,开裁; 11. 组长打印菲子,写裁床单,安排验片,分包; 12. 分包员点裁片数,验片、配片、分包、分出印、绣花片; 13. 裁片下车间;印花部领料印绣花。 问:每个环节流程如何交接? 生产车间流程

生产作业规范

文件名称: 生产作业规范 文件类别:作业规范 生效日期:2012.12.12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客户期望,以达到“精益求精,制造精品”的目标。需要进一步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质量监督管理,以达到有效的规范化,标准化作业,最终形成系统化管理。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生产,工程返修所相关的人员,部门及软体。 3.职责 3.1公司质量部为公司产品质量的总体监督、控制、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对产品从研发、生产、售后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 3.2对影响产品的各种质量问题,质量部拥有最终处决权。 3.3各相关部门、人员应尽其责,相互配合完成工作。 4.质量问题处理必须遵循“严肃,准确,公平”的原则 4.1严肃原则 任何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都必须严肃对待的,“一揪到底”,不做任何让步。 4.2准确原则 对待质量问题,必须在深入了解后,分析出根本原因,准确的做出判断,力求“零”误判。 4.3公平原则 根据影响质量的程度,按已有规定做出公平合理的处理。 5.质量定义 5.1 理想状况 此产品接近理想与完美。从外观、功能、性能上无可挑剔,准确性和完整性达到极致,各项数

据都精准采集显示,判定为理想状况。 5.2 允许状况 此产品的各项指标都在标准规范内,外观、功能、性能上不存在刮花或不良,各项数据都采集显示都在允许范围内,判定为允许状况。 5.3 拒收状况 此产品未能符合标准,各项基本参数未能达标,判定为拒收状况 6.缺陷定义 6.1主要缺陷 6.11 文件类——指其所应包含的信息不完整,不正确,下级人员无法按其进行正常工作 6.12 物料类——指其从外观上或功能上不符合设计要求,不能用于正常生产 6.13加工类——指半成品或成品的外观上严重损坏或功能上存在重大故障或不完全性或不可 靠性等 6.2次要缺陷 6.21 文件类——指其所应包含的信息不够详细是了,下级人员通知进一步沟通后,能够进行 正常工作 6.22 物料类――指其从外观上稍有瑕疵或非主要功能上不存在缺陷,但不影响正常生产的 6.23 加工类――指半成品或成品的外观上稍有瑕疵或非主要功能上存在调试过失,但不影响产品 的正常使用。通过对其进行返工后能符合要求

生产计划作业流程图

生产计划作业流程图 序号作业流程责任人表单作业内容 1 业务员/ 工厂经理 《订单确认书》业务员将经总经理审核后的《模具订单确认书》、《产品订单确认书》转 工厂经理进行确认,确认OK后由工厂经理转工程部。 2 PMC主管/ 工程主管/ 业务员 《订单确认书》工程部根据客户产品要求,确认订单中内容是否与客户要求相符,PMC 部根据现有产能负荷状况,评估产品开发与生产周期是否合理,不合理 时及时反馈给业务员与客户进行协商、沟通处理。 3 PMC主管/ 工程主管 《生产指令单》PMC主管负责接收经工程主管审核后的《生产指令单》,审核产品要求、 交期是否与订单评审时相符。 4 PMC主管/ 车间主管 《订单总计划 表》 PMC主管根据《生产指令单》中订单交期,制作《订单总计划表》,发 放到各部门,并跟进产品开发、模具生产、放产等进度。 5 工程师/ 品质部/注塑 部/PMC 《放产内容》 《放产会议记 录》 工程师召集PMC、品质部、注塑部召开放产会议,并发放《产品零件表》、 《啤件图》、《功能说明书》、《生产指令单》、啤件样板、零件看板,并要求 做《放产会议记录》。 6 工程师 /PMC/品质 部/工艺部 《放产内容》 《放产会议记 录》 工程师召集PMC、品质、工艺部召开放产会议,并发放《装饰工艺表》、 《生产注意事项》、《功能说明书》、《产品零件表》、《生产指令单》、颜色 看板,装饰样板,并要求做《放产会议记录》。 7 工程师 PMC/品质部 /包装部 《放产内容》 《放产会议记 录》 工程师召集PMC、品质部、包装部召开放产会议,并发放《包装物料表》、 《包装注意事项》、《组装作业指导书》、《包装作业指导书》、《生产指令 单》;并要求做《放产会议记录表》。 8 PMC/生产/ 品质/工程/ 仓库/采购 《周生产计划 表》 PMC于每周六制作下周生产计划并发行,生产计划制作时需精确到生产 机台、生产线;需依订单交期要求产品投产、完工日期;依产品标准工 时及人力配置要求每天完成数量等并分发各部门。 9 PMC/生产/ 品质/工程/ 仓库/采购 《周生产计划 表》 若客户增加、减少或取消订单生产量时;原物料、工模具无法配 合产品投产日期时;制程及其它异常因素变动导致生产计划无法实施时, PMC应通知各生产单位重新调整、编制生产计划并发行。 10 PMC/生产/ 品质/工程/ 仓库/采购 《周生产计划 表》 相关部门签收《周生产计划表》,工程部对产品生产需求的模具、治具、 夹具进行准备、试产;仓库依生产计划上线时间提前将物料备好;生产 部依生产计划提前领料,依计划生产秩序安排产品上线生产,随时跟进 各工序生产产量,避免生产欠数。 11 PMC/生产/ 品质/工程/ 仓库/采购 《入库单》《生 产日报表》、《订 单进度跟踪表》 PMC随时到车间查看各生产线生产是否按生产计划安排实行,了解产品 生产进度、品质是否正常;了解各工段是否按表单交接和制作台账;并 根据每个车间的《入库单》和《生产日报表》,每天将生产产量录入《订 单进度跟踪表》中,以掌控生产进度。 12 PMC/生产/ 品质/工程/ 仓库/采购 《生产日报 表》、《产品标准 工时表》 PMC随时到各生产线了解产品每小时生产数量,是否符合计划产量,根 据生产部提交的《生产日报表》和《入库单》,参照《产品标准工时表》 评估生产效率是否达标,不达标时要求及时改善。 13 PMC/生产/ 品质/工程/ 仓库/采购 《品质异常单》对发现的问题或不良现象,PMC应会同相关单位查找原因,并要求相关 单位整改并落实责任人,PMC应对所有阻碍生产计划执行的问题点,都 要一跟到底,必要时报上一级处理,确保计划实现。 14 PMC/生产/ 品质/工程/ 仓库/采购 《会议签到 表》、《执行力跟 进表》 PMC主管于每周一、五组织相关部门,对各订单产品生产进度、各生产 线生产状况、物料进度状况(有欠料时,相关单位应提供欠料表)及生 产订单后续安排进行检讨,并形成决议,由会议记录员制作《执行力跟 进表》,并由PMC主管监督决议执行状况。 15 生产部/ 品质部 PMC 《成品检验报 告》、《成品入库 单》 PMC跟进各生产车间是否按计划完成日期完成生产,并进行交接、入库; 品质检验是否合格;若产品未能按时生产完成,应追查问题所在并监督 解决;入仓成品通知业务员按客户要求出货。 16 PMC/生产/ 品质/工程/ 仓库/采购 《生产计划达 成率统计表》 PMC每天统计各车间生产计划达成率,每周进行小结,每月进行一次生 产计划达成状况整体分析,总结未达成原因,并制定改善对策,监督并 跟进改善方案落实,以不断提高生产计划达成率。 NG OK 工艺放产 周生产计划制作/ 交接/检验/入库 生产计划执行 生产计划变更 生产进度控制 客户F/C、订单 生产总计划制作 接收生产指令单 订单审核 注塑放产 组、包装放产 生产效率控制 生产异常协调 生产协调会议 生产计划总结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流程与内容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流程与内容 何谓现场: 1.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 2.“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3.“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4.“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 5.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厂家。 走进现场: 1、现场的“三忙”现象: 忙乱:表面上看似乎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大多所做的是无用功。 盲目:由于太忙,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效率不高。 迷茫: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们思想和意识都变得麻木,做什么都是糊里糊涂。 2.现场最关注的是产量: 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 3.现场的功能:输出产品。 4.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 人员(Man):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 机器(Machine):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 材料(Material):纳期,品质,成本 方法(Method):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

环境(Environment):5S,安全的作业环境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现象(表现出的特征)。 3.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4.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5.标准化以防止再次发生。 生产活动的6条基本原则: 1.后工程是客户: 作业的好坏由后工程的评价来定;争取做到“三不”,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传递不合格。 2.必达生产计划: 年计划、月计划、每日、每小时按计划生产----生产计划的保证 3.彻底排除浪费 浪费是指:不做也可以的事,没有也可以的物。 4.作业的标准化 标准化并不是指有标准作业书,作业基准书。而是作出规定,遵守并不停地改善的活动。 5.有附加价值的工作 管理的目的是求得最大化的盈利。管理者要有现场大局观,能辨别生产瓶颈,并且采取最佳策略。 6.积极应对变化

生产过程管理规范

1目的 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过程操作符合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生产图纸、工艺流程和检验标准的编制和培训工作。 3.2生产部负责产品的组装、搬运和包装工作。 3.3质管部负责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3.4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考核,根据要求合理配置称职的人员。 4内容 4.1图纸、工艺文件和检验标准的编制 4.1.1技术部根据产品生产要求下发生产图纸,制定工艺文件和检验标准。 4.1.2技术部应保证图纸、工艺文件和检验标准的适用性、规范性、完整性和合理性。 4.1.3生产部在使用技术部提供的技术文件进行加工制造过程中,应保证文件的完整性, 禁止私自修改或乱写乱画。 4.1.4质管部必须按照检验标准要求逐项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中应填写原始记录,根据检 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 4.2生产过程控制 4.2.1生产部负责指导和监督生产车间做好安全文明生产工作,生产环境应满足产品要求。 4.2.2生产现场的技术文件,产品图样资料应完整、清晰、有效、统一。 4.2.3人力资源部组织技术部对加工制造、组装调试和检验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 了解工作内容和要求,掌握工作的方法和要领。 4.2.4操作人员要认真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熟悉产品图样、技术标准、检查和调整生

产设备,并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4.2.5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对设备的原材料、中间品进行清洁处 理,明确清洁方法和要求,并填写《原材料、中间品清洁记录》,对清洁效果验证。 4.2.6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做好工序流转和生产记录,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生产记 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原材料信息、产品编号、数量、生产日期、主要设备、工艺参数、操作人员等内容。 4.2.7检验人员应熟悉产品标准和检验设备的操作要求,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按 照操作保养规程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 4.2.8检验人员应对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应及时标识、隔 离,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9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车间应明确标识产品的状态,确保在需要时能进行原材料 的识别和质量追溯。 4.2.10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的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应当进行验证或 确认。由生产部联合技术部、质管部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确认,保证其满足生产所需功能,填写《计算机软件确认记录》。 4.3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控制 4.3.1公司规定XXXX关键工序为:联机调试工序;特殊过程为:电路板焊接工序。 4.3.2技术部应对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并根据工序要求编制《电路板焊接作业指导书》; 4.3.3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应由人力资源部培训和考核后,考核通过后上岗; 4.3.4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设备、环境必须满足工序要求。 4.3.5电路板焊接工序和联机调试工序要保留相应的记录。 4.4过程检验 4.4.1自检:各工序生产作业人员对自己生产的工序产品作自检,防止不合格产品入库、 发货和不良品转入下一工序。 4.4.2互检:下一工序的员工对上一工序质量进行检验。

无机综合及工艺流程分析

高考化学·无机综合及工艺流程分析 一、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要领 解题时首先要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要明确流程图中箭头方向和代表的含义。流程图中箭头进入的是反应物(投料),箭头出去的是生成物(产物、副产物),返回的箭头一般是“循环利用”的物质。 图中一般会出现超纲知识,要读懂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所以一定要关注题目的每一个字眼,但不必将每一个物质都推出,问什么推什么。其次要带着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某一个物质。 在答题时应注意前后问题往往没有连带效应,即前一问不能回答没关系,不影响后面回答问题。遇到做不出来的问题要及时放弃,以免影响其他问题的作答。 最后,作答时一定要看清所提问题,不能答非所问,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 二、化工流程中实验操作分析与物质成分确定 1.工艺流程中的实验操作分析 (1)流程中的“操作步骤” 操作 步骤 高频设问答题模板 原料处理 如何提高 “浸出率”、 反应速率? 原料预处理:①将矿石粉碎;②适当提高浸取液的浓度; 反应过程中:③适当加热加快反应速率;④充分搅拌;⑤增加滴液速率等 分析“浸出率”图表,解释“浸出率”高低变化的原因。 “浸出率”升高一般是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当“浸出率” 达到最大值后,温度升高“浸出率”反而下降,一般是反应试剂的分解或 挥发。 选择达到一定较高“浸出率”的时间及温度(注意:一般为某范围内)焙烧 ①高温下硫化物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如FeS2与氧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 硫); ②除去硫、碳单质; ③有机物转化(如蛋白质燃烧)、除去有机物等 特别注意坩埚、陶瓷中有SiO2,要与Na2CO3、NaOH等碳酸盐、强碱物 质反应 酸性气体的 吸收 常用碱性溶液吸收(如SO2用Na2CO3或NaOH溶液或石灰乳吸收)

巡检工作流程及作业规范完整版

重庆*******有限公司 部门:质量部 文件名称:巡检工作流程及作业规范编制:日期: 审批:日期: 批准:日期:

巡检工作流程及作业规范 一:对所有在生产产品进行首件检验,将检验数据/项目填写在《首件检查表》《巡检日报表》上,并对首件产品做好标识,保留一个工作日。 二.测量前准备: 1、检查计量器具的准确性、有效性,确保产品不因计量器具而出现批量问题。 2、检查有无产品相关作业指导书,及作业指导书的正确性及有效性,确保产品不因标准错误而出现批量问题。 3、确认操作人员的资质,如是新员工或对其操作产品不熟悉的人员,应重点关注,加强抽查力度,确保该员工所做产品符合标准。 4、确认生产现场无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配件标识、清洁度、区域堆放、堆放的尾数箱等)。 三.首件的检测要求: 1、巡检对每一样首件进行全项目检测,项目按《作业指导书》规 定的项目要求进行检测记录,包括各类嵌件及配件尺寸。 2、对状态、外观等严格按样件标准进行检验。 3、壁厚的检测:破开1-2件(员工交粉料人员解剖)产品,用卡 尺或测厚仪测量其转弯处、合模线处及技术资料要求地方的壁厚,记录并将解剖件保留在样件室一个工作日。 4、首件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必须要求生产/调机人员进行调试, 并及时向当班班组长反映,调试合格后再进行首件检测,首件不

合格的产品决不允许生产,如生产/技术坚持要生产或不进行处理,检验人员以书面形式立即向我部领导反映。 四、检测记录的填写要求: 1、每过两小时巡检对所有在生产的产品进行一次巡检,每次2-4件,并将检测项目实测数据填写在《巡检检测记录表》上,数据要求真实、及时、准确。 五、对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良现象及不良产品的处理: 1、不良现象指操作员工没有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的要求进行加 工和生产。(如:产品未按要求摆放,生产现场5S混乱,加工工艺/参数等没有达到技术要求,有毛刺飞边等) 2、巡检过程中发现有不良现象,在第一时间内向责任工序人员和 班组长反映,及时杜绝不良品现象的继续出现。 3、巡检发现有不良现象后,要求员工及时将其进行隔离,并做好 标识,(如:首检1个半小时后的所有产品和后面继续生产的产品分开摆放在不同的区域(可疑品区、不合格品区)或相应的盛具内,并在装产品的盛具上注明此产品为可疑品,不良现象原因是什么,数量多少、无关人员不允许乱动) 4、巡检人员应填写与不良现象的相应报告单据(如返工/返修单, 不合格评审单,质量信息反馈单)并登记备查,及时向我部门领导反映,并做出相应的判定及处理方式上交质量部,注明时间,要求班长签字确认,如是返工/修的,巡检必须要返检确认,抽样数按标准加倍抽查,不知道如何处理的及时上报部门领导,由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