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得要求

化学药品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得要求
化学药品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得要求

附件2

化药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

申报资料要求

(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研究资料信息汇总表

(研究综述部分)

一、目录

1、1 品种概述

1、1、1历史沿革(介绍产品得历史沿革,简述原研产品情况)

1、1、2批准及上市情况

1、1、3临床信息及不良反应

1、1、4最终确定得处方、工艺及标准情况

1、1、5生物药剂学分类

1、2 剂型与产品组成(CDE格式为

2、

3、P、1)

1、3 产品再评价研究(参照CDE资料“3、

2、P、2 产品开发”)

1、3、1处方组成

1、3、1、1原料药

1、3、1、2辅料

1、3、2 制剂得再研发(相对处方、工艺有改变得品种)

1、3、

2、1处方再研发(如有处方改变,详述具体内容)

1、3、

2、2生产工艺再研发(如有工艺改变,详述具体内容)

1、4 生产(参照CDE资料3、

2、P、3,删去与注射剂相关

得叙述)

1、4、1生产商

1、4、2批处方

1、4、3生产工艺与工艺控制

1、4、4关键工艺步骤与中间体得控制

1、4、5工艺验证与评价

1、4、6 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得生产情况

1、5 原辅料得控制

1、6 包装材料(基本同3、

2、P、2、4包装材料/容器,考虑容器主要指注射剂,暂不在题目中强调)

1、6、1 包装材料类型

1、6、2 选择依据

1、7 质量控制(基本同CDE资料3、

2、P、6制剂得质量控制)

1、7、1 质量标准

1、7、2 分析方法

1、7、3 分析方法得验证

1、7、4 批检验报告

1、7、5杂质谱分析

1、7、6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1、8 对照品

1、9 稳定性(参照CDE资料“3、

2、P、7稳定性”)

1、9、1稳定性总结

1、9、2后续稳定性承诺与稳定性方案(针对有处方与生产工艺改变得品种)

1、9、3稳定性数据

1、10 参比制剂

1、10、1参比制剂得选择

1、10、2基本信息

1、10、3质量考察

1、10、4溶出曲线考察

1、10、5溶出曲线长期稳定性考察

1、11 体外评价

1、11、1质量一致性评价

1、11、1、1国内外质量标准收载情况比较(含国内外药典标准、橙皮书等)

1、11、1、2关键质量属性研究(影响一致性评价得关键参数,例如杂质分析、晶型等)

1、11、1、3参比制剂与被评价制剂得检验结果

1、11、2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

1、11、

2、1体外溶出试验方法建立(含方法学验证)

1、11、

2、2不同溶出仪之间结果差异考察

1、11、

2、3批内与批间差异考察

1、11、

2、4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结果

1、12 体内评价

1、1

2、1生物等效性(按CDE相关资料要求提供)

1、1

2、1、1 用于生物等效性试验得样品处方及生产规模

1、1

2、1、2 不同规格产品得生物等效性试验情况

1、1

2、1、3 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与实施

1、1

2、1、4 试验受试者

1、1

2、1、5 方案偏离

1、1

2、1、6 安全性评估

1、1

2、1、7 试验结果

1、1

2、1、8 生物样本分析测定

1、1

2、1、9 分析方法验证

1、1

2、1、10 质量保证

1、1

2、2 临床有效性

1、13 综合评价

1、14 参考文献

1、15附件

二、信息汇总表正文及撰写要求

1、1 品种概述

1、1、1 历史沿革

说明同品种原研产品上市背景信息,包括品种治疗领域、国内外上市情况、立题得合理性分析。

提供包括原研药或国际公认得同种药物以及被仿制药得质量概况或文献资料来论证本品剂型、处方组成、生产工艺、包装材料选择与确定得合理性。

1、1、2 批准及上市情况

介绍产品INN名、通用名、商品名等名称批准以及上市后变更情况。

说明再评价品种具体得已上市信息。包括剂型,规格,批准时间(批准文号)、执行标准、标准号、有效期等内容。

简要说明本再评价品种自批准上市以来得生产销售、相关变更及质量稳定性情况。

1、1、3 临床信息及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收集生产企业统计得不良反应情况,对于治

疗窗狭窄得药物说明临床治疗安全窗口指数。

1、1、4最终确定得处方、工艺及标准情况

处方如有变更,应以文字或列表方式说明变更前处方组成、变更后处方组成,主要变化及原因。列表方式得示例如下:

工艺如有变化,应以文字或列表方式说明变更前生产工艺,变更后生产过程,主要变化(包括批量、设备、工艺参数等得变化)及原因。列表方式得示例如下:

生产工艺变化汇总

对于仅涉及工艺变化、而不涉及处方变化得品种,也应列出制剂处方,并核实与已批准得处方得一致性。列表说明拟定处方组成及关键辅料得控制要素与现行原处方情况得差别及优势,以及与原研产品或参比制剂处方情况得异同及其依据。如无法核实,应说明理由。

列表说明拟定生产工艺及关键工艺要素与现行原工艺得差别及优势。

如有关联变更,应说明关联变更得具体事项及变更理由。

1、1、5 生物药剂学分类

列表说明不同来源得生物药剂学分类, 以文献为主,必要时,进行试验研究或验证。

不同来源得生物药剂学分类

1、2 剂型与产品组成

(1)说明具体得剂型,以表格得方式列出单位剂量产品得处方组成,列明各成分在处方中得作用,执行得标准。如有过量加入得情况需给予说明。对于处方中用到但最终需去除得溶剂也应

说明产品所使用得包装材料或容器。

用流程图简要表述制剂工艺过程,并说明生产工艺关键点(如为包衣制剂,应说明包衣材料),及与参比制剂生产工艺得主要差异。

1、3产品再评价研究

结合原研药或者参比制剂得质量概况(QTPP),简要说明产品再评价目标,包括剂型、规格得选择依据,以及处方组成、生产

工艺、包装材料选择与确定得合理性。

1、3、1处方组成

1、3、1、1 原料药

简要分析与制剂生产及制剂性能相关得原料药得关键理化特性(如晶型、不同pH条件下溶解性、粒度分布、pKa、logP 等等)及其控制。

说明就是否进行了原料药与辅料得相容性试验及依据。如进行了原料药与辅料得相容性试验,简述试验情况,包括试验设计、考察指标、试验结果等。

1、3、1、2 辅料

简述辅料就是否适合所用得给药途径,结合辅料在处方中得作用简述辅料得与制剂性能相关得关键特性。如有变更,对变更处方后新增辅料得合理性进行分析。

1、3、2 制剂得再研发(相对处方、工艺有改变得品种)

1、3、

2、1处方再研发(如有处方改变,详述具体内容)

简述处方研究得主要内容。包括处方再评价与开发得基本思路,试验设计、考察指标与方法,试验结果,与原研药或参比制剂得比较研究情况,处方得放大与调整等。

示例如下:

某普通片剂得处方研究小结:调研情况表明,本品原处方组成与原研产品存在较大差异,为确保其质量与疗效得一致性,参考原研药说明书、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情况、相关生产经验等,确定了辅料得基本种类;参考原研药得重量与大小、以及各辅料常规用量,确定了辅料得用量范围,以××××为指标,采用××××方法,对××××得种类与用量进行了比较筛选,对××××处方进行了研究,以原研药为对照药,结果显示××××,根

据以上研究确定了初步得处方;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影响因素稳定性考察,与原研药进行了××××得质量对比;在批量放大过程中,对××××进行了调整,确定了最终处方。

以列表方式说明不同开发阶段(小试、中试、大生产)处方组成得变化、原因以及支持变化得研究与验证。示例如下:

再评价产品处方组成变化汇总

过量投料:过量投料得必要性与合理性依据。

1、3、

2、2生产工艺再研发(如有工艺改变,详述具体内容) 综述生产工艺评价研究得主要过程、主要内容与关键点。包括生产工艺开发得基本思路、试验设计、考察指标与方法、试验结果,与原研药或参比制剂得比较研究情况,批量放大过程中得调整等。

以列表方式说明从小试到中试直至放大生产过程得变化(包括批量、设备、工艺参数等得变化)及相关得支持性研究与验证。

汇总研发过程中代表性批次(应包括但不限于临床研究批、中试放大批、生产现场检查批、工艺验证批等)得样品情况,包括:批号、生产时间及地点、批规模、用途(如用于稳定性试验,用于生物等效性试验等)

、分析结果(例如有关物质、溶出度以及其她主要质量指标)。示例如下:

批分析汇总

如果涉及到生产工艺得局部变更,对于分属Ⅱ类变更与Ⅲ

类变更得工艺变更情况,应重点对变更内容进行研究与验证;如果涉及到生产工艺得整体变更,应对完整得生产工艺进行研究

与验证。如果处方变更涉及工艺变更,也应提供完整得工艺研究与验证资料。

结合变更情况,应重点阐述针对变更所进行得研究与验证

工作及自我评价。包括关键步骤及其工艺参数得确定依据以及合理性分析;起始物料、中间体得质量控制合理性、变更后生产工艺得合理性与可放大性、验证工作情况等。同时应阐述处方工艺变更前后生产规模、主要生产设备就是否发生改变,如改变,应提供其生产能力、操作参数,说明就是否适宜于大生产规模。

1、4 生产(参照CDE资料3、

2、P、3 生产,删去与注射剂相关得叙述)

1、4、1生产商

生产商得名称(一定要写全称)、地址、电话、传真以及生产场所得地址、电话、传真等。

1、4、2批处方

以表格得方式列出生产规模产品得批处方组成,列明各成分执行得标准。如有过量加入得情况需给予说明并论证合理性。对于处方中用到但最终需去除得溶剂也应列出。

1、4、3 生产工艺与工艺控制

(1)工艺流程图:提供简单明了得工艺流程图。

(2)工艺描述:以目前生产得最大批量(或改变处方后得注册批)为代表, 按单元操作过程简述工艺(包括包装步骤),明确操作流程、工艺参数与范围。

(3)主要得生产设备:列表提供本品得实际生产线得主要生产设备得相关信息,如型号、操作原理、规格、正常得批量范围、生产厂、用于得工艺步骤等,并说明与现有最大批量得匹配性。如不匹配,应提供充分得依据。

示例如下:

(4)现行生产规模及其依据:说明大生产得批量及其制定依据。如拟定得批量超出了目前生产得最大批量(包括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所用生产设备得正常批量范围,应提供放大研究得依据。制定依据包括处方工艺研究放大情况、验证情况、生产设备情况、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情况等。

(5)列表说明拟定生产工艺及关键工艺要素与现行原工艺得差别及优势。

1、4、4 关键工艺步骤与中间体得控制

列出所有关键步骤及其工艺参数控制范围。简要说明关键步骤确定以及工艺参数得研究情况与确定依据。

示例如下:

列出中间体得质量控制标准,包括项目、方法与限度。

1、4、5 工艺验证与评价(对于修改处方、工艺得品种需提供)

简述工艺验证方案内容,包括工艺验证方案与验证报告,工艺必须在预定得参数范围内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拟验证得时间、地点、批次、批量、验证得主要内容(关键工艺参数得验证情况),具体得生产线及主要设备,验证得可接受标准。

以附件形式提供验证承诺书及空白得批生产记录样稿(应与今后正常生产本品得SOP保持一致)。

1、4、6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得生产情况

列表比较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得处方工艺、生产设备、批量、关键工艺步骤与工艺参数得控制、中间体得控制等与拟定得生产线得异同点,说明这些差异就是否影响产品得质量,简要说明研究情况。

1、5 原辅料得控制

明确其中得关键辅料,以及对原料药及关键辅料得关键质量属性(CMA)控制情况。

如所用原辅料系在已上市原辅料基础上需要精制而得,需

提供精制工艺选择依据、详细得精制工艺及其验证资料、精制前后得质量对比研究资料、精制产品得内控标准及其起草依据。

如制剂生产商对原料药、辅料制定了内控标准,应分别提供制剂生产商得内控标准以及原料药/辅料生产商得质量标准。

提供原料药、辅料生产商得检验报告以及制剂生产商对所用原料药、辅料得检验报告。

1、6 包装材料(基本同3、

2、P、2、4包装材料/容器,考虑容器主要指注射剂,暂不在题目中强调)

1、6、1包装材料类型

以表格得方式列出包装材料类型、来源及相关证明文件:

注1:关于包材类型,需写明结构材料、规格等。

如铝塑泡罩包装,组成为:3、2、PVC/铝、3、2、PVC/3、2、PE/3、2、PVDC/铝、3、2、PVC/3、2、PVDC/铝;

复合膜袋包装,组成为:聚酯/铝/聚乙烯复合膜袋、聚酯/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膜袋。

注2:表中配件一栏应包括所有使用得直接接触药品得包材配件。

提供包材得检验报告(可来自包材生产商或供应商)。

1、6、2选择依据

在常规制剂稳定性考察基础上,需考虑必要得相容性研究。一方面应关注包装材料中得成分(尤其就是包材得添加剂成分)就是否会迁移至药品中,引起产品质量得变化;另一方面应关注

包装材料得密封性就是否会吸潮导致药品质量改变,从而引起安全性担忧。

1、7 质量控制(参照CDE资料3、

2、P、6制剂得质量控制)

1、7、1质量标准

按下述表格方式提供质量标准。如具有放行标准与货架期

质量标准如果发生变更,应以文字或列表方式说明质量标准项目变更前后得内容对比,明确主要变化及原因。分析变更对药品质量控制水平得影响,变更质量标准不应引起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得降低。

标准变更应有充分依据,应对标准变更合理性进行分析。原则上不允许放宽标准要求,如放宽注册标准限度,或删除标准中任何内容,或变更后得测定方法降低了方法得精密度、准确度或专属性等情况,应提供详细得研究数据及充分得依据。

1、7、2 分析方法

简述各主要质量控制项目(有关物质、溶出度、含量等)得分析方法及其优化、建立得过程,列明各色谱方法得色谱条件:降解产物、残留溶剂、含量等。列明溶出度检查得溶出条件、定量方法等。

方法学研究与验证中,如有关物质、溶出度、含量等关键质控项目得分析方法有变更,需说明方法来源及方法建立得研究过程,并依据变更程度,进行全面得及针对性得方法学研究与验证,通过研究数据说明拟定分析方法适应于相应得检测。同时,以变更前后得分析方法分别对同三批样品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得统计学差异,并进行相应分析讨论。

变更后分析方法得检测能力应优于原检测方法,并提供相关对比研究得支持性数据。变更前后分析方法对相同三批样品检测结果如有差异,要进行科学分析,说明新方法对相应检测得适用性及优势。

标准限度变更需提供充分依据,分析方法变更前后标准限度不具可比性时,即使限度数值不变,也需要提供限度确定得依据,包括文献依据及试验依据,包括近效期产品得检测结果。

1、7、3 分析方法得验证

以表格形式逐项总结验证结果。示例如下: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学验证结果

1、7、4批检验报告

三个连续批次(批号:)与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得检验报告情况小结。示例如下:

1、7、5 杂质谱分析

以列表得方式列明产品中可能含有得杂质。可以结合原料药得杂质概况与控制情况、处方工艺情况、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研究结果、稳定性特点、国内外药典、同品种质量控制参考文献等,进行杂质谱分析。

应在对原料药得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有充分了解得基础上,进行系统得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研究,明确说明本品得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以表格形式整理,示例如下:

如由于处方变更可能引入新得辅料,工艺变化也可能引入新得杂质,应在处方工艺变更后,对方法得适用性进行验证。列出方法学研究情况。对方法得适用性与所进行得验证工作进行汇总分析。

对于最终质量标准中就是否进行控制得杂质以及控制得限度,应提供依据。

1、7、6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提供充分得依据(包括我国与ICH颁布得指导原则、各国现行版药典、原研厂同品种质量对比研究得结果等),证明质量标准制定得合理性,综合说明拟定质量标准得整体质控水平不低于国内外药典同品种标准。

拟定质量标准与可参考得同品种质量标准得比较:

重点项目可列出详细比较情况,如有关物质检查,包括检测方法、具体检测条件、系统适用性要求、已知杂质得定位定量方法与控制限度等。

说明各项目设定得考虑,总结分析各检查方法选择以及限度确定得依据。

1、8 对照品

药典对照品:提供来源、批号、使用说明等。

其她来源得外购对照品与自制对照品:来源、简述制备方法与结构确证研究情况,简述含量与纯度标定得方法及结果。

1、9 稳定性(参照CDE资料3、

2、P、7稳定性)

1、9、1稳定性总结(未改处方工艺得品种,仅提供长期稳定性结果)

(1)试验样品

注:对于修改处方工艺得品种,稳定性研究需采用中试或者中试以上规模得样品进行研究。

(2)研究内容

常规稳定性考察结果

使用中产品稳定性研究结果

(3)研究结论

1、9、2 后续稳定性承诺与稳定性方案(针对有处方与生产工艺改变得品种)

应承诺对批准后生产得前三批产品进行长期留样稳定性考察,并对每年生产得至少一批产品进行长期留样稳定性考察,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管理当局。

提供后续稳定性研究方案。

1、9、3 稳定性数据

简述稳定性研究情况,列表提供主要研究结果。

(1)影响因素试验

(2)加速试验

(3)长期试验

1、10 参比制剂

1、10、1 参比制剂得选择

按照《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参比制剂选择与确定指导原则》得要求,选择与确定参比制剂。

详述参比制剂选择、备案与审核确认情况,并提供参比制剂得处方、制剂工艺、辅料与包材情况,以及对参比制剂得考察等。

1、10、2 基本信息

提供参比制剂得生产企业名称、批号、规格等,并提供获得途径以及相关证明性文件)

1、10、3 质量考察

每个规格需至少提供3批参比制剂得考察数据,考察与一致性评价紧密相关得关键质量属性,例如晶型、含量、有关物质等(检验报告可列为附件)。以表格形式整理,示例如下:

对参比制剂上述表中数据进行批内与/或批间均一性分析

1、10、4 溶出曲线考察

参比制剂每个规格需提供3批样品得溶出曲线,考察溶出行为得批内与批间均匀性。示例如下:

一致性评价案例展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片

一致性评价案例展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片 达4年的“酝酿-争议-探讨”拉锯战之后,国家层面力推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终于要快马加鞭向前开进了。CFDA于5月26日再次发文明确了评价对象和实施阶段,同时还公布了289个必须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清单。 由于289个品种将涉及上千家药企手中的上万个生产批文,各药企在艰难做出“哪些品种需要做一致性评价”这一生死抉择后,紧接着面临的就是具体品种如何做一致性评价的问题。医药魔方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连载与289个品种有关的案例,以便为制药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一份关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片的一致性评价资料。 原研药学信息综述 国内上市情况 目前国内奥美拉唑肠溶胶囊10mg规格有10个文号(文号即发文字号,是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份和文件顺序号三个部分组成。);20mg规格有101个文号;40mg规格有4个文号。 奥美拉唑肠溶片在国内有16个文号。有进口本地化产品上市,国药准字 H20030412,商品名:洛赛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有韩美和香港正美两家公司在中国进口上市。 国外上市情况 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上市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三个规格共有51个文号;

FDA橙皮书参比制剂为ASTRAZENECA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规格20mg、40mg。 日本橙皮书中参比制剂为阿斯利康和田边三菱的片剂,规格20mg 原料药理化性质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度: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微溶于乙醇(95%)溶液,几乎不溶于水。 解离常数(室温):pKa1(一般来说,较大的Ka值(或较少的pKa值)代表较强的酸,这是由于在同一的浓度下,离解的能力较强。) = 4.5(针对吡啶环、采用吸光度法测定);pKa1 = 8.9(针对苯并咪唑环、采用吸光度法测定在各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37℃): pH 1.2:33.0mg/ml pH 6.0:0.079mg/ml pH 6.8:0.078mg/ml 水:0.091mg/ml 在各溶出介质的稳定性: 水:37℃条件下,2小时降解14%,6小时降解43%。 在各pH值溶出介质中:在pH1.2、pH6.0和pH6.8各溶出介质中,37℃/2小时分别降解83%、97%和8%。 光:未测定。 熔点:约150℃

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的通告(2016年 第80号)综述

附件 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 第一部分 注册分类1、2、3、5.1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 一、申报资料项目 (一)概要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2.1注册分类1、2、3类证明性文件 2.2注册分类5.1类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自评估报告。 5.上市许可人信息。 6.原研药品信息。 7.药品说明书、起草说明及相关参考文献。 8. 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 9. 药学研究信息汇总表。

10. 非临床研究信息汇总表。 11. 临床研究信息汇总表。 (三)药学研究资料 12. (3.2.S)原料药(注:括号内为CTD格式的编号,以下同)。 12.1(3.2.S.1)基本信息 12.2(3.2.S.2 )生产信息 12.3(3.2.S.3 )特性鉴定 12.4(3.2.S.4)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12.5(3.2.S.5)对照品 12.6(3.2.S.6)包装材料和容器 12.7(3.2.S.7)稳定性 13. (3.2.P)制剂。 13.1(3.2.P.1)剂型及产品组成 13.2(3.2.P.2)产品开发 13.3(3.2.P.3)生产 13.4(3.2.P.4)原辅料的控制 13.5(3.2.P.5)制剂的质量控制 13.6(3.2.P.6)对照品 13.7(3.2.P.7)稳定性 (四)非临床研究资料 14.非临床研究资料综述。 15.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6.安全药理学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7.单次给药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遗传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2.依赖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3.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其他安全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5.非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6.复方制剂中多种成分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五)临床试验资料 27.临床试验综述资料。 28.临床试验计划及研究方案。 29. 数据管理计划、统计分析计划。 30.临床研究者手册。 31.知情同意书样稿、伦理委员会批准件;科学委员会审查报告。 32.临床试验报告。 33.临床试验数据库电子文件(原始数据库、衍生的分析数据库及其变量说明文件)。

化学药品注册-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许可事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一、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5)新的复方制剂。 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 (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二、申报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9、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0、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1、药品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或者对照品。 12、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13、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1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7、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试验研究和文献资料。 22、复方制剂中多种成份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3、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5、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与申报资料要求内容

附件2: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一、注册分类 1. 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 2. 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 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适应症。 4. 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 料药及其制剂。 5.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6. 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二、申报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1. 药品名称。 2. 证明性文件。 3. 立题目的与依据。 4. 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 药品说明书、起草说明及相关参考文献。 6. 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 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 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9. 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0. 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1. 药品标准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或者对照品。 12. 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13. 原料药、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检验报告书。 14. 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6.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7. 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 注册申报资料应有所提交资料目录,包括申报资料的一级和二级标题。每项二级标题对应的资料应单独编制页码。 一、申请表 二、证明性文件 (一)境内申请人应当提交: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按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审批》的境内医疗器械申请注册时,应当提交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审查通知单,样品委托其他企业生产的,应当提供受托企业生产许可证和委托协议。生产许可证生产范围应涵盖申报产品类别。 (二)境外申请人应当提交: 1.境外申请人注册地或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出具的允许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企业资格证明文件。 2.境外申请人注册地或者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未将该产品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包括注册地或者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准许该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 3.境外申请人在中国境内指定代理人的委托书、代理人承诺书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者机构登记证明复印件。 三、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 说明产品符合《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见附件8)各项适用要求所采用的方法,以及证明其符合性的文件。对于《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中不适用的各项要求,应当说明其理由。 对于包含在产品注册申报资料中的文件,应当说明其在申报资料中的具体位置;对于未包含在产品注册申报资料中的文件,应当注明该证据文件名称及其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编号备查。

四、综述资料 (一)概述 描述申报产品的管理类别、分类编码及名称的确定依据。 (二)产品描述 1.无源医疗器械 描述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如适用)、结构组成(含配合使用的附件)、主要原材料,以及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征等内容;必要时提供图示说明。 2.有源医疗器械 描述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如适用)、结构组成(含配合使用的附件)、主要功能及其组成部件(关键组件和软件)的功能,以及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征等内容;必要时提供图示说明。 (三)型号规格 对于存在多种型号规格的产品,应当明确各型号规格的区别。应当采用对比表及带有说明性文字的图片、图表,对于各种型号规格的结构组成(或配置)、功能、产品特征和运行模式、性能指标等方面加以描述。 (四)包装说明 有关产品包装的信息,以及与该产品一起销售的配件包装情况;对于无菌医疗器械,应当说明与灭菌方法相适应的最初包装的信息。 (五)适用范围和禁忌症 1.适用范围:应当明确产品所提供的治疗、诊断等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六条定义的目的,并可描述其适用

一致性评价药学申报资料

附件2 化药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 申报资料要求 (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研究资料信息汇总表 (研究综述部分) 一、目录 1.1 品种概述 1.1.1 历史沿革(介绍产品的历史沿革,简述原研产品情况) 1. 1.2 批准及上市情况 1. 1.3 临床信息及不良反应 1. 1.4 最终确定的处方、工艺及标准情况 1. 1.5 生物药剂学分类 1.2 剂型与产品组成(CDE 格式为 2. 3.P.1) 1.3产品再评价研究(参照CDE资料 3. 2.P.2产品开发” 1.3.1处方组成 1.3.1.1原料药 1.3.1.2辅料 1.3.2制剂的再研发(相对处方、工艺有改变的品种) 1.321处方再研发(如有处方改变,详述具体内容)

1.322生产工艺再研发(如有工艺改变,详述具体内容) 1.4生产(参照CDE资料3. 2.P.3,删去与注射剂相关的叙述) 1.4.1生产商 1.4.2批处方 1.4.3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 1.4.4关键工艺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 1.4.5工艺验证和评价 1.4.6临床试验/BE试验样品的生产情况 1.5原辅料的控制 1.6包装材料(基本同 3. 2.P.2.4包装材料/容器,考虑容器主要指注射剂,暂不在题目中强调) 1.6.1包装材料类型 1.6.2选择依据 1.7质量控制(基本同CDE资料3. 2.P.6制剂的质量控制) 1.7.1质量标准 1.7.2分析方法 1.7.3分析方法的验证 1.7.4批检验报告 1.7.5杂质谱分析 1.7.6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1.8对照品 1.9 稳定性(参照CDE资料“ 3. 2.P.7稳定性”) 1.9.1稳定性总结 192后续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针对有处方和生产工艺改变的品种) 193稳定性数据 1.10参比制剂

(完整版)新旧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对比2016.3.4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对比(仅供参考) 2016年3月4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现将《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版)相比,有以下这些不同之处:

相较于2015年11月6日《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2.5含有已知活性成分的新用法用量和新规格的制剂,在此方案中并未体现,可能只能走补充申请了。 相关注册管理要求 (一)对新药的审评审批,在物质基础原创性和新颖性基础上,强调临床价值的要求,其中改良型新药要求比改良前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对仿制药的审评审批,强调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的一致。

(二)新注册分类1、2类别药品,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新药的程序申报;新注册分类3、4类别药品,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仿制药的程序申报;新注册分类5类别药品,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进口药品的程序申报。 新注册分类2类别的药品,同时符合多个情形要求的,须在申请表中一并予以列明。 (三)监测期有变动; (四)可以继续按照原规定进行审评审批,也可以申请按照新注册分类进行审评审批。如申请按照新注册分类进行审评审批,补交相关费用后,不再补交技术资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要设立绿色通道,加快审评审批。符合要求的,批准上市;不符合要求的,不再要求补充资料,直接不予批准。 (五)新注册分类的注册申请所核发的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效力与原注册分类的注册申请核发的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效力等同。 (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相关部门细化工作要求,做好受理、核查检查、技术审评及制定、修订相关国家药品标准等工作。 (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与本方案不一致的,按照本方案要求执行。

药品再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关于药品再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在批准文号有效期满前六个月申请再注册。为落实国家局《关于印发药品再注册和批准文号清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省局受理办定于2007年7月1日前对目前批准文号有效期已满和有效期不足六个月的品种进行集中受理。受理具体要求如下: 一、药品批准文号有效起始日期记算原则 参见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文件《转发关于印发药品再注册和批准文号清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辽食药监注发 [2007]71号)中药品批准文号有效期起始日期计算原则。 二、不予再注册的情形及判定原则 参见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文件《转发关于印发药品再注册和批准文号清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辽食药监注发 [2007]71号)中不予再注册的判定原则。三、省局受理办实行集中受理制度,申报企业需要一次性申报全部有效期已满和有效期不足六个月的品种。 四、药品再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1、药品生产企业证明性文件(该项申报资料为一次性申报品种的共用资料)(1)药品生产企业证明性文件封皮见(附件1); (2)一次性申请再注册品种的目录(一式五份、并以EXCEL格式存储U盘中),目录格式见(附件2); (2)药品生产企业营业执照正副本及年检记录页复印件; (3)药品生产许可证正副本及其变更记录页的复印件; (4)涉及再注册品种或剂型的GMP证书的复印件; (5)企业对申报材料真实负责的保证声明(附件3)(法人签字,加盖公章);上述证明性资料复印件需清晰、有效,每项复印件上均应加盖企业公章。 2、具体品种再注册申报资料目录,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再注册申报资料要求的顺序排列各项资料。 3、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批准的变更的文件复印件 (1)国家局统一换发批准文号的品种,提供省局转发国家局“关于公布换发药

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模版

注册分类:中药、天然药物第11类 申报资料目录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评价 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药材来源及鉴定依据 12、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辅料来源及质量标准 15、药品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药品标准物质的有关资料 16、样品及检验报告书 17、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汉语拼音:

命名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页。 2、证明性文件: 附件1《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复印件。 附件2《营业执照》复印件。 附件3《GMP认证证书》复印件。 附件4《不侵权行为保证书》。 附件5《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证》复印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中药“”处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页。处方由、、、、、等十七味中药构成,其中的作用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作用为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淤通经;的作用为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因此,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红肿疼痛均有很好的疗效,受到广大医药工作者和患者的欢迎,市场前景广阔。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品种,通过试验对其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体及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4、对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及评价: “”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根据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政策要求,现按中药注册分类第11类要求开展有关的研究工作,现将各项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4.1工艺研究 我们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其君药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甙类物质,我们以大黄酚作为对照品,用HPLC法测定大黄酚的含量,计算提取过程中大黄酚的转移率,以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经试验证明水提以20倍水量为宜,即第一次8倍水量,第二次6倍水量,第三次6倍水量,大黄酚的转移率达到83.1%,提取收膏率为19.2%(比重为1.35,50℃),加入处方量的,减压干燥,粉碎后装入胶囊,成品收率为98%以上。

化学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南(试行)(注册分类1、2、3、5.1)

附件1 化学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南(试行)(第一部分注册分类1、2、3、5.1类) 可编辑范本

目录 一、适用范围 (3) 二、基本要求 (3) (一)申请表的整理 (3) (二)申报资料的整理 (4) 三、申请表 (8) (一)《药品注册申请表》 (8) (二)《小型微型企业收费优惠申请表》 (14) 四、申报资料 (15) (一)申报资料项目 (15) (二)申报资料要求 (18) 五、其他 (24) 附件:1.申报资料袋封面格式 (25) 2.申报资料项目封面格式 (27) 3.申报资料项目目录 (28) 4.化学药品1、2、3、5.1类注册申报资料自查表 (29) 可编辑范本

化学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南(试行) 第一部分注册分类1、2、3、5.1类 一、适用范围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1、2、5.1类临床试验/新药生产(含新药证书)/上市申请;化学药品注册分类3类仿制药申请。 二、基本要求 (一)申请表的整理 1.种类与份数要求 药品注册申请表、申报资料情况自查表、小型微型企业收费优惠申请表(如适用)各四份,一份为原件;药品研制情况申报表(如适用)、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申请表(如适用)各四份,三份为原件。 2.依据《关于启用新版药品注册申请表报盘程序的公告》,申请表的填报须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发布的填报软件,提交由新版《药品注册申请表报盘程序》生成的电子及纸质文件。(确认所用版本为最新版[以最新发布的公告为准],所生成的电子文件的格式应为RVT文件。各页的数据核对码必须一致,并须与提交的电子申请表一致,申请表及自查表各页边缘应加盖所有申请人或注册代理机构骑缝章。) 3.填写应当准确、完整、规范,不得手写或涂改,并应符合可编辑范本

生物制品、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2020

附件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生物制品是指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起始原材料,用生物学技术制成,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类疾病的制剂。为规范生物制品注册申报和管理,将生物制品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按生物制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 预防用生物制品是指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疫苗类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治疗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生物制品,如采用不同表达系统的工程细胞(如细菌、酵母、昆虫、植物和哺乳动物细胞)所制备的蛋白质、多肽及其衍生物;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产品;变态反应原制品;微生态制品;人或者动物组织或者体液提取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制品等。生物制品类体内诊断试剂按照治疗用生物制品管理。 按照生物制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等。 药品注册分类在提出上市申请时确定,审评过程中不因其他药品在境内外上市而变更。 第一部分预防用生物制品 一、注册分类 ——1 ——

1 类:创新型疫苗:境内外均未上市的疫苗: 1.1 无有效预防手段疾病的疫苗。 1.2 在已上市疫苗基础上开发的新抗原形式,如新基因重组疫苗、 新核酸疫苗、已上市多糖疫苗基础上制备的新的结合疫苗等。 1.3 含新佐剂或新佐剂系统的疫苗。 1.4 含新抗原或新抗原形式的多联/多价疫苗。 2 类:改良型疫苗:对境内或境外已上市疫苗产品进行改良,使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有改进,且具有明显优势的疫苗,包括: 2.1 在境内或境外已上市产品基础上改变抗原谱或型别,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疫苗。 2.2 具有重大技术改进的疫苗,包括对疫苗菌毒种/ 细胞基质/生产工艺/ 剂型等的改进。(如更换为其他表达体系或细胞基质的疫苗;更换菌毒株或对已上市菌毒株进行改造;对已上市细胞基质或目的基因进行改造;非纯化疫苗改进为纯化疫苗;全细胞疫苗改进为组分疫苗等) 2.3 已有同类产品上市的疫苗组成的新的多联/多价疫苗。 2.4 改变给药途径,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疫苗。 2.5 改变免疫剂量或免疫程序,且新免疫剂量或免疫程序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疫苗。 2.6 改变适用人群的疫苗。 3 类:境内或境外已上市的疫苗: 3.1 境外生产的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疫苗申报上市。 ——2 —

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体例与整理规范

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体例与整理规范 为加强药品注册纸质申报资料的规范管理,特制定本规范。当申报资料同时进行CTD 格式提交时,纸质申报资料的体例设置必须与CTD 申报格式电子文档相一致。 1.2 纸张规格 申报资料使用国际标准A4型(297mm×210mm)规格、纸张重量80g, 纸张全套双面或全套单面打印,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1.申报资料的体例要求 1.1字体、字号、字体颜色、行间距离及页边距离 1.1.1 字体 中文:宋体 英文:Times New Roman 1.1.2 字号 申报资料封面:加粗4号;目录:小4号;正文内容格式:小4号字;表格: 5号字,采用三线表;脚注:5号字; 英文: 12号字。 1.1.3 字体颜色 黑色 1.1.4 行间距离及页边距离 行间距离: 单倍。如果文中有分段序号,则序号必须有括号,比如: (1),(2)或①,②等 纵向页面: 左边距离不小于2.5厘米、上边距离不小于2厘米、其他边距不小于1厘米。 横向页面: 上边距离不小于2.5厘米、右边距离不小于2厘米、其他边距不小于1厘米。 页眉和页脚:信息在上述页边距内显示,保证文本在打印或装订中不 丢失信息。 1.2 公式格式 1.2.1 公式位置 不带编号公式,直接采用居中格式,注意去掉公式前的空格 带编号公式,公式居中,编号右靠齐,编号格式:(各章序号-公式 序号),例如 1100()2d 2d Z Z n evp sat Z i i i K T T r z H P X r z ππ=-=?∑?? (3-2) 微分符号:所有公式中的微分符号“d”均为正体。 公式为正文内容,通常其后的参数说明应提行顶格

项目申报资料要求

附件:2 项目申报资料要求 申报项目单位须提供申报材料一式4份(并附电子版) 申报数据按上一年度数据填报,并按如下顺序装订成册。 一、小企业创业基地项目 (一)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书封面(标题下方括号内注明小企业创业基地项目,封面下方单位名称加盖公章、申报日期) (二)目录 (三)小企业创业基地项目资金申请表(附件1) (四)营业执照、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 (五)申报机构情况介绍(不 超过3页A4纸),主要内 容: 1.基本情况,包括历史沿革、主要出资人情况,获市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定及表奖情况。 2.服务条件、服务队伍、人员资质、服务资质等情况。 3.上一年度的运营情况,包括提供服务情况,主要业绩,服务企业所属主要行业,小型、微型企业入驻及房屋租金收费标准,业务收入来源,服务成本支出构成,资金使用以及 协作单位合作等情况。 (六)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年度审计报告复印件 (七)小企业创业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资明细表(附件2)

(八)创业基地建设投资财务凭证复印件 (七)小企业创业基地入驻小型、微型企业名单(附件3) (九)对申报资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二、创业企业项目 (一)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书封面(标题下方括 号内注明创业企业项目,封面下方单位名称加盖公章、申报日期)(二)目录 (三)创业企业项目资金 申请表(附件4) (四)营业执照、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 (五)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不超 过3页A4纸),主要内 容:企业现状、主要经营范围、经营状况、主要业绩、购置有关设备用途及未来发展等情况 (六)上一年度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 (七)创业企业投资明细表(附件5) (八)购置软硬件和关键设备财务凭证复印件 (九)对申报资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一)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书封面(标题下方括 号内注明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封面下方单位名称加盖公章、申报日期) (二)目录

药品一致性评价

药品一致性评价

SFDA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 当中国医药市场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的时候,我国的药物研发的水准却一直无法与之相匹配,这不仅表现在我国能够被国际认可的创新药物极度匮乏,更为严重的是,就连我们在仿制人家的原研药物的时候,也远没有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做到真正意义的等效。 叫响“做制药大国,还要做制药强国”这句口号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这不单单要在新药上有所建树,更要先在研发创新药物的思路以及提高仿制药的质量上取得突破。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今年2月13日公布,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药品安全的独立规划。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药品标准和药品质量大幅提高,药品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保障能力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药品安全水平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满意度显著提升。 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其中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常用的仿制药在2015年前完成,未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再注册,注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将其生产的仿制药与被仿制药进行全面对比研究,作为申报再注册的依据, 为何要对仿制药进行一致性评价 中国有句谚语作了生动而精辟的回答:“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对仿制药进行一致性评价,通俗地讲,就是拿仿制药与被仿制药进行比对与评价。这与“抄方”比对“原方”的道理是相通的,但其科学含量更高,方法更复杂,工作更艰巨。 现今的质量标准在某些关键指标上的拟定仍较为宽泛,甚至有时出发点是为了让产品合格。比如固体制剂质量标准中,“含量”这一指标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因此有20%的范围供发挥。上海食品药品检验所的谢沐风老师说,从他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几乎没有该项不合格的样品。 再如,我国药典拟定的“重量差异”项检查仅有精密度要求,而无准确度

申报资料要求(修改)资料讲解

附件2: 药品GMP认证申请资料基本要求 一、申请资料审查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卫生部令第79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和《关于贯彻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11]101号)等。 二、申报要求 1. 申报资料用A4纸制作(不限图纸),标注页码,并装订成册,同时申报两份材料,书背上需要注明企业名称。 2. 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药品生产车间或者新增生产剂型的,应当自取得药品生产证明文件或者经批准正式生产之日起30日内,申请药品GMP认证。 3. 药品生产企业应在《药品GMP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重新申请药品GMP认证。 4. 申请的认证范围涉及以下情况的,应注明: (1)有激素类、抗肿瘤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特殊品种; (2)有中药前处理和提取工序。 三、申请资料的基本内容 (一)企业的总体情况 1.需提交的资料 1.1 企业信息 (1)企业联系方式,逐项列出下列内容:企业名称、注册地址、企业生产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传真、联系电话(包括应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24小时联系人、联系电话); (2)简述企业的历史沿革;多厂区分布情况(如有);厂区面积、建筑面积等情况。 1.2 企业的药品生产情况

(1)简述企业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产活动,包括批准生产药品的类别、进口分包装情况、出口情况(包括出口证明办理情况)以及向国外递交申报材料及获得许可的药品信息; (2)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涉及出口的需附上境外机构颁发的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3)列出获得批准文号的所有品种名称、近三年的产量列表,注明常年生产品种、注明包含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品种。有不同生产地址的分别列出; (4)如有处理高毒性、性激素类药物等高活性、高致敏性物料的操作,应对其涉及的相关品种、操作区域以及防止与普通物料污染和交叉污染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说明,必要时在相关附件中予以标注。 1.3 本次药品GMP认证申请的范围 (1)列出本次申请药品GMP认证的生产线涉及的生产剂型、品种,并附相关产品的注册批准文件和质量标准的复印件;如果申请品种、剂型在厂区的有多个车间同时生产情况,多个车间曾经获得不同的GMP证书,此次申请认证不覆盖所有的生产场地的,需要进行说明;如申请认证的剂型中,部分品种无法被列入本次认证申请的范围应说明理由,并列出相关品种名称; (2)最近一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该生产线的GMP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日期、检查结果、缺陷及整改情况,并附相关的药品GMP证书复印件。如该生产线经过境外官方的药品GMP检查,一并提供其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日期、检查结果及缺陷项目(外文复印件及中文对照)、回复和整改情况。 1.4 上次药品GMP认证以来的主要变更情况 (1)简述上次认证检查后关键人员、设备设施、品种、生产工艺、主要物料及包装材料供应商的变更情况; (2)主要变更的注册或备案情况。 (二)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1.需提交的资料 1.1质量管理体系的描述 (1)简要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管理责任,包括高层管理者、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和质量保证部门的基本职责;

浅谈中国仿制药物一致性评价

浅谈中国仿制药物一致性评价 2016年03月05日,国务院发布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为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出政策导向。2016年3月05号发布的《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其中需开展临床有效性试验和存在特殊情形的品种,应在2021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药品有1.6万件,药品批准文号18.7万个,化学药品0.7万种,批准文号12.1万个。这些药物中的绝大多数是仿制药,但总体质量比原研药相差很大,这就使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刻不容缓。 药品一致性评价应合理选用评价方法。药品生产企业原则上应采用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符合豁免生物等效性试验原则的品种,允许药品生产企业采取体外溶出度试验的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具体品种名单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另行公布。 个人观点,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仿制药物一致性评价面临以下几种困难。第一,参比制剂难以寻找;第二,获得参比制剂困难;第三,临床试验基地短缺。针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药学人,希望能为我国的药物一致性评价提出几项建议。 对仿制药的质量评价,通行的做法是:要求仿制药必须与原研药进行质量对比和生物等效性研究。主要评价方法是体外溶出度试验和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这两项指标是反映药品等效的重要指标。 因此,对于溶出度检查,我国存在溶出媒介单一,参比目录不全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着力建立健全的参比目录,另外采用制剂在4 种不同溶出介质下的溶出曲线的比较来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的一致性。 对于生物等效性的一致性评价,我们应该着力建立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适合本国国情,建立一种可以满足大部分药企生产条件的评价方法。也可以效仿国外,采用体外溶出度代替体内生物等效性的方法,但是不能完全舍弃二者中的某一项评价方法,应该尽力建立一个溶出度和体内生物等效性相辅相成的评价方法! 制药一致性评价对于我国而言,异常重要。这不仅仅是我国药品质量的保证,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 要求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17号)附件二: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一、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 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适应症。 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二、申报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起草说明及相关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9、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0、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1、药品标准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或者对照品。 12、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13、原料药、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检验报告书。 1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申报材料要求及模板

附件: 申报材料要求及模板 一、生产企业报名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法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和《营业执照》。 生产企业设立的仅销售本公司产品的商业公司、进口医用耗材全国总代理须依法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或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及《营业执照》。 取得国药准字号的检验试剂生产企业须依法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和《GMP 认证证书》,参加广东省医用耗材交易。 归属消毒产品管理的消毒剂及消毒器械生产企业须依法取得《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及《营业执照》。 (二)企业或其生产的品种未被列入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耗材非诚信交易名单。 (三)凡符合规定的品种均可随时报名。进口品种由执行境外生产企业或境外生产企业驻中国机构授权的总代理企业参与报名。新取得生产批件的医用耗材可随时报名。 (四)生产企业提交的报名材料应符合以下条件和要求:1.企业资料:属于国产产品的,须提交《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及《营业执照》(复印件)、《供货承诺函》、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属于进口产品的,须提交《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或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营业执照》、《供货承诺函》、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属于药品管理的检验试剂产品,企业须提交《药品生产许可证》、《GMP 认证证书》及《营业执照》(复印件)、《供货承诺函》、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属于消毒剂管理的,企业须提交《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及《营业执照》(复印件)、《供货承诺函》、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2.产品资料: (1)《报名品种目录总表》; (2)归属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提交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或第一类产品备案凭证)、医疗器械注册证登记表(如有)、注册证变更批件(如有); 注册产品标准(或产品技术要求);《产品说明书》(外文说明书上的性能与组成等技术参数应翻译成中文);应提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全性能检测报告,或其它可以证明投标产品的检测报告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定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全性能检测报告材料;外购件的相关资质证明材料(包括外购件的注册证及制造认可表)。 (3)归属消毒产品管理的: 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质量标准(国家、行业、地方或企业)、说明书及标签、卫生安全评价

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

药品注册资料的的准备 一、1~32号申报资料审查的要点和体会 二、全套资料的综合体会 回顾: CTD格式申报资料和附件2格式的比较 2007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2 化学药物申报格式项目(仿制药6类)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和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起草说明及相关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9.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0.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1.药品标准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或者对照品。 12.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13.原料药、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检验报告书。 1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四)临床试验资料 28.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资料综述。 CTD格式的申报资料仅替代(二)药学研究资料部分,其余内容保持不变。 一、1~32号申报资料形式审查要点和体会 为便于梳理和阐述,对同一号资料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A:新药报临床 B:新药报生产(A、B:包括注册分类1~5类) C:仿制药(注册分类6) 1号资料(药品名称): A:包括通用名、商品名、化学名、英文名、汉语拼音,并注明其化学结构式、分子量、分子式等(见相关要求)。 如果是新剂型、新命名、应附上药典委员会命名的复函 补充:对于缓控释制剂命名统一命名为:缓释制剂 1号资料(药品名称): B:同A C:同A外,需附上:国家标准 若仿进口药,附上口岸药检报告书即可。(注:不允许申请商品名) 2号资料(证明性文件):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一、注册分类 第一类国内外未上市销售的原料及其制剂。 .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及其制剂; .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原料及其制剂; .其它。 第二类国外已上市销售但在国内未上市销售的原料及其制剂。 第三类改变国内外已上市销售的原料及其制剂。 .改变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 .改变药物的成盐、成酯; .人用药物转为兽药。 第四类国内外未上市销售的制剂。 .复方制剂,包括以西药为主的中、西兽药复方制剂; .单方制剂。 第五类国外已上市销售但在国内未上市销售的制剂。

.复方制剂,包括以西药为主的中、西兽药复方制剂; .单方制剂。 二、注册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兽药名称。 .证明性文件。 .立题目的与依据。 .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兽药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质量研究工作的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兽药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兽药标准品或对照物质的制备及考核材料。 .药物稳定性研究的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直接接触兽药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主要药效学实验资料。(药理研究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安全药理学研究的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微生物敏感性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药代动力学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急性毒性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亚慢性毒性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致突变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生殖毒性实验(含致畸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慢性毒性(含致癌实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实验资料。 (四)临床实验资料 .国内外相关的临床实验资料综述。 .临床实验批准文件,实验方案、临床实验资料。 .靶动物安全性实验资料。 (五)残留实验资料 .国内外残留实验资料综述。 .残留检测方法及文献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