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网络设计方案

图书馆网络设计方案
图书馆网络设计方案

图书馆网络设计方案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图书馆网络构建方案设计

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图书馆工作的运行模式、业务管理、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诞生,对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与其他网络相比,图书馆网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具有极高的可靠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具有高速度和高带宽,满足流介质媒体、远程学习等对带宽和数据敏感的实时应用。

一、需求分析

(1) 组网需求

采用成熟的组网技术,保证最优性价比。

采用简单、清晰的网络拓扑结构,保证网络的稳定和高性能。

(2) 设备需求

可扩展性强,通过增加新的模块和设备解决网络需求的增长,实现网络的平滑扩容。

设备稳定可靠,性能高,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大数据量的冲击和安全问题干扰。

设备具备多功能支持,要求能够采用较少的投资实现较多的功能。

(3) 网络安全需求

针对校园网学生比较活跃,易发生IP地址盗用、账号盗用、计算机入侵等安全问题,要求能够实现端到端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4) 网络管理需求

采用方便、灵活的管理方式、支持分层次的IP管理。

增城学院图书馆网络结构及各层平面图如下:

·主楼:

——五楼电子阅览室(104台),办公室及会议室(7间);

——四楼读者查询(4台);

——三楼读者查询(4台);

——二楼读者查询(4台);

——一楼读者查询(2台),图书馆管理员(3台)。

·附楼:

——领导办公室(院长、党委书记、各系部办公室及其他功能办公室19间)。

二、技术选择

根据需求为图书馆建立一个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的快速以太网络,实现网络的功能特性,可伸缩性,可适应性,可管理性以及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OSPF是一个动态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使用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来构建和计算达到所有已知目的地的最短路径。它使用Dijkstra的SPF算法根据LSDB中的信息计算路由。OSPF 度量标准(代价)的缺省值是基于带宽的,其计算代价的公式表示如下:

代价=基准带宽/接口带宽

快速以太网的度量是1,OSPF中代价的最小值是1。

OSPF属于无类路由选择,使得IP地址空间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并且减少了路由流量。无类路由选择有如下的特点:

一个路由选择出口可能匹配一批主机、子网或网络地址;

路由选择表更加短小;

如果不使用Cisco快速转发,交换性能会有更大提高;

路由选择协议流量减少。

图书馆,有很多需要对外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器,如门户服务器、DNS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如果将这些服务器直接放置在Internet上,则很容易受到攻击。为此我们将这些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器全部放置在防火墙的DMZ区域。在防火墙上设置一个DMZ端口,在DMZ区域放置一台交换机,该交换机通过2条千兆光纤与2台防火墙的DMZ端口联接,而所有的公共服务器则全部接入到该交换机上。

三、拓扑结构

图书馆总的拓扑结构图如下所示,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主楼1—4楼17台PC机接交换机0,5楼电子阅览室可用2台交换机堆叠接PC机,每5—7台PC机用集线器连接,领导办公室若有多台PC机也用集线器连接,再接到交换机上,附楼从主楼接一个交换机过去,每间办公室若有多台PC机,则用集线器连接。

为了防止广播风暴等问题以及实现网络的安全性、适应性强、和网络的分割等优点,把图书馆的网络划分成4个VLAN。

四、网络设计与规划

为图书馆申请分配了一个NETWORK ID(172.16.2.0/24),划分成4个VLAN。划分VLAN的好处主要有三个:

(1)端口的分隔。即便在同一个交换机上,处于不同VLAN的端口也是不能通信的。这样一个物理的交换机可以当作多个逻辑的交换机使用。

(2)网络的安全。不同VLAN不能直接通信,杜绝了广播信息的不安全性。

(3)灵活的管理。更改用户所属的网络不必换端口和连线,只更改软件配置就可以了

路由配置:

交换机配置:

Switch 0:

(1)划分vlan:

(2)把端口静态地划分到vlan中:

(3)trunk配置:

Switch 1:

(1)划分vlan:

(2)把端口静态地划分到vlan中

(3)trunk配置:

Switch 2:

(1)划分vlan:

(2)把端口静态地划分到vlan中

(3)trunk配置:

五、调试验证

以PC3(172.16.2.15/24)为例:

①PC3(172.16.2.15/24)(VLAN 5)ping PC3(172.16.2.16/24)(VLAN 5)

②PC3(172.16.2.15/24)(VLAN 5)ping PC2(172.16.2.8/24)(VLAN 2)

③PC3(172.16.2.15/24)(VLAN 5)ping PC0(172.16.2.110/24)(VLAN 3)

④PC3(172.16.2.15/24)(VLAN 5)ping PC5(172.16.2.211/24)(VLAN 4)

⑤PC3(172.16.2.15/24)(VLAN 5)ping PC6(172.16.2.222/24)(VLAN 5)

六、设备及工程预算

主要设备实物图如下所示:路由器:

交换机:

计算机:

集线器:

双绞线:

七、后期技术支持及服务

管理和保护OSPF网络,OSPF网络的管理如同其安全一样重要,实现管理应用公认的常见技术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和MIB(管理信息库)随着网络配置和使用的增加,网络管理正日益变成许多组织关注的焦点。网络管理是所有网络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防御直接针对网络设备的攻击,任何UDP诊断服务和TCP诊断服务都可以使用的网络设备全部都应该通过防火墙保护,或者至少禁用这些服务。对一台Cisco路由器而言,可以通过使用下面这些全局配置命令来实现这一操作:

no service udp-small-servers

no service tcp-small-servers

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此次课程设计,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资料]

[1]老师课件;

[2]Douglas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5178526.html,er:《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3]Thomas M.Thmas II,CCIE No.9360《OSPF网络设计解决方案(第二版)》

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目录 1 项目背景 (2) 1.1图书馆概况 (2) 1.2现状和问题 (2) 1.3项目目标 (3) 2 项目范围 (4) 3 系统解决方案 (4) 3.1 技术解决方案 (5) 3.2 业务解决方案 (6) 3.3 系统实施策略 (8) 3.4 实施阶段和交付成果 (9) 4 项目费用预算 (11) 4.1 项目费用一览表 (11) 4.2 硬件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4.3 网络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5 项目实施的组织架构 (12) 6 项目实施的风估 (13)

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项目规划方案设计 1 项目背景 1.1图书馆概况 某某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5*年。她历史悠久、藏书丰富、建筑宏伟、环境幽雅,文化底蕴浓厚。她是学校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是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术等活动的重要机构,是育人德学的核心机构,也是学校服务社区的窗口。 图书馆现由@@馆和@@馆组成,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其中@@分馆1987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积0.4407万平方米。@@分馆2006年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4.3265万平方米。入口门禁系统实行计算机管理,可以采集进馆人员的数据和产生详细的进馆记录,各种不同功能的阅览室20多个,可同时接纳*000多位读者进馆阅览。馆内设有:文献建设部、流通阅览部、网络技术部、学科建设服务部、办公室等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20人。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馆馆藏纸本文献总量已达*25万余册(件)、中外文期刊近4800余种。除纸本资源外,在图书馆网站上还运行有Ei、SD、 CNKI、万方、书生等商家的电子期刊论文全文或摘要、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电子图书、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供全校师生使用。 1.2现状和问题 现状:某某大学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上,馆内有500多个有线信息点,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图书馆,每层公共区域都为读者配备了检索机;图书馆网络中心也通过兆光纤与学校网络中心相连,可供千读者获取图书馆文献信息;与省内高校图书馆和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建立协作,可以跨空间享用资源。图书馆建设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1999年已实行馆藏资源的微机化管理; 2006年新馆采用“大开间、大开

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南方某大学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 (二)建设地点:中国南方某城市 (三)项目概述 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62万册。建筑面积为100002。 (四)用地概况 该项目位于校园内,居校园新建教学楼旁。该地段西北面临校园道路,靠近规划人工湖边,图书馆选址地段为地形平坦,用地面积约8900m2。 (五)规划设计要求 1、规划建筑依据城市技术管理规定相关条例进行退让。 2、建筑覆盖率不得大于40%。 3、规划建筑高度不得大于24m,以二至五层为宜。 4、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5、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6、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1、书库区 3000 m2 (1)基本书库1400 m2(320册/ m2)计40万册; (2)报刊库1600 m2(156册/ m2)计22万册。 2、阅览区 3500 m2 (1)综合期刊阅览室; (2)专业期刊阅览室; (3)中文图书室; (4)外文图书室; (5)参考阅览室2; (6)电子文献阅览室; (7)教师研究室12间; (8)学生自修室2间。 3、采编区及办公区 520 m2 (1)采购20 m2; (2)中文编目60 m2; (3)外文编目60 m2; (4)装订40 m2; (5)馆长40 m2; (6)办公2X40 m2; (7)接待兼会议80 m2; (8)监控中心80 m2; (9)保安20 m2; (10)储藏40 m2。 4、读者服务区 1260 m2 (1)出纳目录厅500 m2;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广州某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 (二)建设地点:某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校园内 (三)项目概述 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62万册。建筑面积为1hm2。 (四)用地概况 该项目位于校园内,居校园自校门至教学主楼中轴线的校园中心绿化广场东侧。该地段四周环以校园道路,东侧隔绿化带为学生生活区,图书馆以南的校园中轴线两侧为教学区。该地段地势平坦,占地约1.5hm2。 (五)规划设计要求 1、规划建筑退让西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3m,退让东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2m(绿化带),退让北两侧道路红线各不得小于3m。退让南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2m(绿化带), 2、建筑覆盖率不得大于40%。 3、规划建筑高度不得大于24m,以二至五层为宜。 4、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5、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6、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总建筑面积 13000 (误差不得超过±10%) 1、书库区 1200 m2 (1)基本书库600 m2(320册/ m2)计40万册; (2)报刊库 600 m2(156册/ m2)计22万册。 2、阅览区 5120 m2 (1)综合期刊阅览室; 400 m2; (2)专业期刊阅览室; 400 m2; (3)中文图书室; 400 m2; (4)外文图书室; 400 m2; (5)专业阅览室; 6X400=2400 m2; (6)电子文献阅览室; 400 m2; (7)教师研究室12间; 12X60=720m2; 3、自修室800 m2 (8)学生自修室2间。 2X400=800 m2; 3、采编区及办公区 660 m2 (1)采购 60 m2; (2)中文编目 60 m2; (3)外文编目 60 m2; (4)装订 60 m2; (5)馆长 60 m2; (6)办公 2X60 m2; (7)接待兼会议 120 m2; (8)监控中心 60 m2;

图书馆网络设计方案

图书馆网络设计方案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图书馆网络构建方案设计 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图书馆工作的运行模式、业务管理、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诞生,对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与其他网络相比,图书馆网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具有极高的可靠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具有高速度和高带宽,满足流介质媒体、远程学习等对带宽和数据敏感的实时应用。 一、需求分析 (1) 组网需求 采用成熟的组网技术,保证最优性价比。 采用简单、清晰的网络拓扑结构,保证网络的稳定和高性能。 (2) 设备需求 可扩展性强,通过增加新的模块和设备解决网络需求的增长,实现网络的平滑扩容。 设备稳定可靠,性能高,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大数据量的冲击和安全问题干扰。 设备具备多功能支持,要求能够采用较少的投资实现较多的功能。 (3) 网络安全需求 针对校园网学生比较活跃,易发生IP地址盗用、账号盗用、计算机入侵等安全问题,要求能够实现端到端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4) 网络管理需求 采用方便、灵活的管理方式、支持分层次的IP管理。 增城学院图书馆网络结构及各层平面图如下: ·主楼: ——五楼电子阅览室(104台),办公室及会议室(7间); ——四楼读者查询(4台); ——三楼读者查询(4台); ——二楼读者查询(4台);

——一楼读者查询(2台),图书馆管理员(3台)。 ·附楼: ——领导办公室(院长、党委书记、各系部办公室及其他功能办公室19间)。

二、技术选择

根据需求为图书馆建立一个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的快速以太网络,实现网络的功能特性,可伸缩性,可适应性,可管理性以及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OSPF是一个动态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使用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来构建和计算达到所有已知目的地的最短路径。它使用Dijkstra的SPF算法根据LSDB中的信息计算路由。OSPF 度量标准(代价)的缺省值是基于带宽的,其计算代价的公式表示如下: 代价=基准带宽/接口带宽 快速以太网的度量是1,OSPF中代价的最小值是1。 OSPF属于无类路由选择,使得IP地址空间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并且减少了路由流量。无类路由选择有如下的特点: 一个路由选择出口可能匹配一批主机、子网或网络地址; 路由选择表更加短小; 如果不使用Cisco快速转发,交换性能会有更大提高; 路由选择协议流量减少。 图书馆,有很多需要对外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器,如门户服务器、DNS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如果将这些服务器直接放置在Internet上,则很容易受到攻击。为此我们将这些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器全部放置在防火墙的DMZ区域。在防火墙上设置一个DMZ端口,在DMZ区域放置一台交换机,该交换机通过2条千兆光纤与2台防火墙的DMZ端口联接,而所有的公共服务器则全部接入到该交换机上。 三、拓扑结构 图书馆总的拓扑结构图如下所示,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主楼1—4楼17台PC机接交换机0,5楼电子阅览室可用2台交换机堆叠接PC机,每5—7台PC机用集线器连接,领导办公室若有多台PC机也用集线器连接,再接到交换机上,附楼从主楼接一个交换机过去,每间办公室若有多台PC机,则用集线器连接。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

张掖市三馆设计方案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 图书馆作为广大群众的知识殿堂和精神家园,对保障和提高全民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馆舍是进行服务全民学习的基础和保障,必须以全新的观念与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设计将遵照“大气简约、定位准确、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设计原则和“实现馆舍设备现代化、馆藏特色化、服务多样化”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的效果上,尊重空间与环境的结合。在即定的空间中,以简洁干净的现代形式与表现方式,将特有的精神文明面貌物化于展示,使读者身心畅享于含而不露的静谧之美。 先进的阅览模式、引人入胜的图书内容和富有创造性的阅读环境设计都将成为本图书馆的亮点,一群群不分年龄、渴望求知、怀揣梦想的金张掖公民将在这里进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 图书馆被看作是文明与自然、文化与传承的共生,要充分体现文化内涵的空间设计,其设计主线如下: 一、一层中心大厅 占地近300平米的临时展厅位于一层中心大厅,共同融合成为图书馆主大厅,在展馆中央圈起一片开放的公共区域,各种精彩的图书展览将在这里上演。蜚声世界的著名图书和图书文化宣传将成为这座展馆的主角,我们将荣幸为图书馆量身定做了一套创造性的内部设计方案。 从空间上此厅是整个图书馆的共享大厅,开放式、多用途的功能,

应充分表现地域文化气息的感觉,气氛干净舒适优雅。 推开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幅美丽历史画卷浮雕和书本雕塑形式展现的形象墙,整体配有保持连续的形式和配置的光线,营造出空间的深远感和厚重感,力求主题明确,主线清晰,很有震憾力!整个大厅空间文化气息顿时得以提升。 1,休闲区:温馨的色调与大厅融为一体,觉得尤为自由、轻松,营造出一个舒适的休闲开放空间。 2,图书检索区:从功能上说,不仅是书刊信息的检索终端,更主要的作用是人流组织与缓冲的主要场所,是图书馆管理核心,和读者的主要交流区。所以,设计上具有很强流动感的古代书籍形式“竹签”的造型加以表现,富有韵律的空间与时间延伸。 二、借阅室 图书馆以藏为主转变为以阅为主,从而导致了馆舍建筑设计,藏与阅结合为一体的空间布局方式。所谓开放即是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功能,也打破了读者与图书的传统分隔,实现人书直接见面,形成“藏”中有“阅”,“阅”在“藏”中的新格局,于是设计上合理利用空间,营造一个集学习、藏书、研究为一体的共用空间,体现出干净简约舒适的安静环境。 吊顶的造型上运用了比较现代的表现形式,采用了铝单板加银灰色铝条作以装饰。灯光是考虑到在自然光不足的条件下,灯管错综有序的排列形式,优美淡雅,静中有动,使读者阅读不易疲劳。 三、电子阅览室:

如何写电气设计说明系列8--某图书馆建筑电气方案设计实

如何写电气设计说明系列8--某图书馆建筑电气方案设计实例 论文上传:ttt001 论文作者:不祥您是本文第193位读者 摘要:某图书馆框架结构,地上共六层,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81000m2。地下层为书库和设备用房,一层至八层为阅览室和办公室。 关键词:设计说明图书馆 -------------------------------------------------------------------------------- 如何写电气设计说明系列8--某图书馆建筑电气方案设计实例 【建筑概况】某图书馆框架结构,地上共六层,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81000m2。地下层为书库和设备用房,一层至八层为阅览室和办公室。 【电气设计说明】 1.设计范围 (1)变、配电系统; (2)应急电源系统; (3)照明配电系统; (4)防雷接地及电磁脉冲防护系统; (5)楼宇自控系统; (6)综合布线系统; (7)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 (8)闭路电视保安监视系统; (9)停车场管理系统; (10)有线电视系统; (11)同声传译系统。 2.变、配电系统 (1)一级负荷包括: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消防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加压风机、保安监控系统、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及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如检索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等。其中保安监控系统、检索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和所有的消防用电设备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 客梯、排水泵、生活水泵等其他用电设备属二级负荷。 (2)负荷估算:本工程用电总设备容量约为:Pe=9720kW~总计算负荷约为Pjs=5832kW。设计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8000kV A。 (3)电源:本工程由市政电网引来两路独立10kV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每路10kV电源均能承担全部负荷。另外,设置一台100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第三电源。高压系统电压等级为10kV,低压系统电压等级为~220V/380V。 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如:冷冻机房、水泵房、电梯机房、电话站、消防中心等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本工程的消防动力设备、计算中心、应急照明、重要书库的空调设备、计算机设备、电话机房、变配电所所用电等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互投。 (4)在本楼地下一层设置一处变、配电所,内设四台2000kV A变压器。 3.应急电源系统 本工程设置一台1000kW柴油发电机组,给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供电。 4.照明配电系统 (1)照度标准参照国标《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 133—90),主要场所的照度如下: 阅览室500lx

电子图书馆网络建设设计方案

电子图书馆网络建设方案

第一章电子图书馆系统方案 1.1网络架构 1.1.1 采用以PC为核心的局域网 计算机的发展现在PC是主流,从技术的角度,资金占用角度等诸多方面来看,以PC和PC Server为核心的局域网早已超出大型主机系统,结合湖南商学院电子图书馆实际应用需要,我们采用了上述方案。 1.1.2 采用光纤以太网 在所有的网络类型中,我们采用了光纤Fast Ethernet。我们以100台电脑为例,考虑到以后扩容以及与其他网络互连,甚至和因特网互连,其数据传输量较大,加之电子图书将来大都是超文本方式,图片占用空间相当大,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当前方案上网速度不够,我们还采取如下两条措施,来避免网络流量过大造成系统反应太慢:

●采用思科公司最新的Layer 3交换技术的CISCO WS-C3560V2-48TS-S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内含路由功能,能有效地避免网络“广播风暴”的产生,使得网络数据传输得以顺畅。 ●在服务器端采用多网卡,扩宽服务器数据网络通道,使服务器数 据吞吐这个瓶颈得以改善,另一方面,双网卡方式可以互为备份,增强服务器的可用性。 ●采用三个Switching Hub将整个网络分成三个网段,一方面是便 于管理,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控制网络流量。

1.2 操作系统平台及开发平台 在操作系统的选择上面,我们采用了Windows NT Server作为服务器。Windows NT从开始时的OS/2到目前十分成熟并应用十分广泛Windows NT 10.0,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成熟且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它既适合一般用户的需要,又能满足网络管理员的需求。由于Windows NT Server的安全性强,运行速度快,功能完善,集成度高,因此非常适宜作为网络、安全、应用程序和Internet的服务器。目前Windows NT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学校、政府等大机构首选的网络操作系统。 和Unix等操作系统相比较,Windows NT除拥有多任务,多用户,多处理器等传统功能以外,还有一些新的特点: 安全性。Windows NT采用NTFS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一改原有FAT的各种弊端,支持对目录或文件的权限设置, 文件安全性大大增强。在服务器及网络资源的管理上,采 用域管理模式,所有需要登录到网络的用户,必须有管理 员授予的口令,在用户身份的验证上也是有着严格的程序。 并且这些安全性的措施获得了美国国防部C2级安全人证, 目前获此认证只有Windows NT一种。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策划方案

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环境 现代数字图书馆本质上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海量数据库及其应用。网络操作系统为当前的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XP,Unix或Linux等。网络环境以Internet为基础进行设计,网络功能要强大,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ISO10161等。

硬件设备 数字图书馆硬件设备要紧包括数字图书馆专用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和存储设备等。 数字图书馆服务器的组织与安排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充性。软盘、CDROM、DVDROM、硬盘、硬盘阵列、光盘阵列以及NAS等是数字图书馆常见的存储设备。在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中数据的灾难备份及恢复也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对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所需的硬件设备选型时,应参考第三方评测及推介机构在大量横向对比分析基础上的推举结论和建议。设备选型应遵循适用与节俭原则。一个信息化图书馆建设投资的重点是在数字资源,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置昂贵的硬件设备是不合时宜的。

软件系统平台 完整的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软件系统平台包括制作系统、公布系统、应用平台等。制作系统实现将原始资料数字化,公布系统是将制作系统数字化后的数据公布到数字图书馆之中,供用户和读者使用。应用平台关于用户和读者来讲是进入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入口,为用户和读者提供了使用界面,并将网站治理平台、全文检索系统、阅读器等集成在一起,提供用户和读者使用。网站治理系统应包括数据追加、网站维护、用户治理、流量监控等功能。 全文检索系统是数字图书馆系统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数字图书馆的易用性专门大程度上通过全文检索系统得以体现。一般全文检索系统提供了分类检索、标题检索、作者检索等检

广州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

广州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 广州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国际邀请竞赛概况 广州市政府决定在珠江新城建设广州图书馆新馆(后简称“图书馆”)。为提高建筑 设计水平,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图书馆,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城 市规划局、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文化局联合组建竞赛委员会于2004年10月12日至2005年1月7日举办了“广州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国际邀请竞赛”。 竞赛文件在网上发布后,得到国内外多家设计机构的大力支持,共有88家设计单位(或联合体)报名参赛。经竞赛委员会对各单位资质、业绩进行综合评估和认真筛选,最终共有13家(竞赛委员会邀请了15家,其中2家退出竞赛)具有相关设计经验和相应设计资质的 国内外设计单位参加竞赛,每家单位报送一个设计方案。参加此次竞赛的设计单位有(排名号为方案编号): 1. 加拿大宝佳国际建筑师有限公司 2. 西班牙里卡多·波菲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3. 澳大利亚考克斯集团 4. 美国RHM国际设计集团 5. 香港许李严建筑师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6. 法国保罗.安德鲁建筑师事务所 7. 德国Herzog + Partner Dipl.-Ing. Architects BDA GbR 8.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9. 株式会社日建设计+广州设计院 10. 加拿大戴蒙和斯密特建筑师事务所 11. 美国Cannon Design+中信华南(集团)建筑设计研究院 12.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美国赫伯特.纽曼建筑设计事务所+4D International Design 竞赛委员会于2005年1月13、14日召开方案技术审查会,并于1月21、22日组织专家对所有方案进行评审。按照技术文件要求,专家评审会选出3个优胜方案,它们是: 3号方案——澳大利亚考克斯集团;

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

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概说 【提要】文章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提出智慧图书馆是继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更高级阶段。智慧图书馆是在物联网环境下,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最后,文章构建了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的发展是渐进式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伴随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正式提出并迅速波及全球,在图书馆界,继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智慧图书馆正在走进人们的视野。 1、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自2009年IBM率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后,各种各样智慧的概念,如智慧城市、智慧企业、智慧医疗等成为人们研究和描画的重点。其中,智慧图书馆也概莫能外。 目前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描述,例如从智能建筑的角度等。检索近期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较多地与物联网、云计算及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等概念相联系。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建立在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基础之上的新型图书馆,具有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的双重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基础,人物互联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构成,而实现由知识服务向智慧服务的提升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精髓。可以说,智慧图书馆的外在特征是泛在,即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提供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服务;而其内在特征是在继提供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之后,提供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满足读者日益增长与不断变化的需求。可见,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服务技术提升、服务理念创新、管理形态转型的一场革命。 2、智慧图书馆的构建

图书馆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图书馆局域网络设计 组号: 班级:软工153班 专业:软件工程 时间:2017年7月9号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1.设计目的 (3) 2.需求分析 (3) 3.方案设计 (5) 3.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5) 3.2 网络设备的比较和选型 (6) 3.3 综合布线系统 (6) 3.4 IP地址分配 (7) 4.方案实现 (7) 5. 网络应用部署 (16) 6. Web网站设计 (17) 7.总结与展望 (17) 8.参考文献 (18) 附录: (18)

1.设计目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它主要由计算机网、通信网和信息资源网三种网络组成,其中计算机网是核心,它利用通信网络担负了信息在整个网络中的存贮和传递的重要作用。而图书馆拥有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必须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发挥其传递、交流信息的重要枢纽作用。因此,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化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书馆局域网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具有极高的可靠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具有高速度和高带宽,满足流介质媒体、远程学习等对带宽和数据敏感的实时应用。 组建图书馆局域网,加快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和网络化进程,提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水平和图书馆工作效率,是为了更好更快更准确地为读者提供阅读信息;组建图书馆局域网,实现对全馆文献资源的采购、编目、流通、借阅等方面的自动化管理;建设以图书馆文献为基础的图书馆基础数据库和具有本馆藏书的特色书籍数据库;提高图书馆采编、流通效率,合理地对全馆文献资源进行分类、编目、分区管理。利用共享通信网络资源进入其他计算机网络,实现网络互连。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于图书馆网络服务器,能联机进行传统文献的采集与编目,能使图书馆总体工作协调一致更方便的进行传统型文献的流通、阅览、检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网络阅读体验。而且便于图书文献资料的管理和维护,减少人工管理的成本。 2.需求分析 2.1 网络概况 图书馆采用专线接入方式,光纤铺设到大楼,并且分配有6个C类地址202.114.88.40~202.114.88.45。大楼内布线系统比较完善。 图书馆办公大楼共有5层

图书馆建设方案

图书馆建设方案 篇一:XX图书馆建设方案 株洲图书馆建设方案(草案) 株洲图书馆建设项目包括株洲市图书馆、湖南省职业教育数字图书中心和株洲职教大学城信息中心。 株洲市图书馆立足株洲,面向长株潭,提供“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以实现株洲市公共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构建一个以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的地市级大型公共图书馆,满足株洲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湖南省职业教育数字图书中心依托省教育厅,集中建设包括职教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经济情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企业作业流程和典型工作案例、专业教学文件、专业书籍在内的数字图书馆,供全省职业院校师生免费使用;株洲职教大学城信息中心立足职教城,服务入城院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群体,满足于其对信息的软、硬件需求,致力于提高城区信息化水平。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为地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在促进地区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市民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事业。随着株洲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

长。原株洲市图书馆由于受当时 的经济、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已无法满足读者需求。株洲市图书馆工程的建设,将填补株洲市公益文化场馆设施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城区公共设施建设。从而有利于提高公民文化素养,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2、我市公共图书馆事业落后的现状需要。目前,我市有市级公共图书馆1座,县(市)级公共图书馆5座。地区公共图书馆总藏书87万册,人均拥有藏书仅0.218册,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应拥有藏书0.39册的标准。2009年度地区人均购书费只有0.22元,大大低于2006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0.508元的购书费水平。与此同时,原株洲市图书馆由于受当时的经济、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建设标准低,发展至现在,馆舍业务用房狭小及严重不足,部分房屋出现严重老化、地基下沉的现象,电器设备和电线陈旧老化。2009年由于馆舍面积等硬件条件不达标,被降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事业这种落后的状况与我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与长株潭国家级“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位不相符,更与我市申报全国“文明城市”不相适应,株洲市迫切需要新建一个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的国家一级图书馆。 3、株洲职教大学城自身发展的需要。株洲职教大学城信息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政府加强引导,推动集约化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资源共享与信 息互通,促进网络融合和系统互联互通,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整体

图书馆设计说明及理念修订稿

图书馆设计说明及理念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图书馆设计说明及理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大学图书馆,建造于学校教学区与学生宿舍区之间,主要为全校师生员工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也会适时对相关单位开放。地点适中,场地宽敞,地势平坦,附近有池塘、小丘、草坪,环境优美。 二、建筑设计说明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1000m2,建筑总高31m,主体地上十层,地下一层。 建筑等级:本工程为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其他层为三级。 建筑装修:外墙面采用白色瓷砖贴面,地面为水泥砂浆地面。 屋面采用细石砼刚性防水和高分子卷材防水结合。 三、建筑设计理念 拟建的图书馆位于学校的交通要道,这也决定了图书馆必须有学校的代表性。作为一幢校园建筑,它必然需要具备简洁,理性,稳重的性格。同时它的设计还要带有时代感,使它体现出一种年轻,向上,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些,正是我们的设计师工作时所秉承的基础理念。 由于建设用地有限,设计时必须“量体裁衣”。在设计中,尽量减小占地面积,优化布局,来获得更加丰富,活泼的造型。最终得到了现在看到的俊秀、挺拔的建筑形象。 作为高校图书馆,既需要具备一般图书馆的所有特性,又有其独特性。从对外的流线上来讲,高校图书馆侧重于考虑校园内部的有机联系,在使用功能上,除具备资料储存和资料共享的作用以外,学生选择在图书馆自习也成为高校图书馆无法回避的功能要求,如何处理自习学生和阅览学生的流线交叉,并有效引导自习学生由自修需求向阅览、研究需求发展,如何成功引导学校图书馆相对集中的人流量,是平面布局设计自始至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在技术层面上,由于近十年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资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尤其是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笔记本电脑在高校中普及率节节升高,电子图书阅览、无线网络的普及要求成为不可忽略的需求。 图书馆作为一所学校的灵魂与知识的殿堂,它不仅承载着愉悦身心、满足审美的重任,还要传承历史和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载体。这设计中需体现其人性化、生态化、开放化、智能化和标志化等设计理念。 人性化体现在设计的方便原则、舒适原则以及实用原则,此图书馆设计上做到楼梯交通便利,房间设计合理,同时拥有足够的休息空间如咖啡厅、茶室等开放的小憩场所。每层阅览室的最里面都设置小憩区,读者可以在长时间阅读后放松自己。实用性体现在不浪费图书馆的空间,争取根据需求充分利用空间,做到既不浪费越不拥挤。

图书室阅览室建设方案

庙桥小学图书室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我校图书室阅览室建设管理使用现状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树立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好基础的思想,创设良好的读书条件,营造 浓厚的读书氛围,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全面提高 全校师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总体目标: 1、按照配备要求足额配备高质量的图书和报刊资料,图书人均占有量达标,配齐配足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 学生必读的书目。 2、修订完善图书室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考核要求,提高管理水平和档次;实 行开架借阅,做到“两室”全天开放。 3、正常开设阅读课,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完善班级图书角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使班级成为“书香班级”。 5、大力倡导全体师生读书爱书,提高全体师生的文化品味,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

三、组织领导: 组长:夏修青 成员:各班主任 四、具体措施: (一)开源节流,加大投入,足额配置高质量图书和报刊资料 1、按照配备要求足额充实学生读物,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人均占有量达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的标准。 2、加强报刊杂志征订力度和图书购买更新力度,保证用于学生阅读的图书、报刊、杂志数量不低于规定标准数量,并且各部类的图书比例符合小学图书室藏书分类比例要求。 3、采取有效措施,发动师生捐赠图书,争取社会力量捐助,不断扩大图书来源渠道。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大力提高“两室”利用效率 1、修订完善图书室各项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保证事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按照配备要求配齐管理员,并进一步明确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考核要求,提高“两室”的管理水平和档次。 3、实行开架借阅,图书室全天对师生开放。

图书馆详细网络设计方案

图书馆详细网络设计方案: 1.1网络设计及技术 主要选择百兆以太网技术来构建图书馆网络,对两层结点和桌面微机的接入 也采用快速以太网,建立一个基于多层、全交换的虚拟园区网。从图书馆的建筑结构来说,一般以楼层为单位,,整个楼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网络应用单元考虑,多个功能相近的楼层形成一个局域群。 每层楼通过一台二层交换机来连接该层信息点,整个楼用一台三层交换机作为楼宇汇聚 1.2图书馆网路拓扑图 图1.1 图书馆网络具体拓扑图 1.3网络建设及设备选择 (1)网络建设:将各分布层交换机互连起来进行图书馆园的高速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包高速交换。汇聚层双中心树形拓扑的优点是较为简单,实现设备,也 可以很好的进行网络负载均衡。 (2)设备选择:接入层选择5台Cisco2930-24TT 2层交换机和5台linksys=ERT300N 无线路由器,分别实现5层楼之间的有线和无线链接;汇聚层选用Csico 5560-24PS 三层交

换机,以便应用于核心层交换的动态分配IP地址;2台服务器,1台作为管理,1台作为数据备份。 (3)vlan 的划分 1.4主交换机的核心配置代码 Switch En Vlan database Vlan name 11 name vlan 11 Vlan name 12 name vlan 12 Vlan name 13 name vlan 13 Vlan name 14 name vlan 14 Vlan name 15 name vlan 15 Apply Exit Config t Int f0/1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exit Int f0/2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2 ip address 192.168.12.1 255.255.255.0 exit Int f0/3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3 ip address 192.168.13.1 255.255.255.0 exit Int f0/4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4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某大学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 (二)建设地点:某大学校园内 (三)项目概述 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73万册。建筑面积为12000m2。 (四)用地概况 该图书馆位于某高校校园内,建筑平面范围66×66米左右,与其他三个同为66×66米的建筑构成校园的新建教学组团,并以风车状结构环绕一个广场,共同作为校园中的一个模块。其他三个建筑分别为一栋教学楼、一栋科研实验楼、一栋建筑艺术设计楼。可以在任务书后附的中国北方和中国南方两个地块中任选一个进行设计。 (五)规划设计要求 1、在设计中体现对所选地块的地理、气候、文化差异等因素所做回应。 2、规划建筑檐口高度18 米是整个地块内建筑群总体规划的统一性指导高度。个别建筑高度可以配合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特殊区域可以高于或低于18 米。 3、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四组建筑组团所围合的中央广场同为综合体的一部分,需进行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4、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5、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1、书库区 3800 m2 (1)基本书库1400 m2(320册/ m2)计40万册; (2)开架库2400 m2(156册/ m2)计33万册。可分散于阅览室; 2、阅览区 4200 m2 (1)综合期刊阅览室; (2)专业期刊阅览室; (3)中文图书室; (4)外文图书室; (5)参考阅览室2; (6)电子文献阅览室; (7)教师研究室12间; (8)学生自修室2间。 3、采编区及办公区 520 m2 (1)采购20 m2; (2)中文编目60 m2; (3)外文编目60 m2; (4)装订40 m2; (5)馆长40 m2; (6)办公2X40 m2; (7)接待兼会议80 m2; (8)监控中心80 m2; (9)保安20 m2;

XX图书馆网络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国图千兆位以太网设计与实施 (2) 第1节设计指导思想 (2) 第2节设计方案 (3) 第3节网络配置 (5)

第一章国图千兆位以太网设计与实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图书馆日益成为各国竞相研究、开发的重要课题。作为集数字化处理技术、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和数字式信息资源建设于一体的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信息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国家计委于1997年批准了以某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为首、国内多家著名图书馆参与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试验性数字图书馆,这就对国家图书馆的网络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1节设计指导思想 由于对网络工程要求很高,所以采用什么类型的网络至关重要。经过周密的考虑,结合国家图书馆的特点,确定网络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并且能适应未来需求的增长,易于平滑升级,保护现有的投资。通过对技术和市场的广泛调研,最终决定骨干网采用千兆位以太网技术。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使主干网的速率得以大大提高,它是改善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和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连接的可靠、经济的途径。网络设计人员能够利用它建立有效使用高速、任务关键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备份的高速基础设施。网络管理人员可以为用户提供对服务器区、

Intranet/Intranet与广域网的更快速的访问。千兆位以太网具有性能价格比好、易于升级 和管理、保护投资等特点,这些正是国图网络所需要的。 网络系统选用了3Com公司的CoreBuilder 9000做骨干交换机。CB 900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遵从标准的网络协议,为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提供透明的网络平台,同时提供服务质量(QoS)策略服务,不需要对应用进行特别的修改,在以太网上实现多媒体等实时应用。另一方面,CB9000支持标准的局域网仿真协议,为基于以太网TCP/IP协议的应用提供完全兼 容的环境。同时基于ATM的多媒体应用,可以在ATM环境下实现高品质的服务质量保证。 第2节设计方案 国家图书馆的网络建设包括图书馆本身的馆域网以及实现与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hinanet、广电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网络的互联。 国家图书馆的馆域网采用了千兆以太网为主干,独享10M到桌面的星形结构。从数字图书馆的实际出发,馆域网不仅要传送文本,还要支持大量的多媒体服务,因此对网络的带宽要求很高。国家图书馆从实际出发,要求在馆域网中建立3个逻辑子网;一个是读者服务网,分在大楼的各个地方;一个是业务工作网,分布在大楼和行政楼、分馆的各个地方;第三个

图书馆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图书馆无线网络建设方案(讨论稿)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无线网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 使用。图书馆是否能为读者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无线网络,成为 了读者选择到馆阅读学习的重要因素。建立一个全覆盖、全免费的的 无线网络,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一、无线网络在图书馆的应用 图书馆的无线网络,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上网的WiFi信号,还能为 图书馆实现以下功能: 1.网上查询,读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 终端查询借阅信息,接收图书馆的信息发布、讲座通知、新书通报等内容。 2.网上业务办理,读者可以通过移动图书馆办理书刊续借、委托预约、 证件挂失等业务。 3.阅览座位预约,读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预约阅览座位、查询阅览室 使用情况。 4.互动式交流,通过图书馆官方微信平台,及时反馈读者意见,延伸 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 5.信息发布及推送:读者登录图书馆无线WLAN网络,即时收到图书 馆推送的相关信息(公告通知、馆藏引导、座位余额等等) 二、图书馆无线网络的技术要求 1.达到全区域无线覆盖,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接收 信号强度应大于等于-75dBm。在采用802.11n标准的设备覆盖的区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边缘覆盖场强大于等于-70dBm。 (参考标准YD 5214-2015 无线局域网工程设计规范)。 2.终端接入速率,要求WLAN(802.11g和802.11n)目标覆盖区域内 的用户平均上网速率不低于500Kbps。为了保证多用户接入的公平性,防止部分用户带宽被抢占的现象,在AP端要对用户进行限速 (单用户限速为不低于1Mbps)。(参考标准YD 5215-2015 无线 局域网工程验收规范)。

图书馆详细网络设计方案

图书馆详细网络设计方案: 网络设计及技术 主要选择百兆以太网技术来构建图书馆网络,对两层结点和桌面微机的接入也采用快速以太网,建立一个基于多层、全交换的虚拟园区网。从图书馆的建筑结构来说,一般以楼层为单位,,整个楼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网络应用单元考虑,多个功能相近的楼层形成一个局域群。 每层楼通过一台二层交换机来连接该层信息点,整个楼用一台三层交换机作为楼宇汇聚 ? 图书馆网路拓扑图 图图书馆网络具体拓扑图 网络建设及设备选择 (1)网络建设:将各分布层交换机互连起来进行图书馆园的高速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包高速交换。汇聚层双中心树形拓扑的优点是较为简单,实现设备,也 可以很好的进行网络负载均衡。 (2)设备选择:接入层选择5台Cisco2930-24TT 2层交换机和5台linksys=ERT300N

无线路由器,分别实现5层楼之间的有线和无线链接;汇聚层选用Csico 5560-24PS 三层交换机,以便应用于核心层交换的动态分配IP地址;2台服务器,1台作为管理,1台作为数据备份。 (3)vlan 的划分 : ] 主交换机的核心配置代码 Switch En Vlan database ) Vlan name 11 name vlan 11 Vlan name 12 name vlan 12 Vlan name 13 name vlan 13 Vlan name 14 name vlan 14 Vlan name 15 name vlan 15 Apply Exit Config t \ Int f0/1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 ip address exit Int f0/2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2 ip address exit

图书馆设计方案

标准化、数字化图书馆 设 计 方 案

目录 1.标准化图书馆所需产品报价表 (3) 2.图书馆主要配置参数....................................4-9 3.图书馆相关服务.. (10) 4.售后服务承诺...............................................11. 5.各种产品图片..............................................12-17 6.产品使用培训计划. (18)

图书馆产品报价表 品名单位规格批发价数量金额图书馆图书批发册 RSY图书管理系统套V 7.0 9800 1套 图书馆防盗系统(RSY17) 套单通道11800 1套 书架节 200*45*90 1.5cm厚主架 920 条码扫描仪个红外260 借书证张 PVC图书馆 专用 2.80 电脑(服务器1台客户端1台)台戴尔4600 图书编目(贴磁条、条形码、书标、架标、编目、上架、财产帐等)册 专用数据加 工 0.60 打印机台HP1008 1200 电子图书册24万册0.4 24万册

图书馆主要配置参数 1.服务器及工作站 : 服务器的配置请参照下表: 名称最低配置推荐配置 CPU P4 3.0 双核P4 3.0双核或以上 硬盘320G 空余硬盘空间500G 空余硬盘或更大空间内存2G或更高2G 或更高 网卡10/100M 10/200M 或更高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sever ( SP4 ) + SQL Server2000 (建 议由学校自购,也可从其他 渠道借用) Windows 2003sever ( SP4 ) + SQL Server2003或更高( 建议由学校自购,也可从其他渠道借用) Web 服务组件IIS IIS 客户端配置 名称最低配置推荐配置 CPU P4 2.8 P4 2.8 或以上硬盘320G 空余硬盘空间320G 空余硬盘空间内存1GM 1G 或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