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单元检测题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D.地形

下图为某同学在我国辽宁某景区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景点指向标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观音阁可能位于果树母本园的()

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4.该同学在公园某处看见一被砍的树桩,树木年轮清晰可见,下图中最可能符合的是()

A.A B.B C.C D.D 位于东南亚的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5~7题。

5.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缫阔叶林

6.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

7.K岛处于()

A.亚欧板块B.美洲板块C.南极洲板块D.非洲板块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8~9题。

8.根据图中的关系判断, ABC分别代表( )

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B.农业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破坏森林、牧业下降、农业减产

D.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9.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

A.结合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B.结合积蓄肥料,发展沼气

C.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沿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1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运输线途经亚洲东部,沿岸地区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D.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常绿硬叶林柳树到了秋冬季节落叶,来年春天再长出新叶,夏季婀娜多姿,极具观赏价值。泉州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种柳树作为行道树,虽引种的柳树终年不落叶,但长得高矮不一,有的断枝,有的被虫蛀,每年都要补植不少,影响城市景观。近年来,泉州的行道树改为了华南地区的常绿乔木柳叶格,其叶子像柳叶,遮阴效果极佳。据此回答12~14题。

12.泉州的地带性植被是()

A.针阔叶混交林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13.下列城市更适合种柳树的是()

A.济南B.广州C.上海D.三亚

14.影响城市行道树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土壤D.地形按照成因,荒漠可以分为背风坡型、回归线型、寒流海岸型、大陆内部型等荒漠,

下图表示各大陆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的面积。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代表南美大陆及其南部高原荒漠所属类型的序号是()

A.①ⅠB.③Ⅱ

C.②ⅡD.④Ⅰ

16.序号④代表的大陆其图例Ⅰ代表的荒漠的成因类型为()

A.背风坡型荒漠B.回归线型荒漠

C.寒流海岸型荒漠D.大陆内部型荒漠

下列两幅图分别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P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中P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8.影响图中山脉两侧相同自然带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水分D.光照“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19~20题。

19.湖州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0.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

A.丹东纬度高,气温低,银杏叶黄得早B.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C.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读实验相关数据和土壤质地的三角坐标示意图。完成21~22题。

实验相关数据表

21.甲土壤属于()A.砂土B.壤土C.黏土D.粉土22.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读某地成土母质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决定了()

A.岩石的风化产物洪积物B.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C.土壤的质地 D.腐殖质的含量

24.甲、乙、丙、丁中土壤发育程度最差的是()

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天山林区季节性冻融期间不同群落类型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动态变化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关于图中土壤“微生物量氮”变化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土壤冻结期间,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下降最快

②土壤融化期间,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增长最快

③整个图示期间,草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低于灌丛

④整个图示期间,各群落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先降后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6.土壤深冻期,各群落中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最低的原因是()

A.林冠截留雨水,土壤水分条件差B.林冠遮挡作用,土壤光照条件差C.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养分条件差D.地表积雪厚度小,土壤热量条件差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不同海拔高度典型的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以黄岗山为主峰,海拔高2158米,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完整,依次为常绿阔叶林、针间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矮林以及高山草甸等不同植被类型。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7~28题。

27.武夷山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凋落物较多B.土壤质地紧实C.凋落物腐殖化弱D.土壤通气性差28.武夷山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低海拔地区,是由于高海拔地区()A.有机质矿化速率快 B.微生物活性高C.土壤呼吸作用较强 D.常年维持低温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10月。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月份变化。(注:地膜覆盖选用厚度为0.08mm的黑色、白色透明塑料膜;生草覆盖指的是人工种植特定的草类来覆盖土壤。)据此完成29~31题。

29.与地膜覆盖相比,7-9月该果园生草覆盖下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

A.草类生长耗水B.径流流失较多

30.夏季晴天时,该果园黑膜覆盖区膜内温度较白膜覆盖区()

A.白天高B.日较差大

C.日较差小D.无法判断

31.推测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A.黑膜覆盖区B.白膜覆盖区

C.生草覆盖区D.清耕区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图2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生物B.地形C.降水D.成土母质33.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A.甲与ⅠB.甲与ⅡC.乙与ⅡD.丙与Ⅰ读某地成土母质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34~36题。

34.关于图示成土母质的来源,分析正确的是( )

A.残积物是风化基岩①风化残留的碎屑物

B.坡积物是风化基岩②风化而成的堆积物

C.洪积物主要来自风化基岩②的风化

D.坡积物主要由山洪携带的残积物堆积而成

35.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决定了( )

A.岩石的风化产物B.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C.土壤的质地D.腐殖质的含量

36.甲、乙、丙、丁中土壤发育程度最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景观如下图),读该岛月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37~38题。

37.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可能是()

A.土层浅薄,树木难以生长B.山坡陡峻,水源难以保持

C.地形较高,热量条件差D.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38.能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景观,旅游时间最好选在()

A.12-1月B.4-5月C.6-7月D.9-10月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完成39~40题。

39.以下我国地形区中,富铝土分布最广泛的是()

A.华北平原B.东南丘陵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40.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砖红壤B.燥红土C.红壤D.黄壤

参考答案

1.C

2.D

1.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形成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C。

2.由材料可知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喇叭沟门却有天然白桦林分布,具有非地带性现象;图示喇叭沟门附近海拔较高,受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发生变化而形成了非地带性植被天然白桦林。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难度不大。

3.B

4.D

3.该同学是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景点,由图中景点指向标可知,果树母本园在指向标的北方,观音阁在指向标的东边;由此可判断,观音阁可能位于果树母本园的。选B正确。4.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辽宁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阳始终在其南边,南边为向阳面;所以朝南的一面生长快,年轮宽,朝北的一面年轮窄。选D正确。

【点睛】

阳光充足的一面生长旺盛,每年长得多,所以年轮宽,北半球太阳都偏南,所以较宽的一面是南。南半球相反,较宽的一面是北。

5.A

6.C

7.A

5.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K岛位于东南亚(6°S~7°S),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其天然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A正确。BCD错误。故选A。6.由上题分析可知,K岛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气候类型相同,水热条件、光照条件以及种源都相差不大,B、D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岛海拔并不高,A错误。由材料可知,K岛发生过火山喷发,深厚的火山灰为植被恢复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这是该岛的独特条件,C正确。故选C。

7.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K岛位于东南亚(6°S~7°S,104°E-105°E),处于亚欧板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结合材料,准确从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C

9.D

8.木材当燃料可导致森林破坏,A表示破坏森林;破坏草皮会导致牧业下降,B表示牧业下降,C正确。

9.该地风沙侵蚀严重,应是我国干旱或半干旱区,不适宜大力发展需水量的水稻种植,选D。

10.B

11.A

10.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大体为东西走向,沿线的自然景观受水分变化的影响,大致沿东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B。

11.读图可知,图中亚洲东部沿岸地区自然景观依次是我国北方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南亚热带雨林。故选A。

【点睛】

本题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考查了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属于基础必备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12.C

13.A

14.A

【分析】

12.泉州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故选C。

13.柳树到了秋冬季节落叶,说明柳树是温带落叶阔叶树种。济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合种植柳树;广州、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三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均不适合种植柳树。故选A。

14.结合材料可知,柳树主要分布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季风气候区,泉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引种柳树影响城市景观;柳叶榕适宜生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遮阴效果极佳,因此泉州的行道树改为了华南地区的常绿乔木柳叶榕。所以影响城市行道树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气温,故选A。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熟悉并掌握。

15.D

16.A

15.读图分析,②和③都只有一种荒漠类型,由于澳大利亚、非洲只有热带沙漠,因此可知是Ⅱ热带荒漠,那么Ⅰ就是温带荒漠。同时根据热带荒漠的面积大小可知,①是亚洲大陆,②是非洲大陆,③是澳大利亚大陆,南美大陆荒漠呈带状,面积较小,④是南美大陆。因此南美大陆的序号是④,其南部高原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是温带荒漠类型,序号是Ⅰ。 D正确。故选D。

16.序号④代表的大陆为南美大陆,其图例Ⅰ代表的荒漠为温带荒漠,南美洲温带荒漠主要位于南部安第斯山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温带荒

漠,所以是背风坡型,A正确。故选A。

【点睛】

图中主要是温带荒漠和热带荒漠,南极洲位于寒带,两种荒漠都没有,所以图中大陆不包括南极大陆。

17.A

18.C

17.读图可知,P处最冷月均温大于0℃,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7月气温相对较低,则位于南半球),就降水分配而言,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季降水较多,夏季降水较少(当地季节),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故选A。

18.读图可知,图中山脉两侧同一自然带中西侧的分布海拔更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P为地中海气候,降水由西风带来,山脉西侧地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水分条件更好,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更高,C正确;山脉东西两侧热量差异不大,热量因素不是主导因素,A错;山地的垂直自然带中,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和热量,而非地形和光照,BD错。故选C。

【点睛】

关于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特别提醒:①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约6℃,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呈现“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③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降低。④山体所在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

19.A

20.C

19.由图可知,湖州位于长江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A正确;针阔混交林多位于东北山地地区,排除B;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与华北同纬度地区,排除C;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寒温带的黑龙江北部地区,排除D。故选A。

20.辽宁丹东纬度高,低温来的早,银杏叶黄得早,使银杏最佳观赏期较早,而不是较短,排除A;湖州纬度低,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观赏期较晚,排除B;丹东位于东北地区,距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近,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温快且空气湿度快速降低,银杏叶掉落快,使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C正确;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观赏期较长,排除D。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了自然带分布图,落叶林落叶的原因,从植被生长对气候要素的要求来分析。秋天来临,天气变冷,树根的作用减弱,从地下吸收的水分减少,同时空气湿度降低,树叶里的水分通过叶表面大量蒸发,林木为了存活,生物进化出落叶的生物特征。

21.B

22.B

21.根据表格中甲土壤的质地百分数值,黏粒占35%,砂粒占40%,粉粒占25%,对照三角坐标图,可以判断甲土壤属于壤土区域,B正确,如图所示。

22.从表中看,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乙土壤。从表格中可读出,乙土壤黏粒比重为30%,砂粒比重占45%,粉粒占25%,可判断出砂粒与黏粒

比重差别大,A错。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B正确,D错。粉粒与黏粒比重差别大,C 错。

【点睛】

试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应充分利用图表资料。

23.B

24.D

23.成土母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母质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不同母质上形成的土壤,其养分,质地情况有所不同;母质影响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机械组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受地形影响,甲、乙两地地势较高,有一定坡度,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丙地地势较平坦,洪积物在稳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丁地为基岩,缺少成土母质,土壤发育程度最差。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土壤的形成过程。解题以了解土壤的成土母质为前提,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判断土壤的发育程度。

25.B

26.D

25.读图分析,土壤冻结期间,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下降最快,①正确;土壤融化期间,草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增长最快,②错误;生长季草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高于灌丛,③错误;整个图示期间,各群落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先降后升,变化趋势一致,④正确。故选B。

2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是指单位体积土壤中活的和死的生物体(不含活体植物根系)内氮的总和。读图分析,不同群落类型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随土壤的冻结程度而变化,而土壤的冻结程度受土壤温度的影响,由此可推断土壤深冻期各群落中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

量最低是因此此时土壤温度最低,此时土壤温度低的最可能原因是地表积雪厚度小,土壤热量条件差,D正确;其他选项均与土壤温度低无关,ABC错误。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正确读取图中的信息,理解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变化与土壤温度的关系。27.A

28.D

27.植被凋落物主要集中在表层,且表层土壤的温度、湿度、土壤质地等环境因子更有利于凋落物腐殖化过程的进行,使得表层土壤有机碳不断累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作为土壤有机碳来源的植被凋落物变少,且由于土壤质地变紧,使得表层土壤有机碳向下输送受到限制。故A正确;土壤质地越紧实,透气性越差,有机碳的含量越低,故BD错误;凋落物腐殖化越弱,有机碳含量越低,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A。

28.武夷山高海拔地区常年维持低温,微生物活性低,土壤呼吸作用弱,有机质矿化速率缓慢,因而有利于有机碳在土壤中的累积,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9.A

30.C

31.C

29.读图可知,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该果园生草覆盖下7~9月气温高,草类植物生长速度快,需水量大,导致土壤水分较少,A正确;如果是由于径流流失多,则四种覆盖方式水分含量应该相差无几,B不符合题意;如果土壤蒸发水分多,则四种状况下土壤水分含量相差无几,C不符合题意;如果是果树生长旺盛所致,则和地表覆盖无关,则四种覆盖方式水分含量应该相差无几,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0.夏季晴天时,太阳光照旺盛,白膜透光,膜内温度上升快,黑膜阻光,温度上升慢,因此白天黑膜覆盖区气温低于白膜覆盖区,黑膜保温作用更强,夜晚温度较低,故黑膜覆盖区膜内温度日较差较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1.生草覆盖指的是人工种植特定的草类来覆盖土壤,草类植物残骸等受微生物作用会转化为有机质,因此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生草覆盖区,故C正确;其它膜覆盖区或者清耕地,就没有外来的有机质,有机质含量偏低,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以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月份变化示意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2.A

33.D

3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有机物能够腐烂形成腐殖质,形成土壤中的有机质,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土期肥力的形成有密切关系,BCD错误,A正确。

33.草原根系茂密且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层提供大量有机质,因此有机质主要分布在土壤的表层,对应图中的Ⅰ。由材料可知,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因此湿润地区的淋溶层最厚,半干旱地区次之,干旱地区最薄,因此图2中丙的淋溶层居中,属于半干旱区,对应的植被为草原,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丙与Ⅰ,D正确。

【点睛】

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因素:降水、植被、温度、人类活动

34.A

35.B

36.D

34.残积物是风化基岩①风化后残留的碎屑物质,A正确;坡积物是较高处岩石风化后沿斜坡向下移动,堆积在坡脚形成的,B、D错;洪积物主要是山洪携带的在山前谷口一带堆积的砂粒、泥沙,C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