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评价范文

文献评价范文
文献评价范文

长沙医学院《循证医学》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考查试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计分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范文

临床病例

患者,女性,36岁,在某医院行剖腹产手术,术后3天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医生建议尿激酶溶栓治疗,但考虑到溶栓风险,主张使用小剂量尿激酶在抗凝基础上对其进行治疗。(答卷上将本人分析的病例资料复制粘贴至此出)

一、提出问题

对行剖腹产手术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女性患者,使用小剂量尿激酶能否达到溶栓疗效?(答卷上将病例资料的临床问题复制粘贴至此出)

P:行剖腹产手术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女性患者

I:小剂量尿激酶

C:空白对照

O:溶栓疗效

问题类型:治疗

二、证据检索

1.文献检索数据库

维普资讯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剖腹产手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小剂量尿激酶

检索策略:剖腹产手术AND左下肢深静脉血栓AND小剂量尿激酶

3.检索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8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题目: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作者:李作坤,冯婷,冯强

杂志来源:《人民军医》杂志2010年,第53卷(期):441页

原文摘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序贯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序贯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10万u静脉注射,每天2 次。观察患者肢体肿胀变化、出血倾向、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患肢深静脉血管及侧支循环彩超下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肢体肿胀消退出现早,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不增加出血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率。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能显著提高肝素、华法林序贯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尿激酶;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三、评价证据

(一)科学性评价

1、该证据只是说明了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但并没有指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的分组,因此不能判断是否进行了真正的随机化分组。

2、该证据没有说明是否进行了分配方案隐藏。

3、该证据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DVT形成部位等方面具有基线可比性。

4、该证据表明研究中未出现失访的情况,随访时间为2周,符合出现溶栓效果的时间标准。

5、该证据均按原始分组进入分析过程,采用的是ITT分析。

6、该证据没有说明是否采用盲法进行研究。

7、该证据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序贯抗凝治疗,同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而对照组未采用任何处理。

(二)重要性评价

1、根据表2可计算如下指标

EER=1/15=0.067;CER=3/14=0.214;

RRR=|CER-EER|/CER=|0.214-0.067|/0.214=0.687;ARR=CER-EER=0.147;

NNT=1/ARR=1/0.147=7;据此计算得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对7例有下肢DVT 的患者使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可多使1例患者达到溶栓效果。

2、该证据未评价治疗实验结果的精确度,经自己计算可得ARR的95%CI为

(0.087,0.21),NNT的95%的CI为(4.8,11.5)。

(三)适用性评价

1、案例中患者是45岁女性患者,虽与该证据中在患者年龄、性别少有不同,但所

患疾病特征是一样的,且无免疫缺陷及特殊合并症,可以认为患者情况与研究人群相似。

2、该证据中尿激酶是临床常用药物,价格适中,并且研究人群没有出血、脑梗死等禁忌症,治疗证据的可行性较好。

3、因该证据未能提供有关不利结果指标的数据,未能计算出治疗措施对患者的利弊大小。

4、虽然该证据表明小剂量尿激酶在抗凝基础上对DVT患者能起到溶栓效果且具有安全性,但对于案例中的患者来说并没有明确的表述其对治疗措施的价值观与意愿,有待于同患者进一步沟通交流,得出患者对于治疗措施的意见及所希望达到的治疗效果。

评价结论:

证据表明,小剂量尿激酶能显著提高DVT的溶栓疗效且安全性较好,说明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根据性。但由于研究人群样本量较小,对于治疗实验结果的精确度估计不高,因此对于患者来说治疗措施的利弊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循证实践得以解决。

四、应用证据

通过对文献的讨论评价,可以认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DVT是有效的且较为安全,可以将该证据结果运用到案例中的患者进行治疗,对于可能出现的与证据不符的情况应通过干预措施进一步的解决处理,并不断地进行循证实践。

注:以上是一份完整为文献评价范文,循证医学考试作业请参照以上格式完成,打印成纸质文档上交(双面打印)。

格式要求:正文宋体小四号字体,行距22磅。

文献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是"一种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 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的情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综述一篇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多得多。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 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 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深度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即信息含量的不同划分按照文献综述信息含量的不同,可将文献综述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专题研究报告三类。

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并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对有关的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作综合、客观的描述的信息分析产品。叙述性综述最主要特点是客观,即必须客观地介绍和描述原始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和方法。一般不提出撰写者的评论、褒贬,只是系统地罗列。叙述性综述的特点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花费较少的精力了解到本学科、专业或课题中的各种观点、方法、理论、数据,把握全局,获取资料。 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种信息分析报告。评论性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评价,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分析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在综述各种观点、理论或方法的同时,还要对每种意见、每类数据、每种技术做出分析和评价,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最终的评论结果。可以启发思路,引导读者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一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预测性,它在对各类事实或数据、理论分别介绍描述后,进行论证、预测的推演,最后提出对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预测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对于科研部门确定研究重点和学科发展方向,领导部门制定各项决策,有效实施管理起着参考和依据的作用。这一类综述主

文献质量评价具体方法及案例

附1:文献评价参考方案 如何评价护理科研论文 Evaluating Research Reports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开展护理科研不仅是一种传递学术信息的手段,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护理实践水平的提高。因此,护理科研实际上是与每一名护理专业相关人员都息息相关的,并不是少数专门从事护理研究的人员的责任。作为一名专业护理执业者,我们首先应具备评价专业领域的相关研究报告的能力。因此,本篇旨在为护理专业人员提供对于护理科研论文严谨、深入评价的具体指导。本篇以评鉴量性研究研究报告质量为例,所列评价要点及问题来源于《Nursing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Methods》(Denise F. Polit, Bernadette P. Hungler.)(以下为本项目组的中文翻译版本) 一、研究报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对于你所评价的研究报告,不要只评论该研究的缺陷和不足,要看到其优势及价值,任 何一项研究的开展都有其对护理实践的独特意义,不要忽略这些闪光点,且应在你的文献评价报告中有所体现。 2.对于你所提出的该项研究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应给出具体的实例论证支持。切莫仅仅给 出空泛的赞扬或批评。 3.让大家信服你所提出的评价。例如对研究报告中研究者未能合理解决的问题提供一个更 好的解决办法或更强大的理论支持。 4.评价应尽可能的客观。不要因为你对该研究的主题不感兴趣,或是你的理论信仰与该研 究的理论基础相悖就过度批判。 5.对于提出的否定的评价应措辞恰当,表达清晰明白,语言中肯,应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来 考虑评价的语言是否合适、易于接受,既不要过分谦逊,也不要出言讽刺。 6.给研究者或对未来类似研究的开展提出建议。不要仅仅指出问题,应提出具体的、可实 施的建议。 7.对研究的各个方面综合评价——研究的本质、理论基础、方法学基础、伦理问题、对研 究结果的解释和图表等多方面均应涉及。 二、对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的评价 1.研究者是否明确的提出了研究问题;是否对研究的范围给出了合理的限定? 2.该研究问题对护理学科是否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意义具体体现在护理临床实践、护理 管理、护理教育等哪些方面? 3.该研究问题与研究开展的理论框架是否合理匹配? 4.研究问题是通过何种方式阐述的,陈述具体的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还是提出需要 检验的假设条件?另外,问题的阐述是否清晰、明确?在研究报告中,提出研究问题的过程是否合乎逻辑?研究问题的阐述是否在文中位置明显,易于引起阅读者的注意?5.研究目的或研究问题表述是否完整?例如,是否确定了研究的关键概念及变量,具体指 出了研究群体和目标人群? 6.如果该研究报告没有正式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或假设,这种缺失是否有其合理性?

文献综述优质范文.doc

文献综述范文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数学,没有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文献综述范文1中,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相关文献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与评论。对于正在从事某一项课题的研究者来说,查阅文献资料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争议的地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被研究者忽视的领域、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等。 文献综述范文2:农村中学学生自学方法研究 1.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的自学方法很多。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程序学习法... ...,程序学习使学习变得相对容易,有利于学生自学。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创设的试误学习法... ...,它主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还

关于国际企业业绩评价的文献综述

关于国际企业业绩评价的文献综述【摘要】企业管理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它与组织控制体系是密不可分的,与企业的经营控制系统、人事控制系统共同构成现代企业管理控制体系。其目的就是为了检验经营结果与预期的目标是否一致以及确定导致差异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避免产生于经营目标不一致的行为。研究构建中国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评价结果的规范示列和编制客观的评价报告;二是设计符合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创建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系统;四是选择合理实用的评价计分方法。”因此,怎样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怎样构建科学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平衡记分卡财务指标 一、引言 自20世纪初杜邦公司运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进行业绩评价以来,业绩评价就再也没有逃出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伴随着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围绕着业绩评价目标导向的演变,对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优劣的讨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等诸多问题,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又成为国外业绩评价的两大主流方法。(王化成,2004)

业绩评价就是根据企业预先制定的目标从而来设计与其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一定的标准,采用客观的、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相应经营期内的业绩做出客观的、公正的和准确的综合判断。 无论是业绩评价的具体方法,还是企业业绩评价的主要思想,西方的一些国家的业绩评价不管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完善和成熟。很多学者对业绩评价的研究与发展一直兴盛不衰,20世纪初出现了对成本的业绩评价;20世纪中期出现了杜邦分析法,运用财务指标对分权部门业绩进行评价和控制;到20世纪90年代,新的业绩评价体系—平衡积分法开始兴起,该系统是集经济增加值、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标杆管理,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于一身的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因此,当前应当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企业现状的业绩评价体系,实施和制定适应企业的业绩评价方法和业绩评价体系。 二、国外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发展 西方的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过程大约建立过三个过程,分别是成本业绩评价阶段、财务业绩评价阶段和综合业绩评价阶段。 (一)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成本业绩评价阶段 哈瑞(1911)设计了标准成本制度,这是美国最早出现的标准成本制度,他开创了业绩评价指标的先河。标准成本及差异分析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成本控制,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由被动的事后系统反映分析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

文献综述教师评语

文献综述教师评语 篇一:文献综述封面——(教师意见) 附件10: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连铸板坯中间包控流装置的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院(系)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冶金普20XX-01 学生姓名陈开宏学号20XX440245 指导教师(签字) 文献综述要求 1.文献综述是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综合分析而写出的一种学术论文。其特点“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 使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描述和评价。 2.文献综述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相关,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 3.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其所附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正文。

文献综述的评阅 评阅要求:应根据学校“文献综述要求”,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内容的相关性、阅读数量以及综述的文字表述情况等作具体的评价。 指导教师的评语: 该生通过大量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对与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场/连铸中间包控流装置相关的国内外前人工作较好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并针对某一学者具体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和系统的描述与评价,语言简洁,层次清楚。达到了学校“文献综述要求”。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篇二:论文文献综述评价 论文文献综述评价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

文献评价点6药物信息

文献评价点6:药物信息 1.比较方式: 对158篇文献中的记录的药物信息进行统计。 2.检索范围: 1998年—2008年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中的临床文献。 3.比较结果: 1998年—2008年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中与胃癌前期病变相关的临床文献158篇,记载药物信息的临床文献148篇,其中核心期刊39篇,记载药物信息的临床文献36篇。 表15:148篇文献药物信息统计表 序号(所占比例由高到低)药物信息所占比例 1 莪术 4.90% 2 黄芪 4.27% 3 丹参 4.15% 4 白术 3.83% 5 白花蛇舌草 3.83% 6 黄连 3.14% 7(本案使用)白芍 2.89% 8(本案使用)当归 2.70% 9 党参 2.64% 10(本案使用)茯苓 2.64% 11 太子参 2.58% 12 甘草 2.45% 13 蒲公英 1.89% 14(本案使用)石斛 1.70% 15(本案使用)川芎 1.63% 16 黄芩 1.63% 17 薏苡仁 1.63% 18 半夏 1.57% 19 枳壳 1.57% 20(本案使用)三七 1.38% 21 陈皮 1.32% 22 半枝莲 1.26% 23 黄精 1.26%

24 麦冬 1.26% 25 郁金 1.26% 26 天花粉 1.19% 27 三棱 1.07% 28 沙参 1.07% 29 枳实 1.07% 30 佛手 1.01% 31 鸡内金 1.01% 32 仙鹤草0.94% 33 柴胡0.88% 34 赤芍0.88% 35 砂仁0.88% 36 田七0.88% 37 炙甘草0.88% 38 枸杞子0.75% 39 人参0.69% 40 山楂0.69% 41 蜂房0.63% 42 厚朴0.63% 43 石菖蒲0.63% 44 香附0.63% 45 延胡索0.63% 46 元胡0.63% 47 木香0.57% 48 桃仁0.57% 49 五灵脂0.57% 50 白芨0.50% 51 连翘0.50% 52 玉竹0.50% 53 八月札0.44% 54 败酱草0.44% 55 瓜蒌0.44% 56 女贞子0.44% 57 川楝子0.38% 58 地鳖虫0.38% 59 干姜0.38% 60 姜黄0.38% 61(本案使用)菌陈0.38% 62(本案使用)蒲黄0.38% 63 山慈姑0.38% 64 生地0.38% 65 红花0.31% 66 苦参0.31% 67(本案使用)泽泻0.31%

博士英语文献评价范例

本文的题目涵盖了作者想要研究的重要信息,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的内容从题目中可以读到不同文化教育、比较性研究分析、网上教学材料和议论文的写作。题目可以看出,对议论文写作的比较性研究是作者的研究方法,而不同文化影响议论文写作则是作者想要研究的根本问题。 在论文的摘要部分,首先是对近段时间以来,许多学者关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的结果认为暂时对中国人的写作只有很少的影响,这是背景介绍。其次则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这以部分也是作者想要阐述的研究问题,通过来自美国和中国大陆的网上议论文写作资源的研究发现了中国和美国的写作方式、方法,以及两方学者在写作时的思考的思路方式等,在研究中主要发现,类比方式、认知论等都是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当中。那么在介绍内容之后则是提出了分析中西两方的差异后如何能对今后的文化适应和文章的写作更好的理解。最后提出建议对中国和美国的议论文写作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关键词部分我认为contrastive rhetoric 和 comparative rhetoric 有重复行,一个是对比,另一个是比较,在关键词部分应该呈现出最重要的词,对作者或读者都是看到关键词就能知道文章的最重要的信息,我认为把其中的一个换成online instructional meterials 比较合适。因为本文无论是在题目中或是文章都能看出,作者在研究此课题所选择的资源范围就是网上的教学资料,没有这个范围,读者会对作者研究的内容产生疑惑,所以我认为应该把网上教学资料放在关键字里面。 文章的中间部分——摘要,文献综述,数据分析和讨论——思路清晰,逻辑紧密。摘要的开始是以对近几年来大量的留学生涌入美国,不同的教育文化使得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地域文化的不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深刻的影响。此外还阐述Contrastive rhetoric (CR)在本文中的定义,指出对比性的分析就是研究以英语为二语写作和以英语为母语写作的类比分析。近几年来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多美国进行学习深造,这为他们的学者进行实验分析提供了可能行。之后作者列举了国外一些学者对中西方的不同的比较分析。但是作者提出,过去几十年的研究材料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被本土的作者的作品或者他们选择的有代表行的文章。那么这些内容呈现出来可能有一定的片面性,作者认为教学资料则更能精准的抓住文化、习俗最深刻最内在的文化性。最后,作者列出研究过程。我认为在写作的初始部分列出自己的研究过程会另读者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接下来研究方法,并能使读者想要与作者一起一步一步的对研究问题进行研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了然无趣。 文献综述部分是以回顾一位知名作者Kaplan’s 的早期的文章开始,而K的早期文章并不是以议论文为主,而是说明文。K指出中过的文章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说明文都受到中国古代的八股文的影响。虽然近几年来学者研究领域已经转移出学生的写作但是仍然关注着写作模式。演变到今天的写作模式是:文章以描写一个特殊的偶然的事件为开始;之后回顾并指出这起事件不是偶然发生,而是某些因素造成的必然的联系;接下来是解释现阶段的造成此事件的原因;最后是对事件做出结论并提出呼吁。在这里,作者还列举出一个实例,三组物理学家的论文写作,一组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科学家用英语写作,一组是中国的科学家用英语写作,一组是中国的科学家用汉语写作。最后研究结果是很难他们之间很难找到联系。作者在列举了众多学者的观点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写出自己研究内容的来源,加强可信性。最后提出了4个问题:1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什么?2文章的组织策略是什么?3议论文的论证技巧是什么?4议论文写作的基础是什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绩效评价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润目标和战略的工具,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企业绩效评价,各种绩效评价体系科学性如何则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四本核心期刊上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评述有关观点,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绩效;统计分析;评价;文献综述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company’s performance is a tool for managers to accomplish the company’s goal of profit-making and strategy. Appropriate assessment of a company’s operating performance has become fundamental part of modern company management. T herefore, how to assess a company’s achievements and to what extent different kinds of assessment system are scientific form the critical research areas. Previous literatures published on four core periodicals from 2001 to 2006 ----Study on Accounting, World of Management, Comments on Management by Nankai University and Economic Theory and Management-----have been taken as sampl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study on company’s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some relevant ideas are discussed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further study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as well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Assessment; Literature Review 企业绩效评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体系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较流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创造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工具。但其实,立足于我国的企业实践,也有许多值得借鉴挖掘的方法。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

老师作文之文献综述指导老师评语

文献综述指导老师评语 【篇一:文献综述封面——(教师意见)】 附件10: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连铸板坯中间包控流装置的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院(系)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冶金普2006-01 学生姓名陈开宏学号 2006440245 指导教师(签字) 文献综述要求 1.文献综述是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综合分 析而写出的一种学术论文。其特点“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 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 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 的描述和评价。 2.文献综述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 相关,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 3.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其所附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正文。文献综述的评阅 评阅要求:应根据学校“文献综述要求”,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内容的 相关性、阅读数量以及综述的文字表述情况等作具体的评价。 指导教师的评语: 该生通过大量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对与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场/连 铸中间包控流装置相关的国内外前人工作较好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 归纳整理,并针对某一学者具体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比较专门的、全 面的、深入的和系统的描述与评价,语言简洁,层次清楚。达到了 学校“文献综述要求”。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篇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及答辩教师评语集锦】

评语:1、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 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论文的资料,写作过程 中基本能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一般。 3、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 4、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 5、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评语:本文研究了xxxx.对处理会计信息失真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提供了新的依据。作者思路清晰,论述过程严谨,分析合理,结果 于实际应用性较强。论文写作规范,语句通顺,达到了学校对学位 论文的各种要求。 评语: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完整,语言比较流畅。 即或在初稿中除了分段过细外,也没有发现多少严重的语法或拼写 错误。作者试图从列夫?托尔斯泰和曹禺的作品中寻找其小说中某个 人物的关联。从内容看,作者对原著比较了解,也收集到了相关的 资料,如何通过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作者下了苦功夫。 评语: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xxxxx论文的写作规范。论 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 特别是斯坦贝克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作者 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语言也非常犀利,论文条理清晰、说 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评语:论文选题有意义,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自己 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论述观点正确,材料比 较充实,叙述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通顺、流畅。行文 符合学术规范。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音乐教学教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 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评语: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

文献评价点5治疗方案

文献评价点5:治疗方案 1.比较方式: 对100篇临床文献中的记录的治疗方案进行统计。 2.比较结果: 2005年—2007年中国中医药期刊临床文献数据库中含中风主题词的临床文献100篇中,有86篇设有对照组,占86%。 治疗组治疗方案:在中医治疗方案中,记载采用针灸治疗的有56篇,占56%,使用的穴位主要有风府、哑门、内大迎、脑三针、舌三针、百会、通里、次髎、中髎、会阳、悬钟、玉枕、天柱、通里、廉泉、极泉、尺泽、少海、内关、肩髃、合谷、太溪、三阴交、照海、风市、委中、足三里、丰隆、下极泉、太白透束骨、丘墟透照海、交信透跗阳、阳陵泉透阴陵泉等,采用的针法有电针、巨刺、叩刺、刺血、透刺、钩针、关刺、恢刺、燔针劫刺、恢刺、水针、头针等。 采用中药处方治疗的有35篇,占35%,使用的中药方剂有益智醒恼丸、化痰解郁方、钩藤天麻胶囊、安宫牛黄丸、导痰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味、脑安胶囊、化瘀熄风颗粒、活力苏口服液、神昌滴丸、千草脑脉通口服液、郁乐疏胶囊、星蒌承气汤、枣仁安神胶囊、三七通舒胶囊、解痉合剂、温阳奋志振颓汤、复方丹参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脑血疏口服液、血栓通注射液、脑脉泰胶囊、加味黄连解毒汤等。 采用康复训练的有17篇,占17%。有5篇研究提及治疗组的治疗方案选用来源。 本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中医治疗原则,辨证治疗结合辨病治疗,治疗措施可选用相应治则的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等。 对照组治疗方案:在86篇设有对照治疗的文献中,有25篇使用常规治疗( 对症、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钙阻滞剂、活血化瘀药、扩容药、降颅压药、脑营养药、防治并发症)作为治疗或对照治疗方法,使用率为25%。没有一篇研究提及对照组的治疗方案选用标准来源。 3. 比较结论 治疗方案:100篇文献中有5篇研究提及所选用方案的参考来源,2篇研究提及对照组的治疗方案选用标准来源。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参考范文

文献综述的写法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

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莱文森(1976)指出多数正在运用的绩效管理系统都存在着不足之处。 尼科尔斯(1991)认为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依赖于一下四个原则: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所认同、测量员工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吃点必须被清晰地表述出来、目标本身应该能灵活反应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当作评价者,更应当成指导者,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詹思金(1991)提出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应该是组织整体文化的变化,包括指导、反馈、薪酬和晋升决定以及法律上的阐述。这其实已经包括了当代绩效管理系统理论的大部分内容。 施潘根贝格(1992)认为传统的绩效考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常与组织中的其他背景因素相脱离,如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等。而这些背景因素对于成功地实施绩效考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传统的绩效考核对于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作用非常有限,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作用也不大,所以导致了绩效管理系统的发展。 帕门特(2000)指出应该把传统的绩效考核的目的转移到提高员工效率上来。传统的绩效考核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由于考核的主观性,考核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许多管理者当面对员工评价甚高,但私下里却想解雇他们。太过注重考核的过程和形式,不注重考核的价值,对组织和员工的作用不大等等。 范德瑞(2001)之处应该用绩效管理系统代替每年的绩效考核。考核的废止仅仅只是绩效管理的开端。所以我们可以得知,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但绩效管理决不等于绩效考核。 (二)国内研究动态 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和咨询公司在研究绩效管理,并且不少专家和咨询公司也在为企业提供绩效管理建设的咨询服务,但总体上看,国内绩效管理理论绝大多数都是沿用的西方绩效管理理论。为加强管理,提高业绩,有些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绩效考评体系,员工和企业的绩效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的来看,运转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并不多,大多只和目标及薪酬挂钩,却与晋升和员工发展脱节,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更无从谈及。不少企业正在尝试建立绩效考评体系,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系统的知识,不知从何处着手。 岳玲(2010)认为管理控制是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绩效管理是企业实施管理控制的一种手段,以管理控制的角度分析绩效管理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在研究上是一种创新,也将给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随着组织工作方式以及对人性假设认识的变化,管理控制的基本思想经历了从简单控制、结构控制到协和控制的演变,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李桂英(2011)认为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在我国具体的的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却存在了诸多问题,导致绩效管理往往只存在于形式。她指出我国企业要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应该抓住几个关键:转变观念,打好基础,抓住轴心,完善考核制度,构建高绩效的企业文化氛围。 黄蓉(2010)认为职工的绩效评价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绩效工资的高低,进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要做出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者必须与职工进行有效的绩效沟通,掌握绩效沟通的方法,以此来提高用人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 梁新波(2010)认为绩效管理包括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反馈与辅导改进、绩效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等。这四个环节组成了一个循环系统,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这

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文献综述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献综述的好坏对毕业论文能否顺利开题起着关键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质量。文献综述也是我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之一。本文是我根据自己掌握的部分资料整理出的一篇材料,供各位指导教师参考。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指大学生在毕业论文开题前,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相关专题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的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所谓“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该能够以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毕业生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 文献综述的写作是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创作中一次重要的研究实践活动。要求毕业生撰写文献综述具有以下意义: 1.了解前人关于这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而不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熟悉前人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可以避免重复研究的无效劳动,可以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 2.掌握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没有理论基础的研究很难深入下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 3.提高毕业生的归纳、分析、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其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综合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同一课题的所有主要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因此,要尽可能把所有重要研究成果搜集到手,并作认真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各种流派的观点清楚明晰,不要遗漏重要的流派和观点。 第二,描述性。文献综述在对各种流派的观点作介绍时,应该保持这些观点的“原味”,这就要求对被介绍的观点作客观性的描述。因此,撰写文献综述,首先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转述各派的重要观点;同时,在归纳各种观点时要抓住要点,表述时应简明扼要。 第三,评价性。文献综述不能局限于介绍研究成果,传递学术信息,还要对各种成果进行恰当而中肯的评价,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文献综述重点在于“述”,要点在于“评”。由于评价的倾向性,通过文献综述,就会引导出对课题今后发展动向或趋势的说明。 文献综述的写作应体现文献综述“综合性”、“描述性”和“评价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做到尽可能把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搜集齐全,尽可能对各类观点作出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尽可能在客观描述各派观点的基础上作出评述,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阐述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四、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 (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 (5)通过Interent网和光盘数据库搜集文献资料。 2.文献资料的查阅技巧 初学者查找文献时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对于大四的本科生来说,可首先搜集有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教科书叙述比较全面,提出的观点为多数人所公认;专著集中讨论某一专题的发展现状、有关问题及展

文献阅读指导老师评语

文献阅读指导老师评语 篇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集锦 论文评阅意见,样本,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网络协议的测试则是保障网络顺利运行的有力工具。郑红霞同学的硕士论文对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进行研究~侧重于研究测试例的设计方法~其选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论文在总结和分析前人所作相关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科研工作背景~选择关键点开展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例设计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优化测试例的前测试步和后测试步的测试序列生成~得到了仅由前测试步和测试体组成的简捷的测试例结构, 论文提出了测试例评价指标~并给出了计算方法~以量化的方法分析了新的测试例设计方法的优越性,应用作者提出的测试例设计方法~设计了ICMPv6协议、IPv6 PMTU协议、Addressing协议、IPSec协议和Transition Mechanism协议的测试集~在测试实践中验证了新的测试例设计方法能简化测试序列~缩短测试执行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论文工作表明作者掌握了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在网络协议一致性测试例的设计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有一定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成 果。 评语:本文研究了XXXX.对处理会计信息失真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提供了新的依据。作者思路清晰~论述过程严谨~分析合理~结果于实际应用性较强。论文写作规范~语句通顺~达到了学校对学位论文的各种要求。 评语: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完整~语言比较流畅。即或在初稿中除了分段过细外~也没有发现多少严重的语法或拼写错误。作者试图从列夫?托

尔斯泰和曹禺的作品中寻找其小说中某个人物的关联。从内容看~作者对原著比较了解~也收集到了相关的资料~如何通过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作者下了苦功夫。 评语: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XXXXX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特别是斯坦贝克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作者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语言也非常犀利~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评语:论文选题有意义~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论述观点正确~材料比较充实~叙述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通顺、流畅。行文符合学术规范。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音乐教学教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评语: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德育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德育教育工作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在为期三个月的毕业设计中~该同学能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顺利完成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和论文的撰写。程序能正确的运行~界面安排合理~论文符合要求。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态度端正~学习也比较认真~时间安排也很合理~能按时到实

文献分析范文

关于《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质量、 信用模式与企业价值》的文献对比分析 【摘要】 本文主要从分析对象、分析方法、分析思路及分析依据对两篇文章进行了阐述和对比,其中,两篇文章都是围绕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这个中心思想来展开,不同的是,《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主要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及其目标来阐述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而《内部控制质量、信用模式与企业价值》一文则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引用大量数据来支持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这一核心观点。 【简介】 《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一文主要由安徽工业大学会计系教授林钟高撰写,文章指出: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有这密切的联系,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若要实现价值的增长就必须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现代企业来说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在《内部控制质量、信用模式与企业价值》一文中,苏州大学商学院博士生研究生于海云则以实际的数据分析来向读者证明内部控制和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的密切联系是可以量化的,它的有效性可以被描述。他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高低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际数据来描述,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这些分析可以进行。他得出的结论是: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有动机通过自愿性信息披露向市场传递企业价值较高的信号,由于信号传递作用,企业更容易获得较低成本的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提升了企业价值,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没有动机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从而不得不付出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降低了企业价值。 【评价与分析】 这两篇文献的内容都是围绕内部控制影响企业价值这个主题开展的,不同的是,两篇文章的侧重点却不一样,《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一文侧重分析内部

关于因子分析法和EVA法在我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的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关于因子分析法和EV A法在我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的文献综述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这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直接影响到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已有股东的投资风险和收益水平,构建和使用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对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可以帮助投资者选择适当的投资对象,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收益水平,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从而体现企业的投资价值。[1]随着人们对其关注度的提升,诸多学者在探究企业业绩评价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文献,相关研究已趋于成熟,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财务学方法(EV A 方法、平衡积分卡等)[2],但哪一种方法更适合于在业绩评价中运用,各学者众说纷纭。 本综述围绕因子分析模型和EVA模型及其应用于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研究进行具体展开,对因子分析模型和EVA模型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从而更好的为即将研究的课题做铺垫。 一、业绩评价研究概述 (一)国外业绩评价理论发展回顾 业绩评价机制是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指挥棒和监督器。西方国家对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已出现100多年[3],业绩评价体系大体上经历了成本模式、财务模式、平衡模式等三种模式以及六个阶段。[4]从他们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每一阶段都是互相影响、交叉并存的。

1.成本控制业绩评价阶段 19世纪初,出现的成本评价体现了以盈利为目的管理思想.这一阶段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就是成本控制,标志是哈瑞(HarrelL,1911)设计的标准成本制度,其主要功能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2.财务会计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Alexander Wole,1928)首次提出了多项财务评价指标。此外,唐纳德森·布朗(Donaldson Brown,1960)建立的杜邦财务分析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企业财务业绩评价系统研究的深化。[5]加里·阿什沃思(Gary Ashworth,1999)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建立以每股收益(EPS)及每股收益增加值等为核心的财务指标。[6]可见,这一阶段的业绩目标已从成本控制转向利润最大化。 3.经济价值基础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 90年代,思腾恩特咨询公司(Stem&Stewart Co,1990)对剩余收益评价进行改造并提出经济增加值(EV A)。Jeffrey (1997)提出用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fined Economic V alne Added,REV A)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7]可见,企业已开始避免短期业绩,追求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引入非财务指标的战略综合评价阶段 卡普兰和诺顿(Kapland and Norton.1992)的平衡计分卡(BSC)首次将平衡的思想引入业绩评价。BSC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因素划分为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8]与此同时,凯文·克罗斯和理查德·林奇(Kelvin Cross and Richard Lynch,1990)提出业绩金字塔模型;霍尔(Robert Hill,1991)提出“四尺度”论等。[9]可见,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企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的增加。 5.引入相关利益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