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功与湘军的崛起

曾国藩成功与湘军的崛起
曾国藩成功与湘军的崛起

曾国藩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湖南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农为主,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

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28岁便考中了进士

曾国藩是清末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称。

持家教子有方(修缮齐家治国平天下)

军事思想值得称道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理,各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治军以严明军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心,士卒无生之气”。选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四曰营务整齐”。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

成功之道

1、修身立志,储才养望,奠定做大事业的基础。

修即修身。他的修身功课为诚、敬、静、谨、恒。诚为诚实、诚恳,为人表里一致,内心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众。敬为敬畏,在内则为心有所畏惧。畏什么呢?畏道畏法畏舆情。在外则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静,指的是心、气、神、体都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谨,主要指言语上的谨慎,不打诳语,不作妄言。恒,指的有恒心,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立即立志。就在严格修身的同时,曾氏立下了澄清宇内之志。所谓“澄清宇内”,便是经邦治国、安定天下。这是儒家信徒的最大志向了。

储即储备才干。翰林院清闲,给了他读书的好机会。他充分利用这个好机会,发奋苦读先辈大家之作,如诸子、二十三史及韩、欧、李、杜等人的文集,亦读如兵书、荒政、水利等方面实学书籍。以此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办事而储备真才实学。

养即培养声望,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提高知名度。他通过做诗文和不断上疏来实现养望目的。曾国藩通过修、立、储、养的努力,在人格、才干、声望三个方面,为日后的绝大事业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才有后来唐鉴的竭力推荐,湖南官场的渴望和三湘士绅的归附。

2、抓住机遇,做大做强,让事业蓬勃发展

曾国藩则不一样。他一到长沙做团练大臣,便上奏请求在省城建一大团,将湘乡1000人马调进省城,分为三个营,将这三个营派遣到各地镇压匪乱,维持秩序。这个大团虽不是正规军,但它一天到晚练兵打仗,住在营房,实际上已经是军队,湘军便这么出来了。这是做大做强的第一步。与绿营发生冲突后,曾氏干脆跑到衡阳去训练,把团练扩大为十营5000人,又练水师。

3、打脱牙齿和血吞,屡败屡战,赢来最后的胜利。

湘军的做大做强,有一个千难万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苦多乐少、败多胜少。从衡阳出师到武汉的打下,这七八个月里,曾氏经历过兵败投水自杀、湘军溃逃四散、湖南军政两界的讥讽、长沙城闭门不纳等等羞辱,直到武汉打下,才一洗满面羞惭。经过一段短暂的胜利,曾氏来到江西后,很快又处于战事胶着状态。从咸丰五年到咸丰十年的五六年里,曾氏在江西、安徽一带的军事行动一直在低迷中徘徊不定。这期间,曾氏遭遇到江西官场的排斥、湖南官场的指责、朝廷的不信任、友军的不配合,他再一次投水自杀未遂,又被朝廷冷落了一年多,弄得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从朝廷到地方都不能容的异类,以至得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一天到晚吃不好睡不好。不到50岁,连一寸大小的字都看不清,随时都有死去的可能。

面对着这一切,曾氏都忍了。他拿湖南乡间的一句俗话来安慰、激励自己:“好汉打脱牙齿和血吞”。和血吞牙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不示人以弱,不求人怜恤,一切痛苦自己担当。二是将仇恨吞到肚子里,让它生根发芽,变成复仇的动力。有野史上说:幕僚给朝廷拟奏折说湘军“屡战屡败”。曾氏将“战”“败”两字易了一个位置,变为“屡败屡战”。这一字之易,体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精神气慨:决不屈服,决不退缩,倒下了再爬起来,前人死了,后人再继续。这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精神的最生动的体现,?

4、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的阻力和障碍,全力以赴于大目标。

曾氏为消除人为的障碍和阻力,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启用满人做湘军的统帅。。为了消除朝廷的怀疑,减少人为设置的障碍,他用满人挂名为湘军首领,将这个满人从一个参将越级提拔为提督。后来打下南京时,论功请赏,他又把满人官文排在第一。

(二)尊重友军,尊重与自己地位相当的官员,以收协同作战的功效。当时与湘军共同作战的部队,有胡林冀指挥的湖北绿营,袁甲三、张沛指挥的安徽绿营,都兴阿的八旗兵等。曾氏都尽量与他们保持友好的关系。特别是对于胡林翼,他既是湘军中的重要领导人,又是湖北省绿营的统帅,他本人是靠曾氏发迹的,但曾氏对他特别尊重,胡也因此与曾关系十分融洽,不仅与他随时协商军事部署,源源不断地提供饷银,还为曾氏的复出,为曾氏谋求地方实职一再上奏朝廷。

(三)严格要求家人安分守己,以求后院安静,不添乱子不添麻烦。

5、交错使用儒法道三家学说,依时而变左右逢源

各家都取为我所用。曾氏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即儒、法、道。曾氏精通这三家学说,并适时而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让曾氏获取了成功,更大的意义是有了这一环,曾氏就成为传统中国文化的最后一个集大成者,甚至可以说,曾氏本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他给予人的启迪性和昭示性就将不衰不竭,常省常新。

6、成功后不居功,谦退自抑,淡化光环,缩小靶的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亡、走狗烹。曾氏对这种种人性和社会性,看得透彻,透彻到洞若观火的地步。他多次对家人说,自古以来,建立大功又得善终的人不多。

同治三年,,终于打下南京,取得对太平天国作战的决定性胜利,朝廷给予封侯之享的同时,,曾氏则在尽力淡化自己头上的光环,。他主要做了下面五个方面的工作:(1)把功劳归之于先帝、太后和朝廷,归之于协同作战的友军,自己则做事不多;(2)动员牢骚满腹的九弟辞职回家养病;(3)大量裁减湘军,90%裁掉;(4)大撤厘金局;(5)修复江南试院,收买士人,堵住他们的口。就这样,曾氏及其所代表的湘军集团,较为平安地度过了表面风光内里危机四伏的政治险滩。

7、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是统帅的最大要务

于“自古平江南之贼,必据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的分析,曾氏提出,克金陵复苏常,必须得“以上制下之势”,具体地说,先收复长江,南北两岸的安庆、和州、池州、芜湖,将军队一步步逼近金陵,切断太平军与上游的联系,这对于清军来说就叫做“据上游之势”,对于太平军来说,即失去了有利之势。按这个计划,曾氏分三路向下游推进,收复长江两岸的城池,最后将金陵与长江上游的联系完全切断,金陵粮饷的来路基本就没有了。

8、识才用才,是领袖成事的第一秘诀。

曾氏的成功之道中极重要的一条,还在于他有杰出的识才用才的本事。时人说他善于衡人,尤擅长相士。曾氏用人的原则是德为主,才为辅,先看德行操守,次看学识,再看才具。他对人才广收慎用,因量器使。识别后,将他们一一合理使用。在识与用之间,他还善于培养人材。他的教育之点立足在褒奖,也就是多用奖励,少用苛责,他有两句名言“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在十多年的战争岁月里,曾氏依仗着千万人才成就了大事业,同时,他也通过这些战事培养了一批卓越人才。

9、慎选替手,使事业后继有人

曾氏很重视寻找一个全面的替手,经过多年的培养观察,他最后将李鸿章选为自己的接班人。曾氏与李的关系有几个阶段:结识—雕琢—磨炼—寄予大任—视为接班人。事实证明,正是李鸿章将曾氏的事业推向前进。李对曾氏十分推崇,他与人谈话,口口声声称曾为老师,且称他所做的事都是老师所开创的。李鸿章执掌晚清军事、外交大权30年,权倾天下,炙手可热,曾国藩在死后很长时间里一直保持着高大的形象,与李鸿章的地位和推崇是分不开的。

一束伍练技,讲求兵制

曾国藩认为清军之所以一败再败,毫无抵抗能力,问题主要在其军事制度上:首先,兵权分散,指挥不灵;其次,薪饷过低,训练废弛;再次,官气太重,应战能力不足;调遣方法不当,导致军心涣散,败不相救。正是出于这些认识,曾国藩十分注重湘军的军事制度建设。他效仿明朝戚继光编练戚家军的“束伍练技”成法,为湘军量身定制了一套军事制度。

(一)招募遣撤制度。清军实行的是世兵制,父子相承,世代为业,因而军中老少皆有难以保证军队的质量。湘军则有严格的募勇裁勇制度,所招勇丁还须取具保结,并将其姓名、籍贯、手指印及亲属情况等登记造册,以便查验。如果勇丁征战日久,而力穷气惫,尽显疲态,就必须遣撤旧勇,另行招募,使壁垒一新。

(二)组织体制。组织体制是军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兵种构成、营制饷章和领导机构等方面。湘军有陆军、水师和马队三个兵种。其中陆军的营制饷章最著名,影响也最大。它包括一营之制、营官亲兵之制、一哨之制、长夫之制、薪水口粮之制、小口粮及恤赏之制几部分。应该说这种编制比清军更合理。

(三)训练制度。曾国藩认为,“不练之兵断不可用”,因此他对湘军的训练非常重视,切实讲求。他把训练分为训和练两部分,强调“练者其名,训者其实”,训比练更重要。

对于前者,他通过亲自训话等各种形式,在湘军中营造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气氛,要求官兵之间要像父兄、子弟一般亲如一家,上下齐心。对此,近代著名军事家蔡锷非常赞赏,他认为“军人以军营为第二家庭”,曾国藩“带兵如父兄之带子弟一语,最为慈仁贴切。于后者,曾国藩则有具体的制度规定,所以湘军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四)后勤制度。与清军由国家办后勤不同,湘军必须自筹粮饷,自办后勤,因而曾国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

以上不难看出,湘军兵制是曾国藩针对清军兵制的缺陷、湘军作为勇营的特性以及与太平军作战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实用性、针对性很强,而且也比较完备、合乎时宜,所以它能够使湘军在内战中越战越勇,以偏师最终成为劲旅。

三、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除了战略合宜外,湘军领导层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战术。

(一)临事不惧,好谋而成。这是曾国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曾国藩一生不仅谨慎行事,而且善于探究事物的规律,他说:“用兵以审势为第一要义”而审势“第一先贵审力,审力知己知彼的切实功夫。”这里强调的“切实工夫”就是整个部队的综合素质,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交战双方综合素质的高低。而将士又是决定部队综合素质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最终扑灭了太平天国的燎原之火,维护了风雨飘摇的清廷统治。

(二)以歼敌为上。针对太平军兵力占优又能攻善守的特点,湘军领导层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不攻坚,不念战,以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为目标。

湘军领导层不仅战术打法多种多样,而且他们的应变能力也很强,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战术。因为他们的战术素养较高,用兵又不拘成法,善于审时度势、扬长避短,不断改进作战方法,因而他们能够在战场上逐步确定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四曾国藩对其幕僚的敬重和爱戴,纷纷尊之为师,而且也吸引了大量士人的投效,归之者如流水

曾国藩做人36字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 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 国贼”的恶名。 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被满清朝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 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 以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 “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然诵参悟。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六岁读书,二十八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一直到道光29年(1849年)升礼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咸丰帝即位后,他先后兼任过兵、工、刑、吏等侍郎等职。 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 曾国藩一生经历了中国哀朽的过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精专学问,学作圣贤,着实取得不少成绩,后从戎理政,也不失终有所成。然而他率军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割地等所作所为,却是罪名昭著。特别是“天津教案”使曾国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击,于1872年3月12日,死于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岁,正如古人所云:“千夫所指,无病自亡。” 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它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材料。

浅析湘军的特点及其影响

厚德树人笃学致用 ****************************************************************** 遵义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湘军的特点及其影响 系别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专业历史学 年级2010级 姓名袁飞 学号 10410301052 指导教师王佳翠 2014年 4月 6日

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姓名学号论文题目

主辩教师成绩评定表姓名学号论文题目 答辩情况记录表

浅析湘军的特点及其影响 袁飞

摘要: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为曾国藩湘军的诞生奠定了契机。湘军的创建,曾国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曾国藩则通过这支靠宗族关系、师生情谊、朋友之谊、姻亲关系建立起来地主武装,使自己的个人威望以及势力扶摇直上,从而到达其政治顶峰。成就了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与湘军对整个晚清也产生了及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湘军;特点;影响 湘军,建立于晚清太平天国兴起之际,有的人也称之为湘勇。是曾国藩在“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1]这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方性武装。湘军因其自身独特的渊源、特点,对晚清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 一、湘军的起源 185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面对腐朽不堪的清王朝,太平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大半个中国。这时,清政府派出了当年他们引以为豪的八旗以及绿营去对付太平军。 满人在入关以前,迫于生计和生存的压力,都练就了一身的骑射功夫。满人能够得以入主中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这一本领。尤其是八旗军,他们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更是为清军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入关成为统治阶级,拥有在政治、经济上的一系列特权,已经告别了以前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代了。也就无需再发扬所谓的艰苦奋斗精神了。应及早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现今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整日无所事事、仗势欺人、贪污成性、贿赂成风、赌博、遛狗、斗鸡、骄奢淫逸之徒。早已不复当年之勇。而绿营和八旗的情况也不相上下,且制度严重老化,已经不适应战争的需要。试想,用这样的军队前去与太平军交火,结果显而易见,无需多言。 鉴于八旗和绿营的无能,清朝统治者深感要靠他们剿灭太平军已无望。于是鼓励各省操办团练,并希望借此来剿灭太平军。1853年,曾国藩因其母亲去世,丁忧在家。[2]湖南巡抚张亮基督办团练。鉴于旧军队的各种恶习难改以及战斗力低下等情况。曾国藩认为办团练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于是他决定改弦更张,组建一支新式军队,湘军的序幕由此拉开。 湘军的基本单位是营,后来又在营的上面增设了统领进行管理,统领的手中掌管着几个营。统领们都归曾国藩管辖,听命于他们的最高统帅曾国藩一人。在

曾国藩成功的三大原因

曾国藩成功的三大原因! 曾国藩最大的成功原因,指导曾国藩思想理论基础,是中国的哲学阴阳调和。曾国藩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将易经读通了,他多次在家书中说到自己在易经里读通了一个道理“削息赢满”,也就是易经说的一阴一阳为之道。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 1811~ 1872)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清廷震恐。适曾国藩因母丧在籍,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通称湘军)。1854年初,湘军练成水陆师1.7万余人,会集湘潭,誓师出战。湘军初战,连败于岳州(今湖南岳阳)、靖港,曾国藩为此愤不欲生,投水自杀,被其左右救起。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奉诏署湖北巡抚。此后用兵更为谨慎。旋因朝廷恐其于地方势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长期只以侍郎虚衔领兵。1855年初,进攻江西九江、湖口,被太平军重创,退守南昌。1858年6月,曾国藩奉诏出办浙江军务。1860年清军江南大营彻底败溃后,加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从此,不但拥有兵权,而且掌握地方大权。 中国智慧之一:人格修炼 曾国藩作为一个政坛上的大人物,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政客最为显著的地方,是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促进仕功的建立。 曾国藩活了62岁。他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偏僻的农民家庭,家里五百年来没有一个人有过科名,父亲考了17次,才在43岁那年中了一个秀才。曾国藩五岁发蒙,2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然后通过三次考试才在28岁那年中进士点翰林。30岁时,由北京城里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起步,只用七年,就官至二品,这在湖南是空前绝后的。两年后,他做了吏部侍郎。一辈子做到这样的大官,已经是祖宗三代集大福了。三年时间他在清朝六个部兼过五个部的副部长,除了财政部,干过吏部、工部、刑部、礼部侍郎,他很会做官,官声很好。他有一回一次升了4级。42岁以一介书生而封万户侯,一大学士,中国男人最大的理想———封侯拜相,他都做到了。 曾国藩的修身,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立体曾国藩——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有感

立体曾国藩 ——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有感 那是一个传奇人物。一个“永远正确”的“圣人”。但从细节去剖析他——曾国藩,就会发现,在“曾国藩发迹史”、“成功绝学”等光环笼罩下的曾国藩,其实亦是一个庸人,一个被岁月的沉沙湮没的传奇人物。 姓名:曾国藩 别名:曾剃头,曾伯函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长沙 出生日期:公元1811年11月26日(嘉庆16年) 逝世日期:公元1872年3月12日 官职:两江总督,直隶总督 代表作品:《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 主要事迹:镇压太平天国,攻克天京 外貌:土头土脑,枯燥乏味 生活1.不抽烟,不喝酒,不玩女人。 习惯 2.成天道貌岸然,正襟危坐 3.写一大堆絮絮叨叨无比唐僧的家书 4.很少洗澡,经常几个月才洗一次脚。 1.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 自古以来,“有志者事竟成”。“壬辰年发佾生,学台悬牌,责其文理之浅。”道光12年,21岁的曾国藩参加秀才考试。或许他的天资确实钝拙,或许是他的父亲教导无方,曾国藩五次考秀才都名落孙山。这一年,他考前用功准备,考后自觉发挥不错。可是,事违人愿。发榜之日,湖南省学台竟责其“文理太浅”,以佾生注册。这对于曾国藩来说,真真奇耻大辱。于是,他闭门不出,咬牙发愤。我历来十分佩服古时那些寒窗苦读的读书人。即使是曾国藩这样一位学了十六年、考了七次时才考中秀才的“天资不足”者。这是曾国藩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辱,却可谓曾国藩一生功名的开场锣,从此飞黄腾达。之所以佩服他,不止是他考中了秀才,又中了举人,进士,翰林。一般来说,获得佾生资格已经不错了。但是,曾国藩视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悬牌批责为奇耻大辱。知耻而后勇,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更是一种血气方刚的骨气。曾国藩三十岁以前确是一个不出众的庸人。因为骨子中酝酿并唯我独尊的充斥了这种精神,他成功了。这种耻辱,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十余年未学懂的曾国藩有如桶底脱落,豁然贯通。他以悬梁刺股的精神,寒窗苦读,并敢于创新,打破父亲刻板教育下形成的僵化文笔思路。他的这种精神,亦延续到了这个人才济济的现代社会里。众多优秀的高材生,正是从一个平庸的学生起地,知耻而后勇,刻苦读书,从而成为了像曾国藩那样的成功人士。

《曾国藩做人 胡雪岩做事》四

《曾国藩做人胡雪岩做事》四 第四章曾国藩的以退为进之策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实力,总是受周围环境及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如果是一意孤行,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一个人要识好歹,明时务,知进退。曾国藩在为人处世过程中坚持以退为进的策略,平时善于藏住自己的锋芒,善于明哲保身。羽翼未丰时绝不乱动,坚持龙蛇屈伸之道。这使得他能够安全渡过各种险恶之途,成为一代中兴名臣。羽翼未丰时不可乱动【曾国藩做人语录】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太平军势如破竹,一路北上,不断扩大着势力范围。1853年,太平军连克数城,如狂风般进攻湖北。是年年底,太平军打到了安徽庐州(现安徽合肥市)。次年春,黄州的清兵大营被士气高昂的太平军攻破。清军面对太平军的进攻节节败退、毫无战果,咸丰皇帝坐立不安。每当听到一个城池被攻破,他的心病都会加重一分。他不愿清朝的基业毁在自己手中,又没有其他办法,只有下旨让曾国藩率湘军前去支援。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安徽、湖北、黄州纷纷告急,曾国藩接二连三地接到出兵救援的诏令。但曾国藩拒不出兵,只是上奏解围之法,惹怒了咸丰皇帝。咸丰皇帝大笔一挥,一纸朱批发给曾国藩:“朕知汝尚能激发天良,

故特命汝赴援,以济燃眉……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时 漫自矜诩,以为无出己之右者……言既出汝口,必须尽如所言,办与联看!”很显然,当时的曾国藩有着很大的压力。然而,咸丰皇帝的激将法在曾国藩的身上没有起到丝毫作用。曾国藩并非有意惹得龙颜大怒,不接旨出兵是因为他理性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太平军与以往的农民军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如果没有一支实力颇为雄厚的军队,是很难与之对抗的。曾国藩的军队虽小有规模,但在战斗力和士气方面仍无法与太平军相比。他认为如果要战胜太平军,不但要加强军队训练,更要考虑到“长江千里,战船实为急务”,他在书信中也向朋友提到过“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为此,曾国藩下定决心,在提高军队素质的同时,组建水军和炮队。在海上工事方面,曾国藩花了大量财力和物力,力求精益求精。造船的木头质地要好,船要造得大而坚固,做工还得精细。洋炮虽价格不菲,但杀伤力强,质量好,炮队必须要用洋炮来装备。曾国藩明白,如果军队素质和装备没有达到要求,绝对不宜出兵。但曾国藩从大局考虑的同时,心中也难免有些悲伤和内疚。吴文镕是曾国藩的老师,任湖广总督,在清政府中地位显赫。他对曾国藩的仕途影响很大,每当曾国藩遇到处理不好的事情时,吴文镕总能够给他帮助,为他说情。由此可见,二人的关系非比寻常。太平军打到湖

曾国藩的故事集

曾国藩的故事集 曾国藩的故事集 原文地址:【曾国藩的故事集】作者:【曾国藩的故事集】 一、位高轿低曾国藩在道光年间连年被提拔,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这是难得的恩遇: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俩人,而且乘轿是需要配备引路官和护卫的。但令百官诧异的是,曾国藩从升为三品官之日起,除身边不得不增加两名护卫外,轿前不仅没有引路官,连扶轿的人也省了去,且轿呢也没有换成绿色,仍乘蓝轿。不久,曾国藩又升为二品大员,下人就为他荐举了四名轿夫,要把曾国藩的四人大轿换为八抬大轿。按清朝官制,四品以下官员准乘四人抬的蓝呢轿,三品以上官员准乘八人抬的绿呢轿,俗称八抬大轿。但这并非硬性规定,官员如达到品级而收入不丰者,是可量力而行的;若品级达不到却乘高品级的轿子就算违制,一旦被人举报,不仅要受处分,严重的还要被革职、充军。其实,曾国藩早就打定主意,他明晓水满则溢、人满则忌的官场道理,对于可摆可不摆的架势、可坐可不坐的大轿,一律是不摆不坐。虽然,曾国藩因乘蓝呢轿而被下级官员欺侮,但京城三品以上的大员出行,都知道向护轿的官员交代一句:“长点眼睛,内阁学士曾国藩大人坐的可

是蓝呢轿呢。”曾国藩纵横官场几十载,正是凭借了这种低调、内敛的力量。曾国藩故居湖南省娄底市 二、“不要钱,不怕死”明清京官之苦,时人皆知。作为七品京官的曾国藩年俸仅为45两,外加作为津贴的“恩俸”和“禄米”也不过135两。而后来的张之洞曾给京官算过账:“计京官用度,即十分刻苦,日须一金,岁有三百余金,始能勉强自给。”弥补这样大的收支赤字只有两法:一是收受外官的馈赠,二是借贷。外官收入丰厚,为了构建关系网,每次进京,都要给熟悉的京官们送礼,名为“冰敬”、“炭敬”、“别敬”(意为夏冬买冰买炭等费用)。这笔馈赠,少则数十两,多则数百两。但是曾国藩很少利用手中权力为人办事,所以这种馈送次数很少,于是借债就成为他经济来源的主要部分。因为人品好,曾国藩借钱比较容易。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底,曾国藩已累计借银400两。这一时期,他在家书中多次出现“借”“欠”“窘”的字样,艰难形状,跃然纸上。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墨绖(dié,指服孝)从戎,创建湘军,从此开始了11年镇压太平军的戎马生涯。晚清军队是腐败最烈的所在。吃空额、扣兵饷、出售兵缺,以及在军营中设赌收费都是军官们最普遍的营私方式。即使清廉之员,也可以凭“截旷”和“扣建”致富。国家统计的军饷,是足员足月的全额。但一年当中,军队常有兵员死亡、退伍或者被淘汰,以新兵补充。新旧兵员不可能当天衔接,这中间会有空缺。空缺时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 字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我是在读完《曾国藩的正门与侧面》后到网上随便搜搜,才 知道这书原来是一套,共有三本。 第一本上没有标注“1”,差点让我错过后两本。 我读书通常是几本不同种类的书一起读,床头、桌上、抽屉、甚至乡下都放着未读完的书。只要手头没事,就摸起来看上几页。所以单本书的阅读进度会很慢,但每年都会读很多书。 这套书梳理了曾国藩的人生轨迹,讲述了曾国藩与家人、朋友、同僚、敌人的关系。作者很少谈感受和议论,而是引用了大 量资料和引注,书中很多资料来自于曾国藩的亲笔书信,可信度 很高。 在书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一个有烟火味的曾 国藩。该书把曾国藩这一生的挣扎、纠结、冲突、成长都展示了 出来,非常难得。这本书还让我加深了一层对晚清的政治和社会 的了解,古今对比,感触良多。 一、不要迷信曾国藩的治家哲学 现在流传着一种说法,“曾国藩是治家典范,曾家的后人有 出息,全赖这些治家哲学,所以曾国藩的治家之道,值得学习。” 这本书的作者,因为研究曾国藩,接触到一些曾氏后人。令

人惊讶的是,这些曾氏后人对曾国藩并没有什么印象,甚至在他们的成长年代里,曾国藩是家族耻辱。那些年,曾氏家族里有个默契,互相不提曾国藩。 原来曾国藩对“天津教案”的处理(曾国藩被人坑了),毁坏了他在民间的良好形象,被人称做“汉奸”“卖国贼”。改革开放之后,曾国藩的形象又逐渐好起来,很多关于曾国藩的东西又浮出水面。 所以流传的说法并不靠谱,曾氏后人很长一段时间有意跟他划清界限,他们发展不靠曾国藩的治家哲学。 二、曾国藩的治家哲学如何? 从曾国藩这一辈和下一辈的发展总体情况来看,非常糟糕。 曾国藩是家中长子,族中长孙,是家族责任最重的一个人。他的弟弟中(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曾国潢当了一辈子乡绅,曾国荃成为封疆大吏,曾国华战死沙场(自己作死),曾国葆病死军营。 曾国藩的几个儿子中,最大一个夭折,二子儿很有出息成为著名外交家,三儿子虽在数学上有造诣,但却深受科举之害,郁郁早死。几个女儿,除了最小的那一位,其余个个命运凄惨。 就曾的几个兄弟的人生经历来看,曾国藩的教导没起到作用,只有曾国荃晚年的时候接受了他的部分思想。曾国藩几个女儿的悲惨命运更是与他的教导有直接关系。 既然是这么个情况,曾国藩的治家处事之道就没有用,甚至

历史上曾国藩写挽联的故事

历史上曾国藩写挽联的故事 : 钱钟书在《围城》中有这么一段妙语:汪处厚虽然做官,骨子里只是个文人,文人最 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殡仪馆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会向一年、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陈死人身上生发。“周年逝世纪念”和“三百年祭”, 一样的好题目。死掉太太——或者死掉丈夫,因为有女作家——这题目尤其好;旁人尽管 有文才,太太或丈夫只是你的,这是注册专利的题目。汪处厚在新丧里做“亡妻事略”和“悼亡”诗的时候,早想到古人的好句:“眼前新妇新儿女,已是人生第二回,”只恨一 时用不上…… 曾国藩就有汪处厚这样的癖好,他也写了不少“只恨一时用不上”的挽联,并为此而 开罪了好友汤鹏。 曾国藩在做京官时,居官问学之余,喜欢创作对联,尤其喜作挽联。挽联颇有盖棺论 定的意思,数十个字的篇幅,既要总结生平,又要表达情感,兼要发表评论,还要有一定 的高度,不下苦功夫实在写不好。只是,可作挽联的人多为新近死去的亲朋故旧,哪里会 有那么多盖棺定论的死者等着他“敬挽”呢?此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稍作变通,进行“生挽”——即给身边熟悉的活人预写挽联,以资练习。这种做法当然不厚道。但对提高 水平,据说倒是助益显着。当然,这事儿得偷偷地干,决不敢让被挽者知道。 道光年间的一个春节,曾国藩正利用春节闲暇在书房中创作挽联,比他大10岁的好 朋友汤鹏适时前来拜年。二人关系素来密切,汤鹏也就不待通报径直到书房来找国藩。说 来也巧,国藩这时正写到“海秋汤鹏字夫子千古”,陡然见到被挽者现身,赶紧手忙脚乱 地藏掖条幅。汤鹏以为他在写春联,只是好奇为啥用白纸不用红纸,便要看看写了什么。 国藩死死捂住,汤鹏秉性霸蛮,兼好奇心重,乃不管不顾一把扯过来看个究竟。不看则已,一看差点晕倒:好朋友竟在这新春吉日给自己写挽联!这还了得,汤鹏对曾国藩重重吐了 口唾沫,拂袖而去。 不用说,这都是挽联惹的祸。汤鹏是湖南益阳人,字秋海,曾国藩的老乡,两人又都 是重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一起做京官,过从甚密。挽联后,怒不可遏的汤鹏反目,与 曾国藩割袍断义。 汤鹏聪慧过人,他22岁中举,23岁连捷进士及第,被誉为“凌轹百代之才”,“意 气蹈厉,谓天下事无不可为者”,认为“徒为词章士无当也”。其人性情傥易,不中绳墨,喜欢放言高论,目无余子,甚至连司马迁、韩愈都不放在眼里。汤鹏虽科甲顺利,官场却 很不得志,“礼曹十年不放一府道,八年不一御史”,长年待职闲曹,终不为朝廷重用。 后来更因事迁谪,“恃才傲物,谤口繁多”。 汤鹏的死也很是离奇。一天酷热,几个朋友聚在汤鹏家闲聊。有人偶然说到大黄药性 峻烈,不可随便服用。汤鹏漫不经心地说:“那有什么?我经常服用它。”大家感到愕然,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导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清末民初学者徐珂所编的《清稗类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湘军名将刘长佑担任直隶总督时,在“剿捻”的方案上主张的是“合剿”;而湘军统帅、奉命主持全盘“剿捻”事务的曾国藩主张的则是“分堵”。二人意见不合,然而曾国藩却对刘长佑极力称道。刘长佑感慨地说:“涤翁于此乃毫无芥蒂,良由做过圣贤工夫来也。” 曾国藩老先生在这件事上竟然毫无芥蒂,实在是因为做过圣贤工夫呀。每一个领导者都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社会文化的情境下,究竟什么样的领导力才会使领导者走向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无疑是揭开答案的线索之一。无论是毛泽东曾经说过的“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还是蒋 介石所说的曾国藩为人行事“足为吾人之师资”,都昭示了这 样一个事实:在曾国藩的身上,一定有某些与中国情境下成功的领导行为相契合的要素。中国古人对于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曾国藩是中 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可以达到“三不朽”的人物。所谓的“立德”,就是道德的提升与德性的修炼。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人看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前提。曾国藩一生以“圣贤”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所谓的“圣贤”,

就是德性成熟与道德完美的人。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成圣成贤的理念,使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卓越,而不向自我妥协,他的“立功、立言”,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德性与品格的修炼对于一个人领导力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价值。所谓的“立功”,就是 建功立业。曾国藩做的最大的事情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大清王朝。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人们当然可以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评价,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承认,这件事情的做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曾国藩是一个文人,没有学过军事指挥;曾国藩所率领的军队是湘军,湘军最早就是团练,也就是民兵、地方武装,它不是国家的正规军,它得不到国家资源的支持。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带领一支非正规的地方武装,竟然完成了正规军都没有做成的事业,这其中一定有它的道理。湘军最早是草根起家的团练,开始时就是乌合之众,曾国藩竟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湘军打造成了那个时代最有凝聚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他是怎么打造出这样一个部队的?曾国藩事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用人。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优秀人才都愿意为他所用,他的手下也出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让下属心甘情愿地追随于你,本身就是领导力的重要内容。曾国藩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曾国藩是文人,指挥作战的能力其实并不高明,但是他非常善于进行战略的谋划,湘军虽然打过不少败仗,但在战略上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近代史上著名的洋枪队队长、英国人戈登,这样描述他看到的曾国藩,“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的作者张宏杰总结为,“眼中乏精干之气,面上无果决之容。”这个人资质平平,用的都是拙笨的功夫,也做了不少事倍功半的事情。但,在晚清的时代大变局之中,为什么他能够脱颖而出?《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回答了这个问题。 曾国藩长的一生,完成了一个儒生的最高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近乎完美的贯彻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高潮时做事,低潮时读书。这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但命运也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张宏杰粉丝对偶像的笔触,详细的剖析了曾从一个见识浅薄、倨傲自大、夸夸其谈的愤青到一个“完人”的蜕变和修炼过程,让我们得以见识榜样的力量。我理解张宏杰写这本书,就是让大家知道,一个天资中等(甚至有点偏低)出身于寒微的山沟沟里,没有朋友人脉,没有名师指点,高人提携的如大部分人一样普普通通的人,如何在那样一个充满了尔虞我诈官场潜规则的时代里,取得了个人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巨大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同时又拯国家于危难,为后世垂范千古。 一个人出生在这世上,到了二,三十岁,资质与性格几本已经成型。同时,这个阶段的人的自我认识也开始深入,发现自己的局限,然后进行二次成长。难度相当之大,秉性已成,需要超强的自制力。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延续着他从小被环境塑成的性格而没有改变。曾国藩的自我修炼之路,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 初入官场的曾国藩给自己总结的缺点有三: 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体现在喜爱交际,看热闹,给自己定下的日课总以种种理由推脱而不执行。 二是为人傲慢,修养不佳;曾在家为父守孝期间反省了自己在官场处处碰壁的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不光对同僚如此,对皇帝都是如此,才有那道差点引来杀身之祸的《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三是“伪,谓对人能作几副面孔也”。 1、活到老学到老。曾国藩戎马生涯不忘看书习字! 2、视钱财如粪土。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能具有这样一种气魄,会让人洒脱很多。 2、做事不可莽撞,多思考,多包容。 一佩服他而立之年,始发宏愿,立下“学作圣人”之志,并终其一生,做到了“勤”与“恒” 二佩服他大起大落,终耐住了困顿与烦恼,从青年愤青般刚烈走向智者的刚柔并济,“去忿欲而存倔强”。 三佩服他凭一中人之资,穷时不堕于不黑不白的平庸“诸老”之间,向理学信徒学习,志作圣人;达且能自承“愚拙”,不自傲,重实践;直至晚年,世事不尽如人意,仍坚持认为人想要有所建树,必须从不妄求人知开始。“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尽人事,余下的,且听天命。 如同作者张宏杰所说,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如果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立志自拔于流俗,即使个性偏执,也可以达到王阳明所说的“变换气质”,扩展心胸,纯净气质,不矜不伐。钱穆说,“其气象之宏大,包蕴之宏丰”,“平正通达,宽宏博识,”非时人所及。

唐浩明曾国藩其人其事

唐浩明曾国藩其人其事 湘军有专门重的私家军队的味道。当时野史记载,关于湘军,朝廷的命令无法调动,但曾国藩的一纸手令,他的部属能够为之千里驱驰,可见湘军私家军队的性质。当时,从武汉到南京,千里长江江面数以万计的战船上,飘扬的差不多上写着斗大“曾”字的帅字旗,给人一种“东南已是曾氏天下”的感受。曾国藩内心所以明白如此的局面。一方面他需要如此,另一方面他又要提防由此而产生的负面阻碍。他是如何样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的阻力和障碍,来确保大目标的顺利实现呢?他要紧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 1、启用满人做湘军名义上的统领。私家性质的军队一向为当国者所防范,眼下的当国者又是满人,其防范又更进一步。满人是少数民族,他要统治汉民族,靠的确实是军队,他自己夺得天下靠的也是军队,因此军队是不能轻易授予汉人的。这一点,曾国藩作为一个满腹诗书的翰林专门清晰。 因此他要给朝廷造成那个印象:这支军队不是我的,这支军队是朝廷的,是爱新觉罗氏的工具。因此他在创立湘军时,就赶忙擢升一个满人塔齐布做那个湘军的第一号人物。那个人本来是一个专门小的官,大致类似现在军分区的参谋长,一下子擢升成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后来,他又把官文抬出来。曾国藩事实上最不喜爱官文,但因为官文是满人,就把他抬出来。打下南京的捷报上,第一个就挂官文的名字,让朝廷觉得攻打南京的第一号功劳是满人所立。 曾国藩如此做,有必要吗?朝廷难道确实对曾国藩如此不信任,事实上,当时的朝廷对曾国藩是专门不公平的。 第一,曾国藩创办湘军,咸丰四年(1854)七月打下岳州府,这是一个专门大的胜利,朝廷只赏他一个三品顶戴。这是专门可笑的情况。曾国藩那时差不多是二品官,创立一支军队,打下岳州府,立了专门大的功劳,朝廷反而给他三品官的赏赐。这专门惊奇!所以有个理由讲,曾国藩是在籍侍郎,他差不多没有官职,在家守制,是个老百姓,三品也不低。但从感情上来讲,一个二品大员给三品衔的酬劳,这无异于羞辱。

曾国藩故事

曾国藩故事 1.少年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出生于湖南湘乡白杨坪的一户普通农家,白杨坪是一个山冈起伏、沟壑深邃的地方,平凡却养出了曾国藩这样的大人物。曾家世代务农,家道不昌,到曾国藩曾祖父曾竟希时才算有了点家业。曾家家境好转,曾竟希就把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送去念书,希望其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可玉屏却是懒惰人物,不思上进,好逸恶劳,经常与那些纨绔子弟厮混。后幸其浪子回头,悔过自新,痛改前非,维持了父亲留下来的基业。曾玉屏刚正不阿,是一位闻名乡里的大人物,对曾国藩的影响也最大。曾国藩常说:“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曾国藩性格刚毅倔强,胸怀大志,这也是深得祖父之益。曾玉屏治家极严,“男必耕读,女必纺织。”,要求家人努力实行八件事: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祖、敦亲睦邻。曾玉屏所倡明的家风,的的确确对早就了后来曾国藩一生的品行秉性。曾国藩的父亲天资平平,屡试屡败,未能实现曾玉屏学而优则仕的愿望。好在有了个天资聪慧的曾国藩,曾玉屏、曾麟书均对其悉心培养。曾国藩六岁时,玉屏为其设了塾一所,并请了一个私塾先生教他读书识字。在这一年,曾玉屏也去世了。次年,曾麟书屡考不中,便回家办了一家私塾。曾麟书对曾国藩督求甚严,悉心教导,曾国藩不到两年的时间便读完了“五经”。曾国藩天资聪颖,一心向学,又有韧性,再加上祖父、父亲不厌其烦的督责,学业大进。 2.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十四岁时,曾国藩随父到省城长沙应童子试,成绩甚佳。十六岁时,再度应童子试,名列第七。从长沙回来后,曾国藩仍然跟着父亲,父亲自感所学有限,恐误其前程,便让他到外县遍访名师。先后跟着汪觉庵先生、刘元堂先生学习。曾国藩原字伯涵,后改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以新的姿态面对人生。二十三岁时,曾国藩

曾国藩读后感_曾国藩读书心得五篇

曾国藩读后感_曾国藩读书心得五篇 《曾国藩》这部长篇小说以丰富的历史及人物史料为基础,以史与诗的交融引人入胜。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曾国藩》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近日无意中读到一本曾国藩传记,使我颇有收获,也改变了之前对清朝官员皆是腐败 无能的印象。曾国藩在晚清时期虽充当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客观 上讲违背历史发展自然规律,但其在修身、治军、治家等方面的确颇有建树,也为后来许 多政治家所推崇。在此记录下自己的一点心得,希望能给和我一样在人生道路上求索的年轻人些许启发。 曾国藩29岁中进士进京为官,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都是以一个愤青的面目出现在 世人眼中。当时的清王朝是一个病势危急、行将就木的病人。朝廷内部,腐败已经渗入帝 国每一个细胞,一场翻天覆地的大起义正在酝酿中。而大清朝的政治家们却安然若泰,敷 衍度日,只有曾国藩忧心如焚。他怀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想挽救危 难的清王朝于万一。但由于行事太过刚直,处处碰壁,举步维艰。 在京为官的时候,曾国藩多次上书咸丰皇帝建议改革官员选拔办法,扭转官场的泄沓风气,指出清朝官僚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呼吁皇帝大刀阔斧改革,都不被理睬。为挽救大清帝国,他干冒生命危险,上书咸丰皇帝直言批评他的三个缺点,想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险些被咸丰治罪。出国留学网 后曾国藩回家乡湖南为母守孝期间受命协助湖南地方政府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起义,保卫乡里。他马上设立“审案局”,严打动荡社会下滋事做恶的土匪流氓,使社会秩序 迅速得以安定。由于动了地方官员的“权利”这块奶酪,惹得地方官员心生怨恨。曾国藩认 识到清朝军队绿营军的腐败,大胆创建湘军,想练出一支崭新的有战斗力的队伍。湖南的绿营军对曾国藩怨恨在心,闯进曾国藩公馆闹事,湖南巡抚就在隔壁却假装不知,曾国藩夺门而逃,险些送命。湖南官员个个眉开眼笑,把这事当成笑话飞传。 曾国藩打落牙齿和血吞,把湘军带往僻静的衡阳,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湘潭之战中战胜太平军,取得太平军兴起以来清军唯一一次重大胜利。此时曾国藩没有实权,连军饷都要自筹。咸丰皇帝又派他去江西镇压太平军,江西巡抚气度狭隘,寸权必争,曾国藩处处受气,左右为难。恰好又逢曾国藩的父亲病逝而皇帝不愿他回乡太久,曾国藩趁机将愁苦倾诉给皇上,希望能给他职权。不料咸丰皇帝逞起妇人之智,以为太平军势力已经衰弱,平定指日可待,便顺水推舟允许曾国藩守孝三年,实际上解除了曾国藩的兵权。 曾国藩遭受当头一棒,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千辛万苦竟换来如此结果,正是乘胜追击的绝佳时刻,自己却要回了老家。在家休息的两年间,极端痛苦的曾国藩拿起老庄着作,像

曾国藩的做人36字诀

曾国藩的做人36字诀 一、局面做大之法: 曾国藩怎么由一介书生而成为统领群伦的“中兴”名臣?如何把局面越做越大,最后连朝廷都怕他三分? 1、场面做大,才能群雄影从; 2、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 3、避人耳目,走为上计; 4、患难与共,才可以赢得人心; 5、局面狭小时,以属下自立门户为大忌; 6、事关成败时,敢于抗上; 7、功不可以一人独享; 8、鼓励下属独立发展; 9、自己立功业与别人立功业; 10、待价而沽,为集团争待遇; 11、荣誉相关,相得益彰; 12、投桃报李,互为所用;

13、集纵人之长,补一己之短; 14、合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15、薪火相传,不找掘墓人; 16、多山头时的应对之策 二、广结关系网: 曾国藩说:“结网天下,雀无所逃”,他把结交关系视为“一生成败之所系”,他说提炼的“未发迹时善交人”和“识人于未发迹之时”等,足为后世所效法。 1、见多才能识广; 2、未发迹时善交人; 3、联姻自固,多得贤人帮助; 4、择友为人生第一要义; 5、药食之有,催人向上; 6、一生之成败,关乎朋友之贤否 7、深交之人,宁缺勿滥;

8、择友如同择师; 9、相交不成,勿使为仇; 10、“与人为善,取人为善”; 11、用“六不”主义,对待以怨报德的人; 12、宽能得众, 三、居官不败之道 曾国藩的仕途虽然屡经坎坷,可为什么官越做越大? 1、做官宜公而忘私; 2、息事宁人,委屈做官; 3、人言可畏,省察舆论; 4、居官四败:昏、傲、贪、诈; 5、为官不能凭一己之好恶; 6、久居高位的三大法宝:不参与、没有结局、不胜任; 7、不让快乐的性情妨碍做大事;

试析曾国藩裁撤湘军的原因

试析曾国藩裁撤湘军的原因 摘要:同治三年(1864)七月 ,湘军主力一举攻克了天京 ,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 农民起义。就在湘军为清王朝剪除内患的盖世大功告成之际 ,湘军首领曾国藩却出人意料地奏请裁撤湘军,由此,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曾国藩为何要在功成名就的时候 ,选择裁军之路呢?这个问题有必要探讨。以往的学者只侧重于经济、军事或政治等某一方面。文章在分析湘军的兴起和特点的基础上,力图集各家之长,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入手,给此问题一个比较全面的解答。 关键词:曾国藩;裁撤;湘军;原因 在湘军为清朝剪除内患的大功告成之际,湘军首领曾国藩主动奏请裁撤湘军,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除湘军水师被改编为国家经制兵长江水师 ,鲍超、刘松山等陆营军万余人留存外 ,其他直辖军和所属湘军都相继被裁汰。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曾国藩在功成名就之时为何选择裁撤湘军之路呢?笔者以为曾国藩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曾国藩之所以裁撤湘军是害怕“功高震主”,故以裁撤湘军向朝廷表明他的忠心。清政府启用曾国藩,并不想他造就一支事实上已经取代了国家制兵——八旗与绿营的常规部队,而是想沿用乾嘉时期的办法,建立以靖卫地方为主的地主武装——团练,故当曾国藩“非别树一帜,改弦更张,断不能办此贼也”1另立湘军之后,清政府对湘军及其湘军集团是即利用,又猜忌、防范和牵制,并且贯穿于湘军存在的整个过程中。当初曾国藩刚从衡州出师时 ,咸丰皇帝就心存戒备:“文宗以国藩一人兼统水陆军,心忧之,特诏贵州提督布克慎自黄州还,赴其水营,诏湖广总督台涌会其师”2。这是明显的提防与猜疑。1854年10月,湘军攻占武昌后,咸丰帝一时兴起,给曾国藩二品顶戴署理湖北巡抚,并加恩赏戴花翎。就在咸丰帝授职曾国藩之后,一军机大臣便提醒咸丰说:“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3咸丰听后 ,“默然变色者久之”4 ,于是又改变了他的即兴之作。咸丰帝的这一改变,令曾国藩在以后的几年里虽立不少战功,却办事多受牵制,极为不顺,特别是在江西筹措湘军粮饷,接连碰壁,令曾国藩心灰意冷,最后借父死丁忧回籍去了。曾国藩当时曾说:“余前在江西,所以郁郁不得意者:第一不能干预民事,有剥民之权,无泽民之位,满腹诚心无处施展;第二不能接见官员,凡省中文武官僚晋接有稽,语言有察;第三不能联络 1《曾文正公全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186页 2王闿运:《湘军志》,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23页 3薛福成:《庸庵全集·庸庵文续编》下卷,第8页 4薛福成:《庸庵全集·庸庵文续编》下卷,第9页

曾国藩的故事_名人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灭心中贼” 曾国藩入翰林,拜唐鉴为师,开始写修身日记。 唐鉴要他像倭仁那样记日记,国藩云:“听之昭然若发蒙也。” 翻开他的日记,我们来看他每天怎样用理学的锉刀,修理自己。 随便翻开一页,道光二十三年一月二十六日。这一天,雨雪交加,老婆一直生病,他陪着老婆,一时烦闷缠身,体不舒畅,他立马警觉起来: “余今闷损至此,盖周身皆私意私欲缠扰矣,尚何以自拔哉!立志今年自新,重起炉也,痛与血战一番。而半月以来,暴弃一至于此,何

以为人!” 第二天,他去朋友家赴喜筵,见了两女子,大概说了几句笑话,他便自责:“放荡至此,与禽兽何异!”对于这一个月,他做了一次小结,认为自己,自正月以来,日日颓废地过了一月,然后痛责自己:志之不立,可以为人乎! 这就是修身了,用圣化的模子来铸造自己,校正自己,日日修理。修身的秘诀,是将人的标准定得很高,纯然一个理想人,用理想人来否定现实人。 这种理想人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两个字:“无我”。用“无我”来彻底否定现实之“我”。这样的否定,其实很残忍,在现实中“使人不成其为人”。

如果只有一个月,熬一熬也就过去了,问题是,它无休无止,无穷无尽,让你永远熬下去,要熬出一个圣人来。一月份过去了,再来看看二月: 初一日,他一早便到长沙会馆去敬神,然后拜客五家,太累了! 两眼发蒙,不能读书,他说自己苟且偷安,使身体日见疲软,“此不能居敬者之不能养小体也”。身是小体,其累如此,心是大体,其累亦如此。 他说自己“心不专一,杂而无主”,久而久之,“酿为心病”,也是因为居敬功夫不够,而伤了心之大体。然后,他指出,要以敬养体,自强不息。 末了,还不忘补充一句:“言出汝口,而汝背之,是何肺腑?”

浅析曾国藩书信中对学习和处事态度

在《曾国藩家书》中遇见曾国藩——浅析曾国藩书信中对学习和处事态度 中华民族的历史在那个还叫大清的时期有着一条触目惊心的伤痕,这道伤痕之大之怖,总是会让人下意识地去躲避,而躲避的最好办法就是否定。比如当时的国人,有像在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奔走孙文等人,也有像呼喊着民主与自由,身边总是聚集着一群热血青年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即使时至今日,还在学着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我,在每一次看到清朝晚期的历史,也会选择性的跳过或者迅速的掠过。 或许正是因为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爱着这片土地,爱着她的历史和未来,所以才会在她受到屈辱的时候难受得不能自己,所以也才有人,会去选择背负她的苦痛,在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黑暗中追根揭底,以求深爱的祖国的将来,不再走上曾经的荆棘之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翻阅距离我们最近的历史——晚清,开始去了解我们的历史。资料还原了我们真实,让我们看到晚清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的微弱的星光。那段历史原来不仅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不仅是失败的太平天国匆匆的捻军鲁莽的义和拳,不全是咸丰帝外逃慈溪卖国求荣袁世凯两面勾结,也还有东方的俾斯麦李鸿章,洋务运动带回来的詹天佑,中华民国总理唐昭仪,清华第一任校长唐国安。 当然,也还有那个站在历史后面的帝国一等侯爵,文学大家,思想大儒——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出生,湖南长沙湘乡人。父亲曾麟书是书塾秀才,爷爷曾玉屏虽然不是饱读诗书却也是视野开阔,曾家虽然是农耕与教书之家却也算是富裕,幼年的曾国藩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而青年的曾国藩在不断地应试中考中进士来到京城,成为一名低级别军官。在京城多纨绔的环境中,曾国藩也是年少气盛,经常和一帮同学在一起吃饭闲聊,到处吃喝玩乐,不思进取,差点就因此无所事事,只做京中小吏,再无所作为。后来曾麟书从家里致信曾国藩,提出了节欲,节劳,节饮食的三节要求,这才点醒了曾国藩。壮年的曾国藩拜师理学大师唐鉴,向他学习修身之法,并在大师的建议下开始了记日记。期间,他开始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步步高升。晚年的曾国藩经历了天津教案等事之后,虽然政治上有所前进,但在民间声誉上有所不齿。在他61岁那一年,有一天散布在南京西花圃的时候身感不适,由次子曾纪泽扶回书房,不久逝世。 大概总结曾的一生,少年的曾国藩活在教育书中,青年的曾国藩活在励志书中,壮年的曾国藩活在厚黑学中,晚年的曾国藩活在修身养性的书中。 我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银锋冷画一色天,惯看戎马笑狼烟,是非功过谁堪论?无名冢上祭流年”。曾国藩的历史功过自由历史学家,人民大众来梳理定性,而我也是只是希望能从他的人生中获取一些感悟,看到一些道理罢了。 我选择通过《曾国藩家书》来阅读曾国藩这个人,大概是觉得家书真切实际,“于点点滴滴的真实生活中见真情、蕴良知”。以下便是我个人的一些节选和我个人的理解。 “香海为人最好,吾虽未与久居,而相知颇深,尔以兄事之可也。丁秩臣、王衡臣两君,吾皆未见,人约可为尔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弟自为审择。若果威仪可测,淳实宏通,师之可也;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国藩自幼熟读经书,善学之理便是再明白不过了。曾之所以为大儒,大师,他较之常人不同的就是“知行合一”。其实向他人学习的道理谁都知道,但是能够平衡自己心态,虚心求学的人确实不多。且不论能不能够扯下面子虚心向别人请教,有时就连面对自己的老

读书报告:《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读书报告 一、书名:《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二、作者简介 张宏杰,作家,学者。1972 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就职于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人的性格历程》《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等。有多部作品在韩国及港台出版。 三、本书目录 自序从细节中发现的曾国藩 第一编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猾” 第一章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 一、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 二、“画图甚陋”遭同事讥笑 三、批评皇帝与被“京师权贵唾骂” 四、在长沙“打脱牙和血吞” 五、曾国藩的江西之困 第二章既生左何生曾:曾左一生恩怨考 一、“笨鸟”与天才 二、第一次断交 三、“涤帅与我,情意郛洽之至” 四、“绝无良心科第二名” 五、最后的交集 第三章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的 、三十岁前是庸人

二、“脱胎换骨” 第二编左侧面:曾国藩的收入和支出 第四章京官曾国藩的经济生活 一、一中进士,身价百倍 二、翰林曾国藩的“窘”生活 第五章“不要钱”的“大帅” 一、最清廉的统帅 二、曾国荃到底赚了多少钱 第六章既清又浊的总督生涯 一、总督的“养廉银”与“陋规” 二、大清二百年无此总督衙门 三、曾国藩的遗产 第三编右侧面:迷信和天命 第七章曾国藩的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 一、从信风水到信天命 二、精通相面,粗通算卦 三、曾国藩从神秘文化中得到了什么 第八章曾国藩的笨拙与精明 一、智商不过中等 二、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非同一般的精明

四、精彩论点摘抄1、中国历史流传最广的思维方式是喜欢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一切,却缺乏严密细致的推理过程。比如:儒家学说就认为,一个人如果做好道德修炼,则处理世间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显然是非理性的。 ——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段话深得我心,我很不喜欢某些总写心灵鸡汤类句子的,总是空口安慰或愚惑人们要看淡放下,才能得到幸福快乐之类。因为真的只有虚幻的自欺而已,并无理性逻辑。人生挫折、爱情烦恼等等并非看淡放下即可消亡或解决,还是得去做实际行动。 所以,人生,真正的力量是勇气和前行,而不是看淡或放下 2、胡适曾有一段时间深信老子说,“至柔可以克万物” 。来他 去美国大峡谷看到很大的瀑布,就对韦莲司说,你看,水的力量 多大啊,水至柔,柔可以克万物。 韦莲司就以典型的理性逻辑思维告诉他,你错了,水绝对不会因 为柔弱才有力量,水的力量是因为有势能。 3、郭嵩焘在日记中说,有一个朋友问他,为什么湖南这么出人才。 他回答说:“楚人只带三分蠢气,盖孔子所谓其愚不可及。朋友听后十分同意,说:“自古成名者,多由笨干,是以有字颠、画迂、诗痴,浮光掠影,终不济事。” 4、所以要想勤与恒,就从两点做起,“不讥笑人,不晚起” 这两点真实平实近于迂。他说一辈子从这两句话中受益良多,可去一切骄慢虚妄。这话谁都懂,觉得也不怎么高明,后来才觉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