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评审论证会专家意见和建议汇总

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评审论证会专家意见和建议汇总
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评审论证会专家意见和建议汇总

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评审论证会专家意见和建议汇总经过两天的评审论证会,培养方案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校内外专家也就这些问题针对不同专业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现整理如下:

一、各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负责人要进一步明确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清楚的知道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这样才能合理设计课程体系。

2. 大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突出海洋水产特色。有些专业本身很能体现这些特色反而没

有相应的课程支撑。

3. 专业定位方面要思考本专业是不是复合性应用型,有些专业本身定位就是培养学术型

人才,另外有些专业的课程设置无法对应复合性。

4. 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与教育部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

年)》(以下简称《专业目录》)一书中描述的不太一致;《专业目录》中的主干学科均是

一级学科,目前培养方案里多数专业写了二级学科;《专业目录》中提到的一些核心课

程的示例,有些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没有。另外,设置两个(含)以上专业方向的专业,

其专业方向课不应出现在主要课程中;主要课程中的课程名称应去掉字母。 5. 专业方向名称不能与专业名称重复。

6. 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中的内容有重复;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明确,语句、措辞都要进行调

整,不要出现“高级人才”这种说法;同时,避免采用“基本”“一定”这样的词。 7. 专业特点要精炼,从课程体系设计、专业方向、实践环节以及课堂教学等多方面入手提

炼出本专业的特色。

8. 专业基本要求要全面,还要切合实际,过高过低都不行。要统一格式,外语、计算机等

都单列一条。

9. 鼓励相关学院、相关专业搭建平台课,这个专业的必修课可以是那个专业的选修课。 10. 建议每个专业开设关于专业介绍的必修课程,越早开设越好。

11. 专升本、中职升本和普通本科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上都应该拉开档次,中

职升本的要求可能是最低的。

二、各专业分别存在的问题:

(一)水产与生命学院:学院应搭建平台课。

1. 水产养殖学:

1

(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产养殖方式已经迈向工程化、工业化等更多人为干预的方向,如何从课程设置中体现,

(2)水产养殖是向社会提供安全的养殖水产品,该过程需要投入高质量的苗种,人为提供养殖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由哪些课程呈现,

3)与其他学校有差别的“特色课程”有没有, (

(4)选修课中建议去掉知识陈旧、传统的课程,增设“渔业增养殖工程技术”课程,便于学生毕业后在从事增养殖工作中进行设施的选择。

2. 生物技术:

(1)要与生物科学专业区别开来,本专业应偏向“技术”,而不偏向“工程”,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可多招生;生物科学专业应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招一个班级即可。 (2)作为理学专业,更应注重基础,将来人才才能走得更远,特色可通过在实践课程设置水运、海洋、生物内容实现。

(3)课程设置不全,专业基本要求第三条初步掌握生物技术“工厂化流程”偏“生物工程”。如此,应开“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程设备”等课;另外,关于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课程没有。

(4)“工程类”如微生物与酵工程、酶工程等在“主要课程”中是否合适, (5)化学实验应比生物实验提前一学期。

3. 生物科学:

(1)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本身内涵有差异。定位纯理科、研究型专业、培养学术人才,非应用型。

(2)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少,过于强调实践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科学”所涉及的规律,即生物(水生生物特色)的分类,生物个体的组成、结构、功能、过程,生物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个体、群体对环境的适应等。

(3)水产类课程偏多。

(4)生物化学40学时太少。

(5)化学实验应比生物实验提前一学期。

4. 水族科学与技术:

2

(1)作为新增专业,还要定位的更准确、更具体点,要立足专业的应用特点。

(2)课程少,总学时2012少。可增设一些课程,如“美学基础”、“环境艺术设计”等鉴赏类课程;“水族市场与营销”等水产营销类的课程;建议偏向“技术”,甚至应增加“工程”方面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开设一点“物理”的课程;增“鱼类行为学”、“现代

等课程。生物技术在水族学中的应用”

(二)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对“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三个专业进一步综合考虑,明确各专业定位,同时协调好课程设置。学院应搭建平台课。 1. 海洋科学:

(1)与海洋技术专业要有区分度,本专业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海洋技术专业应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本专业定位由“应用型”改为“学术型”人才。

(2)抓住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特色,根据我校生源情况,不应偏向物理海洋。 (3)建议增加《计算方法》课程。

4)建议相关基础理论课程应加强。 (

(5)建议开海洋技术的选修课

(6)增加化学课。

(7)Fortran95程序设计前加“编程序方法”。

2. 海洋技术:

(1)海洋科学基础的二级学科都应开设课程,以满足从事海洋机关工作的基本知识要求。 (2)湛蓝专业课程的数偏少,海洋地质应拿到海洋科学专业中。

(3)建议增加《计算方法》课程。

(4)建议大学物理B改为大学物理A,物理实验B改为物理实验A。

3. 海洋资源与环境:

(1)要多开设一些生物尤其是海洋生物宏观的课程,像组织胚胎学这样细化的课程可减少学时、甚至不开设。

(2)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开发、利用、保护应为其特色,生物资源以生物个体,即渔业资源为主,以弥补水产学一级学科中渔业资源无本科支撑的现状。

3

4. 环境科学:

(1)培养目标中“进入研究生层次”删除,改为“复合型学术型”人才。缺定位。 (2)课程设置应体现科学所涉及的规律。即污染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迁移、转化、降解等过程理论。体现能力的可以是环境污染物监测、分析能力,以及环境规划、评价、管理能力。

(3)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建议适当增加“环境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规划学及环境与发展”等课程。

(4)化学相关课程建议适当删减,专业课、实践环节比重再大一些。

5. 环境工程:

(1)与环境科学要有区分度。

(2)建议两个方向的专业方向课学分一致。

(3)按大类招生后将监测与管理方向归到环境科学专业,本专业可否设为气、固废处理技术与工程和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两个方向。

(4)建议构建海洋环境工程特色。

(5)化学相关课程建议适当删减,专业课、实践环节比重再大一些。

6.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1)196学分多,配合卓越工程师计划增加了实践,但是还是需要减少理论课。是不是考虑增设方向来减少必修学分。

(2)作为特色专业,应努力提炼好专业特色。远洋捕捞和渔业捕捞特点应写进去。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示范作用。

(3)如何体现远洋渔业能力。如何体现特殊渔业资源(鱿鱼、金枪鱼……)的捕捞技术。 (4)建议将“渔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监测”列入主要课程。

(三)理学院:课程设置海洋水产特色不够突出。

1. 信息与计算科学:

(1)B方向的名称可以改为运筹与控制方向。

(2)建议开设“信息(计算机)法规”类课程,已开“信息安全”很好。 (3)能否结合一下物理海洋计算。

4

(4)目标上提到海洋水产,但课程中只有一门,建议增加一些海洋水产类基础知识、概论导论类的课程,提炼专业特色。

2. 应用物理学:

(1)专业特色与服务面向要再修改。

(2)学科基础设有“普通生物学”不合适,可放选修课中。

(3)增加“知识产权、专利申报”方面的选修课。

(4)能否在专业方向课程中体现海洋物理因子相关的课程。

(四)外国语学院:两个专业属于文学类专业,建议增加文化类课程。另外,两个专业分方向比较复杂,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有分方向不合适;而且IT方向课程相当多,是否会降低了两个专业本身要求掌握的语言类知识的要求。突出特色和保留专业本色要找好切合点,建议通过辅修专业来解决。两个专业课程这么多,是与教师的课时量有关系吗, 1. 英语:

(1)英语的创新能力体现在什么课程及技能培养中,

(2)专业设置特色中的海洋经济和海洋科学特色在课程体系中没有体现,应修

订方案。 (3)能否开设英美加澳,乃至欧洲大陆国家的西洋文化介绍类课程。

(4)可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外语人才也肩负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

使命与责任。

2. 日语:

(1)“日本国概况”课程不应设在方向课群中应当该专业的共通课程。 (2)日

语的核心课应过开一些,计算机所占比重太大。

(3)能否开设日本海洋文化类课程,

(五)经济管理学院:课程分布和专业方向设置普遍存在问题。

1. 经济学:

(1)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定位已经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偏理论的一个专业,但是目前学校已经定位为应用型的专业。

(2)三个方向分流学生是否并为两个方向。

(3)《资本论》选读是否要作为专业主要课程。

5

(4)学科基础课里“渔业概论、海洋生态学”等关于海洋类的课程要移除。 (5)在专业基础理论方面要加强。加强“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课时。微观经济学才40

课时讲不完,宏观经济学40课时也讲不完,需要适当增加课时。

(6)专业特点有“基干”不合适

2(市场营销:

(1)建议加重“水产营销”的特色,增加“海洋与水产概论”或“水产经济、

水产资源”等水产营销类的课程。

(2)两个方向的名称,专业方向名称不与专业名称重复;“广告制作”名是否合适,建议改为“广告学”新闻传播类。另外,广告制作这个方向是否符合这个专业

的定位,可以放在选修课里。如果去掉专业方向,水产品市场营销可以设成辅修专业,这样有利于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等专业学生的就业。

(3)国际市场营销是目录里面的核心课程应该设成必修课。

4)市场调查与SPSS统计分析、消费者行为学应该放在必修课里。 (

(5)《公共基础知识》《职业能力训练》《管理专业数学》课程名称不规范。

3. 农林经济管理:

(1)培养目标里都有渔业,专业基本知识应加上渔业相关,突出渔业特色。 (2)课程体系要重新设计,有些必修课不能设为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学科基础课应突出农林课程。

(3)专业方向重点突出渔业特色,渔业法与海洋法这个方向不是很合适,可以

单开这些课程,不要开设专业方向。建议《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改为学科基础课。 (4)水产品营销学这门课程建议变成必修课。

(5)“公共管理学”作为专业方向课不合适。

4. 经济与金融:

(1)进一步明确专业内涵与定位。

(2)两个方向的方向课区别不大,是否有必要分方向。一个方向的方向课不能

作为主要课程。

(3)加强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增设国际金融、国际经济等课程。

6

(4)要强化英语。多开双语课。原版教材学校一次性购入,供学生借阅。 (5)

对必修课、方向课、选修课做适当调整。核心课程不能设到选修课中。海洋类的课程最好不要写进学科基础课中。

会计学: 5.

(1)本科、专升本和中职升本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有区分度。

(2)培养目标与规格要精简,且要与后面的课程对应上

(3)普通本科:专业方向建议不要开设。特点不够鲜明。可能与渔业相关不是那么明确。 4)中职升本: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计算机类系列课程都需与普通本科分开。专业课最好也与普通本科分开。可定位为技能型。基础课全部降档,直接服务于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增强,理论课学时增多。实践能力本身就强,可以适当减少实践课程。 (5)专升本:专业理论增强,理论课学时增多。实践能力本身就强,可以适当减少实践课程。

(6)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建议必选。

(六)文法学院:课程设计上海洋特色不够突出。建议增设水产通论、海洋管理概论等课程。

1. 法学:

(1)主要课程名称标准化:民法改为民法学,刑法改为刑法学。

(2)建议“专业特点”的文字部分再认真研究,突出“国际”“海洋”。国际法、海洋法、渔业法等相关课程还可增加。强化学生外语。海洋渔业法也要与国际接轨。 (3)建议在专业基本要求中加“掌握海洋与渔业法律知识”

(4)“演讲与口才”“管理心理学”设为限选,与培养规格相符。

(5)突出实践环节。

2. 行政管理:

(1)建议在培养目标,专业基本要求中增加渔政与渔港监管管理的内容 (2)就一个方向能成为这个方向吗,没必要写方向。

(3)增加一些学校行政管理特色。

(4)专业任选课有点多,设置20学分足够了。

7

(5)演讲与口才、新闻报道与写作能力可以从每门课开始,仅仅通过单开这两门课程来强化恐怕不足够。

3. 人力资源管理:

(1)基本要求中具较强语言文字表达,课程支撑不够。增设写作课。

(2)选修课课程过多,但可能开设不出来。公共事业管理设成为必修课。 (3)增设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治学等课程。

(4)特色课程不突出。

(七)艺术与传媒学院:还没有毕业生的情况下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就业的事情。缺乏特色课程,增加特色课程可能有利于学生就业。

1. 动画:

(1)主要课程增加中外动画史、动画视听语言(与影视语言是一回事吗,)等。

(2)建议增加特色课程,突出学生某一个方向的能力培养,掌握比其他院校强的能力。 (3)加强实践能力,尤其要关注女生就业。

2. 视觉传达设计:

(1)主干学科不规范,缺了美学和心理学,课程也缺了美学和心理学的课程,比如美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

(2)A方向名称可改为平面设计。B方向名称也有待商榷。

(3)专业方向课不能列入专业主要课程中。

(4)缺乏特色课程。

(八)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的设置不能完全对应培养目标,复合性人才无课程支撑;海洋水产特色不突出,缺相关课程;专业方向要重新考虑;课程之间要避免重复。 1. 食品科学与工程:

(1)培养目标的表述需要认真研究,不同课程,不同类别的词语不应当并列在一起表述。 (2)培养规格中对外语的要求要提高。

8

(3)专业方向的设置要深入考虑,课程的设置无法体现这两个方向的特色。罐藏、冷藏工艺学等方向课应该是所有学生都需要修读的必修课。B方向没有修读罐藏工艺学却开设了罐藏工艺实习,理论和实践存在脱节。

(4)课程内容之间有没有重复,比如冷冻冷藏工程与冷藏工艺学。

(5)课程名称一定要写全,不能缩写,比如物化与胶化。

(6)水产品追溯体系这个课程名称合适否,

2. 食品质量与安全:

(1)课程设置要修改。培养目标应当用课程体现出来。食品工艺学导论应该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本专业的概论课应包含食品质量安全与控制技术—审核认证—追溯体系等内容。总学分、总学时偏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检验检疫(国内、国际)所涉及的课程内容不够全面。食品质量控制应放到湛蓝规划必修课中。

(2)请认真研究课程前修后续的问题。免疫学在第四学期应改为第五学期,而把微生物学提前。现代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没有化工原理等前期课程支撑。 (3)重复内容课程设置较多。

(4)课程设计专业特色不够突出,水产品的质量监控不够。

(九)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一些核心课程没有,3门专业必修课偏少。专业方向设计多。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专业方向有点多,可以合并。既然渔业装备是特色,单设一个方向不合适,应该所有学生都修读。而且三门方向课程就支撑一个方向,略少。C方向课程均是考查课,与A、B方向不一致。

(2)现在强调机电一体化,电相关课程是否偏少。

(3)任选课可否加入数字计算课如:计算方法。

(4)建议计算机辅助设计设为必修课。

(5)专升本直接开设线代A、概率论A是否要求太高。

2. 能源与动力工程:

(1)培养目标的表述要提炼,专业特色没有真正表述出来。

(2)学分189是否太多,

9

(3)专业方向多,支撑课程不充分。A方向:海洋与船舶装备名称需改为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B方向,汽车概论作为主要课程不合适,应该是发动机原理,汽车制造、维修等方面的课程。

(4)两门船舶相关课程作为主要课程是否合理,

(5)缺少节能减排课程。工程力学学时稍少。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3.

(1)培养目标描述需要认真提炼,对外语的要求有点高了,需要调整。 2)专业必修课3门,似有些少,建议做些调整。 (

(3)建议加上制控安全防护方面的课程。

(4)实践环节略少。

4. 工业工程:

(1)建议认真研究后对专业特色进行重新定位。课程特色中体现不了“渔业工程”的特色。 (2)授工学学士,但课程偏重管理。

(3)增加专业必修课的数量. 开课少“统计学”等核心课程。

(4)选修课太散,对专业特色缺乏支撑。

(5)专业基本要求认真改写,要分清重点要求与一般要求。

(十)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课程体系的设计、专业方向课的分配等需调整。特色不够突出。

1. 土木工程:

(1)专业特色需要再认真研究。尽可能结合学校的定位,突出某一点即可。缺少特色课。 (2)专业方向太多。方向课设置有些乱。土木工程专业外语,B方向选不了此课。 (3)课程设置太多。课程需要适当调整,尽量不要把学时量太大的课,分成两部分,课太小不利于教学。

(4)课程名称最好不体现“专升本”“中职升本”字样,建议在课程名后加一个字母与普本本科区别。

(5)专升本、中职升本的课程还是建议与普通本科分层次,无论是公共基础类还是专业课都要降低档次,实事求是。

10

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1)该专业由原来三个专业合并,建议课程体系设计以一个专业为主导,适当扩大适应范围。

(2)“专业基本要求”内容不够全面。

(3)方向课特色不突出。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3.

(1)专业基本要求内容是否不够全面。

2)课程体系设计建议参考《专业目录》好好整理。 (

(3)总学分189偏多。

(4)学科基础课就开始分方向是否太早,

4.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1)专业基本要求与《专业目录》的要求要对应。

(2)专业特色需要再提炼。进一步加强海洋水资源课程。

(3)专业必修课共四门偏少,建议6,7门。专业方向课有些课程可作为专业必修课,专业外语是不是应该放在专业方向课中。专业任选课太多,可抽出几门作为专业方向课。

5.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1)专业基本要求写的不好,需要认真研究,分层次、分轻重表述要求。 (2)建议不必要设两个专业方向,B方向任选课就0.5分不合适。全部学生都可强化英语,也应该修读适量管理类课程。条件许可的就在选修课中加涉外课程内容即可。涉外方向建议增加国际标准与规划。

(3)重新构建专业特色,侧重于港口就重点写港口。

6. 工程管理:

(1)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陈旧,均需调整。专业基本要求3条太少。 (2)特色不够突出,支撑海洋、港口特色的课程不足。

(3)必修课中,“应用经济学”,可否变为“运筹学”。

(4)建议增加工程合同法律制度等法规课。

11

(十一)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特色需再突出些。

1. 船舶与海洋工程:

(1)专业特色不够明显,需要认真提炼。

(2)建议选择几门专业任选课设为专业方向课。

2. 航海技术:建议在“专业基本要求”中提高本专业实习的外语要求。

3. 轮机工程:

(1)学分偏高,195.5可否降低。

(2)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

(3)在培养目标中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是否是毕业所必须的,建议将具备??????资格,改为具有??????能力。

(4)建议提高专业英语的要求。

(5)建议增加船舶管理体系及防污技术。

(十二)信息工程学院: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专业特色要再提炼。

1. 电子信息工程:

(1)培养目标表述不清晰,需要修改,“专业基本要求”的内容不全面,应参考《专业目录》。 (2)进一步突出海洋特色,比如强化海洋探测技术这一方向。

(3)复变函数B建议就在公共基础课的必修课模块;另外,24学时是不是略少,积分变换的内容有吗,建议开设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4)主要课程应将“信息课”加入。

2. 通信工程:

(1)专业特色表述上不够明确,应当把行业特色展开讲,要求突出特色,才能被接受。(2)“专业基本要求”应参考《专业目录》。

(3)建议增加政策及法规课程。

(4)复变函数B建议就在公共基础课的必修课模块;另外,24学时是不是略少,积分变换的内容有吗,建议开设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2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培养目标定位叙述不够清晰,专业基本要求不清晰,专业特色没写出来;建议按PPT

修改。

(2)日语改到选修课中并增加学时,如112学时,且改为“基础日语”“应用日语”之类。

(3)离散数学B建议更改为离散数学A。

(4)专升本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上要与普通本科的拉开档次。 (5)专升本线代A、概率A是不是要求太高,建议降低难度。

4. 自动化:

(1)培养目标描述不够,“专业基本要求”不够全面,需要修改。 (2)专业特色比较突出,建议在文字表述上做一定调整。 (3)专业概论应列为必修课。

(4)专升本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上要与普通本科的拉开档次。 5)专升本线代

A、概率A是不是要求太高,建议降低难度。 (

13

14

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实施方案

2017年宁艳彩小学语文 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提高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我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相互交流和同步发展,特制定“聚焦儿童阅读,彰显课改亮点”宁艳彩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教育局、进修学校的指引下,本着使工作室成为“名师成长摇篮”的宗旨,立足学科实际,聚焦课堂,积极主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和辐射到工作室成员教学中,解决学科教学难题。 二、活动目标: (一)以研促学 通过工作室、区名师的课堂教学示范,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以“聚焦儿童阅读,彰显课改亮点”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深入推进工作室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更深入研究蓄积力量,解决长久以来学生课外阅读水平上不去这一难题寻找出路,让学生爱上读书,学会读书,学会学习,让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二)以研促教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名师通过课堂研究、课堂观摩、评课、专家引领等活动,在活动中得到历练,获得成长,

使我们素质得到提升,也促进了我们的专业成长。 (三)以研促研 工作室通过联研教学活动,进一步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在名师的示范引领下,积极开展教师间的相互探讨、交流,总结,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积极反思,完善教学资源。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8年4月19日,上午8点半开始。 地点:沁园小学会议室 三、参加活动人员 教育局、进修学校、沁园学区领导 宁艳彩工作室全体成员 沁园学区语文老师等 四、活动安排: 1、主持人宣布活动议程。 2、张亚玲执教观摩课《城南旧事(陌生化导读)》。 3、宁艳彩演讲:浅谈阅读指导课。 4、教育局领导作工作指导。 5、薛校长作总结发言。 6、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

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第一部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过程和依据 一、依据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等文件精神,依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结合我校省级特色名校建设方案,秉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方向,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专业调研,依据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教育对接”。 二、基本过程 (一)专业调研 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先后到德州市科技局、新能源产业办公室、大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山东禹城汉能光伏有限公司、山东旭光太阳能光电有限公司、东营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事业单位和兄弟院校深入调研,了解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听取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意见及建议。 通过调研,确定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向: 太阳电池、光伏组件生产企业、LED产品生产企业、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建设企业、大中小型光伏发电运营企业的设备操作、现场工艺和技术管理、系统软件电路SCH、PCB 设计、单片机及PLC光伏发电系统软硬件应用、器件检测、系统调试、安装、使用等岗位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初始工作岗位: 生产设备运行(太阳电池、组件生产设备操作;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电气元件检测;太阳电池及LED生产线质量检验等岗位)。 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岗位)。 光伏发电系统设备检测与维修(太阳电池、蓄电池、LED、存储逆变控制器、电路、

11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纪要

11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纪要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纪要 时间:2011年9月24日 地点:雨花校区四楼会议室 主题: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参会人员:王小红(湖南塑料研究所副所长、科天公司总经理)、戴文利(湘潭大学教授)、曾宪章(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副院长)、谭乐平(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长)、雷明智、王利民、杨中文、陈枝晴、谢圣英、刘西文等 会议纪要: 陈枝晴: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抽出周末的时间来参加本专业关于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此次我代表我们学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就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做一简单汇报,恳请大家提出批评和指正。2011级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是经过本教研室全体教师的讨论、再由我执笔撰写,希望通过此次论证,还请各位、尤其是2位行业专家能就初稿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的意见。 本次论证主要想讨论如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方面的本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②初稿中本专业人才就业的岗位定位是否准确?培养目标是否合理?③课程的开设是否合理?有没有需要删减或增加的课程?课程教学中有何特别要求?④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是否合理?⑤教师的培训有何建议?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主要就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即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职业岗位面向和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做一简单汇报和说明……(略)。需要一提的时,刚才增院长提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该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是技术应用性人才,我认为这种说法更符合我们专业的目标,因此此后我会把它改过来。我的汇报完毕,接下来敬请各位提出批评和指正! 戴文利: 仔细看了方案,并就其中的一些地方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首先,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地质学系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力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得当的管理手段,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1.教学体系突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为总原则,在教学体系中,坚持加强基础,放宽专业,强调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体现专业特色,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追踪学科发展动态,立足学科前沿,注重多学科渗透,重视实践课,加大教学实验条件和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建立了以地质学基本理论为主导、以新技术为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地质学前沿动态的课程体系。删减了内容陈旧、重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增加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跨1级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增加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全面改革了实践教学构架,赋予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实践、科研实践、毕业实践新的内涵,构成了全新的、科学完整的地质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新教学计划与原计划相比,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以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学科优势和地域特点开设特色课程,使科研、师资、地域优势得以充分发挥。2.教学实验实习体系实践教学是地质科学人才培养环节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认识与方法的锻炼,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不足。针对地质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目前的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对原有体系的改造,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突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与创新性,打破课堂教学分门别类、自成体系、单课独进的教学过程,使不同课程内容互相交融。高水平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奠定了教学的高起点和高标准。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自我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素质,形成了实践教学从理念到形式全面改革。我系实验实习体系由野外教学实习和课程教学实习两个模块组成。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按照教学

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及方案

小学语文工作坊集体研修课堂教学研修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研修,学员解决课堂教学中,能达到解决运用小学教材教什么的问题。 为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按照《学校课堂教学月研讨活动方案》的要求,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决定第4、5周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特制订我坊活动方案。 二、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分两板块进行,第一板块为教能展示课及培训教师汇报课,第二板块为青年教师亮相课。以采用线上上传视频,谈论发言,小组站(以大学区的教研组长)听评课为主,共授课4节,涉及学科:各上课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和本次活动授课时间安排,由上课教师自选授课内容。 三、听议课安排 听评课教师(主议教师): 朱敏原育萍王艳宁张婉王静 四、活动要求 1.上公开课的教师,上课前要精心准备,内容为五年级《劳动》单元的。课堂上,力求教学语言规范清晰、教态自然大方,板书工整、层次分明,体现高效课堂引领作用。

2.听课教师按时听课,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和《小学语文工作坊课堂教学研讨反馈表》,议课结束后统一上交各教研组组长,确保校级校本研修资料收集到位,以备上级检查。 3.活动结束后,每位上课教师上传教学设计电子版一份,青年教师结合议课教师的意见,认真反思、总结得失,写一份教学反思。将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均为电子版)一并发送至邮箱:lhjdc2015@https://www.360docs.net/doc/8818493854.html, 每位听课教师结合自己和所教学生实际,按照国培学习要求,上传一节优课(五年级全册)划定内容: 附:授课时间安排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反馈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反馈表 小学语文工作坊 2016.9.

附表1 授课时间安排表 (第周:11月日—日) 评课:大餐厅周五第一节 附表3 莲湖学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反馈表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导读:范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技工教育的创新发展,现就全省技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技工教育教学质量,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依据职业标准,对接产业发展,开展职业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评价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提升学生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课程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育人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加强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基本术语 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和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是详细阐述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2014年中考复习教学研讨会活动方案

2014 年中考复习教学研讨会活动方案 为了深入研究《黔东南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准确把握中考复习备考方向,提高中考复习备考工作的效率,加强校际信息交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稳步提高。根据当前中考复习教学工作实际,探讨九年级复习的有效途径、方法及教育教学管理(包括班主任班级管理),经两校联系,决定开展大有、龙田两初级中学 2014 年中考复习教学研讨会。 一、活动宗旨 把握中考方向,提高复习效率和备战水平,提升中考质量。 二、活动组织 龙田镇初级中学 邀请合作研讨单位:大有镇初级中学 三、研讨主题内容 1、两校学生学情、中考模拟考试成绩相互介绍,增进了解,知己知彼; 2、中考复习有效途径、方法及教育教学管理(包括班主任班级管理); 3、备战中考经验交流。 四、研讨方式 1、分组研讨。以学科组为单位,各学科组到各学科教研组办公室研讨,教研组长组织各自成员到会勿误; 2、双方一个一个提出问题,大家座谈合议交流问题看法,群商共讨,合力找出最优解决问题 方案与策略。 五、参加对象 两校九年级学科教师、学科教研组长、学校相关领导。 六、活动流程 1、2 :00 ——2 :30 集中地点:龙中会议室; 2、2 :40 —— 3:40 研讨交流地点:各学科教研组办公室; 3、 4:00 ——5:00 篮球友谊赛地点:新球场; 4、晚餐。 附: 2014 年中考复习研讨会安排表 科目主持研讨主题地点 语文胡波中考复习有效途径、方法、教学管理语文办公室 数学舒兴中考复习有效途径、方法、教学管理数学办公室 英语龙小梅中考复习有效途径、方法、教学管理英语办公室 理综彭文英中考复习有效途径、方法、教学管理理综办公室

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施方案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施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围绕一定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学习、训练等活动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规划;是学校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文件。为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1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就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安排如下: 一、主要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一)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与办学方向,改革教学模式,增强专业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整合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三)进一步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使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表述更加具体、明确、实用和切实可行,各教学环节更加完善,尤其是加强实训教学体系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同时,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要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文件(新)

关于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为进一步推动各系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保证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真正实现按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现就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提出如下竟见。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指见》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与领袖型企业的深入校企合作,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兼顾本专业生源情况、学生的学习志愿和学习能力等因素,课程体系的设计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重点进行核心课程整合,充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要求 1、校企合作 专业瞄准对应领域的国内前五、省内前三的知名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与其中1-2 家优秀企业深度开展合作,明确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研讨、制订课程体系。 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不要高也不要低。就业岗位2-3 个,针对岗位阐述人才培养规格,包含知识、能力、职业素质、工作规范、行业标准等要

求。 3、课程体系 (1)教学模式 根据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等特点,专业可采取1422 、三循环、理论-实习-理论等不同的教学模式。 (2)公共课两课、体育、公共选修课等公共课由学院公共教学部统一制定。英语课方面,要以专业为核心,调研本专业就业岗位对英语素养的要求,以专业为主体,在专业课中渗透英语素养的培养。公共教学部负责全院休闲英语、考试英语、IT 英语、能力英语等教学。 (3)专业课 针对培养目标,专业课包括实训应控制在15 门以内,每学期开设的专业课门数2 门为宜,最多不能超过3 门。专业课的学时要充分,建议每门课程的周学时数达到6 学时以上。 对就业岗位起重要支撑作用、与职业资格证书关联紧密的理论学期的专业课和实训要进行整合,整合后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实训)应在3-4 门左右,建议核心课程的周学时数达到8 学时以上。除第一学期之外的其它学期均要有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应被列为考试课的重点,采取教考分离。 (4)实习各专业实习由专业与学院实习就业处共同制定。 (5)学时与学分 三年制各专业总学时一般应控制在2800 学时左右,总学分约为160 学分;两年制各专业总学时一般应控制在2200 -2400 学时左右,总学分约为130 学分。

教学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教学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良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很荣幸能有机会在今天的教学工作研讨会上发言,我作为教学一线的管理工作者和一名普通教师,在面临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和我校2019年接受教育部本科办学合格评估的艰巨任务,深感自己的压力和责任之大!在此,我简要的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自己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1.明确学校定位,抓好学科专业规划 我们二级学院要认真研究自身的办学定位,尤其在专业申报过程中,要根据办学定位来调整专业,切实做好规划,保持与学校办学定位的一致性。我们所考察的安微宿州学院、滁州学院都是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打造了新工科专业,通过停招专科生、部分本科专业停招的方式实现以工科专业为主,在校生中本科生比重高于50%。所以,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 全校一盘棋,该停招的要当即立断,要紧紧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中心开展工作,认真研究指标要求,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什么为谁办怎么办要鲜明具体,并且注意“四个为主”的意识: 一是以服务地方(行业)为主,专业布局是否面向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是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三是以教学为主,是否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依据自身条件优势和发展潜力,注重形成办学特色;四是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生比例是否适当,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是否得到保障。宿州学院坚持“专业跟市场走、条件跟专业走、经费跟条件走” 的原则,通过新增、改造、调整等方法对原有老师范专业进行了改造。强化应用型专业群建设,以质量工程项目、教改项目为抓手,打造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强化内涵建设,

制定应用型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 2. 重视人才质量,狠抓教学内涵建设 我认为人才培养方案是我们本科办学的根本和目标,我很欣赏安微滁州学院的做法:邀请企业专家、引入企业规划标准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五二二三“计划,(五项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平台建设、文化建设;二种方法:理论、实践育人;二种途径:抓学科竞赛、抓教学训练;三项保障:经费、条件、政策)。以及安微蚌埠学院开展了全面的试卷检查工作,包括形式方面的检查(如分值等)和考试形式方面的检查(如题型和内容,是否体现应用型,同一试卷是否用于不同专业等);抓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批阅质量及批阅次数。 3.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人才培养的思路:一是要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二是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路清晰,效果明显;三是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四是要注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做到知识够用,强化动手能力,抓校企合作,将企业生产标准、技术标准嵌入课程体系中。比如宿州学院注重产教研融合,开展双能型教师认定,强制要求35岁以下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引入企业工程师到校任教,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经常性与企业联系,合作申报项目,我们是不是好好的借监一下他们的经验呢为此,我校一定要在以下三方面要有所突破和取得成效:一是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二是积极探索并建立与业界全面稳定、互动多赢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三是要取得成效,合作教育主要指的是共办、共建、共管、共创的教学合作项目或平台。包括教科一体化平台,资质平台等;包括软资源合作和硬资源合作等;四是要有共识,充分反映两突出、合作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和办应用型学校的根本路径;五是要有鼓励机制,关键看业界参与的程度,全过程、全方位、软硬件等。 4. 改革师资队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会议记录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记录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记录 时间:2011年9月24日地点:雨花校区四楼会议室主题: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参会人员:王小红(湖南塑料研究所副所长、科天公司总经理)、戴文利(湘潭大学教授)、曾宪章(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副院长)、谭乐平(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长)、雷明智、王利民、杨中文、陈枝晴、谢圣英、刘西文等会议纪要:陈枝晴: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抽出周末的时间来参加本专业关于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此次我代表我们学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就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做一简单汇报,恳请大家提出批评和指正。2011级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是经过本教研室全体教师的讨论、再由我执笔撰写,希望通过此次论证,还请各位、尤其是2位行业专家能就初稿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的意见。本次论证主要想讨论如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方面的本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②初稿中本专业人才就业的岗位定位是否准确?培养目标是否合理?③课程的开设是否合理?有没有需要删减或增加的课程?课程教学中有何特别要求?④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是否合理?⑤教师的培训有何建议?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主要就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即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职业岗位面向和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做一简单汇报和说明……(略)。需要一提的时,刚才增院长提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该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是技术应用性人才,我认为这种说法更符合我们专业的目标,因此此后我会把它改过来。我的汇报完毕,接下来敬请各位提出批评和指正!戴文利:仔细看了方案,并就其中的一些地方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首先,人才培养方案像一个法律,制定好后要执行一段时间才作修订,因此修订工作一定要认真、严谨。①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宗旨还是很明确,即培养的不是一般的操作人员,而是班组长以上的一线技术人才,所以定位要注重的是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此外,高职应该是连接本科与中专的一个纽带,中专强调操作,本科强调理论研究,高职则是技术应用,事实上,现在的本科、甚至是研究生也开始向技术应用型调整。②人才培养规格中的专业核心能力要

2103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审核意见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附件2: 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审核意见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论证人员基本情况 姓名学历职称专业所在教研室 赵秀英本科教授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研室 李志伟本科讲师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 计算机基础与应 用教研室 周丽本科讲师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 计算机基础与应 用教研室 黄海燕本科讲师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 计算机基础与应 用教研室 论证意见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际技能,能够从事专业软件的应用、开发和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维护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的知识结构是: (1)掌握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必需的高等数学、外语等基础知识。 (2)掌握与职业基础技能相适应的程序设计基础。 (3)掌握与专业技能相适应的软件开发相关知识、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硬件组装与维护、网络布线与维护等专来知识。 能力要求是本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能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软件开发与维护、网站的开发与维护、硬件与网络管理与维护等专业能力。 目前IT人才队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两头”更加短缺:既缺高级IT 人才,包括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缺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即“IT蓝领”。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我国IT行业最缺乏的其实是“蓝领”——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蓝领”培养成为当务之急。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后几年中国IT件人才每年需求30万人,而其中对“蓝领”的需求为每年20万左右。 基于以上的计算机产业现状和社会背景,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在这种技能型的“蓝领”上是准确合理,适应社会需求的,也是符合当前职业教育特点的。

医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方案两份

医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方案两份 【篇一】 为加快我院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促使各学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我院医学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从全院各学科中择优选拔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经过计划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临床实践经验、领先技术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为医院创建新一代青年医学学者队伍,形成各专业优秀学科带头人梯队奠定基础。 二、组织领导 医院青年人才培养工程方案的实施是在医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医院科教科、人事科具体负责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选拔范围、条件及要求 (一)选拔范围:全院临床、医技、药学及护理学科卫生技术人员。 (二)申报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医德高尚、治学严谨,身体健康,具有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精神;

2.年龄:40周岁以下(申报当年); 3.学历学位:本科学士及以上; 4.外语:大学英语六级(或取得全国卫生系统外语水平考试合格、硕士学位全国英语考试合格、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五级等); 5.计算机:取得江苏省信息化素质培训合格; 6.职称: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7.论文:在省级以上正式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 8.科研:承担区级以上科研课题(前三名),或有完整的科研设计书,处于预试阶段拟准备申报的科研课题; 9.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及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为科室业务骨干,具有发展潜能; 10.近三年内无重大医疗事故、工作差错,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或获院级以上表彰。 具备上述条件,择优选拔。 (三)要求:青年人才培养对象所在科室必须能切实保证按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并且能保证提供优秀导师(一般为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在临床及科研一线固定带教。 四、选拔程序 (一)申请

优质课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临高县多文学校 优质课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按照县师陪办,县教育局相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为基础,以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高效课堂教学”为核心,向40分钟要效益,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来引领教学实践,提高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来切实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通过交流研讨,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全校教师进一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广大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切实的把“打造高效课堂”活动落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优质课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让“有效课堂教学”成为现实,让“反思课堂”成为习惯,让“高效课堂”成为目标。 2、通过优质课教学研讨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通过优质课教学研讨活动,探讨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教师教学方式实效性。 三、活动措施: (一)以教研室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学校教学领导分工到教研组,参加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二)由教研组教师报名做优质课,本教研组教师全员性参与,讲课中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关注学生所学的结果,研讨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通过优质课有针对性的教研组讨论与评课,找出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教学过程本身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研究怎样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研究怎样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后跟踪测试;评课中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关注学生所学的结果,最后由业务领导点评、提升。教师形成教学反思,部分教师写出经验介绍材料。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 论证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 加入: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 经过论证,认为: 主要问题:1.格式 2.无专家签名 一、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任务书) “能力本位”是中专人才的重要特征。我们把能力分为三个层次来培养:一是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信息能力、实践能力等;二是专业能力,包括建筑识图与绘图能力、施工测量能力、常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能力、合理组织工程施工的能力、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能力、建筑工程质量的检验与事故的处理能力等;三是发展能力,如人际能力、创新能力、施工能力等等。这三个层次的能力共同整合为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定位准确,目标明确,符合行业、企业、社会人才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任务书) 依照专业对接产业、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优化调整由企业、行业、建筑专业协会和学校多方教育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经过市场调研、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学生应具备现场施工与管理、工程监理、工程竣工验收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岗位引导、能力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以“建筑展示楼工区式”模拟的建筑施工现场实训基地为依托,校外真实建筑施工现场为后盾,培养

学生具备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招投标等多元能力。新生入学进入建筑集团进行认知实习2周,每学期安排学生到建筑集团、监理企业等企业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学习4周。最后一学期安排到¥###集团等8个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锻炼,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 三、课程体系完整、清晰。(任务书) 经过校内外专家共同对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分析、改革当前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课程结构,结合现行规范、行业标准及能力模块实施课程整合,同时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等岗位职业资格能力融入课程中,生成建筑工程施工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与建筑施工过程岗位相适应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建筑工程土石方、混凝土、砌筑等施工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为模块的课程体系。新型的课程体系将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既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综合素养、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按照建筑工程管理能力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将学生的能力形成分为三个大的模块:专业基本技能学习模块、专项技能学习模块、综合技能形成模块。 第一模块为专业基本技能学习模块: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仿真情景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环境。

人才培养方案

淮海控股集团 人才培养管理方案 第一章:方案概述 一、目的 1、有效承接淮海哲学的人才理念,践行“高层专家化、中层职业化、基层专业化、员工精益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淮海人才培养体系。 2、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职责,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 3、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储备人才培养管理; 4、规范储备干部的培养模式,建立历练模式和挂职、轮岗制度; 5、降低由于干部未经岗位实践,就直接任命,造成的用人风险。 二、适用范围 1、各级高、中、基层管理人员; 2、各职能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3、外部招聘中、高管。 三、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 1、人才培养的标准:使员工认同淮海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具有胜任岗位的专业能力、核心能力。 2、人才培养的关键:动态调整各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使之与公司战略和经营发展相匹配。 3、人才培养的机制:持续优化集团阶梯状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各层次人才的孵化功能,保证集团所需人才的不断输出。

四、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1、明确集团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指导集团各部门进行人才培养管理。 2、为各类人才建立清晰的学习路径和平台,使其明确发展方向。 3、明确各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义务。 五、人才培养的路径图 (一)、路径图 无论员工处于管理岗位还是专业岗位的任何层级,都能找到对应的学习内容。如下图所示: 1、晋级包:职业生涯纵向跃迁的学习包,帮助员工更好适应更高层次工作。 2、轮岗学习内容:员工在不同岗位间转换时学习的内容,帮助员工更好实现新岗位工作。

3、人才培养不是单一的培训,必须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个人发展计划、在职培训、储备培养、轮岗都是重要形式。如下图所示: (二)、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 根据能力素质模型,无论对管理人才还是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分为价值观体系、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三部分。 1、价值观体系:是每位员工都必须理解和认同的意识、道德规范和行为,包括愿景、核心价值观、淮海经营理念等。 2、专业能力:是为履行某职能的岗位或角色所必须具备的本职能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专业能力根据职位发展,会有掌握广度和深度的差异要求。淮海的专业能力分为经营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生产管理、营销、技术、研发等。专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为了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调动我校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我校将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同课异构”为主要活动形式,研究课堂,打造课堂,以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思进行教学研讨,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有效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为了把活动开展好,我们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打造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为目标,立足学校实际,聚焦课堂,加强对课堂教学策略、方法、评价和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在本校内进行“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督促教师勤学习、重研究、多交流。通过研究课堂,打造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预期目标: 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通过“同教研组教师选定同一课题——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全校观摩课——全体教师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等环节,帮助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积极转变教学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同时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成长,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专兼职教师 1、第一阶段(9月2日—9月xxx日)宣传发动阶段 由教务处牵头制定“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并积极向教师宣传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正确认识“同课异构”对提高我校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处,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之中。 2、第二阶段(x月x—x月上旬)课堂教学实施阶段 本学期由于受学科教师任课班级限制,“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暂时在计算机基础、会计、汽车、语文教研组实施,其他科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下学期进行。在教务处统一安排下,计算机基础、会计、汽车、语文教研组具体安排各自小组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施。具体实施按照同教研组教师选定同一课题——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全校观摩课——全体教师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的环节加以实施。教务处提前通知授课教师做好准备。讲课前,教师将教案报教务处,“同课异构”授课教师的课后反思在观摩课活动结束后上交教务处。 3、第三阶段(x月)“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阶段总结 一是针对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引

人才培养方案及推进措施

人才培养方案及推进措施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符合岗位要求的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 二联合招生招工方式 1, 学校按照企业需求,根据自身办学资源,制定招生培训就业计划,并组织实施 2,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招生培训就业计划, 共同组织招生培训宣传、考试,共同确定录取名单;学生毕业时由企业安置就业,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 三教学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过程安排标准和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我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重要内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旨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我校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大胆尝试,收获了不是很成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一个方面: 1、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导小组。 我校根据专业教学的需求,寻求能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合作单位。 由学校与合作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成立领导小组。 2、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是我校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制的重要内容。 学校要在重要专业方面继续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任校外专业指导委员,不断扩大校外专业指导委员的队伍。 3、加强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 产学结合既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产学结合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主要反映了高职高专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因此,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1)我校在专业设置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要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了解企业、行业 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意见,进行专业论证时要广泛邀请校外专业指导委员参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开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的意见,同时要根据企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资料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 加入: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 经过论证,认为: 主要问题:1.格式 2.无专家签名 一、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任务书) “能力本位”是中专人才的重要特征。我们把能力分为三个层次来培养:一是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信息能力、实践能力等;二是 专业能力,包括建筑识图与绘图能力、施工测量能力、常用建筑材料质量 检测能力、合理组织工程施工的能力、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能力、建筑工 程质量的检验与事故的处理能力等;三是发展能力,如人际能力、创新能力、施工能力等等。这三个层次的能力共同整合为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定 位准确,目标明确,符合行业、企业、社会人才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任务书) 依照专业对接产业、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优化调整由 企业、行业、建筑专业协会和学校多方教育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通过市场调研、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学生应具备现场施工与管理、工 程监理、工程竣工验收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岗位引导、能力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以“建筑展示楼工区式”模拟的建筑施工 现场实训基地为依托,校外真实建筑施工现场为后盾,培养学生具备施工 技术与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招投标等多元能力。新生入学进入建筑集团进行认知实习2周,每学期安排学生到建筑集团、监理企业等企业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学习4周。最后一学期安排到¥###集团等8个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锻炼,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 三、课程体系完整、清晰。(任务书)

通过校内外专家共同对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分析、改革目前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课程结构,结合现行规范、行业标准及能力模块实施课 程整合,同时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等岗 位职业资格能力融入课程中,生成建筑工程施工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与建 筑施工过程岗位相适应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建筑工程 施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建筑工程土石方、混凝土、砌筑等施工实践能力为 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为模块的课 程体系。新型的课程体系将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既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综合素养、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按照建筑工程管理能力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将学生的能力 形成分为三个大的模块:专业基本技能学习模块、专项技能学习模块、综 合技能形成模块。 第一模块为专业基本技能学习模块: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仿真情景的基 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环境。 第二模块为专项技能学习模块: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形成的规律, 将建筑工程管理过程分为不同项目,构成不同的学习领域,形成连续的逐 步提升的项目阶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能力逐步提升的过程。 第三模块为综合技能形成模块:学生进入建筑企业,进行真实的工作 实践,积累经验形成真实的工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及发展打下基础。 课程体系设计能体现培养目标,便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专业核心 课程、主要课程是否能得到保证,课程、学时、学分设置具有科学性,符 合教育规律。 四、实践环节。 学校现已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和江苏省高水示范型实训基 地,创设仿真的实训环境,基地建设具有先进性、配套齐全、符合环境保 护要求,满足培训要求的教学场所。基地模拟、仿真或真实的培训设备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doc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为了稳定教学秩序,保证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培养方案的制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四条之规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自主制订,工作程序为: 1. 教务处提出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校长办公会议通过后,发各二级学院(部)执行。 2. 各二级学院(部)组织专业教师,根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拟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 各二级学院(部)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或聘请行业专家对各专业拟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议,通过后报教务处。 4. 教务处对各二级学院(部)递交的培养方案组织审核后,提交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进行审议。各二级学院(部)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定稿后,填写《杭州科技职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报分管教学校长审批。经分管教学校长批准后的培养方案,即为学校正式的教学文件。 3.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一般在每年的4月底前完成初稿,6月底前完成终稿。 二、培养方案的实施 1.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连续性、稳定性,培养方案经学校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制,不得随意改动课程设置、课程顺序、学时学分等。 2.培养方案由教务处组织各二级学院(部)执行。教学任务按课程性质和业务范围由相关的二级学院(部)归口承担,由教务处下达、协调并落实。各二级学院(部)要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任务组织教学,不得随意变更。 3.新生入学后,各二级学院(部)应及时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给学生,做好培养方案的宣传、解释工作,解答相关问题,同时做好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定位的宣传教育。 三、培养方案的调整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颁发实施后,由于办学形势、政策的变化出现原专业培养方案不适应市场实际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总目标,二级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