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当量检测方法

环氧当量检测方法
环氧当量检测方法

2.10 环氧树脂

2.1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购原材料环氧树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采购原材料环氧树脂的检验。

2.10.2引用标准

GB 601—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

2.10.3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参见《原材料检验标准》。

2.10.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蒸馏水,仪器为一般化验室仪器。

2.10.4.1环氧当量的测定

a 试剂

·冰乙酸

·乙酸酐

·三氯甲烷

·结晶紫指示剂

·高氯酸标准溶液

·溴化四乙铵试剂溶液

b 测试步骤

称取试样放入烧瓶中,加入三氯甲烷,然后搅拌溶解试样,如果需要的话,可稍加热。冷却至室温,加入冰乙酸,然后用移液管加入溴化四乙铵试剂溶液,并加入4~6滴结晶紫指示剂,立即用高氯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得到稳定的绿色。记下高氯酸溶液的温度t,同时进行无试样的空白试验。 c 结果表示

以每克分子的克数表示的环氧当量EE 计算: EE=C t t V V m s ?---?)1000

1)((100001 式中:m —试样质量,g ;

V 0—空白试验耗用高氯酸溶液体积,mL ;

V 1—测定时耗用高氯酸溶液体积,mL ;

t — 测定过程中高氯酸溶液的温度,℃;

t S—标定高氯酸溶液时溶液的温度,℃;

C —高氯酸的浓度,moL/L;

环氧值=100/环氧当量。

结果以两个平行试验测定值的算数平均值表示。

环氧树脂浇注工艺设计

1、目的 线圈的环氧树脂浇注是一项工艺性强、技术难度较高的生产工序。为确保变压器质量,每个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操作。未经技术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 2、适用围 指导书适用于10~35kV级树脂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 3、工艺装备: 3.1真空浇注设备: 真空浇注罐:可调温度在0~150℃,有恒温控制装置,温度控制精度 ±3℃,真空度小于50Pa。 电动混料罐:可调温度在0~150℃,有恒温控制装置,温度控制精度 ±3℃。 抽真空设备:应具备油水滤清器、冷凝器、真空泵及增压泵等。 3.2专用固化箱:可调温度在0~250℃,并有恒温控制装置,温度控制精度±2℃。 3.3称量工具:50kg电子称 3.4通风、起重等常用设备 4、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 4.1工作场所环境要保持整洁与通风,配备。 4.2工作场所溅出物的处理,用锯末或回丝吸干,弃于废物箱。

4.3参与该项工作的作业人员应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手套,在加料、混料时使用呼吸罩。 4.4皮肤保护:开始工作前先清洗后对暴露皮肤涂防护霜,若皮肤被浇注原料粘污,用吸纸擦掉,然后用温水和无碱皂清洗。眼睛沾染了树脂、固化剂或混合料时,应立即用清水进行冲洗10~15分钟,然后请医生诊治。 4.5如作业人员呼吸道吸入原料蒸汽出现不适异兆,应立即将人员转移至通风处并请医生处理。 5、材料及配方 5.1树脂配方(按重量比) 5.1.1采用或化工厂固化剂和增韧剂 树脂:硅微粉:固化剂:增韧剂:色浆:促进剂 百分比20% :60% : 15% : 5% : 0.2% : 0.03% (围0.03~0.04%) 重量比100 :300 :75 :25 : 1 :0.15 (围0.15~0.2) 5.1.2采用清洋化学固化剂和增韧剂 树脂:硅微粉:固化剂:增韧剂:色浆:促进剂 百分比20.7% :62.1% : 13.9% : 3.3% : 0.207% : 0.03% (围0.02~0.31%) 重量比100 :300 :67 :16 : 1 :0.145 (围0.0015~0.002)

(完整版)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三、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1、环氧树脂环氧值、环氧当量的测定 可用光谱分析法或化学分析法进行分析,光谱分析比化学分析容易操作,但是需要用标准试祥做成定量线。 ①光谱分析法 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或核磁共振光谱等分析方法是很普及的,可用于环氧树脂的定性分析或环氧基的定量分析。红外光谱吸收法:首先用一系列已知环氧当量的环氧树脂的红外光谱做出A910cm-1/A1610 cm-1 (其中910cm-1是环氧基的吸收峰,1610 cm-1是苯环的吸收峰)基线,然后做出A910cm-1/A1610 cm-1与环氧当量标准曲线。这样在测定某一环氧树脂试样的环氧当量时,只需知道该环氧树脂A910/M1610的比值,即可确定其环氧当量。 ②化学分析法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是在适当的溶剂中,使用过量的盐酸与环氧基作用,定量生成氯醇,将过且的盐酸用碱滴定法定量,。常用的溶剂有丙酮、无水醚、吡啶等。有时不用盐酸,而用溴化化氢酸、碘化钾与盐酸、过氯酸与季铵溴化物等为卤化剂,进行直接滴定。 方法多种多样,现今国际上通用的分析法是高氯酸法,适用于各种环氧树脂,但操作过程繁琐。另外还有盐酸/丙酮法、盐酸吡啶法以及盐酸二氧六环法。我国沿用的测定方法以盐酸一丙酮法和盐酸一吡啶法,其中盐酸一丙酮法较适用于分子量在1500以下的环氧树脂,而

盐酸一吡啶法较适用于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环氧树脂。相对来说,盐酸一丙酮法应用较多。 溴化季按盐直接滴定法 a)原理 原理是通过高氯酸(HClO4)与溴化四乙基铵(NEt4Br)反应生成的溴化氢与1,2-环氧基的定量反应。该程序包括用高氯酸-冰醋酸标准溶液滴定溶解在含溴化四乙基铵的环氧树脂的二氯甲烷溶液,以结晶紫为指标剂,当环氧基被消耗完,过量的溴化氢会引起过量的结晶紫指标剂变色。 b)溶液配制 结晶紫指标剂:取结晶紫0.5g,溶解于100ml冰醋酸中即得, 0.1 mol /L高氯酸-冰醋酸标准溶液 配制取无水冰醋酸550ml,加入高氯酸HClO4(W/W在70%左右,比重1.75)8.2ml摇匀,在烧杯中缓缓滴加24ml醋酐,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放冷至室温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加无水冰醋酸稀释至刻度线,摇均匀后,放置24小时使醋酐与溶液中的水充分反应完全。即得0.1N浓度的HClO4-HAc标准溶液。 标定准确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约0.4g(准确至0.0001 g)置于锥形瓶中,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0.5%结晶紫冰醋酸溶液1—2滴,用高氯酸冰醋酸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即不加邻苯二甲酸氢钾)校正。计算如下:

环氧氯丙烷废气处理方案

环氧氯丙烷废气处理方案 一、产气源 甘油法环氧氯丙烷项目产出的废气有:1、甘油预处理和真空系统尾气;2、溶解釜和中间罐酸性废气;3、氯醇化酸性尾气与精馏塔真空系统碱性不凝气。 二、处理方案和排放指标 (1)甘油预处理和甘油精制废气 本项目甘油预处理过程中在预处理池上方设置集气罩,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集气罩收集,该废气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HCl和VOCs;甘油精制废气过程中会产生真空泵废气,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HCl和VOCs。两种废气经过各自管道收集后送碱液喷淋塔净化处理,处理后通过排气管送入副产物综合利用单元作为空气补充。废气量为20000m3/h,HCl产生浓度为66.88mg/m3,产生速率为1.34kg/h,VOCs 产生浓度为45.63mg/m3,产生速率为0.91kg/h。处理后,HCl排放浓度为1.9mg/m3,排放速率为0.038kg/h,VOCs排放浓度为31.94mg/m3,排放速率为0.64kg/h,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2)环氧氯丙烷单元催化剂溶解釜废气和中间罐酸性废气 本项目催化剂溶解釜和各种常压的中间罐,会产生废气,主要污染物为HCl和VOCs,两种废气经过管道收集后送液碱喷淋塔净化处理,处理后通过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废气量为160m3/h,HCl产生浓度为118.75mg/m3,产生速率为 1.9kg/h,VOCs产生浓度为15.63mg/m3,产生速率为0.25kg/h。处理后,HCl排放浓度为1.6mg/m3,排放速率为0.0025kg/h,VOCs排放浓度为10.94mg/m3,排放速率为0.18kg/h,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3)不凝气处理单元酸性和碱性不凝气

环氧树脂的环氧值的测定及固化实验

环氧树脂的环氧值的测定及固化实验 1. 实验目的 掌握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环氧值测定方法及计算,以及环氧树脂的固化。 2. 实验原理 2-3、2-4 以上多官能团体系单体进行缩聚时,先形成可溶可熔的线型或支链低分子树脂,反应如继续进行,形成体型结构,成为不溶不熔的热固性树脂。体型聚合物由交联将许多低分子以化学键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具有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能的优点。 体型缩聚也遵循缩聚反应的一般规律,具有“逐步”的特性。 以2-3,2-4官能度体系的缩聚反应如酚醛、醇酸树脂等在树脂合成阶段,反应程度应严格控制在凝胶点以下。 以 2-2官能度为原料的缩聚反应先形成低分子线型树脂(即结构预聚物),分子量约数百到数千,在成型或应用时,再加入固化剂或催化剂交联成体型结构。属于这类的有环氧树脂、聚氨脂泡沫塑料等。 环氧树脂是环氧氯丙烷和二羟基二苯基丙烷(双酚 A )在氢氧化钠( NaOH )的催化作用下不断地进行开环、闭环得到的线型树脂。如下式所示

上式中 n 一般在0 ~ 12之间,分子量相当于340~3800,n=0 时为淡黄色粘滞液体, n≥2时则为固体。n 值的大小由原料配比(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 的摩尔比)、温度条件、氢氧化钠的浓度和加料次序来控制。 环氧树脂粘结力强,耐腐蚀、耐溶剂、抗冲性能和电性能良好,广泛用于粘结剂、涂料、复合材料等。环氧树脂分子中的环氧端基和羟基都可以成为进一步交联的基团,胺类和酸酐是使其交联的固化剂。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等伯胺类含有活泼氢原子,可使环氧基直接开环,属于室温固化剂。酐类(如邻苯二甲酸酐和马来酸酐)作固化剂时,因其活性较低,须在较高的温度(150~160℃)下固化。 3.环氧值的测定方法 环氧值是指每 100g 树脂中含环氧基的当量数,它是环氧树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计算固化剂用量的依据。分子量愈高,环氧值就相应降低,一般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环氧值在0.48~0.57之间。 分子量小于 1500 的环氧树脂,其环氧值测定用盐酸 ── 丙酮法,反应式为:HC CH 2 +HCl actone H C CH 2Cl OH 称0.5g 树脂,称量准确到千分之一于三角瓶中,用移液管加入20毫升丙酮盐酸溶液,(盐酸-丙酮溶液配制:将2ml 浓盐酸溶于80ml 丙酮中,均匀混合即成 (现配现用) 。)微微用水浴加热,摇匀后放置暗处,静止30分钟冷却后用0.1N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以酚酞作指示剂(1滴),并作一空白试验。 环氧值 ( 当量 /100g 树脂 )E 按下式计算:

环氧氯丙烷制备方法介绍

环氧氯丙烷各种合成新工艺研究 环氧氯丙烷(ECH)别名表氯醇,化学名称为1-氯-2,3-环氧丙烷,是一种易挥发、不稳定的无色油状液体,有与氯仿、醚相似的刺激性气味,有毒性和麻醉性,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可与多种有机液体形成共沸物。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进入21世纪后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产量迅猛提高,我国目前是全球环氧树脂最大生产基地,对环氧氯丙烷的需求将愈来愈大。 1目前环氧氯丙烷主要生产工艺 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始于上世纪30年代。1945年,壳牌化学公司开始丙烯高温氯化法(或称烯丙基氯化物法、氯丙烯法)的工业化生产。1955年,陶氏化学公司成为世界上第2家用丙烯高温氯化法生产ECH的生产商。1985年,日本昭和电工公司开始采用醋酸丙烯酯法(或称烯丙醇法)生产ECH,同年实现该法的工业化。目前,工业上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高温氯化法和醋酸丙烯酯法2种。 1.1丙烯高温氯化法 丙烯高温氯化法是工业上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经典方法,由美国Shell公司于1948年首次开发成功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环氧氯丙烷采用该方法生产,主要原料是丙烯、氯气和石灰。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丙烯高温氯化制氯丙烯;氯丙烯次氯酸化合成二氯丙醇(DCH);二氯丙醇皂化合成环氧氯丙烷3个反应单元。 丙烯高温氯化法已达到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工艺连续化和操作自动化。其特点是生产过程灵活,工艺成熟,操作稳定。除了生产环氧氯丙烷外,还可生产甘油、氯丙烯等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副产D—D 混剂(1, 3一二氯丙烯和1, 2一,二氯丙烷) 也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同时,副产物质量分数为32 %的盐酸水溶液可气化脱吸生产H C 1气体循环使用,降低氯气的消耗。该法流程短、设备材质要求低。投资较小。该法的缺点是原料氯气引起设备的严重腐蚀,对丙烯纯度和反应器的材质要求高、能耗

论文——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

双酚A型环氧树脂 的制备 刘发远 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NaOH作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即开环和闭环反应是在同一反应条件下进行的。本实验中采用溶剂法制备双酚A型环氧树脂。即先将双酚A、环氧氯丙烷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溶解。然后在50℃-60℃下滴加20%NaOH水溶液,使其反应。反应大约4小时(反应液变成浅黄色有粘稠状)后。加入25%HCI水溶液中和过量的NaOH溶液到完全中和为止(用pH试纸检测)。再用有机溶剂甲苯进行萃取,之后经水洗、分层、过滤、脱溶剂得到的浅黄色粘稠液体即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 关键词:双酚A;环氧氯丙烷;双酚A型环氧树脂;制备 引言:

此研究中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催化剂(NaOH)作用下缩聚而成。采用溶剂法制备双酚A型环氧树脂,从而更好地了解环氧树脂的其它制备方法。环氧树脂经固化后有许多突出的优异性能,如对各种材料特别是对金属的黏着力很强、有很强的耐化学腐蚀性、力学强度很高、电绝缘性好、耐腐蚀等。此外,环氧树脂可以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固化,而且固化时体积收缩小。所以环氧树脂有着许多非常重要的应用,广泛用于粘合剂(万能胶)、涂料,复合材料等方面。其中环氧树脂胶粘剂主要用于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非金属与非金属的粘结。环氧值在0. 35~0. 57 之间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环氧树脂胶粘剂的主要原料。 环氧树脂的种类繁多,为了区别起见,常在环氧树脂的前面加上不同单体的名称。如二酚基丙烷(简称双酚A)环氧树脂(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制得);甘油环氧树脂(由甘油和环氧氯丙烷制得);丁烯环氧树脂(由聚丁烯氧化而得);环戊二烯环氧树脂(由二环戊二烯环氧化制得)。此外,对于同一类型的环氧树脂,也根据它们的黏度和环氧值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类型,因此它们的性能和用途也有所差异。目前

环氧氯丙烷C2H5OCL泄漏解决方案

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9015274.html, NE Sensor 环氧氯丙烷C2H5OCL气体报警器 产品描述 环氧氯丙烷C2H5OCL气体报警器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和特殊环境中的环氧氯丙烷C2H5OCL浓度连续在线检测,仪器采用进口电化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技 术,具有信号稳定,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防爆接线方式适用于各种危险场 所。仪器兼容各种控制报警器、PLC、DCS等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视,远 程控制,远程报警,计算机数据存储、分析等功能。 特点

?现场气体浓度液晶显示; ?高精度、长寿命的电化学、红外进口传感器; ?强大的软件设置支持,满足客户1.0000-99999之间的任意量程和所有气体检测需求; ?可通过控制器或遥控器,免开盖对探测器进行报警点调整、零点调整和目标点标定; ?适用于几十种气体检测,可选择显示几十种常见气体名称; ?气体单位名称PPM、%LEL、%VOL,可任意设定; ?程序运算采用了三位浮点数技术,保证了运算的精度; ?在全量程范围内任意设置上、下限报警点; ?RS485总线通讯,布线简单方便; ?4~20mA电流输出信号,可校正、全隔离,产品抗干扰能力强; ?2组常开无源触点输出,用于控制风机或电磁阀的交流接触器; ?精巧的电源设计、精湛的防雷设计、纯SMT元件贴片工艺,使得产品性能稳定;?巧妙的结构设计,探测器接线免上螺丝,安装极为简便; 产品名称环氧氯丙烷C2H5OCL报警器C2H5OCL/NE-301检测气体环氧氯丙烷C2H5OCL 检测原理电化学原理 检测范围0-100ppm、0-200ppm、0-500ppm 分辨率0.1ppm、0.1ppm、0.1ppm 检测方式扩散式、泵吸式可选 显示方式液晶显示 输出信号用户可根据实际要求而定,最远可传输2000米(单芯1mm2屏蔽电缆) ①两线制4-20mA电流信号输出(三线制可选)

环氧树脂检测方法

环氧树脂的检测规范 一、试剂和溶液分析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只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盐酸(GB 622);硫酸(GB 625);重铬酸钾(GB 642);丙酮(GB 686)。稀盐酸溶液:用1份体积的盐酸与17份体积的蒸馏水混合配制。氯化钴溶液:用1份质量的氯化钴与3份质量的稀盐酸溶液配制。三氯化铁溶液:用5份质量的三氯化铁与1.2份质量的稀盐酸溶液配制。氯铂酸钾溶液:在50mL的烧杯中称取790mg的氯铂酸钾,准确至0.1mg,用稀盐酸溶液溶解。溶解时,可略加热,直至所有的氯铂酸钾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全部倒入100m L的容量瓶中,用稀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二、仪器钠氏比色管:25mL,管外径20mm;分析天平:感量0.1mg;架盘天平:感量0.1m g;容量瓶:25m L、100m L;移液管:0.1m L、1m L、10m L、50m L。 三、加德纳色标溶液的配制1~8号色标的配制。用移液管将氯铂酸钾溶液按下表所示量分别移到8个25mL容量瓶中,用稀盐酸溶液将其稀释至刻度。所配制的溶液为加德纳色标1~8号。9~18号色标的配制。用移液管将氯化钴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按表2所示量移到10个100mL的容量瓶中,用稀盐酸溶液将其稀释至刻度。所配制的溶液为加德纳色标9~18号。色标的存放。配成的加德纳色标应存放在暗处,每半年至少用参比溶液校核一次。 四、试样将4份质量的环氧树脂溶解于6份质量的丙酮。 五、操作步骤将试样倒入干净的比色管中,然后把装有试样的比色管与装有加德纳色标溶液的比色管并列放置,在白天的散射光下,从侧面目测,比较颜色。 注:白天散射光,是指日出后到日落前3h,从无日光直接照射的朝北窗户进来的光。 六、结果表示以与试样溶液颜色相同或最接近的色标号码表示试样的颜色。在需要更精确的表示时,则应说明与其相近的程度。例如,颜色在5和6之间时,则可表示为5、5+、6-和6几档。

环氧氯丙烷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题库及答案

环氧氯丙烷 主要内容 环氧氯丙烷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一、填空题 1.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环氧氯丙烷时,用活性炭吸附管富集空气中样品后,加解吸,经1,2,3,4-四(2-氰乙氧基)丁烷—双甘油或β,β'-氧二丙腈双甘油色谱柱分离后,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高法定量。 答案:二硫化碳 2.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环氧氯丙烷,样品测定时,从采样管通空气的一端将活性炭放入10m1比色管,加入 ml二硫化碳,浸泡 h后,用微量注射器抽取浸泡液注入色谱仪。 答案:1.00 1 二、判断题 1.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环氧氯丙烷中,用活性炭采样管采样时,在采样管前不宜加接各种管道,以免环氧氯丙烷在管壁上被冷凝和吸附。( ) 答案:正确 2.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环氧氯丙烷时,一般情况下,只需测定A段活性炭上的环氧氯丙烷即可。( ) 答案:正确 3.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环氧氯丙烷时,如环氧氯丙烷在0~10000ng范围内,色谱峰值与含量呈线性关系。(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环氧氯丙烷在0~1000ng范围内时,色谱峰值与含量呈线性关系。 4.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环氧氯丙烷时,如下两种色谱柱均可同时测定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和环氧氯丙烷。(1)3%1,2,3,4-四(2-氰乙氧基)丁烷+7%双甘油/酸洗101白色担体和色谱柱。(2)2.7%β,β'-氧二丙腈+6.4%双甘油/酸洗101白色担体。(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仅2.7%β,β'-氧二丙腈+6.4%双甘油/酸洗101白色担体柱可以同

环氧值百度百科

环氧值 epoxy value 环氧值是指每100克环氧树脂中含有的环氧基的当量数。单位为当量/100克。它与环氧当量的关系为环氧值=100/环氧当量。 中文名环氧值 外文名epoxy value 定义100克环氧树脂中含有的环氧基 单位当量/100克 目录 1环氧值概述 ?换算关系 ?性能指标 2环氧值的测定 ?盐酸-丙酮法 ?环氧值的计算 1环氧值概述 换算关系 环氧值即每100g环氧树脂中,环氧基的数量(mol)。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值、环氧当量、环氧基百分含量的换算关系: 环氧值=2×100/环氧树脂分子量即Ev=2×100/M 环氧当量=100/环氧值即En=100/Ev 环氧基含量=43×100/环氧当量即Ec=43×100/En 例:某双酚A型环氧树脂其环氧当量为180克/当量,那么该树脂环氧基百分含量为43×100/180=23.88。该树脂环氧值为100/180=0.555 性能指标 环氧值是环氧树脂的重要性能指标,可用以鉴定环氧树脂的质量,或计算固化剂的用量。2环氧值的测定 盐酸-丙酮法 盐酸-丙酮法:盐酸-丙酮法是测定环氧值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具体操作如下: (1)配制盐酸-丙酮溶液:取1单位体积的盐酸(AR),加入到40单位体积的丙酮(AR)中,摇匀后置于贴有相应标签的试剂瓶中,加盖待用。 (2)配制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精确称量0.4g左右的NaOH,与少量无水乙醇混合后加入到100mL的容量瓶中,再加乙醇到刻度线,加盖摇匀后置于贴有相应标签的试剂瓶中,加

盖待用,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3)取盛有已知质量的反应混合物的锥形瓶,用25mL的移液管加入25mL的盐酸-丙酮溶液,加盖,摇匀使树脂完全溶解。放置1h后,加入3滴酚酞试剂,用NaOH的乙醇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粉红色,且30s内不退色。同时,按上述条件进行两次空白滴定。 环氧值的计算 (4)环氧值的计算: E=(V1-V2)×c÷10m 式中,E:环氧值; V1:滴定两个空白样消耗的NaOH乙醇溶液的平均体积,mL; V2:滴定已知质量的反应混合物所消耗的NaOH乙醇溶液的体积,mL; m:反应混合物的质量,g。

GC/ECD检测水中环氧氯丙烷

GC/ECD检测水中环氧氯丙烷 0.引言 根据国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饮用水中的环氧氯丙烷为0.0004 mg/L,但日常生活饮用水超标主要有三个来源途径:一是被环氧氯丙烷污染的水源水;二是水絮凝剂中含有环氧氯丙烷残留;三是由环氧树脂材料在水管中释放出来。本文采用吹扫捕集装置进行样品预处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ECD检测器)测定饮用水和水源水中的环氧氯丙烷,对前处理条件和色谱条件进行实验和优化,方法简便快捷、易操作、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可用来检测水中的环氧氯丙烷。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和试剂:仪器有: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ECD检测器)、吹扫捕集装置、毛细管柱DB1701(280℃30.0m×0.25mm×0.25um)、高纯氮气(纯度99.999%)。试剂:乙腈(HPLC级)环氧氯丙烷标准物质。 1.2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吹扫捕集装置,吹扫捕集参数设置如下:吹扫温度为室温;吹扫时间是45min;样品吹扫量为25ml;解析温度180℃;解析时间是4min;烘烤温度为230℃;烘烤时间是10min;气体为高纯氦气(纯度99.999%)。 1.3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是200℃;隔垫吹扫流量为3.0 mL/min;分流比为20:1;柱类型为DB1701;柱流量是1.0 ml/min;柱箱温度为起始温度为35℃,保持3min,以6 ℃/min的速率升温到180℃;ECD检测器温度为250℃;尾吹氮气为30.0 ml/min。 1.4环氧氯丙烷标准色谱图示如下。从中可看到:峰形标准独立,清晰可辨,无其它干扰峰。 2.分析步骤 2.1标准样品的制备及曲线绘制 临用前将环氧氯丙烷标准溶液用乙腈逐级稀释成1mg/l,再用纯水配置成0.4,1.0,2.0,4.0,8.0,20.0ug/l的标准系列,取标准样品25ml,应用吹扫捕集装置,按设定条件进行吹扫处理,然后按选定色谱条件上机测定,利用仪器工作站绘制标准曲线。 2.2样品的检测 取水样25ml,应用吹扫捕集装置,按设定条件进行吹扫处理,然后按选定

环氧树脂检测标准

环氧树脂检测标准 CB*/Z321-1981尾轴管及尾轴承环氧树脂定位 DB44/T1607-2015渗透型环氧树脂防水防腐涂料 DL/T5193-2004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程 GB1167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易拉罐内壁水基改性环氧树脂涂料 GB/T12007.2-1989环氧树脂钠离子测定方法 GB/T12007.3-1989环氧树脂总氯含量测定方法 GB/T12007.6-1989环氧树脂软化点测定方法环球法 GB12007.7-1989环氧树脂凝胶时间测定方法 GB/T1303.4-2009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第4部分:环氧树脂硬质层压板GB/T13657-2011双酚A型环氧树脂 GB/T15022.3-2011电气绝缘用树脂基活性复合物第3部分:无填料环氧树脂复合物GB/T15022.5-2011电气绝缘用树脂基活性复合物第5部分:石英填料环氧树脂复合物GB/T1630.1-2008塑料环氧树脂第1部分:命名 GB/T22314-2008塑料环氧树脂黏度测定方法 GB/T27809-2011热固性粉末涂料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 GB/T31293-2014风电叶片用真空导入环氧树脂 GB/T4618.1-2008塑料环氧树脂氯含量的测定第1部分:无机氯 GB/T4618.2-2008塑料环氧树脂氯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易皂化氯 GB/T5009.70-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19.6-2007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6部分:聚酯薄膜补强B阶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 GB/T5019.7-2009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7部分:真空压力浸渍(VPI)用玻璃布及薄膜补强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 GB/T5019.8-2009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8部分:玻璃布补强B阶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GB/T5019.9-2009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9部分:单根导线包绕用环氧树脂粘合聚酯薄膜云母带 GB/T50589-2010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范 HG/T3875-2006酚醛胺(PAA)环氧树脂固化剂

环氧氯丙烷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环氧氯丙烷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特 别 警 示 可能人类致癌物,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 理化特性 无色油状液体,有氯仿样刺激气味。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四氯化碳、苯。分子量92.53,熔点-57℃,沸点116℃,相对密度(水=1)1.18(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9,饱和蒸气压1.8 kPa (20℃),辛醇/水分配系数0.3,闪点33℃,引燃温度411℃,爆炸极限3.8%~21%(体积比)。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环氧树脂, 也是一种含氧物质的稳定剂和化学中间体。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烧。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健康危害】 蒸气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反复和长时间吸入能引起肺、肝和肾损害。高浓度吸入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可致死。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可致眼灼伤。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口服引起肝、肾损害,可致死。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1(皮);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2(皮)。 IARC:可能人类致癌物。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生产过程物料密闭输送,防止物料泄漏;建议采用DCS集中控制,以减少人员接触机会。装置现场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和有毒(氯气)气体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穿戴常规劳动防护用品,佩

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戴好防化服和防化学品手套、佩带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和职业危害告知;设置淋浴与洗眼器等职业卫生设施。 储罐等容器和设备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禁配物为胺类、酸碱物质。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生产区域内,严禁吸烟,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打开环氧氯丙烷容器时,确定工作区通风良好且无火花或引火源存在;避免让释出的蒸气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 (2)装置检修作业,严格办理各项直接作业票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用火作业时,必须进行大气环境分析和设备(管道、容器)内可燃气体分析,可燃气

环氧氯丙烷调研

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项目调研 1. 环氧氯丙烷市场及主要生产厂家 环氧氯丙烷(EM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在涂料、胶黏剂和电子层压材料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环氧氯丙烷还可用于生产合成甘油、硝化甘油炸药、玻璃钢、电绝缘品、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涂料、离子交换树脂、增塑剂、氯醇橡胶等。这些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交通运输、医药、涂料、食品、电子电器等行业。目前,我国环氧氯丙烷的消费比例为:环氧树脂占85%,合成甘油占7%,氯醇橡胶占2%,其它(包括溶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阻燃剂、油田化学品、水处理剂等)占6%。 全球EMC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及大陆)。日本有住友电木、日本电工、日立化成、松下电工、信越化学、京瓷化学等公司,其总产量在2004年达到9.2万吨。国内较大的EMC生产厂家由台湾长春、江苏汉高华威、长兴电子、住友(苏州)、佛山亿通电子、北京中科院、无锡创达、成都齐创、浙江黄岩等。 近几年来,欧、美等国因环境保护没有新建装置,而产能增长主要集中在亚洲。自2006年以来除中国大陆之外的主要产能增加项目有:Solvay(比利时索尔维,也称苏威)在法国新增甘油法10kt/a、日本大曹增产50kt,中国台塑新增20kt/a,台 TriplexChemical新增48kt/a、Spol-chemie在捷克新增15kt/a,沙特Namachemical新增30kt/a。 国内ECH生产企业见表1. 表1 我国ECH主要生产企业(10kt/a) 生产单位产能选用技术 齐鲁石化氯碱厂 3.2 日本旭硝子氯丙烯法 巴陵石化环氧树脂厂 3.4 意大利CONSER公司氯丙烯 法 天津化工厂 6 日本昭和电工醋酸丙烯脂法 山东东营联成化工有限公司 2 氯丙烯法 江苏扬农化工公司 6 甘油法 江苏扬农化工公司 2.5 氯丙烯法 山东博汇化工集团公司 16 氯丙烯法(共二期,在建第三 期) 山东鑫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

环氧树脂配置讲义

校讲义 《水声换能器设计与制作工艺》 实验指导书 水声工程学院 王文芝

目录 1.实验一压电瓷材料主要参数测试 (1) 2.实验二环氧树脂粘结与灌封工艺实验 (4) 3.实验三薄壁圆管换能器的制作 (6) 4.实验四复合棒换能器的制作 (10) 5.实验五聚氨酯橡胶的灌封工艺 (13) 6.实验六薄圆片径向振动换能器的制作 (15) 7.实验七薄长片长度振动换能器的设计与制作 (18) 8.实验八水声换能器电声性能参数测量实验 (20) 9.实验九氯丁橡胶硫化工艺实验 (26) 10.实验十超声应用实验 (27)

实验一、压电瓷材料主要参数测试 一、实验目的:掌握压电瓷材料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了解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容: 1.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 2.用“谐振-反谐振”法测试PZT-4、PZT-5的主要参数; 3.电容电桥测量T C ,δtg ; 4.用NW1232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1,,m n m f f f ; 5.用ZJ-3A 型准静态33d 测量仪测量各元件的33d 值。 三、实验仪器: 信号源 GFG ——8250A 一台 毫伏表 DF2175 二台 π型网络转接器 自制 一个 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 NW1232 一台 准静态33d 测量仪 ZJ-3A 一台 电容电桥 一台 四、实验原理:通过“谐振-反谐振”方法,测试压电瓷材料的串联谐振频率s f 、并联谐振频率1s p f f 及等,计算出各主要参数。 实验仪器:

五、仪器连接: 六:实验方法: 1.按图连接好仪器。 2.打开仪器开关,将样品夹到夹持架两顶尖处,注意夹持力要尽量小,以样品不掉下来即可,夹持点应选在样品的中心处。 3.调节输入电压,测量薄圆片和薄长条片材料时,使V=1V ,测量长圆柱试样时,使V=3V 。 4.调节信号频率,按测量参数的需要测出试样的1,,m n m f f f ,测量1,m m f f 时,将转接器开关拨到2T R ,测量n f 时将转接器开关拨到3T R ,注意观察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出现第一个峰值时,此时的信号频率即为m f ,继续调节输入信号频率,当输出电压出现第一个谷值时,此时频率为n f ,当输出电压出现第二个峰值时,此时的输入信号频率为1m f 。 5.用NW1232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1,,m n m f f f 时,选扫频方式为“线性”,检波方式为“线性”,调节扫频宽度可观测到频率特性曲线,再将扫频方式改为“手动”,可在相应位置测出1,,m n m f f f 。 6.ZJ-3A 静态33d 测量仪使用方法见附页。 七、实验步骤: 1、用薄圆片试样(PZT-4,PZT-5二种)测试材料的δεσtg k T p ,,,33 2、用薄长方片试样(PZT-4,PZT-5二种)测试材料的3111 31),(,d Y S k E

盐酸丙酮法测环氧值

盐酸丙酮法测环氧值 每100克样品中环氧乙烷基中氧的含量称为环氧值。 本标准适用于环氧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 1.仪器 具塞磨口三角锥形瓶:250毫升; 容量瓶:1000毫升; 碱式淌定管:50毫升,分度0.01毫升。 2.试剂和溶液 盐酸(GB 622—77):分析纯,比重1.18; 丙酮(GD 686—78):分析纯; 氢氧化钠(GB 629—81):分析纯,0.15 N标准溶液: 95%乙醇(GB 679—80); 酚酞(HGB 3039—59); 甲酚红(邻位甲酚磺钛) (HGB 3084—59); 百里香酚蓝(HG 3—1223—79); 盐酸—丙酮溶液:取盐酸1份,丙酮40份(体积计)混合,密闭贮存于玻璃瓶中,备用(现配现用)。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克溶于100毫升乙醇。 混合指示液: (1)0.1%甲酚红溶液:精确称取甲酚红100毫克(准确至0.0002克),加0.1N氢氧化钠26毫升,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2)0.1%百里香酚蓝溶液:精确称取百里香酚蓝100毫克(准确至0.0002克),加0.01N氢氧化钠22毫升,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取0.1%甲酚红溶液10毫升,加0.1%百里香酚蓝溶液30毫升,混合均匀。以0.01N氢氧化钠及0.01N盐酸溶液调至中性(混合指示剂约在pH值9.8时变色)。 3.测定步骤 精确称取试样约0.5~1克(准确至0.0002克),置于250毫升具塞磨口三角锥形瓶中,精确加入盐酸-丙酮溶液20毫升,密塞,摇匀后放置暗处,静止30分钟,加入混合指示液5滴,用0.15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蓝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4.计算 环氧值X按下式计算; 式中:V——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1——试样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2——试样中测定酸值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W——试样重量,克;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多相体系固体材料。它充分发挥了各组分材料的特点和潜在能力,通过各组分的合理匹配和协同作用,呈现出原来单一材料(均质材料、单相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的新性能,从而达到对材料某些性能的综合要求。复合材料的出现在材料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受到国内外的极大重视。其发展之迅猛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已在工业、农业、交通、军事、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广为应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等尖端技领域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结构材料。无怪乎有人认为21世纪将进入“复合材料时代”。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得最多、应用得最广的一种复合材料。它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模量大、耐腐蚀性好、电性能优异、原料来源广泛,加工成型简便、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并具有材料可设计性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性能,如减振、消音、透电磁波、隐身、耐烧蚀等特性,已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技发展中无法取代的重要材料。在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中使用最多的树脂仍然是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酪树脂和环氧树脂这三大热固性树脂。这三种树脂阶性能各有特点: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较高、耐酸性好、固化速度快,但较脆、需高压成型;不饱和聚酪树脂的工艺性好、价格最低,但性能较差;环氧树脂的粘结强度和内聚强度高,耐腐蚀性及介电性能优异,综合性能最好,但价格较贵。因此,在实际工程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多用于对使用性能要求高的场合,如用作结构材料、耐腐蚀材料、电绝缘材料及透波材料等。 1、环氯树脂复合材料的分类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简称环氧复合材料,也有人称为环氧增强塑料)的品种很多,其名称、含义和分类方法也没有完全统一,但大体上讲可按以下方法分类。 (1)按用途可分为环氧结构复合材料、环氧功能复合材料和环氧功能型结构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是通过组成材料力学性能的复合,使之能用作受力结构材料,并能按受力情况设计和制造材料,以达到材料性能册格比的最佳状态。功能复合材料是通过组成材料其他性能(如光、电、热、耐腐蚀等)的复合,以得到具有某种理想功能的材料。例如环氧树脂覆铜板、环氧树脂电子塑封料、雷达罩等。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使用的是材料的哪一种功能性,都必须具有必要的力学性能,否则再好的功能材料也没有实用性。已有些功能材料同时还要有很高的强度,如高压绝缘子芯棒,要求绝缘性和强度都很高,是一种绝缘性结构复合材料。 (2)按成型压力可分为高压成型材料(成型压力5—30MPa),如环氧工程塑料及环氧层压塑料;低压成型材料(成型压力<2.5MPa),如环氧玻璃钢和高性能环氧复合材料。玻璃钢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由于制件尺寸较大(可达几个㎡)、型面通常不是平面,所以不宜用高压成型。否则模具造价太高,压机吨位太大,因而成本太贵。

环氧树脂胶的物理特性及测试方法

环氧树脂胶的物理特性及测试方法 1. 粘度 粘度为流体(液体或气体)在流动中所产生的内部磨擦阻力,其大小由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按GB2794-81《胶粘剂测定法(旋转粘度计法)》之规定,采用NOJ-79型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其测试方法如下:先将恒温水浴加热到40℃,打开循环水加热粘度计夹套至40℃,确认40℃恒温后将搅拌均匀的A+B混合料倒入粘度计筒中(选取中筒转子)进行测定。 2. 密度 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简言之是质量与体积之比。按GB4472之规定采用比重瓶测定。相对密度又称比重,比重为某一体积的固体或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质量与相同体积在相同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值。测试方法: 用分析天平称取清洁干净的比重瓶的重量精确到0.001g,称量数为m1,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料小心倒入(或抽入)比重瓶内,倒入量至刻度线后,用分析天平称其重量,精确到0.001g,称量数为m2。 密度g/ml=(m2- m1)/V (V:比重瓶的ml数) 3. 沉淀试验:80℃/6h<1mm 测试方法:用500ml烧杯取0.8kgA料放入恒温80℃热古风干燥箱内烘6小时,观其沉淀量。 4. 可操作时间(可使用时间)测定方法: 取35g搅拌均匀的混合料,测其40℃时的粘度(方法同1粘度的测定)记录粘度值、温度时间、间隔0.5小时后,再进行测试。依次反复测若干次观其粘度变化情况。测试时料筒必须恒温40℃,达到起始粘度值一倍的时间,即为可操作时间(可使用时间)。 5. 凝胶时间的测定方法: 采用HG-1A凝胶时间测定仪进行测定。取1g左右的均匀混合料,使其均匀分布在预先加热到150±1℃的不锈钢板中心园槽中开动秒表,同时用不锈钢小勺不断搅拌,搅拌时要保持料在圆槽内,小勺顺时针方向搅拌,直到不成丝时记录时间,即为树脂的凝胶时间,测定两次,两次测定之差不超过5秒,取其平均值。 6. 热变形温度

环氧氯丙烷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环氧氯丙烷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特别警示 可能人类致癌物,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 理 化 特 性 无色油状液体,有氯仿样刺激气味。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四氯化碳、苯。分子量92.53,熔点-57℃,沸点116℃,相对密度(水=1)1.18(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9,饱和蒸气压1.8kPa(20℃),辛醇/水分配系数0.3,闪点33℃,引燃温度411℃,爆炸极限3.8%~21%(体积比)。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环氧树脂,也是一种含氧物质的

稳定剂和化学中间体。 危 害 信 息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烧。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健康危害】 蒸气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反复和长时间吸入能引起肺、肝和肾损害。高浓度吸入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可致死。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可致眼灼伤。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口服引起肝、肾损害,可致死。 职业接触限值:PC-TW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

度)(mg/m3):1(皮);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2(皮)。 IARC:可能人类致癌物。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生产过程物料密闭输送,防止物料泄漏;建议采用DCS集中控制,以减少人员接触机会。装置现场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和有毒(氯气)气体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穿戴常规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戴好防化服和防化学品手套、佩带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和职业危害告知;设置淋浴与洗眼器等职业卫

环氧氯丙烷生产原理

二、主要生产原理 1、反应原理 1.1、氯化反应原理 氯丙烯是丙烯氯化、氯原子在饱和碳键上取代氢原子而合成的。在氯化过程中丙烯的双键得以保存,产生HCl气体,反应式如下: (1) CH2=CH-CH3+Cl2→CH2=CH-CH2Cl+HCl 反应放热约为26.7kcal/mol。 除了主反应外还有许多副反应。副反应所产生的化合物很多,有丙烯氯化物、三氯丙烷以及热降解产物如芳香烃类、焦油和碳化物等。主要有在其它碳键上的取代反应生成2-氯丙烯和1-氯丙烯,方程式如下: (2) CH2=CH-CH3+Cl2→CH2=CCl-CH3 +HCl →CHCl=CH-CH3+HCl 另外,氯气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 (3) CH2=CH-CH3+Cl2→ClCH2-CHCl-CH3 HCl与氯丙烯继续反应生成1,3-二氯丙烷: (4)CH2=CH-CH2Cl+HCl→ClCH2-CH2-CH2Cl 氯丙烯继续氯化进行取代反应,生成1,3-二氯丙烯: (5) CH2=CH-CH2Cl+Cl2→ClCH=CH-CH2Cl+HCl 1.2、氯醇化反应原理 次氯酸(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与氯丙烯在循环液中混合,在反应器中连续而均匀接触发生反应生成二氯丙醇,生成的二氯丙醇有两种:1,3-二氯丙醇和2,3-二氯丙醇。反应方程式如下: (1)ClOH + CH2Cl-CH=CH2→ CH2Cl-CHOH-CH2Cl(1,3-二氯丙醇) (2)ClOH + CH2Cl-CH=CH2→ CH2Cl-CHCl-CH2OH(2,3-二氯丙醇) 反应为放热反应(216,100kJ/kmol),1,3-二氯丙醇和2,3-二氯丙醇的生成量为1:2。 次氯酸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3)Cl2 +H2O → HOCl + H+ + Cl- (4)HOCl → ClO- + H+ 优化次氯酸的生成条件、抑制溶液中的游离氯和次氯酸分解,会从总体上提高氯醇化反应的收率。 伴随上述主反应(1)和(2),还有一些副反应,主要是生成三氯丙烷和氯醚的副反应。 三氯丙烷由氯气与氯丙烯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