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二院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方案1

芜湖二院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方案1
芜湖二院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方案1

创建“节约型示范单位”活动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日期:年月日

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芜湖市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医院。历经五十余年,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市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和硕士培养点,南通大学杏林医学院教学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协作医院。

医院现有主任医师51人,副主任医师151人,博士11人,硕士172人,硕士生导师6人,教授、副教授40人。设有37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年门诊90余万人,编制床位1500张,出院病人万人次,手术万人次,年收入亿余元。

(二)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开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医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医院节能管理全过程,在节能规划、节能改造与运行、节能项目示范与推广、节能科学研究与服务、节能宣传教育等方面大力推进节约型医院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了加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根据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医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节能改造。

1、领导重视,狠抓节能减排工作。

院领导对节能减排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职能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医院节能减排领导小组;2、制定了节能减排工

作制度,制定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及实施方案,把节能减排工作和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工作相结合,逐月考核奖惩兑现;3、加强宣传力度,张贴宣传标语,利用中层干部会,大讲节能减排的意义和必要性,形成“人人讲节能减排,时时处处讲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2、以日常工作为抓手,把节能减排工作做细做实。

(1)节约用电:①各病区房间、走廊、过道、卫生间、楼梯间等地段设专人管理,杜绝“长明灯”现象发生,②医院逐步淘汰普通日光灯,更换节能灯具,③规定空调温度,在夏天不低于26℃,冬天不高于20℃,④减少和避免计算机、打印机、饮水机等设备处于长时间待机状态,下班后要随手关闭电脑、电灯。

(2)节约用水:①总务处安排人员加强巡视工作,杜绝“跑、冒、滴漏、长流水”现象,②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推行使用节能型水阀和卫生洁具,③节约绿化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尽量用地下水养护绿地,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3)节约用天然气:①对两台在用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天然气的利用率,②在2012年2月份,对全院的疏水器进行检查更换,③对所有输气管道进行了保暖维护,杜绝了阀门及管网的漏气现象。

(4)节约空调用电:①采用水蓄冷模式进行夏季空调供应,特点是采用主机优先运行策略,不足部分由所蓄冷量进行补充。这样可降低冷水机组装机容量,同时也减少了变配电设施容量。选择两台800RT、1200RT的冷水机组,在低谷时段800RT的冷水机组用来供冷,另一台1200RT满负荷运行对体积为4000立方的蓄冷池进行蓄冷。电力平段和峰段两台冷水机组作为机载优先运

行,不足部分由蓄冷池释冷供应。

二、能源资源消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以2011年为例,全年消耗水:万吨,电:万度,天然气:75万立方米。

(二)能源资源消耗水平分析

医院占地总面积万m2,其中医疗用房建筑面积万m2,2011年度单位面积电耗指标为: 88kWh/m2.年,人均用电量为7018kWh/人.年;单位面积水耗指标为: 5T/ m2.年,人均用水量为382 T/人.年;单位面积气耗指标为:5 Nm3/ m2.年,人均用气量为390Nm3/人.年;单位面积综合用能量为33

kgce/ m2.年。

表2 2011年建筑综合能耗指标表

序号

指标类型

能源类型

单位面积能耗人均能耗

综合能耗量(kgce)

单位面积能耗

kgce/

人均耗量

kgce /

1 水 5

m3/382 m3/

33 2597 2 电88

kWh/ 7018 kWh/

3 气 5

Nm3/390 Nm3/

(三)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能源利用效率是衡量公共机构用能设备技术水平和能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芜湖第二市人民医院建筑面积大,用能设备种类繁多,不仅包括空调、照明、动力、信息中心、食堂炊事用具,还包括专用医疗设备,本实施方案仅就其中几项进行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1、建筑空调系统

医疗综合楼采用中央空调,其余建筑均为分体机。根据能耗分析,院内空调电量占医院总用电的30%左右,是院内能效管理关注的重点,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用能设备。

(1)中央空调系统能效:院内中央空调机组采用水蓄冷主机,根据对两个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效调查,发现系统主机效率较低,但是包括末端的中央空调系统效率并不高。其分析原因,设备需定期维护保养,清洗蒸发器及管道。

(2)分体空调能效:院内分体空调主要采用国内品牌(格力、美的),数量较多,其能效主要取决于管理力度。空调能效偏低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一是温度设定比较随意,无锁定装置;二是无人时,空调继续运行。

2、院内锅炉供应系统

院内蒸汽由两台燃气锅炉(10T)提供,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供应蒸汽,由三台热水燃气锅炉供应空调、采暖、生活热水、两台电热水锅炉供应11月至来年4月的生活热水,但由于建筑较高,管线较长,管网损失较大。部分设备老化等问题也造成末端换热设备等效率下降。

3、医院照明系统

院园照明系统分为室外照明和室内照明。“十一五”期间,室外灯具基本更换成效率较高节能灯具,室内光源已大部分更换成了T5或紧凑型荧光灯。影响医院照明系统效率的是照明控制问题因此,下一步重点推进院内照明的节能控制与管理以提高照明系统能效。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各功能系统设备运行自动化程度较低,设备运行及调节依赖人工调节。

(2)设备能源消耗无计量装置或计量不够细化。

2、能源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将高品质能源转换为低品质能源,造成能源浪费;如将高品质的蒸汽转换为低品质的手术室加湿水蒸气。

3、用能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1)锅炉的排烟温度过高,约达200℃左右,导致锅炉的效率有可能低于70%。

(2)部分老病区大功率电机设备完全采用定工况运行,负荷调节性能较差,且系统存在较大的富裕量。

4、能源传输方面存在的问题

(1)蒸汽输送管网较远,热损耗大。

(2)蒸汽冷凝水无回收装置,完全排放,能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3)蒸汽传输管网保温性能较差,阀门及管网存在漏汽现象。

三、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基本思路

按照《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和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节能工作,通过强组织领导,注重节能规划,从“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节能改造,全面推进医院节能

管理各项工作,营造节约型医院,努力创建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推进可持续发展医院建设。

计划与节能服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医院的节能项目提供投、融资,诊断、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人员接管与培训、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与其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通过与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合作,把实施节能项目的经济及技术风险和负担转嫁给节能服务公司,克服医院本身的技术不足,并减轻医院的资金压力。

(二)总体目标

1.单位用能量节约目标。

以2011年单位用水用能量为基数,通过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实现人均用水总量下降20%,人均用能总量下降15%,实现年节水量万吨的节能节水能力。

2.节能管理体系建设目标。

建立能源信息管理平台,完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能源数字化管理;建立起较为健全的节能管理三级管理组织,节能管理制度健全,节能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3.节能宣传与公示。

加强节能培训与宣传,每月开展一次的节能宣传活动,并在布告栏、走廊等醒目位置张贴节能宣传彩页。通过能源管理平台,对各科室及主要能耗系统能耗情况进行公示,督促人员自主节能意识。

四、创建内容

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是一项跨行业、跨专业的系统工程,今后医院通过加强自身节能管理及依托节能服务公司的专业能力,对院内的用能现状进行节能诊断,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方案,我院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建方案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

(1)建立能源管理机构

加强能源管理,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节能办、工作区域节能责任三级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下设维修、空调、配电等五个节能班组,全面负责医院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

(2)建立能源管理制度

在节能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节能、节材、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不断完善能源管理的体系建设,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坚持管理与技术创新,切实加快节能技术改造,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医院服务的科技含量,降低能源成本,增强了医院与同行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医院高速、高效发展。

能源管理制度如下:

1)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岗位责任实施细则;

2)节能管理岗位责任考核办法;

3)节能管理实施细则;

4)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5)原材料输入输出管理办法;

6)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办法;

7)能源计量的管理;

8)能源统计的管理;

9)各种能源使用的管理;

10)节能技术改造的管理;

11)节能宣传教育的管理;

12)节能目标的分解和考核;

13)节能年度计划。

(3)建立三级能源计量管理

能源计量是用能单位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完善准确的计量器具配置,就不能为能源消耗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它也是评价一个用能单位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医院建立完善的三级计量仪表,三级计量配置率达95%以上,制订细化的能耗指标及能耗考核。

(4)建立能源统计定额管理

能源统计是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编制用能单位能源计划的主要依据,又是进行能源利用分析、监督和控制能源消费的基础。只有对各部门能源消费进行统计,建立用能单位能源消费平衡表,掌握能源的来龙去脉,才能发现问题,找出能源消耗升降的原因,从而提出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只有通过能源消费的统计分析,才能制定出先进的和合理的能耗定额,确保定额考核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否则极易挫伤职

工节约能源的积极性。

医院建立严格的能源统计制度,设立专职统计人员,建立统计台帐。各类统计数据及报表实行了电脑网络化管理。

2、做好顶层设计,实施绿色规划

成立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何思忠

成员:王怀红、桂晓钟、张仁虎、邹滨、葛艺东、徐利民、吴宏

下设办公室:

主任:徐利民

成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

联络员:周侠

信息员:沈勇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依托节能服务公司的专业水平,医院的节能改造设计方案遵循“节水、节能、节材、环保、循环利用”原则,按“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规划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做好绿色规划。

(1)成立技术支撑小组。由医院节能主管部门院牵头,依托节能服务公司的专业力量,对医院的节能改造进行绿色规划与设计。

(2)实施要点和技术路线。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理念进行总体规划设计,规划方案充分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总体规划、控制性

详细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筑、能源等专项规划符合相关评价要求;重点对院内的高能耗、低能效系统和设备进行规划和设计,通过技术改造使其符合节能标准。

3、创新管理手段,建设智慧医院

以院内以太网为依托,集成网络、信息、控制等物联网技术,建成医院能耗监测与控制中心,实现医院能耗从传统的手工抄表向远程集抄,设备管理从就地管理向远程智能控制,能耗费用管理从“大锅饭”式的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的定额管理转变,实现院内能耗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的转变。建设医院能耗智能管理的主要实施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能耗监测

建设医院能耗监测平台,对医院供电、供水、供气(汽)、供热和建筑冷热量及用能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掌握能源实时用量,实现能源用能定量化管理,为深入开展能耗管理打下基础。

(2)关键设备智能控制

对院内典型用能设备在能耗监测基础上进行远程智能控制,主要包括院内室外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循环水泵、锅炉、生活热水系统和通风换气系统。

(3)能耗定额管理平台

建立能源定额管理平台,通过能耗实时监测,实现能源分类、分户,分项计量。通过计量数据分析,确定能耗定额,并于院内公共服务平台公示。

4、挖掘节能潜力,开展节能改造

(1)实施照明节能计划

A、将低效的照明灯具更换为新型高效的照明灯具。包括用细管径的T5型稀土三基色荧光灯取代粗管径的T8、T10、T12型荧光灯;用电子镇流器或环形电感镇流器取代传统电感镇流器;用同色温的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石英射灯;用大功率的节能灯取代150W以下的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250W以下的高压汞灯以及500W以下的白炽灯;用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取代高压汞灯和白炽灯;逐步推广应用LED灯。

B、在照明用电回路上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常用的方法有:调光(调光控制器)、声控(超声传感器)、光控(光传感器)、时控(时间程序控制)、感控(热辐射传感器)等光源控制器件,以及使用昼光自动感知系统,调整路灯光源输出及开、关的动作。

C、在照明主干用电回路上安装节电器。包括电容补偿器、照明智能节电器等,用于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照明供电回路的电压,消除系统的谐波、浪涌和瞬流,平衡三相用电负荷。

D、重新核定各功能区域内的照度。目前国家对医院的推荐照度值是:门诊部公共区域及走廊照度300Lx;诊疗室应不低于500Lx;急诊室应不低于750Lx;病房区域照度控制在200Lx以下;手术室照度值应在1000Lx~2000Lx 范围。结合医院的具体要求,该降的降,该升的升。

E、尽量利用自然光源,但要避免太阳热辐射。可以使用隔热玻璃、窗帘及室外遮阳篷,以减低辐射热进入室内而增加空调负荷。

F、定期清洁照明灯具,加强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每隔半年对照明灯具做一次清洁保养工作,以维持灯具的正常光通量;定期更换老旧灯管,以维持室内照度;宣导随手关灯的习惯,以节约用电。

(2)对中央采暖智能控制系统

中央空调集成优化节能控制系统(简称CAIS-3000系统)是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优化运行的智能控制设备。产品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等,自创了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参数的集成分析与自适应动态优化控制算法模型(简称集成优化算法),可以根据中央空调负荷及环境的变化择优选择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空调运行参数的实时检测、集成分析、动态优化和在线调节,实现变负荷工况下整个空调系统的优化运行,大大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3)对循环泵采用变流量控制技术化

空调、采暖系统设计选型时,都是按照当地最不利条件来选取的。事实上,空调系统在使用期间负荷波动较大,负荷较低时,所要求的冷却水和采暖热水的流量要求相对有所减少,而根据一年当中空调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其中90%的运行时间空调主机处于非满负荷运行状态,冷冻水泵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电机作了大量的无用功,造成了大量电能浪费。

由流体传输设备水泵的工作原理可知:在工作曲线范围内,水泵的流量与其转速成正比;水泵的压力(扬程)与其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而水泵的轴功率等于流量与压力的乘积,故水泵的轴功率与其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即与电源频率的三次方成正比)根据上述原理可知:降低水泵的转速,水泵的功率可以下降得更多。

例如:将供电频率由50Hz降为45Hz,则P45/P50=(45/50)3=,即P45=(P 为电机轴功率);将供电频率由50Hz降为40Hz,则P40/P50=(40/50)3=,即P40=(P为电机轴功率)。

水泵转速与节能率关系

转速n% 流量q% 温差△t% 轴功率p 节电率%

100 100 100 100 0

90 90 111 72.9 27.1

80 80 125 51.2 48.8

70 70 143 34.3 65.7

60 60 167 21.6 78.4

50 50 200 12.5 87.5

从上表可知:如水泵转速平均下降10%,节电率为%;如水泵转速平均下降20%,节电率为%;如水泵转速平均下降30%,节电率为%;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恒速泵与变速泵耗电比较曲线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用变频器进行流量控制时,可节约大量电能。中央空调系统在设计时是按现场最大冷量需求量来考虑的,其冷冻泵按单台设备的最大工况来考虑的,在实际使用中有90%多的时间,冷冻泵都工作在非满载状态下。通过在冷冻泵上加装变频器则可一劳永逸地解决该问题,还可实现自动控制,并可通过变频节能收回投资。同时变频器的软启动功能及平滑调速的特点可实现对系统的平稳调节,使系统工作状态稳定,并延长机组及网管的使用寿命。

因此,随热负荷而改变水量的变流量空调水系统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采用变频器调节泵的转速,可以方便地调节水的流量,根据负荷变化的反馈信号经PID调节与变频器组成闭环控制系统,使泵的转速随负荷变化,这样就可以实现节能,其节能率通常都在27%以上。改造的节电率与用户的使用情况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春、秋两季运行节电率较高,可达40%以上,夏季由于用户本身需要的负荷较大,可节省的空间一般在20%左右。

中央空调系统变频改造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控制原理

采用闭环控制系统,该方案在保证最末端设备冷冻水流量供给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冷冻泵变频器工作的最小工作频率,将其设定为下限频率并锁定,变频冷冻水泵的频率调节是通过安装在冷冻水系统回水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冻水回水温度,再经由温度控制器设定的温度来控制变频器的频率增减,控制方式是:冷冻回水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频率无级上调。

(4)对中央空调系统采用分时分温控制技术

楼宇分时分温控制器是一套适用于同一外网系统内公共建筑的节能控制专用产品,实现连续供热用户与分时需热用户按供热时间进行独立管理,对办公楼实现上班时间供热、下班时间防冻的功能自动定时切换。

1、主要功能

对于公共性质建筑物在供暖时间段内实时采集楼宇入口水温与回水温度及室内温度,精确驱动电动阀,控制楼宇供热量的分配,保证供暖室温相对稳定,在防冻时段内,实时根据采集回水温度,控制电动阀动作,保证系统水流正常、室内温度在8℃左右,降低能源消耗;

2、分时分温控制器的适用性

大型的多换热在供热系统中,既包含了像病房楼这样需24小时供热的用户,也包含了像办公楼、门诊楼这样只需分时供暖的用户,属于典型的分时段供热用户与连续供热用户并存的供暖系统;

综上所述,通过分时分温控制器配合电动阀可简单实现各楼宇的分时、按量供热、保证按需供热,避免能源浪费。

3、 分时分温控制器控制原理分析

(1)分时分温控制器理论依据

根据供暖所需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

Q=K ×F ×(t n -t w )×α

K ——结构传热系数,W/m 2℃;

F ——供热面积,m 2;

t 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 w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α——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设同样的室外温度条件下,假定供暖季夜间平均室外温度为-2℃,则室内温度要求分别在18℃和7℃的需热量分别为:

Q 1=K ×F ×(20-(-2))×α (Q 1为室内温度为20℃时的需热量)

Q 2=K ×F ×(7-(-2))×α (Q 2为室内温度为7℃时的需热量)

则%9.4022

9α(-2))-(20F K α(-2))-(7F K 21==??????=Q Q 即室内温度7℃时所需的热量只为20℃的41%,故对于平均室外温度为-2℃时夜间防冻可降低60%的能量消耗。

(2)分时分温控制器管线分析

楼宇现场分时分温控制器的相关管线设备主要有:

电动三通阀、旁通阀、供水温度变送器、回水温度变送器、混水温度变送

器及手动蝶阀组成,同时对被控楼宇的室内温度进行采集。

(3)分时分温控制器节能效果分析

上班时间内公共建筑现场分时分温控制器根据采集的室内温度信号与设定的室内温度要求控制电动阀开度,当采集的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室内温度时,电动阀将自动减小进入楼宇的供水量,从而达到降低进入楼宇热时的目的,反之亦然!!!

(4)对老病区生活热水节能改造与示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