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花园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

雨水花园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
雨水花园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

浅析大学校园雨水花园体系规划设计方法73

浅析大学校园雨水花园体系规划设计方法 【摘要】将大学校园雨水花园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渗透、存蓄和排放功能,结合点、线、面形态特征,构建一个生态体系,从而发挥其巨大的生态、景观与教育功能,实现雨水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校园;雨水花园;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2-0018-02 1.雨水花园体系的概念 雨水花园以基地中地势低洼呈现下凹的绿地为基本特征,主要针对建筑屋面、硬化地面所形成的雨水径流进行净化、渗透利用,以此降低雨洪风险和初期雨水污染。而作为雨水花园体系,它指的是由一系列的雨水花园组成的一个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从形态与功能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1 雨水花园体系从形态要素 1.1.1 点状要素 利用建筑或者由建筑而围合的庭院空间、绿化场地作为雨水收集、渗透净化的场所,将其进行进一步生态化处理,针对建筑及其周边场地的雨水排放问题,将不同使用性质、高度的建筑及环境与雨水花园结合在一起,进一步解决雨洪时期雨水管道容量不足的问题,用点状的微空间作为末梢神经联系需要进行雨水收集与处理的区域,实现生态作用的最大化。 1.1.2 线状要素 一般情况下利用植物浅沟通过重力自流收集处理以及输送雨水,形成线状要素。结合道路等线性空间,当雨水流经时,在沉积、过滤、渗透等共同发挥作用的情况之下,利用植物的吸附功能将雨水中携带污染物去除。它一般适用于城市园区道路的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大面积绿地内等,可以同雨水管网联合运行,也可代替雨水管网。 植物浅沟中会有生态溢流口的设置要求。生态溢流口一般都设在绿地中,高程大于绿化用地而小于道路及周边硬质铺地,以便于道路、建筑物等硬化面上的雨水径流流入。当绿地容纳雨水的能力达到极限后就会有多余的雨水出现,从而形成新的地表径流,通过设置于绿地内的生态溢流口与雨水管网相互连通,方便排入雨水管网之中。 1.1.3 面状要素 面状要素在这里起到了一个存蓄和排放的作用,其巨大的容量和景观价值能够为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以及生态优化带来好处。利用大面积的广场或者集中设置的绿地花园,将其部分改造成能够进行雨水收集以及存蓄的空间场所,在场地地势较低处形成规模较大的滞留池、蓄水池塘、人工湖等设施。 1.2 雨水花园体系功能特征 1.2.1 渗透功能 雨水花园的渗透作用是指降水到达地面后,通过地表径流进入雨水花园,借助雨水花园高效的入渗功能渗入地下,入渗量的多少将随雨水花园的构造特点、地面坡度、雨水降落的速度和流经距离有关。雨水花园一般通过将屋面与地面雨水收集从而有效汇聚雨水资源,利用地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综合评价分析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综合评价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14T10:37:13.6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作者:戚宽 [导读] 而雨水花园作为海绵城市的实体单元,必须要落实科学的景观设计评价机制,以此提高雨水花园设计的景观价值。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0031 摘要:所谓海绵城市理念,就是基于城市雨涝问题的角度,健全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实现良性的水循环,最大程度上维护城市生态系统。而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建设之中的一个实体单元,其既实现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又能够发挥美化城市的景观功能。文章主要研究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的景观设计综合评价。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景观综合设计 1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雨水花园景观设计要素 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理论下的一个实体单元。一方面,其基于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承担着净化水体、保持水土、锁流水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其还具备非常突出的景观审美价值。而这也就要求在进行雨水花园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落实设计的景观审美性,明确其景观设计要素。 1.1水景 水景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之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其往往贯穿于景观设计的全部过程之中。在传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降水的排水方式主要是依靠排水管道。如此,一旦发生较强的降水天气,就会造成道路的严重积水,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甚至会带来一定的危险问题。而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之中,能够实现良好的雨水循环,防治严重的地面积水。对此,在雨水花园的设计方式之中,一般会通过改造原有自然环境,以及人造水景的方式进行水景的建设。这一工程是综合了工程学、生态学、景观学等多方面学科的工程内容,有机的发挥了植物的水分过滤能力,将雨水处理与景观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1.2绿地 绿地是雨水花园景观建设的重要构成元素。一方面,绿地具有非常强大的雨水过滤能力,能够实现雨水综合处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其能够实现体现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的审美价值[1]。现阶段,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的绿地设计主要涵盖下凹式绿地、植被缓冲带、生态透水树池等等。这些绿地工程的建设,除了要满足透水性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必须要落实一定的景观设计原则。此外,对于绿地植物的选择,首先要选择适应性强、去污性强、净化力强的植物,其次,也必须要重视植物的审美性,以此突出雨水花园设计的园林价值。 1.3道路 道路的设计,是海绵城市理念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雨水花园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实体单元,也必须要落实科学的道路设置。首先,海绵城市理论下的道路铺装必须要实现良好的透水性,以此使降水能够通过透水路面渗入到土壤之中。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常用的道路铺装材料主要有透水沥青、透水地砖、鹅卵石铺装、嵌草砖等等。而在雨水花园的设计之中,对鹅卵石铺装以及嵌草砖铺装两种方式的应用更加普遍。这两种方式能够在保证良好透水性的同时,实现更好的景观设计效果。其次,对于雨水花园道路的设计,除了要保证其良好的透水性以及雨水过滤能力之外,还必须要考虑到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实现布局的合理。如此,在不影响城市交通的情况之下,实现更好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 2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的综合评价方法 经过上述分析,已经对海绵城市理论下雨水花园的景观设计元素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掌握。现阶段,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海绵城市理念已经开始在我国得到了较为良好的实践。而雨水花园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体单元,一方面应该落实有机的雨水过滤能力以及水土保持能力。另一方面,也必须要实现良好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对此,就需要落实科学的景观设计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对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的综合评价。 2.1评价方法的选择 对于雨水花园的景观评价方法主要可以落实在两个主要方面。也就是主观评价以及客观评价。而对两种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客观评级方式运用了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够对主观判断之中的失误以及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有机的控制,能够实现更好的、标准的评价结果。对于客观评价,重要可以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法:首先,层次分析法,就是把相对复杂的多目标问题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并将同决策相关的因素作为目标。这一评价方式是阶梯状的,经过比较构建矩阵,应用集合平均法以及规范列平均法对权重进行计算。其次,阈值法,也就是将实际值设定为标准化的阈值,通过比较的方式转化为平均值。再次,Z-Score法,也可以称之为Z分数,也就是使一个分数与其平均数的差除以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就是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并通过指标的建立,以专家打分制度进行权重计算,并利用平均加权法进行综合价值以及平均值价值的评价。 2.2指标体系的构建 要想实现标准、合理、科学的雨水花园景观设计评价效果,就必须要落实科学的指标体系构建。具体来说,可以将其落实在环境状况、社会功能、景观审美三个方面。首先,对于环境状况指标的构建,可以落实在自然地貌以及生态建设两个方面。自然地貌主要包括区域的原始状态、周边环境、自然风貌、空间格局等等。生态建设则包括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人文设计、雨水收集与处理设计等方面。其次,社会功能指标的构建可以落实在经济因素,即区域人均GDP、政府拨款、人均收入、维护费用、旅游收益等等[2]。生态服务,即雨水改善、地下水补给、水质改善、视觉提升、成本节约、生态环境改善、生物链改善等等。功能需求,即方便出行、设施齐全、经济适用、布局合理、文化传播等等。再次,景观审美指标可以落实在艺术诉求、地域文化、环境一致性等几个方面。主要涵盖色彩搭配、艺术构图、视觉审美、小型艺术、文化传承、文化习俗、宗教历史、社会风尚等等。 2.3评价模型的构建 首先,对于评价指标的设计,应该划分为三级指标,以此形成阶梯状的指标体系。这三层分别为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如此,能够方便指标权重的计算。其次,需要对评语集进行设计,以此为指标,实现专家的打分评分量化。具体来说,可以设置非常好、好、适中、差、非常差五个级别的评价等级。再次,应该构建判断矩阵,按照美国著名评价专家Saaty教授的九级评价标准,可以对一个目标级划分为多个层级指标。如此,就可以实现对统一指标的有机评价。具体的,可以构建矩阵x=(xij)nxn。同时,可以设置1、3、5、7、9为比重性升高,2、4、6、8为中间值,倒数则依次减小。此外,模糊综合评价。通过专家打分机制,能够对雨水花园的景观设计因素

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第26卷第10期中国给水排水www.waterg鹪heat.com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透水面积增加,雨水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第二大主要污染源。以北京为例,2006年雨水径流COD排放量已占到水环境排放总量的1/3左右…。雨水花园是一种有效的雨水自然净化与处置技术,也是一种典型的UD/BMP滞留措施。一般建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由耐淹植物、蓄水层、树皮覆盖层、种植填料层、砾石层组成,外表似普通景观花园,却能充分利用各组成部分,即天然/人工土壤一植物一微生物的渗滤、截留和吸附作用净化、消纳小面积汇流的径流雨水,达到削峰减量、保护水质、涵养地下水的目的。 鉴于雨水花园具有高效除污、经济简单及生态美观等特点,将其与渗井结合,组成雨水蓄渗系统,用于净化、消纳屋面径流,在充分截污减排的同时还能美化周边环境。对2007年3月于北京某办公大楼附近绿地建造的雨水蓄渗系统示范工程中的雨水花园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和研究其污染物去除能力及净化规律。 1雨水花园的设计与构造 1.1完全水量平衡法 我国多数城市区域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在选择雨水花园建造模式时,要兼顾削减径流量和污染物总量,笔者认为雨水花园面积的计算应对其渗滤能力、蓄水层植物影响、空隙储水能力等因素加以考虑,进而提出以下包括渗滤和滞留在内的完全水量平衡法忙J。计算方法如式(1)和(2)所示。 Af=Ad?日?妒?df/[60×K?r?(df+矗)+^。?(1一工)?西+n?《](1)式中A,——雨水花园的面积,m2 Ad——汇流面积,m2 卜设计降雨量(按设计要求决定),m 妒——径流系数 d,——雨水花园的深度,一般包括种植土层 和填料层,m K_种植土层的渗透系数,—n/s 卜计算时段,min ^。——蓄水层的最大水深,m .Il——蓄水层设计平均水深,一般为最大水深 ^。的l/2,m‘工——植物横截面积占蓄水层表面积的比 例,一般为20% 当鬈=O时,式(1)可简化为: .Ad?月?妒,.、以r2i可F历而【2)1.2雨水花园构造 雨水花园自上而下由以下五部分组成[3]:①蓄水层。一般为loo~250mm。②树皮覆盖层。一般为50一80mm。③植被及种植土层。厚度根据所选植物确定,草本植物一般为250mm,一般选用多年生的可短时间耐水涝植物。④人工填料层。一般为0.5—1.2m,选用渗滤速度较大(K≥l×10。5n∥s)、净化效果较好的人工材料。⑤砾石层。一般为200~300mm,其中可埋设直径为100mm的穿孑L管进行收集利用。 雨水花园的剖面结构如图1所示。 图1雨水花园构造示意 Fig.1 Schem鲥e diagram0ftaing瞰^m 2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2007年3月,北京某办公大楼附近建造了一套以雨水花园为主要处理单元的蓄渗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屋面径流,该系统除雨水花园外还包括含有填料层的渗井,处理后的雨水通过穿孔管收集进入渗井并最终回灌地下水,其工艺流程剖面见图2。 图2雨水蓄渗系统示意 Fig.2 schem撕cdi咿唧ofraiⅡ们∞盯咖嘲萨-硎iltB砸∞ 日y蜘 该蓄渗系统中雨水花园面积为12m2,汇水面积为390m2,设计降雨量为21mm,蓄水层为250mm,树皮覆盖层为75mm,种植土层为250mm,其上种植大花萱草、沙地柏、景天等短时耐水淹植物,

雨水花园在景观中的应用概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84000701.html, 雨水花园在景观中的应用概述 作者:张琳悦张童陈娇阳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7期 摘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及由雨水引发的径流污染和城市洪涝,雨水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雨水花园的自然面貌和易与城市景观融合的特点,使得其与景观行业的结合成为必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从雨水花园的背景、雨水花园的研究范围、作用与价值分析、雨水花园案例几个方面,阐述了雨水应用的现状以及雨水花园设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并对雨水花园的应用环境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雨水;景观;应用 一、研究背景 雨水花园也被称为生物滞留区域,是指浅凹的园林绿地或土壤被植被覆盖,用于雨水的收集与净化。通过收集、净化出的雨水可使地表雨水的径流值下降同时还可以涵养地下水,它还具有吸附、净化、降解、挥发等一系列过程达到减少污染的作用。这是一个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和雨水利用设施。 二、雨水花园的研究范围、作用与价值 (一)研究范围 一些海绵城市使雨水花园的理论构思在实际项目得到了实现,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依靠雨水收集、净化、存储等设施,进行雨水收集,以便于雨水为景观服务。雨水花园的建造是构建海绵城市规划中最大的亮点,针对不同的地理条件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和雨水储备设施,以达到雨水资源的控制与管理。 雨水花园让景观成为海绵城市的“代名词”,使整个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打造一个“鸟语、蝉鸣、鱼跃、蛙叫”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象。 因此,研究范围不能局限于雨水花园所营造的环境,还可以在可渗透路面,绿色屋顶,滞留草沟,雨水再生系统等方面营造雨水花园景观。 (二)雨水花园的作用 1.雨水资源的利用 雨水花园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水系统,可将不连续和不稳定的雨水在时空间上转化为可持续的供水模式,从而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建设浅析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建设浅析 摘要: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飞速发展,大多数城市绿色下垫面被破坏,城市水文循环系统受到严重干扰。在当前海绵城市建设浪潮中,雨水花园技术为恢复城市基底的涵水性提供了新的“绿色突破口”,通过阐述雨水花园的理论基础、类型结构、规划要点等,以期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雨水花园;生态效应;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遇前所未有的水资源危机,城市内涝严重,下垫面过度硬化,自然绿地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有一半以上的国土地处干旱、半干旱以及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结构性缺乏更加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人口和产业集中在江河湖沿岸地区,甚至处于泛洪区内,加之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集中等特点,使大多数城乡地区不可避免地遭受洪涝灾害威胁。水资源短缺与水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工程措施改造水环境、解决水问题,取得很大成就在当前水资源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将雨水进行再利用,弥补先天水源不足,缓解城市水问题。我国雨水花园技术尚处

于发展初期,收效微弱,利用率低。人们一直视雨水为废弃物,长期以来“一排至之”的做法,不仅浪费了雨水资源,同时也破坏了城市水系统的循环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急需建立一套“渗、滞、蓄、净、用、排”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应对水危机,助力海绵城市建设进程 1 雨水花园的理论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源于人类对于未来社会的担忧,最早应用于林业生产方面。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将其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不危及下一代人的生存,又使下一代人的需要和生活得到保证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雨水利用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首先,城市水资源日益短缺,地下水的开采过度以及雨水的初级污染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季风性气候影响,许多城市内涝严重,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针对水资源短缺与城市雨洪灾害两大主要矛盾,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再利用,改善城市水循环系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1.2 生态设计理论 18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迈进工业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变暖、城市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

国外“雨水花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与规划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景观设计包括:会展展览设计艺术景观设计空间道具设计节日气氛设计。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水是人体宝贵的资源,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体受到了污染,人们可用的淡水资源也日益减少,建筑景观设计需用大量的水,如何有效的利用雨水来进行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各国景观设计师的重视。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的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和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这样的城市,终年雨水充沛,景观设计师在这些地方经常运用“雨水花园”来增强城市排水功能。在停车场等城市公共环境中,这种“雨水花园”能够有效地使收集到的雨水变废为宝。 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水体景观设计是“雨水花园”,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雨水花园”位于波特兰,紧邻俄勒冈会议中心。它由梅尔·里德景观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主要收集5.5英亩(约合2.2公顷)屋顶上的雨水。收集起来的雨水蜿蜒流入一些石砌浅水池中,仿佛山间潺潺的溪流一般。“雨水花园”几乎吸纳了会议中心屋顶上所有的雨水-堪称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些富有创造力的景观设计师已经发现雨水所蕴含的艺术潜能。关键是表达出雨水在整个设计中的独特动感之美。景观设计师史蒂夫·科赫为波特兰的一座公寓设计的庭院景观就是一个典范。科赫的设计将屋顶雨水收集起来,水流在高低错落的水道中欢快地跳跃着,最后注入岩石围筑的水池。水池下是一个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利用现代技术,融入灯光、音乐,利用电脑控制,会产生更独特、梦幻般的效果。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 发表时间:2019-07-13T10:42:44.71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作者:娄礼伟陈孟锦[导读] 本文以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研究主体,对海绵城市理论在其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条件进行分析。 宁波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 315211 摘要:本文以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研究主体,对海绵城市理论在其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条件进行分析。简要介绍海绵城市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该理论与校园景观规划的适应性,并在雨水花园、屋顶花园、下沉绿地、透水铺装这四类海绵城市理论背景下的景观应用内容分析中,更加深刻的说明海绵城市理论在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条件。 关键词:海绵城市;校园景观;绿化设计 1海绵城市理论概述海绵城市是一种水管理系统。在充分收集自然降水、废水资源的同时,在规划空间中形成自循环的生态小系统,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管理共存的建设效果。该理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城市空间中的规划问题进行优化,并加强生态化城市的建设效果。在校园空间中的建设应用,可以视作城市规划的缩小版,并在生态化发展的进程中起到相同的功效作用。 2海绵城市理论与校园景观规划的适应性校园景观的规划,不仅要配合整体规划建设方案,优化校园内部的学习生活环境,也要凸显出校园的科技、人文特征。而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海绵城市理论具有典型的先进性与发展性,可在优化基础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满足并适应高校生态化建设的发展需要。站在规划的角度,校区环境就是城市的缩影,在较为完善的内部系统中,为高校师生创造了完整的科研、学习、生活条件。而强调校园内部的生态建设,可保证校园内的环境条件,在降低资源消耗与成本投入的基础上,为高校师生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生活空间。而作为时代科技水平的代表,高校对于时代先进规划理念的应用,也可凸显出高校在科学理论的带头作用,更好的强调自身发展特点。 3海绵校园建设存在问题大部分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怎么改造好校园环境,师生和其他人群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度尚且不足,校园内的积水和干旱等问题对不同人群及生物都产不同的影响,要分重点分对象全面的分析。很多的理论研究都没有在实际的建设中实施,大部分只停留在设计方案上,由于自然、人为等因素考虑不全面,不能完全按照设计方案改造。我们勘测的具体问题场地为校园内老体育处。该场地一方面周边铺装简易,渗水性极差,雨后地面水流汇集。另一方面周边植被较少,烈日曝晒下,无可遮荫处;且无固定停车处,车辆占用人行道且经风吹日晒。 4对策与途径针对铺装问题,我们整体采用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透后将雨水引流至人行道附近的滞留设施中。同时,在道路铺装边缘改建植草沟以代替路边的排水沟或者雨水管渠系统,兼顾排水功能与校园美化。路牙改成平道牙,立道牙设置开槽。建筑周围绿地改建为雨水花园,边界选择经济、环保且有良好渗透性、过滤性的石笼。使绿地下凹,底部设雨水收集管,上面依次设透水层种植土及雨水收集口等。同时,改造还应与杨凌城市规划相结合,互相促进,统筹兼顾,形成水资源循环释放系统。本校校园面积较大,且绿化率也较高,所以我们可以在这里运用的设施还有花坛、收集池、垂直绿化、绿色屋顶、耕作园等。例如,校内部分平屋顶可结合学校农业特色设计成耕作园。合理布置植草沟,花坛等,便于建设“海绵校园”的同时,也方便师生日常生活。另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海绵校园的建设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将想法变为现实,根本原因无非是资金、技术得不到保障,人们对这一概念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也应加强对其的宣传科普,使“海绵理念”真正地深入人心。 5海绵城市理论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5.1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是指栽种植物的建筑屋顶、露台、天台等,其基本结构包括防渗漏层、隔根层、保湿层、蓄排水层、过滤层、种植层和植被层。绿色屋顶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计算好建筑外加荷载的承载能力,做好建筑本身的防排水层,其次,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应以浅根性植物为主,在植物配植模式上做到高低疏密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合理。在校园内进行绿色屋设计时,在满足绿色、游憩、生态的基础上还应兼具一些实用功能,如可在教学楼的屋顶空间开辟室外教学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 5.2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在地势较低区域,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浅凹绿地,可以对环境空间中的降水资源进行汇集,通过地下的蓄水系统进行水资源的净化与存储,有计划的应用水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建设目标。构建雨水花园景观,同时也可对校园环境中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在经过净化后,二次对其进行使用,使其在浇灌绿地、清晰道路、生活用水中发挥作用。由此持续的完成对雨洪控制与利用,发挥景观功能作用的同时,为校园环境提供生态性保护。 大学校园的建筑空间建设中,大多采用组合式的设计模式,将教学区域与生活区域相区分。而在不同的功能区域中,都可以设置相应的绿化景观。因此,雨水花园设施在用地条件上得到了基础保障。而在建设这一空间环境的过程中,高校也有一定的优势条件。由于高校规划建设的主体性较强,可以独立的完成建造与审批项目,并对其后期的管理进行控制。而雨水花园自身的成本消耗较低,并无需高昂的费用,非常易于管理。 5.3景观绿地 景观绿地在校园中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能为学校师生创建一个亲切交往、知识碰撞的聚合空间,同时也是雨水最好的渗透场所,可实现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根据绿地下渗速度、滞留的雨水容量、雨量以及径流速度等数据的科学分析和计算,应用填方与挖方就地平衡原理,设计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景观,沿着绿地四周布置雨水进水口,收集校园的雨水径流,使其经过沉淀、过滤和净化后进入生态湿地。如某大学校园景观绿地,在场地四周营造出高低不一的微地形与深浅不同的雨水花园,形成蓝绿交织的“海绵”带,收集雨水,使其经过沉淀、过滤和净化后流入生态湿地。 5.4透水铺装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综合评价初探 白红利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综合评价初探白红利 发表时间:2018-05-21T15:13:06.8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作者:白红利[导读] 摘要:随着海绵城市战略在我国的不断推进,雨水花园这一海绵城市实体单元日渐受到学界关注,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综合评价方法,并对这一方法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最终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建议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平昌县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四川平昌 636400 摘要:随着海绵城市战略在我国的不断推进,雨水花园这一海绵城市实体单元日渐受到学界关注,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综合评价方法,并对这一方法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最终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建议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评价指标体系前言 海绵城市建设具备以实际出发、生态优先、规范化建设等特点,雨水花园景观的设计也需要从这类特点出发,而为了保证雨水花园景观设计得以更好满足生态环境、社会功能、视觉审美等领域的诉求,真正响应国家提出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建目标,正是本文围绕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综合评价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综合评价方法 1.1评价方法选择 因素分析法、德尔菲法、对偶比较法、主观评分方法、层次分析法、阀值法、Z-Score、模糊综合评价法均属于较为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考虑到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的特点,本文选择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用于综合评价,这是由于该方法能够使用准确的数字处理较为模糊的对象,雨水花园景观设计因此即可得到更加合理、科学、实际的量化评价,这主要得益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中涉及的矩阵加权平均评价值和综合评价值[1]。 1.2指标体系建立 在确定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后,即可结合影响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设计的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里涉及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因素、社会功能因素、视觉审美因素,各因素内容如下所示:(1)生态环境因素。自然风貌、生态建设属于生态环境因素的主要内容,其中自然风貌主要影响雨水花园景观建设的可行性,生态建设则关系景观能否真正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澳大利亚墨尔本爱丁堡雨水花园实现的缓解干旱问题、缓解水污染问题便属于这一认知的实例典型。(2)社会功能因素。经济因素、生态服务属于社会功能因素的主要构成,前者关系雨水花园景观的建设投入和维护消耗,后者影响景观的生态环境效益,上海辰山植物园雨水花园利用原有矿坑实现的场地变废为宝实现了当地旅游收入的带动,这同样属于社会功能因素影响的具体表现。(3)视觉审美因素。艺术诉求、地域文化、环境一致性属于视觉审美因素的主要构成,其中艺术诉求关系雨水花园景观的艺术氛围营造能力,地域文化影响景观特色,环境一致性则关系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美国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实现的校园80%雨水径流汇集便属于其中典型[2]。 结合各方面因素,可建立由生态环境因素W1、社会功能因素W2、视觉审美因素W3三大一级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构成如下所示:(1)生态环境因素W1。自然地貌W11、生态建设W12。(2)社会功能因素W2。经济因素W21、生态服务因素W22、功能需求W23。(3)视觉审美因素W3。艺术诉求W31、地域文化W32、环境一致性W33。 1.3评价模型构建 结合上文确立的指标体系,可建立由非常好、好、适中、差、非常差组成的评价指标级别,结合美国T.LSaaty教授的研究,建立判断矩阵,设定2、4、6、8为中间值,1、3、5、7、9为两个元素相比重要性升高,层次排序公式为: 2.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综合评价实例 2.1实例分析

雨水花园是个啥,看完这我彻彻底底懂了!

雨水花园是个啥,看完这我彻彻底底懂了! 雨水本是资源,是大自然水循环的一部分,能够起到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和补给地下水资源的作用。在城市环境中,由于观念、技术等因素的限制,雨水常常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反而引起灾害。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及由雨水引发的径流污染和城市洪涝,雨水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针对城市雨洪管理提出的雨水花园理念及技术在美国、欧洲等地得到大力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雨水花园的自然面貌和易与城市景观融合的特点,使得其与风景园林行业的结合成为必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海绵城市“主力军”——雨水花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而雨水花园它是构建海绵城市的主力军,一个与自然地理条件相适应的雨水调蓄装置,借此实现雨水的资源化管理。同时,运用景观化处理手段,使植物与材料成为花园主角,让雨水设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打造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雨水银行”。除了具有实实在在的雨水调蓄功能外,更要赋予其较高的观赏价值,使之成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构建海绵城市的基本单元。什么是雨水花园?雨水花园也被称为生物滞留区域(Bioretention

Area),是指在园林绿地中种有树木或灌木的低洼区域,由树皮或地被植物作为覆盖。它通过将雨水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水并降低暴雨地表径流的洪峰,还可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发等过程减少污染,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图1)。 雨水花园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马里兰州,乔治王子郡(Prince George's County)一名地产开发商建住宅区的时候,希望用一个生态滞留与吸收雨水的场地来代替传统的雨洪最优管理系统(BMPs)。在该郡环境资源部的协助下,该区每栋住宅都配建了30~40平米的雨水花园。建成后进行了数年的追踪监测,结果显示雨水花园平均减少了75%-80%地面雨水径流量,此后,世界各地开始建造各种形式的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工作原理图示雨水花园的优点是什么?1、能够有效地去除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2、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雨水花园能够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3、雨水花园中通过其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改善小气候环境 4、雨水花园的构造成本较低,且维护与管理比草坪简单 5、与传统的草坪相比,雨水花园能够给人以新的景观感知

国内外八个高颜值的雨水花园项目案例

国内外八个高颜值的雨水花园项目案例 森林中的雨水花园位于路易斯安那西北部的这片私人 居住区占地5英亩,斜坡上种满了松树和当地的一些树木。这条山沟是周围大约100英亩的森林的排水廊道,它流通于居住区西边界的南、北方向。雨后山沟的水位可以上升到比平时高8到10英尺的地方。居住区附近先前的红河流域形 成了陡峭的河绝壁,绝壁周围是茂密的树林,这些景色形成了居住区的东边界。他们还对大门入口、车道以及住宅旁包括道路、墙壁、走廊、泊车区和雨水收集系统等在内的花园区域进行了规划。车道是两边突起呈曲线形的石状结构,车道比山沟的最高水位线略高,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避免雨水季节受雨水影响。这里大多的森林都得到了保护,除此之外还另种植了很多其他的树木。 爱丁堡雨水花园 爱丁堡雨水花园是为了给公园中的树木提供水分而建立的,同时也为整个的公园提供装饰性的作用,给人一个放松休闲的场所。墨尔本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干旱,这个雨水花园有效解决了这个干旱难题。经过设计,整个的雨水花园每年将吸收16000公斤的固体悬浮颗粒,同时通过植物生长吸收160公斤的营养盐、氮等一些元素,减少垃圾产量。同时地下存水的过滤水将达200千升,提供每年公园所需灌溉水的60%。

54广场和宾夕法尼亚大道雨水花园 之前被称作54广场和宾夕法尼亚大道2200号,是一个充满动感富于变化的混合功能开发区,与华盛顿环形区、23街和宾夕法尼亚大道相接,离白宫西北方向仅6个街区的距离。水景是大雨洪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收集基地中所有的雨水。接下来雨水通过雨洪过滤装置,排入位于庭院下五层停车库中容量7500加仑的蓄水池。开发区的屋顶包含8000平方英尺广阔的绿色屋顶,形成微气候,降低当地的热岛效应,提供鸟类栖息地,为建筑隔热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屋顶径流。 接下来雨水通过雨洪过滤装置,排入位于庭院下五层停车库中容量7500加仑的蓄水池。这些水被不断地循环,通过水生植物水景进行处理,提供补充性过滤。收集的水还将在整个生长季节中用于庭院植被的灌溉。波特兰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位于俄勒冈州会议中心的延伸地带,此项目不仅巧妙地解决了雨水排放和过滤的问题,同时还创造了优美的景观环境空间。雨园和南面大楼的入口相连,游人能从室外观景台上观赏到园内的景观和雨水处理装置的构成。雨园中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水渠和池塘让游人和当地居民直观地了解 到了雨水被收集和净化的过程。 雨水花园由:叠水体系、石材体系、植物体系三大体系组成。雨水花园在造型上通过一系列浅滩小瀑布以及被玄武岩堰 分隔而成的串联水池的做法,减缓了暴雨流下来的速度。一

雨水花园选址步骤分析

2016年第11期现代园艺景观设计| 雨水花园选址步骤分析 牛童刘青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山东青岛266033) 摘要:以雨水花园的选址为研究对象,对雨水花园在不同条件下的选址进行探究;把选址所考虑的多种现状作为 研究的基础,从现状条件分析入手,分析雨水花园在选址阶段的影响因素和设计步骤,从而可以高效节约的建设雨水花 园,涵养水源,减少雨水径流量,补充地下水,达到建设“海綿城市”的目的。 关键词:雨水花园;选址;分析 雨水花园不同于普通的花园,可以较为随意的根据场地 状况灵活变动。由于雨水花园的特性,决定了它的选址的局 限性。雨水花园是一个储水、渗水,补充地下水的生态景观设 施,因此,选址应充分围绕这一特点来进行考虑。 1雨水花园定义 通过对雨水花园的文献资料和国内外案例的研究和总 结,笔者认为雨水花园是一种以生物滞留为主要措施的景观 设施,可以利用天然地形或人工开凿,建在地势低洼浅凹的 区域。地表径流通过排水管、植草沟等方式将雨水收集到此 处,利用植被、土壤和微生物等,将雨水进行消纳和净化,消 纳不了的通过管渠进入排水管道排放。通过雨水花园的自然 做功,将雨水有机地利用、净化、吸收。 2 影响选址的因素 2.1地下水 地下水位决定着雨水花园的功能发挥情况。我国现今地 下水情况不容乐观,一是地下水水位,二是地下水污染。因此,设计雨水花园时,需要着重调查基址的地下水位置。地下 水位过高,雨水花园的雨水不能及时下渗,会造成植物腐烂,蚊虫滋生等,做不到雨水花园本质的功能;雨水花园过滤的 雨水应当经过评估检测,如果经过雨水花园的过滤,雨水无 法达到地下水排放的要求,则不能设置雨水花园。 2.2与建筑物关系 由于雨水花园是渗透性措施,所以雨水花园跟建筑的距 离需要仔细考虑。雨水花园包含水循环的蒸发、下渗、流动等 过程,因此雨水花园应当与建筑相隔一段距离,一方面防止 雨水的下渗造成建筑的问题,另一方面,尽量建在阳面,提高 雨水的蒸发效率。雨水花园的渗透性会使建筑基础发生一些 变化,比如含水量升高,甚至造成沉降或者墙体变形。据研 究,雨水花园距离建筑基础不得低于3m,距离含有地下空间 的建筑不得低于9m。 2.3地形 雨水花园主要是建在低洼或者浅凹的区域。如果基址没 有这种低洼地的话,也可以人工挖掘。地形决定了雨水的流 向,是否可以将雨水尽可能的引到雨水花园中,使大部分雨 水都可以通过雨水花园的过滤、渗透到地下水中,补充地下 水。雨水的引流也可以人工设计地形或者用引流的办法。雨 水花园的蓄水层尽量保持水平,否则会造成局部积水。 2.4 土壤 雨水花园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讲究一定的渗水速 率。针对场地中的土壤,有一个较为简便的检测方法。 (1)在需要建设雨水花园的地方挖一个深约15c m的浅坑,看水下渗的速率。如果在24小时内,浅坑的水可以入渗 完毕,则可以在此建设雨水花园。(2)应当观察场地内的土 质。由于雨水花园本质是生物滞留设施,依靠生物进行过滤 等功能,如果拟建设雨水花园的区域内植被较为健康,长势 良好,则说明此地适宜建造雨水花园;如果长势不好,则考虑 换土。可按以下比例配制:50%~ 60%的砂土和碎石;20% ~ 30%的腐殖土;20%~ 30%的表层土。(3)根据不同的场地现 状设计雨水花园。根据土壤状况及地形现状,通过分析评估 客土移植及土地平整等,对场地进行设计,可用雨水花园类 型为:渗透式雨水花园,半渗透半储存式雨水花园,储存式雨 水花园。偏渗透式雨水花园可以过滤污染物,补充地下水,减 缓雨水径流;偏储存式雨水花园可以过滤污染物,将雨水储 存起来供绿地或者厕所用水使用。 3 选址步骤 3.1地下水、污染物评估 地下水和污染物是决定此地是否适合建造雨水花园的 首要元素。如果地下水位过高,或者地表污染物经过过滤也 无法达到地下水排放标准,则雨水花园不适合建造。 3.2地形、场地建筑评估 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关系、面积等 进行评估。通过地形分析和建筑关系的评估,确定设计区域 是否适合建造雨水花园。如果大致符合雨水花园的要求,则 划定适合建造雨水花园的范围,根据雨水花园调整地形,使 其引导雨水流向,或者增设排水管,将雨水汇入雨水花园;如 果不符合,则不能建造雨水花园。 3.3 土壤评估 通过土壤评估,确定雨水花园的设计形式,如果建造雨水 花园所需土方量过大,超出原本预算则不宜建造雨水花园。 4总结 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中微观层面非常实用的技术措施,不仅可以消纳雨水,也可以美化环境。选址是雨水花园非常 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如果选址选得好,雨水花园便成功了一 半。本文通过对雨水花园选址的分析和设计,希望可以为雨 水花园的设计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宋珊珊.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场地规划与雨水花园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 2白洁.北京地区雨水花园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 3孙奎永.雨水花园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责任编辑禾初) -69 -

雨水花园概述及设计方案

雨水花园概述及设计方案 雨水花园是一种有效的雨水自然净化与处置技术,是“海绵城市”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收集地面或屋顶雨水,在地势较为低洼的区域,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近年来,北京旭莱特针对城市雨洪利用设计的雨水花园理念及技术运用景观化处理手段,使植物与材料成为花园主角,与城市景观相融合,让雨水设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除了具有实实在在的雨水调蓄功能外,更有着充满艺术气息的观赏价值,使之成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构建海绵城市的基本单元。 雨水花园,也被称为生物滞留区域,是指在园林绿地中种有树木或灌木的低洼区域,由树皮或地被植物作为覆盖。它通过减少雨水的停滞来补充地下水,并降低暴雨地表径流的洪峰,还可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发等过程减少污染,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如果说,普通花园是用来看的,那么雨水花园就是实干派,它在满足景观需求的同时,强调进行雨水管理,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先是水的花园,再是人的花园。北京旭莱特是雨水花园设计的先行者,巧妙的把雨水花园的实用性和欣赏型融合在一起。 一、雨水花园和普通花园的区别 【土层结构差异】 普通花园土壤一般直接采用原土,若考虑到肥力问题,可能只进行更换表层土,施加肥料等措施,土层处理简单。

而雨水花园远远没有你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雨水花园要求雨水在短时期内下渗净化,一般1至4小时内下渗完毕。因此土壤结构较普通花园渗水性强,要求有更复杂的土层结构。 【植物选配差异】 普通花园的植物,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以及业主的支付和管理能力来选择,以观赏性的草坪、植物为主。 雨水花园特殊的功能性和后期的自给自足决定了其选择的植物必须有一定的抗逆性,根系发达,生长强势,可以经受长期的干旱和短期的水涝。

美国雨水利用及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美国雨水利用及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摘要雨水利用是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战略和措施。雨水的处置是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因此需要学习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对美国部分城市地区的雨水规划利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以期能对我国的雨水利用领域的研究应用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雨水利用、景观设计、美国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强度人类活动改变了城市地表环境的结构与功能,使得相当比例的软性透水性下垫面被不透水表面(路面、屋面、地面)所覆盖,改变了地表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了雨水截留、下渗和蒸发等环节,导致水的自然循环规律发生变化,加剧了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因此,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显现出城市洪灾风险加大、雨水径流污染严重、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主要问题。雨水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就不仅是指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其意义更广泛、更深刻。 城市雨水是长期被忽视的一种水资源。雨水收集利用是针对因建筑屋顶、路面硬化导致区域内径流量增加而采取的对雨水进行就地收集、人渗、储存、处理、利用等措施。主要包括收集、储存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目前国际雨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理念以德国、美国、日本等为代表,强调雨水资源的多角度调控与多重利用,以减少进入城市排水系统的雨水径流量、减轻城市排水负担、保持城市水文生态过程良性循环为目的,以法律法规、经济、技术等手段构建完善的雨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雨水的资源功能,促进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区域水文循环过程。 二、雨水利用的发展及理念 雨水资源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年前,古代中东的纳巴特人在涅杰夫沙漠,把从岗丘汇集的径流由渠道分配到各个田块,或把径流储存到窑里,以供农作物利用,获得了较好的收成。阿富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国家也推广使用了纳巴特人的利用雨水资源的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前苏联、突尼斯、巴基斯坦、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对集水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墨西哥利用天然不透水的岩石表层为集水面;美国利用化学材料处理集水面以增加集水效率;美国、墨西哥、索马里在集水面上铺设塑料薄膜、沥青纸、金属板等,集流效果很好,但费用高。目前,德国、日本、加拿大等许多发达国家采用铁皮屋顶集流,将汇集径流贮存在蓄水池中,再通过输水管道灌溉庭院的花草树木和卫生间用水。 雨水资源管理是对雨水径流资源的利用,通过屋顶绿化、低洼绿地、渗透性辅面等措施强化雨水的储蓄和下渗以减少雨水径流,通过景观水体的调蓄削减外

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 生态城市与人居环境关键技术设计 课程作业1 案例分析 姓名:卢程 班级:1334501 学号:1133450116 提交时间:2016年10月8日

课程作业1 案例分析 基于生态示范的乡村公共空间修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设计 一、背景介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位于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村委会附近,包括村委会前已经硬化的场坝及南侧的空地,基地面积670m2。项目于2015年7—8月开始设计,整体于11月竣工。接手项目时,村委会前场坝空间局促单调。缺少活动及休憩设施;南侧空地原为废弃鱼塘,由于地势低洼,周围多个雨水口汇集于此,造成常年积水加之垃圾倾倒遍地无人清理,成为影响周围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地块。 莲麻村近年实施雨水工程和管线铺设,但由于沿用建设城市的惯性思路,地面过度硬化,农村区域又缺少人员及时管理维护,每逢雨季,地表径流大面积滞留,无法及时存蓄下渗到周边的自然土壤。在推进现代化市政设施建设同时,设计中忽视必要的生态措施,使自然生态的乡村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依靠排水管道的雨洪管理方式不能完全“代谢”;由于硬质化造成地表水土流失、局域本底环境改变、本地植物凋零等生态问题。 二、项目概述 设计以水为切入点。针对场地问题,试图塑造亲切闲逸的邻水活动空间,重拾岭南乡村以水叙事的传统,探索乡村公共活动与生态景观的融合。 生态雨水花园设计将雨水对抗变为和谐共生,充分利用广州地区降雨充沛、气候湿润的特点,形成雨季旱季差异性景观,将环境教育、生态示范与景观结合。 三、主要特点分析 1)通过打破场地边界,将鱼塘与村委会广场连接为一体,破除村委会的行政化印象,提升村委广场的亲和力;增加滨水活动及亲水空间,将原本局促的车行道转弯予以拓展,提高舒适度;植入景观构筑,改变原有视线焦点,将人的活动引入场地,丰富场地的空间形态。 2)运用海绵效应,就地化解矛盾。将雨水就地蓄留、就地消化旱涝问题,即通过简单的挖方和填方,解决低洼地的积水问题。形成了洼地与高岗地相结合的“海绵”系统。将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