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

断准则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 1

第4章概率 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 自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2.历经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 重、难点: 随机事件的特点并能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自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做;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 2.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2)某人的体温是100℃; (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4)水往低处流; (5)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3.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活动1: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序号是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活动2: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 (1)出现的点数是7,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1)上述两个活动中的两个事件(2)怎样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呢? (3)与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区别在哪里? 三、巩固新知: 1.下列事件是必然发生事件的是() A.打开电视机,正在转播足球比赛 B.小麦的亩产量一定为1000公斤 C.在只装有5个红球的袋中摸出1球是红球 D.农历十五的晚上一定能看到圆月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 义安镇栗村小学衡立华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义安镇栗村小学的教师衡立华,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 一、教材分析: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形象,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能性》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我不仅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注意统计知识与概率知识的联系,而且密切关注并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分析数据,帮助他们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二、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整合的角度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试验操作,懂得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知道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且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有关。。 2.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 3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以及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强调随机现象本质的感悟,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有关知识的建构。)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观察实验法。 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在课一开始用讲故事设置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验环节设计了摸棋子等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规律、发展学生思维。全课自始至终,让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人,发现的主人,诠释的主人。) 五、教学准备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内容:教材P99例1及“做一做”。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培养思考的有序性和创新意识,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实验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验”,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增强互助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 2 。 第一阶段自学阶段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喜欢运动吗?那么你们都喜欢什么运动呢?一天有些小朋友聚集在操场上 准备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可是这时他们正在为到底谁先开球发愁呢? 2.学生阅读教材99页主题图,你觉得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这样公平吗?为什么? 3. 硬币抛出后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这是一个不确定的事件,今天我们就进一步研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学生自学 1. 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反面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 2. 猜想:如果抛掷硬币10次,正面大约可能会出现多少次? 3.小组动手实验: (1)组内两位同学一组,一位同学抛硬币另一位记录每一次出现正、反面的情况。 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2)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有什么关系。 (3)观察表内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4.组内交流自己的自学成果和疑惑。 第二阶段导学阶段

一、导学释疑 1.小组汇报抛一枚硬币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结论并说出自己的猜想依据,可让学生动手抛硬币10次。 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和实验后的发现。 4.小结实验发现:有些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是总次数的一半,有些小组少一点,有些 小组多一点,但是全班加起来接近总次数的一半。 二、巩固提升 1.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数学家也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实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出示统计数据)同时出示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 2.游戏活动,体验可能性 下棋游戏,用转盘决定谁先走,课件出示转盘,学生观察转盘,判断用这种方式决定谁先走公不公平?为什么?如何修改呢? 第三阶段测评阶段 一、学生完成预习单上的习题。 二、交流检查测评结果。 三、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都非常善于思考,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件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例如抛掷硬币,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刚才我们投掷骰子,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6来表示,那么这些知识在数学上都叫做概率。概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应用广泛,比如天气预报、降水概率、航天发射等等都应用了概率的知识,它是怎么发展来的呢?请同学们观看课件。 板书设计: 可能性 正面:1/2 反面:1/2

九年级数学下册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案(新版)湘教版

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 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 事件的概念,并会识别;(重点) 2.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 小的. 一、情境导入 在一些成语中也蕴含着事件类型,例如 瓮中捉鳖、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水中捞月 所描述的事件分别属于什么类型事件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 机事件 【类型一】 必然事件 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如果|a|=|b|,那么a=b B.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C.圆的半径为3,圆外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5,过这点引圆的切线,则切线长为4 D.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 解析:由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也相等,因此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可能不相等,A选项错误;平分的弦若是直径,那么两条直径互相平分,很明显,它们不一定互相垂直,B选项错误;直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可得,C选项正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D选项错误.故选C.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 不可能事件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打开电视机,中央一台正在播放新闻 B.我们班的同学将来会有人当选为劳动模范 C.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D.太阳从西边升起 解析:“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个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所以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故选D.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类型三】 随机事件 下列事件:①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②测得某天的最高气温是100℃;③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2;④度量四边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________(填序号). 解析:书的页码可能是奇数,也有可能是偶数,所以事件①是随机事件;100℃的气温人不能生存,所以不可能测得这样的气温,所以事件②是不可能事件,属于确定事件;骰子六个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5、6,因此事件③是随机事件;四边形内角和总是360°,所以事件④是必然事件,属于确定事件.故答案是①③. 方法总结:一定发生的是必然事件,一定不发生的是不可能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是随机事件.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 探究点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类型一】 可能性大小的意义的理解 气象台预报“本市明天降雨可能性是80%”.对此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市明天将有80%的地区降雨 B.本市明天将有80%的时间降雨 C.本市明天肯定下雨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案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2.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体会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认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重点 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 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动脑筋:下列事件中,哪些一定发生,哪些不可能发生,哪些可能发生. ①晴天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②通常,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沸腾. ③a是实数,a2<0. ④种瓜得豆. ⑤买一张福利彩票,中奖. ⑥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 【教学说明】要求同学们凭生活经验或已学过知识,对上述问题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①和②.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③和④.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⑤和⑥.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性事件,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 请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例子. 例1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的点数,试问,下列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出现的点数大于0.

(2)出现的点数为7. (3)出现的点数为5. 【教学说明】本例比较简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答. 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动脑筋: ①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 ②一个袋中有8个球,5红3白,球的大小和质地完全相同,搅均匀后从袋中任意取出一个球,是取出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取出白球的可能性大?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小组回答完成. 归纳: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同. 例1如课本图,一个质地均匀的小立方体有6面,其中1个涂成红色,2个面涂成黄色,3个面涂成蓝色.在桌面扔这个小立方体,正面朝上的颜色可能出现哪些结果?这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3.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121的议一议. 练习1:1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掷一枚6面上分别刻有1,2,…6点的均匀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偶数; (2)在全是红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一球,结果是白球; (3)地球绕着太阳转. 练习2:1、比较下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如图,转动一个能自由转动的转盘,指针指向红色区域和指向白色区域; (2)小明和小亮做掷硬币的游戏,他们商定:将一枚硬币掷两次,如果两次朝上的面相同,那么小明获胜;如果两次朝上的面不同,那么小亮获胜.谁获胜的可能性大? 2、10张扑克牌中有3张黑桃、2张方片、5张红桃.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哪一种花色牌的可能性最大?抽到哪一种花色牌的可能性最小?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事件的分类及概念,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 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学们交流.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P122第1、2题.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4.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1课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知道生活中存在着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结合生活实际,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能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进行叙述,并能简单的说明原因。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已知的生活经验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能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44页例1、第45页上面的“做一做”和第47页“练习十一”的第1、2、3、4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数字卡片1、2、3共3张,纸盒2个,红色棋子10个,蓝色、绿色、黄色棋子各2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8分钟)1.猜数游戏。 展示数字卡片1、2、3。 打乱顺序,让学生抽一张,猜一猜抽到的是哪一张数字卡片。 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数字1、数字2或数字3。但没人能肯定到底是数字几。(板书:可能) 提问:抽出来的卡片可能是数字4吗?为什么? 学生答:不可能,因为这3张数字卡片中没有数字4。(板书:不可能) 将数字1和数字2的卡片拿走,只剩下数字3的卡片,让学生抽,猜一猜这是数字几。 学生答:是数字3。(板书:一定)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像上面这样,事情的发生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我们把它叫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能”“不可能”或“一定”是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吧!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0分钟)课件出示例1及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在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三种不同的表演形式的三张卡片中,三个人分别从中抽取一张来决定各自表演什么节目,推断可能出现的结果。(1)提问:如果让你抽一次,可能出现什么结果? 引导学生回答: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即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小结:抽到哪一种表演节目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23.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3.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填空题 1.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经过来确定. 2.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取出一张牌是大王,该事件发生(填“不太可能”“很有可能”). 3.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一般用字母来表示。 4.掷两玫1元硬币用P1,P2 分别表示正面朝上,一正一反朝上的可能性大小P1, _____ P2.5.从-1,0,1,2,3,4,5,6,7,8,9,10中任取一个数该数有平方根的可能性(填“不太可能”“很有能”). 6.A=“穿校服”, B=“不穿校服”,在学校里找一个学生,P(A) P(B) 二、选择题 7.一个布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的10个球,其中9个红球,1个黄球,从中 任意取一个,则“很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不太可能”发生事件()“不可能” 发生事件() A.摸到红球 B.摸到白球 C.摸到黄球 8.如一件事情,不发生可能达99.99%,那么它() A必然发生 B不可能发生 C很有可能发生 D不太可能发生 三、解答题 9.比较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将它们按可能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1)买一张彩票中大奖 (2)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一张牌抽到牌是红桃 (3)掷一枚硬币落地后反面朝上 (4)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停止后点数为2的朝上

10.(2010年山西)哥哥与弟弟玩一个游戏:三张大小、质地都相同的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1、2、3,将标有数字的一面朝下,哥哥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记下数字后放回洗匀,然后弟弟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计算抽得的两个数字之和,如果和为奇数,则弟弟胜;和为偶数,则哥哥胜。该游戏对对方(填“公平”或“不公平”)。 11.如图,圆盘分成8个相等的扇形,分别写有数字1-8,任意转动转盘,试比较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当指针落在扇形边界时,统计在逆时针方向相邻的扇形内) (1)指针落在数字8区域内。(2)指针落在奇数区域内。(3)指针落在3的倍数区域内。 四、选做题 12.请你设计一个游戏,其中包括“不太可能”发生事件,“很可能”发生事件,“不可能”发生事件。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案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体会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认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重点 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 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动脑筋: ①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 ②一个袋中有8个球,5红3白,球的大小和质地完全相同,搅均匀后从袋中任意取出一个球,是取出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取出白球的可能性大?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小组回答完成. 归纳: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同,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概率的大小. 二、例题讲解 例1、如教材134页图13-1,是一个可以转动的转盘.盘面上有8个全等的扇形区域,其中1个是红色,2个是绿色,2个是白色,3个是黄色.用力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对准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对准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例2、任意掷一枚骰子,比较下列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1)面朝上的点数系小于2;(2)面朝上的点数是奇数 (3)面朝上的点数是偶数;(4)面朝上的点数大于2. 三、练一练 1、比较下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如图,转动一个能自由转动的转盘,指针指向红色区域和指向白色区域; (2)小明和小亮做掷硬币的游戏,他们商定:将一枚硬币掷两次,如果两次朝上的面相同,那么小明获胜;如果两次朝上的面不同,那么小亮获胜.谁获胜的可能性大?

2、10张扑克牌中有3张黑桃、2张方片、5张红桃.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哪一种花色牌的可能性最大?抽到哪一种花色牌的可能性最小?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事件的分类及概念,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 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学们交流.

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 教案

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2.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体会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认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重点】 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 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动脑筋:下列事件中,哪些一定发生,哪些不可能发生,哪些可能发生. ①晴天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②通常,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沸腾. ③a是实数,a2<0. ④种瓜得豆. ⑤买一张福利彩票,中奖. ⑥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 【教学说明】要求同学们凭生活经验或已学过知识,对上述问题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①和②.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③和④.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⑤和⑥.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性事件,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

事件的分类 请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例子. 例1 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的点数,试问,下列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出现的点数大于0. (2)出现的点数为7. (3)出现的点数为5. 【教学说明】本例比较简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答. 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动脑筋: ①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 ②一个袋中有8个球,5红3白,球的大小和质地完全相同,搅均匀后从袋中任意取出一个球,是取出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取出白球的可能性大?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小组回答完成. 归纳: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同. 例1 教材P121例题 3.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121的议一议.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有两个事件,事件A:367人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事件B: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朝上的面点数为偶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事件A,B都是随机事件 B.事件A,B都是必然事件 C.事件A是随机事件,事件B是必然事件 D.事件A是必然事件,事件B是随机事件 2.下列事件:①在足球赛中,弱队战胜强队;②抛掷1枚硬币,硬币落地时正面朝上; ③任取两个正整数,其和大于1;④长为3cm,5cm,9cm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其

一、事件与概率(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练习题 系 专业 班 姓名 学号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 一.选择题 1.对掷一粒骰子的试验,在概率论中将“出现奇数点”称为 [ ] (A )不可能事件 (B )必然事件 (C )随机事件 (D )样本事件 2.下面各组事件中,互为对立事件的有 [ ] (A )1A ={抽到的三个产品全是合格品} 2A ={抽到的三个产品全是废品} (B )1B ={抽到的三个产品全是合格品} 2B ={抽到的三个产品中至少有一个废品} (C )1C ={抽到的三个产品中合格品不少于2个} 2C ={抽到的三个产品中废品不多于2个} (D )1D ={抽到的三个产品中有2个合格品} 2D ={抽到的三个产品中有2个废品} 3.下列事件与事件A B -不等价的是 [ ] (A )A AB - (B )()A B B ?- (C )AB (D )AB 4.甲、乙两人进行射击,A 、B 分别表示甲、乙射中目标,则A B ?表示 [ ] (A )二人都没射中 (B )二人都射中 (C )二人没有都射着 (D )至少一个射中 5.以A 表示事件“甲种产品畅销,乙种产品滞销”,则其对应事件A 为. [ ] (A )“甲种产品滞销,乙种产品畅销”; (B )“甲、乙两种产品均畅销”; (C )“甲种产品滞销”; (D )“甲种产品滞销或乙种产品畅销 6.设{|},{|02},{|13}x x A x x B x x Ω=-∞<<+∞=≤<=≤<,则AB 表示 [ ] (A ){|01}x x ≤< (B ){|01}x x << (C ){|12}x x ≤< (D ){|0}{|1}x x x x -∞<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求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

《求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实验过程,能够列出简单实验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 2、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数值表示及其表示方法; 3、在求日常生活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求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分析探究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幻灯片、电子表格、钢镚、转盘、骰子、几何画板.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实验观察: 通过大量的数学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简单事件的可能性的求法是由事件的结构决定的。 1.实验一、掷骰子实验: 问题:任意掷一枚骰子,求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4点”朝上;(2)奇数点朝上. (道理与抛钢镚类似,就不再全班试验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即可。) 解:因为任意掷一枚骰子,点数朝上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6个, 即:“1点”、“2点”、“3点”、“4点”、“5点”、“6点”,而且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 其中,出现“4点”朝上的结果有1个,出现“奇数点”朝上的结果有3个. 所以,“4点朝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 “奇数点朝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 2.实验二、我们做四选一的选择题时,随意选一个答案,那么正确率会是多少? 3.实验三、转盘实验:盘面上有8个全等的扇形区域,点击鼠标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 针对准黄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是多大?对准红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又是多大? 4.实验四:任意掷一枚瓶盖:求“盖口朝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解:虽然能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只有两个:“盖面朝上”和“盖口朝上”,但由于瓶盖不是均匀对称的,经过多次重复试验,这两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也不能用上述方法求它们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意图:使学生在大量的试验和事例的冲击下,自己感悟出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习题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50% B.一组数据2,2,3,6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2 C.为了了解岳阳5万名学生中考数学成绩,可以从中抽取10名学生作为样本 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S 甲2 =0.31,乙组数据的方差S 乙2 =0.02,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安定2、如图,从A地到C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是走水路、走陆路、走空中,从A地到B地有两条水路、两条陆路,从B 地到C地有3条陆路可供选择,走空中,从A地不经B地直线到C地,则从A 地到C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 A.20种B.8种C.5种D.13种 3、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摸到红球是必然事件 B.摸到白球是不可能事件 C.摸到红球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相等 D.摸到红球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4、有两个事件,事件A:367人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事件B:抛掷一枚平均的骰子,朝上的面点数为偶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事件A、B都是随机事件B.事件A、B都是必然事件C.事件A是随机事件,事件B是必然事件D.事件A是必然事件,事件B是随机事件5、下列事件中,属于随机事件的是( ) A.通常水加热到100℃时沸腾 B.测量孝感某天的最低气温,结果为﹣150℃ C.一个袋中装有5个黑球,从中摸出一个是黑球 D.篮球队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 6、下列说法 (1)抛一枚质量分布平均的硬币,是“正”是“反”无法预测,全凭运气.因此,抛1000次的话也许只有200次“正”,也许会有700次“正”,没有什么规律; (2)抛一枚质量分布平均的硬币,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机会均等.因此,抛1000次的话一定会有500次“正”,500次“反”. (3)如果一件事不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它就必然发生; (4)如果一件事不是必然发生的,那么它就不可能发生; 你认为正确的有个. 7、袋中有5个红球,6个白球,12个黑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事先选定一种颜色,若摸到的球的颜色与事先选定的一样,则获胜,否则就失败,为了尽可能获胜,你事先应选择的颜色是. 8、从10名学生(6男4女,其中小芳为女生)中,抽选6人参加“防震知识”竞赛.若规定男生选3人,则“选到小芳”的事件应该是____(选填“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9、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着大小、外形等一模一样的5个红球、3个蓝球和2个白球,它们已经在口袋中被搅匀了.请判断以下事件是可能发生,还是不可能发生,或者必然发生.(1)从口袋中任意取出1个球,是一个白球; (2)从口袋中一次任意取出5个球,全是蓝球;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设计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44页例1,第45页“做一做”和练习十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 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扑克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牌游戏。 展示红桃A、黑桃A、方块A、梅花A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A。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 师:你们有不同的意见,但谁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吗?(没有)因此,咱们应该在回答时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可能)这张牌有哪几种可能?让学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它可能是红桃K吗?(板书:不可能) 展示四张红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A。 能说得肯定一些吗?为什么这么肯定?(板书:一定) 它可能是黑桃A吗? 2.揭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不能确定它发生的结果,有些事件能确定它发生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课件出示主题图, (1)教师提问: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组织学生汇报。

(3)如果让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结果? (4)教师小结:每名同学表演什么节目是不确定的,因为有些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2.模拟演示,教学教材第44页例1。 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①观察图(1),请学生说说图意。 ②老师:三张卡片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小明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③小明抽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这说明了什么? 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事件 (1)①观察图,请学生说说图意。 ②老师:小明抽到了跳舞,还剩下两张卡片,接下来小丽可能会抽到什么?不可能抽到什么? ③教师小结。 从两张卡片中抽取一张,抽到任何一张都是有可能的,这也是事件的不确定性。不可能抽到跳舞这是事件的确定性。 (2)①观察图,请你说说图意。 ②小丽抽到了朗诵,最后只剩下一张了,小雪会抽到什么?为什么? 3.教师总结 前两次抽卡片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第一次抽卡片有三种可能,第二次抽卡片有两种可能,是不确定事件;而第三次抽卡片时只有一张了,没有别的可能性,所以是确定事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2.从下面的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白球?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白球?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白球?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知识点总结)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一、随机事件 1、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作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作不可能事件. 3、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作随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随机事件. 4、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随机事件的确定事件. 5、试验 为了探索随机现象发生的规律,就要对随机现象进行观察或模拟,这种观察或模拟的过程就叫作试验. 【注】(1)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事先并不能判断将出现哪种结果,这种现象就叫作随机现象. 应当注意的是,随机现象绝不是杂乱无章的现象,这里的“随机”有两方面意思:①这种现象的结果不确定,发生之前不能预言;②这种现象的结果带有偶然性. 虽然随机现象的结果不确定,带有某种偶然性,但是这种现象的各种可能结果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我们称这种规律性为统计规律性. 统计和概率就是从量的侧面去研究和揭示

随机现象的这种规律性,从而实现随机性和确定性之间矛盾的统一. (2)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反映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确定性现象,而随机事件反映的则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随机现象. (3)随机试验满足的条件: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所有结果都是明确可知的,但不止一个;每一次试验的结果是可能结果中的一个,但不确定是哪一个. 随机事件也可以简称为事件,但有时为了叙述的简洁性,也可能包含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 二、基本事件空间 1、基本事件 在试验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而其他事件都可以用它们进行描述,这样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 2、基本事件空间 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称为基本事件空间,常用大写字母Ω来表示,Ω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并且Ω中包含了所有的基本事件. 【注】基本事件是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的最小单位,它不能再分,其他的事件都可以用这些基本事件来表示;在写一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时,应注意每个基本事件是否与顺序有关系;基本事件空间包含了所有的基本事件,在写时应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三、频率与概率 1、频数与频率 在相同条件S下进行了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则称在n次试验中

数学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点归纳

数学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点归纳 一、随机事件 主要掌握好(三四五) (1)事件的三种运算:并(和)、交(积)、差;注意差A-B可以表示成A与B的逆的积。 (2)四种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德莫根律。 (3)事件的五种关系:包含、相等、互斥(互不相容)、对立、相互独立。 二、概率定义 (1)统计定义:频率稳定在一个数附近,这个数称为事件的概率; (2)古典定义:要求样本空间只有有限个基本事件,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事件A所含基本事件个数与样本空间所含基本事件个数的比称为事件的古典概率; (3)几何概率:样本空间中的元素有无穷多个,每个元素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可以将样本空间看成一个几何图形,事件A看成这个图形的子集,它的概率通过子集图形的大小与样本空间图形的大小的比来计算; (4)公理化定义:满足三条公理的任何从样本空间的子集集合到[0,1]的映射。 三、概率性质与公式 (1)加法公式:P(A+B)=p(A)+P(B)-P(AB),特别地,如果A与B互不相容,则P(A+B)=P(A)+P(B); (2)差:P(A-B)=P(A)-P(AB),特别地,如果B包含于A,则 P(A-B)=P(A)-P(B); (3)乘法公式:P(AB)=P(A)P(B|A)或P(AB)=P(A|B)P(B),特别地,如果A与B相互独立,则P(AB)=P(A)P(B); (4)全概率公式:P(B)=∑P(Ai)P(B|Ai).它是由因求果, 贝叶斯公式:P(Aj|B)=P(Aj)P(B|Aj)/∑P(Ai)P(B|Ai).它是由果索因;

如果一个事件B可以在多种情形(原因)A1,A2,....,An下发生,则用全概率公式求B发生的概率;如果事件B已经发生,要求它是由Aj引起的概率,则用贝叶斯公式. (5)二项概率公式:Pn(k)=C(n,k)p^k(1-p)^(n-k),k=0,1,2,....,n. 当一个问题可以看成n重贝努力试验(三个条件:n次重复,每次只有A与A的逆可能发生,各次试验结果相互独立)时,要考虑二项概率公式.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010.12 教学目标:1、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掌握类比的转化的思想方法,建立实验模型,转化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或游戏规则,完成游戏规则公平性的分析与判断; 3、培养学生的类比转化思想和交流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分析与判断,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或游戏规则 教学难点:概率事件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 如果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结果的可能性相同,机会均等 n 结果总数为n,P(A)= m P(A)的取值范围0≤P(A)≤1 P(A)=0---必然事件 P(A)=1---不可能事件 0

甲、乙两人玩出拳游戏“石头,剪刀,布”, (1)分析这个游戏的公平性,若不公平对谁有利?若公平说明理由。 (2)甲赢与不赢的可能性哪个大?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猜拳游戏出发,感受概率事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建立数学模型,完成概率事件的分析与判断,为今后树状图的学习做准备,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 剪刀 剪刀剪刀 剪刀石头石头石头布石头 布布布 四、实验设计 (1)设计一个摸球实验,使得从口袋里随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而摸到黄球和绿球的可能性相等,口袋里放三种颜色的球各多少个?(设计一种即可) 设计意图:开放性题目的设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实验现象中可能性的逆向问题的思考 (2)设计一个两人玩的摸球实验,选择大小和质量都相同的三种颜色的4个球,放进口袋里,规定:无论谁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算甲赢;摸到白球,算乙赢;摸到其他颜色的球,不分输赢。每一次摸出球,根据球的颜色决定输赢后,将球放回口袋搅匀下次再摸。 设计下列游戏 (1)要使甲、乙两人赢得可能性相等,口袋里应放红球、白球、其他颜色的球各多少个?(2)要是甲赢的可能性比乙赢得可能性大,口袋里应放红球、白球和其他颜色的球各多少个?设计意图:增加实验难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某商场进行迎元旦送大礼活动.活动规则:凡在本商场购买商品就可以获得一次转转盘的机会(转盘分为5个扇形区域,分别是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不获奖),转盘指针停在哪个获奖区域就可以获得该区域相应等级奖品一件.商场工作人员在制作转盘时,将获奖扇形区域圆心角分配如下表: 特等奖1°一等奖10 °二等奖30°三等奖90°

可能性和概率

3.3 可能性和概率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可能性和概率是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事件的可能性》的第3节内容。这是在学生通过具体情境了解了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并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会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统计在简单问题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种数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可能性事件的进一步学习和提升。通过一些简单的事例,初步认识概率的意义,导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知道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1。这样的安排完全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分步到位,螺旋式上升的整体设计。 教材中通过以下步骤建立概率的意义:通过实例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定义概率——在等可能性的前提下用比的形式来表示概率。其中第3个步骤“等可能性”这个前提十分重要。课本通过说理的方法来让学生认识等可能性。有关概率的概念,本教科书将在八年级下册学习频数和频率的基础上,主要安排在九年级上册学习。因此在本章教学中尽量不随意提高要求,主要是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概率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遵循启发式原则,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本节课采取发现与探究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师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经历实际问题的情景,这是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的唯一途径。教学中应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等可能性?怎样认识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计算等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对学生来说不太容易。涉及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习题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习题一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一、填空题 1.设随机试验E 对应的样本空间S ,与其任何事件不相容的事件为φ,而与其任何事件相互独立的事件为φP (A|B )=1, 则A 、B 两事件的关系为 A=B ;设E 为等可能型试验,且S 包含 10 个样本点,则按古典概率的定义其任一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0.1 。 2.若A 表示某甲得100分的事件,B 表示某乙得100分的事件,则 (1)A 表示 甲未得100分的事件; (2)A B ?表示 甲乙至少有一人得100分的事件; (3)AB 表示 甲乙都得100的事件; (4)AB 表示 甲得100分,但乙未得100分的事件; (5)AB 表示 甲乙都没得100分的事件; (6)AB 表示 甲乙不都得100分的事件; 3.若事件,,A B C 相互独立,则()P A B C ??= ()()()()()()()()()()P A P B P C P A P B P A P C P B P C P A P B P C ++---+。 4.若事件,A B 相互独立,且()0.5,()0.25,P A P B ==则 ()P A B ?=0.625。 5.设111()()(),()()(),(),4816 P A P B P C P AB P AC P BC P ABC =======则 ()P A B C ??=167;()P ABC =169 ;(,,)P A B C =至多发生一个43;(,,P A B C =恰好发生一个)163 ;(|)P A A B C ??=74。 6.袋中有 50 个乒乓球,其中 20 个是黄球,30 个白球,今有两人依次随机地从袋中各取1球,取后不放回,则第二个人取得黄球的概率是 0.4 。 7.将 C ,C ,E ,E ,I,N,S 七个字母随机地排成一行,则恰好排成英文单词 SCIENCE 的概率为11260 。 8.10 件产品有 4 件次品,现逐个进行检查,则不连续出现 2 个次品的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