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解析版)

专题16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解析版)
专题16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解析版)

中考常考几何模型

专题16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1、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 P 作 PA⊥OM 于点 A,PB⊥ON 于点 B。

结论:PB=PA。

2、截取构造对称全等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点 A 是射线 OM 上任意一点,在 ON上截取 OB=OA,连接 PB。结论:△OPB≌△OPA。

3、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如图,P 是∠MO 的平分线上一点,AP⊥OP 于 P 点,延长 AP 于点 B。

结论:△AOB 是等腰三角形。

4、角平分线+平行线

如图,P 是∠MO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 P 作 PQ∥ON,交 OM 于点 Q。结论:△POQ 是等腰三角形。

模型精练:

1.(2019?东平县二模)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内角∠ABC的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0°,则∠CAP=()

A.40°B.45°C.50°D.60°

2.(2019?桂平市期末)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12cm,BD=8cm,那么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

A.2cm B.4cm C.6cm D.10cm

3.(2020?浙江自主招生)如图,在△ABC中,AD是∠A的外角平分线,P是AD上异于A的任意一点,设PB=m,PC=n,AB=c,AC=b,则(m+n)与(b+c)的大小关系是()

A.m+n>b+c B.m+n<b+c C.m+n=b+c D.无法确定

4.(2019?兰山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交AB 于M,交AC于N,若BM+CN=11,则线段MN的长为.

5.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BAC=90°,BF平分∠ABC,CD⊥BD交BF的延长线于点D,试说明:BF=2CD.

6.如图,在△ABC中,∠ABE=2∠C,AD是∠BAC的平分线,BE⊥AD,垂足为E (1)若∠C=30°,求证:AB=2BE.

(2)若∠C≠30°,求证:BE=1

2(AC﹣AB).

7.(2019?沂源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ABC=40°,BD是∠ABC的平分线,延长BD至E,使DE=AD,求证:∠ECA=40°.

8.(2019?临洮县期末)已知△ABC中,AB=AC,∠A=108°,BD平分∠ABC,求证:BC=AC+CD.

9.(2019?自贡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DC,

(1)若BD⊥CD,∠C=60°,BC=10,求AD的长;

(2)若BD平分∠ABC,求证:∠A+∠C=180°.

10.(2019?宜昌期中)(1)已知: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90°,AD是∠BAC的外角平分线,交CB边的延长线于点D.求证:BD=AB+AC;

(2)对于任意三角形ABC,∠ABC=2∠C,AD是∠BAC的外角平分线,交CB边的延长线于点D,如图2,请你写出线段AC、AB、B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11.(2019?潮南区期中)在△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AD⊥BD,垂足是D.(1)求证:∠2=∠1+∠C;

(2)若ED∥BC,∠ABD=28°,求∠ADE的度数.

12.(2019?蔡甸区校级月考)如图,在△ABC,AD平分∠BAC,E、F分别在BD、AD上,且DE=CD,EF=AC,求证:EF∥AB.

13.(2019?崇安区校级月考)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E平分∠BAD,BE平分∠ABC,且AE、BE交CD于点E.试说明AD=AB﹣BC的理由.

14.(2019?江夏区校级月考)如图1,AB∥CD,P为AB、CD之间一点

(1)若AP平分∠CAB,CP平分∠ACD.求证:AP⊥CP;

(2)如图(2),若∠BAP=2

5∠BAC,∠DCP=

2

5∠ACD,且AE平分∠BAP,CF平分∠DCP,猜想∠E+

∠F的结果并且证明你的结论;

(3)在(1)的条件下,当∠BAQ=1

3∠BAP,∠DCQ=

1

3∠DCP,H为AB上一动点,连HQ并延长至K,

使∠QKA=∠QAK,再过点Q作∠CQH的平分线交直线AK于M,问当点H在射线AB上移动时,∠QMK的大小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其取值范围.

15.(2019?东湖区校级月考)(1)如图1,已知:在△ABC中,AB=AC=10,BD平分∠ABC,CD平分∠ACB,过点D作EF∥BC,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则图中共有个等腰三角形;EF与BE、C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EF的周长是

(2)如图2,若将(1)中“△ABC中,AB=AC=10”改为“若△ABC为不等边三角形,AB=8,AC =10”其余条件不变,则图中共有个等腰三角形;EF与BE、C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证明你的结论,并求出△AEF的周长

(3)已知:如图3,D在△ABC外,AB>AC,且BD平分∠ABC,CD平分△ABC的外角∠ACG,过点D作DE∥BC,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则EF与BE、CF之间又有何数量关系呢?直接写出结论不证明.

中考常考几何模型

专题16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1、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 P 作 PA⊥OM 于点 A,PB⊥ON 于点 B。

结论:PB=PA。

2、截取构造对称全等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点 A 是射线 OM 上任意一点,在 ON上截取 OB=OA,连接 PB。结论:△OPB≌△OPA。

3、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如图,P 是∠MO 的平分线上一点,AP⊥OP 于 P 点,延长 AP 于点 B。

结论:△AOB 是等腰三角形。

4、角平分线+平行线

如图,P 是∠MO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 P 作 PQ∥ON,交 OM 于点 Q。结论:△POQ 是等腰三角形。

模型精练:

1.(2019?东平县二模)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内角∠ABC的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0°,则∠CAP=()

A.40°B.45°C.50°D.60°

【点睛】根据外角与内角性质得出∠BA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出∠CAP=∠F AP,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解:延长BA,作PN⊥BD,PF⊥BA,PM⊥AC,

设∠PCD=x°,

∵CP平分∠ACD,

∴∠ACP=∠PCD=x°,PM=PN,

∵BP平分∠ABC,

∴∠ABP=∠PBC,PF=PN,

∴PF=PM,

∵∠BPC=40°,

∴∠ABP=∠PBC=∠PCD﹣∠BPC=(x﹣40)°,

∴∠BAC=∠ACD﹣∠ABC=2x°﹣(x°﹣40°)﹣(x°﹣40°)=80°,

∴∠CAF=100°,

在Rt△PF A和Rt△PMA中,

{PA=PA

PM=PF,

∴Rt△PF A≌Rt△PMA(HL),

∴∠F AP=∠P AC=50°.

故选:C.

2.(2019?桂平市期末)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12cm,BD=8cm,那么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

A.2cm B.4cm C.6cm D.10cm

【点睛】先求出CD的长,过点D作DE⊥AB于点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可得DE=CD,从而得解.

【解析】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

∵BC=12cm,BD=8cm,

∴CD=BC﹣BD=12﹣8=4cm,

∵∠C=90°,AD平分∠CAB,

∴DE=CD=4cm,

即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4cm.

故选:B.

3.(2020?浙江自主招生)如图,在△ABC中,AD是∠A的外角平分线,P是AD上异于A的任意一点,设PB=m,PC=n,AB=c,AC=b,则(m+n)与(b+c)的大小关系是()

A.m+n>b+c B.m+n<b+c C.m+n=b+c D.无法确定

【点睛】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AE=AC,连接EP,证明△ACP和△AEP全等,推出PE=PC,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得到m+n>b+c.

【解析】解: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AE=AC,连接EP,

∵AD是∠A的外角平分线,

∴∠CAD=∠EAD,

在△ACP和△AEP中,{AE=AC

∠CAD=∠EAD AP=AP

∴△ACP≌△AEP(SAS),∴PE=PC,

在△PBE中,PB+PE>AB+AE,

∵PB=m,PC=n,AB=c,AC=b,

∴m+n>b+c.

故选:A.

4.(2019?兰山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交AB 于M,交AC于N,若BM+CN=11,则线段MN的长为11.

【点睛】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MEB=∠EBC,∠NEC=∠ECB,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MBE=∠EBC,∠NCE=∠ECB,求出∠MEB=∠MBE,∠NEC=∠NCE,推出ME=BM,EN=CN即可.【解析】解:∵MN∥BC,

∴∠MEB=∠EBC,∠NEC=∠ECB,

∵∠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

∴∠MBE=∠EBC,∠NCE=∠ECB,

∴∠MEB=∠MBE,∠NEC=∠NCE,

∴ME=BM,EN=CN,

∵BM+CN=11,

∴EM+EN=11,

即MN=11,

故答案为:11.

5.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BAC=90°,BF平分∠ABC,CD⊥BD交BF的延长线于点D,试说明:BF=2CD.

【点睛】作BE的中点E,连接AE、AD,根据直角三角形得到性质就可以得出AE=BE=EF,由BD平分∠ABC就可以得出∠ABE=∠DBC=22.5°,从而可以得出∠BAE=∠BAE=∠ACD=22.5°,∠AEF =45°,由∠BAC=90°,∠BDC=90°就可以得出A、B、C、D四点共圆,求出AD=DC,证△ADC ≌△AEB推出BE=CD,从而得到结论.

【解析】解:取BF的中点E,连接AE,AD,

∵∠BAC=90°,

∴AE=BE=EF,

∴∠ABD=∠BAE,

∵CD⊥BD,

∴A,B,C,D四点共圆,

∴∠DAC=∠DBC,

∵BF平分∠ABC,

∴∠ABD=∠DBC,

∴∠DAC=∠BAE,

∴∠EAD =90°, ∵AB =AC , ∴∠ABC =45°,

∴∠ABD =∠DBC =22.5°, ∴∠AED =45°, ∴AE =AD ,

在△ABE 与△ADC 中, {∠ABE =∠DAC ∠BAE =∠ACD AE =AD

, ∴△ABE ≌△ADC , ∴BE =CD , ∴BF =2CD .

6.如图,在△ABC 中,∠ABE =2∠C ,AD 是∠BAC 的平分线,BE ⊥AD ,垂足为E (1)若∠C =30°,求证:AB =2BE .

(2)若∠C ≠30°,求证:BE =12

(AC ﹣AB ).

【点睛】(1)由BE ⊥AD ,得到∠AEB =90°,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BE =6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BAE =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刻得到结论;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 =AF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E =∠ABE =2∠C ,根据三

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C=∠CBF,得到BF=CF,于是得到结论.【解析】解:(1)∵BE⊥AD,

∴∠AEB=90°,

∵∠ABE=2∠C,∠C=30°,

∴∠ABE=60°,

∴∠BAE=30°,

∴AB=2BE;

(2)∵AD是∠BAC的平分线,BE⊥AD,

∴AB=AF,

∴∠AFE=∠ABE=2∠C,

∵∠AFE=∠C+∠CBF,

∴∠C=∠CBF,

∴BF=CF,

∵BF=2BE,

∴CF=AC﹣AB=BE=2BE,

∴BE=1

2(AC﹣AB).

7.(2019?沂源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ABC=40°,BD是∠ABC的平分线,延长BD至E,使DE=AD,求证:∠ECA=40°.

【点睛】在BC上截取BF=AB,连DF,根据SAS可证明△ABD≌△FBD,得出DF=DA=DE,证明△DCE≌△DCF,故∠ECA=∠DCB=40°.

【解析】证明:在BC上截取BF=AB,连DF,

∵BD是∠ABC的平分线,

∴∠ABD=∠FBD,

∴△ABD≌△FBD(SAS),

∴DF=DA=DE,

又∵∠ACB=∠ABC=40°,∠DFC=180°﹣∠A=80°,

∴∠FDC=60°,

∴∠EDC=∠ADB=180°﹣∠ABD﹣∠A=180°﹣20°﹣100°=60°,

∴△DCE≌△DCF(SAS),

故∠ECA=∠DCB=40°.

8.(2019?临洮县期末)已知△ABC中,AB=AC,∠A=108°,BD平分∠ABC,求证:BC=AC+CD.

【点睛】在线段BC 上截取BE =BA ,连接DE .则只需证明CD =CE 即可.结合角度证明∠CDE =∠CED . 【解析】证明:在线段BC 上截取BE =BA ,连接DE .

∵BD 平分∠ABC ,

∴∠ABD =∠EBD =1

2

∠ABC .

在△ABD 和△EBD 中, {BE =BA

∠ABD =∠EBD BD =BD

, ∴△ABD ≌△EBD .(SAS )

∴∠BED =∠A =108°,∠ADB =∠EDB .

又∵AB =AC ,∠A =108°,∠ACB =∠ABC =

1

2

×(180°﹣108°)=36°, ∴∠ABD =∠EBD =18°.

∴∠ADB =∠EDB =180°﹣18°﹣108°=54°.

∴∠CDE =180°﹣∠ADB ﹣∠EDB =180°﹣54°﹣54°=72°. ∴∠DEC =180°﹣∠DEB =180°﹣108°=72°. ∴∠CDE =∠DEC . ∴CD =CE .

∴BC =BE +EC =AB +CD .

9.(2019?自贡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 >BA ,AD =DC , (1)若BD ⊥CD ,∠C =60°,BC =10,求AD 的长; (2)若BD 平分∠ABC ,求证:∠A +∠C =180°.

【点睛】(1)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C ,即可得出答案;

(2)在BC 上截取BE =BA ,连接DE ,推出△ABD ≌△EBD ,推出∠A =∠BED ,AD =DE =DC ,推出∠BED +∠C =180°,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1)解:∵BD ⊥CD ,∠C =60°, ∴∠CBD =30°,

∴DC =1

2BC =5, ∵AD =DC =5;

(2)证明:在BC 上截取BE =BA ,连接DE ,如图所示: ∵BD 平分∠ABC , ∴∠ABD =∠EBD ,

在△ABD 和△EBD 中,{AB =BE

∠ABD =∠EBD BD =BD ,

∴△ABD ≌△EBD (SAS ), ∴∠A =∠BED ,AD =DE , ∵AD =DC ,

∴DE=DC,

∴∠C=∠DEC,

∵∠BED+∠DEC=∠A+∠DEC=∠A+∠C=180°,

即∠A+∠C=180°.

10.(2019?宜昌期中)(1)已知: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90°,AD是∠BAC的外角平分线,交CB边的延长线于点D.求证:BD=AB+AC;

(2)对于任意三角形ABC,∠ABC=2∠C,AD是∠BAC的外角平分线,交CB边的延长线于点D,如图2,请你写出线段AC、AB、B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点睛】(1)在CA的延长线上截取AE=AB,连接DE,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就可以得出△EAD≌△BAD,得出∠AED=∠ABD=90°,DB=DE,就可以得出DB=AB+AC;

(2)在C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AE=AB,连接DE,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ED≌△ABD,就可以得出DE=DB,∠AED=∠ABD,就可以得出∠DEF=∠ABC,就可以得出∠EDC=∠C,进而得出结论.

【解析】证明:(1)在CA的延长线上截取AE=AB,连接DE.

∵AD 平分∠EAB , ∴∠EAD =∠BAD , 在△EAD 和△BAD 中, {EA =BA

∠EAD =∠BAD AD =AD

, △EAD ≌△BAD (SAS ). ∴∠AED =∠ABD ,DB =DE , ∵AB =BC ,∠ABC =90° ∴∠C =45°,∠ABD =90°, ∴∠AED =90°, ∴∠EDC =45°, ∴∠EDC =∠C , ∴DE =EC . ∴BD =EC . ∵EC =AE +AC , ∴BD =AE +AC

∴DB =AE +AC =AB +AC ;

(2)BD =AB +AC ,理由如下:

在C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AE =AB ,连接DE , ∵AD 平分∠EAB , ∴∠EAD =∠BAD , 在△EAD 和△BAD 中, {EA =BA

∠EAD =∠BAD AD =AD

, ∴△EAD ≌△BAD (SAS ). ∴∠AED =∠ABD ,DB =DE .

∵∠AED +∠FED =180°,∠ABD +ABC =180°, ∴∠FED =∠ABC . ∵∠ABC =2∠C , ∴∠FED =2∠C . ∵∠FED =∠EDC +∠C , ∴2∠C =∠EDC +∠C , ∴∠C =∠EDC , ∴DE =CE . ∴BD =EC . ∵EC =AE +AC , ∴BD =AE +AC

∴DB =AE +AC =AB +AC .

专题16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解析版)

中考常考几何模型 专题16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1、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 P 作 PA⊥OM 于点 A,PB⊥ON 于点 B。 结论:PB=PA。 2、截取构造对称全等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点 A 是射线 OM 上任意一点,在 ON上截取 OB=OA,连接 PB。结论:△OPB≌△OPA。 3、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如图,P 是∠MO 的平分线上一点,AP⊥OP 于 P 点,延长 AP 于点 B。 结论:△AOB 是等腰三角形。 4、角平分线+平行线 如图,P 是∠MO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 P 作 PQ∥ON,交 OM 于点 Q。结论:△POQ 是等腰三角形。

模型精练: 1.(2019?东平县二模)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内角∠ABC的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0°,则∠CAP=() A.40°B.45°C.50°D.60° 【点睛】根据外角与内角性质得出∠BA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出∠CAP=∠F AP,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解:延长BA,作PN⊥BD,PF⊥BA,PM⊥AC, 设∠PCD=x°, ∵CP平分∠ACD, ∴∠ACP=∠PCD=x°,PM=PN, ∵BP平分∠ABC, ∴∠ABP=∠PBC,PF=PN,

∴PF=PM, ∵∠BPC=40°, ∴∠ABP=∠PBC=∠PCD﹣∠BPC=(x﹣40)°, ∴∠BAC=∠ACD﹣∠ABC=2x°﹣(x°﹣40°)﹣(x°﹣40°)=80°, ∴∠CAF=100°, 在Rt△PF A和Rt△PMA中, {PA=PA PM=PF, ∴Rt△PF A≌Rt△PMA(HL), ∴∠F AP=∠P AC=50°. 故选:C. 2.(2019?桂平市期末)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12cm,BD=8cm,那么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 A.2cm B.4cm C.6cm D.10cm 【点睛】先求出CD的长,过点D作DE⊥AB于点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可得DE=CD,从而得解. 【解析】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

(完整版)七年级尖子班讲义第1讲平行线四大模型

平行线四大模型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l、平行线的判定 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如果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可以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但是,由于直线无限延伸,检验它们是否相交有困难,所以难以直接根据定义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这就需要更简单易行的判定方法来判定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l: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如上图: 若已知∠1=∠2,则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若已知∠1=∠3,则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若已知∠1+ ∠4= 180°,则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另有平行公理推论也能证明两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当它们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内错角、同 旁内角也有相应的数量关系,这就是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本讲进阶平行线四大模型 模型一“铅笔”模型 点P在EF右侧,在AB、CD内部“铅笔”模型结论1:若AB∥CD,则∠P+∠AEP+∠PFC=3 60°; 结论2:若∠P+∠AEP+∠PFC= 360°,则AB∥CD. 模型二“猪蹄”模型(M模型) 点P在EF左侧,在AB、CD内部“猪蹄”模型结论1:若AB∥CD,则∠P=∠AEP+∠CFP; 结论2:若∠P=∠AEP+∠CFP,则AB∥CD. 模型三“臭脚”模型 点P在EF右侧,在AB、CD外部“臭脚”模型结论1:若∥,则∠=∠-∠或∠=∠-∠; 结论2:若∠P=∠AEP-∠CFP或∠P=∠CFP-∠AEP,则AB∥CD. 模型四“骨折”模型 点P在EF左侧,在AB、CD外部“骨折”模型结论1:若∥,则∠=∠-∠或∠=∠-∠; 结论2:若∠P=∠CFP-∠AEP或∠P=∠AEP-∠CFP,则AB∥CD.

几何证明角平分线模型(高级)

几何证明——角平分线模型(高级) 【经典例题】 例1、已知如图,ABC ?中,BC AC =,AD 平分CAB ∠,若ο 100=∠C ,求证:CD AD AB +=。 例2、如图,已知在ABC ?中,ο 60=∠B ,ABC ?的角平分线CE AD ,相交于点O ,求证:AC CD AE =+。 E O B 例3、如图,BD 平分ABC ∠,?=∠45ADB ,BC AE ⊥,求AED ∠. A B C D 例4、已知,如图ABC ?中,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求证:BD AC DC AB ?=?.

例5、如图,已知P 为锐角△ABC 内一点,过P 分别作AB AC BC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 E D ,,,BM 为ABC ∠的平分线,MP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N ;如果PF PE PD +=,求证:CN 是ACB ∠的平分线。 A B C N M P D E F 例6、如图,在梯形ABCD 中,BC AD //,DC AB =,?=∠80ABC ,E 是腰CD 上一点,连接BE 、AC 、 AE ,若?=∠60ACB ,?=∠50EBC ,求EAC ∠的度数. B C E 例7、已知:ABC ?中,BC AB <,AC 的中点为M ,AC MN ⊥交ABC ∠的角平分线于N . (1)如图1,若?=∠60ABC ,求证:BN BC BA 3= +;

(2)如图2,若?=∠120ABC ,则BA 、BC 、BN 之间满足什么关系式,并对你得出的结论给予证明. A C 【提升训练】 1、在ABC ?中,AB 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P 是AD 上任意一点.求证:AB AC PB PC ->-. B 2、如图,在ABC ?中,A ∠等于ο 60,BE 平分CD ABC ,∠平分ACB ∠,求证:EH DH =。 3、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平分BAC ∠,AD AB =,CM AD ⊥于M ,求证:2AB AC AM +=。

平行线有关模型汇总

直线平行的条件和性质 1. 猪蹄模型 已知:如图,AB ∥CD ,求证:∠B+∠D=∠BED 。 2. 铅笔模型 如图,已知: CD AB ∥,求证: ∠+B ∠D +∠=BED 360°. (至少用三种方法) 3. 其他 4. 角平分线 如图1,在ABC ?中,BE 平分,ABC CE ∠平分ACB ∠.若80A ∠=?,则BEC ∠= ;若A n ∠=?,求BEC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如图3,在ABC ?中,BO 平分外角,CBD CO ∠平分外角BCE ∠.若A n ∠=?,求BOC ∠. 如图5,在ABC ?中,BE 平分ABC ∠, CE 平分外角ACM ∠.若A n ∠=?,求BEC ∠. 5. “8”字形 如图b 所示的“ ”字型,其也存在着一个等式:1+2=3+4∠∠∠∠,请证明; 6. “A ”字型 如图a 所示的“”字型,我们可称其为“A 字型”或“塔形”,其存在一个等式: 1+2=3+4∠∠∠∠,请证明;

7. 燕尾形 如图c所示,其也存在着如下等式:D A B C ∠=∠+∠+∠,请证明 一.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度的计算与证明. 二.重难点:常见的几种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内错角的角平分线平行;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垂直. 三.易错点: 1.性质是由图形的“位置关系”决定“数量关系”; 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其实可看成点到直线的距离. 题型一:猪蹄模型 例1. 如图,直线a∥b,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B在直线a上,∠C=90°,∠β=55°,则∠α的度数为() A. 15° B. 25° C. 35° D. 55° 题型二:铅笔模型 ∠+∠+∠+∠=() 例2. 如图,AB∥CD,A E F C

角平分线常用模型

每日一题:三角形中角平分线的基本模型 武穴市百汇学校徐国纲 在初中阶段,角平分线问题涉及角度的计算和证明。经过总结归纳,有相当部分可以转化为基本模型,掌握这些模型,可以为我们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奠定基础。下面举例说明。 【模型一】角平分线+垂直一边 若PA⊥OM于点A,如图a,可以过P点作PB⊥ON于点B,则PB=PA。可记为“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显然这个基本图形中可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也可以得到一组全等三角形; 【模型二】角平分线+斜线 若点A是射线OM上任意一点,如图b,可以在ON上截取OB=OA,连接PB,构造△OPB≌△OPA。可记为“图中有角平分线,可以将图形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模型三】角平分线+垂线 若AP⊥OP于点P,如图c,可延长AP交ON于点B,构造△AOB是等腰三角形,P是底边AB 的中点,可记为“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实际上这是“两线合一”的一种情形,这个图形中隐含着全等和等腰三角形; 【模型四】角平分线+平行线 若过P点作PQ∥ON交OM于点Q,如图d,可以构造△POQ是等腰三角形,可记为“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必呈现”,这个基本图形使用频率那是相当的高,切记。 【模型五】角平分线+对角互补 若∠A+∠C=180°,BD是∠ABC的平分线,则AD=CD. 【模型六】夹角模型 ①BP、CP分别是∠ABC、∠ACE的角平分线,则:∠P=90°+1 2 ∠A. ②BP、CP分别是∠ABC、∠ACE的角平分线,则:∠P=1 2 ∠A.

BP、CP分别是∠CBD、∠BCD的角平分线,则:∠D=90°-1 2 ∠B.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完整版)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模型一: 这个模型的基本思想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P 作角两边的垂线。如图中PA ⊥OA ,PB ⊥OB 。容易通过全等得到PA=PB (角平分线性质)。 注意:题目一般只有一条垂线,需要自行补出另一条垂线。甚至只给你一条角平分线,自行添加两条垂线。 例题1:AF 是△ABC 的角平分线。P 是AF 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AB 平行线交BC 于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BC 与点E 。证明:点F 到DP 的距离与点F 到EP 的距离相等。 拓展,如果点P 在AF 延长线上,结论是否依然成立? 例题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DAC 的平分线交DC 于点E ,若点P 、Q 分别是AD 和AE 上的动点,则DQ+PQ 的最小值是__2√2__ E

模型二: 这个模型的基础是,在角平分线上任意找一点P ,过点P 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交角的两条边与A 、B 。这样就构造出了一个等腰三角形AOB ,即OA=OB 。这个模型还可以得到P 是AB 中点。 注意:这个模型与一之间的区别在于垂直 的位置。并且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一般是延长一段与角平分线垂直的线段。如图中的PB 。 例题1:如图,∠BAD=∠CAD ,AB>AC ,CD 垂直AD 于点D ,H 是BC 的中点。 求证:DH=1/2(AB-AC ) 提示:要使用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即三角形中位线是对应边的一半。 模型三: 这个模型的基础是在角的两边分别截取OA=OB ,然后在对角线上取任意一点P ,连接AP ,BP 。容易证得△APO ≌△BPO 。 注意:一般这样的模型最容易被孩子忽略,因为这个模型里没有的角度,因而对于孩子而言添出PB 这条辅助线是有难度的。添加这条辅助线的基本思想是在ON 上截 取OB ,使得AP=BP 。从而构造出一个轴对称。这样的模型一般会出现在截长补短里。 B B N

角平分线模型的构造

支付宝首页搜索“ 933314”领红包,每 天都能领。付款前记得用红包 第二讲角平分线模型的构造 3月 角平分线 (l)定义:如图2-1,如果∠AOB =∠BOC ,那么∠AOC=2∠AOB=2∠BOC ,像OB 这样,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作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①如果一条射线是一个角的平分线,那么它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②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①在角的内部,如果一条射线的端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且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等角,那么这条射线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②在角的内部,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常用辅助线作法,即角平分线的四大基本模型, 已知P 是∠MON 平分线上一点, (l)若PA ⊥OM 于点A ,如图2-2(a),可以过P 点作PB ⊥ON 于点B ,则PB=PA.可记为“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a) O (b) (2)若点A 是射线OM 上任意一点,如图2-2(b),可以在ON 上截取OB=OA ,连接PB ,构造△OPB ∽△OPA.可记为“图中有角平分线,可以将图对 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3)若AP ⊥OP 于点P ,如图2-2(c),可以延长AP 交ON 于点B ,构造△AOB 是等腰三角形,P 是底边AB 的中点,可记为“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c) O (d) O (4)若过P 点作PQ ∥ON 交OM 于点Q ,如图2-2(d),可以构造△POQ 是等腰三角形,可记为“角平分线十平行线,等腰三角形必呈现”. 例1 (1)如图2-3(a),在△ABC 中,∠C=90。,AD 平分∠CAB ,BC=6cm ,BD=4cm ,那么点D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 )cm. 图2-3 (a ) (2)如图2-3(b),已知:∠1=∠2,∠3=∠4, 求证:AP 平分∠BAC . 图2-3(b )

初中数学常见模型之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模型1 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P 作PA ⊥OM 于点A ,PB ⊥ON 于点B 。 结论:PB=PA 。 模型分析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构造模型,为边相等、角相等、三角形全等创造更多的条件,进而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模型实例 (1)如图①,在△ABC 中,∠C=90°,AD 平分∠CAB ,BC=6,BD=4,那么点D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 ; (2)如图②,∠1=∠2,+∠3=∠4。 求证:AP 平分∠BAC 。 热搜精练 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AB ,AD=DC ,BD 平分∠ABC 。 求证:∠BAD+∠BCD=180°。 2.如图,△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CP 与内角∠ABC 的平分线BP 交于点 P ,若∠BPC=40°,则∠CAP= 。 N M O A B P 2图4321A C P B D A B C 图1A B D C

模型2 截取构造对称全等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点A 是射线OM 上任意一点,在ON 上截取OB=OA ,连接PB 。 结论:△OPB ≌△OPA 。 模型分析 利用角平分线图形的对称性,在角的两边构造对称全等三角形,可以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利用对称性把一些线段或角进行转移,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解题技巧。 模型实例 (1)如图①所示,在△ABC 中,AD 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P 是AD 上异于点 A 的任意一点,试比较PB+PC 与AB+A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所示, AD 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试比较 PC-PB 与AC-AB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热搜精练 1.已知,在△ABC 中,∠A=2∠B ,CD 是∠ACB 的平分线,AC=16,AD=8。 求线段BC 的长。 A B D C P P O N M B A 图2D P A B C D C 1图P B A A B C D

专题四 平行线模型归纳

专题四平行线模型归纳基本模型归纳: 基本模型的运用: 基础过关: 1.将两张矩形纸片如图所示摆放,使其中一张矩形纸片的一个顶点恰好落在另一张矩形纸 片的一边上,求∠1+∠2的度数。

2. 如图,直线a//b ,求∠A 的度数。 3. 如图,已知AB//CD,∠1=100°,∠2=120°,求∠3的度数。 4. 如图,已知AB//CD,∠ABC=80°,∠CDE=140°,求∠BCD 的度数。 5. 如图,已知l//m ,∠1=115°,∠2=95°,求∠3的度数。 6. 如图,已知直线AB//CD ,∠C=115°,∠A=25°,求∠E 的度数。 7. 如图,已知FC//AB//DE ,∠1:∠D:∠B=2:3:4,求∠1,∠D ,∠B 的度数。 E A D B

8. 如图,已知∠BFM=∠1+∠2,求证:AB//CD 。 能力提升 1.已知AB//CD,∠AEC=90°。 (1)如图1,当CE 平分∠ACD 时,求证:AE 平分∠BAC (2)如图2,移动直角顶点E ,使∠MCE=∠ECD,求证:2∠BAE=∠MCG G A B A 2.如图,已知CD//EF ,∠ 1+∠2=∠ABC ,求证:AB//GF 。 F A 3.如图已知AB//CD ,∠ABE 和∠CDE 的平分线相交于F ,∠E=140°,求∠BFD 的度数。 E D C E B

4.如图,直线AB//CD,∠1=30°,∠2=90°,∠3=30°,∠4=50°求∠5的度数。 D C B A 5.如图,已知 AD//CE ,∠BCF=∠BCG ,CF 与∠BAH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若∠F 的余角等于2∠B 的补角,求∠BAH 的度数。 D C E G 6.如图,直线AC ∥BD ,连接AB ,直线AC 、BD 及线段AB 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 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 、PB ,构成∠PAC 、∠APB 、∠PBD 三个角. (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 (1)当动点P 落在第①部分时,有∠ APB=∠PAC+∠PBD ,请说明理由; (2)当动点P 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 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试写出∠PAC 、∠APB 、∠PBD 三个角的等量关系(无需说明理由); (3)当动点P 在第③④部分时,探究∠PAC 、∠APB 、∠PBD 之间的关系,写出你发现的结论并加以说明.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模型1 角平分线的点向两边作垂线 如图,P是∠MON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P作PA⊥OM于点A,PB⊥ON于点B,则PB=PA 模型分析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构造模型,为边相等、角相等、三角形全等创造更多的条件,进而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模型实例 (1)如图①,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6,BD=4,那么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 解答: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AD平分∠CAB,∴CD=DE. ∵CB=6,BD=4,∴DE=CD=2,即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2. (2)如图②,∠1=∠2,∠3=∠4,求证:AP平分∠BAC 证明:如图,过点P作PD⊥AB于点D,PE⊥BC于点E,PF⊥AC于点F, ∵∠1=∠2,∴PD=PE,∵∠3=∠4, ∴PE=PF,∴PD=PF 又∵PD⊥AB,PF⊥AC,∴AP平分∠BAC(角平分线的判定) 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AB,AD=DC,BD平分∠ABC , 求证:∠BAD+∠BCD=180°

证明:作DE⊥BC于E,作DF⊥BA的延长线于F,∴∠F=∠DEC=90°, ∵BD平分∠ABC,∴DF=DE,又∵AD=DC,∴△DFA≌DEC,∴∠FAD=∠C ∵∠FAD+∠BAD=180°,∴∠BAD+∠BCD=180° 2.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内角∠ABC的平分线BP相交于点P,若∠BPC=40°,则∠CAP = . 解答:如图所示,作PN⊥BD于N,作PF⊥BA,交BA延长线于F,作PM⊥AC于M ∵BP、CP分别是∠CBA和∠DCA的角平分线,∴∠ABP=∠CBP,∠DCP=∠ACP, PF=PN=PM,∵∠BAC=∠ACD-∠ABC,∠BPC=∠PCD-∠PBC(外角性质) ∴∠BAC=2∠PCD-2∠PBC=2(∠PCD-∠PBC)=2∠BPC=80° ∴∠CAF=180°-∠BAC=100°,∵PF=PM ∴AP是∠FAC的角平分线,∴∠CAP=∠PAF=50° 模型2 截取构造对称全等 如图,P是∠MON的平分线上的一点,点A是射线OM上任意一点,在ON上截取OB=OA,连接PB,则△OPB ≌△OPA

平行线四大模型

1、平行线的判定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如果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可以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但是,由于直线无限延伸,检验它们是否相交有困难,所以难以直接根据定义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这就需要更简单易行的判定方法来判定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l: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如上图:若已知∠1=∠2,则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若已知∠1=∠3,则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若已知∠1+ ∠4= 180°,则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另有平行公理推论也能证明两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 过来,如果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当它们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内错角、同 旁内角也有相应的数量关系,这就是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模型一“铅笔”模型 点P在EF右侧,在AB、CD内部“铅笔”模型 结论1:若AB∥CD,则∠P+∠AEP+∠PFC=3 60°; 结论2:若∠P+∠AEP+∠PFC= 360°,则AB∥CD. 模型二“猪蹄”模型(M模型) 点P在EF左侧,在AB、CD内部“猪蹄”模型 结论1:若AB∥CD,则∠P=∠AEP+∠CFP; 结论2:若∠P=∠AEP+∠CFP,则AB∥CD. 模型三“臭脚”模型 点P在EF右侧,在AB、CD外部“臭脚”模型 结论1:若AB∥CD,则∠P=∠AEP-∠CFP或∠P=∠CFP-∠AEP; 结论2:若∠P=∠AEP-∠CFP或∠P=∠CFP-∠AEP,则AB∥CD.

苏版七年级平行线和全等三角形模型(拓展提优)

平面图形(二)&全等三角形模型汇编 平行线四大模型: 结论1 结论2:若∠P+∠AEP+∠PFC= 360°,则AB∥CD. 结论1 结论2:若∠P=∠AEP+∠CFP,则AB∥CD. 结论1:若∥,则∠=∠-∠或∠=∠-∠; 结论2:若∠P=∠AEP-∠CFP或∠P=∠CFP-∠AEP,则AB∥CD. 结论1 结论2:若∠P=∠CFP-∠AEP或∠P=∠AEP-∠CFP,则AB∥CD. 巩固练习平行线四大模型证明 (1)已知AE // CF ,求证∠P +∠AEP +∠PFC = 360° . (2)已知∠P=∠AEP+∠CFP,求证AE∥CF. (3)已知AE∥CF,求证∠P=∠AEP-∠CFP. (4)已知∠P= ∠CFP -∠AEP ,求证AE //CF . 模块一平行线四大模型应用 例1 (1)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l+∠2+∠3= .

(2)如图,AB ∥CD ,且∠A =25°,∠C =45°,则∠E 的度数是 . (3)如图,已知AB ∥DE ,∠ABC =80°,∠CDE =140°,则∠BCD = . (4) 如图,射线AC ∥BD ,∠A = 70°,∠B = 40°,则∠P = . 练如图所示,AB ∥CD ,∠E =37°,∠C = 20°,则∠EAB 的度数为 . (七一中学2015-2016七下3月月考) 如图,AB ∥CD ,∠B =30°,∠O =∠C .则∠C = . 例2如图,已知AB ∥DE ,BF 、 DF 分别平分∠ABC 、∠CDE ,求∠C 、 ∠F 的关系. 练如图,已知AB ∥DE ,∠FBC =n 1∠ABF ,∠FDC =n 1∠FDE . (1)若n =2,直接写出∠C 、∠F 的关系 ; (2)若n =3,试探宄∠C 、∠F 的关系; (3)直接写出∠C 、∠F 的关系 (用含n 的等式表示). 例3 如图,已知AB ∥CD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求证:∠E = 2 (∠A +∠C ) . 练 如图,己知AB ∥DE ,BF 、DF 分别平分∠ABC 、∠CDE ,求∠C 、∠F 的关系. 例4如图,∠3==∠1+∠2,求证:∠A +∠B +∠C +∠D = 180° 练(武昌七校 2015-2016 七下期中)如图,AB ⊥BC ,AE 平分∠BAD 交BC 于E ,AE ⊥DE ,∠l +∠2= 90°,M 、N 分别是BA 、 CD 的延长线上的点,∠EAM 和∠EDN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F 则∠F 的度数为( ). A . 120° B . 135° C . 145° D . 150° 模块二 平行线四大模型构造

角平分线的四大模型(Word版)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模型一: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 如图,P是∠MON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P作PA⊥OM于点A,PB⊥ON于点 B,则PB=PA. 模型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构造模型,为边相等、角相等、三角形全等创造更多的条件,进而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1:(1)如图①,在△ABC,∠C=90°,AD平分∠CAB,BC=6cm,BD=4cm,那么点D到AB的距离是___cm (2)如图②,已知∠1=∠2,∠3=∠4,求证:AP平分∠BAC. 练习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DC,BD平分∠ABC. 求证:∠BAD+∠C=180° 练习2 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内角∠ABC的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0°,则∠CAP=()

模型二:截取构造对称全等 如图,P是∠MON的平分线上一点,点A是射线OM上任意一点,在ON上 截取OB=OA,连接PB,则△OPB△OPA. 模型分析:利用角平分线图形的对称性,在角的两边构造对称全等三角形,可以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利用对称性把一些线段或角进行转移,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解题技巧。 例2:(1)如图①所示,在△ABC中,AD是△BAC的外角平分线,P是AD上异于点A的任意一点,试比较PB+PC与AB+AC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所示.AD是△ABC的内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试比较PC -PB与AC-AB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练习 3 已知:△ABC中,∠A=2∠B,CD是∠ACB的平分线,AC=16,AD=8,求线段BC的长。 练习4 已知,如图AB=AC,∠A=108°,BD平分∠ABC交AC于D,求证:BC=AB+CD. 练习5 如图,在△ABC中,∠A=100°,∠ABC=40°,BD是∠ABC的平分线,延长BD至E,使DE=AD.求证:BC=AB+CE.

平行线模型经典例题

平行线模型经典例题 几何学有形象化的好处,几何会给人以数学直觉,不能把几何学等同于逻辑推理,只会推理,缺乏数学直觉,是不会有创造的。现在初一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几何的证明,普遍会出现证明步骤不规范,在书写的时候也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做题速度也普遍变慢,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作答。所以,只要学生能够学会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几个基本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中的一个经典题型为例,引导学生来掌握最基本的平行线的模型,为以后的学习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探究: (1)如图a,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为什么吗? (2)反之,若∠B+∠D=∠E,直线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请证明;(3)若将点E移至图b所示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证明; (4)若将E点移至图c所示位置,情况又如何? (5)在图d中,AB∥CD,∠E+∠G与∠B+∠F+∠D又有何关系? (6)在图e中,若AB∥CD,又得到什么结论? 名师点拨:已知AB∥CD,连接AB、CD的折线内折或外折,或改变E点位置、或增加折线的条数,通过适当地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就能得出新的结论,给我们创造性的思考留下了极大的空间,解题的关键是过E点作AB(或CD)的平行线,把复杂的图形化归为基本图形. 解:(1)过E作EF∥AB,则∠B=∠BEF, ∵AB∥CD, ∴EF∥CD, ∴∠D=∠DEF, ∴∠BED=∠BEF+∠DEF=∠B+∠D. (2)若∠B+∠D=∠E,由EF∥AB,∴∠B=∠BEF, ∵∠E=∠BEF+∠DEF=∠B+∠D, ∴∠D=∠DEF,∴EF∥CD, ∴AB∥CD; (3)若将点E移至图b所示位置,过E作EF∥AB, ∴∠BEF+∠B=180°,∵EF∥CD,∴∠D+∠DEF=180°, ∠E+∠B+∠D=360°; (4)∵AB∥CD,∴∠B=∠BFD, ∵∠D+∠E=∠BFD, ∴∠D+∠E=∠B; (5)∵AB∥CD,∴∠E+∠G=∠B+∠F+∠D; (6)由以上可知:∠E 1+∠E 2 +…+∠E n =∠B+∠F 1 +∠F 2 +…+∠F n-1 +∠D;

角平分线的几种辅助线作法与三种模型精编版

1 一、角平分线的三种“模型” 模型一: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 如图1,过∠AOB 平分线OC 上的一点P ,作PE ∥OB ,交OA 于点E ,则EO=EP. A A A E P C E C D F E P O B B C O F B 图1 图2 图3 例1 如图2,∠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过F 作DE ∥BC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求证:BD+EC=DE. 模型二:角平分线+垂线→等腰三角形 如图3,过∠AOB 平分线OC 上的一点P ,作EF ⊥OC ,交OA 于点E ,交OB 于点F ,则OE=OF ,PE=PF. 例2 如图4,BD 是∠ABC 的平分线,AD ⊥BD ,垂足为D ,求证:∠BAD=∠DAC+∠C. 模型三:角平分线+翻折→全等三角形 在△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沿角平分线AD 将△ABD 往右边折叠就得到如图5的图形.此时有:△ABD ≌△AB /D.此翻折 相当于在三角形的一边截取线段等于另一边,或延长一边等于另一边构造出相等的线段.用此方法可解决一些不相等的线段和差类问题. D A E A P / B C D B / B C 图5 图6 例3 如图6,点P 是△ABC 的外角∠CAD 的平分线上的一点.求证: PB+PC>AB+AC. 二、角平分线定理使用中的几种辅助线作法 一、已知角平分线,构造三角形 1、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3∠C ,AD 是∠BAC 的平分线,BE ⊥AD 于F 。 求证:1 ()2 BE AC AB =- 2、在△ABC 中,AD 平分∠BAC ,CE ⊥AD 于E .求证:∠ACE=∠B+∠ECD . 2 1F E D C B A A B D C E F 图

角平分线的几种辅助线作法与三种模型

角平分线的几种辅助线 作法与三种模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一、角平分线的三种“模型” 模型一: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 如图1,过∠AOB平分线OC上的一点P,作PE∥OB,交OA于点E,则EO=EP. AAA EPCEC DFEP OBBCOFB 图1图2图3 例1如图2,∠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F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求证:BD+EC=DE. 模型二:角平分线+垂线→等腰三角形 如图3,过∠AOB平分线OC上的一点P,作 EF⊥OC,交OA于点E,交OB于点F,则OE=OF, PE=PF. 例2如图4,BD是∠ABC的平分线,AD⊥BD, 垂足为D,求证:∠BAD=∠DAC+∠C. 模型三:角平分线+翻折→全等三角形 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沿角平分线AD将△ABD往右边折叠就得到如图5的图形.此时有:△ABD≌△AB/D.此翻折相当于在三角形的一边截取线段等于另一边,或延长一边等于另一边构造出相等的线段.用此方法可解决一些不相等的线段和差类问题. D AE AP /BC DB/BC

图5图6 例3 如图6,点P 是△ABC 的外角∠CAD 的平分线上的一点.求证:PB+PC>AB+AC. 二、角平分线定理使用中的几种辅助线作法 一、已知角平分线,构造三角形 1、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3∠C ,AD 是∠BAC 的平分线,BE ⊥AD 于F 。 求证:1 ()2 BE AC AB =- 2、在△ABC 中,AD 平分∠BAC ,CE ⊥AD 于E .求证:∠ACE=∠B+∠ ECD . 二、已知一个点到角的一边的距离,过这个点作另一边的垂线段 1、如图所示,∠1=∠2,P 为BN 上的一点,并且PD ⊥BC 于D ,AB +BC=2BD 。 求证:∠BAP +∠BCP=180°。 三、已知角平分线和其上面的一点,过这一点作角的两边的垂线段 1、如图所示,在△ABC 中,PB 、PC 分别是∠ABC 的外角的平分线,求证:∠1=∠2 2、2、如图2,AB ∥CD ,E 为AD 上一点,且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 2 1F E D C B A N P E D C B A 2 1 P F E C B A A G C H D E F 图2 A B D C E F 图

2第二章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1)(1)

N M O A B P 2图4 321A C P B D A B C 图1A B D C A B D C P 第二章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模型1 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P 作 PA ⊥OM 于点A ,PB ⊥ON 于点B 。 结论:PB=PA 。 模型分析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构造模型,为边相等、角相等、三角形全等创造更多的条件,进而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模型实例 (1)如图①,在△ABC 中,∠C=90°,AD 平分∠CAB ,BC=6,BD=4,那么点D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 ; (2)如图②,∠1=∠2,+∠3=∠4。 求证:AP 平分∠BAC 。 热搜精练 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AB ,AD=DC ,BD 平分∠ABC 。 求证:∠BAD+∠BCD=180°。 2.如图,△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CP 与内角∠ABC 的平分线BP 交于点 P ,若∠BPC=40°,则∠CAP= 。

P O N M B A 图2D P A B C D C 1图P B A A B C D A B C D E D C B A 模型2 截取构造对称全等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点A 是射线OM 上任意一点,在ON 上截取OB=OA ,连接PB 。 结论:△OPB ≌△OPA 。 模型分析 利用角平分线图形的对称性,在角的两边构造对称全等三角形,可以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利用对称性把一些线段或角进行转移,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解题技巧。 模型实例 (1)如图①所示,在△ABC 中,AD 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P 是AD 上异于点 A 的任意一点,试比较PB+PC 与AB+A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所示, AD 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试比较 PC-PB 与AC-AB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热搜精练 1.已知,在△ABC 中,∠A=2∠B ,CD 是∠ACB 的平分线,AC=16,AD=8。 求线段BC 的长。 2.已知,在△ABC 中,AB=AC ,∠A=108°,BD 平分∠ABC 。 求证:BC=AB+CD 。 3.如图所示,在△ABC 中,∠A=100°,∠A=40°,BD 是∠ABC 的平分线,延 长BD 至E ,DE=AD 。求证:BC=AB+CE 。

学而思寒假七年级尖子班讲义第1讲平行线四大模型

目录 Contents 第1讲平行线四大模型 (1) 第2讲实数三大概念 (17) 第3讲平面直角坐标系 (33) 第4讲坐标系与面积初步 (51) 第5讲二元—次方程组进阶 (67) 第6讲含参不等式(组) (79)

1平行线四大模型 知识目标 目标一熟练掌握平行线四大模型的证明 目标二熟练掌握平行线四大模型的应用 目标三掌握辅助线的构造方法,熟悉平行线四大模型的构造 秋季回顾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l、平行线的判定 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如果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可以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但是,由于直线无限延伸,检验它们是否相交有困难,所以难以直接根据定义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这就需要更简单易行的判定方法来判定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l: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如上图: 若已知∠1=∠2,则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若已知∠1=∠3,则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若已知∠1+ ∠4= 180°,则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另有平行公理推论也能证明两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当它们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内错角、同 旁内角也有相应的数量关系,这就是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第05讲—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叫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模型一:双垂直模型基础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例】已知: 4 3 ,2 1∠ = ∠ ∠ = ∠,求证:AP平分BAC ∠ 解答:可证

双垂直模型进阶 【例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中,CD AD AB BC =>,,BD 平分ABC ∠,求证:BAD ∠ 180=∠+C 解答: ①方法一:双垂模型 ②方法二:双等模型 可证 【例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DAC ∠的平分线交DC 于点E ,若点Q P ,分别是AD 和AE 上的动点,则PQ DQ +的最小值是

解答: ①方法一:双垂模型 ②方法二:双等模型【将军饮马+垂线段最短】 得证22 模型二:单垂模型基础 有垂直于角平分线的线,果断延长,就会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如图,在ABC ?中,BE 是角平分线,BE AD ⊥,垂足为D ,求证:C ∠+∠=∠12

解答:可证 单垂模型进阶

【例1】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 AB BAC ==∠,90 ,BE 平分ABC ∠,BE CE ⊥,求证: BD CE 21 = 解答:可证 【例2】如图,AD CD AC AB CAD BAD ⊥>∠=∠,,于点D ,H 是BC 的中点,求证: ) (21 AC AB DH -= 解答:可证

模型三:双等模型基础 如图所示,OP 平分MON ∠,A 为OM 上一点,C 为OP 上一点,连接AC ,在射线ON 上截取OA OB =,连接BC ,易证:BOC AOC ??? 【例】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AD 是内角平分线,P 是AD 上异于点A 的任意一点,求证:AB AC PB PC -<-

平行线四大模型

平行线四大模型 1、平行线的判定 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如果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可以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但是,由于直线无限延伸,检验它们是否相交有困难,所以难以直接根据定义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这就需要更简单易行的判定方法来判定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如上图: 若已知∠1=∠2,则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若已知∠1=∠3,则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若已知∠1+∠4=180°,则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另有平行公理推论也能证明两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当它们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也有相应的数量关系,这就是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移 3.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translation),简称平移。 4.平移的性质 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1)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 (3)多次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 (4)多次对称后的图形等于平移后的图形。 (5)平移是由方向,距离决定的。 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