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AE制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目录

1绪论 (2)

1.1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2)

1.2 制动系统组成 (2)

1.3 设计制动系应满足的条件 (3)

2 制动系统方案分析及选型 (3)

2.1制动方案 (3)

2.2制动管路的多回路系统 (4)

3 赛车制动系统理论分析 (6)

3.1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6)

F (6)

3.1.1 地面制动力

xb

3.1.2 制动器制动力 (6)

3.2 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 (8)

3.3 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 (10)

4 制动力分配系数的优化计算 (11)

4.1 目标函数 (11)

4.2 约束条件 (11)

4.3 实例计算 (12)

5制动系统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 (13)

5.1 整车参数与同步附着系数 (13)

5.1.1 赛车主要技术参数 (13)

5.1.2 同步附着系数的确定 (13)

5.2制动器参数计算与选用 (13)

5.3液压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14)

5.3.1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 (14)

5.3.2轮缸直径和管路压力 (15)

5.3.3 轮缸的工作容积计算 (15)

5.3.4制动主缸的工作容积计算 (16)

5.4 制动踏板力和踏板行程 (16)

5.4.1 制动踏板力 (16)

5.4.2 制动踏板工作行程 (17)

6 制动系的作用效果的评价 (17)

6.1 制动减速度j (17)

6.2制动距离S (17)

1绪论

1.1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强度的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称为制动系统。其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强制减速甚至停车,和使已停止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稳定驻车,及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利用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原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

1.2 制动系统组成

一般来说,每辆汽车的制动系都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能装置,和制动器组成。其中制动器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最重要的安全件。目前广泛使用的制动器是摩擦式制动器,即鼓式和盘式制动器。而F1上通常采用的是盘式制动器。

对于制动驱动机构,根据动力源的不同,可分为:简单制动,动力制动,以及伺服制动三类。简单制动又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之分,机械式靠杆系和钢丝绳传力,其结构简单,造价物廉,工作可靠,但是机械效率低。此次设计一方面由于FSAE规则限定不允许使用拉索,一方面由于车辆重量较轻的缘故,选用简单液压制动最为合适。

1.3 设计制动系应满足的条件

赛车制动系应满足如下要求;

(1)应能适应国家标准和FSAE规则的规定。各项性能指标应该考虑规则的限定和国家标准。

(2)具有足够的行车制动效能。行车制动效能是由在一定的制动初速度下及最大踏板力下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两项指标来评价。

(3)工作可靠。FSAE规则规定,赛车应有两套独立的回路以保证在一条回路失效时另一条回路能保证车辆减速停车。

(4)制动性能的热稳定性好。赛车在高速制动及短时间内频繁制动均会引起制动的温升过快,温度过高。这种情况下会使制动器摩擦副摩擦系数急剧下降,使得制动效能迅速下降发生所谓的热衰退现象。

(5)制动效能的水稳定性好。制动器摩擦表面浸过水后,会因水的存在而使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急剧减小而发生所谓的水衰退现象。

(6)制动时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好。即以任何初速度制动,汽车均不应失去操纵稳定性和方向稳定性。为此,赛车前后轮制动器的力矩应该有适当的比例;同一轴左右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相同。否则,当前轮先抱死而侧滑时将失去操纵稳定性,当后轮抱死而侧滑甩尾时,会失去方向稳定性;当左右轮的制动力矩差值超过15%时,会在制动时发生汽车跑偏。

(7)制动踏板的位置和形成应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即操作方便性好,操纵轻便、舒适,能减少疲劳。各国法律规定,制动的最大踏板力一般为500-700N。

(8)刹车起作用滞后的时间要尽可能短。

(9)制动时不应产生过度的振动和噪声。

(10)与悬架、转向装置不产生运动干涉,在车轮跳动或汽车转向时不会引起自行制动。

2 制动系统方案分析及选型

2.1制动方案

在这不再介绍制动系统的类型及它们的优缺点。综合体积,效能,经济性,匹配性,

可获得性等各方面因素,本次设计选用了固定式4活塞卡钳(卡钳活塞直径24mm)。

四活塞卡钳的好处是利用更多的活塞来把刹车压力平均分配到整块刹车片上,可令

同一面积的刹车片发挥更大的制动能力,更可避免刹车力度过分集中在刹车片的某

一点上,导致刹车片出现局部过热,减弱了刹车效果和使用刹车片磨损不平均。

根据动力源的不同,制动驱动机构可分为简单制动,动力制动和伺服制动三大类,

而力的传递又有机械式,液压式,Array气压式和气压-液压式的区别。

本次设计选用液压式的简单

制动系用于行车制动装置,其优

点是作用滞后时间段

(0.1s-0.3s),工作压力大

(10Mpa-12Mpa),缸径尺寸小,

结构简单,紧凑,质量小,造价

低。

图2.1制动驱动机构

2.2制动管路的多回路系统

根据FSAE规则规定,每辆赛车都应该有两套独立的制动管路以保证在一条管路

失效时另一条管路能保证车辆减速停车。

第一种是前后轮制动管路各成独立的回路系统,即一轴对一轴的分路形式。其特

点是管路布置最为简单,两制动器独立制动当其中一套管路损坏时,另一套仍可以

正常工作,保证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当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套管路仍能保

持一定的制动效能。但此时制动效能低于正常时的50%。

第二种时前后轮制动管路呈对角连接的两个独立的回路系统,即前轴的一侧车轮

制动器与后桥的对侧制动器同属于一个回路,称交叉型,简称X型。其特点是结构

简单,当一套制动管路失效时,另一套管路使对角制动器保持一定的制动效能。为

正常时的50%,并且制动力的分配系数和同步附着系数没有变化,保证了制动时与政策负荷的适应性。

第三种是左、右前轮制动器的半数轮缸与全部后路制动器轮缸构成一个独力的回路,而两前轮制动器的另半数轮缸构成另一回路,可看成是一轴半对半个轴的分路形式。其特点是结构复杂。

第四种是两个独立的回路分别为两侧前轮制动器的半数轮缸和一个后轮制动器所组成,即半个轴与一轮对另半个轴与另一轮的形式。结构较为复杂。

第五种是另个独立的回路均由每个钱,后制动器的半数轮缸所组成,即前、后半个轴对前、后半个轴的分路形式。这种形式的双回路系统的制动效能最好。但其结构也较复杂。

由于赛车采用的是双主缸布置且制动力的分配要依靠平衡杆来实现,故选用上图中的(a )布置较为合适。下图为F1赛车管路布置图:

图2.2 制动管路布置

3 赛车制动系统理论分析

3.1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只有当汽车受到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时,汽车才会从一定的速度减低至较小的车速甚至停车。这个外力或由地面或由空气提供。但由于空气阻力相对较小,所以实际上这个外力主要是由地面提供的,称之为地面制动力。地面制动力越大制动减速度越大,制动距离也越短,所以地面制动力对汽车制动性具有决定性影响。

3.1.1 地面制动力xb F

图4-1画出了在良好路

面上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情

况。图中滚动阻力矩和减速

时的惯性力、惯性力偶矩均

忽略不计。μT 是车轮制动

器中摩擦片与制动盘相对滑

转时的摩擦力矩;xb F 是地

面制动力;W 为车轮垂直载

荷、T 为车轴对车轮的推

力、z F 为地面对车轮的法向

反作用力。

显然,从力矩平衡得到 r T F xb μ

= (3-1) 式中,r 为车轮半径(m )。

地面制动力是使汽车制动而减速行驶的外力,但是地面制动力取决于两个摩擦副的摩擦力:一个是制动器内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或制动盘间的摩擦力,一个是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附着力。

3.1.2 制动器制动力

在轮胎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成为制动器制动力,以符号μF 表 图3.1制动时车轮受力情况

示,相当于把汽车架离地面,并踩住制动踏板,在轮胎周缘沿切线方向推动车轮直至它能转动所需的力,显然

r T F μ

μ= (3-2) 式中,μT 为制动器的摩擦力矩(N ·M )。

由式4-2可知,制动器制动力仅由制动器结构参数所决定,即取决于制动器的形式、结构尺寸、制动器摩擦副的摩擦因数以及车轮半径,并与制动踏板力,即制动系的液压或空气压力成正比。

3.1.3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在制动时,若只考虑车轮的运动为滚动与抱死拖滑两种状况,当制动踏板力较小时,制动器摩擦力矩不大,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立即地面制动力,足以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而使车轮滚动。显然,车轮滚动时的地面制动力就等于制动器制动力,且随踏板力增长成正比的增长。但地面制动力时华东摩擦的约束反力,它的值不能超过附着力,即??z xb F F F =≤

当制动器踏板力p F 或制动系液压力p 上升到某一值、地面制动力xb F 达到附着力?F 时,车轮即抱死不转而出现拖滑现象。制动系液压力p a p ≥时,制动器制动力μF 由于制动器摩擦力矩的增长而仍按直线关系继续上升。但是,若作用在车轮上的法向载荷为常数,地面制动力xb F 达到附着力?F 的值后就不再增加了。

由此可见,汽车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但同时又受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所以只有汽车具有足够的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地面又能提供高的附着力时,才能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

图3.2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3.2 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

对于一般汽车而言,根据其前、后轴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载荷情况及道路附着数和坡度等因素,当制动器制动力足够时,制动过程可能出现如下三种情况

(1)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

(2)后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前轮抱死拖滑。

(3)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

我们已知,情况(1)是稳定工况,但在制动时汽车将丧失转向能力,附着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情况(2)中,后轴可能出现侧滑,属于不稳定工况,附着利用率也不理想;情况(3)则可以避免后轴侧滑,同时前转向轮只有在最大制动强度下才使汽车失去转向能力,较之前两种工况,附着条件利用情况较好。因此,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比例将影响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附着条件利用程度,是设计汽车制动系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在研究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比例以前,必须先分析汽车在制动时地面作用于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图4-3为赛车制动时受力示意图,图中忽略了汽车的滚动阻力偶矩、空气阻力以及旋转质量减速时产生的惯性力偶矩,其中:1z F 为汽车制动时水平地面对前轴车轮

的法向反力,单位为N ;2z F 为汽车制动时水平地面对后轴车轮的法向反力,单位为N ;

L 为汽车轴距,单位为m ;1L a 为汽车质心到前轴的距离,单位为m ;hg 为汽车质心高度,单位为m ;G 为汽车所受重力,单位为N ; 1b F 为前轮地面制动力,单位为N ;2b F 为后轮地面制动力,单位为N ;

图3.3赛车制动时受力示意图

由力矩平衡可得:

()hg dt du M GL L F z /21+= (3-3) hg dt du M GL L F z )/(12-= (3-4)令du/dt=Zg ,其中Z 称为制动强度,代入以上二式得,地面对前、后轮的法向反力方程:

L Zhg L G F z /)(21+= (3-5) L Zhg L G F z /)(12-= (3-6)当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行驶时,若前、后轮都抱死,则G F F xb ??==,此时地面对前后轮法向反力方程为:

L hg L G F z /)(21?+= (3-7) L hg L G F z /)(12?-= (3-8)制动时前、后轮同时抱死,对附着条件的利用、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均较为有利。此时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Ful 和Fu2的关系曲线,常称之为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在任何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前、后轮同时抱死的条件是: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之和等于附着力;并且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别等于各自的附着力,即同时满足下列三个式子:

G F F ?μμ=+21 (3-9) 11z F F ?μ= (3-10) 22z F F ?μ= (3-11) 或满足下列二式:

G F F ?μμ=+21 (3-12) 2121//z z F F F F =μμ (3-13)

将1z F 、2z F 带入上式,可得:)/()(/1221hg L hg L F F ??μμ-+= (3-14)消去变量?,则可得到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式为:

)]2(4[21121222μμμF hg

GL F G hgL L hg G F +-+= (3-15)由此式画成的曲线即为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曲线—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简称I 曲线。如下图

应当指出的是,I 曲线是踏板力增加到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时的前、后轮制动器制

动力的分配曲线。车轮同时抱死时,111?μF F F xb ==,222?μF F F xb ==,所以I 曲线也是车轮同时抱死时1?F 和2?F 的关系曲线。

还应进一步指出,汽车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常不能按I 曲线的要求来分配。制动过程中常是一根轴先抱死,随着踏板制动力的进一步增加,接着另外一根轴抱死。显然I 曲线还是前、后轮都抱死后的地面制动力1xb F 与2xb F ,即1?F 和2?F 的关系曲线。

3.3 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

方程式赛车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之比常为一定值。常用前制动器制动力与总制动器制动力之比来表明分配的比例,称为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常用β表示)。 即:μμβF F 1

= (3-16)由上式可知:β

βμμ-=121F F (3-17) 由此可知 ββμμ/)1(12F F -=为一直线,通过坐标原点,且其斜率为: 图3.4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

ββθ/)1(-=tg 。这条直线为实际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简称β线,如图所示。图中β线与I 曲线(满载)交于某一点,此时的附着系数等于0?。β线与I 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为同步附着系数。它是由汽车结构参数决定的,反映汽车制动性能的一个参数。同步附着系数说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汽车,只有在一种附着系数,即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时才能使前后轮同时抱死。同步附着系数可以用解析法求得。设汽车在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时,此时前、后轮同时抱死,综合上面公式可以得到下式:

hg L L /)(20-=β? (3-18)

4 制动力分配系数的优化计算

FSAE 赛车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比是定值(一般为0.7左右),而轴间制动力分配系数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制动性能的好坏,制动系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车手的安全,所以有必要对赛车的轴间制动力分配进行优化。

4.1 目标函数

附着系数?在制动强度Z=0.5-1.4的范围内,应尽可能接近防止车轮抱死所需的附着系数,此时地面的附着条件发挥的越充分,汽车轴间制动力分配为最佳。由于赛车为单人驾驶,且驾驶员重量较固定,整车重心位置在各工况下变化很小,故只考虑单一满载工况即可。所以当制动强度Z=0.5-1.4范围变化时,根据汽车满载前、后轴实际附着系数,以实际利用曲线和理想曲线间差值的平方和为最小来建立目标函数。即:

Min ()∑=-+-=

4.1

5.022])()[(z r f z z F ??β (4-1)

4.2 约束条件

汽车在任何载荷下都要满足ECE 制动法规要求。赛车为单人驾驶可划入M1类车辆。ECE 制动法规和GB12676-1999对M1类汽车前后制动力分配做了如下要求

(1) 制动强度Z=0.1-0.8之间时,前轴利用附着系数曲线f ?应在后轴利用附

着系数曲线r ?的上方,且两轴都应满足85

.007.0+≤z ?; (2) 当制动强度Z=0.3-0.8之间时,车辆处于各种载荷时,前轴利用附着系

数曲线f ?应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曲线r ?之上;若后轴利用附着曲线不

超过直线05.0+=z ?,允许后轴利用附着系数曲线r ?在前后利用附着曲

线f ?的上方。但是本次设计的为赛车,车速高,安全起见不允许后轮先

抱死。

综上所述,可得数学约束条件为:

085.007.04.12.01≤??? ?

?+-=≤≤z f z G ?; (4-2) 085.007.04

.12.02≤??? ??+-=≤≤z r z G ?; (4-3) ()04.12.03≤-=≤≤z f r G ??; (4-4)

4.3 实例计算

以FSAE 赛车制动系为例进行仿真计算 总重G (车重

260kg 驾驶员

重70Kg )

质心高hg 质心距前轴距离 质心距后轴距离 轴距 前后轴荷分配

3234N 280mm 880mm 720 1600mm 45:55 根据之前建立的制动系优化数学模型,对应为数学上的有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使用MATLAB7.0优化工具箱中的fmincon 函数进行优化。

运行程序,求解可得优化后制动力分配系数β为0.704

表4.1 整车参数

5制动系统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

5.1 整车参数与同步附着系数

5.1.1 赛车主要技术参数

总重G

(驾驶

员重

70Kg )

质心高hg 质心距前轴距离 轴距 前后轴荷分配 轮胎参数(轮径20.5英寸,13寸的轮辋,)

制动力分配系数β 3234N 280mm 880mm 1600mm 45:55 Hoosier20.5*

7-13R25B 0.704

表5.1 赛车主要技术参数

5.1.2 同步附着系数的确定

45.1280

7201600*704.02

0=-=-=hg L L β? 5.2制动器参数计算与选用(此处可以直接购买与轮胎轮辋尺寸相配套的制动器, 如Wilwood 品牌的)

1)制动盘的直径D 希望尽量大些,这样作用半径增大,这样可以提供较大的制动力矩,但同时制动盘的大小又受轮辋直径的限制。制动盘一般为珠光体灰铸铁制成,有的还添加了cr 、Ni 等合金,制动盘在工作时不仅承受着制动块的法向和切向力,而且承受着热负荷,为了改善冷却效果,制动盘往往制成具有径向通风槽的形状,这样可以助于散热。此次选用13寸轮辋,通过匹配,选用1000mm 制动盘为最佳。

2)制动盘厚度选择

制动盘的厚度直接影响到制动时的温升和制动系质量。为使温升不至于过大,制动盘质量不能太轻;为使制动系质量不至于过重,制动盘质量又不可过大。由于赛车质量轻,制动时制动力矩小,温升情况影响较小,又兼顾轻量化,用4mm 制动盘。

3)摩擦材料与摩擦系数

制动摩擦材料应具有较为稳定的摩擦系数,抗热衰退性能好,不应在温升到某一素质后摩擦系数突然急剧下降,材料应有好的耐磨性,低的吸水性和低的压缩率,低的热传导率和低的热膨胀率,高的抗压,抗打,抗剪切,抗弯曲和耐冲击性能,制动时不应长生噪声,不良气味,应尽量采用对人体无害的摩擦材料,目前广泛采用的为模压材料。

由于此次的卡钳所配套的摩擦片为赛用材质,摩擦系数较高取为0.5。

4)制动钳由于考虑到轻量化采用了铝合金材质。

5.3液压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5.3.1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

对于选取较大0?值的各类车辆,应保证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出发,来确定各轴的最大制动力矩。当0??>时,相应的极限制动强度?

m N r hg L L G T e r ?=-=-=2.36126.0*45.1*)28.0*45.188.0(*6

.13234)(1?? m N T T r f ?=-=-=8592.361*704

.01704.01ββ

一个车轮制动器应有的最大制动力矩为按上列公式所计算结果的半值

每个后车轮所提供的制动力矩为180.6m N ?

每个前车轮所提供的制动力矩为429.5m N ?

5.3.2轮缸直径和管路压力

赛车所用卡钳由市面上购得,轮缸直径已定,假设此次购买的卡钳为对4活塞,单活塞直径24mm ,下面校核管路压力。

根据每个车轮所要提供的制动力矩可计算出单个活塞要对摩擦片的作用力大小 根据公式:m fNR T 2=(此处取摩擦片作用半径m R 为100mm )得

N fR T N m f

f 42951

.0*5.0*25.4292=== N fR T N m r r 18061

.0*5.0*26.1802=== 因为单侧有2活塞,N PS =2 MPa d N P f

f 75.44

24*14.3*242954*222

===π MPa d N P r r 00.24

24*14.3*218064*222===π 5.3.3 轮缸的工作容积计算 根据公式δπ∑==n d w m d V 124 (5-1)

式中:w d --一个轮缸活塞的直径;

n —轮缸活塞的数目;

δ--一个轮缸完全制动时行程,δ取0.3mm ; 得一个活塞的工作容积326.1353.0*24*4

14.3mm V m ==

左右轮卡钳内的轮缸总工作容积∑====4

13,6.5426.135*4m m r l mm V V

5.3.4制动主缸的工作容积计算

32.1085mm V V V r l =+=

制动管路选用钢喉,变形量小,液压损失较小,乘上1.1的安全系数即可。 34.21701.1*2.1085mm V ==

主缸直径m d 和主缸行程m S 根据公式m m S d V 24

π= (5-2) 一般m S =(0.8-1.1)m d (5-3)

取m S =m d 得 144

14.34.2170433===π

V

d w mm 通过市场信息查找到可购买到的主缸,缸径为14mm ,最大活塞行程为14mm 恰好符合要求。

5.4 制动踏板力和踏板行程

5.4.1 制动踏板力 根据公式:m

p r w f w p i i P d P d F 11)44(22ππ+= (5-4) 其中w d ——制动主缸活塞直径;

r f P P ,——两主缸的管路压力;

p i ——制动踏板机构传动比;取p i =5.1;

m i ——制动踏板机构及制动主缸的机械效率,可取m i =0.85-0.95;取

m i =0.9;

根据上式

=p F 230.8N<500~700N

所以符合要求

5.4.2 制动踏板工作行程

)(21m m m p p x x S i x ++= (5-5) 其中1m x ——主缸推杆与活塞的间隙,一般取1 -2mm ;

2m x ——主缸活塞空行程,即主缸活塞由不工作的极限位置到使其皮碗完全封堵主缸上的旁通孔所经过的行程,取1mm ;

根据上式得:=p x 5.1*(14+1+1)=73.4mm<150mm

符合设计要求

6 制动系的作用效果的评价

6.1 制动减速度j

假设赛车是在水平,坚硬的道路上行驶,并且不考虑路面的附着条件,因此,制动力是有制动器产生。此时2e /13.8m 340

*6.20220.21m r s M j ===总 其中M ——4个车轮同时抱死时的制动器的总制动力矩;

e r ——车轮的滚动半径;

m ——满载质量(车手质量70kg );

大于普通乘用车72/s m 的标准,但考虑是赛用要求有极佳的制动性能忽略驾乘舒适性,故符合要求。

6.2 制动距离S

制动距离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安全性,由下式决定:

max

2

2192.25)2(6.31j v v t t S ++= (6-1)

其中1t ——制动机构滞后时间,即踩下制动踏板克服回位弹簧力并消除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所需时间,0.1s ;

2t ——制动器制动力增长过程所需要的时间0.2s ; max j ——最大制动减速度; V ——制动初速度80km/h ; 由上式得m m S 503.228

.13*92.258080*)22.01.0(6.312<=++= 符合设计要求。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3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3.1制动蹄摩擦面的压力分布规律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制动器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及所产生的摩擦力对制动器因数有很大影响。掌握制动蹄摩擦面上的压力分布规律,有助于正确分析制动器因数。在理论上对制动蹄摩擦面的压力分布规律作研究时,通常作如下一些假定: (1)制动鼓、蹄为绝对刚性; (2)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仅发生在摩擦衬片上; (3)压力与变形符合虎克定律。 1.对于绕支承销转动的制动蹄 如图29所示,制动蹄在张开力P 作用下绕 支承销O ′点转动张开,设其转角为θΔ,则蹄片 上某任意点A 的位移AB 为 AB =A O ′·θΔ 由于制动鼓刚性对制动蹄运动的限制,则其径向位移分量将受压缩,径向压缩为AC AC =AB COS β 即 AC =A O ′θΔCOS β 从图29中的几何关系可看到 A O ′COS β=D O ′=O O ′Sin ? AC =O O ′Sin ?θΔ? 因为θΔ?′O O 为常量,单位压力和变形成正比,所以蹄片上任意一点压力可写成 q=q 0Sin ? (36) 亦即,制动器蹄片上压力呈正弦分布,其最大压力作用在与O O ′连线呈90°的径向线上。 2.浮式蹄 在一般情况下,若浮式蹄的端部支承在斜支座面 上,如图30所示,则由于蹄片端部将沿支承面作滚动 或滑动,它具有两个自由度运动,而绕支承销转动的 蹄片只有一个自由度的运动,因此,其压力分布状况 和绕支承销转动的情况有所区别。 现分析浮式蹄上任意一点A 的运动情况。今设定蹄片和支座面之间摩擦足够大,制动蹄在张开力作用

下,蹄片将沿斜支座面上作滚动,设Q 为其蹄片端部圆弧面之圆心,则蹄片上任意一点A 的运动可以看成绕Q 作相对转动和跟随Q 作移动。这样A 点位移由两部分合成:相对运动位移和牵连运动位移BC ,它们各自径向位移分量之和为 (见图 30)。 AD =AB COS β+BC COS(?-α)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出 AD =(θΔ·OQ +BC Sin α) Sin ?+BC COS αCOS ? 式中θΔ为蹄片端部圆弧面绕其圆心的相对转角。 令 θΔ·OQ +BC Sin ?=C 1 BC COS α=C 2 在一定转角θΔ时,1C 和2C 都是常量。同样,认为A 点的径向变形量AD 和压力成正比。这样,蹄片上任意点A 处的压力可写成 q=q 1Sin ?+q 2COS ? 或 q=q 0Sin(?+?0) 也就是说,浮式蹄支承在任意斜支座面上时,其理论压力分布规律仍为正弦分布,但其最大压力点在何处,难以判断。 上述分析对于新的摩擦衬片是合理的,但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摩擦衬片有磨损,摩擦衬片在磨损的状况下,压力分布又应如何呢?按照理论分析,如果知道摩擦衬片的磨损特性,也可确定摩擦衬片磨损后的压力分布规律。根据国外资料,对于摩擦片 磨损具有如下关系式 fqv K W 11= 式中 W 1——磨损量; K 1——磨损常数; f ——摩擦系数; q——单位压力; v ——磨擦衬片与制动鼓之间的相对滑 动速度。 通过分析计算所得压力分布规律如图31所 示。图中表明在第11次制动后形成的单位 面积压力仍为正弦分布αsin 132=q 。如果摩 擦衬片磨损有如下关系: 2222v fq K W = 式中 2K ——磨损常数。 则其磨损后的压力分布规律为αsin C q =(C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制动系统设计和优化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制动系 统设计和优化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摘要 Formula SAE比赛由美国车辆工程师学会(SAE)于1979年创立,每年在世界各地有600余支大学车队参加各个分站赛,2011年将在中国举办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本设计将针对中国赛程规定进行设计。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制动的设计,首先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设计目标。然后对制动系统进行方案论证分析与选择,主要包括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制动驱动机构的机构形式选择、液压分路系统的形式选择和液压制动主缸的设计方案,最后确定方案采用简单人力液压制动双回路前后盘式制动器。除此之外,还根据已知的汽车相关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制动器主要参数、前后制动力矩分配系数、制动力矩和制动力以及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相关参数。最后对制动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字:制动、盘式制动器、液压

Abstract Formula SAE race was founded in 1979 by the American cars institute of Engineers every year more than 600 teams participate in various races around the world,China will hold the first Formula one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the design will be for desig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break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of all,breaking system's development,structure and category are shown,an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s,virtues and weakness of drum brake and disc brake analysis is done. At last, the plan adopting hydroid two-backway brake with front disc and rear ,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front brake and rear break,braking cylinder,parameter's choice of main components braking and channel settings and the analysis of brake performance. Key words:braking,braking disc,hydroid pressure

制动系统匹配计算讲义

讲义开发(讲师用) (制动系统匹配计算讲课提纲及内容) 课时_____ 一制动系统匹配计算提纲及内容 1、制动系统匹配计算的目的与要求 制动系统匹配设计主要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整车配置、布置及参数,参考同类车型参数,选择制动器型式、结构及参数,然后校核计算,验证所选参数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及法规的要求,满足要求后初步确定参数。 公司目前车型主要是M1、N1类,操纵系统为液压操纵、真空助力。因此,本匹配计算主要以上述车型及操纵系统为基础进行基础制动系统及调节装置的匹配计算,ABS或ESP的匹配计算由配套厂家完成。 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等对制动系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因此,制动系设计首先应满足以上法规的要求。同时,为提高整车性能,不同级别的车型,又会对制动性能提出高于以上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会在设计任务书中体现,因此,对设计任务书要求高于法规要求的,要按设计任务书要求设计。 将M1、N1类车与匹配计算有关法规摘录如下: 表1 M1、N1类车有关制动法规要求

注:以上数据为发动机脱开的O型试验要求。 2、制动系统主要参数的选择 制动系统参数选择形式多样,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以最终保证设计参数合理为准。如:轴荷、重心位置相近的车辆,可借鉴采用参考车型数据;平台化产品,可借用部分参数,选择其它参数;选择参数后要进行校核计算,满足要求后就可以采用;下面以无参考样车时的设计为例,简要说明制动系统主要参数选择的一般步骤。 制动系统参数选择的一般步骤如下: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 结 构 设 计 计 算 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第二章方案论述 (6) 2.1 建筑方案论述 (6) 2.2结构设计论述 (7) 第三章结构方案设计 (9) 3.1设计总说明 (9) 3.1.1设计依据 (9) 3.1.2 设计概述 (9) 3.1.3 结构说明 (9) 3.1.4.各部分建筑构造 (9) 3.2结构方案设计 (10) 3.2.2场地条件 (10) 第四章荷载计算 (11) 4.1荷载汇集及截面尺寸的选取 (11) 4.1.1 框架柱: (11) 4.1.2 框架梁: (11) 4.1.3 材料情况: (11) 4.2荷载汇集 (11) 4.3 计算简图及层数划分 (13) 4.4 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4) 第五章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 (19) 5.1层间侧移刚度计算 (19) 5.1.1梁线刚度 (19) 5.1.2柱线刚度计算 (20) 5.1.3柱侧移刚度计算 (20) 5.2水平地震作用层间地震剪力和弹性位移的计算 (21) 5.2.2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计算 (23) 5.3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弯矩(采用D值法) (23) 5.4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弯矩 (25) 5.5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梁端剪力和柱轴力 (25) 5.6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 (26) 第六章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26) 6.1自然条件 (27) 6.2风荷载计算 (27) 6.3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弯矩(采用D值法,取中框架计算) (28) 6.4 风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 (29) 6.5风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剪力和柱轴力计算 (30) 6.6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图 (30) 第七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31) 7.1竖向荷载计算 (31) 7.1.2 恒荷载 (31)

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分解

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 根据AA车型整车开发计划,AA车型制动系统在参考BB轿车底盘制造平台的基础上进行逆向开发设计,管路重新设计。本计算是以选配C发动机为基础。 AA车型的行车制动系统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前、后制动器分别为前通风盘式制动器和实心盘式制动器,制动踏板为吊挂式踏板,带真空助力器,制动管路为双回路对角线(X型)布置,采用ABS。驻车制动系统为机械式手动后盘式制动,采用远距离棘轮拉索操纵机构。因AA车型与参考样车BB的整车参数接近,制动系统采用了BB样车制动系统,因此,计算的目的在于校核前/后制动力、最大制动距离、制动踏板力、驻车制动手柄力及驻坡极限倾角。 设计要符合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和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其中的踏板力要求≤500N,驻车制动停驻角度为20%(12),驻车制动操纵手柄力≤400N。 制动系统设计的输入条件 整车基本参数见表1,零部件主要参数见表2。 表1 整车基本参数

表2 零部件主要参数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1.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如图1所示。 图1 制动工况受力简图由图1,对后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式中:FZ1(N):地面对前轮的法向反作用力;G(N):汽车重力;b(m):汽车质心至后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m(kg):汽车质量;hg(m):汽车质心高度;L(m):轴距;(m/s2):汽车减速度。 对前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式中:FZ2(N):地面对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a(m):汽车质心至前轴中心线的距离。 2.理想前后制动力分配 在附着系数为ψ的路面上,前、后车轮同步抱死的条件是: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之和等于汽车的地面附着力;并且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Fm1、Fm2分别等于各自的附着力,即: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巨详细的步骤)

框架结构设计 第一部分:框架结构设计资料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市科技局拟建的办公楼,其功能为该局提供日常办公活动、举办各类小型学术报告的场所。结构形式为整体五层框架结构,局部六层,第六层为砖结构。建筑面积为5238m2,层高3.6m,总高为21.900m,室内外高差0.450m。框架平面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

二设计依据: 2-1. 气象条件: 2-1.1雪荷载:基本雪压力为S0=0.45kN/m2(水平投影); 2-1.2 风荷载: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基本风压力为W0=0.60kN/m2; 2-1.3常年气温差值:年最高温度390C,最低气温-40C; 2-1.4 最大降雨程度65.2㎜/h,降雨强度145㎜/h。. 2-2. 建筑耐久等级、防火等级为Ⅱ级。 2-3. 工程地质条件: 2-3.1 该场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属浑河冲积阶地。根据建筑对基地的勘察结果,地质情况见表1: 表1建筑地层情况表(标准值) 序号岩土分类(m)土层深度(m)厚度范围(m)地基承载力 f ak(kPa) 1 耕植土0-1. 2 1.2 2 粘土 1.2-4.6 3.4 220 3 砾砂 4.6-5.5 0.9 320 4 圆砾 5.5-12.0 6. 5 360 ②表中给定土层深度自然地坪算起. 2-3.2建筑场地冰冻深度:-1.2M; 2-3.3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场地,拟建场地不存在软土震陷、砂(粉)土液化的可能性,为建筑场地有利地段。 2-3.4地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3.5活荷载:走廊2.0KN/㎡,楼梯间2.0KN/㎡,厕所2.0KN/㎡, 办公室2.0KN/㎡,门厅2.0KN/㎡,库房6.0KN/㎡,上人屋面2.0KN/㎡, 不上人屋面0.5KN/㎡. 2-4 主要参考资料: 2-4.1各专业课教材 2-4.2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建筑设计资料集》 《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目录 1 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结构及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设计原理及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输入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车基本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动器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动踏板及传动装置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驻车手柄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计算及验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理想制动力分配与实际制动力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着系数、制动强度及附着系数利用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路压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动效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动踏板及传动装置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驻车制动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衬片磨损特性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制动踏板与地毯距离.....................................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建筑概况 1、设计题目:++++++++++++ 2、建筑面积:6500㎡ 3、建筑总高度:19.650m(室外地坪算起) 4、建筑层数:六层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二、工程概况: 该旅馆为五层钢筋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6500m2,建筑物平面为V字形。走廊宽度2.4m,标准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45m,其它轴网尺寸等详见平面简图。 三、设计资料 1、气象条件 本地区基本风压 0.40kN/㎡,基本雪压0.35kN/㎡(按你设计的城市查荷载规范) 2、抗震烈度: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1g(按你设计的城市查抗震规范) 3、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7M;(按你设计的城市查地基设计规范) 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场地土;(任务书如无,可按此) 场地土层一览表(标准值)(可按此选用)

注:1)地下稳定水位居地坪-6m以下; 2)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4、屋面做法: 防水层:二毡三油或三毡四油 结合层:冷底子油热马蹄脂二道 保温层:水泥石保温层(200mm厚) 找平层:20mm厚1:3水泥砂浆 结构层:100mm厚钢筋砼屋面板 板底抹灰:粉底15mm厚 5、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或铺地砖 120㎜厚现浇砼板(或按你设计的楼板厚度) 粉底(或吊顶)15mm厚 6、材料 梁、柱、板统一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PB335,箍筋采用HPB235,板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四、建筑要求 建筑等级:耐火等级为Ⅱ级 抗震等级为3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五、采光、通风、防火设计 1、采光、通风设计 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门窗位置,从而形成“穿堂风”,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便于通风。 2、防火设计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Ⅱ级,建筑的内部装修、陈设均应做到难燃化,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及降低蔓延速度,公共安全出口设有三个(按设计),可以方便人员疏散。因该为旅馆的总高度超过21m属多层建筑,因而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50045-95)规定,楼梯间应采用封闭式,防止烟火侵袭。在疏散门处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各层均应设有手动、自动报警器及高压灭火水枪。 六、建筑细部设计 1、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2、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

制动系统计算说明书

制动器的计算分析 整车参数 2、制动器的计算分析 2.1前制动器制动力 前制动器规格为?310×100mm,铸造底板,采用无石棉摩擦片,制动调整臂臂长,气室有效面积。当工作压力为P=6×105Pa时,前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 F1=2*A c*L/a*BF*?*R/R e*P 桥厂提供数据在P=6×105Pa时,单个制动器最大制动力为F1=3255kgf

以上各式中:A c—气室有效面积 L—调整臂长度 a—凸轮基圆直径 BF—制动器效能因数 R—制动鼓半径 R e—车轮滚动半径 ?—制动系效率 P—工作压力 2.2后制动器制动力 后制动器规格为?310×100mm,铸造底板,采用无石棉摩擦片,制动调整臂臂长,气室有效面积。当工作压力为P=6×105Pa时,前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 F2=2*A c*L/a*BF*?*R/R e*P 桥厂提供数据在P=6×105Pa时,单个制动器最大制动力为 F2 =3467kgf

2.3满载制动时的地面附着力 满载制动时的地面附着力是地面能够提供给车轮的最大制动力,正常情况下制动气制动力大于地面附着力是判断整车制动力是否足够的一个标准。地面附着力除了与整车参数有关之外,还与地面的附着系数有关,在正常的沥青路面上制动时,附着系数?值一般在0.5~0.8之间,我们现在按照路面附着系数为0.7来计算前后地面附着力:F?前=G满1×?+G×? 2 =2200×0.7+6000×× =2002kgf F?后=G满2×?-G×? 2 3800×0.7-6000×× = =1487kgf

因为前面计算的前后制动器最大制动力分别为 F1=3255kgf F2=3467kgf 3、制动器热容量、比摩擦力的计算分析 3.1单个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的计算分析 前制动器的衬片面积A1=2×πR1××L1= 式中(L1=100mm摩擦片的宽度 w1=110°) 后制动器的衬片面积A2=2×πR2××L2= 式中(L2=100m m 摩擦片的宽度w2=) 比能量耗散率 e1=β= e2=β= 上式中:G—满载汽车总质量 V1—制动初速度,计算时取V1=18m/s β—满载制动力分配系数 t—制动时间,计算时取t=3.06s 鼓式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以不大于1.8W/mm2为宜,故该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满足要求。 3.2单个制动器的比摩擦力计算分析 计算时取制动减速度j=0.6g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设计总概况: 1.规模:本工程是一栋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使用年限为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面积约3000㎡, 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为6.5m 和2.5m,纵轴轴距为4.5m ;框架梁、柱、板为现浇;内、外墙体材料为混凝土空心砌块, 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 内墙装修喷涂乳胶漆, 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 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板, 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全楼设楼梯两部。 2.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四层框架结构。 1.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1气象资料 A.基本风压值:0.35kN/㎡, A.基本雪压值:0.25kN/㎡。 B.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为1.2m; C.室外气温:年平均气温最底-10℃,年平均气温最高40℃; 2水文地质条件 A.土层分布见图1-1,地表下黄土分布约15m ,垂直水平分布较均匀,可塑 状态,中等压缩性,弱湿陷性,属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fak=120kN/㎡。

B.抗震设防等级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地震设计分组为第 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C.常年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8m ,地质对水泥具有硫酸盐侵蚀性。 D.采用独立基础, 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 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独立基础的挖土方量是最为经济的,而且基础本身的用钢量及人工费用也是最低的, 整体性好, 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强。因此独立基础在很多中低层的建筑中应用较多。 二、设计参数: (一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本工程为一般的建筑物,破坏后果严 重,故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耐久等级二级(年,耐火等级二级, 屋面防水Ⅱ级。 (三建筑抗震烈度为8度,应进行必要的抗震措施。 (四设防类别丙类。 (五本工程高度为15.3m ,框架抗震等级根据GB50223-2008《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高度不超过24m 的混 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六地基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图1-1 土层分布 第二章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 第一节结构设计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2 .计算书 某大学7层学生宿舍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没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年限为50年,试设计该结构(限于篇幅,本例仅介绍 轴框架结构的设计)。 2.1设计资料 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学生宿舍,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分别如图1-1、图1-2所示,L 1=6m ,H 1=4.5m 。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00m ,室内外高差600mm 。 (2)墙身做法:墙体采用灰砂砖,重度γ=18kN/m 3 ,外墙贴瓷砖,墙面重0.5kN/㎡,内 墙面采用水泥粉刷,墙面重0.36kN/㎡。 (3)楼面做法:楼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1.56kN/㎡;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 (4)屋面做法:屋面采用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3.24 kN/㎡;屋面为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 (5)门窗做法:木框玻璃窗重0.3kN/㎡,木门重0.2kN/㎡。 (6)地质资料:位于某城市的郊区,底层为食堂,层高4.5m ,2~7层位学生宿舍。 (7)基本风压:4.00=ω 2 m kN 。 (8)材料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级别HRB400和HPB300。 图1-1 建筑平面图 2.2 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1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边跨(AB 、CD 跨)梁: mm l l h )1000~7.666(8000121 )121~81(=?==, 取mm h 1000=;h b ) 3 1 ~21(=,取 mm b 400=。 边柱和中柱(A 轴、B 轴、C 轴)连系梁:取mm mm h b 500250?=?;中柱截面均为mm mm h b 600500?=?,边柱截面均为mm mm h b 500450?=?现浇楼板厚mm 120。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59所示根 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标高为mm 1500-,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 mm 5.6。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2。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02I I =(0I 为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 惯性矩)。 图 2-2 结构计算简图:单位;×10-3E (m 3)

浅埋式闭合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浅埋式闭合框架结构设计 结构计算书

一,截面尺寸 设S为600mm,则有h1=S+h=600+600=1200(mm),可得 h+S/3=800≤h1=1200, 如右图所示。 二,内力计算 1计算弯矩M 1.1.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基本结构如下 图。 1.2典型方程 弹性地基梁上的平面框架的内力计算可以采用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只是需要将下侧(底板)按弹性地基梁考虑。 由图-1的基本结构可知,此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就只有X1和X2,即可以得出典型方程为: 图-1截面图

系数是指在多余力x i 的作用下,沿着x i 方向的位移,△iP 是指在外荷载的作用下沿x i 的方向的位移,按下式计算: δij =δ‘ij +b ij △ij =△’iP +b ip δ’ij =ds i ∑? EJ Mj M δij ---框架基本结构在单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不包括地板)。 b ij ---底板按弹性地基梁在单位力的作用下算出的切口处x i 方向的位移; △ ’iP---框架基本结构在外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 b ip ---底板按弹性地基梁在外荷载的作用下算出的切口处x i 方向的位移。 1.2求δ‘ij 和△’iP ; X 1δ11+X 2δ12+△1P =0 X 1δ21+X 2δ22+△2P =0 图-3 M 1 图-4 M 2

M 1=1×L y =3.4(kNm) M 2=1(kNm) M P 上=1/2×q 1×(L X /2)=66.15(kNm) M P 下=1/2×q 1×(L X /2)+1/2×q 2×L y 2=193.31(kNm) M1 Q 10 M2 Q 20 M P 上 M P 下 M P 下-M P 上 -3.4 0 -1 0 66.15 193.31 127.16 以上摘自excel 文件; 根据结构力学的力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 δ’11= EI y 2 1L 2/3M =4.85235E-05 δ’12=δ’21=EI L M y 1=2.14074E-05 δ’22= EI L L 2x y +?=2.03704E-05 图-5 M q

制动系统设计手册(NEW)

王工: 总体上写得不错,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如下: 1.主要零部件的典型结构图。 2.分泵、总泵、吊挂助力器和阀等试验验证与试制验证的方法与标准(结合参考上次L 项目验证计划)细化与补充。 3. 分泵、总泵、吊挂助力器和阀的DFMEA分析的主要内容。 3.做到图文并茂,无经验的年轻的设计人员(《设计手册》主要读者)一看就明白。 4.附一典型车型(如L3360奥铃)的制动系统计算书。 储成高 2003.8.23 制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 1.系统概述 一般情况下汽车应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机能,即:行驶机能、转弯机能和停车机能,而其停车机能则是由整车的制动装置来完成的。作为汽车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在轻轻地踩下制动踏板时汽车能很平稳地停止在所要停车的地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制动系统的控制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各种性能。 制动系统一般可分为四种,即行车制动系、应急制动系(也称第二制动系)、驻车制动系和辅助制动系统(一般用于山区、矿山下长坡时)。 各种制动系统一般有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两个部分组成。其执行机构是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通常包括制动鼓、制动蹄、制动盘、制动钳和制动轮缸等;其控制机构是为适应所需制动力而进行操纵控制、供能、调节制动力、传递制动能量的部件,一般包括助力器、踏板、制动主缸、储油杯、真空泵、真空罐、比例阀、ABS、制动管路和报警装置等,有的还包括具有压力保护和故障诊断功能的部件。在其控制机构中如果按其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制动系统又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和电磁式(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统可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如气顶油等)。 制动系统是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的重要部分,通常其应具备以下功能:可以降低行驶汽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编号:-DPJS-011制动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项目名称:A级三厢轿车设计开发项目代 号: 编制: 日期: 校对: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2011年03月

目录 1 系统概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系统设计说明..........................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系统结构及组成........................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系统设计原理及规范.......................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 输入条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整车基本参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制动器参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制动踏板及传动装置参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驻车手柄参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系统计算及验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理想制动力分配与实际制动力分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着系数、制动强度及附着系数利用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管路压强计算..........................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制动效能计算..........................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制动踏板及传动装置校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驻车制动计算..........................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衬片磨损特性计算.........................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总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 制动踏板与地毯距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框架设计例题

多层框架设计实例 某四层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图、剖面图如图1所示,试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结构设计。 1.设计资料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00m,室内外高差600mm。 (2)墙身做法:墙身为普通机制砖填充墙,M5水泥砂浆砌筑。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墙涂料两度。外粉刷为1:3水泥砂浆底,厚20mm,马赛克贴面。 (3)楼面做法:顶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5mm厚1:2水泥砂浆加“107”胶水着色粉面层;底层为15mm厚纸筋面石灰抹底,涂料两度。 (4)屋面做法: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100mm,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1:2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二毡三油防水层。 (5)门窗做法:门厅处为铝合金门窗,其它均为木门,钢窗。 (6)地质资料:属Ⅲ类建筑场地,余略。 (7)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属B类)。

(8)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办公楼楼面活荷载,走廊 楼面活荷载。 图1 某多层框架平面图、剖面图 2.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 (1)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图2 结构平面布置图 边跨(AB、CD)梁:取 中跨(BC)梁:取 边柱(A轴、D轴)连系梁:取 中柱(B轴、C轴)连系梁:取 柱截面均为

现浇楼板厚100mm。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0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3m。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3。其中在求梁截 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 面惯性矩)。 边跨(AB、CD)梁: (其他梁、柱的线刚度计算同上,略) 图 3 结构计算简图 (图中数字为线刚度) (2)荷载计算 1)恒载计算 ①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 100厚~140厚(2%找坡)膨胀珍珠岩

制动系统设计流程

制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 1.设计依据和原则 1.1 根据况、使用条件及用户群体等)确定制动系统的总体方案,为系统各零部件的选型提供产品信函(或项目描述书)所描述的整车的使用情况(含道路状依据; 包括:制动形式、制动器形式、制动总、分泵(阀)形式等。 1.2 根据车型提供的整车参数,结合各项强制法规的要求,初步分析各所选制动零部件与整车匹配的合理性; 所需参数:质心距前轴a、质心高hg、总质量Ga、前轴负荷G1、前轴质量分配%、后轴负荷G2、后轴质量分配等。 1.3 根据强制法规的要求,制定试验方案进一步验证整车制动系统匹配和各制动元件选型的合理性。 2.设计方案初步规划 2.1 各主要零部件的选型及相关注意事项: 2.1.1 制动器总成 2.1.1.1 通过对所开发车型与已开发同类车型(或标杆车)的比较,初步确定系统各零部件的型式、结构和相关参数,而单纯从整车对制动力的需求方面来说,制动器的制动力越大越好,但由于制动器所产生的制动力与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制动器直径、制动器的分泵直径、制动器摩擦副的相对摩擦系数、制动管路压力等等因素有关,故在选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1.2 制动器结构型式的选型原则:根据整车档次、使用地区、用户群体等确定制动器的结构型式;

2.1.1.3 制动器直径的选型原则:由于制动器的直径与轮辋直径有关,在选型时应根据整车布置及轮辋的要求,考虑制动鼓的散热问题,一般制动鼓与轮辋的间隙应不小于10mm,否则会导致制动器散热不良,引起制动鼓早期龟裂、制动衬片烧结、炭化,大大降低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另外,制动器与轮辋的间隙太小,制动过程所产生的热量也将大量传导至轮辋上,对轮胎不利。 2.1.1.4 制动器衬片摩擦系数的确定:由于制动器衬片的摩擦系数是决定制动器制动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同型、同规格的制动器中,制动衬片的摩擦系数越高,制动器所产生的制动力越大,但对于不同结构的制动器来说,并不是摩擦系数越高越好,摩擦系数太高对制动鼓(或盘)的磨损也越大,且对于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摩擦系数越高,制动过程越粗暴,对制动底板、制动蹄铁、制动鼓的刚性要求越高,否则在制动过程中越易产生制动器颤动、整车发抖的现象,故对于摩擦系数的选取根据本人的经验建议: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的取0.38左右,其它结构型式的制动器取0.45~0.5左右,盘式制动器取0.35左右。 2.1.1.5 制动器分泵直径的选型和确定:在上述参数选定以后,根据整车所需的各轴制动力来确定制动器分泵的直径。对于单个制动器而言,制动器所产生的制动力与制动分泵活塞的有效面积(直径的平方——液压制动器)成正比,在选取过程中应兼顾国家标准规格和社会成熟资源,液压制动器的分泵直径最大不超过32mm。

框架结构一榀框架手算计算书

某培训中心综合楼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拟建5层培训中心,建筑面积4500m 2,拟建房屋所在地的设防参数,基本雪压S 0=0.3kN ·m 2,基本风压ω0=0.45kN ·m 2地面粗糙度为B 类。 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主体5层,首层高度3.6m,标准层3.3m,局部突出屋面的塔楼为电梯机房层高3.0m,外墙填充墙采用300mm,空心砖砌筑,内墙为200mm 的空心砖填充,屋面采用130mm ,楼板采用100mm 现浇混凝土板,梁高度按梁跨度的1/12~1/8估算,且梁的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截面宽度可取梁高的1/2~1/3,梁宽同时不宜小于1/2柱宽,且不应小于250mm,柱截面尺寸可由A c ≥ c N f N ][μ 确定本地区为四级抗震,所以8.0=c μ,各层重力荷载近似值 取13kN ·m -2,边柱及中柱负载面积分别为7.8 6.9226.91?÷=m 2 和7.8(6.92 2.72)37.44?÷+÷=m 2. 柱采用C35的混凝土(f c =16.7N ·mm 2,f t =1.57N ·mm 2) 第一层柱截面 边柱 A C = 31.326.9113105 1702810.816.7????=?mm 2 中柱 A C = 31.2537.4413105 2276950.816.7 ????=?mm 2 如取正方形,则边柱及中柱截面高度分别为339mm 和399mm 。 由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其它因素,本设计取值如下: 1层: 600mm ×600mm ; 2~5层:500mm ×500mm 表1 梁截面尺寸(mm)及各层混凝土等级强度 1 3.60.45 2. 2 1.10.1 5.05h m =++--=。

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商业批发楼 二、工程概况 某商业批发楼为三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1582m2。 三、设计条件 1、地质情况:地基土由素填土,砂砾石,弱风化基岩组成,第一层土为素填土,层厚~1.7m,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20KN/m2,第二层为砂砾石,层厚~8.8m,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250KN/m2,第三层为弱风化基岩,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350KN/m2,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地下15.00m深度范围内无可液化土层。地下水位标高为690m,水质对砼无侵蚀性。拟建场地地形平缓,地面绝对标高700.00m。 2、抗震设防为:8度、0.2g、第一组。 3、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m2。 4、基本风压w 0=m2(地面粗糙度属B类),基本雪压S =m2(n=50)。 5、材料强度等级为:砼强度等级为C25,纵向钢筋为HRB335级,箍筋为HPB235级。 6、屋面作法:(自上而下)SBS防水层(m2),30厚细石砼找平(24KN/m3),陶粒砼找坡(2%、7KN/m3),125厚加气砼块保温(7KN/m3),150厚现浇钢筋砼板(25KN/m3),吊顶或粉底(m2)。 7、楼面作法:(自上而下)水磨石地面(m2),150厚现浇钢筋砼板(25KN/m3),吊顶或粉底(m2)。 8、门窗作法:均采用铝合金门窗。 9、墙体:外墙为250厚加气砼块,外贴面砖内抹灰;内墙为200厚加气砼块,两侧抹灰。 10、室内外高差450mm,初定基础底面标高为-2m,初估基础高度为1m,底层柱高5.5m。 四、设计内容 1、结构布置及截面尺寸初估; 2、荷载计算; 3、内力及侧移计算; 4、内力组合及内力调整; 5、截面设计。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报告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目录 1 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系统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系统结构及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系统设计原理及规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输入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整车基本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制动器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制动踏板及传动装置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驻车手柄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计算及验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理想制动力分配与实际制动力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附着系数、制动强度及附着系数利用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管路压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制动效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制动踏板及传动装置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驻车制动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衬片磨损特性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制动踏板与地毯距离.......................................................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