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数字图像的空间域滤波

实验三 数字图像的空间域滤波
实验三 数字图像的空间域滤波

实验三、四数字图像的空间域滤波和频域滤波

1.实验目的

1.掌握图像滤波的基本定义及目的。

2.理解空间域滤波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掌握进行图像的空域滤波的方法。

4.掌握傅立叶变换及逆变换的基本原理方法。

5.理解频域滤波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6.掌握进行图像的频域滤波的方法。

2.实验基本原理

1.空间域增强

空间域滤波是在图像空间中借助模板对图像进行领域操作,处理图像每一个像素的取值都是根据模板对输入像素相应领域内的像素值进行计算得到的。空域滤波基本上是让图像在频域空间内某个范围的分量受到抑制,同时保证其他分量不变,从而改变输出图像的频率分布,达到增强图像的目的。

空域滤波一般分为线性滤波和非线性滤波两类。线性滤波器的设计常基于对傅立叶变换的分析,非线性空域滤波器则一般直接对领域进行操作。各种空域滤波器根据功能主要分为平滑滤波器和锐化滤波器。平滑可用低通来实现,平滑的目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模糊,目的是在提取较大的目标前去除太小的细节或将目标内的小肩端连接起来;另一类是消除噪声。锐化可用高通滤波来实现,锐化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被模糊的细节。结合这两种分类方法,可将空间滤波增强分为四类:

线性平滑滤波器(低通)

非线性平滑滤波器(低通)

线性锐化滤波器(高通)

非线性锐化滤波器(高通)

空间滤波器都是基于模板卷积,其主要工作步骤是:

1)将模板在图中移动,并将模板中心与图中某个像素位置重合;

2)将模板上的系数与模板下对应的像素相乘;

3)将所有乘积相加;

4)将和(模板的输出响应)赋给图中对应模板中心位置的像素。

2.平滑滤波器

1)线性平滑滤波器

线性低通平滑滤波器也称为均值滤波器,这种滤波器的所有系数都是正数,对3×3

的模板来说,最简单的是取所有系数为1,为了保持输出图像任然在原来图像的灰度值范围内,模板与象素邻域的乘积都要除以9。

MATLAB 提供了fspecial 函数生成滤波时所用的模板,并提供filter2 函数用指定的滤波器模板对图像进行运算。函数fspecial 的语法格式为:

h=fspecial(type);

h=fspecial(type,parameters);

其中参数type 指定滤波器的种类,parameters 是与滤波器种类有关的具体参数。

表2.1 MATLAB中预定义的滤波器种类

MATLAB 提供了一个函数imnoise 来给图像增添噪声,其语法格式为:

J=imnoise(I,type);

J=imnoise(I,type,parameters);

参数type 指定噪声的种类,parameters 是与噪声种类有关的具体参数。参数的种类见表2.2。

表2.2 噪声种类及参数说明

2)非线性平滑滤波器

中值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非线性平滑滤波器,其滤波原理与均值滤波器方法类似,但计算的非加权求和,而是把领域中的图像的象素按灰度级进行排序,然后选择改组的中间值作为输出象素值。

MATLAB 提供了medfilt2 函数来实现中值滤波,其语法格式为:

B=medfilt2(A,[m n]);

B=medfilt2(A);

其中,A 是原图象,B 是中值滤波后输出的图像。[m n]指定滤波模板的大小,默认模板为3×3。

3.锐化滤波器

图像平滑往往使图像中的边界、轮廓变得模糊,为了减少这类不利效果的影响,需要利用图像锐化技术,使图像的边缘变得清晰。

1)线性锐化滤波器

线性高通滤波器是最常用的线性锐化滤波器。这种滤波器的中心系数都是正的,而周围的系数都是负的,所有的系数之和为0。

对3×3 的模板来说,典型的系数取值为:

[-1 -1 -1;

-1 8 -1;

-1 -1 -1]

事实上这是拉普拉斯算子。语句h=-fspecial(‘laplacian’,0.5)得到的拉普拉斯算子为:

h =-0.3333 -0.3333 -0.3333

-0.3333 2.6667 -0.3333

-0.3333 -0.3333 -0.3333

2)非线性锐化滤波

邻域平均可以模糊图像,因为平均对应积分,所以利用微分可以锐化图像。图像处理中最常用的微分方法是利用梯度。常用的空域非线性锐化滤波微分算子有sobel 算子、prewitt 算子、log 算子等。

4.频域增强

频域增强是利用图像变换方法将原来的图像空间中的图像以某种形式转换到其他空间中,然后利用该空间的特有性质方便地进行图像处理,最后再转换回原来的图像空间中,从而得到处理后的图像。

频域增强的主要步骤是:

选择变换方法,将输入图像变换到频域空间。

在频域空间中,根据处理目的设计一个转移函数,并进行处理。

将所得结果用反变换得到增强的图像。

常用的频域增强方法有低通滤波和高通滤波。

5.低通滤波

图像的能量大部分集中在幅度谱的低频和中频部分,而图像的边缘和噪声对应于高频部分。因此能降低高频成分幅度的滤波器就能减弱噪声的影响。由卷积定理,在频域实现低通滤波的数学表达式:

G(u,v) =H(u,v)F(u,v)

1)理想低通滤波器(ILPF)

2)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BLPF)

3)指数型低通滤波器(ELPF)

6.高通滤波

由于图像中的细节部分与其高频分量相对应,所以高通滤波可以对图像进行锐化处理。高通滤波与低通滤波相反,它是高频分量顺利通过,使低频分量受到削弱。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相似,其转移函数分别为:

1)理想高通滤波器(IHPF)

2)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BLPF)

3)指数型高通滤波器(ELPF)

图像经过高通滤波处理后,会丢失许多低频信息,所以图像的平滑区基本上会消失。所以,可以采用高频加强滤波来弥补。高频加强滤波就是在设计滤波传递函数时,加上一

个大于0小于1的常数c,即:

H′(u,v) =H(u,v)+c

3.实验内容与要求

1.平滑空间滤波:

1)读出eight.tif这幅图像,给这幅图像分别加入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后并与前一张图显示在同一图像窗口中。

2)对加入噪声图像选用不同的平滑(低通)模板做运算,对比不同模板所形成的效果,要求在同一窗口中显示。

3)使用函数imfilter时,分别采用不同的填充方法(或边界选项,如零填

充、’replicate’、’symmetric’、’circular’)进行低通滤波,显示处理后的图像。

4)运用for循环,将加有椒盐噪声的图像进行10次,20次均值滤波,查看其特点,显示均值处理后的图像(提示:利用fspecial函数的’average’类型生成均值滤波器)。

5) 对加入椒盐噪声的图像分别采用均值滤波法,和中值滤波法对有噪声的图像做处 理,要求在同一窗口中显示结果。

6) 自己设计平滑空间滤波器,并将其对噪声图像进行处理,显示处理后的图像。 2. 锐化空间滤波

1) 读出blurry_moon.tif 这幅图像,采用3×3的拉普拉斯算子w = [ 1, 1, 1; 1 – 8 1; 1, 1, 1]对其进行滤波。

2) 编写函数w = genlaplacian(n),自动产生任一奇数尺寸n 的拉普拉斯算子,如5×5 的拉普拉斯算子

w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分别采用5×5,9×9,15×15和25×25大小的拉普拉斯算子对blurry_moon.tif 进

行锐化滤波,并利用式2(,)(,)(,)g x y f x y f x y =-?完成图像的锐化增强,观察其有何不同,要求在同一窗口中显示。

4) 采用不同的梯度算子对blurry_moon.tif 进行锐化滤波,并比较其效果。

5) 自己设计锐化空间滤波器,并将其对噪声图像进行处理,显示处理后的图像;

3. 傅立叶变换

1) 读出woman.tif 这幅图像,对其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分别显示其幅度图像和相位 图像。

仅对相位部分进行傅立叶反变换后查看结果图像。

2) 仅对幅度部分进行傅立叶反变换后查看结果图像。 3) 将图像的傅立叶变换F 置为其共轭后进行反变换,比较新生成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差 异。

4. 平滑频域滤波

1) 设计理想低通滤波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和高斯低通滤波器,截至频率自选,分 别给出各种滤波器的透视图。

2) 读出test_pattern.tif 这幅图像,分别采用理想低通滤波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和高 斯低通滤波器对其进行滤波(截至频率自选),再做反变换,观察不同的截止频率下采用不同低通滤波器得到的图像与原图像的区别,特别注意振铃效应。(提示:1)在频率域滤波同样要注意到填充问题;2)注意到(-1)x+y ;)

5. 锐化频域滤波

1) 设计理想高通滤波器、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和高斯高通滤波器,截至频率自选,分 别给出各种滤波器的透视图。

2) 读出test_pattern.tif 这幅图像,分别采用理想高通滤波器、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和高 斯高通滤波器对其进行滤波(截至频率自选),再做反变换,观察不同的截止频率下采用不同高通滤波器得到的图像与原图像的区别。

1. 实验具体实现

1.平滑空间滤波:

1)读出eight.tif这幅图像,给这幅图像分别加入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后并与前一张图

显示在同一图像窗口中。

I=imread('eight.tif');

imshow(I);

J = imnoise(I,'salt & pepper',0.05); %noise density=0.05

K= imnoise(I,'gaussian',0.01,0.01);

subplot(131),imshow(I);

subplot(132),imshow(J);

subplot(133),imshow(K);

图2.1 初始图像及椒盐噪声图像、高斯噪声污染图

2)对加入噪声图像选用不同的平滑(低通)模板做运算,对比不同模板所形成的效果,

要求在同一窗口中显示。

I=imread('eight.tif');

H = fspecial('sobel');

Sobel = imfilter(I,H,'replicate');

H = fspecial('laplacian',0.4);

lap = imfilter(I,H,'replicate');

H = fspecial('gaussian',[3 3],0.5);

gaussian = imfilter(I,H,'replicate');

subplot(221),imshow(I);

subplot(222),imshow(Sobel);

subplot(223),imshow(lap);

subplot(224),imshow(gaussian);

图2.2 原图像及各类低通滤波处理图像

3)使用函数imfilter时,分别采用不同的填充方法(或边界选项,如零填

充、’replicate’、’symmetric’、’circular’)进行低通滤波,显示处理后的图像。originalRGB = imread('peppers.png');

h = fspecial('motion', 50, 45); %motion blurred

filteredRGB = imfilter(originalRGB, h);

boundaryReplicateRGB = imfilter(originalRGB, h, 'replicate');

boundary0RGB = imfilter(originalRGB, h, 'x');

boundary0RGB = imfilter(originalRGB, h, 0);

boundarysymmetricRGB = imfilter(originalRGB, h, 'symmetric'); boundarycircularRGB = imfilter(originalRGB, h, 'circular');

图2.3 原图像及运动模糊图像

图2.4 函数imfilter各填充方式处理图像

4)运用for循环,将加有椒盐噪声的图像进行10次,20次均值滤波,查看其特点,显

示均值处理后的图像。

J = imnoise(I,'salt & pepper',0.05);

h=fspecial('average'); %Averaging Filtering

J1=imfilter(J,h);

for i=1:10

J1=imfilter(J,h);

end

for i=1:20

J2=imfilter(J,h);

图2.5 椒盐噪声污染图像经10次、20次均值滤波图像

由图2.5可得,20次滤波后的效果明显好于10次滤波,但模糊程度也更强。

5)对加入椒盐噪声的图像分别采用均值滤波法,和中值滤波法对有噪声的图像做处

理,要求在同一窗口中显示结果。

h=fspecial('average'); %Averaging Filtering

J1=imfilter(J,h);

J2=medfilt2(J); %Median Filtering

图2.6 椒盐噪声污染图像及均值、中值滤波图像

从图2.6中可以看出,对于椒盐噪声污染的图像处理,中值滤波效果要明显好于均值滤波。经均值滤波器处理后的图像比均值滤波器中结果图像更加模糊。

6)设计平滑空间滤波器,并将其对噪声图像进行处理,显示处理后的图像。domain=[0 0 8 0 0;

0 0 8 0 0;

8 8 8 8 8;

0 0 8 0 0;

0 0 8 0 0];

K1= ordfilt2(J,5,domain);

图2.7 椒盐噪声污染图像及5*5平滑滤波器掩模

掩模值为w=1/25*[1 1 1 1 1;1 1 1 1 1;1 1 1 1 1;1 1 1 1 1;1 1 1 1 1]

图2.8 椒盐噪声污染图像及5*5平滑滤波器掩模

掩模值为w= [0 0 8 0 0;0 0 8 0 0;8 8 8 8 8; 0 0 8 0 0;0 0 8 0 0]

2.锐化空间滤波

1)采用3×3的拉普拉斯算子w = [ 1, 1, 1; 1 – 8 1; 1, 1, 1]滤波

I=imread('blurry_moon.tif');

T=double(I);

subplot(1,2,1),imshow(T,[]);title('Original Image');

w =[1,1,1;

1,-8,1;

1,1,1];

K=conv2(T,w,'same');

图2.9 初始图像与拉普拉斯算子锐化图像

2)编写函数w = genlaplacian(n),自动产生任一奇数尺寸n的拉普拉斯算子,如5×5的拉

普拉斯算子:

w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function w = genlaplacian(n)

%Computes the Laplacian operator

w = ones(n);

x = ceil(n/2);

w(x, x) = -1 * (n * n - 1);

3)分别采用5×5,9×9,15×15和25×25大小的拉普拉斯算子对blurry_moon.tif进行锐

化滤波,并利用式

2

(,)(,)(,)

g x y f x y f x y

=-?完成图像的锐化增强,观察其有何不

同,要求在同一窗口中显示。

不同尺寸拉普拉斯算子滤波以及图像增强

w1 = genlaplacian(5);

I=imread('blurry_moon.tif');

T=double(I);

K=conv2(T,w1,'same');

J=T-K;

图2.10 初始图像与不同拉普拉斯算子锐化图像

图像锐化的实质是将原图像与梯度信息叠加,相当于对目标物的边缘进行了增强。

图2.11 拉普拉斯算子锐化与锐化增强图像

4)采用不同的梯度算子对blurry_moon.tif进行锐化滤波,并比较其效果[I,map]=imread('blurry_moon.tif');

I=double(I);

[Gx,Gy]=gradient(I); % gradient calculation

G=sqrt(Gx.*Gx+Gy.*Gy); % matrix

J1=G; % gradient1

imshow(J1,map);

J2=I; % gradient2

K=find(G>=7);

J2(K)=G(K);

imshow(J2,map);

J3=I; % gradient3

K=find(G>=7);

J3(K)=255;

imshow(J3,map);

J4=I; % gradient4

K=find(G<=7);

J4(K)=255;

imshow(J4,map);

J5=I; % gradient5

K=find(G<=7);

J5(K)=0;

Q=find(G>=7);

J5(Q)=255;

imshow(J5,map);

图2.12 原始图像与不同梯度子锐化图像

作为二阶微分算子,拉普拉斯变换在图像细节的增强处理上有明显的优点,但会产生更多的噪声。梯度变换在灰度变化区域的响应更强,但对噪声和细节的响应比拉普拉斯变换弱。

5)自己设计锐化空间滤波器,并将其对噪声图像进行处理,显示处理后的图像;

图2.13 原始图像与不同边缘锐化图像

3.傅立叶变换

1)读出woman.tif这幅图像,对其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分别显示其幅度图像和相位图像。domain=[8 8 0 8 8;

8 8 0 8 8;

0 0 0 0 0;

8 8 0 8 8;

8 8 0 8 8];

K1= ordfilt2(J,5,domain);

F=imread('woman.tif');

F1=fft2(F);

F2=log(1+abs(F1)); %amplitude spectrum

F3=fftshift(F1);

imshow(log(1+abs(F3)),[]);

F4=angle(F1); %phase spectrum

图2.14 原始图像与快速傅立叶变换图像

2)仅对相位部分进行傅立叶反变换后查看结果图像。

F1=fft2(F);

i=sqrt(-1);

f2=ifft2(exp(i*angle(F1)));

imshow(real(f2),[]);

图2.15 原始图像与对全部信息进行傅立叶逆变换结果

图2.16 仅对相位信息进行傅立叶逆变换结果

相位谱决定了图像信号中各频率分量的位置。

3)仅对幅度部分进行傅立叶反变换后查看结果图像。

f1=ifft2(abs(F1));

imshow(log(1+abs(f1)),[]);

图2.17 仅对幅度信息进行傅立叶逆变换结果

4)将图像的傅立叶变换F置为其共轭后进行反变换,比较新生成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差异。F1=fft2(F);

F2=log(1+abs(F1)); %amplitude spectrum

F3=fftshift(F1);

F4=angle(F1); %phase spectrum

F5=-F4

F6= double(F3*exp(F4)); %the complex conjugate of the fourier transform F7=ifft2(F6);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imshow(real(F7),[]);

图2.18 共轭傅立叶逆变换结果

傅立叶变换的相位谱为对称的,原变换与其共轭变换间仅频率谱互为相反。

4.平滑频域滤波

1)设计理想低通滤波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和高斯低通滤波器

理想低通滤波器

I=imread('test_pattern.tif');

f=double(I); % chage into double as MATLAB doesn’t suppor calculation % of image in unsigned int type

g=fft2(f); % fourier transform

g=fftshift(g); % zero-frequency area centralized

[M,N]=size(g);

d0=100; %cutoff frequency

m=fix(M/2); n=fix(N/2);

for i=1:M

for j=1:N

d=sqrt((i-m)^2+(j-n)^2);

if(d<=d0)

h=1;

else h=0;

end

result(i,j)=h*g(i,j);

end

end

result=ifftshift(result);

J1=ifft2(result);

J2=uint8(real(J1));

imshow(J2)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二阶)

I=imread('test_pattern.tif');

f=double(I);

g=fft2(f);

g=fftshift(g);

[M,N]=size(g);

nn=2; % 2-grade Butterworth lowpss filter

d0=100;

m=fix(M/2); n=fix(N/2);

for i=1:M

for j=1:N

d=sqrt((i-m)^2+(j-n)^2);

h=1/(1+0.414*(d/d0)^(2*nn)); % filter transform function

%h=1./(1+(d./d0).^(2*n))

%h=exp(-(d.^2)./(2*(d0^2)));

result(i,j)=h*g(i,j);

end

end

result=ifftshift(result);

J1=ifft2(result);

J2=uint8(real(J1));

imshow(J2);

高斯低通滤波

I=imread('test_pattern.tif');

f=double(I);

g=fft2(f);

g=fftshift(g);

[M,N]=size(g);

d0=100;

m=fix(M/2); n=fix(N/2);

for i=1:M

for j=1:N

d=sqrt((i-m)^2+(j-n)^2);

h=exp(-(d.^2)./(2*(d0^2))); % gaussian filter transform

result(i,j)=h*g(i,j);

end

end

result=ifftshift(result);

J1=ifft2(result);

J2=uint8(real(J1));

图2.19 理想低通滤波器透视图

图2.20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透视图

图2.21高斯低通滤波器透视图

由各类低通滤波器透视图可见,高斯滤波器剖面线最平滑,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函数剖面线较为紧凑,而理想滤波器完全为圆筒状结构,未考虑选择范围内不同信息频率的差

别化处理。

图2.22 理想低通滤波器滤波效果(d0=15,30,100)

当截止频率do = 15时,滤波后的图像模糊,难以分辨,振铃现象明显。

当do = 30时,滤波后的图像模糊减弱,能分辨出字母与图形轮廓,但由于理想低通滤波器在频率域的锐截止特性,滤波后的图像仍有较明显的振铃现象。

当do = 100时,滤波后的图像比较清晰,但高频分量损失后,图像边沿与文字变的有些模糊,在图像的边框(如条带和矩形轮廓)附近仍有轻微振铃现象。

图2.23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滤波效果(d0=15,30,100)

图2.23中显示了3种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各截止频率同图2.22。二

阶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显示了轻微的振铃和较小的负值,但远不如理想滤波器明显。

一阶巴特沃斯滤波器无振铃现象,在二阶中振铃通常很微小。阶数越高振铃现象越明显,一个20阶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已经呈现出理想低通滤波器的特性。

图2.24 高斯低通滤波器滤波效果(d0=15,30,100)

图2.24中显示了3种高斯低通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各截止频率同图2.22。高斯低通滤波器无法达到有相同截止频率的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平滑效果,但此时结果图像中无振铃现象产生。

5.锐化频域滤波

设计理想高通滤波器、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和高斯高通滤波器

理想高通滤波器

图2.25 理想高通滤波器透视图

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

空间域滤波器(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作业 ——空间域滤波器 摘要 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消除图像的噪声干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利用matlab软件,采用空域滤波的方式,对图像进行平滑和锐化处理。平滑空间滤波器用于模糊处理和减小噪声,经常在图像的预处理中使用;锐化空间滤波器主要用于突出图像中的细节或者增强被模糊了的细节。本文使用的平滑滤波器有中值滤波器和高斯低通滤波器,其中,中值滤波器对去除椒盐噪声特别有效,高斯低通滤波器对去除高斯噪声效果比较好。使用的锐化滤波器有反锐化掩膜滤波、Sobel边缘检测、Laplacian边缘检测以及Canny算子边缘检测滤波器。不同的滤波方式,在特定的图像处理应用中有着不同的效果和各自的优势。

1、分别用高斯滤波器和中值滤波器去平滑测试图像test1和2,模板大小分别 是3x3 , 5x5 ,7x7;利用固定方差 sigma=1.5产生高斯滤波器. 附件有产生高斯滤波器的方法。 实验原理分析: 空域滤波是直接对图像的数据做空间变换达到滤波的目的。它是一种邻域运算,其机理就是在待处理的图像中逐点地移动模板,滤波器在该点地响应通过事先定义的滤波器系数与滤波模板扫过区域的相应像素值的关系来计算。如果输出像素是输入像素邻域像素的线性组合则称为线性滤波(例如最常见的均值滤波和高斯滤波),否则为非线性滤波(中值滤波、边缘保持滤波等)。 空域滤波器从处理效果上可以平滑空间滤波器和锐化空间滤波器:平滑空间滤波器用于模糊处理和减小噪声,经常在图像的预处理中使用;锐化空间滤波器主要用于突出图像中的细节或者增强被模糊了的细节。 模板在源图像中移动的过程中,当模板的一条边与图像轮廓重合后,模板中心继续向图像边缘靠近,那么模板的某一行或列就会处于图像平面之外,此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模板中心点的移动范围限制在距离图像边缘不小于(n-1)/2个像素处,单处理后的图像比原始图像稍小。如果要处理整幅图像,可以在图像轮廓边缘时用全部包含于图像中的模板部分来滤波所有图像,或者在图像边缘以外再补上一行和一列灰度为零的像素点(或者将边缘复制补在图像之外)。 ①中值滤波器的设计: 中值滤波器是一种非线性统计滤波器,它的响应基于图像滤波器包围的图像区域中像素的排序,然后由统计排序的中间值代替中心像素的值。它比小尺寸的线性平滑滤波器的模糊程度明显要低,对处理脉冲噪声(椒盐噪声)非常有效。中值滤波器的主要功能是使拥有不同灰度的点看起来更接近于它的邻近值,去除那些相对于其邻域像素更亮或更暗,并且其区域小于滤波器区域一半的孤立像素集。 在一维的情况下,中值滤波器是一个含有奇数个像素的窗口。在处理之后,位于窗口正中的像素的灰度值,用窗口内各像素灰度值的中值代替。例如若窗口长度为5,窗口中像素的灰度值为80、90、200、110、120,则中值为110,因为按小到大(或大到小)排序后,第三位的值是110。于是原理的窗口正中的灰度值200就由110取代。如果200是一个噪声的尖峰,则将被滤除。然而,如果它是一个信号,则滤波后就被消除,降低了分辨率。因此中值滤波在某些情况下抑制噪声,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却会抑制信号。 将中值滤波推广到二维的情况。二维窗口的形式可以是正方形、近似圆形的或十字形等。本次作业使用正方形模板进行滤波,它的中心一般位于被处理点上。窗口的大小对滤波效果影响较大。 根据上述算法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对源图像test1和test2进行滤波处理,结果如下图:

空间滤波实验

空间滤波实验 实验目的 1、加深傅立叶光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2、了解空间滤波实验系统 3、验证阿贝二次成像理论 实验原理 空间滤波实验也称阿贝—波特实验,属于采用滤波方法来处理光学信息的技术,其理论基础是阿贝二次成像原理。阿贝(Ernst Abbe,1840-1905),德国科学家,曾在蔡司公司任职,1873年在研究如何提高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时,他首次提出了一个与几何光学成像传统理论完全不同的成像概念。后来,阿贝本人1893年和波特于1906年用实验验证了阿贝成像理论。阿贝理论和上述两次实验可以看作是傅立越光学的开端。阿贝成像理论的核心是:相干照明下成像过程可分做两步,首先是物面上发出的光波在物镜后焦面上发生夫琅和费衍射,得到第一次衍射像;然后,该衍射像作为新的相干波源,由它发出的次波在像面上干涉而构成物体的像,称为第二次衍射像。因此,该理论也常被称为“阿贝二次衍射成像理论”。后人称其为阿贝成像原理(Abbe’ Principle of image of formation )。 图1是上述成像过程的示意图。其中物面()11,y x ,用相干平行光照明,在透镜后焦面即频谱面()22,y x 得到物的频谱,这是第一次成像过程,实际上是经过了一次傅立叶变换;由频谱()22,y x 而到像面()33,y x ,也是完成了一次夫琅和费衍射过程,等于又经过一次傅立叶变换。当像面取反射坐标时,后—次变换可视为傅立叶逆变换。经上述两次变换,像面上形成的是物体的像。 A B C P P 'A ' B ' C (x 2,y 2) (x 3,y 3) 图1 阿贝二次成像理论示意图 用频谱语言表达阿贝成像原理,那就是,第一步发生夫琅和费衍射,起“分频”作用,第二步发生干涉,起“合成”作用。这两个步骤本质上就是两次傅立叶变换。第一步“分频”是把物面光场的空间分布()y x g ,变为频谱面上的空间频率分布),(y x f f G 。第二步“合成”则是再作一次变换,又将),(y x f f G 还原到光场的空间()y x g ,。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灰度变换与空间滤波(附带程序,不看后悔)

1.灰度变换与空间滤波 一种成熟的医学技术被用于检测电子显微镜生成的某类图像。为简化检测任务,技术决定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现了如下问题:(1)明亮且孤立的点是不感兴趣的点;(2)清晰度不够,特别是边缘区域不明显;(3)一些图像的对比度不够;(4)技术人员发现某些关键的信息只在灰度值为I1-I2 的范围,因此,技术人员想保留I1-I2 区间范围的图像,将其余灰度值显示为黑色。(5)将处理后的I1-I2 范围内的图像,线性扩展到0-255 灰度,以适应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请结合本章的数字图像处理处理,帮助技术人员解决这些问题。 1.1 问题分析及多种方法提出 (1)明亮且孤立的点是不够感兴趣的点 对于明亮且孤立的点,其应为脉冲且灰度值为255(uint8)噪声,即盐噪声,为此,首先对下载的细胞图像增加盐噪声,再选择不同滤波方式进行滤除。 均值滤波:均值滤波是典型的线性滤波算法,它是指在图像上对目标像素给一个模板,该模板包括了其周围的临近像素(以目标像素为中心的周围8 个像素,构成一个滤波模板,即去掉目标像素本身),再用模板中的全体像素的平均值来代替原来像素值。 优点:速度快,实现简单; 缺点:均值滤波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即它不能很好地保护图像细节,在图像去噪的同时也破坏了图像的细节部分,从而使图像变得模糊,不能很好地去除噪声点。 其公式如下: 使用矩阵表示该滤波器则为: 中值滤波:

滤除盐噪声首选的方法应为中值滤波,中值滤波法是一种非线性平滑技术,它将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该点某邻域窗口内的所有像素点灰度值的中值。 其过程为: a、存储像素1,像素2 ....... 像素9 的值; b、对像素值进行排序操作; c、像素5 的值即为数组排序后的中值。优点:由于中值滤波本身为一种利用统计排序方法进行的非线性滤波方法,故可以滤除在排列矩阵两边分布的脉冲噪声,并较好的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 缺点:当噪声密度较大时,使用中值滤波后,仍然会有较多的噪声点出现。自适应中值滤波: 自适应的中值滤波器也需要一个矩形的窗口S xy ,和常规中值滤波器不同的是这个窗口的大小会在滤波处理的过程中进行改变(增大)。需要注意的是,滤波器的输出是一个像素值,该值用来替换点(x, y)处的像素值,点(x, y)是滤波窗口的中心位置。 其涉及到以下几个参数: 其计算过程如下:

实验三 图像的空间域滤波

1 A=imread('E:\pic\1.jpg'); I=rgb2gray(A); subplot(1,3,1); imshow(I);title('原图'); J=imnoise(I,'salt & pepper',0.05); subplot(1,3,2); imshow(J); title('加入椒盐噪声图象'); K=imnoise(I,'gaussian',0.01,0.02); subplot(1,3,3); imshow(K);title('加入高斯噪声图象'); 2 A=imread('E:\pic\1.jpg'); I=rgb2gray(A); Subplot(2,2,1); Imshow(I);title('原图'); H=fspecial('motion',20,45); MotionBlur=imfilter(I,H,'replicate'); Subplot(2,2,2); Imshow(MotionBlur);title('MotionBlur image'); H=fspecial('disk',10); blurred=imfilter(I,H,'replicate'); Subplot(2,2,3); Imshow(blurred);title('Blurred image'); H=fspecial('unsharp',0.5); Sharpened=imfilter(I,H,'replicate'); Subplot(2,2,4); Imshow(Sharpened);title('sharpened image');

3 A=imread('E:\pic\1.jpg'); I=rgb2gray(A); J=imnoise(I,'salt & pepper',0.05); Subplot(2,2,1);imshow(J);title('加入椒盐噪声图象'); H=fspecial('motion',20,45); MotionBlur=imfilter(J,H,'replicate'); Subplot(2,2,2); Imshow(MotionBlur);title('replicate'); MotionBlur=imfilter(J,H,'symmetric'); Subplot(2,2,3); Imshow(MotionBlur);title('symmetric'); MotionBlur=imfilter(J,H,'circular'); Subplot(2,2,4); Imshow(MotionBlur);title('circular');

北航卡尔曼滤波课程-捷联惯导静基座初始对准实验

卡尔曼滤波实验报告 捷联惯导静基座初始对准实验 一、实验目的 ①掌握捷联惯导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②掌握捷联惯导静基座对准的基本工作原理; ③了解捷联惯导静基座对准时的每个系统状态的可观测性; ④了解双位置对准时系统状态的可观测性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 选取状态变量为:[]T E N E N U x y x y z X V V δδεεε=ψψψ??,其

中导航坐标系选为东北天坐标系,E V δ为东向速度误差,N V δ为北向速度误差,E ψ为东向姿态误差角,N ψ为北向姿态误差角,U ψ为天向姿态误差角,x ?为东向加速度偏置,y ?为北向加速度偏置,x ε为东向陀螺漂移,y ε为北向陀螺漂移,z ε为天向陀螺漂移。则系统的状态模型为: X AX W =+ (1) 其中, 1112212211 12 1321222331323302sin 000002sin 000000000sin cos 0000sin 000000cos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L g C C L g C C L L C C C L C C C L C C C A Ω-? ? ??-Ω????Ω-Ω? ?-Ω????Ω=? ?????? ?????????? ? [00000]E N E N U T V V W W W W W W δδψψψ=,E D V W W δψ 为零均值高斯 白噪声,分别为加速度计误差和陀螺漂移的噪声成分,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ij C 为姿态矩 阵n b C 中的元素,L 为当地纬度。 量测量选取两个水平速度误差:[ ]T E N Z V V δδ=,则量测方程为: 10000000000100000000E E N N V X V δηδη???? ??=+???????????? (2) 即Z HX η=+ 其中,H 为量测矩阵,[]T E N ηηη=为量测方程的随机噪声状态矢量,为零均值高 斯白噪声。 要利用基本卡尔曼滤波方程进行状态估计,需要将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进行离散化。 系统转移矩阵为: 2323/1111102!3!! n n k k k k k k n T T T I TA A A A n ∞ -----=Φ=++++=∑ (3)

空间域图像滤波

function Template=gausTemplate(n,sigma) end ---------------------------------------------------------------------------------------------------------------------- clc clear im=imread('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lena.jpg'); s=11;sigma=10; k=(s-1)/2; Template=gausTemplate(s,sigma);%生成高斯模板 [m,n]=size(im); %图像扩边 %%%%%%%%%%%%%%%%%% for i=k+1:m+k for j=k+1:n+k neighbor=;%%%%点i,j的邻阈 temp=;%%邻域内点乘 imF(i,j)=;%计算滤波器响应 end end imFil=imF(k+1:m+k,k+1:n+k);%滤波后的图像 imFil=uint8(imFil); imshow(imFil) clc clear im=imread('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lena.jpg'); s=3;sigma=0.8; k=(s-1)/2; Template=gausTemplate(s,sigma);%éú3é???1?£°? [m,n]=size(im); %í???à?±? new=zeros(m+2*k,n+2*k);

new(k+1:m+k,k+1:n+k)=im; %%%%%%%%%%%%%%%%%% for i=k+1:m+k for j=k+1:n+k neighbor=new(i-k:i+k,j-k:j+k) ;%%%%μ?i,jμ?áú?Dtemp=neighbor.*Template ;%%áúóò?úμ?3? imF(i,j)=sum(temp(:)) ;%??????2¨?÷?ìó| end end imFil=imF(k+1:m+k,k+1:n+k);%??2¨oóμ?í??? imFil=uint8(imFil); imshow(imFil);

阿贝成像与空间滤波实验汇总

实验6-3 阿贝成像与空间滤波实验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了解空间频率、空间频谱的概念以及傅里叶光学的基本思想。 2、 了解阿贝成像的原理,理解透镜成像的物理过程。 3、 了解如何通过空间滤波的方法,实现对图象的改造。 【实验原理】 1、傅里叶光学变换 设有一个空间二维函数()y x g ,,其二维傅里叶变换为: ()()[]()()[] dxdy y f x f i y x g y x g F f f G y x y x +-==??∞π2exp ,,, (6-3-1) 式中x f 、y f 分别为x 、y 方向的空间频率,()y x g ,是()y x f f G ,的逆傅里叶变换,即: ()[]()()[]y x y x y x y x df df y f x f i f f G f f G F y x g +==??∞-π2exp ,,),(1 (6-3-2) 该式表示:任意一个空间函数()y x g ,可表示为无穷多个基元函数()[]y f x f i y x +π2exp 的线性叠加。()y x y x df df f f G ,是相应于空间频率为x f 、y f 的基元函数的权重,()y x f f G ,称为()y x g ,的空间频谱。 理论上可以证明,对在焦距为f 的会聚透镜的前焦面上放一振幅透过率为()y x g ,的图像作为物,并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面波垂直照明,则在透镜后焦面()y x '',上的复振幅分布就是()y x g ,的傅里叶变换() y x f f G ,,其中空间频率x f 、y f 与坐标x '、y '的关系为: ??? ????' ='=f y f f x f y x λλ (6-3-3) 故()y x '',面称为频谱面(或傅氏面),由此可见,复杂的二维傅里叶变换可以用一透镜来实现,称为光学傅里叶变换,频谱面上的光强分布,也就是物的夫琅禾费衍射图。 2、阿贝成像原理 阿贝(E.Abbe )在1873年提出了相干光照明下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他认为,在相干光照明下,显微镜的成像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通过物的衍射光在物镜的后焦面上形成一个衍射图;第二步是物镜后焦面上的衍射图复合为(中间)像,这个像可以通过目镜观察到。 成像的这两个步骤本质上就是两次傅里叶变换。第一步把物面光场的空间分布()y x g ,变为频谱面上空间频率分布()y x f f G ,,第二步则是再作一次变换,又将() y x f f G ,还原到空间分布()y x g ,。

自适应滤波实验报告

LMS 自适应滤波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日期:2015.12.2 实验内容: 利用自适应滤波法研究从宽带信号中提取单频信号的方法。 设()()()()t f B t f A t s t x 212cos 2cos π?π+++=,()t s 是宽带信号,A ,B ,1f ,2f , ?任选 (1)要求提取两个单频信号; (2)设f f f ?+=12,要求提取单频信号()t f 22cos π,研究f ?的大小对提取单频信号的影响。 1.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 自适应滤波器理论是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复杂信号的处理具有独特的功能。自适应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属于随机信号处理的范畴。在一些信号和噪声特性无法预知或他们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自适应滤波器通过自适应滤波算法调整滤波器系数,使得滤波器的特性随信号和噪声的变化,以达到最优滤波的效果,解决了固定全系数的维纳滤器和卡尔曼滤波器的不足。 (1) 自适应横向滤波器 所谓自适应滤波,就是利用前一时刻已获得的滤波器参数等结果,自动调节现时刻的滤波器参数,以适应信号和噪声未知或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特性,从而实现最优滤波。自适应滤波器由两个部分组成:滤波器结构和调节滤波器系数的自适应算法。自适应滤波器的特点是自动调节自身的冲激响应,达到最优滤波,此算法适用于平稳和非平稳随机信号,并且不要求知道信号和噪声的统计特性。 一个单输入的横向自适应滤波器的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实际上这种单输入系统就是一个FIR 网络结构,其输出()n y 用滤波器单位脉冲响应表示成下式: ()()()∑-=-=1 N m m n x m w n y 这里()n w 称为滤波器单位脉冲响应,令:()()n i n x x i w w m i i i ,1,1,1+-=-=+=用j 表示,上式可以写成 ∑==N i ij i j x w y 1 这里i w 也称为滤波器加权系数。用上面公式表示其输出,适用于自适应线性组合器,也适用于FIR 滤波器。将上式表示成矩阵形式: X W W X j T T j j y == 式中 [][ ] T Nj j j j T N x x x w w w X W ,...,,, ,...,,2121== 误差信号表示为 X W j T j j j j d y d e -=-= (2) 最小均方(LMS )算法 Widrow 等人提出的最小均方算法,是用梯度的估计值代替梯度的精确值,这种算法简单易行,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LMS 算法的梯度估计值用一条样本曲线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数字图像的空间域滤波和频域滤波

数字图像的空间域滤波和频域滤波

三、实验过程 1. 平滑空间滤波: 1) 读出一幅图像,给这幅图像分别加入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后并与前一张图显示在同一图像窗口中。 椒盐噪声: def salt_pepperNoise(src): dst = src.copy() num = 1000 # 1000个噪声点 ndim = np.ndim(src) row, col = np.shape(src)[0:2] for i in range(num): x = np.random.randint(0, row) # 随机生成噪声点位置 y = np.random.randint(0, col) indicator = np.random.randint(0, 2) # 灰度图像 if ndim == 2: if indicator == 0: dst[x, y] = 0 else: dst[x, y] = 255 # 彩色图像 elif ndim == 3: if indicator == 0: dst[x, y, :] = 0 else: dst[x, y, :] = 255 return dst 高斯噪声: def addGaussianNoise(image,sigma): mean = 0.0 row, col ,ch= image.shape gauss = np.random.normal(mean, sigma, (row, col,ch)) gauss = gauss.reshape(row, col,ch) noisy = image + gauss return noisy.astype(np.uint8)

实验七 空间滤波实验

实验七 空间频率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1)知道光信息处理的原理。 (2)掌握光信息处理的实验装置和技术。 (3)掌握基本空间滤波器的作用。 二、原理概述 用(图7-1)来说明最常见的在频域内作光信息处理的实验装置,常称为三透镜系统。三个透镜的焦距都相同为f ,两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f 。其中插有平面,平面与相邻透镜的距离为也f 。 光信息处理的原理是基于透镜的傅立叶变换性质和谱面上的空间滤波。在(图7-1)中第一个透镜1L 把点光源变为平行光束,照射到照片(物)上,该照片置于第二个透镜2L 的前焦面上,在透镜2L 的后焦面上,可观察到照片的频谱。第三个透镜3L 把置于自己前焦面的照片频谱,又重新变换为原照片的像,像位于3L 的后焦面上。如果在谱面上采用各种不同的空间滤波器来改变照片的频谱,就能改变照片像的性质,这就是光学空间滤波过程。在谱面上插入一个滤波器,实际上是对照片的频谱进行调制,能去处或增加照片的频谱,当滤波后的频谱被透镜3L 傅里叶变换到像面上后,照片的像将发生改变,不需要的部份(例如噪声)就会被去除,或增加某些新的内容,以方便我们进行照片识别,这就叫做图像处理。其关键技术就是各种滤波器的制作和使用。本实验仅介绍几种常见的简单空间滤波器。 1. 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如(图7-2a)所示的一中心透光的圆孔,它就 是低通滤波器。它的作用是能让低空间频率的光 波通过,而将高空间频率的光波档住。因为在频 谱面上位置坐标,越靠近光轴的点,也就是衍射 角较小的点,它的空间频率越低。当照片上有小 的霉点和灰尘时,它们的频谱会充满整个谱面, 如果使用低通滤波器,就能挡住它们的绝大部分 (图17-1)光信息处理的三透镜系统实验装置 (a)低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 (图17-2)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自适应滤波实验报告

LMS 自适应滤波实验报告 : 学号: 日期:2015.12.2 实验容: 利用自适应滤波法研究从宽带信号中提取单频信号的方法。 设()()()()t f B t f A t s t x 212cos 2cos π?π+++=,()t s 是宽带信号,A ,B ,1f ,2f , ?任选 (1)要求提取两个单频信号; (2)设f f f ?+=12,要求提取单频信号()t f 22cos π,研究f ?的大小对提取单频信号的影响。 1.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 自适应滤波器理论是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复杂信号的处理具有独特的功能。自适应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属于随机信号处理的畴。在一些信号和噪声特性无法预知或他们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自适应滤波器通过自适应滤波算法调整滤波器系数,使得滤波器的特性随信号和噪声的变化,以达到最优滤波的效果,解决了固定全系数的维纳滤器和卡尔曼滤波器的不足。 (1) 自适应横向滤波器 所谓自适应滤波,就是利用前一时刻已获得的滤波器参数等结果,自动调节现时刻的滤波器参数,以适应信号和噪声未知或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特性,从而实现最优滤波。自适应滤波器由两个部分组成:滤波器结构和调节滤波器系数的自适应算法。自适应滤波器的特点是自动调节自身的冲激响应,达到最优滤波,此算法适用于平稳和非平稳随机信号,并且不要求知道信号和噪声的统计特性。

一个单输入的横向自适应滤波器的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实际上这种单输入系统就是一个FIR 网络结构,其输出()n y 用滤波器单位脉冲响应表示成下式: ()()()∑-=-=1 N m m n x m w n y 这里()n w 称为滤波器单位脉冲响应,令: ()()n i n x x i w w m i i i ,1,1,1+-=-=+=用j 表示,上式可以写成 ∑==N i ij i j x w y 1 这里i w 也称为滤波器加权系数。用上面公式表示其输出,适用于自适应线性组合器,也适用于FIR 滤波器。将上式表示成矩阵形式: X W W X j T T j j y == 式中 [][ ] T Nj j j j T N x x x w w w X W ,...,,, ,...,,2121== 误差信号表示为 X W j T j j j j d y d e -=-= (2) 最小均方(LMS )算法 Widrow 等人提出的最小均方算法,是用梯度的估计值代替梯度的精确值,这种算法简单易行,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灰度变换与空间域matlab

学号: 0000000000 姓名:0000000 实验一灰度变换与空间域滤波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MATLAB的操作环境和图像处理工具箱Image Processing Toolbox的功能;2.加深理解图像灰度变换与空间域滤波概念和算法原理; 3.掌握MATLAB中图像灰度变换与空间域滤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研究以下程序,分析程序功能;输入执行各命令行,认真观察命令执行的结果。利用MATLAB帮助文档熟悉程序中所使用函数的调用方法,改变有关参数,观察试验结果。(可将每段程序保存为一个.m文件) 1.图像及视频文件的基本操作 (1)RGB彩色图像数据的读写操作 clear all; %清除工作空间的所有变量,函数,和MEX文件 close all; %关闭所有的Figure窗口 %查看一幅RGB彩色图像文件的信息 fileinfo = imfinfo('Fig0701_fruits.jpg') %暂停,阅读命令窗口中的结果,按空格键继续 pause; %读取该图像 I=imread('Fig0701_fruits.jpg'); %显示图像 imshow(I); title('Original RGB true color image'); %查看图像像素信息,在图像上移动鼠标,注意左下角的信息 impixelinfo; %暂停,按空格键继续 pause; % 读取图像的颜色分量,并保存到二维矩阵变量中 IR = I(:,:,1); IG = I(:,:,2); IB = I(:,:,3); %以灰度图像的方式显示各颜色分量

figure, imshow(IR); title('R分量'); figure, imshow(IG); title('G分量'); figure, imshow(IB); title('B分量'); %在图像左上角画一条5像素宽、100像素长的水平稍暗红线 I(31:35,61:160,1)=200; I(31:35,61:160,2)=0; I(31:35,61:160,3)=0;% %显示处理结果 figure, imshow(I); title('在图像背景中画红线'); %将结果保存为tif格式图像文件 imwrite(I,'fruits_bar.tif'); %-------------------------------------------------------------------------------- (2)索引图像与 RGB彩色图像之间的转换

卡尔曼滤波简介和实例讲解.

卡尔曼,美国数学家和电气工程师。1930年5月 19日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195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54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5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1957~1958年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研究大系统计算机控制的数学问题。1958~1964年在巴尔的摩高级研究院研究控制和数学问题。1964~1971年到斯坦福大学任教授。1971年任佛罗里达大学数学系统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并兼任苏黎世的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学校教授。1960年卡尔曼因提出著名的卡尔曼滤波器而闻名于世。卡尔曼滤波器在随机序列估计、空间技术、工程系统辨识和经济系统建模等方面有许多重要应用。1960年卡尔曼还提出能控性的概念。能控性是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实现的基本概念,在最优控制理论、稳定性理论和网络理论中起着重要作用。卡尔曼还利用对偶原理导出能观测性概念,并在数学上证明了卡尔曼滤波理论与最优控制理论对偶。为此获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最高奖──荣誉奖章。卡尔曼著有《数学系统概论》(1968)等书。 什么是卡尔曼滤波 最佳线性滤波理论起源于40年代美国科学家Wiener和前苏联科学家Kолмогоров等人的研究工作,后人统称为维纳滤波理论。从理论上说,维纳滤波的最大缺点是必须用到无限过去的数据,不适用于实时处理。为了克服这一缺点,60年代Kalman把状态空间模型引入滤波理论,并导出了一套递推估计算法,后人称之为卡尔曼

滤波理论。卡尔曼滤波是以最小均方误差为估计的最佳准则,来寻求一套递推估计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采用信号与噪声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前一时刻地估计值和现时刻的观测值来更新对状态变量的估计,求出现时刻的估计值。它适合于实时处理和计算机运算。 卡尔曼滤波的实质是由量测值重构系统的状态向量。它以“预测—实测—修正”的顺序递推,根据系统的量测值来消除随机干扰,再现系统的状态,或根据系统的量测值从被污染的系统中恢复系统的本来面目。 释文:卡尔曼滤波器是一种由卡尔曼(Kalman)提出的用于时变线性系统的递归滤波器。这个系统可用包含正交状态变量的微分方程模型来描述,这种滤波器是将过去的测量估计误差合并到新的测量误差中来估计将来的误差。 卡尔曼滤波的应用 斯坦利.施密特(Stanley Schmidt)首次实现了卡尔曼滤波器.卡尔曼在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访问时,发现他的方法对于解决阿波罗计划的轨道预测很有用,后来阿波罗飞船的导航电脑使用了这种滤波器. 关于这种滤波器的论文由Swerling (1958), Kalman (1960)与 Kalman and Bucy (1961)发表.

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实验

实验一 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透镜孔径对成像的影响和两种简单的空间滤波。 2.掌握在相干光条件下调节多透镜系统的共轴。 3.验证和演示阿贝成像原理,加深对傅里叶光学中空间频谱和空间滤波概念的理解。 4.初步了解简单的空间滤波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原理 1.阿贝成像原理 1873年,阿贝(Abbe)在研究显微镜成像原理时提出了一个相干成像的新原理,这个原 理为当今正在兴起的光学信息处理奠定了基 础。 如图1-1所示,用一束平行光照明物体, 按照传统的成像原理,物体上任一点都成了一 次波源,辐射球面波,经透镜的会聚作用,各 个发散的球面波转变为会聚的球面波,球面波 的中心就是物体上某一点的像。一个复杂的物体可以看成是无数个亮度不同的点构成,所有这些点经透镜的作用在像平面上形成像点,像点重新叠加构成物体的像。这种传统的成像原理着眼于点的对应,物像之间是点点对应关系。 阿贝成像原理认为,透镜的成像过程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步是通过物的衍射光在透镜后焦面(即频谱面)上形成空间频谱,这是衍射所引起的“分频”作用;第二步是代表不同空间频率的各光束在像平面上相干叠加而形成物体的像,这是干涉所引起的“合成”作用。成像过程的这两步本质上就是两次傅里叶变换。如果这两次傅里叶变换是完全理想的,即信息没有任何损失,则像和物应完全相似。如果在频谱面上设置各种空间滤波器,挡去频谱某一些空间频率成份,则将会使像发生变化。空间滤波就是在光学系统的频谱面上放置各空间滤波器,去掉(或选择通过)某些空间频率或者改变它们的振幅和相位,使二维物体像按照要求得到改善。这也是相干光学处理的实质所在。 以图l-l 为例,平面物体的图像可由一个二维函数g(x,y)描述,则其空间频谱G(f x ,f y )即为g(x ,y)的傅里叶变换: 2(,)(,)(,)x y i f x f y x y G f f g x y e dxdy π∞-∞-=?? (1-1) 图1-1 阿贝成像原理

卡尔曼滤波与组合导航课程报告

卡尔曼滤波与组合导航》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 捷联惯导 /GPS 组合导航系统静态导航实验 实验序号 3 姓名 陈星宇 系院专业 17 班级 ZY11172 学号 ZY1117212 日期 2012-5-15 指导教师 宫晓琳 成绩 、实验目的 ① 掌握捷联惯导 /GPS 组合导航系统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②掌握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捷联惯导 /GPS 组合的基本原理; ③掌握捷联惯导 /GPS 组合导航系统静态性能; ④了解捷联惯导 /GPS 组合导航静态时的系统状态可观测性; 、实验原理 ( 1)系统方程 X FX GW 系统噪声矢量由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随机误差组成,表达式为: 2)量测方程 和 H 分别为捷联解算与 GPS 的东向速度、北向速度、天向速度、纬度、经度和高度之 差;量测矩阵 H H V H P T ,H P 03 6 diag R M H, (R N H )cos L, 036 , H V 033 diag 1, 1, 1 039 ,v v V E v V N v V U v L v v H 为量测噪声。 量测噪声 v E v N T v U L h x y z x y z 其中, E 、 N 、 U 为数学平台失准角; v E 、 v N 、 v U 分别为载体的东向、北向和天向速度误差; L 、 、 h 分别为纬度误差、经度误差和高度误差; x 、 y 、 z 、 x 、 y 、 z 分别为陀螺随 机常值漂移和加速度计随机常值零偏。(下 标 系统的噪声转移矩阵 G 为: E 、N 、 U 分别代表东、北、天) C b n 3 3 0 9 3 3 3 C n C b 9 3 15 6 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 w w w w F 组成内容为: w z F 06N 9 F S F M ,其中 F N 中非零元素为可由惯导误差模型获得。 F S C b n 3 3 0 3 3 3 3 C b n 3 3 96 量测变量 z V E V N V U L H , , V E 、 V N 、 V U 、 L 、 X U

基于Matlab的空间滤波实验的计算机仿真.

35 基于Matlab 的空间滤波实验的计算机仿真 张奇辉,王洪,蓝发超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摘要:利用阿贝-波特实验装置和空间滤波系统,从改变频谱入手改造一幅光学图形进行光学信息处理。在 此基础上,通过Matlab 环境编写程序完成阿贝-波特实验的物理模型的构建并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Matlab ;空间滤波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51(200801-0035-04 1 引言 在工程设计领域中,人们通过对研究对象建立模型,用计算机程序实现系统的运行和得到运行结果,寻找出最优方案,然后再予以物理实现,这就是计算机仿真科学。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虚拟实验手段已经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继理论分析和实物实验之后,认识客观规律性的新型手段。作为科学计算软件,Matlab 的特点是使用方便、输入便捷、运算功能齐全,而且有大量的函数可供使用。因此本文提出基于Matlab 软件,通过在频谱面上设置滤波器对空间频谱的处理,实现对阿贝-波特 实验装置和空间滤波系统的模拟。为了实现仿真实验操作的方便,本文设计出了图形用户可操作界面(GUI 。 2 空间滤波原理

根据阿贝成像原理,相干光学成像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称为分频过程,即从物平面到光源的共轭像平面或曰频谱面,由输入的物作为衍射屏对照射光波产生夫琅和费衍射;第二步称为合频或频谱综合过程,即从频谱面到输入物的共轭像平面,被分解的频谱成分经进一步的衍射后再次叠加形成输入物的共轭像。按照傅里叶变换理论,两步成像过程实际上是光学系统对携带输入物信息的二维光场的复振幅分布进行的两次傅里叶变换过程。 以图1所示4f 成像系统为例,此时输入平面O(即物平面位于透镜1L 的前焦平面,输出平面I(即像平面位于透镜1L 的后焦平面。透镜1L 和2L 分别起分频(傅里叶变换和合频(逆傅里叶变换作用。设输入图像的复振幅分布为,(y x g ,透镜1L 后焦平面T(即频谱面上的复振幅分布为,(ηξG ,按照傅里叶光学理论,当1L 的孔径无限大时,函数,(ηξG 即等于,(y x g 的傅里叶变换,而,(y x g 为,(ηξG 的傅里叶逆变换,即 (,(,exp i2(d d x y x y G f f g x y f x f y x y π∞ ?∞ ??=?+??∫∫(1 (,(,exp[i2(]d d g x y G x y ξηπμνμν∞∞ ?∞?∞=+∫∫ (2 其中/f μξλ=,/f νηλ=,表示光场(,G ξη的空间频率。设(','g x y 为透镜2L 后焦平面I(输出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同样,当2L 的孔径无限大时,(','g x y 就等于的傅里叶变换: (','(,exp[i2('']d d g x y G x y ξηπμνμν∞∞?∞?∞= +∫∫ (3 可以得 (','(,g x y g x y ∝?? (4 即输出图像是输入图像的倒置,且在几何上相似。

北航卡尔曼滤波实验报告-GPS静动态滤波实验

卡尔曼滤波实验报告

2014 年 4 月 GPS 静/动态滤波实验 一、实验要求 1、分别建立GPS 静态及动态卡尔曼滤波模型,编写程序对静态和动态GPS 数据进行Kalman 滤波。 2、对比滤波前后导航轨迹图。 3、画出滤波过程中估计均方差(P 阵对角线元素开根号)的变化趋势。 4、思考:① 简述动态模型与静态模型的区别与联系;② R 阵、Q 阵,P0阵的选取对滤波精度及收敛速度有何影响,取值时应注意什么;③ 本滤波问题是否可以用最小二乘方法解决,如果可以,请阐述最小二乘方法与Kalman 滤波方法的优劣对比。 二、实验原理 2.1 GPS 静态滤波 选取系统的状态变量为[ ]T L h λ=X ,其中L 为纬度(deg),λ为经度(deg),h 为高度 (m)。设()w t 为零均值高斯白噪声,则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310()w t ?=+X (1) 所以离散化的状态模型为: ,111k k k k k W ---=+X X Φ (2) 式中,,1k k -Φ为33?单位阵,k W 为系统噪声序列。 测量数据包括:纬度静态量测值、经度静态量测值和高度构成31?矩阵Z ,量测方程

可以表示为: k k k Z HX V =+ (3) 式中,H 为33?单位阵,k V 为量测噪声序列。 系统的状态模型是十分准确的,所以系统模型噪声方差阵可以取得十分小,取Q 阵零矩阵。 系统测量噪声方差阵R 由测量确定,由于位置量测精度为5m ,采用克拉索夫斯基地球椭球模型,长半径e R 为6378245m ,短半径p R 为6356863m 。所以R 阵为: 2 2 25180()0 05180 ( )0cos()00 5p e R R L ππ ??? ?? ? ??= ??? ? ? ?? ? R (4) 2.2 GPS 动态滤波 动态滤波基于当前统计模型,在地球坐标系下解算。选取系统的状态变量为 T x x x y y y z z z X x v a y v a z v a εεε??=??,其中,,,x x x x v a ε依次为地球坐标系下x 轴上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位置误差分量,,y z 轴同理。系统的状态模型可以表示为: ()()()()t t t t =++X AX U W (5) 式中,位置误差视为有色噪声,为一阶马尔科夫过程,可表示为: x x x x y y y y z z z z w w w εετεετεετ?=-+????=-+????=-+?? 1 11 (6) 其中,i τ(,,i x y z =)为对应马尔科夫过程的相关时间常数,(,,)i w i x y z =为零均值高斯白噪声。

空间滤波实验论文(朱)

编号: _____ _____ 贵州民族大学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信息光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空间滤波实验 学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级: 2010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2013年 6月 20日

空间滤波 摘要:空间滤波的目的是通过有意识的改变像的频谱,使像产生所希望的变换,从而达到改善像的质量的目的。空间滤波的基本原理是阿贝成像原理,这是一种不同于几何光学的观点,它将物体看成是不同空间频率信息的集合,相干成像过程分成两步完成。第一步是入射场光场经物平面发生夫琅禾费衍射,在透镜后焦面上形成一系列衍射斑;第二步是各衍射斑作为新的次波源发出球面次波,在像平面上相互叠加,形成物体的像。 关键词:空间滤波 阿贝成像原理 空间频谱 傅立叶光学变换 相干光 空间滤波原理: 1、阿贝成像原理 阿贝所提出的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在傅里叶光学早期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在图像处理中仍然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阿贝认为,在相干光照明下,显微镜的成像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通过物的 衍射光在物镜后焦面上形成一个初级衍射(频谱图)图。第二个步骤则为物镜后焦面上的初级衍射图向前发出球面波,干涉叠加为位于目镜焦面上的像,这个像可以通过目镜观察到。 成像的这两步骤本质上就是两次傅立叶变换,如果物的振幅分布是g(x,y),可以证明在物镜后面焦面'x ,'y 上的光强分布正好是g(x,y)的傅立叶变换 ()x y G f f 。(只要令'x x f F λ=,' y y f F λ=,λ为波长,F 为物镜焦距)。所以第一步骤起的作用就是把一个光场的空间分布变成为:空间频率分布;而第二步骤则是又一次傅氏变换将()x y G f f 又还原到空间分布。 下图显示了成像的这两个步骤,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假设物是一个一维光栅,平行光照在光栅上,经衍射分解成为向不同方向的很多束平行光(每一束平行光相应于一定的空间频率)。经过物镜分别聚集在后焦面上形成点阵,然后代表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束又从新在像平面上复合而成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