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引流管的护理问答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问答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问答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问答

? 如何保持引流管通畅,进行有效引流

1 保持引流管通畅,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维持有效的引流。(墙壁负压在0.02-0.04kpa)

2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动态观察。挤捏法:站在于患者引流侧,双手握住距留置管路端口处10-15cm 的引流管,挤压时由上至下,两手交替,一只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暂时处于闭塞状态,另一只手匀速快速挤压引流管。

3 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挤压胶管或用注射器冲洗,若引流管漏气,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因积液较稠或坏死,组织、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时,可用注射器抽适量生理盐水,必要时可用肝素液冲吸,或改用负压引流袋胃肠造瘘管,导管适当冲洗,保持通畅。

?如何有效固定引流管,如何进行宣教

1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固定方法:用高举平台法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上。为防止皮肤破损,或对各类胶布过敏者,可在固定处,外敷透明皮肤膜,保护皮肤,再将引流管固定于透明膜上,更有利于管路的稳固。

2、将接于引流管上的各种引流装置挂于易看见、不影响病人翻身的位置,一般腹部引流装置挂在床旁中央床栏处,若胃管接入的可移动的负压引流装置则放于离床头侧约10cm-20cm 处。

3 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放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并交待患者注意事项翻身或活动时一定要先保持引流管的有效活动距离再进行翻身和其他活动。

?如何观察引流液,观察的内容都有什么

1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交接班。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若引流量过少可能是管道堵塞或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并处理。

2 各班观察后及时记录,大夜班早7AM 统计24 小时引流量,用注射器精确测量,以及水平观察容器刻度,病房进行统一容器测量,以免出现误差。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为什么引流管要有明确的标识:制定标识的方法是什么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应了解有无导管,是什么管路,如有数根,与医生进行确认,根据作用和名称做上相应的标记,置管日期,以免出差错,并接上合适的引流装置,如引流袋、负压吸引器等标记方法:在管路尾端黏贴白色胶布,注明置管日期、管路名称、置管深度。如果管路没有刻度,可在距离引流口10CM 处,黏贴白色胶布,以胶布上缘表示置管深度。(病房进行统一即可)

? 胃肠减压的目的是什么

1、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2、进行胃肠道手术前的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3、术后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消化功能的恢复。

4、观察胃肠减压吸出物性状,了解病情变化。(参考北京市护理技术规范P51)

?如何测量胃管查入深度?

1、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胃管长度以最高位侧孔计算)。

2、从发际至剑突(胃管长度以最高位侧孔计算)。

?留置胃管(鼻饲)固定方法有哪些

方法一:用小线将胃管固定于耳后,耳后外敷透明贴保护皮肤。方法二:用鼻贴将胃管固定于鼻腔,分叉交织固定法将胃管固定妥善后,连接胃肠减压器,用别针固定于床旁,预留适当长度,给予患者翻身与活动的空间,同时防止牵拉、打折及脱出。

?判断胃管在胃内的方法有哪些

1、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抽出胃液即可证实在胃内。

2、置听诊器与患者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 空气,同时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

3、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参考北京市护理技术规范P51)

?胃肠减压操作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效果。

2、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 小时引流总量。

3、留置胃肠减压期间禁食水,加强患者口腔护理。

4、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参考北京市护理技术规范P51)

?胃管插入的长度应为多少?昏迷的患者如何提高留置胃肠减压(鼻饲)的成功率

一般成人插入长度是45-55cm。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约15厘米时,左手托

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参考北京市护理技术规范P51 )

?留置胃肠减压的护理内容有哪些

1胃管插入长度合适(45—55cm),胃管头端插至胃幽门窦前区;

2 卧位: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

3 留置胃管期间,做好口、鼻腔护理,卧床病人加强皮肤护理。

4 观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待胃蠕动功能恢复正常, 并出现肛门排气,无明显腹胀时, 即可拔管。拔管时,应停止负压吸引后再拔出,以防损伤消化道粘膜。

5应用电动胃肠减压器时,负压维持在0.02—0.04kPa,避免消化道粘膜损伤。

6 在胃肠减压过程中,如给予口服药物,应停止负压吸引1 小时。

7 术后持续胃肠减压期间若胃管脱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应盲目再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

? 鼻饲的目的是什么对不能从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内灌注流质食物、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参考北京市护理技术规范P51)

?鼻饲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

十、保留导尿的护理

护理要点应根据留置尿管的不同作用有所侧重。尿潴留留置尿管:重点是保持尿管固定,预防逆行感染;如合并有肾功能不全,应注意记录尿量;尽量保持密闭状态,一般不需要膀胱冲洗;拔除尿管前可定期夹闭,锻炼膀胱功能。

1 患者卧床时,用别针将尿袋固定于床旁;活动时,将尿袋固定患者外裤,并保持尿袋低于膀胱,防止尿液反流。

2 尿管留置期间,定时夹闭尿管,维持膀胱正常收缩功能(泌尿系手术患者除外)。

3 向患者宣教留置尿管的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尿管留置期间,患者可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4尿道口的护理:每晚予0.1%新洁尔灭擦拭尿道口,预防感染。

十^一、TURP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内容有什么

1、妥善固定尿管(尿管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一般牵引8-10 小时);

2、保持通畅非常重要;

3、观察尿管冲洗液的颜色;

4、必要时通过尿管行膀胱注洗;

5、一般术后7?10天拔除尿管。

十二、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什么

1 将胸腔内积液与积气引流至体外,恢复胸腔内负压,恢复正常呼吸运动

2 防止积液造成胸腔感染。

3 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促进肺复张。

4 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

十三、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内容有哪些

1 置管位置:气胸:锁骨中线2—3 肋间积液:腋中线、后线6—7 肋间

2引流管长短适宜,水封瓶长玻璃管应侵入水面下3-4cm,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官腔被血块堵塞。

3 鼓励患者作深呼吸或咳嗽,利于胸腔内气体和液体迅速排除,观察长玻璃管水柱波动情况,水柱

波动应高于液面8-10厘米,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100cm,任何情况下不得高于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腔造成感染。

4 保持水封瓶及引流管的无菌与密闭状态,每周更换水封瓶及引流管,每日更换水封瓶内无菌盐水,更换时双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避免空气进入胸腔,水封瓶内放无菌盐水500毫升,瓶口瓶塞安装适当,皮管连接处拧紧,防止漏气、脱开。

5 鼓励患者下地活动,活动时水封瓶不得倾斜,避免长管露出水面,水封瓶应低于胸腔,搬动病人时不可高举瓶,防液体倒流入胸腔。

6 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做好记录,血胸及胸腔术后,如出血量>100毫升/小时,持续2小时,提示活动性出血可能。

7 皮肤护理,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若出现皮肤发红时及时处理。

8 留置管路期间,如果引流管脱出,立即将管口皮肤捏住,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9 拔管:术后4-5天引流液明显减少,肺膨胀良好,可考虑拔管。拔管24小时内,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拔管局部有无渗液、出血、漏气、皮下气肿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10胸膜腔大量积气、积液者,开放引流时应缓慢。引流液体首次勿超过1000ml,防止发生纵隔的

快速摆动移位或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步开放止血钳。

十四、中心静脉置管有几种

中心静脉置管包含:颈内静脉置管、颈外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PICC

十五、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内容是什么

1 、心理护理:置管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置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及其家属消除思想顾虑、避免出

现紧张、恐惧必理,增强心理上的安全感,接受穿刺与配合护理。置管后讲解注意事项,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管路滑脱。

2 、妥善固定管路,防止滑脱,加强巡视,做好床边交接班。在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或患者自行活动时,应密切观察管路移位、脱出、扭曲、打结。将导管留在皮肤外的刻度列入交接班内容,便于及时确认导管有无移位

3 、严格无菌操作,穿刺点敷料应每周更换二次,用安尔碘消毒两遍待干后,在以75% 酒精脱脂,消毒范围应大于3M 敷料面积。应注意沿导管的方向向上揭去敷贴,以免将导管拨出,同时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有无渗血、渗液、发红、分泌物等有无导管滑脱、移位。由于颈部活动度大,易受出汗、洗澡等因素影响敷料粘性,穿衣和睡眠不慎易使导管打折或拉出,对敷料变潮不粘者,随时给予更换。

4 、每日检查导管的通畅度,确保导管在位。回抽见回血后方可输液,回抽时如可见小血栓不能推入。输液结束后,及时将夹闭导管。

5 、封管方法及拔管:每天输液完毕用肝素稀释液(将肝素12500 万U1ml 加入生理盐水100ML 中)6-8ML,正压封管。拔除导管后,按压穿刺点5min以上,防止出现局部血肿,用安尔碘消毒局部后无菌敷料外敷。

十六、留置脑室引流管的目的是什么

1、颅内压增高者,降低颅内压。

2、脑室造影。

3、脑室内手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脑膜刺激症及蛛网膜粘连。

十六、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内容是什么

1、妥善固定:在无菌条件下接引流袋,并将其悬挂于床头,引流管口应高出脑室平面10-15厘米;适当限制病人头部的活动范围,护理操作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2、控制引流速度:脑室引流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过多过快。伴有脑积水者,可因快速引出大量脑脊液,使脑室塌陷,在硬脑膜与脑或颅骨内板之间产生负压吸附力,引起硬脑膜下或硬脑膜外血肿;脑室系统肿瘤者,可因一侧脑室的突然减压,使脑室系统压力的不平衡,引起肿瘤内出血;后颅窝占位性病变者,可因幕上压力的突然减低,诱发小脑中央叶向上疝入小脑幕切迹。因此,引流量应控制在每日500 毫升以内,若有引起脑脊液分泌增多的因素(如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加,同时注意预防水、电介质失衡。

3、观察引流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 日引流液可略为血性,以后转为

橙黄色。若引流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脑室出血;若引流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表示存在颅内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

4、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如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给予处理。常见原因有:1颅内压过低:若将引流瓶放低,有脑脊液流出则可证实,仍将引流瓶放回原位即可。U关口吸附于脑室壁:试将引流管轻轻旋转,即可有脑脊液流出。川小血块或挫碎的脑组织堵塞:可在应该消毒后试用无菌注射器轻轻抽吸,切不可高压注入液体冲洗,以防管内堵塞物冲入脑室系统狭窄处,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W引流管位置不当,应请医生确认(摄X线片),调整引流管的位置,直到有脑脊液流出后

重新固定。

5、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每日定时按无菌原则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6、按期拔管:开颅术后一般引流3-4日,不宜超过5-7 天,因引流时间过长,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拔管前1 日,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入病人无头痛、呕吐等症状,即可拔管,否则,重新放开引流。拔管后,应观察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

十七、T管引流的目的是什么

1、引流胆汁和减压,防止因胆汁排出受阻导致胆总管内压增高,胆汁外漏而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2、引流残余结石,使胆道内残余结石,尤其是泥沙样结石通过T管排出体外。

3、支撑胆道,防止胆总管切口瘢痕狭窄,管腔变小,粘连狭窄等。

4、经T管溶石或造影等

十八、T管引流的拔管指征是是什么

放置T 型引流管者在全身情况好转,生命体征恢复一周,可在餐前夹管,每日2-3 次,每次一小

时,如无不适主诉 3 天后可给予全天夹管及拔管。

1、术后10 天左右

2、无腹痛腹涨发热

3、黄疸症状减轻

4、引流量减少

5、颜色为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或絮状物

6经T管造影证明胆总管舒畅

十九、T管引流的护理内容是什么

1、密闭和妥善固定:弓I流的装置衔接紧密避免渗漏,T管不宜太短尽可能不固定床上,T管出皮肤处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对外露部分做好标记,引流早期不慎滑出,会到致胆汁型腹膜炎,后果严重。

2、有效引流:通常,是保持有效引流的前提,若引流不畅会到致胆道压力增高,胆汁溢出,流入腹腔引起感染;半卧位、平卧时引流管远端不高于腋中线;站、坐、行走时不高于腹部切口

3、观察引流量、色、质

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ml;术后24h分泌300—500ml;恢复进食后600—700ml;以后每日减少至200ml。正常胆汁黄绿色、清亮、沉渣有一定粘性、术后 1 —2日颜色可呈淡黄色浑浊状、以后逐渐加深、清亮,若突然减少甚至无流出:提示管道阻塞、扭曲、折叠或脱出,对症处理;引流过多:提示胆道下梗阻

4、分阶段观察术后48 小时、3-5 天、术后1 周,术后10 天引流情况。

5、严格无菌预防感染:定时按无菌操作原则更换引流袋、定时做胆汁常规和细菌培养;引流管接头应不少

于4 cm;严防向上挤压引流管,冲洗时勿加压,用自然大气压的速度冲入液体

6、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出血:结扎线脱落、肝断面渗血、凝血功能差肝叶切除术者卧床休息改善和纠正凝血功能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切口、引流液。

胆痿:胆管损伤、下端梗阻、T管引流不畅、滑脱感染:膈下感染、引流液逆流

二十、乳腺腋窝引流的目的是什么

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在患侧胸壁或腋下放置负压引流管,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可以预防皮下

积液和感染,并可以促进切口的愈合。放置引流管的目的为了术后做持续负压吸引,有利于切口皮瓣

的贴合,促进切口的尽快愈合,防止皮下积液的发生。

二十一、腋窝引流的护理有哪些内容

1、保持引流管通畅一粗一细双管负压引流法,有引流范围广、皮瓣与胸壁贴合均匀、手术中止血彻底,不论包扎与否,创面渗液渗血量并无差异。外侧引流管较粗,因为腋窝及其周围渗液及淋巴漏相对较多;内侧应使用小口径硅胶管,以便利于沿皮瓣内侧弯曲走行,且因管径细而使皮瓣与胸壁能紧密贴合,有利于皮瓣成活。

2、防止感染为了有效防止逆行感染,术后接闭式高真空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吸引。在麻醉清醒后,生命体征正常的情况下,可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引流。引流管长度要适宜,若过短,病人活动时易脱出,而过长则易扭曲梗堵。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要牢固,避免引流管脱出或受压、打折。同时,要经常观察各部分有无漏气或脱落,保持有效吸引。

3、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术后观察引流量很重要,除对术后患者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以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外,还要注意负压吸引量,以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术后引流量应该逐渐减少,术后24 h 内一般不超过150 ml, 如果术后8 h 内引流量超过120 ml ,并结合引流液的性状,如为血性,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做止血处理。引流量应每日递减,颜色逐渐变浅,如突然减少,常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是锁骨下肋间分隔死腔,应及时查找原因,使引流通畅。

4、拔管的护理拔管时间一般为术后7-10 天,术后引流量逐渐减少,当24 h 引流量少于15 ml,持续2-3 天左右,即可拔管,经医生决定拔除引流管。拔管后指导患者勿过度活动上肢,以免牵拉皮瓣,造成腋下积液。拔管后应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情况,指导患者适当活动上肢,

5、乳腺癌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尽量恢复患侧上肢功能,消除患者顾虑,增加治疗的信心。

二十二、腹腔引流目的是什么

1、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或手术野内积聚,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等

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普通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北京协和医院李艳梅 一、外科引流管的定义 外科引流是将存于体腔、关节腔、器官或组织内的积血、积液、肺液、胆汁和胰液等引出体外的方法。 二、外科引流的目的 外科引流可以排出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预防血液、渗出液、消化液在体腔的聚积而导致的继发感染以及组织损害,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预防吻合口瘘。 三、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 保持引流的通畅,促进引流彻底引流,使组织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顺应解剖和生理的要求,确定病原菌。 四、普通外科常见引流管 外科常见的引流管包括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 T 型引流管、伤口引流管和尿管等。 五、常见引流管的类型 (一)引流袋 这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引流装置,在导尿管和腹腔引流管接袋引流时常常使用引流袋。 (二)负压盘 主要用于颈部手术和胃肠减压。 (三)负压持续引流 一般用于乳腺癌术后和胃肠减压。 六、引流管护理要点 引流管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记录,严格无菌管理和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妥善固定引流导管 1. 引流管固定位置应低于引流管放置点。 2. 患者处于卧位时,要考虑到患者翻身和起坐时的需要。 3. 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时应先将引流管放置妥当,避免抻拉过度导致引流管脱出。 4. 注意管道密封情况,接头处要衔接牢固。 (二)保持引流的通畅 保持引流的通畅是引流管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护理时应注意: 1. 引流管应持续保持勿打折、扭曲、受压的状态。 2. 定时挤压引流管使其保持通畅。 3. 根据病情和引流管放置位置,酌情改换体位便于彻底引流。 4. 引流袋位置放置应低于置管处。 5. 保持负压装置的有效性。 引流管是否通畅的判断标准如下:首先应有持续的液体或气体引出,这是证明引流管通畅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引流量突然减少,患者伴有不适如腹胀、憋尿、呼吸困难等时应考虑管路是否堵塞与脱出;定期挤压引流管,如果有阻力时应考虑管路阻塞。 (三)注意观察记录 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引流的颜色和性质,要注意观察引流管的位置,注意有无脱出,如果有异常时要及时报告医生,正确的、及时的、客观的记录引流观察的所有内容。 (四)严格无菌管理 应保持引流管敷料处的清洁和干燥;如果有污染或潮湿时应及时更换敷料,以防止引流管插管出口处的感染;更换敷料和引流袋时应按无菌操作的方法进行,引流袋的位置不能过高以防止逆流导致感染。 (五)心理护理 应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了解病人心理压力的来源,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解答

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摘要】 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病人带来的创伤也逐渐减小.但在术前和术后常留有一根或多根引流管。这些引流管的基本作用就是消除积液,消除有害物质,解除管腔阻塞,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使伤口愈合的目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护理好引流管保持有效引流,对手术的成功和疾病的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泌尿外科;引流管;护理 泌尿外科术后病人的引流管特别多,护理也特别复杂。这些引流管起着引流尿液,保持尿流通畅,压迫止血或引流切口外渗出,积液、促进切口愈合,观察术后有无出血、漏尿及防止尿路狭窄的作用。一旦引流管滑出、就有可能引起出血、尿漏、尿道狭窄等病发症而使手术失败[1]。各种引流管与泌尿系统的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 1熟悉各种引流管 要做好泌尿外科引流管护理,首先必须了解引流管的种类,熟悉本科各种引流管的作用。本科常用的引流管有: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管、双J管等多种引流管。每种引流管可根据材料不同分为橡胶、乳胶、硅胶管,它们对人体的毒性依次减小。 2引流管的应用 2.1普通导尿管: 常用于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尿,如手术后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测膀胱残余尿液,也可用作膀胱尿道造影。尿管

型号根据病人而定。如需留置导尿可选用带气囊的二腔导尿管。 2.2前列腺弯头导尿管: 也称为PVC导尿管,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发生尿潴留时,尿道前列腺膜部及膀胱颈部往往狭窄,普通导尿管不能插进。应选用硅胶管带气囊的二腔前列腺导尿管,其末端弯而细尖,且较硬挺,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给予留置导尿。主要用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引起的急性尿潴留。 2.3气囊导尿管: 气囊导尿管分为二腔和三腔导尿管,二腔管在导尿管末端有一气囊,初次导尿者,导管不宜过粗,成年男性为16-18号,女性14-16号为宜。可以注入液体5-20ml,使其扩张,起局部压迫止血和内固定的作用,不易滑脱。另一腔管做冲洗或者引流,适用于长期留置导尿及前列腺术后压迫止血。三腔管除气囊和引流管二腔外,另一腔用于冲洗膀胱时连接进水管,做持续冲洗,常用于膀胱、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持续冲洗,引流膀胱内血性尿液,防止血凝块堵塞管腔,也适用于各种膀胱手术后,可以避免做膀胱造瘘术。在耻骨上经膀胱造瘘术中应用气囊导尿管可以内固定又可以膀胱灌注。 2.4膀胱造瘘管: 对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尿潴留,行尿道导尿困难者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导尿术。用穿刺针在耻骨上穿刺膀胱,通过穿刺针置入造瘘管进行尿液引流。 3护理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广泛, 常用于各种泌尿外科手术后的患者, 它可影响患者手术成败和术后康复, 而护理是其重要方面。因此护士应熟悉泌尿外科患者不同引流管的特征, 掌握引流管的一般护理和某些引流管的特殊护理, 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泌尿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报告如下: 一、泌 尿外科常见引流管 1. 留置导尿管: 是指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尿管。主要用于各种手术后留置导尿、尿潴留时引流尿液、测膀胱残余尿及膀胱尿道造影等。常用的留置导尿管有以下三种:①带气囊的二腔导尿管, 标准结构包括排液腔对开排液孔(一对、排液漏斗、注水腔、注水孔(一个、注水漏斗、单向阀、气囊。②三腔导尿管:常用于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 其标准结构包括注水腔、注药腔、排液腔、注水漏斗、单向阀、注药漏斗、排液漏斗、侧错开排液孔、侧开注药孔、气囊、注水孔、止流卡片, 主要增加了侧开注药孔或称冲水孔, 以便于持续膀胱冲洗, 防止血凝块堵塞管道。③硅胶管带气囊的二腔前列腺导尿管:常用于前列腺增生并发尿潴留且不宜手术、需终身带管以解除尿潴留者, 其末端弯而细尖, 且较硬挺, 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 给予留置导尿。 2. 膀胱造瘘管: 留置位置一般在耻骨上, 常用蕈状导尿管以充分引流尿液, 适用于有尿潴留但尿管不能从尿道口插入者或是经膀胱手术后暂时性或永久性留置管道者, 如尿道断裂的患者等。 3 . 肾造瘘管: 根据B 超检查提示的肾脏大小, 肾积水程度来确定穿刺点的位置, 一般在腋后线与第12肋交叉点以下2 cm 或稍偏内。行肾盂成型手术时需留置肾造瘘管, 也适用于某些疾病需终身带肾造瘘管者, 如无法纠正的泌尿系梗阻。 4. 肾周引流管: 为肾盂手术时放置在肾周围的引流管, 引流术中残留在肾周围 的积血积液, 一般在术后5-7 d 拔除。

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 外三科季晓燕 2014.05.16 一、外科引流技术 1.概念: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液排出体外或引离原处的方法 2.引流的目的: (1)排除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 (2)预防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内蓄积,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 (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 (4)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 3.外科引流的作用原理:吸附作用;导流作用;虹吸作用;消化道的蠕动作用 4.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通畅;彻底;低组织损伤;顺应解剖和生理要求;确定病原菌 5.外科常见引流管 胃肠减压管、导尿管、T型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 6.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1)作好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病人,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根据病人情况给予相应指导 (2)妥善固定导管 指导病人在翻身及下床活动时,勿使其脱出;注意管道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3)保持引流通畅 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避免阻塞;酌情给予半卧位,可维持良好引流功能。 (4)加强无菌管理

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敷料;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防止破溃;定时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5)注意观察记录 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准确记录于体温单上。 二、胃肠减压管 1.概念:腹部手术或胃肠道手术前放臵胃管,术中持续负压吸引,保证胃肠道空虚,防止误吸,使胃肠吻合口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 2.护理要点 (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臵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 (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 (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情况,一般胃肠手术后24小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渐减少。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应停止胃肠减压,并通知医生。引流装臵每日应更换一次。 (5)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12小时即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7)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时,先将吸引装臵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防止病人误吸。擦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臵。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__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1把,别针1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把)5%PVP碘液,棉签。 三、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

3.检查伤口,暴露引流管,松开别针,注意保暖。 4.检查无菌引流袋是否密封,过期。打开外包装,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管挂于床沿,再将引流袋外包装垫在引流管接口下面。 5.挤压引流管,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尾端上3厘米处。 6.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行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纵形消毒2.5厘米。 7.用左手取消毒纱布捏住连接处的引流管部分,脱开连接处。 8.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9.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并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10.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 11.严格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的需每日更换)。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负压引流瓶更换方法相同。 胸腔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颗,纱布一块),血管钳2

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一、概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二、管道的分类 1、供给性管道: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 2、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3、监测性管道: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4、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等。 1、选择导管不适合病人(1)管径过细或过粗过细造成引流不畅通,过粗在插管过程给病人带来痛苦。(2)引流管太长或太短选择的引流管太长不易通畅,太短易脱出。(3)引流管软硬度不适过硬操作不便,过软易扭曲引流不畅。 2、各种管道固定不够牢固,接头处衔接不牢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导管脱出,因衔接不牢引流物污染衣物、床单元等现象。 3、对管道周围皮肤的护理不重视留置引流管期间应该注意周围皮肤的护理,保持周围皮肢清洁、干燥,减低感染的机会。 4、不能保持体外管道的清洁体外管道是否干净清洁不太重视,所以出现体外管壁上积滞有附着物。 5、对引流物的量和性质估算不准对引流液的性质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给医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6、对拔管后的观察不够仔细有时发生拔除后引流口有大量液体流出,往往在工作中,病人拔管后护士不注意对伤口的观察。 四、引流管的护理原则 1、妥善固定选择管径大小合适、软硬适度的导管,导管顶端应是圆滑无刺激、不易刺伤周围组织。留置好引流管后,注明引流管的名称及安置时间。引流管的固定应低于引流部位20-30cm,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当,要留出余地以便翻身或在床上活动时调节。安置好引流管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安置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病人在搬移、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及污染,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2、保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可定时挤压引流管。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快速挤压引流管或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冲洗管道时,注意压力不应过大。 3、定时观察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准确记录做好交班。创腔引流管在术后24小时内一般引流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ml以下,引流液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引流液太少应注意是否位置不当、弯曲、折叠、或被填塞,可以改变位置或冲洗引流管以解除阻塞;引流液量过多,且呈鲜红色血性则应考虑是否有内出血倾向,及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必要时进行再次手术、输血、输液或应用止血药物。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如血性液、脓性液、乳白色蛋白液,根据引流液的性质做出判断,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留取标本化验,以协助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如出现暗红色的液体,为术后的陈旧性出血。随时检查各引流管的衔接处是否有漏液,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有无液体外溢。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问答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问答 ? 如何保持引流管通畅,进行有效引流 1 保持引流管通畅,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维持有效的引流。(墙壁负压在0.02-0.04kpa) 2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动态观察。挤捏法:站在于患者引流侧,双手握住距留置管路端口处10-15cm 的引流管,挤压时由上至下,两手交替,一只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暂时处于闭塞状态,另一只手匀速快速挤压引流管。 3 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挤压胶管或用注射器冲洗,若引流管漏气,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因积液较稠或坏死,组织、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时,可用注射器抽适量生理盐水,必要时可用肝素液冲吸,或改用负压引流袋胃肠造瘘管,导管适当冲洗,保持通畅。 ?如何有效固定引流管,如何进行宣教 1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固定方法:用高举平台法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上。为防止皮肤破损,或对各类胶布过敏者,可在固定处,外敷透明皮肤膜,保护皮肤,再将引流管固定于透明膜上,更有利于管路的稳固。 2、将接于引流管上的各种引流装置挂于易看见、不影响病人翻身的位置,一般腹部引流装置挂在床旁中央床栏处,若胃管接入的可移动的负压引流装置则放于离床头侧约10cm-20cm 处。 3 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放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并交待患者注意事项翻身或活动时一定要先保持引流管的有效活动距离再进行翻身和其他活动。 ?如何观察引流液,观察的内容都有什么 1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交接班。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若引流量过少可能是管道堵塞或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并处理。 2 各班观察后及时记录,大夜班早7AM 统计24 小时引流量,用注射器精确测量,以及水平观察容器刻度,病房进行统一容器测量,以免出现误差。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为什么引流管要有明确的标识:制定标识的方法是什么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应了解有无导管,是什么管路,如有数根,与医生进行确认,根据作用和名称做上相应的标记,置管日期,以免出差错,并接上合适的引流装置,如引流袋、负压吸引器等标记方法:在管路尾端黏贴白色胶布,注明置管日期、管路名称、置管深度。如果管路没有刻度,可在距离引流口10CM 处,黏贴白色胶布,以胶布上缘表示置管深度。(病房进行统一即可) ? 胃肠减压的目的是什么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问答大全

一、如何保持引流管通畅,进行有效引流 1、保持引流管通畅,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维持有效的引流。(墙壁负压在0.02-0.04kpa) 2、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动态观察。挤捏法:护士站在于患者引流侧,双手握住距留置管路端口处10-15cm的引流管,挤压时由上至下,两手交替,一只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暂时处于闭塞状态,另一只手匀速快速挤压引流管。 3、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挤压胶管或用注射器冲洗,若引流管漏气,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因积液较稠或坏死,组织、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时,可用注射器抽适量生理盐水,必要时可用肝素液冲吸,或改用负压引流袋胃肠造瘘管,导管适当冲洗,保持通畅。 二、如何有效固定引流管,如何进行宣教 1、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固定方法:用高举平台法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上。为防止皮肤破损,或对各类胶布过敏者,可在固定处,外敷透明皮肤膜,保护皮肤,再将引流管固定于透明膜上,更有利于管路的稳固。

2、将接于引流管上的各种引流装置挂于易看见、不影响病人翻身的位置,一般腹部引流装置挂在床旁中央床栏处,若胃管接入的可移动的负压引流装置则放于离床头侧约10cm-20cm 处。 3、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放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并交待患者注意事项翻身或活动时一定要先保持引流管的有效活动距离再进行翻 身和其他活动。 三、如何观察引流液,观察的内容都有什么 1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交接班。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若引流量过少可能是管道堵塞或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并处理。 2 各班观察后及时记录,大夜班早7AM统计24小时引流量,用注射器精确测量,以及水平观察容器刻度,病房进行统一容器测量,以免出现误差。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四、为什么引流管要有明确的标识:制定标识的方法是什么 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应了解有无导管,是什么管路,如有数根,与医生进行确认,根据作用和名称做上相应的标记,置管日期,以免出差错,并接上合适的引流装置,如引流袋、负压吸引器等

腹部外科常用引流管的护理

腹部外科常用引流管的护理 一、胃肠减压的护理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和张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 (一)胃管 一般为12号、14号、16号橡胶管或一次性硅胶管,头端有4~6个侧孔,管尾略大可衔接负压吸引装置。 胃管图胃管和胃肠减压器 (二)胃肠减压的目的 1.可解除或缓解机械性肠梗阻所致急性胃肠道扩张的症状,亦可减轻肠麻痹或肠痉挛所致的胃肠胀气。 2.作为胸腹部及某些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便于手术操作,增加手术安全性。 3.术后持续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以减轻腹胀并减少缝线张力,促进切口愈合;同时还能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 4.可以用来抽取胃液作胃液分析以协助疾病的诊断。 5.对进食毒物者可作洗胃用。 6.用于胃肠穿孔、吻合口瘘或肠瘘的病人时,可减少消化液及其它内容物的外漏。 (三)胃肠减压的并发症 ⒈口干、咽部不适 病人因一侧鼻孔内有胃管,往往经口呼吸,可引起口咽部干燥及不适;抵抗力较差的病人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⒉鼻部溃疡 若胃管长期放置一个位置会压迫该侧鼻腔粘膜,从而引起鼻部溃疡。 ⒊体液不足、电解质紊乱 持续胃肠减压可导致上消化道消化液的丢失,使Cl-、H+、K+减少。如胃管插至幽门以下,或有胆汁、胰液等的逆流,也可产生Na+减少。 ⒋呼吸道感染 留置胃肠减压,会影响有效的咳嗽和咯痰,容易引起痰液积聚及肺部感染等。 (四) 胃肠减压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1. 知识缺乏:缺乏与留置胃肠减压注意事项有关的知识。 2. 有口腔粘膜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或口腔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留置胃管有关。 3. 疼痛:咽痛:与留置胃管有关。 4.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留置胃管有关。 5. PC:水、电解质失衡:与持续胃肠减压有关。 (五) 胃肠减压的护理 1.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胃管,且胃管插入位置合适,深度为45~55厘米。若插入过深,胃管在胃内盘绕;过浅,则胃管头端不能到达胃或十二指肠,两者均会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 2.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两侧,用大别针将胃肠减压器固定于病人上衣或枕旁,防止因变换体位时将胃管牵出,加重对咽部的刺激,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给病人增加痛苦。特别是行胃部手术,胃管头端一般于术中放置于胃肠吻合的远端,如未妥善固定,胃管位置改变或

引流管的护理

常见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引流及引流管种类 2、如何正确评估管道 3、临床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1.1 常见管道分类 1 、输入性管道,如: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 2 、排出性管道,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3 、监测性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 4、综合性管道,如:胃管。 1.2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 1、低危导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导尿管。 2、中危导管:腹腔引流管、各类造瘘管、普通创口引流管、镇痛泵、三腔二囊管。 3、高危导管:T字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动脉置管、气管插管、脑室外引流管、胰腺引流管、透析管、鼻肠管漂浮导管。 2.1 正确评估管道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 2、安全护理:看部位、看深度、看置管时间、看是否通畅。 2.2.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1、胃肠减压管 2、胸腔闭式引流管 3、胆道T 管 4、腹腔引流管 5、留置导尿管 6、头部引流管 3.1引流管的共同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固定好引流管,明确标示,留足长度防止牵拉,防止引流管脱出。 2、引流通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反折、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口,防止引流液逆行感染,操作过程应加强无菌操作。 4、观察引流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3.2胃肠减压管 1、妥善固定: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定期冲洗胃管,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5、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拔管。 危重病人插胃管时易误入气管内,应特别慎重应常规证实胃管不在气道在胃内 3.3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气胸——排气减压 血胸——引流淤血、渗出液 有利于肺扩张,减轻呼吸困难 3.4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位置 1、气胸: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管端伸向胸腔顶部 2、血胸: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或第8肋间,管端在肋膈角处 3、脓胸:脓液积聚最低位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常用引流管 一、胃肠减压管 二、腹腔引流 三、T管 四、导尿管 一、胃肠减压管 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 效果; 2、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3、留置胃管期间应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4、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5、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注入,夹管半小时。 6、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 7、根据病情适时拨管,一般腹部手术,术后2~3天可拨管。 二、腹腔引流 1、膈下引流管 用于胃肠穿孔修补术后、肝右叶切除术后、肝破裂修补术后,膈下脓肿清除术后,引流管多放于膈下; 2、胆囊窝引流管 常见于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后; 3、肝下引流管 肝部分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放置在肝下引流; 4、胰腺炎引流管 肠道手术、弥漫性腹膜炎置于结肠旁沟;坏死性胰腺炎引流管放置胰周。 1)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性质、量、味,准确记录24 h引流量,在术后早期

(6 h),重点观察引流液色和量,便于及早发现术后腹腔内出血,术后第1天若出 现引流液为大量胆汁,同时伴有黄疸,提示肝外主胆管损伤;若引流液过多,同时含有大量食物残渣,提示腹腔内脏损伤,伴有化脓性感染征兆。 2)管道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 2、外接无菌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盒 3、注意每小时引流液量及性质 4、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滑脱。 5、拨管时间根据病情决定,短者2~3天,长者可达数月。 三、T管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每日更换。 2、若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敷料,局部 皮肤涂抹氧化锌软膏,减少胆盐对皮肤 的刺激。 3、正常胆汁每日量约800-1200ml,色泽为黄绿色,稠厚、色清、无渣。 术后24h内引流量为300-500ml。 恢复进食后每日引流量为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 术后1~2天胆汁颜色可呈黄色浑浊状,以后逐渐加深、清亮。 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流,提示引流管阻塞或脱出。 若引出胆汁过多,常提示胆管下端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导尿管 1、尿管的男病人,每日应用0、2%的碘伏溶液擦洗尿导口分泌物。女病人进 行会阴冲洗。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1把,别针1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把)5%PVP碘液,棉签。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 8.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颗,纱布一块),血管钳2把,外用生理盐水,开瓶器,胶布,别针,污物桶。

C.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胃壁粘膜,

过凉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2.预防引流感染由于腰穿持续外引流在一定程度上使颅腔与外界相通,增加了颅内感染的机会,因此护理上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1)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次,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2)置管部位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是否有发红肿胀等异常现象。(3)对暴露在皮肤外端的引流装置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3次。(4)搬动病人时,先夹闭开关再搬动,防止引流液逆流。(5)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在更换引流瓶、测颅内压、椎管内注射药物等,按照无菌原则进行。(6)每日更换引流瓶时,留取少量引流液标本做脑脊液检查,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