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总论重点

经络腧穴总论重点
经络腧穴总论重点

经络腧穴总论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等8条经脉。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深入体腔,以加强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又称“别行的正经。”

六合: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任、督脉在躯干前后分出的一络和脾在躯干侧部分出的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

十二经筋: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按经络分布分成手足三阴三阳,即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位。分经辨证:按经络分析病症,即经脉所通,病候所在。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凡归属于十四经之穴,称为经穴

经外奇穴(简称奇穴):未归于十四经,而有具本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称为经外奇穴。

阿是穴:以病痛局部或病痛有关的压痛点作腧穴,亦称为“不定穴”“天应穴”。邻近作用(局部作用):即腧穴均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的病症。是经穴、奇穴、阿是穴所共有的主治作用的共同特点。

远道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肘膝以下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到达的远隔部位的病症。

特定穴:十四经中具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

五输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的总称。原穴: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

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之为络穴。

原络配穴:据脏腑阴阳表里先后病,以先病经取原穴后病经取络穴相配合。(主客原络配穴法)

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阴阳维经,阴阳蹻脉经气深聚的部位

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募穴: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之气通向十二经脉的八个腧穴。

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

体表标志法: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骨度分寸法: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又称“骨度法”。

1、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组成。

2、十二经脉在头和躯干部的分布规律是:

共同规律:手三阴联系胸;

足三阴联系腹及胸;

手足三阳联系头,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阳经在头和躯干部的分布:阳明行于身前,少阳行于身侧,太阳行于身后。

特殊分布:足厥阴上出于额,交会于巅。手少阴系目系。

3、十二经脉的特点

1.隶属十二脏腑、具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2.循行分布衔接具规律性。

3.是运行气血,联贯内外的主要径路。

4.各经有腧穴分布在体表。

5.经气逆乱时,各具特定的症候群。

4.奇经八脉的特点: 1.不直属十二脏腑,无表里属络关系。

2.与奇恒之府联系(脑、女子胞、脊髓)。

3.别道奇行①上肢无奇经分布②带脉横绕腰腹③余七脉分别从下肢或少腹部上行,无逆顺交接关系。

4.对十二经脉起统帅,联络和调节气血的作用。

5.仅任、督脉各有本经所属腧穴。

5、十二经别的功能

1.加强表里经所属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2.加强十二经脉与头、心等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络循行分布之不足。

6、十五络脉的功能

1.着重加强表里两经在肢体的联系(十二经络脉)

2.任、督络和脾之大络加强人体躯干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

3.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

7、十二经别与络脉的异同

同:加强表里两经间联系(任、督、脾之大络除外)。

异:经别虽主内(表里两经在体腔的联系),无所属穴,无所主病症;

络脉主外(表里两经在肢体的联系,任、督、脾之大络则沟通腹、背、胸侧之经气),各有一络穴,各有所主病症。

8、十二经筋的功能:约束骨路,活动关节,维持人体正常的体位姿态与运动功能。

9、经络的作用:(一)沟通内外,网络全身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10、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一)经络诊法 1.经络外诊 2.分经切脉 3.分部诊络

4.压痛的检查(二)分经辨证(三)循经取穴(四)药物的归经

11、腧穴——人身穴之统称.

输穴——特指“特定穴”中“五输穴”及五输穴中第三穴“输穴”.

俞穴——特指“特定穴”中十二脏腑背俞穴.

12、十四经穴特点:

①定名、定位、定经脉、定数(《内》160+ -—《逢原》361,沿用至今)。

②分布在十四经循行线上,主治证明确且有一定主治规律。

③主治范围广

13、经外奇穴(简称奇穴)特点:

①主治范围较单一,对某些病症有特效。 (四缝治小儿疳积)

②分布较分散,也有在十四经循行线上的。

督脉:印堂,下极俞十七椎;膀胱经:胃脘下俞。

胆经:胆囊;胃经:阑尾穴

③多穴组合: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四缝穴。

④明为奇穴,实为经穴,四花:胆俞隔俞四穴。

14、阿是穴特点:①无定名、定位。

②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为穴。

③多在病变附近。

15、腧穴有反映病症、协助诊断的作用。

16、整体作用(1)对机体的不同状态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

(2)调治全身性疾病

(3)具相对特异性

17、募穴:1、在本经:肺、肝、胆、左右对列一名二穴。

2、在他经:任脉:心、心包、胃、三焦、小肠、膀胱一名一穴

肝经:脾,一名二穴。

胆经:肾,一名二穴。

胃经:大肠,一名二穴

3、都与脏腑所在位置相对应。

18、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所聚会的八个腧穴。

19、下合穴分布: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

大、小肠、肠下合穴: 位于胃经,

三焦下合穴: 位于膀胱经。

20、腧穴定位法分为: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定位法。

经络腧穴学_习题集,附答案

绪言 一、单项选择 1、被称为《针经》的中医典籍为: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针灸逢源》答:B 2、“阿是穴”和“指寸法”的创始人是: A、渡舟 B、继洲 C、思邈 D、《经》 E、滑伯仁 答:C 3、《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 A、唐代思邈 B、北宋王惟一 C、晋代皇甫谧 D、明代继洲 E、元代渭伯仁 答:D 4、《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思邈、皇甫谧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C 5、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 A、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 答:D 6、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思邈 B、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D 二、多项选择 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素问》 B、《灵枢》 C、《足臂十一脉灸经》 D、《脉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答:C、 E 三、填空题 1、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穴。 答:华佗夹脊穴 2、北宋时期的2具()作为针灸教学的和()之用。 答:铜人模型,考试 3、在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文献,为()()。答: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7、《针灸大成》是()医家所著。 答:继洲 8、《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答:皇甫谧 四、判断题 1、《灵枢》又称《针经》。( 对 ) 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对 ) 3、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错) 4、首次提出阿是穴的医家是思邈。( 对 ) 5、“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完整系统理论。(错)

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

经络腧穴学 教学笔记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经络概述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系指经脉,其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有路径的含义。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 络:有网络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起网络与联系的作用。 二.什么是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 三.经络的基本作用 (一)十二经脉:具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之特点。 (二)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在胸腹,头面,脏腑与脏腑,脏腑与体表间的密切联系。 (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左右多个部位间的

紧密联系。 (四)奇经八脉:是一组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他经脉起统率,联络与调节作用。 (五)十二经筋:起着约束骨骼,疏利关节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防御病邪的作用。 四、经络的重要性 《灵枢.脉度》篇:“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尚之所难也。”(一)说明病理变化 (二)指导辩证归经 (三)指导针灸治疗 《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喻加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 五、经络学说的学习与研究内容 (一)经络系统部分(相当于结构部分)。 (二)经络生理学。 (三)经络病理学。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十二经筋 经脉 奇经八脉十二皮部 经络 络脉十五络脉 三百六十五络 二、经络的形成 (一)针灸疗法的发明和针灸感觉传导的发现是经络学形成的基础。(二)腧穴疗效的总结。 (三)体表病理表现的推理。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五)气功养生术的出现。 三、十二经脉

腧穴总论习题及答案-经络腧穴学汇编

学习-----好资料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所载的经穴名有( ) A.341个B.354个C.349个D.361个E.365个2.《针灸逢源》中所载的经穴名有( ) A.349个B.354个C.361个D.345个E.365个3.《内经》中所载的经穴数名约为( ) A.365个B.354个C.359个D.160个E.361个4.《针灸甲乙经》所载的经穴名是( ) A.341个B.354个C.349个D.361个E.365个5.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是( ) A.4寸B.5寸C.6寸D.8寸E.9寸6.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 A.8寸B.6寸C.12寸D.9寸E.10寸7.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4寸B.15寸C.12寸D.9寸E.13寸8.股骨大转子至胭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 4寸B.1 5寸C.1 8寸D.1 9寸E.13寸9.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高点的骨度分寸是( A.12寸B.13寸C.14寸D.15寸E.16寸10.臀横纹至胭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2寸B.15寸C.1 3寸D.1 4寸E.1 6寸11.前发际至后发际的骨度分寸是( ) A.8寸B.9寸C.10寸D.11寸E.12寸12.天突至歧骨的骨度分寸是( ) A.6寸B.5寸C.7寸D.8寸E.9寸13.前发际至大椎的骨度分寸是( ) A.14寸B.15寸C.12寸D.13寸E.10寸14.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的骨度分寸是( ) A.4寸B.5寸C.6寸D.8寸E.9寸15.两前额发角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 A.8寸B.6寸C.12寸D.9寸E.10寸16.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的骨度分寸是( ) A.10寸B.15寸C.12寸D.13寸E.10寸17.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B.15寸C.18寸D.19寸E.13寸18.耳后两乳突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 A.6寸B.5寸C.8寸D.9寸E.10寸19.胭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 A.14寸B.16寸C.18寸D.19寸E.13寸20.三焦的下合穴在( ) A.胃经上B.胆经上C.膀胱经上D.三焦经上E.大肠经上

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

《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Channel-collaterals and Points) 学分:7 总学时:126学时 理论学时:72学时 实验学时:54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 适应专业:针灸推拿五年制 参考教材: 1.经络腧穴学,沈雪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影印本; 3.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版; 4.难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校译本; 5.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著,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6.针灸大成,明·杨继洲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 7.经络腧穴学,王德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⑴了解经络腧穴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经络腧穴学和中医针灸推拿的关系。 ⑵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腧穴的概念。 ⑶掌握十四经脉的循行、病候及常用穴的定位、归经、主治与操作。 ⑷熟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的定义、内容及临床应用。 2.基本技能: 掌握常用腧穴的定位与操作。 三、学时安排

四、考核 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70%,实验和平时成绩30%。 五、课程基本内容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经络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2.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四经脉的循行规律、十二经脉的分布、走向规律及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3.掌握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及分布、作用特点。 4.掌握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基本概念及分布、作用特点。 5.了解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理论。 6.熟悉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讲课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 1.十二经脉。 2.奇经八脉。 3.十二经别。 4.十五络脉。 5.十二经筋。 6.十二皮部。 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1.经络的作用。 2.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腧穴概述 【目的要求】 1.熟悉腧穴的意义、分类,以及特定穴的内容。 2.掌握腧穴的作用、主治规律和定位方法。 3.了解腧穴的命名。

经络腧穴歌——中医必背

经络腧穴歌 十二经循行交接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 十四经穴 手太阴肺经 一手太阴是肺经,臂内拇侧上下循。中府乳上数三肋,云门锁骨窝中求,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腹中行六寸平。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肘上五寸擒,尺泽肘中横纹处,孔最腕上七寸凭。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寸口动脉行,太渊掌后纹头是,鱼际节后散脉营,少商穴在大指内,距指甲角韭叶明。手阳明大肠经 二手阳明属大肠,臂前外侧须审量。商阳食指内侧取,二间握拳节前方,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歧骨当,阳溪腕上两筋内,偏历腕上三寸量,温溜腕后上五寸,池前四寸下廉乡。池下三寸上廉穴,三里池下二寸长,曲池屈肘纹头是,肘髎大骨外廉旁,肘上三寸寻五里,臂臑髃下困端详,肩髃肩峰举臂取,巨骨肩尖骨陷藏,天鼎扶下一寸取,扶突鼎上结喉旁,禾髎水沟旁半寸,鼻旁五分是迎香。 足阳明胃经

三足阳明是胃经,起于头面向下行。承泣眼眶边缘下,四白目下一寸匀,巨髎鼻旁直瞳子,地仓吻旁四分零,大迎颌前寸三陷,颊车耳下曲颊临,下关耳前扪动脉,头维四五傍神庭,人迎结喉旁寸五,水突迎下大筋凭,直下气舍平天突,缺盆锁骨陷凹寻,气户锁下一肋上,相去中行四寸评,库房屋翳膺窗接,都隔一肋乳中停,乳根乳下一肋处,胸部诸穴君须明,不容巨阙旁二寸,其下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脐旁二寸平,外陵大巨水道穴,归来气冲曲骨邻,诸穴相隔皆一寸,俱距中行二寸程。髀关膝上交分内,伏兔膝上起肉形,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呈,膑外下陷是犊鼻,膝下三寸三里迎,膝下六寸上廉穴,膝下八寸条口行,在下一寸足下廉,踝上八寸丰隆盈,解溪跗上系鞋处,冲阳跗上动脉扪,陷谷庭后二寸取,次趾外侧是内庭,厉兑次趾外甲角,四十五穴须记清。足太阴脾经 四是脾经足太阴,前内侧线向上循。隐白大趾内甲角,大都结前陷中寻,太白核骨白肉际,节后一寸公孙明。商丘踝前陷中找,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骨是,膝下五寸地机朝。膝内辅下阴陵泉,血海膝髌上内廉,箕门鱼腹大筋处,冲门耻骨上边缘,冲上七分求府舍,再上三寸腹结连,结上寸三大横穴,适当脐旁四寸骈,腹哀建里旁四寸,中庭旁六食窦全,天溪胸乡周荣上,每隔一肋陷中湮,大包腋下方六寸,上直渊腋三寸悬。手少阴心经 五是心经小指边,极泉腋窝动脉牵,青灵肘上三寸寻,少海肘后五分连,灵道掌后一寸半,通里腕后一寸间,阴郄去腕五分是,神门锐骨端内缘,少府小指本节后,少冲小指内侧边。 手太阳小肠经

初级中基、经络腧穴学教案

中基、经络腧穴教案 第一章绪论 Ⅰ课程内容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 最早的一部典籍,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继后《黄帝岐伯按摩十卷》、《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以及金元四大医学流派,直至温病学派等都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中医学中"天人合一"、"神形一体"、 "疾病可知"、"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异法方宜"、"病治异同"等观点,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思想。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其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其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个主要内容。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与病、症是有区别的。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和论治有不同的含义,是统一的整体。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3.掌握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4.课时数:4课时 二、考核知识点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 2.《伤寒杂病论》 四、考核要求 (一)识忆: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二)理解:症、证、病的区别及其联系。 (三)简单应用:说明"整体观念"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章阴阳五行

Ⅰ课程内容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二)阴阳的属性:这种属性是由相互对立双方的性质、位置、趋势等方面所决定,也是作为区分事物或现象属阴属阳的标准。如运动的、上升的属阳;静止的、下降的属阴等。 (三)阴阳的特性.阴阳具有相关性、相对性、普遍性和可分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是指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关系。阴阳之间相互制约和消长的结果,达到了统一,取得了动态平衡,即"阴平阳秘"。也就是阴阳的对立是二者性质特点相反的一面,而统一则是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之间不仅相互对立,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阴依附于阳,阳依附于阴,它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阴阳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之为阴阳的互根互用。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阴和阳之间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阴阳的消长平衡,包含有运动是绝对的、无休止的,运动形式是多样化的辩证思想。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这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果说" 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话,阴阳转化则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组织结构:如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如用以说明人体中功能与生命物质的关系。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如"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第二节五行学说 -、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的含义:"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即运动变化、运动不息之义。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的特性:是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抽象出来的,如

绪言--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绪言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是学习针灸的入门课程。针灸的历史非常悠久,针法导源于古代的砭石,灸法导源于古代的生活用火。由于针法、灸法的应用,产生了对人体经络腧穴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经络腧穴的起源和发展与针灸疗法的应用密切相关,故本经络腧穴学绪言结合针灸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而作一总体介绍。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方法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和临床治疗等部分。针灸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正在为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起源 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皇甫谧《帝王世纪》有伏羲“尝味百草而制九针”的记载。罗泌《路史》又说“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针法导源于古代的砭石,而针刺疗法真正的产生时间应是砭石应用相当长一段时期后的新石器时代。在内蒙古多伦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及山东日照市的新石器时代墓葬里发现的砭石实物,为针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之说提供了证据。早在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将不同形状的石块磨制成各种医用器具,尖锐的用来刺血、排脓,刀形的可用来切割,棒形、圆形的用于按摩和热熨。其中尖锐者最为常用,故《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经·东山经》称之为箴石:“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砭石是针具的雏形和前身,其后还出现了骨针和竹针。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时,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铜质、铁质的金属针才开始出现,之后又有金质、银质针的应用。 灸法的起源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灸法的应用是在人类发明用火之后开始的,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为生的民族。灸法的发明与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人们发现某些寒性病痛在烤火取暖后可以缓解或解除,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发明了灸法和热熨疗法。灸法所用的材料,最初很可能是可烧灼、烫、熨的各种树枝,后来才发现用艾叶做成的艾绒易于引火缓燃而不起火焰,更适用于灸,遂使艾灸世代相传,沿用至今。 经络的概念来源于医疗实践,与我国针灸、按摩、气功等独特医疗保健方法的应用是分不开的。经络主运行血气。“血气”一词,除《内经》外,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不少非医学著作中也有提到,说明那时人们对血气的概念已有较普遍的认识。古文献有关血气的论述常涉及“脉”的概念。脉,本义指血管,《说文解字》解释作“血理分袤(斜)行体者”。脉,原写作“脈”,又作“衇”。从“脉”字的字形构造可看出,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拟血流,“”就是“派”的意思。“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是对“脉”的概念的进一步的认识。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逐步发现和积累起来的。初期的针灸治疗是没有确定的腧穴的,只是在病痛局部作砭刺、叩击、按摩、针刺或火灸等治疗,这就是《内经》所说的“以痛为输(腧穴)”。有时人们还在无意识中偶然地发现了腧穴,如误伤或按压肢体某一部位而在局部出现疼痛或舒适感觉后,远离部位的脏器病痛得到缓解或随之消失。当再出现这种病痛时,人们就有意识地刺灸这些部位来进行治疗。《内经》中有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如“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等。随着对体表刺激部位及其治疗作用的不断观察,对腧穴认识的逐步加深,人们便开始对腧穴进行定位和命名。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古医家对腧穴主治进行分析和归类,并结合经络理论,将某些主治作用相似、感传路线一致的腧穴加以归经,现在所谓的经穴,就是指这类腧穴。

经络腧穴学精彩试题二

<<经络腧穴学>>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十二经脉;指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是人体的主要的精气流注的主要通道。 2.六合:阴经的经别于其表里的阳经的经脉相合,由此把十二经脉合为6对,称为六合 3.頄:指颧骨部 4.骨度分寸法: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的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5.八脉交会穴:指奇经八脉于十二经脉的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北宋著名的针灸学家___王唯一___ 于1026年撰成《_____铜人腧穴针灸图经___》,并以图经刻石,对统一经穴定位影响甚广。 2.十二经筋具有_____沟通内外,网络全身___ ,____运行气血,调和阴阳_____和 ______抗御病毒,反映征候_______的作用。

3.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__包中___ ,同出于__会阴____ ,称为“一源三歧”。 4.腧穴的治疗作用分为___近治作用____ ,___远治作用____ ,__特殊治疗作用 _____ 。 5.骨度分寸中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是 __12__寸,臀横纹至腘横纹是__9___寸。6.手三里属___手阳明大肠经____ 经,足三里属___足阳明胃经___ 经。 7.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_____颐后下廉____,出大迎,循颊车,__上耳前 ____ ,过客主人,___循发髻__ ,____至额颅_____的经脉是____足阳明胃经____ 经。 8.属脾,络胃,上膈,挟咽,__连舌本__ ,____散舌下___ 的经脉是___足太阴脾经 _______。 9.在特定穴中,足三里既是(合穴),又是____胃的下合穴______。 10.小海、少冲分别归属于_______手太阳小肠经_____经和_______手少阴心经___ 经。

经络腧穴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属三焦经,宜张口直刺的腧穴是(B) A听宫 B耳门 C上关 D下关 E翳风 2.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其归经由上至下分别是(A) A.三焦经、小肠经、胆经 B.小肠经、胆经、三焦经 C.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D.三焦经、胆经、小肠经 E.胆经、小肠经、三焦经 3.以下八会穴中,哪个是错误的( E ) A.腑会,中脘 B.脉会,太渊 C.髓会,绝骨 D.筋会,阳陵泉 E.骨会,大椎4.“六合”是由( B ) A.十二正经中阴阳两经相合组成 B.十二经别中阴阳两经经别相合组成 C.十二正经中前后两经相合组成 D.十二经别中前后两经经别相合组成 E.以上都不是 5.“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的经脉是( C) A 心经 B 肺经 C 心包经 D 三焦经 E 小肠经 6.根据《灵枢?卫气》,“胸气有街,……气在胸者”,止之(C) A.脑 B.气街 C.膺与背俞 D.膺 E.冲脉 7.奇经八脉中,“……并足少阴肾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的经脉是( B ) A.督脉 B.冲脉 C.阴维脉 D.阳维脉 E.任脉 8.心包经的原穴是( A ) A 大陵 B 太渊 C 神门 D 阳池 E 内关 9.耳针疗法中的胃穴位于(C) A.耳轮脚中1/3 B.耳轮脚后1/3 C.耳轮脚消失处 D.耳轮上下脚交叉处 E.对耳轮体部 10.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D ) A.太阳经在前少阳经在中阳明经在后 B.太阳经在前阳明经在中少阳经在后 C.阳明经在前太阳经在中少阳经在后 D.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中太阳经在后 E.少阳经在前阳明经在中太阳经在后 11.起于季肋,回身一周的经脉是( A) A.带脉 B.阴跷脉 C.冲脉 D.阴维脉 E.阳跷脉

腧穴总论习题及答案-经络腧穴学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所载的经穴名有( ) A.341个B.354个C.349个D.361个 E.365个2.《针灸逢源》中所载的经穴名有( ) A.349个B.354个C.361个D.345个 E.365个3.《内经》中所载的经穴数名约为( ) A.365个B.354个C.359个 D.160个 E.361个4.《针灸甲乙经》所载的经穴名是( ) A.341个 B.354个C.349个 D.361个 E.365个 5.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是( ) A.4寸 B.5寸C.6寸D.8寸 E.9寸 6.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 A.8寸B.6寸 C.12寸D.9寸 E.10寸 7.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8.股骨大转子至胭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 4寸 B.1 5寸C.1 8寸 D.1 9寸 E.13寸 9.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高点的骨度分寸是( A.12寸B.13寸C.14寸 D.15寸 E.16寸 10.臀横纹至胭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2寸 B.15寸 C.1 3寸D.1 4寸 E.1 6寸 11.前发际至后发际的骨度分寸是( ) A.8寸 B.9寸 C.10寸 D.11寸 E.12寸 12.天突至歧骨的骨度分寸是( ) A.6寸 B.5寸C.7寸 D.8寸 E.9寸 13.前发际至大椎的骨度分寸是( ) A.14寸B.15寸C.12寸 D.13寸 E.10寸 14.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的骨度分寸是( ) A.4寸B.5寸 C.6寸 D.8寸 E.9寸 15.两前额发角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 A.8寸B.6寸 C.12寸 D.9寸 E.10寸 16.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的骨度分寸是( ) A.10寸B.15寸C.12寸 D.13寸 E.10寸 17.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8寸D.19寸 E.13寸 18.耳后两乳突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 A.6寸B.5寸C.8寸 D.9寸 E.10寸 19.胭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 A.14寸 B.16寸C.18寸D.19寸 E.13寸 20.三焦的下合穴在( ) A.胃经上 B.胆经上 C.膀胱经上 D.三焦经上 E.大肠经上(二)B型题 A.皇甫谧B.滑伯仁 C.杨继洲 D.王惟一 E.高武

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经络概述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系指经脉,其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有路径的含义。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 络:有网络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起网络与联系的作用。 二.什么是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 三.经络的基本作用 (一)十二经脉:具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之特点。 (二)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在胸腹,头面,脏腑与脏腑,脏腑与体表间的密切联系。 (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左右多个部位间的紧密联系。 (四)奇经八脉:是一组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他经脉起统率,联络与调节作用。 (五)十二经筋:起着约束骨骼,疏利关节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防御病邪的作用。 四、经络的重要性 《灵枢.脉度》篇:“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尚之所难也。”(一)说明病理变化 (二)指导辩证归经 (三)指导针灸治疗 《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喻加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 五、经络学说的学习与研究内容 (一)经络系统部分(相当于结构部分)。 (二)经络生理学。 (三)经络病理学。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十二经筋 经脉 奇经八脉十二皮部 经络 络脉十五络脉 三百六十五络 二、经络的形成 (一)针灸疗法的发明和针灸感觉传导的发现是经络学形成的基础。 (二)腧穴疗效的总结。 (三)体表病理表现的推理。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五)气功养生术的出现。 三、十二经脉 (一)定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总称。由于他们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中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二)命名 十二经脉的命名是根据阴阳学说又结合脏腑学说而命名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 (三)作用 因“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故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四)十二经脉的分布 1、分布特征: (1)分布于头部的为阳经:前头为阳明经。侧头为少阳经。后头为太阳经。(2)分布于四肢内侧的为阴经,四肢外侧为阳经。 (3)分布于胸腹部的为阴经(足阳明经除外)。 (4)分布于腰背的为阳经,侧胸腹为阳经。 2、走向特征: 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足之三阴足内腹,足之三阳头外足。 3、排列特征(四肢) 内侧:前为太阴,中为厥阴,后为少阴。

中医经络腧穴激活疗法

中医经络腧穴激活疗法 一、概述 中医经络腧穴激活疗法是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是中西医结合的丰硕成果之一,该疗法在中医学的脏腑、气血、经络理论指导下,针对相应腧穴和特定部位中,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包括了穴位封闭疗法、针刺疗法、刺血、自血疗法、组织疗法等多种疗法和效应的集中,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型治疗方式,具有双向的功能调整,提高机体的抗病力,消除病理因素,从而使人体恢复正常功能的显著作用。 二、作用: 1、协调脏腑、平衡阴阳 一是因其本身的复合性治疗特点,刺激方式和效应呈多样化,对脏腑功能的调节即成多向性,二是初期刺激强而短暂,后期刺激柔和而持久,整个过程刚柔相济,对疾病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功能,对各个脏腑阴阳都有调整、修复和平衡的作用。 2、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能转移或抑制与疼痛有关的“神”的活动,使“经气”通畅而达镇静止痛的效果,可通过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气血调和、经络通利,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得以恢复正常。 3、补虚泄实,扶正祛邪,调节免疫 因为该疗法前期的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和刺血效应,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往往对实邪造成的病理信息具有强烈的抑制、排除、取代作用,起到了对病邪的“泻”的作用。后期疗法效应的刺激则较和缓,对身体功能减退、免疫力降低者有一定效果,因势利导,对实症者加强刺激,对虚者则尽量减少刺激,达到最佳疗效。 三、适应症: 神经、精神科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疑病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癫痫、面神经麻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偏瘫、震颤麻痹、膈肌痉挛、癔症、儿童多动症、脑瘫等。 四、优势 费用低、治疗时间短、单次治疗间隔长,给患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费用、治疗范围广,有效率高,疗效显著,多能达到临床缓解或治愈。无毒副作用、无医源性和药源性的损害,尤其是远期疗效,更是西医药所不能及。 1

经络腧穴总论重点

经络腧穴总论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等8条经脉。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深入体腔,以加强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又称“别行的正经。” 六合: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任、督脉在躯干前后分出的一络和脾在躯干侧部分出的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 十二经筋: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按经络分布分成手足三阴三阳,即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位。分经辨证:按经络分析病症,即经脉所通,病候所在。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凡归属于十四经之穴,称为经穴 经外奇穴(简称奇穴):未归于十四经,而有具本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称为经外奇穴。 阿是穴:以病痛局部或病痛有关的压痛点作腧穴,亦称为“不定穴”“天应穴”。邻近作用(局部作用):即腧穴均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的病症。是经穴、奇穴、阿是穴所共有的主治作用的共同特点。 远道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肘膝以下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到达的远隔部位的病症。 特定穴:十四经中具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 五输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的总称。原穴: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 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之为络穴。 原络配穴:据脏腑阴阳表里先后病,以先病经取原穴后病经取络穴相配合。(主客原络配穴法) 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阴阳维经,阴阳蹻脉经气深聚的部位 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募穴: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中医自学视频教程大全

中医自学视频教程大全 中医基础理论:本专辑由辽宁中医学院——李德新教授主讲,他是国家“二十一世纪中医四大基础课程”系列之《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的主编者,被列为精品课程,广泛用于本科中医基础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深受好评。 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中医学与古代哲学、脏象、气血精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养生与防治等九部分;除导论概要地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外,各章均以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线。 部分教程截图: 中医诊断学:在这部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峰教授中医诊断学讲座视频里,朱教授详细讲解了中医学中的望诊、舌诊、闻诊、问诊、脉诊、按诊等常用疾病诊断方法,并突出了中医学中所特有的八纲辨证、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及其它辨证方法、疾病诊断诊法与辨证运用等内容。 部分教程截图: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本部分视频有成都中医药大学孙鸿辉王飞岳仁宋三位老师主讲. 部分教程截图: 南京中药大学薛博瑜-中医内科学:本部分视频由南京中药大学薛博瑜老师主讲. 部分教程截图: 中医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阐述中医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学科。方剂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方以药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说明了方剂的来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反映了中医药学从实践到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过程。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其配伍规律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方剂学是中医基础学科之

腧穴总论习题及答案_经络腧穴学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所载的经穴名有( ) A.341个 B.354个 C.349个 D.361个 E.365个 2.《针灸逢源》中所载的经穴名有( ) A.349个 B.354个 C.361个 D.345个 E.365个 3.《内经》中所载的经穴数名约为( ) A.365个 B.354个

C.359个 D.160个 E.361个 4.《针灸甲乙经》所载的经穴名是( ) A.341个 B.354个 C.349个 D.361个 E.365个 5.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是( ) A.4寸 B.5寸 C.6寸 D.8寸 E.9寸 6.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 A.8寸

B.6寸 C.12寸 D.9寸 E.10寸 7.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8.股骨大转子至胭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 4寸 B.1 5寸 C.1 8寸 D.1 9寸 E.13寸 9.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高点的骨度分寸是(

A.12寸 B.13寸 C.14寸 D.15寸 E.16寸 10.臀横纹至胭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2寸 B.15寸 C.1 3寸 D.1 4寸 E.1 6寸 11.前发际至后发际的骨度分寸是( ) A.8寸 B.9寸 C.10寸 D.11寸 E.12寸

12.天突至歧骨的骨度分寸是( ) A.6寸 B.5寸 C.7寸 D.8寸 E.9寸 13.前发际至大椎的骨度分寸是( ) A.14寸 B.15寸 C.12寸 D.13寸 E.10寸 14.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的骨度分寸是( ) A.4寸 B.5寸 C.6寸 D.8寸

6-2-2 《经络腧穴学》教案

《经络腧穴学》电子教案课题第一章经络概述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 教学目的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教学重点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教学难点经络的概念、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2~3分钟 从对经络的初步认识导出经络的概念。 复习提问: 提问并讨论对经络的基本认识板书设计 第一章经络概述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

2.讲授(时间)90分钟 课题内容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 掌握要点 (1)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 举例 以手太阴肺经为例讲授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 提问 (1)经络的概念 (2)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 3.小结(时间)(2~3分钟) 本节课讲述了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 4、布置作业 根据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经络的认识。

课题第一章经络概述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 教学目的掌握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 教学重点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 教学难点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2~3分钟 从复习经络系统的组成导出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 复习提问: 经络系统的组成板书设计 2、十二经脉的分布 1)外行布分 (1)四肢部 (2)头和躯干布 2)内行布分 3、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 4、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 5、十二经脉的衔接

经络腧穴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经络腧穴学习心得 篇一:腧穴解剖学心得体会 腧穴解剖学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腧穴解剖学这门课。腧穴解剖学是针灸学与解剖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针灸爱好者走向临床桥梁。通过对机体腧穴的定位、穴位特性以及针刺穴位时针体所通过的层次结构的展示,使施针者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腧穴的定位和临床效用,提高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不安全性,从而达到拓展针灸疗法的目的。学习了腧穴解剖学,能让我们更好得掌握穴位的操作,提高临床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门课程介绍了人体的皮肤分层和从头到脚的肌肉骨 骼神经血管的分布,详细的讲解了一些常用穴位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深度,意外预防与措施。比如在头部,针刺风池穴应注意针尖方向朝向鼻尖,针刺深度不能超过2寸,不然可能会引起枕下三角出血压迫脑部的神经组织,或是扎到脊髓引起高位截瘫等。课本上介绍的一些穴位的操作注意可以为我们将来临床操作作为警示和铺垫。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

所施术穴位的解剖结构和针刺风险,这样我们就能避免针刺意外的发生,既保护了患者的安全,又保护了自身的安全。 穴位,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穴道。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中医讲究的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有人从穴位的 电学特性去探讨,发现皮肤上的某些地方存在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的位置相吻合。又有人研究了穴位与神经的关系,发现几乎所有的穴位都与神经相关联。还有人发现穴位与血管、淋巴管关系密切,穴位处的皮肤温度比别的地方要高一些,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复杂关系形成了穴位的奥妙。 人体穴位是既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又与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组织有关的复杂综合结构及其机能。许多人认为针刺

针灸学重点经络腧穴部分教案

绪论 1、针灸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内经》,主要是《灵枢》。 2、《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较为完整的针灸专著。 第一章经络总论 (一)针感 定义: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观察到针刺穴位或一定部位时,患者会产生一种酸、麻、胀、重等主观感觉这种感觉称之为针感。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三)十二经脉循行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循行交接规律: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四)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 中焦——→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肺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 (五)奇经八脉 1、定义: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8条。 2、奇经之“奇”有两个含义:一为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除任、督脉外又无专属穴位;二为奇经没有表里配合关系。 3、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 (六)十五络脉 定义: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经络腧穴复习全摘要

选择题:40题 填空题:5题(17分) 名词解释:4题 问答题: 1.穴位的定位、针刺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5题) 2.经脉循行(10分) 3.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不同(6分) 十五络脉与十二经别的区别 腧穴的治疗作用 经络的作用 腧穴的分类及各类特点 名词解释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深入体腔,以加强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又称“别行之正经”。 十二皮部: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位。十二经筋: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其分布范围与十二经脉大体一致。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 六合:“合”指经别与经脉在头面部相合,阳经经别合入原经脉,阴经经别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相合。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五腧穴: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募穴: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募穴。五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募穴部位都接近其脏腑所在,有在正中任脉(单穴),有在两旁各经(双穴)。 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 下合穴:即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所会聚的八个腧穴。 八脉交会穴:指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经穴。八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原属于五腧穴、络穴。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是空隙、间隙的意思。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阴阳蹻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合称“十二原”。 络穴:络脉由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穴,称络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络穴,加上躯干前的任脉络穴,躯干后的督脉络穴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穴”。 一源三岐:督脉、任脉、冲脉三者起于胞中,出于会阴而异行。 一夫法:以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称“一夫法”。 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 心系:是指心与各脏相连的组织。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起功能性联系。肺系:指气管、喉咙。系,系带、悬系的意思。 写出以下穴位的归经、定位、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睛明、承泣 天突、中府、期门 风池、风府、哑门 肩井、风门、肺俞、心俞 中极、关元 长强 总则:避免针刺意外 ?颜面、五官、大血管、毛发处、关节部位,需避免直接灸。 ?正当动脉搏动处的穴位,如太渊、人迎、大迎、极泉、冲阳、气冲等,需 避开动脉针刺。 ?有催产作用的穴位如三阴交、合谷、肩井等穴;位于小腹及骶部的穴位, 如中极、关元等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