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应知应会考试题(含答案)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考试题(含答案)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考试题(含答案)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考试卷(含答案)单位名称:岗位:姓名:

一、填空题(共40题,每题1分)

1.《安全生产法》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2.《安全生产法》的相关条款体现了安全管理“三个必须”原则,“三个必须”是指: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3.《安全生产法》明确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安全生产法》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5.《安全生产法》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6.《安全生产法》明确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7.《安全生产法》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8.《特种设备安全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分级中,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0.《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明确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

11.各级领导都不准发出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工作人员接到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应拒绝执行。

12.发生火灾时,应先报警,报警电话为119,初起火灾应积极扑救,但必须首先确保人身安全。

13.消防设施和防护装备应定期检查和试验,保证随时可用。严禁将消防工具移作他用;严禁放置杂物妨碍消防设施、工具

的使用。

14.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对可能带电的电器设备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等,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六氟丙烷灭火器灭火。

15.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上下颠倒几次,离着火点 3-4 米,拔出保险销,一手握紧喷嘴,对准火源,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根部将压把按下,干粉即喷出,并迅速摇摆喷嘴使干粉横扫整个火区根部,由近而远,向前推移将火扑灭。

16.在灭火中,扑救人员应站在火场的上风向,并保持与火焰的距离。

17.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如电缆着火等)时,扑救人员应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如火势较大,应当首先确保人身安全,寻求专业消防人员施救。

18.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连续或定时检测,严禁使用通氧气的方法解决缺氧问题。

19.凡在离坠落基准面 2 m及以上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在没有脚手架或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m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20.搭设好的脚手架,未经验收不应擅自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脚手架。

21.在进行高处工作时,在工作地点的下面不准通行和逗留,

并设置隔离区。

22.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要用绳系牢后往下或往上吊送,以免打伤下方工作人员或击毁脚手架。

23.登高作业应使用两端装有防滑套的合格的梯子,梯阶的距离不应大于40cm,并在距梯顶1 m处设限高标志。

24.在梯子上工作时,梯与地面的斜角度为60°左右。工作人员必须登在距梯顶不少于1米的梯蹬上工作。

25.在6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26.起吊重物不准让其长期悬在空中。有重物暂时悬在空中时,严禁驾驶人员离开驾驶室或做其他工作。

27.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在起重工作区域内行走或停留。起重机正在吊物时,任何人不准在吊杆和吊物下行走或停留。

28. 10kV及以下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为0.7m。220KV电气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是 3 米。

29.严禁用湿手去触摸电源开关以及其他电器设备。任何电气设备或裸露的电线在未验明无电时,一律认为有电,严禁盲目触碰。

30.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31.行灯电压不应超过36v,在周围均是金属导体的场所和容器内工作时,不应超过24v,在潮湿的金属容器内、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工作时,不应超过12v。

32.雷雨天气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不应使用伞具,不应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33.应避免靠近和长时间的停留在可能受到烫伤的地方,例如:汽、水、燃油管道的法兰、阀门附近;除氧器、热交换器、汽包的水位计以及捞渣机等处。

34.机器的转动部分必须装有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设备(如栅栏) ,露出的轴端必须设有护盖,以防绞卷衣服。

35.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1050mm高的栏杆和不低于100 mm高的脚部护板。离地高度高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不应低于1200mm。

36.禁止用砂轮侧面磨削,严禁站在砂轮机的正面操作,严禁两人同时使用一个砂轮机。

37.心脏复苏法三项基本措施的内容是胸外按压(人工循环)、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38.眼部受到重物打击,眼眶及周围组织淤血,应立即进行冷敷。

39.头部遭到打击后发生短暂意识不清,在医院经过CT检查未发现异常,也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在 24 小时内有人陪同伤员,以防继发性颅脑损伤的出现。

40.不慎将浓酸、强碱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二、单项选择题

1.《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 D )后撤离现场。

A.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

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C.经现场负责人同意

D.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

2.《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 A )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

B.150

C.200

D.300

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 C )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事故频发场所

B.重大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

D.重点保卫部位

4.《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 A ):

A.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B.劳动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C.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D.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

5.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中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 B )

A.重大危险源评估

B.隐患排查治理

C.安全风险控制评估

D.应急救援

6.集团公司《关于规范外包队伍“业主带班”工作的通知》要求,业主带班人员应具有( D )年以上工作经验,由本企业班长及以上岗位人员担任。

A.一

B.二

C.三

D.五

7.集团公司要求,事故和非停均要实施“双查”,对事故既要查清事故原因,又要查清领导干部责任;对非停既要查清非停原因,又要查清( C )责任。

A.直接

B.主要

C.管理

D.事故

8.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要求,年度“安措”计划由( D )组织,以安监部门为主,劳动人事等有关部门参加制定。

A.分管副职

B.总工程师

C.安监部负责人

D.行政正职

9.集团公司《工作票、操作票使用和管理标准》要求,各基层企业应明确由( B )批准标准工作票、操作票、标准安全措施或标准操作卡的编制、审批、入库、修订管理流程。

A.安全第一责任人

B.总工程师

C.安监部门负责人

D.分管生产负责人

10.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要求各企业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应把( C )贯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A.安全作业培训

B.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

C.安全生产工作

D.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11.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除( C )人员或负责的运行值班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移动。

A.工作负责人

B.检修

C.原来放置

D.工作监护人

12.( A )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移动或拆除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

A.严禁

B.允许

C.同意

D.无规定

13.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的盖板,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须设( B )。

A.永久性围栏

B.临时围栏

C.照明

D.路障

14.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 A )

A.5m

B.6m

C.8m

D.10m

11.在风力超过( A )级时禁止露天进行焊接或气割。

A.5

B.6

C.7

D.8

15.下列哪种灭火器( C )不适用于扑灭可能带电的电气

设备火灾。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式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六氟丙烷灭火器

16.身上着火者要迅速脱去着火衣服,切忌( A )。

A.带火奔跑

B.就地滚压

C.借助物品扑灭

D.同伴协助扑灭

17.以下火灾逃生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 )。

A.起火可以乘普通电梯逃生和疏散

B.穿过浓烟湿衣捂鼻低势逃生

C.火灾时要迅速逃生,不能贪恋财物

D.逃生后不能重返火场

18.对严重创伤伤员急救时,应首先检查( A )。

A.维持伤员气道通畅

B.止血包扎

C.固定骨折

D.消炎

19.进行心肺复苏时,病人体位宜取( C )

A.头低足高仰卧位

B.头高足低仰卧位

C.水平仰卧位

D.无规定

20.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限是( A )。

A.4 分钟

B.10 分钟

C.15 分钟

D.30 分钟

三、多项选择题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 BD )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

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A.焊接

B.爆破

C.高处作业

D.吊装

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 ABC )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劳动者要求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 ABD )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A.岗位责任

B.隐患治理

C.检查验收

D.应急救援

4.《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明确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 ABC )到位。

A.安全投入到位

B.安全培训到位

C.安全管理到位

D.齐抓共管到位

5.集团公司《关于规范外包队伍“业主带班”工作的通知》明确业主带班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ABCD )。

A.对外包队伍作业现场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负责

B.掌握外包队伍资质情况、人员情况、持证上岗情况

C.掌握安全培训考试情况、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D.掌握外包队伍“两票”办理情况

6.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规定》明确人员在( B )人以上的班组,应配备专职安全员。

A.20

B.30

C.40

D.50

7.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内审工作,由分管生产的副职牵头,按专业分为( AB )单元四个评估工作组。

A.管理单元、人员单元

B.设备单元、环境单元

C.环保单元、设备单元

D.管理单元、文化单元

8.集团公司《工作票、操作票使用和管理标准》规定,各基层企业应每年应定期对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 CD )进行培训考试。

A.工作班成员 B.义务消防员 C.工作许可人 D.批准人

9.“两票三制”中的三制是指( ABC )

A.交接班制

B.巡回检查制

C.设备定期轮换制

D.设备维护制度

10.工作监护人的安全责任有哪些( BCD )。

A.对工作质量负责

B.督促、监护工作人员遵守安全规程

C.负责检查工作票所载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值班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

D.工作班人员变动是否符合规定

11.使用危险化学物品的风险有哪些( ABC )。

A.使人中毒;对皮肤、粘膜的侵蚀

B.使人缺氧、窒息

C.发生爆炸、火灾

D.造成触电等伤害

12.凡患有(ABC)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病症的不准上岗作业。

A.高血压 B.恐高症

C.癫痫症 D.色盲

13.起重作业时,下列哪些情况不能吊( ABCD )。

A.吊物边缘锋利且无防护措施

B.吊扎不牢;指挥信号不明

C.吊物上站人

D.埋在地下的构件

14.以下哪些情况禁止有限空间作业( ABCD )。

A.未办理工作票

B.工作票与有限空间作业内容不一致

C.作业人员身体状况不满足工作要求

D.无防护用具或防护用具不满足有限空间作业要求

15.关于动火作业,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

A. 无动火票及监护人不落实不动火。

B. 周围易燃、易爆物不清除不动火。

C.消防器材不足、不到位不动火。

D.孔洞未封堵,重点设备保护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16. 打开盖板进行工作时,对因工作需要而确实无法完工、不能复原的,必须设置( AB ),待工作结束后,方可拆除。

A.可靠的临时围栏

B.醒目的安全标识

C.路障等,禁止通行

D.专人看守

17.火灾报警应包括下列内容(ABCD)。

A.火灾地点、火势情况

B.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C.燃烧物和大约数量、范围

D.公安消防部门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18.现场作业中遇到酸、碱等腐蚀性物质飞溅到皮肤或眼睛上时,正确的作法应该是(ABD)。

A.立即就近迅速用自来水冲洗烧伤污染处(如用生理盐水更好),但冲洗时水压不宜太大,以防加重组织损伤。

B.抢救者迅速使伤员脱离事故现场。

C.什么也不做,原地等待医护人员现场处理。

D.冲洗的同时应判明化学烧伤物的种类,保留化学烧伤物样品,以提供进一步治疗的依据。

19.对触电者进行紧急抢救正确步骤(ABCD)。

A.立即切断电源

B.用干燥木杆或竹竿等不导电材料将触电部位脱离

C.抬到通风干燥处仰卧,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观察其有无脉搏

D.若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同伴应及时呼叫救护车。

20.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如何处理( ABCD )。

A.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B.对带电设备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六氟丙烷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对注油设备应使用干式灭火器、六氟丙烷灭火器等灭火,不能扑灭时再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不得已时可用干砂灭火

D.灭火人员在空气流通不畅或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场所时,应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