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导学案及答案

项羽本纪导学案及答案
项羽本纪导学案及答案

高二语文第1课时导学案2011、1、23 40分钟

编制人:穆巧梅审核人:陈春芹班级:姓名:第小组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2.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

3. 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二)、预习过程

知识链接:《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历程,其中着重描绘的是这个英雄人物在短暂而大起大落生平中的四个关键点:1、吴中起兵,是项羽一生事业的起点;2、巨鹿之战是他辉煌功业的顶点;(巨鹿之战,是当时一场重要的战役。秦的主力集中在这里,秦兵转败为胜,各路救赵的诸侯军,齐聚巨鹿城下,却都不敢进军,都作壁上观。怀王派宋义为大将军,率兵救赵,此人怯懦自私,坚持观望态度,停军不前。项羽却认识到这是一场关键的战争,断斩宋义之头,率军渡河救赵,破釜沉舟,终于大破秦军,扭转战局。)3、鸿门宴,是他生平、事业中由盛而衰的转折点;4、垓下战败自刎,是他英雄末路的终点。

一、通读课文,完成下列小题。

1.字词注音。

翦.戮.会.稽力能扛.鼎乌骓.马

田父.裨.将歌数阕.瞋.目骑能属.者

蕲.狱掾.栎.阳舣.船釜甑.

刈.旗重.瞳子苗裔.自度.不得脱

2、完成他《同步导学练》121页1---4.

3、请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各小组汇总、讨论。

第2课时导学案

二、自主学习:

1、整体感知课文,作者通过哪几件事来刻画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

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

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自然段)

2、分析事件概括项羽的人物性格,作者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手法?

少怀壮志出身武将世家,少时即胸怀大志,才智非凡,有叛逆精神。

叱咤风云英勇非凡,霸气十足。但比较缺乏沉稳,易怒,莽撞。

垓下悲歌性情中人,豪气冲天。但在谋略方面欠缺,看不清战争的实质。

胸怀大志(始皇巡游)、勇猛善战(巨鹿之战)、儿女情长(项王别姬)

? 1.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以突出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霸王别姬、东城快战)

? 2.语言特色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观始皇少年言志之语)

3、你觉得项羽失败的原因何在?请以“项羽,我想对你说”为题,写出你对项羽的评价或感悟。

?悲剧缘由:勇而无谋、优柔寡断、孤性多疑、残暴成性

4、司马迁对项羽持怎样的情感和态度?他对项羽的失败是怎样分析的呢?

见教学参考书

5、请你运用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突出人物某方面的性格。

三、巩固案。

1、《同步导学练》122页5---12题。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用这来表示全体士兵都坚决拼死战斗,没有一点后退生还的想法。

(2)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诸侯军队中前来解救巨鹿之围的有十多座营垒,没有谁敢派兵出击。

(3)是何楚人之多也。

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楚人呢

(4)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然而今天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指挥战争的过错啊。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闻应侯①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也;君明臣忠,国之福也。然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智,不能存吴;申生孝,而晋国乱。何也?

然则君之主,慈仁任忠,不欺旧故,孰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乎?”应侯曰:“未知何如也。”蔡泽曰:“主固亲忠臣,不过秦孝、越王、楚悼。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不退,窃为君危之。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夫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白起率数万之师,使秦有帝业,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功已成矣,卒支解。大夫种为越王成霸功,勾践终拮②而杀之。此四子者,功成而不去,祸至于此。今君相秦,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君之功极矣。如是不退,则商君、白公、吴起、大夫种是也。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孰与以祸终哉!”应侯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曰:“客新有从山东来者蔡泽,其人辩士。臣之见人甚众,莫有及者,臣不如也,”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

(节选自《史记蔡泽列传》)[注]①“应侯”即范雎。②拮,或作“掊”,赐剑死。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应侯因让.之曰让:责备

B.然比干忠,不能存.殷存:保全

C.乃延.入坐,为上客延:延请

D.应侯遂称笃.笃:深厚

D(笃:病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B )

A.①君何不以.此时归相②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颈

B.①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②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

C.①夫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②公为.我献之

D.①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B(A.两个“以”都解释为“在”;B.笫①句“而”字表顺承关系,第②句“而”字表假设关系;

C.两个“为”都解释为“替”;

D.两个“于”都解释为“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蔡泽善抓机遇和范雎不识物盛则衰道理的一组是( A )

A.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

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不退。

B.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

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

C.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D.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

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

(蔡泽)四处游学向许多大小诸侯求官,但没有人赏识。

(2)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

先生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的相国,难道有这样的事吗?

(3)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秦昭王召见他,与他谈话,非常喜欢他,让他做客卿。

《项羽本纪》学案教师用(含答案)

中山一中2011-12学年高二级语文科《项羽本纪》资料 编号 胡放宇编写高二语文备课组审核使用时间 12周【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课时安排】 3课时 【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 1、什么是传记文?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对完整性 课文节选了《项羽本纪》中几个章节,包括“少怀壮志”“叱咤风云”“垓 下悲歌”等内容。《项羽本纪》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少怀壮志 ㈠预习及自我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王翦.﹙﹚扛.﹙﹚鼎惮﹙﹚栎.阳﹙﹚蕲﹙ ﹚狱掾.﹙﹚乌骓.﹙﹚自度.﹙﹚ 瞋.﹙﹚目翳.﹙﹚重瞳.﹙﹚子苗裔.﹙﹚ 自矜.﹙﹚功伐 2、诵读第一部分,解释下列词语意义(用法)。 学书.学万人敌.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才气 ..过人 3、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 ①项籍者,下相人也。﹙﹚ ②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③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④谕以所为起大事。﹙﹚ 4、试简洁概括选文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项羽的身世和性格特点。 第二部分:介绍几次战争,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威猛。 第三部分:写垓下之战的经过和结果,表现项羽的英雄气概。 (二)探讨与提高 1、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用意? 明确:项羽家世:①世代为楚将。②祖父为秦所戮。 用意:①世代为楚将。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 ②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 2、第二、三自然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两件。一是少时学情。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毫迈不群

2020年高中语文《项羽本纪》学案(1)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doc

2020年高中语文《项羽本纪》学案(1)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一. 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二. 学习过程: (一)概括介绍: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 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浏览预习课文 (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 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 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 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

高中语文 第13课 项羽本纪(节选)学案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项羽本纪 学习目标 1.能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培养辩证评价人物的意识。 3.探究项羽最终自刎的原因,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预习导学 1.第2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与他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2)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课后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狱掾.( ) ②惴.恐( ) ③麾.下( ) ④刈.旗( ) ⑤瞋.目( ) ⑥栎.阳( ) ⑦扛.鼎( ) ⑧膝.行( ) ⑨披靡.( ) ⑩苗裔.( ) 田父.( ) 舣.船( ) 自刎.(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 (2)直夜溃围( ) (3)乃持项王头视鲁( )

3.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的意思。 (1)下 ①下.梁地( ) ②闻之皆争下.项王( ) ③以身下.之( ) ④项王泣数行下.( ) (2)以 ①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 ②以.故汉追及之( ) ③以.赐公( ) (3)乃 ①汉军乃.觉之( ) ②乃.项王也( ) ③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4)属 ①诸侯皆属.焉( )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④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 ⑤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 4.古今异义词。 (1)欲以力征经营 ..天下( ) (2)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众数十万人( ) 5.词类活用。 (1)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 (2)梁以此奇.籍( ) (3)无不膝.行而前( ) (4)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 (5)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

项羽本纪导学案

《项羽本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 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项羽,正确分析项羽成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条件。 课前预习案 一、课前简介 (一)文体知识: 1、什么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当完整性 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 4、传记的学习目标: 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二)《史记》知识填空 1、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按篇目的内容来分,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归在();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归为();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归为(),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归在();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归在()。《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 3、高中阶段我们还曾学过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是《》。 (三)《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浏览预习课文 (1)请把注解中的注音标注在课文相应位置,并熟读课文,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 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项羽,正确分析项羽成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条件。 课前预习案 一、课前简介 (一)文体知识: 1、什么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当完整性 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 4、传记的学习目标: 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二)《史记》知识填空 1、《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按篇目的内容来分,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归在(本纪);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归为(世家);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归为(列传),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归在(表);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归在(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高中阶段我们还曾学过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是《鸿门宴》。 (三)《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二、浏览预习课文 (1)请把注解中的注音标注在课文相应位置,并熟读课文,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疏通文意,

项羽本纪导学案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 课题:项羽本纪序号____ 主备人:授课时间: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2、学会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3、感受项羽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教学重点】 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教学难点】 探究项羽的性格特点及辨证地评价项羽。 【课时安排】五课时。 一. 导入 仔细阅读下面两首诗,请问: 《题乌江亭》杜牧 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哪些信息可以看出? (2)两首诗对项羽失败原因的看法有何不同? 二.初步感知

思考:项羽是英雄吗?(结合原先你对项羽的了解,谈一谈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 三.浏览预习课文 (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问: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二.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明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事业的起点 ————功业的顶点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英雄未路的终点 三.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自读、点拨) (一).学生自读。找出重点词句。 (二).老师点拨。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 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项羽,正确分析项羽成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条件。 课前预习案 一、课前简介 (一)文体知识: 1、什么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当完整性 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

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 4、传记的学习目标: 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二)《史记》知识填空 1、《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按篇目的内容来分,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归在(本纪);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归为(世家);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归为(列传),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归在(表);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归在(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高中阶段我们还曾学过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是《鸿门宴》。

《史记》学案——《高祖本纪》《项羽本纪》(苏教版选修)

《史记》学案——《高祖本纪》《项羽本纪》 (苏教版选修) 《史记》选修教材考点复习⑧ ——《高祖本纪》《项羽本纪》 【教学目标】 1、重点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2、了解并运用相关的特殊文言句式。 3、比较文言文中两个历史人物形象,积累写作素材。 【导学重难点】 有效地积累文言文考点,完成知识的迁移。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过程】 一、安排学生课前阅读两文,通感内容。 二、切入课文 三、回归教材,文言考点检查。 1、学生圈画学案“知识回顾”的疑难之处,同组互相探讨。 2、教师答疑,在课堂生成过程中注重拓展考点。

3、选择考点知识密集的语段进行翻译训练、导学重点。 ①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③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也。 四、知识迁移:课外阅读训练。 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节选自《资治通鉴》)

项羽本纪 公开课教案

《项羽本纪》探究课公开 一、课前演讲 二、导入+目解 同学们请看一副对联,上联主人公是谁啊?项羽。后人提到项羽,多仰慕崇敬之情,赞其英雄。然而也有人不赞同,认为他只是一介武夫,头脑简单、目光短浅,那项羽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呢?我们今天就通过司马迁的妙笔,来了解一下。先看一下今天的目标:1-掌握两个重点文言实虚词2-全面了解项羽人物形象及描写手法3-学习项羽性格中的优点,做真英雄 三、朗读体味 现在打开课本,再读一遍课文,着重读一下3、4、5、6段。一会请同学起来复述相关内容。 本文节选了原文几个精彩片段,主要包括项羽家世及少年情况、巨鹿之战、垓下突围、太史公赞几个部分。请同学起来复述一下相关内容,我们再回顾一下文本,同时思考这几个部分是如何刻画项羽形象的,刻画了项羽什么形象。首先第一部分-段3、4、5、6、7。 四、探究活动 我们刚才回顾了文本,特别感谢这几位同学帮我们梳理,下面拿出探究案,结合我们刚才所梳理的内容,探究学案上的两个问题——两次战争描写的异同,它们分别突出刻画了项羽什么形象;由此思考项羽最后失败的原因。把两个重点实虚词也展示上去。先自己思考,展示自己的原生态答案。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超市等方式解决疑问,完善答案。 五、表述反馈 先整理一下两个实虚词。 刚才同学们都探究的很充分,项羽的形象梳理基本全面,还有没有疑问或者补充?没有的话我们来看一下这两首诗。我们知道,最后项羽战争失败,自刎乌江,结束了自己一生的荣辱。但是后人对于项羽失败的看法却大有不同,比如第一首,他对项羽自杀结局的看法是什么——可惜,可以重来;而王安石却认为民心已失,大局已定,失败是必然的。那你的观点呢?你认为项羽的结局注定是失败吗?是否还有回旋的余地、胜利的可能?说说你的观点。 六、总结整理 同学们说得很好,纵观项羽一生……句号,不得不令人叹息。而他失败的根源在于自身,致命的性格弱点。这里我们又要说起那句老话了,性格决定命运。来看课件,齐读一下。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学习资料

《项羽本纪》导学案 (学生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 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项羽,正确分析项羽成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条件。 课前预习案 一、课前简介 (一)文体知识: 1、什么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当完整性 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 4、传记的学习目标: 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二)《史记》知识填空 1、《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 “”,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按篇目的内容来分,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归在();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归为();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归为(),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归在();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归在()。《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 3、高中阶段我们还曾学过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是《》。(三)《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浏览预习课文

《项羽本纪》教案设计

江苏四中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深入阅读人物传记。了解项羽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项羽进行辨证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总体把握《项羽本纪》的内容,了解《项羽本纪》在《史记》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品读第1—2节了解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从而自主归纳项羽早期性格特点。 3、通过疏通课文,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 4、品读第3节,疏通文意,了解巨鹿之战,并掌握各种文言现象。通过把握“巨鹿之战”,分析并了解项羽的将帅神威。 教学重点: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 一、导入新课: 提问:课前让大家查阅有关项羽的故事或诗文,下面请几位同学来交流一下。 明确:(1)鸿门宴、四面楚歌等故事(2)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等。 二、内容介绍: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从历史上说,本文具体记录了楚汉相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从文学上说,本文是我国散文中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艺术杰作,文中描绘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塑造的项羽这一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形象,对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历程,其中着重描绘的是这个英雄人物在短暂而大起大落生平中的四个关键阶段:1、吴中起兵,是项羽一生事业的起点;2、巨鹿之战是他辉煌功业的顶点;3、鸿门宴,是他生平、事业中由盛而衰的转折点;4、垓下战败自刎,是他英雄末路的终点。清人郑板桥曾说:“《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 本文节选了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巨鹿之战、垓下之战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项羽身世及其性格中“才气过人”和“不肯竟学”两个侧面,并以个性化的语言,初步展现共心胸器度;“巨鹿之战”部分以极为精彩而有气势的情节与文字,生动展示出项羽勇猛善战,所向披靡的将帅神威;“垓下之战”则通过帐中别姬、东城快战、乌江拒渡、“为德”自刎等情节,描绘出项羽性格的多个侧面:或英雄气短,慷慨悲歌;或愤懑不平,决死快战;或叱咤阵前,神威不减;或兵败自刎,坦荡磊落……,从而以极尽辗转腾挪之能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传达出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形象与神采,表现出司马迁极为高超的人物形象的刻划艺术。

《项羽本纪》导学案及活页作业答案

《项羽本纪》导学案及活页作业答案 教学园地 11-06 0009 : 《项羽本纪》导学案及活页作业答案 三,文言知识预习 (一)、 jiǎn yuèyuàn gāng kuài jīdàn zēng zhuìgāi yú zhu īhuīyìmǐchēn dài chìwěn róu yǐ (二),1,繇同“徭”,服役; 2,视同“示”,给……看; 3,寤同“悟”; 4,埶同“势”;陇同“垄”; 5,直同“值”,当;6,伏同“服”,降服。 (三)1,故事:故,缘故;事,事情; 2,长者:年高有德的人;3,快战:痛快快打一仗;4,于是:在这种情况;下5,地方:土地方圆;6,经营:治理。 (四),1,名词活用作动词,杀死全族(2)完成(3)阴,暗中;部勒,部署,约束(4)停息(5)沉船,使动用法,译为使船沉没;破釜甑,使动用法,打破釜甑(使釜甑破)(6)超过,盖过(7)膝,名词用作状语,用膝行走;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8)九,多次:绝,截断,断绝(9)壁,名词用作动词,安置营垒(10)绐,欺骗(11)西,向西挺进,西进;(12)王,使动用法,使……做王(13)被,遭受(14)乃,竟然(15)暴,迅速(16)面,名词作动词,背向(17)蜂,名词作状语,像蜜蜂一样;(18)意动用法, (五)竟:完成;竟然逮:有罪相连及;逮捕;及,达到族:杀死全族;灭族;姓 属:归属;连接,这里指跟上;亲属遇:相遇;际遇;对待;看到 以:用来;因为;用;因;来;用;以,用来,和“无”组成固定词组;用 (六)1,定语后置 2,被动句 3,省略句 4,宾语前置 5,状语后置 (七)1,项羽在垓下驻扎军队修筑营垒,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完了,汉军和诸侯军队把项王围了好几层。2,剑术只能抵挡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抵

项羽本纪导学案(二)教师版

《项羽本纪》第二课时(教师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4、5两个自然段,掌握其中的文言实虚词和基础知识。 2.理解文章对两场战争的不同写法,初步理解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蓄势待发】 一、《项羽本纪》原文: ④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⑤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二、知识链接 《项羽本纪》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划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瞋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划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 三、中国古代的各种拜礼常识: 九拜:稽(音同其,三声)首(最重)、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稽首,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后。是拜礼中最重者。 顿首, 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是拜礼中次重者。 空首, 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 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 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 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 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 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 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这是军礼,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肃拜。其他几种拜礼都是正拜的变通。 四、.相关知识:秦汉时普遍用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潼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分别称关东、关西。(也有以太行山为界的)(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现在的关东在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市(蒙东源于东北),地处祖国东北方,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唐代亦指洛阳。(山东也有称太行山以东的) 【萌生入境】 1.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B)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A、项籍说:“那个家伙的皇帝位置,我可以拿过来替他做!”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狂妄地说话,要诛灭全族的!”但项梁却因此认为他是一个奇特的人。 B、项籍说:“那个家伙的皇帝位置,我可以拿过来替他做!”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诛灭全族的!”但项梁却因此认为他是一个奇特的人。 C、项籍说:“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诛灭全族的!”但项梁却因此认为他是一个奇特的人。 D、项籍说:“那个家伙的皇帝位置,我可以拿过来替他做!”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诛灭全族的!”但项梁却从此就以奇怪的眼光看待他了。

项羽本纪学案(一)教师版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熟读文中的重点句子。 2.掌握本课中的重点字音和通假字。 3.初步把握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文言感知能力。 难点:梳理文章内容。 【蓄势待发】 一、出自本课的成语 1.力能扛鼎lì néng gāng dǐng: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第七》:"籍(项羽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意谓双手能举起鼎一样沉重的东西,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2.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3.作壁上观: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观,旁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在旁不协助任何一方。含贬义。 4.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二、故事背景 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之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死于东城。 【萌生入境】 一、通读全文,熟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黑字的字音和斜体字的意义和包含的特殊语言现象。 1.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2.项梁尝有栎阳逮 3.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 4.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5.秦始皇帝游会稽 6.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7.项羽已杀卿子冠军 8.破釜甑,烧庐舍, 10.高祖常繇咸阳 11.项王军壁垓下 12.骏马名骓 13.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 14.歌数阙 15.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1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17.田父绐曰 18.项王自度不得脱 19.斩将,刈旗, 20.汉军皆披靡 21.项王瞋目而叱之, 22.辟易数里 23.乌江亭长舣船待 24.亦足王也 25.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26.指王翳曰 27.乃持项王头视鲁 28.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 29.羽岂其苗裔邪? 30.乘埶起陇亩之中 二、通读文段,用“/”给每个句子正确断句 1.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2.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4.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 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整体感知】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二. 学习过程: (一)概括介绍: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浏览预习课文

项羽本纪学案参考资料

项羽本纪(节选)学案201402 班别姓名学号 【少怀壮志】 (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句式:)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句式:),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句式:)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句式:),故姓项氏。 ①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翻译: (2)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②学书不成,去译文: ③项梁怒之译文: ④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译文: ⑤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译文: (3)秦始皇帝游会(kuài)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dàn)籍矣。 ⑥彼可取而代也译文: ⑦毋妄言,族矣!译文: ⑧梁以此奇籍。译文: (4)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句式:)。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句式:)。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句式:)。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jiàng)()。”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于是,就)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shùn)()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shòu)。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句式:),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pí)将,徇(xùn,巡行占领)下县。 ⑨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译文: ⑩桓楚亡人译文: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 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项羽,正确分析项羽成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条件。 课前预习案 一、课前简介 (一)文体知识: 1、什么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当完整性 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 4、传记的学习目标: 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二)《史记》知识填空 1、《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着,又是文学巨着。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按篇目的内容来分,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归在(本纪);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归为(世家);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归为(列传),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归在(表);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归在(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高中阶段我们还曾学过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是《鸿门宴》。 (三)《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浏览预习课文 (1)请把注解中的注音标注在课文相应位置,并熟读课文,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项羽本纪》学案

项羽本纪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2、感受传主独特的人格魅力。 重点: 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 2.了解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体会其性格特点对命运的影响。 3.了解司马迁等人对项羽的评价,进而形成自己对项羽的认识和评价。 难点: 1、初步了解《史记》及其艺术特色。 2、整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简单介绍《史记》和作者 1、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后发奋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 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6千余字,由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体组成。本纪共12篇,主要叙述帝王事迹;表十篇,是各代的历史大事记;书八篇,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史;世家30篇,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70篇,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物的传记,少数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首领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其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人系事”。五体之外,互见法和“君子曰”的评论也是《史记》的重要体例,对后世亦有重大影响。 4、、《项羽本纪》 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卒、鸿门宴、杀义帝、封诸侯、楚汉纷争、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业迹,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本文所节选的,是《项羽本纪》的几个章节:“少怀壮志”、“叱咤风云”、“垓下悲歌”。 少怀壮志 字词句: 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2)其季.父项梁() 3)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4)学书.不成,去() 一人敌……万人敌()5)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6)毋妄言,族.矣() 7)梁以此奇.籍() 8)力能扛.鼎() 9)才气 ..过人()10)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11)其.九月() 12)后则为人所制()13)使公及桓楚将() 14)谕以所为起大事() 15)谕以所为起大事()16)遂举.吴中兵() 17)使人收.下县() 18)徇.下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