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常见野花野草

江南常见野花野草
江南常见野花野草

江南地区常见野花野草及其对作物影响

一、苘麻

苘麻对烟粉虱、棉铃虫有诱集作用,对于棉花、烟草等种植可以在其周围散种一些起到诱杀、保产的作用。

新开田可以用水浸方式防治起发育

二、狗尾草

主要危害麦类棉花和豆类等主要旱作物是蚜虫等多种害虫的寄主

新开田地要清洁播种材料利用地膜和有机物等防治此植物草籽传入

三、荠菜

种子受潮后分泌出粘稠的分泌物,可以粘住虫子(但不会吸收虫子的养分)。因此在水中可

四、苍耳

苍耳会与作物争夺生存空间,严重影响玉米、棉花、大豆产量。

五、艾草

艾草有驱虫、杀菌效果。晒干后直接点燃就可

六、蒺藜

会与作物争夺养分,对家畜体表柔嫩处造成损伤

可以在其4-5叶根系未深前人工物理铲除,也可在大面积侵染区采用,30cm行距种植多年生苜蓿进行生物防控

七、酸枣

野生酸枣并不常见,酸枣的营养价值很高,也具有药用价值。可以作物招待客人的礼物。

八、刺萼龙葵

可危害小麦、玉米、棉花和大豆产量

在5~6月用人工或使用机械铲除或种植紫穗槐和沙棘等植物对刺萼龙葵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九、菟丝子

苗木和花卉均可受菟丝子寄生危害。

于菟丝子种子未萌发前进行中耕深埋,使之不能发芽出土,(一般埋于3厘米以下便难于出土);人工铲除,春末夏初检查苗圃和花圃,一经发现立即铲除,或连同寄生受害部分一起

剪除,由于其断茎有发育成新株的能力,故剪除必须彻底,剪下的茎段不可随意丢弃,应晒

十、刺苋

作物田、菜田、果园主要要杂草会诱发白锈病吸引蚜虫

十一、灰绿藜

危害小麦、棉花和蔬菜等

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的肥料经过用薄膜覆盖,高温堆沤2-4周,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芽力;利用覆盖、遮光等原理,用塑料薄膜覆盖方法进行除草;

十二、马齿苋

影响植物采光

可以用来喂鸡,提高抗病力。每只食量20~50克,分上午、下午两次剁碎后喂养。

十三、益母草

诱发白粉病、锈病和菌核病,一般远离田埂。

人工砍除,可以用来堆肥

十四、牛筋草

是棉花、豆类、薯类、蔬菜、果园等主要杂草除了人工处理外,果园还可以使用放养鸡来除草

十五、小蓬草

对蔬菜有化感作用

采用人工处理

十六、车前草

在小麦田、蔬菜田、果园、草坪等发生为害

根茎短,须根无再生能力,因而很容易采用人工挑除十七、铁苋菜

棉花、甘薯、玉米、大豆及蔬菜,为害较重

十八、一年蓬

危害麦类、果树、桑和茶等作物

采用人工去除果实的方法防止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法 第一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营造原则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具体来讲,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是按下面的原则来营造的: 1.1 构架山水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多姿,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对山环水抱构成的生存环境更为热爱,山与水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是阴阳两极的结合。 而孔子曾指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而把山水与人的品格结合起来。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对申国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难怪中国人如此狂热地在自然的山水申营造园林,或是在都市园林中构架自然的山水。 1.2 模拟仙境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数次派人赴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赢洲去获取长生不老之药,但都没有成功。因此,他就在自己的兰池宫中建蓬莱山模仿仙境来表达企望永生的强烈愿望。汉武帝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在上林苑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赢洲三仙山,自此,开创了一池三山的传统。 1.3 移天缩地 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 宋代宋徽宗的艮岳曾被誉为括天下美,藏古今胜。 而清代圆明园中的九州清虽则是将中国大地的版图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山水单元之中来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

明代造园家文震亨也在《长物志》中强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立意。 1.4 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因此,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就成了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目标之一。 东晋文人谢灵运在其庄园的建设中就追求:“四山周回,溪涧交过,水石林竹之美,岩帅暇曲之好”,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所建草堂则倾心于仰观山,俯听泉,旁魄竹树云石的意境。 在园林中,这种诗情画意还尤以槛联庸额或刻石的方式表现出来,起到了点景的作用,书法艺术与园林也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 1.5 形式独特 中国传统园林在布局上看似并不强调明显的、对称性的轴线关系,而实际上却表现出精巧的平衡意识和强烈的整体惑。申国传统园林之所以能区别于外国园林,其申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其整体形式的与众不同。在这种自然式园林中,仿创自然的山形水势,永恒、奇特的建筑造型与结构,多彩多姿的树木花草,弯弯曲曲的园路,组成了一系列交织了人的情惑与梦想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园林空间。 1.6 造园手法高超 中国古代造园师在园林创作活动中,首要的工作是相地,即结合风水理论,分析园址内外的有利、不利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上立意,即所谓的构思,确定要表现的主题及内容,因境而成景。 接下来就是运用借景、障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对造园四要素进行合理布局、组织空间序列,最后对细节进行细致推敲。此时造园师要巧妙处理山体的形态、走向、坡度、凸凹虚实的变化,主峰、次峰的位置,水池的大小形状及组合方式,岛、堤、桥的运用,建筑单体的造型及群体的造型和组合方式,园林植物的种类与种植方式,园路的走向及用材等等一系列具体问题。

以留园为例谈造园手法的应用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传统文化的瑰宝。经历了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工程技术手段,“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富于哲理的审美思想,清幽隽永的意境美和完善的园林面貌为足于世界园林艺术之林,被誉为“园林之母”。任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它所需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在中国封建社会这一特定的背景下成长的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用现代景观设计的观点审视,必然会有新的结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之所以从理论到实践都缺乏独创与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和一味照搬西方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模式,同时缺乏对中国传统园林的批判性吸收和继承,以致失去了自己的根脉。人无足不走,树无根不活,因此,用现代景观设计的眼光去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是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走向成熟所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和必然要采取的一种方法。通过传统与现代的比较,区分两者的优劣,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找回中国景观中国景观设计繁荣兴旺之根,使每一个景观设计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和使命。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景观设计比较研究文化传承 引言:留园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指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留园是在平地造园,没有地形之便,所以空间划分都通过建筑、堆山、置石、水体等造景要素划分,空间开合变化丰富。留园中,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之美、叠山立峰之美、意境之美、“处处邻虚,方方侧影”

的空间艺术之美、植物配置之美等都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因此,本文将留园作为论述对象。 1,留园的概况 留园位于江苏闾门外下塘花步里,今留园路上。占地五十余亩,有中部、东部、北部、西部四部分组成。中部和东部为全园之精华。中部掘池东南,堆山西北,以水为主,环以置石,布置亭、台、楼、阁,四周环以回廊;东部以建筑为主,厅堂轩层参列,间以叠石小品;西部构筑简朴;北部遍植桃杏,布置花圃。刘原本是一处私家宅园,是由李渔主持修建,建筑密度大。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一伙的空间的开合变化和层次,尤其在局部小空间和园中园的处理上,达到了“处处邻虚,方方侧影”的空间无尽,视觉无穷的效果。2,留园的空间处理。 留园是一处私家宅园,“泉石之胜留以待君登临也,花木之美留以待君攀玩也,亭台之幽留以待君游息也。其所留着多矣,岂止如唐

常见野花野草

常见野花野草 1、鼠曲草。亦名清明菜,全株有白色绵毛,民间草药名叫“追骨风”,属菊科草本植物。江浙地区民间常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糕团,香糯可口。 2、棒头草。农田常见杂草,一年生草本,成株秆丛生,光滑无毛。 3、看麦娘。别名山高梁,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年的4-8月开花、结果。全草入药,味淡,凉。 4、阿拉伯婆婆纳。为玄参科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植物,有柔毛。花单生于苞腋,花冠淡蓝色,生于田间、路旁,是华东地区早春常见杂草;也为常见入侵植物。植物的全草可供药用。生花期3~5月,种子繁殖。 5、球序卷耳。石竹科,卷耳属。又名婆婆指甲菜、粘毛卷耳。二年生或有时一年生草本。苗期11月份至翌年2月份。花果期4~5月份。种子繁殖。喜生于干燥疏松的土壤。 6、车前草。又名车轮菜,多年生草本,连花茎高达50厘米,具须根。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地。 7、猪殃殃。又名锯锯草,活血草,是茜草科小草本,属于双子叶植物。其嫩苗可作菜,据说猪食之则病,故名猪殃殃。 8、酢浆草。又名三叶草。多年生草本。黄色的叫黄花酢浆草,红色的叫红花酢浆草。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夏季炎热地区宜遮半荫,抗旱能力较强,不耐寒,一般园土均可生长,夏季有短期的休眠。 9、蛇莓。一种蔷薇科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药用价值,也可同时观花、果、叶,园林效果突出。

10、积雪草。匍匐草本。生于阴湿荒地、村旁、路边、水沟边。茎伏地,节上生根。叶互生,叶柄长;叶片圆形或肾形。 11、杠板归。蓼科,蓼属。杠板归是在中国旱地比较常见的一种杂草类型,一年生攀援性草本,通过种子繁殖。每次爆发都会带来巨大危害。 12、田野水苏。唇形科,水苏属。一年生植物,高30—50厘米,有在节上生须根的根茎。 13、细叶芹。伞形科,芹属。一年生草本,是常见的农田杂草之一。 14、白花鬼针草。菊科。一年生直立草本。茎钝四棱形,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的柔毛。 15、通泉草。为通泉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30厘米,遍布全国,仅内蒙古、宁夏、青海及新疆未见标本。通泉草的全草可用于止痛,健胃,解毒消肿。 16、蓝花琉璃繁缕。报春花科,琉璃繁缕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草有毒,内服多量以后使消化系统特别是肠受刺激,并麻痹神经系统。 17、蓬虆(léi)。蔷薇科,?悬钩子属?。亦名牛叠肚、覆盆子。红色果实可食。 18、葎草。大麻科,葎草属。又称拉拉秧、拉拉藤、五爪龙,多年生茎蔓草本植物。嫩茎和叶可做食草动物饲料。可入药。 19、黄鹌菜。菊科,黄鹌菜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植物体折断有白色乳汁流出,开黄色花。收载于汪颖《食物本草》形若苦荬,中国江南各地普遍野生,作野菜食用。 20、多裂翅果菊。菊科,翅果菊属。折断枝叶有白色乳汁,为兔子喜爱植物。 21、石龙芮。毛茛科,毛茛属。亦名水芹菜。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各种常见的杂草图谱及学名.

稗草 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 50—130cm。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 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 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 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侧;颖有3—5脉;第 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的芒;第二外 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颖果米黄 色卵形。种子繁殖。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 周较常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 最适发 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 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茎直立,高 30—100cm,具分枝,光滑,无 毛。叶互生有柄;叶片披针形至 宽披针形,叶上无毛,全缘,边 缘具粗硬毛,叶面上常具新月形 黑褐色斑块;托叶鞘筒状。花序 穗状,顶生或腋生,数个排列成 圆锥状;花被浅红色或白色,4 深裂。瘦果卵圆形,黑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适温 15—20℃,出苗深度5cm。黑龙 江4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 开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

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手法—以苏州四大名园为例

《园林艺术概论》 期末小论文 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手法 —以苏州四大名园为例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3年12月26日

摘要:苏州园林是古典园林的最主要的代表,其中在造园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本文以苏州园林为例,简单分析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关键词:古典园林;苏州园林;造园手法 古典园林介绍 古典园林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两代的遗物。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则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我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之所以形成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从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它具有物质丰裕、文化发达、山明水秀的优越条件,自晋室南迁以后直至清代,历代贵族官僚不断地在苏州建造供他们享受的园林。因此,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相当可观。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吴王的苑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四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世纪至18世纪全盛时期,有园林二百余处,现在保存完好的尚有数十处,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不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古典园林,也不论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宫苑,还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园,尽管由于地区和园主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的规模、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而建造的,在园林布臵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景物是通过各人体感官直接触动人的心境的,特别是视觉有着综合触觉和运动感觉的性质,所以,在概括表现景物造型全貌方面,适宜以视觉为主。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

自然界可食用野花野草

可食用野草及果实 1.荠菜 又名菱角菜、东风荠护生草、地菜、地米菜属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全草。荠菜营养丰富,其氨基酸的含量居各类蔬菜之冠,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E以及磷、钾、钙、铁、锰等人体需要的矿物元素。2.堇菜 属类分布广泛,花小,既有水生种也有陆生种。长茎上着生心形叶。花蓝紫色. 黄色或白色。花瓣五片,体积大小不等。嫩叶可烹烧,富含维生素A和C。 3.大蓟 又名野刺菜、鸡脚刺、牛口舌等,多年生宿根草本,茎高100多厘米,被白软毛。叶互生,叶绿具不等长浅裂和斜刺。。头状花序,单生枝头,花紫红色,花期 5~6月,6~8月结果。生在阴凉的山野,路旁.野刺菜嫩叶可凉拌、素炒或与肉炒食。秋天采挖其根,根状如人参,故有“土人参”、“土洋参”之称。根所含营养成分较叶丰富。一般炖肉吃。 4.山莴苣 分布于旷野多岩地带及草地。高10~20厘米,短梗叶椭圆形,微型蓝紫色花簇生;叶可生吃,或类比菠菜烹烧。 5.蕨菜 又名龙头菜、吉祥菜、龙爪菜、锯菜、乌糯、薏草、蕨萁鳖脚。二三月发芽,卷曲状如小儿拳,长则展开如凤尾。春天采摘卷曲的嫩茎叶作菜,鲜叶可吃鲜;也可开水焯后,晒干备用,煮汤或烧肉都可用干品。 蕨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般家种蔬菜的几倍至十几倍。春天采摘萌发的嫩叶,可烹调成木须蕨菜、海米蕨菜、炒肉蕨菜、脆皮蕨菜卷、凉拌蕨菜、蕨额汤等品种,以红泽鲜嫩、清香味美而深受人们青睐。 6.野慈姑 多年生草本,水生或泥地生,具有走茎,走茎的末端膨大为小球茎;叶根生,具有长柄,长10~40厘米,叶片变化很大,通常为箭形而呈三叉状,连基部裂片长5 ~40厘米,宽0.5~13厘米。野慈姑春至夏季开花,总状花序,其嫩芽、幼苗及小球茎,都是可食的蔬菜,既可炒食,也可蒸食或煮食,用心烹调的话,味道是很不错的,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7.淡竹叶 多年生草本,产于中国大陆长江流域、华南、西南等地,高约40~110厘米;茎秆丛生,须根稀疏,某些须根的顶端或近顶端处常膨大成纺锤状的贮藏根。叶呈广披针形,有短柄,具明显小横脉,叶身长5—20厘米,宽1~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或近于圆形,叶舌边缘有毛。它的块根含有淀粉质,和加水煮或清凉饮料;叶片晒干后,则可代茶叶使用。 8.鸭胚草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斜上,基部匍匐生支柱根。叶互生,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7厘米,先端尖锐,基部钝形,叶鞘抱茎,花序为蝎尾状聚伞花序,由二条总状花序组成。花瓣三片,紫蓝色。鸭路草的幼苗及嫩茎叶都可当野菜,幼苗洗净后直接煮食或炒食即可;成株之嫩茎叶则宜用沸水快速汤过,再行烹调,才更为可口。 9.天门冬 攀缘性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略呈木质化,卷绕在他物之上,借以攀爬向上;地下有纺锤状之小块根,每年春至夏季萌生新枝新叶,叶片呈细鳞状;自叶腋处生扁平短枝亚~3枚;花l~4朵簇生于叶腋,单性,白色,花被6片,天门冬有时生长在坚硬的土壤里,除非携带良好的挖掘工具不易挖起块根。天门冬的嫩校及块根都可以当野菜。嫩校可像芦笋一样烹调,或炒肉丝或煮汤等,滋味相当好;块根洗净后,先用沸水煮熟,便可剥皮蘸糖或各种调味料吃,也可与排骨.猪脚5 等同煮,味道绝佳。

苏州园林造园的立意与写意

浅谈苏州园林造园的立意与写意 作者:陈健 阅读:2358次 上传时间:2006-03-02 推荐人:wuyingjian (已传论文16套) 简介: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有疏郎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极具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成为“吴中第 一名园”的留圆…… 关键字:立意布局写意文化意境创造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有疏郎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极具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成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圆;有雅素精巧,曲径通幽,庭园紧凑的“园中瑰宝”网师圆;有石狮林立,迷宫探幽,变化无穷的狮子林等等,正如童巂教授所言:“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它将有限的空间集文字、书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并把山光、水声、月色融入其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名园林专业的学生,四天的实习犹若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文化艺术的汪洋中,所到之处受时间之限,然仍可以窥见一斑,徜徉于这个为世人所赞叹的艺术的殿堂。 1. 园林的立意 1.1 苏州园林的风格特色的根基 苏州的特色何在呢?有人说苏州的风格在于柔和,即吴语所谓“糯”。“糯” 是对苏州风格的简要概括,“糯”字包含柔美、温文尔雅、细腻、潇洒等等,同样苏州的园林也有着“春夏秋冬皆有景,阴晴雨雪都成趣”淡雅的风范,当然传统的存在也受到历史的影响,回避倾轧的官场是苏州园林的起因;寻求返朴归真氛围,是苏州园林的意境;折射文化的韵味,是苏州园林的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构成苏州园林的基因;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染出苏州园林的基调。“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请”,而以园言志,以景寄情,也正体现了苏州园林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诗情画意的意境。 1.2 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这是画理,同样也是造园之理。苏州的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古代的造园家在设计时力求园林中每个观赏点,看来都是一幅幅含义深远而有不同层次的画。正所谓:“古人构园置景,以体扬立意为先”,名师巧匠们,对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体察入微,心有所得,然后筹划布局,剪裁景物,开拓意境,形成园林特有的风貌。另外古人善于将宗教的事物动静变化的辨证关系应用于园林创作中,景物有动观静观之分,造园之前,首要考虑。所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人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赏线。例如网师园园子较小是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而拙政园面积较大,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廊引人随,移步换景,这是动观。

苏州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之以小见大

苏州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之以小见大 [摘要]: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启示了园林崇尚自然,创造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意境。苏州古典园林吸收了中国画欲露先藏,含蓄有致,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形成画中有景,景中有画,增强了园林艺术的感染力,把园林意境提到一个更高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造园;意境;小中见大;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 引言 中国古代造园家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创造所要达到的园林意境,以期达到“虽尤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其中手法之一便是“咫尺山林,以小见大”。 一、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与绘画艺术的关系 “咫尺山林,小中见大”原始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然而,在古代的中国有着一种特殊的现象:造园理论多借鉴于绘画理论;众多画家诗人文人直接参与园林设计及建造,将诗情画意融于园林之中。 在造园理论和专著方面,分别有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的《园冶》,清代李渔的《闲情寄语》和文震亨的《长物志》等。另外,造园理论还可于一些游记、散文和小说中找见,如《梦溪笔谈》、《红楼梦》等,但更多的还是见诸于山水画理论中。 在造园者方面,造园者不单只有一种身份,而是兼有诗人、画家等多重身份。如,元末著名的山水画家倪云林善,苏州的狮子林即为他所造,狮子林也因其画作被清朝的乾隆皇帝赞美:“一树一峰入画意,几弯几曲远尘心”;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在辋川置别业造庭院,因借辋川山色之胜,以画设景,以景入画;明代才华横溢的唐伯虎、祝枝山建造苏州园林中亦留有印记。另外,历代著名的造园专家,如计成、文震亨等,全部都精通诗词绘画,在造园理论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咫尺山林,小中见大 南朝宋宗炳说:“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其形莫睹,回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计成也在《园冶》中说:“多方胜景,咫尺山林”。可见“咫尺山林,小中见大”不仅是绘画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园林意境的重要表现手法,

常见野草

路边常见野生植物志 植物陪伴,特别是在村口路旁、荒郊野外,甚至城市的很多地方,旺盛生长的那些熟悉的野花、野草和野菜……只是,我们很多人或者对其不甚了了,或者已经习焉不察了,也或者因为我们后来的成长经历与它们逐渐疏远,而更靠近维生、实用的东西了。但是,无论是求学抑或工作,也不管繁忙还是闲暇,我都仍然会为曾经的和当下的这些野生植物留出一定的兴趣空间,保留记忆中那些无比珍贵的景象。虽然逝去的时光永远地逝去了,也绝不能回头,但是,当自己偶尔回味从前的记忆时,无不为那些慢慢清晰、历历在目的昔日图景所感动,几乎触手可及却永不能至了一切过往所具有的情感力量,会猛地攫住我的心灵,让我或哑然失笑,或潸然泪下……尤其是从外地回来时,看到那些小时候常见的野生植物,便会油然感生无比的亲切;如果在外地看到这些同样在自己家乡也生长着的植物,又会感到这相似的情境和乡土气息,让彼此的距离一下子拉近。关于这些花花草草,我想我们有着共同的记忆,也有着各自的故事,我愿意分享我的记忆和认识,把我们周边一些常见但可能叫不出名字、也不知道其中细节的野生植物整理出来,并在提供日常感性叙述的同时,附带一点学科性的介绍,以便加深一下印象。之所以禁不住分享它们,是因为其中的点点滴滴,与我们的少小童趣、村野田园,与很多快要尘封在记忆深处的往事,有关,所以希望通过这样的考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些野外花草的可爱,勾起对童年的怀旧,也给出行的朋友带来某种方便,甚至在野外遇到一些相关的问题及寻找解决方案时不必舍近求远,若非如此,至少增加些许生活的趣味也好,因为它们就在我们身边。

白麻、青麻、野棉花、叶生毛、磨盘单、车轮草、点圆 姆、孔麻、磨 草、野火麻、 青、绿箐、野苘、野麻、鬼馒头草、金盘【化学地上部芸香甙【性味海常用药》:苦,平【功用①《福草药》治痈疽" ②《上中草药全草:祛风。疾,中耳鸣,关节酸 别称:绿狗尾草、谷莠子、主治:去湿,治痈肿癣,赤狗尾巴应性强国分布具有一药用价【花语 人了解难的爱

中国园林的特征和造园手法

中国园林的特征和造园手法 我国的园林艺术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中国园林最为世界三大园林之一,当然有着它独树一帜的特征和造园手法。 总特征有:依山旁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造景含蓄,耐人寻味,一点方悟;动态布局,犹如画卷,百看不厌;以情写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南北园林,互为融合,和谐统一等。 主要造园手法有: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封闭中寻求空间突破,即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划分景区和空间、“借景”的处理手法;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构筑物等。 根据中国园林的总体概况,我以几个实例来分别说明中国园林的具体特征和造园手法。 一、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其规模宏大,设计精细,施工要求高,所以创造的风景亦与一般园林不同。 1、归总起来,可有三个特征: (1)气魄宏大,充分利用了天然山水风景的自然美。气魄宏大,首先表现在占地多、规模大,常常包进了真山真水景观,能创造出宛自天开的景色。有些是平地造园,境内没有真山真水,但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同样能创造出自天开的山水风景。 (2)园中套园。这一布局方式来自于皇帝的封建意识。他们要看尽人间美景,就将天下名景名园搬到苑囿中来,以便就近游赏。 (3)主题突出,重视多姿多彩的建筑点缀。皇帝造园时,往往招聘全国的高级匠师,修造造型优美的建筑来作为景区的主题。 2、造园手法: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 它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颐和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播娘蒿十字花科。株高30~70厘米。茎多分枝。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瓶草石竹科。株高25~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 一、二年年生草本。黄淮海地区、湖北、云南、西藏有分布。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株高10~50厘米。茎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家公紫草科。株高20~35厘米,全体被糙伏毛,有分枝。叶无柄,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4厘米,宽3~7毫米,叶两面被短糙伏毛。花在上部叶腋单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5裂;小坚果4个,卵形,长约3毫米,淡褐色,无柄,有瘤状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云南等省区。重度危害部分麦田。 藜藜科。株高60~120厘米。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叶有长柄,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被

苏州园林艺术与手法

浅谈个人对苏州园林艺术与手法的理解 中国苏州古典园林是运用有限的空间营造造园家内心无尽的意境,通过艺术性手法的处理,结合造园要素(建筑、植物、山石、水)的独特艺术性表达,营造出极具特色的苏州古典园林。其中,造园手法特征之一便是通过虚实空间的建造,突显虚实景的艺术效果,营造一种特殊的情感氛围。下面着重从几个具体的例子中剖析苏州园林艺术手法的精妙之处。 远香堂。远香堂的实空间是一座四平厅建筑与周边假石共同组成的空间,虚空间为堂边的水、荷花构成的空间。实景是荷花围绕建筑长满水面的景象,虚景是夏日水中荷花散发出的清雅荷香。造园家独具匠心的造园手法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此景表达内心高洁品质,借周敦颐“香远益清”的诗意以及荷花出淤泥不染的品质表达君子清雅高尚的内心世界。 待霜亭。待霜亭的实空间是位于园中部六角景亭,虚空间是亭边的水面以及周边种植的柑橘等特征植物。虚实空间的结合营造出待霜亭独特的实景。柑橘的种植,笔者以为是借柑橘等待秋霜的磨练方可成熟的自然过程表达造园者内心坚贞不屈,不怕摧折的骨气。将植物的物性与人的人性结合起来,表达文人君子的高尚品质。 响月廊。廊本是古典园林重要交通联系,而响月廊不仅有联系空间的基本作用,其本身也透露出寄情于景的艺术造园手法。通过其名的理解,笔者以为,这是在忽明忽暗的月光下走在廊下发出脚步声声响的情景,只有在及其安静的夜晚才能有此情此景。廊周边的虚空间,种植的香樟、若竹等植物遮挡了部分水面,形成一个相对私密性强的空间。更体现出其静谧的氛围。借这些虚实空间的营造,让人行于其中之时浮躁的心便安静了下来,沉稳了下来,不再随凡尘漂逐,表达造园者一种对沉稳、安静的内心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听雨轩。听雨轩的实空间是建筑-小院构成的空间,虚空间则是院中小池、芭蕉共同构成的空间。雨中停于轩中听得雨打芭蕉的声音,此时的雨便也成为构成虚空间的一个重要元素,而雨声便是构成虚景的重要元素。雨打芭蕉是自古以来饱含艺术境界的情景,这其中蕴含着对自然之物的欣赏与憧憬,对古时诗人吟咏“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的感叹,也包含着造园者对自然之声营造出极静之境的渴望,这种造园艺术手法使得听雨轩的空间与意境无限地放大、放空,让人造空间与自然之景相互渗透、交融,让人在听雨轩中慢慢静下心来,感受自己的内心,感受无尽的世界。 石景理景,散置石的应用手法。叠石在苏州园林造园艺术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园中的山石是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摹写。叠石诸多手法中的散置石的应用手法透露出典型苏州园林艺术表现手法。一般在规模较小的庭院中会布置散置石点缀,这些石头表面看上去拜访自由,实际上却不是随意放置,这些散置石均是精心设计的结果,由他们构成的实空间与配置的植物表达出咫尺山林的虚景气氛,传达浓郁的自然山林之感。表现作者对自然的崇尚与追寻。 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分析,可以看出,苏州园林艺术手法基本是通过虚实空间的营造,借以虚景的辅助作用,共同传达一种深刻的情感,每种理景方式看似随意确实经过精心推敲,用及其含蓄的手法传达一份情感,使得处于其境之人身有所感,心有所悟,表达的情感如涓涓细流慢慢流淌在心间,不多不少,不急不慢。

苏州园林考察报告

苏州拙政园园林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2年7月15日-7月20号 考察地点:苏州拙政园 考察内容:园林景观 考察目的: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和观察力 3、加强对园林的了解,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掌握能力 说到园林,大家一定会想到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年暑假有幸到苏州游玩,特此以苏州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拙政园作为这次的考察报告。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一)布局分析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拙政园CAD平面图)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

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岛屿山石相呼应,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 苏州拙政园在布局上属于风景式园林。拙政园具有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依造地势,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流动渗透,明暗开合;虚实结合,小中见大;诗情画意,意境悠远;曲径通幽,若隐若现。 (二)水体分析 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通过人工的修饰,积成的水域就像湖泊一样。拙政园中部现有水 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用 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 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在 巧妙用“水”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漏

常见20种野花野草

1.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堇菜科堇菜属植物。适应性极强的小野草,多年生草本,半耐荫繁殖容易,紫花地丁花期早且集中;一般在三月就能看到开花,植株低矮,不仔细看很难发现。紫花地丁返青早、观赏性高、适应性强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也被小艾用在植物设计时混播在耐阴品种野花组合里的常用品种。 2.泽漆 大戟科大戟属别名猫眼草,整株嫩绿色,叶子和花形都很奇特,很耐看的一种野草,植株破损会流出白色“血液”。要注意的是大戟科多数都有微毒,不要误食哦。 3.阿拉伯婆婆纳 玄参科婆婆纳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非常普遍,生于田间、路旁,是华东地区早春常见杂草;花朵小小的淡蓝色,有深蓝色条纹。阿拉伯婆婆纳每年有两次萌发高峰,分别在春天和秋天。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枝干挨到土地就能生出不定性根,重新形成植株。所以能快速覆盖地表。也算是常见的入侵植物。 4.碎米荠 十字花科碎米荠属一年生小草本,生于田边、路旁及湿润草地。很容易一片一片的出现,十字花科典型的四瓣花朵。 5.刻叶紫堇 罂粟科 紫堇属

,紫堇属好几个很难区分,我主要只会区分刻叶紫堇和夏天无。小艾算 是对植物比较敏感的人都经常混肴,开花的大概样子都很相像,可是厉 害的人还是能清楚区分(说明小艾还不够厉害)。刻叶紫堇的花朵为花 紫红色至紫色,总状花序长3-12厘米,多花。有点小喇叭的形状。主要 生长路边或疏林下。 6.荠菜 大家最不陌生的野菜之一,相信好多人不认识荠菜的长相,但一定吃过“荠菜馄饨”。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起源于东欧,目前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荠菜的营养 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已经开始人工栽培为应季蔬菜,冬末春 初都能在菜市场买到。 7.附地菜 紫草科附地菜属的植物,别名“地胡椒”。多生于平原、田间、林缘, 一年生草本 ,比较矮小的野草,株高5~30厘米;叶子为匙形、椭圆形小叶互生。 花通常生于总状花序的一侧,花朵为很标准的五瓣话淡蓝色,中心淡黄色。花朵特别小,小艾每次都要蹲下来仔细看,然后被这种小儿美的花 朵陶醉,身边要是有朋友一定会叫过来,快看快看,好~漂~亮~。 8.雀舌草 石竹科繁缕属的植物。分布在北温带。常在菜园、收割后的稻田里生长,常与繁缕 草、看麦娘等植物一同作为禽畜的饲料。叶子和花朵细小,很清秀的小 植物,很有文艺气息。 9.荒野豌豆

49种野花野草汇总

。城市里可以感受到的春天,约是从雨水开始。而上海的农村,总要到惊蛰了。而到了春分,已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踏青佳日。不过桃花还搂紧着花骨朵,梨花还只是叶芽呢…… 其实上个周末写完这两句话,我就裹上羽绒服回冬天去了。 今天我们将相约走进春天。朋友圈又下起了樱花雨。我幼时的南汇县黄路乡农村,这个时节看不到樱花、李花,而因本乡非水果特色乡,桃花、梨花也只是宅前屋后,偶尔可以瞥见的灿烂。但我家乡的春色,又哪里会少一分一毫呢?而且对于农村人来说,春天不是在傍晚告别,而是相伴而眠。每到春天,我们这些被早年沪郊严冬冻坏了的孩子,手背肿得高高的冻疮终于像河里的冰块一样消退了。褪去厚重的棉衣棉裤,奔跑在田野,脸庞犁开柔软的风,心情像要融化在阳光里。

梢草【1】 当梢草长到三寸高的时候,差不多目下的时节,我们就要到田间去斫草了。吃了一冬天麦草、黄豆、胡萝卜的长毛兔,终于可以吃上可口的青草。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南汇,突然流行起家家户户养长毛兔。整个80年代,南汇的农村是洋溢着创业创新精神的。告别了人民公社,可以名正言顺地搞副业了,各种各样的养殖业、各种各样的加工业,农民家庭都热烈地去尝试,反正是小本经营,亏了饭总是有的! 那些年头,养长毛兔,养荷兰兔,养蜗牛,种蘑菇,种草菇,种乙希西瓜,种西莫洛托瓜(一种引进的甜瓜),简直像世界农艺博览会。而所有这些养殖、种植技术,对刚刚从集体农业

走来的南汇农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但对勤劳致富的渴望,加上南汇人的好学聪敏,无论什么农业技术,通过口口相传,大家都无师自通了。 如今我们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实当时的南汇正是如此,而时下,至少在农村,创业的氛围远没有当年浓厚了。无论是他们的期望还是可能性,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差不多在1980年前后,我家也养了些兔子,最多时候也不过十几只吧。记得当时我们小学的校长、也是爸爸的好友,不知从哪里觅来了产量高的长毛兔品种(当时有西德兔、小洋兔等“名品”)。等到它们生了崽,校长送给我们一对。我们对待这两只“良种”长毛兔,欣喜又小心的心情不亚于台湾迎来了大熊猫团团、圆圆,而且也特别盼望它们生育出下一代。 每到兔毛长到丰满,我们就用竹篮挎着布巾盖着带它们到镇上的收购站剪毛。剪毛师傅咔嚓咔嚓把兔子剪到一丝不挂浑身发抖,留下一盘子兔毛。那是一个信任犹存的时代,称兔毛的人把眼镜推到鼻梁看清磅称上的刻度,然后结现钱给你。而我们对于他有没有看清了数,算清了钱都是不计较的。揣了钱,装上屡屡要跳出篮去的兔子回家了。兔子们的口粮,自然也是我们小孩的任务。提一个几乎能装下一个三岁孩童的竹篾篮,我们拿着镰刀、菜刀或者一种刀刃朝前的三角形薄刀走向田野去“挑草””斫草"了。(齐根切称挑草,割嫩尖称斫草,所以斫草是春夏之交的事了)

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

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浅议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 摘要:苏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粹,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的成就是与它独特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分不开的。景物是通过各人体感官直接触动人的心境的,特别是视觉有着综合触觉和运动感觉的性质,所以,在概括表现景物造型全貌方面,适宜以视觉为主。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园林空间虽小但又不觉其小。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极大的体现出视觉传播艺术的环境认知和符号传达的优势,是最能体现视觉传播艺术的典范之一。 关键词:视觉传播,造景要素,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视觉传播是传播行为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之一,在信息传播日益加快的今天,运用视觉传播形式传递信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这种效果是仅仅通过书本阅读所不能达到的。对于现今社会中那些复杂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现象更适合用影像语言来表述,尤其在表现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影像视觉传播就能恰如其分和酣畅淋漓的表现出来。下面就以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为例,简单的分析视觉传播的表现效果。 苏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粹,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我们常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园林之所以在世界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与它独特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分不开的。 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特别是苏州古典园林,由于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经营,为求得境的深邃,大多不遗余力的以各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使园林空间丰富多变,造成一种极为深远和不可穷尽的空间幻觉。 园林空间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对空间进行分隔与联系的不同处理所造成的。例如一个大的空间,如不加分隔,就不会有层次变化,但完全隔绝也不会有渗透现象发生。只有在分隔之后又使之有适当的连通,才能使人的视线从一个空间穿透到另一个空间,从而使两个空间互相渗透,显现出空间的层次变化,达到分而不隔的效果。 景物是通过各人体感官直接触动人的心境的,特别是视觉有着综合触觉和运动感觉的性质,所以,在概括表现景物造型全貌方面,适宜以视觉为主。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有白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园林空间虽小但又不觉其小。在苏州古典园林对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通常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 (1)对景: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但不同于西方庭院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步移景异,依次展开。这种对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等变换空间处以及门窗框内所看到的前景最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最为常见。 如留园的明瑟楼及曲廊就互为对景,明瑟楼是观赏曲廊的绝佳地点,同理,曲廊也是观赏明瑟楼的最佳角度。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景色展开是随着游人在曲廊或明瑟楼的游览路线而展开的,真正达到了步移景换的效果。拙政园的倚玉轩与荷风四面厅、雪香云蔚亭与待霜亭、别有洞天与待霜亭等景致都是对景手法运用的极佳范例。

苏州狮子林的造园手法-植物配置

苏州狮子林的造园手法-植物配置 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元末明初建园时,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纲”的遗物,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假山群气势磅礴,以“适、漏、瘦、皱”的太湖石推叠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象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石笋上悬葛垂萝,富有野趣。假山分上、中、下三层,共有9条山路、21个洞口。沿着曲径磴道上下于岭、峰、谷、坳之间,时而穿洞,时而过桥,高高下下,左绕右拐,来回往复,奥妙无穷。两人同时进山分左右路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少顷明明相向而来...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为主,常绿树为辅。用竹类、芭蕉、藤萝和草花作点缀,通过孤植和丛植的手法,选择枝叶扶疏、体态潇洒、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画的构图原理进行栽植,使树木不仅成为造景的素材,又是观景的主题。许多树木的种植与园林建筑和诗词匾联、人物典故相呼应,喻情于草木。狮子林的植物配置亦照此理,东部假山区以古柏和白皮松为主,西部和南部山地则以梅、竹、银杏为主。配植色香态俱佳的花木,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不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气氛。更使山石、建筑、树木溶合一体,而成为真正的“城市山林”。指柏轩前假山上有元代古柏数株,有白皮松五棵,姿态苍劲,皆成画意。暗香疏影楼和问梅阁推窗可见三、五株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尤其问梅阁中桌椅、吊顶都是梅花形,窗纹用冰梅纹,书画内容亦与梅有关,与地上“冰壶”古井共同构成一幅思乡的画卷。更有文天样《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身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借梅咏怀,体现了文天样正气凛然的高尚情操。山石间有六百年年银杏一株,粗干老木,盘根错节于石隙间,夏日浓荫庇日。秋叶灿若织锦,成为狮子林中一景。 2006年05月25日,狮子林作为元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相关赞誉】 据史载,1703年2月11日康熙皇帝南巡、狮子林赐额“狮林寺”后,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匾额。乾隆还下令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两座狮子林。可见当年帝皇对狮子林情有独钟。

江南常见野花野草

江南地区常见野花野草及其对作物影响 一、苘麻 苘麻对烟粉虱、棉铃虫有诱集作用,对于棉花、烟草等种植可以在其周围散种一些起到诱杀、保产的作用。 新开田可以用水浸方式防治起发育 二、狗尾草 主要危害麦类棉花和豆类等主要旱作物是蚜虫等多种害虫的寄主 新开田地要清洁播种材料利用地膜和有机物等防治此植物草籽传入 三、荠菜

种子受潮后分泌出粘稠的分泌物,可以粘住虫子(但不会吸收虫子的养分)。因此在水中可 四、苍耳 苍耳会与作物争夺生存空间,严重影响玉米、棉花、大豆产量。 五、艾草 艾草有驱虫、杀菌效果。晒干后直接点燃就可 六、蒺藜

会与作物争夺养分,对家畜体表柔嫩处造成损伤 可以在其4-5叶根系未深前人工物理铲除,也可在大面积侵染区采用,30cm行距种植多年生苜蓿进行生物防控 七、酸枣 野生酸枣并不常见,酸枣的营养价值很高,也具有药用价值。可以作物招待客人的礼物。 八、刺萼龙葵 可危害小麦、玉米、棉花和大豆产量 在5~6月用人工或使用机械铲除或种植紫穗槐和沙棘等植物对刺萼龙葵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九、菟丝子 苗木和花卉均可受菟丝子寄生危害。 于菟丝子种子未萌发前进行中耕深埋,使之不能发芽出土,(一般埋于3厘米以下便难于出土);人工铲除,春末夏初检查苗圃和花圃,一经发现立即铲除,或连同寄生受害部分一起

剪除,由于其断茎有发育成新株的能力,故剪除必须彻底,剪下的茎段不可随意丢弃,应晒 十、刺苋 作物田、菜田、果园主要要杂草会诱发白锈病吸引蚜虫 十一、灰绿藜 危害小麦、棉花和蔬菜等 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的肥料经过用薄膜覆盖,高温堆沤2-4周,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芽力;利用覆盖、遮光等原理,用塑料薄膜覆盖方法进行除草; 十二、马齿苋 影响植物采光 可以用来喂鸡,提高抗病力。每只食量20~50克,分上午、下午两次剁碎后喂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