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红军“四渡赤水”伟大战役心得体会】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参观红军“四渡赤水”伟大战役心得体会】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参观红军“四渡赤水”伟大战役心得体会】红

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2019年5月6日公司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分三批到赤水参观红军“四渡赤水”伟大战役,以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历经5个小时车程到达赤水,首先由老师为我们讲述红军“四渡赤水”整个基本情况,了解到1935年由毛主席指挥的几场伟大战役。第二天来到纪念馆,纪念馆内系统地展示了“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的战争史,突出表现了毛泽东军事指挥上的“天才”,彰显了四渡

赤水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经典战例,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而成的。

在此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人铸造了不怕牺牲、不畏艰不险,百折

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伟大革命精神,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胜利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和

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伟大象征。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要牢记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珍惜胜利成果,始终保持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保持对工作和事业的激情;牢记幸

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换来的美好生活,发扬

艰苦奋斗精神。

四渡赤水简介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在此期间,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击溃敌军数百个团,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山,跨过24条河,行程约25000里。 其中着名的战役不胜枚举,像最惨烈的战役,湘江血战,最惊险的战役,强渡大渡河,最难攻的战役,突破腊子口,以及最辉煌的战役,直罗镇之战等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最具谋略的战役,也是毛主席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 长征初期,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锐减至三万余人。在这一情况下,中央红军仍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红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主席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一正确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随即,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同时,在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的时候,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湘、滇四省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

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 1. 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向各军团首长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拟定: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1935年1月19日起,红1、3、5、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前进。24日,红1军团击溃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往赤水疾进。26日,红1军团在复兴场遭遇川军阻击,红九军团在箭滩遭遇川军阻击,占领赤水计划受挫。27日,中央军委进驻土城。28日,红3、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以及回援的红1军团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发起猛攻,予以重创,但川军后续部队迅速增援,双方形成对峙局面。28日晚,政治局、军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撤出青杠坡,改变北上的行军路线,避开强敌。29日凌晨,红军大部队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镇、土城镇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2. 在红军进至扎西后,国民党仍判断红军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红军分进合击。

长征小故事演讲稿

长征小故事演讲稿 阅读红军长征途中发生了许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人永远铭记。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长征小故事演讲稿,欢迎阅读!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长征小故事演讲稿一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演讲稿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

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令他们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它很简单,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的希望之光。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从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仓”;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将会以更新、更美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以此告慰长征路上那二十几万不屈的英魂! 长征小故事演讲稿二 一说起红军长征中一个惊人动魄的故事——四渡赤水,我就会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因为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时候经过了我的家乡——古蔺。一说起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我就会想起这里面中一个小小的故事——红军“人参救母”。 一渡赤水后,红军来到走马坝,适逢贫农方少周家六十九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由于家境清贫,缺乏营养,加之老

参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心得体会参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心得体会 xx年6月21日,党支部组织单位全体工作人员赴四渡赤水纪念馆参观,以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更加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 纪念馆突出介绍四渡赤水战役的全过程,系统地展示了“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的战争史,突出表现了毛泽东等军事事指挥艺术上的“神”,凸凸显了四渡赤水在中国革命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四渡赤赤水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军精事行动,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出军奇奇制胜的经典战例,是中国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谱谱写而成的。在此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人铸造了中不怕牺牲、不畏艰不 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赢得胜利,英勇众斗斗争、无私奉献的伟大革命精神,强有力地推动了命中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的胜利发展,成为中国业共产党和中华民共族抗战精神的伟大象征,“四渡精赤水”精神将永垂史册~赤 看着纪念馆的陈列,一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物,再从“一渡赤水水”到“泗渡赤水”场景展展示,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到人民幸福不怕牺牲、矢志人奋奋斗 的坚定信念。战火硝烟的岁月已经远去,为中烟国国革命伟大事业鞠躬尽瘁、流血牺牲的共产党人瘁我们一个也不会忘记,我 他们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激励我我们在闪闪发光的党徽下勇勇往直前,迈步新征程~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要牢记记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珍惜珍胜利成果,始终保持敢于胜利敢的精神状态,保保持对工作和事业的激情;牢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党领导人民长期, 奋斗换来的美好生活,发扬斗艰苦奋斗精神;牢记政权艰来之不来易,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增强政权意识和忧患意识,意 政为民的宗旨,切实为人政民掌好权、用好权,把权民为为践行执 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贯穿于执政全利过过程和各项工作中。

“四渡赤水”战例中的战略与管理哲学 企业管理经典课程3篇

“四渡赤水”战例中的战略与管理哲学企业 管理经典课程3篇 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在赤水河流域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四渡赤水”战例中的战略与管理哲学企业管理经典课程1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红军在三个月的时间四渡赤水河,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围剿之间,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一渡赤水 遵义会议后,红军为实现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任务,1935年1月19日,中革军委向各军团下达了《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拟定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1月29日,红军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南北地区一渡赤水河.一渡赤水后,红军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想从那里寻机渡江.此时,四川军阀刘湘集中了36个团于长江南岸,并以优势兵力分路向红军进逼.红军于2月7日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原计划,改取“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的方针,

各军团迅速脱离四川追敌,改向川滇边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 二渡赤水 2月9日,红军在扎西地区集结完毕.为了迅速脱离川、滇军的侧击,等决定东渡赤水河,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发动进攻. 2月11日,红军分三路从扎西东进,2月18日至21日分别从太平渡、二郎滩等地二渡赤水河,重入贵州.2月24日,红军袭占桐梓.2月25日,红军夺取娄山关.2月26日,红军攻占遵义新城.2月27日,红军击败军吴奇伟部,次日晨再次占了遵義城. 遵义地区的这次作战,历时五天,击溃和歼灭敌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多人,缴2000多支,这是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 三渡赤水 遵义战役后,由汉口飞抵重庆坐镇指挥,重新调整部署,改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以30多万军队形成了新的包围圈,企图南北夹击,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 为摆脱敌人,红军于3月11日再次撤离遵义西进,准备歼灭周浑元部后在遵义以西建立根据地.但在茅台附近的鲁班场进攻周浑元部未能得手,和中革军委决定放弃在黔北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再次向西渡过赤水河,以便把敌军调向西

四渡赤水的故事

四渡赤水的故事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详介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在这一情况下,他们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 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正确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随即,召开了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主席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和形成的。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右路红1军团,牵制綦江、合江之敌,由松坎出发,经温水、习水向赤水疾进;中路红5、9军团及军委纵队,由遵义、娄山关出发,经官店袭击习水、土城之敌;左路红3军团,由懒板凳出发,迅速摆脱尾追和侧击之敌,向土城前进。26日,红1军团进至赤水河边的旺隆场、复兴场,击溃了川军两个旅的阻击,沿赤水河向南挺进。红3、5军团在红1军团一部兵力协同下,在土城附近打垮了黔军侯之担部和川军郭勋祺部两个师的追击和堵截。继之,我各路军于29日,经土城、元厚场向西渡过赤水河。2月上旬,进至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准备相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此时,张国焘借口嘉陵江"江阔水深,有重兵防守",抗拒中央命令,不仅不率红4方面军南下以吸引川敌,反而北攻陕南,致使川军无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全力堵我北进。南面敌军吴奇伟、周浑元两纵队和黔军王家烈部,则由南向北机动,尾追我军;滇军孙渡部4个旅,也向毕节、镇雄等地急进。 鉴于以上新情况,毛泽东等人决定,暂缓实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向川黔滇三省边境敌军设防空虚的扎西地区,利用短暂时间,完成了部队整编、精简,大大加强了部队战斗力,为待机歼敌创造了良好条件。

红军长征史料(六)长征途中著名战役 [ 3 ]四渡赤水(含遵义战役)

最具谋略的战役--四渡赤水(含遵义战役) 用兵如神突出重围。中央红军攻占遵义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后,在行军途中,根据会议精神,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随后,军委决定设置前敌司令部,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接着,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小组负责军事行动。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调集重兵进逼遵义地区,对只有3.7万人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形成铁桶般的重重包围,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两省边境地区,局面十分严峻。1935年1月至4月,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以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率领中央红军迂迴穿插于40万国民党“追剿”军之间,进行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河战役,巧妙地调动和打击了国民党军,使红军在长征的关键时刻从被动转为主动,不仅突破了蒋介石苦心设计的重围,更夺取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取得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博主本着真实地反映历史的原则,以尊重历史的严肃态度,在该文中转载了部分史料。例如:《朱德选集》中“关于四渡赤水战役的电报”等...... 一渡赤水(西渡赤水河) 一渡赤水,摆脱被动。为摆脱敌军,根据遵义会议确定的方针,中央红军决定迅速北渡长江,进军川西或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创建川西北根据地。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分三路纵队从松坎、桐梓、遵义地区出发,会师北上,拟夺取土城、赤水县城,经泸州

至宜宾地段北渡长江。由于敌加强了对长江的布防封锁,红军遭川军重兵堵截,土城战斗陷于被动,赤水城战斗遭遇强敌抵抗,攻城未果。当晚,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果断改变北上渡江计划,决定首先集中主力围歼尾追的川军4个团。由于敌情不断变化,红军未能全歼敌人。为避免被动,军委决定撤出战斗,西渡赤水,向古蔺南部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

习水概况

习水概况 一、城市名片 国家级卫生县城 全国双拥模范县 国家级丹霞地貌地质公园 国家级生态农业之乡 绿色旅游胜地 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中国厚朴之乡 二、习水简介 习水古称鰼部,春秋建习国,秦朝设“习部县”,汉武帝元鼎 6 年设平夷县,唐宋建蔺州、滋州, 1840 年设温水民政厅, 1915 年正式设习水县至今。地处黔北,襟连渝川,辖 24 个乡镇(区), 72 万人口,国土面积 3128 平方公里。 习水文化厚重。习水河、赤水河、桐梓河孕育悠久文明,摩崖石刻、僰人遗址、宋代酒窖、望仙台石窟等历史古迹众多。三岔河清代48 家工厂遗址,是贵州早期工业文明的发祥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一、二、四渡在习水境内。千年古镇土城,航运、盐运、红色文化共生共荣。 习水资源富集。黑白红绿“四色经济”优势明显。黑:煤炭地质储量 52 亿吨,素有“黔北煤海”之称,是全国煤炭开发重点县。白:贵州重要的名优白酒生产基地,有“习酒”等中国驰名品牌。红:红军“四渡赤水”的出发地、主战场,青杠坡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绿:森林覆盖率 52.7% ,年平

均气温13.6 ℃,有 565 平方公里丹霞地貌,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七大生态旅游景区,是远近闻名的绿色生态王国、“天然氧吧”、“避暑天堂”。 “十二五”以来,习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两加一推”、市“两个率先”总体部署,强化实施“三化一强”主战略,加快完成“富民、强县、设市、率先小康”四大历史任务。先后成立习水经济开发区、土城红色旅游文化创新区、鰼部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煤电化循环经济园区。成功引进中电投、中石化、华润集团、茅台集团、希望集团、香港五洲国际等知名企业投资开发。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省文明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 走进绿洲红城,体验“四渡赤水”,实现出奇制胜。 绿洲红城·美丽习水欢迎您!

四渡赤水幕后的情报战

四渡赤水幕后的情报战 《军事文摘》2010·11下孙果达红军长征期间,1935年上半年的四渡赤水战役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运动战,国共双方部队在黔、川、滇交界地带斗智斗勇,最终以毛泽东指挥红军成功突出重围而告终,蒋介石企图在赤水河两岸围歼红军的美梦化为泡影。红军能够迂回穿插,声东击西,突破十倍于己的敌人围追堵截,靠的是什么?除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外,还有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那就是红军已经掌握了国民党军队视为最高机密的通讯情报。对情报的重要作用,刘伯承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玻璃杯里押宝,看得一清二楚。” 1933年秋,廖承志从上海来到红四方面军,带来了中共中央给红四方面军的敌军密码破译法。当年红四方面军负责接待的傅钟回忆:“那本密码电报破译法万分宝贵……1935年春天,当一方面军为了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进行四渡赤水战役时,情况极度紧张,常常难以架设侦察电台,也多亏有了承志同志带来的破译法,才得以把我们的侦察电台截获的敌军情报,按中央军委指示,及时转了过去。”众所周知,四渡赤水期间红军战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四个字:敌变我变。在敌众我寡的战场上,“我变”的前提必须是确切掌握“敌变”的具体情况,为此红军时刻在紧张侦听对手每支部队的通讯。长征中担任红军总部二局副局长的钱壮飞就是侦破敌人情报的专家,那时高层领导几乎天天同他打交道,不是他和二局局长曾希圣向朱德、周恩来、刘伯承汇报敌情,就是大家去二局查询。据长征中做电台侦听工作的钟夫翔回忆:“搞侦听的有好几个台,每台都抓住敌人一两个军,什么时候都听着它。那时敌人通报用密码,通话用明码,有时加点英文。他们在通话中什么都谈,部队的行动到什么地方,都互相告诉。这样,我们起码可以知道敌人的动向和驻地。另外,当时敌人使用的密码也比较简单,很容易破译。”(见《红军长征中的峥嵘岁月》)这些回忆清楚地表明当年红军是多么严密地监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只不过为了高度保密,只有极少数领导人才能了解情报内容,甚至不明其中玄机的部分指战员发生了误解,某些高层领导还因红军走“弓背路”,一度怀疑毛泽东指挥能力。由于掌握了对手的密码,红军轻易破译了上自南京蒋介石,下至对面国军团长的秘密电报,对其战略部署和部队动向一目了然,牢牢把握了战场主动权。这就使得红军虽然人少装备差,但依靠情报支持和党的政策动员群众,同样能在战场上声东击西。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动态却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仅靠飞行员在空中肉眼侦察,有时还中了红军的圈套,侦察结果帮了“倒忙”。因此,从战场信息掌控这一点来看,我强敌弱的形势是显而易见的。 1935年1月下旬的土城之战是四渡赤水的“反面教材”,毛泽东在向土城镇行军途中,认为道路两边是山谷地带,如果追兵孤军深入,红军可以在土城以东的青杠坡利用有利地形,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周恩来和刘伯承介绍敌情说,先期进入赤水城的川军2个旅。对红l军团前锋进行反扑,阻止红军北进;川军2个旅共4个团尾追红军,其先头已达土城以东地区。毛泽东据此决策,由彭德怀统一指挥红3、红5军团,20日凌晨进攻。不料激战几小时后,彭德怀发现敌军的兵力不是4个团,“至少9个团”,请求撤离战斗,渡赤水河西进。中央政治局同意,由此拉开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见解放军出版社《中国土地革命战争》)事后,毛泽东在2月9日的扎西会议上坦诚教训:“敌情没有摸准……拳头不硬(没有集中兵力),责任在我们军委,不怪下面。”由此可见情报获取和分析能力对紧张战局影响之大,不久就在围绕赤水河的作战部署中充分体现。1935年2月6日,蒋介石任命云南省主席龙云为“剿匪军第二路军总司令”。7日,龙云电令《作战方略》:川军主力固守古蔺、叙永、古宋、长宁等县,防堵红军北渡长江;川军3个旅向安边、屏山一带布防,两个旅向滩头、普耳渡、盐津地区布防,分别依托金沙江、横江,防堵红军西渡;黔军一部固守土城、赤水地区,防堵红军东进。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扎西召开扩大会议,认为敌人包围圈最薄弱的部分是黔北军阀王家烈部,毛泽东提出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的主张。他的理由是,应该利用敌人错觉,寻找有利战机,集中优势兵力,发扬红军运动战的特长,主动地消灭敌人。红军对龙云的绝密计划不可能未卜先知,但这针锋相对的进军计划却清楚地表明红军已经完全掌握了龙云刚下达的《作战方略》。2月11日,中央红军出敌不意,回师东进,从敌人的空隙穿插出来,将十倍于红军的敌人抛在长江北岸和乌江西岸,争取了作战的主动权。我们不难推断出,毛泽东“二渡赤水”的正确决策,正是基于对敌情的准确掌握,而这毫无疑问是红军情报部门的功劳。二渡赤水后不久,1935年2月25日,红3军团奉命向桐梓进军,从俘虏的黔军那里得知,守备娄山关要塞的只有3个团。红军情报员利用缴获的敌人电话线路监听到,离娄山关南5里地的黑神庙一带驻有黔军,能参战的兵力总共4个团。情报部门立刻向军委报告:拟以迅速动作歼灭此敌……和红l军团协同向黑神庙之敌发起攻击。当天午夜,朱德总司令复电同意,命令坚决消灭娄山关的守敌。(见《杨尚昆回忆录》)这次战役,红军先后击溃和消灭敌军2个师共8个团,仅俘虏就有3000余人。与土城之战相比,敌人并没有少很多,红军长期征战,战斗力也没有突飞猛进的提高,结局大相径庭,充分展示了准确情报的作用。不久,情报又一次决定了红军的行动。军委曾于3月10日晚计划进攻打鼓新场,但第二天早上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取消了这个决

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渡赤水出奇兵 教学要点 1. 了解有关萧华的文学常识和《长征组歌》的创作背景。 2. 了解长征和四渡赤水的历史知识。 3. 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 4. 学习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长征组歌》演唱片段。 2.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萧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轲、遇秋作曲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片段。这是萧华同志在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的佳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 二、作者简介 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 三、解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川黔滇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了运动战,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决定性的胜利。《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途中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牵着敌人走,调敌人的兵力出云南,为红军北上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得意之作,因为用兵出神入化,所以说“出奇兵”。 四、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听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语言,体味情感。 五、学习《四渡赤水出奇兵》 ㈠、思考问题: 1、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 2、红军面临的困境有哪些?红军克敌制胜、战胜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些困 境的渲染有什么作用? 3、哪些内容表现了毛主席的用兵如神?这首歌词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四渡赤水示意图

四渡赤水示意图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右路红1军团,牵制綦江、合江之敌,由松坎出发,经温水、习水向赤水疾进;中路红5、9军团及军委纵队,由遵义、娄山关出发,经官店袭击习水、土城之敌;左路红3军团,由懒板凳出发,迅速摆脱尾追和侧击之敌,向土城前进。26日,红1军团进至赤水河边的旺隆场、复兴场,击溃了川军两个旅的阻击,沿赤水河向南挺进。红3、5军团在红1军团一部兵力协同下,在土城附近打垮了黔军侯之担部和川军郭勋祺部两个师的追击和堵截。继之,我各路军于29日,经土城、元厚场向西渡过赤水河。2月上旬,进至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准备相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此时,张国焘借口嘉陵江"江阔水深,有重兵防守",抗拒中央命令,不仅不率红4方面军南下以吸引川敌,反而北攻陕南,致使川军无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全力堵我北进。南面敌军吴奇伟、周浑元两纵队和黔军王家烈部,则由南向北机动,尾追我军;滇军孙渡部4个旅,也向毕节、镇雄等地急进。鉴于以上新情况,毛泽东等人决定,暂缓实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向川黔滇三省边境敌军设防空虚的扎西地区,利用短暂时间,完成了部队整编、精简,大大加强了部队战斗力,为待

机歼敌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我军进至扎西地区,敌仍判断我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我分进合击。鉴于敌军主力已大部被我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我军决定出敌不意的回师东进,折回贵州。我先头1个团先敌抢渡二郎滩,成功地掩护部队于2月18日至20日,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并继续向桐梓、遵义方向前进。24 日占领桐梓。25日夜占领了娄山关。27日,在董公祠击溃了敌人3个团的阻击,28日晨再次攻占了遵义城。是日中午,我进占城南的老鸦山、红花岗、忠庄铺后,与敌驰援遵义的吴奇伟纵队2个师接触,我乘敌立足未稳,发起攻击,经反复拚杀,敌军大部被歼,吴奇伟带领残部企图逃过乌江,除少数人员跟随其过江遁去外,其余尚未过江的1800余人和大批武器,全部为我俘获。遵义地区的这次作战,历时五天,击溃和歼灭敌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余,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三渡、四渡赤水,向南突破乌江天险,调动并摆脱敌人。 四渡赤水示意图

四渡赤水完整故事

四渡赤水完整故事 | 发表时间:2007-5-25 7:28:53 | 阅读:2656次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在这一情况下,他们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力

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正确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随即,召开了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和形成的。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右路红1军团,牵制綦江、合江之敌,由松坎出发,经温水、习水向赤水疾进;中路红5、9军团及军委纵队,由遵义、娄山关出发,经官店袭击习水、土城之敌;左路红3军团,由懒板凳出发,迅速摆脱尾追和侧击之敌,向土城前进。26日,红1军团进至赤水河边的旺隆场、复兴场,击溃了川军两个旅的阻击,沿赤水河向南挺进。红3、5军团在红1军团一部兵力协同下,在土城附近打垮了黔军侯之担部和川军郭勋祺部两个师的追击和堵截。继之,我各路军于29日,经土城、元厚场向西渡过赤水河。2月上旬,进至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准备相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此时,张国焘借口嘉陵江"江阔水深,有重兵防守",抗

赤水市基本情况

一、市情概况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因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名扬中外。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人口近31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 赤水是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园林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市)、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全国文明单位(风景名胜区)等,并被评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景区、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等。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市、贵州省森林城市。 图为赤水全景 二、历史沿革 赤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曾长期隶属巴蜀,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始建仁怀治所(今复兴镇),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建置历史,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迁至留元坝(今赤水市中),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随遵义府划归贵州,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设赤水县,1929年,贵州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在此诞生,1949年12月赤水解放,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划定的“革命老区”。赤水历来是川盐入黔之古道、川黔边贸枢纽、经济文化重镇,也是贵州通往四川、重庆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明珠”之称。 三、交通区位 赤水市东南与贵州习水县接壤,西北分别与四川省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赤水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是黔川渝毗邻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贵州实施“北上”战略的一个重要窗口。陆路方面,高速公路贯穿黔川渝,距遵义225公里、贵阳377公里、重庆172公里、成都293公里、泸州40公里。遵义-赤水-泸州-成都的城际快铁将于2016年启动建设,预计2018年建成通车。航空方面,周边分布有成都、重庆、贵阳三大国际机场和泸州、遵义等支线机场。航运方面,“黄金水道”赤水河绕城而过,在下

长征中著名的战役

1.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 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2.赤水河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3.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4. “强渡大渡河”1935年5 月,红军决定迅速抢占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第一军团29日晨占领泸定桥西岸。国民党军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图阻止红军过河。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国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进入城街,展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过了大渡河。

贵州每个市和县详细介绍

贵州每个市和县详细介绍 贵州每个市和县介绍 贵州省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 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贵州的水蜿蜒于崇山峻岭,奔腾穿泻于深峡幽谷。 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点,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风化的石灰岩和白云岩,挺拔林立,千姿万态。湖泊给这个山区省份增添了几分妩媚。贵州西部的草海,绿如碧玉,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看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奇迹”龙宫、别有洞天织金洞、湖光山色红枫湖、山水名胜舞阳河、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瑰丽多姿的“小七孔”,以及“贵州山水精华的浓缩”天河潭。 是很多人口中那个“避暑的地方” 但作为一个贵州人 你真正的的了解它吗? 小编今天就进行了一次吐血整理 为各位小可爱们 好好介绍一下贵州的每一个市县 让你无论在哪个角落

只要看这条就能了解贵州的每一个地方 有9州(市) 贵阳市:贵阳,贵州省省会,简称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誉,因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遵义市:遵义,简称“遵”,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也是中国三大名酒 “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 六盘水市:六盘水,古名牂牁,贵州省下辖市。六盘水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 安顺市:安顺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全国唯一的“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毕节市:毕节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古彝文发源地,夜郎文化发源地,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源地。毕节风光景

观《四渡赤水》有感

观《四渡赤水》有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让人难忘的故事。如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等。今天,我观看了电影,《四渡赤水》。 在第五次大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当时红军在左倾错误的领导下,损失惨重,只有3万人,缺乏枪支弹药、缺吃少穿;而国民党的军队是40万,美式精良装备,并形成了对红军的重重包围。面对如此悬殊的军事力量对比和如此严峻的军事形势,共产党纠正了自己的左倾错误,确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做出了英明的决策,来到红军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红军在保卫小桥的同时,帮助了赤水周围的老百姓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红军渡赤水时,也得到了老百姓的帮助,成功进行了一渡赤水。 二渡赤水,红军为跳出敌人川军、黔军40多万人组成的包围圈,毛泽东当即决定,丢掉所有的重物,该舍就舍,人最重要,要以最快的速度安全渡过赤水河。终于完成了二渡赤水。 三渡赤水,到了赤水河东岸,红军成功地拿下了娄山

关,控制了乌江渡口,渐渐夺回了主动权。渡水后,红军用小部队引开并拖住了敌人,为大部队争取了四渡赤水的实践。并与1935年5月9日完成四渡赤水,再巧渡金沙江,成功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向北挺进。 影片中,毛泽东该舍就舍,关心战士的指挥,让我更加敬爱和认识我们伟大的领袖。将士们英勇善战、助人为乐的身影更是在我眼前久久回映。今天,我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良好的学习习惯,美丽的大好河山和当时相比简直是那时的一种梦想;今天我们偶尔遇到的小困难和红军历经的千辛万苦相比简直微不足道!看到这,我不禁感到惭愧,我常常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我一定要继承先烈们的传统,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祖国。

长征简介

总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瑞金 瑞金是江西省直管县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部,武夷山脉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瑞金还是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1931年11月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定都于瑞金。此后中共中央进行的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军事斗争也是立足于瑞金所在的中央苏区。随着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瑞金成为中国红军长征的出发地。

血战湘江又名湘江战役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发生战斗战役的总称。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中央红军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 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但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其中比较著名的战役有:新圩(xu)之战、界首之战、觉山之战等。 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

四渡赤水示意图

四渡赤水示意图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四渡赤水示意图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右路红1军团,牵制綦江、合江之敌,由松坎出发,经温水、习水向赤水疾进;中路红5、9军团及军委纵队,由遵义、娄山关出发,经官店袭击习水、土城之敌;左路红3军团,由懒板凳出发,迅速摆脱尾追和侧击之敌,向土城前进。26日,红1军团进至赤水河边的旺隆场、复兴场,击溃了川军两个旅的阻击,沿赤水河向南挺进。红3、5军团在红1军团一部兵力协同下,在土城附近打垮了黔军侯之担部和川军郭勋祺部两个师的追击和堵截。继之,我各路军于29日,经土城、元厚场向西渡过赤水河。2月上旬,进至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准备相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此时,张国焘借口嘉陵江"江阔水深,有重兵防守",抗拒中央命令,不仅不率红4方面军南下以吸引川敌,反而北攻陕南,致使川军无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全力堵我北进。南面敌军吴奇伟、周浑元两纵队和黔军王家烈部,则由南向北机动,尾追我军;滇军孙渡部4个旅,也向毕节、镇雄等地急进。鉴于以上新情况,毛泽东等人决定,暂缓实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向川黔滇三省边境敌军设防空虚的扎西地区,利用短暂时间,完成了部队整编、精简,大大加强了部队战斗力,为待机歼敌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渡

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我军进至扎西地区,敌仍判断我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我分进合击。鉴于敌军主力已大部被我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我军决定出敌不意的回师东进,折回贵州。我先头1个团先敌抢渡二郎滩,成功地掩护部队于2月18日至20日,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并继续向桐梓、遵义方向前进。24日占领桐梓。25日夜占领了娄山关。27日,在董公祠击溃了敌人3个团的阻击,28日晨再次攻占了遵义城。是日中午,我进占城南的老鸦山、红花岗、忠庄铺后,与敌驰援遵义的吴奇伟纵队2个师接触,我乘敌立足未稳,发起攻击,经反复拚杀,敌军大部被歼,吴奇伟带领残部企图逃过乌江,除少数人员跟随其过江遁去外,其余尚未过江的1800余人和大批武器,全部为我俘获。遵义地区的这次作战,历时五天,击溃和歼灭敌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余,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三渡、四渡赤水,向南突破乌江天险,调动并摆脱敌人。 四渡赤水示意图 我军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于3月2日急忙飞往重庆,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攻,企图采取堡垒与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