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荟】黑格尔对于孔子的评价

【文荟】黑格尔对于孔子的评价
【文荟】黑格尔对于孔子的评价

【文荟】黑格尔对于孔子的评价

对于孔子及其学说,黑格尔投以鄙薄的态度。他说实际上,在孔子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孔子所讲的只是道德常识,“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儒家经典《论语》也没有多大价值。从内容上看,孔子要求臣对君、子对父以及兄弟之间尽义务,“这种义务的实际只是形式的,不是自由的内心的情感,不是主观的自由”。从表达形式上看,《论语》充满警句箴言,反复申述,“毫无出色之点”。黑格尔甚至说:“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黑格尔又说:“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中国的道德学说是为专制的政治服务的。在中国,只有皇帝一个人有自由,其他人一律没有自由,一切政令都出自皇帝,“臣民都被看作还处在幼稚的状态”。君臣关系是家庭的放大。“在家庭之内,他们不是有人格的个人,因为他们在里面生活的那个团结的单位,乃是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在国家之内,他们一样缺少人格;因为国家内大家长的关系最为显著,皇帝犹如严父,为政府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一切部门。” 黑格尔还把中国的宗教与专制政治联系在一起考察。他说:“在中国,个人没有独立性,

所以在宗教方面,他也是依赖的的,是依赖自然界的各种对象,其中最崇高的便是物质的上天。” 黑格尔把中国宗教当作自然宗教,即崇拜自然物的宗教,“天”是物质性的。他显然接受了龙华民的解释,而不同意莱布尼兹对中国宗教的理神论解释。黑格尔把中国的自然宗教称为“国家的宗教”,并说“这就是皇帝的宗教,士大夫的宗教”,因为“皇帝居最高的地位,是自然的主宰,举凡一切与自然力量有关联的事物,都是从他出发。”孔子的道德学说“与这种自然宗教相结合”。

文章提交者:雄猫司令

《大学》错误思想批判

2https://www.360docs.net/doc/88904933.html,/dispbbs.asp?id=9594880&boar did=1&page=3&uid=&usernames=&us erids=&action=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四明陈彤指出:分析这段话时,先要指出,孔子这段话中“格物”的“物”,并非今天说的“物理”的“物”。孔子对自然科学根本不感兴趣,完全无知一个,既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去“格物”。孔子这里讲的“物”,是除自己

之外的别人,就是成语待人接物的“物”。孔子确实“格”

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孔子生长那个时代,社会的人分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或称作君子与小人这样两个尊卑层次,在统治阶级中又分成天子、诸侯、大夫、士这样四个层次,在诸侯中再细分出公侯伯子男这样五个层次。孔子的脑子里,这样的尊卑层次是天命所定,尊贵的永久尊贵,贫贱的永久贫贱。处在低层次的君子只有格物致知、正心修身明明德,才可能获得上天青睐,晋身到尊贵者更高行列去。

孔子在这段话中,给读书人定的目标就是扬名天下。为了把话说得好听点,改作“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里就发生了一

个错误:孔子认为“德”和“名”是一致不可分的,有德就有名,有名就有德。有至高的名,就有至高的德。他在《中庸》里甚至于认为,像周武王那样贵为天子拥有至高政治地位的人,是至诚至德修来的。这就有巨大的欺骗性。孔子就是这样为统治阶级粉饰,欺骗读书人和普通百姓的:如果他们感觉命运不好,那不该怨天尤人,要自责诚意、正心、修身不够。即使在今天,揭穿孔子这类欺骗具有重大的意义。接着孔子教给读书人如何能做到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方法也是错

误的。任何一个读书人,如果把孔子的无知说教当作真理,照他说的那套去“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想达到治

国平天下,那是做梦。孔子误导读书人两千多年!能做上大官的,一般是两类人,一类是有权势背景的,皇上要重

用他或宰相极力要推荐他,他即使没多大本领也能做上大官的。另一类必是从社会底层打拼出来的,这些人要出成绩、更要善于领会权势者的意图,意诚呀心正呀有个屁用!赵高意诚了吗?秦桧意诚了吗?至于打下江山的君王,更不靠至善至诚,全靠见识谋略和用人。刘邦、刘裕、赵匡胤、朱元璋,那个是读书修身修出来的?刘邦是混迹江湖混出来的,刘裕和赵匡胤是从赌场混出来的,朱元璋是造化和尚混迹出来的。打下江山的开国皇帝必是从社会大学锤炼出来的。就是民主国家竞选总统,也不靠什么至诚至善那一套,他只要不做犯法的事就比各自的本领了。

孔子的那些事—搞笑版本文以轻松诙谐的口吻介绍一

个幽默有趣的好老头----孔夫子,以破除过去几十年对老夫子的误解,还原我国历史上一个真实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祖上也曾阔过。孔子的远祖乃是前朝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孔子先祖殷宗室微子启于宋国,也算是诸侯之家,名门之后。只是后来因为宋国内乱,孔子爷爷

的爷爷的爷爷(几世待考)避难到了鲁国,丢失卿位而降为士这个级别。孔子的老爸是个武士,长得孔武过人,

年轻时娶了个老婆施氏,但施氏很不争气,接连生了九个女儿,孔子老爸很是生气,于是又娶了个小老婆,终于生了个儿子,不过不是孔子,而是大哥伯尼。伯尼的脚生来

就有毛病,孔子老爸很失望,于是又娶了颜征(在),也就

是孔子的老妈。那一年,孔子老爸已经66岁了,而颜征(在)才20岁(也有说16岁的)。老夫少妻,古而有之,所以现代很多人对于某个八十多的著名人士娶了个二十多

岁的娘子的表示愤慨,那一定是心理嫉妒,要不就是不了解中国古代的先例。估计是在婚娶方面做的不合礼仪,

孔子老爸老妈的结合居然被史记称为所“野合”,倒使得后来

一些心理不纯洁的人对此事浮想联翩。由于孔子老爸

是武士,身体大概相当不错,于是在公元前551年,也就是在2557年前(以公元2006年算),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虽然当时比较失败)-----孔老夫子诞

生了。后人有人拍马屁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也就是说孔老夫子出生前,大家出门都打着火把或者手电筒,这个马屁比较厉害,这和我们建国初某大领袖说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有得一比-----敢情中国老百姓原来都是跪着的。经过后来研究者的文物发掘,发现老夫子的档案

里是这样记录的:籍贯:山东曲阜;家庭出身:士一级贵族(注:没落的);信仰:儒学;曾用名:孔夫子、孔老二等;孔子名丘字仲尼,名字的来

历是因其老爸老妈为生子曾祈祷于尼丘山上,于是取名丘,字仲尼是因为排行老二。据说孔子身高九尺六寸,大

家都叫他长人,家乡的人都以为其怪异。根据有关考古学家和计量学家的联合攻关,现在得出结论,孔子的身高应该在

两米以上,至于有没有超过姚明,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有关专家正准备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请大家继续关注云云。如

此看来,孔子的相貌体魄倒是得了老爸的基因,好象后来他有个九世孙也身高九尺六寸,在那个营养并不丰富的年代里,这是比较罕见的。由此可见,现在的小巨人姚明说不

定和孔父子有一定的关系,说不定是孔子的N世孙什么的(待考)。孔子虽说家里还挂个贵族头衔,但他小时候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基本也是个苦出身,按建国后划分成分的标准,其实应该划到城市贫民的成分。正是因为

这个成分没有划好,搞得孔子后来被拉出来批斗,就是后来的批林批孔运动,所以说,对于阶级成分的划定问题一定要认真严肃的对待,不然会有灭顶之灾。当然,话说回来,孔老夫子被批斗纯属冤假错案,老头后来去找有关部门讨说法,要求补发文革时期的工资,但有关权威部门的回答是,老夫子你也别喊冤,你也不想想,在那个年代里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这都像你这样来闹,那怎么行?稳定压倒一切,您还是回吧。

孔子3岁的时候老爸就死了,也没有留下什

么书面遗嘱给孔子,大老婆施氏迫害两个小老婆,大哥伯尼的老妈被迫害致死,有关部门听之任之,也没有追究其家庭虐待罪,(也可能是因为争夺遗产制造的故意杀人罪,待考)。

孔子老妈没办法,只好带着伯尼和仲尼移居曲阜阙里,生活十分艰难,孔子小时候也是吃了很多苦头,后来他无意中在人民公厕里捡到一本叫《水煮春秋》的小册子,终于深刻的认识到,人不能总做食物链的底端,要想成为人上人,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学好知识了就可以做官(学而优则仕),做了官也可以做公司的高管,那时候开宝马,住别墅,包二奶,日子过得别提多惬意了。有了这个伟大理想后,孔子于是在15岁开始发奋读书,学习进步飞快。只是17岁时候老妈又死了,孔子生活窘迫。有一天孔子在街上闲晃时听说鲁国公司总经理季氏大夫宴请士一级的贵族,孔子一听乐了,心想我也是这个级别,于是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想去赴宴,由于没有按宴会的规定穿西装打领带,被季氏手下的实权派部门经理阳虎拦住不让进,还被取笑了一番,说什么我们老总请的是贵族,VIP客户,You Know?你穿个拖鞋,一看就是年收入在3万以下的穷人,走走走,该干吗干吗去。这次未能赴宴让孔子很受打击,这个阳虎良心实在是大大的坏了,搞得孔子50岁以前在鲁国一直郁郁不得志,一直到阳虎被鲁国公司以职务侵占罪开除,孔子才得以进入公司任职。为什么阳虎讨厌孔子,一直不得其解,但史书上说有一次孔子过匡国,因为阳虎曾经害过匡人,其国人看见孔子长得像阳虎,结果把孔子当成阳虎加以围困,差点要了孔子的小命。孔子19岁的时候娶了一个宋国

女子做老婆,次年生了儿子孔鲤,据说是因为鲁国公司董事长昭公赐了鲤鱼给孔子,于是他给儿子取名孔鲤。这样,孔子在20岁的时候就老婆孩子都有了,有人说孔子结婚生子都违反了计划生育,应该扣发晚婚晚育奖金。其实当时战乱不断,古代人寿命又短,孔子结婚生子倒也没有违反计划生育,相反应该提倡,如后来某个伟大领袖说的,人大力量大嘛!孔子有了老婆孩子后,就开始上网找工作养家糊口。最开始他上的是我要工作(https://www.360docs.net/doc/88904933.html,),找了一份仓库管理的工作,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国际认可的大学文凭,老板给的待遇是包吃包住一个月800块。(鲁国因为是东部经济开发特区,开放搞活,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当时最低工资标准是700块)过了一年孔子觉得待遇不好,于是上智联招聘(https://www.360docs.net/doc/88904933.html,)换了份工作做畜牧管理,相当于孙悟空当年的弼马温的角色。总而言之,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工作不好找,做来做去都是基层工作,工资还低,只能养活老婆孩子,根本就供不起买房的贷款。所以老夫子后来自嘲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看到这里,文章主人我说不得忍不住要语重心长的告诉各位,国际认可的文凭和工作经验是多么的重要,现在很多大学生喊找不到工作,能怪谁呢,谁让你进的不是牛津、剑桥,哪怕是京师大学堂(注:后来的北京大学)也行啊,人家不是说自己排名世界第十一吗?何况没有工作经验,总不能叫用人

单位边出工资边帮你做培训啊?从老夫子年轻的这些经历

我们可以看出他老人家是没有脱离劳动人民本色的,说孔子看不起劳动人民完全是造谣。孔子和一般老百姓不一

样的是,他在工作之余喜欢鼓搞学问,买了几本什么《黑厚学》《孙女兵法》啊什么的,成天琢磨怎么能混到公司高管

的位置。由于当时大学还没有扩招,高考竞争非常激

烈加上还要收费,孔子没钱付高额的学费,只好长期参加自学考试,专业是古代的礼制官制(毕业拿政治学学位),但

夫子对文学哲学等学科也有浓厚的兴趣,27岁的时候还曾自费向当时该学科的国际知名的学术牛人剡子当面请教过,这件事父子在自己的博客里大加吹嘘,可惜没有留下一张合影,所以后人认为夫子不过是参加了由剡子主持的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举手问了一个问题而已。孔子另外一个爱好就

是经常在BBS上发帖子,高谈阔论如何治理国家,(听说是猫眼看人(3W. https://www.360docs.net/doc/88904933.html,),也有说是强国论坛(3W. https://www.360docs.net/doc/88904933.html,),还有说是在https://www.360docs.net/doc/88904933.html,/bbs

百草园上的,待考)。在网上孔子发现很多人也求学无门,好为人师的他于是在当时的政策允许范围内开办了自己的学校(时年30岁),自主创业,很受政府的支持,孔子也经常被什么第一财经、经济频道是什么的请去讲创业经验,在各国也开始小有名气。孔子那些事(中)--来自网络30岁后,孔子自学已经15年了,小有所成,三十而立,

正好那年旁边的大公司齐国董事长景公到鲁国公司进行工

作访问,景公因为经常在BBS上浏览到孔子发的帖子,对孔子慕名已久,于是邀请孔子一起到避风堂喝茶,大谈特谈国家治理和称霸的事情,相谈甚欢,这为孔子在春秋时期各大公司经理层里扩大知名度很有好处,也是给孔子私人学校扩大招生做了广告。过了几年之后,孔子的私人学校已经颇具名气,连鲁国副总孟孙氏大夫也打发他的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里学礼,借此机会,孔子和南宫敬叔申请国家公派留学,到周朝歌向当时的学术泰斗老子进修礼,并向苌弘进修乐,获得礼学和乐学双料荣誉博士回国(已经经过朝歌国际教育合作社认证,查明不是海外克来登野鸡大学,认证费用1000块,欢迎广大海龟致电zai-ni-mei-shangliang查询相关业务),也算是个海龟派。由此,孔子基本奠定了在春秋学术界的地位,国际上都称之为儒家,其所办私人学校也开始人气鼎盛,俨然有邻国早稻田大学般的气势。

正当孔子想学而优则仕的时候,鲁国公司发生内乱,董事长昭公和公司老总大夫季平氏、两个副总孟孙氏、叔孙氏闹翻,结果昭公被赶出公司,跑到了齐国,正好孔子也在齐国访问学习,于是有机会得见齐国公司董事长景公,并带了主题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商业计划书,很是受景公赏识并准备新成立一个子公司让他大展宏图,可惜被公司的大夫晏婴副总作梗未能得偿所愿。所以说小人到处都有,

想往上爬一定要和小人关系搞好,不然随便两下就栽了。

孔子还百思不得其解呢,怎么这么好的计划书会被否决了呢?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这个商业计划书是非常成功的,被后人沿用了近两千年,可惜当时的知识产权保护没做好,老夫子也不知道向谁去讨版税----要是生在美国就好了,人家可是经常挥舞知识产权大棒的,看人家版权保护得多好,谁让俺生在发展中国家呢?不过孔子还是很努力的,他在齐

国继续进修音乐,史书上说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当时很是为齐国人所称道。同时期,孔子还借吴公子

去世的机会,亲自前往观看葬礼,也算是实地考察。公正的说,孔子这老头在学术上是认真严谨的,他的学术成就和他的好学钻研是分不开的。四十岁后,孔子自谓“不惑”,俨然

已是当时春秋国际学术界的牛人了。虽然孔子学问做

得好,书也教得好。可孔子这老头最感兴趣的还是做大官和公司高管,到春秋各大公司里弄个副总什么的干干,只可惜当时小人太多,孔子一直是郁郁而不得志。就连在老

家鲁国公司,也一直不得任用。当时鲁国公司的实权派还是那个部门经理阳虎,孔子因为少年时被他欺辱,对阳虎在心理上一直有障碍,甚至阳虎鉴于孔子的名气邀请他去公司任职的时候,也被他模棱两可的加以推却。这里有个小

插曲,就是阳虎想面试一下孔子,于是给孔子送了乳猪肉,想让孔子去回谢时面试他,但孔子不想见他,于是故意挑了

阳虎出门的机会去回拜,谁知道回来路上两人碰上了,于是阳虎叫住他说,说你“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孔子说:“不可”。阳虎又问,“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孔子说:“不可。”翻译过来就是说,孔夫子你身怀绝学,但你自己国

家搞不好的时候你却不出力,你喜欢从政当却老是贻误时机,称不上仁智啊,孔子没有话说,只好自嘲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上辩解说,孔子是因为看不惯当时“陪臣执国命”,所以“富贵而不义,于我如浮云”,但我说不得揣测孔子其实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知道阳虎一贯看他不起,心理上对阳虎有抵触,所以不愿意到阳虎手下为任职。于是孔子这老头抱着待价而沽的心态,在等待好机会的来临。

老夫子于是等啊等,老是等不到好机会,也开始心里发躁,几乎犯下大错。公山弗扰以费邑叛,邀请孔子去做老总,孔子心动了就想去看看。弟子路听了很不高兴的说,老

师您至于吗,现在还没到穷途末日的地步吧,为什么要到公山这样小小的乱党那里去做老总?那公司小还不说,名声不好,早被纪委盯上了!您这样做岂不是违背自己理念,降了自己身价?孔子说,人家用我是看得起我,我去了后

就一定能治理得像东周一样的和谐社会了!最后还是想明白这样的叛党和自己的理念不符合,没有去,不然必为人诟病。还有一次佛肸叛,孔子又想去,还是子路拦住,孔子发牢骚说,我难道是个匏瓜,只能挂着看却不能吃的摆设?后

来看子路还是比较英明,这样的小叛党果然没有气候,孔子要去了就会很难看了。所以说,孔子这老头也的确是官迷心窍,还经常沉不住气,这一点居然还不如有勇无谋的子路。终于等到阳虎被赶出鲁国公司,孔子才算有了机会,在51岁的时候被任命为鲁国中都宰,一年后就升为小司空,紧接着又升为大司寇,真可谓是坐上了直升机般一路高升,手下弟子们也纷纷出仕为官,一时间可谓是春风得意。孔夫子在鲁国外交上也取得胜利,迫使齐国归还了所占领的土地。在孔子的谋划下,采取了堕三都的政策,也就是要削减各副总大夫下面部门经理的势力,防止像杨虎这样的陪臣篡权,只可惜没能完全成功。而齐国在外交上失败后,害怕鲁国强大,于是向鲁国公司高层行使美人计,送了80个如花似玉的美女给鲁国,当时的经理层很快被糖衣炮弹打中,个个迷恋女色,不理政事,这宣告了当时的副总季氏大夫和孔子的政治蜜月结束。孔子没办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也”,只好辞去官职,开始周游列国各大公司,另谋高就。从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美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英雄难过美人关,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丢了鲁国公司的饭碗后,孔子本以为以自己的学历和资历在其他公司里找个高管的职位应该不难,谁知道当时因为公办和私立学校太多,各大学校都进行了严重扩招,就业机会严重之严重不足,加上当时利益集团相互勾结,任人惟亲,找工作就

是找关系,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比比皆是,所谓博士生还可以抖一抖,硕士生满街走,本科生不如狗,加上孔子的那套理论完全不适合乱世,所以孔子和他的团队在春秋时期的各大公司屡屡碰壁,在外面呆了十几年,也没有捞到一个高管的职位。刚开始出去的时候还好,到了卫国公司,董事长灵公考虑到孔子曾经是鲁国公司的高管,于是给了他同样的待遇,年薪是6万俸栗。但是没有实权,也没事情可做,还有人在灵公面前打小报告。孔子混不下去,只好找到下家陈国公司,在路过匡地的时候,被人误认为是阳虎(据说是阳虎因为贩卖假奶粉制造大头娃娃被匡人追杀,待考),被匡人围困差点要了老命,孔子说破嘴皮都没用,匡人非要孔子赔偿损失,没办法,孔子只好用DNA测试才得以逃脱。经过蒲地的时候又遇到了当地叛乱,又被围困,几经过周折又返回卫国。回到卫国后,因为听说卫灵公的宠妾南子可以帮助跑官,于是偷偷去见了这个名声极其不好的女人,这件事情被新闻媒体特别是天涯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88904933.html,)大肆炒作,跟帖者超过100万,芙蓉姐姐嫉妒得要命,S型把腰都快拗断了。大家的热情就像对待后来人们对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桃色事情一样,茶余饭后必说孔子和南子,有些很八卦的娱乐记者还天天蹲在孔子家门口,狗崽队的说法油然而生。。不过这事让子路很不高兴,认为孔子行为很不检点,急得老头赌咒发誓说自己是清白的,如有猫腻,天打五雷轰。唉,

有的事情啊,你越想表白就越说不清楚,还不如不说。所以老夫子后来的经验之谈就是,“天下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说到这里,孔子的弟子也只有子路敢直面批评孔子,这师徒俩也颇有意思。子路只比孔子小9岁,长得孔武过人,性格耿直,是那种动不动就挥拳头的那种粗人。最开始的时候子路看不惯孔子作法,故意弄了个鸡冠头(是不是和贝克汉姆的一样有待考察)去陵暴孔子,孔子很狡猾,弄了些礼数把子路搞得七晕八素,最后被孔子收服,从此死心塌地的跟着孔子走南闯北。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君子尚勇夫?”孔子说,“义为之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一下就把子路说得心服口服。孔子对这个弟子还是很满意的,虽然取笑子路头脑简单,“片言可以折狱,子路是也”!但对于子路的气质还是很欣赏的,他说能够穿着破衣服和穿着皮袍子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耻辱的,也只有子路了。子路身体强壮,性格粗鲁,生性活泼爱动,特别喜欢和夫子出去旅游,在春秋各国旅行最和子路胃口了。话说回来,有子路这样的人和孔子在一起,的确对敌人有震慑作用,孔子说,自从有了子路,“恶言不闻于耳”,大概意思是有子路这样的粗人护驾,其他人不敢乱说闲话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子的学生里面,也就子路做到了亦师亦友,敢于在孔子面前提出批评。相比而言孔子虽然也算有趣,但子路的色彩好像更加丰富一点。子路

一直擅长的军事,最后也是作为将军死在卫国内乱中,比孔子早一年死的。第51 楼

孔子那些事(下)

自打鲁国公司辞职后,孔子和他的团队一直没找到好的工作,在鲁卫间折返了几个来回,处境十分尴尬。59岁的时候,孔子好不容易再次得到卫国灵公的垂青,问他怎么打仗(问阵于孔子),可惜孔子没把握这个机会,很直白的说自己不会打仗,只会作礼。于是灵公第二天就没拿正眼神看他了,“色不在孔子”,孔子很是尴尬,只好灰溜溜的离开卫国去宋国,也就是自己祖先的国家。谁知道到了那里更糟糕,本来在一棵大树下讲讲学,做做宣传,造造声势,吸引一下新闻媒体的注意,说知道惹怒宋国司马恒这一介武夫,一个比子路还要粗的粗人,把树都给拔了去,大有加害之意,孔子大骇,赶紧乔装打扮逃出宋国。夫子辞职后在各国游荡了5年,离开宋国已经60岁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心态相对转好。这次孔子是准备带领他的团队经郑国去陈国,没想在郑国都城和弟子失散,于是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找寻,结果被人嘲笑,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子贡去找孔子,有人就告诉他说,有个人站在东门外,额头长得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呢像我们宰相子产,但腰一下不

及禹三寸,“累累然如丧家之犬”,后来子贡对孔子实话实说,老头听了后呵呵大笑,说:“比喻我的样子倒没什么,只是形容我像条丧家之犬,真的是形象,很形象”!(累累然如丧家之犬,然也!然也!)孔子和弟子们在陈国呆了三年,没有任何收获,加上陈国治安不好,飞车党非常厉害,还经常发生敲头撞车事件,孔子只好带领他的团队去蔡国,但因为战乱不断,孔子在陈蔡之间往返了好几回,不得脱身。

在路上,又因为和弟子走散而被荷条丈人嘲笑。当时子路想孔子在各国来来回回为当地的旅游事业做出了贡献,也应该算是名人了,所以就直接问老农看见孔老夫子没有,谁知道老农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算什么夫子?”(想必夫子在当时应该是高级知识分子,相当于现在的学术牛人,至少是教授研究员的级别)只顾自己干活根本不理会子路,让子路很是尴尬。最糟糕的是在陈蔡之间,孔子好不容易通过弟子的努力,拿到楚国大公司的聘书,可陈蔡两国的大夫怕孔子因在他们那里受到冷遇,到了楚国这样的大公司会兼并他们公司,于是派人把孔子等人围困了起来,绝粮七日,走不出去,弟子很多生病了,孔子为鼓舞士气,还每日照常弹琴讲课,娱乐娱乐,谁知道子路憋不住火气,说“君子也有穷途末路吗?”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大怒,团队几乎要瓦解。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相救到了楚国,夫子本以为可以大展宏图,可惜运气不佳,楚国董

事长没多久就挂了,孔子团队又为楚国公司高管所不容,最后只好返回了卫国。不过这些年游历下来,弟子们受到了锻炼,很多弟子也开始被一些公司看中,比如有若被鲁国公司任用,在和吴国公司战斗中立功,也算是集体的功劳。68岁那年,孔子还呆在卫国,不过情况有了转机,弟子冉有作为鲁国将领和齐国作战获胜,公司老总季康子问冉有哪里学的指挥才能,冉有说从孔子那里学来的,(虽然我说不得找了很多资料都没有发现孔子曾经教授军事这门学科),但这次季康子相信了冉有,于是持币而迎孔子,于是经过了14年的游历后,孔子终于风光回国,但此时已是个68岁的老头了。尽管孔子回了国,但毕竟年纪已经大了,也没有被重用,而是尊为国老,也就相当于改革开放前期某大人设的中央顾问委员会之成员来发挥余热,并无实权,好在这时候的孔子也不在意仕途了,而是继续从事教育和并喜欢上了整理古代书籍的工作。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诗》、《书》、《礼》、《乐》、《易》、《春秋》,皆出孔门,通过这些课题,倒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学术新人,如子游、子夏、子木(孔子传《易经》给了他)等,总也算学术上后继有人。这些书后来都整理出版,大卖特卖,再版了N次。只可恨儿子孔鲤在老头69岁时先孔子而去(孔鲤儿子子思作《中庸》),而后一年,悟性很高的颜渊,也是被他寄以厚望的学术接班人,英年早逝,当时只有29岁,这让老头很是心痛,连呼“天

丧予!天丧予”!再后一年,鲁国射猎获麒麟,老头说这不是好兆头,“吾道穷矣!”。又过了一年,卫国乱,时任军事将领的子路在对叛党的斗争中遇害,孔子很是悲痛。在子路遇害第二年,孔子患病,子贡来见,老头说我昨夜做了个梦,梦见两柱间(殷人死葬在两柱间),估计不是好兆头,果然七日后不愈而卒,享年73岁。孔子死后,弟子自动为之守墓三年,三年后诀别分散四方,传播儒家学说。子贡为之守墓6年方离去。有的弟子不愿意离去,而是围着孔子墓而居,加上当地的鲁人几有百十家,这就形成后来的孔子故里。孔子死后,弟子们甚至把一个长得像孔子的弟子当成孔子来敬奉,可惜这位老兄后来解答不出弟子的问题而被轰了下去。看来造神运动古来就有啊,孔子的弟子倒有几分超女的粉丝味道。传说孔门弟子三千,学成六艺毕业拿到文凭的有七十七人(有名有姓),如比较知名的有子路、子贡、子渊、冉求、子若、子骞、子禽、子张、子长、子思、子容、仲弓等。当然,孔子也有糟糕的学生,如宰予(子我,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佳)。宰予能言善辩,刚开始倒很得孔子欢心,只是其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有一次孔子发现宰予白天睡大觉(宰予昼寝),孔子很生气,说:“朽木不可雕也,烂泥扶不上墙”!这个典故说的就是宰予。后来果然得到验证,宰予后来做了临淄大夫,和田常一起作乱,结果被夷其族,孔子羞于提及此人是自己弟子。

孔门弟子中历史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子贡(端木赐),其以能说会道的外交才能而闻名,曾经纵横各国,做成了保鲁、乱齐、助越王勾践破吴王夫差的大事,十年间导致五国局势大变。子游、子夏长于文学,后来也开馆授学。有一个叫谵台灭明(子羽)的弟子,长相丑陋,孔子不喜欢,以为才薄,后来倒很有出息,为政公明,治学严谨,从弟子也有三百人。孔子后来叹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老头还是很有勇气做自我批评的。

有个弟子叫樊迟,曾向孔子学稼(学种田),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又问学圃(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樊迟出去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小人,怎么尽问些低下的东西,我开的又不是农业大学,我开的是做官的学校。看来隐者荷条丈人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是有一定道理。孔子弟子中甚至有父子皆为弟子的,如子渊父子和曾参父子,这也足见孔子教学之魅力。孔子弟子及附近鲁人后围绕孔子墓建了孔庙,收藏孔子的衣冠琴车书,祭之二百年不绝,这为后来当地的旅游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后世很多过了科举考试的公务员都先到孔庙祭奠后,然后才去上任。老夫子由于主张述而不作,孔子的弟子就把当年夫子发在BBS上的言论汇编成册,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如今读来,果然字字经典,没看过的同志一定记得买本回去,上厕所的时候拿出来读几句,就会发现现在很多的成语典故

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

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最早、影响最为广泛的一学派,其创始人是孔子。他以后,"儒"又成了以孔子学说为宗旨而形成学派时的称谓。生于春秋晚期的孔子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相信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而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另外"六经"也反映了这一政治思想。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由于思想上的分歧,或对孔子学说理解的各异,出现了各立门户的情况,孔门分化了。分化的情况,韩非在《显学》中说:"儒分为八",即分为八个派别。战国时期的许多学者都出自孔门,如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等等。两汉以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政治观点的主干。 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较为保守,他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曾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于礼与仁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构成了孔学的理论基石。他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和伦理结合。对儒家说来,政治是伦理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梯,犯上作乱者鲜矣。"(《论语,学而》)忠是孝的扩大。他们认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理想的君和"圣"是一致的,政和"正"是相联的,儒家所提倡的"礼",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在“德治”方面,孔子相信只要执政者在伦理道德做出了榜样,政治自然就能搞好。当然,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从孔子起就不大探究"无"或自然的奥秘,《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他的弟子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可见孔于是很少讲关于夭命鬼神一类的问题。 一、“仁”义之说 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并且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提出要推己及人。他说:"失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就是自己想站得住、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能做得到这一步。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把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叫着"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这是一种忍让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孔子把它提到"一以贯之"的"吾道",即贯串一切的核心观念或孔学的根本宗旨。 二、“礼治”的推行 孔子主张推行“礼治”的言论很多。如在他回答言偃之问时,就明确表示:“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又如颜渊“请问其目”,孔子又答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和仪又是统一的,礼是根本的,仪是从属的,仪是礼的"节文"或形式,或者说仪是用行动规范和礼节的形式来巩固和体现社会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礼的实现既靠强制的力量,又靠习俗力量,是内外结合,所以礼又和乐相连。孔子,"克已复礼"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社会"。 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先进》)。即用礼来治国。就是主张建立一种"礼制",

孔子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探微 摘要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孔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政治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发展起到了的重要的奠基作用,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耀千古,昭示后人。本文拟将其政治思想有关理论相结合作一初探,以期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孔子论语礼仁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积极地对社会动荡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并且试图找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试图改变“无道”的政治现实,他试图全面地说明和解决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及政治本质、国家政治制度、统治方针和方法、统治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等基本的政治问题,它的理论完整自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他的思想和学说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并一直延伸到今天,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历尽曲折,但依然光芒不减。 一、仁—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仁政”是借家政治伦理思想中的核心范畴。“仁”是孔子所发现的人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自觉性畜他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入手来建立“仁”的范畴。从以“孝锑”为特征的亲亲人伦开始,他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孝梯原则的荃础上,孔子又进一步把这一原则推广、扩大到由关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到关切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一切人,进而便又形成了孔子“爱人”、“爱众”的主张,这也是孔子“仁”的第一个含义即爱人为仁:“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孝”进行阐释,反映了对孝文化多种功能的重视,并希望以此来构成一张维护社会和谐温馨的伦理秩序网络。 孔子所说的仁的概念,还有另一种含义,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同样是《论语·颜渊》记载了颜渊请教老师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的这句话,重点在于克己,也就是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孔子一方面强调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阶级应该在政治上采取服从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统治者宽以待人的必要性。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孔子仁学的实质,是从道德的层面上理解国家与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二、礼—“仁”的表现形式和人的行为准则 要确保仁者“爱人”这一根本思想得到贯彻,必须在鼓励人们自觉行仁的基础上,对各阶级阶层、各社会范畴的行为,提出规范,予以约束。孔子将“礼”视作“仁”得以实现的方式和得以表现的手段,同时认为礼在规范人们行为的过程中,能够帮助人们树立“仁”的思想。因此,他说“克己复礼为仁”由于礼的这种作用,孔子便把礼由社会伦理规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政治伦理规范。他认为所有的统治者都应该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即“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软户。统治者根据礼的规范治理国家民众,就能够获得民众的薄敬和服从,正所谓“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

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天下第一人。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古代率先打破“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文化格局,提倡在平民阶层中普及文化教育,而且身体力行。孔门师生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一时成为显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学派的‘儒家’。儒家思想经历朝历代演变,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颜渊(孔子门生)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子贡(孔子弟子) *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 宰我(孔子弟子) 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战国思想家) 自有生以来,未有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荀子(战国思想家) 彼大儒者,虽隐于穷阎漏屋,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雄,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是大儒之征也......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荀子.儒效》) 司马迁(汉代:历史学家,文学家)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韩婴(汉代韩诗学创始人) 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遥于无形之乡,倚于理,观人性,明始终,知得失,故兴仁义...(《韩诗外传.卷五》) 王充(汉代思想家,文学理论家) 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论衡.本性篇》)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子则继承发扬孔子的思想,“乃述唐虞、三代之德”(《史记?孟子列传》),希望以“王道”之德政而不是以“霸道”之力政来结束战乱,统一天下。孟子在政治上伸张的道德理想主义,虽然当时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在现代也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是孟子的政治纲领,王道思想是他的政治理想。民本、仁政和王道,三位一体,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1.民本思想: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兵祸连结,人民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在这种兵祸连连的状态下,统治者只顾争城夺地,不管百姓死活。“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孟子?梁惠王上》)在这种情况下,民心思定,社会渴望统一。孟子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希望国君能行王道,爱护人民,救民于水火,在仁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民归之,如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民本思想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仁政学说的其他内容大抵源于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并非孟子的发明,孟子以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等都曾论及民本思想。

孟子的贡献在于深刻、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最终纳入到施政纲领中。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孟子深刻地意识到民心向背的作用,认识到统治者要巩固政权并进而统一天下,就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此他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心必身。”(《尽心下》)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民为贵”的思想,大胆地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里,人民位列第一,可见,在孟子眼中,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强调君主要与民同乐。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以周文王和夏架为正反例,向魏惠王讲解了“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民欲之偕亡”,“岂能独乐”的道理。孟子认为,国君要想使老百姓尊爱自己,归服自已,必先爱民,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在孟子看来,与民同乐是一个贤明君主必备的品德。 2.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保民”、“养民”和“教民”是孟子提出的施行仁政的具体纲领。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战乱频繁,兼并战争不断,苛税徭役繁重。他面对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痛心不已,呼吁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救人民于水火。 孟子所说的“保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要求减轻刑罚和赋税。孟子对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11111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 在西方,当古希腊文化蓬勃发展的时,在遥远的东方正处于春秋战国时候的中国,也出现了文化的繁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古希腊有带着光环的亚里士多德,中国也有被后世称颂的孔老夫子。下面就主要比较一下孔亚两位大家的政治思想。 一、政治学说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治理问题 (一)孔子的人治思想 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人治”,即“圣王之治”。他非常重视统治者个人的表率作用,认为“为政在人”。“人治”是维护“礼治”、提倡“德治”的必然结果。孔子主张的“圣王之治”包括三层意思: (1)天子立法。“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制礼作乐的立法权应归天子掌握,出兵讨伐等军事行动权也应由天子决定,其他人无权涉及。 (2)人存政举。“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论语·中庸》)。其意思是:最好的制度和政策,是西周文王、武王时的制度和政策,这些都记载在典章之中。只要文王、武王这样的贤人存在,那么,他们的政治就能实现;没有这样的贤人,政治就无法实现。 (3)身正令行。孔子认为,政治是一种上行下效的关系,榜样的力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孔子心目中的圣王主要包含修身、无为、法天、无私、安民等内容。在孔子眼中,“圣王”的内涵可以简单分为两个方面,即“内圣”(修身)与“外王”(治国),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但“圣王”的基础、根本却是“修身”。 (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人治”与“法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坚持“法治”。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系统论述法治的思想家。他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正义是城邦的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人类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就会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也就不可能有优良的生活。“国家的存在是为了过美好的生活——它的目标或目的是公民们的福利。由此很容易推断,政府应该为美好的生活立法,所有公民的福祉都应该得到国家行为的保证”。对个人来说,城邦的善是最高而最广的。亚里士多德的善政,首先是一个道德意义上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善政与正义相联系。“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世上一切学问和技术,其终极目的各有一善;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整治团体的存在并不由于社会生活,而是为了美善的行为。“而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入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 二、政治学说的核心理念在于努力追求 (一)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观的目的是“三个合一”。“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大致意思是指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遵循适度平衡的原则。“中庸”可以说是孔子所持有的一种积极而不激进、执着而不偏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折中

对孔子的仁义思想的评价

对孔子的仁义思想的评价 《论语》?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的仁义。也就是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当然,“仁”还有其他解释,比如“克己复礼谓仁(《论语?颜渊》)”。但是,不论仁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仁必然存在着一个对立面——不仁。什么是不仁?套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爱人者不仁”、“不能克己复礼者不仁”。 所谓“爱人”,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合。为此,孔子在构建仁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以“爱人”为其核心,主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并推己及人,施之于人类乃至万物,从而保持了一种既有着严格等级秩序而又充分体现“仁爱”精神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可概括为:其一,爱亲。即血缘亲情之爱孔子所说的“礼”,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公共秩序而对社会成员进行规范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来解说“礼”,实际将“复礼”的历史重任交给了重要的一个群体,即“君子”。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理想境界不是“仁”,而是“圣”。“圣”的根本要求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而在孔子眼中,唯有道德纯厚、大公无私的尧舜才能称得上“圣人”。但“仁”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值得付出毕生的努力甚至宝贵的生命去实现的人生目标,犹如人生航程中的灯塔。孔子主张重仁义而轻功利,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形象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践“仁”的榜样——君子。 历史的每一次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结构不断解构的时期,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伦理道德沦丧的现实。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出现了违背道德原则的“贱妨贵,少陵长,远间近,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的行为,孔子将“礼崩乐坏”归因于每一个道德自觉意识的失落。为了让人们重识道德和重拾道德,孔子将“仁”概括为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因而此时之“仁”是包含众德的最高观念,也就有了“仁”即“全德”的说法。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涵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与“仁”一样,“义”也要高于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不是说不可以要利,相反,孔子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富贵如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见孔子对“义”的看重。 孔子所谓的“仁义”,其根本在于“人心”,只有学习者的内心接受并贯彻于自身,仁义的精神才能在社会中推行。故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孔子不仅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也开启了战国时期重知识、重人才的新时代,他在文化史上的贡献,实在难以估量!历经两千多年的代代相传而延续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的最深厚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并成为了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信条和道德准则,并将是一种中华民族永葆生机的宝贵的思想养料。 当今世界,世界性的生态危机加重,人类的精神家园极度贫困!面对全球问题的困扰,人类将何去何从?关于这一重大而严肃的问题的解决,我们完全可以从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得到一些答案。当然,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拿来主义”,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批判的继承,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一、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1、孔子生平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生而首上顶”,故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尽山东曲阜东南),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载,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封国)的贵族,时因宋国内乱,祖先避难于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所以曾曰:“吾少也贱”,但其却“十五至于学”,大约30岁时开始从事私人讲学。51岁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司空、大司寇。54岁去鲁,带弟子周游列国,凡14年,曾去过宋、卫、陈、蔡、齐、曹、郑、浦、叶、楚等国,主张皆不受用。“宝剑折断,铩羽而归”,孔子68岁回到鲁国,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孔子精通“六艺”,与其弟子言行语录及思想保存在《论语》之中。 2、主要思想 ①伦理观与政治观。 “仁”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何谓“仁”呢?在孔子看来,就是要“爱人”;“恭”、“宽”、“信”、“敏”、“惠”也为仁;“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必有勇”;“仁者无忧”。总之,他所说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只有全部美德的总和才能构成“仁”。因此,追求做一个完善的人,是孔子自始至终的理想。修身需要仁,为人处世也要仁,“仁”的终极关怀是治国安民,此谓之“大仁”。由此可见,孔子将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了起来。正如儒家的宗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内含一种献身政治、关怀黎民百姓的济世情怀。 孔子拥护周礼,正如他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他眼中的礼却在含义、范围上均与西周不同,所以又表现出了对周礼改造的一面。首先他所说的“礼”基本上是礼仪、礼制,突出了现实政治的含义,淡化了西周时代崇敬鬼神的色彩。他认为应发挥礼在调和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作用,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第二,他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西周时代讲究“礼不下庶人”,而孔子却主张不分贵贱的“齐之以礼”,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原有的重要的一条界限。孔子认为只有恢复“礼”,才能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谐局面,这是孔子的正名思想。他站在时代的门槛,面对现实的混乱,还是向前望了望,却终究没有继续前行。 孔子继承了“孝”的道德观念。“孝”是“仁”的一种要求,并且把“孝”与“为政”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为政就是要把“孝”的精神推广于政治,在家孝亲也是为政。 此外,孔子还突出了“德”的政治含义。“德”原来有“揖让”、重视文治和不尚暴力的含义。孔子崇德尚文,反对武力征伐,反对春秋霸道的盛行。只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才是德政,才能达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统治效果。 综上几点可见,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与其政治思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伦理道德是实行政治教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②人生哲学观. 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没有完全摆脱西周时代“天”的观念,但他却没有谈到“天”的意志一类的话,而且谈“天”时总是与个人命运联系起来。如其弟子颜回去世,孔子曰“天丧予!”;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关于孔子思想的评论

最近于丹《〈论语〉心得》说的人很多,看了一遍书,觉得于丹并未说出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看到这本书真的要哭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孔子的误读,造就了今日中国的酱缸文化。真的到彻底廓清孔子思想真相的时候了! 孔子哭了!孔子早就应该哭了!因为我们的愚蠢和无知,因为我们的误读,不仅让孔子和孔子思想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笑话,也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笑话: 孔子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个快乐的人。《论语》开篇强调“悦”“乐”“不愠”四字,给中国传统文化定下了快乐的基调。由此,中国文化便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日本的“耻感文化”区别开来。孔子是个懂得快乐精神的人,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取瑟而歌”,喜欢唱卡拉ok。孔子不仅不是一个刻板、无趣的老学究,他还为我们证明了这样的事实:快乐不仅是一种生活理想,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孔子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个率真的人。他憎恶虚假与伪善,他说:“把怨恨隐藏起来,表面上装作对人家友好,我对这种行为感到耻辱。”所以,他会对粗鲁无礼的人大发其火,甚至动手打人,“用手杖击打别人的小腿”。 孔子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中国社会理想的奠基人。他期望政治统领社会,学术统领政治;他期望学术源于公众,不受政府钳制。周公是他理想中的政治领袖,创建了西周礼制,孔子的梦想,就是复兴周公之道。梁启超说:“西方为法治,中国为礼治”。同为治理社会的方法,礼治、法治实在难分优劣。所以孔子认为:“以法令引导民众,用刑法规范社会,民众只求免于受罚,不会有任何道德责任。而以德行来引导他们,用礼制来规范社会,民众便会感受到道德责任,内心因为认同而归依。”家庭都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何况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我们治理国家的模式,近百年来都在向西方模仿、抄袭,这称得上现代中国的最大悲哀。 孔子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个真正懂得好政府的人。子贡问政时,孔子回答“一个好政府应该有充足的粮食、足够的军备、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去掉一项,先去哪个?”“军备。”子贡又问“如果不得已还要去掉一个呢?”孔子答“那就舍去粮食吧。因为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但是,如果民众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不能成立。”孔子回答得多好!他还告诫后人:“国家有道,贫穷与卑贱是一种羞耻;但国家无道,富有与做官都是令人耻辱的事情。” 孔子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的思想,为中国迎来了一场彻底的社会和政治革新。他强调不以出身,而以德行和才能选择从政者;他认为统治者不应为自己敛财和攫权,而要设法给民众带来福利与幸福。在他的思想引导下,他去世后的几个世纪内,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从中国的大地上消亡了。 孔子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是个完全的人道主义者。他崇尚的不是神道,不是君道,是完全的人道。他说的“仁”是人心的境界,两人为仁,仁者爱人。只有这样的礼乐之世,才会君臣有义、父子有恩、兄弟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仁”成为中国方式的宗教。“殷人尚鬼”,到孔子时,他给中国人建了另一座教堂。这座教堂信的不是上帝圣灵,而是家族宗庙。在他的宗教信念中,谁都能做尧舜,人人可成佛陀。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完整)总结对孔子的评价(最完整最实用),推荐文档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故各家对孔子的毁誉不一。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者均推尊孔子。门人中以子贡为代表,他对孔子赞美备至,奉如天人,把孔子比拟为高天、日月、木铎,凡人是永远不可企及的,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然而当时民间一般看法认为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战国末期大儒荀子,虽然其礼的思想根源于孔子,然而他有浓厚的“法”思想的成分。他以继承儒家正统自任,称颂孔子,认为孔子的美德永远不可泯灭。但他贬斥子张、子夏、子游为“贱儒”,批评子思、孟子。他的著作多处称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借孔子之名表达他重视礼法和“亲贤用知”的思想。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先秦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上述先秦诸子对孔子的毁誉褒贬,各持己见,正是反映了当时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兴盛景象。这与汉以后独尊儒术的局面则截然不同。 秦汉评孔 秦汉时代是儒学发展中的关键时期。在先秦,孔子只算是诸子之一,儒家虽号为“显学”,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居于统治地位,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儒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秦始皇虽焚书坑儒,但秦朝博士中有许多儒生,祖述孔子,传播儒学,秦尚法术,儒学并未居于统治地位; 2.西汉前期,崇尚黄老,博士诸儒具官待问,未见尊显; 3.汉武帝以后,定儒术于一尊,此后进入儒学统治时期。 汉代儒学的特点是: 1.融摄百家,综合吸取诸了各家之长来充实儒学,使儒学更加丰富; 2.由于定儒术于一尊,孔子的地位愈来愈高; 3.神化孔子和经书,使孔子由圣人变为神人,经学变为神学。

读《孔子再评价》

读《孔子再评价》 李泽厚先生的《孔子再评价》一文,通过分析孔子生活年代背景、孔子思想内容及特点,对孔子思想做出了较为客观中肯的评价,并根据当时社会情势,分析了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礼”的特征 作者首先介绍了周礼的特征、意义和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背景。周礼自原始文明延续而来,自周代确立,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周礼在长幼尊卑方面严格规定要求差别与秩序,经过发展,既维护了当时少数贵族和地位较高者的权威和利益,又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注重平民利益,总体上又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秩序、维系社会的生存发展。 周礼即孔子所维护的礼仪体系和原则。孔子维护该一系列“礼治”,根本上是希望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出于春秋时期客观社会背景,氏族互相吞并,“礼崩乐坏”,周礼所服务的氏族统治体系逐渐破坏,社会的稳定秩序也不再平稳维持。孔子维护周礼的追求包括:第一,政治上,他维护原有的统治秩序,根本目的是希望减免战争动乱,保护人民安全与财产;第二,经济上,他维护原有的经济结构,反对贫富过度对立分化、主张财富与政治血缘身份相符,即希望以经济秩序维护政治秩序,减免因秩序破坏而引发的动乱与冲突。 根据孔子维护周礼的目的来看,表面上,周礼和旧氏族统治体制维护了贵族的利益,孔子也由此支持了贵族和既得利益者;但是实际上,周礼和旧氏族统治体制较后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体制又具有更强的民主性和人民性,而且维护旧的统治秩序可以减免由秩序破坏而导致的冲突与动乱,能够维护人民当时既有的利益与安全。根据孔子维护周礼的方向来看,孔子既看到政治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与体现,又重视到经济为政治的基础。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都有其主张和看法;在基础与体现两方面,都付出了重视与希求改变的努力。 孔子维护周礼,主观意图、努力方向和部分客观结果都为好,但是整体上,违逆了社会体制发展进步的历史规律,故而孔子完全恢复旧制度的计划也必然得到失败。直到后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以后,孔子思想的重提,在服务统治者和稳定秩序的同时,也保障了一定的人民权益,才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发挥了重要

概括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doc

概括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出自《论语为政》篇,大意是,如果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虽然也能免于犯罪,但会丧失羞耻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乐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不仅不会犯法,而且有羞耻心。 在这里,孔子将齐之以刑与道之以政相应,将齐之以礼与道之以德相应。这样就有两种治国方案,一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其效果是民免而无耻二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其效果是有耻且格。 从效果看,二者的高低上下之分显而易见。这是否意味着孔子主张放弃第一种方案而独用第二种方案呢?答案是否定的。否则他就不会担任鲁国司法长官大司寇了。在这里,孔子是想告诉我们,相对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更加根本、更加重要,应该成为治国的主要方式。所以,孔子治国理念的基本思路是德主刑辅。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四种治国方式可以分别简称为德治、礼治、政治(以政令、制度来治国)和刑治,它们是有深刻的人性基础的。 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就注意到人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国语晋语》说: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厚就是增长、发展、培养。既然性值得厚、需要厚,那么说明它有积极的一面,或者说善的一面。战国中期孟子的性善论,正是从这一传统发展而来的。另外,《尚书召诰》曰: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节就是节制,性既然应该节、需要节,说明它有消极的一面或者说恶的一面。这正是战国末期荀子性恶论的滥觞。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貌似针锋相对,其实并不矛盾,他们

只是看到人性中不同的侧面而已。 既然人性中有积极的、善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恶的一面,那么健全的、合理的、理想的治国方案应该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节制消极的、恶的一面。孔子的四种治国方式正符合这种要求。具体言之,德治和礼治的功能主要是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其中德治有利于人们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呈现、发挥出来,礼治可以帮助人们对其加以文饰、美化与升华。政治和刑治的功能则在于节制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其中政治强调防患于未然,刑治重在惩罚已然之恶行。 如果以德治、礼治所促发的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所占的比重高,那么需要政治、刑治所限制的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所占的比重就小。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重德治、礼治而轻政治、刑治了。 在具体治国中,孰重孰轻,孰缓孰急,则在于社会现实。天下有道,则德治、礼治所占的比重居高;天下无道,则政治、刑治的比重居高。高明的政治家就像调音师,能够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吗? 曾几何时,《论语泰伯》篇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被视作孔子提倡愚民政策的铁证反复提及。实际上,这是后人曲解了孔子真意。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它体现的是孔子的重民、爱民、知民思想,与所谓愚民思想风马牛不相及。

如何学习孔子的思想以及后人的评价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3、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4、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商周秦汉(西汉,东汉)晋(西晋,东晋)北朝( 前秦,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南朝(宋,齐,梁,陈和后梁)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先后与辽、金,西夏并存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 25-220 三国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晋 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朝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北齐 550-577 西魏 535-557 北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902-979

宋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

子世家》。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

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

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

孔子姓孔(祖父字孔,以其为氏),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