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竞赛实施方案范文1: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实施方案范文1: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实施方案范文1: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实施方案范文1: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实施方案范文1: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一、活动主题: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二、活动目的: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内容,推进我院大学文化建设。为此,我们计划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

三、活动目的与意义:

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

四、活动时间:

初赛:第一场

决赛:第二场

五、活动地点:

初赛:新教

决赛:大学生活动中心

六、活动对象:

全校对所有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同学都可报名参加,三人

为一队。

七、活动筹备:

4月,全社动员,收集好参考材料,准备题库。

5月9日,整理复印材料;做好海报宣传活动。

5月15日,汇总报名参加这次活动的人员名单。

八、活动流程及规则:

1、选手到场;选手需提前一小时到场(抽签决定编号,介绍比赛环节事宜)

2、观众入座,评委记分人员入座,比赛正式开始。

3、比赛环节设置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集合众人智慧,广采百家之长,故设第一环节:集思广益;传统文化中又注重直抒胸臆,勇于谏言,故设第二环节:谁与争锋;中国人是有智慧的,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积攒,给了人们生活的秘密锦囊,故设第三环节:智慧锦囊;

4、比赛环节

a、第一环节:集思广益!

共20题,每题10分。待主持人读完问题后各组选手一起用答题板作答,听主持人口令,一起亮题板。分数最高的两组直接晋级下一环节。分数排名三至六的四组选手分别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快问快答”晋级大比拼,得分较高的两名选手所在组晋级下一环节。

“快问快答”比赛规则:全为判断题,一分钟时间,主持人提问问题,选手只需回答对或错,无须解释。时间到,停止发问和答题。每题一分。

(第一环节得分归零,进入第二环节)

b、第二环节:谁与争锋!

共20道题,待主持人读完问题发出信号后四组选手进行抢答,答对一题得十分,答错一题扣五分。分数较高的两组选手晋级下一环节。分数较低的两组选手进行中华传统才艺展示,由大众评委投票,票数较高者所在组进入下一环节。(注:若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则附加题目两两pk)

大众评委:观众入场前每人都将随机分到一个号码,此环节在选择大众评委时由两组选手随机选取23名。参与观众都可获得小奖品一份。

c、第三环节:智慧锦囊!

共六组题,分别为诗歌著作、节日风俗、饮食娱乐,风景名胜、文化生活、历史人物六大类别,每个类别十道题。选手根据上一环节得分的高低先后选择其中一个题目类别,题目分值及个数分别为10分题5个、20分题3个、30分题2个。每组选手均需在所选类别的十道题中选择六道题目进行回答。此环节有三个锦囊,每组选手只有一次机会选择其中一个锦囊进行求救。根据得分排出状元,榜眼,探花!锦囊:一场外求助(选手任意拨打一电话求助,时间为一分钟)二去掉一个错误答案三了解现场大多数人的选择(注:同分值者,附加题pk)

比赛结束,颁奖。

九、活动预算:

十、注意事项:

1、人员调配,记分合分人员保证公平公正。

2、题目尽量多准备,以防不时之需

3、维持现场秩序

4、参与的观众都可获得小奖品一份

知识竞赛实施方案范文2: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方案活动目的:以有奖问答的形式,促使员工深入学习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形成人人学安全,人人懂安全的良好氛围。

组织安排:

项目:xxx

队别:xxx

责任人:xxx

安全知识竞赛参赛队:

xxx部xxx部

xxx部xxx部

xxx部xxx部

质保财务采购联队

工作小组分工:

仲裁:

记时员:

记分员:

活动地点:公司多功能厅

一、赛程安排:6月15日

二、活动形式:

1.参加此次竞赛的共有7支代表队,每代表队于6月14日前将人员的名单报安保科马涛。

2.每支代表队分别由1名科长、1名部门兼职安全员与2名基层员工组成。质保财务采购联队由3名安全员外加1名科长组成。

3.竞赛的题型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冒险题三种,另准备加赛题20题,作为最终个别队比分一样时使用,加赛题每题20分,答对加20分,答错不得分;

4.必答题每队必须回答4题,每题为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由参赛人员依座位次轮流作答,队员不得提示,答题时间为30秒;

5.抢答题为14题,由各队按抢答器自由抢答,队员或互相补充。每题为20分,答对加20分,答错减20分,答案由主持人公布,答题时限为60秒;

6.冒险题共有40题,每队有两次机会在40题中选择一题回答,题目分值为10分、20分、30分,选择时只报题号即可,答对得相应分值,答错扣相应分值,答案由主持人宣布。每题答题时间为60秒;

7.各种比赛用的题目事先由公司安保科编制知识竞赛复习资料于6月8日前下发到各部门,原则上比赛的题目都来源于复习资料,只改变提问的方式。题目的内容主要包括:新颁布及常用的法律法规;安全用电、气知识;防火、灭火知识;公司内部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一般常识等;

8.为了以示公正,各参赛队伍在比赛现场以抽签的形式决定座次,答题的顺序按抽签的结果进行。各类题目用信封装好并封口,待抽签后,主持人宣布比赛正式开始时才可以拆开;

三、比赛纪律:

1、回答必答题及冒险题时,只有在主持人宣布“请回答”或“开始”时才可以按抢答器或站起回答,否则视无效并扣5分。

2、选手回答问题必须站立,答题完应说“答题完毕”,不可再作补充。

3、各参赛队伍必须服从评委及主持的一切评判和指挥,严禁在现场发生争执以及出现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否则将对违纪参赛队伍进行考核并取消比赛资格和成绩。

4、比赛时,除参赛队队员之间可以代替队员回答和给予提示外,其他人员不准作任何提示,一经发现将取消该题的回答成绩,并对相关观众予以警告,勒令离场。

5、如出现比分一样的情况,则采取加赛的形式,决出优胜者。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两名

三等奖三名

知识竞赛实施方案范文3:法律知识竞赛一、活动意义

为了迎接我校第二届社团文化节的到来,也为了给各位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丰富同学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了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使之成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理性公民,黄山学院青年法学会特举办此次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二、活动背景

伴随着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法治建设也日愈呈现出日新月异的一面:刑法第五次修正案的颁布,物权法草案的全民参与讨论,越来越多的法律付诸实践,这无不显示着法律、法治

等概念已经日益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日益和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着眼于我们在校大学生,尽管众多高校在大学阶段已经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并加强了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但事实上却鲜有大学生真正地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于是,侵害大学生合法利益的不法行为便常有之,而大学生面对自身合法利益的侵害采取躲避、忍让态度的亦常有之。针对这一情况,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就是企图打破常规的法律知识宣传模式,提倡新颖有趣,力求争取最大程度的人员参与,在校宣传日常实用的法律知识,提高在校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律素质,树立其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真正使法律知识的学习在大学生中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实践法律,在法律中享受生活。

三、活动前期准备

1、活动策划筹备;

2、活动宣传工作;

(1)传单、海报宣传

(2)横幅

3、试题征集;

4、联系赞助单位;

5、联系各院系学生会,社团联合会

四、活动流程

比赛环节重于新颖,力求提高参与度。

我们此次活动在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力求在比赛的各个环节有所创新。因此,在策划上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

够真正地把握信观众的兴趣导向,使其参与到活动中,融入到活动的气氛中来。因此我们策划活动采取以下流程:

(一)主持人工作部分:

1、由主持人介绍到场的嘉宾(依次由校、院级领导到学生会干部、法律协会干部)以及本次活动的背景、目的和预想的活动效果。

2、主持人向到场的嘉宾和同学们问好,请嘉宾代表致辞,寄予希望。

3、进入比赛介绍和参赛人员介绍,及其参赛顺序。

4、由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二)进行比赛

1、初赛阶段

(1)比赛时间

(2)比赛地点

(3)比赛过程:通过笔试的形式,以成绩的高低留下30位同学,每3人自由组合分为10个小组进入决赛.

2、复赛阶段

(1)比赛时间:

(2)比赛地点:

(3)比赛过程:

第一轮个人必答题:共设十套题,由各组按顺序任意选择,每套三道题,每题十分,每人一题;

第二轮选答题:每组可选10分、20分、30分、40分的题目进行作答;第三轮抢答题:每题10分,共10道,答错扣10分;

注:(1)在复赛的10组中要淘汰5组,剩余5组进入决赛。

(2)若比赛最后有得分相同的小组,可增加风险题进行淘汰。3决赛阶段:

(1)比赛时间:

(2)比赛地点:

(3)比赛过程:

第一轮:“个人必答题”

主持:宣布本轮竞赛方法,由×××发给各位评委本轮题目及标准答案。

1、本轮共设题5套,每套题内有6个题目,每个选手答2道题,共进行2个回合,每组每个回合选择1套题,可自由选择题号,三位选手轮流作答,每人答题限时10秒。由第一组开始。

2、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扣分。

3、选手答题时,本组、其它组选手及观众不得提示、暗示或进行其它作弊行为,如有发现,作弊队员所在组扣掉20分。

4、如遇争议问题,由现场评委评判。

观众现场互动参与题:

参与方法:主持人念题,知道答案的站起来回答,谁先答对,谁有奖品,现场发奖。

第二轮“集体必答题”

主持:宣布本轮竞赛方法,发给各位评委本轮题目及标准答案。

本轮共设题5套,每套题内有4个题目,共进行二个回合,每组选择1套,可自由选择题号,三人一人答题为主,其它队员

可补充,每组答题限时20秒。第三轮“抢答题”

主持:宣布本轮竞赛方法,发给各位评委本轮题目及标准答案。

1、本轮共设题20个,各组在主持人念完题、并说开始后,自由抢答。

2、答对一题加20分,答错一题扣10分。

3、小组答题时,小组成员可商议,其它组员或观众不提示或进行其它作弊行为,如有发现,作弊队员所在组扣掉20分。

4、如遇争议问题,由现场评委评判。

观众参与题:

参与方法:主持人念题,知道答案的站起来回答,谁先答对,谁有奖品,现场发奖。

第四轮“按分值选题作答题”

主持:宣布本轮竞赛方法,发给各位评委本轮题目及标准答案。

1、本轮按10分,20分,30分三个分值设题,每个分值有五道题。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分值选题作答,三人一人答题为主,其它队员可补充,每组答题限时20秒。由第一组开始。

2、按所选题的分值,答对得相应分数,答错扣相应分值。

3、小组答题时,小组成员可商议,其它组员或观众不提示或进行其它作弊行为,如有发现,作弊队员所在组扣掉20分。

4、如遇争议问题,由现场评委评判。

第五轮:案例分析题(30分,由评委给予打分)

观众参与题:参与方法,主持人念题,知道答案的站起来回

答,谁先答对,谁有奖品,现场发奖。

注:1、在决赛的5组中要淘汰2组,剩余3组分别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2、若在比赛最后有得分相同的小组,可增加风险题进行淘汰。

3、每次比赛的记分方法:每组初始100分,按照得分情况加减。

4、统计分数,宣布得奖的小组。

5、主持人致结束词,活动结束。

五、赛场分工

1、会场的管理

有专人负责会场的秩序安全,有专人负责后勤服务,能确保此活动的安全、有序、快乐的进行。

2、统计分数

安排若干名同学负责记录各个小组的得分,进行全程透明的记分,以达到公开、公正、公平的效果。

六、参赛方式

初赛、复赛、决赛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3人。

七、参赛对象

全校学生。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1个小组):法律知识竞赛获奖证书及精美奖品

二等奖:(1个小组):法律知识竞赛获奖证书及精美奖品

三等奖:(1个小组):法律知识竞赛获奖证书及精美奖品

互动纪念礼品:精美奖品等。

联系校团委及各院系团总支,获奖证书加盖xx章青年法学会

语文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八年级语文知识竞赛 班级姓名总分 1“民贵君轻”之说是由 ___ 提出的。() A韩非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2“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中的"杏坛"指的是( ) A孔子讲学的地方 B古代祭祀的场所 C宣传佛教的场所 D皇家花园 3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 A史记 B春秋 C资治通鉴 D汉书 4儒家学说思想核心在于___,而道家学说思想核心在于___。() A道仁 B 博爱思辨 C 仁空 D 仁道 5“一门三文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是指谁?( ) A、曹操、曹植、曹丕 B、苏洵、苏轼、苏澈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苟鹤 6 罗贯中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官场现形记》 D《儒林外史》 7我国古代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 ) A、妇女戴的头巾叫做“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D、源于一个叫做巾帼女子的典故 8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___()A儒教 B 道教 C 明教 D阴阳教 9《水浒》中,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 ) A斩首 B凌迟 C刺配 D宫刑 10袈裟为什么也叫百衲衣 ( ) A外来词语的音译 B能装很多东西 C由许多块布补缀而成 11“四书”不包括( ) A《诗经》B《大学》C《孟子》D《中庸》 12孟母“三迁”最后一个地方是 ( ) A 集市 B 学堂 C 墓地 D 衙门 13《清明上河图》是一幅 ( ) A历史事件画 B自然风光画 C人物特写画 D社会风俗画 14《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哪一个季节()A春B夏 C秋D冬 15《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 ( ) A帝王 B社会名流 C诸侯王D士大夫16"三过家门而不人"是哪一历史人物的故事 ( ) A禹 B舜 C尧 D夏启 17"七月流火"指天气 ( ) A转热 B转凉C舒适 1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不蠹"是什么意思 ( ) A不生虫 B不衰老 C不腐烂 D不生锈 19、“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 ) A法家 B儒家 C 墨家 D纵横家 20、“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 ) A古筝 B琵琶 C古琴 D箫笛 21、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 A论语 B春秋 C诗经 D史记 22、“小李杜”指()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 (2018.1) 注:比赛试题参照题库内容,但有可能超出题库范围,备赛时请尽量丰富备赛内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 一、选择题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A.射B.御C.礼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 4.“豆蔻”是指(A)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 5.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 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7.“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 8.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A.嵇康B.曹植C.山涛D.阮瑀 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C) 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 1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A.周易B.尚书C.史记D.尔雅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A.慧思B.慧能C.神秀D.玄奘 12.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 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 13.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 A.汉元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明帝 14.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 A.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 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 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测试卷(答案在后)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D) A、《归园田居》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岳阳楼记》 2、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 A、笙 B、笛 C、萧 D、芦笙 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 A、60岁 B、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11、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 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4、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5、《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 ) A、吴 B、贾 C、王 D、史 16、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C ) A、崔驷 B、崔瑗 C、崔醒 D、崔寰 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8、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 A ) A、白鹿书院 B、石鼓书院 C、应天俯书院 D、岳麓书院 19、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B ) 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完整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130道题)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 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 8、孔子是哪国人_B_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10、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 A.21 B.23 C.24 D.25 11、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12.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13、七月七日长生殿,_C_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14、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1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16.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7.“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8、“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A_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9、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_B_ A、清 B、元 C、唐 D、宋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继承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并且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 A、《归园田居》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岳阳楼记》 2、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 )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 )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 A、笙 B、笛 C、萧 D、芦笙 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 A、60岁 B、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 11、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 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4、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5、《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 ) A、吴 B、贾 C、王 D、史 16、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 ) A、崔驷 B、崔瑗 C、崔醒 D、崔寰 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说明:竞赛时间为4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B) A、《礼记》B《中庸》C、《周易》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A) 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 8、孔子是哪国人(B)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11、七月七日长生殿,(C)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12、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1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14、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5、“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6、“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7、“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项目策划书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策划书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内容,推进我院大学文化建设。为此,我们计划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 三、活动目的与意义: 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 四、活动时间: 初赛:第一场 决赛:第二场 五、活动地点: 初赛:新教 决赛:大学生活动中心 六、活动对象:

全校对所有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同学都可报名参加,三人为一队。 七、活动筹备: 4月,全社动员,收集好参考材料,准备题库。 5月9日,整理复印材料;做好海报宣传活动。 5月15日,汇总报名参加这次活动的人员名单。 八、活动流程及规则: 1、选手到场;选手需提前一小时到场(抽签决定编号,介绍比赛环节事宜) 2、观众入座,评委记分人员入座,比赛正式开始。 3、比赛环节设置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集合众人智慧,广采百家之长,故设第一环节:集思广益;传统文化中又注重直抒胸臆,勇于谏言,故设第二环节:谁与争锋;中国人是有智慧的,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积攒,给了人们生活的秘密锦囊,故设第三环节:智慧锦囊;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 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 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 铜鼎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 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 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 10、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B赤城山洞C青城山洞D双河洞 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 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B 甘肃C陕西D山东 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A笙B笛C萧D芦笙 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 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 A黄色B 紫色C红色D蓝色 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一、选择题 1. 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4.迄今所知,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 )。 A.陶文 B.甲骨文 C.简牍文 D.金文 5.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先秦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节仪式和礼仪制度。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为( )五类,称为五礼。 A.吉、凶、军、宾、嘉 B.温、良、恭、俭、让 C.恭、宽、信、敏、惠 D.天、地、君、亲、师 6.中国是个文明古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悠久历史,但古乐曲是五声音阶,同西方的七声音阶有别。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 )。 A.仁、义、礼、智、信 B.宫、商、角、徵、羽 C.天、地、君、亲、师 D.麻、黍、稷、麦、菽 7.“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 D.《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8.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A蒿饼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9.《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许多名篇佳句传唱千古。其中,首篇《关雎》就有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C.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0.《道德经》是我国先秦一部重要的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 )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篇,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1.先秦时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展期,诸子百家的多部经典产生在这一时期,下列经典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 A.《孟子》 B.《荀子》 C.《孙子》 D.《三国志》 12.《论语》是记录孔子的门人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道德行为和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过重大影响。《论语》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下面( )的范畴概括。 A.仁、礼 B.忠、信 C.道、命 D.智、勇 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14.“兼爱”、“非攻”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15.“名不正则言不顺”是( )的思想。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16.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7.“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中的“杏坛”指的是( )。 A.孔子讲学的地方 B.老子讲学的地方 C.庄子讲学的地方 D.墨子讲学的地方 18.《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下列史书中,也属于编年体的是( )。

2019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2019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150题及 答案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 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 铜鼎a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10.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 B赤城山洞 C青城山洞 D双河洞 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 B 甘肃 C陕西 D山东 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A笙 B笛 C萧 D芦笙 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 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天 D端午前3天 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 A黄色 B 紫色 C红色 D蓝色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含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参考试题 第一环节:知识竞答 1、下列哪个不是公安三袁: A袁宗道B袁宏道C袁中道D袁弘道答案D 2、《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哪一个城市的繁华景象: A、扬州 B、临安 C、东京 D、南京答案C 3、“贵妃鸡”跟杨贵妃颇有渊源,它是()的名菜 A、西安 B、扬州 C、苏州 D、洛阳答案C 4、中外闻名的“云南白药”的发明者曲焕章是 A、瑶族人 B、黎族人 C、彝族人 D、白族人答案彝 5、禅宗初祖是: A.释迦牟尼 B.菩提达摩 C.慧能 D.济公答案B 6、“五岳”中的中岳指 A衡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答案D 7、王老吉是广府地区著名凉茶品种之一,是由一位名叫“王吉”的医生发明的。请问王老吉源自哪个朝代() A、宋 B、元 C、明 D、清答案D 8、“一门三文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是指 A、曹操、曹植、曹丕 B、苏洵、苏轼、苏澈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苟鹤答案B 9、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指的是

A杜甫 B贺知章 C孟浩然 D汪伦答案C 10、“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古代人物是 A柳宗元 B韩信 C陶渊明 D孟子答案C 11、以下哪位不属于元杂剧作家 A、王实甫 B、汤显祖 C、关汉卿 D、白朴答案B 12、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13、我国第一所创办国学研究机构的大学是( A )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厦门大学 D、东南大学 14、《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 B )岁。 15、下列传统节日中,( D )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清明节 16、下列文学家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B )。 A.欧阳修 B.王勃 C. 柳宗元 D.王安石 1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 ) A窗户 B 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 案(3) 85.”中国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古典小说的合称,它们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小说类作品的最高成就,至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象征性读物。下列诗句与其相关著作连线不正确的是() A.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演义》 B.敢笑黄巢不丈夫--《水浒传》 C.姑妄言之姑听之--《西游记》 D.一朝春尽红颜老--《红楼梦》 86.《三国演义》中许多典故蕴含哲学寓意,下列选项中的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不正确的是() A.诸葛亮借东风--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B.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巢毁卵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7.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如果我们想借阅收录了屈原作品的《楚辞》,应该在哪一类里寻找?() A.经 B.史 C.子 D.集

88.匾额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往往在古代的匾额中有所体现,下列匾额题字与建筑物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旁求俊乂--贡院 B.万世师表--孔庙 C.还我河山--岳飞庙 D.明镜高悬--武侯祠 89.毛泽东曾称赞一部书”尽抡四部精要”,并将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国学入门书,这部书是() A.《群书治要》 B.《古文观止》 C.《古文辞类纂》 D.《经史百家杂钞》 90.中纪委推荐干部阅读61本书,其中包括《纲鉴易知录》,对于这部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部简明中国通史读物 B.体裁是纪传体 C.作者是明朝人 D.记载时间跨度与《资治通鉴》相一致 91.《论语》作为儒家核心经典,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很早就传播到了海外。《论语》最早的西文版本是哪种语言的译本?() A.英语 B.法语 C.拉丁语 D.俄语 92.”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下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注: 该试题特别适合在传统节日期间,在学校或社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或课外知识竞赛,鼓励孩子们多读课外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适合小学生。可以打印,然后裁剪成三条,评奖级别可以自由设置,一共104题。 (答案提示:单号题都 选A,双号题都选B,逢5 和10的题都选C。) 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 哪位爱国诗人? A.屈原 B.杜甫 C.李白 2、下面哪首诗是讲端 午节的?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 童遥指杏花村 B.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下面哪首诗不是李白的作品? A、《夜书所见》 B、《静夜思》 C、《望天门山》 4、你知道下面哪个是 屈原的文学作品吗? A.《劝学》 B. 《离骚》 C. 《礼记》 5、下面哪个景点不是 在北京? A、故宫 B、颐和园

C、兵马俑 6、下面哪个城市没有做过首都? A、西安 B、上海 C、洛阳 7、儒家思想的代表创 始人是谁? A.孔子 B.孙子 C.老子 8、我们知道《三国演 义》里面关羽的坐骑是 赤兔马,你知道赤兔马 原来的主人是谁吗?

A、曹操 B、吕布 C、赵云 9、屈原是春秋时期的哪国人? A.楚国 B.魏国 C.齐国 10、下面哪一条不属于 四大发明?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算盘 11、中国文化里的五 行,指的是哪五行? A、土木水火金 B、水草木土火

C、气水火土金 12、国宝大熊猫的主要产地是哪个省? A、广东 B、四川 C、福建 13、下面哪个动物不是 12生肖之一? A、熊 B、虎 C、狗 14、课文里介绍的赵州 桥位于哪个省呢? A、河南 B、河北

最新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选择题)资料

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选择题) 春节、元宵 一、选择题 1.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 2.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不过春节() A回族 B藏族 C 彝族 D苗族 3.自汉朝的哪个皇帝开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A汉高祖 B汉元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4.中国人民过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 A4500年 B4000年 C3500年 D 3000年 5.春节有很多别称,下列选项不是春节的别称的是() A岁日 B元日 C正旦 D元首 6.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在那一年举办的?()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7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这一习俗源于() A 春秋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8.我国废除农历,采用阳历是在什么时候?() A1912年 B1937年 C1949年 D1951年 9.下列选项不是元宵节的习俗的是() A吃元宵 B赏花灯 C舞龙、舞狮 D贴窗花10.元宵节最早可追溯到()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11.元宵节的兴起与哪个宗教有关?()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12.元宵节又被称为() A上元节 B中元节 C下元节 D灯谜节 13. 下列传说与元宵节无关的是() A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B汉文帝纪念平吕 C点彩灯 D敖年守岁 14.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猜灯谜源于() A周朝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 15.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物,元宵流行于() A唐朝 B五代十国 C宋朝 D元朝 答案1-5BACDA 6-10CDABD 11-15DADCC 清明 1.下列哪项描绘的不是清明()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D.远上寒山十近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扫墓活动通常是清明的什么时候() A前十五天 B.前二十天 C.前十天或后十天 D.前五天 3.以下不属于清明的风俗的是() A.扫墓 B.踏青 C. 门旁插柳和戴柳枝帽 D.种花 4. 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清明节 5.中国有多少个名族过清明节( ) A15 B.50 C.25 D.30 6.以下不是清明节的别称的是( )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中国梦爱中国”知识竞赛题库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 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 铜鼎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B小篆 C楷书 D行书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7.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8.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1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D铁观音 1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 A苏绣B顾绣 C蜀绣 D湘绣 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D嵩山 1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14.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A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5.《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 A吴 B贾 C王 D史16.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 李白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7.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B A西施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 18.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A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19.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D) A、《初刻拍案惊奇》 B《喻世明言》 C《醒世恒言》D《西厢记》 20.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B《中庸》 C、《周易》 D、《春秋》 21.王维擅长的诗体是_C_ A、咏物诗 B、咏景诗 C、山水田园诗 D、叙事诗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清朝的?B A、纪晓岚 B、冯梦龙(明) C、曹雪芹 D、吴敬梓 22.“小李杜”指_C_ A、李白杜甫 B、李白杜牧 C、李商隐杜牧 D、李商隐杜甫 23.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C) A、纪念屈原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范蠡 D、纪念秋瑾 24.长城的长度为_A_ A、6300公里 B、6000公里 C、6800公里 D、5500公里 25.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D) A、浴兰节 B、女儿节 C、地腊 D、中天节 26.下列不属于八大菜系的是_C_(鲁、川、苏、粤、闽、浙、湘、徽) A、山东菜系 B、四川菜系 C、赣菜系 D、湘菜系 27. 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C A.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C. 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 28.我国古代历法中的24节气中“立夏”这一节气大约是现行公历的什么日子(B ) A.4月5-6号 B.5月5-6号 C.5月7-8号 D.4月7-8号 29.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 A.21 B.23 C.24 D.25 30.《史记》是中国第一部(A)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史 C.国别史 D. 编年体通史 31.我们五大淡水湖与所在地不相对应的是(C) A. 鄱阳湖(江西) B. 洞庭湖(湖南)C太湖(浙江).D. 洪泽湖(江苏) 32.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___B___典型表现。

传统文化竞赛试题修改含答案(供参考)

传统文化竞赛样题示例 第一部分必答题 (一)艺术 1.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的作品是() 答案《兰亭集序》 2. 《清明上河图》是()所画 答案张择端 3. 黄公望是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有(写出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 答案《富春山居图》 4. 京剧的四大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旦净丑 5.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精妙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 答案高山流水 6. 被历代奉为楷书极则的是()。 A.《孔子庙堂碑》 B.《化度寺碑》 C.《多宝塔碑》 D.《皇甫诞碑》 答案:C (二)文化 1、字谜分哪三部分? 答案:谜面谜底谜目 2、图中的是“书法五体”中的哪一体? 答案:行书 3、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4. 著名词作家严肃作词的《说唱脸谱》总结了戏曲中脸谱与人物:(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请在括号中填写出颜色。(全部答对才算正确) 答案:(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 5. 踏歌兴盛于(),表现的是人们的欢乐情绪。踏歌的形式是踏地为节,边歌边舞李白《赠汪伦》中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描绘的就是踏歌的景象。 答案:唐朝 6. 古代音乐理论成果主要记载于()和《史记·乐章》。 答案:《礼记·乐记》 (三)民俗 1.十二生肖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晚在_____就已经形成了() A.清朝 B.南北朝 C.东汉时期 D.春秋时期 答案:C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一、选择题1--10 CCC BA BA B DC 1. 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D三十年 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4.迄今所知,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 )。 A.陶文 B.甲骨文 C.简牍文 D.金文 5.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先秦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节仪式和礼仪制度。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为( )五类,称为五礼。 A.吉、凶、军、宾、嘉 B.温、良、恭、俭、让 C.恭、宽、信、敏、惠 D.天、地、君、亲、师 6.中国是个文明古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悠久历史,但古乐曲是五声音阶,同西方的七声音阶有别。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 )。 A.仁、义、礼、智、信 B.宫、商、角、徵、羽 C.天、地、君、亲、师 D.麻、黍、稷、麦、菽 7.“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老子》、《庄子》、《孟

子》、《墨子》 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 D.《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8.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9.《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许多名篇佳句传唱千古。其中,首篇《关雎》就有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C.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0.《道德经》是我国先秦一部重要的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 )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篇,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11-20 DABCA A AA C A 11.先秦时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展期,诸子百家的多部经典产生在这一时期,下列经典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 A.《孟子》 B.《荀子》 C.《孙子》 D.《三国志》 12.《论语》是记录孔子的门人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道德行为和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过重大影响。《论语》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下面( )的范畴概括。 A.仁、礼 B.忠、信 C.道、命 D.智、勇 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有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有答案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 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B《中庸》C、《周易》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 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 8、孔子是哪人_B_ A、秦 B、鲁 C、卫 D、宋

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10、中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 A.21 B.23 C.24 D.25 11、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12.中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 13、七月七日长生殿,_C_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14、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1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 16.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 17.“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2020年彩云杯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2020年彩云杯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 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 10.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B赤城山洞C青城山洞D双河洞 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 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 A笙B笛C萧D芦笙 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 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 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5个B6个C7个D8个 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 A黄色B紫色C红色D蓝色 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60岁B100岁以上C80---100岁D70岁 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 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 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 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 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B A圭表B漏刻C日影D漏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