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_理论_政策和难点

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_理论_政策和难点
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_理论_政策和难点

《产经评论》2013年11月第6期

·探索与争鸣·

[收稿日期]2013-09-24

[作者简介]杨永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政策和难点

杨永华

[摘要]近年,林毅夫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据说有可能是发展经济学继结构主义和华盛顿共识之后

的第三波理论浪潮的重要流派。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内生于它的要素禀赋结构,持续的经济发展是由要素禀赋的变化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的。新结构经济学得出了与旧结构经济学不同的理论结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核心作用,把进口替代看做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爬升产业阶梯的自然现象;政府发挥积极作用。新结构经济学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发展、外国资本、贸易政策、人类发展方面得出了一些新的政策启示,但是新结构经济学也存在着一些理论难点。

[关键词]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旧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298(2013)06-0150-08[引用方式]杨永华.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政策和难点[J ]

.产经评论,2013,4(6):150-157.一引言

近年,林毅夫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北京大学《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4期发表的《新结构经济学—

——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可能是向国内读者推出新结构经济学的第一篇学术论文。2012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同时出版《新结构经济学—

——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念框架》、《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等著作,这些著作比较完整地展示出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新结构经济学是值得重视的。这不是因为提出者林毅夫曾任过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而是因为新结构经济学可能预示着发展经济学将要发生重要的理论转折。发展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诞生60多年来,从其理论发展线索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二波:旧结构经济学和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由林毅夫与他的同事提出来的新结构经济学可能预示着第三波理论的出现。

在发展经济学形成时期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张培刚先生的哈佛大学博士论文《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被称为中国发展经济学的海外版与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成果的集大成,是发展经济学形

成时期的重要著作。现在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

,也许可以称为中国发展经济学海外版的第二部,很可能是发展经济学学说史上第三波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新结构经济学在发展经济学的学说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研究。

二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新结构经济学提出来后,学术界很关心新结构经济学究竟新在什么地方?林毅夫本人也多次解释·

051·

新结构经济学新的内容。如果新结构经济学并没有真正新的内容,那么,新结构经济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正确理解和表述新结构经济学的“新”是一个关键问题。新结构经济学作为发展经济学第三波理论的重要著作,当然首先表现为理论创新,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新观点;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主张。

新结构经济学的重要特点,就是对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丰富经验和教训,对发展经济学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理论发展进行了总结,得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的新理论和新的政策主张。林毅夫所说的新结构经济学的三个要点,也就是新结构经济学的三个理论创新点。

1.一个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也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每一种产业结构都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来促进它的运行和交易。[1][2][3]

在发展经济学看来,所谓工业化就是产业结构发生这样的变动,工业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农业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所谓经济发展,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库兹涅茨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研究了13个发达国家的资料,得出结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农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工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迅速上升;服务业的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既不明显也不一致。产业理论和产业政策是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核心。但是发展经济学第一波和第二波的产业理论被看作是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国家,不管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什么阶段,不管这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如何。李嘉图时代的古典经济学的产业是由劳动、土地和资本三要素结合的产物。舒尔茨发现,20世纪30、40年代以来,首先在发达国家,土地在经济上的重要性在下降。于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要素改为劳动力和资本二要素。1948年,哈罗德在其《动态经济学》选择经济变量时,决定将土地这个生产要素整个摒弃掉。很明显,只有在特定国家,土地仍像过去那样是制约因素[4]。

刘易斯(1954)[5]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来这样的经济思想:在经济启动前的传统经济里,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经济启动以后,就会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进入现代产业部门;只要能够支付高于传统部门30%的工资,劳动力供给几乎是无限的;资本可以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筹措;只要有资本,把资本和劳动力结合起来就会形成资本主义部门,或者说现代部门;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二元经济结构。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就成为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模式,不管这个国家和地区处于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具备何种资源禀赋。其实,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式的普适性也正是它的局限性。

发展经济学第一波和第二波理论从来没有解释过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的对应关系,因而对一个经济体之所以选择这样或那样的产业结构,要么用政治理由来解释,要么不作解释。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研究广东产业结构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难题。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的70年代末,广东选择了向重工业倾斜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暴露出来的缺陷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广东产业结构调整选择了向轻工业倾斜的产业结构。我根据《广东统计年鉴》的资料,列出了两张表:第一张表,广东轻重工业结构的演变。1949年,广东轻工业的比重为87.6%,重工业的比重为12.4%。1978年,轻工业的比重下降为57.3%,重工业的比重上升为42.7%;第二张表,广东轻重工业投资结构。1952年,轻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8.3%,重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1.7%。1978年,轻工业投资比重下降为8.7%,重工业的投资比重上升为91.3%。就是说,广东重工业投资吸收了全社会投资总量91%以上,而产值只占42%,这说明向重工业投资的效益是很差的。改革开放后广东就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向轻工业倾斜,适当压缩重工业。截止1993年,广东轻重工业的结构为:轻工业的比重上升至66.4%,重工业的比重下降为33.6%。就是说,轻工业比重提高了9.1个百分点,重工业减少了9.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是十分清楚的,改革开放以前广东经济发展并不快,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经济取得了长期高速发展的喜人成就。广东经济取得成就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6]。我当

·

·

151

时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主要研究了工业化理论模式的转换,把斯大林的工业化模式转换成为新的工业化模式。我的解释采用了多数学者使用的方法,但是严格地说,这种方法只是描述了客观情况,并没有作出理论说明。

按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广东改革开放以前的轻重工业结构不符合广东经济特点和资源禀赋。当时广东经济的特征和资源禀赋的特点,就是资本不足,在农业部门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巨额资本,不一定需要大量剩余劳动力。由于当时不能动员民间资本,也不能利用外资,只靠国有经济的积累,这样所能利用的资本受到严格限制,于是重工业发展相当缓慢。轻工业又因以投资不足不能快速发展。轻工业发展缓慢而使产品不能满足人民需要,只能实行凭票限量配给。重工业由于资本不足而发展受限制,轻工业被计划和体制束缚不能快速发展,导致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缓慢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极为缓慢。据估计,从1949年至1978年的30年,广东城镇吸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为27万人,平均每年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只有9千人[7]。其实,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是广东经济最大的比较优势。广东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思路,从倾向重工业转向倾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正符合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思路。

林毅夫几次提出过向重工业倾斜的斯大林工业化模式,向重工业倾斜是斯大林工业化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斯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工业化的任务不仅要增加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的比重,而且要在这种发展中保证受资本主义国家包围的我国在经济上的独立,使我国不至变成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属品。”[8]斯大林工业化模式之所以重视重工业,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的,可能说没有考虑苏联当时的经济特点和资源禀赋。脱离了本国的经济特点和资源禀赋的向重工业倾斜的政策是不成功的。广东几十年的工业化实践是中国经济的缩影。中国50年代后期大办钢铁,片面发展重工业,“以钢为纲”,小高炉遍地开花,结果炼出了没有用处的大量废钢铁,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

新结构经济学提出的产业选择要与经济特点和资源禀赋相应的观点,是一个新的理论结论。所谓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或者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三要素。资源禀赋还包括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软硬两个方面,硬件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电信系统、电网和其他公共设施,软件设施包括制度、条例,社会资本、价值体系,以及其他社会和经济安排等[9]。也许林毅夫对基础设施软件、硬件的说明,不是十分充分的。但是,即使把软硬件列出再长的清单,也可以找到不充分的理由。

林毅夫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资源禀赋是不同的。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经济结构。林毅夫提出了甄别产业或者挑选产业的结论。挑选产业,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征和资源禀赋。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可以在那些有着相似禀赋结构且人均收入大约高于本国100%的快速增长的国家内识别出一系列动态增长的贸易产品及服务,它们在该国已经生产了大约20年。旧结构经济学对于经济发展启动时的产业,只是选择现代产业,或者工业产业。这样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脱离本国的经济特征和资源禀赋,选择本国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2.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水平上,市场都是资源得以有效配置的基本机制。然而作为动态过程,经济发展阶段必然伴随着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产业的升级和调整的内在机制是市场机制,同时必然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林毅夫这个观点,有些评论者概括为“强市场和强政府”。我认为,“强市场和强政府”的概括也许不一定完全符合林毅夫的愿意。请注意,林毅夫对市场机制作用的用词,在《新结构经济学》第10页用了“基本机制”这个提法,在《繁荣的求索》一书第11页也用了“基本机制”的提法。林毅夫对政府作用的提法是发挥积极性。《新结构经济学》第10页说:“在市场机制外,政府就需要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繁荣的求索》第11页则是这样说的:“除了有效的市场机制外,政府还必须协调或提供基础设置改善,并对外部性做出补偿,以促进产业多样化和升级。”将这样的提法概括为“强市场和强政府”可能是不够准确的。

·

·

251

林毅夫的观点是,市场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政府发挥积极作用。政府的积极作用不是无边无沿的,而是有限制的。“政府在产业多样性和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作用,应当被限制在提供关于新产业的信息、协调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的关联投资、为先驱企业补偿信息外部性,以及通过孵化和鼓励外商直接投资来培育新产业。”对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边界的界定,从这个意义上看,是一个新观点。

关于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经济学者,特别是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经济学者,是十分熟悉的。这是一个很老的经济学理论,争论了一百多年,甚至可以说几百年之久。问题在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资源配置,能否实现优化?对此,相当的学者持怀疑态度的。所以,社会主义经济学者从来主张消灭市场经济和私有经济,我称之为非商品经济论。中国从1992年十四大以来,主流观点已经改变相信社会主义还是市场经济的观点,我称之为商品经济论。介于两者中间的观点,如斯大林,我称之为半商品经济论[10]。虽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为主流观点,但对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是否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仍然有争论,甚至时不时发生激烈的争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仍然把林毅夫的观点称为新观点。

3.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水平都是一条从低收入农业经济一直到高收入产业经济的连续谱上的一点。因此,传统的两个经济发展阶段的两分法并不适用,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改善目标的实现,并不必须遵循高收入国家的路径。

林毅夫好象特别不接受罗斯托的经济成长六阶段说。罗斯托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来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五个阶段,后来增加了一个阶段,又称为六个阶段。林毅夫一方面认为,把不同的发展路径进行普遍化是可能的;另一方面又说,罗斯托的六阶段说是“机械的”、“线性的划分”,在市场全球化、新产品层出不穷、技术变革持续不断的今天,不可能成立的。林毅夫更不赞成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进行两分法的划分,如“富国”和“穷国”、“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等等经常使用的两分法。

三新结构经济学的政策新思路

林毅夫从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对比发展经济学第一、第二波理论,提出了若干经济政策的新思路。

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从解决当时面临的经济现实出发,提出反周期的思路。反周期的政策思路是重要的,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却提出了质疑。新结构经济学从新的角度提出了新看法,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特点不同,如果实施同样的财政政策,收到的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因而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即使面对同样的经济问题,也需要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物基础设施的一个特点是紧约束,因而政府在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可能要比发达国家大一些。

货币政策。旧结构经济学的货币政策似乎有些矛盾,一方面认为货币政策必须置于政府控制之下,另一方面对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估计不是太充分。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利率政策完全有可能被用作反周期的调控工具,也完全有可能在衰退期被用做鼓励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升级的工具。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反周期时期,对利率的使用并不充分。

金融发展。人们普遍认为,金融系统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之一是缺乏资本积累。早在1973年,麦金农和肖认为发展中国家资本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抑制,解除金融抑制的措施是金融深化的政策主张。新结构经济学原则上也同意麦金农和肖对金融抑制的分析和金融深化的政策主张,但是强调金融深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强调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外国资本。发展经济学的多数学派都赞同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刘易斯说,“几乎每一个发达国家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都要以国外资金援助来补充自己的储蓄的不足。”[11]钱纳理和斯特劳特提出了

·

·

351

著名的两缺口模型,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储蓄与投资缺口(I—S),外汇缺口就是进口缺口和出口缺口(M—X)。解决两缺口的积极方法就是利用外资。新古典经济学充分估计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积极面,同时仍然对外资的消极面保持着警惕性。麦金农说,“经验表明,外国资金可能要比国内的原生资金更难实施合理的管理。”[12]新结构经济学不但同意这些分析,而且对外资积极性的估计更充分。其实,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利用外资当然有积极的一面,看不到这一点是不正确的,然而,也要看到外资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控制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关键性的产业部门,从而可能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这是值得考虑的[13]。

贸易政策,主要是对外贸易政策。激进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与全球经济相融合必然会固化现有的世界权力体系,在这个权力体系下,西方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主宰发展中国家并剥削其经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古典主义主张扩大对外开放,实行对外自由化,抛弃对国内幼稚产业的保护。新结构经济学赞同新古典主义的观点。实际上,对发展中国家要不要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主张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保持的保护幼稚产业的度。如果保护不足,国内的民族产业难以发展;如果保护过度,国内产业不思进取,发展不会很快。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结构经济学没有提到幼稚产业的保护问题,可能是一个不足。

人的发展。经济学家早就讨论过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12月—1848年1月起草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阿马蒂亚·森(1999)[15]讨论了人的自由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两个命题:第一,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第二,自由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旧结构经济学几乎没有涉及到人的发展这个命题。新结构经济学涉及到人的发展,然而只讨论到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只是人的发展的一个方面,远不是全部内容。新结构经济学关于人的发展的看法,相对于旧结构经济学可以说是新观点,但与经济学传统来看,好像不能认为是新观点。

四新结构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难点

新结构经济学提出来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观点,但也存在着一些理论难点,有待于继续探讨。笔者提出自己初步的看法,就正于同行学者。

(一)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筹措的研究可能有所忽视

新结构经济学只是笼统地提到资源禀赋,而没有谈到资本。资源包括土地(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包括物质和人力资本),以及基础设施(包括硬件和软件)。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的一个特征是资本缺短和劳动力丰富,发达国家资源禀赋的一个特征是资本充裕和劳动力相对短缺。这些内容显然不是资本问题的全部内容。

发展经济学各个学派都充分重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去理解一个由原先的储蓄和投资占不到国民收入的4%或5%的社会本身变为一个自愿储蓄增加到国民收入12%到15%以上的经济的过程。它之所以是中心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是迅速的资本积累(包括用资本的知识和技术)。”[16]麦金农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一个以银行体系为中心的有活力的国内资本市场,可能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极有效的发动机。”[17]旧结构经济学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都认为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中心”、经济发展的“极有效的发动机”,充分说明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发展经济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理论地位。

发展经济学家对不同社会性质、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筹措资本的不同途径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结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低,因而储蓄水平低;由于储蓄水平低,因而资本供给不足。由此概括成发展中国家因为穷所以穷,被概括成“贫穷的恶性循环”,看不到穷国能筹措资本实现经济发展的可能。刘易斯冷静地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筹措资本的可能性,认为发展中国家筹措资本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内筹措,二是利用外资。

·

·

451

中国在工业化资本的筹集方面有丰富经验和惨痛教训需要总结和研究,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课题。在斯大林工业化模式中,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筹措资本受到严重的束缚,不能利用外资,不能动员国内民间资本,只有国家筹措资本。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由于受斯大林工业化模式的影响,只能通过剪刀差的方式从农业部门筹措资本,结果把农民挖得很苦,导致农业发展极其缓慢;筹措到的资本全部集中在国家手里,只能办国有企业,这样工业发展的速度也不快。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新思路:动员国内民间资本,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本,利用外资。新思路很快解决了经济发展所需要资本的短缺问题,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发挥了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取得了30多年的持续的高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资本筹措的途径和方式是有其特色的。新结构经济学没有就资本的筹措问题展开研究,更没有注意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筹措资本的特色和经验,显然是一个不足。

(二)旧结构经济学外延的界定不十分清晰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钱纳理首创发展经济学的流派研究,把发展经济学分为成新古典学派、新马克思学派和结构学派三大派。新古典学派和新马克思学派本来用于研究发达国家的两大经济学派,结构学派是钱纳理新提出来的,着重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政策选择的学派。金德尔伯格、赫里克沿用了钱纳理的三个学派的分类法。托达罗虽然也把发展经济学分为三派,但是他的三派是经济增长线性阶段理论、新古典学派结构变化模型和国际依附模型。国际依附模型就是钱纳里所说的新马克思学派。经济增长线性阶段理论则是钱纳理等学者划分流派时没有注意到的一派,当时这一派好象不太明显。我所说的新古典发展经济学,就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发展经济学的延伸,也就是谭崇台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谭崇台(1999)[18]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我称之为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我赞成发展经济学流派研究中多数人接受的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激进主义或者新马克思主义三个学派,以及托达罗的经济增长线性阶段理论,谭崇台的新古典发展经济学,于是就把发展经济学分成五派: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激进主义或者新马克思主义、新古典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线性阶段理论[19]。我的五派划分法比钱纳理多了两派,是因为考虑到钱纳理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提出三派以来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发展经济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流派的现实。我们对发展阶段经济学流派的认识,不能一直停留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而要随着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修改和丰富。

从时间上说,结构主义从20世纪40年代兴盛到70、80年衰落,从70、80年代开始引入新古典主义研究经济发展,形成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同时,从50、60年代起形成了激进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线性阶段理论和新古典发展经济学,这几个学派几十年里时起时伏。我对结构主义学派的理解与多数学者的理解不完全一致,与林毅夫的理解也可能不太一样,为了不至误解,我把多数学者理解的结构主义称为狭义结构主义,把林毅夫的结构经济学称为广义结构经济学或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关于旧结构主义或者旧结构经济学外延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晰。从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好像把他的新结构经济学提出以前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或者说五个流派理论都称旧结构经济学。狭义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只包括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莱宾斯、刘易斯、缪尔达尔、辛格、钱纳理等发展经济学早期的一些著名学者。广义结构经济学,不但包括狭义结构主义,而且把新古典主义、新兴古典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线性阶段理论都归入旧结构经济学。林毅夫在讨论早期结构经济学的经典文献,就包括罗斯托1960年的《经济增长的阶段》,以及激进主义的“中心—外围”体系理论。只有激进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一派,把世界经济描述为“中心—外围”体系的,而其他学派,只有在特殊的场合才偶然提到这个体系。比如,刘易斯为了批评激进主义的观点,才提到“中心—外围”体系这个理论模式。

在发展经济学内部,不同的学派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有很大分歧,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甚至是对立

·

·

551

的。普雷维什(1981)[20]认为,他与新古典主义有四个方面的分歧:对剩余和利润关系的理解;对竞争的看法;对市场作用的看法;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看法不同。普雷维什为发展中国家辩护,认为发展中国家在贸易条件恶化的条件下,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是不得已的做法。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执行进口替代战略,必然导致封闭,主张引入跨国公司参与竞争。激进主义认为在“中心—外围”体系下,处于外围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之所以缓慢,原因是受到中心国家的剥削。所以,资本主义是发展中国家不发展的根本原因。刘易斯连外围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这个事实都不承认。竟然把发展中国家19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速度与以前100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得出19世纪后半期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甚至比发达国家快的结论。从而进一步得出核心国对外围国家不但没有剥削,而且对外围国家的发展作出了技术、资源和市场三个方面的重要贡献的结论[21]。

发展经济学的不同学派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不同,甚至完全对立。林毅夫把这些学派捏在一起,统称为旧结构经济学,可能是需要推敲的。

(三)新结构经济学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关系有待说清楚

林毅夫正确地看到了旧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不是重视产业结构或经济结构,而是过分重视了所谓市场失灵,甚至主张使用计划来配置资源。比如刘易斯认为政府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的职能有九项之多:维持公共服务、影响态度、形成经济制度、影响资源的使用、影响收入分配、控制货币量、控制波动、确保充分就业以及影响投资水平。提出“经济增长悖论”,政府进行活动的范围,在不发达经济中比在发达经济中还要广泛;另一方面,不发达国家政府在承担这一广泛的职能方面比发达国家政府无能[22]。

新古典学派看到了旧结构经济学根本性缺陷,主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新古典学派来说,自由放任成了一种教条,自由贸易的利益成了一种信仰。经济学被说成是研究稀少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的分配,从中得到的教训是,要是政府不干预经济活动,自由企业将会按照最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方式来分配资源[23]。把新古典经济学引入发展经济学,形成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像教条一样相信:只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能实现优化,就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以,旧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在不少问题上是对立的。

新结构经济学也相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是发挥积极作用。新结构经济学与旧结构经济学在市场理论问题上的看法好象是对立的,因而成为两个流派。那么,新结构经济学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两家还是一家?林毅夫说,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可称为“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及其变迁的一个新古典框架。”[24]提出新结构经济学的三个要点,以示与新古典框架的区别。其实,只有关于资源禀赋与产业对应的第一点,才是新结构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区别的新内容。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第三点不过是坚持了新古典主义的一个教条。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可以把新结构经济学看成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流派的一个小派别,或许不一定完全毫无道理。其实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旧结构经济学外延过宽的问题,但是这样理解的话,新结构经济学的提出不一定成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理论出现的标志,而是出现了一个比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温和一点的新流派。

新结构经济学试图解说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提出经济结构的演变是由资源禀赋结构变化和技术创新推动的,通过对经济体的资源禀赋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可以找到政府在产业选择中的作用。从发展经济学积累的学术成果来看,这是一个新思路。这个新思路强调,在产业结构演变中,市场力量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政府发挥积极作用。这个结论是正确的。然而仔细考察,似乎可以发现林毅夫的研究重点不在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产业结构演变为发挥作用的经验。收集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是重要的,但如何与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的理论结合起来,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虽然经济学对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甚至可以说是成熟的理论,但相对于现实需要来说可能仍然有一些距离。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

·

651

产业选择中的作用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虽然是宝贵的,然而不一定具有普适性。说到底,产业结构演变的关键是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源禀赋和技术发挥作用离不开市场机制,政府也不能与市场对着干。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0,10(1):1-32.

[2]林毅夫.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

[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4]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1.

[5]Lewis 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ed Supplies of Labor[J].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22(2):139-191.

[6]杨永华.中国经济腾飞的楷模———广东工业化模式[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169-172.

[7]Yang yong-hua.New features of urban economic relati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J].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95,

(2):26-33,224.

[8]I.V.Stalin.斯大林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112.

[9]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7.

[10]杨永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11]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07.

[12]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194.

[13]杨永华.利用外资和维持国家经济安全[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14]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73.

[1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文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6]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5.

[17]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150.

[18]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07.

[19]杨永华.发展经济学流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6.

[20]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中文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38-248.

[21]阿瑟·刘易斯.增长与波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4-25.

[22]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76-483.

[23]琼·罗宾逊,约翰·伊持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1.

[24]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AReview of Lin Yifu'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Theory,

Policy and Difficulty

YANG Yong-hu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 Lin Yifu.The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thinks economic structure is endogenous from its factor endowments within a economic entity,the change of factor endowment and 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e the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nclusions different from the old structural economics are:market play a key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import substitution is a natural phenomenon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climb the ladder of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and government play a positive role.The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draw some new policy implications in fiscal policy,monetary policy,financial development,foreign capital,trade policy and human development,but also have some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

Key words:Lin Yifu;the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old structuralism;development economics

[责任编辑:莫扬]

·

·

751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 (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 (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 (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 (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越富有越强大。现在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越高则一国越富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解读中国经济 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要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必须了解当代中国经济。在此书以前,我一直对“经济”类的书籍敬而远之。原因无非是自己的兴趣点主要是文史哲,经济类的一直没有太大的阅读欲望,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自己对“经济”的许多现象不甚了解,很多时候也是只求表面意会,而不作深究。但是当我接触的事情越多时,现实告诉我必须踏出这一步,不然,就永远限制于自己既定的知识和认识框架内,无法突破出去。庆幸的是,我踏出的这一步,是林毅夫的这本《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的传奇经历想必不少人已经有所听闻,在此姑且不谈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单就这本书而言,我认为他是透彻地了解中国国情的,同时也是透彻地了解中国经济状况。 这本书里林毅夫主要要回答几个重要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经济那么发达,到了近代却这么狼狈?他不太相信文化决定论。他认为经济发展长远来看就看一个因素,科技的进步。中国古代人口多,市场统一,农民和手工业者试错机会多,所以科技更发达,经济也更繁荣。至于为什么中国近代衰落了,乃是因为近代工业革命使得科技进步更多地来自科学家和实验室,中国由于科举这个激励机制出了问题,徘徊不前,被西方远远地甩在后面。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建国以来,以1978年为分水岭,前后发展,至少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差距这么大?中国工业底子薄,积累少而人口多,选择这条路违背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因此走的非常艰难。这条路一经选择,中国的经济框架就注定了:重工业建设周期长,需要资金,于是政府刻意压低利息;重工业需要进口外国材料,于是人为提高汇率;重工业不能直接改善人民的生活,利润薄,于是一需要垄断,二需要刻意压低原材料价格和工资。 全书下来,让人识得特别是改革以来诸多问题的来龙去脉,也识得“提出问题、援引即有理论、查找理论缺陷、提出新的理论”这样经济学学术研究的模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清楚认识自己和别人,找到比较优势,遵循这个比较优势,利人利己!双赢的技巧并非相互的让步,而是找到对于双方重要程度不同的要素进行交换,例如巴以“土地换和平”,其实正是“比较优势”这个经济理论在发挥着作用。

国际经济学最新理论.pdf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更大的规模经济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其“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代表的凯恩斯在国际贸易方面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 (1)以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为代表的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认为: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2)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 (3)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浅论循环经济的新三原则

浅论循环经济的新三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是美国哲学家鲍尔丁由人造卫星能源枯竭而联想到人类地球也资源有限,须得永续利用而提出来的。该理论基于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限度,为从源头上和运行环节中其采取限量、节约和充分利用的行为而提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三R原则”。该理论的提出是人类为社会延续和正确运行而探索出的较为基本和核心的理论成果。循环经济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这个最大的理论体系中物质方面基本框架和内容。“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发展”,这种理念的推断和形成是以地球资源为依托的,故而这种达到理想状态的经济循环模式即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已日趋完善。国外“深生态学”*1理论与我国“大生态”理论和“大生态战略”*2 .,皆是以生物圈为对象探讨人类正确思维和行为关系,应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最前沿的理论。而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则是将可持续发展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提到了人们行为的议事日程。目前世界各国都对该理论和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吸纳、探索和实践。基于我们生态环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遭到严重破坏,为寻求正确的发展模式,我国也将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发展模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循环经济原则的定义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此种定义中第三原则的使用应该比鲍尔丁的“再循环”的定义合理和明晰的多。因为其所谓的“再循环”必竟是将废物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再利用的启动和运行。故而使用“资源化”这种表达方式是更合理、更形象化的。而我认为若以“生物化”代替再“再循环”形成“减量化、再利用、生物化”的新三原则,应该说是更为全面和科学的(这个观点将另有专论)。虽然循环经济理论是正确的思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必行的科学发展模式,由于很多因素的制约,要想将这一理论和发展模式付诸实施并使之正常地运行,尚待我们的努力、探讨和实践。 1.循环经济理论的概念在现实中的理解状态 循环经济其实就应该理解为生态经济。因为任何一种生态都应该是循环的,每一个循环系统也同样构成一种和谐完整的生态系统。作为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以致“再循环”的三个原则来说,其实质就是为了在使用资源后的生态环境符合于持续发展状态的原则。“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发展”。这一原则是宣称地球资源是我们与后代人所共有,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贪婪,忽略后代人的平等权利而随意的支出和使用资源,而同时也强调了我们的责任。所以提出的原则是极少动用末开发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极尽可能地充分使用已开发的资源和生产出的产品。再就是梯级使用资源或将废物作为新的资源再度使用,达到废物的零排放或者最小量排放。这种思绪凡是有正确思维方式的人们,尤其是执政、决策者们都应具备的。在经济不发达的农业时代,该问题不是突出的问题,而是随着近代开发技术的进步与使用,人们为了个人或者小区域、小集团获取更多的财富而不顾自然界资源的有限,不顾资源应该公有的原则,采取占有、变相的抢占和掠夺。在发达了的国家深知资源的宝贵,更珍惜并重视自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对于贫困落后的地域的人们来说,是本应该遵循正确的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的,但因为受发达了的人们优越生活水平和丰裕物质上享乐、奢侈的诱惑,往往顾不得自己的客观情况以及和后人总体资源的比例,也得自己先填饱了肚皮,拚命风采和享受一回。在我们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长阶段里,就有“为达到目的,可不择手段”的鼓动,就是这样的思绪使我们发展导入歧途,走了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资源匮乏贫困地区更有“在资源枯竭之前也要富起来”的意识和行为。这是在县域经济状态下的领导者们,为争夺资源,拼抢经济实力追求政绩所表现的盲乱状态和行为。 在发展与污染的问题上,贫困落后地域先是已经受了西方发达国家污染之苦后而再度忍受自己向发达迈进中的无度开采、生态破坏造成的危害;这是有几重原因的:一是经济落后奋起直追的思欲;二是不甘再忍受生产贫困生活方式相对的困扼;三是生产工业技术条件的落后必然造成的破坏;四是发达地区危机和设备的转让;五是这样的地域不能坚持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应有的计划原则和运行秩序。这里有一种大范围内人格意识低下的表现,有我们在地球整体范围内达求和谐要克服和消除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也是落后不发达国度里最危险、也是一种最难复归的发展状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要追求和达到的应是地域范围里整体经济良性运行,或者说与自己以外的更大环境相和谐的运行状态。因此,这里首先要区别和警觉的是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循环经济理论与循环经济模式的关系与区别。二是循环经济的整体运行状态与单个项目或者小区域循环状态的关系。三是地域范围内循环经济运行的总体意识思维与整体运行的调控功能系统完整程度的关系。 在发展过程中导致混乱无序的因素同样也是阻碍循环经济高度和谐运行的制约和羁绊。而我们现实生活和探寻其发展模式的实践中就有很多认识上的朦胧和误区:一、有将项目代替整体经济循环的意识,忽略或否认整体意识的回归与树立。二、重视不可再生资源范围内的回归再循环利用,忽略生物化可再生资源领域的开发和优化。三、

最新国际经济学复习题

国际贸易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 ) A.国际金融的“乘数理论” B.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 C.国际金融的“杠杆原理” D.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2.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3.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4.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5.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雁形模式理论 B.产品周期理论 C.示范效应理论 D.大宗产品理论 6.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 A.幼稚工业理论 B.贸易条件恶化论 C.国内市场失灵论 D.资源禀赋论 7.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8.最佳关税的长期目标是() A.从外国垄断厂商那里抽取部分垄断租 B.保护和发展本国工业 C.阻止国外商品进口 D.增加本国财政收入 9.从历史发展看,最为成功的国际卡特尔是( ) A.烟草贸易公司 B.铁路运输公司 C.橡胶生产国组织 D.石油输出国组织 10.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11.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A.重商主义 B.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重农主义 12.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 A.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B.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C.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D.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13.一国利用原材料或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本国收入,进而提高本国的储蓄和投资水平,带动经济发展。该理论被称为() A.剩余物质出口理论 B.大宗产品贸易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经济学研究方法

关于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综述 一、引言 消费需求,特别是作为最终需求的居民生活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消费问题历来就是中外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消费经济理论在西方经过了200 年的研究,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我国对消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末。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消费产品自给性强,其消费行为和心理明显不同于城镇居民。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西方经济学消费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经典的消费理论强调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凯恩斯(1936)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是由收入唯一决定的,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可以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t=a+b+Yt,式中C为总消费,Y 为总收入,下标t为时期;a、b为参数。参数b为边际消费倾向,b的取值范围介于0与1之间。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观点:(1)实际消费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这里所指的收入是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现期”是指本期的收入,不考虑过去的收入以及未来的收入;“绝对”是指收入的绝对水平,而不是收入的相对水平;“实际”是指按照货币购买力计算的实际收入。在该理论中,凯恩斯强调的是绝对收入水平。(2)边际消费倾向是大于0且小于1的正数。也就是说增加的收入中消费也是增加的,但是小于增加的收入。(3)边际消费倾向本身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这就是凯恩斯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4)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即MPC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A.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B.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 C.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D.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A.国际经济活动B.国际经济关系 C.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D.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 3.国际经济学产生的时间()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二、判断改错题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国际贸易理论。() 2.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站在单个国家角度来研究金融问题的。()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二、判断改错题 1.×。将“国际贸易理论”改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 2.×。国际经济学是从西方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系统科学。 3.√。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独立于个别国家之外来研究所有国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A.比较优势理论B.贸易差额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2.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A.发展本国工业B.发展本国航运业C.追求贸易顺差 D.对外贸易垄断3.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 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大卫·休谟

4.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X,则乙国在X生产上具有()A.绝对优势B.比较劣势C.绝对劣势D.比较优势 5.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乙国进口小麦B.甲国出口布C.乙国出口布D.甲国出口小麦6.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约翰·穆勒B.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 D.李斯特 7.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 A.贸易差额理论B.绝对优势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8.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B.技术水平差异 C.需求强度差异D.商品价格差异9.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 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10.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 A.发达国家之间 B.发展中国家之间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 二、判断改错题 1.贸易差额论虽然产生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2.贸易差额理论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针对所有产品而言的。() 3.贸易差额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4.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的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个特例。() 5.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 6.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一国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时仍可以参与互利贸易。()7.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从理论上说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8.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当一国生产率达到足够高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 9.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贸易后国际市场价格更接近于小国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市场价格。() 三、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2.比较优势 四、简答题 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答:1、国际经济学研究以独立国家或行政区域为单位的跨国界的资源分配。 2、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3、国际经济学理论实施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4、国际经济交易是经过不同货币媒介的折算后进行的。 5、国际经济学建立在徽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 6、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世界经济概论。 国际经济学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概况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际经济的各个领域的经济规律。 2.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意义 1、掌握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的一般理论和政策。 2、有助于把握国际经济现象。 1)国际贸易扩大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一直主张,自由贸易的发达国家,近年来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市场,相反,被认为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在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都先后采取了自由贸易政策。 4)金融动荡和金融危问题。经济开放、金融开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有助于理解国外企业和国家制定的经营战略和对外经济政策。 4、为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服务。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 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2.商品的名义价格和相对价格:假定PX和PY分别表示商品X和Y的货币价格,又称名义价 格,那么PX/PY为商品X的相对价格.(它的含义是以商品Y 代替货币,作为商品X的价格单位,它表示用一个单位的X与 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Y的数量.)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4.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 5.要素密集度:是在生产一定产量的某种产品时,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 二、问答题: 1.国际贸易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任何国际贸易理论,都要回答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这三个基本的理论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0.2 Research Methodologies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Induction Constructing general theories on the basis of specific observation. Deduction Using a theory to draw conclusions about specific circumstances. Positive statement A value-free statement which can be tested by an appeal to the facts. Normative statement A value judgment.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Cross sectional Longitudinal Experiment Survey Case study Grounded theory Ethnography Action research Sampling Secondary data Observation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Research philosophy Research approaches Research strategies Time horizon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The research process ‘onion ’ Mark Saunders, Philip Lewis and Adrian Thornhill 2003 Research onion process Positivism Realism Interpretivism Deductive Inductive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相对价格:Px/Py为X的相对价格,含义是用Y代替货币作为X的计价单位,表示用一个单位的X与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的Y的数量。相对价格曲线又可以表示国民收入预算线。 贸易条件:(对出口X的国家来说)。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均衡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贸易利益越大。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条件变大)意味着一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交换利益:如果个体之间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或者不同的偏好,通过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图示: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产量条件下,消费者福利的改善) 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家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较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强调国库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故主张取消进口、鼓励出口。 比较优势:如果,则称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人均资本存量:是要素禀赋实际衡量的估算值。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两种商品的资本劳

动投入比例为:kx=Kx/Lx,ky=Ky/Ly,若kx>ky ,在相同的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H-O定理: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罗伯津斯基线():新旧均衡点的连线,向右下方倾斜 偏向出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 偏向进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 纯粹的增长利益:在不考虑贸易条件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一国福利的改善 转移支付利益:贸易条件的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这不扽利益一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他国享有 悲惨增长():如果转移支付的那部分利益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前提:偏向出口部门增长、大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低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 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

从供给侧改革视角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

论文题目:从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解读供给侧改革 摘要 准确认识宏观经济的新走势,主动适应并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站在新发展阶段起点上的中国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本文围绕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对供给侧改革的词源、提出背景和含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及其特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供给体系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对新常态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从一种状态转向了另一种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 年5 月考察河南时首次使用“新常态”这一概念。经济发展关系国家发展的命脉,2015年中央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供给侧改革,“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这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项伟大的结构性改革。 1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1.1 “供给侧”词源分析 两个多世纪以来,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对“供给侧”的研究和应用起起伏伏,但从未淡出经济学人的视野。“供给侧”经济学派(supply-side economics)的开端,可认为是19世纪初“萨伊定律”的提出和发展,而随着“后来居上”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义对其进行了几近全盘的否定;20 世纪 70 年代,“供给学派”重新兴起,构成历史上在“供给侧”的第一次复辟,且明显带有“螺旋式上升”的新特点,并紧接着又继续湮没于“凯恩斯主义复辟”的浪潮中;直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供给侧”学派才又重新以“供给管理”这一带有继续“螺旋式上升”新特点的形式,重新回归至举足轻重之位。 2.2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及含义 2015年11月10号,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

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一、大农业观的提出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最近在其专著中指出:21 世纪是世界农业大变革的时代,将出现全球范围的“第三次浪潮农业”。 按照托夫勒的解释,第一次浪潮农业是手工作业的小农经济;第二次浪潮农业是在蒸汽机和电气化时代后,人类大规模地采用机械化方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第三次浪潮农业是在人类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利用高科技成果和手段,使农业生产进入产业化发展的新时期。托夫勒认为,面对“第三次浪潮农业”的到来,为了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产业化发展,许多国家和企业正在加紧策划,而财大气粗的投资家已经做好新一轮资本转移的准备。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产业革命划分为五次,第一次是原始农业革命,第二次是手工业革命,第三次是大工业革命,第四次是商品国际化革命,第五次是现在尚在进行的信息革命。钱学森认为大农业理论一旦付诸实践,将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开始,并明确提出“ 21 世纪30 年代,人类社会将进入第六次产业革命,即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革命,主战场在大农业”。并先后于1991 年10 月21 日、1994 年1 月28 日、1994 年报1 月给我国海洋经济学家、战略学家张海峰三封亲笔信,共同商榷提出发展“大农业”的观点,即农业、海业、林业、草业、沙业等 5 业并举,以高新技术改造装备农业,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力,富裕农民,推动我国加速实现现代化。 钱老的“大农业观”也得到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于光远等老一辈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的关心和支持,经过几年来的科学运作现已正式被中国太平洋学会执行会长张海峰推出,并充分分析了当代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站在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高度,提出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实行“海陆统筹、兴海强国”的战略。以创新产业和良性循环经济为指导,开辟农业产业化新思路、新方法、新道路、新体制,寻找发展农村经济新突破口,以山东农业大学著名昆虫学家刘玉升教授培育的优质黄粉虫和世界领先技术为先导,由中国大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以川和招贤镇党委书记来永超等将黄粉虫养殖上升为产业化,并创建了黄粉虫招贤养殖示范推广基地,基地的建立和发展已初露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模式。几千年来,我国农业已有很大发展,现已形成以粮油棉为主体的种植业,以猪牛羊为主体的禽畜养殖业,由这两大产业形成传统农业。如果把以黄粉虫为主体的昆虫养殖业做好、做大、做强发展为现代的第三大类产业,由此引发一些新的产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突破传统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型现代大农业。

国际经济学六大理论

一、绝对优势论 (一)提出者: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二)内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数学表示: 在绝对优势模型中,如果满足下列条件: <,或1/>1/ 则说A国相对于B国在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上述关系式表明,A国生产一单位的x所使用的劳动投入比8国要少,或者说A国在x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高于B国。概括为一句话,所谓绝对优势,系指一国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更低或劳动生产串更高。 同样地,如果<,或>,则B目在Y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上述表达式中,、、、均为正的常数,分别表示A、B两国的x部门和Y部门的单位产出所得耍的劳动投入量,它们的倒数就是劳动生产率。 假设前提: (1)产品在生产中只使用劳动这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不能流动; (2)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量在生产中保持不变,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即劳动生产率是固定不变的; (3)商品和劳动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 (4)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5)两国的生产函数不相同。 (6)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三)证明: 表B 在表a中,A国单位X产品的劳动投入量是3个单位,B国单位X产品的劳动投入量是12个单位,因此,A国X的生产成本小于B国X的生产成本;而A国Y的生产成本(为6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则大于B国Y的生产成本(为4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在表b中.从劳动生产率方面看,则是在X的生产上,A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B国的劳动生产率;在Y的生产上,B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A国的劳动生产率。为此.我们说A国在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因为其生产成本低于对方,或劳动生产串高于对方;而B国在Y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因为

经济研究方法论讲义

《经济研究方法论》讲义 第一部分一般概述 一.为何学习本课程? 硕士论文、研究选题、研究过程、怎么做、实践的先导 通过对研究过程的正规学习,可以增进研究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应结合对研究过程的完整讨论,结合对“研究”所作的定义,而给一个格式定义。要明确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既不是经济学方法论或科学哲学,也不是研究的工具和技术。 二.学习方法论的理由: 方法论是指处理问题和从事活动的方式,它构成了我们完成一项任务的一段途径或路线,而不是告诉我们如何完成任务的具体细节。 具体做法是方法和步骤,而不是方法论。 学习方法论的主要理由是,它为形成新的可靠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已经受过时间检验并已被证实的手段,而这些被积累起来的不断扩大的具有可靠性的认识便构成了科学。 学习是“知”,了解方法是“行”的前提。 很多人从事职业经济学研究,但并不知道如何从事研究,这仅仅能从发表文章看出。 学习本课程旨在提高人的从事经济研究的熟练性和有效性。 三.读者的规则: 假定掌握了经济学(宏观、微观、资源、农业经济学等) 假定掌握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假如有从事经济问题研究的动机 假定已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开始学习研究方法论,还应具备一些品质: 一是批判性的思考:提问、审视 二是不可走向极端:鸡与蛋的故事 结合能力是经济研究的非常重要的特征,它包括从众多概念、事实和前人所作的研究中进行挑捡、选择的能力,以及对与一个特定的问题有关的众多要素进行选择和结合的能力、创造力。 三是心理和感情的成熟:经历、阅历、热爱 四.本门课程的教学安排 怎样学,讲解方法:理论教学+范例示意+自学+开放式交流 组织讨论,分头指导。 五.关于研究、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论的一般概念 研究:《韦伯斯特大学生词典》1997年定义: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第一章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绝对优势理论:亦称绝对成本理论、绝对利益理论 1、代表人物(英)亚当·斯密经济学鼻祖 代表作品:《道德情操论》1759、《国富论》1776 2、按照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直接利益主要表现在:①提高产出水平;②提高消费水平;③节约劳动(时间)。 3、理论内容概括: (1)如果一国生产某一商品的单位成本比其他国家绝对的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 (2)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本国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则都会从中受益。 第二节比较优势理论:亦称比较成本理论、比较利益理论 1、代表人物及作品:(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2、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直接利益表现在:①提高产出水平;②提高消费水平;③节约劳动时间 3、理论内容概括:(核心: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1)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2)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则都会从中受益。 第三节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1、代表人物及作品:(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 2、国际交换比例:国际交换比例以贸易前两国国内的交换比例为限;国际交换比例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交换比例由相互需求的强度决定。(课件) 练习: 1、在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中,机会成本是(B )。 A. 递增 B. 递减 C. 先递增后递减 D. 不变 2、最早提出贸易利益“非零和”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C )。 A. 斯密 B. 李嘉图 C. 赫克歇尔 D.里昂惕夫 3、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有(ABE )。 A. 绝对优势理论 B. 比较优势理论 C. 要素禀赋论 D. 规模经济理论 E. 相互需求理论 4、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有(CDE )。 A. 2x2x2模型 B. 技术水平相同 C. 市场完全竞争 D. 消费者偏好相同 E.规模收益不变 第二章要素禀赋理论: 1、要素禀赋:又称要素丰裕度,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2、要素密集度:产品生产中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3、要素禀赋理论内容:H-O定理(模型)、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S-S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 4、H-O定理:瑞典:赫克歇尔《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 俄林《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 5、H-O定理:定理内容:要素禀赋决定一国的比较优势;一国应主要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则两国都会从中获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