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目录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

1、安全管理目标 (2)

2、建立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与消防保证体系。 (3)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3)

1、建立项目安全责任制 (3)

2、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4)

三、安全管理制度 (9)

1、安全教育制度 (9)

2、安全栓查措施 (10)

四、安全技术措施 (12)

1、基础土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2)

2、机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2)

3、施工现场临时用点安全技术措施 (14)

4、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20)

4、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21)

5、“三宝”、“四口”防护措施 (22)

6、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3)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和“一标准、三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及省市有关规定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行为准则,使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根据该工程的施工特点,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以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重大伤亡、火灾、交通及机械设备等重大事故的发生,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1.5%以下,使事故发生频率控制在最低限度;(2)、项目五大员及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3)、严格执行建设部《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保证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达到100‰;

(4)、加强项目安全标化管理,确保创建“连云港市建筑施工文明工地”

2、建立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与消防保证体系。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项目总工、专业工程师、工长、分包单位负责人、施工员、专职安全员、班组长等组成的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

(2)、根据安全管理目标,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人员的安全行产责任,签订项目安全生产协议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级级有保障”的安全生产与消防保证体系。

(3)、安全生产执行总包负责制,对业主指定的分包单位实行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分包单位必须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4)、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协议签订后项目经理要监督检查协议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考核指标的完成。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1、建立项目安全责任制

A、工程开工前,必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目标,逐级建立安全

生产责任制,与各级管理部门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所应承担的安全责任。

B、项目经理对承包项目工程生产经营过程中和安全生产负全

面责任。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检查本协议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考核指标的完成。

C、根据项目法施工的要求,项目经理与项目施工各部门负责

人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确定项目经理与各部门负责人(分包单位负责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任,并明确安全奖惩指标。

D、项目各部门负责人与各自部门的业务人员,分包单位负责

人与分包单位的职工,分别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同时要督促检查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2、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A、项目经理

(1)、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和奖惩办法,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2)、执行合同要求,确定安全管理目标,确保项目工程安全施工,对工程项目的安全全面负责。

(3)、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建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组织编制安全保证计划。

(4)、贯彻执行各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标准、规范和制度,划等号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各资源的配置。

(5)、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6)、支持安全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待命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及时采纳合理化的安全管理建议,督促有关人员整理好安全管理技术资料。

B、项目工程师

(1)、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和公司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结合项目工程特点,主持项目的安全技术交底。

(3)、参加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施工方案时,要制定审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与针对性,并随时检查,监督,落实。(4)主持制定技术措施计划和季节性施工方案,对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监督,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5)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

(6)、参加并配合因工伤亡及重大未逐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事故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C、安全员

(1)、根据工程的特点,落实安全设施的设置。

(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作好工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法规和安全用电,防物击,防坠落,防机械伤害,防中毒,防火灾等常识的教育以及新工人的安全知识培训工作。

(3)、参加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和单项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向班组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4)、深入现场每一道工序,掌握安全意识部位的情况,不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有权抵制和越级上告违章指挥行为,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5)、参加脚手架,塔吊,施工电梯等设备的安装及临时施工用电的验收工作,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6)、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纠正违章的作业,配合有关部门排除安全隐患,组织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动,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

(7)、参加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对事故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监督实行整改,按时验收。

(8)、负责伤亡事故的统计上报和参与事故的调查,不隐瞒事故情节,严格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

(9)、接受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负责安全管理资料的归档整理工作。

D、施工员

(1)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对所辖班组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2)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针对施工特点,向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发行签认手续,并对规程,措施,交底要求执行情况经常检查,随时纠正违章。

(3)、经常检查所辖班组作业环境及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对重点,特殊部位施工,必须检查作业人员及各种设备设施家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其执行,做到不违章指挥。

(4)、定期和不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5)、发生因工伤亡几未遂事故要保护现场,立即上报并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E、班组长

(1)、认真贯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班组人员工作,对本班组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每天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3)、严格执行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拒绝违章指挥。(4)、作业前应对本次作业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检查安全标牌是否按规定设置,标识方法和内容是否正确完整。

(5)、定期组织班组开展安全活动,召开上岗前安全讲评会。(6)、发生因工伤亡及未遂事故的事故,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F、工人

(1)、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2)、自学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3)、服从安全监督人员的监督指导,积极参加安全活动。

(4)、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装置,爱护安全设施。(5)、对不安全作业提出意见,拒绝违章指挥。

(6)、发生工伤事故,及时抢救和向上级汇报。

三、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教育工作是整个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全体职员(包括分包单位)增长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促进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

A、对新工人(包括更换工种的工人)必须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的三基安全教育,经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施工,否则,一律不准上岗。

B、新工人入场教育合格后,项目部的安全管理部门要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使安全教育工作处在受控状态。

C、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施工员,技术员)必须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D、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劳动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专业技术操作和安全知识培训,经考核,复审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未经培训的作业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E、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要对操作要员进行新技术和新岗位的安全教育,未经教育的不得上岗操作。

F、凡属违章违纪人员必须定期集中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G、定其或不定期限进行全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职工每半月要进行一次,分包单位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受教育面达至于100%,不留死角,因工作或其它原因砂能参加教职工育的应及时补课。

H、严格执行班前安全教育制度,除对职工进行文字技术交底外,班组长还应根据当天作业环境等因素对本班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班前安全教育,做到班中检查班后总结。

I、积极利用板报、标语、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生产,使职工从中受到健康有益的安全教育。

2、安全栓查措施

A、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要严格按照建设部“一标准三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执行。检查、纠正、消除安全隐患,实现项目安全生产和文明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B、项目部建立项目安全领导成员的轮流安全值日制度,做好安全值日记录,检查督促班组安全制度的执行。

C、定期检查:项目部每周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作好详细的安全检查记录和考评打分记录,及时掌握现场的安人状况。

D、经常性检查;

(1)、班组进行班前、班后岗位检查。

(2)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的同时要检查安全生产,并加强项目的专业、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检查。要督促整改的要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

(3)各级安全员及安全值日人员巡回安全检查。

(4)在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中,要虚心听取业主和监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也业主和监理人员联合组织安全检查工作。

(5)施工员应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并经项目部专职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E、专业性检查:出项目部安全科每月组织各专业人员对塔吊、脚手架安装主与搭设进行验收或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查。

(1)、在各类安全检查过程中,针对现场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在立即整改的同时,下达安全整改通知书,并限期进行整改。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应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隐患整改单位在接到事故隐患通知书后,在整改期限内即使反馈隐患整改信息。

(2)、对有关上级来工地检查中下达的重大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所列项目,要派专人落实,制定纠正措施,如期整改并做好整改记录。(3)、搞好争创文明安全工地评比,奖优罚劣。

(4)、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的有关资料要及时做好记录,安全员根据

工程进度及时做好安全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四、安全技术措施

1、基础土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A、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安全交底要求进行挖掘作业。

B、挖土方应从上而下分层进行,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

C、开挖时,深度超过1.5m时,要一定按土质和挖的深度按规定惊醒放坡或家可靠支撑。如果既未放坡,也未家可靠支撑,不得进行施工。

D、土方深度超过2m时,周边必须设两道1.2m的护身栏杆和悬挂危险标志;并在夜间设红色警示灯。任何人严禁在基坑、悬岩、陡坡下面休息。

E、基坑开挖必须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因爬梯,严禁在坑壁上掏挖坑攀登上下,避免上下时发生堕落。

F、作业时要注意检查土壁变化,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方,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将人员撤离,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2、机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A、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B、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特殊工种后,方可独立操作。

C、机械操作人员工作前,应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严禁带病使用,严禁酒后操作。

D、机械操作人员和配合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保护用品,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掷物件。

E、机械操作人员只要离开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将机械旋转于安全位置,并将操作室锁好,或把电器设备的控制箱拉闸上锁。

F、施工现场子的各类机械必须设专人负责安装、维修、保养、使用、检测、自检等项工作,并要有详细的记录。

G、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与拆除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及施工方案要求去做“四限位”“两保险”,必须齐全、可靠,在使用过程中,除进行定期检测外,雨后要立即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H、塔式的变副指示器,力矩限位器以及各种形成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I、如风速超过四级以上时不得进行塔吊的顶升、安装、拆卸作业。作业是突然遇到风力中大,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塔身固定。

J、塔吊起重作业时,要严格执行起重机械的“十不吊”规定,起重作业时,重物下放不得有人停留或通过。

3、施工现场临时用点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严格按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

JFJ46-88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制定安全用点责任制,做好施工用点技术交底和健全安全用电管理的内业资料,

A、电气设备的设置要求:

(1)、按照TN-S系统设计要求设置保护线PE线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严格与相线、工作零线相区别,严禁混用。

(2)、施工现场的配电系统设置室内总配电室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三线配电(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配电箱门应外开,加锁。

(3)、各级配电箱、开关箱应有防雨加锁措施,并设专人负责。(4)、动力配电箱与照明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时,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别设置,照明线路接线要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5)、每台用点设备应有自己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或二台以上用点设备(含插座)。

(6)、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点设备或

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分配电箱与开关箱不得超过30m。

B、电气设备的安装

(1)、各种电器应安装在绝缘安装板上,电器及熔断器的熔丝规格必须与电量想一致。

(2)、各种电器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客,金属支架和底座,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3)、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器应按规定的位置紧固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并且电气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

(4)、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

(5)、配电箱、开关箱年的连接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铜芯导线。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的带电部分。

(6)、作防雷接点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与防雷接地可使用并联与基础防雷接地网,所有接地电阻≤4Ω

(7)、保护零线的截面应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8)、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冲度接地外,还必须

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C、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检查一次,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规定穿绝缘鞋,戴手套,使用电工绝缘工具。(2)、检查、维修配电箱时,必须将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工作。

(3)、配电箱内盘面上应标明个回路的名称、用途、同时要作出分路标记。

(4)、总、分配电箱门应上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指定专人负责。施工乡村同志作业1个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上锁。

(5)、各种电气配气配电箱内不允许防止任何杂物,并保持清洁,箱内不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

D、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

(1)、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严禁在基坑边护身栏杆上或脚手架上挂设电缆,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线,不得成速架空敷设。

(2)、现场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导线架设在专用的电线杆上。不允许有老化、破损现象,接头和包扎都必须符合规定。(3)、架空线路的导线截面最底不得小于下列截面:当架空线路采用

铜芯绝缘线时,其导线截面不小于16mm2。

(4)、架空线路接头:在一个档距内每一层架空线路的接头数量不得超过该层到线条数的50%,且一根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线路在跨越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不得有接头。

(5)、架空线路的档距一般为30m,最大不得大雨35m;线间距离应

大于0.3。施工现场内导线最大弧垂直距离不小于4m,跨越机动道时为6.0m。

(6)、架空线路所使用的横担、角钢及杆件上的其他配件应视导线截面、杆的类型具体选用。杆的埋设、拉线的设置均应符合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

E、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

(1)、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应用穿管埋地或沿墙、电杆架空辐射,严禁沿面明设。

(2)、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小于0.6m,并应在电缆上

下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3)、橡皮电缆沿内墙或电杆敷设是应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做绑扎。固定点间的距离用保证橡皮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的荷重。橡皮电缆的最大弧垂直距地面不得承受张力。

(4)、电缆的接头应牢固可靠,绝缘包扎后的接头不能降低原来的绝

缘强度,并不得承受张力。

F、室内导线的敷设及照明装置

(1)、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采用瓷瓶,瓷夹或塑料夹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2)、进户线在室外处要用绝缘子固定,进户线过墙应穿套管,距地面用大于2.5m,室外要做防水弯头。

(3)、室内配线所用的导线截面:铝线截面最小不小于2.5mm2,铜线截面不得小于1.5mm2。

(4)、金属外客的灯具必须作保护零线,所有配件用使用镀锌件。(5)、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小于3m室内灯具不得小于2.4m。插座接线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G、安全用电的管理

(1)、临时用电必须设专人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非电工人员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线和动用各类电器设务。对临时用点的线路及其设务,必须由专业电工每天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加强临时用点的安全管理工作,健全下列具体的临时用电管理技术资料:

①、临时用点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

②、修改临时用点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料。

③、临电技术交底资料。

④、临时用点工程检查验收表。

⑤、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

⑥、接地电阻测定记录表。

⑦、定期检(复)查表。

⑧、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H、制定电气放火措施

(1)、合理配置、整定、更换各种保护电器,对电路和设备的过载、短路故障进行可靠保护。

(2)、在电气装置各线路周围不准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浊介质,不作用火源。

(3)、配电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3级,室内应配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干火灭火器),并严禁烟火。

(4)、加强电器设备相间和相地间绝缘,防止闪烁。

(5)、合理设置防雷装置。

(6)、建立电气放火责任制,加强电气防火重点场所烟火管制,并设置禁止烟火标志。

(7)、建立电气防火检查制度,反县问题及时处理。

(8)、设备不得超负荷工作,并避免出现高峰超负荷用电。

4、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A、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

B、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按照规定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C、高空作业所需料具,设备等要根据施工进度随用随运,禁止超负荷乱堆乱放。

D、高空作业人员所用其所的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内,严禁高空相互抛掷、传递。

E、在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是首先必须具有一定左、右方向的安全间隔距离,不能确实保证此距离就应设能防止附物伤害下方人员的防护层。

F、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才气可靠的方法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立即清除。

G、当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露天攀爬和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