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簪的设计史

中国发簪的设计史
中国发簪的设计史

中国发簪的设计史

作者:常懿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中国发发簪,各朝代,设计特征,美学。

摘要:发簪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一部分,拥有千年历史;通过对各个时代发簪的美学与设计分析,周簪之犷

唐簪之华,宋簪之素,明簪之精,可以看到中国的文化之丰盛与人民智慧之伟大,也了解到中国女性的

丽,为中国的女性的装饰艺术美探新。

序:《辞海》里有这样的解释:发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中国的古发簪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祖先使用发发簪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材质制作发发簪的材质以分为金、玉、象牙、竹、木等等。制作工艺也有镂刻、累丝、镶嵌等。《史记·滑稽列传》里说:“前有堕珥后有遗发簪”。近现代,随着人们的发式的改变,发发簪在汉族中已失去了许多固有的意义,而逐渐衰亡但在少数民族中仍然流行,许多少数民族妇女盛装时,仍保留着发发簪满头的习尚。发簪是中国特有的因此,对发簪的探索与研究,是对中国设计美学的一次挖掘,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无尽的魅力。

一,发簪的分类与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发簪来固发了;后古人挽发成髻,亦用发簪固

发饰发。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有大量骨发簪出土。

1笄:笄是发簪的前身。笄是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

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可固定冠帽。

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

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拴住。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

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

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

2发簪殷商时期的古人就开始用发簪了,发簪的用途有二:一为安发,二为

固冠。发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就质料而言,有骨发簪、角发簪、象牙发簪、

铜发簪、银发簪、金发簪等。发发簪是用来插髻使头发不散乱的饰品,后来经过改进,缀上珠宝花饰,装饰用更加突出。

3钗:在发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约出现在西汉晚期。钗的首端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连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常配备成对,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4步摇:也许是在发簪钗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步摇是在顶部挂珠玉垂饰的发簪或钗,因走动时摇曳而得名根据《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可以想象,步摇最动人处正在那起身微步的瞬间。《续书·舆服志》记皇后服制:“假结步摇发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当走动的时候,那白珠枝和耳珰随着脚步摇动,化静为动,所谓的“花枝乱颤”。

5男性的发发簪:男子发发簪一般用于固定头发,形式较少,同时男子发发簪是身份权利的象征,杜甫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发簪”皇帝在节日里赐给大臣的礼物通常是发簪。男子用发簪的历史400年前在血中戛然而止。现在只有从白云观道士的装扮上感受到曾经的华夏衣冠了。

6中国少数民族发发簪:数量最多的是以白银为质地的发发簪。不论是北方民族,还是南方民族都喜欢用银打制成的发发簪。因而银发发簪在每个民族中几乎都能见到。较有特色的银发发簪有羌族耙形银发簪、布族三尾螺银发簪、侗族坠花穗银发簪、锡伯族刻花扁银发簪、瑶族刻寿字蜜蜂纹扁银发簪、白族刻花扁弓形

发簪、土族花头大银发簪、苗族长针银发簪以及蒙古族和达斡尔族的镶宝石嵌珐琅坠珠穗花鸟虫型银发发簪等骨、角质发发簪以黎族的人形骨发簪和藏族的镂花牛角发簪最着名。

二,中国发簪各个时期的设计特征

1新石器时代设计简洁,材质原始

新时期时代发簪的式样比较简单,有的只在发簪身上刻一些横、竖、斜纹,有的将发簪头刻成球形、环形丁字形及一些不规则形状。昌鸳鸯池出土的一支骨发簪较为突出,发簪头饰有一团黑色粘胶,胶中镶着36白色小骨珠。

2商周开始出现具体图形设计,材质多样,带有阶级性。

商代以后至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金发簪、玉发簪相继出现并成为奴隶主贵族身份,帝王饰玉发簪后妃饰金发簪。其次象牙发簪、玳瑁发簪均为臣子戴的发簪的象征。帝王饰玉发簪、后妃饰金发簪。其次象发簪、玳瑁发簪均为臣子戴的发簪。发簪头出现了人形及各种鸟兽形,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一种骨发簪,发头为凤头形,头顶戴有刻着锯齿形花边的凤冠,特点极为鲜明。贵州平坝马场东晋墓出土的发发簪实物大小0多件,出土时,全部摆放于女墓主的头骨四周,且参差穿插在一起。

3秦汉装饰性加强,分类增多,发簪的形状多为长扦形,很少有图纹和其他装饰。

封建大一统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阶级进一步细化,而且中国出现了妓女,她们于生活所致而专事修饰,衣着日趋奢侈,这种情形使得社会风气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美的观念由质朴而炫华富丽,面部的妆饰精巧富于特色。帝王贵族们的推崇和提倡,对此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时期的主头饰有:步摇、发簪、钗和镊子,或插以鲜花。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木制,玉质的发发簪,设计素雍容,大方简洁,为汉代美学的代表。

4唐吸收外来文化,形式多样,制作精巧绝伦,发簪纹饰的热情奔

放、不拘一格。

唐代盛事,经济快速发展,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与多民族的统一,

极其丰富了唐代的文化。女性之美得到发展,从唐代画迹众多满头插

发簪的妇女形象,唐代女性发发簪品族多样,以步摇为主,其步摇一

般制成鸟雀或凤凰状,加上唐代的手工艺发达,材料更广泛,琉璃发

簪,玻璃发簪等各式带有异域风情的发簪饰。发簪的造型与工艺更加

精致,华美富丽。

5宋材质丰富,造型精美素雅大方,不失古朴浑厚。

宋代发饰也承袭了唐制,有帽、发簪、梳、篦。髻上的装饰通常以

金银珠翠为材料,制成各种形状的发簪钗,常见的有鸟形、花形、风

形和蝶形等,使用时插于髻上。《梦梁录》中记录了当时妇女所用的首

饰,有“飞鸾走凤”、“七宝珠翠”及“花朵冠梳”等。除此之外还有金钗和翠翘,这是从西北吐鲁番地区进内地的首饰,由于十分贵重,使用范围比较小,只有贵族妇女才佩戴,一直延用至南宋。宋代的步摇,因在端加放了珍珠和玉石,更显得精巧和俏丽。黄庭坚赞誉道“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发簪一枝”

6元明清,出现镶嵌钿金工艺的发发簪,制作繁复。

发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发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发首形状。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明代细金工艺可分为四大类:花丝工艺、錾花工艺、打胎工艺、镶嵌工艺。花丝工艺,是将"花丝"进行再工的制作过程为花丝工艺,即: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点翠等。錾花工艺,錾花即是雕刻,在金银材料上用各种鉴具錾雕花纹,是首饰工艺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有平刻、阳鉴、抬、采、镂空等。打胎工艺利用艺匠手上功夫,采用不同的锤具将金属片锤打成型。镶嵌工艺,将宝石、珍珠等嵌入金银材料上的一种艺,明代处于萌芽状态。如故宫珍藏的红宝石串米珠头花、羽毛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松、竹、梅)头花、宝石蜻蜓头花、红宝石花迭绵绵头花、金镙丝双龙戏珠头花、金嵌米珠双钱头花等等,都以制作精致,形象真而着称。

7当代材质与造型极其多样,不具阶级性,多选择性。

随着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与经济前所未有飞进,工业化发展,女人的发型多变,不受传统服饰的制约时,的发饰,更加快捷,更符合时代的发饰取代科发发簪,发发簪在很长一段时间停止了发展,成为历史馆的展品也是中国上个历史阶段的代表语言。中国的文化融入世界时,其文化再度震惊世界,新的审美要求呼唤时。发簪又以崭新的姿态出现,新时代的发发簪,以轻巧的材质,现代的设计,并保留传统元素被广泛的所接受塑料,水晶,最受欢迎的要数合金镶水钻或水晶的发发簪。钗针质地坚硬而可塑性良好,发簪首沿袭古老文的璀璨设计。花团锦簇诠释的是端庄,单个的花体演绎的是典雅,缀着吊饰的则透着一股调皮气。各种金属地琳琅满目发发簪,插在现代女性或直或卷的发丝里成为一种流行,并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象征走遍全世界

三,中国发发簪的文化特征与设计美学

发发簪的发明是以实用性为基础的,同时也意味着古人向文明的靠近;远古人类不再披头散发,一是为了加清楚地视觉,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审美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飞进;在中国封建时代,女子插笄是长成人的一种标志,到时还要举行仪式,行“笄礼”。笄礼源于周代。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多做成丫髻,还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后代4000多年中,发发一直在国人的生活中拥有重要地位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体发之肤,授之父母”的孝道,男女蓄长发为了示对父母的孝心,而长发的整理离不开发发簪,文明的发展也就会必然要求发发簪的设计变化与美学。

发簪源远流长,大约从先秦时期发簪的产生使用到唐代银发簪的流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以贵族阶层使为主。发簪的形状多为长扦形,很少有图纹和其他装饰。唐代经济的繁荣和多元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了银楼发展和银发簪的百花齐放。唐代女性体态丰腴,普遍梳“高髻”发式,与之相适应的银发簪形状肥厚硕大,代女性开放的性格也造就了发簪纹饰的热情奔放、不拘一格。自宋代以后,发簪的总体风格趋向素雅大方,仍不失古朴浑厚。明代时,宫廷银发簪已十分精美,用发簪则体现出简练流畅、生动活泼的特征。尤其是图的刻画往往是寥寥数刀,神形毕备。清代是银发簪最辉煌的时期。这时期银楼遍布,银发簪制作工艺十分完和娴熟,银发簪中的精品已能与宫廷制作的银发簪相媲美,有些宫廷后妃的用发簪也取自于的能工巧匠之手清代银发簪的风格已一改唐以来的古朴浓厚,显示出俏丽华贵的特色。实用类银发簪的造型中规中矩,端庄中透出秀气。装饰类象形发簪的造型十分花哨,形状千姿百态,处处体现出妩媚动人的装饰美。发簪的制作艺以精细着称,达到了“无工不精”的境地,錾刻工艺的精细之处,纤细如发,令人赞叹。一些层次丰富、体感强的高浮雕如鬼斧神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银发簪的纹饰画面繁褥,装饰华丽,给人锦上花的美感。银发簪纹饰丰富的题材中,以吉祥纹表现得最为活跃,可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将吉祥文化现得淋漓尽致。清代银发簪达到了传统精湛工艺与优秀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历史上银发簪中最精美的头饰今天的发簪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具时代美。

1发簪是随审美的需要而日益丰富。

2发簪的材质与设计不断变化,成为阶级象征。

3发簪的制作工艺不断繁杂精致发展。

4各个时期的发发簪代表着各个时期的审美特点与生产水平。

四,结语

我们慢慢走过发发簪史,发现华夏头饰的绵延就象一个巨大的风筝,有长长的线牵着,飞得再高再远,也不出握线的双手,我们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头饰文化的源远流长,它穿过铁血诗书的大汉,穿过万邦来朝盛唐,穿过繁华似锦的宋朝,让人感叹中华五千年文博之精华。

中国艺术设计史试题整理

填空(每空格1分) 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单坡)、(平顶)、(囤顶)、(毡包式)、(穹隆顶)等。2.古代陶瓷的专著有《陶说》、《陶雅》、《陶录》、《古窑瓷考》、《说瓷》、《瓷史》,建筑专著有《鲁班经》、《营造法式》,刺绣专著有《蚕桑萃编》、《存绣堂丝绣录》、《绣谱》。有关漆器的专著有《髹饰录》,竹刻工艺专著有《竹人录》,园林专著有《园冶》, 刺绣专著有《存素堂丝绣录》、《绣谱》, 工艺专著有《天工开物》《闲情偶寄》《装潢志》。 3.古代丝织品的纹样组织主要有(二方连续式)、(连续式)、(散点式)、(团花式)、(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几何纹)等。 3.中国建筑彩画的制作程序分为(衬地)、(衬色)、(细色)、(贴金)4个步骤。 4.马家窑文化主要有(黑陶文化)、(庙沟底文化)、(龙山文化)三种彩陶文化类型。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简册)、(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线装)、(蝴蝶装)、(包背装)艺术设计史试题库 一、选择题部 1.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 4、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5、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5.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6.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锡,以降低熔点。 7、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靛蓝 8、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9、宋代,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10. 我国陶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唐代 11.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约翰·拉斯金 1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13、1851年英国皇家园艺总监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著名的“水晶宫” 14、德国工业同盟主要人物有穆特休斯、凡?德?威尔德、彼得?贝伦斯 15、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15.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于1919 年,它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16.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 斯市。 17、维也纳分离派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18、《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19、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一是注重结构美,二是注重材质美,三是注重造型美, 四是注重装饰美。21哥特式的艺术设计,主要流行于12—15世纪的西欧、中欧。 22、在西方被称为“现代艺术设计之父’的是莫里斯 23罗马式艺术设计是封建王权与宗教神权相结合的产物。 24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俄国和荷兰。 25风格派是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26、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 “风格派”运动。

中国设计史之简述

中国设计史之简述 中国设计史之简述(上) 设计艺术学09研陈百超《中国设计史》是一本以全新的视角,全面而有系统的讲述和研究中国设计 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一本书。作者高丰先生,现为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并担任中国工业设计理事会理事。 该书共分为九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序论,探讨了中国设计史研究的主要课题以及设计史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若干规律,另外八个章节分别叙述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不同种类的设计,以及不同时期的设计思想及变化。 在序论中探讨了中国设计史研究的主要课题以及设计史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若干规律。学习设计,必先要了解设计的历史,这样才能更好的承接设计历史中一些好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以及设计的传统,把这些运用到我们现行的设计当中,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设计更有底蕴,才能逐渐形成中国的设计特色。中国设计史所要研究的东西很多,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但其不同于过去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联系,也有很大的区别,设计史侧重于设计的研究,而工艺美术史则偏重于工艺方面,而工艺只是设计的一个部分而已。设计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各个时代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各种设计作品,是评价一个时代艺术设计的主要标准。 设计的起源和发生,是从人类为了生存而劳动,为了劳动而制作工具开始的。从打制石器开始的旧石器时代到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不只是一个时代的变换和石工具加工技术的进步,更是原始工具设计的一个重大飞跃。不仅石工具的使用功能大大的扩大,又使石工具的形体趋于规范化,具有了形式美。原始人的造型设计观念由此而逐步产生,而磨制和钻孔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原始人对设计的造型、装饰、色彩和工艺审美因素的考虑。七空刀石这种收割工具可堪称是新石器时代工具的杰作。其七个石孔通过穿绳使石刀牢固的捆缚在木柄上,便于使用和携带,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七孔整齐有序的排列,也使造型产生了点、面组合的形式美感和节奏韵味,也达到了艺术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实用性和审美性。 原始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原始陶器的设计。其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火的利用;二是丰富的黏土资源。把黏土经水湿润后,塑造成一定的形状干燥后,用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即烧结成坚固耐用的陶器。根据原始陶器的使用功能,可以划分为炊煮器、饮食器、盛储器、水器、酒器、杂器等六大类。原始陶器的成型工艺主要分为手制法、模制法和轮制法三种。手制法是最为普遍的使用方法,其又可以分为手捏法、泥片贴筑法和泥条盘筑法。原始陶器的设计,为我国古代产品造型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开创的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原则,成为历代产品设计所沿用的一条重要准则,从设计的意义来说,原始陶器的设计是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商周时期,从社会学叫顾看,称为奴隶社会;从物质文化史角度看,叫做青铜时代。因此,青铜器即是奴隶社会的时代象征,也是青铜时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所谓青铜,主要是指铜、锡、铅等元素的合金。它与纯铜相比,

艺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艺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素来是学术界的“斯芬克斯之谜”,多数美学著作都归总为五种主要的说法: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和劳动说。 艺术思潮的发展经历: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样式—洛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 艺术的发展经历:为神的设计—为人的设计 20世纪初,随着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在中国兴起了“东学西渐”之风,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图案”这个学科。20世纪中国的造物艺术走了一条“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三个阶段的曲折发展道路。 艺术设计分为六大类,即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 洛可可是流行于18世纪法国宫廷建筑和工艺美术的一种艺术风格,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 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 1、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6、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新古典主义所谓“新古典主义”,首先是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它的杰出代表是达维德。 洛可可风格原意为“贝壳形”.源于法语的“精巧”。18世纪路易十五时期的贵族崇尚纤巧轻佻、华丽繁褥。洛可可的室内装饰色彩明快,细腻柔媚,多用弧线,缠绵盘曲,以涡旋纹为标志。 浪漫主义在建筑上提倡自然艺术,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和学院派的古典艺术相抗衡,追求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约翰·拉斯金: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当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既强调为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主义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他的的艺术设计思想和理论为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新艺术运动追求一种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新艺术”运动放弃传统的装饰风格.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出生于英国,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被尊称为“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认为“美就是价值,美就是功能”,他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在装饰上反对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主张设计的城市、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最早的建筑实体之一“红房子”,是1859~1860年由建筑师菲利普·韦伯为莫里斯结婚而设计的私人住宅。 从产生的社会背景来看“新艺术”和“工艺美术”的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强烈反应工业化风格,重视与热衷传统手工艺;其次,他们都反对繁琐矫饰和过分装饰的风格,他们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转而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形式,比如以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 “新艺术”和“工艺美术”的不同之处:“工艺美

中国设计史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 ?一、设计的起源与石器的制作设计 “一切人造物即意味着设计”,人类在制造第一件石器时,也就完成了设计。由此可见,设计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石器的制作设计: 在考古学上,人们将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占人类历史的%,从二三百万年前开始至一万年前为止。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 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 二、陶器的制作与器型的设计 ?(一)彩陶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彩陶的分布地区很广,以黄河中上游最为发达,以下按着年代的发展先后及艺术特点的不同,介绍彩陶工艺的几种主要类型。 1.半坡型 半坡型彩陶首先发现于西安东部半坡村,主要分布于以陕西的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西达甘肃的陈东地区,距今约六七千年。 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鱼纹具有代表性,多分布于卷唇圆底盆的内壁,鱼纹可分为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所谓复体鱼纹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构成

一组。鱼纹早期多为写实,以后逐渐演变为鱼体分割或重新组合,并形成几何化抽象化。此外,有代表性的还有人面形花纹。 半坡型彩陶一般运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 2.庙底沟型 ?是在半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陕西的关中地区,豫西、晋南一 带,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 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庙底沟型彩陶的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最典型,其装饰花纹以回旋钩连纹最有特色。 ?鸟纹应用较多,有的观望停立,有的展翅欲飞,有的啄食状庙底沟彩陶多 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 ? 3.马家窑型 ?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的部分地区,晚于半坡和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以螺旋纹最为出色,具有强烈的动感,点的应用也很成 功,使装饰面产生定点和核心的效果。马家窑彩陶的内彩特别发达,所谓内彩,就是在广口的器皿里面饰彩。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从器口到器足布满全身,有丰满繁缛之感,还有一代表着作→舞蹈纹彩陶盆,另具匠心。 ? 4.半山型 ?半山类型的彩陶,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半山型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国史 1.制陶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2.彩陶以绚烂的色彩和精美的装饰取胜,称之为“彩陶文化”;黑陶以简洁优美的造型见长,称之为“黑陶文化” 3.原始彩陶种类: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这五大类。 4.黑陶“昙花一现”原因主要: 一、陶器的过度薄制违反了陶土的性能。 二、结构的不合理。 三、器物过分追求表面光泽,往往妨碍附件的牢实 四、器物壁体过薄、器鋬过细,难以负荷溶液的重量 五、划纹方法不易掌握得当,等等。 5.《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论述器物设计与工艺的专门著作,记载了各种手工艺的分工情况,提出了朴素的设计观 6.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古代设计史上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商代后期作品。 7.商代青铜器是重酒器的组合,是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质的意义;周代是重食器的组合,是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的意义。8.金银错: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产生了坚硬而锐利的工具,从而可以对青铜器进行更加细致的加工。它可在青铜器上划纹,使线条细如

发丝,也可以刻出阴文后,镶嵌红铜或金银细丝,再用错石(细岩石)磨错平滑。这种镶嵌工艺,称为“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技术的一种新创造。 9.玉璜形状:半圆形和窄弧型 10.秦陵铜马车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形体巨大、保存完整的铜铸马车。 11.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铜塑。(阅读P31第三段“除此之外”) 12.六朝时期,我国已进入了瓷器时代。 13.六朝青瓷,最具时代特色的是“莲花纹”和“忍冬纹(通称卷草)”。(详见P40) 14.莲花纹和忍冬纹在六朝的出现并非偶然。它预示着装饰设计视野的拓宽,这是古代设计在装饰题材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15.六朝漆器“夹纻像”的制法,就是以麻布粘贴在其他木、石、土的胎骨上,用胶漆做外壳的造像法。 16.越窑青瓷“似玉”“类冰”;唐代邢瓷“类银类雪”。 17.唐三彩艺术特点(详见P44 - P45)。 18.唐代漆器在设计和制作方面,既有发展也有创新。漆器新品种——雕漆。 19.缂丝(详见P58 - P59)“通经断纬” 20.戗金是宋代新创的一种装饰技法。 21.犀皮漆器(宋代独创),表面光滑,花纹由不同颜色的漆层构成。斑纹天然流动,色泽灿然,非常美观。

中国设计简史笔记(完整版)

一.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区别 1.设计服务与他人,工艺美术展示个性。 2.设计规模大,工艺美术规模小。 3.设计比较宏观,工艺美术比较微观。 4.设计是集体劳作实现,工艺美术是个体劳作。 5.设计讲究批量生产,工艺美术讲究少量生产。 二.工艺,设计,艺术,各自的范畴。 1.工艺注重材料,肌理,技巧的展示,有实用美的功能,是手工文化的典型形式。 2.设计注重实用功能的合理性,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借助工业设计的手段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3.艺术有强大的主观性,注重艺术家的个性,人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是艺术家个人情感和思想的展现。 三.设计,工程设计的区别 1.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汽车的安全性,美感与舒适性 2工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汽缸与活塞的关系 四.原始社会的设计 1.50万年以前在北京房山居住的北京人掌握了两样征服自然的武器;火,石器 新石器时代:把经过选择的石头打成石斧石刀石铲等各种工具,加以磨光钻孔用来装柄或穿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 2.30万年以前山西襄汾的丁村人,20万年前河套人的石器有了固定的类型。 3.彩陶 五.彩陶起源。 ?起源于瓜果,如把西瓜,葫芦掏空 ?对女性乳房的模仿 ?源于编织 六.彩陶的制作方法类型。 1.削挖模制 2.盘筑捏塑 3.轮制拉坯 七.彩陶技术革新 1,快轮制造:一块泥巴不能太干或太稀,借助下面的快轮,快速转动,使其变薄 2,封窑技术:温度高陶的质量好,越高陶质越密,1200℃是陶和瓷的分水岭。 仰韶文化:彩陶发达 河姆渡文化:雕塑发达 龙山文化:黑陶发达 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距今八千年的陶器是我国最高的陶器。 *八.彩陶的类型 1.半坡型早期红陶为主,晚期黑陶为主:a.彩绘b.捺印c.划纹d.堆纹 2.堆纹:半坡彩陶的鱼形花纹最具装饰性的代表纹样分为单体和复体 3.庙底沟型:在半堆型基础上发展来的,庙底沟型是直线与曲线相结合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 4.马家窑型:舞蹈纹的彩陶盆 特点:满。内彩,点和螺旋纹 5.半山型(1)旋涡纹装饰(2)用葫芦纹做面的分割 6.马场形:“成器之道:” *什么是彩陶 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在河南仰韶发现,所以称为仰韶文化。 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距今80000年的陶器是我国的最早的,

设计史(上下)__朱铭版笔记整理

设计史(上下) 第一章:设计史的对象——设计(3课时) 一:设计的故事起源于人类诞生。人类的设计史就是支持人类进化史和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什么叫设计。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设计以前本来是动词,后来被名词用。英语中设计长期作为动词。一战后。特别是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立,设计被用于某些课程名字(印刷设计、工业设计、金属设计)。成为名词。设计包括创造产品、产品为人类服务的双向过程。所牵涉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创造性操作实践的总合。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以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的定义虽然西方有关设计的著作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但没有一致的观点。但设计的主体是人,面对的题目主要是:材料。技术。结构。功能。审美。评价技术美也正是:材料美,功能美。形式美。 设计的内涵包括人类对自己将要创造的的产品的前期构想,以及使这种构想实现为产品的整个过程。(即:观念与操作) 三:设计史的五个时期:萌芽时期(新旧石器时代)、手工业(奴隶和原始社会)、前工业时期、现代主义时期、后工业时期。 第二章:萌芽时期:造物的起源与设计的萌生 (公元前200万年----前3000年)(6课时) 艺术起源:劳动为前提(生理基础),情感为动力(冲动使艺术变为活动),巫术为中心(图腾),模仿为手段(自然和现实是艺术之源泉),集体为纽带(交流)。新旧石器时代。设计的初始形态的造物活动伴着人类意识的产生。 旧时期. 人类制造器物已有数十万年的历史,但是器物带上美的要素,则是旧石器时代以候的事。自从公元前两万年以后,人类便开始在石、土、木、骨、角的器物上作了精细的加工,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不像历史文化,具有继承的累积性,随着各个时期的结束,文化活动亦随之消逝。 [ 生活方式]当时的人类主要以狩猎来维持生命,居住于洞窟(?)之中,且不定居于固定的地方,过着寻求住处与猎物的游牧生活。 [ 艺术造形] 雕刻表现人类的作品全为女性雕像,其裸体为一大特色,一般把这种女性雕刻像称为「石头的维纳斯」绘画绘动物和女性图像,形体以侧面方式绘出,而脚以正面角度画出。旧石器时代又称为洞窟壁画文化,壁画颜料成份为红土、木炭、脂肪、百奎土,且以西班牙的Altamira和法国Lascaux最有名。 1、洞穴壁画---生存愿望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描绘大量的公牛,线条洗练,造型精细,用巫术操纵现实 2、雕刻艺术---生殖崇拜 女性生育与生殖(法国劳塞尔浮雕。奥地利维林道夫母神雕像高11CM丰乳肥臀) 3、打造石器-----最早造物活动之代表. 4、装饰品----独立精神生活产品. 新石器 [ 时间] 约五千年前。 [ 生活方式] 渐渐变成集团定居,栽培谷物、饲养家畜,对于这种生活而言平地优于山地,在平地上选择有水利之便的土地,居住也走出洞窟而在地上盖起房屋似的东西。 [ 绘画造形] 新石器时代又称为「巨石文化」,以英国Salisbury石柱群、法国Carnac等遗迹最有名。 绘画─洞窟绘画以将复数的形式,化为形象安排在壁画的构图上,所以绘画技术高于旧石器时代。 陶器─陶器以手拉胚制作为主,用于贮藏烹调,美索不达米亚已有辘轳的使用。纹样多属于线条图案。 注:现代人们认为英国威德郡(Wiltshire)的Slisbury平原上,那些围成圆圈的巨形方石柱,是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开始建造的,约在大金字塔兴建后八百年。 过去一般人认为这些巨形方石柱,是督伊德(Druid)教徒所造,用来作拜日教堂和用活人作牺牲祭神的神殿。但是现代考古学的推断,认为这个神秘的建筑物,比督伊德教徒的时代早了一千多年。它是分三个阶段建造的,历时共约三百年。1963年,天文学家霍金斯(Gerald Hawkins)教授宣称,他已解开了巨形方石柱的谜。那是一个史前的计算器。它是推测日出和日落、月球的运转,以及日蚀和月蚀时,供作复杂计算之用 1,壁画---叙事性美术萌芽 2,陶器—原始装饰艺术诞生 3,巨石建筑---书写原始宗教 4,服饰设计---御寒安全图腾

中国设计史全解

中国设计史 我给谁,你懂得!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解释权归7-5-401 艺术设计是人类有意识,有艺术创造力所体现的造物活动 一切造物意味着设计 a、审美功能 b、使用功能 c、物质功能 d、精神功能 1、能有效解决人类的喝住穿着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即意味着设计 2、按美得规律来塑造物体标志着设计艺术的发生 P9 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舞蹈人文彩陶盆(青海大通出土)这件陶盆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定居生活而出现的器物,她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也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艺术品 P13 黑陶 新石器晚期,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采取轮制法制作,素面磨光最多带纹 饰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的几种。

黑陶鹰尊 P18 青铜器的纹饰 饕餮纹、夔纹和云雷纹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浑铸法分铸法失蜡法) P24 青铜礼器 食器和酒器的区分(水器和乐器老师好像没说)

食器:鼎烹煮食肉器酒器:爵 鬲盛粥器觯 甗蒸饭器觥 簋尊 簠卣 盨罍 敦觚 豆放腌菜肉酱和味品壶 斝 P42 《考工记》 不仅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手工艺技术文献,而且也是我国古代和文化史的重要著作。书中比较完整的记载了先秦时期大量手工艺生产技术资料和一系列生产管理及营建制度,反映了先秦时期我们祖先的造物思想观念。 今天所见的《考工记》应作为《周礼》的一部分。 《考工记》蕴含着丰富的工艺技术和工艺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器物制作规范的记载,分别就器物的功能,造型,材料,工艺等审美特征进行系统地阐述,概括总结出他的工艺观。审美观,设计艺术思想与基本原则。 《考工记》是我国最早提出关于工艺制作原则的著作,如“天时,地气,材美,工巧”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

[艺术学][设计学]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王受之教材) 【框架】 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 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 (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 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 (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 (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 (3)美国设计的兴起 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 (至20世纪50年代) 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 (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 (2)美国工业设计 (3)日本工业设计 【设计风格大事年】 〖设计萌芽以前〗

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 "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 "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 16世纪 "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 17世纪 "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 "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式居住环境 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 〖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 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 1890-1905 新艺术运动 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 1925-1939 装饰艺术派 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 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 1975-至今当代风格

【知识点汇集】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 19世纪初期,大批工艺品投放市场而设计远远落后,美术家不屑于产品设计,工厂主也只注重质量与销路。设计与技术相当的对立,当时产品分为外形粗糙的工业品和服务于少数人的精致手工艺品。此时期尚属于工业设计思想萌发前夕,在产品设计上十分的混乱。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团体 世纪行会(阿瑟?马克穆多 1882)。2、艺术工作者行会(1884)。3、手工艺行会(查尔斯?阿什比1888)。

2021届中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汇编: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特色

九年级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特色(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951年获得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

人民志愿军赴朝抗击美国侵略者。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舍身堵枪口;邱少云严守纪律被烈火吞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4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1)1952年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土地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2)意义:土地改革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内容。 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农业,商业,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6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中国设计史

中国设计史复习资料 1.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纹彩陶盆:彩陶又叫陶瓷绘画,它是“国粹”-陶瓷艺术 中的艺术,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马家窑文化中的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又呈现出一幅图形优美的装饰画,陶盆内壁上有三组相同的无人集体舞蹈图像。人物的下方是横线的水波纹样,造型简洁,手法高妙,气氛热烈,是彩陶时期原始先民的生活娱乐的生动写照,也为现在舞蹈音乐武术杂技等艺术提供了源头。= 2.四羊方尊的时间、用途、造型特点:商朝晚期偏早期青铜器。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瓷器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要熟记图片啊 3.《考工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重要的艺术设计典籍,是中国第一部手工业 专著,不仅记述了长期以来手工业生产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且加以科学的总结。《考工记》是春秋末年齐国手工业技术的官书,反映了春秋以及以前许多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成果,也是先秦文明的灿烂篇章。专门讲述百工的职务工作,这是先秦漫长历史中的艺术设计思想形成的最初结晶。意义:《考工记》中的手工业生产管理制度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而艺术设计的思想亦为人们重视。而《考工记》对设计职业的要求,可见。先秦时期设计文化已进入一种艺术的层面。 4.长信宫灯:河北满城汉代中山王刘胜妻墓中出土了一件鎏金的长信宫灯,造 型是宫女跽坐手持灯具,左手托盘底,右臂的衣袖与灯体连体,中间空洞而封闭,利用虹吸的物理原理,将灯油的延期,排放到身体中贮存的水中,使烟气得以净化。在灯具部分,利用灯罩旋钮开合,调节光度,使灯光产生不同的变化效果,人工照明达到了超高的设计水平,整个宫灯是一种构思精妙、意味浓郁的史书设计作品,其设计思想超越了时空,是难得的超凡的佳作。 5.四大石窟艺术特色:莫高窟,此窟始凿于公元四世纪,今存洞窟492个,壁 画45000平方公尺,彩塑雕像2415尊,是中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三洞是开凿时间最长的,整个龙门石窟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云岗石窟建于公元453年的北魏时期,云冈石窟是一座中国石窟艺术宝库,它的艺术主体是东方体系的中华文化,但其身上也同时附着当时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体系和以印度为代表的次大陆体系,是举世公认的历史文化瑰宝和人类古代文明的结晶。麦积山石窟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麦积山石窟以泥塑为其特色,塑像的大小于真人相若,被誉为“东方塑像馆”。 6.四大石窟的设计布局: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的结构是中心塔柱式,窟壁均 为绘画,以描绘千佛为主,故有千佛洞之称。这种中心柱窟的形制与印度支提窟有渊源关系、北朝莫高窟汇集了中原木构建的特点、方塔形的意味、利用石质的

平面设计史 自考 考前整理

世界平面设计史备考资料 简答:1、平面设计:10 所谓”平面设计”,所指的是在平面设计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的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因此,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印刷设计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平面设计这个术语正式成为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应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特别是在1970年以后。调动以上所述的平面元素,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是平面设计的根本。 2、现代平面设计史的论述应该包括三个基本方面:14 一、对于平面设计诸因素的论述,包括字体发展、版面编排发展、插图风格发展等等。 二、印刷技术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 三、分门别累的讨论组成内容,比如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等等的发展过程。 3、印刷上的四种基本方法:15 即凸版、凹版、平板和孔板,或者称为“镂空版”。 4、平面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18 德国包豪斯最重要的平面设计家赫伯特*拜耶是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79年3月16日提出平面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具有创造性的程序不仅仅是靠技术娴熟的手工艺完成,所有的创作设计家都必须依靠脑、心和手的同心协力合作达到; 二、先掌握可靠的技巧,然后启迪自己的灵感; 三、人类是高等精神或是“他所被赋予能力去完成和表现的”生命源泉的一个重要体现。 5、人类最早的文字:23 人类最早的文字包括了三种基本类型,即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具有一个单字本身构造的特点,每个字自成体系,本身有完整的构架,类似图画,或者象征图案。 6、中国文字体系:23 至于字体,中国人长期使用的是人们常说的行、草、隶、篆,其实,这四种字体是书写字体,真正用在印刷上的字体种类,主要是楷体、宋体、以及近代采用的改良宋体——仿宋体,还有近代受到西方无修饰线体而产生的‘黑体’,而隶书的使用,往往仅仅限于标题和某些特定的场合,至于篆书、草书、行书这几种字体在印刷上的使用就更加有限了。 7、中世纪时期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25--28(答小标题就可以) 古典风格的存在和有限发展 凯尔特人的书籍设计 卡罗琳时代平面设计的复兴 西班牙的图画表现主义的发展 中世纪晚期的宗教读物装饰手抄本 8、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平面设计特点:36(简答或论述) 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设计上的一个特色是对于花卉图案装饰的喜爱. 科学技术书籍与宗教书籍同时盛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业的特点 9、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特别是英国在字体的设计上具有几个方面的突破:46

中国设计史学生复习资料

第一章原始社会 一、陶器设计 陶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仰韶文化彩陶包括: 半坡型彩陶代表作:人面鱼纹盆 庙底沟型彩陶彩陶叶纹盆 马家窑型彩陶彩陶漩涡纹尖底瓶舞蹈纹盆 黑陶: “黑陶文化”因1928年在山东省龙山镇首次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有“蛋壳陶”的美誉。特点:“黑、光、薄、亮”。 二、玉器设计 红山文化玉器:中华第一玉龙玉猪龙 良渚文化玉器:玉琮 第二章夏商周三代 一、青铜器 青铜器鼎盛期-殷中期至周初成、康、昭、穆之世 代表器物: 河南安阳司母戊方鼎 湖南宁乡人面方鼎 安徽阜阳龙虎尊 湖南宁乡四羊方尊 广汉三星堆青铜器 四羊方尊:商晚期青铜器。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属于礼器,作为祭祀用品使用。该器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颈部饰夔纹和兽面纹,肩部四角以四只卷脚羊头作为装饰。端庄典雅,是商周青铜器的代表器之一。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设计 一、青铜工艺 青铜冶铸工艺: 从单一陶范铸造发展到多种金属工艺的综合使用,创造出了新的器形和纹饰。 装饰上多采用鎏金、金银错、镶嵌、失蜡法等工艺。 二、陶瓷设计 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瓷的典型品种有暗纹陶、彩绘陶、几何印纹陶和原始瓷器。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设计

秦代陶塑代表作品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另砖瓦工艺有所发展。 汉代陶俑的代表作品为说唱俑。 汉代具有特色的瓦当:方位性瓦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 画像砖: 指镶嵌于墓室或建筑物壁面之上的,以木模压制出有凹凸线画的砖块。画像砖多流行于汉代,砖面的内容多表现战争,狩猎,车骑,宴饮,舞乐等生活场面,以及神仙思想、历史人物。主要出土于四川,河南南阳、山东孝堂山、河南嘉祥武梁祠等地。 二、青铜工艺 汉代青铜器代表作品有:长信宫灯、错银铜牛灯、错金博山炉、铜奔马等。 三、玉器工艺 汉代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葬玉的新发展: 由于上层统治阶级的倡导,厚葬之风风靡一时,以玉器殓尸,裹尸的制度,成为社会政治文化和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 道教长生不死宗教观,深浸于社会精神文化生活。 葬玉的形式和内容,有规范性和统一性的制度可遵循。 葬玉的内容包括:玉晗,玉塞、玉瞑目,玉握、玉衣。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设计 一、瓷器设计 鸡头壶、莲花尊、魂瓶等为代表器型。 莲花纹和忍冬纹为代表装饰纹样。 二、佛教艺术 敦煌石窟 我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位于甘肃敦煌。是建筑、雕塑和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宝库,又尤以壁画著称。北魏敦煌石窟壁画主要以本生和佛传故事画为题材,唐代则以经变故事为主。另有神怪画及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 云冈石窟:云冈16-20窟,通称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艺术的代表。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设计 一、陶瓷设计 唐三彩:唐代明器设计的独特现象。三彩陶器烧胎后涂以黄绿、褐、蓝、白等釉烧制而成,由于掌握了大量金属釉的特点,两次烧成,使其成为绚丽夺目、鲜艳多彩的艺术品。长安、洛阳为主要产地,多为明器。 二、平面设计 从六朝到隋唐时期,书籍装帧设计的形式主要采用卷轴装。唐代时在卷轴装基础上,出现了旋风装。另有经折

中国艺术设计史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文明的曙光——石器时期的设计 1.旧石器时期工具的设计特点是什么?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制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从附近的河滩上或者从熟悉的岩石区拣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往往是这种情况。 2.为什么说石器时期是人类文化的起源? 石器时期是指原始社会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是人类萌生和发展初级阶段,是人类文化的起源,严格的讲,人类最早的器具设计和制造是石器,人类的工具是由石器的发展进化完成的是人类智慧的体现。通过对自然材料的逐渐认识和把握,设计和制造出可供人们使用的生活生产的使用物品,也正是一种文化雏形的体现。 3.简述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工具的设计特点? 到了晚期,随着生活环境的变迁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这种拣拾的方法有时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要求,在有条件时,便从适宜制造石器的原生岩层开采石料,制造石器。因此,一些能够提供丰富原料的山地就会有人从周围地区不断来到这里,从岩层开采石料,乃至就地制造石器,因而出现了一些石器制造场。石器原料开采和比较固定的石器制造场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4.新石器时期石器工具设计的划时代成就? 新石器时期一个重要设计是器的出现和应用。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标志。 5.什么是复合工具,用例说明其最大优点? 具有不同功用的器具组合而成为一种新的器物,产生一种新的功用,被称为复合工具。例如石锄的作用是锄地,是从耒耜(lei si)发展起来,木柄是横着与石锄连结。其优点是可通过翻耕的方法,进行土地加工,保住养分,连续耕作,稳定收成。(磨制石器时经常是石器与木柄连接使用,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工具)。 6.玉器的设计特点是什么? 玉石也称美石,为天然隐晶质的材料,一般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种,硬玉便称翡翠。由于玉质材料有着质感光洁,色泽鲜艳,温润清亮的特点,往往被人们作为一种象征的器具,来实现和满足财富、权利、神性的需要。 7.什么叫彩,其文化意义的体现?(结合马家窑文化 的舞蹈纹彩盆) 彩:亦称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是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的一种特殊的器样式。马家窑文化中的大通上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盆》,又呈现出一幅图形优美的装饰画,盆壁上有三组相同的五人集体舞蹈的图像。人物的下方是横线的水波纹样,造型简洁,手法高妙,气氛热烈,是彩时期原始先民的生活娱乐的生动写照,也为现代舞蹈音乐、武术、杂技等艺术形式提供了源头。 8.南方建筑和北方建筑? 北方的穴居和南方的巢居都是原始先民定居意识的产物,由此发展成为不同的建筑结构,成为中华民族早期智慧的展示。分别是—以半坡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半地穴式的北方穴居结构;以余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干栏式的南方巢居结构。 9.原始建筑物的主要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在旧石器时期的山顶洞人的生活遗址中,出现过一些饰物,成为一种装饰物品的存在现象。主要的装饰物是通俗意义上的项链,即用绳子穿上贝壳或彩石,形成了链状的饰物,这是人的感官审美的发生。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看,由饰物到图案的递进是一步之遥。在装饰物品中,还有许多牙、骨、蚌、玉石等材料作为装饰物,穿绳佩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饰物特色。 10.原始建筑器具设计的目的,意图? 原始先民在设计文化的丰富创造,重视生活器具的功能要求,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充分发挥器具的作用,逐渐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业已形成的制器技术规中,不断提高器具的价值和质量,展示出器具所具有的美感特征,推动了原始社会的进步。 首先,对于人类而言,设计思想和技术的根本是实用。 其次,原始先民的设计思想也包含了象征的意味。 第三,最初的器具设计意识中,还包括从模仿自然到模仿人类的特征,以达到生活的便利 第二章沉痛的狞厉——夏商西周时期的设计 1.我国青铜器的设计和制造始于何时? 自(夏代)起青铜已经作为一种新的物质材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2.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器主要指先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3.根据使用方式将青铜器分为几类?

中国给排水发展史-刘可

中国给排水发展史 文/刘可 罍,中国最早的盛水容器之一,在此之前,远古的人类茹毛饮血,或以兽角海螺,或以木竹做为盛水的器皿,农耕狩猎劳累时饮用。人类使用了工具,懂得了水,利用了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瓷器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水不再是江河湖泊,而以器皿为载体进入千家万户。 历史的的文明大多发源于河流,这源于古代的农业以种植业为支柱,而在古代城市的选址也要考虑农作物的灌溉,城市的供水,防洪,防火(用水来灭火),或者是航运,运输一些物资到一些比较远的地方等,古代人一般定居在一些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或者崖壁,这当中可能也考虑了排水的因素,一些废水废弃物等可以流向远离自己居住的地方。 我认为人类最早应用修建是应该是排水设施而不是给水设施,迄今为止我们知道的最早的排水设施是位于河南的龙山时代遗址,是都邑城址南门土路下面的三根陶排水管,管道层层相套,有一定的坡度,雨污水在城内收集后排入城外;而最早的供水管网目前发现于东周时期,在阳城,位于现在的河南登封县告城镇附近,很巧呀,最早的供水设施和排水设施均发现于河南,也许正是因为黄河流域是人类早期的居住地。阳城地势比较高,取水比较困难,东周时期的人们就从更

远的地方的水源地用陶管输送到城外的清水池,然后再通过陶管输送到城内供人们使用,当时技术已比较先进,有陶管直通,陶管三通和陶管四通,还有取水的构筑物如澄清池和阀门坑,再后来出现了井,井成为了人们最主要的取水来源;马桶的雏形最早出现于4000多年前的印度河流域,中世纪在历史上一真被史学家称为黑暗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还没有卫生的概念,人们随地大小便,甚至把大小便随意的泼洒到路上,当时的路当然跟现在相差甚远,或躲到树后或躲到建筑旁大小便。便桶仅在贵族中使用,直到19世纪的早期,欧洲下层社会的人们才开始使用便壶。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出现马桶,人们在享用便捷的室内给排水设备时也应该记着这个名字,托马斯·克拉伯,冲水马桶的发明者,当时的第一个马桶被装在了女皇的私密卧室里,再后来,到18世纪的中期,布拉梅改进了马桶,发明了U型弯来用来防臭。 国运兴则给排水兴,历史最终眷顾了元大都和明清的北京城,在这个时期,中国劳动人民给排水技术发展和土木工程的修建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大量的管渠得以修筑,一处处古迹向世人展示着那个时期的辉煌,是中国城镇发展史上的举足轻重的一笔。由于历史上的中国闭关锁国,重文学而轻科学,造成了中国近现代在给排水技术发展上的落后。 中国的第一座水厂位于上海,印象中还是外国人修建的,随着建国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城市的水厂管网得以修建,特别是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