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章节题库(发展的基本规律)【圣才出品】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章节题库(发展的基本规律)【圣才出品】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章节题库(发展的基本规律)【圣才出品】

第六章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名词解释

1.量变与质变

答:(1)量变的含义:量变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

(2)质变的含义:质变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巩固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2.肯定和否定方面

答:(1)肯定方面的含义: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他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2)否定方面的含义: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3)二者之间的关系:肯定与否定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①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②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包含的。

③肯定和否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西北政法大学2014年研;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研)

答: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①矛盾的同一性,反映矛盾双方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为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等,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矛盾的斗争性,反映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克服的趋势,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寓于同一性之中,和同一性不可分离。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二、辨析题

1.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的同一。

答:该观点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和其他事物相区别的自身所固有的规定性。特定的质就是特定事物存在的本身,失去了质的规定性,某物就不存在;而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次序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在同质范围内,一个事物的数量可大可小,并不影响某物的存在。

所以,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的同一。

2.量就是指数量的多少。

答:该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这里的量不是算术意义上的多少,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空间结构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答: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具体分析如下:

上述观点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一个著名命题,具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有其合理性。因为这个命题说明了灾祸与幸福的相互依靠、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认为,矛盾着的对立面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的双方都不会转化。

4.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自然而然地也就解决了。

答:该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主要矛盾在事物中居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它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是解决矛盾的关键。主要矛盾解决了就为次要矛盾的解决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但不等于次要矛盾也就解决了。

5.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

答:该观点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辩证的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二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总之,辩证的否定就

是“扬弃”。

6.辩证的否定就是全盘否定。

答:该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辩证的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二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总之,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而不是全盘否定。

三、简答题

1.质和属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是复杂的,因而事物的质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或特性。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同的属性,对于确定事物的质具有不同的作用。确定事物的质要考虑到各方面的联系和作用,把握事物各方面属性的总和。

(1)质和属性的区别

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特性;质是多种属性的内在的有机统一,是整体,而属性则仅从某方面表现事物的质,是部分;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而属性则不一定和事物直接同一。

(2)质和属性的联系

质和属性尽管有某些不同,但二者毕竟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质,就有什么样的属性;

一定的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必然表现出特定的属性;一定的属性必然归属于特定的质。

2.简述矛盾同一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矛盾双方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在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对立面的相互的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这是任何矛盾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样,对立一方的发展也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因为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过程是在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中实现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同一,是发展中的同一,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不是脱离对立面的孤立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和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那些对立面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的矛盾是这样,那些对立面之间存在根本利害冲突的矛盾也是如此。在一切矛盾中,对立双方总是包含着可以彼此利用的某些共同因素。一切新事物的发展,都要利用旧事物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某些因素。同时,矛盾双方的每一方也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是一物转化为他物,但不是转化为别的东西,而是转化为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例如,生物的进化是在遗传和变异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而遗传和变异的相互贯通规定着生物进化的基本趋势只能是旧

物种转化为同它有着内在联系的新物种,而不会转化为与它毫不相干的其他物种。离开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具体同一性,就无法确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3.简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答: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1)二者是相互区别的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或个性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a.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b.矛盾地位和矛盾方面的特殊性。

c.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2)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矛盾的特殊性作为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就人类的认识程序来说,是由个别到一般、共性,然后又用这一般、共性的东西,去研究新的、个别的、特殊的事物,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科学认识便是这种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 2、OECD组织的全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常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现有成员国(30)个。 3、发展中国家可以被划分为(综合发展国)、(出口加工国)、(石油出口国)、(农矿原料生产国)四类。 4、全世界共有194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总数占全球(6/7),人口占全球(3/4),土地占全球(2/3),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5)。 5、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经济增长),以及社会三大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的升级,变迁。因为只有这种引起社会进步的经济增长,才能保障人民大众从中获得好处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6、“经济发展观”经历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阶段。 7、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即人类自身发展。人类自身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如( 获得收入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延长寿命的能力)等能力。 8、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由美国海外开发署大卫-(莫里斯)博士于1975年提出。这个指数是由(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到。 二、问答题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 答:①贫穷-人均收入低-生活水平低; (吃、穿、住、行、医疗、教育不好、寿命短); ②生产效率低下; (资本不足、科技落后、制度落后、劳动者缺乏创新、进取精神) ③人口多,赡养负担重; (15岁以下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 ④劳动就业不充分;(隐性失业问题严重) ⑤二元经济,严重依赖农业; (农业经济比重较大,农业就业人口多) ⑥生态环境恶化 ⑦市场体系不健全; (与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如契约、产权、货币、信用、信息等方面;基础设施缺乏) ⑧国际关系中地位低下。 2、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 答:经济发展是指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制度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升级、变迁和广大民众素质能力的提高。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①增长是发展的物质前提,这里的增长必需是全民参与的增长,否则增长不一定导致发展; ②发展反过来为增长创造新的机制条件; ③增长的目的是增加供给,发展的目的是增加有效需求,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各种能力; 3、“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的经济学教授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根源是能力不足而不是收入低下,收入低下只是贫困的表现。”请结合第七个填空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这句话是正确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民众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广大民众的素质和能力真正提高了,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得以根本的改观和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3、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式提出来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社会的最早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公有制和专制主义并存。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原始公社生产方式的所有特征,在原始氏族中不存在

阶级、私有制和国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中的公社所有制的存在,并不能作为社会原生形态的标志或者依据。因此,以后马克思就不再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指称整个原始公社生产方式这一社会的原生形态了。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作了探讨。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0多年的实践最重要和最集中的理论阐述。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答:(1)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经济地位来划分的。 (2)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在阶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课后题答案及全部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简述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答:在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尚武精神,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其教育目的: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 雅典的教育则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和谐发展的教育。追求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反对专业和职业化的训练。同时,雅典人还认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的职责。其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公民.其雅典妇女地位较低,深居家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但其教育实践中的国家导向性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了世界教育史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而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自由教育的强调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却与斯巴达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2、试分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答: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站爆发,各国都重视学校体育,“新体育”是在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促进了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许多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但它过分强调儿童兴趣和自由,导致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松散,也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3、制约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古代体育除供宫廷享乐之外,在民间基本流落为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受儒家思想影响,重文轻武,科举考试文举盛而武举衰,很多体育项目难以普及和推广。统治者不重视,特别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喜欢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不愿意人民拥有太多的武艺。 4、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5、二战后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1、教学内容更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6、军国民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一)、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 军国民教育的定义:是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即对学生施行军事训练与教育,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使之充当统治者的侵略工具。 特征: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评价1)赋予进步的内容,反映中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自强于世界之林的强烈愿望2)唤醒国民重视体育3)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4)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 7、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答:一,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1.在时空观念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增强未来意识,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2.重视学生的“主体观” 二、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把学校体育作为一种传递各种文化的方式和纽带。 1、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哪些要求? 答:特征:良好的健康素质、终身学习的意识、高超的智力、乐观创新的心态和丰富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1、学校体育要坚定的按照“健康第一”的思路开展工作,倡导终身体育思想,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2、重视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竞争拼搏和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 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 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 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2015年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030502目录及考试科目真题内部资料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育明教育天津分校20152015年天津地区年天津地区年天津地区151515所高校考研辅导必备 所高校考研辅导必备天津分校地址南京路新天地大厦天津分校地址南京路新天地大厦2007 2007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8 8年天津地区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天津分校李老师与大家分享资料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天津分校李老师。 2015年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030502 目录及考试科目真题内部资料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人数考试科目 备注 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 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 74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9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_01马克思主义创立与早期发展史 _02列宁主义思想史 _03 马克思主义传播史(重点在中国)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2 考研政治每年平均分在4,50分,不是很高,政治取得高分除了靠记忆力还要有一定的技巧,今天我就考研政治中的一些答题技巧,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选择题分值为50分。其中单选题16道,满分16分;多选题17道,满分34分。选择题由于考查范围广,涉及的知识点零散,这种题型很需要考生对教材和大纲有系统而熟练的掌握。选择题中,多选题的难度较大,它是拉开政治分数的一个题型之一。 单项选择题 政治单选是属于必得的高分题型。而应 对单选这种题型,考生在记忆相关概念时一 定要明晰,不能模棱两可,尤其是容易混淆 的概念,一定要注意区分。而最能帮助考生 区分的方法是适度的习题训练,通过练习来 加强记忆和理解。在得分方面,单选题总分 值在16分,考生最好拿12分以上的分数。 解答单项选择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掌 握技巧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第一步是读懂题,审好题,准确把握题 干的规定性。即题干所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问 题,在什么范围、方面、角度和条件下回答 这一问题; 第二步是鉴别和判断选择题肢项。题肢选项分两类,一类是不符合题意的应排除掉。这又分三种: ①第一种是题肢选项本身观点错误和含有错误成份,试题要求又是正确的; ②第二种是题肢选项本身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要求无关的;第三种题肢选项中概念和判断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的外延要求; ③另一类是最符合题意的该选出的题肢选项。在解题中可先用排除法,把所有与题干要求不符合的,不论是正向、逆向思维设问,还是题肢选项本身的错误,统统排除,然后再比较余下的题肢,用所学的概念、观点、原理判断其是否正确,并确定哪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即该选项能否按试题所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方向、范围和意义进行解答。 多项选择题 选择题中较难的题型是多选题。它也是政治试题种最难最容易拉开考分距离的题型,因此这部分要求考生高度重视。应对这类题型除了需要对考纲要求的知识点熟练理解外,适度的练习必不可少,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各个知识点内涵外延。在得分方面,多选题总分值在34分,考生最好拿24 分以上的分数。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课时练(附带答案)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③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党的十九大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庄严承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我国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与人民生活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未达到全面小康的矛盾 4、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下列关于第一个阶段的描绘正确的是() A、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B、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 C、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环境更加美丽,发展难题彻底消除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下列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是() 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②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③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④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已从过去的供需紧张转向平衡状态,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中低端供给较为充足,另一方面,放心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又明显不足。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 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扩大中低端产品种植范围②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③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④加快粮食加工转化,持续增加工业产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扶贫开发直接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找对“穷根”,精准扶贫。这有助于() ①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从根

体育史题库

体育史题库 1、“五福”“六极”出自B。 A 《易经》 B 《尚书·洪范》 C 《庄子》 D《黄帝内经》 2、下面哪个不属于先秦两汉时期养生术的种类C 。 A 行气 B导引 C 八段锦 D五禽戏 3、春秋时期的宫廷体育与C 无关。 A 御 B礼 C乐射 4、“六艺”是指B。 A礼,乐,射,御,书,数 B礼,乐,射,御,书,术 C 礼,乐,骑,御,书,术 D礼,乐,骑,御,书,数 5、C 家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任侠”。 A 道家 B儒家 C墨家D法家 6、晋唐时期养生思想的发展和特征是儒,释,道,B 相互渗透发展。 A 巫 B医 C仙 D 神 7、下面哪项不属于晋唐时期娱乐体育活动的种类。B A围棋B蹴鞠C相扑 D捶丸 8、《养性延命录》有作者是B 。 A颜之推 B陶弘景 C 巢元方 D孙思邈 9、武术体系形成于B 。 A 三国时期 B 隋唐时期C唐宋时期 D宋明时期 10、有记载的古代奥运会始于公元前A 年,止于公元年,共举行了届。 A 776,394,293 B 776,390,293 C 760,390,294 D 760,394,294 11、古希腊C 城邦妇女具有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 A 雅典 B 伊利斯C斯巴达D奥林匹亚 12、A 不是希腊体育思想家。 A尤维纳利斯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13、下面哪项不属于现代体育兴起的时代背景之一A 。 A世界的发现B人的发现 C 科学的发现 D 体育的发现 14、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不包括下面哪一项B 。 A 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 C 文艺复兴 D宗教改革

15、绅士体育的提倡者是A 。 A洛克 B 夸美纽斯 C 维多里诺 D卢梭 16、被称为“德国国民体操之父”的是B 。 A古茨穆斯 B杨氏C施皮斯 D 林氏 17、自然体育思想的提出者是D 。 A 托马斯·阿诺德 B裴斯塔洛齐 C 斯宾塞D卢梭 18、下面哪一个国家的体育传入方式不属于以欧洲移民为主要媒介的传播C 。A加拿大 B澳大利亚C菲律宾D美国 19、奥林匹克日是每年的B 。 A 5月19日 B 6月23日 C 4月26日 D 8月8日 20、国际奥委会的英文缩写是C 。 A 、WTO B、UN C、IOC D、WHO 21、与美国“新体育”学说(也称:自然体育学说)无关的人物是:A 。 A高尔霍夫尔 B 杜威 C伍德 D赫塞林顿 22、D 曾用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 A严复 B 孙中山 C 蔡元培D毛泽东 23、战后世界体育发展中有影响的体育思想包括“休闲体育”和A 。 A “终身体育” B“快乐体育” C “军国民体育” D “自然体育” 24、《体育之研究》中提出的体育之效不包括:B 。 A强筋骨 B 增智慧C调感情 D强意志 25、下面哪一项奥林匹克仪式不是来源于顾拜旦C 。 A 奥林匹克格言 B五环旗C圣火传递 D放飞和平鸽 26、在我国提倡“尚武强力论”的是B 。 A 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 D 严复 27、首届冬季奥运会的时间是B 。 A 1920年 B 1924年 C 1928年 D 1932年 28、提出和谐发展课程体系的教育家是D 。 A洛克 B卢梭 C 裴斯塔洛齐 D 夸美纽斯 29、不列哪项不是武术理论包括的内容B 。 A气为武术之本体B相反相成的技击原则 C 和谐适度的健身方法 D仁为核心的武德思想

发展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马工程 高教出版社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释意 1.贸易条件 2.工业化模式 3.肤浅的金融战略 4.可持续发展 5.属性知识 6.教育的收益 7.幼稚工业论 8.绿色革命 9.发展经济学 10.吉尼系数 11.配第—克拉克法则 12.充分就业 13.深化的金融战略 14.信息问题 15.出口替代 16.配第一克拉克法则 17.可持续发展 18.诱导性技术变革 19.进口替代 20.自由贸易区 21.经济全球化 22.隐蔽失业 23.人力资本 24.创新 25.贸易条件 26.中间技术 27.可持续发展 28.资本形成

29.发展级 30.进口替代 31.诱致性技术变革 32.联系效应 33.收入的功能分配 34.国家创新体系 35.库兹涅茨倒U曲线 二、简答 1、罗斯托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起飞”阶段,他认为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凯恩斯就业模式为什么不适合发展中国家? 3、简述赫斯曼的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 4、从经济上解说发展中国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原因。 5、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技术进步,必须要建立激励机制。与激励机制相配合所需要设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哪些? 6、简述发展经济学中涉及论证工业化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本理论。 7、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发展经济学家们为什么特别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 1.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有哪些? 2.怎样认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 3.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人口增长过快在哪些方面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为什么工业化未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6.简述两缺口分析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7.两缺口分析的主要内容。 8.工业化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9.简述发展中国家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 10.教育成本的主要涵义是什么? 1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新发展理念公务员读本考试题目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 全球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剧烈变化,价值链中制造环节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 全球经济步入网络化的新阶段 B. 全球生产方式发生剧烈变化 C. 我当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从事产品研发与销售 D. 当前的全球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攀升,对于我国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2. “十三五”期间,中国在全球新的产业分工体系中将面临双重竞争的压力,具体包括()。[2分] A.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低成本国家的工业化 B. 低成本国家的工业化和全球投资和贸易规则发生新变化 C.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全球生产组织方式正发生剧烈变化 D.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全球投资和贸易新规则的形成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3. “十三五”期间,我们需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充分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的()。[2分] A. 引领性 B. 实践性 C. 哲理性 D. 时代性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4. 首次提出“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会议是()。[2分] 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C.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D.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5.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当下我们的时代主题是()。[2分]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 全面深化改革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放发展理念的核心是()。[2分] A. 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B. 提高对外开放质量 C.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D. 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下列论述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重要特征的是()。[2分] A. 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 B. 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 C.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D.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我的回答:C

学校体育发展史复习题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成均和庠)的出现,为中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从公元前720年开始,斯巴达人在140年间,一直在奥林匹克祭神竞技会上保持优势,便是(体育训练制度)带来的结果。 3、巴泽多(JohonnBasedow,1724—1790),德国18世纪泛爱主义教育家。巴泽多受卢梭的影响极力推崇自然主义教育,于1744年在德绍创办了一所(私人学校)。 4、菲特(GerhardAntonVieth,1763—1836)于1794年至1795年间相继出版了(《体育百科全书》)1~3卷。 5、(古茨穆斯)(JohannChristophFriedrichGutsMuths,1759—l839),德国体育教育家,从1786年起担任司尼芬撤尔泛爱学校的体育教师,任教长达50年。 6、中国: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在该章程中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都设“体操科”(体育课)。 7、学校体育以体操为主要手段,主要有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而(英国学校体育)却以户外运动和游戏为主要手段,形成了近代体育教学内容的三大基本体系。 8、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的巨作(《爱弥儿》)讲的是一个按照全新的教育原则,使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将一个贵族子弟培养成自食其力、身强体壮、勇敢刚毅、心地善良、能独立思考的人的故事。 9、健美性体操的鼻祖是曾经当过演员的法国人(戴尔萨特)(FrancoisDelsarte,1811—1871)。他的第三代后继者———邓肯家族把该流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10、(篮球)是春田专科学校(SpringfieldCollege)的一位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Naismith)为了安排冬季的室内活动,于1891年的深秋发明的。 二、选择题(单选或者多选) 1、古奥运会最初的时间是(一天)。 ①一天②三天③五天④七天 2、在国际赛场使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来的是(吴传玉)。 ①郑凤荣②吴传玉③容国团④陈镜开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

发展经济学 一、填充题 1、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两个条件,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从事生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 2、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人口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部重要著作中。 3、卡尔·马克思以历史唯物论为工具,深入具体解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乃至灭亡的历史进程。 4、熊彼特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一种数量上的变化,没有产生质上的新变化;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也就是创新。 5、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是公认的国际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45年写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最早的奠基之作。 6、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演进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40—60年代是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7、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8、有学者总结早期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有三大特点,即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论。 9、发展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不发达条件下经济发展的特点、过程和规律的经济学科。 10、发生在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纺织技术的机械化为开端,以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11、当前公认的发达国家有20多个,其中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7个国家则是最发达的。 12、“第三世界”是法国人口统计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1952年在一篇题为“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中最先提出的。 13、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曾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观点。 14、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发展应包括五大目标,即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 15、英国经济学家西尔斯认为,发展应包括三大目标,即消除贫困、实现公平、促进就业。 16、资源即生产要素,通常包括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17、在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中,最重要的有技术和制度两大类。 18、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认为,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的大小又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即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流动偏好规律。 19、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提出了两种增长率概念,即自然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 20、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和英国经济学家米德。 21、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不仅考察了投资这一增长要素,而且还考察劳动、自然资源、技术进步等要素,把技术进步看作是影响其他要素生产率的手段。 2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论文,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潮流。 23、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将增长核算方法应用于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舒元和李京文等。 24、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农业剩余是发展中国家初始资本的主要来源。 25、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肖和麦金农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两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26、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7、刘易斯认为,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取决于生存部门的收入。 28、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第一种形态的两个假定是:(1)经济是封闭的;(2)两个部门间没有贸易往来。 29、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第二种形态的两个假定是:(1)经济是封闭型经济;(2)资本主义部门依赖于与非资本主义部门的贸易。 30、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第三种形态的两个假定是:(1)经济是开放型经济;(2)资本主义部门与非资本主义部门都与外部世界有贸易往来。 31、1985年迈因特在《亚洲发展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组织二元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论文,提出了“组织二元结构论”。 32、现代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多重二元性”,然而在“多重二元结构”中,城乡二元结构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历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真题

2002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名词解释(4*5=20) 马克思主义《反杜林论》实践哲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 2、论述题(25*2=50) 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的批判 从《共产党宣言》到《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 3、论证题(30*1=30)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珍贵理论品质 2003年 1、名词解释(5*5=25) 普鲁东主义伯恩斯坦《哥达纲领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经验批判主义 2、简述题(15*5=7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社会主义商品货币观 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 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3、论述题(25*2=50)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及其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启示 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 2004年 1、名词解释(5*5=2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普鲁东主义伯恩斯坦主义 2、理论综述题(15*5=7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分析 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探讨综述 斯大林同布哈林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理论上的争论评析 列宁《哲学笔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 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评述 3、综合分析题(25*2=50)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实践与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警示 举出马恩著作中至少两个观点的演变,论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005年 1、名词解释(4*5=20) 合法马克思主义者超帝国主义论垄断资本学派 《“论俄国社会问题”跋》《哥达纲领批判》 2、原著理解(10*3=30) 马克思指出:“品二重的存在这个简单的事实,既一方面作为一定的产品而存在,而这个产品在自己的自然存在形式中观念的包含着(潜在的包含着)自己的交换价值;另一方面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参考答案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是指提高司法机关依法行使( )的水平和能力,提高民众对裁判过程和裁判结果的信赖、尊重与认同的程度,以维护社会正义感和遵法守法意识。(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诉讼权 B.行政权 C.裁判权 D.司法权 2.“四三三”总体战略部署第一个“三”是指“三个支撑带”,即“长三角”支撑(),“环渤海”支撑东北、华北和西北经济带,以及泛“珠三角”支撑西南和中南经济带。(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渤海经济带 B.长江经济带 C. 珠江经济带 D.黄海经济带 3.()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单选题2分) 得分:2分 A.农业现代化 B.农产品效益化 C.农产品市场化 D.农业标准化 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所有权、承包权、收益权 B.所有权、财产权、经营权

C.所有权、人身权、经营权 D.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经济创新 B.服务创新 C.科技创新 D.技术创新 6.()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农业与商业 B.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D.农业与工业 7.( )是以社会公正为原则,基于城乡一体化、和谐化发展理念,对公共资源实行的城乡之间相对均衡的资源配置模式。(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社会资源均衡配置 B.城市资源均衡配置 C.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D.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8.外贸在我国发展大局中处于重要地位,对经济稳定增长起着重要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当前稳增长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稳()。(单选题2分)得分:2分 A.消费 B. 出口

学校体育发展史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古代雅典“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远、投标枪、掷铁饼和摔跤。 2、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和吟诗 3、“五射”:一曰“白矢”,二曰“参连”,三曰“剡注”,四曰“襄尺”,五曰“井仪”。 4、“五御”:一曰“鸣和鸾”,二曰“逐水曲”,三曰“过君表”四曰“舞交衢”,五曰“逐禽左”。 5、所谓军国民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素质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潮流。 6、“壬子癸丑学制”:民国成立伊始,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就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教育进行重要改革。如《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等,历史上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7、“双轨制体育”:人们把当时“以兵操为主,的体操课,又有以田径、球类为内容的课外活动的做法称之为“双轨制体育”。 8、实用主义体育思想认为,体育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体育手段和方法上,主张采用更自然、自愿、活跃的运动方式。 9、兵士体操:主要是德国的兵士体操,主要内容包括柔软体操、枪剑术、野外演习等。 10、普通体操是美国刘易斯(1823-1886年)把瑞典式和德国式体操的基本动作加以混合,再加上一些轻器械而编成的。主要内容包括准备法、矫正术、徒手操、哑铃操、木棍操、火棒操等。 11、“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12、“壬戌学制”:1922年11月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1922年是“壬戌”年,该学制就被称为“壬戌学制”。 二、选择题 1、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 2、“射”的较量有五项,称为“五射”:一曰“白矢”,二曰“参连”,三曰“剡注”,四曰“襄尺”,五曰“井仪”。 3、“御”的教练也有五项,简称“五御”:一曰“鸣和鸾”,二曰“逐水曲”,三曰“过君表”四曰“舞交衢”,五曰“逐禽左”。 4、唐朝建立后重视文化教育,同时也重视军事准备。武举是当代加强军事的制度之一,创始于武则天称帝的时期(702年)。 5、宋朝开始创立武学,是专门习武的学校。学生的来源是官员的子弟和有官具保的民间子弟。 6、宋朝的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类。在中央设有国子监和太学。七品以上的官员的子弟入国子监,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和平民子弟的优秀者入太学。 7、清朝承袭明代的学校制度,在京师设国子监,地方设府、州、县学,经过推荐或考试,地主阶级的子弟都可以入学。 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中,以礼射为主要形式、以伦理教化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教育一直沿袭未断。 8、古代雅典教育把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结合起来,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历史上称之为“和谐发展体育”。 10、维多里诺创办了名为“快乐之家”的学校,他主张把读书和运动结合起来,并制定了各种锻炼身体的制度和方法,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户外运动, 11、1774年,德国教育家巴塞多在德绍创办了第一所博爱学校,最早把体育列为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 12、巴塞多将古希腊体操、传统骑士项目、民间游戏等融合在一起,加以改造和发展,将各种身体练习组合成协调统一的体育手段,因而创造了着名的“德绍五项”。 13、“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14、古茨穆斯认为体操有两个功能,一是满足人的身体需要,二是通过练习使人身体完美。 15、古茨穆斯搜集了古希腊、罗马、德意志的运动项和民间游戏项目,并将其用于体操实践之中。 16、古茨穆斯把体操教材分为3类:基本运动、手工劳动和游戏。 17、洋务教育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西学”,培养科技人才,在教育内容上增加了西文和西艺课程, 18、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最早从资产阶级全面教育意义上认识体育的。 19、我国军国民教育思想的最早是由一批留学生直接从日本引进的。 20、所谓军国民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素质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潮流。 21、1906年的《学部奏宣示教育宗旨折》中,已提出要把“尚武”列为宗旨之一,并要求“凡中小学堂各种教科书,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收入水平低下;②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 ④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⑥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⑦生态环境恶化;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2、发展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 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发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二战后两种制度竞赛、国际机构的成立、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等。 3、发展经济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每 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分别有什么特点?答:三个阶段:①形成与繁荣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特点有: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少数几个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具有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强调内向发展战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

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特点有: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国别研究;③新制度主义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特点有: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预测为A卷的论述题) 4、试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之间 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和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分配状况的改善和贫困的下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

五大发展理念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0 道) 1. 在目前,要强调把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到“十三五”时期的工作中。 正确 2. 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 正确 3.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解决目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 正确 4.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干部既要强硬,又要刚柔并济。 正确 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正确 6. “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这条主线来谋篇布局的。 正确 7. 五大发展理念是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教训提出的,体现了时代精神。 错误 8.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 正确 9.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正确 10. 五大发展理念既抓住了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又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 正确二、单选题(20 道) 1. (A)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A. 企业 B. 国家科研机构 C. 政府 D. 高校

2. 美丽中国的核心理念是(A)。 A. 走出一条生态文明的中国道路 B.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D. 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3. (D)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 A. 创新思维 B. 聚集人才 C. 国家政策 D. 改革开放 4. 在实践中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基础,人自身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C)。 A. 根本目的 B. 目标和方向 C. 前提和条件 D. 经济基础 5. 主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A)的最高价值观。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 6. 当代中国发展的总目标是(C)。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两个百年”目标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全面依法治国 7. (B)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A. 协调 B. 创新 C. 开放 D. 绿色 8. 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D)。 A. 向社会募捐收入 B. 国内外人士的捐赠 C. 向企业摊派 D. 国民收入 9. (D)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A. 协调 B. 创新 C. 开放 D. 绿色 10. 在社会发展的(A)方面,五大发展理念强调要认识和尊重社会客观规律性。 A. 客体性 B. 基础性 C. 目的性 D. 规律性 11. 创新发展注重解决(B)问题。 A. 发展方向 B. 发展动力 C. 发展理念 D. 发展规划 12. (D)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