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方案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方案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方案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

构建方案

中教育星(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目录

一、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构建方案4

1.建设思路

4

2.建设目标

5

3.总体结构

6

二、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功能介绍9

1.平台流程概述

9

2.基础教育知识体系

13

3.网络课程制作和管理

14

4.课程活动、作业和考试

15

5.课程中的互动交流

16

6.课程页面、模块的自定义和调整

17

7.学生毕业和历史

17

8.课程打包并离线使用

17

9.网络课程教学中心门户18

10.后台管理功能简介 (18)

11.系统特点 (18)

一、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构建方案

课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课程信息化,而教师是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信息化只有深入到课程、深入到教师专业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1.建设思路

构建面向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不仅是让信息化进入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系统复习、教师业务学习、师生素养培养等各个教学环节,全面优化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将人的网络(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等)、物质环境的网络以及实践的网络(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教科研活动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

(1)构成信息生态系统的“细胞”—师生业务空间

开放可重组教学工具:提供教师教学管理、教育教学的各类信息化工具;

素材与网络课程平台:提供教师制作、发表网络课程、教学素材包工具平台;

教学论文、日志工具:提供教师发表、展示教学思想理念的平台;

网络教学、答疑空间:提供教师日常教学、答疑的实时、非实时教学空间;

提供教研活动协作组空间:提供教师参与各种教学、教研活动的协作交流环境。

(2)构建地区、学校以网络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信息生态环境---网络课程教学中心

从“基本素材素材包课件网络课程区域系统课程体系”的建设机制;

为教师提供网上教学、网上辅导的环境;

为学生提供网上互动、个性化学习的理想环境;

实现网络课程管理并对学习过程做出评价;

提供从教师教学信息发布、汇总、聚合、共享等一套整体信息服务体

系。

(3)构建地区、学校以知识点、知识体系的新型教学资源库---教学课程知识库系统

形成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本地化网络课程体系,并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社区的基础;

以中小学知识点为知识叙词库;

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各类课程知识库(资源、素材、试题、课件、课程);

以知识点、知识单元为基础的学生学业评价系统。

(4)构建在上述系统基础上的面向学生的新型学习化社区

上述系统综合基础上,形成以学生成长空间、快乐家庭空间、班级空间、各类学生活动中心的学生学习化社区

2.建设目标

(1)集成标准化的网络课程制作系统,完美实现网络课程流程化制作集成标准化的网络课程制作系统,教师可非常方便地整合各类资源制作发布网络课程,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平台将组成课程的各项教学功能以模块化形式划分,通过教师自主选择搭配整合形成完整的网络课程,操作简单,易于使用;同时提供教案编辑、试卷生成、课件制作等一系列易用实用的辅助工具,从而完美实现网络课程的流程化制作。

(2)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备课、预习、授课、作业、复习、答疑、辅导等活动提供信息化支撑平台

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备课、预习、授课、作业、复习、答疑、辅导等活动提供信息化支撑平台,为教师、学生、家长等提供与课堂教学进程完全同步的网络课程教学服务,为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研讨、师生互动、学习成果交流、学习记录和评价提供完善的功能支持。

平台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轻松的在线教学服务、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高效的家校教学互动途径,能够有效减轻教师备授课资源制作、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解答学生学习疑难、教师与家长沟通等方面的负担,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3)搭建各级教师网络课程展示、交流、评比评选的舞台,形成全面共建共享的区域教学成果展示交流中心

搭建各级教师网络课程展示、交流、评比评选的舞台。教育局统一规划管理,保障课程

资源系统化再生,进而形成与本地课程体系完全配套、全面共建共享的区域教学成果展示交流中心。

3.总体结构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主要包括网络课程中心、教师工作室、学生学习室、班级空间(师生交流组)、课程知识库,各模块彼此关联,互相影响。教师和学生进入平台后,可根据需要自主构筑特色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平台总体结构图如下所示。

平台提供的各类学习活动对象,例如学生学习室、教师工作室、网上班级、通讯录、日历、笔记本等都与现实的在校教学相类似。这样的设计与现实的教学活动相对应,将现实的固定的教学环境转向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对于系统的所有用户,不管是学生、教师还是管理员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而这些活动的内容和空间又都是用户所熟悉的,使用户更容易地使用系统的功能,促进学习。

(1)网络课程教学中心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场所,它以课程为中心,将教师、学生、相关课程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提供课程通知、课程资源、布置作业、问题集锦、师生讨论、练习训练、教师答疑、网上辅导等功能,教师可与学生进行网上的互动教学。同时在线的教师间、师生间还能够进行即时信息交流。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还提供了通往任课教师的教师工作室、相关协作组空间以及课程知识库的入口。当学生遇到的问题仅仅依靠现有的资源无法解决而不得不寻找教师或同学帮助

时,可以直接进入该课程的任课教师或者同班同学的个人空间请教,也可以将问题带到某个协作组,大家交流讨论,实现协作学习。网络课程中心的每门课程旁边都提供扩展知识链接,这些知识都是由课程知识库直接推送所得,从而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中断学习去查找资料的麻烦。

平台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轻松的在线教学服务、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高效的家校教学互动途径,能够有效减轻教师备授课资源制作、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解答学生学习疑难、教师与家长沟通等方面的负担,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2)教师工作室

平台为每位教师提供一个操作简便、整合教学业务的教师工作室。教师可以利用资源中心的资源进行备课、利用平台提供的网课制作工具制作网络课程,并发布到教学中心供学生学习。教师可随时就学生的提问进行答疑,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给学生布置作业,组织网络测验,系统能够自动对学生的测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便于教师评价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在工作室中查看学生的学习心得、学习记录等信息,从而对其进行指导评价,同时,评价信息会自动推送到学生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样可以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还可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或者教研文章发布到课程知识库或者协作组中,供学生学习或与其他教师交流讨论。教师工作室提供完善的信息推送机制,设定好学校、学科、年级后,教师每次登陆平台,系统会自动通过日历工具推送本周、本月的课程教学信息及教学进度表。

①备课工作室:

集成标准化的网络课程制作系统,这是专门为一线教师备课、授课和开展教学研究而精心研发的应用工具,是教学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利器。利用网络课程制作系统,教师不仅可以备课、授课,还可以通过网课制作系统打造精品资源+丰富模版+实用工具的完美组合。

②教学工作室:

教学工作室右侧列出共享课程分类和“我的课程分类”,点击课程链接就可以进入上课状态。教学工作室紧贴网络教学的需求,做好师生最需要的功能。包括信息发布、课程发布、作业与测试、答疑讨论、网上辅导等功能。

(3)学生学习室

平台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的“学习室”。学生可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关此学生的一切通知,信息都会自动推送到学习室;同时,学习室为学生提供了

通往课程学习的入口,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空间中的课程表功能清晰了解到自己目前的课程学习情况以及该门授课教师对自己阶段性的学习评价和学习指导信息,并且可以进入到网络课程教学中心进行学习。此外,学生可通过学习室中的相关链接,直接进入任课教师的个人空间,通过提问和问答、在线交流、讨论等多种手段与教师交流。学习室还提供了该学生加入的所有师生交流组链接,学生可以进入各师生交流组空间,就感兴趣的问题畅所欲言,进行协作学习。学习室还提供了自我训练、成绩统计分析等功能链接。

(4)班级空间(师生交流组)

学习某门课程的学生与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组成一个网上班级,为师生间的协作学习、讨论交流提供了一个理想环境:教师可以在此带领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讨论和思路梳理,学生可以温习已掌握的知识,学习新知识,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第一手学习资料,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情感与心理等方面为每位学生做一个全面的评价,而不是只针对学习成绩给出片面的评价,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5)家校交流组

针对家长用户,平台将呈现另外一系列的服务。如家长登录后,平台就会将学生近期的一些学习情况呈现出来,方便家长主动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状况。家长可通过平台与任课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关注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还可得到一线教育专家的指导和点拨。

(6)课程知识库

课程知识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更新。课程知识库将知识按照课程结构进行分类,采用树状导航与搜索引擎两种检索方式,教师和学生既可直接在课程知识库中浏览资源,还可利用课程知识库的信息推送技术将最新的知识推送到相关课程,实现课程知识的精准推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教师给定的资料或者各种工具去搜集与课程学习相关的资料,经过加工学习,通过各种讨论、观点表达的渠道(如提问、回答、言论发表、辩论论坛等)提出有价值的知识。有权限的教师和学生还可把这些知识保存到知识库中,供日后参考使用,也可以对知识库中过时的知识进行更新。

(7)考试训练中心

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检查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在线练习和测试、还可网上布置作业、作业生成与批改分析。系统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学生个体及整体的统计分析,并把相关的各种统计信息提供给教师,利于教师掌握班级整体

学习情况、学生个人学习情况,以及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自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统计与分析功能可揭示全方位教学过程信息,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对于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将产生巨大作用。

(8)电子学档系统

系统为每位学生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系统化、全过程、可追溯的电子学档系统,提供学习路径跟踪、提交作业与作业反馈、参与活动与活动评价、学习成果的记录和作品展示等功能,便于教师和家长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进而又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辅导,全面促进学生成长。

二、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功能介绍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通过网络进行课程教学和学习的统一的信息化支撑平台,在基于基础教育各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网络课程制作、作业布置、考试安排、作业和考试批改等完整的教学功能,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讨论交流、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等一系列学习功能,同时教师也要能利用该平台进行课堂化的教学,以满足不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学校、教师的网课教学需要。

网络课程教学平台采用Java及AJAX技术构建,支持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

1.平台流程概述

(1)维护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是课程信息的来源,为制作课程和相关资源提供服务。知识分类具备多层次结构,上级包含下级以及同级知识点设置关联,满足不同应用的视图。

网课系统知识点支持多种学科,年级以及教材分类;同时每个知识点都具备相关联的试题和资源。

利用知识体系支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创建网络课程。

教师可以在线维护知识体系,完成知识点,知识分类创建,相关试题和资源的输入上传。知识体系一旦建立就可以被课程系统多个地方引用,满足多层次的应用要求。

(2)课程的制作与发布

教师可设置课程目录,设置模板等样式。根据课程的需要,教师既可从知识体系添加资源或试题到课程中,也可自行输入新的课程试题和资源,并为课程添加作业,活动,考试等内容。

(3)课程的学习与互动

学生登陆后既可参加课程学习,包括课程内容浏览,相关知识点、资源的访问,也可在线完成课程考试,在线回答作业试题以及参加在线答疑,发送短信等互动交流。

2.基础教育知识体系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应提供基础教育主要课程的完整知识体系,通过各课程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和相关关联,为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制作和教学提供最完整最基础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所学课程提供最全面最直接的学习资源。

知识体系包含如下功能和内容:

1)涵盖基础教育各个学段和年级的主要课程,并尽可能多的适应不同的教材

版本;

2)提供年级、学科、教材版本等分类体系,并提供分类体系的增、改、删等

维护功能,以便用户能创建自己的分类体系;

3)提供正确、详尽的知识点描述,并支持在线的数理化公式编辑;

4)支持知识点之间的上下级关联和相关知识点关联,可以从任意知识点进入

并遍历与之相关联的所有知识点;

5)知识点应有相关资源和试题的增、改、删等维护功能;相关资源要能够支

持超大文件上传功能;试题应支持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客观题要支持判断题、单

选题、多选题、单填空题、有序多填空题、无序多填空题等等,填空题要支持多备

选答案功能,试题要支持多步骤的答题思路设置;

6)在试题添加和维护中,对于客观题的试题题文和答文应合在一起同时录入

和维护,不应将题文和答文分在不同的录入框中单独进行设置。

7)知识体系应有强大的管理维护功能,除一般的增删改功能外,还必须有审

核、禁用、锁定、移动等功能;

8)知识体系应有灵活的权限分配功能,可以允许设置不同的用户对各自学科

的知识体系进行管理和维护;

9)知识体系应有完整的日志,用户所有对知识体系的维护操作都必须记录并

能按知识分类、知识点进行单独查询。

3.网络课程制作和管理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为每个教师提供一个课程工作室,教师可以在课程工作室中创建、维护、管理、发布自己制作的网络课程,同时也可以在课程工作室中完成作业批改、考试判卷等教学工作。

1)简单易用的课程创建过程,平台应只需要输入几个关键内容(如:课程标

题、课程所属分类、课程概述、讲授知识点、课程使用模板和主题风格等)即可创

建课程。

2)课程目录要能够灵活设置多级维护,既要能支持整个学期的大型课程,也

要能支持一节课的小型课程。

3)课程目录中能够设课程讲授内容、相关知识点、相关资源、练习作业等内

容。

4)课程内容要支持HTML直接编辑功能;支持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内容

的上传和显示;支持windows media、real、quicktime等三种视、音频文件

的插入、上传和播放;支持word、powerpoint、excel等office文件的插入、上传和直接显示。

5)相关知识点从知识体系中直接选择;相关资源、练习作业中的试题即可以

从知识体系中选取,也可以直接上传和添加。新上传和添加的资源和试题要能自动

和相关知识点进行关联,以便在网课平台的使用过程中逐步丰富、完善知识体系。

6)在课程工作室中应可以对正在创建的课程进行预览,以便可以让教师随时

检查该网课页面的显示效果。

7)对于大型课程,平台具有辅助教师的设置功能,辅助教师可以协助网课教

师完成作业批改、考试判卷、回答学生疑问等教学任务。

8)网课能够设置、添加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并具有现有学习的学生毕业

处理功能。

9)对于已经制作好的网课,制作教师可以选择是否发布该课程,只有发布状

态的网课,学生和其他浏览者才能在门户页面中查询、浏览和访问到;没有发布的网课,则只有制作教师本人在自己的课程工作室中才能看到。

10)对于已经制作好的网课,制作教师可以打包下载,以便脱离网络在单机环

境下使用该课程进行授课。

11)在课程工作室中,教师如果是学科管理员,则还可对本学科已发布的所有

网课进行审核、推荐等管理维护功能;对于后台管理员,则可以对所有已发布的网课进行审核、推荐等管理维护功能。

4.课程活动、作业和考试

为考察检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和结果,网络课程应具备建立课程研究学习活动、布置作业和考试的功能。

1)网课制作教师在课程中应可加入一个或多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并指定学生

参加学习活动后提交活动结果的方式,如:提交活动总结文档、上载活动制作结果等等。

2)学生按课程活动要求的时间范围参与活动,完成后提交活动结果。教师对

学生的活动结果进行评判并打分。

3)课程活动应支持学生分组参加活动的功能。

4)网课制作教师在课程中应可以加入一个或多个课程作业,作业要能够区分

练习或正式作业,正式作业应该由教师进行批改。

5)学生按课程作业要求的时间范围做作业,做完后如果是练习则自行参考正

确答案,如果是正式作业则由教师进行批改作业,之后学生才应该能够参考正确答案。

6)网课制作教师在课程中应可以加入一个或多个考试,考试应该由教师进行

判卷。

7)学生按课程考试要求的时间范围参加考试,考完交卷后由教师进行判卷,

之后学生看到考试结果得分并能够参考正确答案。

8)课程考试具有到计时提醒和到时自动交卷功能。

9)对于作业和考试中的试题,除了可以从知识体系中直接引用外,网课制作

教师还应能够直接添加、维护试题。

10)试题应支持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客观题要支持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

单填空题、有序多填空题、无序多填空题等等。填空题要支持多备选答案功能。

11)在试题添加和维护中,对于客观题的试题题文和答文应合在一起同时录入

和维护,不应将题文和答文分在不同的录入框中单独进行设置。

12)试题应具备多步骤的答题思路设置,以便学生在练习、查看作业和考试中

的错题是能够逐步阅读到该题的答题思路。

13)对于客观题,平台要能够自动判断正确与否和得分,同时也要允许教师能

够修改学生做题的得分。

14)对于在作业和考试中学生做错的题,平台要能够自动记录做错的次数,以

便学生在下次复习时能自动提示给学生。

5.课程中的互动交流

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心制作的网课中,除了课程内容的静态展示、浏览访问外,还具有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多种互动交流功能,以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课程教学中心进行公告提醒、辅导答疑、讨论交流等等,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高效地完成教学和学习过程。

互动交流功能至少要具备以下几种:

1)课程公告:供网课制作教师发布本课程的公告;

2)BBS论坛:供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学习讨论;

3)短消息:供教师、学生之间相互直接发送消息;

4)聊天室:供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在线的学习交流;

5)答疑:供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进行问题解答;

6)在线用户:供教师和学生查找在线的其它用户;

7)调查投票:供教师设置调查、学生进行投票;

8)日历日志:供教师在日历本上填写教学日志,学生可以浏览阅读。

6.课程页面、模块的自定义和调整

平台制作出的网络课程应提供灵活的课程模块定制功能,通过可视化的操作完成课程模块的选择、布局、移动等,并可以自由定义不同的主题风格并迅速切换。

1)对于网络课程的公告、论坛、答疑等互动交流模块,网课制作教师能选择

知否使用;

2)对于网课中各模块的位置和布局调整,应能通过可视化的拖拽方式实现;

3)平台应提供尽可能多的网课布局模版供用户选择使用;

4)平台应提供至少50种的主题风格供用户选择使用;

5)除平台提供的各种互动交流模块外,平台还应提供用户自定义模块功能;

6)课程目录导航既要支持树状导航,也要支持水平逐级导航;

7)对于课程页面中的课程内容部分,应具备全屏播放功能。

7.学生毕业和历史

对于现有学习某网络课程的学生,在通过课程考试后,网课教师应可以选择让这些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毕业。

学生在完成一门网课的学习并毕业后,学生对该网课就只有访问浏览的权限而不再能参与到这门课程的作业、考试、讨论、答疑等等活动之中了。

学生毕业后,该学生在网课中所有的作业、考试、讨论、答疑等等活动记录要全部保留,并能够被后来学生浏览访问。对于涉及到学生隐私的作业、考试等内容则只有学生本人和教师才能浏览访问。

8.课程打包并离线使用

对于教师制作好的网络课程,教师应能够将课程的课程页面、课程目录、课程内容、课程作业、相关资源等所有静态内容打包成课程包并可以下载到客户端。打包好的课程包应能够脱离网络环境在单机上运行,整个课程结构、主题风格、课程内容等要和在网络环境下的

课程展示方式一致。

9.网络课程教学中心门户

1)具有所有学段和学科的网络课程访问导航;

2)具有所有年级的网络课程访问导航;

3)具有最新、推荐、最热门网络课程的展示;

4)具有课程新闻、课程平台公告、相关网课站点链接等内容;

5)具有按知识点、课程标题、制作教师等进行课程检索的搜索引擎;

6)不同身份的用户(教师、学生、管理员)登录后,具有根据用户身份和权

限的操作功能导航;

7)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年级都应有各自的二级门户,其中也应该有该学科、

年级的最新、推荐、最热门网络课程的展示。

8)通过点击门户中的网络课程标题链接,应可以直接进入该网课的课程页

面,同时根据用户身份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管理和操作内容。比如:制作教师可

以直接进行网课布局的调整、作业的批改、考试的判卷、回答学生的疑问、参与学

习的讨论等等;学生可以直接进行课程的学习、完成课程活动、作业、考试、提问、参与讨论等等。

10.后台管理功能简介

1)具有灵活的用户、用户组、用户角色及权限管理机制;

2)具有对平台门户中的公告、新闻、相关站点链接等进行维护的管理功能;

3)具有完整的系统日志查询、管理功能;

4)具有系统运行参数的自定义设置功能,如:网课是否需要审核、网课修改

后是否需要重新审核,等等;

5)具有给每一个学科设置学科管理员的功能。

11.系统特点

JAVA开发平台, B/S结构;

遵循教育信息化标准,开放灵活;

可扩展升级,满足自定义功能;

面向教育行业的知识体系;

WEB在线制作课程、学习;

与教研系统的无缝结合;

课程可打包下载,离线阅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