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窖发酵历史及工艺介绍

泸州老窖发酵历史及工艺介绍
泸州老窖发酵历史及工艺介绍

泸州老窖传统酿造工艺简述

1引言

泸州为我国历史名城,古称“江阳”。是沟通滇黔的川南重镇,又是扼守重庆上游屏障。在长江与沱江的汇合处,盛产糯高粱和小麦。泸州曲酒具有“醇香浓郁,饮后尤香,清冽甘爽,尾净味长”的独特风格,带有一种特殊的爽快感觉,故有“御杯却赞泸州好”的美誉,闻名遐迩。

1952年,全国第一届评酒会,泸州老窖特曲酒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其中白酒4种,称为中国四大名酒,迄今连续全国五届评酒会都被评为国家级名酒,荣获金质奖,称为“五连冠”,成为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亦称泸型。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酿制的泸州老窖酒,以其优良品质、独特工艺,被尊为酒中泰斗,而西南其他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也以泸州老窖酒的酿造经验为操作蓝本,中国的浓香型白酒也因泸州老窖酒这一统领性特征而被酿酒界专家誉为泸型酒。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具备神秘性特征。

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酒的勾兑与尝评都主要依靠人的眼观、鼻闻、口尝来完成,这也是历朝历代酿酒大师的神奇绝技,摊晾、撒曲、脚踢、手摸、判断酒度看花摘酒、判断酒质手捻酒液、判断产量口尝黄水等,这些特殊技艺都是靠师徒长期的口授心传和不断的经验积累,而非定性或定量的语言所能描述,所谓意会而不可言传。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采用天然洞库洞藏原酒,这在中国浓香型白酒中仅泸州老窖企业具备此独特硬件设施。泸州老窖拥有“罗汉洞”、“醉仙洞”两大天然贮酒山洞,洞库内四季恒温恒湿,冬暖夏凉,温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湿度常年保持在80%左右。这种稳定而优良的贮存条件,有助于酒体吸纳自然之神韵而陈酿与老熟。

泸州老窖酒是以糯红高粱为酿酒原料,以软质小麦为主体原料制曲作为酿酒的发酵生香剂,以老泥窖为发酵容器,开放式操作条件下进行续糟发酵酿制而成’。泸州老窖的工厂化生产较好的保存了其传统发酵的模式,以下部分主要介绍泸州老窖发酵传统操作方法。

2材料

2.1主原料:

高粱,又名红粮,分糯、粳两种,糯高粱的出酒率高,酒的质量好,泸州老

窖太曲酒所用的主原料就是糯高粱。在选料上要求颗粒饱满,特别要无水湿、霉烂,因为泸州老窖大曲洒是续糙混蒸.原料不好会给成品酒带来邪杂味。

制曲小麦要颗粒饱满、干燥,无水湿霉烂。

2.2辅料:

稻壳为酿酒最好的辅料,如用量较多,倘若质量不好,对于大曲酒的风味影响很大。因此,要求稻壳以新鲜、干燥,无水湿、霉烂,呈金黄色的粗糠为佳。因粗糠的骨力好,可少用,细糠则不得不多用.用多了酒味不纯,还会使槽子发粘,影响产量。。

为了提高酒质量.将稻壳清蒸半小时,除去邪杂味.晾干后使用。

2.3酿造用水:

水质的好坏,不仅影响酒味的优劣,也关系到出酒率的高低,所以生产名酒,对酿造用水非常重视。泸州老窖曲酒原来使用龙井泉水,微甜、呈微酸性,有利于糖化与发酵;硬度适宜,能促进酵母苗的生长繁殖。现因生产量扩大,改用沱江水,清洁透明,悬浮物少.唯pH值稍高,但非强碱性,对酿酒无害。水的硬度虽较龙井泉水稍高,但仍在一般酿造用水所要求的范围以内,对发酵仍属有利。此外,两种水中所含氨、硝酸盐、腐败有机质及铁等的含量均甚微。因此,两者均属优良的酿造用水。

2.4发酵微生物

泸州老窖是利用老窖内的天然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白酒,老窖内除了酵母菌外,还有众多菌种,是一种天然的微生物聚集之地。菌种多样化,这也是“泸州老窖”的一大神秘特色。“泸州老窖”的窖池是精选城外五渡溪优质黄泥和凤凰山下龙泉井水掺和踩揉建成的发酵容器。由于筑窖用的是细腻无沙的黄泥,粘性很强,腐殖质形成网状胶体结构,保水性好。黄泥经过若干年浸润,泥色由黄变乌,由乌转灰,转乌黑,再转灰白,泥质由柔变脆,在光线的照射下,显现出红、绿、蓝等色彩,且有一种香沁脾胃的香味,以此老窖酿出的酒格外“醇香浓郁、回味悠长、清冽甘爽、饮后尤香”。泥窖内壁的窖泥,是酿酒主体生香功能菌(己酸菌、丁酸菌、甲烷杆菌等)繁衍栖息的场所。经“泸州老窖”与中科院、四川大学等专家联合研究发现:“泸州老窖”明代老窖池中含有600多种微生物。些微生物有厌氧异养菌、甲烷菌、己酸菌、乳酸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硝酸盐还原菌等,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微生物共生群落系统。泥窖酿酒,是国人的一大发明。从现代生物技术角度看,它是集液化、糖化、产酒、产酸、生酯等多种生化反应于一体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复习提纲及习题集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复习提纲及部分知识点 [复习提纲] 什么是发酵?发酵工程的发展历程? 发酵的定义在合适的条件下利用生物细胞内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变外界底物生成人类所需目标产物或菌体的过程 自然发酵时期 1.发酵工程的诞生 2.通气搅拌液体深层发酵的建立 3.大规模连续发酵以及代谢调控发酵技术的建立 4.现代发酵工程时期 发酵工业常用的微生物及其特点。 ①细菌:枯草芽孢杆菌、醋酸杆菌、棒状杆菌、短杆菌等②放线菌:链霉菌属、小单胞菌属和诺卡均属③酵母菌:啤酒酵母、假丝酵母、类酵母 4.霉菌 菌种的分离及保藏 一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法二利用平皿中的生化反应进行分离三组织分离法四通过控制营养和培养条件进行分离 一斜面保藏方法二液体石蜡油保藏法三冷冻干燥保藏法四真空干燥法五液氮超低温保藏法六工程菌的保藏 菌种的退化及复壮 菌种退化是指生产菌种或选育过程中筛选出来的较优良菌株,由于进行转移传代或包藏之后,群体中某些生理特征和形态特征逐渐减退或完全丧失的现象退化的原因主要有基因突变连续传代以及不当的培养和保藏条件 菌种的复壮通过人工选择法从中分离筛选出那些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使菌种获得纯化服装的方法一纯种分离二淘汰法三宿主体内复壮法 微生物育种的方法有哪些? 自然育种、诱变育种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碳源及氮源的种类。 碳源种类:1、糖类2、醇类3、有机酸类4、脂肪类5、烃类6、气体 氮源种类:1、无机氮源 2、有机氮源 培养基的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根据生产菌株的营养特性配制培养基二营养成分的配比恰当三渗透压 4ph 值 发酵工业原料的选择原则 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料产地离工厂要近,便于运输节省费用 二营养物质的组成比较丰富浓度恰当能满足菌种发育和生长繁殖成大量有生理功能菌丝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显示出产物合成的潜力 三原料资源要丰富容易收集

《酿酒工艺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7ru 《酿酒工艺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非标准答案) 浸麦度:浸麦后大麦的含水率。 煮沸强度:指煮沸锅单位时间(h)蒸发麦汁水分的百分数。 原麦汁浓度:发酵前麦汁中含可溶性浸出物的质量分数。 无水浸出率:100g干麦芽中浸出物的克数。 浸出物:在一定糖化条件下所抽提的麦芽可溶性物质。 糊化:淀粉受热吸水膨胀,从细胞壁中释放,破坏晶状结构,并形成凝胶的过程 液化:淀粉长链在受热或淀粉酶的作用下,断裂成短链状,粘度迅速降低的过程。 糖化:指将麦芽和辅料中高分子贮藏物质及其分解产物通过麦芽中各种水解酶类作用,以及水和热力作用,使之分解并溶解于水的过程。 浸出糖化法:麦芽醪纯粹利用其酶的生化作用,用不断加热或冷却调节醪的温度,使之糖化完成。麦芽醪未经煮沸。用于制作上面发酵的啤酒。 煮出糖化法:麦芽醪利用酶的生化作用和热力的物理作用,使其有效成分分解和溶解,通过部分麦芽醪的热煮沸、并醪,使醪逐步梯级升温至糖化终了,用于全麦发酵生产下面发酵啤酒 复式糖化法:糖化时先在糊化锅中对不发芽谷物进行预处理——糊化、液化(即对辅料进行酶分解和煮出),然后在糖化锅进行糖化的方法。用于添加非发芽谷物为辅料生产下面发酵啤酒 蛋白质休止:利用麦芽中的内、外肽酶水解蛋白质形成多肽和氨基酸, 泡持性:通常,啤酒倒入干净的杯中即有泡沫升起,泡沫持久的程度即为泡持性。 挂杯:倒一杯酒,轻轻摇杯,让酒液在杯壁上均匀地转圈流动,停下来酒液回流,稍微等会儿,你就会看到摇晃酒杯的时候,酒液达到的最高的地方有一圈水迹略为鼓起,慢慢地就在酒杯的壁面形成向下滑落的酒液,象一条条小河,这就是挂杯。 清蒸清碴:酒醅和碴子严格分开,不混杂。即原料清蒸、清碴发酵、清蒸流酒。 清蒸混碴:酒醅先蒸酒,后配粮混合发酵。 混蒸混碴:将酒醅与粮粉混合蒸馏,出甑后冷却、加曲,混合发酵。 粮糟:母糟配粮后称之粮糟 酒醅(母糟):指正在发酵或已经发酵好的材料。 喂饭法发酵:将酿酒原料分成几批,第一批先做成酒母,在培养成熟阶段,陆续分批加入新原料,起扩大培养、连续发酵的作用,使发酵继续进行。 生啤酒:不经巴氏灭菌,而采用其他方式除菌达到一定生物稳定性的啤酒。 鲜啤酒:不经巴氏灭菌的新鲜啤酒。 干型酒:酒的含糖量<15g/L的酒,以葡萄糖计。 淋饭酒母:传统的自然培养法,用酒药通过淋饭酒制造的自然繁殖培养酵母菌,这种酒母为淋饭酒母。串蒸:食用酒精或白酒经香醅料层再次蒸馏生产白酒的工艺。 酒的分类。 发酵酒:以粮谷、水果、乳类等为原料,主要经酵母发酵等工艺制成的、酒精含量小于24%(V/V)的饮料酒。 蒸馏酒:以粮谷、薯类、水果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陈酿、勾兑制成的、酒精度在18%~60%(V/V)的饮料酒。 配制酒: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在加工制成的、已改变其原酒基风味的饮料酒。 黄酒的分类。 1.按生产方法分类:

泸州老窖简介

泸州老窖 泸州老窖酒的酿造,钟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贯华夏之慧根,酿人间之琼浆。其施曲蒸酿,贮存醇化之工艺,不仅开中国浓香型白酒之先河,更是中国酿酒历史文化的丰碑。泸州老窖,西凤酒,汾酒,茅台是我国四大名酒 行业地位 在整个白酒行业中,泸州老窖名列第四位。市值563.64亿与前三名的差距明显。 前三位分别为:1、茅台2580.4亿2、洋河1386.20亿3、五粮液1321亿。 2012年度“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中,排名第七,其品牌价值为:281.46亿元 2012年9月26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主办的“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成果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揭晓,经“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组委会评测,泸州老窖酒代理商湖南恒和商务发展有限公司,其品牌价值为18.46亿元,位于中国酒类流通商第七位并荣获安徽省酒类流通商第一品牌。 股份公司 简介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川泸州国窖广场,是具有400多年酿酒历史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总资产68.95亿元,生产建筑面积36万多平方米。 公司拥有我国建造最早(始建于公元1573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老窖池群,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第一窖”,以其独一无二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世界酿酒史上的奇迹。 公司主导产品有国窖·1573、百年泸州老窖及泸州老窖特曲等。国窖·1573经国家白酒专家组鉴定,具有:“无色透明、窖香优雅、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尾净香长、风格典型”的特点。泸州老窖特曲(大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被誉为“浓香鼻祖”、“酒中泰斗”。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屡获重大国际金牌17枚。其“泸州”牌注册商标是中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之一。经国家权威无形资产评估机构认定,泸州老窖品牌价值高达102亿元。企业还先后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企业最佳综合经济效益500强”等荣誉称号。 源远流长

高中生物选修1传统发酵技术 知识点总结(经典全面)

选修一知识总结(专题一、二、三、六) (请妥善保存)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广义发酵→有氧发酵和无氧发酵;狭义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发酵≠无氧呼吸 (一) 果酒制作 1.原理:菌种 ,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 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 ; 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反应式为: 。 2.控制的发酵条件: 。 3.菌种来源:??? 。:。: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 4.实验设计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果酒 果醋 5.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并用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可观 察到的现象为 。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 6.注意事项: (1) 在 、 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多数其它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 一环境而受到抑制,从而在不灭菌情况下,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 (2)新鲜葡萄的处理: 为防止杂菌感染应先 (冲洗/去枝梗),注意不要反复冲洗,否则酵母菌数 量减少,影响发酵。 (3)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 消毒。发酵液装瓶后保留 的空间,目的是 (4)装置各部件作用 ①出料口: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③___________ : 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CO2。 ④排气口连接一个长而弯曲胶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使用该装置制酒 时,应该______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____________。 (二)果醋的制作: 1.原理:菌种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___ ______ 。 当 、 都充足时,醋酸菌将 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 时,醋酸菌将 变为 ,再将 变为醋酸。 反应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3.菌种来源:可以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也可以购买。 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 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 _____ 0C 条件下发 酵,适时向发酵液中通入________。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盖上纱布,以减 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5.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因为醋酸菌对_______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 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此外,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_℃,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 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2)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 为底物的氧化。

酿造工艺学

酿造工艺学 1.简述浓香型酿酒工艺的基本特点,以代表企业的生产工艺叙述其区别。 2.叙述提高浓香型大曲酒质量的技术措施,从微生物学的理论论述人工培养老窖泥的特 点,回窖发酵的特点。 3.中国白酒根据其香型分为几类,简述各类生产工艺的大曲、酿酒工艺中微生物菌系的 特点及作为规律 酱香、浓香、清香和兼香 大曲的微生物:霉菌、酵母菌、细菌、放线菌 高温曲(酱香型) 制曲微生物动态 在制曲的初始阶段,主要是毛霉类 第二次翻曲后,曲霉和红曲霉类代之而起,直到除仓曲霉出现。 整个过程细菌是优势菌群,高温阶段主要嗜热芽孢杆菌 微生物种类及演变规律 曲坯入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以G-为主(假单胞菌,兼性好氧菌,芽孢杆菌)进入升温阶段:细菌生长繁殖,假单胞菌,兼性好氧菌,芽孢杆菌,G-转换为G+ 为主。高温成香阶段:主要以G+ 为主,如周身鞭毛,无荚膜的菌株B43、B19、B4等菌株,产芽孢的有夹膜、无鞭毛的菌株B58、B17、B43等菌株(105-106 cfu/g 曲) 大曲的干燥阶段:主要以G+ 为主 各种微生物作用 细菌: 主要动力源泉:中后期借助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香草醛、阿魏酸、丁香酸),从中分离的可培养细菌菌株生产的大曲均有酱香味——嗜热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和茅台酒的香味有密切关系。 生物催化剂的合成:代谢过程形成的淀粉酶类、蛋白酶、纤维素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各种脱氢酶。次级代谢产物的形成,赋予酒体风格 真菌:酵母菌、霉菌 代谢过程形成的淀粉酶类、蛋白酶、纤维素酶,酯化酶 多菌株混合发酵:不同微生物间不同代谢途径的相互组合,切断或阻遏某种微生物的部分代谢途径,从而产生了多种基因工程菌的作用,以合成目的产物 多种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代谢,共同发酵得到独特风格的产物 中低温(浓香型) 整个制曲过程微生物消长的基本规律 微生物总数在前半个培养周期中,总数呈增长趋势,进入培养中期,微生物总数达到最高。随着培养过程进行,进入培养后期,微生物总数呈现递减的趋势。 培养温度在30-45℃的范围,变化最大,增长速率最大,只要有一定的水分和养分,各类中温微生物都能很好地生长,出现高峰。 当培曲过程中进入到高温阶段(>50℃),大部分菌类的生长繁殖受到明显的抑制,甚至被淘汰,此时的负增长速度最快,高温是造成微生物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出房前一段时期,主要是由于曲坯水分的大量散失,含水量小于20%,影响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温度的影响已成为次要的因素,其微生物负增长速率变化也缓和得多,大部分微生物已处于休眠状态。低温期时细菌占优势,其次是酵母、再其次为霉菌。进入培菌的高温时期后,不耐温的细菌

发酵工程知识点复习进程

第一章发酵工程概述 一、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特定的形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二、发酵工程简史: 1590 荷兰人詹生制作了显微镜 1665 英国人胡克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到了霉菌 近代发酵工程建立初期1864 巴斯德灭菌法 1856 psateur 酵母导致酒精发酵 19世纪末Koch 纯种分离和培养技术 三、发酵工程技术的特点 (1)主体微生物的特点 ①微生物种类繁多,繁殖速度快、代谢能力强,容易通过人工诱变获得有益的突变株; ②微生物酶的种类很多,能催化各种生化反应 ③微生物能够利用有机物、无机物等各种营养源 ④可以用简易的设备来生产多种多样的产品 ⑤不受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等优点 (2)发酵工程技术的特点 ①发酵工程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数十个反应能够在发酵设备中一次完成 ②反应通常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耗能少,设备简单 ③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 ④容易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⑤发酵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 (3)发酵工程反应过程的特点 ①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的 ②原料来源广泛,通常以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 ③反映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形式进行(同(2)①) ④发酵分子通常为小分子产品,但也很容易生产出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四、发酵工程的一般特征 ①与化学工程相比,发酵工程中微生物反应具有以下特点: 作为生物化学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没有爆炸之类的危险,不必考虑防爆问题,还有可能使一种设备具有多种用途 ②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加入少量的各种有机或无机氮源,只要不含毒,一般无精制的必要,微生物本身就有选择的摄取所需物质 ③反应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因此数十个反应过程能够像单一反应一样,在称为发酵罐的设备内很容易进行 ④能够容易的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发酵工业最有特色的领域 ⑤由于生命体特有的反应机制,能高度选择性的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的氧化还原官能团导入等反应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提纲(期末复习)

酿造工艺学 一、填空题 1.发酵的基本要素:发酵基质、环境条件、发酵微生物 2.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霉菌、酵母菌、细菌 3.菌种选育的常用方法:自然选育,诱变育种,菌种的基因重组 4.制曲其实就是种曲扩大培养的过程 5.大曲白酒通常采用固态制醅发酵工艺,固态蒸馏工艺。 6.我国白酒的分类方法多样,其中以香型分类为常用,一般认为白酒可分为四种,即浓香型酒,以泸州老窖酒为代表;酱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清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米香型,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 浓香型白酒主要香气成分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酱香型白酒主要香气成分是高沸点羟基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清香型白酒主要香气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7.种曲作用是提供大量的孢子,而曲通常用来提供大量的菌体或酶。 8.发酵工艺按发酵基质的物理性质分类,分为固态发酵、液态发酵、半固态发酵三种。 9.根据制曲过程中控制曲坯最高温度不同,可将大曲分为:高温大曲、偏高温大曲和中温大曲。 10.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最重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乳酸菌也起到一定作用。 11.发酵过程中的消泡可分为机械消泡和化学消泡二类。 12.乳酸发酵类型一般分同型乳酸发酵途径、异型乳酸发酵途径和双歧途径。 13.菌种扩大培养可分2个阶段实验室种子制备阶段和生产车间种子制备阶段。 14.谷物酿造分为两类谷物发芽、谷物制曲 二、名词解释 1.酿造:是我国人们对一些特定产品发酵生产的特殊称法,是未知的混合微生物区系参与的一种自然发酵。 2.菌种选育:是利用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特性,采用各种手段改变菌种的遗传性状,经筛选获得新的适合生产的菌株。 3.大曲:是以小麦或大麦和豌豆等为原料,经破碎、加水拌料、压成砖块状的曲坯后,再在人工控制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风干而制成。 4.小曲:是以米粉或米糠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中草药,自然培育或接种母曲,或接种纯粹根霉和酵母,然后培养而成,呈颗粒状或饼状。 5.淀粉糊化:淀粉在水中经加热会吸收一部分水而发生溶胀,如果继续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60~80℃),淀粉粒即发生破裂,造成黏度迅速增大,体积也随之迅速变大,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经糊化的淀粉称为α-淀粉。 6.淀粉液化:淀粉发生糊化之后,继续升温,支链淀粉也开始溶解,胶体状态破坏,形成黏度较低的流动性醪液,这种现象称淀粉的溶解,或称液化。 7.固态发酵:指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不流动基质上培养微生物的过程,此基质称为“醅”。 8.糖酵解:生物体内葡萄糖被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最新发酵工程重点总结

发酵工程重点总结

第一章 发酵:通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产生和积累人们所需产品的生物反应过程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的特定性状,通过现代工程技术,在生物反应器中生产有用物质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菌种选育与保藏、菌种扩大生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分离纯化制备等技术。 发酵工业的特点?(7点) 1.发酵过程一般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化反应,反应安全,要求条件较简单。 2.可用较廉价原料生产较高价值产品。 3.反应专一性强。 4.能够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的生物转化修饰。 5.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 6.菌种是关键。 7.发酵生产不受地理、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限制。 工业发酵的类型? 厌氧发酵 1. 按微生物对氧的不同需求需氧发酵 兼性厌氧发酵 液体发酵(包括液体深层发酵) 2.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浅盘固体发酵 深层固体发酵(机械通风制曲) 分批发酵 按发酵工艺流程补料分批发酵 单级恒化器连续发酵 连续发酵多级恒化器连续发酵 带有细胞再循环的单级恒化器连续发酵 发酵生产的基本工业流程? 1. 用作种子扩大培养及发酵生产的各种培养基的配制; 2. 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消毒灭菌; 3. 扩大培养出有活性的适量纯种,以一定比例接种入发酵罐中; 4. 控制最适发酵条件使微生物生长并形成大量的代谢产物; 5. 将产物提取并精制,以得到合格的产品; 6. 回收或处理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物质。

工业发酵的过程的工艺流程图? 第二章 1、发酵工业菌种分离筛选的一般流程? 调查研究(包括资料查阅) 试验方案设计 含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如何使样品中所含微生物的可能性大?) 样品预处理(如何在后续的操作中使这种可能性实现) 菌种分离 根据目的菌株及其产物特点分 选择性分离方法随机分离方法 (定向筛选←选择压力) (用筛选方案- 检测系统进行间接分离) 富集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基条件培养 (初筛) 菌种纯化 复筛 菌种纯化 初步工艺条件摸索再复筛生产性能测试 较优菌株1-3株 保藏及进一步做生产试验某些必要试验和 或作为育种的出发菌株毒性试验等 2、菌种选育改良的具体目标。(4点)? 1.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

泸州老窖总体财务报表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泸州老窖财务报表分析 班级:本科2011级会计19班 第七组组长:雷怡珏41101922 队员:雷云41101903 梁丹41101913 张静41101908 魏晓曦41101919 黄维41101929

一、介绍公司的业务范围、公司的重大变革与历程。(一)业务范围 泸州老窖公司主导产品有国窖·1573、百年泸州老窖及泸州老窖特曲。泸州老窖系列酒的生产、销售;进出口经营(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承办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及“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业务);科技开发,技术咨询,工贸,宾馆,旅游,建材,汽车运输,维修配件,化工原料,曲药的生产销售等。 (二) 公司的重大变革与历程 2004年定为泸州老窖的市场管理年,一方面,公司取消了在饮料等行业的投资,收缩多元化的战线,正处于战略调整时期;另一方面,公司在白酒领域内正在取消众多子品牌,重塑泸州老窖的金字招牌。 2006年,泸州老窖酒传统古法酿造技艺入选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泸州老窖跨界营销引行业变革,白酒不再局限于商务消费,而是向年轻阶层转移。未来,20~30岁的青年群体将成为白酒消费的又一个主流。

二、利润表总体分析 (一)、趋势分析法: 定基动态比率以2010年作为基年(图表数据单位为万元) 营业收入:2011年与2012的定基动态比率分别为:56.91%(335703.8),115.16%(618547.8);环比动态比率分别为:56.92%(335703.82万元),37.12%(312844) 分析:从数据显示,泸州老窖3年连续高速增长,原因为推出新品,公司产品线清晰。超高端、高端产品(“1573系列”包括“中国品味”、“经典国窖1573”);次高端产品(有9年的年份特曲和90年的窖龄酒;中档产品有60年、30年的窖龄酒以及金奖和经典特曲系列产品);低端产品是以“大曲”系列和“泸州”系列进行覆盖。这几年泸州老窖推新品的速度明显快于五粮液等其他公司。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发酵和酿造,发酵与酿造有何特点? 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酿造是指把成分复杂、风味要求较高的辅食佐餐调味品的生产。 发酵与酿造的特点:安全简单、原料广泛、反应专一、代谢多样、易受污染和菌种选育2、发酵与酿造发展的历程(三代五个转折) 第一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纯种发酵的建立为发酵工业的第一个转折点;第二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深层培养技术中的通气搅拌技术为发酵技术进步的第二个转折点,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则为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三个转折点,期间还实现了微生物对化合物的转化,发酵原料的转变成了发酵技术的第四个转折期;第三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发展成了发酵工程的第五个转折点。 第二章菌种选育、保藏与复壮 1、生产菌为什么会发生退化,如何防止? 生产菌发生退化的原因有:有关基因的自发突变,育种后未经很好的分离纯化,培养条件的 改变和污染杂菌的影响 防止退化的措施: (1)控制传代次数,降低自发突变的几率 (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3)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 (4)采用有效的保藏方法 (5)经常进行分离纯化 2、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原理及其适合的对象。 菌种保藏的要求:不死、不衰、不污染,不降低生产性能 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点,选用优良菌株,最好是它们的休眠体,人工地创造适合于休眠的环境条件,即干燥、低温、缺乏氧气和养料等,使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处于最低的状态但又不至于死亡,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 斜面冰箱保藏法,此法一般可保藏3个月左右,适合于各种菌进行保藏

泸州老窖企业文化

一、公司介绍 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在新中国,与之一脉相承的泸州老窖集团是享誉海内外的百年老字号名酒企业,是在明清36家古老酿酒作坊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有大型骨干酿酒集团。 城以酒兴:泸州这个城市的白酒行业非常兴盛,带动着泸州GDP的增长。 酒以城名:泸州老窖也以泸州这个得天独厚的酿酒产地为骄傲。 泸州老窖源远流长,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以众多独特优势在中国酒业独树一帜。拥有我国建造最早(始建于公元1573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1573国宝窖池群,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于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行业首家拥有“双国宝”的企业。 泸州老窖资源丰富。拥有50年以上老窖池10086口,其中百年以上国宝窖池1619口。集团原酒产能20万吨,随着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集中发展区的建成,原酒产能可达40万吨,基酒库存和包装能力可达100万吨,综合物流可达300万吨。 公司以“让中国白酒的质量看得见”作为质量理念,产品质量永远精益求精,生产高品质的国窖1573、泸州老窖特曲、百年泸州老窖等产品。泸州老窖特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1952年在中国首届评酒会上被国家确定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是唯一蝉联五届“中国名酒”称号的浓香型白酒。其“泸州”牌注册商标是中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国窖牌”商标在2006年获得白酒类唯一的国家“驰名商标”。“泸州老酒坊”商标又在2008年获得国家驰名商标。泸州老窖是行业内唯一荣获三枚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 2010年,获得了国家农业部“有机白酒”的认证。泸州老窖已经建成有机高粱基地,以带动泸州及其盆周地区高粱基地的建设。泸州老窖建成了ISO体系、环境保护、能源管理等8大质量管理体系,前端有中国白酒金三角高粱研发中心,中端国家级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端有国家酒检中心,为泸州老窖有机白酒的酿造提供了科学完善的的质量保证。 实力雄厚的管理人才队伍、科技人才队伍和营销人才队伍,共同构成了“泸州老窖人才乐园”。公司拥有“中国酿酒大师”2名、国家级非物质代表性传承人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名,博士9名,工程硕士70余名,教授级高工4名、同时拥有包括7名国家级白酒评委、酿酒高级技师、技师在内的技能型人才数百名,人才优势行业领先。 泸州老窖集团确立了2018年实现综合性收入800亿元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集中发展区。实施“双品牌塑造、多品牌运作”的品牌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酒业为核心,以传统制造业与资本运营的有机结合实现扩张,形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型现代集团企业,实现做中国酒业巨子的美好愿景。 集团公司旗下设有八大子公司,分别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集中发展区有限公司、华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泸州市商业银行、泸州市龙马兴达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四川中国白酒产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泸州红高

公司产品介绍范文_公司产品简介范文

公司产品介绍范文_公司产品简介范文导读:本文是关于公司产品介绍范文_公司产品简介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公司产品介绍范文1 一公司是做什么产品? 主要从事数友显微镜、数码亲视窗(显微镜专用数码相机)、显微互动教职工室、 工厂放大检测系统。 二.了解显微镜相关知识 光学显微镜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公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1) (2) (3) (4) (5) 镜座:是显身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镜臂: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

镜,当听到碰啊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愉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 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合下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 调节器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器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①粗调节器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于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泸州老窖的历史文化

泸州老窖的历史文化 泸州牌、麦穗牌泸州老窖特曲又称泸州老窖大曲酒,是四川省沪州老窖酒厂的产品。1985年、1988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及金爵奖、1952年、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五届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1987年在泰国曼谷第二届国际饮料食品展览会上获金鹰金杯奖。1988年获香港第六届国际食品展金鼎奖,1990年获法国巴黎第41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匈牙利布达佩斯和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名酒展览会特别金奖及金奖。 泸州老窖酒的酿造,钟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贯华夏之慧根,酿人间之琼浆。其施曲蒸酿,贮存醇化之工艺,不仅开中国浓香型白酒之先河,更是中国酿酒历史文化的丰碑。 泸州地处巴蜀,泸州老窖的历史,与源远流长巴蜀酒文化密切相关。无论是黄河文明还是长江文明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而三星堆文化遗址的时间上限为4800年前,与众多巴蜀文化遗存相互印证,也为泸州老窖的发展历史寻到了直接的源头。另据学者研究,古代巴蜀盛行“撒满文化”,巫师以酒精性饮料使自己处于麻醉状态,以便与天神交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巴蜀酒文化的早熟、繁荣,以及特有风姿。 泸州古称江阳,酿酒历史久远,自古便有“江阳古道多佳酿”的美称。泸州地区出土陶制饮酒角杯,系秦汉时期器物,可见秦汉已有酿酒。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出兵江阳忠山时,使人采百草制曲,以城南营沟头龙泉水酿酒,其制曲酿酒之技流传至今。宋代酒业较为兴盛,熙宁年间酒课为“一万贯以下”,据《宋史》载泸州等地酿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谓之小酒。腊酿蒸鬻,侯夏而出,谓之大酒。”大酒系烧酒。诗人墨客留有赞酒诗文,黄庭坚曰:“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唐庚曰:“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杨慎曰:“江阳酒熟花似锦,别后何人共醉狂”,又曰:“泸州龙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怀,横舟自成趣”、张船山曰:“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元代泰定元年(1324)已酿大曲酒。明代万历十三年(1586)泸州大曲酒工艺初步成型。《泸县志》载:“酒,以高梁酿制者,曰白烧。以高梁、小麦合酿者,曰大曲。”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前后,“舒聚源糟坊” 开业。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4个酒窖,其大曲酒脍炙人口。同治八年(1869)“舒聚源糟坊”改号为“温永盛糟房”,有大曲酒窖10个,其中6个建于1650年左右,4个建于1750年左右。清末白烧酒糟户达600余家,“民国以来减至三百余家矣。大曲糟户十余家,窖老者,尤清洌,以温永盛、天成生为有名。 1949年泸州有酒坊36家。1951年至1952年间,组成春和荣、温永盛、定记、曲联四个联营酒社,联合12家作坊继续生产。1952年以金川酒厂为主吸收未参加联营的17

发酵工程复习知识点.

原料的定义: ?从工艺角度来看,凡是能被生物细胞利用并转化成所需的代谢产物或菌体的物料,都可作为发酵工业生产的原料 ?具体:一般是含有可发酵性糖或可转化为可发酵性糖的物料,还包括前体物质等等 原料选择的原则 1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适合微生物需要、吸收利用、代谢产物生产对生产中除发酵以外的其他方面,如通气、搅拌、精制、废弃物的处理等所带来的困难最少2满足管理和经济要求: 原料价格低廉(占成本的比例 ?原料资源要丰富,容易收集(60-70‘s,石油烷烃生产谷氨酸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原料要容易贮藏 3满足环保的要求 资源化减少污染 常用原料种类 ?薯类: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等 ?粮谷类:高粱、玉米、大米、谷子、大麦、小麦、燕麦、黍和稷等(酒用原料 ?野生植物:橡子仁、葛根、土茯苓、蕨根、石蒜、金刚头、香符子等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米糠(饼、麸皮、高粱糠、淀粉渣等

?糖蜜 ?非粮食生物质原料: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 ?水果类原料:葡萄、苹果、山楂等 常用原料的化学组成 ?碳水化学物:主要是单糖和双糖,发酵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一些多糖则需转化为单糖或双糖后才被利用 ?蛋白质:蛋白质经蛋白酶分解后产生的多肽或氨基酸,是糖化菌和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氮源?脂肪:针对不同的发酵产品其作用有较大差别?灰分:主要是P、Mg、K、S、Ca等元素,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 糖蜜:英文名称:molasses 定义:工业制糖过程中,蔗糖结晶后,剩余的不能结晶,但仍含有较多糖的液体残留物。玉米浆:外文名corn steep liquor,是制玉米淀粉的副产物,原料为玉米糁、水、玉米汁。制造玉米淀粉须将玉米粒先用亚硫酸浸泡,浸泡液浓缩即制成黄褐色的液体,叫玉米浆,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蛋白、生长素和一些前体物质,含大约40%~50%固体物质。味道微咸,是微生物生长很普遍应用的有机氮源,它还能促进 青霉素等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培养基设计的基本原则 1培养基的组成必需满足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产 物所需的元素,并能提供生物合成和细胞维持 活力所需要的能量 2营养成分恰当的配比

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复习资料

食品发酵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 一、食品发酵与酿造的历史 1.列文虎克Leeuwenhoek Antoni Van ( 1632-1723 ):成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单细胞生命体-----微生物。 2. 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巴斯德的主要贡献:发明了巴斯德灭菌法。1861年,巴斯德实验,结束了绵延100多年的争论,把自然发生论赶出了科学界。1865年,巴斯德受农业部长的重托,解决了法国南部蚕业上遇到的疾病使蚕大量死亡的难题。发明了狂犬病疫苗,他还指出这种病原物是某种可以通过细菌滤器的“过滤性的超微生物”。 3.科赫(Koch, Robert 1843~1910)科赫的主要贡献:1881年后,创用了固体培养基划线分离纯种法。建立了单种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技术。1882年3月24日科赫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宣布了结核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单种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是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的第一个转折点。 4. 20世纪40年代,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成为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二个转折点。 5. 人工诱变育种技术和代谢调控发酵工程技术成为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三个转折点。6.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DNA重组技术,又大大推动了发酵与酿造技术的发展。 二、食品发酵与酿造的特点以及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关系 (一)食品发酵与酿造的特点 发酵: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和工业产品的过程。通常所说的发酵指生物或离体的酶,不彻底地分解代谢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酿造: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一些特定产品进行发酵生产的一种称谓,通常把成分复杂、风味要求较高,诸如黄酒、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酒类以及酱油、酱、食醋、腐乳、豆豉、酱腌菜等食佐餐调味品的生产称谓酿造。 酿造与发酵的区别:利用生物体或生物体长生的酶进行的化学反应。与化学工业相比,发酵与酿造工业的特点:安全、简单;原料广泛;反应专一;代谢多样;易受污染;菌种选育发酵技术的两个核心:生物催化剂、生物反应系统 第二章菌种选育、保藏与复壮 菌种选育的方法有:自然选育、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 一、微生物菌种选育的理论基础 微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的特点:a、微生物由于繁殖速度快、生活周期短;b、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大多以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存在;c、微生物大多以无性生殖为主,且营养体多数为单倍体。 诱变育种:人为地将对象生物置于诱变因子中,使该生物体发生突变,从这些突变体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株的过程。 (一)突变: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变动着得的环境中,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以及染色体组受到环境的作用而改变,这种改变或多或少是永久性的,从生物表型上说是突然发生可遗传的变换,这种变化就称为突变。自发突变:在自然状况下发生的突变,也称自然突变。诱发突变:人为地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的突变。 (二)诱变的基本原理 1.诱变剂:用来处理微生物并能提高生物体突变频率的这些物理或化学因素成为诱变因素,又称诱变剂。诱变剂有物理诱变因子(紫外线、X射线)、化学诱变因子(亚硝基胍、亚硝酸、亚硝基甲基胍)生物诱变因子(噬菌体) 2. 诱变剂作用机理

泸州老窖介绍

泸州老窖介绍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国窑1573 1)定制壹号 国窖1573定制酒,是根据泸州老窖得天独厚的酿酒资源,应超高端消费人群的特定需求而推出的奢侈级酒品。作为中国第一款定制白酒,国窖1573定制酒具有稀缺性、复杂性、艺术性、综合性、私密性及收藏增值性特点,开创了中国超高端白酒定制的新时代 酒精度:68°规格:2500 ml 包装(瓶/件) 2)国礼 国窖1573国礼酒是泸州老窖公司为表达对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0周年的最高敬意,由中国酿酒大师甄选产自1573国宝窖池群,并储存达60年的国窖原酒。再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勾调出至臻醇厚的60度,盛装于印鉴国花牡丹之顶级中国红瓷器,彰显极致华贵与至高尊崇。用于国家60周年庆典品鉴,并馈赠友好国家元首。 酒精度:60°规格:900ml 包装(瓶/件) 3)国花 国窖1573国花酒,是由泸州老窖携手中国民生银行联合推出的全球首款高端定制白酒投资理财产品,采用2009年3月经由龙永图、罗哲文等9位封藏祭酒大师亲自见证封藏的优质基酒,以投资理财产品方式通过中国民生银行向投资者定向发售。投资期满后,投资者可选择实物交割,并尊享国窖1573定制酒个性化服务,实现品饮、礼赠、纪念以及收藏等用途,亦可收回投资本金,获取高额稳定投资收益。 酒精度:68°规格:1800ml 包装(瓶/件):1 4)至尊 国窖1573至尊,又名“恺撒大帝”,是泸州老窖为纪念荣获巴拿马金奖(1915年)87周年暨泸州老窖成为浓香型白酒典型代表50周年特别专酿;由中国白酒酿造大师倾力定制,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亲自见证并封藏。 酒精度:60°规格:2500 ml 包装(瓶/件) 5)至美 国窖1573至美,又名“温莎公爵”。如同上个世纪那位一心寻求美好的英室王储,至美源自中国顶级浓香型白酒之精湛酿造工艺的22代功勋积淀,由7位白酒酿造大师虔心定制。国窖1573至美与国窖1573至尊,并列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臻品。 酒精度:60°规格:?1000 ml? 包装(瓶/件) :1 6)中国品味 本品为纪念1573国宝窖池群、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国家级保护名录特别酿制。430余年1573国宝窖池酿造,22代古法酿艺纯手工呈现,国家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双遗产代表作,稀有品味,尊候品鉴 7)经典装 国窖1573,源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73国宝窖池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酿造;“双国宝”酿造,中国顶级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之作;被誉为“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品之柔顺协调,绵、甜、爽、净,滋味醇厚,与法国顶级白兰地、苏格兰顶级威士忌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顶级蒸馏酒。 8)专家评语 无色透明、窖香幽雅、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尾净香长、风格典型。 国窖1573酒瓶设计为外圆后方状,可以起到凸透镜的作用,能够让我们的消费者放大、清楚的观察到瓶中的酒体,放心的饮用每一瓶国窖1573;圆形的酒瓶容易

发酵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

1、发酵:通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产生和积累人们所需产品的生物反应过程。 2、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来大量生产人们所需产品过程的理论和工程技术体系,它是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叫微生物工程 3、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史: ①1900年以前——自然发酵阶段 ②1900—1940——纯培养技术的建立(第一个转折点) ③1940—1950——通气搅拌纯培养发酵技术的建立(第二个转折点) ④1950—1960——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第三个转折点) ⑤1960—1970——开发发酵原料时期(石油发酵时期) ⑥1970年以后——进入基因工程菌发酵时期以及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全面发展 4、工业发酵的类型: ①按微生物对氧的不同需求:厌氧发酵、需氧发酵、兼性厌氧发酵 ②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固体发酵、液体发酵 ③按发酵工艺流程:分批发酵、补料发酵、连续发酵5、发酵生产的流程:(重要) ①用作种子扩大培养及发酵生产的各 种培养基的制备 ②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灭菌 ③扩大培养有活性的适量纯种,以一 定比例将菌种接入发酵罐中 ④控制最适的发酵条件使微生物生长并 形成大料的代谢产物 ⑤将产物提取并精制,以得到合格的产 品 ⑥回收或处理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 物质 6、常用的工业微生物: ①细菌:枯草芽孢杆菌、醋酸杆菌、 棒状杆菌、短杆菌等 ②放线菌:链霉菌属、小单胞菌属和 诺卡均属 ③酵母菌:啤酒酵母、假丝酵母、类 酵母 7、未培养微生物:指迄今所采用的微生 物纯培养分离及培养方法还未获得纯培 养的微生物 8、rRNA序列分析:通过比较各类原核生 物的16S和真核生物的18S的基因序列, 从序列差异计算它们之间的进化距离,从 而绘制进化树。 选用16S和18S的原因是:它们为原 核和真核所特有,其功能同源且较为古 老,既含有保守序列又含有可变序列,分 子大小适合操作,它的序列变化与进化距 离相适应。 9、菌种选育改良的具体目标: ①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 ②提高目标产物的纯度 ③改良菌种性状,改善发酵过程 ④改变生物合成途径,以获得高产的 新产品 10、发酵工业菌种改良方法: ①常规育种:诱变和筛选,最常用。 关键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修改目 的微生物的基因组,产生突变。 ②细胞工程育种:杂交育种和原生质 体融合育种 ③代谢工程育种:组成型突变株的选 育、抗分解调节突变株的选育、营养缺陷 型在代谢调节育种中的应用、抗反馈调节 突变株的选育、细胞膜透性突变株的选育 ④基因工程育种:原核表达系统、真 核表达系统 ⑤蛋白质工程育种:定点突变技术、 定向进化技术 ⑥代谢工程育种:改变代谢途径、扩 展代谢途径 ⑦组成生物合成育种:通过合成化合 物库进行高效率的筛选 ⑧反向生物工程育种:希望表型的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