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技术学第七章敷网渔业技术

第七章敷网渔业技术

第一节敷网渔具作业原理和分类

一、作业原理和生产特点

敷网类渔具的作业原理是将网具敷设在水中,等待、诱集或驱赶捕捞对象进入网的上方,然后提升网具而达到渔获的目的。敷网作业历史悠久,网具结构简单,生产规模小,操作简易,主要在沿岸渔场作业,是各国的传统渔业之一。由于它是一种被动性渔法,生产能力低,局限性大,现已逐渐被其它类型渔具所取代,目前敷网渔具在国内主要作为兼业性生产工具。敷网作业可以利用声、光等辅助手段集鱼,从而提高捕捞效率,秋刀鱼舷提网是敷网类渔具中较有特色的一种作业。海洋中敷网类渔具的主要捕捞对象有:蓝圆鯵、金色小沙丁鱼、鳀、小公鱼、乌鲳、鱿鱼、脂眼鲱、圆腹鲱和秋刀鱼等。

敷网类渔具具有以下生产特点:

1. 渔具结构简单,操作技术不甚复杂,集鱼和诱鱼的方法比较科学;

2. 除少数几种渔具生产规模较大外,大多数渔具生产规模都比较小,渔获量也较少;

3.作业规模不太大,而且集鱼、诱鱼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作业时间受到限制。

二、敷网渔具分类

根据我国的渔具分类标准敷网类渔具可以分为箕状型和撑架型,按作业方式分为岸敷式、船敷式和拦河式。船敷式又可分为单船和多船。根据敷设水层,又可分为浮敷和底敷。岸敷撑架敷网一般在沿海外侧岛屿周围作业,从岸上伸出撑竿,敷设网具。网一般呈方型,网的四角支以撑架。作业时将鱼群诱集至网架上方,在合适时间内起网捕获。此类敷网在沿海各地广为分布,网具规格较小,以捕捞小杂鱼为主。乌贼扳缯网主尺度较大,它在岸边悬敷网具,用光照诱集乌贼进入网上而起捕。

单船敷网一般规模较小,使用方型扳缯网,或带浮、沉子的其它形状网衣,或袋桶形网具。日本的单船敷网、原苏联的舷提网、圆锥网均属于此类。

多船敷网一般规模较大。网具呈方形、箕形,使用两艘以上渔船将网浮敷于水面,或沉敷于海底。用光、饵料等手段诱集鱼类进入网具上方而起捕。对于大规模敷网也有使用十余艘渔船。

拦河敷网由方形网衣构成,利用网架将其敷设在河流的鱼类通道上。

第二节敷网渔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敷网类渔具由于结构简单,敷设在岸边或河道中拦捕鱼、虾类,具有较悠久的历史,在海洋渔具中,常应用光诱或拟饵诱集鱼类,进入预先敷设好的网具上,然后提起网具达到捕捞的目的。从作业原理和方法上分析,敷网较先进、科学。过去我国应用的敲鮕网,一个生产单位需大小渔船30余艘,参加作业的人员达200人,应用声响驱鱼的方法,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将大黄鱼圈入已敷设好的网具中,然后起网捕鱼,一般网次产量有10~15t,最高网产大黄鱼有265t的记录。上述专捕大黄鱼的敷网渔具,由于产量高,又不加控制,对大黄鱼资源的损害极大,故我国早就明令禁止使用。虽然目前我国内陆水域中使用敷网

捕鱼的渔具较多,海洋渔具中也有多种型式的光诱敷网,但其规模相对比较小,产量也不太多。最近几年由于拖网、围缯网具的超常发展与渔业资源的矛盾日趋激化,传统的经济鱼类资源继续恶化,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等已很难形成渔汛,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开发尚有潜力的渔业资源成为当前捕捞发展的当务之急。根据生产实践和渔业资源潜力的分析,东海海域中上层鱼类及头足类资源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光诱作业的开发和优化,已成为当前捕捞作业调整的优选项目。光诱敷网捕捞鱿鱼,光诱敷网捕捞中上层鱼类(鲐、鯵鱼)已收到了较好效益。特别是光诱敷网捕捞鱿鱼,参照北太平洋光诱的自动鱿鱼钓的光诱设备,扩大了光诱范围。1996年浙江省投产的20组,产鱿鱼331t,产值352.84万元,试验取得成功。1997年全省投产46组,产量达1486t,获得较好的效益。该渔具为单船作业,尾部敷网,鱼诱集后由导鱼灯引入网内,封住网门,起网取鱼。光诱敷网捕捞鲐鯵鱼的试验工作,也在积极开展,1997试捕时,捕到一定产量。由于光诱敷网捕捞与围网相比,投资小、劳力少,目前虽然捕捞效果还不及围网,但随着实验的深化,光诱敷网捕捞中上层鱼类或其他渔业资源的作业必将进一步发展,因此敷网类渔具的发展,尚有较大潜力和可能。对照我国光诱鱿鱼的作业历史和方法,却具有很久的历史,但其方法和规模,长期停留在水上汽灯时代,因此作业规模和产量均小。北太平洋光诱鱿鱼钓的产生和发展,走的是现代化捕鱼道路,目前已成为各渔业公司的支柱产业。另外,北太平洋的秋刀鱼光诱敷网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主要敷网渔业技术

一、乌贼扳缯

系撑架敷网渔具。扳缯架设在岩边(岸敷式)或船上(船敷式),将撑竿伸出,使网悬浮于水中。乌贼在繁殖季节洄游至岛屿岩礁附近产卵,具有趋光性。用光照将乌贼诱集至网上,起网后用抄网捞获。

现以乌贼扳缯渔具主尺度8.54m×8.54m为例。网衣用乙纶36tex2×2线编结,双死结,目大53mm。正方形网衣。沿中间一对角线由350目起编,以无增减目编70节,网衣四边均为两节减一目。四角用双线编5节至30 目止(图7-1)。

网衣四边用乙纶2×2双线与缘纲绕缝。缘纲乙纶制,直径6mm,三股左捻,长35.30m。每边装纲长度8.48m。网衣四角留出缘纲0.3m,作成眼环,装配时穿网角30目。

岸敷式敷网岸上设施由绞车、千斤顶、跳竹、竹架和各种钢索等组成。光诱设备为电灯及柴油发电机组。

渔汛前选定合适的网地。要求流缓,涨潮时有回流,背风。地势高,有凸出岸壁便于架设网具。

放网时把网具敷设在离海底0.1~1.0m处,电灯悬挂于网上,距水面1m左右。网次时间约10min,渔发好时可缩短网次时间。起网前将灯光调暗,使乌贼群集中。用绞车绞收起网纲,把网起至水面,用抄网取鱼。

乌贼扳缯网操作简易,机动灵活,作业范围广,而且结合光照诱集鱼群,是沿岸岛屿

传统的作业方式。由于乌贼资源的衰减,该作业的数量已大为减少。

图7-1 乌贼扳增网

二、乌鲳敷网

系箕状型船敷式渔具。它利用春夏汛乌鲳喜欢荫影的习性,以船或竹排拖带草席等物在水面下形成荫影诱集鱼群至箕形网具上方而捕获(图7-2)。

渔具主尺度以结附网衣上、下纲长度表示,为54.94m×38.19m。网衣由网底、网身、网囊、缘网和三角网组成,以锦纶单丝手工双死结编结。侧缘网衣穿过底网衣的缘网目,并与浮子纲合并结扎,缩节系数为0.67。底缘纲穿过底网衣前端网目,并与沉子纲合并结扎,缩节系数为0.52。

浮子木制,椭圆形,使用78个,总浮力38.2N。浮筒竹制,网口系3个,网囊末端系一个。沉子生铁制,圆柱形,下纲系节4个,每个重2.5~3.5kg。

荫诱草席用灯芯草编制,或用塑料制成,长3~4m,宽2.5~3.0m。使用时用竹排或小船拖带,平敷于水面,形成荫影区。放网前用小船或竹排放下草席至水面下10~12m,待鲳鱼聚集,通知大船放下四个大竹排(或用船只),共同敷设一顶网具。网具下纲上结敷4条曳纲,每个大竹排(或每船)各拖曳一条。网口一般对流。诱排拖草席移动,引导鲳鱼进入底网。各大竹排迅速拉吊底网网衣,迫使鱼群进入网囊。然后分别收拉浮子纲和网衣,将网拖到大船边起鱼。

乌鲳敷网是福建沿海的传统作业。它充分利用渔获对象习性进行生产,很有特色。竹排安全性差,后改用小船挂机作业。

图7-2乌鲳敷网

三、秋刀鱼舷提网

属船敷式撑架型敷网,从渔船单舷敷设海中,利用集鱼灯诱集鱼群至网上,起网捕获。网具较小,作业简单,捕捞趋光性中上层鱼类效果很好。日本等国主要用舷提网(棒受网)捕捞秋刀鱼。

1.秋刀鱼的生物学特性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属颌针鱼亚目,竹刀鱼科,秋刀鱼属,又称竹刀鱼。体型细圆,棒状;背鳍后有5~6个小鳍、臀鳍后有6~7个小鳍,两颌多突起,但不呈长缘状,牙细弱;体背部深蓝色,腹部银灰色,吻端与尾柄后部呈黄色。图7-3为秋刀鱼的形态图。

图7-3 秋刀鱼形态

秋刀鱼属中上层鱼类,栖息在亚洲和美洲沿岸的太平洋亚热带和温带的19°~58°N水域中,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北部温带水域,是冷水性洄游鱼类,适温范围为10~24℃,最适温度15~18℃。

很多学者对秋刀鱼生长有过研究,如图7-4所示。秋刀鱼生长迅速,一般认为1龄开始性成熟,2龄全部性成熟。产卵期长,几乎终年均可产卵,但有比较集中的时期,如日本北部产卵期为7~11月,南部为1~4月,卵子粘附于浮藻上,广泛漂流1~2星期后孵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