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材基础知识

二、综合知识:

六年级上册:

1、乐曲的音乐结构分为: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或ABC)例如: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为一段体,《新世纪的新一代》、《青藏高原》为二段体,《歌唱祖国》为三段体

2、《中学生序曲》是一部描写学校校园生活的管弦乐曲,胡海林作曲,在1998年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文化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中学生优秀新作品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是我国第一部属于中学生自己的交响曲。此曲为回旋曲式(由同一主部和不同的插部多次循环交替而构成的曲式),结构图式:引子+A+B+A+C+A+B+A(其中A为主部,B为第一插部,C 为第二插部)

4、《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莘音乐结构:三段体A+B+A

5、《祖国颂》:乔羽词刘炽曲旋律线:就是按照音的高低次序而画出的线条

6、演唱形式:独唱、齐唱、合唱、重唱等形式

音乐形象:1、抒情、叙述性2、欢快、活泼,积极向上

3、热情、奔放

4、坚定有力地或庄严、神圣地

演唱风格指:1、民族风格2、通俗风格3、美声风格

7、《祖国歌》(原名《校园夕歌》是以民间乐曲《老八板》的曲调重新填词写成,自20世纪20年代广泛传唱于校园。

8、《在希望的田野上》主题音调是从河北梆子唱腔中提炼出来的

9、艺术范畴: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语言艺术等

10、艺术形式:音乐(声乐、器乐)、美术、摄影、文学等。

11、中国民族乐器分类:

一、吹奏乐器:笛子、箫、唢呐、笙、葫芦丝、管子等

二、弹拨乐器:琵琶、古筝、扬琴、古琴、冬不拉、阮、三弦等

三、弓弦乐器:二胡、高胡、京胡、马头琴

四、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大锣、小锣、云锣、大钹、小钹、板鼓、木鱼、碰铃、铙钹等。

12、、蒙古族民歌大体可以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旋律形态。长调民歌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有独特的装饰音。短调民歌节拍律动鲜明、结构句法清晰。

13、、无伴奏合唱:没有伴奏乐器,由人声不同音色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组合的演唱方式。

14、蒙古族的代表乐器:马头琴(弓弦乐器)因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马头琴。

15、哈萨克族人酷爱唱歌,谚语中有“歌和马是哈萨克族人的两只翅膀”哈萨克民歌具有典型的游牧民族热情奔放的音乐风格,包括牧歌、颂歌、情歌、婚礼歌等,冬不拉(弹拨乐器)是哈萨克族的代表性乐器。

16、藏族民歌具有典型的高原风格,包括山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诵经歌等。

17、《樱花》:日本民歌,日本传统音乐包括神乐、雅乐、伎乐、能乐、歌舞伎等形式,大都为歌、舞、戏剧的综合体。日本传统音乐传统吹奏乐器:尺八。尺八与筝的重奏是具有日本特色的一种合奏形式。

18、日本独具特色的都市调式:1 2 3 4 7

六年级下册:

1、《渴望春天》曲作者: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音乐神童”

2、八六拍子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整小节

3、《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聂耳代表作:《毕业歌》、《卖报歌》、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等三连音重音记号

4、《红旗颂》(管弦乐合奏)乐曲一开始由小号吹出庄严的国歌音调,中间加入《东方红》曲调,尾声渗入了《国际歌》的音调。

5、《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一首著名的古代琴歌。“三叠”指同一曲调唱三次。

6、古琴:有七根弦,由粗到细自外而内排列,一般按照五声音阶定弦。演奏方法同古筝相似。

7、编钟:将大小不同的钟悬挂在支架上组合而成。是古代大型金属乐器。常用于各种仪式与庆典活动。属于打击乐器。在西周时期就有编钟,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

8、《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光未然词冼星海曲其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共有八个乐章,《保卫黄河》是第七乐章

9、轮唱是合唱形式之一,可分为二部、三部、四部轮唱等。

10、《乡村花园》是一首英格兰民歌。

11、《玛祖卡》曲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钢琴诗人”

12、影视音乐:通常有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头曲、片尾曲等。

13、《送别》是20世纪初我国的一首学堂乐歌。由李叔同(弘一法师)填词。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李叔同、沈心工

14、《好汉歌》曲调素材来自山东、河南等地的民间曲调《锯大缸》。

七年级上册:

1、《青春舞曲》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简洁、富于动感,曲调欢快而跳跃,速度为中速稍快。其中衬词的运用,增加了歌曲的活泼性。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打击乐器:手鼓

2、《手拉手》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歌。原文中出现“阿里郎”的词句,“阿里郎”是朝鲜半岛人民最熟悉的民歌,在这首歌曲中为虚词,象征这届奥运会在韩国举行。

3、《共青团员之歌》创作于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歌曲抒发了共青团员对“妈妈”和“故乡”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他们誓死卫国的决心以及必胜信念。

中国民间舞蹈的特点是歌、舞、乐三者结合,其表演形式以跳跃、鼓舞、、以乐伴奏为主。

5、前奏又称引子,是为演唱者和听众提示情绪、意境和营造气氛、色彩的。

6、《蝴蝶》是一首性格鲜明、生动的钢琴小品,描绘了穿梭于花丛之中活泼可爱的蝴蝶形象。由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创作。

7、《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是一首著名的山东民间乐曲,流行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乐曲利用唢呐模仿许多动物的叫声,有布谷鸟、百灵鸟、小燕子、黄雀,特别是模仿蝉鸣是乐曲最精彩的一段,还模仿了母鸡下蛋、公鸡打鸣等等。

8、《动物狂欢节》:法国作曲家圣桑作于1886年。

9、八音:中国古代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类材料制成的乐器的统称。后来,人们将民间器乐的演奏形式也称为八音。

10、《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或楚汉相争)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

11、《姑苏行》是一首采用昆曲音调素材创作的富于浓郁江南色彩的笛子独奏曲。

12、《光明行》:作者刘天华(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

13、《一枝花》是流行在山东省西南地区的一首优秀民间器乐曲。曲调的素材来自山东“柳子戏的唱腔和曲牌,经常用于农村喜庆节日的场合。

14、《行街》是“江南八大曲”之一,“江南丝竹”是流行于苏南、浙西、上海一带的民间器

乐形式,音乐柔美秀丽,曲调流畅委婉。

15、《小放驴》曲调轻快诙谐,具有浓郁的北方音乐风格。演奏形式生动活泼,表现了富有生活情趣的放驴情景。

16、吹打乐:以唢呐、管子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之一,声音响亮,风格粗犷豪放,善于表现热烈的气氛,渲染节日欢乐气氛。

17、《十番锣鼓》:是江南一带民间器乐种。旧时用于婚、丧、喜、庆等场合。“十”是多的意思,“番”是翻花样的意思。

18、《青藏高原》是由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

19、《黄土高坡》在音调上继承了陕北民歌高亢、粗犷的音乐特点,节奏上突出现代生活气息,歌颂了中华民族发源地的黄河文明,流露出对故土的深深爱恋。

20、《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吕远词曲,吕远:著名的歌曲家兼词人,祖籍山东海阳,其代表作有《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一个美丽的传说》等。

青藏高原太行颂黄土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地方风格藏族山西汉族陕西汉族蒙古族

感情气质高亢嘹亮雄伟舒展激情朴实辽阔热情

曲式结构二段体二段体三段体二段体

21、《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民歌。第一、二、三乐句采用了“鱼咬尾”的旋律手法,即下一乐句的起音与上一乐句的结束音相同。

22、《当太阳降落》是一首典型的非洲民歌。

23、丰多姆佛罗姆:是非洲加纳的一种宫廷式舞蹈,其中模仿了战斗的情景,乐器以鼓为主,加上铁钟。演奏中贯穿着固定节奏型。

24、冬哥:非洲博茨瓦纳的一种“拇指钢琴”,常用来为歌唱伴奏。

25、电声乐队通常由电吉他、电贝司、电子合成器、架子鼓等电声乐器加常规乐器组成。

26、《西班牙斗牛舞曲》:表现了激烈奔放、扣人心弦的西班牙斗牛场面。斗牛是西班牙独特的民俗活动。选自法国作曲家比才《卡门》

27、《圣火》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会歌。歌曲采用管弦乐队与电声乐队混合编制,气势宏伟,充满激情,充分展示了作为全人类团聚的重要节日――奥运会的风采。

28、电声乐器不是通过物理振动发音,而是借助电能发声,因而它们的发声原理与常规乐器不同,音色独具特色。

29、喜多郎:日本电子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覆盖很多方面,其中以中国的地理、历史为题材的作品《丝绸之路》《敦煌》《宋家王朝》等是他代表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30、《潜海姑娘》由王立平作曲,其代表作有:《少林寺》《戴手铐的旅客》《红楼梦》《聊斋》等。

七年级下册:

1、《茉莉花》:江苏民歌,曲调委婉流畅。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它最初叫“鲜花调”,叙述了《西厢记》中张生崔莺莺的故事。

3、《梅花三弄》:“三弄”指乐曲主题在不同音区出现三次。古琴曲。古琴,又名七弦琴,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

4、《唱脸谱》:脸谱颜色的不同代表人物性格的不同。如红色表示忠义英勇,如关羽;黑色表示肃穆刚直,有正文感,如包公、李逵;黄色表示勇猛彪悍,像典韦;白脸表示阴险狡诈,如曹操。

5、京剧是在清朝末年形成于北京的一个戏曲剧种,是中国最大的剧种。伴奏乐器文场有京胡、京二胡、月琴(被称为京剧三大件)、小三弦、唢呐、笛子等,武场主要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主要代表人物: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四大名旦

6、京剧的行当:把舞台上的人物按照性别、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分为生、旦、净、丑四个类型。

7、其他主要戏曲剧种有:

浙江越剧:楼台会(《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红楼梦》选段)等代表人物:袁雪芬、茅威涛

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选段)、《朝阳沟》、《李双双》等。代表人物:常香玉

安徽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天仙配》选段)、《女附马》等。代表人物:严凤英马兰韩再芬

山东吕剧:《李二嫂改嫁》、《借年》代表人物:郎咸芬

8、西洋乐器的分类:

A、弦乐组:小提琴(乐器之后、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B、木管组: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

C、铜管组:小号、长号、大号、圆号

D、打击乐器组:定音鼓、镲、大鼓、小鼓、军鼓、铃、三角铁、锣、木琴等。

F、其他乐器:钢琴(乐器之王)、竖琴、电子琴、手风琴、吉他等

9、《查尔达什舞曲》(小提琴独奏)是一首匈牙利民间舞曲。乐曲由两个交替段落组成,第一段慢而忧郁,第二段快而活泼。

10、《梦幻曲》(大提琴独奏)为德国作曲家舒曼的钢琴小品《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旋律曲折优美,用大提琴演奏,更突出了乐曲的旋律性,深沉的音色,进一步加深了“梦”的意境。

11、《西西里舞曲》(长笛独奏)八六拍子,弱起,旋律优美、流畅。西西里舞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大概起源于意大利西西里的舞蹈、歌曲或器乐曲

12、《拿波里舞曲》(小号独奏)选自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著名舞剧《天鹅湖》第三幕。前一半为小号独奏,音乐处理细腻、柔和,音色富于舞蹈性,单纯而轻快。后一半乐队其他乐器的加入,是越来越热烈的群舞。

13、《单簧管波尔卡》(单簧管独奏):波尔卡是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左右的波西米亚地区的一种圆圈舞,后迅速风靡全欧洲。这是一种快二拍子的舞曲(二二拍子),速度较快,使人感到简洁明快、轻松活泼。

14、《在中亚细亚草原》(交响音画):俄国作曲家鲍罗丁创作于1880年。交响音画属交响诗的范畴,一种单乐意的标题交响音乐,一般以绘画作品为题材,音乐形式灵活多变。

15、《舍赫拉查达》(交响组曲):由俄国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作曲。

16、交响组曲:指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意,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交响乐套曲。

17、《山林之歌》(交响组曲),属于标题性音乐,马思聪作曲。

18、《北方森林》主题是从鄂伦春族民歌发展而来,旋律轻快,节奏跟踪,表现出林区人民的爽朗、欢悦和对生活的热爱。张千一作曲。

19、《剪羊毛》、《理发师》是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为二段体,《理发师》为一段体

20、大洋洲音乐体裁,从表演形式看,可以明确地分为:由集体来完成的艺术,如:合唱、合奏、群舞;由一个人表演的独唱、独奏、独舞。有效地运用拍打身体的声音,是大洋洲音乐的一大特色。如两手互拍的手打拍子,不仅是自己的手,也包括他人的手。另外,膝、大腿的内侧和外侧、胸、腕、肘的凹处等,用于掌拍击时,手的形状可区别使用平手和凹的打法,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音色。

21、《六月-船歌》是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被誉为“旋律大师”的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一首抒情小品。乐曲刻画了辽阔土地上的俄国人民宽厚、深沉、诚挚的性格,表现出作曲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以及他那独特的略含伤感的情绪。22、《仲夏夜之梦》: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作品,其代表作还有:《乘着歌声的翅膀》《无词歌》等。

八年级上册

1、《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阿炳(华彦钧)作曲。

2、曲艺音乐:又称说唱,是说(说白)、唱(唱腔)、表(表演动作)三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包括唱腔和器乐两个部分。主要特征: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

(1)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主要用鼓来伴奏,由演员边打鼓边演唱,再加上三弦、四胡为伴奏乐器。作品:《贺新春》《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旋律采用了京韵大鼓的音调作为素材进行创作,并由京韵大鼓的表演艺术家骆玉笙演唱。

(2)单弦牌子曲:流行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伴奏乐器以大三弦为主,演唱者手拿八角鼓击节演唱。作品:《风雨归舟》

(3)四川清音:流行于四川省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音乐分为大调、曲牌、小调三类,作品:《布谷鸟咕咕叫》

(4)苏州评弹:又称弹词,是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的重要的曲艺艺术形式,用苏州方言演唱,由演员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以小三弦、琵琶为主。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5)山东快书:演唱时用鸳鸯板伴奏,它由两片半圆形的铜板制成。用山东方言演唱。

3、咏叹调:一种声乐体裁,通常指歌剧中抒发情感的独唱部分。

4、《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作曲,巴赫:德国作曲家,欧洲“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德语中,巴赫是小溪的意思,贝多芬曾说“他不是小溪,它是大海”

5、《哈里路亚》:选自大型声乐作品《弥赛亚》第二幕的终曲。由德国作曲家亨德尔作曲,1743年在伦敦首演时,在场的国王乔治二世首歌曲《哈里路亚》的情绪所感染,激动的突然起立,全场观众也随之站起听完全曲,从此,欧洲许多地方都保留着听众站立听《哈里路亚》的传统,“哈里路亚”一词的含义是赞美上帝

6、欧洲音乐的发源地是古希腊和罗马,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6世纪,中心是意大利,17至19世纪,音乐中心转向了德国和意大利,先后出现了“巴洛克音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等不同音乐风格流派。

7、《蓝色狂想曲》:由美国作曲家格什温作曲,这是一首把爵士乐运用于交响乐中的乐曲,源自美国黑人的爵士乐发祥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

格什温:他将美国黑人民间音乐语言与专业创作技巧密切融合,是爵士乐登上严肃音乐的大雅之堂。

8、《月儿高》:琵琶古曲,描绘了晴朗夜空、明月高挂的情景

9、《弯弯的月亮》:李海鹰词曲《月夜》:德国舒曼曲

10、《花好月圆》:民族管弦乐曲,以吹、拉、弹、打四个乐器组表现了圆月之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

11、《大海啊,故乡》:故事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王立平词曲。

12、《海滨音诗》:小提琴独奏曲

八年级下册: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郑律成曲,原名《八路军进行曲》。郑律成,原朝

鲜籍,1950年加入中国国籍。代表作品有《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娄山关》以及歌剧《望夫云》等。

2、《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江西民歌,流行于第一次国内革命年代的江西绝色革命根据地。

3、《十送红军》:江西民歌,曲调是采用大革命时在江西中央苏区民间流传的“长歌”加工整理的。所谓“长歌”,就是江西民间在差别亲友时演唱的和中叙事性体裁民歌。其语言质朴深情,词中穿插“里格”、“介支个”等衬词,更突出了地方语言特点。

4、《四渡赤水出奇兵》: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是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的。这首歌曲采用了云南民歌的音调。

5、《游击队歌》:贺绿汀曲。

6、《英雄赞歌》是故事片《英雄儿女》的插曲,作于1958年。在这部影片中描写了一位志愿军班长,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为保卫阵地,孤身与敌人殊死搏斗,最后拉响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的故事。音乐结构:二段体

7、《猎人进行曲》选自德国作曲家韦伯著名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

8、《卡门序曲》:法国作曲家比才。

9、《威廉退尔序曲》: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

10、《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图兰朵》这部故事发生在中国,特别是1998年这部歌剧在北京故宫太庙上演以后,几乎在中国变得家喻户晓。其中选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音调。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经常选它作为音乐压轴节目。《图兰朵》剧情:北京的皇宫前,图兰朵公主给向她求婚的人出了三个谜语,谁猜中了,便招为驸马,猜不中便处死。被废黜的突厥王的儿子卡拉夫猜中了谜语,图兰朵不愿嫁给他,经过卡拉夫的努力,终于征服了一颗冷酷的心。

11、歌剧音乐可分为声乐、器乐两大类,其中声乐部分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器乐部分包括序曲、幕间曲、情景音乐等。

12、《放马山歌》是流行于我国云南的一首汉族民歌。是牧童在山上放牧时唱的一种山歌。只有四个音,6123,歌曲中插入“喔噜噜的”、“呦哦”,既表达了牧童欢乐的情绪,也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13、《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是一首云南撒尼族民歌。

14、《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作曲家施光南根据云南傣族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的一首佳作。

15、《母女夜话》是朱践耳交响组曲《纳西一奇》的第三乐章。音乐柔美、抒情,以大提琴音乐代表母亲形象,以小提琴音乐代表女儿形象。

16、《苗岭的早晨》:陈钢曲,描绘苗族山寨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秀丽景色。

17、《瑶族舞曲》:刘铁山、茅沅作曲。以我国南方瑶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的,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热烈场面。

18、《快乐的罗梭》是根据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编的弹拨乐合奏曲。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畅,表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舞、歌唱美好生活的欢快热烈的场面。彝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月琴。

19、施光南:当代中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等。

20、印第安人的音乐特点:没有半音的五声音阶,节奏比较单纯,传统乐器是笛、埙、鼓、摇响器等;非洲黑人音乐的最大特色是他们的良好而丰富的节奏感,以伦巴、桑巴为代表,今天作为“拉丁节奏”而广受世界欢迎的音乐,几乎都是以非洲黑人音乐节奏为基础,接受了西班牙节奏影响而发展成的。

21、《卖玉米饼》是一首智利民歌。以民间集市叫卖音调为素材的歌曲,音调为口语化风格。

22、桑巴:起源于巴西,是巴西民众喜爱的一种舞蹈音乐形式。伦巴:起源于古巴

23、《乘着歌声的翅膀》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独唱歌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词为海涅的一首抒情诗。全曲为流畅的旋律、柔美的伴奏,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诗意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

九年级

1、词牌:词的曲调的名称,如:西江月、水调歌头、蝶恋花、菩萨蛮等

2、我国古代诗歌历来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三部分的划分标准就是音乐的归类。

风: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民间音乐),多为简单的重复

雅:西周王畿之乐(周王朝统治的地区),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3、先秦流行的音乐为“雅乐”、汉魏以来流行“清乐”、隋唐之际流行“燕乐”

4、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分四个乐章,前三个乐章是器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人声,淋漓尽致的揭示以《欢乐颂》为核心的音乐主题。

贝多芬:德国,“乐圣”“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与海顿、莫扎特并称“维也纳三杰”。

5、《军民团结一家亲》:选自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幕,具有海南岛的地域风情,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故事情节:琼花因不堪忍受地主南霸天的压迫,逃离虎口,巧遇红军洪常青,经他引路,参加了红色娘子军,成长为卓越的革命战士。

6、《那不勒斯舞曲》:选自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三幕,柴科夫斯基作曲。这部舞剧是一部具有高度交响性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舞剧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剧情:魔法师把奥杰塔公主变成了天鹅,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通知,齐格弗里德王子发誓永远爱她,王子在奥杰塔和众天鹅的帮助下,战胜了魔法师,与奥杰塔终于结合在一起。

7、《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作曲,“圆舞曲之王”由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分快、慢步两种

15、《献给爱丽丝》是贝多芬献给他的女学生特雷泽的著名钢琴小曲。

16、《c小调革命练习曲》:是波兰作曲家肖邦在德国听到波兰起义失败后,在万分悲愤的心情下写的,表达了肖邦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斗争的心情

17、协奏曲:一件或数件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既有对比又互相交融的作品,用一件乐器者又称“独奏协奏曲”,用几件乐器者又称“大协奏曲”

23、《飞天仙子》: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序幕“飞天仙子舞”的音乐

24、《木星——欢乐使者》:选自管弦乐合奏《行星组曲》,《行星组曲》由七首乐曲组成,分别以火星、金星、水星、土星、天王星、木星、海王星命名

26、布鲁斯的音乐特点:大调音阶上降第三级和第七级音,旋律多含切分节奏

27、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乐之父”

28、摇滚乐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黑人的布鲁斯音乐为基础,加上摇摆乐和钢琴音乐的成分。

29、《老人河》是20世纪著名摇滚音乐剧《演艺船》中的插曲,是杰若米-科恩的代表作品

30、Beatles乐队是来自英国利物浦的著名四人摇滚乐队组合,在我国Beatles乐队由两个都十分流行的译名:披头士乐队和甲壳虫乐队。

31、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被称为“猫王”,是第一位将乡村音乐和布鲁斯音乐融进摇滚乐中

的白人歌手,是流行音乐历史上唱片销量最高的艺人

32、《难忘今宵》:乔羽作词,王酩作曲,

33、合唱声部:S女高音A女低音T男高音B男低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