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务)德州电子政务

(智慧政务)德州电子政务
(智慧政务)德州电子政务

(智慧政务)德州电子政务

德州市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13-

2015)

(征求意见稿)

德州市电子政务办公室2012年6月

目录

前言 (3)

第一部分德州市电子政务发展回顾 (4)

一、发展现状 (4)

二、存在的问题 (7)

第二部分德州市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形势 (9)

一、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 (9)

二、德州电子政务发展的优势 (11)

第三部分德州市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建设原则 (13)

三、总体目标 (14)

第四部分德州市电子政务主要任务 (16)

一、基于云计算,构建德州电子政务基础架构 (16)

二、继续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16)

三、建设全行业的电子政务智慧应用 (17)

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17)

五、提升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 (17)

六、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18)

第五部分重点工程 (18)

一、完善全市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支撑环境 (18)

二、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应用 (20)

三、优化发展环境 (21)

四、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 (22)

五、加强党委政府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23)

第六部分推进措施 (25)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25)

二、完善投资保障和约束机制 (25)

三、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26)

四、加强制度和标准规范建设 (26)

五、加强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26)

结束语 (27)

附件:重点工程责任分工表 (29)

—2—

前言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实现政务资源共享、降低行政管理成本,而且还可以带动计算机软件、硬件产业及社会信息化的繁荣发展。“十二五”是德州市各项事业实现全面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树立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借助当代科技力量,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适应信息化时代带来的经济社会管理的新变化。因此,加快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发展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党政机关工作效率、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幸福德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统筹推进德州市电子政务工作,促进电子政务科学发展,德州市电子政务办公室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山东省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在详细调研、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站在全市的高度和发展的前沿,编制了《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12—2015)》,作为推动德州市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确保全市电子政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部分德州市电子政务发展回顾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德州市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全市电子政务提升工程实施以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应用水平大幅提升,成效显著。

(一)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一是成立了管理机构。2011年5月,成立了德州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理顺了管理体制,启动了全市电子政务集中规划建设。二是出台了管理制度。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德州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全市电子政务提升工程县级部分工作方案》、《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内容保障的意见》等文件,全市电子政务建设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集约化。三是强化了绩效考核。把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纳入到全市综合考评体系,科学制定考核细则,不断加大对各级各部门电子政务管理、建设和应用情况、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内容保障情况的考核力度,促进了全市电子政务又好又快发展。

—4—

(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信息网络规模继续扩大,启动了“光网城市”建设,市区已实现光缆全覆盖,并逐步向光纤入户拓展;城乡宽带信息网趋于完善,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预计到2012年底,全市通信光缆总长度达到5万皮长公里,交换机总容量740万门,综合通信能力显著增强。“无线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建成2G网络基站1815个,信号覆盖达到100%;建成3G基站816个,各县市区主城区覆盖率达98%;完成WLAN热点建设1960个,基本实现了全市机关单位、大型集团、重要公共场所、大中专院校的WLAN信号全覆盖。二是计算机普及率不断提高。计算机在党政机关办公、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深入,全市党政机关计算机普及率达到80%,在家庭中的普及率达到60%,互联网用户达到88万户。三是建设了市电子政务中心机房。按照国家A级机房建设标准,规划建设了2400平方米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中心机房,搭建了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并相应部署了十项应用系统,24个部门(单位)的300多台(套)设备在机房托管运行。四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按照国家要求的“两网”建设思路,建成了上联省电子政务内网,下联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横向联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及市直各部门、单位的电子政务内网,入网单位156个,公文传输、信息报送、应急指挥等功能得到较好应用。组建了统一的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市级外网统一互联网出口管理和

网络租用费的统一支付,目前已有74个市直单位接入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的网络环境初步形成。五是部门业务专用网络建设成效显著。统计、计生、财政、国税、地税、工商、审计、质监、住建、人社、民政等20多个部门先后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上联省、下通县市区对口业务部门的纵向内部网络,各部门核心业务系统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六是启动了重点信息资源库建设。以人口身份代码、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实施了人口、法人等信息资源库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

(三)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初见成效,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政府网站群建设初具规模。统一建设了以“中国德州”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以全市13个县市区政府网站和83个市直部门、单位网站为子站的网站群体系,并在线部署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政务邮箱、民生在线等多项应用系统,形成了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网站综合体”。截止目前,公开政府信息7万多条。到2012年10月底,将为2000多名党政群机关公务人员提供优质的电子邮件服务。二是科技防腐项目建设深入推进。目前,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等系统市级部分已投入运行,县级部分建设正在紧张实施,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事项实现快速、透明办理和实时、有效的电子监察,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是社会事业应用系统建设成效明显。市地税局开发了德州数据管理平台和社会综合治税平台,提高了全市税收征管质效。市人社局完成了“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启动了二期

—6—

工程建设。市环保局开展了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市民政局实施了“金民工程”,年底前可实现救灾、优抚、五保等主要业务系统的应用。市工商局建设了大综合业务系统和移动工商系统,综合执法能力实现全面提升。市城管执法局启动了数字城管系统建设,预计年底可建成应用。市卫生局开展了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乐陵市已率先完成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市国土资源局地理空间框架系统建设规划已得到国家正式批复,系统建设正在积极推进。随着各部门应用系统建设不断深入,初步形成了社会各行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利局面。

(四)安全防护进一步加强。在市电子政务中心机房内统一部署了入侵检测、防火墙、漏洞扫描、防篡改、抗DOS、安全网关等安全防护设备,搭建了全市统一的数字认证体系平台,提高了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安全性能。目前,数字认证已在政府网站群、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等系统上实现具体应用。国土、工商、公安、人社等部门也不断加大安全防护投入,建立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完善网络安全监控手段,确保了网络和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体制、机制不够理顺。目前多数县市区未设立本级电子政务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还不完善,各自为政、分散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发展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是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利用率相对较低,应用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较为突出,投资建设的各类共用基础软、硬件平台闲置率较高,资源目录体系不够健全,部分应用系统功能没有完全发挥作用,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特别是行业专用网络的利用率低。

三是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迟缓。受观念和建设模式制约,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法人、人口等重点数据库分散建设、独立应用的问题突出,业务协同困难。人为障碍干扰互联互通的问题严重,造成信息采集、信息交换工作不断重复,效率低下。部分部门、县市区仍处于单项业务孤立发展状态,跨部门跨系统的整合式、一体化应用较少,使电子政务难以大幅度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效率。

四是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市、县两级电子政务建设历史欠帐较多,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形成良性的资金保障机制。全市从事电子政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不足,技术力量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需要。

总之,我市电子政务发展正处于整合发展阶段,在全省17地市中处于中等水平,电子政务整体水平与先进地市、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期望、与政府加强自身管理和职能转变的需求还存在差距。

—8—

第二部分德州市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

(一)国际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非常迅猛,并且特点突出。一是应用广,涉及到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二是理念新,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电子政府等新模式、新设想不断产生,层出不穷;三是力度大,许多发达国家把电子政务上升到国家战略。目前,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早的发

达国家,已经历了基础设施阶段、整合阶段,进入到转型阶段,即:在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不同部门之间通过网络化治理方式推进服务创新,使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根本性提升,实现政府的全面转型。总体上看,电子政务从应用建设向“互联治理”转变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势,以公众为中心、为用户提供网络化无缝集成服务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方向。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体现以公众为中心的建设理念;二是促进政务流程优化日益重要;三是高度重视缩小数字鸿沟;四是高度关注网络和信息安全;五是政府门户网站在电子政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六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七是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和引入新的管理方式。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从国内情况看,国家对电子政务建设高度重视,应用广泛,成效显著。自1993年开始,我国启动了金桥、金卡、金关“三金”工程,拉开了金字号工程建设的序幕。2002年,又启动了“金农”、“金水”等“十二金”工程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地方电子政务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网上公共服务水平和政府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成效。各地在项目建设、推进方式、技术跨域选择等方面大胆探索,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国家在“十二五”时期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十字方针即:“整合、协同、互联、共享、重构”。整合,对已有的各类系统进行深入整合;协同,重点实现业务的跨部门协同;

—10—

互联,克服条块分割,加快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在整合、互联、协同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的水平;重构,按照政府组织体系的调整,重构一些重大综合应用项目。

二、德州电子政务发展的优势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力求科学规划、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发展工作,不断加大组织、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电子政务工作,启动实施了全市电子政务提升工程,并将该工程列入2011年十大民心工程,编入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时,市委、市政府把科学编制符合德州实际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站在全市的高度和发展的前沿,加强顶层设计,确保全市电子政务科学、规范、有序发展。

(二)理顺了市级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组织保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理顺电子政务体制,加强建设和管理,2011年5月,经市编委批准,成立了德州市电子政务办公室,为正县级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共同管理,以市政府办公室管理为主。根据市委、市政府授权,德州市电子政务办公室承担全市电子政务的管理、统筹、协调、推进和技术支持等工作,从根本上理顺了电子政务工作体制。

(三)具备后发技术优势,有利于实现跨越发展。由于我市政务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可以创造性地采用成功的发展模式和

一流的软硬件产品,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推进信息化进程,不必再一步一步从头探索,完全可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一步跨入先进行列,实现跨越发展,节约整体成本和建设时间。

(四)借力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开展战略合作。在德州市“10+3”产业发展体系中,市委、市政府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新型支柱产业扶持发展,不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先后有50多家IT企业来德州寻求合作发展契机,并与浪潮集团、神舟航天软件、中创软件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规划、资金、技术和实施等方面对我市电子政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第三部分德州市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原

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和省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核心,以“服务市民生活、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机关办公”为宗旨,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突破,立足德州实际,树立云计算先进理念,坚持走国产化路线,按照“四统一分”(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分步实施)和数据大集中模式规划建设电子政务系统,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满足打造阳光政府、廉洁高效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为建设幸福德州、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原则

一是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全面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推行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标准,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实现电子政务的统一规划和分类指导。

二是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坚持走国产化路线,在能够满足自身业务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优先采购国产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按照“有利保密、便于工作”的思路,规划建设电子政务系统,

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规,制定保密制度,落实保密责任,三是集约共建、协同共享。采用数据大集中模式集中建设电子政务软件、硬件、网络和安全设施,把资源整合作为提高应用水平的关键,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打通信息孤岛,加大业务协同,构建“一体化”的电子政务体系。

四是需求主导,分步实施。以提高“三个服务”水平为重点,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突出服务和便民特色,先急后缓,合理安排电子政务项目,分步推进项目建设,打造党政机关内部办公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三、总体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使我市电子政务总体水平达到全省先进行列,最终实现网上一体化政府,一站式服务。推动行政体制改革,以更加公开、透明、有效的行政流程,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经济建设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公众亲和力明显增强,地方经济监管效益明显提升,效能更优、群众评价更高、外部形象更好。到2015年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1.德州云计算中心和云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云计算应用得到广泛推广,可为全市政务部门、企业及其他用户提供快捷高效的弹性计算服务、存储服务。

2.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安全统一、覆盖市县乡—14—

三级的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服务逐步向基层延伸,80%以上的乡镇、60%以上城乡社区(村)实现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办理80%以上的服务事项。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文化五大基础数据库建成应用,基本建成跨部门的统一共享数据交换平台,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基本完善,60%以上的政府职能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4.以“中国德州”为主站的政府门户网站群成为各级各部门“信息公开、在线办事、政民互动”的主渠道,政府公开信息网上发布率达到100%,80%的行政许可项目实现网上“一站式”服务,在线办事能力切实提高,基本满足企业和公众网上服务需求。

5.应用支撑平台框架更加完备,电子政务各领域的智慧应用水平全面提升,70%的部门实现核心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应用,“金字工程”建设和应用不断深入,新建一批民生领域和涉企服务的应用系统。

6.电子政务管理体系、保障安全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形成完善的电子政务应急预案,50%以上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实现有效的身份认证、授权的管理。

第四部分德州市电子政务主要任务

一、基于云计算,构建德州电子政务基础架构

采用云计算技术建设德州市云计算中心,通过高速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络、物联网、呼叫中心等多种方式,实现网络、计算和存储等弹性伸缩、快速部署,来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标准化的服务。

二、继续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统一部署,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并整合各部门涉密网络,形成全市统一的涉密信息传输管理平台。以现有电子政务外网为基础,构建全市机关共享使用的高速骨干网络平台,整合各部门延伸到各县市区、街道

—16—

(镇)、社区(村)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的纵向网络,实现全市电子政务网络的统建统管。

三、建设全行业的电子政务智慧应用

围绕经济和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共安全、民主政治建设等重点领域,通过智慧的信息技术环境,建立各业务领域更加便捷、高效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全面提升社会保障和服务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宏观调控决策能力和社会公众监督能力。

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要求,按照“一数一源”的原则,重点建设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文化五大基础数据库作为全市电子政务的数据核心,加快建立基础资源目录体系,扩大共享范围,拓展应用空间,为全市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和信息交换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

五、提升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

建设和完善县市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将网站作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重要载体,结合行政审批中心、热线电话、服务代办点等多种服务手段,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政民互动和服务模式,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为加快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效能建设、改进为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推行网上为民办事和普及党政机关文档电子化,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及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改善招商环境,扩大吸引外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政府主导;统一平台,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工作目标。 以《安徽省“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到XX年,全县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基本形成。通过统一的电子

政务网络交换平台,推进政府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政务工作全面信息化。建成连接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政府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政府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政府决策和应变能力;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 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对外服务的政务外网、党政内部办公的政务内网,在政务内网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网络拓扑图见附件)。 政务外网:在互联网上建立公共行政部门统一的门户网站,为各公共行政部门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对外宣传交流提供平台。政务内网:建立党政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数据交换、共享、采集、发布手段,使得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业务。通过政务内网为党政机关日常电子化办公提供服务,实现包括公文收发、会议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政务活动电子化。 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进行隔离,保证政务数据资源及应用的安全性。 三、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水

(智慧政务)电子政务试题

(智慧政务)电子政务试 题

电子政务概念题 一、单选题 1、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和服务。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非特定的时间及地点,与政府进行沟通,这称为(B)。A、电子政务B、电子政府 C、电子商务 D、办公自动化 2、电子政务主要借助了(A)。 A、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办公自动化技术 B、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C、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卫星技术 D、网络、计算机技术和卫星技术 3、电子政务是(B)、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 A、首创性 B、新型性 C、历史性 D、完整性 4、说电子政务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的原因是(B)。 A、工作快捷 B、对其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改造 C、把传统事物原封不动的搬到互联网上 D、工作效率高 5、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 a、政府信息的网上公布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 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 d、网上事务处理 A、abcd B、ab C、bcd D、abc 6、电子政务的内容包括:政府间的电子职务、政府对公

民的电子政务和(B)。 A、政府对各组织的电子政务 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C、企业对政府的电子政务 D、组织对政府的电子政务 7、“OA”代表的中文意思是(A)。 A、办公自动化 B、信息技术 C、电子政务 D、电子商务 8、电子政务G2C模式的应用范畴和主要目标是(C)。 A、相互配合、协调发展 B、实现信息高速共想 C、事件快速反映机制 D、社会信息化全方位向前迈进 9、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是(C)。 A、社会 B、企业 C、政府 D、个人 10、网上建立虚拟机关、虚拟办公室、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简化的管理程序,减去多于、重叠的机构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带来了办公费用、人员的减少和工作量的提高,使得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方便地取用政府的信息及服务,节省人们的精力和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这称为(A)。 A、降低管理行政成本 B、提高服务质量 C、政务公开 D、提高管理绩效 11、电子政务对政府组织形态的影响不包括的是(C)。 A、缩减中间管理层 B、拓宽管理幅度 C、削弱越权行为 D、政府组织绩效的改进 13、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之所以呼声很高,最主要原因

电子政务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网建设 技术建议书 目录

1前言 政府及事业单位一直是中国信息化的先行者,政府网络的建设已经比较完善。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政府信息化建设重点变化明显,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受重视程度继续加强;而办公自动化、信息安全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受重视程度显着加强。 按照政府网络管理的要求,必须保障含有国家机密信息的“内网”不但要求的绝对安全。但随着电子政务、网上政府、政府自身的信息化业务系统等的发展,政府与自身各分支机构、外界相关单位信息交互的“外网”安全和互连互通就变得更为必要。此外网络的安全问题日益显得尤为重要。 2网络平台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平台逐渐从“分离的专网”向“统一网络平台”转化,成为主流的建网思路。其基本思想都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为各种业务系统提供传输通道,以及方便地实现流程整合。 统一网络平台解决了业务专网建设思路存在的问题,其优势如下:

利于网络扩展:当增加新的业务系统时不需要建设新的专网,而是由网络平台统一分配网络资源;当业务专网扩容时不需要单独扩容,首先通过统一网络平台扩展其容量,当统一网络平台容量不足时再考虑对整个平台进行扩容。 管理成本低:统一网络平台由专门的部门统一维护,不需要每个业务部门都设置网络管理员及网管,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 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由于各业务系统对网络资源(如带宽)的需求由统一网络平台来满足,可以根据各业务系统实际的流量动态调整带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利于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整合:由于各业务系统采用统一的网络平台,相互之间很容易实现互访,为在将来进行信息共享及业务横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为充分满足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统一网络平台还需要满足以下的关键业务需求: 部门系统之间的安全隔离:不同部门系统之间需要提供安全隔离,避免非法访问。 电子政务系统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访:部分业务系统,如领导决策公文下发数据、政策公布、业务数据上报业务等之间有相互访问的需求,随着业务纵向整合的开展各单位系统之间需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平台必须满足各单位系统互访的要求及安全性。 不同业务系统的差别服务(COS):不同业务系统,需要网络平台提供

(智慧政务)电子政务理解

(智慧政务)电子政务 理解

电子政务理解 1.1 电子政务运行模式 ◆政府间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1.2 电子政务的网络平台 1.3 电子政务的体系平台 电子政务的体系平台是为特定的政务应用软件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并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软件平台和技术标准支持。从功能上讲,他包括三大方面:一是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体系环境。而是系统及其应用和资源管理(如:网络管理、安全管理、认证服务、负载均衡、数据管理)目录管理、工作流管理等);三是应用软件的开发环境。 wwwshu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电子政务系统及其应用和资源管理主要目标是实现以集中的数据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模式统一综合应用,即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安全保障、统一的网络管理、统一的业务管理和统一的服务管理。 1.3.1 统一的资源管理主要实行信息资源集中 尽管数据资源在物理上可以分布于不同的地域,但整合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借助于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areanetwork,SAN)等技术形成一个灵活、可扩展、可用、可访问、和可靠的逻辑上数据大集中的数据中心,以此为基础实行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分析、信息发布等完整的信息供应链过程,为实现电子政务系统全程业务内容网络化提供了一条捷径。、 1.3.2 统一的安全保障目标是构建给予统一策略、产品和行为模式集成的安全体系 一个成功的电子政务系统需要一个安全的管理平台,他不仅是有多种相关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更需要有完善的政策和正确的行为模式来支持。一方面,哟建立综合安全检测、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公共秩序和人员管理等安全法规的安全管理体制。另外,要有实现的稽查制度和事故应变制度也是管理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详细

统一电子政务平台 建设方案

目录 1、基础系统平台 (13) 1.1 系统后台 (13) 1.1.1. 工作流管理 (13) 1.1.2. 可视化流程编辑器 (13) 1.1.2.1. 工作原理 (15) 1.1.2.2. 设计定义 (16) 1.1.2.3. 流程节点角色化 (16) 1.1.2.4. 数据库、文件两种保存方式 (17) 1.1.3. 流程分类管理 (17) 1.1.3.1. 部流程管理 (18) 1.1.3.2. 并联流程管理 (18) 1.1.4. 电子表单管理 (19) 1.1.4.1. 可视化表单编辑器 (20) 1.1.4.2. 表单管理 (22) 1.1.4.3. 表单共享管理 (23) 1.1.4.4. 表单打印 (24) 1.1.4.5. 表单存档 (25) 1.1.5. 文书模板管理 (25) 1.1.5.1. 可视化文书编辑器 (26) 1.1.5.2. 支持多种文书 (26) 1.1.5.3. 支持预览打印 (26) 1.1.5.4. 文书模板管理 (27) 1.1.5.5. 文书管理 (27) 1.1.6. 信任授权管理 (27) 1.1.6.1. 用户管理 (27) 1.1.6.2. 区划管理 (30) 1.1.6.3. 机构管理 (30) 1.1.6.4. 角色管理 (31) 1.1.6.5. 岗位管理 (31) 1.1.6.6. 应用管理 (32) 1.1.6.7. 权限管理 (32) 1.1.7. 单点登录管理 (32) 1.1.8. 统一日志 (34) 1.1.8.1. 普通日志管理 (36) 1.1.8.2. 失败日志管理 (36) 1.2 行政权力事项管理 (37) 1.2.1 配置管理 (37) 1.2.2 事项动态管理 (38) 1.2.3 事项库管理 (40)

电子政务统一平台解决方案(互联网+政务服务)20190308教学提纲

互联网+政务服务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 1.1平台概述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文件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优化政务服务供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解决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难点堵点,进一步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 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通过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目标,促使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模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我公司专注电子政务领域十余年,开发出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互联网+政务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完全实现了信息共享,一网通办,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为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添砖加瓦。 1.2现状痛点 事项上网跟不上 上网事项以审批类为主,大量群众关心的服务事项没有上网,办事信息不准确不实用。甚至出现明显错误遗漏,群众办事仍然“找不到、看不懂、办不通”。 流程优化跟不上 网上事项大多照搬先线下流程,没有按照互联网办事规律进行优化,有的地方在线上提交了电子版材料,还需要在线下提交纸质材料,办事反而更加繁琐。 信息共享跟不上 办事系统之间难以实现后台认证和业务协同,办事材料仍需要重复提交。有些地方,一台办事窗口同时有多台电脑,运行多个系统,由于没有实现共享,工作人员需要在不同系统间重复录入数据,工作量大幅增加。 平台融合跟不上

实体和网上两个平台相互割裂,办事流程和规则各不相同,没能做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顺畅运转。有的在平台上下载了办事表格,到了服务大厅却说网上的表格不对,需要重新填写。这些问题导致网上服务的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和公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 1.3整体框架 二、解决方案 2.1政务服务平台 2.1.1网上办事大厅 主要完成各个局级部门之间的数据收集、分发等管理。数据交换系统主要包含前置交换子系统、交换传输子系统、中心交换子系统、交换管理子系统、交换信息采集子系统、系统接口平台等六个子平台。 2.1.2网上APP服务平台 民众通过手机终端程序,按照审批事项办理的条件,提交事项办理的申请,同时民众可以通过拍照功能准备申请材料并提交上报。

智慧园区电子政务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园区电子政务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1.1 综述 在电子化社会,政府作为国家的权力中心和社会管理机构,将实现从管理型到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政府机构在管理和规范国家政治经济活动之外,将借助强大的网络技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会公众服务中去。社会信息资源和各种政策法规不再会尘封库中或者是层层传达,而将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与公众见面,通过网络,政府可以广纳贤言,迅速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动态,甚至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信息,并以此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这对更好的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好处不言而喻。 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型如下图所示:

1.2 解决方案 一、与政府、企业原有系统的接口由于当前政府或企业 各部门已陆续建立起多个自动化办公系统(如OA、资 源管理等系统),大量数据资源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如果不能将这些信息有效 地共享,将产生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并且导致不同部门中同一个用户数据的不一致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彻底推翻原有的应用体系,重新建立一个统一的,大而全的应用系统。不过,对于目前的企业或政府是不现实的;为了能够共享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本方案将采用消息中心的集成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架构图如下所示:

这是一个利用消息作为应用数据交换中心的系统集成方案架构,所有的应用都和交换中心相连,任何一个应用数据请求通过这个交换中心传递到相应的目的应用,任何一个消息可以在交换中心按照要求转换成所需的数据结构,再传输给目的应用系统。这种结构产生的优点就是: ●任何系统将不对其他应用开放,避免可能的恶意修改和破坏; ●一个应用系统的修改或升级,将不影响其他应用的继续运 行,如果发生数据结构的变化,可有应用交换机将数据结构转换成新的格式而不需要修改应用。减少维护成本。 ●由于系统结构的清晰,简化了编程、排错与纠错工作量 ,降低了应用开发与整合的成本。 ●增加了系统扩展的能力。由于新的系统与旧的系统没有 必要从系统结构、系统环境的方面发生关系,因此,将无限制应用系统的扩充。 二、电子政务平台架构模型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 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对于电子政务内网,政务专网、专线、VPN是构建电子政务网络的基础设施。安全政务网络平台是依托专网、专线、VPN设备将各接入单位安全互联起来的电子政务内网;安全支撑平台为电子政务内网信息系统提供安全互联、接入控制、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管理、恶意代码防范、入侵检测、安全审计、桌面安全防护等安全支撑;电子政务专网应用既是安全保障平台的保护对象,又是电子政务内网实施电子政务的主体,它主要内部共享信息、内部受控信息等,这两类信息运行于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之上;电子政务管理制度体系是电子政务长期有效运行的保证。 电子政务内网系统构成 1)政务内网网络平台: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是依托电子政务专网、专线、VPN构造的电子政务内网网络。 2)电子政务内网应用:在安全支撑平台的作用下,基于安全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平台,可以打造安全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安全政务信息共享平台。 3)安全支撑平台:安全支撑平台由安全系统组成,是电子政务内网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 电子政务内网系统拓扑图 三级政务内网建议拓扑图 电子政务内网按照等保标准要求,进行安全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大致可以分别网络基础架构区、安全管理区、数据处理区、边界防御区、办公区、会议区等安全子区域,在实际的网络设计中,可以根据相关标准,按照实际需要进一步细分,如上图所示。

划分安全域的目标是针对不同的安全域采用不同的安全防护策略,既保证信息的安全访问,又兼顾信息的开放性。按照应用系统等级、数据流相似程度、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可共用程度、安全需求相似程度,并且从方便实施的角度,将整个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分为不同的安全子域区,便于由小到大、由简到繁进行网络设计。安全域的划分有利于对电子政务系统实施分区安全防护,即分域防控。 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是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由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安全技术构成。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依托电子政务配套的安全设备,通过分级安全服务和分域安全管理,实现等级保护中要求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从而保证整个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最终形成安全开放统一、分级分域防护的安全体系。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下图: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系统结构 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配置 1、双归属:两台通过VRRP协议连接,互为冗余,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2、认证及地址管理系统-DCBI:DCBI可以完成基于主机的统一身份认证和全局地址管理功能。 1)基于主机的统一身份认证。终端系统通过安装认证客户端,在连接到内网之前,首先需要通过DCBI的身份认证,方能打开交换机端口,使用网络资源。 2)全局地址管理。 ·根据政务网地址规模灵活划分地址池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

天水市政府电子政务平台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天水分公司 中国?甘肃?天水二〇一三年七月

合作业务目录 一、项目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电子政务平台服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一)天水市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政务外网建设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政务外网功能............................................................................................. 错误!未指定书签。 3、互联网专线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1)互联网集团专线业务 ............................................................................ 错误!未指定书签。(2)互联网专线设备需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电子政务平台外网服务器搭建........................................................... 错误!未指定书签。 1、云主机介绍................................................................................................. 错误!未指定书签。 2、云主机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3、云主机优势................................................................................................. 错误!未指定书签。(三)电子政务平台应用系统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电子工单审批平台..................................................................................... 错误!未指定书签。1.1工作台..................................................................................................... 错误!未指定书签。1.2事件受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1.3审批结果................................................................................................. 错误!未指定书签。1.4业务统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1.5公共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1.6个人事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1.7项目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1.8项目与政策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1.9项目与材料............................................................................................. 错误!未指定书签。1.10项目与人员的关联............................................................................... 错误!未指定书签。1.11系统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电子监察平台............................................................................................. 错误!未指定书签。2.1综合监察................................................................................................. 错误!未指定书签。2.2发牌记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智慧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智慧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中心 建设方案

目录 1.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2) 1.1项目背景 (2) 1.2总体目标 (3) 1.3三大中心建设内容 (3) 2.三大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4) 2.1应用特点 (4) 2.2设计原则 (4) 2.3整体架构 (5) 2.4优势与亮点 (6) 3.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7) 3.1海量数据存储 (7) 3.2虚拟化与节能 (10) 3.3服务能力随需而变 (12) 3.4负载均衡与动态迁移 (14) 3.5大型数据中心管理 (15) 3.6备份和容灾 (16) 4.运行现状和用户评价 (18) 5.成功意义 (18)

1. 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1.1 项目背景 电子政务外网是为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基于互联网架构的政务业务专网,是国家、省电子政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建设,对实现各级政务部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高政府行政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外网建设之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政务外网,各部门业务系统标准不统一、数据交换接口未预留、相互独立、数据封闭,“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部门间信息难以交换、共享,既影响了面向政府内部的部门间业务协同,又影响了面向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资金来源方面,90%以上单位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资金全部依靠财政投入,而各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上存在投放分散现象,机房、网络等基础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通用、共用系统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影响了部门间资源共享交换和业务协同。另外,技术运维人员的缺乏也影响了电子政务应用水平的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和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各界对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一是需要更高水平的政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与公众互动交流等功能;二是需要面向公众提供“一站式”、“一网式”服务窗口,进一步方便市民同政府部门以及社会服务部门的联系与交流;三是需要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服务部门之间实现信息整合、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建立能够满足跨部门、跨行业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工作需要的全市统一的网络和应用支撑平台、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和安全保障体系。 政务外网网络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基础网络架构的布局较为合理,完全具备政务外网应用软件系统开发、部署及运行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基础网络上运行的应用系统资源不能整合及共享;没有发挥出基础网络平台所提供的架构优势。解决这些不足,充分利用网络设备资源,提供多元化服务是政务外网应用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

电子政务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网建设技术建议书 目录

1前言 (3) 2网络平台需求分析 (4) 2.1网络建设目标 (6) 2.2网络建设原则 (8) 3网络平台基础建设 (9) 3.1网络整体结构 (9) 3.2电子政务内网解决方案 (10) 3.3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 (13) 3.4电子政务安全解决方案 (15) 4网络平台QOS保障 (19) 4.1Q O S及其功能 (19) 4.2电子政务网络QOS设计原则 (20) 4.3体系结构的选择 (20) 4.4H3C路由器D IFF S ERV模型 (21) 4.5H3C路由器QOS实现机制 (23) 4.5.1流分类 (23) 4.5.2流量监管 (23) 4.5.3DHCP标记/重标记 (24) 4.5.4队列管理 (24) 4.5.5队列调度和流量整形 (25) 4.6QOS配置和管理 (25) 5网络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27) 5.1网管实施方案 (27) 5.2运维建议 (27) 5.2.1网管运维建议 (27) 5.2.2网管安全措施 (28) 5.2.3路由器/交换机相关参数设置 (28) 6网络流量分析解决方案 (29) 6.1N ET S TREAM技术 (29) 6.2方案逻辑组成 (30) 6.3H3C I MC NTA解决方案功能特点 (31) 7用户行为审计解决方案 (37) 7.1用户行为审计技术 (37) 7.2H3C UBAS用户行为审计解决方案 (38) 8网络内部控制解决方案 (42) 8.1网络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42) 8.2H3C EAD端点准入方案简介 (42) 8.3H3C EAD端点准入方案部署 (46)

(智慧政务)市政府电子政务网络

XXXX市行政中心电子政务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华为3Com技术有限公司 2005年1 月

目录 第一章用户需求分析 (1) 1.1项目概述 (1) 1.2需求分析 (1) 第二章组网方案 (3) 2.1政务网网络结构 (3) 2.2内外网的逻辑隔离 (5) 2.3政务网安全 (5) 第三章网络平台安全设计 (10) 3.1网络互联互通分析及安全控制 (10) 3.1.1 二层互通分析及控制 (10) 3.1.2 三层互通分析及控制 (10) 3.2设备自身的安全防护技术 (11) 3.2.1 口令管理 (11) 3.2.2 控制对设备的访问 (11) 第四章网络规划建议 (14) 4.1IP地址规划 (14) 4.2VLAN设计 (15) 4.3路由策略 (16) 4.4Q O S设计 (19) 4.4.1 主要的QOS服务模型 (19) 4.4.2 QOS策略 (20) 第五章网络管理 (24) 5.1网络管理需求 (24) 5.2网络管理平台设计 (24) 5.2.1 网络集中监视 (24) 5.2.2 故障管理 (25) 5.2.3 流量性能监控 (25) 5.2.4 故障定位与地址反查 (26) 5.2.5 Web特性 (26) 附录:组网设备介绍 (28) Q UIDWAY?S8500系列万兆核心路由交换机 (28) Q UIDWAY?S5516千兆智能三层交换机 (34) Q UIDWAY?S3000系列智能二层交换机 (36) Q UIDVIEW?网络管理系统 (44)

第一章用户需求分析 1.1 项目概述 XXXX市电子政务网络作为XXXX市机关的工作中心,需要建立一个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所有功能区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次工程旨在建成连接XXXX市行政中心各种PC机及服务器系统的高速宽带政务网络系统,提供数据的统一网络平台,全面满足政府办公需要;统一标准建立政府公文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公文等信息的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 参照国家电子政务的有关规定以及XXXX市电子政务网络的实际情况,XXXX市电子政务网络的网络系统将分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内网是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的网络平台和办公业务系统,外网与因特网互联,为社会公众提供电子化、网络化服务。XXXX市电子政务网络的的内、外网分别与XXXX市电子政务内网和公众互联网互联,采用一张物理网络,内外网逻辑隔离。 1.2 需求分析 XXXX市电子政务网络是为XXXX市政府、人大和政协的办公自动化,上、下级机关,国内外信息互联等建立的信息传输通道。网络宜采用先进的千兆以太网组网方式,并具有进一步扩展到万兆的能力。具备与外部广域网的多种连接方式,可与外部实现方便、快捷的连接,实现Internet接入等互联方式,为办公自动化、国内外信息互联、信息服务等,提供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本次方案主要是满足XXXX市电子政务网络用户的内网、外网业务的需求。整个行政中心分为主楼和东西两栋辅楼,主楼为一栋地上15层,地下1层的办公大楼,辅楼为6层的办公楼。网络信息中心位于行政中心主楼3层西南侧,主楼2-15层每层设计2个分设备间,分别位于每层的西北角和东北角,两侧人大和政协办公楼各设一个分设备间作为二级分中心,其余的周边单体建筑若需建设综合布线系统时,均各设一个分设备间作为二级分中心,管理本楼的信息点。根据楼层的信息点分布情况配置配线间数量,每个配线间根据端口需求配置一定数

智慧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最新版】

智慧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监测、整合、分析、智能响应,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各种资源的高度整合,提高政府的业务办理和管理效率;加强职能监管,使政府更加廉洁、勤政、务实,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和公众建立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智慧政务将以现有电子政务网为基础,推广智慧政务云平台建设;构建全市机关共享使用的信息资源平台,整合各部门延伸到区、社区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的纵向网络;整合所有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工作,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推动电子政务应用、信息的大集中;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库和法人基础信息库。在此基础上,打造“政务公开、联网审批、责任追溯、智慧决策”的智慧型、服务型政府。 方案概述 智慧政务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监测、整合、分析、智能响应,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各种资源的高度整合,提高政府的业务办理和管理效率;加强职能监

管,使政府更加廉洁、勤政、务实,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和公众建立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方案介绍 为满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打造开放、融合、高效、透明、绿色、安全的服务型智慧政府的需求,通过在政府行业多年的辛勤耕耘,深刻理解政府行业所关注的重点需求,有针对性的推出智慧政务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不仅包括基础网络部署,更涵盖了立体安全规划、政务云计算建设、政府协同办公在内的方方面面。在整个新IT建设中,以云网融合为基础架构,支撑底层的数据接入传输、上层的业务互通及

业务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够同时保障海量业务数据的高效运行、网络资源和安全准则的平滑演进以及面向应用的可定义随需而变。 基础平台:政务云平台 传统政务项目,通常是政府各厅局委办自建、自用、自运营的模式,从基础设施、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到运营维护都有各厅局委办申请资金建设,供应商销售相应的软硬件产品。与传统项目不同,政务云平台建设采用的是云服务申请模式,各厅局委办不再关注基础设施软硬件平台的搭建,而是向云服务提供商租用云资源,直接在云资源上部署政务业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 对于电子政务内网,政务专网、专线、 VPN 是构建电子政务网络的基础设施。安全政务网 络平台是依托专网、专线、 VPN 设备将各接入单位安全互联起来的电子政务内网;安全支撑平 台为电子政务内网信息系统提供安全互联、接入控制、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管理、 恶意代码防范、入侵检测、安全审计、桌面安全防护等安全支撑;电子政务专网应用既是安 全保障平台的保护对象,又是电子政务内网实施电子政务的主体,它主要内部共享信息、内部受控信息等,这两类信息运行于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之上;电子政务管理制度体系是电子政务长期有效运行的保证。 电子政务内网系统构成 1)政务内网网络平台: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是依托电子政务专网、专线、VPN 构造的电子政务内网网络。 2)电子政务内网应用:在安全支撑平台的作用下,基于安全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平台,可以 打造安全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安全政务信息共享平台。 3)安全支撑平台:安全支撑平台由安全系统组成,是电子政务内网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保 障。 电子政务内网系统拓扑图

三级政务内网建议拓扑图 电子政务内网按照等保标准要求,进行安全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大致可以分 别网络基础架构区、安全管理区、数据处理区、边界防御区、办公区、会议区等安全子区域, 在实际的网络设计中,可以根据相关标准,按照实际需要进一步细分,如上图所示。 划分安全域的目标是针对不同的安全域采用不同的安全防护策略,既保证信息的安全访 问,又兼顾信息的开放性。按照应用系统等级、数据流相似程度、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可共用 程度、安全需求相似程度,并且从方便实施的角度,将整个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分为不同的安 全子域区,便于由小到大、由简到繁进行网络设计。安全域的划分有利于对电子政务系统实 施分区安全防护,即分域防控。 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是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由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安全技 术构成。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依托电子政务配套的安全设备,通过分级安全服务和分域安 全管理,实现等级保护中要求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 份恢复,从而保证整个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最终形成安全开放统一、分级分域防护的安 全体系。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下图: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系统结构 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配置 1、核心交换机双归属:两台核心交换机通过VRRP协议连接,互为冗余,保证主要网络设 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2、认证及地址管理系统- DCBI : DCBI 可以完成基于主机的统一身份认证和全局地址管理功 能。 1)基于主机的统一身份认证。终端系统通过安装802.1X 认证客户端,在连接到内网之前,首先需要通过DCBI 的身份认证,方能打开交换机端口,使用网络资源。 2)全局地址管理。 ·根据政务网地址规模灵活划分地址池 ·固定用户地址下发与永久绑定 ·漫游用户地址下发与临时绑定、自动回收 ·接入交换机端口安全策略自动绑定。 ·客户端地址获取方式无关性

智慧政务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部门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组合,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限制,向社会提供规范、高效、优质的管理和服务。 智慧政务在电子政务的基础功能基础之上,更加注重:(1)增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作、互动。 (2)使政府真正做到网上办事,而不仅仅是信息发布,完成从管理到服务的职能转变 (3)整合以往离散的政务子系统,形成统一工作门户,形成报告提供决策支持

1.1 应用框架 平台功能结构图:

1.2 OA系统 1.1.1协同办公 协同办公是园区内部的协同办公平台。支持简捷的文字编辑、插入图片及FLASH动画等进行信息流转、回复、各种审批意见加载、附件加载、图片粘贴等。还支持OFFICE功能,能提供手写签名识别、WORD、EXCEL等对正文的处理等功能扩展。可以自建个人常用模板、调用格式、上传附件、调用统计表单等,以完成办公中的资料传递、数据采集、审批、请示、报告、汇报、工作沟通等工作内容。可以对过程进行归档、转发。 网页文字编辑器,可以文字编辑、插入图片及FLASH动画等进行信息流转、回复、各种审批意见加载、附件加载、图片粘贴等进行如下:

OFFICE插件支持OFFICE的所有功能,能提供手写签名识别、WORD、EXCEL等对正文的处理等功能扩展。可以自建个人常用模板、调用格式、上传附件、调用统计表单等,以完成办公中的资料传递、数据采集、审批、请示、报告、汇报、工作沟通等工作内容。

在流程中可以设置归档文件夹。

1.1.2公文管理 公文流转具体要求如下: 收文管理:进行收文处理,实现收文的登记、审核、办理、归档的全部过程。 【流程启动】方便用户快速添加不同类型的流程实例。根据不同链接导航到各个模块的添加页面。如下图: 其他对word文档中同样包含有:文件套红、盖章、模板等功能。

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商网云政务 结合现代通信技术,把政府所有信息化资源统一接入和管理起来,利用电子政务网的基础网络以服务的形式为有需要的政务部门提供政务服务。 解决方案: 一、平台建设的目的 利用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结合现代通信技术,把政府所有信息化资源统一接入和管理起来,利用电子政务网的基础网络以服务的形式为有需要的政务部门提供云政务服务。同时,把政府部门的公开资源也通过平台有效的整合,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其他需要的部门或应用(如无线城市),实现无线资源、信息资源、政府的服务资源的充分共享,打造一个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数字化政务”! 二、平台建设的意义 本平台的建设无论是从提高政府职能,服务民生,还是在响应国家、市委市政府在云计算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推动业务扩展、服务广大民生 从服务民生来说,通过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可以快速实现低保比对、社会保险查询等民生关心的问题;从服务社会来说,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民众可以利用手机拍摄卫生死角进行举报,实现全民参与。 2、提高政府效率、保证政令畅通 利用现代通信网的网络资源和移动终端的随身性、方便性,为公务人员提供随时随地获取权限内的政务信息的手段,尤其是为出差中或临时不在办公室的公务人员提供了突破地域和空间以及有线网络长度的限制的工作方式,必将会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确保政令畅通,提升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3、统一资源管理、实现节能降耗 通过该平台可以把政府部门的资源(政务系统、行管部门的业务系统、与政府部门配合的社会服务体系(如社会救助单位)的资源)释放出来,可以方便实现多维政务信息的融合; 因为平台采用统一的网络隔离、安全传输以及应用数据等方面的安全措施保证了政务的安全性,避免了因各政务部门单独建设整套系统(网络、平台、安全设备等)而产生的重复投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中心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中心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XX省电子政务系统 数据交换平台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2005.5 目录: 1 概述 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是协作式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电子协作、政府与公众/企事业单位的服务管理等)的核心基础服务模块,负责实现跨系统的数据交换、流程控制和分布式数据存储服务。 数据交换平台的目的是实现每个合法用户将其所要传输的数据包安全可靠地传输到指定的地方。数据交换平台支持常见数据库类型、多种业务类型、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和网络特性,是各类应用系统共享信息资源的公共渠道,是应用系统扩展的接口。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有各种各样的系统、应用程序以及不同时期和技术的体系结构。集成来自多个厂商跨不同平台的产品和应用系统,一直是企业IT部门的主要挑战。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以服务为导向、开放、松散耦合的总体目标架构,在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时,我们遵循如下业务集成参考架构。 图 IBM基于SOA的业务集成参考架构 SOA 的主要组件包括服务、动态发现和消息。 服务是能够通过网络访问的可调用例程。服务公开了一个接口契约,它定义了服务的行为以及接受和返回的消息。术语服务常与术语提供者互换使用,后者专门用于表示提供服务的实体。 接口通常在公共注册中心或者目录中发布,并在那里按照所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分类, 就像电话簿黄页中列出的企业和电话号码一样。客户(服务消费者)能够根据不同的分类特征通过动态查询服务来查找特定的服务。这个过程被称为服务的动态发现。 服务消费者或者客户通过消息来消费服务。因为接口契约是独立于平台和语言的,消息通常用符合 XML 模式的 XML 文档来构造。 SOA结构中,中立的接口定义(没有强制绑定到特定的实现上)的特征称为服务之间的松耦合。松耦合系统的好处有两点,一点是它的灵活性,另一点是,当组成整个应用程序的每个服务的内部结构和实现逐渐地发生改变时,它能够继续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