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测试记录表

噪音测试记录表
噪音测试记录表

宽塘煤矿噪音测试记录

富源县营上镇宽塘煤矿噪音测试记录

2019年月日

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噪声环境监测报告 专业班级:资环系09级三班第五组 同组人员:母晓松、朱虹颖、徐敏、尹秀琳、陶伟、王光福、周馨、 指导老师:李新 一、前言 1.基础资料收集于现场调查:根据本次监测的环境要素,对监测区域、校园噪声区或污染源进行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结果如下:校园内的噪声源主要是学校学生以及周围居民,校园外对校园产生影响的的主要是高速公路国王的车辆(横穿校园)。噪声污染高点在中午以及下午下课阶段。晚上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高速公路生来往的车辆。校园内早生物然总理来讲比较轻微。 2实验目的: 1、学习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并对校园生活区、教学区等不同功能区噪声污染进行评价; 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3、掌握对非稳态的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监测方案的设计 1 采样点设置 布点方法: 本次噪声监测所采用的方法是网格法,即在校园内外共分12个网格,网格按顺序编号,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中心,因此共设12个

监测点。监测点分别为: 2 噪声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等效连续声级法。等效连续声级法就是把实地监测所得到的L eq值做算术平均运算,所得到的平均值代表该区域的噪声水平,该平均值可以对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评价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类标准(dB)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三、主要仪器:噪声声级计、计算机 四、操作步骤: A、监测方法: 测量一般选在上午8:00—12:00,下午14:00—16:00;监测结果为区域内所有网格等效连续声级的平均值。测量中,每隔5s读

电梯载荷试验

电梯载荷试验 电梯载荷试验 (三) 使用单位名称设备安装地址使用单位内部设备编号施工单位施工责任人 企业质检员填写日期年月日 填写说明 本记录的编写依据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和《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2. 本记录只适用施工过程当中关键项目的自检,其他施工工艺仍应 符合企业相关技术要求。 3. 本记录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合格的企业质检员依据实际测量数据进 行填写。 4. 其中载荷试验相关项,在电梯安装完成后对电梯调试试验时,施 工单位应将试验所用经过计量认证合格的仪器、砝码准备齐全, 通知检验机构并约定时间,在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现场确认的情况 下完成所有试验。 5. 本记录应有企业质检员签字并盖章。 2 平衡系数试验记录 项目名称 制造单位 电梯编号出厂编号

额定载荷 Kg 速度 m/s 层站层站门 轿厢载重量工况载荷上行电压(V) 上行电流(A) 下行电压(V) 下行电流(A) kg 空载 (轻载) 25,载荷 50,载荷 75,载荷 100,载荷 110%载荷备注 质检员检验日期 3 电梯曳引能力试验曲线图表(确定平衡系数) 额定载荷 Kg 平衡系数 % 平衡载荷 Kg 电流(A) 0 25 50 75 100 110 负荷(%) 对重块单个质量________kg 对重块数量_______块 4 电梯载荷运行试验记录表 运行试验 载荷通电持续率曳引机减速曳引机减速40%情况下制动器温升器油温温升器渗漏情况运行次数 % Kg 0 50 100 质检员检验日期 超载运行试验 载荷 Kg 起动、运行、停止情况曳引机工作情况 110% 质检员检验日期 曳引能力试验

噪声标准

噪声标准 【导语】噪声标准是什么?今天小编就针对噪声标准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介绍,那么小编就针对噪声标准为各位整理了一些行业相关知识和咨询,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噪声标准类别 1. 环境噪声标准(功能区域,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社会生活噪声)

2. 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噪声标准(车间、作业场、听力危害) 3. 设备噪声标准(风机,水泵、电机,电梯、发动机,喇叭、电动工具等) 4. 电力噪声标准(电力变压器、高压直流换流站、固定电阻器、风电埸) 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标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 6. 机动车噪声标准(汽车、摩托车等车辆) 7. 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测量方法、测量技术规定等标准 8. 建筑噪声测量标准汇编(隔声等)混响室吸声测量评价标准 1、环境噪声标准(功能区,交通、建筑、社会生活噪声) n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n GB3096-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n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n 电梯噪声测量方法及限值 n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暂行) n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n GB12524-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n GBT3050-2002铁路沿线环境噪声测量技术规定 n GB9660-19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n HJ 552-2010建设项目竣工(公路声环境)环境保护验收标准 n 噪声(功能区)自动监测技术规定(暂行) n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暂行) n 《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的通知 n GB/T 20243.1-2006声学道路表面对交通噪声影响的测量第1部分:统计通过法 2、工业企业作业场所噪声标准(车间、职业卫生、疾控中心、 劳保部门) n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 n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作业场所噪声测量方法 n WS/T 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 n GB/T 21230-2007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

道路噪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doc

道 路 噪 声 监 测 班级:城规x5班 小组:第一小组 小组成员:李国强、苗茗凯、王莉、郝璐、万利、任慧、张素毓、任安平、 王璐玭、张平、牛凯、薛飞

道路噪声环境监测 噪声就是人们生活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从物理现象判断。一切无规律的或声信号叫噪声,或人们主观上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叫噪声。环境噪声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环境保护事业服务、为创造清洁、优美、安静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和环境噪声的监测技术; 2.熟悉对非稳定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3.对道路噪声源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二、监测条件 1.天气条件选在无雨、无雪,风力小于四级(5.5m/s)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2.测量仪器为普通声级计,了解如何使用仪器。 3.手持仪器测量,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 三、监测项目 兴安南路,大学路至乌兰察布路段内车流量及噪声监测。 四、实验步骤

1.小组成员分工到各点测量。测量时间定为早上 8:00~8:30、9:00~9:00。 2.测量时,传声器水平设置,于道路边沿20厘米处,高约1.2m 左右,垂直指向道路。监测时,三人一小个组,一位同学负责固定仪器,一位同学计时,一位同学记录读数。 3.每个测点位在三个时间段各测 200个数据,读数方式使用慢档,每隔五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求取各测点等效连续声级。测量时记录过往车流量、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锅炉噪声等)、天气条件及测量时间、点位位置和测量人姓名。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由于环境噪声是随时间无规则变化的,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表示。因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可用近似公式:等效连续声级:L eq=d2/60+L50 ,d=L10-L90 噪声污染级:L NP=L eq+d

噪声测试规范

噪声测试规范 文件编码:INVT-LAB-GF-16 噪声测试规范 拟制:韦启圣 _ 日期:2010-10-30 审核:董瑞勇 _ 日期:2010-12-02 批准:董瑞勇 _ 日期:2010-12-02

更改信息登记表 文件名称:噪声测试规范 文件编码:INVT-LAB-GF-16 评审会签区:

目录 1、目的 (4) 2、范围 (4) 3、定义 (4) 4、引用标准 (6) 5、测试设备 (6) 6、测试环境条件 (6) 7、噪声测试 (6) 7.1.被测设备的安装 (6) 7.2.传声器位置的选择 (7) 7.3.噪声测量 (11) 8、验收准则 (13) 附录A:噪声测试数据记录表 (14)

噪声测试规范 1、目的 本规范给出一种现场简易法测定电气设备的发射声压级。用于检验我司产品发射的噪声是否满足标准或设计的要求。使用本规范测试方法其结果的准确度等级为3级(简易级)。 2、范围 本规范规定的噪声测试方法,适用于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所有电气产品。 3、定义 本规范采用以下定义。其它声学术语、量和单位按GB/T 3947和GB/T 3102.7的规定。 3.1 发射 emission 由确定声源(被测机器)辐射出空气声。 3.2 发射声压(P) emission sound pressure 在一个反射平面上,按规定的安装和运行条件工作的声源附近指定位置的声压。它不包括背景噪声以及本测试方法所允许的反射面以外其他声反射的影响,单位Pa。 3.3 发射声压级(L )emission sound pressure level P 发射声压平方P2(t)与基准声压平方P02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采用GB/T 3785规定的时间计权和频率计权进行测量,单位dB。基准声压为20μPa。P2(t)表示声压有效值平方随时间变化。 3.4 脉冲噪声指数(脉冲性) impulsive noise index (impulsiveness) 该指标用以表征声源发射噪声的脉冲特性,单位dB。 3.5 一个反射面上方的自由场 free field over a reflecting plane 被测机器所处的无限大、坚硬平面上方半空间内,各向同性均匀媒质中的声场。 3.6 工作位置,操作者位置 work station, operator’s position 被测机器附近,为操作者指定的位置。 3.7 指定位置 specified position

噪声监测实践报告

环境监测课程实习报告 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老师:** 姓名:学号: ** 日期: 一、前言 (1)实习目的 噪声是人们生活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环境噪声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了保护环境,创造清洁、优美、安静的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此次实习将课堂上学的 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加深对课题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学会噪声 监测的方法和基本工作步骤。(2)实习意义 对校园内的声环境进行监测,了解学校的声环境功能划分和声环境质量状况,对学校的 声环境质量做出评价,掌握一些简单的声环境监测原理及技术方法,学习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和环境噪声的监测技术,通过实习,加深对自己专业的认识程度。(3)实习时间 2013年11月4日——2013年11月8日(4)小组成员 ***************** 二、监测方案的设计 (1)采样点设置 本次实习的监测区域为第二教学楼、林学楼、图书馆和实验楼所围成的区域,见图1, 将该区域按网格划分,选取了双亭苑东南方的楼梯口作为监测点,该处处于整个区域的车行 道路上,比邻图书馆和第二教学楼两个需要安静的产所,偶尔会有车辆和行人经过,而该条 道路又是学生下课必经之路,在下课时人流量大,对图书馆有一定的影响。 图1 监测区域图 (2)噪声评价方法 本次实习对噪声的评价方法采用连续等效声级法,将实地测得的leq值做平均值,所得 的平均值代表该地区的噪声水平,对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对该地区的声环境 质量做出评价。 按照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为物种类型: 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 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 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 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区域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 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 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 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本次监测的区域在校园内,所以属于1类声功能区,根据划分的区域执行相应的标准值, 环境噪声限值见表1: 表1 环境噪声限值 三、操作步骤 选取08:00—10:00、10:00—12:00、14:00—16:00、16:00—18:00、20:00—22:00五个 时间段作为监测时段,每个时段在同一监测点每隔5秒测得一个噪声值,连续测100个噪声 值,得出100个噪声值中的平均值作为该时段的噪声值。 四、环境质量评价

电梯噪声控制

在建筑设计中,高层电梯往往都是分高低区设计,低区电梯机房很多时候都是放于中间层。就我国目前的法规来说,设计规范是说明了“电 梯机房设备产生的噪音、电梯井道内产生的振动和撞击声对住户的干 扰很大,在住宅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与卧室、起居室(厅)紧贴布置, 应使这些房间远离噪声源,不得将机房设置在居住空间之上,可布置 壁柜、卫生间等次要的房间进行隔离。在不能满足隔声要求的情况下, 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减振措施。”,但这个条款并不是禁止性的条 款。 但以我们多年的经验积累来看,电梯机房与住户相近的设计的确会令到机房相邻的居住区及办公区存在非常大的振动噪声干扰,建议 可考虑对机房进行相应的墙体隔声措施和对设备进行可靠的专业减振 措施。特明说明的是需要对电梯控制部份进行振动隔离措施!!否则 与机房相近的几个户型是无法居住或办公的!! 导轨噪声控制—电梯噪声防治的另一个重要课题!(导轨噪声研究之二) 国内电梯导轨噪声防治中常见的技术治理误区 作者:电梯先生 随着电梯导轨噪声问题以及电梯噪声的投诉、官司的不断增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电梯厂家、国内的一些噪声控制专业环保公司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单位等在近年来都加强了对电梯导轨噪防治问题的关注,并针对电梯导轨振动控制方面也进行过一些研究和尝试性实践,却往往由于专业所限,未能对导轨噪声产生“噪声源”及其“传播原理”作出科学、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也由此导致“电梯噪声”虽然多次“治理”效果却不理想的局面,往往是花了大价钱,效果却非常的有限!在国内没有非常成功案例和技术推广的前提下,电梯导轨噪声防治往往只是开发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花钱做一种技术宣传而如,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和效用(如上海及杭州的某地产公司在销售时宣传的电梯井道降噪系统,实际上是对井道墙体做一些简单的吸声和隔声处理,根本上不能解决导轨振动问题)。从我们多年来对“电梯噪声”方面的研究和接触的案例来看,国内电梯导轨噪声防治主要存在如下几大技术处理误区: 1、简单的把导轨传声理解为电梯高速运行井道风压活塞效应是一种错误技术判断! 从我们接触的多个实践案例情况来看,电梯导轨噪声产生案例一般为高速电梯居多,而高速电梯由于本身滑行的速度较高,因此人站在电梯轿厢内或在井道内倾听时,很容易因为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实施时间:

噪声测量实验 ——周围环境与声学现象对人体主、客观评价室声环境的影响 时间:2014.06.15 10:00—11:30 地点:大学德智学生公寓5-6栋 一、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交通工具、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加,以工业和交通噪声为主的噪声污染日趋严重,甚至形成了公害,它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活的安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众所周知,高校的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和研究。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院校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也导致越来越多的校园噪声,声级也越来越高。 二、实验目的与原理 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学生公寓是学生在校园的一个家,是学生平时休息的场所,所以需要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但是,同学们常常会抱怨宿舍不够安静,外界太吵闹,墙体隔音效果不好等等。为了降低宿舍噪声,减少噪声的干扰和危害,保证同学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分了解宿舍的噪声污染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我们小组选择了大学德智公寓进行了噪声测量实验,明确其中的噪声污染源,从而提出适当的措施,以便减少噪声。通过噪声测量,能让我们良好地掌握噪声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环境噪声技术。 三、实验仪器 噪声计(声压计) 四、实验方案 1.分别测量宿舍大门口和进门大厅,得出外维护结构对室外噪声的隔声强度。简单判断食堂噪声,进门刷卡报警声等的影响程度。 2.选择1—7楼同一竖直方向上的走廊两端和走廊中间段,分别测量其噪声,得出室外噪声在不同距离上的衰减程度。 3.测量宿舍楼东南西北侧声压大小。 4.选取几个特定地点测量声压大小。 5.选择一间寝室,测量其在开门和不开门情况下的声压大小。 6.选择一间寝室,测量其附近有施工和无施工时声压大小。 7.选择一间寝室,测量当产生一些生活噪声(风扇)时声压大小。 8.宿舍人员主观声感受的调查。 五、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浅谈电梯噪声的治理方法及要点

电梯噪声的治理方法及要点 中国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使得“电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交 通工具。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中国内电梯行业已先后经历了交流双速、交流调速、变频调速、调频调压调速(3VF)、无机房及永磁同步技术的变革,外国一百年多年走过的路,我们仅仅利用三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变革。也正是这种快速发展下基于房地产建筑设计经验不足所引起的矛盾,使得电梯噪音问题在目前的房地产中非常普遍。且随着国人法治意识及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关“电梯噪声”的投诉及官司越来越多,“电梯厂家”更成了在业主们投诉和“发展商”施压下的“替罪羊”。在此,将结合我司在电梯噪声治理方面的研究及实践, 就电梯噪声的形成及治理方法和技术要点方面进行简述,希望提供参考,在处理该问题时尽量少走一些弯路! 一、电梯噪声的形成 目前的电梯噪声投诉中,大部份的业主都认为“电梯噪声”,是因为电梯本身的质量太差所致;认为“噪音”是电梯发出的,问题肯定是与电梯有关,应该找电梯公司解决;更有甚者认为应该更换电梯解决等等。但根据我们对电梯噪声治理案例的分析研究及与相关建筑设计单位的沟通证实:业主家内电梯噪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房子在设计时考虑大厦本身的美观及公共面积的节约等原因将电梯 机房的主承重墙与业主家的承重墙做公共墙或实现墙体钢性连接引起。因为电梯的噪音主要表现为低频振动,是通过固体振动传声的,因此建筑设计上的钢性连接墙体为电梯振动噪声提供了传播途径。如果在设计时通过增加错层或设置楼梯间分隔等方式分离了机房承重墙与业主家内主墙体是可以解决电梯噪音问题的。而且,可以注意到目前南方已有较多建筑设计公司都意识到上述问题进行了设计上的修改! 电梯噪声目前在我国影响的主要是居民住宅。主要是开发商在建筑上为了 节约成本,一般选用带蜗轮蜗杆的电梯,其设备运行噪声和振动相对较大;其次,为了尽可能扩大销售面积,在户型设计时将业主卧室或客厅与电梯井道共用一道结构墙,将顶层电梯机房设计于顶层业主家内正下方或者相邻的隔壁等,从而引起结构固体传声。尽管传到房间的振动声级不高,但那种窄带低频声对让人容易烦噪!白天由于四周的环境噪声值较高的情况下人对电梯运行噪声感觉不是太明显,晚上情况即较为严重,夜深人静的时人处于室内休息便很容易因电梯低频振动噪声,影响到于机房楼下的住户正常休息,从而引起投诉。这种情况特别是在冬季住户家内门窗关闭后更为明显。 二、电梯噪声的分类 根据电梯噪声的“音源”情况进行分类,电梯噪声主要有如下两种类型:1、电梯机房结构噪声:电梯机房于业主室内上方、隔壁或电梯主机承重墙与业主家内的主墙体为一公共墙体形成刚性建筑结构连接,构成电梯噪声主要传播“声桥”,使得电梯在高速运行及停车时的低频振动及噪音通过声桥传入业主家内。此种案例为目前最为普遍的类型,一般有顶层或次顶层的住户受噪音影响,其它层楼业

关于噪音实验报告模板

关于噪音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建筑物理环境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学生学号: 所属院部: (理工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xx——20xx学年第x学期 xx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环境噪声测量实验实验学时:4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噪声测量的方法,对噪声的大小有一个主观的认识 (2)学会使用声级计; (3)分析噪声的大小与来源,得知建筑是否符合规定。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HS5633型声级计 三、实验过程 (1)测点的选择:建筑物外1m处,高1.2m; (2)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力并采用校准器对其进行校准;

(3)测量应在无风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m/s以下进行。大风时应停止测量; (4)记录声级计读数值,保持声级计在L档,每隔5秒读一个数值,共记录200个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原理:将记录的200个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第20个数值就是L10,L10反映交通噪声的峰值;第100个数值就是L50,第180个数值就是L90,L90反映背景噪声值。等效声级反映了在测量的时间内声能的平均分布情况。计算公式:Leq=L50+d/60其中d=L10-L90 测量得出数据(单位:db): 依据测量的的数据得出: L10(在10%时最大噪音峰值)=58.9db L50(在200个数据中最大平均值)=52.4 db L90(背景噪声)=47.5 Leq(等效声级)=52.59 (Leq=L50+d/60d=L10-L90) 分析:对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校园1类的昼间等效声级Leq<=55db,所以符合标准。 篇二: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一、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交通工具、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加,以工业和交通噪声为主的噪声污染日趋严重,甚至形成了公害,它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活的安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电梯噪声污染相关案例

案例一: 电梯噪音超标让人无法入眠法院判决开发商立即治理直至达标 张先生夫妇是某商品房5层住户,其毗邻的电梯噪音排放超标,严重影响了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多次向房地产开发商反映情况,却得不到解决,张先生夫妇遂以噪声污染侵权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此案,判决开发商立即采取隔音治理措施,直至噪音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赔偿张先生夫妇检测费3500元。 张先生夫妇在起诉中称,自己购买的商品房包括主卧、客卧和儿童房三间卧室,2005年9月刚入住时,夫妇俩居主卧,孩子住儿童房。不久孩子就抱怨被电梯噪音吵得睡不着,张先生夫妇向开发商和物业反映要求治理电梯噪音。物业工程部检查后答复说电梯运行必然产生噪音,无法人为调整。无奈之下,张先生只好安排孩子住主卧,自己和妻子住客卧。此后一年多时间里,由于客卧可以明显感觉电梯噪音,夫妻二人经常在深夜和凌晨被电梯噪音干扰无法入眠。长期的睡眠不足导致张先生妻子患严重的神经衰弱,经常感觉眩晕,去医院就诊也无良方,为此妻子被迫转移到主卧与孩子同居。张先生自己因电梯噪音干扰也常感困乏疲惫,工作效率低下,体检时查明处于亚健康状态。 2009年2月,张先生委托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对电梯运行对室内噪音影响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在夜间(22点后)电梯运行时,儿童房和客卧的室内噪音分别为35.4dB (A)和31.8dB(A),均超过了国家关于夜间1类环境功能区(民用住宅属于1类)因结构传播固定设备的室内噪音限值30dB(A),并且在倍频带250Hz和500Hz声压级范围内也超过了国家排放限值标准。因此,张先生夫妇所在单元电梯运行产生的噪音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GB12348-2008)。于是,张先生夫妇向法院起诉,要求开发商对电梯采取隔音治理措施,直至其噪音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赔偿由于噪音导致房屋减值损失15万元,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12万元,承担张先生支出的检测费3500元。 法院审理认为,开发商对小区内住宅设计、电梯采购和配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张先生夫妇提交的检测报告数据准确、真实有效,证明电梯现阶段的确存在噪音排放超标的问题,并严重影响了张先生夫妇的正常生活。电梯噪音污染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造成损害,现张先生夫妇请求开发商采取隔音治理措施,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但电梯噪音污染并未对张先生夫妇造成严重损害,其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要求,法院不予支持。另外,张先生夫妇居住房屋并未降价,15万元的贬值费于法无据。对于开发商提交的《关于电梯噪声问题的报告》,因其测量时间是在本案受理之后,故其对张先生夫妇提交的检测报告的证明效力没有影响,且开发商据此亦不能证明电梯噪音排放满足夜间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故对该抗辩理由,法院不予采信。 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当事人说 张先生认为,造成目前电梯噪音侵害的责任完全在于该商品房开发商。按照国家有关住宅设计规范,电梯不应与卧室紧邻设置,而开发商却将电梯设置在紧邻儿童房的位置,并且没有采取必要的降噪、减震措施。同时,开发商所安装的电梯控制柜没有设置在封闭空间内,而是直接裸露在外,加剧了噪音污染状况。张先生认为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的设计缺陷、偷工减料及对电梯噪音治理的不作为是电梯噪音超标的主要原因,其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和扩大存在明显过错。 开发商辩称,我公司不是电梯的所有者,也不是电梯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因此不是本案的适格被告。该电梯通过竣工验收,说明电梯在交付时质量是合格的,同时,根据北京金房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监测方法验证报告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监测 方法验证报告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 方法验证报告 编制: 日期: 校核:日期: 审核:日期: 广东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监测 方法验证报告 1 方法依据 依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22337-2008》。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以及管理评价与控制的监测。 3 测量仪器 AWA6228型多功能声级计、AWA6221A型声校准器 测时仪器时间计权物性设为“F”档,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s. 4测量所象条件、测点位置及测量时段 测量时段:昼间,夜间 测定步骤: 准备好仪器,将声级标准器(94dB,1kHz)配合在传声器上,开启标准器电源,声级计计权设置A声压级,读数应为,否则调节声级计右侧面灵敏度调节电位器至声级计显 示,校准完成后取下校准器备用。 测量噪声,一般噪声的测量均选“F”快物征状态。每秒一个读数,测1分钟,最后噪声仪给出等效声极Leq. 测量完后,再次将声级校准器配合在传声器上,开启校准器电源,声压级读数应在(±)dB 5 校准测量

测量结果的修正 1)噪声测时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大于10dB(A)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 2)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在3dB(A)-10 dB(A)之间时,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的差值取整后按下表进行修正。 3)噪声测量值与北景噪声值相差小于3dB(A)时,不做修正。 人员比对测量结果 测量示意图 9 结论 通过我司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对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的监测,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气象条件、测点位置、测量时段,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测试结果满足方法要求。

电梯竣工验收监理资料(整套)

电梯竣工验收证书 工程名称:L01 施工单位结构 质式 施工 日期 建筑面积层数验收 日期电梯数量电梯型号 检查内容 一、电气设备 导体与导体对地之间 绝缘电阻 机房和井道内 的配线 接地线色标控制柜的安装位置 二、安全保护验收 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层门与轿门试验曳引能力实验 三、运行验收 钢丝绳严禁有死弯绳头开口销及二次保护 四、导轨安装 两列导轨顶面间的 距离偏差 导轨支架安装垂直度的检测 五、运行试验 空载运行负载运行 六、电梯观感 验 收 意 见 参加验收单位 建 设 单位负责人: (公章) 安 装 单 位 负责人: (公章) 监 理 单 位 负责人: (公章) 施 工 单 位 负责人: (公章)

电梯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质控(梯)4.6.7-2 L02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安装地点项目负责人 产品合同号/ 安装合同号 安装单位项目负责人 监理(建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项目负责人) 执行标准名称及代号或企业标准:GB50310-2002 子分部工程名称检验结果 合格不合格合同号梯号安装单位 验收结论 参加验收单位 安装单位监理(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电梯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L03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安装地点项目负责人 产品合同号/安装合同号梯号 安装单位项目负责人 监理(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项目负责人) 执行标准名称及代号或企业标准:GB50310-2002 序号分项工程名称 检验结果 合格不合格 1 设备进场验收(曳引、强制、液压电梯) 2 设备进场验收(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3 土建交接检验(曳引、强制、液压电梯) 4 土建交接检验(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5 驱动主机安装工程(曳引式或强制式) 6 门系统安装工程 7 导轨安装工程 8 液压系统安装工程 9 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 10 安装部件安装工程 11 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安装工程 12 悬挂装置、随行电缆(液压电梯) 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14 整机安装质量(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 15 整机安装质量(液压电梯) 16 整机安装质量(自动扶梯、自动行人道) 17 质量控制资料 18 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 19 观感质量验收 验收结论 参加验收单位 安装单位监理(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电梯噪声测试标准介绍

电梯噪声测试标准介绍 国家对电梯噪音的标准作了相关规定“根据2003年最新制定的有关电梯噪音标准,于电梯机房内测量电梯噪音值应≤80分贝。”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品牌电梯噪音都能控制于60-75分贝以内,可以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受噪音影的电梯也包括了目前市场主流的“调频调压型电梯”“无机房电梯”及目前噪音最小的“永磁同步电梯”。通过采取适当的减振吸隔声降噪措施,通过递减设计降低及阻隔了电梯的低频振动影响,可以使住户室内电梯噪声A声级值≤35dB以下。电梯噪声治理设计标准如下: 1、符合《电梯技术条件》、《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质量标准; 2、符合《住宅设计规范》、GBJ118-1988《民用建筑设计隔声规范》建筑设计标准规定白天不得高于50分贝、晚上不得高于40分贝; 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室内安静程度的要求;《声环境质量标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一类区A类房间(卧室等)室内噪声值昼间≤40dB(A),夜间≤30dB(A);B类房间(卧室以外其他房间)室内噪声值昼间≤45dB(A),夜间≤35dB(A); 4、由于固体传声低频特性,除了满足国家环境噪声A声级标准外,特别是低频部分更要达到一定标准。本标准定为A声级小于40dB(A),整个噪声频带声级小于NR-30号曲线。 2010年3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制定的国家推荐性标准《电梯技术条件》开始正式执行,其中对电梯的舒适性能做了明确规定,也为电梯噪声的检测提供了专门针对电梯的国家标准依据。新标准规定,客用电梯如果是中分自动门,开关门时间应不超过3.2秒;如果是旁开自动门,开关门时间应不超过3.7秒。新标准对电梯噪音进行了严格区分:额定速度≤2.5m/s 2.5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上岗考核报告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1 测量 GB 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了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适用于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与控制。 1.1 测量仪器 AWA62218声校准器仪器编号:3042 AWA6218型声级计仪器编号:9844913 测量仪器和校准仪器应定期检定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内使用;每次测量前、后必须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其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否则测量结果无效。 测量时传声器加防风罩。 测量仪器时间计权特性设为“F”档,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s。 1.2 测量条件 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 以下时进行。不得不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测量准确性,同时注明当时所采取的措施及气象情况。 测量工况:测量应在被测声源正常工作时间进行,同时注明当时的工况。 1.3 测点位臵 1.3.1 测点布设 根据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毗邻的区域类别,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其中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以及受被测声源影响大的位臵。 一般情况下,测点选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外1m、高度1.2m 以上、

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的位臵。 1.3.2 测点位臵其他规定 当边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选在边界外1m、高于围墙0.5m 以上的位臵。 当边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状况时(如声源位于高空、边界设有声屏障等),应按1.3.1设臵测点,同时在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1m 处另设测点。 室内噪声测量时,室内测量点位设在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高度处,在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状态下测量。 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的固定设备结构传声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应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以上,窗户关闭状态下测量。被测房间内的其他可能干扰测量的声源(如电视机、空调机、排气扇以及镇流器较响的日光灯、运转时出声的时钟等)应关闭。 1.4 测量时段 分别在昼间、夜间两个时段测量。夜间有频发、偶发噪声影响时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被测声源是稳态噪声,采用1min 的等效声级。 被测声源是非稳态噪声,测量被测声源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必要时测量被测声源整个正常工作时段的等效声级。 1.5 背景噪声测量 测量环境:不受被测声源影响且其他声环境与测量被测声源时保持一致。 测量时段:与被测声源测量的时间长度相同。 1.6 测量结果修正 1.6.1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大于10dB(A)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 1.6.2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在3dB(A)~10dB(A)之间时,噪声测量

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噪声环境监测报告 专业班级:第五组 同组人员: 指导老师:李新 一、前言 1.基础资料收集于现场调查:根据本次监测的环境要素,对监测区域、校园噪声区或污染源进行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结果如下:校园内的噪声源主要是学校学生以及周围居民,校园外对校园产生影响的的主要是高速公路国王的车辆(横穿校园)。噪声污染高点在中午以及下午下课阶段。晚上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高速公路生来往的车辆。校园内早生物然总理来讲比较轻微。 2实验目的: 1、学习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并对校园生活区、教学区等不同功能区噪声污染进行评价; 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3、掌握对非稳态的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监测方案的设计 1 采样点设置 布点方法: 本次噪声监测所采用的方法是网格法,即在校园内外共分12个网格,网格按顺序编号,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中心,因此共设12个监测点。监测点分别为:

2 噪声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等效连续声级法。等效连续声级法就是把实地监测所得到的L eq值做算术平均运算,所得到的平均值代表该区域的噪声水平,该平均值可以对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评价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类标准(dB)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三、主要仪器:噪声声级计、计算机 四、操作步骤: A、监测方法: 测量一般选在上午8:00—12:00,下午14:00—16:00;监测结果为区域内所有网格等效连续声级的平均值。测量中,每隔5s读取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20个数据。读数的同时记录附近主

噪声监测报告

噪声监测报告 学校:上海海事大学 班级:环境052 指导老师:宿鹏浩 日期:2000.05.01

目录 一绪论 (3) 二噪声的基本概念 (3) 1.噪声监测的目的 (3) 2.噪声的概念 (3) 3.噪声的来源 (4) 4.噪声的特征 (4) 5.噪声的危害 (4) 6.噪声的控制 (5) 6.1噪声控制原理 (5) 6.2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5) 三噪声监测 (5) 1.噪声的评价方法 (5) 2.声级计介绍 (5) 3.教学区环境评价标准 (6) 4.实验设计 (6) 4.1调查情况 (6) 4.1.1测量条件 (6) 4.1.2测点的布设 (7) 4.1.3测时段的选择 (7) 4.1.4测量仪器 (7) 4.2测量原理 (8) 4.2.1 A计权声级 (8) 4.2.2累计百分声级(统计声级)LN (9) 四测量报告 (9) 1.数据记录 (9) 2.处理与结果评价 (9) 五讨论 (11) 参考文献 (11)

一绪论 摘要:对上海海事大学教学楼作噪声级实测,并与GB3096 - 82 标准对照,提 出治理教室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教学区;噪声污染,解决方案,消除干扰 中图分类号: TU11213 ;X827 文献标识码:B 【导读】噪声监测作为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环境保护行业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是每一位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必修课。一方面,它作为环境学科中专业课的基础课,另一方面它又是培养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课程。 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共有三幢教学楼,每幢楼分为A、B、C三个教学区。各教学区的修建时间相同,建筑体形、结构、材料也大致相同。新教学楼的设计应当是科学、现代化的,力求使同学们感到方便和舒适,因此对现有新教学楼各个教学区的建筑环境进行调查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针对教学区普遍存在的室内环境嘈杂的问题,对几个教学区的声环境进行了科学测量和比较,并分析了噪声产生的影响因素。 由于噪声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过程,一般情况下它并不致命,且与声源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噪声源分布很广,很难集中处理。由于噪声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且能够直接感受到它的干扰,不像物质污染那样只有产生后果才能受到重视,所以噪声往往是受到抱怨和控告最多的污染。而且它直接影响人们的听力、心理、睡眠等,因此使得噪声污染投诉事件在环境投诉事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便于系统的掌握噪声的相关理论,文中主要介绍了噪声的含义、来源、危害、度量及相关计算、监测方法、标准及评价。噪声的度量、噪声评价量的正确选择、监测方法和标准是评价和控制噪声污染的基础,应很好掌握。 通过学习噪声基本知识,认真做好监测实训的每一个内容,以及准确的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在实践中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现场噪声监测方法和要领,规范合理地写出评价报告,为噪声管理、治理和科学研究提供系统的监测资料。 二关于噪声的基本概念 1. 噪声监测的目的 环境噪声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学校是噪声的敏感区,噪声的增加对教学的影响是明显的。首先是对学生的影响,频繁出现的噪声会打断学生的听课和思考。其次教师则需放大嗓门,长此连续下去,教师不堪重负。再则,若教师为保证较长教学需要而保护嗓子,很多学生则听不清,影响了教学效果。据调查,有的学生将“听不清”作为不上课的理由。所以有必要对教学区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检测和评估,以保证教学楼有很好的学习氛围。 2.噪声的概念 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声音的环境中,通过声音进行交谈、表达思想感情以及开展各种活动。但有些声音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例如:工厂里震耳欲聋的机器声、机场旁呼啸而过的飞机声等。这些都是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称之为噪声。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凡是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律的声振动,都称为噪声。同时,噪声的判断与人们的主观感觉和心理因素也有关系,对于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可以叫着噪声。例如:在某些时候、某些情绪条件下音乐也可能是噪声。按照噪声发生的机理,可将噪声分为空气动力性噪声和机械性噪声两大类。电梯的噪声主要属于机械性噪声。 噪声是声音一种,其本质是波动。当物体在空气中振动,使周围空气发生疏、密交替变化并向外传递,当这种振动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人耳可以感觉,称为可听声,简称声

1电梯主要功能检查试验记录表(2层2站)课案

电梯主要功能检查试验记录表 表E7-1 编号: 工程名称独山大学城师院一期工程1#食堂1号电梯日期年月日序号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及其规范标准要求检查结果 1 基站启用、关闭开关专用钥匙,运行、停止转换灵活可靠合格 2 工作状态选择开关操纵盘上司机、自动、检修钥匙开关,可靠合格 3 轿内照明、通风开关功能正确、灵活可靠、标志清晰合格 4 轿内应急照明自动充电、电源故障时自动接通,大于1w∕h合格 5 本层厅外开门按电梯停在某层的召唤按钮,应开门合格 6 自动定向按先入为主的原则,自动确定运行方向合格 7 轿内指令记忆有多个选层指令时,电梯按顺序逐一停靠合格 8 呼梯记忆、顺向截停记忆厅外全部召唤信号,按顺序停靠应答合格 9 自动换向全部顺向指令完成后,自动应答反向指令合格 10 轿内选层信号优先完成最后指令在门关闭前轿内优先登记定向合格 11 自动关门待客完成全部指令后,电梯自动关门,时间4~10s 合格 12 提早关门按关门按钮,门不经延时立即关门合格 13 按钮开门在电梯未启动前,按开门按钮,门打开合格 14 自动返基站电梯完成全部指令后,自动返基站合格 15 司机直驶司机状态,按直驶钮后,厅外召唤不能载车合格 16 营救运行电梯故障停在层间时,自动慢速就近平层合格 17 满载、超载装置满载时载车功能取消;超载时不能运行合格 18 轿内报警装置应采用警铃、对讲系统、外部电话合格 19 最小负荷控制(防捣乱)使空载轿厢运行最近层站后,消除登记信号合格 20 门机断电手动开门在开锁区,断电后,手扒开门的力不大于300N 合格 21 紧急电源停层装置备用电源将电梯就近平层门无此项 22 集选、并联及机群控制按产品设计程序试验合格 参加人员签字建设(监理)单位 安装单位宜昌中巨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工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