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试题及答案

检验试题及答案
检验试题及答案

检验试题及答案

空气理化检验试题

空气理化检验试题

————————————————————————————————作者:————————————————————————————————日期:

空气理化检验试题(卫检专业)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分) 1.碱熔钼兰比色法测定粉尘中游离SiO2时,混合熔剂的组成 为。 2. 常用的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有 和。 3.影响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毒性的性质主要有和。 4..聚氯乙烯滤膜的最高使用温度为。 5.空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通常分,和 。 6. 在氟试剂—镧盐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氟化物的方法采样时通常在采样夹中安 装两层滤膜其中第一层为,第二层为。 7. 粉尘分散度的主要测定方法是 和。 8. 二硫腙光度法测定空气中铅时,所用的玻璃仪器必须用 浸泡,进行除处理。 9.流量计校正后适宜在使用,不适宜在使用。 10. TVOC是 指。11.用二硫腙比色法测定空气中铅时,所用的二硫腙氯仿应用液的浓度应控制为用调零,b=1cm,λ=510nm条件下, 其A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 1. 根据大气层的温度分布、化学性质和其他性质的变化,大气层可以分为五层,其中空气污染主要发生在(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层 2. 已知空气中SO 2的浓度为20 m g/m 3,SO2的摩尔质量为64,因此空气中 的S O2的浓度也可以表示为( )p pm 。 A 12 B 7 C 8 D 10 3. 单个采集器的采样效率大于90%时,可用( )方法计算采样效率。 A y ≈ b a a +×100% B y=a b a -×100% C y=R a ×100% D y ≈a b a +×100% 4. 空气检验中采集气体量必需大于最小采气量,是为了避免( )。 A 假阳性 B 假阴性 C 阳性 D 阴性 5. 气泡吸收管常用于采集( )状态的物质。 A 气体和气溶胶 B 气体和蒸气 C 气溶胶和蒸气 D 气体、蒸气和气溶胶 6. 一个10L 的湿式流量计的最大校正范围是( )L/m in 。 A 0.1~0.5 B 0~12.5 C 0~25.0 D 5~30 7. 在空气理化检验中常需要采集平行样,平行样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台采样器的两个采集器的进气口相距( ),同时采集两分样品。 A 1~10cm B 1~20cm C 1~5cm D 5~

11理化检验分包控制程序

理化检验分包控制程序 编制: 审 批准: 日期: 2012年03月05日 发布日期:2012年3月5日实施日期:2012年3月10日 XXX有限公司

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B/CSHS.YGCX2/0-11-2012共3页第1页 理化检验分包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压力管道预制安装的材料和焊接接头的理化检验进行控制,以保证理化检验质量满足法规、标准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承接压力管道预制、安装过程中的材料和焊接接头试样的理化检验质量控制。 3. 职责 3.l 理化检验质量管理由检验部归口管理,技术、供应部配合,并实行理化质控责任人负责制,并接受质保工程师的监督检查。 3.2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按“理化检验分包控制程序图”执行。 4.工作程序 4.1分包方评价 4.1.1分包方资质 分包方应取得国家实验室认证单位或同类别压力管道安装、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 4.1.2试验人员资格 1) 从事理化试验人员应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其所从事的检 验项目应与资格证书合格项目相一致; 2) 从事理化检验人员应了解压力管道法规、标准一般要求,能熟练 运用试验项目相关的试验标准和试验规程,熟练操作使用仪器、 设备; 4.1.3仪器、试验设备 根据试验方法所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应是完好的,其精度及适 用范围符合要求,有计量检定要求的应处在有效检定周期之内。 4.2分包协议的签订 4.2.1分包方工作范围: 理化检验的试样取样—试样制备—试样检验—试验—报告。 4.2.2执行的标准: 1)试样的取样、制备、加工、试验等严格按照《管 规》、GB50235、GB50236等法规、标准和分包方质保体系运行的 要求执行; 2)检验项目的全过程应接受委托方理化检验质控系统的质量控制。 4.2.3质量要求 1)试样的取样应根据试验标准要求,确定试样的取样部位、数量; 2)试样加工成形后,应核对实物标识,试样的加工尺寸及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试样数量符合达到要求; 3)对冲击试样重点检查V型缺口位置及方向的正确、底部表面粗糙度应大于1.6um; 4)对用于化学分析的样屑不应占有油污、氧化皮,样屑重量为40- 50g; 5)检验方法选择应符合所委托的检验标准所规定的检验方法,标准中没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试题与复习资料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试题+复习资料(全)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品支出总额的比重,实际上反映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一般而言,恩格尔系数在( D )以上生活为贫困。 A.50-59% B.45-50% C.20-40% D.59%以上。 2.屠宰加工企业的平面布局总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D )。 A.符合科学管理 B.方便生产 C.清洁卫生 D.地势 应高燥﹑平坦﹑有一坡度 3.屠畜收购前的准备不包括( D)。 A.了解疫情 B.物质准备 C.人员分工 D.严格检疫 4.宰前检验的个体检查包括(D )。 A.静态的检查 B.动态的检查 C.饮食状态的检查 D.看、听、摸、检 5.宰后检验的“白下水”检验不包括( D )。 A.胃、肠及相应淋巴结 B.胰及相应淋巴结 C.脾及相应淋巴结 D.肾及相应淋巴结 6.猪头部检验检验要点不包括(D )。 A.颌下淋巴 B.咬肌 C.鼻盘、唇、齿龈 D.腹股沟浅淋巴结 7.肌肉僵直的根本原因为肌肉中B )含量的多少。 A.糖酵解酶 B. ATP C.糖原 D.葡萄糖 8.在集贸市场上对动物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的工作程序是(B )。 A.验章,查证,感官检验,处理 B.查证,验章,感官检验,处理 C.查证,感官检验,验章,处理 D.感官检验,查证,验章,处理 9.腌腊制品的盐卤浓度为(B )。 A.15%饱和盐溶液 B.25%饱和盐溶液 C.35%饱和盐 溶液 D.45%饱和盐溶液 10.罐头类食品的外销检验取样其取样基数不得少 于(C )罐,采取的检样全部进行感官、理化检验及细菌学检验,化学检验不得少于取样数的1/10,且每批不得少于2罐。 A.3 B.4 C.5 D.6 11.无论发生次数还是中毒人数,在我国占食物中毒总数第一位的是(A )。 A. 细菌性食物中毒 B.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C.化学性食物中毒 D.霉变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E.真菌毒素 12.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夏秋季,主要是由于 (D )。 A.夏季食物易受污染 B.进食熟肉类食品多 C.人口流动性大 D.气温较高,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 E.生熟交叉污染 13.在我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 ( D )。 A.肉制品 B.豆制品 C.罐头食品 D.自制发酵食品 E.鱼制品 14.发生食物中毒后,恶心、呕吐症状较为明显的是( E )。 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D.肉毒食物中 毒E.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5.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米粉)引起的食物中毒最 可能原因是(C )。 A.沙门菌属 B.副溶血性弧菌 C.葡萄球菌肠毒 素 D.肉毒梭菌毒素 16.以下哪项不属于屠畜运输中的兽医卫生监督的 内容(C) A及时检查畜群,妥善处理死畜; B做好防疫及消 毒工作和饮喂工作; C防治违章宰杀,避免购入患病畜;D加强饲养管 理,防止压、热、冷等。 17.宰前检验的步骤不包括(D) A入场验收 B 住场查圈C 送宰检查D了解疫情 18.屠畜收购检疫的方法不包括(D) A外貌检查B逐头测温C实验室检查D个体诊断 19.屠畜宰前检验后的处理不包括(A ) A冷宰 B禁宰 C急宰 D 准宰 20.胴体的整理方法包括干修、湿修两种,其卫生 要求是肉尸应平平整整、干干、净净,摘除三腺一 体,做到四不带。“三腺”指的是(A) A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B甲状腺、肾上腺、 前列腺C唾液腺、肾上腺、病变淋巴腺D甲状腺、 肾上腺、脑垂体 21.宰后检验的“白下水”检验不包括D) A胃、肠及相应淋巴结。B胰及相应淋巴结C脾及 相应淋巴结D肾及相应淋巴结 2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要素不包括包括(B ) A传染源B中间宿主C易感人群D传播途径。 23.不是寄生虫与宿主共存关系(D ) A共栖 B互利共生C寄生D以上都不是 24.囊尾蚴病又名囊虫病,来自患囊虫病猪的肉俗 称(A ),是由有钩或无钩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一 种经肉感染人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多种动物均可 感染此病。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点项目之一。 A“米猪肉”B“DFD肉”C“白肌肉”D“水煮肉” 25.肌肉僵直过程中的微观变化不包括(C ) A.次黄嘌呤核苷酸的形成 B.酸性极限PH值的形 成 C.次黄嘌呤的形成 D.WHC的变化 26.肉解冻的。注意事项以下那个是错误的(A ) A解冻介质的温度应尽量低,最高不能超过产品温 度的30℃, B解冻介质的数量要充足,应尽量流动, C采用空气解冻时,湿度要大,否则,升温慢,干 耗大, D解冻的单元应尽量小,以增大接触面。 27.腌腊制品的感官检查不包括( C) A 看 B扦 C听 D斩 28.食物中毒的发病条件不包括(A ) A感染B食物被中毒物污染C进食数量正常D食物 食用前未彻底加热 29.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下列哪种食物而引起 的(C ) A. 有毒食物 B. 腐败变质 的食物 C. 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 D. 动物性食 品 30. 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A.人与人之间有无传染性 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 病人出现 C.有一定潜伏期 D.有相似的临床表现,有无体温 升高 31.宰后检验的要求包括不包括(C) A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病理解剖知识,下刀准确, 对病变反应迅速,判断无误, B按一定检验顺序进行,防止漏检, C要保持商品的完整性,不得随意下刀,淋巴结要 横切,肌肉要纵切。 D做好疫病检出的原始纪录, 32.猪头部检验检验要点不包括(D) A颌下淋巴 B咬肌 C鼻盘、唇、齿龈D腹股沟浅淋 巴结 33.猪肉尸宰后检验必检淋巴结不包括(C) A腹股沟浅淋巴结,B髂淋巴结,C颌下淋巴结,D 各内脏器官淋巴结 34.肌肉僵直过程中的微观变化不包括(C) A.次黄嘌呤核苷酸的形成 B.酸性极限PH值的形成 C.次黄嘌呤的形成 D.WHC的变化 35.腌腊制品原料的卫生要求不包括(B) A原料必须来自健康畜禽,并经兽医卫生检验 合格新鲜肉或冻肉, B使用鲜肉原料必须充分风凉或加热解冻, C选用的肠衣或膀胱皮子应有弹性,新鲜,无 污垢,无孔洞,使用纤维素肠衣,成本底,使用方 便。 D 腌制用具要及时用热水清洗、消毒后才能 再次使用。 36.腌腊制品的盐卤浓度为(B) A 15%饱和盐溶液, B 25%饱和盐溶液,C35%饱和盐 溶液,D45%饱和盐溶液, 37.食物中毒的发病条件不包括(A) A感染B食物被中毒物污染C进食数量正常D食物食 用前未彻底加热 38.二噁英事件属于食物的( A ) A. 化学性污染 B. 微生物污染 C. 放射性污 染 D. 昆虫污染 39.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下列哪种食物而引起的 (C ) A. 有毒食物 B. 腐败变质的食物 C. 正常 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 D. 动物性食品 E. 植物性食品 40.沿海喜食海产品的地区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以下列哪项较为多见( D ) A. 沙门菌食物中毒 B.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C. 河豚鱼中毒 D. 副溶血性弧菌 E. 葡萄球菌中毒 41.煎炸食物时油温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B ) A. 油温过高容易使油产生“哈喇味” B. 油温过高 使油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特质 C. 容易使被煎炸食物的口感不好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2.从临床表现来看,感染型与中毒型食物中毒最大 的区别在于(D) A.有无恶心、呕吐 B.有无腹痛、腹泻 C.病死率不同 D.有无体温升高

食品理化检验试题及答案最新版本

食品理化检验试题及答案 (每空4分,共100分)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 2、GB5009上的准确称取是指用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准确度为 ±0.0001g。 3、采样应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掺伪和 食物中毒样品除外)。 4、食品理化实验室个人防护设施主要包括护目镜,工作服,口罩, 手套。 二、选择题: 1、食品理化检验包括(ABC) A、快检筛查 B、定性 C、定量 2、法定计量单位包括(AC) A、mol/L B、% C、kg D meq 3、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BCDEFGH): A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B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C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D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E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F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G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H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4、掺伪或中毒样品采样应注意(B) A 代表性 B典型性 C普遍性 5、一般样品在检验后应保存(A)个月 A 一、 B 三、 C 六、D九 6、罐头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同一批号,包装小于250克时,采样应 不少于(D)个 A 3、 B 6、 C 9 、D10 7、下列单位哪些是错误的写法?(AC) A mg/Kg、 B g/100g、 C PH 、 D mol/L 8、被测物质含量在<0.1mg/kg时回收率一般应在(D)范围内 A、95~105 B、90~110 C 80~110 D 60~120 9、需要强检的设备有(ABC) A高效液相色谱仪 B 分光光度法 C滴定管 D烧杯 10、定性检验方法的技术参数包括(ABCD)等 A适用范围 B原理 C选择性 D检测限 三、判断题: 1、食品理化检验的特点是样品组成单一,干扰小。(×)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手册理化检验控制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手册理化检验控制 1.目的 对理化试验过程进行控制,并对理化检验的分包管理工作作出规定。确保试验结果科学、准确、公正。 2.范围 适用于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包括取样、制样、试验、评定、保管等。 3.职责 3.1质检部是理化检验的管理部门。 3.2技术部负责制定或提供试验和验收标准。 3.3理化检验责任工程师负责理化检验,对理化检验结果进行确认和重复试验。 3.4 生产部、质检部按《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的有关要求选择合格分包方,签订分包协议,报质保工程师批准,并向发证机构备案。 3.5 质检部负责将送检件和有关理化检验委托单送交分包方,并负责质量控制。 4.工作程序 4.1工作流程图见附图A 4.2检验人员对试板或试件进行检查,对照有关工艺文件,检查产品编号、探伤报告、钢印、材质、外观、尺寸等。 4.3理化检验责任工程师负责组织理化试验,

4.4质检部负责将试板或试件送生产单位,进行试板或试件的加工、试验、评定以及出具试验报告。 4.5 理化检验责任工程师应对理化检验的试验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4.6理化检验责任工程师负责确认试验报告,对不合格报告作出重复试验的处理意见。 4.7质检部负责汇总、整理、保管试验报告和试样。其中金相和化学分析的试样保存期半年、力学性能试样保存期三个月。焊接工艺评定试样由焊接试验室取回保存,焊接工艺评定试样应作长期保存直至失效。 4.8理化试验的第一次结果如达不到合格要求或理化责任师对试验结果有怀疑时,应按照《容规》要求取双倍试样重新试验。对理化试验结果有争议时,经质保工程师同意,并参与外协权威单位试验仲裁。 4.9 试验分包程序 4.9.1 分包方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具有完善的理化管理制度,试件的取样、试样加工及分析试验方法应严格执行有关标准。 4.9.2 送检件返公司时,理化责任工程师应向分包方索取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并确认。 4.9.3 质检部应妥善保管试样、委托单、原始记录、试验报告。并归入产品质量档 案。

2018年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标准更新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职业卫生检测考试试题1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5分) 1.在微小气候诸因素中,受外界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 A.气温 B.气湿 C.气流 D.气压 2. 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的飘尘,主要是( D ) A.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 B.颗粒直径>10μm的颗粒 C.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 D.颗粒直径<10μm的颗粒 3. 下列哪种粒径的粉尘致肺纤维化作用最强?( D ) A.直径>15μm B.直径10μm-15μm C.直径5μm-10μm D.直径<5μm 4.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是( D ) A.>60C B. >200C C. >250C D.≥250C C 5. 长时间检测要求最好( B )小时。 A.6 B.8 C.10 D.12 6. 关于空白样品,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B )个空白样。 A.1 B.2 C.3 D.4 二、多选题(每题5分) 1.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 ABC ) A.化学成分 B.浓度 C.分散度 D.质量 2. 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 ABCD )

A.报警装置 B.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C.冲洗设备 D.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3. 用人单位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 AB ) A.警示标识 B.中文警示说明 C. 警戒线 D.隔离 4. 空气检测根据检测目的分为( ABCD ) A. 评价检测 B. 日常检测 C.监督检测 D.事故检测 5. 职业卫生监测的基本要求( AB ) A.采样满足GBZ159 B.检测方法要依照GBZ/T300 C.满足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D.全程质量控制 6. 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 ABD ) A.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 B.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C.随机的工作地点 D.呼吸带 三、简答题(每题20分) 1. 采样前需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首先是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容主要包括:1.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2.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3.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检验员考试题和答案

质量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部门:得分: 一、判断题(15分): 1、“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2、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3、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4、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5、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6、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7、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8、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9、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应追求的目标。() 10、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管理性检查活动。() 11、质量检验不包括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12、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13、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14、感官检验属主观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多,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检验手段。() 15、自检、互检、专检这“三检”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

二、单选题:(15分) 1、质量是一组固有()满足要求的程度。 A:特性B:品质C:行为的特性D:特征 2、质量定义中特性指的是()。 A:物理的特性B:行为的特性C:可区分的特征D:可区分的特性 3、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A:符合性质量B:广义性质量C:满意的质量D:适用性质量4、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是()特性。 A:赋予B:固有C:增加D:以上皆是 5、以下()不属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A:领导作用B:过程方法C:预防为主D:全员参与 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特性可以是固有或赋予的;B:成品完成后因不同要求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7、《产品质量法》于()年7月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 A:1998 B:2000 C:2002 D:1993 8、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具有责任的违反()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题1 (含答案)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题目1 姓名: 一、填空: 1.超高频辐射是指频率为30-300MH Z 或波长为10-1米的电磁辐射,包括脉冲波和连续波。 2.高频电磁场或称高频辐射,指频率为 0.1-30MH Z 相应波长为3km-10m 范围的电磁场(或波)。 3、微波辐射是指频率为300MH Z -300GH Z ,波长为1m-1mm范 围内的电磁波,包括脉冲微波和连续微波。 4、电磁辐射频率为1-100H Z 的为极低频电场,频率为 50-60H Z 的为工频电场,主要测量其电场强度,以V/m或kV/m表示 5、紫外辐射的波长范围是100-400nm。分为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400-315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315-280nm;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80-100nm; 6.激光:是指波长为200-1nm之间的相干光辐射 二问答题 1、超高频辐射的测量对象是什么? 1)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接触人员进行测量; 2)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及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3)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测量,并记录接触时间。 2、超高频辐射有哪些的测量方法? 1)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准; 2)测量操作者接触强度时:应分别测量其头、胸、腹各部位; 立姿操作,测量高度分别取1.5-1.7m、1.1-1.3m、0.7-0.9m; 坐姿操作,测量高度分别取1.1-1.3m、0.8-1.0m、0.5-0.7m; 3)测量超调频设备场强时:将仪器天线探头置于距设备5cm处; 4)测量时将偶极子天线对准电场矢量,旋转探头,读出最大值。测量时,手握探头下部,手臂尽量伸直,测量者身体应避开天线杆的延伸线方向,探头1m内不应站人或放置其他物品,探头与发射源设备及馈线应保持一

理化检验分包管理控制程序

理化检验分包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制造过程中理化检验的控制内容和基本要求作出规定,以保证理化检验各实验报告的正确且可追溯。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制造过程中理化检验分包管理质量控制。 3职责 3.1理化质控责任人对理化质量控制负责。 3.2技术部负责编制相关的工艺及工艺文件,理化质控责任人审核后实施。 3.3理化外协供方控制,理化质控责任人负责对理化的供方名单进行评审,形成理化合格供方名单,并定期复评。评价和复评的主要依据及准则如下: 1)理化单位的资质。 2)理化能力,人员和设备情况。 3)合同履行情况。 3.4理化外协应在合格供方内择优录用。 4工作程序 4.1合同控制 4.1.1理化检验外协应签订正式委托合同,合同应经理化质控责任人审核,总经理批准。

4.1.2理化合同中应明确处理项目和有关质量要求,遵循的试验规范、标准和方法,以及供方的相应责任。 4.1.3理化委托合同中应明确本公司有权在供方现场,对理化设备、理化过程以及结果检查和确认,供方应给予配合并提供便利条件。4.1.4理化合同内容需要修改时,应重新经过审批。 4.1.5理化合同签订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公司可采用委托单的形式与供方沟通。 4.2理化设备控制 4.2.1供方使用的理化设备应与检测项目要求相对应。 4.2.2理化设备应完好,并经调试合格,特别是需要做-196℃冲击试验时,设备及环境试验温度要求符合相关规定。 4.2.3理化设备和仪表应经过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4.2.4本公司理化质控责任人负责对供方使用的理化设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确认。 4.3理化实施过程控制 4.3.1本公司对供方提供的理化工艺文件、使用规范和标准进行检查确认,通过确认才能实施。 4.3.2委托时应先开具理化检验委托单(一式二份),详细注明检验项目、检验标准、试样数量、评定标准、委托日期等内容。 1)金属原材料试验应填写产品名称、产品编号、材质、规格、试验项目、数量、检验内容和验收标准。

理化检验控制.

第 11章理化检验控制 11.1 目的 本章对 A1级、 A2级压力容器产品理化试验中有关人员的资格、检验设备仪器管理、理化检验管理、试验方法和试验过程管理、试样制备、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确认、重复试验、部分理化检验分包等控制环节的基本内容作出了规定,以保证各项试验报告准确可靠,真实并可追溯。 11.2适用范围 适用于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理化检验质量活动控制。 11.3 职责 11.3.1理化质量控制系统由质管部归口管理,生产部、技术部、采购部和车间配合。 11.3.2理化质量控制实行理化责任工程师负责制。负责本系统控制环节和控制点的管理,对理化报告的正确性负责,并接受质保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 11.4 控制要求 “理化检验控制系统控制程序”见图 11-1。 11.4.1理化人员资格控制 11.4.1.1理化试验人员、检验人员经申请, 批准后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考试,取得“理化试验人员资格等级证书”后方可上岗。

11.4.1.2理化责任人应具备理化试验专业技术并由总经理任命, 负责全厂理化试验的质量控制,对理化试验的取样、加工操作、计算的技术标准执行的正确性负责,对理化试验报告做技术性结论。其人员资格和责任制见公司标准 Q/HL20815-2012《理化试验管理制度》第 4章相关内容。 11.4.2试验委托 11.4.2.1原材料、焊接材料、焊接工艺评定试件、焊工考试试件及产品试件需进行化学分析、力学试验、晶间腐蚀试验时,应由委托部门开具“送检委托单” , “送检委托单”填写要求按公司标准 Q/HL20815-2012《理化试验管理制度》第 5.3节的规定执行。 11.4.2.2焊接工艺评定试件、焊工考试试件、产品试件,先进行外观检验合格,再进行无损检测后,才可进行力学试验委托。 11.4.2.3理化责任人应认真核查检验委托单是否符合要求。检验委托单应经理化责任人审核签字。检验委托单具体要求见公司标准 Q/HL20815-2012《理化试验管理制度》。 11.4.3试样制备 11.4.3.1试件取样、标记、加工和制备的基本要求和程序按有关标准及公司标准 Q/HL20815-2012《理化试验管理制度》第 5.4节的规定程序及工艺科提供的试样加工图进行。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培训考题 答案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培训考题 姓名分数 1.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室内风速、整体照明的照度和噪声源在室 外的噪声的测点布置:室内面积不足50 m2的设置1个测点,测点设置在中央;50 m2 ~200m2的设置2个测点,测点设置在室内对称点上;200 m2以上的设置3~5个测点。测点距离地面高度1~1.5 m,距离墙面不小于0.5 m。 2.室内新风量示踪气体法的测量范围是非机械通风且换气次数小于 5次/h的公共场所。常用的示踪气体有CO2和SF6。 3.对于噪声的测量,当噪声源在公共场所内部时,应设置3个测点, 其测点分布为:噪声源中心至对侧墙壁中心的直线四等分的3个等分点上。 4.照度测量时,若光源是白炽灯应开启5 min后、气体放电灯应开启 30 min后开始测量,其受光器应水平放置。一个区域的平均照度 以该区域内各测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给出。 5.空气微生物撞击法采样布点:距离地面高度应为1.2~1.5 m,距离 墙面不小于1 m。应避开通风口、通风道。自然沉降法采样布点:室内面积不足50 m2的设置3个采样点,50 m2以上的设置5个采样点。 6.毛巾、枕巾、浴巾微生物的采集部位为对折后两面的中央,床单、 被单为上下两部与颈部、脚部接触处,睡衣、睡裤为随机选择,

浴盆在盆内一侧壁二分之一高度及盆底中央,脸盆、脚盆为盆内二分之一高度相对两侧壁,坐便器在坐便圈前部弯曲处,按摩床、按摩椅在床、椅面中部,均匀涂抹5次采样,每25 cm2为一份样品,每件用具采集两份。 7.杯具微生物的采集部位在茶具内、外缘与口唇接触处,即1~5cm 高处一圈,采样面积50cm2,为一份样品。鞋类的采集位置在每只鞋的鞋内与脚趾接触处,一双鞋为一份样品,采样面积共50cm2。 购物车、筐在把手处选择两个部位,一件物品为一份样品,采样面积50cm2。 8.理发推子在推子前部上下均匀涂抹3次,理发刀、剪在刀、剪两 面各涂抹一次,美容美甲工具在与人体接触处均匀涂抹,采样面积达到25cm2,一件物品为一份样品。修脚工具在与人体接触处涂抹采样,采样面积达到50 cm2为一份样品。

理化检验试题

理化检验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游标卡尺读数时应先读尺身上的整数,再读表盘上的小数,两数相加___ 2、普通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02毫米, 3、机械制图中粗糙度符号为______ ,等级为12.5的表面比等级为6.3的等级要高,表面更光洁。 4、公差是指实际参数值的允许变动量,一个尺寸为24± 0.15,其基本尺寸为24 毫米,最大极限尺寸为24.15毫米,最小极限尺寸为23.85毫米,公差为土0.15 毫米。 5、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一常用的强度判断依据有一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 &断裂前金属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_ 断后伸长率_和_断面收缩率_。 8、钢铁五元素的测定是指C_、Si_、Mn、S_、P。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钢铁产品理化检验用样品必须与原产品为(B )。 A、同一种钢 B、同一炉号 C、同一批 D、同一规格 2、脆性断裂端口没有明显的宏观(B ),断口平齐,呈带金属光泽的结晶体。 A、断口缺陷, B、塑性变形 C、外来污染 D、弹性变形 3、维氏硬度的代表符号(B) A.、HR B、HV C、HB D、HBS 4、试样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为(D ) A、抗压强度 B、屈服强度 C、疲劳强度 D、抗拉强度 5、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D) A、冲击 B、多次冲击 C、交变载荷 D、静态力 &属于材料物理性能的是(C) A、强度 B、硬度 C、热膨胀性 D、耐腐蚀性 7、工程上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其屈强比(A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大些,但不可过大 D、小些,但不可 过小 8、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A ) A、越好 B、越差 C、无影响 D、难以确定 9、对于脆性材料,其抗压强度一般比抗拉强度(_______ )(A) A、高 B、低 C、相等 D、不确定 10、今欲用冲床从某薄钢板上冲剪出一定直径的孔,在确定需多大冲剪力时应采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为(_______ )( C) A、抗压性能 B、弯曲性能 C、抗剪切性能 D、疲劳性能 11、.工程中测定材料的硬度最常用(____ )(B) A、刻划法 B、压入法 C、回跳法 D、不确定 12、一般来说,材料的强度越高,则硬度越(____ )(A) A、大 B、小 C、不变 D、不确定 13、一般来说,试验温度越高,则材料的冲击韧性越(______ )(A) A、高 B、低 C、相等 D、不确定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345 中的Q 代表()(B) A、抗拉强度 B、屈服强度 C、刚度 D、硬度 15、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利用电火花放电对(_____ )产生电蚀现象实现加工的。 A、所有材料 B、坚硬材料 C、磁性材料 D、导电材料。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什么叫金属的力学性能?常用的金属力学性能有哪些? 答: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各种载荷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力。常用的金属力学性能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 2、低碳钢拉伸试验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什么是加工硬化现象? 答:1、弹性阶段;2、屈服阶段;3、强化阶段;4、颈缩阶段 加工硬化现象是指,当变形超过屈服阶段后,材料又恢复了对继续变形的抵抗能力,即欲使试件继续变形,必须增加应力值,这种现象就叫加工硬化现象。

理化检验控制程序

应随时观测自动记录曲线所显示的各项热处理数据的变化趋势,及时加以调整,以保证符合规定要求。加热温度范围在300C?恒温?300C区间内,操作人员 不得离岗。 442热处理过程必须采用自动记录,热处理完成后由操作者在温度曲线上注明以下内容: 热处理曲线图编号; 热处理方式、类别; 热处理日期; 热处理零部位名称、编号、数量; 曲线图的坐标值及单位。 4.4.3质检员在热处理过程中应进行过程监控,检查热处理操作是否符合热处理工艺要求,发现异常时应停止升温,分析原因、找出问题且及时处理,处理完毕后才能继续升温。 4.4.4热处理质控责任人负责监督热处理操作,检查热处理工艺执行情况,审核热处理结果是否与工艺要求一致。 4.4.5热处理完成后,检验员出具“热处理检验报告”,交热处理质控责任人审核后与其他热处理记录一起归档。 4.4.6热处理结果不合格时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5.相关文件 5.1Q/XHCC.CX.B-2011-01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5.2 Q/XHCC.CX.B-2011-02 理化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理化检验质控系统实施有效控制,以确保理化试验过程试验方法正确,试验数据准确,满足法律、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图样的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场内机动车辆制造过程的理化检验。其他产品的理化检验参照本程序执行。 3职责: 3.1理化检验由质检科归口管理,技术科、生产科配合。 3.2理化检验质控责任人负责理化检验质控系统的全过程监控。并接受质量保证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 4工作程序: 4.1接受委托 4.1.1理化试验委托是从事理化试验、试验结论评定和出具试验报告的依据。 4.1.2凡需进行理化试验时,委托单位必须按要求填写“委托单”,连同试样一起送理化室,“委托单”填写不详的不予接受。 4.1.3委托人送交的试样尺寸和数量,必须满足试验项目采用标准的要求。试样必须真实可靠,试样标识应与委托单填写内容一致。理化试验报告只对所委托试样、采用的试验方法和取得的试验数据负责。 4.2接受任务 4.2.1核实委托内容和实物验证 4.2.2.1. 委托单应填写委托单位、委托日期、试验项目、数量、试验标准、委托人等内容。

化妆品的理化检验做【化妆品理化检验培训试题】

化妆品的理化检验做【化妆品理化检验培训试题】 理化 1. 常规检验指每批化妆品应对感官、_________、_________、包装外观要求和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检验的项目。 2. 空白试验指扣除不加_________外,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的结果。 3.乳液需要进行_________,常用_________rpm旋转_________min 不分层为合格. 4. 实验室校正PH剂一般需3种缓冲液,即PH为4.00、6.86和9.18。测量酸性溶液时先用_____校正定位,然后用____的调节斜率. 测量碱性溶液时先用_____校正定位,然后用____的调节斜率. 5.皂化洁面产品PH值均为_________范围内. 6.实验室测定液体密度时,常用_________,测定膏霜密度时用 _________。密度瓶使用前要对附温温度计、_________、水重三者按要求进行严格标定,符合要求的才能使用。

7.在通常情况下,油和水是不能相互混溶的。将互不混溶的油相和水相进行混合,使其中的一相物质在另一相中均匀分散,并成为稳定的分散体系,称为_________,简称为_________. 水包油是指____分散在_______中,用_________表示. 8.在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用于检验的仪器设备须经检定后才能使用,在处于下列状态的仪器设备中,可贴合格证的是 A.仪器设备经计量部门检定者 B.仪器设备经检定者 C.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者 D.仪器设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者 9.下列哪两种玻璃仪器不能使用烘烤的方式干燥 A. 试管 B. 滴定管

检验试题及答案

题目:目前血浆蛋白质定量的参考方法为 A、双缩脲比色法 B、凯氏定氮法 C、磺柳酸法 D、盐析法 E、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参考答案:B 题目: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的比值为 A、1:14 B、1:13 C、1:12 D、1:11 E、1:10 参考答案:B 题目: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其中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及中毒性改变,推测其核象改变最可能为 A、核右移 B、中度核右移 C、轻度核右移 D、中度核左移 E、重度核左移 参考答案:D 题目:关于骨髓象检查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介于两个阶段之间的细胞,无论其来源如何,均按成熟方向的上一阶段计算 B、介于淋巴细胞与红细胞之间的细胞应归为红细胞 C、介于浆细胞与幼稚红细胞之间细胞应归为浆细胞 D、实在难以确定类型的细胞,可归为红细胞 E、若确诊为浆细胞性白血病,将介于浆细胞与红细胞之间的细胞归为红细胞 参考答案:B 题目: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血小板膜上无HLA抗原 B、血小板膜上HLA抗原大部分吸附于血小板表面 C、血小板上HLA抗原是血小板膜的一个组成部分 D、血小板不能检出红细胞A抗原和B抗原 E、血小板本身无特异抗原 参考答案:B 题目: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D、肾实质 E、肾单位 参考答案:E 题目:从混有杂菌的标本中分离葡萄球菌的首选培养基是 A、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B、EMB培养基 C、卵黄双抗培养基 D、高盐甘露醇培养基 E、卵黄甘露醇培养基 参考答案:D 题目:下列哪一种辅因子的生成可通过测定340nm处吸光度的降低数来表示 A、FADH B、NAD C、NADH D、FMN E、NADPH 参考答案:B 题目:镜下脓尿是指尿液中的白细胞超过 A、1个/HPF B、2个/HPF C、3个/HPF D、5个/HPF E、7个/HPF 参考答案:D 题目:粪便中的脓细胞来自 A、上皮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吞噬细胞 E、酸性粒细胞 参考答案:C 题目:女性肿瘤性腹腔积液常见于 A、肝癌 B、胆囊癌 C、胆管癌 D、乳腺癌 E、卵巢癌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68含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68 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由( ) 负责。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2. 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 由( ) 负责。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3. 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 ) 。 A要求纠正B给予行政处罚C责令停产 4. 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 监督B检查C建议 5.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为主,防治结合。

A 健康 B 安全C预防 6.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 彻底 B 综合C分期 7. 《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 安全生产 B 劳动保护C预防、控制 8.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国务院卫生 B、卫生 C、国务院 9. 《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A 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 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10. 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 专职或者兼职的(),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 应急管理人员C工会督察员

完整word版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试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试题及参考答案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反应液态食品的和。 2.样品的制备是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混匀等处理工作。 3.食品中水的有在形式有和两种。 4.膳食纤维是指有在于食物不能被人体消化的和的总和。5.碘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是的重要组成成分。 6.食品中甜味剂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等。 7.合成色素是用人工方法合成得到的,主要来源于及副产品。 和浓缩。 8.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一般包括三个步聚:即、9.赭曲霉毒素的基本化学结构是由 连接到β-苯基丙氨酸上的衍生物。 10.镉是一种蓄积性毒物,主要蓄积部位是肾和。 11.丙稀酰胺由于分子中含和,具有两个活性中心,所以是一种化学性质相当活 泼的化合物。 12.雷因许氏试验是常用于和快速检验的定性实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关于保健食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特定保健功能 B、可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C、适宜特定人群食用 D、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2.标准分析法的研制程序包括() A.立项 B、起草 C、征求意见 D、审查 3.食品样品制备的一般步骤分为() A.去除非食品部分 B、除去机械杂质 C、均匀化处理 D、无机化处理 0C())h干燥食品样品,使其中水分蒸发逸出,食品样品质量达到 4.在常压下于(恒重。 0000C C、2-4h D90、A.95C-100C-1054-6h C B、5.通常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确定待测目标序列 B、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C、PCR反应体系的构建 D、电泳及结果分系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能力及培训控制程序

兰州通用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T.CW.06.01—2009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第三版 受控非受控编号 ● 能力及培训控制程序 2009-07-30发布2009-07-30 实施 兰州通用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Q/LT.CW.06.01—2009能力及培训控制程序第1页/共9页

1.目的 对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培训,以增强员工质量意识,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能力。对特殊人员资格进行认定,保证人员能力符合岗位要求,从而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的能力和意识的培训及资格认定。包括新上岗人员和转岗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定。 3.职责 3.1人力资源部 a.人力资源部是公司人力资源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b.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发展及各单位实际需要,负责对人员培训的需求进行预测和培训人员的确定。并与有关部门配合,对特殊人员的资格进行考核和认定; c.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并负责培训记录和人员培训档案的管理; d.有关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培训、考核,并对合格者颁发上岗证和合格证。 3.2质量检查部负责产品计量检定、理化检验人员的送培和考核工作,并负责对特种A级锅炉、D类压力容器、高压结构件焊工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配合当地省技术监督局对焊工的资格认定和发证工作。 3.3研究所/分厂技术部门负责本部门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的知识更新 Q/LT.CW.06.01—2009能力及培训控制程序第2页/共9页 工作。 3.4各有关部门/分厂负责本单位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及规程的培训工作并负责对本单位特殊岗位工作人员能力及资格的初审及日常管理工作。 4.培训对象及内容 所有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都应进行培训,经人力资源部资格和能力认定后,方能重新上岗或更换岗位,工种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后持证上岗”的原则。 4.1管理人员 4.1.1对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所需的方法、技术,以及评价体系有效性所用的标准。 4.1.2根据上级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以工商管理为主的岗位培训和适应性培训,以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4.1.3API会标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和人员的工作培训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培训内容、项目、时间,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相关生产单位配合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