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用菌的价值及食用菌食品的开发

浅谈食用菌的价值及食用菌食品的开发
浅谈食用菌的价值及食用菌食品的开发

食用菌发展现状和前景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前景 作者:刘力瑄 指导老师:方白玉 (韶关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成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本文阐述食用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还有发展前景。 关键词:食用菌现状发展历史 前言: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产品需求的增长,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但长期以来,中国的食用菌生产模式仍停留在依靠自然条件,手工作 坊式生产的水平,虽然具有成本低廉,可因地制宜生产,但存在着产品只能季 节性生产,产量低,质量差,产品缺乏保鲜加工,产品货架期短,同时低产、低 效、资源浪费,与当今市场的要求及经济发展不相符。 我国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各方面有着很好的栽培食用菌的基础,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我国拥有丰富的菌品种。食用菌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产业,其基底可为农业中、畜牧业中的剩余物及农产品加工中的下脚料,使其变废为宝的成为人类的健康绿色食品,而经过食用菌产生的下脚料又可作为种植业、畜牧业中优质的肥料和饲料。在现在的全球资源紧缺和全球环境恶化上起一定作用。 食用菌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在东西国家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述到关于其的栽培。如《吕氏春秋》:“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的“千岁之根,食之不死。”;在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的药用及如何判断其品质;还有《齐名要术》等等。 我国还是最早栽培食用菌国家之一。据记载,人类最早栽培的食用菌是木耳,大约公元600年起源于中国,金针菇栽培于公元800年起源于我国,香菇栽培起源于1150~1200年的浙江龙泉、庆元和景宁一带,草菇栽培于200多年前起源于广东南华寺。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蘑菇栽培起源于法国,有300年历史(1707年)。而其他食用菌如猴头、金针菇等都起源于中国。 我国虽然是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但是,应用科学方法栽培起步较

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综述 摘要:食用菌产业是省政府确定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兴产业之一,本文从山西省广灵县食用菌产业现状入手,全面分析了广灵县食用菌产业在生产现状,、提升该区域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及保证该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关键词:山西广灵食用菌产业状况问题分析 1引言 食用菌的定义: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广义是指一切可以食用的真菌。狭义即食用菌是指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给人类食用的那些真菌。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一般所含蛋白质约占干重的30~45%,且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几乎所有食用菌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据测算,1kg干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kg瘦肉,相当于3kg鸡蛋,相当于12kg牛奶。食用菌脂肪含量低,仅占干重的2~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糖等具有一定药效的生理活性物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因此,被人们誉为“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倡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为“一荤一素一菇”。有些菌类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如,灵芝,子实体是很好的药材,能治神经衰弱,其孢子粉对癌症晚期病人延长生命具有很好的作用。又如,猴头菌,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用猴头菌制成的“猴菇片”“胃乐欣”等药品,对慢性胃炎、胃溃疡具有很好疗效。还有猪苓,冬虫夏草等。香菇中所含的香菇多糖,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预防心肌梗塞,高血压具有很好作用,除此,还含有抗癌物质。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食用菌产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世界公认为健康食品,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社会对食用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菌类成了人们餐桌上的首选,极大地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2]。食用菌产业在我国是一个传统产业,又是一个新兴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3],占地少、用水少、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4],是

食用菌食药用价值与保健精编版

食用菌食药用价值与保 健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姓名:闫聪颖 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班级:财务管理1403 学号:201 二.“一荤一素一菇”膳食结构中“菇”的营养价值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人类最佳的饮食结构是“一荤一素 一菇”,而且中国食用菌协会在广州华泰宾馆举行的“安全承诺宣言”新闻发布 会中,中国食用菌协会也力推国民膳食营养:“一荤一素一菇”的合理膳食结 构,可见菇类的营养价值不可小视。 菇类,即为食用菌。食用菌是高等真菌中一类能形成较大子实体,可供人类食用的真菌类总称。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国内 外称为“山珍”、“优质食品的顶峰”;国外,有些专家甚至主张把人均食用菌消 费量作为衡量国民营养水平的标准。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我国食用菌消费量也日益增长。食用菌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疗效,多吃食用菌能起到益智、抗病、防衰、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 食用菌含有人类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而且数量丰富、比例恰当,有害成分远 低于国际标准,是世人公认的理想食物。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大致介于果蔬和肉类之间,但又有其显着特点。 (一)蛋白质含量高食用菌干物质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0%~45%,平菇中蛋白质含量平均为%,是标准面粉的3倍以上,比牛肉高%,是大白菜含量的27倍,其蛋白含量远高于植物蛋白且与动物蛋白接近。 (二)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高食用菌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且远高于谷类食品。小麦、大米中赖氨酸含量只有%左右,而平菇中赖氨酸含量为其倍。食用菌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高,平菇为%,猴头菇则高达%。食用菌除了自身能够提供营养外,在改进食物构成、平衡营养成份、提 高蛋白质利用率上都有重要作用。如单独食用大豆,人体只能利用43%的蛋白质;若与平菇共食其利用率可提高到80%左右。谷氨酸是食用菌鲜美风味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谷氨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较大,但不同食用菌所占比例差异显着,平菇占%, 口蘑高达%,而毛木耳只占%。

食用菌菌渣做为肥料研究现状分析

食用菌菌渣做为肥料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 我国已经成为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1-2],每年产生的菌渣至少有400 万t,拥有大量的食用菌废弃物资源,但当前食用菌菌渣利用率较低,造成乡村污染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开展菌渣等废弃物再利用技术与合理开发模式的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分析针对我国当前化学肥料使用范围广、施用量大而产生的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低、作物品质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结合国家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农业产业政策,通过食用菌废弃菌渣利用发酵工艺进行有机化处理,添加高效功能菌,构建生物有机肥与无机肥料的科学合理配施的综合技术,形成环保节能型食用菌菌渣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料,以利用其养分长效和速效相结合、菌剂活化土壤等作用,可以充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土壤、改善农作物品质和提高经济收入,为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生产、资源高效利用、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技术保障,为当前农业由无机向有机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最终达到实现资源节约化利用和肥料高效利用的目的,为加速实现我国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提供动力。 关键词:菌渣废弃物再利用技术与合理开发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用去了世界1/3的化肥,单位面积肥料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7倍,由此引发的土壤板结,水资源污染、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肥料利用率下降,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状严重破坏。总之,环境与生态压力很大,肥料产业面临着巨大的转折,肥料类型的转变已经成为必然,新型肥料即微生物有机无机肥料必将在此特殊的转折期发挥巨大作用,最终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利用、经济高效增长等多重功效。 通过近几年来对常年作物种植区的作物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性状的调查发现,土壤中肥力特性逐渐降低,速效养分及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土壤中死磷、死钾残留量增加,尤其是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急剧骤减;当前的农业生产只限于对植物、动物资源的利用,构建成“二维结构”的农业,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型的产业结构,同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与我国实行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违背,只有将农业结构调整为“三维结构”即植物种植、动物养殖、微生物种群维护,才可使农业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才能构建成资源良性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农业。 作物的产量和施肥、灌溉、田间管理、栽培措施有直接关系,肥料的选择不当和施肥技术方法的不合理性将会导致作物减产34%-40%,栽培技术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而土壤肥力的保持和调控是一切农业田间管理措施增产增收的基础。近几年来,面对自然灾害频发,作物产量和品质受到明显的影响,单一的依靠优良抗性品种的培育来提升作物品质、作物抗倒伏、抗病害、抗草害的能力难度系数逐渐增大,而土壤肥料的特性在作物增产、抗性提高、品质升级

国内食用菌公司集锦

国内食用菌公司集锦 国内食用菌公司集锦 1、川乐公司?四川省红岩镇梨花村?现已发展成为成都最大的 食用菌批发市场——百家批发市场的重要供应基地?每天平均出菇量 达到1.5吨。 2、星河生物?广东省、深圳、河南?主营业务为鲜品食用菌的 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金针菇、真姬菇和白玉菇等鲜品食用菌。经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日产 鲜品食用菌36吨?生产规模在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中高居榜首。2009年2月?公司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 大龙头企业”。 3、湖南省安仁县坪上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4月? 现有资产5268万元?注册资金500万元?是集食用菌科研、开发、 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湖南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31工程?公司承担的安仁县食用菌专业技术及服务体系建设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为基本特征的农业产业生产经营方 式?生产的“天扶”牌食用菌系列产品有姬菇、秀针菇、香菇、雪菇、 小平菇、鸡腿菇等?主要销往广州、深圳、武昌、长沙、杭州、上海、香港等大中城市和地区?产销率100%?产品供不应求。2009年2月被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龙头企业?同时评为“AA”信用企业。2010 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烹饪协会、世界蘑菇学会、国际烹 饪联合会评为第六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指定产品单位?这次被授予“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龙头企业”称号。 4、浙江省景宁县大自然食品、中信实业、博士园科技3家食用 菌龙头企业?景宁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全县有从事食用菌行业的企业38家?景宁绿色市场食用菌产品年交易量1万多吨?产值达6亿 多元。景宁县食用菌企业发展潜力巨大?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多项政策措施的优惠?有大多数勤劳好学的从业人员?食用菌产业化、企业化应该说大有可为。但目前食用菌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人才只有消费没有培养?只有流失没有进入?人才资源溃乏已成为制约食用菌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食用菌企业让员工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班?对于促进食用菌企业技术骨干的技术知识更新?让技术骨干了解食用菌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拓展企业生产经营思路?进一步提升食用菌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促进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天津华大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是天津市重点龙 头企业?是天津市目前规模最大的食用菌种植、生产及加工基地。专门生产、加工、销售各种无公害食用菌、山野菜的一所企业?也是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创汇的外向型企业?产品远销加拿大、韩国、日本等。 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目前总资产6500万元人民币?2006年销售收入1400万?创造利税69万?位于中国天津滨海新区

食用菌发展现状

食用菌发展现状 我国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各方面有着很好的栽培食用菌的基础,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我 国拥有丰富的菌品种。食用菌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产业,其基底可为农业中、畜牧业中的剩 余物及农产品加工中的下脚料,使其变废为宝的成为人类的健康绿色食品,而经过食用菌产生的下脚料又可作为种植业、畜牧业中优质的肥料和饲料。在现在的全球资源紧缺和全球环境恶化上起一定作用。 食用菌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在东西国家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有记 述到关于其的栽培。如《吕氏春秋》:“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的“千岁之根,食之不死。”;在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的药用及如何判断 其品质;还有《齐名要术》等等。 我国还是最早栽培食用菌国家之一。据记载,人类最早栽培的食用菌是木耳,大约公元600年起源于中国,金针菇栽培于公元800年起源于我国,香菇栽培起源于1150~1200 年的浙江龙泉、庆元和景宁一带,草菇栽培于200多年前起源于广东南华寺。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蘑菇栽培起源于法国,有300年历史(1707年)。而其他食用菌如猴头、 金针菇等都起源于中国。 我国虽然是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但是,应用科学方法栽培起步较 晚。20世纪30年代才从法国引进菌砖,开始科学方法的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是新兴产业,近十几年来,人们慢慢对食用菌有了认识,了解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改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人工培养栽培种的菌丝,加快了食用 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在许多国家人们开始打来那个的工厂化的栽培菌类。1950年,全世界较大面积的栽培食用菌约5类,产量约7万吨,西欧一些生产蘑菇的国家,每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平均产量约为2000克左右。到1980年,栽培种类已超过12类,产量约121万吨、有的国家每平方米的产量已提高到27千克。近几年来,还发展了观赏 菌类、可食用菌类,还有利用菌类生产食品添加剂等等。中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 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7类。食用菌的发展速度正迅速提高。 食用菌行业 中国国大地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菌类的良好的滋生地,我国食用菌有900多个品种。当今世界上畅销的食用菌,绝大多数都起源于中国。由于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我国在研究其基础应用技术某些方面有许多重大突破。我国食用菌产业有着鲜明的特色。 在我国,食用菌产业属于低成本的产业,较看重于社会效益,为其他国家的食用菌产业做 出了有益贡献。

食用菌简介

食用菌类(Edible fungi) 食用菌类的概念:指以肥大子实体供人类作为蔬菜食用的某些真菌。已知的约有2000多种,广泛被食用的约30余种。 食用菌类的形态和结构:各种菌菇的形状不尽相同,但均是由吸收营养的菌丝体和繁殖后代的子实体两部分组成。供食用的即是子实体。子实体常为伞状,包括菌盖、菌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有些种类尚有菌膜、菌环等。此外,还有耳状、头状、花状等形状的子实体。颜色繁多,质地多样如胶质,革质、肉质、海绵质、软骨质、木栓质等。 食用菌类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特点: ①蛋白质含量约占干重的20~40%,且有一半处于非蛋白状态,如谷胱甘肽、氨基酸等。 ②绝大多数具有特殊的鲜香风味。如鸡纵、香菇、竹荪、侧耳、鸡油菌等。 ③某些品种因含特殊的多糖类物质,而具有增强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功效。如香菇、猴头菇等。 ④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较丰富。 食用菌类的分类: ①按其生长方式,分为寄生、互生、腐生三种方式。 ②按商品来源,分野生和栽培两类。 ③按加工方法,可分为鲜品、干品、腌渍品和罐头四类。 食用菌类在烹饪中的运用特点: ①可做菜肴、汤品的主料或配料; ②可做面点的馅心或面臊的用料; ③可作为提鲜增香的用料; ④可作为配色配型的用料; ⑤可加工成干制品、盐渍品、罐制品等。 食用时需注意:不要误食毒菇,可通过外观鉴别来加以判断。毒菇多颜色艳丽,伞盖和伞柄上常有斑点,并常有粘液状物质附着,表皮容易脱落,破损处有乳汁流出,而且很快变色,外型丑陋。可食蘑菇颜色大多为白色或棕黑色,有时为金黄色,肉质厚软,表皮干滑并带有丝光。 ①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又称黑木耳、云耳等。子实体耳状或杯形,渐成叶状,胶质半透明,干燥后深褐色至近黑色。常见的品种有细木耳和粗木耳两类。细木耳的耳瓣薄、体质轻、质地细腻、入口鲜糯,质优,成菜甜、咸均可;粗木耳即毛木耳,朵大而厚、质

食用菌产品说明与用法用量

食用菌产品说明及用量 食用菌----您健康的守护神 祖国医学认为“药食同源”主张在强调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应重视食疗配合,食用菌是最理想的现代保健品,也是理想的治疗药品,并且没有药的副作用,早已被医学、科学界所证实。很多聪明的医生利用食用菌产品搭配西药的方式来互补增加治疗疾病的功率。各种食用菌分别能改善人体微循环、活化细胞、修复细胞、防癌、抗癌、维护人体各脏器生理平衡的功能,还能帮助人体对抗环境污染,双向调节人的免疫功能。因此专家称食用菌是维护人体健康的第一选择。螎德天翔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外行销二十年来,受益和康复患者无数,早已享有盛誉。产品均得到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药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嵇汝运等一些专家的认可推荐。 一、产品介绍: 1、寿世芝华(全身调理):由柏树菌、冠蝉、鸡腿蘑等复方组成。功效:扶正固本、清热解毒。租用于全身调理、更年期退化症、拟制肿瘤、各种皮肤病、过敏症、妇女病、坐骨神经痛、青春痘、不孕症、甲状腺亢进、痛风、老人斑、骨折或手术后加速复原、全身酸痛、病后恢复身体。对糖尿病、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都有预防和全身调理作用。 2、盈泽:由冬虫夏草、螺旋藻、灵芝草等复方组成。功效:润肺强肾、养气活血。适用于延缓衰老、肾炎、肾亏、肾结石、水肿、尿毒症、肺炎、肺结核、肺气肿、肺癌、贫血等。 3、承谷:由猴头菇、螺旋藻、蝉花等复方组成。功效:猴头茹有利五脏、助消化、修复肠胃。适用于慢性胃炎、胃酸、胃胀气、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强化胃肠功能及改善各种胃病、胃癌、食道癌、肠癌、喷门癌。 4、贞心:由鸡腿蘑、密环菌、绞股兰等复方组成。功效: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管弹性。适用于美尼尔综合症、心悸、心率不齐、心脏扩大、心脏病、心肌梗塞、高血压、高血脂、高脂固醇、癫痫、偏头疼、头疼、偏瘫中风、神经衰弱、失眠、精神抑郁、忧郁症。 5、舒荣:由灵芝、柏树菌、鸡腿菇等复方组成。功效:调节免疫功能、排毒抑制肿瘤。适用于各种肿瘤、癌症、乙肝大、小三阳、肝硬化、脂肪肝、肝复水、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 6、玉临风:由花粉、密环菌、柏树菌复方组成。功效:调理男性生殖功能。适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固精、腰膝酸痛、前列腺肿大、精子过少。 7、胜星华:由马尾藻、柏树菌、西红花等复方组成。功效:调理女性生殖功能。适用于月经不调、子宫虚冷、习惯性流产、性冷淡、附件炎、盆腔炎、乳腺炎、乳房囊肿、子宫内膜异位(萎缩)卵巢囊肿、输卵管闭塞、子宫肌瘤等。 8、筑坚:由安乡小皮伞、西红花、柏树菌等复方组成。功效:帮助钙吸收,并缩定钙的流失。适用于骨质疏松症、各种骨骼疼痛、跌打损伤、骨折、骨癌、双腿无菌性坏死、痛风、风湿性关节炎、佝偻病、颈椎病、变形性骨炎、股骨头坏死、肩周炎等。 9、驻年华:由花粉、安络小皮伞、冬虫夏草等复方组成。功效:气血功能调理、养颜美容。适用于内分泌失调、更年期退化、异位性皮肤炎、坐骨神经痛、青春痘、不孕症、过敏症、甲亢、痛风、骨折或手术后加快复原、全身酸痛、贫血、老年斑、黑色素、妇女病、皮肤炎、前列腺炎、美容养颜等。 10、稚充(儿童):由猴头菇、灵芝、蝉花等复方组成。功效:调整食欲及免疫力。适用于儿童厌食、体质不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11、玉鹤苷茗:由白鹤灵芝、五叶参、绿茶等复方组成。功效:促进新陈代谢、清心降火、抗衰老、防癌、缓解紧张情绪,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提高肌体的应急能力和免疫力,增强消化机能,治疗偏头痛、神经痛、美容。 1

食用菌发展状况与趋势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姓名 学号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11 级生物科学班 题目食用菌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成绩 日期 2013年12月5日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摘要:通过本学期食用菌栽培课程的学习,我对食用菌这一行业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为了更好的了解食用菌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本文回顾了人们对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从我国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食用菌的重要作用、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等方面分析得出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用菌历史现状优势发展趋势 前言: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正文: 1、食用菌认识和利用历史 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晋朝王嘉《拾遗记》有“种耨芝草”。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中“种菌子”的一段:“取烂构木及叶,

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 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种类有70~80种,形成商品的有50种,具一定规模生产的有20种以上,年产20万吨以上的有13种。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7年产量居前9位的种类依次是: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毛木耳、黑木耳、金针菇、鸡腿菇、草菇、滑菇。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栽培种类不断增多,如白灵菇、杏鲍菇、茶树菇、真姬菇、鸡腿菇、灰树花、灵芝等都受到了市场的青睐,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新的增长点,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我国食用菌发展现状 食用菌是我国传统产业,是集保健、营养为一身的特色蔬菜,随着人们对其健康价值的深入认识,已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日益增多,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农产品。2007年食用菌销量达到1682万吨,销售收入近800亿元,增长率超过30%,从业人员达到近4000万人;2007年出口量突破70万吨,创汇14.25亿美元,已经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界限比较模糊,界定不一,但通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已初步形成干果品、深加工食品、药物保健品等多个消费产业,设计农业、林业、畜牧业、生物产业、食品工业、制药等多个领域。整体讲,我国食用菌产业市场正逐步趋向完善发展。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逐步提高和对食品安全

食用菌风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02.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8481(2006)05-0034-03 食用菌风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温 泉 王锡昌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上海 200090) 摘 要:根据目前食用菌风味研究的情况,介绍了食用菌中风味物质主要是非挥发性的滋味活性物质和挥发性芳香物质两大类,同时介绍了这两类物质的组成特点。并简单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利用食用菌深加工后的几种产品如休闲食品、调味食品、食用菌饮料和食用菌抽提液。关键词:食用菌;风味;应用 The progr ess and app lica tion of edib le fungus 'flavor research WE N Qua n,WA NG X i -c hang (Co ll 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 l ogy ,Shanghai F i sheri es Un i versit y ,Sh anghai,200090) Abstr ac t :Mushroo m s have trad iti onall y been used as f oods or food-flavor i ng m ate rials because of their un i que and subtl e fl avor .The flavor of edible f ungus can be c l assifi ed i nto non-volatili zed acti ve m atter and volatili zed aro m a m atter ,whose co m pos i tio n character istics are i ntroduced i n the article .This article also i ntroduces ed i b l e fungus s 'ap 2p lica ti on in food i ndustry ,such as snack food ,seasoni ng food ,ed i ble fung us beverage ,and edible f ungus extract etc .K ey W or ds :ed i b l e f ungus ;flavor ;appli ca tio n 0 前言 食用菌(Ed ible fungus )是一类具有高等子实体的大型真菌,俗称蘑菇或蕈,常见的有香菇、平菇、杏鲍菇、猴头菇和竹荪等品种。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富含蛋白质、V it B 以及一些多糖、核酸等活性成分,具有增强人体免疫、抗肿瘤和降血脂等保健作用,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食用菌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被推荐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食用菌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而且还具有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如 草菇具有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和香味浓郁等特点,素有/放一片、香一锅0之美誉;杏鲍菇以/香味浓郁似杏仁,味道鲜美如鲍鱼0而得名;真姬菇又名玉蕈,具有独特的蟹香味。食用菌的风味是由滋味和香味两个部分组成,滋味通常指舌头所能尝到的口味,如甜味和鲜味,主要取决于食用菌所含的一些水溶性小分子物质,而食用菌独特的香味取决于其含有的挥发性芳香物质。食用菌的风味非常复杂,不是单一物质所能呈现的,而是多种组分平衡的结果。由于食用菌所具备的这些优点,因此,有关专家预测:食用菌将会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食品来源。 收稿日期:2006-06-29 作者简介:温泉(1982-),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用菌风味的研究。 # 34 #5江苏调味副食品62006年第23卷 第5期(总第101期)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全国食用菌菌渣产量巨大。对于大量的食用菌废料,如果处理不当将污染环境,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有碍食用菌产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如何环保有效地利用食用菌菌渣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从食用菌菌渣的营养成分及价值着手,对其研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的食用菌菌渣利用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1食用菌菌渣的研究 1.1食用菌菌渣的主要成分 食用菌菌渣是指栽培各种菌类以后剩余的废料。主要基质有棉籽壳、木屑、玉米芯及各种农作物秸秆。这些基质经过发酵,粗纤维素、木质素均不同程度降解,可转化成多种营养成分,可作为饲料利用[1]。 1.2食用菌菌渣的营养价值 食用菌采收后,大量的菌丝体和有益菌留在菌包中,经过酶的分解作用,可将作物秸秆、木屑、豆秸等中的蛋白质、纤维素分解。几种菌渣的主要营养成分见附表[2,3]。 据测定[4],每0.5kg菇渣中含钙10.86g、磷3.6g、钾4.04g、钠8.7g、铜0.0049g、镁1.58g、铁0.69g、锌0.06g、锰0.0774g。营养含量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2食用菌菌渣的利用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废菌糠的处理除了丢弃与焚烧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 杨成梅何晔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农业局济宁277600) 摘要:对食用菌栽培肥料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进行综述,并对菌渣的再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修复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利用;前景 2.3生产试验 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247.7kg/hm2,比对照紫花油豆增产13.4%。适应性、稳定性、丰产性好。3栽培技术要点 长架豆1号适合吉林省露地和保护地栽培。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3.1播期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3.2密度 株距30~35cm,行距60~70cm,每穴播种3粒,保苗2棵。定植密度:露地每公顷45000株左右,大棚每公顷40000株左右。 3.3播种 每亩播种量约为5kg。10cm地温稳定超过10℃时可以播种或定植,育苗苗龄在25d左右。 3.4施肥 施肥以底肥为主,每公顷施有机肥45000kg、磷酸二铵300kg、硫酸钾150kg。 3.5管理 幼苗期适当蹲苗,全生育期铲趟2~3次,20cm 高及时插架。15层花序整枝,圆柱型。浇水本着干花涝荚的原则。盛荚期收获3次,采收期1个月左右,秋后可采回头荚。忌重、迎茬及洼地栽培,应实行2~3年轮作。 3.6病虫害防治 按常规方法防治即可。 4制种技术要点 采收1~2次嫩荚后中下部留种。 225 --

食用菌食药用价值与保健

食用菌食药用价值与保 健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姓名:闫聪颖 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班级:财务管理1403 学号:201 二.“一荤一素一菇”膳食结构中“菇”的营养价值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人类最佳的饮食结构是“一荤一素一菇”,而且中国食用菌协会在广州华泰宾馆举行的“安全承诺宣言”新闻发布会中,中国食用菌协会也力推国民膳食营养:“一荤一素一菇”的合理膳食结构,可见菇类的营养价值不可小视。 菇类,即为食用菌。食用菌是高等真菌中一类能形成较大子实体,可供人类食用的真菌类总称。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国内外称为“山珍”、“优质食品的顶峰”;国外,有些专家甚至主张把人均食用菌消费量作为衡量国民营养水平的标准。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我国食用菌消费量也日益增长。食用菌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疗效,多吃食用菌能起到益智、抗病、防衰、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 食用菌含有人类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而且数量丰富、比例恰当,有害成分远低于国际标准,是世人公认的理想食物。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大致介于果蔬和肉类之间,但又有其显着特点。 (一)蛋白质含量高食用菌干物质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0%~45%,平菇中蛋白质含量平均为30.4%,是标准面粉的3倍以上,比牛肉高10.3%,是大白菜含量的27倍,其蛋白含量远高于植物蛋白且与动物蛋白接近。 (二)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高食用菌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且远高于谷类食品。小麦、大米中赖氨酸含量只有0.2%左右,而平菇中赖氨酸含量为其4.9倍。食用菌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高,平菇为39.3%,猴头菇则高达

食用菌菌渣再利用

食用菌由于其含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富含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进入80年代后,我国的食用菌发展极为迅速,已成为食用菌超级大国。随着食用菌的发展,食用菌的菌渣即栽培食用菌后的废料也越来越多,我国每年产生的菌渣至少有400万吨,由于大多数栽培人员对菌渣的营养价值不太了解,食用菌的菌渣往往被随地丢弃或燃烧,菌渣中尚含有大量的菌丝体,仍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霉菌和害虫极易在其中繁衍增殖,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霉菌和害虫的生长,势必会增加空气中霉菌孢子和害虫的数量,造成空气污染。1 食用菌菌渣的营养成分 食用菌菌渣的营养成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栽培原料、菌种、出菇次数等,下表为我们对河南省新乡市郊区采集的菌渣的测定结果。从表中可看出栽培前后培养料的营养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灰分和磷的含量均有所上升。利用木屑栽培香菇后,菌渣中粗纤维由原来的54.67%下降到21.77%,粗蛋白的含量由1.74%上升到6.8%;利用棉子壳栽培平菇和金针菇后,粗纤维的含量由原来的52.5%分别下降到30.52%和35.08%,粗蛋白由原来的7.35%上升到7.91%和10.21%,菌渣蛋白质的含量接近或高于玉米。 不同菌渣及部分原料的营养成分比较(%) 水分粗蛋白 粗脂肪粗纤维灰分总糖磷 金针菇菌渣353.11 10.21

0.63 35.08 13.4012.020.1349 平菇菌渣347.397.912.0430.526.71521.970.088 香菇菌渣310.877.351.8552.505.52720.960.1280 香菇菌渣3351.586.801.621.7720.1811.860.188木屑9.61 1.741.1554.673.592 2.140.177玉米 9.0 4.0 2.0 1.4 0.25 注:3表示栽培料为棉子壳,33表示栽培料为木屑。 2 食用菌菌渣用作动物饲料 在生物界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人和动 物依靠植物提供营养。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人畜争粮问题日益严重。而食用菌大多为腐生真菌,生活在植物残体或有机质上,分解利用其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等,工农业生产的许多副产品如木屑、酒糟、稻壳、棉子壳、玉米芯、秸秆、牲畜的粪便等都可作为栽 培食用菌的原料;而这些原料不能被人类和其他动物直接利用,往往被大量毁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环境造成污染引起公害。发展食用菌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药用价值介绍

食用菌药用价值介绍 文章加入时间:2002-7-1 9:19:41 食用菌,特别是一些具有肉质子实体的食用菌,是世界性的保健食品(Health food)或功能食品(Function food),其所含生物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体、β葡萄糖和RNA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CAMP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着更加重要的利用价值。近年来,以食用菌为原料生产加工的保健食品、保健饮料、酒及药品大量用于医疗临床及投入保健品市场。因此,食用菌作为一种绿色食品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现将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分述如下: 1 抗癌作用食用菌的抗癌作用主要来自食用菌中的多糖体,这类化合物虽对肿瘤细胞没有直接的杀作作用,但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此外,食用菌还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效应。Sasaki等(1971)发现,从树舌子实体中分离的多糖G—2可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李旭生等发现,灵芝菌丝提取物(GLP)对C3H小鼠的肌性纤维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而且对此肿瘤细胞的肺转移病灶也有抑制作用。银耳多糖的抗肿瘤作用首见于Ukai等(1972)的报道,发现银耳多糖对鼠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周爱如等(1987)发现,腹腔注射银耳多糖能明显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生长,并显著抑制腹水癌细胞DNA合成速率。Chihara 等(1969)首先发现香菇的热水提取物能抵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以后从其中获得香菇多糖(Lentinan),不仅抵制肿瘤生长而且还能预防化学性和病毒致瘤物的致癌作用。在日本自古以来就把栗蘑作为野生草药用于治疗胃癌、食道癌、乳腺癌,栗蘑的抑制作用主要是β—D—葡聚糖。此外,栗蘑中富含有机硒,可作为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云芝多糖(PSK,商品名Krestin)、云芝多糖肽(PSP)、茯苓多糖和羧甲基茯苓多糖、裂皱菌多糖(Schizophyllan)、猪苓多糖等也有抗肿瘤作用,对实验动物的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 2 抗菌、抗病毒冬虫夏草(Crodyceps sinensis)含有虫草素(Cordyeepin),能抑制葡萄球菌、链球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鼻疽杆菌、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的生长。对石膏样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及须疮癣菌等致病真菌也具有抑制作用。翘鳞香菇(Lentinus squarrosulus)产生的抗生素能抑制木硬孔菌(Rigidoporus Lignosu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及枯草杆菌的生长。牛舌菌(Fistulina hepatica)的发酵液中含有抗真菌的抗菌素—牛舌菌素,(Armillariella mellea)的发酵液中有四种可溶于氯仿的抗生素(酚类化

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心提示: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1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从理论上阐明了菌类入馔的特点。晋朝王嘉(?~390年)《拾遗记》有“种耨芝草”。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着的《四时纂要》中“种菌子”的一段:“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 黑木耳、香菇、草菇等多种食用菌栽培都是起源于我国。据考证,东南亚的草菇和日本的香菇栽培技术都是经由我国华侨和僧人传入。 多少年来,直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主要栽培的基本都是木腐菌—香菇、黑木耳、银耳。但多为砍树砍花自然接种的半人工栽培。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人工接种栽培。1978年统计全国食用菌产量仅6万吨(数据来自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 欧洲、美洲、非洲等地也都有采集野生菌的习惯,如欧洲人对块菌、美味牛肝菌和鸡油菌情有独钟。英语的菌物学(mycology)一词则来源于蘑菇;古希腊将食用菌作为崇拜非洲人喜食野生的毛木耳、乳菇。 2近年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及现状 全球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 二战以来的70年间,全球食用菌一直持续增长,从未出现过减产。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增长主要来自我国。1978年我国的产量仅占全球总产的%,1983年占12%,1990年展%,1994年占%,1997年占%,2002年占%,以后则更高。 近年间,全球食用菌产量基本稳定,我国之外的全球食用菌总产量约400万吨,栽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超过10万吨的国家全球仅有8个,按产量依次是美国41万吨,日本38万吨,荷兰23万吨,韩国万吨,越南17万吨,法国万吨,泰国万吨,英国10万吨。全球栽培食用菌市值约300~340亿美元,药用菌产品100~120亿美元,野生菌5亿美元,总计405~4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作为蔬菜和食品食用。 主要出口国有中国、荷兰、波兰、英国、法国,其次还有越南、印度、日本和韩国。 欧美的双孢蘑菇 欧美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几乎就是双孢蘑菇一种的发展史。应用近代科学方法栽培食用菌起源于法国的1707年双孢蘑菇,从矿洞巷道栽培直至1910年美国双孢蘑菇标准化菇房的发明,推动了欧美工业化国家菇业生产的工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末欧美的双孢蘑菇实现了标准化栽培,此后产量逐年增长。双孢蘑菇迅速实现了工厂化栽培。日本的段木栽培香菇,由于人工纯菌种技术、人工接种技术和栽培管理的科学化,使其主宰香菇世界市场达半个世纪之久。 1938~1939年度的双孢蘑菇全球产量仅4000~5000吨,标准化菇房的推广和纯菌种的应用使1950年达到万吨,1960年达到万吨,1970年达到36万吨,1980年达到万吨。1990~2000年间欧美的双孢蘑菇产量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一直在85万吨左右徘徊。2000年以后多数主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风味食用菌编制说明

重庆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风味食用菌》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及简要起草过程 (一)任务来源 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富含膳食纤维的营养食品,并且食用菌口感滑润清脆,风味独特清香,这是食用菌自身固有的特性。风味食用菌是极具重庆特色的产品,其特殊的加工方式保证了食用菌的原有特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重庆市风味食用菌产业得到了长足进步,食用菌以各种口味存在,形成了多种风味食用菌产品。 为推动该产业的发展,保证风味食用菌的产品质量,2011年4月,根据重庆市卫生局渝卫食综〔2011〕6号文件“关于下达重庆市2011年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的通知”,由我院承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风味食用菌》的起草工作。 (二)简要起草过程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从2012年6月份开始,由重庆奇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承担。本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严格按GB/T 1.1-2009《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要求进行,产品指标参照GB 7096-2003《食用菌卫生标准》、GB 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和我市生产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共19份,目录见附件1)进行确定。 起草小组在拟订标准编制工作计划后,广泛进行调研,查阅、收集有关风味食用菌的生产情况和技术资料,深入生产企业调查生产工艺、流程及销售情况。同时,收集具有全市代表性的风味食用菌样品进行分析检验,获得实测数据等。通过对收集材料的总结和对检测结果的分析统计,确定了以理化和卫生指标为重点,力求食品安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理化指标参照相关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要求,并结合本类产品特色,起草小组编写了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在上述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整理,于2012年7月完成《风味食用菌》标准送审稿及编制说明。2012年11月7日,该标准通过了市卫生局组织召开的标准审定会。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风味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且美味可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风味食用菌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重庆市生产风味食用菌产品的企业数量和规模都在增加。然而,目前风味食用菌制品并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阻碍了我市风味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为了使我市风味食用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更快实现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提高本地企业的竞争能力,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因此制定重庆市风味食用菌的地方标准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三、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 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 四、确定各项技术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 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是产品质量最直接、最基本要求,感官通过目测、鼻嗅、口尝来评定。本标准中感官要求从风味食用菌的色泽、形态及组织和气味及滋味等方面加以限定。色泽应具有本品固有色泽;形态及组织应具有本品固有形态。气味及滋味应具有本品特有的滋味和气味,无异味。并且,产品应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

食用菌菌渣回收再利用处置方案

食用菌菌渣回收再利用处置方案 一、基本情况 什邡市食用菌种植量已超过2亿袋(对外2.8亿,地震后种植约1.2亿袋,本方案按2亿袋计算)。每袋体积0.007065立方米(约合0.6kg干渣)。现能再利用项目:黄背木耳废袋(污染袋)种植鲍鱼菇再利用500万袋;直接还田用作果树、花草、蔬菜及其它农作物肥料(主要是零星种植的镇、村)400万袋;农户汽化作燃料100万袋;原引进的肥料厂、木碳加工企业等(专业合作社)在地震中已全部垮塌,无一家恢复。还剩余1.9亿袋菌渣几乎全部成了污染环境、堵塞渠系的祸根。这1.9亿袋约134万立方米(约合11.5万吨干渣)。 据调查了解:这些菌渣堵塞渠系后,每年各级政府、水利部门投入近100余万元资金用于疏通大的河渠,村、组、农民个人还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疏淘斗、龙、毛渠,但也只是治标未能治本,疏淘上岸的菌渣仍堆放在渠系岸边继续污染,一下大雨便又冲回渠系一部份,恶性循环,即使如此,岸边又能堆多少呢?另一方面,由于菌渣到处都是,使空气中飘浮着各种杂菌,为菌农的生产造成极大的污染。正常情况下菌包的污染率

应控制在5%以内(工厂化生产的地方达到0.5%--2%),而我市菌农菌包的污染率达40%左右(其中10%以上绝收,20%以上只能收到1两以下),黄背木耳的产量也由过去每袋4两左右降到现在平均每袋不足3两。 二、回收再利用渠道 而食用菌菌渣在现有条件下,再利用企业也较多且用量较大,仅我市周边的温江、彭州、广汉、绵竹、崇州、都江堰、邛崃、蒲江等地均有较大型的有机肥料厂,年用量超过10万吨,当然也还有一些小型的其它用户。近期已在眉山开工建设大型生物质发电厂,年消耗稻壳等废弃物20万吨,总投资2.38亿,但是企业它是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的,而菌渣尽管有用,但价值不高,回收成本却较高。企业不可能为了利用菌渣而影响自身的利益,也不愿意来一户一户地收,更不愿意承担一个地方全部收尽的社会责任,若能组织回收起来,他们也愿意使用。过去什邡也引进了一些企业再利用菌渣,也通过利森消化了一部份。但是原引进的肥料厂、木碳厂均有二次污染,有的曾经还引发了不稳定因素。而据湔氐、洛水的同志介绍,利森使用菌渣,所能承担的运输费用就低于将菌渣回收运送到他们企业所发生的实际费用。而市上又没有专门的协调部门和人员,也没有补贴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