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学原理

现代政治学原理
现代政治学原理

《现代政治学原理》复习提要1、政治现象的本质及核心(是什么?

如何理解?)

政治现象的本质:政治的真谛就是分配和协调社会利益

政治的本质就是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一定社会和社会集团的利益。简言之,政治的真谛就是分配和协调社会利益。政治现象的核心:国家权力

所谓国家权力,是指国家这一暴力机器所特有的具有强制性、主权性、全局性、权威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政治主体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和保障,掌握了这种力量,就可以建立自己对整个社会的统治。因此,国家权力必然成为政治主体的核心和内容,一切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都是围绕国家权力而展开的。正如列宁所说:国家政权“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2、政治、政治主体的定义

政治:政治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进行的活动和产生的关系。

政治主体:所谓政治主体就是政治活动的从事者和政治关系的承担者。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4、阶级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在马克思

主义政治学研究中的作用、要求。阶级分析法:指在政治研究中,用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分析考察政治现象的方法。

作用:阶级分析法士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要求:在政治研究中,要从研究和分析社会各阶级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入手,分析说明政治现象,揭示政治的本质。

5、政治关系的含义、本质、特征;政

治关系的结构(三个基本的关系链

条)及其决定因素。

含义:政治关系是指政治主体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要求,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的总称。

本质:利益关系

特征:1.历史性、2.具体性、3.客观性、4.复杂性、5.变动性

政治关系的结构(三个基本关系链条)第一个链条: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一个

民族国家)内,不同政治主体之间的关

第二个链条:每一个政治主体内不同阶

层、不同群体、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以

及这些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第三个链条: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作为

独立政治主体与其他政治共同体(其他

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通常所说的国

际关系。

决定因素:每一政治关系链条中各政治

主体之间或各部分之间,也存在着内在

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则是由政治主体

或一个政治主体中的不同部分的地位不

同决定的,最终是由该政治共同体的社

会结构决定的。

6、我国当前政治关系的特点、处理这

些政治关系的主要原则和政策?

(考试重点)

特点:一、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政治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着工人阶级,农民阶

级,知识分子阶层和伴随改革开放而逐

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

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

企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

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

员等6个方面人员)

原则: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政党关系,一般都有两个以上,这些政

党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他们所代表的群体

之间的利益关系。

原则: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

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

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

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

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

职务。

民族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除汉族外,还有55个民族。社会主义民

族关系中也存在矛盾和问题

原则: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

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

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

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德积极作

社会主义国家还存在个人、集体和国家

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

础上的具体利益关系

原则: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集体利

益高于个人利益,即提倡奉献精神,又

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在保障社会整体利

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

利益的结合

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间和国际政治

组织间的国际关系

原则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

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

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

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

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

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

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

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

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

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

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

球家园。

7、国际关系的本质、类型、决定因素。

本质:阶级性,民族性

类型,决定因素:

1、合作关系,利益的共同性

2、冲突关系,利益的对立

3、竞争关系,各国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

目标,努力发展自身的政治经济力量,

而不直接涉及他国的利益和目标,这种

状态也称和平共处

8、政治制度的特点、功能、政治制度

差异的决定因素。

特点和功能:

1.从任务上看,政治制度所要承担的任

务是具体落实统治阶级政治权力的归

属、控制、分配、调节和使用。政治制

度是政治权力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和载

体,只有通过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才能

体现出来

2.从地位上看,政治制度是上层建筑的

核心部分。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单

又犯规来维护经济基础,维护经济制度

和整个社会制度

3.从作用上看,政治制度是国家机器运

转的框架和轴承,没有政治制度这个物

质形体,统治阶级就无法进行统治和管

4.从形式上看,政治制度具有合法的强

制性,即一般都是用宪法、法律的形式

固定袭来,必须按照执行,否则就要受

到制裁。

政治制度差异的决定因素:

1.经济基础性质不同的影响

2.阶级力量对比因素的影响

3.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

4.国家经济结构因素的影响

5.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

9、评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理论基础和

原则(尤其是分权和制衡原则和法

治原则)。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理论基础和原则:

1.“主权在民”原则

2.“代议制”原则

3.分权与制衡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组织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含义,是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行使三权的国家机构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分权是为了制衡,制衡就是要分权。

4.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的一种原则,这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运用过程中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原则,是国际机构依法活动的一项原则,是资产阶级统治的重要手段,法治也是人类进步的优秀文化成果。

5.人权原则。人权泛指按其本质应该平等享有的权力

10、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和原则。

理论基础和原则:

1.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

2.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学说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原则

3.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

4.实行民主共和制和人民代表制的原则

5.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

6.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11、国家的概念、本质、职能。

国家的概念:(1)国家是统治阶级借以进行阶级统治的组织(2)国家是一部机器,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组成的一个机关体系

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职能:指国家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12、君主制的类型与共和制的类型及其

主要区别。

君主制:1.专制君主制2.立宪君主制

共和制:1.议会共和制2.总统共和制 3.

人民代表大会制

主要区别:

君主制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为国

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

形式地执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

式。

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元首都是

由选举产生并由一定任期的国家管理形

式。

13、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及决定

因素。

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的国家,

民族区域制度和“一国两制”做为单一

制的补充形式

决定因素:1.马克思主义原则上主张社

会主义国家应采取单一制。

2.中国有这实行单一制的悠久历史,这

一历史传统为当今中国实行单一制提供

了体制、技术和心理上的动力和支持。

3.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人口分布的

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实行单一制有

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14、如何评价西方两党制及多党制。

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方法来分析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

1.资产阶级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与封建专

制和资产阶级法西斯专政相比是历史的

一大进步,这种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资产阶

级经济政治统治的需要。

2.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共同遵循的原

则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

3.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采用的策略和方

法(1)竭力渲染其分歧,似乎两党中总

有一个党史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说

话,使他们相信可以在现行制度内实现

自己的要求(2)对工人阶级上次进行收

买(3)两党中德政客直接混入工人组织

或社会主义团体,篡夺领导权。

4.从本质上说,两党制或多党制是资产

阶级统治的精巧工具,是资产阶级政党

分赃制。

毛泽东说:“所谓两党制不过是维护资产

阶级专政的一种方法,他绝对不能保障

劳动人民的自由权利”

1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

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处

于执政地位“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

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

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

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完善这一制度,是我国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这一制度,

既保证了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

导,又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现代化建

设中德作用,从而发挥共产党领导的优

势,发挥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的优势,

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

优势,发挥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优势。

实行这一制度,“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

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

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我国

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就在这里,同国外

一党制和多党制的根本区别也在这里”

16、政治社团的含义、特征、作用。

政治社团的定义:利益要求基本相同的

社会成员,为了实现特定的利益目标而

有组织的参与或影响政治过程和公共政

策的社会团体

政治社团的特征:

1.政治社团的基础是社团成员相对具

体和特定的共同利益

2.政治社团的组织形态相对宽松,具

有松散性

3.政治社团成员具有群众性

4.政治社团实现利益要求的手段具有

明显的政治性

政治社团的作用:

1.利益表达作用

2.政治社会化作用

3.政治参与作用

4.利益调节和平衡的作用

5.社会和政治安全阀的作用

17、政治权力的含义、本质、特征、基

础、功能。

政治权力的含义:政治权力是在阶级社

会里,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经

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和维

护自身的利益和原则,凭借国家这种物

质的强制力,对其他阶级或者个人进行

控制和制约的能力。

政治权力的本质:体现的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政治权力的特征:(1-5政治权力与其他权力的共同性,6-10政治权力的特殊性)

1.相关性

2.工具性

3.价值性

4.资格性

5.不确定性

6.不对称性

7.积极性

8.强制性

9.公共性

10.反抗性

10.动态性

政治权力的基础:指政治权力主体获取和维护权力的条件和前提

政治权力的功能:

1.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资源进行强制性分配的功能

2.政治权力具有社会纽带和粘合剂的功能

3.政治权力具有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功能

4.政治权力还具有管理社会的功能

18、政治权力产生的前提条件、运行原

则。

1.政治权力产生的前提条件:根源于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生活,正是这种社会性和社会生活形成的横向、纵向关系,成为政治权力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2.社会成员利益的分裂和阶级的产生。由此可见,政治权力不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表现,因而,政治权力也不会事永恒的,随着阶级的消灭,其政治性质就会失去,真正恢复为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力的运行原则:

1.政治权力的适度原则

2.政治权力运行的层级原则

3.政治权力运行的时效原则

4.政治权力运行的法制原则

5.政治权力运行的责任原则

19、对政治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制约方

式。

对政治权力制约的必要性:政治权力有两重性,既有重要作用,又有弊端,即一旦掌握,当权者极易利用政治权力的

价值性谋取私利,结合实际情况,可以

得出结论政治权力的垄断和滥用,不是

由某一种原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原则

造成的,既有人性的缺陷,又有权力的

弊端;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

因,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的原因,

因此,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制约权力

制约方式:目前,各国根本本国的具体

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制约,概括

起来,主要有两种:

1.分权制衡方式

2.民主集中方式

20、政治权利的含义、特征。

政治权利的含义:指各个国家的公民根

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的权利

政治权利的特征:

1.政治权利是一个历史范畴

2.各国国情不同,政治权利在各国实现

的性质和程度也不同

3.政治权利不同于公民享有的经济、文

化、社会权力,也不同于政党、社团成

员在其组织中享有的权利。

4.公民的政治权利与公民应尽的义务是

统一不可分的。

5.政治权利的性质是由政治权力的性质

所决定的

6.政治权利对公民政治活动具有规定性

21、人权的含义、人权原则评述。(没找

到答案)

人权的含义: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

权的对待。

人权的实践原则:

不损害他人正当权益的自由和平等。

损害他人正当权益的人权不是真正

的人权,是伪人权。

22、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参与、

政治斗争的含义、特征。

政治统治含义:是对某些政治活动共同

本质的概括。它是指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的阶级或阶层,为了维护经济上的统治

地位和优势、政治上的权力,而凭借国

家暴力机器,强制性地对在根本利益上

与之相对抗的阶级、势力或分子,推行

其意志的活动

政治统治活动的特征:1.阶级性 2.强制

性 3.合法性

政治管理的含义: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

1.从广义上理解,政治管理是指国家政

权体系对社会各方面的管理,也就是说,

凡属政府负责和进行的管理都属于政治

管理

2.从狭义上理解,可以把政治管理理解

为国家政权体系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协调

和控制

政治管理还有更狭义的理解,它不包括

国家机关之间的互动活动和关系,而是

仅指政府对人民群众政治生活的协调与

控制,政治学重点是从这一角度研究政

治管理。

政治管理的特征:

1.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即政治管理

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社会性,二者统

一在统一政治管理活动中

2.权威性

3.具体性

4.广泛性

5.单向性

6.程序性

政治参与的含义:可以从冠以和狭义两

个角度来理解

广义的政治参与,指社会成员以多种形

式、不同性质地参与政治的言论和行动

狭义的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以合法方式

参与政治的言论和行动

政治参与的特征:

从政治学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

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

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

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

和责任关系。

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

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

包括非法的行为。

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

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

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政治斗争的含义:指对立的阶级之间或

统治集团内部围绕争夺和维护政治权力

所进行的斗争

政治斗争的特征:

1.政治斗争的阶级性

2.政治斗争的政治性

3.政治斗争的重要性

23、政治文化的含义、特征、基本内容。

政治文化的含义:政治文化史反映全部

政治现象的文化的总和

政治文化的特征:

1.政治文化是反映一切政治现象的文化的总和

2.政治文化史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政治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广泛,但核心是思想、理论

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

1.政治思想极其核心政治意识形态

2.政治心理

3.政治评判

24、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政治社会化在政治体系中的作用:

1.政治社会化决定着社会成员政治素质的状况

2.政治社会化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3.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发展变革、更迭的一个重要条件

25、政治发展的性质、目标、动力、途

径。

政治发展的性质:

政治发展是人类社会出现阶级与国家之后,政治活动由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任何一种社会政治制度,都不过是构建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上的社会政治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必然随之发生变革,政治制度也将随之改变。

政治发展的目标:

政治发展的目标:任何一种社会政治制度,都不过是构架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上的社会政治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必然随之发生变革,政治制度也将随之改变。因此,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所经历的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结构,都不是永恒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而言,资本主义社会史人类社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发展的最完善,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最后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制度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它既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也是人类社会所要经历的最后一种政治形态。其最终目标,通过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政治发展的动力:

1.超凡领袖

2.政党推动

3.军队参政

4.技术型权威治国

5.“中产阶级”论

6.“政治意识的现代化”

政治发展的途径: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这两种形式是各国政治发展的根本途径2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内容、

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

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在这样的完善中,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被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创造稳定的大的政治局面,又维持了生动活泼,富有活力的政治局面;既保证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又进一步的贴近了国情,贴近了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本,又在中国特色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中国化。为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为文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指明方向!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百度)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1. 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根本的和基本的

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

要内容

2. 必须不断加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的建设;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认真搞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

革,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

素质的专业化刑侦管理队伍,逐步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3. 加强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深华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学原理主要概念

政治学原理主要概念 1、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对这一概念做如下解释: ①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②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③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政治博弈 ?政治学 2、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的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对此概念应作如下解释: ①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 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a.权力的主体只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权力主体主要指国家, 即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政府。 b.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人。权力客体与权力主体的关 系是相对的。 c.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强制力。 ②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③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所述,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有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政治权力的类型:①强制性权力②功利性权力 ?③操纵性权力④人格型权力 ?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政治权力的基础:①武力②财富③技能④动机⑤知识⑥制度基础 ?政治权力的分配 3、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历史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理解政治文化有一下几方面: ①政治文化主要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②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③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④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 ?政治文化的内容:①政治认知性成分②政治情感性成分 ?③政治评价性成分 ?政治文化的类型:①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 ②狭隘型文化、顺从性文化和参与型文化 ?社会资本是新型的政治文化 4、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任和规范,简单地说,社会资本是在社会或其特定的群体中,成员之间的普及信任的程度。社会资本理论(美·普特南)是针对集体行动的困境提出来的。 ?政治文化的功能: ①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 ②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精简版)

政治学原理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说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主要区别 答:1)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辩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显示政治作出评价,并试图探求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2)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2.什么是政治参与?列举现代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答: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常见的方式有:1、政治投票。2、政治选举。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5、政治接触之。6、政治冷漠。 3.说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政治观的差异 答: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模式。 1、对人性的看法 理想主义:人性本善,至少可以通过修养达到善 现实主义:人性本恶,人有权欲,本性难改 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 理想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调和,主张在道义和民主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 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与利益为轴心 3、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的看法 理想主义:极为看重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视之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 现实主义: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就名存实亡 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 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世界报以盲目乐观态度 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当面对争斗的现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 5、对未来的看法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 现实主义:未来受到人的利己主义的支配,实现世界和平的目标路途坎坷 理想主义重要特点之一是从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角度看待一切。反映在世界政治中,理想主义从道德价值和合法规则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政治的行为标准,在对世界事务做出道德评价的基础上,致力研究国际政治体系中各国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它以人类必将走向大同,世界必将走向和平的信念为前提,强调全球利益和国际合作。由于它对世界政治的看法并非建立在现实经验的分析之上,所以,也将被现实主义视为空想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是最古老的国际政治理论,强调全力政治和国家利益。它将其全部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国家是国际和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是一个拥有主权的自治实体。而且,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现代国家的产生,更使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简要概括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整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5.概括说明政党的主要功能 答: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6.什么是联邦制?说明联邦制的主要特点 答:联邦制国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组成。联邦制国家的特点在于: (1)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4)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 7.简要说明政治文化对于政治体系的作用 答: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 8.什么是政党制度?举例说明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主要政党制度类型 答: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类型: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两党制。(2)多党制(3)一党制。 2、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二、选择题 51、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 ABD) A、欧洲共同体 B、独联体 C、俄罗斯联邦 D、东南亚国家联盟 52、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B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 B、监督 C、法治 D、选举 53、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BCD)体现了法治原则。 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4、马克思主义认为( A)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55、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ACD)。 A、苏维埃政权形式 B、委员会政权形式 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5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 AD)的产物。 A、私有制 B、社会契约 C、社会共同体 D、分工 57、( C )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8、( D )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问题。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法制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59、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 A)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A、汉密尔顿 B、华盛顿 C、杰斐逊 D、潘恩 60、( B )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A、杰斐逊 B、潘恩 C、汉密尔顿 D、华盛顿 61、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 AD)为特点。 A、制度化 B、平等性 C、组织化 D、独立性 6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 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精英民主 D、议会民主 6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 D)。 A、第一国际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64、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C )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6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66、( A D )是多党制的典型。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67、作为社会(或市民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 C D)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观以()为蓝本,把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 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 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党 C.党 D.工党 6、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8、()是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质询权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治学原理简答题

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1)普遍选举原则;(2)平等选举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 的“王道”和“霸道”。(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 善治的精神是什么?(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1) 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2) 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1)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权利 2、国家 3、政治权力 4、政党 5、政治文化 6、两党制 7、政治统治 8、联邦制 9、政治管理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 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 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 国家 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 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 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7、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8、联邦制国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或行政区域通过政治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联邦制国家的具体特点如下: (1)国家具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且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各联邦成员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在对外关系中,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1.试卷号码:2208; 2.资料整理于2020年3月19日,涵盖了2008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 答:(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竟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2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 二是妥协精神; 三是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20.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答: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第二,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第三,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21.政府组织机构具有哪些特性? 答:(1)阶级性;(2)实体性;(3)严密组织性;(4)特定的职能性。 22.政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是什么? 答:(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任何社会的政治体系都有着其特定的政治取向模式,这就是政治文化;(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既然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取向,那么,它必然会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是政治发展的先导力量。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1.从政治学的角度讲什么是权力?如何理解这-含义? 答:(1)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呀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这含义: 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 1

名词解释政治学原理

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 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主义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求,一般认为人们的需求构成了利益的心理基础。 4、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 制的关系。 5、政治权利: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 权利。 6、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 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法治原则: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核心内容是 依法组织和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8、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9、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 家管理形式。 10、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 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1、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由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 10、议会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和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11、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和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不信任,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12、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时机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者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3、两院制: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14、政治社团组织:政治社团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15、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6、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17、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合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 18、两党制:是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19、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脚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0、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1、政治共识:是指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22、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主义观念来判断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22、政治革命:是以阶级为主体以暴力为特征的对旧的政治秩序的根本颠覆。一方面是政治秩序的根本变革,另一方面就是一个新的政治合法性的确立。 23、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24、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25、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26、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27、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28、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29、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

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

基本信息 试卷号:9811 作业名称:第一次作业 学生学号:17 学生:爽 第一次作业 试题总分:100 单选题 单选题:(共25道试题,每题4分) 1.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2.威权主义的政府如果政治体系腐败不堪,效率低下,无法维持政治稳定的局面,并且无法吸收新生社会力量时,则有可能发生()。 A.政变 B.政治改良 C.政治革命 D.政治改革 3.实行()的国家往往采用单名选区制。 A.一党居优制 B.两党制

D.一党制 4.()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指出:“分析旧自由主义纲领与新自由纲领之间的区别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看它们如何理解平等问题”。 A.诺齐克 B.米瑟斯 C.罗尔斯 D.哈耶克 5.美国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6.()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理论认为,就是人民统治,即所谓的“人民当家作主”。 A.自由 B.代议制

D.间接参与 8.()理论是现代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A.代议制 B.直接参与 C.精英 D.多元 9.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政治制度中, ()则是最根本的途径。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10.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A.多党制 B.两党制 C.一党居优制 D.一党制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党派属于 ()。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电大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2.( )是多党制的典型国家。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3.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民主宪政政体 D.共和政体 4.(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诺齐克 5.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6.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7.(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8.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 )。 A.地理条件 B.经济条件 C平等和福利 D.设施条件 9.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 出,国家统治=暴力十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10.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 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二、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1.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 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2.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和个人独立。 14.韩非指出,政治就是,“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政治学原理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本节概述: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治。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 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即当时的“城市国家”。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中国古代的法家,也把政治理解为对权力的追逐和运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这种观点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治学界,戴维·伊斯顿的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的观点影响尤其巨大。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根本上阐明了政治活动的实质,对于政治的含义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包含以下一些要点:

政治学原理试题14

政治学原理试题12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7分)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①国家②权力③政策④法律 2、集欧洲中世纪神权思想之大成的人是………………………………………………………………………………………() ①奥古斯丁②斯宾诺莎③托马斯·阿奎那④格老秀斯 3、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是………………………………………………………………………………………() ①雅典国家②罗马国家③德意志国家④印度国家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的矛盾…………………………………………………………………()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③和产关系与生产力④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5、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性质属于………………………………………………………………………………………………() ①民族矛盾②敌我矛盾③阶级矛盾④人民内部矛盾 6、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说的“半国家”是指……………………………………………………………………………() ①资本主义国家②社会主义国家③帝国主义国家④福利国家 7、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 ①民族大融合的观点②民族自决权原则③资产阶级利益为核心④民族同化的原则 8、从13世纪末起,欧洲大部分国家先后实行过等级君主制,其中以最为典型。…………………………………………() ①德国②西班牙③法国④葡萄牙 9、在政治体系内部,处个机构、组织的活动都要围绕进行。………………………………………………………………() ①国家机构②政党③领袖人物④利益集团 10、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国家主席和共同行使………………………………………………………………………………() ①国务院②全国人大常委会③全国政协④中央政治局 11、美国参议院议员是由………………………………………………………………………………………………………() ①总统任命②行政官员兼任③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2、党的领导的核心是……………………………………………………………………………………………………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简答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8)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简答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8) 盗传必究 一、简答题 1.法治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答:(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2分)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 (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2分) (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3分) (5)司法独立。(3分) 2.政治改革具有哪些特征? 答:(1)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3分) (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3分) (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3分) (4)政治改革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3分) 3.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1)游说;(2分) (2)决策咨询;(2分) (3)社交活动;(2分) (4)支持竞选;(2分) (5)主导舆论;(2分) (6)非常规方式包括合法的方式如司法诉讼、合法示威抗议等,以及非法的方式如政变、恐怖活动以及非法示威抗议等。(2分) 4.政治参与具有哪些特征? 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3分)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3分)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3分)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

(待分)《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卷号:7413A

《政治学原理》试题卷号:()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计分) .韩非指出,政治就是用权,“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政党和社会团体是公民进入政治体系(市场),形成政治输入的中介。 .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它对效率的强调则不局限于管理效率,同关注制度本身的效率。 .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对人民的保护两方面的内容。 二、选择题(每小题分,共计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 )社会时期。 .封建.奴隶.资本主义.原始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 )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法家.杂家.兵家.儒家 .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 )。 .城市国家的观念.城邦的理论 .世界国家论.直接民主理论 .( )技术指导文件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科学主义.经验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 )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国家.共产党.民族认同.利益 .( )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组织.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除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之外,下列( )因素影响着具体国家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具体政体的选择。 .具体的历史条件.民族构成 .政治力量的对比.经济生活方式 .当今世界,( )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法国.中国.德国.日本

政治学原理名词简答题及论述题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3重叠共识;指持有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5、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6、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7、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8、利益集团:又称为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9、比例代表制;又称比例选举制,即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 10、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1、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13、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14、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6、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7、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18、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19、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20、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21、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22、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23、宪政: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24、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25、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西方国家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政治学原理》(选择题)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BC )。 A 法治 B德治 C.礼治 D.无为而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 B )为思想核心。 A 王道 B.法自然 C.无为而治 D.非攻 4.孙中山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5.美国政治学家( B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7.1880年美国( D )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 华盛顿大学 B.康奈尔大学 C.哈佛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8.根据( 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西塞罗 C.苏哥拉底 D.亚里士多德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A )

A 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苏哥拉底 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BC.D.)。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A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经济秩序 B.阶级状况 C.政治力量分布 D.政治秩序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A.法 B.势 C.术 D.变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B.)。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 C.D.)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A.阶级分析方法 B.经济分析方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D )而展开。 A 治臣之道 B.治民之术 C.合法性 D.治国之道 17.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 D.)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A.民粹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