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终版 王亚丽)

湖北省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终版 王亚丽)
湖北省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终版 王亚丽)

分类号论文选题类型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湖北省老龄化的

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院(系)城环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年级2009

学生姓名王亚丽

学号2009210095

指导教师刘鹏程

二○一三年四月

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引言 (2)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程 (2)

1.3 研究数据与方法 (3)

2 老龄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3)

2.1 市级空间尺度的分布特征 (3)

2.2 县级空间尺度的分布特征 (6)

3 影响因素分析 (11)

3.1 出生率、死亡率的影响 (11)

3.2 人口迁移的影响 (12)

4 结论与建议 (12)

4.1 结论 (12)

4.2 建议 (13)

参考文献 (14)

附表 (15)

致谢 (16)

内容摘要:通过分析湖北省第六次、第五次、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指标,运用GIS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湖北省老龄化的分布有以下特点:1.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主要集中在鄂西山地地区;2.老龄化进程较快,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影响因素主要为出生率、死亡率下降和外来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冲击。

关键词:老年人口比重;老龄化;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Hubei Province in the sixth, fifth, fourth census data,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aged over 65 years as an indicator, using GIS spatial analysis Hubei Province aging distribution has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1.Aging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ces, mainly in western Huibei mountainous regions;2.rapid aging process as a whole at a high level.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rth rate, mortality and external migration impact on the age structure.

Key words:the proportion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g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1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湖北省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7963523人,占总人口的13.91%;15-64岁的人口为44070111人,占总人口的 77.0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204106人,占总人口的9.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96 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78个百分点。湖北省人口年龄结构综合指标已达到国际上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随着湖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条件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研究湖北省老龄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认识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社会政策以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阶段提供科学依据。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程

对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最早始于19世纪末的法国,进入工业社会后,法国人口生育率逐渐下降,成为西欧国家中老龄化最显著的国家。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如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等方面,在生物学、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二三十年来,美洲、欧洲和日本研究的重点是关于老年住宅、老年人生活环境、老年福利设施建设、无障碍设计的规范以及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人法的制定等方面,在建筑学、规划学和法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地理学方面的研究以美国学者为代表,重点研究了老年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提出了美国的老年人口明显集中于都会区的核心区及偏远的乡村聚落,形成典型的“退休中心”;利用洛伦兹曲线及基尼指数,对美国巴尔的摩、费城和匹兹堡3座城市进行了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的定量分析,发现老年人口数较少的费城和巴尔的摩,老年人口趋于集中分布,而老年人口数较多的匹兹堡,老年人口趋于分散分布;还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对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的迁移、都市化和郊区化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而我国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邬沧萍、徐勤( 1990) 认为我国20 世纪90 年代之前限制大城市发展和城市人口政策的有效实施,造成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翟振武

( 1996) 在我国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进程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城市化应对老龄化的战略思维,在保证人口政策稳定的前提下,重点论证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劳动力流动对人口老龄化具有“削峰填谷”作用的思路。曾毅( 2001) 认为从生育水平上看,虽然农村高于城镇、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但是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大规模由农村向城镇、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导致21 世纪初期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部分欠发达地区高于沿海发达地区。姚静、李爽( 2000) 通过对1991 ~ 1995 年各省、区、市人口老龄化指标的聚类分析,将全部地区划分为6 类且不同类别间差异显著,所得结论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分布,整体上经济发达地区老龄化水平高。于蜀、陈扬乐( 2000) 利用老龄年龄集中率和地理集中率两种指标,对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区域人口老龄化速度与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变化进行度量,发现我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过程在时间起始上不同步,老龄化水平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区域格局明显,呈现出多样性特征。袁俊、吴殿廷、吴铮争( 2007) 认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普遍存在且区域差异明显,农村老龄人口在我国东部和南部集聚,并有向中部扩散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近似环形的农村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李秀丽、王良健( 2008) 运用方差分解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及省际间的人口老龄化差异进行定量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区域间分布不均衡,由东到西依次下降。区际间以及东部地区省际差异有缩小的态势,但整体省际间差异却在拉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省际差异。

1.3 研究数据与方法

本文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先采用湖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市级区划为基本地域单位,对湖北省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和老龄化程度的空间差异进行描述分析;在小的空间尺度上,基于第四次、第五次湖北省分县市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以区县为基本地域单位,利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处理,以老年人口所在比重为指标,直观表现湖北省1990、2000年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2 老龄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2.1 市级空间尺度的分布特征

2.1.1 各市级地域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量相差较大

以市域老年人数量占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比重为指标,发现武汉市、黄冈市、荆

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均超过10%,分别为15.28%、11.65%、10.82%。说明全省大约百分之四十的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武汉市、黄冈市、荆州市这几个面积较大的城市。宜昌市、襄阳市、孝感市等城市的老年人口占全省老年人口的比例约在8%以上,也可算是老年人口分布比较密集的城市类型。

将湖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市级地域老年人口密度与总人口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性系数为0.93915085,地区的老年人口密度与该地区的总人口密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即地区的总人口密度越大,则老年人口的密度越大。

图1 湖北省各市级地域65岁以上人口占全省老年人口比重的区域差异

表1 湖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市级地域老年人口所占全省老年人口比重

市级地域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市级地域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市级地域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武汉市15.28% 荆门市 4.81% 恩施自治州 6.92%

黄石市 3.64% 孝感市8.35% 仙桃市 2.36%

十堰市 5.48% 荆州市10.82% 潜江市 1.70%

宜昌市8.35% 黄冈市11.65% 天门市 2.49%

襄阳市8.97% 咸宁市 3.60% 神农架林区0.18%

鄂州市 1.58% 随州市 3.81%

图2 湖北省各市级地域老年人口密度与总人口密度的数量关系

2.1.2 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从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结果来看(图3),各市级地域的老龄人口比重均超过7%,老龄化程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宜昌市、恩施自治州、仙桃市、神农架林区这四个区域的老年人口比重已达到10%以上。

图3 湖北省各市级地域老年人口比重图

表2 湖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名称

土地面积

(平方千米)

总人口数

(人)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老年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老年人口所

占比重(%)

武汉市8549.09 9785392 1145 93 8.43

黄石市4582.85 2429318 530 41 7.80 十堰市23674.41 3340843 141 12 8.54 宜昌市21227.00 4059686 191 20 10.71 襄阳市19724.41 5500307 279 24 8.49 鄂州市1593.54 1048672 658 52 7.86

孝感市12479.54 2873687 230 20 9.02

荆门市8922.72 4814542 540 49 8.71

荆州市14068.68 5691707 405 40 9.89

黄冈市17446.63 6162072 353 35 9.84

咸宁市9749.84 2462583 253 19 7.62

随州市9614.94 2162222 225 21 9.17

恩施市24061.25 3290294 137 15 10.95

仙桃市2519.83 1175085 466 49 10.44

天门市1929.51 946277 490 67 9.13

潜江市2528.35 1418913 561 35 9.37 神农架林区3215.83 76140 24 3 11.89

2.2 县级空间尺度的分布特征

2.2.1 老龄化程度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地地区

1990年,湖北省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为0.055,根据图4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等级划分为三类:0.030-0.050,老龄化程度相对低区;0.051-0.070,正常区;0.070以上,老龄化程度相对高区。老龄化程度相对低区主要有十堰市、阳新县、蒲圻市、利川市、黄石市、应城市、广水市、麻城市、浠水县、安陆市、咸宁市、宜昌市、鄂州市、郧西县、石首市、孝感市。老龄化程度相对高区主要有鹤峰县、谷城县、兴山县、秭归县、竹溪县、保康县、南漳县、钟祥市、五峰县、房县、宜城县、长阳县、当阳市、松滋市、枝江市、枝城市。2000年湖北省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为0.063,根据图5可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等级划分为:0.044-0.060,老龄化程度相对低区;

0.061-0.080,正常区;0.080以上,老龄化程度高区。老龄化程度低区主要有阳新县、红安县、蒲圻市、麻城市、黄石市、咸宁市、大冶市、通山县、鄂州市、应城市、汉川市、孝感市、石首市、云梦县、丹江口市、广水市、罗田县、利川市、潜江市。老龄化程度相对高区有宜恩县、南漳县、英山县、恩施市、竹溪县、神农架林区、鹤峰县、建始县、远安县、巴东县、枝城市、当阳市、宜昌市、松滋市、秭归县、五峰县、兴山县、枝江市、长阳县。从空间分布来看,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恩施自治州、宜昌、荆州的山地地区。

两幅图对比可以看出,2000年湖北省各县市老龄化程度较高地区的范围较1990年有了明显的扩大,虽然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仍然有宜昌县、枝城市、枝江市、五峰县、松滋市、当阳市、长阳县等几个县市,但2000年老龄化程度较高区域几乎遍布湖北省的西部,分散扩大到竹溪县、竹山县、房县及神农架林区;而老龄化程度低的地区仍然大致在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阳新县、新洲区、蒲圻市、应城市等。从地级空间尺度来看,1990年老年人口比重等值线图中鄂西南地区的比重

在0.060以上,鄂西北(除郧县、保康县、南漳县、宜城县)及鄂东北地区的比重在0.050-0.060之间,鄂中、鄂东南小部分地区则降到0.050以下;2000年老年人口比重值线图中鄂中、鄂西南地区的比例在0.070以上,鄂西北的比例在0.060-0.070之间,鄂中、鄂东北、鄂东南大部分地区则降到0.060以下。在县级空间尺度上,老年人口比重相对较高的主要是宜昌市、鹤峰县、宜昌县、枝城县、当阳市、长阳县、五峰县,它们绝大部分分布在鄂中、鄂西山地东缘地区以及西北中部的竹山县、郧县、南漳县、宜城县等。较低的有东北角的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等及东南角的阳新县、蒲圻市等。

图4 1990年湖北省各县市老年人口比重图

表3 1990年湖北省县级老龄化程度分类

老年人口比重为0.030-0.050 老年人口比重为0.050-0.060 老年人口比重为0.060以上

十堰市0.034 监利县0.051 鹤峰县0.061 阳新县0.045 蕲春县0.051 谷城县0.061 蒲圻市0.046 沙市区0.051 兴山县0.062 利川市0.046 新洲区0.051 秭归县0.062 黄石市0.047 大冶市0.051 竹溪县0.062 应城市0.047 红安县0.052 保康县0.063 浠水县0.047 潜江市0.052 南漳县0.064 罗田县0.047 大悟县0.052 钟祥市0.065 嘉鱼县0.048 通城县0.052 五峰县0.065 广水市0.048 咸丰县0.053 房县0.065 麻城市0.048 崇阳县0.053 宜城县0.066 云梦县0.048 丹江口市0.053 长阳县0.068 安陆市0.048 洪湖市0.053 宜昌县0.068 咸宁市0.048 枣阳市0.053 当阳市0.069 宜昌市0.048 郧县0.054 松滋市0.071 黄州区0.049 老河口市0.054 枝江市0.077 鄂州市0.049 京山县0.054 枝城市0.080 郧西县0.049 汉川市0.054

石首市0.050 公安县0.054

孝感市0.050 通山县0.055

来凤县 0.050 江陵县0.055

襄樊市0.055

英山县0.055

黄梅县0.056

襄阳县0.056

黄陂区0.057

武穴市0.057

荆门市0.057

远安县0.057

仙桃市0.058

武汉市0.058

恩施市0.058

沙洋县0.058

巴东县0.058

建始县0.058

神农架林区0.059

宜恩县0.059

随州市0.059

天门市0.060

竹山县

图5 2000年湖北各县市老年人口比重图

表4 2000年湖北省县级老龄化程度分类

老年人口所占比重0.044-0.060 老年人口所占比重0.060-0.070 老年人口所占比重0.070以上

阳新县0.044 天门市0.061 宜恩县0.072 红安县0.047 来风县0.061 南漳县0.072 蒲圻市0.05 蕲春县0.061 英山县0.072 麻城市0.052 仙桃市0.061 恩施市0.073 崇阳县0.052 随州市0.062 枣阳市0.073 黄石市0.052 郧县0.062 竹溪县0.074 咸宁市0.054 安陆市0.062 神农架林区0.074 黄州区0.054 京山县0.062 鹤峰县0.075 通山县0.055 黄陂区0.063 建始县0.076 襄阳县0.055 洪湖市0.063 远安县0.077 鄂州市0.056 老河口市0.063 房县0.078 大冶市0.056 襄樊市0.063 巴东县0.079 应城市0.057 江陵县0.064 竹山县0.080 浠水县0.057 武穴市0.064 枝城市0.081 汉川市0.058 十堰市0.065 当阳市0.083 嘉鱼县0.058 郧西县0.065 宜城县0.083 孝感市0.058 黄梅县0.065 谷城县0.083 新洲区0.059 咸丰县0.065 宜昌市0.085

监利县0.059 荆门市0.066 松滋市0.085

石首市0.059 公安县0.068 宜昌县0.085 云梦县0.059 武汉市0.069 秭归县0.091 沙市区0.059 钟祥市0.069 五峰县0.091 丹江口市0.060 沙洋县0.070 兴山县0.092 广水市0.060 枝江市0.092

保康县0.060 长阳县0.094

大悟县0.060

罗田县0.060

通城县0.060

利川市0.060

潜江市0.060

2.2.2 老龄化发展程度较快

图6是1990年到2000年湖北省老年人口增长等值线图,从图中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增长区:-0.005-0.005,慢增长区;0.006-0.020,正常增长区;0.021以上,快增长区。增长较慢的地区主要有天门市、仙桃市、随州市、通山县、咸宁市、蒲圻市、麻城市、红安县、汉川市、钟祥市、枝城市、保康县、大冶市。增长较快的地区主要有巴东县、谷城县、五峰县、长阳县、秭归县、兴山县、宜昌市、十堰市。从图6可以看出全省老年人口比重由不同程度的增长(除阳新县-0.001,襄阳县-0.002、保康县-0.003、红安县-0.005、崇阳县-0.001),增长较快的地区主要位于鄂西南地区。较慢的地区主要位于鄂中、鄂东南、鄂东北地区,这与图4、图5中反映出的老年人口比重较低的地区大致一致。

2000年我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31%,低于国际上通用的7%的人口老龄化判定指标。但从2003年首次突破7%开始,我省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省份行列并且逐年加快。2010年,全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20.4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为9.09%,占户籍人口8.43%,比2000年增加145.28万人,增幅达到38.73%。预测“十二五”期间,湖北省老龄人口将持续增加,到2015年,全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户籍总人口比重将达9.67%,比2010年上升1.24个百分点。[5]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多样化、传统功能弱化,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代际公平的压力加大。

图6 1990-2000湖北省各县市老年人比重变化图

3 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因素较多,包括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一般都可以通过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来实现,并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迁移率的变动。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直接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人口的迁移变化也会影响人口年龄构成,并于不同年龄人口的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变化有关。

3.1 出生率、死亡率双下降促使老龄化进程加快

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人口政策所致。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转变为“老年型”是人口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双下降是促使人口的年龄结构趋向于老龄化的因素之一,前者使年轻人口的比重下降,相对增加了老年人口比重,而后者使人口的整体寿命延长,绝对增加老年人口比重。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有人口政策、社会福利、医疗设施等因素。由于中心

城市与偏远城间存在着对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不同政策,故中心城市的生育率普遍偏低,而偏远城市的生育率高一些;而死亡率正好相反,中心城市由于有较高的医疗保障体系和措施,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较长,老年人口死亡率较低,从而导致老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图1中老年人口主要分布在武汉市、荆州市和黄冈市)。但总体来看,不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并不明显,都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年龄结构,可以看到湖北省从1990年到2010年的进入到老龄化使其的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且老龄化进程加快。

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预测,2010至2030年间我国总和生育率将维持在1.80。这期间,少年人口比重将从27.58%下降到18.04%,老年人口比重将从8.64%上升到21.93%[6]。纵向比较可以看出湖北省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速,从1990年的0.055经过20年增长达到0.091以上。

3.2 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老龄人口比重与暂住人口比重的负相关性,显示出各地区年龄结构受外来人口迁入的冲击作用。大量外来人口以中青年劳动力为主,导致了整个人口中青年比重增加,老年人口比重减少,因此人口迁移数量与老龄人口比重会呈现负相关关系[7]。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看,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设施配套程度、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等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看,鄂东南和鄂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鄂中西部,中心城市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会吸引较多的青壮年迁入,而老年人的迁入率较低,其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而偏远城市由于包含广大农村地区,农产品的低附加值,也加剧了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虽然农村出生率相对较高,但是青壮年的迁出率对年龄结构的影响远大于出生率。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湖北省各县市老龄化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鄂中西部的宜昌市、襄阳市、恩施的部分地区,且老龄化的范围从1990年到2010年这三十年间不断扩大,湖北省整体老龄化进程较快。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武汉市、黄冈市、荆州市等大城市,且一个地区的老年人口密度与其总人口密度有较高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密度较高,则这个城市的老年人口密度也较高。

导致湖北省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的下降以及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

的影响。由于国家现实行的人口政策,全国各省市的人口出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设施的建设的投入,使得死亡率下降了不少,人们也愈加长寿了。且不同城市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同,青壮年大多从偏远地区迁移到中心城市,也对一个地区的年龄结构带来了一定冲击。

4.2 建议

虽然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我国的老龄化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不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属于“未富先老”[10],所以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很薄弱。国家建设发展了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并没有惠及到老年群体里的每一个人,就算是有保障的也是低水平的保障。随着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农村留下了许多空巢老人,且农村生活水平较低,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养老金或者医疗保险。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老年人的意愿、身体状况和工作性质,适当延长退休时间以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传统的养老方式就是家庭养老,简单的来说就是子女赡养。我们都知道,由于中国人口政策的实行,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将要面临同时赡养四位老人的事实。这样“四二一”的家庭结构问必然使得日后家庭养老的负担越来越重。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应该朝鼓励普遍二胎的方向发展,尊重人权,男女平等。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湖北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2]湖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湖北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3]湖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湖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张纯,北京市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城市发展研究[J].2007,14(2):56-61

[5]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统计[R].2011.

[6]姜向群,计划生育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老年问题[J].1996,人口研究,1(6):58-59

[7]姚静、李爽,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J].2000,人文地理, 15( 5) : 24- 29.

[8]林琳、马飞,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及趋势[J].2007,地理研究,26(5):143-1054.

[9]赵儒煜、刘畅、张锋,中国人口老龄化区域溢出与分布差异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J].人口研究,2012,36(2):71-81.

[10]邬沧萍,重新审视我国人口未富先老的命题[N],光明日报,2007-8-27.

附表:

湖北省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名称四普五普变化率

武汉市0.058 0.069 0.011 黄陂区0.057 0.063 0.006 新洲区0.051 0.059 0.007 黄石市0.047 0.052 0.006 阳新县0.045 0.044 -0.001 大冶市0.051 0.056 0.005 十堰市0.034 0.065 0.030

郧县0.054 0.062 0.008 郧西县0.049 0.065 0.015 竹山县0.060 0.080 0.020 竹溪县0.062 0.074 0.011

房县0.065 0.078 0.013 丹江口市0.053 0.060 0.007 宜昌市0.048 0.085 0.037 宜昌县0.068 0.085 0.017 远安县0.057 0.077 0.020 兴山县0.062 0.092 0.030 秭归县0.062 0.091 0.029 长阳县0.068 0.094 0.026 五峰县0.065 0.091 0.026 枝城市0.080 0.081 0.001 当阳市0.069 0.083 0.013 枝江市0.077 0.092 0.015 襄樊市0.055 0.063 0.007 襄阳县0.056 0.055 -0.002 宜城县0.066 0.083 0.017 南漳县0.064 0.072 0.008 谷城县0.061 0.083 0.022 保康县0.063 0.060 -0.003 老河口市0.054 0.063 0.009 枣阳市0.053 0.073 0.020 鄂州市0.049 0.056 0.007 荆门市0.057 0.066 0.009 京山县0.054 0.062 0.008 沙洋县0.058 0.070 0.012 孝感市0.050 0.058 0.008 大悟县0.052 0.060 0.008 云梦县0.048 0.059 0.011 应城市0.047 0.057 0.009 安陆市0.048 0.062 0.014 汉川市0.054 0.058 0.003 沙市区0.051 0.059 0.008 公安县0.054 0.068 0.014 监利县0.051 0.059 0.008 江陵县0.055 0.064 0.009 石首市0.050 0.059 0.009 洪湖市0.053 0.063 0.010 松滋市0.071 0.085 0.014 黄州区0.049 0.054 0.005 红安县0.052 0.047 -0.005 罗田县0.047 0.060 0.013 英山县0.055 0.072 0.017 浠水县0.047 0.057 0.010 蕲春县0.051 0.061 0.010

黄梅县0.056 0.065 0.009 麻城市0.048 0.052 0.004 武穴市0.057 0.064 0.007 咸宁市0.048 0.054 0.005 蒲圻市0.046 0.05 0.004 嘉鱼县0.048 0.058 0.010 通城县0.052 0.060 0.008 崇阳县0.053 0.052 -0.001 通山县0.055 0.055 0.000 随州市0.059 0.062 0.003 广水市0.048 0.060 0.012 恩施市0.058 0.073 0.015 利川市0.046 0.060 0.014 建始县0.058 0.076 0.018 巴东县0.058 0.079 0.021 宜恩县0.059 0.072 0.013 咸丰县0.053 0.065 0.012 来风县0.050 0.061 0.010 鹤峰县0.061 0.075 0.014 仙桃市0.058 0.061 0.004 潜江市0.052 0.060 0.009 天门市0.060 0.061 0.001 神农架林区0.059 0.074 0.015

致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刘鹏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谨的治学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激励着我。感谢导师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制图方面给出的指导帮助。同时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任课老师对我的教导以及同学在此期间给我的帮助和支持。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 姓名:付杰俐学号:20085111128 班级:08级临床4班 【摘要】本文结合人口老龄化的全球背景,详细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老龄化的一系列相关因素,及由此而带来的主要卫生问题。同时,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近几年来医疗改革特别是对基层卫生服务所产生的影响作出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卫生工作的思路和对策。【Abstract】With global background of aging population,the main feature of aging population,its in 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subsequent health problems in China were analyzed.At the Same time,present condition of population aging,Combining medical reform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for grassroots health services, The influence of the made simple analysis and developing tendency and the strategy for health were provided.【关键词】老年医学;卫生保健提供;社区卫生服务 【Key words】Geriatrics;Delivery of health care;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医疗与卫生保障等诸多方面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国内外人口老龄化的流行现状及其带来的卫生问题和相关对策做一阐述。 1 国内外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000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6亿(占总人口的9.8%),2005年上升到8.2亿(占总人口的13.79%),预测2025年可达10亿,2050年则将上升到20亿,在总人口比重达21.28%。全球老年人口正以每年2.4%~3%的速度增长【1】,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老龄化。全球老年人口以亚洲及欧洲居多,分别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3%和25%。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意大利和希腊,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4%。老龄化程度最低的国家为科威特、赞比亚和乌干达,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有专家分析【2】,目前高龄老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1%,到2050年将提高到19%。 1.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四大特点 1.1.1老年人口绝对数大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占全球总数的22%。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到2040年将达3.8亿,每4个人中就有1 个老年人。部分省市老龄化的现状甚为严重,上海市2003年60岁及以上人口高达254.67万,占总人口的18.9%,居全国之首【3】。 1.1.2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专家【4】分析指出,以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0%增到20%所需时间计算,法国为125年,瑞典为85年,美国为60年,日本为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养老问题及其对策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养老问题及其对策 汤兆云 摘要: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例的快速提高,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已越来越不堪重负,主要表现为:社会养老保险金支出的数额增大;社会养老保险金收缴困难;社会养老保险金管理制度不善,且增值困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对策:出台社会保障法,征收社会养老保险税;调整各级财政的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险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探索投资渠道,增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能力;提高退休年龄,降低老年人口赡养率,减轻养老金发放的压力。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养老保险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趋势 按照人口转变理论,人口再生产必然经历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类型转变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类型,再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类型。这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由简单型转变为扩大型,扩大再生产又由外延变为内涵型这一客观趋势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数十年严格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调控,我国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反映妇女平均生育水平的总和生育率1970年为5.81,1990年为2.31,1999年更下降到更替水平2.1以下,目前为1.8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1990年代中期的水平。这种变化趋势直接导致了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其绝对数量不断增多。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41、3.56、4.91、5.57和6.96;1953~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5%(其中1953~1964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01%,1964~1982年为2.7%,1982~1990年为2.8%,1990~2000年为2.4%)。200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是1953年的3.3倍,同期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增加了6.5倍。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 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 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并正在以年均高于3%的速度增长,2051年将达4.37亿最大值。与“五普”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国务院新闻办,2006)这说明我国老年人口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提高,老龄化呈现出日益加快的趋势。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210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1960年代到1970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我国在过去20多年里,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口结构的快速转变所形成的劳动年龄人口相对丰富密切相关。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劳动力的供给形势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出,如果我国的生育率维持在1.8左右,那么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增长趋势还会维持10年左右的时间。从2011年到2016年期间将会达到高峰,其后将会转为负增长,但10亿以上规模的高峰平台将一直持续到2025年左右。因此,从劳动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的时间还会维持10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劳动力人口绝对数量将不再增长,其规模会逐渐缩小。如果劳动年龄的人口增长停止后,我国很快就会面临劳动力的数量短缺问题。 (二)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压力急速膨胀老年人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对象,事关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关系民生和国民健康素质。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将导致医疗保障资金的需求迅速膨胀。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比老年人口医疗费用的增加速度和GDP 的增加速度。2002~2013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平均每4年翻一番。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的1.23%。预计到2020年将占到1.41%,2030年将达到3.06%。同期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2倍,医疗费用将增长5倍。2050年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将占GDP的8—9%。

(三)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远远大于城镇目前和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和程度超过城镇,面临的压力也超过城镇,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镇,使农村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我国流动人口的80%以上来自农村,80%以上是劳动年龄人口,但这部分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又来到了城镇,凸显了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加大了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的难度。 家庭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农村过快增长的老龄化问题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除比较完善的“五保”供养制度外,养老保险、低保、计划生育户奖励扶助、新型合作医疗等制度建设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缓慢,难以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与城镇老年人形成巨大反差,这是当前社会不公的重要方面。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调整建议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对我们国家的老龄化问题进行治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进而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经济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扩大就业基地、人口红利最大化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因为严峻的就业环境,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虽然现在已经经过了那场下岗的风潮,但其中的一些人可能仍旧处于失业之中,甚至还会有一些永久被劳动力市场所拒绝的劳动力年龄人口。他们或许因为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但这只是人口数量带来的经济负担中的一小部分。因此,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 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法规类别】计划生育管理 【发文字号】鄂发[2007]25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中共湖北省委 【发布日期】2007.12.29 【实施日期】2007.12.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 决定 (鄂发〔2007〕25号2007年12月29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我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必须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全省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

定带来隐患;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面临较大压力。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小康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和谐湖北建设,必须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为此,必须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坚持不懈地做好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二、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2、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主要目标。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抓紧抓好。到“十一五”期末,全省人口总量要控制在6215万人以内,到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6500万人左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7以内。 3、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加强部门配合,决不能放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的氛围,引导群众遵纪守法,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4、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违法生育的当事人,除按政策、法规和党纪政纪处理外,三年内不得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已经当选的,按法定程序取消或罢免其资格。对违反政策规定超计划生育的党员干部,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从严处理,对其所在单位当年在各类评先时“一票否决”。对违法生育的当事人,一律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人民法院要积极支持人口计生部门,依法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

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影响及对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未来趋势 根据我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2%。根据人口学专家预测,21世纪我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按照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从2001年至2100年的100年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重度老龄化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2001~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时期。 这一时期,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我国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过%,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过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 第二时期(2021~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时期。 这一时期,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开始进入老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2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亿人,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地。到2026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达

到30%以上,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达亿人,占总人口数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第三时期(2051~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时期。 2051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亿人,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时期,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人,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的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 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总量为世界之最。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占亚洲老年人口的50%。联合国预测,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将一直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0%;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解决好我国老年人口问题,对亚洲和世界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从1980至1999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结构的转变,与世界发达国家比,速度十分惊人。而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学认为,60~69岁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我国高龄老年人口以每年%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已从1990年的800万人增长到目前的1300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2780万人。高龄人

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的选择与分析

2010年8月第24卷第4期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 Shandong Institute o f Bus i ness and T echno l og y A ug .2010V o.l 24 N o .4 社会保障研究 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的选择与分析 [收稿日期]201006 01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09J K086) [作者简介]何建宁,1971年生,女,天津人,西安财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电子信箱)jiashu w ei 168@https://www.360docs.net/doc/891847213.html, 。 何建宁 (西安财经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西安710061) [摘 要]通过筛选和分析影响我国走向人口老龄化的各种因素,对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概括。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最直接因素,其中出生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社会公共健康、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延长了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抑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功能。经济生活水平与人口结构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最大,现时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即人口惯性)的影响。[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出生率;死亡率;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56(2010)04009305 一、引言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 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以及与此相伴而生的社会经济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老龄化与生育政策的关系、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养老保障与养老保险、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特殊老年群体养老、积极应对老龄化等领域[1] 。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建立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措施的研究基础。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最直接因素[2] ,其中出生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 决定因素[3] 。对于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根本原因,西方人口转变理论率先从宏观和微观上做了阐释。美国学者诺特斯坦(F.W.N oteste i n )认为决定生育率转变的根本因素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伊斯特林(R.A.E asterli n )强调公共健康的改进、普通教育的提高、城市化、新产品的引入和家庭计划服务(R.A.Easterlin ,1985)是影响 生育率转变的5个基本变量。他们的理论无疑是人口学研究的一大进步,但却对今天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缺乏解释力。 国内学者在上世纪就建立了人口老龄化评价指标,但只是通过单项指标(老年人口比例)或综合指标(老年人口比例、少年人口比例、老少比与人口年龄中位数这4个指标)来评价或综合判断人口老龄化程度 [4] ,而未对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 素做更进一步的阐释。也有学者从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入手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但多是对某一特殊地区、群体或特殊现象进行研究,不够系统 全面。本文在借鉴文献[5-7] 的基础上,筛选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系统全面地分析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我国走向人口老龄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的筛选与分析 考虑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根据综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并借鉴国内外相 93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学号:12604136 姓名:李鹏华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现象。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必然现象。人口老龄化和老龄问题,将是中国未来几十年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结构的变化将给中国社会带来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老龄化问题,城乡老年人口状况,影响,解决措施 正文: 所谓人口老龄化, 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 岁或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别超过10%和7%, 即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 全世界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 亿, 有60 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口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中国虽然依然是世界人口大国,但其实也已经加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存在人口危机。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拿出必要的措施已势在必行。 当今社会,城市中老年人口保障相对较好,可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大量老年人生活得不到保障,城乡老龄人口保障的差距依然巨大。下面是城乡老年人口的一些状况: 1、老年人口基本背景情况 (1)老年人总数及城乡分布 城市老年人占26.3%,农村老年人10801万人,占73.7%;按户籍分类,非农业老年人口4019人,占27.5%,农业老年人口10619人,占72.5%。 (2)老年人性别和年龄结构 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8.9%,女性占51.1%,女性老年人略多于男性老年人。 按照年龄结构分组,全国60-64岁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的比例为30.3%,65-69岁占25.5%,70-74岁占20.6%,75-79岁占13.1%,80岁及以上占10.5%。 (3)老年人口的教育程度 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城市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占16.4%,私塾占2.4%,小学占34.1%,初中占23.9%,高中(中专)占15.9%,大专以上占7.3%;农村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占51.4%,私塾占4.1%,小学占34.7%,初中占8.3%,高中(中专)占1.3%,大专以上占0.2%。农村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市。 2、老年人收支情况 (1)老年人领取退休金(养老金)的比率 城市老年人为78.0%,农村为4.8%。城市享受退休(养老)金的老年人平均月退休金为990元;农村684元。 (2)老年人平均年收入和支出情况 城市老年人平均年收入为11963元,支出为10028元,其中由自己承担的医药费平均885元;农村老年人平均年现金收入为2722元,支出为2691元,其中由自己承担的医药费平均287元。 3、老年人医疗保障状况 (2)医疗保障覆盖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问题

作者简介:王香香(1993),女,汉族,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问题 王香香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 摘要:我国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后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需求随之加剧。“医养结合”模式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医疗服务模式有效结合,成为我国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而言,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做出努力加以解决,以实现我国老龄人口的健康、幸福养老。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问题 我国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和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存在互不衔接的问题。我国如何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背景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成为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议题[1]。“医养结合”作为“十三五”时期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养老服务新方向,其实现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也不能忽略现有医疗与养老服务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医养结合内涵进行分析,探析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促进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长远发展。 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若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达到7% 时,就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社会”。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的数据证明我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社会”[2]。任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的杨燕绥教授提出: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14% 时,就是深度老龄社会[3]。在已经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13 )》中指出: 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龄人口总数达到1. 94亿,占人口总数的14. 3%。所以,我国在2012年就进入了“深度老龄社会”。 二.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简称《意见》) ,“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被列为是加快发展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六大任务中其一。“医养结合”涵盖了五个方面的内容:服务主体,指服务的提供方,如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服务客体,指服务的对象,如不同健康程度的老年人;服务内容,指服务项目,如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方式,即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联合三种;管理机制,即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管理及相关政策制度,如它的管辖部门、管理方式、扶持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等。 三.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问题 (一)政府多重管理加大了政策监管落实难度 《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养老机构是民政部的审批单位,民政部是其主要管理部门,而医养结合模式的运营过程中养老结构要受到民政部门、卫生部门以及公安消防部门等多重管理,这就使得其职能分散,养老机构的扶持优惠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企业组织行为的影响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企业组织行为的影响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增长较快,而且相对超前于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这无疑将对企业组织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以管理学的角度,从管理行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人口老龄化对企业组织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企业;组织行为;组织文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1、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008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按照联合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只要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算是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早在2001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已达7。1%,老年人口达到9062万人。因此可以说,中国已于8年前步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的3。56%持续增长到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的6。96%。截止2008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2%,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8。3%,老年人口达15989万人。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相关人士称,中国正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均800万人。 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国际上开始探讨人口老龄化问题始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含意》一书,主要研究了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对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问题的研究现在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国内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学者多倾向于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既形成挑战也带来机遇,挑战大于机遇,即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经济方面说,将对劳动生产率、分配、储蓄和投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不利的影响(姜向群,2001)。 2、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从上述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一些特点。 1)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而且增长速度快。 2)我国人口老龄化整体发展趋势呈现不平衡性,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较大,城乡倒置。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 3)在我国经济发展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可谓“未富先老”。 4)劳动年龄人口高龄化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存在。 5)人口老龄化在时间上呈比较明显的累进性。 二、企业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就是利用正式群体中的组织结构与分工、权利与责任以及信息沟通等手段,调动群体内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以最大的群体合力保证目标的实现(王建新,1999)。组织行为的主体是组织与人,组织行为的核心应该是组织中人的行为。许多管理学著作把组织行为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而组织内在结构的实质也是一种“行为关系”(西蒙,1947)。组织行为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研究领域。斯蒂芬·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一书中认为:组织行为是一个具有大量普通知识的独立的技能领域,它研究组织中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

2013年湖北人口发展状况

2013年湖北人口发展状况 2013年湖北省常住人口发展呈现总量小幅增长,人口出生率进一步回升、城镇化发展更注重质量、三大区域均有增长、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减少、总抚养比上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首次突破10%、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的特征,有效的人口控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压力,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人口老龄化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凸显。 一、常住人口小幅增长,人口出生率进一步回升 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3年末,湖北常住人口为5799万人,比2012年的5779万人增加20万人,增长0.35%。全省2013年出生人口64.14万人,出生率为11.08‰,比2012年上升0.0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5.60万人,死亡率为6.15‰,比2012年上升0.0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28.5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3‰,比2012年上升0.05个千分点。从2000年到2013年,虽然湖北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保持在5‰以下,人口总量呈现持续低速增长的态势,2010年人口出生率回升到10‰以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有所回升,主要是20—29岁生育旺龄妇女人数逐年增加,生育基数增大所致。2013年湖北男性人口为2971.99万人,占总人口的51.25%;女性为2827.01万人,占总人口的48.7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13,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55下降0.42,比2012年的105.28下降0.15,人口性别结构更趋合理。湖北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一定程度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压力,有力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为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城镇化发展更注重质量,三大区域均有增长 近几年把缩小城乡差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促进城乡同繁荣、共发展,加快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来抓,全省2013年城镇化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湖北省人口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末,湖北城镇常住人口3161.03万人,占总人口的

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将出现劳动力,资本等经济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普遍关注;并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中,面临着要保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环境稳定,改革发展任务已经相当繁重的情况下,我国顺利度过人口老龄化这一阶段,解决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更为艰巨。 首先,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提升经济增长潜力。人口老龄化对国民储蓄(资本积累)、劳动力供给及技术进步的不利影响,将导致人口老龄化有碍于经济增长潜力的提升。第一,人口老龄化有降低国民储蓄率的效应。国民储蓄是投资的基础,体现的是经济增长的潜力。人口老龄化是经济中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由于老年人口是纯粹的“消费型”人口,即是不再从事职业性生产活动的人口;因此,在某一确定的养老水平下,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高,则意味着其分享产出成果的比例越高,经济产出可用于生产投资的比例相对越小。该效应对宏观实体经济的意义是:人口老龄化导致国民储蓄率下降、消费率上升,从而不利于提升资本积累水平。 人口老龄化有减少劳动力供给的效应。一定经济中劳动力数量的多少除了受人口总量的影响外,还与总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关。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则意味着非老年人口比重下降。而所谓非老年人口也就是劳动年龄人口及未成年人口,这部分人口是劳

动力供给的源泉。因此,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实际上意味着劳动力供给源泉的缩小。如果劳动参与率及人口出生率相对稳定,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必然是导致劳动力供给下降。而在当今现实经济中,人口出生率更多地是呈下降趋势,同时,提高劳动参与率也是相对复杂和困难的问题,因此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供给下降将是一种常态。 虽然人口老龄化影响技术进步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晰,但是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一些不利影响是明显存在的。首先,人口老龄化会增加经济社会资源占用,提高国民收入中的消费比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技术进步所需相关投入的增加。其次,人口老龄化必然伴随劳动力队伍平均年龄的上升,而这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一些高科技发展已呈现出明显的要求其从业人员年轻化的倾向,如在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开发、航天航空、海洋探测等一些技术密集度高、技术更新频率快、智力乃至体力工作强度大的相关技术及产业领域,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专业人员很多时候只能是年轻人。很显然,总体上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队伍平均年龄提高相伴随的情况,与科技发展对劳动力队伍年轻化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第二,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提升经济增长活力。资本、劳动及技术等是构成生产能力水平的要素,同时也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潜力。而经济需求是决定生产能力释放程度的因素,体现了经济增长的活力。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能力通常是相对稳定的,因此需求不足往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影响(DOC)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影响

目次 1人口老龄化及度量指标 (3) 2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4) 2.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 (4) 2.2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4) 2.3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5) 3.1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及发展速度快 (5) 3.2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水平先于经济发展水平 (6) 3.3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老龄化分布不平均 (6) 4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7) 4.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供给数量的影响 (7) 4.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影响 (7) 4.3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 (8) 5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9) 5.1调整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采取弹性的计划生育政策 (9) 5.2调整我国现行退休制度,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9) 5.3鼓励老年人参加劳动 (9) 5.4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和研究的投入 (10) 参考文献 (10)

【摘要】本文从我国现状出发,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它的特点,并且还阐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对我国劳动力供给产生的影响,并在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劳动力供给质量以及家庭劳动供给决策三个方面作了具体说明。最后提出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对策 1人口老龄化及度量指标 应该如何定义人口老龄化,目前尚未有统一明确的标准。根据1986年我国出版的《人口学词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由以上定义可知,人口老龄化概念有三层含义: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指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动。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占总人口的7%以上,说明该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一般将60岁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年龄值,但是近几年,也开始逐渐将65岁作为界定人口老龄化的年龄值。 通常来说,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程度指标:(l)老年人口占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又称“老年系数”):即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2)人口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人口的年龄值。(3)老少比(又称“老龄化系数”):指60岁或者65岁以上人口与0-14岁人口的比值,反映人口年龄结构中最两端的人口变动趋势。社会经济影响指标:(1)少儿人口抚养比:指的是O-14岁少儿人口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用%表示。(2)老年人口抚养比:指的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与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以%表示。(3)总人口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即少年儿童人口和老年人口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比值,以%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应该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速度指标:老年人口比例的年平均增长率、老年人口比例达到某一水平是所需花费的年数。

湖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湖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湖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统计局联合发布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人口总量——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全省常住人口为57237740人。这里常住人口的统计口径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全省户籍人口为61759720人(含户口待定)。若进行初步比较,与2000 年底公安统计的户籍人口59359897人相比,增长了2399823人,增长了4.04%。数据表明,十年来湖北省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家庭户人口—— 这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16698928户,家庭户人口为5274417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1人减少了0.35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湖北省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性别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9392920人,占总人口的51.35%;女性为27844820人,占总人口的48.6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59下降为105.56。 年龄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7963523人,占总人口的13.91%;15-64岁的人口为44070111人,占总人口的 77.0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204106人,占总人口的9.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96 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78个百分点。湖北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湖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条件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这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545634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950238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22676244人;具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06-02-24)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为了摸清中国老年人口及老龄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掌握未来中国老龄问题的基本国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预测研究,基本情况如下。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

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

人口老龄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011年第6期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据人民网和《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统计显示:到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有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这一比例将分别达到15%和18%,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呈加剧增长趋势。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是巨大的,预计2030~2050年是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那时人口红利期也将结束,同时将迎来老年人口规模的高峰,人口总抚养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率将分别保持在60%~70%、40%~50%。届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得不正视高龄、孤寡、“空巢”、病残等老人的日趋增加,以及两代人同时老化的严酷现实。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人口老龄化向社会养老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提出的严峻挑战。 据有关资料预测,未来50年内从业劳动力规模变动不明显,但是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却发生很大变化:未来15~24岁和25~44岁年龄组占总就业劳动力的比重将大幅下降。45~59岁、60~64岁和65岁以上的年龄组,就业比重大幅度增长。特别是60~64岁和65岁以上年龄组群,由6%增长到19.08%,大约5个从业人员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 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山东青岛/袁传攀 湛文倩 这种管理方式就暴露出许多局限和不足。这时,家族企业必须引进职业经理人,推行职业化管理,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赋予职业经理人一定的经营权,并建立相应的经理人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家族企业转型的必要手段。 3.明晰产权,明确权责 在家族企业中,由于领导者和管理者都是“一家人”,所以对产权往往分得不清楚,造成产权较凌乱。在企业初创期,因“一穷二白”,家庭成员不重视产权问题,尚能在一起共同奋斗,但是当企业发展壮大时,复杂的产权关系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家族企业产权制度虽然适应了企业创业初期发展的需要,但是这种制度安排无法实现现代产权制度的相互制衡。所以,家族企业只有消除血缘关系障碍,明晰产权归属,才能实现企业的规范化运行和社会化经营。 同时,还要把产权作为一种基础的激励方式,以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引领企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4.做好企业的传承接班工作 家族企业能否延续并保持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成功地解决新老领导者交替和企业传承问题。人们常说的“富不过三代”,其中就蕴涵着代际传承的不易和艰难,显现出家族企业传承背景的复杂和微妙。家庭企业的成功传承,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所有者必须做到未雨绸缪,做好“树人”工作。 从我国家族企业的现实情况看,“子承父业”是许多家族企业普遍采取的方式。如方太、格兰仕、万向等企业都采取这种方式,顺利地完成了企业交接。这种传承方式符合现阶段家族企业的实际,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是企业传承的首要选择。为此,家族企业应制定并实施“接班人培训计划”:从小对接班人进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接班人在其他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接班人到本企业基层工作→接班人进入企业高层学习→接班人到企业关键岗位工作→接班人完全接手企业,成为企业的掌控者。这是家族企业从选好接班人,有效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到他们成为优秀的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步骤。 家族企业的掌舵者要对企业进行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实行规范化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编辑 冯学恭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 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