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知识点归纳100幅名画修改中

人文素养知识点归纳100幅名画修改中
人文素养知识点归纳100幅名画修改中

人文素养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名画百幅赏析

景的再现,反映了当时绘画艺术已开始追求纵深表现。

这幅画反映了1808年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历史事件。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人们面对暴力遭遇牺牲时恐慌、惊惧、愤怒等复杂的心理状态。

7、《梅杜萨之筏》作者热里科,又译籍里科,法国画家。

这幅画是作者最后一幅作品,也是他的巅峰之作。表现了人类悲剧命运的杰作,是法国

富家浪荡公子的怀中站起来,她一脸茫然地转向观者,像是自己刚刚从某种迷失自我的状态中醒悟过来。

33、《画室》作者库尔贝,法国画家。

库尔贝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践使他成为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

34、《船上的午餐》作者雷诺阿,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七星”之一。

这幅画创作于1881年,描绘了一群印象派画家的朋友们在塞纳河边上著名的富尔内斯酒馆聚会的场景。

35、《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作者高更,法国画家。

高更打破了绘画必须临摹自然的观念,最终成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原始主义的先驱,其绘画风格对毕加索、马蒂斯以及德累斯顿的侨社均有很大影响。

这幅画作主题是对终极问题的思考—人类对命运的无知和不知所措,导致自身过着毫无目的、周而复始的生活。

36、《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作者乔治·修拉,法国画家。

这幅画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印象派作品。这幅画描写的是巴黎附近奥尼埃的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日子,游人们在阳光下聚集在河滨的树林间休息。有的散步,有的斜卧在草地上,有的在河边垂钓。前景上一大块暗绿色调表示阴影,中间夹着一块黄色调子的亮部,显现出午后的强烈的阳光,草地为黄绿色。阳光透过了树林,而投射在草地上的阴影,被色彩强调得界限分明。赤色、白色的衣服、阳伞和草地都现出一种好像散发蒸气一般的黄色。色点彼此交错呼应,给人以一种装饰地毯的效果。画上的人物也画得很可笑,一个个看不清面孔和五官,连轮廓本身也都被小圆点弄得模糊不清了,似乎所有事物都是影影绰绰的。

37、《高逸图》作者孙位,一名遇,号会稽山人,唐代画家。

这幅画图绘四位士大夫分坐在四块华美的地毯上,每人身旁各有一小童侍候,其后布置湖石和槐、柏、丛竹、芭蕉等,环境幽雅,故而宋徽宗认为是描绘古代高人逸士的“高逸图”,然并没有确指具体的人物姓名和故事情节。而据近人承各世先生考证,孙位《高逸图》中的人物,是魏晋时的“竹林七贤”。1961年南京西善桥南朝刘宋大墓中,出土了一铺“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砖印壁画,图中八位人物分左右两边对向列坐,有些人物的坐姿和手持器物与《高逸图》中的形象十分相近。

38、《父亲》作者罗中立,中国当代画家。

这幅画采用照相写实主义手法画中国的一位普通的,贫困的,苦涩的老百姓,人物的形象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老年农民形象,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象沟壑,又如车辙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带着恳切的目光,象是在缅怀过去,又象是在期待未来,让我们感受到那牛羊般的善良目光的“通视”。这幅油画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具有标志性和转折性意义的作品。

39、《塔吉克新娘》作者靳尚谊,当代中国古典写实风格油画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这幅肖像画的主人是一名塔吉克族新娘。画中新娘恰在喜悦快要形成却终不必形成笑靥之前那耐人寻味的一霎间,给人以神色端庄而略带几分羞涩之感,充满了东方的审美情趣。

40、《蒙娜丽莎》作者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和科学巨匠。

这幅肖像画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41、《自画像》作者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画家,同时也是欧洲北部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这幅画是丢勒三幅油画自画像中的最后一幅,这一年他28岁。丢勒将自己描绘得庄严、肃穆、冷静、沉着又稍带悲悯之情。

42、《吉卜赛女郎》作者哈尔斯,荷兰肖像画家。被誉为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

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66、《踏歌图》作者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南宋画家。

南宋四家:马远、李唐、刘松年、夏圭。

这幅画貌似山水画,实际却是风俗画。它的上半部描绘了仙境般的境界,下半部表现了南宋首都临安郊区农家“踏歌”的欢乐场景。完全不搭界的一雅一俗,很协调地统一在同一画面里。画家表现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

67、《神奈川冲浪》作者葛饰北斋,日本画家。作者的绘画风格不仅对浮世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事对欧洲19世纪后期的绘画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以描写当时市民生活为主的风俗画。

这幅画描绘两只木船在汹涌的波浪间颠簸着艰难而行。

68、《密德哈尼斯德村道》作者霍贝玛,荷兰画家。作者的画对19世纪风景画家以及法国巴比松画派有较大影响。

《密德哈尼斯的村道》又名《林间小道》,它被公认为是风景画中的罕见之作。这幅画作成功的展现了焦点透视的绘画技法。

69、《汉尼拔翻越过阿尔卑斯山》作者约瑟夫·马洛德·透纳,英国画家。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他的作品对印象派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这幅画描述了迦太基统帅汉尼拔试图征服意大利,他正在带领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情景。

70、《日出印象》作者克洛德莫奈,法国印象派画家。

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这幅画彪炳画史的印象派由此得名,是印象派的开山之作。画中描绘的是勒阿佛尔港口早晨的景象。

71、《鹊华秋色图》作者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朝画家。提倡师古,主张以书法入画。他的艺术主张在笔墨技法上的突破和创新,对元代乃至明清两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幅画画济洲(今山东济南)华不注山和鹊山的秋天景色。本图采用平远构图,这种风格式样的形成,被视为中国古代山水画从重视观赏性转向追求抒情性。

72、《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子子久,号太痴道人,元代画家。

元四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

这幅画描绘富春江两岸的山水景色。

73、《青卞隐居图》作者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元代画家。

这幅画上段,危峰耸立,雄奇秀拔,表现出可望不可攀的险峻之势。这幅画被董其昌认为是“天下第一”,后代画家也多被这幅画的气势和笔墨所折服。

74、《庐山高图》作者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明代画家。

75、《山水清音图》作者石涛,明朝皇室后裔,清初“四大画僧”之一。石涛在思想上,他反对泥古不化,对后世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幅画所描绘的是经过妙手剪裁后的黄山景色,石涛曾题画“余得黄山之性,不必指定其名。”在这幅画上用了他最擅长的“截取法”。

76、《云壑松阴图》作者龚贤,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字岂贤,号半山、野遗。

金陵八家:龚贤、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樊圻。

77、《溪山红树图》作者王翚,字石谷,号乌目山人、耕烟山人、清代画家。

这幅画描绘的是遍生红叶的一片秋日景色。

78、《长江万里图》作者张大千,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画家。

这幅画是一幅写画兼泼墨泼彩作品。即以笔描绘为主,也适当引入抽象性的泼墨泼彩画。作品以鸟瞰的构图方式展现了长江两岸连绵不绝的群山与浩浩浩荡荡的江水。

《长江万里图》表现了画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依依眷念之情。这是张大千晚年对山水画作出的杰出贡献。

79、《严子陵钓台》作者黄宾虹,我国近现代画家。在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坛上,黄宾虹是集传统大成的一位大师,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黄宾虹一生多著述,在金石篆刻、文字学、考古学和画史研究上都有建树,是一位学者型艺术家。

80、《听瀑图》作者傅抱石,现代画家。

这幅画刻画山雨过后,各处山泉奔泻而下,形成瀑布和激流,万泉交汇处有一茅厅,中立一白衣高士扶栏听泉观瀑。

81、《细雨漓江》作者李可染,从1954年起,李可染便从写生中寻求改造传统山水画的突破口,约20世纪60年代创造出自已的新画法新面貌,成为将中国山水画从古典形态推向现代形态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82、《转战陕北》作者石鲁,20世纪中国书画领域的革新家。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

这幅画构思独特,意境深远,用传统山水画表现了革命历史重大题材,令人耳目一新,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出了一条新路。《转战陕北》是石鲁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

83、《五牛图》作者韩滉,唐代画家。

这幅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韩滉着意刻划的五头牛各具特色,形象生动真实,可谓“曲尽其态”,天机绝妙,神彩焕发,在静的形态之中因个性的着意表现,使整个画面又有动的启示,动静有致,形象地表现出牛群散牧于山间泽畔的意境,全图不画背景,留下大片空白,为观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84、《照夜白图》作者韩幹,唐代画家。

这幅画画的是唐玄宗的一匹爱马,因浑身雪白而得名照夜白。图中“照夜白”系一木桩上,昂首嘶鸣,四蹄腾骧,似欲挣脱缰索。

85、《写生珍禽图》作者黄筌,五代著名画家(西蜀宫廷画家,先后供职前蜀、后蜀,入北宋画院。)。

这一幅中国早期花鸟画。画是给儿子黄居宝学习写生的稿本。

黄筌、黄居寀、黄居宝、徐熙为代表的两个派别,画史上所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说的就是他们绘画风格上的差异。

86、《双鸟戏兔图》作者崔白,北宋画家。

这幅画描绘的是深秋景色,土坡上霜叶飘零,树叶摇摇,衰草萧萧。两只山鸟一栖于树,一飞于天,在寒风中渣渣地鸣叫。一只出洞觅食的野兔扭着头吃惊地观望……

87、《枫鹰雉鸡图》作者李迪,南宋画家。

这幅画是南宋花鸟画中罕见的巨制。画中描绘老松树依石而立,枯枝上有一只苍鹰附身欲搏,窥视着正向草丛中奔跑的雏鸡。

88、《秋鹭芙蓉图》作者吕纪,明代画家。

这幅画描绘秋日湖边景色。画中的三只鹭鸶,一只栖息在岸边正回过头向着空中飞翔着的同伴鸣叫;而空中的一只似乎听到了叫声正盘旋而下与伙伴会合,最上方的一只仿佛也正寻着叫声紧跟而下,三只鹭鸶所连接起来的弧形曲线与柳枝弯曲的线条相对应,在画面上形

成了极其强烈的动感。

89、《出水芙蓉图》作者恽寿平,清代画家。

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画开一代画坛新风,一茎新荷从水中冲泥凌空而出,展开了盛放的花瓣,鲜红娇艳。水面上,一片凋残的半枯的荷叶以及一根落叶已尽的莲蓬,暗示着这时已经是西风漫卷的深秋时节了。

90、《小憩》作者潘天寿,我国现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

指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画法,以手指、指甲、手掌代笔,蘸水墨或颜色作画。一般而言,清代的高其佩是最早以指画闻名的画家。潘天寿可称为自高氏后最擅指墨的大家。

91、《白芍药与红果》作者卫天霖,我国现代油画家,是一位对色彩有着敏锐感觉力和表现力的大画家。

这幅画画的是铺花毯的桌面上,摆放着白的花和红的果。

92、《向日葵》作者凡高,荷兰画家。被誉为后印象派代表人物,作为表现主义的先驱,深深影响了以后的世界艺术。

这是梵高最被人熟知的一幅作品,或者说它是一组作品。在绘画艺术的漫长历史中,梵高的向日葵似乎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甚至成了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93、《静物》作者保罗塞尚,法国画家。后印象派代表人物,其作品与艺术主张对野兽派和立体派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

94、《雪竹图》作者徐熙(传),五代南唐杰出画家。

这幅画描写江南雪后严寒中的枯木竹石。构图新颖,层次丰富。作者用烘晕皴擦等法,描绘竹石覆雪的景象。石后三竿粗竹挺拔苍劲。

95、《墨梅图》作者王冕,元代画家。

《墨梅图》是王冕作品吕最疏淡的一幅。画家题诗曰:“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这不仅道出了梅花清高的神韵,而且也说出了画家创作的初衷。

96、《悬崖兰竹图》作者郑燮号板桥清代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堪称画兰竹的大家,这幅《悬崖兰竹图》是他众多作品中较奇特的一幅。

“扬州八怪”指金农、汪士慎、李鱓、郑燮、李方膺、高翔、黄慎、罗聘、边寿民、高凤翰、杨法、闵贞等为主的“扬州画派”。正统视他们为“狂”为“怪”,所以又有“扬州八怪”。(一般指前八位的称谓)。

97、《墨葡萄》作者徐渭,明代画家。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道士。明代后期的徐渭颇具革新精神,是开创水墨大写意花卉的杰出大师。

这幅画以水墨画出,老藤和枝蔓从右方斜出,错落低垂,枝叶纷披,婆娑生姿。串串葡萄晶莹欲滴。奔放淋漓的墨色,张力四射,气势逼人,使人感受到一种倔强的生命力。

98、《河上花图》作者朱耷,清代画家。

《河上花图》是朱耷晚年的一件画荷长卷,也是他传世作品中罕见的磅礴巨制。描绘河上的一片荷花及河边岩石间的蕙兰。

99、《桃实图》作者吴昌硕,原名俊,有名俊卿,字昌硕,清代画家。

上海画派的出现,使清末画坛又为之一振,吴昌硕便是其主要代表性画家之一。画绘两棵壮实的桃树,树上硕果丰实,树下一块巨石矗立,而树上的一枝连同桃实垂直倒偃在地。桃叶用浓墨写出,枝叶穿插。

100、《枫叶秋蝉》作者齐白石,名璜,号白石山人,又有寄萍、杏子坞老民、借山翁等别号,我国近现代画家,篆刻家。20世纪享誉世界的中国绘画大师。

这幅画是他晚年的精彩之作,纯净、艳丽的枫叶错落地挂在树枝上,一只有着透明翅膀的秋蝉,爬过来似乎要饮叶上的露水。这一切都沐浴在清秋丽日之中,是那样明朗而安详。

小学修改病句教案精选版

小学修改病句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如果……就…… 即使……也…… 要是……就…… 假如……就…… 哪怕……也…… 因果关系——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因为……所以…… ……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 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出这个条件下的结果。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都…… 无论……也…… 取舍关系——前后分句写了两种情况,说话人选择其中之一,舍去其余。 宁可……也…… 与其……不如…… 3、关联词语的使用 (1)一般方法 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在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 (2)两个注意点 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是句意畅通、明确。 运用要合理: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不要生搬硬套。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正确的选择关联词语。 )人人讲究文明卫生,我们的环境()会更好。 周末的晚上,我()看电视,()听音乐。

王敏多才多艺她()会唱歌,()会跳舞。 ()他对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你()应该虚心接受。 ()前面的东西没有领会,()不要着急学后面的东西。 我()热爱自己的家乡,()那是我生长的地方。 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儿童歌舞之外,()我喜欢的《动物世界》。 ()武汉的夏天特别热,()有“火炉”之称。 ()你工作忙,()不要来了。 ()调换一下出场顺序,()能转败为胜 ()没有船,我们()要按规定时间过河。 ()今天下暴雨,()他不能来。 一个人()要外表美,()要心灵美。 ()勤奋的人,()有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他()认真学习,()重视体育锻炼,()刮风下雨,早锻炼()不间断。 ()条件怎样恶劣,()吓不倒一心为国争光的詹天佑。 刘老师()五十多岁了,()精力仍十分旺盛。 ()你决心做一个好学生,()应从现在做起。 他的成绩()靠小聪明,()靠勤奋取得的。一个人()地位有多高,()应该是人民的公仆。 ()努力学习,()会取得好成绩。 ()你取得了好成绩,()没有理由骄傲。 ()看电视,()难以想象中国扑火队在科威特灭火的情景。 他们战天斗地,()什么困难,()被他们战胜了。 ()你有多大的委屈,()不能不吃饭吧? ()你愿不愿意干,这件事()要把它干好。 这几天,大雪纷飞,而那位山村女教师()像往常一样,到村里给孩子们上课。 无论做什么事,()肯下功夫,()会有成功的希望。 桑娜觉得()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渔夫和妻子()自己多受些苦,()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桑娜()从早到晚地干活,()是填不饱肚子。她()关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对西蒙一家很同情。她看到西蒙死了,()自己受苦受累,()让西蒙的孩子活受罪。她真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遇到什么困难,他()不灰心。 每天上学,()王玲来找我,()我去找王玲。 ()小红努力学习,()成绩优良。 ()爷爷老了,()行动十分利落。 ()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制作出“马踏飞燕”这样 的艺术珍品。 语文课上,我们()要理解课文,()掌握理解的方法。 ()你有多么重要的事,作业()要完成。 ()平时刻苦学习,()能提高学习成绩。 周瑜想:()诸葛亮三天之后交不出十万支箭,()定他的罪。 ()诸葛亮自己提出只要三天的,()定罪后他也无话可说。 ()周瑜想谋害诸葛亮,()诸葛亮最终以他的神机妙算使周瑜自叹不如。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我们并不感到它有那么热。 我们做作业()慢些,()敷衍了事。 ()这只是一个很小的错误,()我们决不能忽略它。 ()明天雨下得很大,我()要按时去上课。 孔繁森()自己多吃苦,()让工作受损失。 记叙臆见事情,()要抓住要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负建设祖国的重任。 佳艺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很有感情。 ()我是少先队的干部,()我要处处以身作则。()我连自己都管不好自己,()不能去管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4)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5)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 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6) 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7) 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8)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8) 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8) 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8)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9) 四、人种 (10) 五、民族 (10) 六、民俗 (10)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 一、农业类型 (10) 二、农业景观: (11) 三、农业区位论 (11)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11) 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1) 一、城市化概念 (11) 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2)

三、城市化机制 (12)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 五、城市地域 (12) 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 七、城市体系 (14) 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14) 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 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 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5) 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5) 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6)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6) 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6) 二、宗教的传播 (16) 第十章旅游地理 (17) 一、旅游文化 (17) 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7)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8) 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8) 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9) 三、国家权利 (19) 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0)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20) 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20) 二、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1)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 (22)

小学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 ⒈词义混淆。因对词义概念理解模糊而选用词不当的语病。如:爱迪生发现了电灯。把“发现”和“发明”两词混淆。 ⒉词类误用。因分不清词类而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如:今天气候晴朗。把“气候”与“天气”混淆了。 ⒊成份残缺。句子缺少不应该省略的主要成份。(主、谓、宾),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的语病。如在老师的教育下,进步得很快。(缺少主谓)雄伟美丽的天安门城楼。(少谓语)老师向全班同学提出下课十分钟不做作业。(少宾语) ⒋搭配不当。因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之间互相不能搭配而造成的病句。如:我的家乡是宁波人。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我们在同坡上种满了果园。(动宾搭配不当)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连带成份与中心词之间搭配 不当) ⒌重复累赘。过多地动用修饰词语反而显得多余,豪迈了病句。如:

在班队会上,张军首先第一个发言。“首先”与“第一”重复了。 ⒍词序颠倒。因词语排列次序颠倒而造成病句如: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叠厚厚的考卷。考卷没有厚薄之分,显然是把一叠与厚厚的词序颠倒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近义词和反义词汇总 1课: 近义词 聚拢——聚集生机——生气 增添——增加偶尔——有时 俊俏——俏丽光彩夺目——五彩缤纷 反义词: 聚拢——分散生机——呆板俊俏——丑陋 2课: 近义词: 丝绦——丝带细叶——绿叶 反义词: 高——低垂下——升起 出——入酷暑——严寒 狭窄——广阔

3课: 近义词: 清香——芳香破裂——裂开仿佛——好像反义词: 展开——合拢挨挨挤挤——稀稀拉拉 4课: 近义词: 缘故——原因绽开——开放 喜欢——喜爱交错——交叉 干涸——干枯朴素——朴实 反义词: 晶亮——灰暗整齐——杂乱 弯曲——笔直干涸——湿润 有趣——乏味绽开——合拢 消失——出现升起——降落 喜欢讨厌

人文地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必修2知识归纳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经济基础(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社会因素(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战争)等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 b加大了资源、环境、就业压力;c人均资源减少; d影响了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定。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a劳动力或兵源不足b社会负担加重 c老年人生活困难、孤单 措施:a关心照顾老人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适当鼓励移民和生育;d提高老人退休年龄。 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总量大;未富先老(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压力大……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资源(首要)、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①按地理范围划分(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要类型)、城市→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原因:①大批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 ②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③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意义: ①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②提高了人口流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③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④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1、对迁出地环境的影响 利: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在农村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 弊:会引起人才外流 2、对人口迁入地的影响 利:①补充劳动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②利于迁入地资源的开发,活跃市场; ③促进了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④加强多元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弊:①加剧迁入地的环境压力,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教育压力; ②增加城市就业难度等; ③带来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如难民问题)——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城市化推进、区域开发、大型项目建设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

修改病句知识点归纳

修改病句 一、修改病句的原则: 1.检查文句,判明原因。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毛病,有不同的修改要求。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先主后次,对症下药。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看看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并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把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份一一加以改正。 3.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短语),调(调整字词的顺序),换(更换其它字词)。不能另造新句。 二、修改病句类型: 1、用词不当 ①感情色彩不当。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 改为“才”。)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②动宾搭配不当。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 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⑧主宾搭配不当。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3、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作用,所以,应删去。) ②缺宾语。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①逻辑语序不当。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②关联词语序不当。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例A,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 例B,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5、前后矛盾 ①前后不统一。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 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 ②否定多余。如: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不无责任”即有责任,加上“并非”,意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 ③范围不清。如: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 壁上。(“图片”包括“宣传画”,不宜并列,应说成“宣传画及其它图片”。) 6、重复罗嗦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顽症”和“疾病”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7、表意不明(歧义) 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草” 还是“牛吃草”: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 三、修改病句练习 1、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2、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1)

第一章绪论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拉采尔2: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 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 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复习之《修改病句》教案

修改病句 【学习目标】 1、能正确的辨析六种病句类型; 2、能对语段中的病句作恰当的修改; 3、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少说病句、甚至不说病句。 【学习重难点】 1、熟练掌握六种病句类型,并能准确辨析; 2、对出现在语段中的病句,要能做适当的修改,并不改变原意; 3、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杜绝病句的现象。 【学法指导】 1、学习时,学生要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及其具体表现,然后精选各种类型的典型病句,辨析归类,指出其病因。 2、要培养自己敏锐的语感。语感,即在长期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辨识语病首先靠敏锐的语感,即通读句子,感觉是否拗口,是否合乎语言习惯,然后再从语法角度进行理性分析。这样分析往往快捷准确。因此,平时要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多读多背。 3、辨析病句要以语法知识的运用为基础,而且这种运用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在于知识本身是否系统,是否有深度。因此对语法知识的复习要抓住其要点,只要根据高考的需要重点强化和深化,不必全面进行。 4、病句问题虽属语法范畴,但又不局限于语法,还涉及词汇、修辞、逻辑等知识。因此,在复习时,要能多方面的掌握语文知识,在辨析时也要注意在熟悉语病类型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 【课时安排】两课时 【错误解析】 常见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例1.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解析】这个句子实际上并非真正缺少主语,而是误将主语放在介词短语中了。只要把“通过”或“使”去掉,就有主语了。 【注意】 此类病句特点:句首出现介词,要查是否滥用介词导致缺主语。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由于、通过”等,改这类病句一是将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二是保留介词短语作状语,后边加上适当的词作主语。 例2.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 【解析】这个句子,缺少主语,可以在“在21世纪初”前面加上主语“中国”。 【课堂练习】 1)在这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女知识分子的典型。 (删除“在”和“中”。) 2)经过这次谈话,对我启发很大。 (删除“经过”或“对”。) 3)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成分残缺,介词滥用,造成无主语,去掉“对”。) (2)宾语残缺(★★★★★) 例3.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解析】前一个分句句子没说完,缺宾语,应把宾语中心语“的力度”补出来。 【课堂练习】 1)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后面没有对应的宾语,应该加上“……的制度”。) 2)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的什么?话没说完。在“3个生产厂”后补上“……的大型企业”,宾语中心语就有了。) (3)谓语残缺 例4.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一)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大、太、巫、雪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A.古代地理学b.近代地理学c.现代地理学 2、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的分类 一般来说,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通常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3、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概念: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 (1)人地关系的传统(2)区域研究的传统(3)空间分析的传统5、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6、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A.社会性b.区域性c.综合性 7、世界和中国最早的人文地理著作 世界: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国:《禹贡》 8、不同发展阶段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 古代地理学: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 近代地理学:拉采尔、白兰士、白吕纳、赫特纳、哈特向、施吕特尔、索尔 现代地理学:谢佛、加里森、阿努钦 9、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10、胡焕庸线 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1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或人文地理学对社会的主要贡献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2)社会实践方面对决策的贡献(3)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区的概念及其类型 概念: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2、文化扩散的两种类型、概念 (1)扩展扩散: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 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2)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 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文化传播到该地的过程。 3、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4、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概念 (1)文化整合: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2)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5、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三个方面? (1)聚落型式(2)土地利用类型(3)建筑 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哪三个方面?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3)人对自然的利用控制阶段 7、几种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适应论:一方面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 区域之间的关系;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汇总(最全)资料

一人口与环境 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原始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世界:属于“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主要是“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3、环境人口容量 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因素:资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正比)、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反比), 资源是首要因素。 4、人口迁移 按地理范围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省际、县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国内人口迁移分为由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

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气候(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淡水、土壤、矿产资源 (2) 经济因素:目前最主要的因素,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如:中国大量人口向上海、深圳、北京迁移)。 (3)国家的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改变 6、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秩序等方面造成了巨大压力。 7、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 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二城市地域结构 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 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总结: 可以归纳为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1、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走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那是一棵大树的根,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才得以通过. 句子成分残缺是的哪句?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序不当的是哪句?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昨天,在北京大学举行了自主招生考试。 2.由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活,体形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给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有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 3.除笔试外,考生还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抽签答问并自我陈述。 每句都有一处错误。 3、请修改这个歧义句使句义明确 那个老兵丢失了旧手枪套子。

4、(1)安徒生的童年和青年都在困苦中度过,(2)然而他很小就深切感受到下层人名的痛苦与不幸,(3)对剥削阶级和统治者怀有极大的不满和憎恨,(4)这使他的全 部作品都有着分明而激烈的爱与憎 第( )句的病因是( ),修改方案( ) 第( )句的病因是( ),修改方案( ) 5、街头上,许多请仓货物成倍的降价出售。 昨天,全校师生倾巢出动上街扫除积雪。 6、艺人过去一贯遭人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7、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8、1 通过这次社区活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2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 9、昨晚,音乐剧<水漫金山>在镇江百万市民的期盼中公演.该剧是我市历时三年精心营造的集中体现了地方特色的作品,邀请了许多著名艺术家加盟制作,并采用投影、维亚、雾森等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将观众带人"仙境”。在演出以后,得到了市民、省市领导以及演员、业内人士的高度肯定。 据悉,该剧将赴南京等城市公演,在镇连续演出10余场。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 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 向南北降低 23o26'N 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 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整理)高三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 2007-05-22 08:12【大中小】【我要纠错】 1、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 性)、水源 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 (商品基地) 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 喷灌 9、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 化生产 10、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 雨林区 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 技水平 1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13、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 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1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1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1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 工业基础⑤科技

18、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19、珠江三角洲的三基渔塘甘蔗、果树、桑蚕、鱼 20、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1、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 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22、工业的投入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科技 23、工业的产出产品和三废 24、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 术密集型 25、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①原料种类和利用率②劳动力的数量、体力、知 识、技术 26、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技术 27、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 28、原料、交通运输、信息和劳动力对工业区位影响的变化①替代,减弱②吸引力, 完善③通达,重要④自动化,劳动力素质。 29、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①国防②政策③个人偏好④工业惯性 30、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水污染(河流下游),风污染(下风向) 31、企业增长的战略①横向一体化②纵向一体化③多样化 32、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①由近及远扩张②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 33、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①代理商②销售公司③组装公司④生产公司⑤研发机构 ⑥全球经济 34、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①生产的联系②非生产的联系③信息的联系 35、工业集聚的优势①共享基础设施②交流协作③降低运费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36、工业分散的原因①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小②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37、不同发育程度工业地域的不同特点①发育低(食品工业)②发育高(钢铁工业、 石油化工、机械制造) 38、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分析(鲁尔区)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区近③水源充沛④ 交通便捷⑤市场广阔 39、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 击

小学修改病句的知识点及练习题培训讲学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称为病句。修改病句要记住“十病”、“一原则”、“三步骤”、“四改法”。 (一)、常见的病句类型及例题讲析。 1、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例如: ①、“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这句话缺少了“谁”这个主语部分,谁在操场上玩游戏 呢?意思不明白。 ②“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这句话中因“做什么”这个谓语部分不完整,所以意思不完整。 ③“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这句话中的后部分“为我们批改”不完整,缺少了与“批改”这个中心词搭配的宾语,使人不明白老师为我们批改什么。 句(1)缺主语,句(2)缺谓语,句(3)缺宾语,这三种现象都犯了成分残缺的毛病。 2、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就是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的不恰当,或褒贬不当,或大小不当,或轻重不当,或近义词错用而造成的一种病句。 例如: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3、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多指主谓搭配或动宾搭配不恰当,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①“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②“我们要改进学习态度。” 4、词序混乱(语序颠倒) 词序混乱,指句子中的词语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想要表达的意思排列,以致出现歧义或混乱现象,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5、重复累赘(重复罗嗦) 重复累赘,是指句子中重复使用意思相同的词语,显得多余累赘的一种语病。 例如:“我们正在观看优美漂亮的舞蹈。” 6、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使句子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7、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用上了代词(如“你、我、他、她、它、这、那”等等),但是指代什么,使人无法确定所指代的对象,造成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例如:“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 8、不合事理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疆域与行政区划 ●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A 我国位于哪个的半球?北半球、东半球 B 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C 你能说出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相比,地理位置的优势各是什么? 地处中低纬度,海陆兼备 1.我国的海域图(临4海,1洋)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从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西起长江口岸启东角,东至朝鲜半岛南侧济州岛西南角之间的连线。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由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之间的连线。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海域 2.中国的疆域 ?一、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我国的疆域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北53°31′N临俄罗斯;南4°15′N临马来西亚; (南北跨近50度,长5500多千米) 西73°40′E临哈萨克斯坦;东:135°05′E; (东西跨60多度,长5200多千米)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 1、海域辽阔,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2、岛屿众多:E.g 崇明岛,台湾岛,海南岛…… 3、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四、陆界和邻国 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有14个邻国 2、有6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与我国陆地相邻的14个国家: 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是省、县、乡三级建制: ?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 ——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 ——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我国的现行的行政区划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