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健康的十大标准

青少年健康的十大标准
青少年健康的十大标准

青少年心理健康十大标准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其心理便是健康的。结合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特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智力正常

正常的智力是生活和学习的最基本心理条件,一般而言,智商在80分以上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绪稳定、积极乐观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经常保持轻松、愉快、协调的情绪,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

坚强的意志品质

心理健康的人有着良好的自制力和挫折耐受力。青少年出现的网瘾、烟瘾等行为问题往往与意志品质薄弱有关。

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行为表现正常包括:行为内外一致、行为与年龄相符以及行为与角色一致。例如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在家里却乱发脾气,较少参与家务劳动,这样的学生心理不能算是健康。

人际关系和谐

青少年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与人际关系有关。当家庭不和睦、同学相处不融洽时,青少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嫉妒、敌意、敏感等不良心理问题。

保持健全的人格

培养青少年健全、独立、完整的人格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青少年适应社会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够较快地适应环境变化,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正确的自我意识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自信、自尊、自爱,而不自责、自怨、自卑。

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既有崇高的理想,又不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都能勇敢面对、妥善处理。

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心理健康的人是珍惜和热爱生活的,并能积极地投身于生活,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 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怎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心理健康标准的定义从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心理健康的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

平有重要意义。 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十大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十大健康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然而,健康标准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则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期是:44岁以前的人被列为青年;45~59岁的人被列为中年;60~74岁的人为较老年(渐近老年);75~89岁的人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者。 1.青年人健康要点 (1)吃得正确:在青春期保持饮食平衡和有规律,有助于使你现在健美将来健康。 (2)喝得正确:干净的水和果汁是有利于健康的,不要饮酒,喝醉是不明智的。 (3)吸烟吗如果你想健美有吸引力,请别吸烟。 (4)适当放松:运动、音乐、艺术、阅读与其他人交谈,可帮助你成为兴趣广泛的人。 (5)积极自信:要积极自信和富有创造性,要珍惜青春。 (6)知道节制;遇事能三思而后行,大多数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7)负责的性行为:了解自己的性行为并对此负责。

(8)运动有好处:运动可以使你健美和感觉良好;参加运动的每一个人都可赢得健康。 (9)散步:散步是一种轻缓的运动,而且散步能使你感到舒适。 (10)吸毒:吸毒是一条死胡同,要坚决自信地说"不"。 2.老年人健康要点 (1)吃得合理:少吃多餐。吃营养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适当:多喝水,少喝啤酒、果酒和白酒。 (3)吸烟:戒烟不分迟早。吸烟可增加你患心脏病或癌症的机会,并缩短你的寿命。 (4)散步:散步中保持机敏灵活和健康最好的办法。新鲜空气比补药更好。 (5)多寻求乐趣:与家庭、朋友的邻居保持联系。记住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6)积极自信:爽朗乐观使人容易接近你。 (7)时时当心:你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有赖于你头脑清醒,视力清晰。 (8)性生活:性生活没有年龄限制。 (9)运动对你有好处:不很剧烈的运动对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还可使你接触其他人,游泳和适应性锻炼特别值得推荐。 3.男性健康的要点 (1)吃得正确:知道吃什么和什么时候不吃。 (2)喝得正确:每天至少喝两升液体--大部分为水。酒精和驾驶不能相容。 (3)吸烟:吸烟和嚼烟草是不卫生的和令人讨厌的。这对你本人和周围的人都能造成严重的危害。 (4)散步:尽可能多散步和经常散步。 (5)找时间娱乐:找时间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培养兴趣,学习新技能。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小孩和老人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 儿童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准 根据我国青春期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他们达到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六个心理品质:一、智力发育正常,即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 二、稳定的情绪。尽管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但不会持续长久。 三、能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理解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友善、宽容地与人相处。 五、稳定、协调的个性,能对自己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 六、热爱生活,能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 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 条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 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 家才会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四、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

心理健康的标准都有哪些

本文是由安徽心港心理服务有限公司整理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人们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

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身心健康八大标准

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身心健康八大标准 食得快:进食时有很好的胃口,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而不挑剔食物,这证明内脏功能正常。 便得快:一旦有便意时,能很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说明胃肠功能良好。 睡得快:上床能很快熟睡,且睡得深,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 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表示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 走得快:行动自如、转变敏捷。证明精力充沛旺盛。 良好的个性: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具有坦荡胸怀与达观心境。 良好的处世能力:看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自我控制能力,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迁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能保持对社会外环境与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能大度和善,不过分计较,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血液健康 血液是人体宝贵的红色生命之河,保护血液就是保护生命与健康。要使自己的血液不受污染、阻塞、瘀积,必须重视保护血液。那么,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血液不受污染呢? 避免化学毒物:在工业企业中损害血液之物是多种化学毒物。如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毒物有:苯的氨基、硝基化物等;引起溶血性贫血的毒物有:砷化氢、苯胺、硝基苯等。其中尤以砷化氢最为严重;影响造血功能障碍的毒物有:苯、抗肿瘤药物、放射性物质等。放射性物质既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又能引起粒细胞减少。 积极治疗寄生虫病:有些寄生虫对血液的损害更不可低估,如钩虫既能吸血,又能分泌毒素,使出血部位凝血困难,造成慢性失血而引起贫血;绦虫在肠内夺取或妨碍造血因子结合而引起贫血;血吸虫可造成肝、脾严重损害,也能造成贫血。因此,患有寄生虫病的人,要积极治疗。 讲究饮食营养:饮食中要提供足够的造血原料,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保持正常。红细胞发育需要铁、铜、维生素、叶酸等,缺乏某一种造血要素都可引起贫血。所以在饮食上要经常吃含铁、蛋白质、叶酸、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蛋类、牛奶、鱼、豆类及豆制品、蔬菜等等。为了保护血液清洁,应吃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如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可改善血管内胆固醇的分布,使血浆胆固醇向血管外组织转移,并能减少血小板的粘连性,同时又具有抗凝血作用。据实验表明,经常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每天饮用适量开水,特别是清晨饮一杯开水,有

健康人的十大标准

1.精力旺盛,体力充沛. (日常工作不感到疲乏) 2.乐观积极,敢于承担.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健康的心态象征着健康的未来) 3.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不同变化. 4.睡眠良好. (睡眠轻,可能因缺钙引起;多梦则可能因缺乏维生素B1,以上为其中一方面原因不于定义) 5.体型匀称,体重适宜 (我国2亿人口超重,6千万人处于肥胖) 6.头发有光泽,没有头皮屑. (当然不是绝对没有,指正常范围内) 7.眼睛明亮,目光敏锐. 8.牙齿清洁,没有龋洞,没有痛感. (通常牙病致因为牙齿缺钙、氟,口腔酸化) 9.免疫力强,应付一般性疾病没有问题. (适当锻炼可刺激免疫系统) 10.皮肤有弹性,肌肉丰满. 1、健康的体魄:①生理功能状态良好,没有疾病,强健的体魄,能抵制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侵袭;工作、劳动效率高。②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体重适中。③血压、脉搏、呼吸、各种检查、化验基本正常。④眼睛炯炯有神、反应敏捷。⑤牙齿结实、清洁、无龋齿、不疼痛。⑥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腰腿灵活自如。⑦大小便正常。 2、健康的心理:①心理是指人的意识、思维和一般精神状态。当代社会特别强调人的心理健康,它是人们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古人说:“情急百病增,情舒百病除”。②感觉、知觉、记忆、精神、理解能力好,思维敏捷,语言表达清楚,有丰富的想象力。③心理上处于平衡的满足状态,有自知之明,有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评价周围的人和事。④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谐。不傲慢,不自卑,情绪稳定、比较乐观。 ⑤有自强不息,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 3、社会适应良好:人的一生,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人的健康和疾病受着社会、自然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世间事物常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人生将来的事情、命运常常无法预见。要生存,机体与周围环境必须协调、必须平衡,使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行为能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经常进行自我调整,紧跟时代步伐,适时顺势,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适应,从而得到生存与发展。社会适应良好,必须做到:①用智慧、意志、毅力、自信、才干适应和改造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平衡和抵抗致病因素的侵入。②对自己提出的奋斗目标要乎合实际,把规划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促使自己变得积极向上。③对他人期望值不要过高,避免产生失望过大。19世纪达尔文曾说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因此,为了不被社会“淘汰”、“抛弃”,就要不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 除此之外还可以总结为“六大维度”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我国青春期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他们达到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六个心理品质: 一、智力发育正常,即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 二、稳定的情绪。尽管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但不会持续长久。 三、能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理解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友善、宽容地与人相处。 五、稳定、协调的个性,能对自己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 六、热爱生活,能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心理健康的情绪标准 人的心理健康的情绪标准包括情绪的形成原因、持续时间、长期稳定状况等各个方面。 一、情绪有适当的形成原因:一定的事物引起相应的情绪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情绪的产生是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如:高兴是因为有喜事;悲哀是

遇到不愉快或不幸事件;愤怒是挫折引起的等。二、情绪的作用时间随客观情况变化而转移:通常当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人的情绪反应也相应逐渐消失。例如,生活中不小心把东西丢了,当时当时会非常生气,事情过后,慢慢也就自己调节过来。如果长期生气,这就是情绪不健全的表现。 三、情绪持续稳定:情绪稳定表明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对的平衡状况,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常期不稳定,喜怒无常,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四、心情愉快平静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动的和谐与满意。愉快表示一个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总是愁眉苦脸,心情有苦闷,则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要注意自我调节。 适当体育运动的好处: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院的指导方针,许多心理健康研究人员建议我们每个星期3—5次等量的体育运动,每次30—60分钟。等量的运动,既可以提高心肺的健康,降低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引起的疾病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大脑的精神健康。

人体正常生理健康指标一览汇总

人体正常生理健康指标一览 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36-37摄氏度心率正常是60-100次/分钟血压正常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 血液总血量: 65--90ml/kg, 全血比重:男1.054--1.062 女1.048--1.062 血浆: 1.024--1.029 渗透(量)压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 2.80± 0.40kPa) 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 红细胞数: 男(4.0--5.5)×10^12/L(4.0--5.5×10^6/ul) 女(3.5--5.0)×10^12/L(3.5--5.5×10^6/ul) 血红蛋白: 男 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 红细胞压积: 男0.4--0.5(40--50vo%) 女0.37--0.48(37--48vol%) 红细胞平均直径: 7.33±0.29um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 29.36± 3.43pg(29.36±3.43uug) 红细胞平均体积(V): 93.28± 9.80fl(93.28±9.80um^3) 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HC): 0.31--0.35(31--35%) 网织红细胞数: 0.005--0.015(0.5--1.5%) 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 在0.44--0.47%(平均0.45%)盐液内开始溶解,在0.31--0.34(平均0.32%)盐液内全部溶解。白细胞数: (4--10)×10^9/L(4000--10000/ul) 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0.5--0.7(50--70%) 嗜酸粒细胞:0.005--0.03(0.5--3%) 嗜碱粒细胞:0.00--0.0075(0--0.75%) 淋巴细胞:0.2--0.4(20--40%) 单核细胞:0.01--0.08(1--8%)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0.05--0.30)×10^9/L(50--300/ul) 血小板数:(100--300)×10^9/l(10--30万/ul) 出血时间:(Duke法)1--3min(lvy法)0.5--6min 凝血时间: (毛细管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在网络上可以检索出许多版本的标准,我这里介绍的是心理咨询师教程中提出的10条标准。 1.心理活动强度。 2.心理耐受力。 3.周期节律性。 4.意识水平。 5.暗示性。 6.心理自控力。 7.心理康复能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记作:心心周意暗,心心自社环。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界提出了很多标准,比较著名的有马斯洛、斯柯特等心理学家提出的标准。目前,我国心理学界比较认同的是郭念锋教授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这十个标准可以用串联记忆法记作:心心周意暗,心心自社环。 1.心理活动强度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

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表明,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弱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病;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文革”期间,不同的人面临同样的心理打击,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不一样的。心理活动强度大的人,抗挫折的能力就强一些。 2.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而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日常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作为检验自身生存价值的指标。有的人,甚至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业绩。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3.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

心理健康标准(1)

心理健康基本标准: 1、有基本的自我安全感; 2、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珍爱生命,活在当下。 青少年标准 ①智力正常。 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 ⑨有自信心。 ⑩有心理耐受力。 儿童标准 一、智力发育正常。 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三、能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

自觉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 五、稳定、协调的个性。 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六、热爱生活。 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摆脱忧郁情绪的方法: 1、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2、再给自己一点爱 3、分散你的注意力 4、改变你的行为 5、走出忧郁,创建“三人空间” 6、了解自己的极限 7、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 8、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9、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 10、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 11、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 12、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13、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 14、运动是自救的基础 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世界公认的13项健康标准

世界公认的13项健康标准 世界公认的13项健康标准如下: ①生气勃勃,富有进取心; ②性格开朗,充满活力; ③正常身高与体重; ④保持正常的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37℃;脉搏72次/min;呼吸婴儿45次/min, 6岁25次/min ,15~25岁18次/min,年龄稍大会增加); ⑤食欲旺盛; ⑥明亮的眼睛和粉红的眼膜; ⑦不易得病,对流行病有足够的耐受力; ⑧正常的大小便; ⑨淡红色舌头,无厚的舌苔; ⑩健康的牙龈和口腔黏膜; ?光滑的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肤色健康; ?光滑带光泽的头发; ?指甲坚固而带微红色。 虽然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但人躯体方面的健康是其他方面健康得以存在的载体,关于保持身体健康的方式,很多人都会选择健身、养生等等。 曾在大众互联网医疗康心联盟平台上,看到过BBC拍摄的一部健康记录片——《锻炼的真相》。整个视频的核心研究都是针对躯体健康领域的,目标是降低血糖和提高身体机能,并不是针对减脂人群。所谓“锻炼的真相”都是针对锻炼对人体内部产生的影响,例如改善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使得脂肪沉积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等。 主持人Michael通过亲身参与运动实验的方式,揭示了生活中关于健康的几个最常遇到的问题,具体总结如下: 1.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HIIT)比长时间的中低度运动(比如散步等)更有效,可以大幅度改善很多人的血糖代谢能力,预防糖尿病,和改善供氧能力; 2.久坐是健康杀手注意不要坐得超过一小时要注意多动; 3.最好的方法是提高NEAT(non-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和坚持HIT(high intense training);前者是说时刻动起来杜绝久坐,后者是极短时间内极高强度的锻炼,很有裨益。可见,真正的健康锻炼也不是我们平时所认为简单散步这么简单,而需要每天坚持进行高强度锻炼。

健康十大标准

健康的十大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状态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头、臂、屁股比列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灵敏,眼帘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陷,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经世卫组织(WHO)在三十余个国家的调查、分析发现:正常人群分布:真正健康的人约5% 亚健康的人约75% 疾病的人约20%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游离状态,如果保健得当。有希望回到健康状态,任其发展就会导致疾病发生。 ★三者之间是互相交换的 健康状态的人需要预防

亚健康状态的人需要保健加预防 疾病状态的人需要治疗加保健预防 什么叫体质? 人们的体质就是西方医学所谓的内环境,当人体体质不正常时,也就是人体的血液。体液有了酸毒时,使细胞失去正常的生活环境,细胞无法生存,甚至衰老死亡,当细胞大量死亡时,人体即产生种种病痛,因此,人体因体质不好才会生病,医生若想病人的病痊愈,则须设法改善病人的体质,即是实行体内环境。 体质还包括遗传基因,父母体质不好所生的孩子,其体质也不会好。这就是遗传父母的体质就是孩子的先天体质,古中医学所谓的先天不足就是一个人的先天体质不佳。 上述是说体质与疾病的关系,体质的变化是逐渐的,疾病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为十五年左右,癌症与疑难杂症通常为二十年以上。所以不少病患自身发觉出种种不舒服的自觉症状只需七年左右,演变到病的发生须十五年,确切的说,病史长期日积月累出来的,而医院须等到病完全形成后才能检查出来。,结果每当检查出病来时,往往已经是并入膏盲或癌症末期了,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自己的健康,若想健康唯有彻底改善体质。

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 1.心理健康与学习 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1)智力发展正常 (2)体脑协调。 (3)自我满足。 (4)排除学习中不必要的忧虑。 2.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人际中能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 3.心理健康与自我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能调控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接纳自我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4.心理健康与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够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正视现实,适应环境,心理健康的人是生活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 学生社会适应良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了解现实,正视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他们能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作出客观的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而心理不健康的中学生往往用幻想来代替现实,如一些患有抑郁症的中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根本不感兴趣,言语、与人交往的行为等都比正常中学生大为减少,整天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形影相吊,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 (2)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其行为必须与环境相协调,相一致。人们在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来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时候,其行为是符合社会准则的,是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来行事的。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一般情

况下,都愿意努力实现一定社会所认同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等。

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人体健康十条标准

保健小常识 一、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人体健康十条标准 健康是人人都追求的,但许多人对健康的含义不清楚,以为发达肌肉才是健康,其实太片面。健康是身体与心灵的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只有身体与心灵同时健康,才能称为一个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人体健康十条标准是: 1、有足够充沛的潜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份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称,站立时,头、臂、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感)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裂,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二、人体三大保健“特区” 医学家认为,人体有三大保健“特区”,即背部、腋部、肚脐。 1、背部保健:中医养生家指出,后背正中的脊柱是人体督脉必经之地,脊柱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与五脏六腑联系密切,经常予以激发疏通,有益于气息运行,血脉流畅,滋养全身器官,自然体强少病。 现代医学则发现,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的免疫细胞。如罹患感冒或中暑后,“刮痧”、“擦背”等都是激活背部免疫细胞的好办法。此外,经常搔刮背部,也是一个有效措施。 2、腋部保健:腋窝蕴藏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结,假如他人用手接触,被接触者就会控制不住大笑,被专家称为“腋窝运动”。考察其强身奥妙,至少有两点:一是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结,促进神经体液循环,使全身器官能享受到更多的养分与氧气,二是由此引发的大笑,使人体所有的器官甚至细胞都得到运动,于脑、心脏和肺最为有益。 3、肚脐保健:肚脐,医生用药物敷贴或针灸、热熨等可以疗疾治病。如敷以黄连粉、牛黄粉能退烧,檀香、细辛粉调酒敷之可缓解心绞痛,用珍珠粉,丹参粉调敷能治疗失眠,用砂仁、枳实敷之可调节器官消化不良。 三、老年保健六则 美国营养学家安斯利为老年人指出了6条保健准则,使美国老人受益匪浅,我们不妨加以借鉴。 1、目的:生活要有目的性,退休后可以写个计划,作为自己的备忘录,使暮年生活依然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这样你的精神状态,肯定会比稀里糊涂度春秋好得多。 2、锻炼:包括躯体、头脑和精神三层涵义。躯体——每天要活动每一个关节和每一块肌肉(不必太剧烈),要成为不可缺少的习惯;头脑——读一本书,学一门新课,探讨一个新的观念;精神——回忆过去和幻想将来,把自己带入多彩的世界。 3、娱乐:玩游戏,像孩子一样或与孩子一起痛痛快快的玩,自我享受,开怀畅笑。笑是最好的医药,可改变体内的生化状态。 4、睡眠:休息、放松、睡眠,睡多睡少以个人的感觉良好为准,不必去和别人比较。无困意,不必赖在床上。更无需用催眠药,常用安眠剂有成瘾之弊,停用时反倒不适。 5、氧气:要使你日常生活的环境充满氧气,注意通风换气,密闭的空调室内更要防污染。不吸烟,也避免被动吸烟。要常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

心理健康的七大标准

七大标准--测试学生心理健康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五大症状--现学生心理问题 1.焦虑 2.冷漠 3.狭隘 4.狂妄自大 5.自卑 四大途径和方法--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1.我们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 2.发展健康的自我意识,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要注意:①学习负担适量;②生活节奏合理,有张有弛;③注意保护大脑;④保持健康的情绪;⑤学会去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⑥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⑦学会自我娱乐,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条件,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多种业余爱好, 3.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讲座等宣传教育工作,选修有关维护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常用的心理调试方法。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考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勤工俭学、社会公益活动等,与社会早日接触,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体验人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多条热线--助学生走出阴霾 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室(0537)4454329(每天14:30——21:00)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七个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七个方面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是由于人的心理健康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也由于人的社会生活和人的遗传素质是多样的。另外,衡量人的心理状态,还应考虑到社会背景和个体差异等方面。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情绪、智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等。总结以上的论述,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标准包含如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 智力以思维为核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认识力等。它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心理健康的人,智力水准虽然有所不同,但智力应是正常的。正常的智力是人们从事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乐观并能自控 心理健康的人心胸开朗,情绪稳定和乐观,常向光明看,不往“黑暗处”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遇到麻烦能自行解脱。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控能力很强。心理健康的人在通常情况下,其内部心理结构总是趋于平衡和协调的。既有适度的情绪表现,又不为情绪所左右而言行失调。人具有自控情绪能力,即表明其中枢神经系统运行正常,身心各方面处于协调状态,不论遇到什么事总能适度地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既不会得意忘形,也不会悲极轻生。有人认为,用情绪来表示心理健康就像用体温来表示身体健康一样准确。3、意志健全 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自己克服困难去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的主要标志是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和意志的顽强性。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明确的目的,能坚定地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不优柔寡断,裹足不前,也不轻举妄动,草率行事。意志顽强的人,能较长时间保持专注和控制行动去实现某一既定目标,不屈不挠,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4、反应适度 人对事物的认识和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敏捷迅速,有的人反应模糊迟缓,但这种差异是有一定限度的。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反应适度,而不是反应的异常兴奋或异常淡漠。 5、自我意识明确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它反映了个人对自己的态度。个人是在与现实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来认识自我、确立自我形象的。心理健康的人,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有自知之明;能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有机地统一起来,“理想的我”总能在“现实的我”中得到体现,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个体和环境保持平衡。 6、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理健康的人,在社会和集体中总是善于和他人交往,并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心理健康者与外界正常交往的结果,是个体对自己和对他人以及两者之间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的结果。心理健康的人,在和他人交往中,能接纳自我,并接纳他人,对集体具有一种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情感,在与人相处时,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就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就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就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就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 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就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就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就是要有效率,也不仅就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就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而就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与愉快的气质"。 马斯乐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 l)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 (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3)既能悦纳本身, 也能悦纳她人; (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 (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 (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 (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与幽默感; (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包括: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就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就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与变态行为。 2、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就是情绪稳定性好。 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与行为,不放纵任性。 4、人际关系与谐 其表现:一就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就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就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就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5、能动的适应与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就是: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健康对照标准

健康对照标准(有空都看看)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何为健康? 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十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二、有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1)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 (2)有规律的早餐。 (3)少吃多餐(每日可吃4-6餐)。 (4)不吸烟。 (5)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 (6)控制体重(不低于标准体重10%,不高于20%)。 (7)规律的锻炼(运动量适合本人的身体情况)。 此外,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身体。他适用于各种年龄的人,特别适用于身体功能处于下降阶段的人。若能遵循上述7种习惯去生活,那么将会使你终身受益。一般来说,年龄超过55岁的人如果能按上述的6种至7种习惯去生活,将比仅仅遵循三种或更少的习惯生活的人长寿7-10年。 判断自己是否健康的七大标准

中医对于健康有非常明确且详细的判断准则,但对于大众来说,更有必要提供一些实际且方便的观察项目。因此,这里列出七大生活原则,可供大家自己判断健康状态。以便防微杜渐,及早治疗。 一、一觉到天亮。这是心气平衡的表现。心主神,白天要工作,神当精神则精神,夜里要睡觉,神当潜藏则潜藏。但神的表现正常还要求五脏六腑都协调才行。那些睡觉有问题的人,都是神病了。或是心肾不交,或是胃中不和,或是肝火上炎,或是病痛折磨,或者邪气内扰,都关乎神。因此,安神的方法很多,不仅仅是吃安神片。一般不管什么病,到了重症阶段都有失眠,这其实是说明心神伤了。不管什么病,如果越治越睡得香,不用说,这个治病方法是对症的。如果越治越睡不着觉了,那就不妨停止这种治疗。 二、胃口正常。所谓正常的胃口不是暴饮暴食,是很正常的量吃下去很满,不是吃了很多,自觉不饱,还要再吃。这表现为脾胃的中焦后天之本的功能正常。也与肝胆大小肠相关。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为什么有些病人不想吃饭呢?因为脾胃伤了。脾胃是什么?是后天之本,是我们赖以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求生根本。不能吃饭了,生命的过程也就出现麻烦了。不管任何治疗措施,都应该让病人胃口越来越好才对。否则,就是逆生命而行,是错误的。 三、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厕所,上完厕所才吃早餐。睡了一觉,人休息了,但身体可没有休息。干什么呢?排毒。毒从小便、从大便、从毛孔排出。因此,早晨起床后上厕所可以把一夜储积的毒气排空,自然身体健康。注意,这里说的时间是早晨起床,不是半夜。有些人每天半夜要起床上厕所小便,而且还不止一次。这是什么?是肾气不足,不能气化水液了,也就是俗称的肾虚,是先天之本亏虚了。而先天之本管着我们的寿命,是父母精气所化。不管任何病,如果你原来半夜不用起床小便,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夜里要起床小便,那就表示你的肾气伤了。你敢继续接受这种伤肾气折寿命的治疗吗?反之亦然,如果越治夜里起床小便的次数越少,那就要恭喜你了,因为你找到了正确的医生,使用了正确的治疗方法。 四、一天三到七次小便,小便的量大,颜色要淡黄。这里我是说的前提是正常饮水,每天要保证至少1升的饮水量。而且,每天睡前睡后都要饮一大杯水。小便排出了,表示肾的功能正常。如果你不停地小便,那就是肾病人。最常见的是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液不能得到气化,当然就只好排出了。导致的结果是喝水不少,但全排出去,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所以,表现上看病人是阴虚(水液不足),其实是阳的气化不足,要扶阳才行。 五、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你在哪里,永远都是头面身体冷,手脚温热。这表现为阳气的充足。但现在社会上不少人永远都是手脚冰凉的,夏天凉,冬天更凉,习惯了,反而不以为病,照样拼命喝凉茶、喝冰饮料。不知这是机体内部阳气不足的一个信号,告诉你应该需要顾护阳气,不能再伤害它。另一方面,体会四肢温凉变化,可以帮助认识身体的状态。比如,你生病了,不管是肿瘤,是心脏病,还是肺病,是什么病,都没有关系,你肯定要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