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9.2《植物的生殖方式》课件

八年级生物上册-鱼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鱼》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较低等的终生生活在水中的一个类群。它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都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体形一般呈纺锤形,体色背深腹浅,体表大多有鳞片,侧线能测定方向,感知水流的作用,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水中)受精。鱼为人类提供多种用途,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资源。学好本节内容不仅为学习各类脊椎动物打好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动物的分类;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 3.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5.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 6.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鱼呼吸和游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意识。 鱼的呼吸与运动。 【教学难点】 鱼的呼吸与运动。

挂图、鲫鱼、鱼解剖标本、水槽、剪刀、筷子、细线。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什么是无脊椎动物?什么是脊椎动物?我们平常吃的鱼属于哪一种?(课件第2页)二、合作探究 观看课件第3页,教师介绍: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 提问:人如果要在水中生活需要解决那些问题?鱼等水生动物有时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打开课件第4页)? (一)游泳 1、鱼在游泳时,靠什么部分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哪种鳍来保持平衡?靠哪中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2、各种鳍的作用能够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 (二)呼吸 取一条活鱼,放在一个装有清水的玻璃缸中,根据“观察与思考”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鱼的口和鳃盖是怎样交替动作的? 2、用纱布包住鱼身抓住鱼,然后将墨水滴在鱼的口前方,观察墨水会不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3、观察鳃的颜色和结构特点,分析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4、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 5、鱼鳃的哪些特点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 (三)总结鱼类主要特征 1.身体分部:请学生观察课件第6页的鲫鱼图片,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鱼的体形象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发现了什么?背深腹浅。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七年级上) 1、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特征)能对内外界刺激作出应激性;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也有种间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寄生、共生。 3、科学探究 ①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陈述句)、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如何)、表达交流 ②设置实验时应注意1设置对照实验2、设置单一变量3、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4、编号 (1)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发生矛盾时,应再次“检查实验方案”或“重新进行实验”,不能修改实验数据。 (2)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应考虑两个原则:一是要设置“对照实验 ....”.,二是一般只 设一个 ..”.因素。 ..“.变量 (3)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变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中,将叶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对照实验(即:有光与无光)。其中的“光”就是该实验的变量。 (4)变量:简单地说,在一组实验中,我们所要探究的那个因素,就叫做变量。如: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其“温度”就是变量。 (5)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 (6)实验组:一般只控制探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如:在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土壤“潮湿”的实验装置为对照组;而土壤“干燥”的实验装置为实验组。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物像的大小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小,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4、物像在视野的位置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一致(抄答案)。 5、视野中的污点判断:在视野出现污点的可能性是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若反光镜上有污点,只能影响视野亮度,不会在视野中出现。对于这类型的题目须用排出法,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6、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大小有反比的关系。但要注意计算时长度和面积不一样。) 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 3、生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1、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3)水螅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消化腔, (4)水螅的生殖:出芽生殖。 (二)扁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水域感染)、绦虫。 (三)线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线虫、钩虫是寄生生活;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 (3)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四)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状,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 (3)有环带的一端为前端,用手触摸蚯蚓腹面粗糙不平,是蚯蚓的刚毛,它靠肌肉和刚毛配合使蚯蚓向前蠕动。用手触摸蚯蚓背面有黏滑感觉,有黏液,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潮湿阴暗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五)软体动物(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蜗牛的是腹足,河蚌的是斧足)。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和章鱼(贝壳退化)等。 (3)外套膜及贝壳—保护作用,足—运动;鳃—气体交(呼吸),出水管和入水管—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 珍珠在外套膜形成,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六)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 (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外骨骼作用--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呼吸器官是气管。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昆虫(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 菜粉蝶、家蚕 蝗虫---头部、胸部、腹部(一对触角、三对足,有两对翅) 二、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一)鱼类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 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代表动物: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海马。 (3)体形:呈流线型(梭形),减少水的阻力。 (4)体表:鳞片覆盖,黏液减少阻力;侧线鱼的感觉器官,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胸鳍和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 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 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 惯的重要意义。

2019年生物选修二第1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第3节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一篇

2019年生物选修二第1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第3节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 A、原始森林面积大 B、森林树种组成多 C、单一人工林太多 D、森林抗虫害能力差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农业生产上防治害虫的基本策略是( ) A、使用高效农药,迅速彻底消灭害虫 B、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在较低水平 C、种植纯合的转基因抗虫作物 D、大量引入捕食害虫的新天敌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棉铃虫重灾区主要分布于( )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使用农药来防治棉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是( ) A、棉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B、棉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选择 C、棉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变异 D、农药对棉铃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棉花的重大致灾害虫是( ) A、棉红铃虫 B、棉铃虫 C、棉红蜘蛛 D、棉蚜虫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危害严重的是( ) A、粘虫 B、松毛虫 C、蝗虫 D、稻螟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运用信息传递作用防治害虫的优点是( ) ①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②防止环境污染③防治效果肯定好于化学防治④容易操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 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蚯蚓”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三、方法的训练 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 四、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五、重点、难点分析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生物学》(北师大版)教科书介绍

领略生命世界的精彩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生物学》(北师大版)教科书介绍 一、教材编写的原则 (一)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 课程的理念就是人们对于课程的一种认定、一种认识。 1.第一个基本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标准》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最基本的含义是指课程要面向所有的在校学生。课程标准要求所有的在校学生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向着课程目标指引的方向有所进步。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基本的含义。 这一理念的本质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发展的尊重。 在这样一个基本思想的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就要有这样一些要求: 第一,要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 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关系 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的关系 学业优秀与学业有差距学生的关系 第二,面向全体学生指的是标准的制定是着眼于最基本的要求。 标准制定里凡是涉及内容的要求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下限的要求 是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该达到的要求 公民在完成义务教育后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 第三,在我们考虑了每个学生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忽略那些在数理逻辑和科学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时候,我们也要关注那些理科的学生、在生物学的学习上有特殊要求和特殊爱好的学生。 标准上关注那些优秀的学生 教材上关注到那些优秀的学生 老师的授课上要关注到那些优秀的学生

为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发展提供选择和提供不同程度的空间 第四,面向全体学生还要从评价这一方面考虑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 学生不同的特点有一个真实的反映,让不同的学生显现出自己的优势 除了纸笔之外的评价之外,还可能有探究的评价 在评价后不可回避等级,但这种歧视不应来自于教师 隐含着没有歧视,民族、性别、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不应成为被歧视的理由第五,处理好公民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 2.第二个课程的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本《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该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于科学素养与科学素养的构成 (1)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学生的好奇心是科学态度里最基本的一个方面 诚实的科学态度,每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都在科学的问题上都应该是真诚的。 合作的精神和合作的能力 如何对待科学、如何认识科学知识的问题 说明: 针对科学素养调查显现的偏差,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中最好的是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另两个方面差距很大。 通过活动而不是说教来改变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2)科学过程的技能 科学过程技能就是怎么样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最终帮助人们找到答案,即从问题开始然后找到问题的答案 通过这样科学过程技能的培训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 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科学探究的能力、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生物学知识

北师大生物全四册知识点

北师大生物全四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4、举例生态系统:一片农田,一片森林,一个学校,一片草原。错误的例子如一块农田里所有的害虫。 5、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6、生物与环境的三大关系并举例: 生物影响环境蚯蚓改良土壤、大树底下好乘凉 环境影响生物大雁南飞、旗形树、短日照菊花 生物适应环境:仙人掌叶退化为刺、竹节虫、枯叶蝶、北极熊、企鹅 7、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8、生物分类7大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9、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找到治疗各种疾病更好的方法。 10、生物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林奈---生物分类系统,达尔文----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理论 哈维-----血液循环(实验法),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11(病毒)是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 1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13、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4、显微镜下物象偏左,应(往左)移动装片------偏哪往哪移 15、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16、字母P在显微镜看到的是(d)-----上下左右相反 17、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视野越暗 18、显微镜食物5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19、制作人体口腔临时装片:滴(生理盐水),滴清水动物细胞会(吸水涨破),用(碘液)染色,改盖玻片的动作应(缓慢) 制作洋葱内表皮临时装片:滴(清水),因为有细胞壁,细胞不会吸水涨破,用(碘液)染色,改盖玻片的动作应(缓慢) 20、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21、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22、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场所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场所 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 液泡:内含不同的色素和味道,细胞生长过程中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少23、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表面积相对减少将不能从外界获得足够的生活物质 24、细胞分裂,(细胞核)最先一分为二 25、细胞分裂过程中,为了保证子代细胞和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将复制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 26、细胞分裂(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鱼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四节鱼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三、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从鱼适于水生环境的角度出发,阐明鱼的主要特征,以及鱼与人类的关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等活动,来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从而建构鱼的主要特征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重要概念。 考虑到学生刘鱼比较熟悉,而且鱼的实物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教学中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

及实物,丰富课堂资源。关于“鱼的外形与运动”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观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关于“鱼的呼吸方式”这个教学难点,采用观察与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确立鱼鳃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鱼的骨骼标本;制作课件、视频(用BTB溶液验证流经鱼鳃后水的成分的变化)。 学生小组的实验材料:水槽1个、活鲫鱼2条,每人一把放大镜、一支毛笔。 演示实验材料:水槽、鲫鱼、颜色明显的蔬菜汁(如菠菜汁、胡萝卜汁或紫甘蓝汁等)、小烧杯、吸管。 2.学生准备 分组收集我国鱼类资源及本地区常见鱼类资源的资料,我国渔业资源现状的资料。 部分学生协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 五、教学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820普通生物学

820普通生物学 考试大纲 动物学部分 01绪论 生物分界(三域五界),动物分类各阶元,动物拉丁名的规范写法 02原生动物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间日疟原虫生活史; 鞭毛纲、纤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的代表类群(常见种类名称和有害类群的特点);03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 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只了解均黄卵),体腔和中胚层形成的两种方式04多孔动物 多孔动物主要特征,重要种类(偕老同穴、浴海绵),胚胎发育的逆转现象 05刺细胞动物 刺细胞动物的主要特征,水螅的结构、功能、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和再生 刺细胞动物的类群(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中的代表动物(名称,生活史)06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门以及各纲的主要特征,代表性寄生扁形动物(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猪绦虫)的结构、染病方式、症状以及防治途径,涡虫的结构以及涡虫作为模式动物的优点 07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各纲的主要特征和类群(分类到纲) 河蚌、乌贼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这两类动物适应于各自不同生活方式的特点 08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环节动物各类群适应不同生活方式的特点,体腔和分节的成因,分节在动物演化中的重要作用 09线虫动物 假体腔的形成方式和特点,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代表类群(蛔虫)的结构特点和生活史,寄生线虫动物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 10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各纲的鉴别性特征, 代表动物(蝗虫、虾、蜘蛛)的结构和功能,昆虫分类的依据 11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各纲的特征和常见类群,海星的结构和功能 12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3个亚门的特点,文昌鱼和海鞘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 园、一座城市 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呼吸、排尿等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兔子吃 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 人)、竞争(如: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 草履虫的竞争) 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 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 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 的叶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北师大版生物2018毕业会考总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数字范围:海平面以下11000m~海平面以上10000m 地理范围: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3、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重点记住书上的例子)P12和P13练习题第2题 4、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了解这些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又分为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如互助:企鹅喂食斗争:梅花鹿求偶争斗),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互惠互利、捕食关系、共生、寄生(记住哪些例子)等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体体现为:拟态:竹节虫、保护色:北极熊,警戒色:胡蜂 6、绿色植物对环境都有降低温度增大湿度的作用 7、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积极影响(如森林进化空气、蚯蚓改良土壤)消极影响(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 8、总之环境能影响生物生存,反过来生物也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第2章探索生命 1、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分类系统,英国人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一切知识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 3、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4、实验法的几个重要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搜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8.表达与交流 5、在制定探究实验方案时,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对照。 第3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教学设计】《植物的主要类群》(北师大)

《植物的主要类群》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2章第三节《植物的主要类群》,内容包括:植物系统进化树,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主要类群。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 2.了解不同植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3.认识不同的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比较,进一步理解植物进化树。 【过程与方法目标】 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和讲述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生物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绿色植物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类群(藻类、苔藓、蕨类),以及这些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各个植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组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认识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认识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及挂图 2 、学生准备:教材。 【导入新课】 教师:在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物恐怕要算绿色植物了,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他们为生物圈中的消费者提供了食物等。绿色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你知道生物圈中绿色植物大约有多少种?他们都有那些类群?你能说出他们的生活环境吗? 学生:聆听老师谈话,进入情景,回答问题。 【讲授新课】 教师:这节课我们来一起认识生物圈中有那些绿色植物,他们都那些特点。首先我们来讨论植物的主要类群,关于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这四类植物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由原始生命进化来的,动植物的进化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动植物进化的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来进行进化的。 教师:请观察植物进化树(出示植物进化树的挂图),从植物进化树的图片上你能获取那些信息?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汇总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叫做生物圈。它以海1整个水 圈。11000m。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平面为标准,向上10000m,向下biological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多样性。 2 )今天地 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diversity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称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的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的类型有: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者—植物生物生消费者动物成态分分解者细菌、真菌系统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等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 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 叫做繁殖。生长和繁殖:生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需要呼吸等,这些是新陈 代谢现象。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等。还有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新 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4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 态因素区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 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 2 )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的 关系有:。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5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 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如:(1境的表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 如: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2 页8 共页1 第537745146.doc 气湿度、调节气候等;蚯蚓还可松土;蝗虫啃食庄稼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利弊之分,但其结果都是使存活下来的生物更能适应环境;生物的生存也会 影响环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我国的自然保护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渔业法、水法等) 第二章、探索生命 1、自然科学活动的内容: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 (远古时代的先民获取食物的最重要式,就是采集植物和渔猎动物。) 2、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如:林奈(分类学之父)与生物分类(界门纲 目科属种);(2)进化性生物学阶段:如: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3)实验生物学阶段:如:哈 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4)分子生物学阶段:美国的沃森与英国的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 构。(人类基因组就是人体细胞内全部DNA勺总和) 3、生物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法国学者,拉马克19世纪初)。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和生态的科学。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科学。 4、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实验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5、实验法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并提岀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岀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 )分析实验现象;(7)得岀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 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 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 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 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 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 呼吸、排尿等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兔子吃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人)、竞争(如: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

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 的叶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 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第2章探索生命 1. 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2. 林奈――“分类学之父” 3. 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单位由大到小, 共同特征由少到多) 4.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物种起 源 5. 哈维(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血液循环 6. 沃森和克里克(现代分子生物学奠基人)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7.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命现象 8.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 态、结构、分类、 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9. 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最重要的方法)、观察 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 10. 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11. 发现并提出问题②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 作出 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 12. 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标准 北师大版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任课教师:晓丽 文案. 标准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 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

片受到触动时 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 新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呼吸、排尿等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 文案. 标准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兔子吃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人)、竞争(如: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 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蜂、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4鱼练习(含答案)

《鱼》同步练习 1.下列不属于我国著名“四大家鱼”的中( ) A.青鱼 B.草鱼 C.鲫鱼 D.鲢鱼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属于鱼类的是() A.娃娃鱼 B.鱿鱼 C.鳄鱼 D.草鱼 3.下列不属于南海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A.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 B.保护海洋动物的多样性 C.有利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在春、夏季节的繁殖 D.渔船、渔民可得到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 4.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5.鱼常在黎明前浮头或跳出水面,天亮后停止浮头,是因为() A.趁清晨空气清新,到水面嬉戏游玩 B.清晨水面比较安全,天亮以后会被敌害发现 C.在水中睡了一夜觉,清晨到水面寻食 D.清晨水中氧含量最小,天亮后水中氧气充足 6.同学们都见过,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的张开和关闭,这是鱼在() A.吃食物 B.散热 C.呼吸 D.喝水 7.小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已死的鱼中,她迅速判断出鱼是否新鲜的依据是() A.体表湿润 B.鳃丝颜色鲜红 C.鳞片完整 D.体表无伤 8.只要给予充足的阳光和空气,金鱼就能生存下去. ______ .(判断对错) 9.鱼类终生生活在水里,用 ______ 呼吸,主要运动器官是 ______ .

10.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靠 ______ 来运动和 ______ ;二是能在水中 ______ . 11.有些动物,如“鲸鱼”、“带鱼”、“鱿鱼”、“墨鱼”名称里都有“鱼”字,但它们不一定是鱼.其中属于鱼类的是 ______ . 12.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研究,如图中分别表示他们对鱼的某种鳍进行处理的方法,请回答: ( 1)本实验可以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______ ? (2)经A处理过的鱼放回水中后,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 ,说 明尾鳍在游泳中具有 ______ 的作用. (3)在捉鱼时发现鱼很容易从我们手中滑落,这是因为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且 ______ ,这是与其生活在水中相适应的. (4)下列与鱼在水中生活无关的是 ______ A.身体分为头、躯干、尾 B.身体呈流线型 C.体表有鳞片和黏液 D.身体的两侧有侧线,可感知水流的方向. 13.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更好地说明鱼儿为什么不能离开水,制作了模型鳃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模型来做实验的方法叫做 ______ 实验. (2)甲图是模型鳃在水中,鳃丝呈展开状态,所有的鳃丝都能与水进行 ______ .而乙图是模型鳃离开水后,由于 ______ 粘结在一起,大量的鳃丝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鱼会因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叫做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000m ,向下11000m 。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今天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等 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生长和繁殖: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 新陈代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需要呼吸等,这些是新陈代谢现象。 还有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区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如: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 生态系 统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 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