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电类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电类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电类综合考试大纲

武大考研之研究生院介绍

武大考研之研究生院介绍 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发端于1935年,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1955年,武汉大学招收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研究生;1978年,重新恢复因"文革"而中断了达十余年的研究生教育;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成为全国第一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2002年,成为34所自行划定复试分数线学校之一。 扎根于百年武大的深厚底蕴,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锐意进取,推陈出新,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已建立起一套学科门类齐全、优势与特色鲜明、学位类型多样、指导教师力量雄厚、管理体制健全、教学设施比较完备、培养质量得到很好保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特别是2000年合校以来,武汉大学进一步深化改革,推陈出新,加强管理,着力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明确将“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理念,并通过近年来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等诸多环节上的改革,全力打造“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通过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不仅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而且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我校共有21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导师水平的提升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武汉大学非常重视导师队伍建设,推行复合导师制,开办“导师学校”、跨学科导师沙龙,提升导师指导水平;不断完善各种导师管理机制。2012年,学校大胆改革导师上岗招生制度,采取“评聘分离,动态上岗”的方式,实现“博导”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使导师队伍不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目前,在1300余名博士生导师、2800余名硕士生导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人文社科资深教授9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22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5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 在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学校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生源质量,不断完善招生指标“二段制”分配模型,在全国率先举办研究生招生宣传日,组织招生宣传小组到全国重点高校进行招生宣传,举办“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等。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第二,推免生人数也持续增长,2013年推免生人数达到1420人,创历史新高。同时不断优化选拔方式,推出“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入学考核”、“优秀人才单独选拔”等招生考试方式,积极探索特色化研究生选拔机制。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校实行以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并建立了新的研究生资助体系。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在学术型研究生中实施以直博生、“1+4”、“2+3”、“3+3”硕博连读制度为主体的多元化贯通式培养方式,多维度搭建跨学科人才培养平台。2011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博士研究生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项目,将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融入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此外,学校一直贯彻人才培养中的科研导向原则,积极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学术环境和氛围,鼓励研究生大胆创新,并不断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参加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等途径,积极开拓国际化教育渠道,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完善规章、加强管理、狠抓质量,实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的科学发展;实行“先面试后统考”选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为依托,积极构建以专业学位案例教学、实习实训、行业前沿讲座为主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在国家设置的39种专业学位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应试攻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应试精华&复 试攻略 复试综述 休整了一个寒假,快要迎来复试了。在出分之前大家要充分做好准备。不要等复试名单下来在做准备,那时候就有点晚了。 首先明确地大的复试要考什么?一共考2~4项目,分别是笔试(有的专业不考笔试,也有的专业要考两门笔试),听力,面试,体检。跨考的同学需要加试1~2门专业课。复试一般要一周的时间。 1、审核材料 2、体检 3、复试笔试一 4、复试笔试二(有些专业要考两门笔试) 5、加试(跨考的有) 6、听力 7、面试 复试前的一些“准备” 复试之前需要和老师当面见一次,建议早去2天,提前约老师见次面。有的老师报名的人数太多,如果你的初试成绩不是很高,老师会建议你换一个别的老师,不要在他那里浪费时间了,这个不是说有什么内幕的。因为初试成绩在综合成绩里占有很大的比重,与其在他那里费劲,不如换一个不太火的老师,有个学上。老师也是为你好,如果他提出让你换个老师,你可以询问一下哪个老师还有剩余名额,或者征求一下能不能让老师引荐一下。这样求个稳妥。如果老师没说

让你换个老师,那就是你的初试成绩他还是挺满意的,只要复试别出太大的失误就基本差不多录取了。一些火爆的专业除外,如去年的三矿3:1的复试比率也是历年未见的,希望今年情况能够对大家有利一些。 另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你在私下约见老师的时候,老师可能就专业课的知识问你几个问题,这个都是可能的。有些老师很在意专业课能力,提前会考核你一下。我认识的一个同学,考得分数挺高的,就是在私下提前见老师的时候,老师问他的几个问题都没有准备,来了个措手不及,最后被调剂了。倒是另外几个初试考得不高,但是专业课挺扎实的同学被录取了。 再有一个见老师的目的就是征求一下老师算不算跨考,因为考生是否为跨专业由导师来界定,有些在跨考边缘的学科,老师一念之间就可以少考一科。所以考前找一下老师是必要的,稍微恳求一下老师,可能就会少考一门,何乐而不为呢。也可以和老师联络下感情,让你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复试之前要再填一次报名表的,是纸质的,时间院办会公布,到时候论坛也会同步更新。那个时候可以选择换别的导师,填表的时候写新的老师名就行,就是同一个方向的不同老师。 复试之前填表那里还有一个选项,就是问你愿意不愿意调剂到专业硕士,这个大家一定要填愿意。这个是每个人都要填的,不是填了愿意就一定会调剂找专业硕士。我有一个同学去年考了340+分,就是复试的时候填的不愿意,最后没考上工作去了。相反考了290+的同学调剂到专业硕士,现在研一在读。有同学说专业硕士是不是自费啊,我这里澄清一点。自费公费和你是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没有任何关系。学硕也有自费的,专硕也有公费的。就地大的一个普遍规则是,用初试四科的成绩排名,确定你是专硕还是学硕;用初试前三科成绩排名,确定你是公费还是自费。地院的情况比较特殊,要综合初试、复试、是否跨考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的。 综上,如果你复试前见一面老师,不论是不是他收留你,你都占得了先机。谁看谁知道,一般人我不告诉ta。 笔试不是鄙视 笔试是复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考察你对该专业课的熟悉和掌握程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个小时,闭卷。具体的考试科目在下边这两个帖子,选择你擅长的即可。其实出的题目都是很简单的,没有那么可怕,这个笔试没有初试那么难,好好看书没有问题。一些科目在初试中也有出现,比如“综合地质学”“C 程序设计”是初复试都考的科目,可以参考一下初试的真题。 2012年研究生各学院复试通知及复试名单汇总 听力如何不打酱油 听力,满分100分,40分钟,要自备收音机。题型和6级的一样,长、短对话,短文,没有复合式听写。说是考40分钟,其实20分钟就听完了,题型和题量都和4、6级相当。建议考前用四六级的听力模拟几遍。另地大的广播的效果不是太清楚,大家要有心理准备,频道是是FM86.7,可能会听得不太清楚,也有可能会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球探 测与信息技术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特点是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床学、同位素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层控金属矿床和有机矿产资源特征,为矿产资源勘察提供理论指导。在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与工程性质关系研究、宏观结构与工程性质关系研究和微结构与工程性质关系研究等放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系统研究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金属矿产资源、正确的探测煤矿水害的分布等方面,尤其是利用地球物理理论和方法研究支持了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寻找技术、矿井地下水防治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件 中地大京发〔2004〕106号 关于授予江永宏等1632人学位的决定 经2004年6月24日校学位委员会全体会议审查,决定授予江永宏等1632人学位。具体名单如下: 一、授予江永宏等42人理学博士学位;贺学海等73人工学博士学位。 (一)理学博士(42人) 江永宏王刚亢宇郑骥代明泉吴六灵 王文和志军詹朝阳刘翠李德胜段焕春 刘为付刘云华赵欣白云来张龙张汉成 贾宝华于俊吉白峰燕长海郭福生刘成东 印建平向运川李纯王支农韩东昱康明 邓小万吴琳李国彪张海军杨胜雄徐守余 藏文栓王明明程捷王永彭轩明赵志中 (二)工学博士(73人) 贺学海张德强刘立才张戈李向全傅鑫谊

刘圣伟张宗贵张于喆鲍荣华孟旭光王俊明 唐子军余辉龙崔刚焦志峰刘鹏程陆建林 张文才周东升杨勇袁选俊邵先杰杜刚 王江王玉满高兴军刘计国肖坤叶武晓春 赵明毕研斌王建东唐俊伟王立志廖群山 孟元林纪云龙齐金成王德仁周新桂陈永峤 汪功怀蒋飞虎丁国生王家亮朱庆荣赵新民 蔡毅胡小平柳忠泉徐善法薛良伟谭绍泉 郭志宏于长春王玉学罗小明李明娟吴亚东 张聿文马水龙刘浩军覃世银梁向前刘招伟 连建发孙维连李惠娣崔康平陈翠柏张宏达 石健 二、授予鞠野等92人理学硕士学位;李鹤等162人工学硕士学位。 (一)理学硕士(92人) 鞠野贾庆庆赵海云王雪梅李灵全李楠 李春华李耿贾世银孙磊冯晓燕刘燕 沈战武文智慧常有军庞宁余化崔振民 刘翠王雪莲丁秋霞冯武威苗世顶王丽娟 林智辉李秉海孙华肖树青陈华英张昌能 周延彪傅渊慧陶林王效平钱纁赵俊香 刘艳青郭莉唐金荣雷知生李建东左力艳 靳玄烨晏国龙刘金辉刘建清陈军元李志红 李海英高建飞梁凤华吕慧卿高亮邓建业 李红娟陈晓林张凤琴刘典波谢瑞永梁勇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化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1、概念题50分 2、选择题40分 3、问答题60分 地球化学 一、绪论 考试内容 地球化学定义,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内容(或地球化学基本问题),地球化学发展简史,地球化学发展趋势,地球化学的主要参考文献与期刊杂志。 考试要求 1. 理解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地球化学的学科特点。 2. 了解地球化学与地质学、化学类学科在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上的异同点。 3. 了解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的新进展。 二、元素丰度 考试内容 关于丰度、元素含量、克拉克值、浓度克拉克值、浓集系数的相关概念 元素在太阳系、地球、地幔、地壳、地核、月球中的分布规律 研究自然体系中元素丰度的思路和方法 自然体系中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 考试要求 1. 理解相关的概念。理解地球、太阳系的结构模型及其对研究丰度的重要性。 2. 掌握太阳系元素丰度研究方法、元素丰度规律。 3. 掌握大陆地壳、大洋地壳、大陆上(下)地壳的岩石组成特征及元素丰度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4. 了解地幔、地核、月球的岩石组成特点和丰度特征。 5. 了解研究研究地球、地壳元素丰度的主要方法。 三、元素结合规律 考试内容 地球化学体系的特点、亲合性及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类质同像规律及研究意义、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考试要求 1. 理解自然体系的特点,亲石(氧)元素、亲铜(硫)元素、亲铁元素、亲气元素的概念及分布特点。

2.掌握Goldschmidt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及相关的名词概念。 3.掌握岩浆结晶过程中元素结合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4.理解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 5地壳中元素主要存在形式,水介质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四、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考试内容 自然界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元素也包含其中,元素在自然界的地球化学迁移、元素在自然界迁移的形式、迁移沉淀的因素受到内因(聚集状态、存在形式、元素和化合物性质)和外因(环境物理化学条件:温度、浓度、pH、Eh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元素迁移中的热力学规律。 考试要求 1. 理解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概念与完整过程。 2. 掌握元素迁移的形式及影响因素。 3. 掌握水介质中元素迁移的化学规律。 4. 掌握地球化学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5. 理解地球化学过程的热力学规律。 五、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考试内容 微量元素的概念、特点,分配系数表达式、能斯特分配定律、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岩浆过程中的部分熔融模型和分异结晶模型、稀土元素概念与分类、图解、稀土参数及示踪意义。 考试要求 1. 理解微量元素的相关概念和岩浆过程中定量模型。 2.理解稀土元素的特点、参数、图解和示踪意义。 3.了解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 4.了解微量元素对示踪地质环境、物源区构造背景的指示作用。 5.了解微量元素特征对沉积岩、火成岩形成的构造环境的指示作用。 六、同位素地球化学 考试内容 Rb-Sr、U-Th-Pb和Sm-Nd同位素体系的相关概念、衰变定律、定年公式及注意事项; O、S、H和C同位素体系、分馏系数、分馏作用、同位素标准; 同位素封闭温度、模式年龄公式及意义; 考试要求 1. 了解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最新进展。 2. 掌握Rb-Sr、U-Th-Pb和Sm-Nd同位素定年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3. 掌握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原理和应用。 4. 掌握同位素示踪地质体源区性质的原理和主要参数。 5.了解K-Ar、Ar-Ar和14C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1

《经济管理综合》科目考试大纲(复试笔试)

贵州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复试笔试) 《经济管理综合》:045120职业技术教育 (财经商贸) 一、考查目标 《经济管理综合》考试科目是职业技术教育 (财经商贸)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中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共包括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与服务三个部分。该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相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考察考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并要求考生对于现实状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了解。考生可以参考任何覆盖考试大纲内容的教材、参考资料等进行复习。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复试以笔试的形式对考生进行考核。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试卷作答、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试卷内容包括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与服务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各占三分之一。 三、考查范围 市场营销学: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要求考生掌握市场、市场分类、需要、欲望、需求、产

品、价值、消费者及其购买行为、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竞争以及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二部分市场营销分析与调研:要求考生掌握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市场营销环境和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营销调研等理论与方法。 第三部分市场营销战略:要求考生掌握STP战略、市场竞争战略以及产品、品牌、定价、分销与促销等策略的原理及方法。 主要参考书:《市场营销学》,徐大佑等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 电子商务: 第一篇基础篇:要求考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定义和重要概念、概念模型、电子商务的分类、运作体系框架及电子商务模式等基本概念。 第二篇运作篇:要求考生掌握电子商务在零售业、旅游业领域的应用、适合网络零售的商品、衡量是否适合网络销售商品的标准、网络市场调查、网络广告、常用网络营销方法、在线零售中存在的问题、电子商务常见模式、移动商务、社交商务等方法。 第三篇支撑环境篇:要求考生掌握网上支付、网络银行、电子货币及电子商务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主要参考书:《电子商务概论》,仝新顺,王初建,于博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物流管理与服务: 第一部分物流概述:要求考生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现代物流构成的要素及物流管理理念。 第二部分物流管理:要求考生掌握物流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以及物流客户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武汉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_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 为提高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水平,规范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课程设置要求 第一条研究生课程应严格按照各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的要求安排。 第二条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应在更高层次上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最新进展,而不应是本科生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 第三条根据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而开设的新课程,必须先由主讲教师拟定课程教学大纲,由所在单位论证通过,报研究生院批准备案后,方可正 第二章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第四条研究生公共课的教学工作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专业课的教学工作由各培养单位负责安排,并报研究生院备案,由研究生院统一协调。 第五条研究生院于每学期结束前两个月在“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预先安排下一学期的公共课课程表,各培养单位根据公共课表的安排,排定各自的专业课课程表,由研究生院统筹安排教室,并于学期结束前印发各单位。课表一经排定,不得随意变动。 第六条研究生课程一般应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人员担任主讲教师,其中,博士研究生课程一般应由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 第七条主讲教师必须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时数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确有特殊原因需要进行调整,须事前由主讲教师或教研室提出报告,经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未能按教学大纲规定完成教学任务的,该课程的教学工作量及成绩不予承

认。 第八条各培养单位应经常到课堂检查本单位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情况。研究生院应做好全过程的教学检查工作,不定期检查各单位的课堂教学,对查明未能按时开课的单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 第三章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第九条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要进行考核。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研究生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社会调查、教学实践、专题讨论、文献综述等教学环节以及一部分实验课、选修课、补修课可以采用考查方式。 第十条研究生课程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学期最后两周,各科考试的具体日期在学期结束前1个月确定。公共课考试日期由研究生院和开课单位商定,在此基础上,各单位再确定专业课考试时间,并报研究生院备案,各专业课考试地点由研究生院与有关单位协商解决。??? 第十一条研究生应按个人培养计划参加课程学习,凡缺课时间超过该门课程规定学时的1/3,或未完成教师要求的报告、实验者,不得参加课程考核。对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提出免修部分课程的申请,免修申请经培养单位同意、研究生院批准后,可以不参加课程学习和考核,其成绩栏标记为免修。 第十二条课程考核成绩采用A+至D的十级记分制,具体分数级和相应级点列表如下: 分数级A+A A-B+B B-C+C C-D 级点 4.3 4.0 3.7 3.3 3.0 2.7 2.3 2.0 1.7 1.0 相当于百分数96~ 100 90~ 95 85~ 89 80~ 84 75~ 79 70~ 74 67~ 69 63~ 66 60~ 62 0~ 59 研究生学位课程成绩平均级点的计算方法为: 平均级点= 第十三条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以C-及以上为合格,考核成绩为D的课程必须重修,重修课程的成绩与正常考试同样记分。 第十四条研究生因故不能参加课程考试,必须事先提出缓考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经主讲教师同意,专业课经培养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公共课经研究生院批准,方可参加缓考。 第十五条研究生必须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凡舞弊者,按《武汉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及有关文件处理。

2019年地大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专硕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地大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专硕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 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有关的信息表示、收发、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复试时间 复试内容(科目)

复试分数线 复试流程 (1)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口语测试和专业综合面试。 (2)复试成绩为300 分,其中专业课笔试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外语口语测试100 分,时间为5-10 分钟;专业综合面试100 分,时间为15-20 分钟,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学习情况、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状况、特长与兴趣等,必要时可对学生进行背景调查,背景调查结果可作为录取的依据之一。 (3)各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进行必要的实践环节或心理测试考核,实践环节或心理测试考核的总成绩为100 分,其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可以作为录取的依据之一。 (4)对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历和跨专业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与所报考学科本科专业相关的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计入总成绩。 (5)本院各招生专业的专业课笔试科目和加试科目见表2,专业课笔试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科,加试科目考试时间均为120 分钟/科,总分均为100 分/科。 复试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2009年研究生招生导师信息表

地学院2009年研究生招生导师信息表 导师编导师姓名硕士招生专业 博士招生专业 出生日期职称 学位 电子邮件 备注 001 薛重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感194501 教授 学士 chshxue@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02李长安第四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生态地质195601 教授博士chanli@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03曾克峰地理学 195701 教授硕士 dxy2006@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04张志地理学、地图制图学与196402 教授博士 3slab@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05龙昱 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195308 教授博士 006张旺生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195512 教授博士 007彭红霞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197311 副教授博士 penghongxia@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08张时忠地理学、地图制图学与195512 教授硕士 zhangsz@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09王少军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196506 副教授硕士 3slab@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10邓宏斌地理学 教授经管学院 011鄢志武地理学 教授经管学院 012杜远生同博士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海洋195801 教授博士 dxyyz@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13颜佳新同博士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海洋196205 教授 博士 jxyan@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14王家生同博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海洋196309 教授博士 js-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15胡超涌海洋科学、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196309 教授博士 chyhu@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16刘健 同博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海洋教授青岛海洋所 017桑隆康同博士 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194510 教授硕士 sanglk@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18钟增球同博士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194710 教授硕士 zqzhong@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019马昌前同博士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学195812 教授博士 cqma@https://www.360docs.net/doc/896191167.html,

公共科目笔试综合类考试大纲

公共科目笔试综合类考试大纲 考试性质和目标 针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综合类考试科目,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考试内容与题型介绍 ⑴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例题: 甲单位招聘乙作为行政人员,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法律规定? .甲单位在乙入职三个月后,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甲单位与乙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二个月试用期 .乙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五十 .在试用期内,甲单位将乙解聘,未向乙说明理由 答案: ⑵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例题: 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要抓住基础,细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纠结忽略.沉溺摒弃 .致力考虑.集中发现 答案: 例题: 管理学作为实践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是出现在案例之后的。只有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多维性的案例,才能成为教案中研究讨论的优秀母本,由此而来的观点因为有扎实案例的支撑,也才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参考价值。脱离了真实案例而来的任何管理高论都是在浪费公众宝贵的时间和热情。 这段文字中“由此而来”的“此”指的是: .案例.实践 .管理学.研究讨论 答案: ⑶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草案-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研究生管理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研究生合法权益,培养研究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和《武汉大学学生管理规定》(武大学字[2017]31号),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的学籍管理。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新生入学时,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规定的日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如期入学者,应持有关证明请假,假期不能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期满逾两周未入学者,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学校在报到时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审查发现新生的录取通知、考生信息等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有其他违反国家招生考试规定情形的,取消入学资格。 第五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进行复查,复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录取手续及程序等是否合乎国家招生规定; (二)所获得的录取资格是否真实、合乎相关规定; (三)本人及身份证明与录取通知、考生档案等是否一致; (四)身心健康状况是否符合录取专业或者专业类别体检要求,能否保证在校正常学习、生活。 复查中发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的,确定为复查不合格,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学校将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复查中发现学生身心状况不适宜在校学习,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需要在家休养的,可以按照第六条的规定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第六条新生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 (一)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保留一年; (二)参加团中央批准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支教生等项目保留一年、国防生按规定到部队工作保留一至两年;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科学与 技术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工业科技的发展要求我们对环境把握得越来越精确,对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充分。测绘科学主要内容是对地理表面、空间距离以及海洋深度与阔度进行测量描绘、数据收集与信息整理。表面、空间距离以及海洋深度与阔度进行测量描绘、数据收集与信息整理。 复试科目与人数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6测量平差 招生人数24人 复试时间地点

公共科目笔试综合类考试大纲.doc

公共科目笔试综合类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与题型介绍 ⑴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例题: 甲单位招聘乙作为行政人员,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法律规定? A.甲单位在乙入职三个月后,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B.甲单位与乙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二个月试用期 C.乙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五十 D.在试用期内,甲单位将乙解聘,未向乙说明理由 答案:B ⑵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例题1: 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______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要抓住基础,______细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纠结忽略B.沉溺摒弃 C.致力考虑D.集中发现 答案:A 例题2: 管理学作为实践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是出现在案例之后的。只有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多维性的案例,才能成为教学中研究讨论的优秀母本,由此而来的观点因为有扎实案例的支撑,也才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参考价值。脱离了真实案例而来的任何管理高论都是在浪费公众宝贵的时间和热情。 这段文字中“由此而来”的“此”指的是: A.案例B.实践 C.管理学D.研究讨论 答案:A ⑶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等。 例题: 某单位共有160名员工,该单位在七月份的平均出勤率为85%,其中女员工的平均出勤率为90%,男员工的平均出勤率为70%,问该单位共有男员工多少人?

2020年武汉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武汉大学关于选拔普通高校优秀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提出如下要求。 一、报考事项安排 1.每年报考我校的考生很多,要早复习,早准备。按照考试范围复习。 2.我校考生,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3.每年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考试重点范围,不知道考试大纲要求,盲目复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复习效果很差,影响考试。 4.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及讲解答案都是错误的,具有误导性,不利于复习。 5.学校为考生正确复习,印刷内部试卷。 6.内部试卷:包含考试范围、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7.专业课,学校出题。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8.内部试卷联系QQ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安排邮寄,具体事项联系张老师。 二、选拔对象条件 1.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专业计划 1.招生要求和专业,详见《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招生及专业总表》。 2.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部分专业将另设计划用于接收调剂生,具体专业及拟招生人数将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公布。 四、报名资格审核 1.报考考生按照《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以下简称《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选择报考专业,并填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doc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地理信 息系统原理及应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 815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考试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类型、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及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数据、信息、空间数据、地图、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2、掌握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及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 3、了解地球信息科学及其与GIS的关系

4、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类型,掌握时态GIS等概念,掌握国内外几种主导地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一般事务数据库、计算机地图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测绘学、地理学的关系 6、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包括硬件组成、软件组成 7、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了解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领域 二、空间数据结构 考试内容: 空间认知模型、空间实体模型、栅格数据的基本概念、栅格数据层的概念、栅格数据结构的表示、栅格数据的组织方法、栅格数据取值方法、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实体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矢量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 三维矢量模型及结构、三维体元模型及结构、三维混合数据模型及结构 考试要求: 1、了解空间认知过程、理解空间认知三层模型 2、理解面向对象空间实体模型的概念,掌握点、线、面体空间实体的特征 3、掌握栅格数据的基本概念、栅格数据层的概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申请提前毕业的有关规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的 暂行规定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及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学位[1997]54号、教学[1998]11号、学位办[1999]7号)精神和我校的有关规定(中地大京发[1997]70号、中地大京发[2005]125号等),我校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为了规范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的管理制度,保证培养质量,现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对我校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问题暂作如下规定: 一、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 (一)凡比正常毕业或申请学位时间提前半年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者,均属于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 (二)硕士生学制为2—3年,原则上不办理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主要为入学前参加过硕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1.5年。 (三)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以同等学力入学者不办理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入学前参加过博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四)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含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提前答辩和申请学位,要求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入学前参加过硕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二、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须具备的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

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 (二)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要求:硕士、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前具有学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前具有硕士学位。 (三)已按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均在良好或良好以上,其它课程考试及格或考查通过。 (四)完成了国家和学校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 (五)毕业(学位)论文已经完成。并且,在学期间表现出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领域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作者署名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下同]在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须有相应证明)。 (2)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者。 (3)攻读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工作有关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三等奖或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获得技术专利(有获奖证书或专利证书者),并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 (2)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在正式出版刊物或学术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者。 (3)在校期间,参加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学位论文相关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或论文获奖者。 3、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提前申请学位,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学期间,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或会议文集上发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或2篇以上,其中至少有一篇为第一作者,并在作者第一署名单位或脚注上注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在学期间,参加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学位论文相关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或论文获奖。

武汉大学2017年优秀研究生公示名单

武汉大学2016-2017学年度优秀研究生名单 一、文学院(共69名) 陈舒楠杨帅李越张星星黄盼马春景刘玉杰孙盼盼邓盼冉晨刘晓吴晨骅罗先海沈闪陈晓宇王美心谭昭彭琪淋聂环程谢飞邓诗悦许娜唐晓庆汪伟颋徐书林吴莹严五代白艳波夏小珊敖宁赵淑敏扈琛王成晨施丽英邱晨樊星王婧苏丁旺刘文嘉马麟李雅欣窦琪玥黄凯伦刘宇余克勤丁岑白婧周星宇唐佳乔杭媛袁姝玥孙凡晰王方王婷程鸿翁荣江吴天蓓李沛霖洪思慧刘婉仪罗丹李晗菲向瑞雪吴莹莹江姝王思张素苗李云杰张盼杰 二、历史学院(共41名) 谢坤姚磊王云燕李超谢盛李瑞居尉侯凯刘小龙洪玲艳张骏杰毛钦赵春光王汉东王丹桂齐娟张庆陈伟杨海清黄帮柱彭尧嘉刘菲雯杨磊刘欢刘彩红胡清波黄瑶郭伦曹振禹高婷婷王旭东赵敏张雨薇司孝林赵凯祺陈思齐董存留周静怡谭雨蓉王凯迪张淼李政澄 三、哲学学院(共66名) 王颖辉黄丹阳彭澧王光洁马克呼国平陈可依郑文搏詹岚吴江玲周泽恩彭虎苗宇武敬刘意李晴晴李彤武星丽卢影王天雨陈亮升曾允刘津韦芳婧刘颖王少芳张晓密姚胜陈杰王琴张义凤张乔生骆元静杨蕾许元博王轶鸣郑棪方杨冬冬马兵孙志强喻素珍张振范婷尚贵君胡乐凯李晓敏喻卿张南王堂生孙伟幸玉芳孙颖涛王晶陈维扬汪光晔魏东方庄严李涛陈亚立吕威李欣吴晓烨汪俭倩郜一芝张晓燕

四、艺术学院(共11名) 陈矿熊鹰胡家翀任志成王鹤翔杨秀刚刘凯姜欣荣罗秋韵黄可佳史鑫涛 五、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共47名) 廖衡刘早王青成珍缘周静宜金美娟童威黄芳芳李琼璐李童悦子窦静刘婷婷刘微梁丹璐滕珂圯刘苗徐晨晨春英刘鲁蓉宋敏邓雪纯罗爽陈杭程陈炜炜李慕贤丛政郝念东张汝琦韩弦君应典郭梦华王鑫婧陈晓侃刘青孙静漪侯泽静汪美芳唐斌夏艳刘鑫段雪晶唐灵杰左蓉黄佳美洪昕王熙侬谭龙灵 六、新闻与传播学院(共63名) 陈星赵红勋战令琦吕铠张婵杨烨杨頔郭慧玲王子尧钟婧圆陈昕怡代小佩吴思李慧敏宋任智徐恬温婧耿书培赵璐阳杨雪姜韬闫泽茹杨娟肖迪秦子茜刘馨玫刘惟真叶琼胡颖娟沈宏宇王玥李硕李阳雪何进进徐青青周夏萍周佳玥李聪何芳周敏刘禹王晓婉许孝媛郭赵一晗侯彤童李泽华邹文雪王婉贞卢俊雅聂迪雪笛吴梦婧石婷梁骥杨琳李磊宋晓旭高程杨金万禹杉黄欣悦赵月郑作龙 七、信息管理学院(共72名) 杨海娟魏明坤魏绪秋方爱华刘荻娜夏宇罗梅芬段先娥何乃东巴志超曾粤亮杨吕乐唐国庆苗淼陈玄凝吕琳露方婧李梦琳刘芳明周知宋宁远马亚雪吴林程磊董晶赵海平宋美琦董雨刘晶王嘉昀杨文任文华汪沁胡孙婕陆柳杏赵鸿玉原源吴子晗黄程松王一鸣王涵徐志武彭鑫李颖庭宋扬扬聂瑞林焱李楠宋雅倩任珂赵婉颖秦垒谢志成贾聪聪张良晗邸铭李娜叶艳曹芬芳谢鑫常大伟王蕊刘福珍贺超城潘建鹏周咏欧阳博段斌斌孙成刘韬程立雪韦佳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