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缺陷分析集锦

GMP缺陷分析集锦
GMP缺陷分析集锦

【GMP缺陷分析集锦】安徽省46家药品生产企业GMP 跟踪及飞行检查缺陷分析(下)

2015-03-08

摘要: 目的该文通过对安徽省2012 年46家药品生产企业GMP 跟踪及飞行检查中存在的缺陷项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汇总分析,找出企业在实施2010 版GMP 中易出现的缺陷项目,并分析成因,探讨对策。

3 讨论

3.1 存在问题及原因由表2、表3、表4 可知,缺陷项目相对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厂房与设施、机构与人员、设备这五部分,占总缺陷项目的75.23%;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主要存在检验记录不全、留样不足、部分药品无质量标准及工艺规程等; 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缺陷项目为人员培训、温湿度与压差、批记录、样品管理、供应商评估以及货位卡管理等。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实施2010 版GMP 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3.1.1 实验室管理不足

检验实验室通过规范的取样、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获取公正可靠的数据,为质量控制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直观地支撑,是质量控制活动的核心。如表3 所示,严重缺陷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两项缺陷均为实验室管理中的检验记录和留样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检验所需的对照品、对照药材往往价格昂贵、数量大,企业在实际购买中有困难;

二是企业质量管理及检验人员实际操作能力欠缺,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三是每批原料、每批成品都要全检,检验量大、检验周期长,费用昂贵。正是以上原因,有些认证通过的企业因为检验成本过高,人员操作不够熟练而降低检验标准的现象才会普遍存在。

3.1.2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中的概念未能有效的应用到生产中

2010 版GMP 细化了有关变更控制、偏差处理、纠正预防措施、风险管理、供应商审计等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也是企业实施2010 版GMP 的难点,占缺陷的比例最高。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管理层以及QA、QC、生产、验证、工程等多个部门的参与和分工协作,需要企业制订一系列完整、详细、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程序和操作规程,并且质量管理内部各个部分以及与生产、验证等其他部分内容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部分企业存在质量管理比较粗放、质量体系系统性联系不足、质量体系覆盖的广度与实施的深度欠缺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年度质量回顾、供应商审计、风险管理等流于形式,偏差调查不够深入,纠正预防措施滞后等。

3.1.3 不注重人员培训

人是药品生产过程中药品质量的主宰者,其数量和素质的不足是影响GMP实施的重要因素。每一项操作活动都要在一定的规程下进行,如此才能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是质量可控的,而培训的任务就是规范操作人员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动,所以人员培训是生产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但光有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培训的内容是否系统,培训的时间是否充足,培训的效果是否显著等等问题,目前的人员培训仅仅流于形式,不能指导实际的工作,殊不知由此引起的级联影响的损失远大于对人员培训的支出,从表4 可以看到,批生产记录内容不全、货位卡记录内容不全、检验记录不规范、工艺规程的内容不全、使用日志记录不全以及记录与操作规程不一致等等关于规范记录的内容,也许一开始有一个完备的培训计划与详实的培训内容就可以避免这些高频次的缺陷项目出现。

3.1.4 各种文件未完善

文件包括质量标准、生产处方和工艺规程、操作规程以及记录等文件,它是企业进行各种操作活动的准则,所以内容严谨、细致、全面和可操作性强的文件是企业赖以发展的基础,然而文件的完善是一项细致、繁重、长期的工程,企业应针对2010 版GMP 中有关文件管理、变更控制、偏差处理、纠正与预防措施等要求,修订文件规程、操作规范,其调查深度和执行力度方面还需要摸索和实践。

3.1.5厂房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

跟踪及飞行检查的企业大部分是一些老厂区,建厂时间久,一些温控、湿控和空调系统年久未及校准,导致温湿度、压差不符合要求,还有一部分很大的原因是企业负责人未对厂区环境足够重视; 墙壁的损坏、破裂、脱落不能及时修复和洁净区渗水也是厂区内主要存在的问题。厂区是药品进行一系列生产活动的外部环境,这些缺陷的存在是药品生产中的极大隐患。

3.1.6清场不彻底

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都应进行清场,这是对前一批次产品的清洁,也是防止进行下一批次生产时发生交叉污染的有效措施。然而,往往由于企业的清场规程不完备与QA 人员的素质问题导致清场的不彻底,具体为清场后对相应厂区、设备未悬挂相应的标识、送风口与照明灯具上仍有明显积尘和清场合格证未填写完整等。

3.2 措施与建议

3.2.1 强化质量管理企业应对自己要求严格,尽管中药饮片品种多、批次多、批量少、价值低、检验负担重,但对中药饮片进行全检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对人员素质和硬件设施的全面提高,全检的指标一般包括形状、鉴别、检查项、有效成分检测、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全检指标少的有四五项,多的有十多项甚至更多。从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考虑到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2010 版GMP 对委托

检验也有所规定,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同时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是生产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3.2.2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员工培训企业应加强与药监部门的联系,了解最新的动态信息,积极推进2010 版GMP 的实施。企业间关键人员经常交流讨论,并提出各自对质量管理相关概念的理解以及将这些概念付诸实施的操作要求,将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实施,自觉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从目前现场检查情况来看,企业关键人员的素质问题仍是2010 版GMP 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企业关键人员对2010 版GMP 理念认识不到位,管理经验不足,直接影响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同时检验人员,尤其是中药检验人员资质和能力不足也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人和企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只有人得到提高了,企业才有进步的空间; 只有企业提供良好的培训和锻炼的平台,人才有可能得到提高。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有计划、有考核、有记录的进行人员培训,使员工明白自己的任务与操作标准,长此以往,为企业实行规范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2.3完善文件系统在原有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定期审查、修订文件中不适应现有生产活动的内容,提高人员积极性与生产效率; 在实践中探索最佳的工艺规程以及其他操作文件,使其内容上更加细致并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把操作人员的各种操作活动都放在规范的标准下进行,以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的稳定性。以上几点则需要基层操作人员参与意见,

避免文件中有与实际不相符和操作性不强的情况发生。引进其他管理相对完备的企业和国外成熟的文件管理模式,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提出新的管理方式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完善。

3.2.4强化对硬件实施的维护保养及时对厂房内墙壁的损坏、破裂、脱落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后的厂房进行验证。定期对压差指示装置、仪器、仪表及量具等校验,空气净化系统作为防止药品生产污染的基本保证,压差指示装置是最直观的体现,应对压差进行监控,使净化状态始终处于控制范围内,用于检验、稀释的仪器、仪表、量具等应与其他量器区别对待,校验要求更加严格以保证制品的标准。

4 结语

对于缺陷项目数在企业和标准条款中的分布规律及高频次的缺陷项目

情况,本文仅针对2012 年跟踪及飞行检查报告作了初步的统计分析,反映了实施GMP 的一些现状,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今后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应强化风险管理及验证的意识,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入手,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为进一步深入推进药品GMP 实施力度提供保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