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量规

莫氏量规

莫氏锥度是一个锥度的国际标准,用于静配合以精确定位。由于锥度很小,利用摩擦力的原理,可以传递一定的扭矩,又因为是锥度配合,所以可以方便的拆卸。在同一锥度的一定范围内,工件可以自由的拆装,同时在工作时又不会影响到使用效果,比如钻孔的锥柄钻,如果使用中需要拆卸钻头磨削,拆卸后重新装上不会影响钻头的中心位置。

莫氏锥度,有0,1,2,3,4,5,6共七个号,锥度值有一定的变化,每一型号公称直径大小分别为9.045,12.065,17.78,23.825,31.267,44.399,63.348。主要用于各种刀具(如钻头、铣刀)各种刀杆及机床主轴孔锥度。

莫氏锥度又分为长锥和短锥,长锥多用于主动机床的主轴孔,短锥用于机床附件和机床连接孔,莫氏短锥有B10,B12,B16,B18,B22,B24六个型号,他们是根据莫氏长锥1,2,3号缩短而来,例如B10和B12是莫氏长锥1号的大小两端,一般机床附件根据大小和所需传动扭矩选择使用的短锥,如常用的钻夹头1-13毫米通常都是采用B16的短锥孔.

公制锥度

公制锥度,以大端直径标注.主要用于较大主轴锥度,刀套,刀杆

号数锥度C

外锥大

径基本

尺寸D

01:19.2129.045

11:20.04712.065

21:20.02017.78

31:19.92223.825

41:19.25431.267

51:19.00244.399

61:19.18063.348

锥度C与圆锥角α的关系为: C=2Xtg(α/2)

发明

为19世纪美国机械师莫氏(Stephen A. Morse)为了解决麻花钻的夹持问题(莫氏同时也是世界最早商业化麻花钻头(1864年)的发明者)而发明。马上就推广为美国标准,并且发展成为全球标准。

量规设计基础~

5.1 概述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零件时,只能判断零件是否在规定的验收极限范围内,而不能测出零件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的数值。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验收效率高。 量规的形状与被检验工件的形状相反,其中检验孔的量规称为塞规,它由通规和止规组成,通规是按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作用是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小于其最小极限尺寸;止规是按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尺寸大于其最大极限尺寸,如图5-la)所示。检验轴的量规称为卡规,它的通规是按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作用尺寸大于其最大极限尺寸;止规是按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实际尺寸小于其最小极限尺寸,如图5-lb)所示。 用量规检验零件时,只有通规通过,止规不通过,被测件才合格。 图5-1光滑极限量规 量规按照用途分为: 1.工作量规 在零件制造过程中,生产工人检验工件时所使用的量规称为工作量规。通规用代号T表示,止规用代号Z表示。通常使用新的或者磨损较少的量规作为工作量规。 2.验收量规 检验人员或者用户代表验收工件时所用的量规称为验收量规。 验收量规不需要另行制造,一般选择磨损较多或者接近其磨损极限的工作量规作为验收量规。 3.校对量规 用于检验轴用工作量规的量规称为校对量规,由于孔用工作量规使用通用计量器具检验,所以不需要校对量规。校对量规有以下几种: 校通一通(TT)是检验轴用工作量规通规的校对量规。校对时,应该通过,否则通规不合格。 校止一通(ZT)是检验轴用工作量规止规的校对量规。校对时,应该通过,否则止规不合格。 校通一损(TS)是检验轴用工作量规通规是否达到磨损极限的校对量规。校对时,应该不通过轴用工作量规(通规),否则该通规已到或者超过磨损极限,不应该再使用。 5.2 量规尺寸及公差带 量规是专用量具,它的制造精度要求比被检验工件更高,但不能将量规工作尺寸正好加工到某一规定值,故对量规工作尺寸也要规定制造公差。 5.2.1 工作量规基本尺寸

深度专注力的奥秘

深度专注力的奥秘 “作为企业管理者,当前最忧心的到底是什么?我想宏观上一定是不确定的大环境,特别在疫情的蔓延之下,全球不确定性的因素变得更多、更复杂。而在微观上,当我们自身的时间、所获取的信息,乃至于我们的行为和行为背后的思维及逻辑,都已经碎片化的时候,作为企业管理者,其实就越需要保持专注力。” 5月23日晚,《中外管理》管理百家大讲堂之共克时艰“复商”进行时(总40期)上,《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杨光在开播之时首先分享了上述观点。 那么,管理者如何运用“深度专注力”,事半功倍完成最重要的事情?被称为“鹰妈”的TCL集团副总裁、TCL大学执行校长许芳女士,首先从“鹰的视角”分享了她对“深度专注力”的精准思考。 而颠覆性时代,人才的特质发生了哪些变化?人才画像应做哪些“增补”和“删减”?未来领导者的人才识别技术如何打造?从技能到自我觉知的学习演化,又怎么解?DDI中国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朱彦昌分享了他独门的人才“人脸识别术”。 以下为许芳和朱彦昌在直播中的部分精彩观点回顾: 许芳精彩观点集萃 ◆我们活在信息时代,但是不要活在信息里,我们活在支离破碎的环境下,要尽量保持专注力。 ◆在支离破碎的环境下,一般会有三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是Being(存在模式),一种是Doing(行动模式),一种是Distracting(杂念模式),保持专注的前提是先认知、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 ◆专注力在未来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想要保持在原位都必须加速奔跑,更何况要超过别人,那就需要拼命地奔跑。做企业同样如此,要超越竞争对手,你就要比竞争对手跑得更快。其实拼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生产力的真谛,是可以自由的追求真正的梦想。 ◆工业时代,效率至上,然而如今把赢仅仅归结为在竞争中打败对手,这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了。 ◆因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发生了改变,过去的成本领先、效率领先,要让步给创新、技术,甚至是链接和生态圈,也就是大家要协同共赢,这会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 ◆如果根据激情和专注两个维度建立四象限,那么第一个象限就是渴望区,那是你既有激情,又非常精专,工作游刃有余的区域,反之对角线的就是苦差区,不精专也不想干。还有你可能是专精,但是没有激情,那就是无趣区。另外一个是你有激情做,可是并不精专,那就是干扰区。 ◆如果要提高生产力,就要知道自己最有激情和最擅长、最专业做的事情是什么。对于渴望区的事情,要加倍去做。 ◆时间是固定的,但能量是弹性的。 ◆充足的睡眠对提高效率很重要,如果没有足够的睡眠,工作效率一定不高,要学会劳逸结合。 ◆停下来思考很重要,反思是我们个人取得进步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加速器。 ◆每个人的时间、资源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满足所有人要求、做所有的事情、让所有人认同你,所以要确定谁是你最需要直接关注的人,把重要、紧急的事情提前安排在日程表当中。

量规设计

第6章光滑极限量规 6.1概述 检验光滑工件尺寸时,可用通用测量器具,也可使用极限量规。通用测量器具可以有具体的指示值,能直接测量出工件的尺寸,而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它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只能判断工件合格与否。因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并且可以保证工件在生产中的互换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成批大量生产中。光滑极限量规的标准是GB/T 1957-2006。 光滑极限量规有塞规和卡规之分,无论塞规和卡规都有通规和止规,且它们成对使用。塞规是孔用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的,作用是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小于孔的最小极限尺寸;止规是按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尺寸大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如图6.1所示。 卡规是轴用量规,它的通规是按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作用尺寸大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止规是按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如图6.2所示。 图6.1塞规检验孔 图6.2环规检验轴

量规按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类: 1)工作量规工作量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工件用的量规,它的通规和止规分别用代号“T”和“Z”表示。 2)验收量规验收量规量是检验部门或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 3)校对量规校对量规是校对轴用工作量规的量规,以检验其是否符合制造公差和在使用中是否达到磨损极限。 6.2量规设计 6.2.1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 单一要素的孔和轴遵守包容要求时,要求其被测要素的实体处处不得超越最大实体边界,而实际要素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越最小实体尺寸,从检验角度出发,在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规定了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它是光滑极限量规设计的重要依据,阐述如下:孔或轴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即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应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 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即对于孔,其实际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对于轴,其实际尺寸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显而易见,作用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控制,而实际尺寸由最小实体尺寸控制,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应遵循这一原则。 6.2.2量规公差带设计 1. 工作量规 1)量规制造公差 量规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得多,但量规 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误差,因而 对量规规定了制造公差。通规在检验零件 时,要经常通过被检验零件,其工作表面会 逐渐磨损以至报废。为了使通规有一个合理 的使用寿命,还必须留有适当的磨损量。因 此通规公差由制造公差(T)和磨损公差两 部分组成。 止规由于不经常通过零件,磨损极少, 所以只规定了制造公差。 量规设计时,以被检验零件的极限尺寸作为量规的基本尺寸。 图6.3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图图6.3所示为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图。标准规定量规的公差带不得超越工件的公差带。 通规尺寸公差带的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Z(称为公差带位置要素)体

演讲深度

[语言文化]英语演讲词含意化程度和性质的控制[复制链接] 黑色礼服 大家网博士后 积分 38216 帖子 9056 精华 87 经验 28243 点 威望 0 点 金币 27993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1楼 发表于 2010-4-20 19:35:28|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摘要:结合演讲本身的特点和含意控制理论诠释如何通 过遣词造句对英语演讲词实现含意化程度和性质的控制,从 而提高英语演讲质量、英语语用能力和鉴赏能力。一、引言含 意是语言被运用时必然会呈现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并不构成语 言系统的一部分,只有在语言被运用时才会呈现出来。含意 化过程是语言运用时必然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它不会自然地满 足语言运用者的要求,而要语言运用者自觉去把握,对含意 化过程加以控制,就是对含意运用的控制。含意本体论的研究 表明,对含意的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控制含意化的程度、含 意化的方式和含意化的性质。[1]演讲词作为“为讲而写”的 特殊语篇,具有其独特的语体特色。本文试图结合演讲本身的 特点和含意控制理论诠释如何通过遣词造句对英语演讲词实 现含意化程度和性质的控制,从而提高英语演讲质量、英语 语用能力和鉴赏能力。二、含意化程度的控制对含意化程 度的掌握可以考虑如下因素:受话人的知识状况、有关内容在 话语中的地位和作用、说话行文的审美要求。[1] 含意化程度 的控制主要是对含意量的控制。对于演讲而言,可包括听众的 知识状况、演讲的内容和目的等。西方演讲界有句格言“听众 永远是对的”提醒演讲者:演讲者看似处于主动地位,其实听 众并非是完全的被动者。成功的演讲最基本的是善于把握听 众。语言的简洁、充实是(英语)演说词必须遵循的原则。演讲, 特别是信息性演讲,应力求话语完备、明了。演讲稿材料的搜 集,固然是“以十当一”,越多越好,但运用材料要“以一当 十”,越精越好,言简意赅,扣紧主题,使演讲词具有较高的 含意性,概括性强并有相当的表现力。例如,杨振宁教授在一 次演讲中用十二个字干净利落地讲述复杂的核子理论基石 “规范场”概念———“物理学家所追求的物质结构”。按常 规,这十二个字对于一个复杂的科学概念来讲似乎不完备,含 意性过高,难于领会,但其语言朴素晓畅,简洁之中包含极高 的智商,略有物理知识的人都会觉得浅显易懂,更不用说在场 的学者了。这十二个字还达到了杨振宁教授演讲的目的:激发 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兴趣。这十二个字简洁而充实,富含意蕴, 貌似的不完备中透出完备,表现空间宽广,含意化的程度控 制适当。相反,在一些政治和社会生活演讲中,存在泡沫化的 泛情主义,过分追求华丽辞藻和形式,以为可达到鼓动、渲染 目的,反而造成话语含意性过低,没有把握好含意化程度。 语言与措辞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如何寓简洁的语言以充实之美 谈谈英语演讲词含意化程度的控制。首先,英语演讲词往往

工作量规的使用规定

工作量规的使用规定 1目的 对工作量规进行使用保养,主要降低工作量规使用时的磨损程度,确保 工作量规的质量,延长使用期限。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套管螺纹工作量规,圆螺纹油管螺纹工作量规,钻具 接头螺纹工作量规的使用。 3工作职责 管体检验,接箍检验和成品检验人员保管。使用人员在每班使用前进行 清洗,如有划伤、毛刺、碰伤等应及时修理,送回计量室进行更换,以 确保工作量规符合标准要求。 4工作程序 4.1总则 工作量规按API技术标准制作,并在国家资质单位进行测试,对合格 工作量规的贮存,保管应按计量器具管理要求进行。 4.2使用规定 4.2.1借用要求 工作量规由计量室统一管理,各使用岗位根据生产需要到计量室借用。 借用人必须按《量具量规管理卡》上的内容具体填写,如:规格、编号 等,(中夜班由巡检负责领用)用完后由各班班长和巡检负责催促使用 人及时归还并签字。 4.2.2 专人保管 各检验班组对工作量规各检验岗位专人保管,使用时经常清洗擦拭润

滑防绣油使其保持清洁,交班前或用完后清洗干净放到固定位置。 4.3 校验周期及规定 1)校验周期:工作量规使用3000次应进行校验。 2)检验人员在使用时,首先应把工件的毛刺打干净,给清洗干净的工作 量规涂上润滑油,再进行上规检验程序。 3)各岗位在使用工作量规时,按照每班使用检验频次进行计算,达到 3000次时应送回计量室。 4)各岗位换规格时,把不使用的工作量规需及时归还计量室。 5)工作量规在使用中如有磨损或损坏时,请送回计量室进行调换,再行 使用。 4.4 处罚措施 1)对工作量规借用时不进行登记处罚10元。 2)给工作量规涂抹油漆者处罚20元。 3)工作量规借出不及时归还,使工作量规由于搁置时间久而锈蚀者,视情况处罚20~100元。 4)工作量规不正确操作,或对工作量规做以其他用途使其损坏,处罚50~200元。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05/11/01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2019年精选文档

信息化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发展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工具),包括量规、学习契约、X例展示、电子学档、概念图、评估表等。在对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的实践运用中,注重过程性评价的量规(rubric)工具展现出诸多优势。 量规也称为评价表或评分细则。量规专家海蒂?古德瑞齐认为,量规是一个评分工具,能够明确描述每个准则的水平。[1]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工具,主要用于评价、指导、管控和改善学习行为,既可作为教师评价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工具。[2]焦建利教授认为,具有一系列评价标准、设置了质量优弱序列的量规可准确描述学生作业或学习表现的优劣程度。量规不同于标准化测试,其评分的标准公开化,较容易实现开放和共享功能,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学习过程的控制应该从教师逐渐向学生过渡,培养学生知识建构的心智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自我控制者,使他们具备批判的、联系的认知加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在学生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前提下成长为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最佳评价者。以强调学习者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为特色的建构主义评价强调目标比较自由的评价,主X将学习评价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并根据

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和目标建构新的评价标准和测量工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是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一定的教学条件支持下,学习者逐步进入某种持久的学习状态,形成一定的能力和倾向,这种能力或倾向要从外在的行为表现中进行观测。[3] 根据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的过程评价模式,可以采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定量手段获取教学评估事实材料。运用量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主要是基于对学生内在能力或倾向的行为表现所进行的表现性评价。影响教学绩效的因素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在定性评价基础上的定量评价,或者定量评价支撑的定性评价,这两种课堂绩效评价方法都能够有效发挥评价量规的导向作用、诊断作用以及鉴定作用,为进一步优化评价量规的指标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二、量规的特点 1.普适性 量规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主观性的判断,更注重对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查,适用于信息收集与整理、探究性学习、学习成果汇报与展示、科学实验与试验、小组学习活动、课后复习与巩固等各种学习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2.系统性

激发优势深度融合均衡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96920556.html, 激发优势深度融合均衡发展 作者:张道琼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第17期 摘要:六安路小学教育集团在管理上做到宏观把控,在活动策划、师德建设、课程开发、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做到中观指导,在班子建设与执行层面做到微观细化落实,追求多校区深度融合、优势共享、均衡发展的集团化办学之路。集团主要从提炼理念、变革机制、优化师资、完善制度、汇聚资源优势、打造信息平台等方面实现优质教育的整体跨越。 关键词:集团化;管理;实践 所谓集团化办学,是指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为动力,科学整合、合理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断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和校际差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教育需求,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转变。 从2011年开始,六安路小学(以下简称“六小”)就开始了一校多区的集团化办学探索之旅。在集团化办学管理探索实践中,经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学校制定了六小集团目标发展规划,确立了集团办学的目标体系: 立足集团建设,核心理念一元化; 立足集团发展,人力资源一体化; 立足集团管理,管理运行扁平化; 立足学生发展,校区特色多元化; 立足课堂研究,教学模式多样化; 立足现代技术,运作方式数字化。 学校根据集团发展目标体系,立足集团化办学,兼顾各校区的校情、资源,使集团力求在管理上做到宏观把控,在活动策划、师德建设、课程开发、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做到中观指导,在班子建设与执行层面做到微观细化落实,追求多校区的优势共享、深度融合、均衡发展。 一、提炼核心理念,为集团长远发展打下文化根基

深度教学

数学课堂深度教学引领深度学习 前天,期末成绩一出来,张艺曦妈妈立刻给我发了一条信息:汪老师,张艺曦成绩为什么总是90分左右,老是提不上呀?我立即回复:他基础知识掌握不错,可是学的不够深入,不会活学活用。和她妈妈聊过以后,我也意识到,我班就有一部分学生,感觉他们基础知识学习不错,可是,稍有变化和拓展,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抱怨“老师没讲过”“我没见过”等等。其实学生以前也学习过类似的一些知识,但是就没有人愿意去思索,去挖掘。同时我也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太多浮于表面的东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过程中无法深入挖掘课本当中深层次内容,相关知识无法得到拓展,使得数学学习效率相对低。再说,咱学校数学一周7节课,有的更少。课堂上又有新知,又要有拓展,还想有深度,这样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数学老师真的不容易。所以我们只有让课堂教学有深度,让学生深度学习,提高40分钟的效率。

我今天说的深度教学并不是要加深教学知识的深度与难度,而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充分调动大脑思考,透彻掌握知识并能活学活用。 我们五年级的数学课堂进行深度教学,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一、深度解读,抓住数学学科知识本质 读透教材,把握学科本质是深度教学的根本,教师只有读懂读透教材才能抓住学科知识本质进行教学。否则教师课堂教学没有准确把握知识的本质,只停留在肤浅的表层进行教学。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仓促上阵,哪能不败呢?所以,在上课之前,必须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读懂读透教材。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做到心中有底,上课才会从容,才会忙而不乱,这是课堂上进行深度教学的重要保障。 如教学方程这一单元时,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可是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

位置度量规设计计算过程

检具计算说明 要求测量M8螺纹空位置度①0.4。 M8螺纹孔在位宜度检测时根据最大时效尺寸可当做①6.647誉心,° = 6.647〃〃" 采用台阶式插入型功能量规 D、、w = D、、厂t ?)=6. 647-0. 4=6. 247mm T, = T 】)+ T、、产°?265 + 0.4 = 0.665mm 由表一可査得 T 产W| = 0.012mm 7; = W= 0.008mm S 二0.005mm —mm (=0. 02mm 11 = 0.006mm 由表二可得 p(=0.063mm 对检验部位有 dm = Dm =6.247mm d. = (%+”)〉(6.247+0?063)二=6.31 爲呷 diw = (d IB+Fl)一(Ti+W|)=(6247+0.063) -(0.012+0.012) = 6.286mm 对导向部位 取d G B = DGB=8inin D( ;W = D GB +(T G + W(;)= 8 + (0.008 + 0.008) = &016mm

d G=(d GB-S min)l T( = (8—0.005):驱=7.995爲呷d GW =(d GB-S n,n)-(TG+Tw)=(8-0.005)-(0.008+0.008)=7.979mm 对加位部位 (|>28.8± 0.2mm dkB = D M = 28.6mm T, = 0.4mm 由表一 T] =Wi. = 0.012mm =28.6 -0.012 dk=dLB_Ti duv = di.B 一(Ti+W J = 28.6 - (0.012+0.0 ⑵=28.576mm

多角度发力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多角度发力,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导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应有的广度与深度是其具有数学创造精神的重要前提。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应有的广度与深度是其具有数学创造精神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认知其重要性的基础上,一要在问题情境创设上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扩展,二要在思维方式养成上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广度扩展,三要在引导探索空间上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开放预设,四要在习题开发上也不忘其挑战性。 关键词:数学思维广度深度培养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下单设一目来论述有关“数学思考”的目标描述,如“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发展数据分析和随机观念”、“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等,并在与小学相关之各学段对其各具体目标做了详细的描述。这充分说明,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应有的思维品质,如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是培养学生具有数学创造精神的重要前提。对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对其培养策略与方法作简要的论述。 一、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作为一种“立体”思维方式,思维的广度主要体现为思维主体善于根据整个问题从多角度、多方位来对问题进行思考;换言之,思维在关注事物的质的同时也会对事物的量(具体细节)进行思考。思维的深度则与之相对,抛开表象,直指问题的核心;即是说,思维主体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问题的本质部分着手,逐渐由表及里,层层对问题进行剥离,从而实现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分析与解决的。表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是有差异的。为了学生的数学发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这也是数学课标的要求,教师将在承认学生思维差异的基础上对其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进行培养。即便单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狭隘角度出发,这样的培养也是必要的;否则,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形成与掌握相关技能。“学而不思则罔”是《论语》中的名句,意为“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很好地诠释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教与学之间深入思考,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措施来活跃学生思维,关注其思维品质的提高,也要引导与帮助学生认识到提升自身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的必要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二、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策略 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的培养贯穿并弥散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如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问题的解决、情感与态度的养成之中。这主要是因为“数学思考”是贯穿于

学生课堂各种活动评价量规样表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 评价 同学 评价 教师 评价 认真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认真,参与 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 讲,作业依时完 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 经常欠交作业, 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积极举手发言, 积极参与讨论与 交流,大量阅读 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 参与讨论与交 流,有阅读课外 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 参与讨论与交 流,没有阅读课 外读物 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大 胆尝试并表达自 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 同看法,并作出 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不 敢尝试和表达自 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 虚心听取别人的 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 接受别人的意 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 精神,难以听进 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 己的意见,解决 问题的过程清 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 见,有解决问题 的能力,但条理 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 己的意思,做事 缺乏计划性,条 理性,不能独立 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 维,能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 方法解决问题, 有一定的思考能 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 乏创造性,不能 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课堂观察表可以用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可以是对全体学生进行观察,亦可以是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观察。 1.课堂观察表(全体参与度和个体参与情况) 时间教学/学习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 人数 学生参与情况 (反应及回答 情况) 2.部分课堂观察(例如,选取有代表性的六位学生进行观察:请1位听课的老师记录好、中、一般的6位同学的课堂表现,1位听课老师观察全班的参与情况,另1位拍摄课堂过程录像),通过观察表和录像来收集信息 时间 学生1(成绩好、安静)学生4(成绩中、活跃)学生6(成绩一般、活跃) 活动参与活动参与活动参与 小组成员互评表 编号题目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1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2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3 他(她)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协作。 4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和学习任务。 5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 6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7 如果还有机会我非常愿意与她(他)再分到一组。 8 对他(她)总体上是喜欢的。

位置度量规设计计算过程

检具计算说明 要求测量M8螺纹空位置度Φ0.4。 M8螺纹孔在位置度检测时根据最大时效尺寸可当做Φ6.6470.2650+, 6.647M mm D = 采用台阶式插入型功能量规 D =-MVM tD○M =6.647-0.4=6.247mm 0.2650.40.665mm =+=+=t DMTTT 由表一可查得 11 0.012mm ==TW 0.008mm ==GGTW min =0.005mm S mm t 1 =0.02 G 0.006mm t'= 由表二可得 1 =0.063mm F 对检验部位有 MV IB =6.247mm d D = 1000I 0.0120.012-T =mm 1IB )(d (6.2470.063)F d 6.31--==++ 11IW IB 1()(+)(6.2470.063)(0.0120.012) 6.286mm d d W F T =+-=+-+= 对导向部位 取GB GB =8mm d D = T 0.008G 00=mm GB 8D d G ++= GW GB G G ()8(0.0080.008)8.016mm W D D T =++=++= G 000G 0.0080.006mm GB min T ()(80.005)d 7.995d S --===--- G W GW GB min ()()(80.005)(0.0080.008)7.979mm d d S T T =--+=--+=

对定位部位 28.80.2mm φ± M LB 28.6mm d D == t 0.4m m T = 由表一 L L 0.012mm W T == L 00L 0.012LB T d 28.6d -==- L LW LB L ()28.6(0.0120.012)28.576mm d d W T =-+=-+=

量规及量规设计

量规及量规设计 在现代工业中,量测与检验已是十分普遍的工作项目。现场操作人员使用工作量规,品管检查人员合用检验量规检查成品,量规校正人员则参考量规来校正以上两种量规的准确性。 量规若依其构造与功能来区分,可以分成(1)固定量规、(2)指示量规、(3)组合量规等三大类。固定量规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此类量规多为标准品,由制造厂商大量生产,但有些时候工具设计人员为了某项特别的产品,也需要自行高等简单的量规使用。 指示量规十分复杂,可以批示出工件偏离基准尺寸的范围程度,而且可据此判定工件合格与否。组合量规则可以同时度量并检查工件数各部位的尺寸是否合与规定范围,外形复杂,价钱亦高。 由可知,量规并不具有量测工件尺寸的能力,它只能用来检验工件是否合与标准,与一般可量测尺寸的量具是不相同的。 量规简介 量的种类很多,按照功能区分,可分成固定量规、指示量规与组合量规三大类,简介如后。 固定量规 固定量规可以再区分成固定标准量规与固定极限量规二种。 固定标准量规主要是作为校准确使用,是一些测量仪器的参考标准。而固定极限量规是用来检查工件是否在规定的极限尺寸之内,也是最常使用的检验量规。以下主要讨论着重在固定极限量规,固定标准量规则只有简单介绍。 环规 此种量规主要是量度圆柱直径,其外形为环状,如图4-1(a)图所示,一个是“能过”端另外一个为“不有过“端。工件直径必须比通过端小,且必须比不通过端大,尺寸方属合格。环规周围通常都有压花,以便于握持,而为了能明显区别通过与不通过,一般通过端较长,而且不通过端的外环有一凹槽,以供辨别。 塞规 塞规用来验孔的内径尺寸,有数种型式,可适合不同孔径的工件。如图4-2所示。 整体式塞规有双头式与阶级式两种,通过端较长,不通过端较短,并且刻有凹槽,以供识别,如图4-2

量规设计

第6章 光滑极限量规 6.1 概 述 检验光滑工件尺寸时,可用通用测量器具,也可使用极限量规。通用测量器具可以有具体的指示值,能直接测量出工件的尺寸,而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它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只能判断工件合格与否。因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并且可以保证工件在生产中的互换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成批大量生产中。光滑极限量规的标准是GB/T 1957-2006。 光滑极限量规有塞规和卡规之分,无论塞规和卡规都有通规和止规,且它们成对使用。塞规是孔用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的,作用是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小于孔的最小极限尺寸;止规是按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尺寸大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如图6.1所示。 卡规是轴用量规,它的通规是按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作用尺寸大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止规是按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如图6.2所示。 图6.1 塞规检验孔 图6.2 环规检验轴

量规按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类: 1)工作量规工作量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工件用的量规,它的通规和止规分别用代号“T”和“Z”表示。 2)验收量规验收量规量是检验部门或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 3)校对量规校对量规是校对轴用工作量规的量规,以检验其是否符合制造公差和在使用中是否达到磨损极限。 6.2量规设计 6.2.1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 单一要素的孔和轴遵守包容要求时,要求其被测要素的实体处处不得超越最大实体边界,而实际要素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越最小实体尺寸,从检验角度出发,在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规定了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它是光滑极限量规设计的重要依据,阐述如下:孔或轴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即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应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 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即对于孔,其实际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对于轴,其实际尺寸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显而易见,作用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控制,而实际尺寸由最小实体尺寸控制,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应遵循这一原则。 6.2.2量规公差带设计Array 1. 工作量规 1)量规制造公差 量规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得多,但量规 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误差,因而 对量规规定了制造公差。通规在检验零件 时,要经常通过被检验零件,其工作表面会 逐渐磨损以至报废。为了使通规有一个合理 的使用寿命,还必须留有适当的磨损量。因 此通规公差由制造公差(T)和磨损公差两 部分组成。 止规由于不经常通过零件,磨损极少, 所以只规定了制造公差。 量规设计时,以被检验零件的极限尺寸作为量规的基本尺寸。 图6.3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图图6.3所示为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图。标准规定量规的公差带不得超越工件的公差带。 通规尺寸公差带的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Z(称为公差带位置要素)体

学生课堂各种活动评价量规样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 评价 同学 评价 教师 评价 认真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认真,参与 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 讲,作业依时完 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 经常欠交作业, 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积极举手发言, 积极参与讨论与 交流,大量阅读 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 参与讨论与交 流,有阅读课外 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 参与讨论与交 流,没有阅读课 外读物 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大 胆尝试并表达自 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 同看法,并作出 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不 敢尝试和表达自 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 虚心听取别人的 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 接受别人的意 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 精神,难以听进 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 己的意见,解决 问题的过程清 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 见,有解决问题 的能力,但条理 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 己的意思,做事 缺乏计划性,条 理性,不能独立 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 维,能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 方法解决问题, 有一定的思考能 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 乏创造性,不能 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VDE量规使用说明

VDE插头尺寸规使用说明书(顾客在使用这些规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 设计制造:深圳市联诚致科技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公明镇马山头第六工业区恒邦科技园5楼https://www.360docs.net/doc/896920556.html,

一.概述: 本VDE插头尺寸规是依据VDE 0620-2005, EN 50075-1995等相关标准要求。是检测欧式头,法国头,电工头等插头端子或插销的尺寸,中心距,插头端面尺寸等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二.技术要求及使用环境: 1.环境温度:0~40℃ 2.环境湿度:≤85% 3.无剧烈摇动、冲击、振动、无腐蚀性空气的场所。三.VDE插头尺寸规的图: `

三,使用方法 1. L2B :法国头地线孔最小保持力试验量规 其中a 尺寸为4.6±0.05mm,总重为400g(由两个200g 重的砝码 组成),在进行地线孔的5000次正常插拔之前,需用总重400g 的规插入地线孔垂直向下30s 需不能脱落,在插拔试验之后,需再用此规进行30s 最小保持力测试,但重量需用200g.

2. L6A(a)(b), L6B(a)(b):插头端子直径测试量规(4个)L6A(a)规应可以无阻碍的套进欧洲头任何一个端子 L6A(b)规应不可以套进欧洲头任何一个端子 L6B(a)规应可以无阻碍的套进法国头或工具头任何一个端子L6B(b)规应不可以套进法国头或工具头欧洲头任何一个端子

3. L7A, L7B:插头端子量规(2个) 插头在滚桶测试后bn 需用如上图L7A,L7B规进行测量

4. L8:法国头地线孔最大孔宽的试验量规 用此规无需用很大的力插入法国头地线孔应该是可能的。 5. L9:可更换性试验量规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典型参数的检测技术 检测技术的练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检测的意义 为了满足机械产品的功能要求,在正确合理地完成了可靠性、使用寿命、运动精度等方面的设计以后,还须进行加工和装配过程的制造工艺设计,即确定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工艺参数、生产流程及检测手段。其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质量保证措施中的精度检验。 “检验”就是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即判断产品合格性的过程。检验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定性检验和定量检验。定性检验的方法只能得到被检验对象合格与否的结论,而不能得到其具体的量值。定量检验的方法是在对被检验对象进行测量后,得到其实际值并判断其是否合格的方法,简称为“检测”。检测的核心是测量技术。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不仅能判断其合格性,还为分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提供了最直接而可靠的依据。 测量的基本要素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被测量、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含测量器具)和测量误差等四个要素。 被测量在机械精度的检测中主要是有关几何精度方面的参数量,其基本对象是长度和角度。 计量单位是以定量表示同种量的量值而约定采用的特定量。我国规定采用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 m)”,常用的角度单位有“度(°)”、“分(′)”、“秒(″)”和“弧度(rad)”、“球面度(sr)”。 测量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量原理,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对测量原理的运用及其实际操作。广义地说,测量方法可以理解为测量原理、测量器具(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环境和操作者)的总和。 测量误差是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之差。由于测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过程总是不完善的,即任何测量都不可能没有误差。从测量的角度来讲,真值只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因此,对于每一个测量值都应给出相应的测量误差范围,说明其可信度。不考虑测量精度而得到的测量结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检测的一般步骤 通常情况下,检测应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被检测项目认真审阅被测件图纸及有关的技术资料,了解被测件的用途,熟悉各项技术要求,明确需要检测的项目。 2、设计检测方案根据检测项目的性质、具体要求、结构特点、批量大小、检测设备状况、检测环境及检测人员的能力等多种因素,设计一个能满足检测精度要求,且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检测预案。 3、选择检测器具按照规范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器具,设计、制作专用的检测器具和

量具的分类【大全】

量具的分类【全】 按其用途可分为三大类: 1、单值量具 只能体现一个单一量值的量具。可用来校对和调整其它测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直接进行比较,如量块、角度量块等。 2、多值量具 可体现一组同类量值的量具。同样能校对和调整其它测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直接进行比较,如线纹尺。 3、专用量具 专门用来检验某种特定参数的量具。常见的有:检验光滑圆柱孔或轴的光滑极限量规,判断内螺纹或外螺纹合格性的螺纹量规,判断复杂形状的表面轮廓合格性的检验样板,用模拟装配通过性来检验装配精度的功能量规等等。 4、通用量具 我国习惯上将结构比较简单的测量仪器称为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等。 量具是以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测量器具。它的特点如下: 1、本身直接复现了单位量值,即量具的标称值就是单位量值的实际大小,如量块本身就复现了长度量的单位。 2、在结构上一般没有测量机构,没有指示器或运动着的元部件。如量块只是复现单位量值的一个实物。 3、由于没有测量机构,如不依赖其他配用的量具,就不能直接测出被测量值。例如量块要配用干涉仪、光学计。因此它是一种被动式测量器具。 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 1、量具的标称值 标注在量具上用以标明其特性或指导其使用的量值。如标在量块上的尺寸,标在刻线尺上的尺寸,标在角度量块上的角度等。 2、分度值 测量器具的标尺上,相邻两刻线(最小单位量值)所代表的量值之差。如一外径千分尺的微分筒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为0.01mm,则该测量器具的分度值为0.01mm。分度值是一种测量器具所能直接读出的最小单位量值,它反映

了读数精度的高低,也说明了该测量器具的测量精度高低。 3、测量范围 在允许不确定度内,测量器具所能测量的被测量值的下限值至上限值的范围。例如,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有0~25mm、25~50mm等,机械式比较仪的测量范围为0~180mm。 4、测量力 在接触式测量过程中,测量器具测头与被测量面间的接触压力。测量力太大会引起弹性变形,测量力太小会影响接触的稳定性。 5、示值误差 测量仪器的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示值误差是测量仪器本身各种误差的综合反映。因此,仪器示值范围内的不同工作点,示值误差是不相同的。一般可用适当精度的量块或其它计量标准器,来检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 测量工具的选定 每次测量前,需要根据被测零件的特殊特性选择测量工具,比如,长、宽、高、深、外径、段差等可选用卡尺、高度尺、千分尺、深度尺;轴类直径可选用千分尺、卡尺;孔、槽类可选用塞规、块规、塞尺;测量零件的直角度选用直角尺;测量R值选用R规;测量配合公差小,精度要求高或要求计算形位公差时可选用三次元、二次元;测量钢材硬度选用硬度计。 1、卡尺的应用 卡尺可测量物体的内径、外径、长度、宽度、厚度、段差、高度、深度;卡尺是最常用、使用最方便的量具,在加工现场使用频率最高的量具。 数显卡尺:分辩力0.01mm,用于配合公差小(精度高)的尺寸测量。 卡尺使用前需先用干净的白纸将灰尘与脏污去除(用卡尺外测定面卡住白纸然后自然拉出,重复2-3次即可) 使用卡尺测量时,卡尺的测量面应尽量与被测物体的测量面平行或垂直; 使用深度测量时,如被测物体有R角时,需避开R角但紧靠R角,深度尺与被测高度尽量保持垂直; 卡尺测量圆柱时,需转动且分段测量取最大值; 因卡尺使用的频率高,保养工作需要做到最好,每天使用完后需擦拭干净后放入盒内,使用前需用量块检验卡尺的精度。 2、千分尺的应用 千分尺使用前需先用干净的白纸将灰尘与脏污去除(用千分尺测量接触面与螺杆面卡住白纸然后自然拉出,重复2-3次即可),然后扭动旋钮,测量接触面与螺杆面快接触时,改用微调,当两面完全接触后调零,即可进行测量。 千分尺测量五金件时,调动旋钮,快接触工件时,改用微调旋钮旋进,当听到咔、咔、咔三声响后停止,从显示屏或刻度上读出数据。 测量塑胶产品时,测量接触面与螺杆轻轻接触到产品即可。 千分尺测量轴类直径时,至少测量两个以上方向且分段测取最大值测量中的千分尺,两接触面应当随时保持清洁,减少测量误差。

量规的设计

量规的设计 量规是对一个复杂情景的记录。一个好的量规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围绕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 教学量规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即以实践者科学地发现和解释事实为基础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课堂教学情境和经验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 好的量规首先要具有真实性。量规强调客观性与写实性,要求对已经发生过的事实进行记录,而不是杜撰、虚构与主观臆想。好的量规一定要有典型性。强调真实性不等于量规就是教育实践中发生的事件的罗列与堆砌。教育实践是复杂的,任何单一的教育量规都不可能涉及教育科学的所有方面、所有环节,只能解决较为有限的问题。好的量规一定要有典型性。强调真实性不等于量规就是教育实践中发生的事件的罗列与堆砌。教育实践是复杂的,任何单一的教育量规都不可能涉及教育科学的所有方面、所有环节,只能解决较为有限的问题。 量规制作的基本过程首先,教师应该在专家的引领下参与量规制作并且成为量规制作的主体。制作量规要有充足的量规素材。视频

量规的制作更需要现场指导及与技术人员的合作。明确目标,突出主题。教学量规的总体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师教育决策的智慧和能力,但就一个具体量规来说,还要有具体目标。主题的选择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困惑的事件相关。主题不明确,量规就流于末节,失去价值。 拟写量规拍摄计划(编写量规脚本)。尊重事实,适当加工。量规应围绕所遇到的焦点问题作真实描述,实际情况是怎样就是怎样,不要添枝加叶,也不要按主观意图随意删改。但也不是对有关问题仅仅作自然主义的描述,而是通过对量规素材的适当加工整理,把问题寓于情节之中。量规在运用于教学之前,应得到同行的确认。 量规可以是整节课,也可以是片断,应根据主题的需要决定。视频量规要求附原型(整节课的量规素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